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北京版第六冊《我希望有一支神筆》的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是北京課改版語文第六冊第十八課!段蚁M幸恢窆P》是一首以第一人稱寫的兒童詩。全詩分為四個小節,以“我希望有一支馬良的神筆”開頭,展開了豐富的想象,表達了對殘疾人、小鳥、小樹發自內心的關愛,展現了美好的心靈和純真的愛心。
新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題出:努力改進語文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綜合,注重聽說讀寫的有機聯系,加強教學內容的整合,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一、朗讀感悟學習方法
這篇文章是一首詩歌,每一小節的結構相似。我以第一小節為處理重點,扎扎實實地引導學生學習,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通過抓重點詞的方法了解詩歌的內容和所表達的情感。在學生充分的感悟文本的基礎上,教師注意引導學生總結本小節閱讀的方法。然后讓學生在下面的學習過程中能運用學習方法自主的學習文本。在本節課的教學之中教師努力體現教扶放的教學過程,第二小節,教師讓學生利用第一小節的學生方法扶著去學。第三、四小節教師讓學生小組之間進行自學。
二、 朗讀感悟寫作方法
由于本篇詩歌,每小節的結構相似。在兩小節學習之后,通過朗讀,老師讓學生進一步的進行感悟。教師注意引導學生觀察寫作方法。詩的第一行寫的是:我希望有一只馬良的神筆;第二行是:要給誰畫;第三行寫的是:畫什么;后幾行寫的是:美好的愿望。在孩子準確的觀察出寫作方法后,教師讓學生說一說,其實是在記一記寫作方法,為后面的仿寫做好鋪墊。然后教師又引導學生第二次觀察押韻,詩歌正因為押韻才讀起來朗朗上口。這是詩歌的又一特點,也是創作小詩時盡量做到的。
三、 利用文本引導學生進行仿寫
在閱讀課堂教學中,這種整合的意識體現在基于文本的師生、生生對話和交流中,也體現在教師引導學生基于文本進行仿寫。模仿在課程標準解讀中這樣說:“模仿指個體自覺或不自覺地重復他人(他物)的行為的過程。是學習的重要形式之一。模仿是學習的基礎,模仿是成長的必經之路。”當然學習作文也離不開仿寫。學生在優秀文本的激發下,吸收營養,天長日久學會寫作。下面是學生進行仿寫的作品:
我希望有一只馬良神筆,
要給那些貧困的人家,
畫一間大房子。
他們再也不會在簡陋的屋子里,
蹲在黑暗的角落里,
忍受著瓢潑大雨的侵襲。
我希望有一只馬良的神筆,
要給不幸的朋友瞇瞇,
畫一雙好眼。
她再也不會因為看不見飲水機,
撞來撞去,
在自己屋子里
默默地哭泣。
除此之外教師充分的把課外的資源與課內的資源進行整合,進行了拓展閱讀,擴大了學生的閱讀量。并且有目的的進行了閱讀。
本節課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教師的應變能力還不夠強,課上不能及時的把自己的教學進行調整,既想進行拓展閱讀又想進行寫作。俗話說“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學生一課一得即可。在以后的教學之中教師要敢于取舍,大膽的進行改革。還要多學、多思、多練,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
【北京版第六冊《我希望有一支神筆》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我希望有一支神筆反思06-17
我有一支神筆作文09-24
假如,我有一支神筆04-26
如果我有一支神筆05-01
如果我有一支神筆05-01
如果我有一支神筆作文04-30
如果我有一支神筆作文07-13
如果我有一支神筆作文04-30
如果我有一支馬良神筆作文09-25
如果我有一支神筆700字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