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讓文言文教學《伯牙絕弦》教學反思
誦讀,讓文言文教學如此美妙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文章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古人對“讀”有著經典的概括和詮釋,可見誦讀是提高古文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伯牙絕弦》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六年級上冊的一篇文言文。故事感人至深,卻只有5句話,77個字,而這77個字里卻講述了一個千古流傳、感人肺腑的故事。它是知音難求的人生寫照,是人們在孤獨中尋求溫暖的見證,是心存美好、渴望美好、珍惜美好的心靈的呼喚。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把重點放在了文言語感的初步感知和對故事本身的體味上,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誦讀,讀中品、讀中悟。既教給了學生閱讀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見證了伯牙與子期的的情深意長,更讓學生體味到了知音難覓,要珍惜友情。課上完了,對于本節課的誦讀教學,有這樣幾點深刻的感受:
一、誦讀中有層次。本課是六年級的學生第二次接觸文言文,學生對它是陌生的,這就促使教師必須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多讀,有層次地讀。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有意識地安排了有層次的誦讀:第一讀字正腔圓,讀準字音;第二讀注意停頓,讀出韻味;第三讀感悟文本,讀出情感。每一讀我都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由易到難,一步一腳印,一步一落實。學生在不同層次的誦讀中,逐漸走進了文本,走進了文言文。由能正確讀文到理解文意到深刻體味到“知音”難覓,水到渠成。
二、誦讀中有變化。讀中的變化指讀的形式要多樣,如自由讀、個別讀、齊讀、師生配合讀、范讀等,通過不同形式的讀,讓學生讀出節律、讀出情感、讀出神韻,從而使學生達到愛讀的目的。如在引導學生品讀“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何以見得時,引導學生想象自己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仿佛看到了什么。先指名學生讀出自己心中所想,再引導男生讀出泰山的“峨峨”,接著引導學生回憶“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充分體會泰山的巍峨峻拔后,再讓全班學生齊讀,學生讀得高昂,讀得激越,真正體味到了泰山的“峨峨”。
三、誦讀中有想象。透過文字進行想象,有助于學生加深對文字的理解。如在引導學生理解伯牙與子期是“知音”上,先讓學生想象伯牙的琴聲中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還有哪些美景。再出示了一些描寫景物的詞,如:依依楊柳、悠悠白云……,創設一種情境,讓學生當子期,想象伯牙琴聲中的景象,學用文中句式來表達。學生興趣大增,都能仿書上句式來表達,如“依依兮若楊柳”,并能大聲用文言文的語調朗誦出來。學生在想象、仿寫與誦讀中活躍了思維,為正確理解文本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進一步的體味文言文了這種文體。
四、誦讀中有拓展。77個字的文言文,對學生來說,要讀得透徹,必須拓展。如為了讓學生深刻體會子期去世后,伯牙的悲痛欲絕,我補充了伯牙在子期墓前寫下的一首短歌,并由學生齊讀,讀出伯牙失去子期后悲痛欲絕的心情,進一步的幫助學生理解了伯牙“破琴絕弦”舉止的內涵。通過讀中的拓展,學生讀得更明白,也在不斷的拓展中感受到了文言文的味道,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古文化。
五、誦讀中有積累。讀懂文言文、背誦文言文是對學生的基礎目標進行的落實。本節課通過反復誦讀,學生已對內容較了解,我再引導學生進行師生分角色背,最后播放《高山流水》音樂,讓典雅流暢的琴音款款地浸潤學生的心靈,再讓學生在音樂聲中誦讀課文,學生已能背誦了。這樣既更好地增強課文的表現力,讓文言文那優美的韻味深深地植根在學生心中,又讓學生積累了文言語言,對他今后學習文言文奠定了基礎。一堂課下來,學生在誦讀中感受了伯牙與子期的情深意長,感悟到了知音難覓,體味到了文言文的美妙,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簡約、簡短而不簡單。我也在學生的誦讀中找到了文言文教學的方向,在《伯牙絕弦》的課堂上體味到了文言文教學的美妙。
當然,本課的“誦讀”教學,也留下了很多的遺憾。
一、在文言文的誦讀指導中,自己還欠缺教學方法。學生可能是把古文給讀正確了,讀順了,但古文的韻味還沒讀到位,應該在教學中慢慢滲透。如“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雖在“注意停頓,讀出韻味”中指導學生初略的讀了,但在后面的誦讀中更多的關注“重音”上,而對節奏與韻味又丟棄在了一旁。
二、 教學中重視了“誦讀”,但在引導學生弄懂文言詞義上,忙于趕時間,
就匆匆過場。學生雖做到了“書讀百遍”,但是不是真正“其義自見”了?這也是我在今后的文言文教學中要關注的問題。
路漫漫其修遠兮。在今后的文言文教學中,我將不斷地探索,用好“誦讀”這把鑰匙,真正打開文言文教學的大門,讓文言文教學更加美妙!
【讓文言文教學《伯牙絕弦》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12-24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05-01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03-20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范文05-02
古文《伯牙絕弦》教學反思范文05-01
《伯牙絕弦》課后教學反思范文04-27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04-25
《伯牙絕弦》教學實錄03-17
伯牙絕弦教學實錄12-19
伯牙絕弦反思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