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六年級《利息》的教學反思(通用11篇)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反思過往之事,活在當下之時。那么問題來了,反思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六年級《利息》的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六年級《利息》的教學反思 1
1、注重創設情境,讓學生從現實生活中學習數學。“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開篇不僅很快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調動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所以課的開始,我設計了王叔叔買xx中了十萬大獎,這筆錢王叔叔暫時用不到,放在家里又不放心,你能給王叔叔想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嗎?我的話語一落下,同學們就紛紛舉起了手,發表自己的看法。首選的辦法就是存銀行,并且說出儲存銀行的好處。一是可以獲得利息增值;二是可以支援國家建設。學生了解了儲蓄的.意義,從而引出課題,使他們感到要學習的內容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有利于提高學習的興趣。
2、給學生充足的探索空間,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上,讓學生主動地進行數學學習,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首先設計了笑笑小朋友將三百元壓歲錢,存入銀行一年整存整取,到期時取出307.56元,怎么會多處7.56元呢?此題一出,打開了學生的思路,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學生在交流中對存款中的有關利息計利息的來歷,本金、利率等知識有進一步的了解,接著讓學生結合學習中的體驗開展實踐交流活動。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思考,主動觀察,大膽交流,不但對存款的意義有了明確的認識,對存款中的有關專用術語也有了較深刻的理解,同時,也理解了計算利息的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3、關注數學知識與生活實踐的聯系。課前我布置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去搜集有關儲蓄的知識,讓學生從現實生活中學習數學,經歷收集整理、交流表達等過程,體會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
小學六年級《利息》的教學反思 2
儲蓄與人們的生活密切聯系,本節課是在百分數的知識和學生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我努力做到把新理念和教學行為結合,積極引導學生從書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
上這一課前我安排了學生實地調查,縮短了課本數學與生活中數學的距離,既豐富了學生的儲蓄知識,又增加了學生的實踐意識。由于學生在課前調查收集的資料準備充分,所以在導入環節,學生興趣濃厚,氣氛較好。但由于這部分環節充分讓學生說說自己調查到的`知識,所以時間比預設時間稍微長了一些,導致后面的環節有些緊張。
在新授環節中,我采用的是讓學生通過自己調查,逐步得出利息=本金×利率×時間的計算方法。在整個學習活動中,學生自選研究的問題、自主設計研究方案、自主進行探索,老師沒有干預。在實施的過程中,老師更沒有插手,只參與在學生的探索過程。
從學生生活中得到的經驗再結合笑笑和淘氣各得到壓歲錢怎樣存,利用利息計算方法算出各自得到的利息。讓學生充分感知整存整取一年和三年所得到的利息是怎樣的,最后出示“你知道嗎?”也就是利息稅的有關知識,告訴學生個人在銀行存款所得到的利息應按20%納稅,增進學生的納稅意識。
在練習的環節設計中,我采取了鞏固練習、延伸練習以及升華練習的形式,針對這節課的重難點,采取多種形式,逐步遞進的方法,讓學生進行訓練。從學生的課堂表現來看,班上同學對于這部分內容掌握較好,在計算時也很熟練,充分體現了生活中的數學。
學完這一課后,我又布置讓學生調查銀行利息最近三年的變化情況,讓學生在生活中進行數學調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并增強學生的數感。而且還體會利息的變化與國家經濟息息相關,以及國家宏觀經濟調控與我們的社會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作用。
雖然整節課教學效果上較好,在課前老師的設計上安排也比較緊湊,但真正的課堂是一門藝術。在實際操作的時間分配上不夠妥當。這在今后的教學活動當中要不斷地去改進、去完善。
小學六年級《利息》的教學反思 3
本節課的利息教學總體效果良好,基本達到了事先的教學設想。具體說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創設情境,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通過從用“壓歲錢”的情景引人新課,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系,數學來源于生活。
(2)根據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組織展開教學活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學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有關儲蓄的知識已知道哪些,并舉例說明什么是本金、利息、利率,引導學生討論利息的多少與什么有關等教學活動,組織學生主動探索和構建利息計算。
二、注重思想品德教育課堂,是學生的主陣地,課堂中,我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如:題目中小麗用自己的零用錢為山區小朋友買學習用品,結合學校每學期開展的“獻愛心捐款”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另外,在探究中,利息應按20%的利率納稅時,我對學生進行納稅教育,指出納稅是我們每一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如果我們作為應納稅人,應主動納稅。
三、體驗身邊的數學數學課程標準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數學的價值在于它來自生活,并為生活服務,教學中,我讓學生親自到信用合作社存剩余零用錢,并進行調查,課上,又安排了讓學生真實地填寫存款憑條這一環節,讓學生體驗身邊的數學。
四、存在不足:
1、發現學生對生活中的存款知識了解的很少,所留的.調查作業完成的情況不好,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引領學生多留意和關心生活中有意義的事,拓寬知識面。
2、在利息稅的問題中,沒有關注生活實踐,現在的存款制度中新近規定是不用上交利息稅的了,說明只有教材跟上了實際的步伐,配套工的練習題,和測試題沒有跟上,因此在教學中我還是按老教材中的稅后利息講解了。今后的教學中要注意關注實踐,以最新的情況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和內容。
小學六年級《利息》的教學反思 4
利息這一節課,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結束了。我進行了教后反思:
我認為本節課是較成功的。
1、我利用了學生樂于幫助教師解決困難的心理,創設了“老師的家里有10000元錢暫時不用,可是現金放在家里又不安全,有哪位同學幫老師想個辦法,如何更好地處理這些錢?”這一寬松的學習情境,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老師想了解一下關于儲蓄的知識,誰來介紹一下?”學生十分踴躍將課前收集到有關儲蓄的信息,通過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在不知不覺中理解了活期、定期、等存款方式,以及利息、本金、利率等基本知識。
2、突出學生在堂課上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我設計了讓學生填寫存款單,5(幾年)年之后,存款到期了,老師取出來還是人民幣壹萬元整嗎?利息的多少一般由什么決定?如何計算利息?讓學生在討論和交流中得出利息的計算公式,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注重讓學生經歷知識的產生過程,提高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
小學六年級《利息》的教學反思 5
備課時預設到學生可能會對稅前利息和稅后利息這兩個概念理解不透,認識不清,所以在學生獨立練習后,立即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1)到期后,可以獲得稅前利息是多少元?
(2)實得利息多少元?
(3)你覺得稅前利息指的是什么?該如何來求?實得利息指的又是什么?又該如何來求?這兩個概念有什么區別?
生1:稅前利息指的就是沒有交稅前的利息,應該用本金×利息×時間。
生2:實得利息指的就是交了稅的利息,首先得要求出利息稅,然后再用稅前利息減去利息稅。
生3:稅前利息和稅后利息的區別在于一個要交稅一個不要交稅。
遺憾:
一、利率計算錯誤率高
從本次練習,我發現學生在進行利率計算時錯誤率相當的高,原因用三:一是小數乘法不過關,甚至有部分學生還不會計算小數乘法。二是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規律不能熟練運用。三是不能根據題目的特點來確定百分數的轉化問題。
二、對公式的運用還不夠靈活。如利息稅后所得實際得到的是利息的95%,學生往往計算時不能很靈活的計算。
三、生活味濃習題少
在練習中,機械重復練習的'練習多,如果能多設計一些富有生活性挑戰性的題目偏少,那就能激發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計算的興趣了。
小學六年級《利息》的教學反思 6
本節教學設計時,我根據教材內容安排,以及教學有關參考書籍,認真備好課。教學時讓學生通過自學課本,教師引導討論,小結性的評講等達到教學目的。上完新課,自以為這一課上得還可以。誰想到學生進行作業時,對于實際問題的練習,很多人沒有考慮到:
1、提前支取。
2、延后支取。
3、扣除個人所得稅等情況。
針對這一情況,我費了很大力氣才讓學生基本理解。
如果這節課設計教學時,教師考慮到課本滯后性的弱點,讓學生到銀行實調查,了解營業員計算利息時與書本上講的有哪些相同情況?哪些不同情況?這樣學生就會學到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縮短課本與生活中的數學的距離,豐富學生的儲蓄知識,增加學生的實踐能力。可以這樣設計。
一、學生調查實際,提出問題。
二、小組協作,探究算法。
這一環節主要讓學生討論、交流、辯論、探討小結出:
1、提前支取。
2、延后支取計算復雜的情況,得出正確的計算方法,使學生能主動地將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大背景緊密地聯系起來,讓學生真正理解數學在社會生活中的'意義和價值。
三、學以致用,實踐鞏固。
這一環節設計兩種類型的應用題:
1、“我當銀行小職員”幫大爺算利息。
2、設計開放題,讓學生設計怎樣存,獲得的利息最多。
小學六年級《利息》的教學反思 7
關于利息的計算是在學生學會運用“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思考方法解決有關納稅問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本課教學課前我布置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去搜集有關儲蓄的知識,讓學生從現實生活中學習數學,體會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課上,通過小組內,相互的交流加深了對儲蓄知識的再認識和理解。并且對數學書上沒有的知識作了了解。比如:儲蓄的種類有活期、定期、整存整取……,課后在家長的指導下把自己的壓歲錢、零花錢親自到銀行去存起來,真正體驗一下自己儲蓄的.感覺。從儲蓄的過程中去增加對儲蓄知識的了解。整節課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收獲多多。
當然,也發現一些存在的問題和疑問:。
1、計算成了孩子們的絆腳石。這部分內容的計算的量比較大,尤其是有些同學小數乘法學得不踏實,導致計算過程中經常出現小數點點錯了,比如:5000×3.24%×2,有學生把3.24%化成了0.324,還有學生3.24%化成了0.0324沒有錯,但與5000乘的時候有發生錯誤。我發現這些情況后,對計算及時做了一點指導,先把5000先與2相乘的10000,然后用%與兩個0相約,就變成的100與3.24相乘,基本思路能簡算的要簡算,這樣計算的正確率會稍有提高。
2、對公式的運用還不夠靈活。如利息稅后所得實際得到的是利息的80%,學生往往計算時不能很靈活的計算。
小學六年級《利息》的教學反思 8
儲蓄與人們的生活密切聯系,本節課是在百分數的知識和學生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過去的教學,我基本上是照本宣科,認為學生只要能正確計算利息就完成了教學任務。這次教學我努力做到把新理念和教學行為相結合,積極引導學生從書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在教學時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嘗試,效果還是可以的。
1、注重創設情境,讓學生從現實生活中學習數學。課的開始,我就創設了寬松的學習情境,從“老師想了解一下關于儲蓄的知識,有哪位同學能來介紹一下?”,引導學生從生活經驗中積極回憶有關儲蓄的知識,貼近學生生活的素材,充分利用學生樂于幫助教師解決困難的心理,拉近了師生之間距離,緩解了學生的心理壓力。學生在充分感知“儲蓄”的益處之后,主動介紹了“儲蓄的`相關事項”,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知識,體會到了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2、聯系實際重組教學內容。本節課充分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應用,重組教學內容,將課前調查、課后實踐、怎樣填寫儲蓄憑條、怎樣設置密碼等知識和本節課教學內容“利息”組合在一起。使學生在實際的應用中經歷了儲蓄的過程,充分理解了有關利息的知識。并在相關問題的解決中,相應地獲得了終身發展必備的知識和技能。
3、關注數學知識與生活實踐的聯系。我們知道學習數學的目的是為了應用,教師在設計練習時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體現了數學服務于生活的教育理念。在本節課的練習中,首先設計了學生到到工商行開平支行去實習的練習題,這樣既增加了趣味性,又使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其次,我又設計一道開放性的練習題,讓學生探索選擇哪一種存款方式所得利息多。
本節課我始終以“學生為本”,強調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活動歸納出利息的計算方法,增加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深化。
但在實際的教學中,還有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如:課的開始用的時間較多,學生在談有關儲蓄知識時,有部分學生不會傾聽,不會組織自己的語言。概念把握不是很到位,思考的時間不足;出示的利率表格發揮不了作用,沒能通過比較讓學生分析清楚。
小學六年級《利息》的教學反思 9
“利息”一課是分數、百分數乘法應用題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在設計這節課時,試圖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和方法,體現應用味。從課堂教學的實踐看,本課的總體效果良好,基本達到了事先的教學設想。優點:
(一)通過讓學生收集資料,說說在有關儲蓄的'知識方面自己都知道哪些,舉例說明什么是本金、利息、利率,引導學生理解利息的多少與什么有關等教學活動,組織學生主動探索和構建利息計算和數學模型。
(二)通過自學,形成知識體系,對新知識有個感性的認識。
(三)練習的設計由易到難,層層深入,而且還設計了拓展練習,拓展學生的思維。
(四)注意創設民主、寬松的課堂教學氛圍,以幽默的話語,使學生在會心的笑容中輕松掌握知識和方法。
除此之外,還有些地方需要進一步改進:
(一)練習的設計不夠多樣化,可以適當的增加練習,讓學生能充分的加以練習,鞏固新知。
(二)學生在小組交流時缺乏合作意識和交流的有效方法。應該在交流前將問題具體化,如在探究環節中,明確讓學生交流當知道利息和利率、存期時間,如何求本金。這樣學生比較有針對性地交流。
小學六年級《利息》的教學反思 10
從學生的生活現狀入手,提問他們對壓歲錢的處理方式,令人吃驚的是沒有一個人選擇存銀行。所以當即就布置雙休日讓家長帶去存100元,自主操作,并利用所學計算電腦生成的利息是否正確。
由于已經布置學生昨天查好現在的利率狀況,所以后面的教學很簡單:講解幾個名詞的.意義,學生舉例說說自己的理解,例題,練一練。其間絕大部分學生都是按照書上的表格,查詢了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的利率,按說作業已經完成了,但譚欣龍還查了三個月期、六個月期以及活期的利率,這種主動學習的精神一旦形成習慣,將會有無窮的活力,難怪這個孩子的數學總是那么拔尖。
這部分的內容有兩個問題:
一是計算。因為老教材還要算5%利息稅,所以計算稍微有些繁瑣,這樣學生的錯誤率就高了。
二是告知月利率時,學生不知道要乘月數。特別是告訴半年期利率時要乘0.5,而月利率時要乘月數,學生很是容易混淆,概念也比較難以理解。
小學六年級《利息》的教學反思 11
這節課上完后,我進行了教后反思:
1、我利用了學生樂于幫助教師解決困難的心理,創設了“老師家里有10000元錢暫時不用,可是現金放在家里又不安全,有哪位同學幫老師想個辦法,如何更好地處理這些錢?”這一寬松的學習情境,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老師想了解一下關于儲蓄的知識,誰來介紹一下?”學生十分踴躍將課前收集到有關儲蓄的信息,通過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在不知不覺中理解了活期、定期、等存款方式,以及利息、本金、利率等基本知識。
2、突出學生在堂課上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我設計了讓學生填寫存款單,5年之后,存款到期了,老師取出來還是人民幣壹萬元整嗎?利息的多少一般由什么決定?如何計算利息?讓學生在討論和交流中得出利息的'計算公式,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注重讓學生經歷知識的產生過程,深化了感性認識,提高了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
3、滲透“德育”教育
(1)我收集一些中國各銀行給工業、農業、商業、建筑、貧困生發放貸款等信息,讓學生充分感知“儲蓄”的意義,儲蓄不僅可以幫助國家進行經濟建設,而且能增加個人收入。
(2)我設計了一張我國銀行調整前后的定期利率表,使學生理解銀行存款的利率是隨著國家的經濟發展變化而進行調整。
(3)同時針對存款的利息必須要按5%的利率納稅,進行納稅是我們每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教育,提高學生的納稅意識。
不足之處:
1、讓學生填寫存款單,沒有及時反饋不知是否全部會填單?
2、歸納利息的計算公式面不廣。
3、應強調書寫格式,但沒有硬性強調。
【小學六年級《利息》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范文:“利息”教學反思04-28
《利息》優秀教學反思05-02
利息教學設計與反思04-25
六年級數學上《利息》教學反思04-30
《利息》六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04-30
利息04-29
利息05-02
《利息》的實踐活動教學案例05-02
百分數的應用儲蓄和利息教學反思: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