- 相關推薦
六年級科學《能量的轉換》教學反思范文
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反思過往之事,活在當下之時。那么應當如何寫反思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科學《能量的轉換》教學反思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六年級科學《能量的轉換》教學反思 1
《能量的轉換》是六年級科學的一節觀察實驗課,我在教學中主要做到了以下幾點:
1、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給學生充分的`自主實驗、思考和玩游戲的時間。
2、面向全體學生,給實驗做得慢的小組重做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3、充分發揮了多媒體課件的作用,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拓展了他們的知識視野(兩次用視頻資料,一次用自制的ppt課件),起到了語言講述無法達到的效果。
4、指導實驗到位,引導學生討論出注意事項,各組分工要明確,每人都有事做,注意實驗習慣等。
5、教學的生成性體現的很好。
不足:
注重了面向全體學生,但控制好部分學生學習紀律方面處理得不太理想。學生分組實驗中,發現有2個小組做的很慢,總也點不著花生米,就讓他們接著做直到成功,因為我想讓每個組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所以耽誤了時間。這時有的組先做完了,很興奮,有的學生不認真討論,顯得秩序不太好,需要改進。
六年級科學《能量的轉換》教學反思 2
眾所周知,能量的轉化和守恒定律是由法國科學家笛卡兒、德國化學家邁爾和物理學家赫姆霍茨、英國物理學家焦耳以及格羅沃等人以不同方式各自獨立加以論證提出的,這是所有物理現象必須遵循的金科玉律。當然也是自然科學中一切物質必須遵循的客觀規律,它的地位和作用是其它定律所不可取代的。恩格斯曾把這一定律稱之為“偉大的運動基本定律”。
《能量的轉化》這節設問巧妙,內容廣寬,發人深思,易將學生導入探究的平臺,確實能起到本章的壓軸戲重任。我們在授課過程中,依據課程標準的教科書的設計編排,參照教學參考資料的意見,把這節分為三部分內容:第一部分簡述能量能夠發生轉化和轉移;第二部分是能量在轉化和轉移過程中,總量保持不變;第三部分提出能量轉移和轉化是有方向性的思考。第一部分諸多章節逐步涉及、展開,學生有一定基礎。第二部分是全節的重點,甚至是全書的重中之重,學生雖有一定認識,但不到位。第三部分較為抽象,考慮到學生的可接受性,通過一些具體事例的分析將其形象化、生動化。
首先要闡明的是突出重點,將能量轉化和轉移過程中,總量保持不變這一關鍵落到實處。由于能量轉化和守恒定律是一個普適定律,沒有一個固定的表達式,也無法進行理論論證或數學推導,所以以往教材都是直接給定的,簡單是簡單了,但違背了物理學以物說理的宗旨和學生的認知規律。
如何將能量的轉化和守恒定律的引出更為自然、順暢呢?根據能量轉化和守恒定律的文字表述:能量既不會消滅,也不會創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而在轉化和轉移的過程中,能的總量保持不變。所以,我們只要解決好能量不會消失、能量不會創生,自然也就能說明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了;而能量的轉移與轉化在之前的學習中學生已然掌握。如何說明能量不會憑空消滅?衫e一些現象和運動,討論它們的能量是不是消失了?例如,自行車停蹬以后,隔一會停下來了,自行車的動能消失了嗎?保溫瓶內的沸水,幾天以后涼到跟室溫一樣,沸水的內能消失了嗎?……所有這些,表面上看能量消失了,但是實際完全是能量之間的轉化和轉移,這些能量都沒有消失。 如何說明能量不會憑空產生。可先從一個簡單例子入手,有一種自動機械手表,戴在手上,不用開發條,可運轉久遠,它的能量似乎憑空產生?先讓學生討論一下,很易知道這是能量的轉移的結果,沒有憑空產生。
如何說明永動機肯定不能永動?一般說永動機的設計是頗具匠心,非常巧妙,迷障眾多,再加上有關物理概念、規律和機械知識學生也不具備,要識破其違科學是不易的。所以在選擇永動機的時候,要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評批一兩臺歷史上曾有人設計過的,結構原理較為簡單的.永動機,這樣學生也較易理解為什么永動機不能永動。這樣也就在反面的論證了能量不會憑空產生,學生對能量的轉化和守恒的理解也就更到位。課堂上我們是通過影片上對簡單永動機的揭秘來完成教學的,學生從看到永動機時的肯定,到揭秘后的否定,他們對這塊知識的興趣還是很濃厚的,對知識的理解也是很到位。
六年級科學《能量的轉換》教學反思 3
我這次承擔的是我們雨山實驗學校中小銜接的科學課,和中學部的徐業剛老師共同執教六年級的《能量的轉換》一課。徐老師是中學生物教師,在指導實驗這一塊比我經驗豐富的多,所以就由他來指導學生實驗。可以說這節課最能體現中小銜接的特點,同樣的內容,同樣的學生,不同的老師,給學生肯定留下了不同的印象。小學老師的慢節奏和初中老師的快節奏、小學老師語言的重復啰嗦和初中老師的簡明扼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節課的形式是比較新穎,學生很感興趣,小學科學最主要的`是要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還怕孩子學不好科學?其次聽課的老師也很感興趣,因為畢竟像這樣兩位老師共同完成一節課的模式是比較罕見的。
本節課的授課內容是六年級下冊《能量的轉換》一課。學生對“能量”這個抽象的概念應該說比較陌生。所以在導課時我便從體驗活動開始,通過搓手讓孩子感覺到了熱能和聲能,通過開燈讓學生感覺到了光能和熱能,這樣就自讓而然地引出了能量的重要特點:能量可以從一種形式轉換成另一種形式,進而揭題——能量的轉換。緊接著由徐老師指導孩子們實驗,孩子們興趣盎然地做著實驗,進行記錄,匯報,實驗進行地有條不紊。
做完實驗,由我繼續為同學們上課。課堂生成的部分是“讓學生說說身邊能量轉換的例子!边@部分內容最能體現整個課堂的成效,孩子們積極舉手、踴躍發言。涉及到多方面,教室內、家里、馬路上、大自然中到處都有能量轉換的事例,看著孩子們舉得高高的小手,我真不忍心打斷他們。
教學是一門缺憾的藝術,由于前面的時間拖延,課堂的最后時間有點緊,導致最后的探究性制作玩具沒能完成。如果我當時不發工作紙給學生寫的話,最后一項探究性性小制作完全有時間做好。我在設計的時候既想展示小組合作的形式,又想讓孩子在課堂上表現對飛旋扣子的興趣。就在最后的5分鐘,我還沒有選擇舍棄其中的一項。所以導致課未上完,留下我深深的遺憾。這次教學經驗告訴我,在的今后的課堂教學中,你不一定要教條地根據你事先的教學設計來上課,課堂上的情況有些是你預料不到的。一定要根據課堂實況,該舍棄的時候就舍棄,不能面面俱到。有時面面俱到反而適得其反。
課上完了,不但沒有輕松,反而有了很多值得思考的問題,感覺今后還有很多事要做。要認真鉆研和“科學”相關的資料,認真上好每一節常態課,多聽聽初中一年級老師的課,對照自己的課堂,做好中小銜接……
六年級科學《能量的轉換》教學反思 4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能量的轉換》是一堂鮮明的科學探究課。科學學習要以學生的探究為核心,這是科學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
思維從問題開始,提出一個好的問題,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上課伊始,教者運用游戲活動法,創設問題情境,提示課題,使學生興趣盎然,并產生了懸念,渴求新知識的獲得。
實驗與觀察是人類認識自然的基本途徑,也是科學教學的顯著特點。這節課,我設計了兩個主要的探究實驗活動——用火柴點燃花生并加熱水和“飛旋的扣子”。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進行探究。兩個探究活動緊緊圍繞這節課的教學目標來設計,讓學生像科學家那樣真刀真槍地搞科學,體驗到探究科學的樂趣。在快樂的探究學習中,精心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明確實驗目的要求,實驗中巡回指導,實驗后精心組織匯報交流,達到了指導周到,實驗有序,交流清晰的`目的,學生自己知道了能量是如何進行轉換的,并能用學會的知識來解釋生活中能量轉換的現象。
關注細節,做一個有心人。在做花生米燃燒使燒杯中的水加熱這個“化學能轉換成熱能和光能”的實驗時,書上圖片上的花生米是豎著插在縫衣針上的,而在實際操作中,我發現由于花生米的構造,豎著插會使花生在燃燒過程中分開并脫落,于是我在實驗的指導過程中,指導學生橫著插,避免了出現上述情況。然而在教學過程中,提問和評價時的隨心所欲仍然是最大的毛病,一堂好課應該是如行云流水般的流暢,如風和日麗般的賞心悅目,更應該是絲絲入扣般的結構嚴謹!
【六年級科學《能量的轉換》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能量的轉換》小學科學教學反思04-27
圖文轉換的教學反思05-02
科學教學反思10-10
科學教學反思05-04
六年級科學教學反思04-04
杠桿的科學教學反思03-13
磁鐵的科學教學反思04-27
杠桿的科學教學反思04-28
科學教學反思.905-01
小學的科學教學反思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