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優秀教學反思范文
在《宋慶齡故居的樟樹》一課中,我力求把主動權還給學生,運用"以疑導學"的模式,引導經歷"無疑--生疑--質疑--釋疑"的過程,使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以和諧統一。
在上課伊始,我就引導根據課題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于是提出疑問: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特點?宋慶齡故居值得寫的東西很多,為什么作者單單要描寫宋慶齡故居的樟樹呢?對于提出的問題,教師不急于把答案告訴學生,而是問:"這些問題提出來了,靠誰來解決呢?"有的會回答靠老師。老師明確地告訴:光靠老師是不行的,老師相信你們自己提出的問題完全可以通過自己讀書思考去弄懂它。這樣就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他們急切地閱讀課文以解決他們自己提出的問題,對于不能立即解決的問題通過小組討論,以集體的智慧互相啟發,互相補充。通過自讀自悟,自己解決了問題,從而完成了"無疑--生疑--質疑--釋疑"的過程,同時提高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團結協作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一課的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中之重。它主要寫了樟樹具有防蟲拒蟲和香氣永存的高貴之處。這一段,教師可先讓自讀課文,看這一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再讓自讀、圈點,這樣既保證了每個學生都充分地參與,又給他們的參與提供了可選擇性。在交流過程中,教師借助多媒體把說的句子顯示在屏幕上,通過反復誦讀品味領會了句子的含義,理清了句子之間的關系,還體會出課文是如何層層推進、步步深入地寫出樟樹的高貴之處的。在這些梳理的過程中,教師只作適當的點撥指導,學生始終是積極的探究者,是學習的主體,在這種自讀自悟的自主學習中,獲得了成功的愉悅感。
由此可見,教師只有立足于學生的發展,從根本上轉變觀念,樹立新的素質觀、人才觀、質量觀,變課堂為學堂,變灌輸為引導,變指令為合作,真正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使學生的潛能得到極大的發揮,促進他們積極主動、生動活潑地學習,從而全面提高語文素養和綜合能力。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優秀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學反思04-29
課文《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學反思04-27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優秀教案08-26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案04-30
22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教案04-25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第一次教案04-25
四下教案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公開課)04-25
游宋慶齡故居作文10-09
小學四年級語文宋慶齡故居的樟樹「人教版」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