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第五單元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15. 青海高原一株柳
首案編寫:邢雯
教學目標:
1.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聽寫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3.想象課文描繪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這株柳樹身處逆境時所表現出的強大的生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想象課文描繪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這株柳樹身處逆境時所表現出的強大的生命力。
教學方法:品讀感悟法 想象描述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聽寫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明確重點
1.板書:柳 問:日常生活中你看到的柳樹是怎樣的?在柳前加()。
生自由答。
2.把課題板書完整:提出問題并討論。
(1)本文能不能用一個柳字做題目,用“一株柳”做題目可不可以?
(2)用“青海高原一株柳”做題目有什么好處?
3.教師示范讀
學生一邊聽一邊思考:這篇課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各寫的什么內容?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受
1.課件出示自讀要求:將自己認為寫的比較好的詞語和句子圈點勾畫出來;借助工具書或討論理解字詞,依然不能理解的作上記號。學生自讀課文,畫出文中生字詞語。
補充:檢查自學情況
1)生字詞
望而生畏 廣袤無垠 青石嶙峋 不可思議 虐殺
鋪天蓋地 雷轟電擊 起死回生 摧毀 吟誦
鍛鑄 卓越 韌勁 深邃 凝滯
A.指讀,注意正音。
B.引詞入文,理解詞語。
2.學生分節讀課文,隨時糾正,指名說說不理解的詞語。
3.整體把握,建立印象。
三、學習寫字
1.師重點指導,學生寫字。
2.展示評議。
四、布置作業
1.讀熟課文。
2.抄寫課文生字2遍。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想象課文描繪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這株柳樹身處逆境時所表現出的強大的生命力。
2.聽寫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齊讀課題)《青海高原一株柳》。我們知道這株柳在作者的心中是——神奇的,是神奇到令他望而生畏的。作者為什么說它是一株神奇的柳樹呢?(先學習課文的2、3自然段,體會它生長環境的惡劣。)
二、學習3、4段,感受生長環境“神奇”
1.指名讀3、4小節,看看是在怎樣的一片土地上長出了這樣一株神奇的柳樹?
2.用文中詞語來說說你讀到看到的青藏高原。
(根據學生回答整理,課件出示圖片、詩歌,朗讀)
廣袤無垠
青草覆蓋的原野;
寸草不生
青石嶙峋的山峰;
深邃的藍天
凝滯的云團
連綿的
鐵鑄一樣的青山;
赭紅色
起伏的原地;
根本看不到
任何
一棵樹……
3.看著這片土地,你的心里是怎樣的感覺?想到什么樣的詞語和詩句。
(生交流)課件出示邊塞詩詞。(朗讀)
4.看著這片土地,作者一瞅見這株大柳樹,不由得“哦”了一聲。(“哦”怎么讀?“哦”里包含著的是什么?) (驚訝,詫異,出乎意料)
師:是呀,在這樣一片荒涼的原野上,居然生長著這樣的一株柳樹,怎能讓人不詫異,怎能讓人不驚奇?不過也正因為這片土地的荒涼,才更能襯托出這株柳樹的——神奇。(板書:襯托)這時再讀這段描寫柳樹的句子,相信你的感覺肯定不一樣了。
(出示第5小節,齊讀。)
4.在這樣的環境下,這株柳是怎樣的呢?
自讀第5自然段,說說你讀出了這株柳的什么特點?作者是怎樣寫這株柳樹的?自學后交流。
三、學習第6、7段,生長過程顯“神奇”
1.看著這片土地,看著這片土地上生長出的這株神奇的柳樹,我們不禁和作者一樣產生疑惑:這株柳樹怎么會生長起來,壯大起來,造成高原如此壯觀的一方獨立的風景呢?就讓我們跟著作者的猜測和想象,一起走進它生長的歲月。請同學們默讀課文6、7兩小節,看看這株柳樹是怎樣生長、壯大起來的,請畫出重點詞句細細體會。 (生默讀課文)
2.學生交流:
通過讀作者的猜測和想象,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從那些句子感受到的?
出示句一:
“自古以來,人們也許年復一年看到過,一茬一茬的柳樹苗子在春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許熬過了持久的干旱,卻躲不過更為嚴酷的寒冷。干旱和寒冷絕不寬容任何一條綠色的生命活到一歲。”
師補充青海高原資料:青海高原夏秋兩季幾乎滴雨不下,冬天溫度最低可達零下二十多度,土都成為了凍土。“絕不寬容”、“任何”:不僅僅是柳樹,所有綠色的生命青海高原都不會給它活到第二年春天的機會。(有感情朗讀這一句話。)
出示句二:
“長到這樣粗的一株柳樹,經歷過多少虐殺生靈的高原風雪,凍死過多少次又復蘇過來;經歷過多少場鋪天蓋地的雷轟電擊,被劈斷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條。它無疑經受過一次又一次摧毀,卻能夠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
老師來讀這段話,同學們和作者一起去想象,想象這株柳樹曾經遭受過的摧殘。在你想象的世界里,這株柳樹正在遭受著怎樣的命運?
出示句式練說:
烈日炙烤著大地,厚實的土層漸漸裂開了縫,這株柳樹()。
刺骨的寒風割過人們的臉頰,漫天的飛雪呼嘯而來,這株柳樹()。
一聲驚雷在天空炸響,閃電從天幕劈下來,這株柳樹()。
三個“多少”、“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對我們而言也許只是簡簡單單的幾個詞,但對青海高原的這株柳樹而言,這卻是生命的摧殘,面對這樣的摧殘,這株柳樹害怕了嗎?(師生朗讀這段話)
師:這四個“又”字讓我們感受到它的堅持是多么執著。正因為有了這樣的信念,(師生再讀這段話)這是一種多么頑強的精神,它正是靠著這種精神,在這“絕不寬容”中造就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跡。
現在讓我們再來讀這株柳,你的心靈一定會為之震顫。(齊讀第5小節)
這時候我們來看這個“撐立”,它僅僅寫出了這株柳樹高大粗壯的樣子嗎?
(生交流)
師:這一撐撐出了一個生命的奇跡,這一撐撐出了一方壯麗的風景,這一撐撐出了一株神奇的柳樹。(齊讀第五小節最后一句)
四、學習第8自然段,對比灞河柳突出命運“神奇”
1.讓我們想象,當青海高原這株柳在為生存頑強抗爭的時候,在平原在水邊的這些柳樹們是什么樣呢?(生回答)
2.作者在第8小節就寫了自己家鄉灞河的柳,課文寫的是青海高原一株柳,為什么還要寫灞河的柳?(板書:對比)
3.當灞河的柳享受著美好生活的時候,青海高原的這株柳卻要為保存生命進行艱苦卓絕的努力。正如作者所感慨的那樣:同是一種柳樹,生活的道路和命運相差何遠?你知道這株柳又想對大家說些什么呢?
4.出示:
這株柳樹沒有抱怨命運,也沒有畏怯生存之危險與艱難,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與生存環境抗爭,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韌勁生存下來,終于造成了高原上的一方壯麗的風景。命運給予它的幾乎是九十九條死亡之路,它卻在一線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綠陰。(齊讀)
理解最后一句話:你看到的僅僅是這株神奇的柳樹嗎?(交流有著頑強毅力的人:夏洛蒂、霍金、談遷、司馬遷等)
同學們,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也許我們也會像這株柳樹那樣遇到困難,遭受挫折,學完這篇課文,希望在你的心中能深深的種下這棵柳樹,當你遇到困難,遭受挫折時想想這株柳,我想你一定會充滿力量!(有感情朗讀)
五、拓展延伸
課件出示:凝望青海高原這株柳,你想說些什么?
板書設計:
青海高原一株柳
生長環境 襯托
神奇 生長過程 想象
不同命運 對比
望而生畏 頑強抗爭
教學反思:
上課伊始,我便讓學生聯系生活補充說明柳樹的特點“()的柳”,因為這正是課文后面對比的內容。于是學生就用上了“婀娜多姿”“風情萬種”等詞匯,理解詞語的意思便輕松解決了。后面的對比課上也不許詳細講解了。課上,我重點培養學生的朗讀,從一遍一遍的朗讀中去感受柳樹的強大生命力,學生興致盎然。
16、草原
首案編寫:邢雯
教學目標:
1.學會14個生字,會認4個字,能正確讀寫勾勒、駿馬、無限、鞭子、疾馳、馬蹄、禮貌、拘束、摔跤、襟飄帶舞等詞語。背誦課文一、二自然段。
2.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意思。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和諧的教育。
3.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培養美感。初步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展開豐富的想象,在腦海中再現課文中描述的精彩情景,體會句中所含的意思。
2.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意思及表達上的作用。
教學方法:
教學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音樂鋪墊、孕育情感
1、播放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讓學生說說歌曲中描繪的是哪里的景色。聽著歌曲,在你頭腦中呈現了怎樣的景象?出示課題。
2、同學們到過草原嗎?誰來說說草原的美麗景象。生活的距離,今天我們將在老舍先生優美文字的引導下走進那美麗的草原。
二、自讀感悟、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
找出生字、詞語,注意讀準字音。
補充:撥轉馬頭中“轉”讀三聲
迂回中“迂”讀一聲
玻璃中“璃”讀輕聲
學生自由結成旅行伙伴,去“游覽”草原的美景,在美景中細細觀賞。
2.匯報交流,共同感悟。
課文中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勾畫出來,有感情地讀一讀,說說你有怎樣的感受?請把你的收獲和大家一起分享。
3.內容歸納,整體感知
說說作者老舍從哪些方面向我們介紹了草原?
板書 景美 人美
三、分層朗讀,感悟美景
1.找出描寫草原美麗的自然風光的段落,自己有感情地朗讀,把你喜歡的詞句勾畫下來,細細品讀。
2.說說草原的自然風光給作者留下了怎樣的感慨?
“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
3.是怎樣的一種景象讓作者有了如此的感慨呢?(引導學生說說草原的天、地的景色各有什么樣的特點?找出相應的句子讀一讀。)
4.找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寫天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讀,說說天的特點。在這樣的天空下你會有怎樣的感受?
5.有感情地朗讀描寫羊群和小丘的句子,說說給自己在頭腦中留下的印象。讀中評價,體味美感。
6.在這樣的境界里你會有怎樣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一自然段。
7.齊讀感悟、練習背誦。
四、品味練筆
通過老舍先生優美的語言描寫,讓草原美麗的自然風光深深地打動了我們。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寫出一兩句描繪草原美景的句子或小詩。也可以用你手中神奇的畫筆畫出草原的美景。交流展示。
五、鞏固練習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回顧美景、導入新課
回憶草原自然風光,今天讓我們接著走進草原,繼續我們的草原之旅。
二、朗讀理解
1.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第2自然段,草原除了美麗,還有什么特點呢?
2.行車在草原上所見到的景象、蒙古人民騎馬幾十里歡迎遠到而來的我們的情景。
3.請同學找出來有感情地讀一讀,讀中評議。
看到這樣的場面你有何感想呢?說出自己的感受。
4.交流感受,齊讀第二自然段。
三、讀中體會
1.請同學們自讀課文3、4、5自然段,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記號。
2.結合課文內容說出自己的感受,抓住課文片段進行理解體會。
(1)主客見面時那真摯的感情。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用橫線標出,交流。(如:“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中的兩個“再”字,“總是熱乎乎地握著”中的“總是”,“人很多,都是從幾十里外乘馬或坐車來看我們的”中的“很多……都是……”體會到主客雙方的感情熱烈、深厚。)
(2)自由讀思考,好客的主人是怎樣款待客人的?把你體會最深的一點講給同學們聽。找學生朗讀,同學們邊聽邊想象畫面。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有什么樣的感受,你有什么話要說,你又會做些什么呢?
(3)學習第五段:齊讀最后一段,說說你對“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理解。
四、總結感悟
1.總結全文談談你的感受。
2.齊唱《愛我中華》
五、練筆拓展
同學們,草原真的是美極了。請同學們想象一下,本文描寫的是老舍先生幾十年前去訪問內蒙大草原所看到的景象,今天的草原又是什么樣的呢?請你展開豐富的想象,用精彩的文字描述草原新景象。
板書設計:
草原
風光美 人民熱情好客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我把重點放在了指導學生的朗讀上。寫景的內容要讀出美,寫蒙古人民的熱情好客的內容要讀出草原人民的粗獷,熱情,能歌善舞等特點,要通過讀書感受蒙古族人民和漢族人民情誼深厚。讀完后,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寫了寫“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所描繪的情境,并交流了交流。通過學生自己的想象及描寫再次加深了對課文中心的理解。
17 麋鹿
首案編寫:邢雯
一、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本課12個生詞,其中6個只識不寫,學習多音字“悄”,理解“回歸自然”、“絕跡”、“漂泊”等詞語的意思。
3.抓住課文內容的要點,弄清作者是從哪幾方面具體介紹麋鹿的。讓學生在了解麋鹿的傳奇經歷的過程中,體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
4.體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增強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難點:
抓住課文內容的要點,弄清作者是從哪幾方面具體介紹麋鹿的。讓學生在了解麋鹿的傳奇經歷的過程中,體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方法:小組合作交流法
四、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五、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直入課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去認識一種很特別也很珍貴的動物,它叫麋鹿。誰對這種動物有了解,給大家介紹一下。
板書課題。
3.認真讀課文,看課文介紹了麋鹿的那些知識。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畫出生詞,邊讀課文邊認,注意讀準字音。
(2)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詞。
2.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生字詞。
出示詞語:悄無聲息 林茂草豐 銷聲匿跡 顛沛流離
沼澤 跋涉 繁殖 別墅 覓食
多音字:柏林,柏樹
(2)理解詞語的意思。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教師相機點撥。
3.指導分段。
(1)默讀課文,把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弄清楚,在想想哪幾個自然段是圍繞課題直接寫麋鹿的,寫了哪些方面,哪幾個自然段是寫關于麋鹿的經歷的,寫了哪些事。
(2)討論分段。
第一段(1):寫大豐自然保護區有著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群。
第二段(2—4):具體描述麋鹿的外形和生活習性。
第三段(5—7):記敘了麋鹿的傳奇經歷。
4.小結。
三、書寫指導
1.分析字形。
強調:沛,右邊不是城市的市。
四、作業
2.描紅、臨寫。
1.抄寫生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課文可以分幾段,各寫什么?
二、精讀訓練
1.學習第二段。
1)假如你是自然保護區的講解員,你會如何向人們介紹麋鹿的外形特點?自己試一試。
指生講解。
2)這樣介紹太過簡單,仔細讀讀第三自然段,聯系第二自然段的內容練習講解。
學生練習后指名講解。
2.學習第三段
過渡:麋鹿不僅有奇特的外形,而且還有傳奇的經歷。
(1)指名讀課文
(2)出示“傳奇”,齊讀。說說“傳奇”的意思。
(3)為什么說“麋鹿的經歷充滿傳奇色彩”呢?再讀課文。
(4)討論交流,指導朗讀。
第一、麋鹿在我國出現最早,但后來竟銷聲匿跡了。
第二,1865年后。特別是1900年,麋鹿慘遭侵略者的偷盜、殺戮。
第三,1986年,麋鹿重回故鄉,并在祖國的土地上茁壯成長。
我們僅僅知道文章內容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讀出隱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用心讀讀麋鹿的傳奇經歷,說說你的內心情感發生了哪些變化?
生交流。
(5)從麋鹿多舛的命運,你領悟到了什么?
(一是要保護野生動物。二是野生動物的命運也和國家的命運聯系在一起,我們長大了要建設祖國,是祖國更加強大、繁榮。)
三、總結
1.配樂朗讀第二、三段。
四、作業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說說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慣和傳奇經歷。
第三課時
一.復習導入 簡單說說麋鹿的外形和傳奇的經歷。
二.精讀訓練第一段
1.輕聲讀第一段。
2.畫出描寫麋鹿在黃河灘涂自由活動的句子,結合第一幅插圖說說對在晨霧中活動的麋鹿有什么印象。
3.為什么說大風自然保護區“是麋鹿野生放養的理想場所”?
(土地廣闊、氣候溫暖、林茂草豐)
“放養”是怎樣的?“飼養”呢?
4.通過課文的第二、三兩段的描寫,我們對麋鹿已經有了比較全面充分的了解,作者為什么還要寫第一段,可以去掉嗎?
5.有感情的朗讀的一段。
三、課堂練習
1.出示課文后第5題:默讀課文要點,再學著講解員的樣子說說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
2.交流復述方法。
3.練習復述。
(1)同桌互相復述。
(2)舉行“大風麋鹿自然保護區講解員”選拔賽。
(3)師生評選。
四.作業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完成課后練習4題。
板書設計:
17.麋鹿
外形特點
生活習性
傳奇經歷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說明文,內容淺顯,而麋鹿這一動物也很神秘,所以學生學習興趣十分高。課上為了讓學生了解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我以講解員的方式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適當進行組合然后介紹,課堂氣氛空前高漲,學生積極性很高。對于高年級學生來講,說明類型的文章,采用講解員或小記者的形式來了解所介紹的內容效果會很好。
習作5
首案編寫:邢雯
一、教學目標:
通過閱讀《銀杏》,懂得要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靠看不行,還得請教別人,查閱資料。能在習作中介紹家鄉的一種產品,先寫出它的外部特征,再寫出它的價值或用途等,題目自定。
二、教學重難點:
能在習作中介紹家鄉的一種產品,先寫出它的外部特征,再寫出它的價值或用途等。
三、教學方法:
整理、運用資料法
四、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指導閱讀例文,小結寫法
1.輕聲自讀例文,思考:這篇習作是圍繞一個什么主題寫的?記敘了哪些材料?
2.再讀例文,思考:作者詳細寫了哪些材料?略寫了哪些?為什么略寫?這些材料是怎么來的?
3.提問:從中,你得到了什么“秘訣”?
4.小結:要圍繞一個主題選材,要根據主題的需要搜集材料,安排詳略。
5.再讀例文,思考:在例文的材料寫作上,作者所寫的側重也是不一樣的。你看出來了嗎?為什么?
6.小結:在寫作時,要搜集多方面的材料,從不同的角度寫這一事物。用不同的寫法,這樣會使文章內容更豐富多彩。
二.指導選材
1.提示:課前,我們搜集了有關家鄉特產的各方面材料,選擇一個主題,圍繞主題選材,確定詳略,列一個提綱。
2.組織交流。
3.提示:聽了同學的發言,你有什么啟示?修改你的提綱。
三.進行習作
1.教師巡視。
2.指導修改。
第二課時
一.小結
1.小結此次習作的大致情況。
2.表揚此次習作寫得好的同學,并請他們朗讀自己的優秀片斷。
3.表揚此次習作有進步的同學,并請他們朗讀自己的優秀片斷。
總結此次習作的主要問題。
二.指導修改
1.出示一篇有共性問題的習作,并且出示討論題:
(1)這一篇習作與剛才的習作比,存在什么問題?
(2)這個問題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可以怎樣解決?
(4)如果是你,你會怎樣修改?
2.組織交流。
3.提問:(1)從剛才的討論中,你有什么啟示?
(2)你覺得自己的習作有什么問題,可以怎樣修改?
4.要求同桌交流互提修改意見。
三.嘗試修改
教師巡視修改情況。
教學反思:
本次習作重在訓練學生搜集資料并整理資料的能力,有好大一部分學生就是直接將所查到的資料照搬照抄了過來,整篇文章太過精煉,不含任何感情。看來學生們樂意查資料,但把資料變為自己的語言便有了難度,這也是今后習作中的一大難點,仍需不斷訓練。
【第五單元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第五單元教學設計》教案04-08
第五單元 分類教學反思04-28
第五單元 分類教學反思04-28
第五單元教案反思04-25
第五周教學反思04-28
英語單元教學反思04-20
單元復習教學反思12-18
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教學設計04-30
13冊音樂有效教學第五單元教案04-25
14冊音樂有效教學第五單元教案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