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熒屏前后》的優秀教學反思
《熒屏前后》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品德與社會》第五單元《穿越時空的生活》中的第三個主題中《多姿多彩的傳媒世界》的第三課。這一課的教學認知目標是使學生了解電視節目的制作需要熒屏前后許多工作人員的努力;行為目標是使學生了解電視節目制作的流程以及相關人員的工作,能繪制出簡單的電視節目制作流程圖;情感目標是使學生萌發對電視工作者及其勞動的尊重。
教科書中本課的文本明晰簡約,內容簡明而有限,所起的作用僅僅是一種范例提示和引導。這就要求教師充分利用課程資源,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開發教材、超越教材,創造性地處理和運用教材,不僅要把教材內容設計成孩子易于接受的教學活動,而且還要進行合理的拓展延伸,以豐富課程的內涵,讓40分鐘的課堂真實而有效。針對本課教學內容,我精心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快樂導入,初步認知
上課伊始我通過播放孩子們比較熟悉的《快樂大本營》綜藝節目視頻,讓孩子們在歡樂的笑聲中暢談他們喜愛的電視節目,接著利用教科書上的導讀圖,引導他們對“精彩的電視節目需要許多熒屏前后工作人員的努力”這一教學認知目標有了一個初步認知。
二、巧用媒體,激發情感
熒屏所展示的多姿多彩、千變萬化孩子們都很熟悉,但幕后工作人員的具體工作離孩子的現實生活有一定的距離。而媒體能夠有效縮短時間與空間的距離,創設情境,提供形象的教學環境,讓孩子們在直觀的教學情境中受到情緒的感染,激發內在的情感。因此,如何巧妙利用媒體資源,成為上好這節課的關鍵所在。于是,我收集了大量媒體資源,例如《沖在一線的新聞記者》,鏡頭畫面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奮戰在抗擊臺風、暴雨、旱災嚴重的一線記者的熱情、勇氣和敬業精神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們在情緒上受到感染,情感上產生共鳴,對熒屏工作者的敬意從心底里油然而生。
三、活動體驗,增強感受
有效的體驗活動形式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的參與熱情,增強其感受。本課根據教學需要,為學生設計了兩個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關的模擬體驗活動。其一,“小新聞主播”體驗活動,讓孩子們通過模擬新聞主播的坐姿、表情,播報新聞等親身感受新聞主播工作的辛苦;其二,“小小攝像師”體驗活動,讓孩子們通過模擬扛攝像機體驗拍攝工作,由此感受攝像師工作的辛苦,萌發對電視工作者及其勞動的尊重。兩個模擬活動引導學生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發展。
四、合作學習,自主探究
新課程改革鼓勵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為學生提供積極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在孩子們對部分熒屏工作者的工作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礎上,教師進一步拋出問題:在一個電視節目中,除了需要主持人、播音員、攝影師以外,還需要哪些工作人員,還需要做哪些工作?電視節目是怎樣制作出來的?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在小組中展開討論,大家各抒己見,各小組長將大家的意見匯總,并合作繪制出簡單的電視節目制作流程圖。孩子們在小組合作討論、全體匯報交流時,思維相互碰撞,智慧相互啟迪。
教學永遠是一門缺憾的藝術。這節課,經過我和孩子們的積極配合、共同努力,收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教師的教學語言不夠精煉,教師在課堂上如果能更加富有激情,學生的情緒會更加投入。
【《熒屏前后》的優秀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前后教學反思04-04
上下前后教學反思04-15
上下前后教學反思04-29
《前后滾動》體育教學反思04-27
前前后后教學反思05-01
《熒屏樂聲》教學設計04-25
《前后》教學反思(通用11篇)11-22
“前后”課堂實錄及教學反思05-02
《熒屏樂聲》教學設計-中學音樂教案05-02
《熒屏樂聲》教案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