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小學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水小學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水小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課文具體的語段,感受“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感悟作者具體生動的描述。
3.原是缺水之苦,而作者卻具體生動地描述了水給村里人帶來了快樂,體會這種寫的好處。
4.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感受水的珍貴,激發珍惜水資源的情感。
教學重點:
體會文章以樂襯苦的反襯寫法。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 圖片導入。
2、 板書課題。
二、 感悟描寫,體悟情感。
1、 默讀課文,看課文中水給作者留下什么印象?(可以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概括)
2、 出示:水是村里最珍貴的東西。
3、 找出文章中描寫水珍貴的句子。可以邊讀邊畫出相關句子,可以用概括性的.詞語寫出自己的感受。
(1)出示:只有在下雨的日子……吃來自天空的水。
(2)指名讀,并結合自己生活實際談談為什么說水珍貴。
(3)一場雨帶給孩子們歡樂,讓他們有了這樣久逢甘露的心情,你認為他們為什么會這樣做?帶著這份痛快、喜悅讀這段。
(4)你在雨天的時候是怎么做的?為什么他會這樣,他們的做法讓我意外之余更多的是感受到哪里的人民對水的——。
(5)自由讀這段話,說說你的感受。
(6)出示:母親用一把大鎖……象征著、幸福和痛快。
(7)從這句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從哪里看出水的珍貴。
(8)出示:從頭頂傾注而下……一滴也沒有被浪費掉。
(9)指名讀這段話,通過想象你感受到了什么?
(10) 這是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久旱逢霖的感覺,如果讓你用一個詞語形容,你會用那個詞語?帶著這種感情讀這段。
(11) 出示母親的話:你們真是餓壞了?為什么用“餓”而不用“渴”?
4、文章中通過一場雨和一勺水洗澡,體現出水帶給他們的快樂,并沒有用大量的文筆寫水帶給他們的苦?為什么呢?
5、文章中給村里人帶來了“苦”,可作者卻具體生動的描述水給村里人帶來的“樂”,以樂襯托苦,更加襯托出水的珍貴。這種寫法叫做反襯。
三、指導生字。
(1)出示“勺”
(2)觀察生字,指出生字注意的部分。
(3)老師范寫,學生描紅、臨寫、互評。
四、總結。
板書設計:
水
最珍貴
苦 樂
反襯
水小學教案2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學生通過食鹽能溶解于水,又能從水中析出來,明白這個變化過程是一個可逆的過程。
科學探究目標
學生通過使用過濾裝置來達到分離沙子和鹽水的目標。通過進行蒸發操作來達到分離食鹽和水的目的,最終達到分離食鹽和沙子的目的。
科學態度目標
學生通過觀察溶解前的食鹽和析出后的食鹽的特點來多角度的認識物體,從而形成細致、客觀地觀察的態度。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1.學生通過分離食鹽和沙子來意識到溶解在人們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和重要性。
2.對于一些混合的.物體,我們可以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分離,從而避免丟棄和浪費。
教學準備
為學生準備:學習單。小組準備:1份食鹽、1份清洗干凈的細沙、1份食鹽與沙混合物、1根玻璃棒、一個酒精燈、一個三腳架、一盒火柴、一個過濾杯、一個燒杯。
教師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聚焦任務,揭示課題(預設3-5分鐘)
1.學生觀看視頻,你有辦法幫助叔叔們把食鹽和沙子分離嗎?
2.揭示課題,混合與分離
二、引導探索,科學實驗(預設25-30分鐘)
1.ppt出示圖片,學生自由想象并回答。
生:把他們按顏色一粒一粒分。
學生上臺分離并讓大家一起判斷可行性。
生:把他們按顆粒大小分,篩網篩一下
學生上臺分離并讓大家一起判斷可行性。
生:把他們放在水中。
學生上臺把食鹽和沙子倒入燒杯中,用玻璃棒攪拌使他們溶解在水中
師:那怎樣把沙子從鹽水中取出來呢?
展示過濾裝置
師:那怎樣把食鹽水中的水除去呢?
展示蒸發裝置
2、任務一:分離鹽水和沙子
a.展示過濾裝置
b.ppt出示溶解、過濾流程
c.學生領取材料做溶解和過濾實驗。
d.交流匯報。
師:在這個過程中,水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溶解。(板書:溶解、貼畫)
師:紗布又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把沙子從食鹽水中分離出來
師:那就是過濾(板書:過濾、貼)
3、任務二:分離食鹽和水
a.認識蒸發裝置。
b.學生微視頻學習蒸發操作。
c.Ppt展示流程圖。
d.教師提醒注意事項:
①戴上護目鏡可以防止在蒸發過程中食鹽水飛濺入眼睛
②千萬不要用手去碰蒸發皿,整理過程中手拿三腳架,防止燙傷
e.學生,實驗,交流匯報
師:水到哪里去了
生:蒸發了(板書:蒸發、貼)
三、積極思考,研討發現(預設5分鐘)
師:我們是怎樣幫助叔叔們將沙子和食鹽分離的?(ppt)
生:先用水把食鹽溶解,再用過濾把鹽水和沙子分開,再進行蒸發將鹽和水分開。
四、課后拓展,知識延伸
師:木屑、鐵屑、和食鹽混合了可以怎么分離?
水小學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有關家鄉水的發展變化的歷史。
2,感受水與家鄉人生產,生活的密切關系。
課時:
一個課時。
二、教學活動與過程:
1、導入。
水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位同學能說說水都有哪些作用呢(學生舉手回答。)
2、介紹水在各個領域的用途。
通過影片和頁介紹水在工業,農業,生活中的作用。
3、了解家鄉人取水方式的發展歷史。
下面請同學們觀察46~47頁的內容,然后告訴老師和同學,家鄉人取水方式有什么發展變化。(學生閱讀和回答取水方式的發展變化。)
4、討論:為什么說隨著社會的.發展,水變得越來越珍貴了呢
前后桌四個同學為一個小組,觀察,閱讀48頁的內容,并討論以上的問題,并以小組的形式發言。教師作適當的和指導。
5、課堂。
水小學教案4
學習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能正確流利朗讀全文,有感情朗讀第1、2自然段。
2、了解課文主要描寫了哪幾個場景,練習長文短讀。在朗讀品味中領悟將場景描述具體的方法,并學會遷移運用。
3、繼續培養邊讀邊想、咀嚼品味、圈劃批注的讀書習慣。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主要描寫了哪幾個場景,練習長文短讀。在朗讀品味中,領悟將場景描述具體的方法,并學會遷移運用。
教學難點:
在朗讀品味中,領悟將場景描述具體的方法,并學會遷移運用。
教學資源:
西部缺水的視頻;學生已經積累的描寫場景的方法。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揭題初讀
談話交流,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學習字詞
1、出示詞語:
(1)指名讀(2)學習生字:“窖”、“儲”、“勺”字(3)發現詞語排列的'規律,朗讀
2、學習多音字,讀出長句的節奏美。
三、長文短讀,理清文脈
1、交流初讀感受:課文中什么是你沒有想到的?
隨機出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
【設計意圖:文質兼美的語言唯有在運用中,才能逐步內化為學生的語言,進而促進言語能力的發展。借用課文語言,暢談初讀感受,進行說話訓練,是簡單而有效的教學策略。】
2、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描寫了哪些場景,試著用簡短的語句說一說。
3、交流討論,完成板書。
4、小結:讀著讀著,我們將長長的課文讀成了三個場景,讀成了三個小標題。
【設計意圖:“提領而頓,百毛皆順”,抓住三個場景,在閱讀思考中概括歸納,將課文的脈絡理得清晰明了,讓閱讀變得通透。】
四、感受艱辛,領悟寫法
1、【視頻情境】讓我們一起走近馬朝虎的家鄉,走進這個小村莊,來到一個取水點。
2、課文是怎樣描寫這樣的場景的呢?請你默讀第一自然段,邊思考,邊圈畫出關鍵詞語。
3、哪些詞語給你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
4、討論交流,指導朗讀,隨機板書:珍貴
5、小結:這一自然段中沒有出現“艱辛”這個字眼,卻用一連串的數量詞,讓我們處處感受到挑水的艱辛,水的珍貴,這就是馬朝虎的獨具匠心之處。
【設計意圖:化繁為簡,清簡透徹。視頻播放,引向課文情境;抓住關鍵詞語,咀嚼品讀,感受語言的質樸和表達力。】
五、感受快樂,遷移寫法
感受快樂:
1、將目光聚焦那一場雨。出示相關句子,自由朗讀。
2、那是怎樣的一種痛痛快快呀?自由朗讀體會。
3、引導想象,體會“雨中洗澡”的快樂,指導有感情朗讀,體會水的珍貴。
領悟寫法:
4、默讀思考,作者是怎樣寫出孩子們雨中狂歡的氛圍的。
5、討論交流。
遷移仿寫:
6、回憶生活中的場景;選擇一個場景中最精彩的瞬間仿寫片段。
7、學生練筆,集體評點。
【設計意圖:激活學生生活經驗,在閱讀想象中移情體驗,觸摸文本的意蘊和情感所在;“作者是怎樣寫出孩子們狂歡的氛圍的?”促使學生從關注內容轉移到自覺關注語言,細細品味、揣摩,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體味詞句的表達效果,并學著遷移運用。】
六、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附板書:水(珍貴)
取水艱辛雨中洗澡勺水消暑
水小學教案5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水能溶解食鹽和小蘇打。
2.同樣的水能夠溶解的食鹽和小蘇打的數量是不同的。
科學探究目標
1.通過對比的方法研究同樣的水中溶解的食鹽和小蘇打的數量。
2.能用攪拌使水中的物體充分溶解。
科學態度目標
學會使用對比的方法觀察實驗現象。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現象,知道可以利用這種變化為生活服務。
【教學重難點】
重點:發現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難點:學會采用對比實驗的方法研究相應的問題。
【教學準備】
為學生準備:食鹽20g,平均分成8份、小蘇打20g,平均分成8份、(或食鹽、小蘇打、2克的勺子、尺子)、裝有50毫升水的燒杯2個、玻璃棒2根、白糖、味精、紅糖各一份、學生活動手冊、全班數據匯總表等。
教師準備:學生實驗材料一套
【教學過程】
一、聚焦:揭示課題(預設5分鐘)
[材料準備:1小包食鹽,一小包小蘇打,一小包堿,裝有水的燒杯1個,玻璃棒1根]
1.出示食鹽,提問:把它放到水里,會怎么樣?(學生根據之前的生活經驗進行預測。預設:消失了,不見了,溶解了。)
2.老師將食鹽放入水中,攪拌使之溶解。
3.提問:除了食鹽,你還知道哪些東西能夠溶解在水中?(學生交流,教師板書。預設:白糖,味精,紅糖等。)
4.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進行補充說明小蘇打和堿,并出示小蘇打和堿。(板書:小蘇打,堿。)
5.提問:如果我在這杯水里不斷加入食鹽,一直加一直加,食鹽能夠不斷溶解嗎?那小蘇打呢?能一直溶解下去嗎?(學生進行猜測。)
6.提問:那么,同樣多的水中,不同物質的溶解能力一樣嗎?(學生猜測。)
7.揭示課題:水能溶解多少物質。(板書)
二、探索:水能溶解多少食鹽和小蘇打(預設25分鐘)
材料準備:每組準備食鹽20g,平均分成8份、小蘇打20g,平均分成8份(或食鹽、小蘇打、2克的勺子、尺子),裝有50毫升水的燒杯2個、玻璃棒2根、學生活動手冊、全班數據匯總表。(實驗時可以采用書本上的先取20克食鹽和小蘇打然后平分成8份;也可以采用平勺定量法,即用2克的勺子盛一勺食鹽或小蘇打,用尺子刮去多余的。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1.提問:那么,我們怎樣才能知道同樣多的水中,不同物質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如果這節課我們就用食鹽和小蘇打來研究這個問題,怎么研究?(預設:學生提出進行實驗設想。)
2.根據學生意見,適時出示小組討論的提示:要知道同樣多的水中,能溶解多少食鹽和小蘇打,我們打算怎么做?我們還應注意什么?(學生小組交流,討論實驗方法和注意點,教師巡視。)
3.全班交流實驗設計方案,教師選擇關鍵詞進行板書。(預設:水量一樣多;食鹽和小蘇打每次加入的量要相同,并且要等前面一份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份。板書:水量統一,每次加入量相同,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份,直到不能溶解為止)
4.閱讀科學書13和14頁,思考并交流還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水為什么要一樣多?怎樣加入食鹽?什么時候加入第二份、第三份?什么時候停止加食鹽和小蘇打?怎樣知道食鹽和小蘇打完全溶解了?
5.教師進行相應的指導,并演示。(采用平勺定量法時要演示如何獲取2克一份的食鹽——用2克的勺子盛一勺鹽,用尺子刮去多余的鹽,攪拌的操作規范——攪拌時玻璃棒不能碰到燒杯的底和壁,什么時候加入第二份食鹽、第三份食鹽,要將食鹽溶解的份數及時記錄下來,如何判斷食鹽是否完全溶解等。)
6.出示活動手冊第3頁,指導學生實驗要求及記錄:先完成食鹽的溶解實驗,再完成小蘇打的溶解實驗,并根據食鹽和小蘇打溶解的情況,進行記錄。當一份食鹽或小蘇打在水中完全溶解的時候,在表格中打一個,在實驗結束時,通過統計的數量,來表示食鹽或小蘇打溶解的份數。
7.學生分組實驗并記錄食鹽和小蘇打溶解的量。教師進行巡視和指導,巡視的注意點:(1)是否按照流程進行實驗;(2)小組內是否人人參與;(3)是否對實驗仔細觀察并及時記錄。
8.學生完成實驗后整理器材,匯總全班的'數據到黑板上或者課件上。
三、研討:實驗發現(預設5分鐘)
[材料準備:數據匯總表]
1.學生觀察黑板上的實驗數據匯總表,進行交流: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份食鹽?多少份小蘇打?(引導學生從黑板上的數據得出“大多數小組50毫升水中溶解了多少份食鹽和小蘇打”)
小結我們的發現:食鹽和小蘇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鹽溶解的份數多,小蘇打溶解的份數少。
2.組織討論:為什么我們在做上面實驗的時候,要一份一份地加入?這樣加,有什么好處?(學生交流想法。達成共識:這樣一份一份地加入,能夠清楚地知道,食鹽和小蘇打在水中能夠溶解的份數。)
四、拓展:其他東西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樣嗎?(預設5分鐘)
[材料準備:白糖、味精、紅糖各一份]
1.教師出示白糖、味精、紅糖,提問:如果想知道這幾種東西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我們可以怎樣研究?(學生交流實驗方法。)
2.回家后同學們可以利用今天課堂上的實驗方法,探究這些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板書設計】
5.水能溶解多少物質
食鹽、小蘇打、白糖、紅糖、味精、堿……
水小學教案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學會本課3個生字,2個多音字,理解風干、吸吮、“餓”等詞語的意思;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主品悟、有感情朗讀、聯系生活想象讀,等多種方法朗讀,感受作者語言的生動形象,逐步培養自己的語感,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
通過抓關鍵詞,交流表達自己對文章的感受,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通過想象仿寫,初步學習細節描寫;
通過小組合作、對比想象,了解反襯法的妙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懂得水的珍貴,知道節約用水,體會母親的勤儉持家,母愛的偉大;
教學重點:
通過三個生活場景的品讀與感悟,提高閱讀能力,培養語感,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
教學難點:
初步學習反襯法,學習細節描寫;
教學準備:
學生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復習生字詞,了解課文大意;
多種方式朗讀,體會水的珍貴,培養語感,積累語言;
初步了解反襯法,學習細節描寫;
養成節約用水、珍惜水資源的良好習慣;
一、復習導入:(4分鐘)
出示一組詞語,指生讀;鞏固多音字,易讀錯詞。
自由交流讀書感受,順勢引導,用一個詞概括自己的感受
(設計意圖:鍛煉用詞語概括感受的能力,并引導下一步教學)
基本預設:學生可能會說出“苦”、“樂”、“珍貴”、“缺水”等,順勢把苦、樂、珍貴板書到黑板上。
交流讀書方法:我們讀書就是這樣,有了基本的感受后,還應把自己的感受,用一兩個詞語概括表達出來。然后再看看作者是用怎樣具體生動的來表述的。
二、精讀感悟:(默讀5分鐘,交流指導朗讀15分鐘,其中第一3分鐘,第二雨中5分鐘,一勺水7分鐘)
1、作者具體生動地描寫了哪些生活場景,從而表現出了“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呢?
默讀課文,找到關于水的三個場景,標畫出表現水的珍貴的詞句,印象特別深刻的詞,可用三角號標出。如果有了感受還能用一兩個詞語表達出來,寫在書邊上,那你還養成了讀書做批注的良好習慣。
2、讀完后,小組內交流標畫的詞句,后全班交流,教師引導抓住關鍵詞句,通過感情朗讀,表達自己心中的情感;(交流順序靈活調整)
(1)、十里挑水
引導抓住“十公里”、“一個小時”、“一擔”,讀好文章,并體會取水的不易,突出了水的珍貴;
(小結:從取水的不易,我們可以看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而且作者巧妙地借助幾個數字,就把村里人取水的不易,形象的表現了出來。除了數字,作者還借用了村里人的一句話,同學們齊讀,指一學生說出感受)
(2)、雨中洗澡
引導抓住:“光溜溜”、“奔跑跳躍”、“大呼小叫”、“盡情享受”、“撫摸與清涼”、“吃”談出自己的感受,然后把自己的感受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大人們也加入了,更突出村里人對水的渴望。
再指生讀,當讀不好時,老師語言鋪墊,指導學生讀出村里人洗澡時的快樂
作者用了一系列動作,表現了孩子們雨中洗澡的快樂,襯托出了村里人對水如此的渴望,也表現出了:“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
(3)、一勺水沖涼
同學們讀標畫的詞句,抓住:“緩緩”、“滑過”、“傾注”、“吸吮”、“撫摸”等,讀出四兄弟對這一勺水的享受。
這一勺水就能帶來如此的快樂,說明平時連這些水有嗎?
作者用了細節描寫,像是慢鏡頭一樣,把這份快樂一點點的享受,慢慢的享受。
讓我們也慢慢的咀嚼這段文字,品味這段文字,享受這段文字,跟四兄弟一起慢慢分享這份快樂!
一起來慢慢的讀,想象著讀。
這一勺水就帶來了如此巨大的.快樂,說明平時連這一勺水都沒有,人們對水是無比的渴望,而且母親享受得到嗎?“沒有一滴被浪費掉的水”說明什么“水的珍貴、母親的偉大,母親為家精打細算!”
(如果學生說不出,老師可這樣引導:雨水澡帶給了人們過節似的快樂,可是,這快樂畢竟太少了,更多的是……,在這驕陽下勞動的人們的感覺是……(快要風干了)而四兄弟呢?(將要被曬干的狗尾巴草)
狗尾巴草真的被曬干了嗎?是誰給了狗尾巴草生命之水?指導讀。
小結:作者用了十里挑水、雨中洗澡和一勺水沖涼的生活場景的描寫,突出了“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這一中心。
(備注:如果學生說出了很多文辭很好,但不是自己教學的重點時,引導讀正確,然后積累下來就可以了,略處理)
過渡:可是,極度的缺水,明明給村里人帶來的是無言的苦,作者卻為什么要花大量的筆墨來寫雨中洗澡和一勺水沖涼的快樂呢?(小組討論,指生說)
三、感悟寫法,拓展提升
1、雨中洗澡和一勺水沖涼的有水之樂,反襯了平時的無水之苦;以樂襯苦,正是平時非常的缺水,所以才非常的渴盼水,所以當有水“的時候,才有那么多的歡樂;(2分鐘)
2、 直面旱區(3分鐘)
配樂欣賞圖片,直面感受水的稀少。
欣賞完,說感受,(1分鐘)
先讓學生說,后寫;寫完,簡單交流。(寫2分鐘,交流2分鐘)
四、布置作業
小組合作,做一期節約用水的手抄報;
推薦閱讀:《一碗水的憤怒》、《一滴水有多苦》,比較三篇文章的異同。
五、板書設計
27、水
最珍貴
十里挑水 雨中洗澡 一勺水沖涼
(細節描寫)
反襯
苦 樂
水小學教案7
教學目標
1.了解自己家鄉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激發熱愛家鄉的情感。
2.能用畫筆記錄下自己眼中家鄉的美景和自己對家鄉的感受。
3.能運用觀察、訪問、調查資料等方式,了解家鄉的故事和家鄉的文化生活。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我的家鄉》錄象及相關的自然景觀圖片。
2.學生準備圖畫紙和彩筆。
3、課前搜集家鄉的相關資料:圖片、故事、歌曲或戲曲等。
教學過程
一.看一看,說一說。
1.出示課件,指導學生欣賞《我的家鄉》的錄象。
2.說說從畫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思考:課本中的小朋友喜歡家鄉的什么?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鄉在哪里?自己喜歡家鄉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啟發談話:你喜歡自己的家鄉嗎?想不想讓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鄉?那就當當小導游,把家鄉最美的地方介紹給他們好嗎?
2.學生扮導游介紹并贊美自己的家鄉。
3.請扮演的孩子談自己的感想,請觀看的小朋友發表自己的意見。
4.猜一猜,請同學描述他最喜歡的家鄉的某個地方,其他同學猜猜是哪里。
三.畫一畫,評一評。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鄉景觀的如:街道、公園、樹林等圖片,讓學生欣賞,并說出畫面上的景物,談談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圍,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筆把它畫下來。
3.小組內展示交流,并推薦出比較好的作品,粘貼在黑板上。
4.請被選的同學介紹自己的作品。
5.出示第7頁彩圖,讓學生讀讀畫中描寫家鄉的小詩,然后觀察自己畫的家鄉,把觀察的結果編成小詩填寫在畫面中。
6.師生共評最佳創作獎。
四.說一說,唱一唱。
1.教師首先講一個關于家鄉的故事。
2.你還知道家鄉的哪些事?學生交流自己關于家鄉的小故事。
3.請學生聽一段家鄉的戲曲,并介紹戲曲的由來。
4.你還知道家鄉的哪些歌曲或戲曲,表演給同學們看好嗎?
5.展示自己關于家鄉照片、文字等資料,并與同學交流是通過哪些渠道獲得的資料。
五、:
聽了家鄉的故事、看了家鄉的歌舞劇,你有什么感想?看,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多么熱愛自己的家鄉,希望你們努力學習,長大后,能為自己的.家鄉貢獻自己的力量。
反思:
我愛家鄉的山和水一課,旨在讓學生在介紹家鄉,講述故事,唱家鄉的歌、劇,跳家鄉的舞蹈,贊美家鄉的過程中,達到知家鄉、愛家鄉的目的。本課注重學生查找資料這一過程,并在課前教給同學查找資料的方法,使學生有目的的去查、去學習。這樣讓學生在查找中更深入的了解了自己的家鄉,那么,愛家鄉的感情也就油然而生,達到了本課所要達到的目的。另外,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體現教師的指導作用。
水小學教案8
一、教學目標:
①讓同學們了解,五水共治的內容及重要性。
②讓同學們知道,如何保護水,節約用水。
③聯系實際,讓同學們看到自身的不足。并在現實生活中,能做到,惜水,節水,愛水。
二、教學過程;
A.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B.我們紹興因水而名因水而美因水而興,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每一滴水,還我們一個綠色的地球。今天我們的主題班會就是五水共治。(1分)
C.請問同學們,有誰知道五水共治是哪五水?那么我們有請xx回答。
謝謝xx的回答,他說的很好。五水共治就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3分)
D.那么我們為什么要五水共治?我們的水現在又怎么了呢?讓我們有請xx為大家,講述一個關于《哭泣小河》的故事。我們有請xx。(3分)
E.感謝xx的故事。同學們,小河還在哭泣著,這樣在哭泣的.小河,還有許多許多。讓我們來看一看吧!(1分)F.他們,一邊哭泣,一邊還向我們呼喊,小朋友們幫幫我吧!我好難受啊!同學們,我們想不想讓小河一直哭泣著一直難受著。我們應該怎么做呢?讓我們大家一起給小河想想辦法,討論一下。(提問,大家都說的很好。)(8分)
G.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們再來看看小河怎么樣了?你們看,小河的水清了,綠了,小河變美啦!小河,終于笑了。(1分)
H.同學們我們不僅要保護小河,也要節約用水,因為我們國家有許多地方嚴重缺水。喝水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1分)
I.讓我們來聽聽xx帶給我們一個關于缺水的故事。謝謝xx的故事,我們來再看一些圖片。(3分)
J.同學們,我們聽了故事,看了圖片,我們有什么感想呢?我們該怎么做?(提問,我們大家都說的很好)(5分)
K.那么就讓我們在這里,提出倡議。《118班節水倡議書》有郭老師宣讀,請每一位同學,在倡議書上,簽上他們自己的名字(6分)
最后有請郭老師講話(3分)
“五水共治”班隊活動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水小學教案9
水和水蒸氣小學科學教案
各位評委各位專家,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六課《水和水蒸氣》。教材內容主要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是一個實驗:往淺碟子里放入水然后放在陽光下,觀察碟子里的水量變化。通過這個實驗引出水蒸發成水蒸氣的概念。第二部分先是分析水在什么情況下會蒸發得更快些。然后選擇其中一種方法:蠟燭加熱湯勺中的水來進行實驗。第三部分是講水蒸氣又會重新凝結成水,并通過實驗“把冷燒杯倒扣在熱水上”進行證明。最后根據這個知識點來解決上一節課的遺留問題:盛冰的玻璃杯外壁上的水珠形成的原因。根據教材內容和三年級學生實際情況,我精心設計了這樣幾個教學環節:環節一:動態觀察,引出蒸發,環節二:實驗探究,加快蒸發,環節三:靜態觀察,發現凝結,環節四:深入思考,解析白汽;環節五:課外延伸,回歸生活。下面我進行具體的展開介紹。
一、動態觀察,引出“蒸發”
為什么說是“動態觀察”呢?因為在上這一堂課之前我讓學生回家做了這樣一個實驗:觀察一塊濕手帕上的水的變化,分時間段進行記錄:5分鐘、30分鐘、2小時、第2天早上,讓每位學生親身體驗一次水蒸發成水蒸氣的過程。通過這樣的觀察學生收獲一定很多,所以一上課,我首先請學生匯報他們的實驗結果,許多學生說手帕慢慢變干了。然后我接著提問那么手帕里的水到哪里去了呢?我請你們說說自己的看法,有些學生說水變成了水蒸氣跑到空氣中去了,這時我順勢引出蒸發的概念: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我們叫蒸發。
學生對于水蒸氣肯定很好奇,這時候我再請學生把這塊手帕重新打濕,觀察一下濕手帕上的水蒸氣,可以用聞一聞、看一看、摸一摸等方法。可是為什么啥都沒有觀察到呢?這個時候我再請學生比較一下水和水蒸氣,這樣就可以直接地把水蒸氣的特點總結出來了:水蒸氣是看不見、摸不著、無色無味的氣體。這個環節是我在課本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添加的,通過這個環節可以使學生明確水和水蒸氣的區別,深入的了解水蒸氣。
然后請學生舉舉生活中水蒸發成水蒸氣的現象,學生說濕衣服慢慢變干,下雨過后水洼里的水會慢慢變干,洗了的頭發會變干等等,讓他們從中感受到科學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二、實驗探究,加快“蒸發”
水會蒸發成水蒸氣,那怎樣能讓它蒸發得快些呢?學生根據自己的生
活經驗會想到可以用風吹,用太陽曬,用火燒等方法,那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我們來做一個實驗讓湯勺里的水在短時間內蒸發,我們選擇用“酒精燈加熱”的方法。課本中是用蠟燭進行加熱,但是我覺得這個方法有三個問題:第一,點燃蠟燭會浪費很多時間;第二,蠟燭不容易固定在桌子上;第三,蠟燭加熱會產出很多黑煙,影響實驗效果。所以我們選擇酒精燈,方便而且可以保證實驗效果。實驗記錄單我也進行了精心的設計,讓學生觀察的更仔細,分成三步記錄:剛開始我們發現水中有很多小泡泡,水面沒什么明顯的變化;過一段時間后發現水中有很多大泡泡冒出,水變少了;最后我們發現湯勺里的水沒有了,都蒸發成了水蒸氣。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加熱可以加快水蒸發成水蒸氣。
并且表格最后我加入了一欄“加熱中我們還發現了湯勺中的水面上方出現了什么”,引導學生親眼目睹“白汽”現象。
三、靜態觀察,發現“凝結”
水會蒸發成水蒸氣跑到空氣中,空氣中充滿了看不見的水蒸氣。那水蒸氣會重新變成水嗎?許
學生會說可以重新變成水。“那同學們想不想親眼看看水蒸氣變成水?我們今天就來做一個實驗試試看。”然后進行小組實驗:將一只冷燒杯倒扣在熱水上,觀察燒杯底部的變化。學生從實驗現象中可以發現燒瓶底部出現了小水珠,得出水蒸氣可以重新變成水。
那水變成水蒸氣的條件是什么?先不急著回答,我拿出準備好的熱燒杯放在熱水上,請學生觀察,發現熱燒杯底部沒有水珠。通過這樣的對比,再請學生來思考這個問題,學生比較容易得到答案:水蒸氣變成水的條件是遇冷。這樣本課的教學難點也相應的突破了。
這個時候再來解決上一節課遺留的問題:盛冰的玻璃杯外壁上的.水珠是由于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杯外壁形成的小水滴。
四、深入思考,解析“白汽”
該環節重點分析第二個實驗中湯勺水面出現的“白汽”現象。在日常生活中燒水時水壺口也會出現這種現象,那么這種“白汽”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首先,這個“白汽”是看得見的,說明它不是水蒸氣,因為在前面的知識點中講過水蒸氣是看不見的,所以這個“白汽”應該是水。那這個水是怎么來的呢?我們再來分析下,水蒸氣變成水的條件是遇冷,水壺口中的水在加熱后會有很多水蒸氣跑出來,這些水蒸氣溫度很高,遇到的外面冷的空氣后變成了小水珠,這就是我們看到的“白汽”。這樣有了前面知識的鋪墊,再加上深入的分析,這樣本課的另一個教學難點也突破了。
五、課外延伸,回歸“生活”
本課最后我出示一個生活中的小問題:
有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家里的墻壁上、地面上會有很多“汗”,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
對于這個問題還可以請學生課后繼續查資料研究,讓他們意識到科學源于生活,生活展現科學!
水小學教案10
【教學內容】
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八課
【教學目標】
1、會進行假設和猜想;學會正確使用量筒;會用量筒對水及其它液體進行定量觀察、采集數據并作簡單記錄。
2、知道怎樣比較物體的多少;知道使用測量工具觀察比感官更準確、更有效。
3、通過測量,使學生體驗科學探究要尊重證據;在探究過程中,愿意合作與交流;樂于用學到的知識改善生活;養成認真細致的科學習慣
【教學重難點】
能夠運用多種方法比較液體的多少,體驗科學的探究過程。學會正確使用量筒,知道使用量筒觀察比目測更準確。
【教學準備】
每組三個大小不同的杯子,裝的水不一樣多。每組一把尺子,一支水彩筆、一塊抹布。
透明的一次性塑料杯、小酒杯、量筒、燒杯、帶梁的小桶、彈簧秤、6杯事先測量好的水。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教師首先出示三杯水(杯子相同,水位不同),然后讓學生觀察回答哪杯水多?哪杯水少?教師板書:哪杯水多
2、教師提問:哪杯水多?你是根據什么來判斷的?
3、學生回答。
4、教師引導:除了水位高還有別的條件嗎?學生會說杯子相同,總結出杯子相同的情況下,水位高的水就多。(教師板書:杯子相同,看水位高低)
5、再出示三杯水(水位相同,杯子粗細不同)讓學生觀察,哪杯水多?并說出根據什么判斷的,學生總結出水位相同,看杯子粗細。(板書:水位相同,看杯子粗細)
二、小組學習,自主探究
1、教師引導:每個組的桌子上都有三杯水,杯子不同,水位也不同,讓學生再來猜一猜哪杯水多?
2、學生猜測。
3、教師引導: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答案?原因出在哪?學生會總結出杯子不同,水位不同。(板書:杯子不同水位不同)哪種猜想正確呢?能不能想個辦法來驗證自己的猜想?
4、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學生經過認真地討論分析后會設計出多種方案。如:用相同的杯子量;分別倒入一個大杯子畫刻度;稱重量;同樣的杯子比杯數;用注射器抽;打孔比誰先流完等。
5、學生匯報實驗方案,教師總結,這些都是測量的方法。(板書:測量)
6、教師給大家準備好了各種儀器,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驗方案選擇儀器進行實驗驗證。
7、教師強調實驗注意事項。如:倒水時不要灑了、選擇適當的材料、合理分工,不要把水弄混了等。
8、在學生弄清了實驗注意的問題后,各小組開始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三、匯報交流,評價質疑
1、實驗結束,各小組匯報實驗結果。各組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來實驗,但結果都是一樣的。
2、教師引導:有沒有簡單有效的方法知道水的多少呢?人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發明了量筒(板書:量筒)
3、認識量筒
學生分組觀察量筒,認識量筒的構造,比如:單位、最大量程、每一小格所代表的.量。(板書:毫升ml)課件展示倒上水的量筒什么樣。
4、播放微視頻“量筒的使用”使學生學會使用量筒。先讓學生說量筒該怎么用,然后微視頻展示量筒的用法。 5、使用量筒測量,發現存在問題
第一步:每組測量一杯老師提前測量好了的40ML的水,強調注意事項第二步:匯報結果。有的小組測的比較準確,有的小組測的結果差別行大。第三步:找出失敗原因,鞏固量筒的正確使用方法。
四、總結概括,抽象提升
1、教師引導:因為有了第一次測量的經驗,所以讓學生先估計一下桌上杯子里的水有多少,并把估計的數字填在實驗報告上,再用量筒進行測量。學生測量出3號杯70毫升、2號杯60毫升,1號杯65毫升。
五、鞏固應用,拓展提高
1、介紹量杯。剛才我們用量筒準確地測量出每杯水的體積是多少,實際上在實驗室里還有許多測量液體體積的儀器,這叫量杯。
2、認識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測量液體的工具。那么,除了這些實驗室里用的測量液體體積的儀器外,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測量液體體積的工具,(學生會說家里的水表、針管、奶瓶、杯子、藥瓶),為什么要有刻度?(知道用了多少水,打多少藥,喝了多少奶等)
3、自己動手制作一個量杯。大家知道的真不少。既然測量液體的體積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得這么廣泛,大家想不想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測量工具?(學生說想),請同學們課后研究研究,自己也做一個,可以用它來測一測自己買的飲料夠不夠數?自己喝的一杯水到底有多少?
(設計方案:每組大、中、小,粗細不同的塑料瓶各1個,水量分別為130毫升、150毫升、100毫升;量筒1個,杯子1個,鉛筆、彩筆、橡皮各一個,測量記錄單1張。教師用:量筒圖,測量總記錄表,三個大小、粗細不同的塑料瓶,里面裝有色水分別為130毫升、150毫升、100毫升。)
六、自我檢測
1、要準確地測量水的多少,就要用到。它是測量的工具,一般用作單位,用表示。用它測量時視線要和相平。
2、下面的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1)量筒是測量液體體積的工具。
(2)一瓶礦泉水大約有50毫升。
(3)使用儀器測量比感官更準確。
(4)量杯也是測量液體的工具。
3、生活調查:下列飲料一瓶的容量是多少毫升?可樂、酸奶、葡萄酒、啤酒、杏仁露、礦泉水、橙汁。
七、板書設計
哪杯水多杯子相同,水位不同水位相同,杯子粗細不同杯子不同水位不同測量量筒ml
水小學教案11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通過一定的裝置里,流水能夠用來計時;通過控制滴漏的速度可以使水鐘更加準確的計時。
過程與方法:設計制作一個自己的水鐘;并用自己制作的水鐘嘗試計時。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科學制作帶來的樂趣;意識到分工合作的重要性;體會到科學制作是一個不斷改進完善的過程。
【教學重點】設計制作水鐘
【教學難點】控制漏水速度
【教學準備】一些以前學生制作的水鐘實物、學生自帶制作水鐘工具材料、鐘表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回憶上節課學習的內容。古代水鐘和滴漏實驗。
2、師介紹以前學生制作的水鐘。
3、揭題:我的水鐘。(板書課題)我們能用兩個塑料瓶制成一個能夠計時10分鐘的水鐘嗎?
二、設計“水鐘”:
1、我準備做一個什么類型的水鐘?
2、怎樣控制漏水的速度?
3、如何來劃分10分鐘的時間刻度呢?
4、用畫圖的方法把我們的設計方案表示出來。
三、做一個“水鐘”:
1、制作一個滴漏。思考:怎樣制作一個能以固定的速度滴水的'滴漏?
2、標出時間刻度。
確定合適的滴水速度,用手表計時,在容器壁上標出水流出或接水1分鐘和5分鐘時的水位刻度。
然后,依水位老推算時間,分別標出1分鐘~10分鐘的時間刻度。
3、小組討論后,進行制作。
四、用水鐘計時:
1、用做好的水鐘與鐘表對照,我們的水鐘計時準確嗎?
2、討論:影響水鐘計時準確的因素有哪些?
如:盛水容器的形狀、滴漏速度的控制、刻度劃分的準確度等。
3、思考:怎樣改進我們的水鐘?
4、實踐嘗試、改進。
板書設計:
我的水鐘
設計水鐘:受水型?泄水型?
制作水鐘:滴漏?刻度?
使用水鐘:準確嗎?
改進水鐘:哪些因素?
教學后記:
水小學教案12
教學要求:
1、認識16個生字,其中會寫“頓、忽、然、岸、身、濕、嗎、呆”8個字。
2、朗讀課文,背誦最后一段。
3、了解“水循環”的自然常識,培養發現問題,追求真理的探究精神。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生字的音、形、義,了解小動物時怎樣得到知識的。
難點:了解“水循環”的自然常識。
教學準備:
幻燈、生字卡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上課時間:
激發興趣,學會思考。
培養自學能力
檢查自學情況,讀準字音
一、直接板書課題:
14 水從哪里來
1、指名讀,齊讀
2、看了課題,你想到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思考:小動物們在尋找什么?
有哪些動物在尋找?
三、再讀課文
要求;(幻燈)
1、注意讀書的姿勢;
2、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不漏字,不數讀,不唱讀,不跳讀。
3、畫記生字新詞,并在生字表上注音。
四、檢查讀書情況。
1、出示生字(幻燈)
dùn hū rán àn shēn shī ma dāi
頓 忽 然 岸 身 濕 嗎 呆
xióng ne ma hú lí gū dōng bei
熊 呢 嗎 狐 貍 咕 咚 唄
(1)誰會讀,指名帶讀;指導朗讀課文;
(2)去掉拼音讀、開火車讀;
2、看書讀課文
(1)指導讀句;
A 、他忽然想:小溪的水這么流著,如果有一天流完了,那可怎么辦呢?
B、告訴你們吧,水變成水汽,飛到天上去了,水汽變成云,云變成雨點兒,又落了下來------你們想,雨會下完嗎?
(2)誰來讀自然段,指誰名讀,評議(你覺得什么地方讀得好)
(3)小組自由讀課文;
3、結合課文理解詞語。
提出不懂的詞
濕透 領著 呆住
4、齊讀全文。
五、作業:
回家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復習
看圖理解
突破難點
揭示中心
一、復習:
讀一讀:
一頓、忽然、爬上岸、全身、濕透、嗎、呆住、小熊、呢、嘛、狐貍、咕咚、唄
二、理解課文
1、思考:小動物們在尋找什么?
有哪些動物在尋找?
2、討論思考題:
(1)有哪些動物在尋找?
(小熊、小鹿、山羊)
(2)他們為什么要尋找,怎樣尋找的?
指導朗讀,分角色朗讀,小組朗讀。
(3)山羊為什么不笑了?
3、狐貍是怎樣做的?
(1)(幻燈)
狐貍聽完他們的話,咕咚一聲跳進小溪里,然后爬上岸來,抖抖身子,趴在草地上不動了。
讀,找出動詞
(2)狐貍身上的水到哪里去了,小動物們是怎樣說的?
分角色朗讀
(3)狐貍是怎樣回答的?
重點
告訴你們吧,水變成水汽,飛到天上去了,水汽變成云,云變成雨點兒,又落了下來------你們想,雨會下完嗎?
板書:(理解)
云
水汽 雨
水
4、小動物們找到答案了嗎?
老師小結
5、這些小動物你喜歡誰?為什么?
小動物們善于發現問題,敢于追求真理
你發現過什么問題?最后解決了嗎?怎樣解決的.?
三、跟錄音朗讀全文
四、作業
背誦課文
總板書:
14 水從哪里來
云
水汽雨
水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鞏固舊知
激發學生的興趣
交給學生方法
指導書寫
一、讀課文。
xióng ne ma húú lí gū dōng bei
熊 呢 嗎 狐 貍 咕 咚 唄
二、學生字。
1、出示生字
dùn hū rán àn shēn shī ma dāi
頓 忽 然 岸 身 濕 嗎 呆
2、歸類學生字
左右結構:頓濕嗎
上下結構:忽然岸呆
獨體結構:身
3、你早就認識哪個字?你會寫嗎?請你教小朋友寫。
(重點)筆順:
身——
然——
岸——
頓——
4、理解字意:組詞
頓:一頓、停頓、頓足、頓時
忽:忽然、忽視、忽略、忽高忽低
然:然后、忽然、雖然、然而、既然
岸:岸邊、上岸、靠岸、岸上、堤岸
身:身上、身體、全身、周身
濕:濕潤、淋濕、潮濕、濕漉漉
嗎:行嗎、好嗎
呆:發呆、呆板、癡呆、呆住
5、書寫:
(1)你有要提醒小朋友的地方嗎?
頓字一共有10畫
(2)注意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寫字的規律:上緊下松、左緊右松
(4)學生描紅
水小學教案13
教學目的:
1、能用感官直接感知渾濁的水,并用語言描述所觀察到的現象。
2、能用簡單的器材做簡單的觀察實驗。
3、學會使水變清的方法。
4、知道自來水的凈化過程。
5、愿意合作交流。
6、樂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
教學準備:
1、燒杯、鐵架臺、塑料瓶等。
2、渾濁的水,洗干凈的小石子和砂。
3、做好參觀自來水廠的準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出示一杯渾濁的水,問:怎樣使渾濁的水變清?
2、圍繞“怎樣使渾濁的水變清?”進行討論。
3、學生進行推測。
4、匯報交流學生的推測,師生共同評議并小結。
二、實驗探究,解決問題
1、各小組根據自己的推測,設計實驗研究方法。
2、分小組匯報實驗研究方案,集體交流評議,完善實驗方案。
3、組織實驗:
(1)實驗一:將渾濁的水靜置,存放一段時間后,觀察有什么現象。(加明礬后,效果更明顯)
(2)實驗二:
a、用繩將一個去底的空塑料瓶倒吊著;
b、在吊著的瓶中裝入洗凈的石子和砂;
c、將已沉淀的還比較渾濁的水慢慢倒入瓶中,從瓶的下口滲出了相對清潔的水。
4、學生將所觀察到的現象進行交流,并小結:實驗一采用的'是沉淀的方法;實驗二采用的是過濾的方法,這些方法都能使渾濁的水變清。
三、實踐應用,拓展延伸
1、提問:還有哪些使水變清的辦法?
2、討論后,合作做一做。
3、引導學生小結:能使渾濁的水變清的方法有過濾、沉淀、消毒、蒸餾、離子交換等。
4、參觀自來水廠凈化水的程序。教學后記。
水小學教案1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概念。
2.溶液的濃稀與溶液的飽和、不飽和這兩組概念的區別。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通過實驗解決問題的能力,更突出的是要培養學生在實驗基礎上的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
2.利用實驗和數據的結合,培養學生區分不同概念的比較能力和分析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對實驗的分析研究,培養學生沿著“問題—實驗—分析—結論”的思路,以科學的方法去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的中心內容是建立飽和溶液的概念。學生雖然對于一般物質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現象比較熟悉,但是對從量的角度去認識物質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種種狀態卻很少思考。教材一開始就提出一杯水里是否可以無止境地溶解糖或食鹽這樣的問題,把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帶到要討論的問題中來。接著教材分別安排了兩組實驗[實驗7-2]、[實驗7-3]和[實驗7-4],從正反兩個方面證明:只要條件固定,物質是不會無限制地溶解在溶劑中(彼此互溶者除外)。由此為依據,通過教師的歸納和分析幫助學生建立起“飽和溶液的概念”。
1.通過[實驗7-2],學生應該了解:
(1)要判斷物質的溶解是否有限度,就必須確定“一定溫度”和“一定量的溶劑”這兩個條件。
(2)當這兩個條件不變時,物質溶解的確都各有其限度。學生有了這兩點認識之后,就能比較容易理解:當溶質溶解達到它的限度時(如果條件不變),溶液就處在一種特殊的狀態即飽和狀態。這時的溶液就是該狀態下此溶質的飽和溶液。
如何教學生判斷是否達到了溶解的限度呢?教材用“不能繼續溶解而有固體剩余的時候”,這是利用可直接觀察到的宏觀現象作為判斷溶液飽和的一個依據。但是利用“有固體剩余”來判斷溶液已達飽和,又一定要以“一定溫度”和“一定量溶劑”為前題,否則就沒有意義。
[實驗7-3]和[實驗7-4]通過分析可以得到下列關系:對于大多數溶液來說:
(1)說明當改變飽和溶液的任何一個條件時,飽和溶液的狀態都會被破壞,成為“不飽和溶液”。
(2)從反面證明飽和溶液定義的敘述必須有兩個前提為條件,否則就沒有意義。
(3)客觀上向學生介紹了使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的'兩種可能的方法,即升高溫度或增加溶劑。至于相反過程,即由不飽和溶液轉為飽和溶液,由于可能會引起物質的結晶析出,在本節暫不宜展開討論。
2.為了消除學生把溶液的濃稀與溶液的飽和與不飽和混為一談,教材作了一段專門敘述。
通過[實驗7-5],利用剛剛建立起來的飽和與不飽和概念及其判斷方法,來分辨濃溶液與稀溶液,以及它們跟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的區別,是很有說服力的,教師應很好利用這段教材,或講解或指導閱讀。在討論時一定要向學生指明,溶液的濃稀,是指一定量溶劑中溶質的相對含量不同而言,與溫度是否變化無關;飽和與不飽和是指溶質是否達到了最大溶解限度,受溫度和溶劑的量兩個條件的制約,表述的是溶液的一種存在狀態,與溶液的“濃”、“稀”無關。
教學建議
(1)邊實驗、邊分析、過討論、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啟發他們積極思維,逐步建立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概念。
(2)教師演示實驗并給出一些數據,引導學生分析,逐步培養學生分析思維能力和區分不同概念的比較能力。
水小學教案15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描寫了陽春三月,春水滋潤大地,催生萬物的美麗景色,贊美了春天的美麗。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成豎琴、明鏡,揭示春水的可貴滋潤大地,催生萬物,春天已經悄悄地向我們走來,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全文語言優美,很適合朗讀。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5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般技能:能結合上下文及生活實際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
在閱讀中積累詞語與優美的句子;
思想感情:通過學習使學生明白,春水的可貴滋潤大地,催生萬物春天就在我們的身邊,需要我們仔細的觀察通過課文學習;
了解春天大自然的變化,從而培養學生熱愛春天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學習使學生明白,春天就在我們的身邊,需要我們仔細的觀察;
了解春天大自然的變化,從而培養學生熱愛春天的美好情感。
教學用具:
投影,圖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課:
你喜歡春天嗎?你聽,有一種聲音,像小鈴鐺;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潔的絲綢,映照藍天?
這是什么?(板書:三月桃花水)
二、聽錄音,讀課文:
1、放錄音。注意生字的讀音,標上自然段。
2、提問:讀了這篇文章,你知道三月桃花水是什么樣的?
3、學生交流,教師隨機板書:
(春天的豎琴春天的明鏡比金子還貴比銀子還亮)
三、品讀課文
1、再讀課文1-9小節,你覺得三月的桃花水美嗎?找出自己認為最喜歡的句子讀讀,說說為什么?
2、小組討論:
指名說說
集體交流
3、重點學習3、4、5、6小節
(1)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豎琴,你聽到奏出了什么的樣的'樂曲?
(2)聽音樂,想像這種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3)指名交流
(4)美讀3、4段落
(5)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配樂讀讀5、6小結
(6)說說明鏡中還映照了哪些景物?
仿照這樣的格式說一說我看見()
發現()
4、聽音樂朗讀3、4、5、6小結
5、說說你認為三月桃花水還像什么?
(1)集體交流
(2)齊讀7、8、9自然段
五、師生溝通: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我們應該走到大自然中觀察
春天的變化。學完課文你還了解到哪些?說個大家聽好嗎?
板書設計: 三月桃花水
春天的豎琴 春天的明鏡
比金子還貴 比銀子還亮
課后札記: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復習課文內容,學習生字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同學們,我們上一節課學習了《三月桃花水》這一課,我們能流利讀課文,下面老師想請一名讀得最好的同學到前現來給大家讀一下,哪位同學有這個決心啊?
二、回顧課文內容,說說三月桃花水是什么
學生聯系課文各抒己見。
1、復習課文內容:
2、作業交流:面對春水的力量,你想對大自然說些什么?
展示畫的三月桃花水的景象,做一句詩。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結合課文,說說每個自然段的意思,概括段意。
5、比較這篇課文與《春潮》有什么不同?
四、學寫生字:
學生自學生字。
交流重點字:裊弦
作業設置:
摘抄表現三月桃花水的句子。
摘抄優美的詞語:選擇一個造句。
【水小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水的科學教案05-25
《水》教案01-15
奇妙的水教案06-28
水是怎樣的教案03-08
水的聲音教案08-26
水教案范文10-21
關于水教案01-10
《水的組成》教案01-15
水的教案模板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