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階段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階段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階段教學反思1
一晃接手新的班級兩月有余,期中考試也已結束,對自己這段工作做一下總結和反思。我很快適應了新的班級,和學生打成一片,師生關系融洽,課上氣氛熱烈,授課很受學生歡迎。期中考試有3人得滿分,可喜可賀,99分98分也有,總之優秀率進步不小,兩個班的名次有進步。當然仍有不及格的同學,甚至有二十幾分的.同學,我很痛心,談過幾次,效果并不明顯。總結前段展望未來,我有一些幾點想法。首先繼續抓尖子生,使這些人領跑年級,明年中考取得好成績;其次不放棄學困生,談一次不見效就談兩次,對他們有足夠的耐心;拽中間生,中間生往往易被人們忽略。鼓勵課下學習小組活動,互幫互學。我想在我們師生的共同努力下,課堂氣氛一定會更和諧,師生關系一定會更融洽,成績還會進步。
階段教學反思2
研究的問題
如何讓課堂小組活動高效。
解決措施
1、教師主導是合作互動學習的前提,因此,我作為教師盡力做到科學有效地設計討論的話題,創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在合作學習中,我盡可能創設與學生實際生活較為貼近的,能引起學生學習與合作興趣的語言情景。
2、科學分組,小組內明確分工。每個小組都要有優等,中等,和學困生,這樣既能讓小組互相幫助,又體現了小組之間的公平競爭。接下來要給予小組中的1、2、3、4號學生不同而明確的組內任務,例如1號和2號學生負責提問等,3號學生負責匯報,4號學生負責記錄,同時在合適的機會,可以輪流角色,盡量做到任務到人,人人參與。
3、明確活動的目的,確保活動的意義。在設計每次小組活動前,我會思考本節課需不需要小組合作學習這種形式,這節課的語言目標適不適合小組活動,這個小組活動的目的和意義在哪里,預估會有多少學生能夠參與到其中等問題。
4、活動中適時點撥。在學生進行小組活動時,我會回巡視并適時點撥,對學生理解上的難點、教學內容的關鍵處及學生爭論較激烈的問題進行重點指導,或者引導啟發學生思考,自己解決問題。
效果
經過這些措施,我發現本學期的課堂小組活動有了一定水平的提高,無論是效率、參與度還有最后的匯報都有了改善,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其中,讓小組活動變得更有實效性和意義,更好的培養了學生的交際策略,讓課堂更加得高效。
下學期的設想
1、更加明確小組活動的目的,小組活動不是為了作秀,而是為了改變學生學習的'方式。
2、小組活動貴在精而不在多,不是熱熱鬧鬧的走過場,因此每一個小組活動都應該之前讓學生明確目標,同時注意學生個體的差異,讓更多的學生有效地融入小組活動中。
3、更加明確任務的指令,盡量使用簡單句說明任務,避免使用復雜的從句;布置具體的任務;任務重點突出;確定學生明白任務的要求;提供示范和相關的語言幫助。
4、教師在表揚學生時應該表揚整個小組,而不是某個學生。
階段教學反思3
在整個小學階段,共要求學生掌握常用漢字2500個左右,識字量大也是造成一年級識字教學困難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次是雖然在教學中存在機械記憶,很多同學會在這期間出現厭學現象。如不寫作業,逃學等。最后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剛剛踏入學校大門,他們的記憶能力和思維能力與高年級的學生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注意力和興趣點也不一樣。如果長時間反復接觸,他們也會失去以往的興趣。
由此,我提出了“一年級識字趣味化的課堂教學研究”這一課題,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靈活地運用多種方式,充分發揮“興趣”在識字教學中的的作用,進而提高學生對識字教學的積極主動性,探索一年級識字教學的有效途徑。
通過對識字教學研究的有效開發,確立識字點,采用豐富靈活的方式,有效進行識字訓練,提高學生識字量和識字能力。提升學生的識字教學興趣。
通過本學期的嘗試,運用了多重方法,去得了較好的.效果,學生對常用字記憶較之前更加牢固,運用更加得心應手。具體成果如下:
主要結論:
(一)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靈活地運用多種方式,確實能夠充分發揮“興趣”在識字教學中的的作用,進而提高學生對識字教學的積極主動性,探索一年級識字教學的有效途徑。
(二)通過對識字教學研究的有效開發,確立識字點,采用豐富靈活的方式,能夠有效進行識字訓練,能提高學生識字量和識字能力。能提升學生的識字教學興趣。
初步成效:
(一)趣味識字法激發了學生對學習生字的熱情,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活躍了課堂氣氛。
(二)通過一系列小測驗,與未進行趣味識字教學的學生相比,受到過多重趣味識字教學的學生能夠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學生字,能夠更快學會運用生字組詞造句,能夠在測驗中取得較好的成績。
(三)考試成績較為理想,尤其是生字拼音組詞和造句相關題目得分很理想。
階段性成果:
《課題研究實施方案》、教學隨筆、師生交流會、識字公開課、《課題研究階段總結》、教學反思、較為理想的考試成績
下一階段計劃:
(一)元宵節過后,給同學們猜燈謎來識字,并制作《優秀短篇識字文冊子》。
(二)組織運用多種方法的識字比賽:在班級內組織識字比賽,校驗學習成果。進行賽果統計和分析,寫好研究論文。
(三)對課題全面總結、搜集和整理研究資料,撰寫專題研究報告、申報課題結題。寫《課題研究報告》、課題結題匯編。
經過上學期的嘗試,本次期末考試在生字方面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成績,說明趣味識字法行之有效,是一個能夠激發學習熱情、幫助掌握生字、促進學習進步的好方法。在接下來的學期中,要堅持實踐計劃,培養出一批優秀的學生,并將趣味識字法匯編成冊將之推廣,造福更多初入學堂的學生,將我國的方塊字牢牢掌握,打好基礎,將來成為國家有用的優秀人才!
階段教學反思4
上個星期初二年級舉行了階段測試,既是對學生學習的檢驗,也是對老師教學的檢測,通過這次階段檢測,我覺得自己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
一、對學困生的`耐心還有待提高,自己的大部分精力與時間都放在了優等生的身上,對于學困生只是課堂上關注,而課后并沒有緊盯不放,所以不少膽大的能賴皮就賴皮,他們也知道老師不高興跟他們多煩,久而久之,成績和習慣越來越差。因此這次測試我班查分率較高,導致平均分大幅度降低。
二、對優等生的基礎知識抓到不夠牢。和陸華成老師交流之后,發現他非常注重基礎知識,嚴格要求學生每天都要及時復習,每節課前5分鐘抽查,漸漸養成習慣之后,學生會自覺去復習學過的知識,甚至不需老師的抽查。
三、降低難度,讓中等生找到成就感。習題一定要精練精講,難度適中,畢竟初二的學生理解能力還不夠,所以不能用中考的標準提前要求他們,讓他們產生恐懼感,反而會越學越沒有信心。
階段教學反思5
從20xx年秋季開始,高一年級全面實施新課程改革,我們一方面努力實踐新課程改革的思想理念,探索新課程改革的種種問題,品嘗新課程改革給師生帶來的諸多成功喜悅,同時我們也不乏困惑、失落和顧慮。下面我們談談自己前一階段教學的幾點體會。
一、教學工作的回顧
在一個學期的教學過程中,高一年級地理備課組應該說基本落實了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如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經驗、增強課程內容與生活的聯系,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滿足學生不同的地理學習需要,轉變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同時,我們也充分考慮到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礎性這一特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也注重了學科基礎知識的落實,盡量使每一個學生掌握地理學科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知識,為進一步提升奠定基礎。具體而言,我們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
1.備課組教師重視加強理論學習,努力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新課程改革對學校、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必須加強學習,加強對教學行為的研究已成為全體教師的共識,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教師觀和質量觀等。為此高一年級地理備課組在每周的集體備課活動時間堅持對新課程改革的理念、高中地理課程標準、課程內容與目標等理論知識進行學習與探討,從而使自己的教學實踐具備堅實的理論基礎。
2.在轉變課堂教學模式、改變教學方法與手段等方面大膽革新。新課程注重“師生互動”、“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等教學原則,為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改變過去教師“一言堂”的局面,變學生被動的接受學習為主動的合作、探究式學習,我們努力做到轉變教師角色與地位,由過去課堂上的權威向學生共同學習的伙伴、朋友、指導者轉變。在一個學期的課堂教學實踐中,我們大體總結出了以下三種課堂教學模式:
①講述—領悟型。這種課型主要針對那些基本地理規律和原理的內容,這些內容往往難度較大,邏輯性較強。如第一章第三節“地球的運動”、第二章第一節中“大氣的運動”等,對于這些內容,我們在課堂上首先采取以教師講述為主,讓學生理解這些基本原理和規律,然后再讓學生結合教材和練習進行自我領悟,最后再由學生提出問題,師生共同圍繞問題進行討論和探索,從而使學生達到體驗學習過程,掌握基本知識的目的。
②自主學習—探究型。這種課型主要圍繞那些教學內容難度不大,學生易于理解的章節而進行。如“地球在宇宙中”、“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水資源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意義”等。其基本組織形式是首先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閱讀、討論等形式自我學習(有時也在課前先布置學生提前預習或搜集相關資料),然后由學生根據自學或課前預習提出相關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有些是教材上的,也有可能是教材外但與本節內容相關的),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等對問題進行探究,最后教師進行簡單的歸納與小結。這種課型強調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③實踐活動型。這種課型主要是針對新教材上的一些探索、案例研究等內容而進行。新教材與以往教材最大的一個不同點就是增加了大量學生活動的內容,這些內容有的是很難在短時間內或在教室內完成的,那么有意識地組織一些活動課就可以解決這類問題。這種課型主要就是讓學生動手、動眼、動耳等,如教材P34的探索“模擬海陸熱力性質”、P50的探索“模擬水循環”等內容就可以把它單獨設計成一節實驗課。還有教材中的“厄爾尼諾”、“科羅拉多大峽谷”等案例研究的內容,就可以把它設計成一節地理網絡教學課,讓學生去電子閱覽室進行資料查找、研究等(當然教師要進行調控)。此外,結合其它課型的學習內容,有時也可以適當地組織一些活動課,如在學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后,為了讓學生加深對宇宙、太陽系、地球等的了解,就可以組織學生利用一節課的時間觀看VCD《宇宙與人》(或其它與宇宙探索相關的內容)。
總之,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變革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同時課堂教學模式的改變也必須因教學內容、因學生實際等進行。此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課
堂教學信息化趨勢明顯增強,而且我們學校又是信息技術試點學校,因此備課組要求每位教師加強信息技術與地理課堂教學的整合,努力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并應用于課堂,從而增加課堂教學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在教學過程中重視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同時又滿足不同學生個性學習的需要。備課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表現,重視每一位學生的成長,我們的具體做法有:①課堂提問、討論發言要求有記錄,一段時期內要確保每位學生都有在課堂上充分展示自己才智的機會;②組織各類活動時,要求所有學生共同參與,無論結果如何……此外,備課組還根據普通班和實驗班實際情況的差異,分別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如在實驗班增加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在作業布置、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學習評價等各方面都選用不同的標準,從而滿足實驗班學生學習的需要。
4.大力開展各類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突出各類實踐活動是新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為此,在一個學期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組織了幾次旨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活動。如學期一開始,我們在每個班分組進行了課題研究——“尋找正午太陽高度角變化的證據”;在學完第二章內容后,我們組織學生參觀了我市的氣象臺;國慶期間,我們組織了高一年級學生地理小論文大賽等。
5.在學生作業設計、課堂測試等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這些探索主要包括我們在每章學習結束后給學生一個學習小結(相當于作業),學習小結一般由四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知識再現,形式主要是一些填空或知識歸納性質的表格或知識網絡,其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學習完一章內容后再回過頭去熟悉一下本章的一些主要基礎知識和知識體系;第二部分是基本能力訓練,題型主要是選擇題,其目的主要是讓學生結合基礎知識形成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部分是能力拓展與延伸,題型有選擇題或綜合題,一般有一定難度,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選做,其目的主要是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地理的需要;第四部分是交流與反饋,主要是針對一章的教學讓學生提出相關的意見或進行思想方面的交流,其目的主要是強化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同時也幫助教師對教學進行積極反思,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6.此外,我們還結合學科特點,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新課程改革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體到地理學科而言,主要表現在自學能力、地理圖表的分析、處理能力、空間思維能力等。因此,高一年級地理備課組強調在教學時要結合地理學科的特點重視上述能力的培養。同時,我們也考慮到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礎性和社會實際,在課堂教學中注重了學科基礎知識的落實。
二、教學工作中的困惑與反思
一個學期的教學,我們盡力把新課程改革的種種理念落實到教學實踐中去,有收獲,同樣也有困惑,這些困惑主要來自以下幾方面:
1.作為教師,我們(其它學校教師也一樣)始終對新課程改革的評價體系顧慮重重,我們很難不去考慮高考與各種質量檢測,這一點是我們轉變教學觀念的關鍵。
2.新教材、新課程改革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諸多的不配套影響了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如教材與課程標準、教材與輔導資料之間不配套、諸多實踐活動設備缺乏、學校的`某些規章制度與新課程改革之間也存在不協調等等。
3.教師對新教材也有諸多不適應的地方,如新教材中的部分內容高度概括、高度濃縮,有些地方出現了一些新概念(如沖擊地震),對于這些內容教學中應如何把握教學的標高,還有教材中眾多的探索、閱讀、案例研究等內容,對于這些內容,究竟要處理到何種程度才算適宜,我們大多數教師心中也沒有底。此外,部分探索與案例研究的內容也不符合教學實際或學生的實際,如教材P50“模擬水循環”的探索活動,活動時間長,效果也不明顯,很難在課堂上實施,又如P14案例研究“太陽活動與旱澇的關系”、P56的案例研究“厄爾尼諾”的內容,對于高一學生來說,難度有點太大。
4.學生也是影響新課程改革能否順利推進的重要因素。我們在教學中發現,高一學生普遍對新課程改革了解不夠以及學生傳統的學習行為使學生一下子也很難適應新形式下的課堂教學,尤其在一些學生基礎較差的學校或普通班進行課堂教學模式的轉變難度更大。還有,學生對地理學習的不重視和認識不足始終是影響地理教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三、今后教學的幾點想法
經過一個學期的摸索,我們對新課程改革已由陌生逐漸適應,后一階段的教學主要是在反思前一學段教學工作的基礎上不斷改進,為此經過認真研討,對后一階段的教學達成以下認識:
1.作為教師,繼續加大對新課程改革理論學習的力度,同時加強備課組內、備課組之間的相互聽課活動,充分調動備課組全體教師的積極性。后一階段要重點在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課堂上如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變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認識、如何進一步落實分層次教學等方面下功夫。
2.在總結、反思前一階段教學的基礎上,后一階段的教學要重點處理好以下幾方面的關系,推進新課程改革的實施。這幾方面的關系主要包括:①過程與結果的關系,即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能力與落實基礎知識的關系,新課程改革強調培養學生的各種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并非意味削弱知識的學習,而是強調能力的培養要以知識為依托、為基礎,二者相輔相成,不能割裂,更不能對立;②學生主體作用與教師主導作用的關系,強調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并不否認教師的重要作用,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無論課堂教學、還是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教師的作用依然是十分重要的;③關于不同學習模式與課堂形式的關系,新課程改革針對現行教育的弊端而強調研究、探究性學習,并不排除接受性學習的必要和重要,一堂課究竟采取何種學習方式或課堂教學模式,要因人、因時、因課程內容制宜,不能一刀切。此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一言堂”、“滿堂轉”不對,課堂教學中強調學生的參與是正確的,但要注重區別學生是主動參與還是被動參與,是實質參與還是形式參與,真正高質量的課堂教學必須建立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才是有效的;④各類實踐活動與課堂教學的關系,普通高中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應該還是在課堂,因此任何忽視課堂教學的行為都是錯誤的。
3.進一步開展各類實踐活動,通過前一學段的教學,我們發現,學生對各類實踐活動興趣濃厚,期望也較高。因此后一階段我們將繼續強化這方面的工作,如加強研究性課程和校本課程的實施,適當組織學生走出校門等。
總之,新課程改革已走到我們面前,作為實驗者,我們只有加強研究,努力實踐,積極應對,這樣才能搶占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制高點,也才能使我們的教學真正有助于教師自身的發展和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階段教學反思6
放假后對學生所學進行了檢測,成績出來以后感想很多。第一次有了不安的感覺,尤其是分析完學生成績以后,這種感覺更是強烈。總覺得學生這一段時間應對各種考試,怕給學生帶來過多的負擔,所以所有第二輪熱點專題復習本著給學生減負的想法,課堂上完成所有內容,課下沒有任何作業。結果學生就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結果該掌握的內容并不是很好。所以,通過這次考試反映出自己的教學還是不夠細致,要求也不夠具體,關鍵是缺乏統籌的考慮。因此,有些對自己要求不嚴格的同學,課堂收獲并不多。在下一步的模擬演練中要關注學生的問題,并和學生一塊通過查缺補漏把知識形成體系,并能靈活應用。
畢業十多年了,還是第一次參加教師技能大賽,原因不外于兩點,一是學校,二是自己,自己一直是一個無欲無求的人,內心覺得只要上課認真講,對得起學生,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行,平是不太會和領導處關系,所以在學校也不太吃香,以往的評優選先,自然就沒我的份。再加上畢業后,我一直從事微機工作,幾乎也沒怎么教課。最近因學校要并校的`緣故,縣里統一組織農村教師技能大賽,每一個學校必須有一個教師參加,我才有幸參加了。
如果單純是講課,我也不懼,因為自忖自己的教學技能還是不錯的,但這次大賽是綜合素質的大賽是,是說課,教學設計,板書和教學四項合一的,這樣下來,我估計第一是沒我的份了,因為我寫字不行。為此,我針對自己的優勢,認真備了課,設計了課件,但時間有限,教學設計稿和說課,我就沒怎么弄,就直接去參賽了,結果自然和我預料的一樣,我的教學效果不錯,但綜合下來,感覺不太好。但不管怎么說,我這次不是沖第一獎項去的,是本著認識教研員,給他一個好印象去的,以便并校之后能有一個位置。這就是我的第一次大賽經歷。
階段教學反思7
三年級的語文教學具有很強的承上起下性質,既包含了低年級的拼音生字詞語教學,也包含了高年級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經過一個半學期的實踐,比較滿意的地方是:字詞教學比較扎實。這學期的語文期中檢測卷也證實了這個問題。雖然字詞這塊知識點很多,看拼音寫詞語,近反義詞,多音字,形近字比較等,但學生掌握得比較好。主要是知識點的難度不大,學生比較容易記住,能較好的鞏固與掌握。
在分析中,我們也發現好些不足的地方,其中問題最大的地方就是閱讀與作文教學,兩者比較閱讀教學問題大于作文教學。閱讀知識點內容繁多,形式多樣,學起來不像字詞那么輕松省力了。從上學期的期末檢測卷和本學期的期中考卷來看,有一種這樣的感覺,似乎卷子上檢測的知識與課文里的知識點有點脫節,學生在課堂上學的知識點在卷子上好象找不到,32篇課文的研讀,8個園地的學習練習,一個星期7節語文課的學習,可還是弄不好閱讀知識的學習,這是老師和學生共同的困惑。
造成學生的閱讀知識學起來困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經過分析,我們發現是學生的實際理解能力與閱讀知識所要求的理解能力不統一。三年級學生的理解感悟能力還是很淺顯的,
首先:細膩不夠。
主要體現在近義詞的比較運用上。比如,前幾個單元檢測卷中,給予學生一組意思很接近的近義詞語“討厭、麻煩”,“經歷、經過”讓學生在具體語言環境進行選詞填空,學生就弄不清楚這些近義詞語之間的細微區別,做起來找不到感覺,錯誤率非常高。又如,在學習了“五顏六色”這個詞語,讓學生學習用“五光十色”造句,好多學生都用“五光十色”這個詞語介紹公園里的花朵上了。這說明他們對“五光十色”個詞語理解得沒有到位,僅僅停留在顏色多的感悟上,所以,與“五顏六色”這個詞語混淆了,其實我們知道“五光十色”不僅僅是顏色多,還有光澤。這些細微的差別需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給予關注,要讓學生聯系語境正確理解詞語的意思,特別是對一些近意詞語的細微差別仔細辨別與比較,引領學生思維思考得盡可能仔細一些,細膩一些。
第二:條理性不夠
一是表現在閱讀題中寫句訓練,這是一種理解與表達的綜合訓練,有時是要求拓展寫一兩句話,有時是想象寫一兩話,我們發現學生寫出來的句子質量不高,有的漏字漏詞,讀不通順;,有的不知道應該寫些什么,無從下手;還有的思考方向是正確的,但句子表達不清楚。所以,看到這樣的題目,有些學生已經有心理壓力,對自己沒有信心,所以,操作時有時態度也不端正,不愿意仔細思考,胡亂寫幾句了事。這個問題,我們將結合課文進行多樣種小練筆訓練。像對課文的克萊地說幾句話,夸夸文中的阮恒等等,續寫《絕招》故事等,讓學生學會按照要求寫話,寫具體完整、生動。
二是:排列錯亂的句子
三年級的排列句子訓練已經上升到一個高度,每句話的開頭不再有明顯的標志,需要學生深入理解每一句話,然后從內容上進行邏輯推理,尋找出句子之間的內在聯系。每次考到這種題型時,學生失分率都較高,而且一錯最少也有兩題。學生這方面的能力還很弱,平時我也經常有針對性地找這方面的練習讓學生強化訓練,但還是感覺問題很大。錯的這部分學生,在訂正的時候,雖然老師分析過了,但還需要老師的幫忙才能正確理解,一個人做不出來的。所以,怎么樣幫助學生跨過這個門檻,我們也想聽聽老師們有什么好建議。讓學生能在這方面學得好一點。
第三:審題不夠
在教學中,我們發現有的學生不會讀題目,不知道題目的要求是什么,有的學生讀題不夠認真,題目沒有讀完,只看見幾個詞語就動筆做了。
特別是有些題目是很有埋伏的,學生的答題情況幾更糟了。記得一次檢測中,有這樣一個閱讀練習:要求學生畫出具體寫庭院特點的句子。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這個題目很簡單,就畫了這一篇文章的總起句。包括我自己在批閱卷子的時候,一開始也疏忽了,也覺得應該畫文章的總起句,其實,這樣做是錯的,因為題目是要求找出具體描寫庭院特點的句子,里面有“具體”這個詞語,所以不應該畫總起句,而應該到深入到文章里面去發現,畫出具體描寫庭院特點的句子,這樣的句子有好幾句,不是只有一句話。所以,在以后的教學中,還要引領學生學會閱讀題目,學習對題目進行咬文嚼字的閱讀,讓學生學習帶著謹慎和研究的心情讀題目,培養學生的讀題能力。
以上這些薄弱方面都是我今后的教學中要克服的,克服了這些弱項,弱項就能成為教學的.增長點,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增長空間。所以,我準備在課堂上,利用課文、以及作業本上的一些閱讀短文作引子,訓練學生的對字詞的理解與感悟,也訓練學生對段落邏輯關系的理解與領悟,設計一些專項訓練題目,讓學生的思維能細膩一些,條理一些,全面一些,深入一些。
關于拓展題目,從往年的期末檢測卷的拓展題目來看,已經完全走出了課本,也走出詞語手冊,有一種冷,難,的趨勢。就如上學期末卷子中是用十種動物比喻生活中十種不同個性的人。有幾種動物與學生生活沒有一點聯系,學生根本理解不了,像地頭蛇,中山狼,學生不理解,好多學生只能從字面上去理解,認為中山狼就是中山上的一只狼。所以,僅僅關注書本里的拓展知識和詞語手冊上的拓展知識是不夠的,還需要擴大范圍,多樣積累,需要在平時的課堂上做生活的有心人。今年,學生人手一本知識大全,基本上我們也就在這本書上去搜索一些適合三年級段的課外知識,每天找一些背一背,讀一讀,并讓家長幫助抽背,簽名。在這次的家長會上,我安排了一個小時的學生的才藝展示,讓一些家長感受到了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與優秀學生的差距,因此,這次家長會應該說是非常有效的,部分家長確實比以前重視多了。畢竟在學校里的學習還是有限的,非常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今后,我還會想法與家長多聯系,多溝通,盡量讓他們幫助作一些力所能及的輔導工作。
關于作文這一塊,對于我們老師、家長、
階段教學反思8
今年是福建省新課標實施的第一年,面對這樣的課程改革,存在著極大的挑戰與機遇。挑戰那是因為新課程改革完全沒有模板可仿,都是靠一線教師自己邊實踐邊探索,可謂是摸著石頭過河----生死沒有定數;機遇是新課程改革意味著所有的實踐者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新舊教師間根本不存在經驗上的差異性----成敗自我掌控。
比對新舊教學模式,轉變教學觀念
傳統教育是以課堂、教師、課本三者為中心,注重知識傳授,強調了知識的重要性、理論性。忽視了學生的實際興趣,淡化了學生的學習思維、創造性和終身學習的一貫性。偏重于機械記憶、解題訓練。教學的手段單一、陳舊,在很大程度上,教師的演示代替了學生的動手,教師的講解代替了學生的主體活動,教師的分析代替了學生的思維,學習氛圍沉悶。教師怎么教學生怎么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了一個主導的作用,學生則在教師設計好的教案中順利地完成知識的積累。當然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某些環節上學生也參與了一些活動,但總體上教師一直處于主導和主體雙重地位,學生只是很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
物理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物理學習的主人,教師是物理學習的引導者。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人,具有自主性,具有獨立的主體意識和明確目標,能自我調控,主動接受教育影響,通過一系列的自主學習活動,把科學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精神財富,并能用于實踐。課堂是學生知識形成過程的主要環節,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的主要陣地。如何在新課程標準下構建合理的新課標教學模式,是新時期教育工作者面對的一個現實的問題。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不再是一個主講者,而是課堂教學的參與者和組織者。在課堂教學中應以知識為載體,加強對學生科學方法、科學精神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教育以提高學生素質為教育目標,著眼于學生的發展。同時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在注重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學生學習的獨立性、自主性、主動性和積極性,創造性地探索不同的教學類型、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并養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不斷改進學習方法,勇于提出問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新課程的改革作為一種新的理念,其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因教育對象、教學內容、目的等的不同而變得千姿百態。同時它不僅關系到學生個人的可持續發展,更關系到整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問題。作為科學性和創造性非常突出的物理科,我們要很好地發揮她的優勢,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和模式,使物理課堂真正成為開展素質教育的主戰場,培養學生良好的素質。
合理采取措施,付諸實踐
經過一個學段的實踐,我將自己對一些新課標的做法總結如下:
第一、改變學習方式
1、提倡學習多樣化。
要盡快讓更多的學生適應高中的學習和生活,如學習方式、教師的要求等。在高中,需要學生鉆研課本、自己動手查閱收集資料、開拓途徑獲得各種相關信息。對于這些學習方式上的轉變,高一學生根本未能改變過來。因此,就需要多向他們強調作業形式的多樣化,并給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現象或話題,讓他們課后相互討論,共同通過網絡等途徑查閱相關信息,并在下一節課中,留出適當時間,鼓勵學生充分發表自己所查閱到的內容,然后全班同學都共同分享每一位同學的成果。讓學生課后通過各種途徑收集資料或解決問題,旨在鼓勵他們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動手、并增強處理和收集相關信息的能力,還可以增進同學間的交流和友誼。教師盡量為學生多提供一些學習信息,如網絡學習物理知識、討論物理問題、探索物理新知、拓展物理視野、開拓物理思維的網址;介紹好的參考資料、科普刊物、科學名著、科幻讀物、科學小發明啟蒙讀物等等。
2、創設物理情境,激發求知欲
興趣往往是學習的先導。激發學習興趣是引導學生學習入門的金鑰匙,這是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重要因素。實現全面發展的途徑。在教育教學過程和各個環節中,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充分開發和利用各種資源,創設開放生動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體現和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一起去感受、認識、探索、分析、概括,和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平等民主的新型師生關系。把課堂還給學生,不做統治者,與學生融為一體,站在同一個平臺上互動探究。讓學生暢所欲言,盡情地表述自己對某知識點的理解與想法,討論、爭論、甚至面紅耳赤,教師適時、適當地給予解釋或分析。使學生在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獲取知識,發展思維,努力建立開放式的課堂教學。
3、重視對學生“質疑問題能力”的培養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鼓勵學生對教學內容要善于設疑,巧于設疑,要敢于懷疑現有事物。課堂教學中,以新教材為依托,充分調動教師、學生的積極性,挖掘新的課程資源,使知識象滾雪球一樣發展。在教學中對一些基本的概念規律盡可能地規范和科學表述,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去探究,引導學生去發現、認識和掌握知識而取得成功。同時不滿足于讓學生對已有知識結論的認識,啟發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感悟、體念知識的產生,發展進程,從而內化為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就像趙保鋼教授說的一句話:“傳統的教學是把有問題的學生教成沒有問題,新課標的教學是把沒有問題的學生訓練成有問題”,只有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提出問題,提出好問題,才真正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境界。
第二、轉變教學方式
1、倡導民主平等教學。
過去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根本就談不上民主。新課標下的教學最突出一點是以學生為主體。圍繞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民主則在傳播知識時,能給予學生充分自由發表個人觀點的空間,強調師生間的平等性。民主,平等的教學方式體現在課堂的語氣,目光等不經意的方面,學生能夠在平等,民主的`課堂環境中才會體驗到學習是種樂趣,才愿意投入更大的熱情去進一步感受學習。 實施活動式、討論式教學,只要我們教師放得開,相信學生,給予他們一個可以自由創作和展示自己的平臺,在課堂上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式教學模式,是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學習過程是愉快的。
2、培養學生求異思維,重視學生體驗成功。
由于學生的先天條件和后天的興趣、愛好的差異,課堂教學中我們盡量避免統一的要求,采取分層次、多方位的教育理念。如有些學生對實驗操作感興趣,而有些對基本知識和規律感悟好,讓他們揚長避短,在不同層面上有所發展,體會成功的喜悅。上實驗活動課和習題課時,讓學生主動探索,嘗試新的方法,創新設計新的實驗。不要局限于一般的常規常法,不拘泥于形式,不墨守成規,要求新求異,以敢于批判的頭腦,廣開思路。
當學生一旦有了敢于嘗試的念頭,我們都應及時用言語贊揚,用行動熱情地扶持,并積極引導。當他們看到自己的想法得到老師的肯定和支持,并最終得以實現時,那怕是小發現、小制作、小發明,他們都會感到由衷的喜悅,學習的主動性更強,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也會得到提高,甚至升華。
3、注重實踐,培養能力
物理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聯系的學科。美國教育家杜威說過:“最好的教育就是‘從生活中學習’”。新課標的理念是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在教學過程中圍繞著基礎知識和基本規律,讓學生觀察身邊熟悉的現象,用身邊的物品去演示、實驗,探究其內在的本質的物理規律,理解社會生活中的科學技術。指導學生積極開展社會調查,如:對周圍同學感興趣問題的收集、整理、探討、解決;對大家感興趣的物理小實驗分析、研究、實踐、總結,使學生在生成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中成長。這樣既促進了學生理論與實踐的聯系,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
實施新課標物理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困惑
新課標要求教師轉變原來的教學觀念,在教學中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以一種開放的心態主動地把自己的看法和做法與小組成員分享,積極地與小組成員合作,通過合作交流生成新的知識,從而讓學生體會學習的過程和學習的樂趣,同時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自我發展的愿望與能力。不可否認新課標拉近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它既可使教師不再把大量的時間浪費在重復機械的、低效率的勞動中,使教師能有更多的時間用于研究教法、教材、學生等方面,而學生也能從被動地學習轉為主動地探究,想法雖好,但在實施中卻有不少的困難。
一、新課標下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適應性問題
(1)由于教師的工作時間長、工作負擔重等因素,教師參與課程發展欲見成效,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
(2)處于工作第一線的教師在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指導和觀摩學習的機會,故而要使新課標順利實施還需要一個過渡期。
而教學的主體――學生,由于長期處于應試教學的學習狀態中,要使學生改變原有的學習方法還需要一個過渡期,換句話說學生還沒完全達到有像新課標的要求――主動地探究學習。(1)由于學生程度不同,在探究學習過程中,真正能“動”起來的只是少數,而大多數學生只是呆坐,坐久了就會開小差,學習時間久了,同一個班的學生在發展水平上的差距就會拉大。這就是一些教師說到的“容易兩極分化”。
(2)不少學生還習慣被教師牽著走,甚至有不少學生在沒有教師督促的前提下是不學習,只有當有外來壓力的時候才會被動地學習。
二、新課標下課堂管理的問題。
(1)新課標要求給予學生充分的討論探究的機會,這樣以往的安靜的課堂紀律就很自然被打破了。如果學生不討論教師就處于較為尷尬、被動、孤立的狀態中,如果學生討論過于激烈許多教師則覺得課堂紀律被破壞了,因此如何控制學生討論的“度”則成為新課標課堂管理的一個新的挑戰。
(2)新課標要求教師在授課時給機會學生把新的知識與學生原有的舊知識、舊的經驗結合,產生新的知識。但由于每個學生的經歷不同,因此不同的學生可能對不同的問題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的看法,對于學生不同的答案教師能否做好充分的備課準備?如果遇到教師本人也一時無法對答的情況應如果處理?
(3)課堂上積極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關鍵是教師,但大部分教師還欠缺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技巧。
(4)新課標較適合小班制的教學管理,但由于教學資源不足等原因,大部分學校還是大班制的教學管理。
三、新課標教學中如何評價教師和評價學生。由于沒有明確的評價標準,教師在實施中則不敢放開手腳。
(1)新課標既是試行期誰也不敢保證自己在實施中不遇到挫折和困難,那么當教師遇到困難時,應如何來評價教師。以往傳統教學中評價教師和學生的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考試。新課標是否也是一考定“終身”?
(2)由于教材的權威性和考試的權威性長期存在,因此在新課標減少知識點和降低難度的同時,不少教師則擔心是否會因此降低了教學質量,故而按原教學大綱或教科書的知識要求加以補充。于是,課時緊張,還沖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
福建高中新課改的成功,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也很需要高考指揮棒的明確指向,社會評價的正確導向。所有的高中新課改的老師們都不希望辛勤地探索,再換來網絡上流傳新課改是“廣東紅紅火火、山東后院失火、海南不溫不火、寧夏黑燈瞎火”的尷尬評價……
階段教學反思9
單韻母:a、o、e、i、u、ü(只有一個字母,所以叫單韻母)
復韻母:ai、ei、ui、ao、ou、iu、ie、üe(由兩個單韻母組成,所以叫復韻母,其發音方法是由前一個單韻母逐漸過渡到后一個單韻母)
特殊韻母(卷舌韻母):er(先發e的音,然后迅速將舌頭卷起,r在這里不讀聲母r,而是代表卷舌的動作,所以叫卷舌韻母)
前鼻韻母:an、en、in、un、ün(先發單韻母的音,然后迅速用舌頭前半部分頂住上排牙齒的后面部分,氣流從鼻子里出來,這就是前鼻音的由來。n在這里不發聲母n的音,而表示發前鼻音的動作,它有它自己的讀音,就是迅速用舌頭前半部分頂住上排牙齒的后面部分,氣流從鼻子里出來,建議先讓孩子發好n的音,再發an的音)
后鼻韻母:ang、eng、ing、ong(它們的共同點是都有小尾巴ng,它的發音方法是舌頭往后縮,用舌頭的`后半部分頂住天花板,氣流從鼻子出來,這是后鼻音的由來,讀韻母時由由a過渡到ng)
聲母: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
整體認讀音節:zhi(zh)、chi(ch)、shi(sh)、ri(r)
zi(z)、ci(c)、si(s)
yi(i)、wu(u)、yu(ü)
ye(ie)、yue(üe)
yin(in)
yun(un)、yuan(üan)
ying(ing)
達到這些目標,上面的內容你就會啦
1、理解這些名字的由來和它們的發音方法
2、這些表能夠按順序背出并默出
3、注意韻母、聲母、音節的書寫筆順
4、整體認讀音節中的音節和一些聲母、韻母的音相同,所以當出現這樣兩個相同的音時,要能夠區分是聲母、是音節還是韻母。如un和wen,s和si這些目標你達到了嗎?是的話就給自己鼓鼓掌吧。
階段教學反思10
研究問題:
培養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進行正規的答題技巧的訓練,讓學生的英語成績有進一步的提高。
解決措施:
良好的學習習慣很重要,因此對于初一的孩子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課前的預習工作,預習包括對書上不懂的單詞通過查閱后面的單詞表以得到了解;熟悉課文對話或是文章的意思,還有每一個英文句子含有那些語言點。這些任務都在前一天布置給學生,第二天與學校提倡的課前2分鐘結合起來檢查他們的預習效果。剛一開始任務較為簡單,慢慢的預習的任務變得有層次,且是對新課內容進行書面的預習,與學案相聯系。使學生們在不知不覺間習慣了學案的用法,習慣了自主預習。
2、課堂上筆記的記錄,初一學生還沒有記筆記的習慣,這就需要老師反復的提醒和指導,剛開始時什么時候記,記哪些內容,記錄的位置,我都作了統一的要求。并定期有課代表檢查筆記的情況,并給與適當的表揚和懲罰。
3、英語文章背誦的習慣,英語單詞量的輸入是提高能力的基礎,所以每一個單元我們都找到結合單元內容的小文章來背誦,一開始時強制性的背誦,慢慢的學生們有了背誦的感覺,也就不再把這個當成負擔,相反的我們的“背誦之星”反而成了大家競爭的對象。 4、答題技巧的`訓練,答題技巧的訓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有效果的,需要慢慢的滲透,使學生們把它變成習慣才算是有了成效。初一孩子們沒有規矩的做題技巧,很多時候都是憑感覺來做題。所以在平時課堂上我處處留心方法的滲透,有的時候讓學生自己發現、總結出作一道題后的方法。尤其是聽力技巧、閱讀題方法,需要花時間來驗證。
效果:
學生們對于初中的英語教學慢慢的熟悉了,學習習慣也在建立,學習的熱情也在提高,更可喜的是他們正在一點點的進步
下學期的設想:
繼續加強學生們學習習慣和答題技巧的培養,形式上更為多樣化要求更為具體,嚴格。
1、上學期的小組學習應該是個磨合、熟悉的過程,下學期就應該對小組的學習習慣進行嚴格的要求和訓練,英語的小組活動形式比較多樣化,所以需要針對多樣化的活動來訓練小組之間的配合力和分工合作的能力。
2、繼續引導學生們進行英語文章的背誦,這不僅僅是詞匯量的輸入更是一中文化的滲透,背誦的文章不再僅僅是老師指定的文章,可以擴大范圍:報紙上的好的閱讀文章或自己在課外見到的文章推薦給大家來背誦。
3、聽力技巧的訓練,根據中考的考試題型來逐一訓練學生們養成:預覽、學會讀題,聽得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簡單的記錄,判斷出答案后的檢查環節等等的技巧。
4、增加培養學生寫的習慣,從簡單的句子入手,慢慢的積累語言的組織能力。可以根據每個單元的重點知識脈絡給孩子們寫的素材,然后滲透審題、打草稿、成文、檢查的寫作技巧。同時加強對學生書寫的規范性的訓練。
5、繼續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訓練的內容不拘泥于報紙和學案上的文章,多給學生展現自我的機會,可以用課前2分鐘的時間來進行閱讀的pk,學生們找來自己做過的有代表性的文章來給全班同學做,在訓練閱讀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們的課外學習熱情。
【階段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階段性數學反思02-27
線上教學階段性簡報02-27
教學問題研究階段小結 -總結03-13
語文教學階段工作計劃03-01
頤和園的教學反思教學反思10-01
小學語文線上教學階段總結(精選10篇)01-10
小學線上教學階段檢測方案(精選15篇)01-10
線上教學階段性簡報(14篇)02-27
線上教學階段性簡報14篇02-27
導學案教學模式階段性計劃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