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教案優選(7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語言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欣賞故事的語言美,意境美,萌發對 生活的熱愛之情。
2. 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能用優美動聽是聲音朗誦全文。
3. 理解,豐富詞語《亮堂堂》。
4. 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5. 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難點
樂意傾聽并學習詞語《太陽》《星星》《月亮》《亮晶晶》《天空》在各種活動中了解太陽,星星和月亮,能用漢語大膽表達這些詞語和句子。
活動準備
1. 故事圖片。
2. 故事磁帶,錄音機。
3. 《幼兒用書,語言》。
活動過程
1. 教師出示故事圖片,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觀察,教師;圖上畫了什么?太陽是什么樣子的?
2. 教師用優美動聽的聲音朗誦《紅紅的太陽》引導幼兒完整欣賞。教師;故事名字叫什么?故事里說了些什么?
3. 幫助幼兒理解作品內容。
(1) 教師;太陽起來了,大地有什么變化?(豐富詞語,亮堂堂)。
(2) 教師;小河,小鳥,小草,花兒是怎樣迎接太陽的?教師,小朋友是這個迎接太陽的。
4. 組織幼兒討論。
教師;太陽出來了,除了小河,小鳥,小草,花兒和小朋友迎接太陽外還會有誰來迎接太陽呢?
5. 請幼兒打開《幼兒用書,語言》,同桌相互指圖說一說這個故事。
附;散文
紅紅的太陽
太陽升起來了,圓圓的,紅紅的,把大地照得亮堂堂的小何唱著歌兒,小鳥動著翅膀,小草使勁兒地往上長,花兒也露出了紅臉紅,小朋友高興地又跳,他們都在迎接升起的太陽。
環境創設;
在黑板和教室四周的上畫出天空,鄉間小路等背景圖,組織幼兒墻上面出夜空中的星星,月亮及夜晚出來的小動物。
教學反思
對教學過程的反思----------------------我覺得整個教學活動設計的思路還是比較清晰,簡單的,通過情景導入,欣賞故事,動手操作,一個環節緊扣一個環節,過渡的也較自然,幼兒能隨著老師的思路,一步步近主題。尤其是前半部分的教學,自我感覺還不錯,與幼兒的互動也很親切,個別幼兒的回答還很出彩。可是,隨著教學活動的深入,后半部分的教學,明顯感覺有點混亂,教師底氣不足,對收藏的含義很多幼兒還不是太理解,教師在小結時,達不到言簡意又生動易懂的水平,使語言空洞平乏,缺乏說能力,給教學活動圓滿地完成留下了遺憾。
對幼兒的反思---------------------------整個活動中,幼兒的表現可以說是非常不錯的'。注意力都很集中,思維也很活躍,常規紀律自覺遵守,大部分幼兒舉手發言很積極,思維至始至終都跟著老師,當然也有極個別幼兒雖然做似端正,卻沒有主動發言,他們應成為老師關注的焦點,要想辦法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對自我的反思-------------------------------------作為教師上好一堂課前,不但要做好物質是準備,更主要的是左海心里準備,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這次上課前,我就顯得有些緊張,腦子里總是在想下一步的環節該說謝什么話,一致與對幼兒回答不上來的問題,有些緊張,其實,我應該相信我們的孩子,用更明確的提示引導他們,幫助他們。另一個感覺不足的地方,就是教師對幼兒的回答應變能力不夠,回應的語言,不切要點。我將把本次活動中的不足,作為今后教學中努力改進的方向,希望自己的教學能力日益提高。
小百科:太陽是位于太陽系中心的恒星,它幾乎是熱等離子體與磁場交織著的一個理想球體。太陽直徑大約是1392000(1.392×10?)千米,相當于地球直徑的109倍;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30萬倍;其質量大約是2×103?千克(地球的330000倍)。
大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進行看圖講述。
2、引導幼兒了解我們周圍的環境,增強幼兒環境保護意識。
3、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4、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活動準備】
1、與水有關的錄像帶或照片。
2、有關人類生存,動物生長、植物生長、機器生產等離不開水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
小朋友們,你們看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師拿出一杯水)你們知不知道水有哪些用處呢?(請幼兒回答)對了,水的用處可多了。清潔的水大家都喜歡,如果水被污染了我們該怎么辦呢?(保護水)師板書課題:《請大家保護水》
二、新授(打開教材第16頁)
1、看圖講述。(師出示圖一)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這里的景色美嗎?
生:答
師:誰來說一說這幅圖上都有些什么呢?
生:答(清清的水 綠綠的草 還有蹦蹦跳跳的青蛙 游來游去的小魚)
師:你從這幅圖中還發現了什么?
生:答(小魚和青蛙都高興的笑了)
師:是啊!小魚和青蛙都高興的笑了,說明這里是適合它們生存的樂園,可是好景不長一件可怕的事情發生了。
2、師出示圖二、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發生了什么事呢?
生:答(可以小朋友間互相說說后師再請幼兒說)。
這些旅游的人亂扔垃圾,破壞了環境,污染了水質,水變的渾濁了,荷葉也黃了,就連青蛙也離開了。
3、師出示圖三
師:誰來說說最后一幅圖呢?
生:水變黑了,小魚也死了,就連小草也黃了,周圍的.環境也遭到了破壞。
師:哪位小朋友愿意把這幾幅圖連起來講一講呢?(指名幼兒講述)
三、討論
師:小朋友們你們說說這些人做的對嗎?為什么?
生:答(可以有不同的答案)
四、思維拓展
師:那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水的清潔呢?(同桌之間可以互相說說,然后給大家說說自己的意見)
五、觀看有關人類生存,動物生長、植物生長、機器生產等離不開水的圖片或錄像。讓幼兒知道水的重要性。
六、小結
七、組織幼兒離開教室。
【活動反思】
通過本課學習,使大部分幼兒懂得了水的重要性,也懂得水被污染后的危害。更加懂得了怎樣去保護好水源。本節課結束后,我覺得不足之處是還是有一小部分小朋友的注意力不夠集中,課堂有點乏味。今后我會在教學中多下功夫。
大班語言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傳統的故事教學大多欣賞在前,分析在后,比較容易限制幼兒思維。此故事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因此,我采取了“故事分析前置法”和“關鍵處中斷法”,通過電腦課件,引導幼兒在猜測中不斷推理故事情節的發展,深刻感受故事中主人公的心理活動,使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作用得到了很好的發揮。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分析前置法,引導幼兒感受主人公的心理活動,理解故事內容。
2、引導幼兒大膽猜測,能夠用清楚、連貫地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3、教育幼兒學會自己想辦法戰勝黑夜,戰勝困難,增強幼兒的勇敢精神和責任意識。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電腦課件
活動過程:
一、創設語言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1、提問:你們接過電話嗎?接過誰的電話?
2、小結:有個名叫卡秋莎的'外國小姑娘,她也在等一個電話,而且是個重要電話,小朋友看。
二、通過觀看課件,引導幼兒分析故事情節,理解故事內容。
1、提問:媽媽向卡秋莎交代了什么任務?
2、幼兒聽錄音。
3、提問:第一次電話鈴響了,卡秋莎會怎么做?
4、幼兒學卡秋莎著急接電話的樣子。
5、提問:小朋友猜,第一次電話是誰打來的?
6、幼兒猜測,教師小結。
7、提問:為什么她好像聽見老鼠跳動的聲音,仔細聽聽又不像了呢?
8、幼兒回答,教師小結。
9、師生跳舞,感受卡秋莎聽到音樂時的心情。
10、幼兒模仿卡秋莎又一次被嚇壞了的樣子。
11、幼兒再次猜測卡秋莎會怎么做,教師小結。
12、提問:卡秋莎為什么想那些勇敢的人?
13、幼兒回答,教師小結。
14、提問:天亮了,電話鈴又一次響了起來,猜猜這一次是不是重要電話?
15、幼兒猜測,教師小結。
16、觀看課件最后一部分,提問:重要電話是誰打來的?說了些什么?聽了媽媽的話以后,卡秋莎以后會怎么樣?
三、交代活動主題,幼兒完整欣賞配樂故事。
四、引導幼兒分析故事人物
1、你覺得卡秋莎是個什么樣的小姑娘?你為什么這么認為?
2、如果你爸爸、媽媽都不在家,你要怎樣度過這樣的夜晚?
附:故事
重要電話 外國有個小姑娘,名叫卡秋莎,媽媽是醫生,爸爸在外地工作,她和媽媽住在一套大房間里。
卡秋莎膽子可小啦!每逢媽媽值夜班,她總是逃到小伙伴蓮娜家里去過夜。
這一天,媽媽又值夜班,臨走時向卡秋莎說:“卡秋莎,注意電話鈴響。今天有一個重要電話來!非常重要!”
媽媽剛走,卡秋莎就害怕了。她希望早點接到那個重要電話,通知在醫院的媽媽,然后馬上逃到蓮娜家去。
一會兒,電話鈴響了,卡秋莎撲過去,抓起電話筒一聽┄┄哎,原來是人家撥錯了號,她懊喪地擱下聽筒。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屋里靜得可怕,忽然她好像聽見老鼠在走廊里跑動,可仔細聽聽,又有不像了。
正在緊張的當口,卡秋莎聽見遠遠傳來了樂曲聲,她高興起來,不由按著節拍跳起了舞,心里平靜了許多。
可沒多久,地板上響了一下,她打了個寒戰,心“咚咚咚”地跳個不停,她打定主意“趕快上蓮娜家去。”
她剛拉開門,又馬上想到:“我一走,要是哪個病人有急事打電話找媽媽,媽媽就什么也不知道了,我不能走。”
她關上房門,又放了張凳子在門背后,然后,躺在沙發上,使勁回憶故事里、電影里那些勇敢的人,迷迷糊糊睡著了。
天快亮的時候,電話鈴又一次響了起來,卡秋莎跳起身,話筒里傳來媽媽的聲音:“卡秋莎,你沒有逃到蓮娜家去嗎?”
“沒有,我在等重要電話。”
“我打的就是這個重要電話,我要對你說,你是個勇敢的小姑娘。”
從此,卡秋莎再也不怕一個人在家里過夜。
活動反思:
新《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到:“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正是在這一精神的指導下,執教這一活動時,我始終注意給幼兒創設一個寬松的環境,讓他們有充分的機會表達、交流、猜測、模仿,我想這是此次活動較為成功的地方。
其中,我主要運用了兩種方法,故事分析前置法和關鍵處猜測法。通過幾次試教,我發現前者的使用要注意:(1)故事本身要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幼兒具有一定的感性經驗。(2)故事情節要環環相扣,對幼兒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后者的使用要注意:(1)不要處處猜測,根據活動目標,重點處引導幼兒猜測關鍵問題,否則如同流水帳,幼兒會失去興趣。(2)所猜問題要有遞進性,由易到難,做到全體與個別幼兒相結合。(3)猜測的方式不只是語言,也可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繪畫等方式來表現,如“試著表現卡秋莎害怕的樣子”等。
大班語言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文字的起源,知道現代文字是由古代的文字發展而來的。
2、初步感知古代文字到現代文字的演變過程,產生對文字的興趣。
3、激發幼兒幼兒的熱愛中華民族文化的情感,為此感到自豪。
二、活動準備:
1、與“水”“火“”山”“田”“手”相匹配的圖片、象形字、及漢字。
2、與幼兒人數相同的象形字、漢字。
三、活動過程:
一、認字游戲:
1、小朋友,今天潘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字寶寶,讓我們一起來認一下。
2、教師出示字卡,幼兒認讀。
二、感知現代漢字的演變過程:
1、出示“水”字的象形字
a)潘老師不僅給你們帶來了剛才我們讀的那幾個字寶寶,你們看我還帶來了誰?
b)你認識它嗎?
c)潘老師來告訴你們這個呀是古代人用的字,你看了這個字想到了什么?感覺它象什么?
d)你們想的真好,這個是古代的`水字,(出示圖畫水)你們看象不象啊?
e)哦,真的很象,原來古代的人把河水的樣子畫了下來,用這個符號表示水字,人們一看就看懂了,因為它很象一幅圖畫。
2、幼兒動手操作,感知象形字
a)今天,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很多很多古代字寶寶,藏在信封1里,請你們打開來看一看,他們象什么?
b)具體說說“山”“火”。
c)小朋友們都說了很多,到底會是什么呢?這個謎底就藏在你們的信封2里,信封里藏著幾幅圖畫,請你們把圖畫拿出來看一看,比一比,看看這些字象圖畫里的哪一張,給他找到朋友。
d)小朋友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教師小結象形字的特點
a)現在你認識這些古代的字寶寶了嗎?
b)請個別幼兒到講臺前操作
c)這個是水、田,現在我們怎么一下子就認出來了?因為古代的人把它記錄下來的每一個字就象一幅圖畫,使人們一看就知道。我們的祖先真了不起。
4、幼兒動手操作,感知漢字
a)很多年以后,人們為了使用方便,就把古代的字慢慢改的簡單了,變成了現在的字,我們的第三個信封里就藏著現代的字,請你們打開來看一看它是由哪個古代的字變過來的,給它找到朋友,排排隊。
b)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c)請個別幼兒到講臺前操作。
d)感知從圖畫到字的演變過程
我們來看看,古代字和現代的字有什么很像的地方?
幼兒發言,教師總結并出示示意圖
三、游戲《找朋友》
小朋友,你們看我們的教室里還有很多的字寶寶,他們找不到朋友了,我們小朋友來幫幫他們好不好?請你先拿一個字寶寶,當老師音樂聲一起就請你去找和你是同一個字的現代字寶寶或古代字寶寶。
游戲做2—3遍。(在游戲過程中可以讓幼兒以交換字寶寶來完成不同的找對)
大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說出圖片的主要內容、
2、了解外出行走的基本常識,培養安全意識、
3、發展走、跑、平衡等方面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布置好游戲場地。
2.準備教育掛圖《主題活動·快上小學啦·上學去》。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討論。
(1)圖片上是什么地方?
(2)你能自己走路去學校嗎?
(3)過馬路有紅燈怎么辦?
(4)走路應該走馬路的'哪一邊?
2.體育游戲——到學校去。
(1)教師講解并示范“到學校去”的行走路線和相關的動作:綠燈亮后步行出發,跳過小溝,走小小橋,給汽車讓路,橫穿馬路到達“學校”。
(2)幼兒分組練習,教師觀察指導,提醒幼兒遵守規則,注意安全。
3.活動小結:教師鼓勵幼兒自己走路上學去。
活動延伸:
1.請家長利用親子手冊中所提供的游戲棋棋紙,與幼兒一起玩“上學路上”游戲棋。
2.語言區中提供有關“上學去”的圖片,圖書,引導幼兒講述、閱讀。
大班語言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如果以一個成年的感覺去看這首詩,也許感覺詩歌太長了,詩歌不壓韻,詩歌形式沒有規律。事實上詩歌中陽光與日歷的親、天花板與籃球的撞、鞋尖與石頭的踢、包括鳥大便親我的頭等這些在孩們眼里多么美好,詼諧與幽默、親切、好玩的事。但詩歌內容卻貼近孩子們的生活,反應了孩子們對生活的態度,就如綱要中所說:貼近幼兒生活來選擇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有助于發展孩子們對生活的理解,極大的影響幼兒的社會態度。為此我設計本次活動,幫助孩子理解“親”的含義。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理解詩歌知道“親”代表的是愛和關懷,并學會用語言和動作表達。
2、根據歌曲《碰一碰》的結構形式,嘗試替換歌詞,創編產表演歌曲《親一親》
3、感知并體驗“親和被親”的快樂,樂意與別人分享愛的情感
【活動準備】
電腦課件《我被親了好幾下》、16幅小圖片。
幼兒會唱歌曲《碰一碰》,會做“碰一碰”游戲。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玩“親一親”的游戲。
師:小朋友們,你們想被老師親一下嗎?
幼:“想”
(有許多幼兒舉起了小手,她們用一種渴望的眼神期盼老師們親一下自己)
教師走到幼兒的跟前蹲下,變換自己不用的方式親孩子,如:臉碰臉親一下,摟一摟、抱一抱孩子,拍一拍孩子等讓孩子感到老師對孩子的愛。
2、啟動幼兒回憶還有誰親過自己,引出兒童詩《我被親了好幾下》
師:小朋友,還有誰親過你們?你們還看見誰親誰一下,是怎么親的?你想親誰一下呢?
幼:“爺爺親過我、爸爸、媽媽親過我、姑姑、阿姨親過我等”,“我想親媽媽一下、我想親爸爸一下、我想親老師一下”。
師:剛才老師親了小朋友一下,老師被小朋友親了好幾下。
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我被親了好幾下》
(由于老師主動與幼兒親昵,拉近孩子與老師的距離。巧妙的提問貼近了幼兒的生活,給孩子們一個想說、敢說、并愿意說的語言環境,老師加重語氣或改變語調,讓孩子初步體驗親與被親的關系,感知親一下與親好幾下的區別)
3、出示圖片,教師朗誦詩歌、幼兒初步熟悉詩歌的內容
在朗誦過程中,采用等待、留空的方式讓幼兒參與到講述活動中在教師的帶領下說出“好幾下”。
4、根據畫面內容,幫助幼兒進一步學習和理解詩歌內容
☆師:詩歌里有誰?陽光親了什么一下?(日歷)爸爸親了誰一下?(媽媽)風親什么好幾下?(衣服)天花板被什么親了下下?(藍球)………
5、播放課件進一步感知并理解“親”的含義。
☆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們是怎樣“親”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播放課件后提問:誰知道詩歌中的“親”說的是什么意思?
為什么說陽光親了日歷一下?為什么說風親衣服一下?為什么天花板親了藍球一下?
☆教師帶領幼兒完整地跟著課件朗誦詩歌
(在通過靜態的圖片感知詩歌中的內容后,老師又把動態的課件作為孩子理解詩歌的升華,問到詩歌中的“親”是什么意思時,孩子懇定地告訴老師“親”代表愛、關心、碰等)
(孩子是這樣感受詩歌的:陽光撒在了日歷上,她告訴日歷:新的一天開始了;風親衣服一下;風把衣服吹得來回擺動,把衣服吹干了;爸爸愛媽媽;籃球跳的太高撞在天花板上;墻壁說:“哎呀!車子碰著我了”;我想多換幾個臺,找一個喜好看的節目;看見石頭,我想試試自己能踢多遠;小鳥看見我,它突然憋不住了,它把大便拉在我的頭上;給我打招呼呢?哈哈哈………)
6、引導幼兒遷移經驗,感受“親一親”的樂趣
☆師:你想親誰一下嗎?你想用什么樣的方式或動作親他們?
☆教師讓幼兒找同伴相互之間抱一抱、親一親。
☆師:你剛才親了小朋友什么地方?例:手、腳、身體、臉等。
☆師:我們這有許多聽課的園長、老師,我們也用不同的動作或方式親一下她們。
☆師:小朋友除了和老師小伙伴親一親還想親什么東西或者被什么東西親一親?
☆啟發幼兒說一說,做一做,可以親一親鋼琴(彈:體會親了好幾個)親一親小椅子,活動室內的其他物品。
(此環節氣氛非常親切、小朋友間的相互交流,老師充分利用聽課的園長、老師,給孩子們提供與教師們交流的機會。孩子們積極性很高,老師們也很感動。孩子與身邊物品的相碰,這些活動的多樣化加深了孩子們對詩歌理解,擴展孩子們的親一親的經驗。)
7、根據歌曲《碰一碰》的結構形式,創編表演歌曲《親一親》
☆教師示范唱《親一親》讓幼兒了解仿編的基本內容
☆啟發幼兒根據歌詞內容做相應的調整,例如:將原歌詞中“找一個朋友”改成“找×××或找一位老師”,將“碰一碰”改成“親一親”,“碰哪里”改成“親哪里”。
☆幼兒隨音樂邊唱歌邊表演游戲,提醒幼兒聽清楚教師的指令,親同伴的'相應部位,并與同伴保持一定的距離。
(此音樂游戲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快樂地隨著音樂與同伴與教師與物品交流,體驗到了愛與被愛的幸福,感受到了與別人共同分享愛的情感。)
【活動評析】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能以“幼兒發展為本”為理念,給孩子自由的空間,讓他們去探索,去體會或感受。教師在引導支持的過程中,采用圖片直觀的形成印象后,再結合課件的動態來加深孩子對作品的理解,使整節課動靜交替、有趣味性,減少了單一的圖片教學,《綱要》中明確指出:教學內容的組織應考慮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富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本節課教師能將語言活動習得的經驗、遷移到社會、藝術等領域,鞏固強化己有的語言經驗,在音樂游戲中,體驗到改編歌詞并表演后的快樂,感受到游戲的樂趣,使愛與被愛體驗得到了升華。
附:我被親了好幾下(兒童詩)
陽光親日歷一下,爸爸親媽媽一下,
風親衣服一下,天花板被籃球親一下,
墻壁被車子親一下,電視被遙控器親了好幾下,
鞋尖親石頭一下,我的頭被鳥大便親了一下,
屁股親地上一下。我的衣服被水滴親了好幾下,
白云親大山一下,風親蒲公英一下,
朋友的聲音親我的耳朵一下,我親冰淇淋好幾下,
閃光燈親我一下,爸爸親我一下,
媽媽親我一下,我被蛋糕親了好幾下。
大班語言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喜歡閱讀,學會圖文結合理解圖書的內容 ,在閱讀中體驗小蝌蚪找媽媽的艱辛與快樂。
2、通過閱讀了解青蛙的外形特征,及生長過程。
3、懂得與人交往時,要講禮貌,對人熱情。
活動準備:
《小蝌蚪找媽媽》大書本、 插入圖片小蝌蚪五張,活動前讓幼兒飼養小蝌蚪,觀察并記錄小蝌蚪的生長變化、豐富幼兒相關經驗。
活動過程:
一、 出示大書,引起幼兒觀察封面引出主題。
1、遮蓋書名和青蛙提問:封面上有誰?猜猜它們的媽媽是誰?長得跟它們一樣嗎?
2、展示書名,引導幼兒觀察封面猜想故事內容。
二、閱讀大書。
(先遮蓋文字),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中動物媽媽們的外形特征,了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生長過程,能用好聽的詞匯表達自己的觀察發現,理解故事內容。再嘗試圖文結合用完整的一段話來講述每一頁畫的`主要內容。
1、圖一:這是什么季節?青蛙媽媽生的卵什么顏色什么形狀,慢慢地變成了什么?(豐富詞匯黑黑的、圓圓的)鼓歷幼兒交流自己的觀察發現。
2、圖二:有一天小們蝌蚪碰到了誰?它們想起了什么?
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鴨媽媽與小鴨子體態動作感受它們的親密與快樂。
3、圖三:小蝌蚪看見誰?它長得怎樣?小蝌蚪怎么想怎么說的?大魚又是怎么說的?
引導幼兒觀察并想像它們是怎么說。(豐富 詞匯又寬又大)
4、同法出示圖四、圖五鼓勵幼兒認真觀察它們的特征,大膽的想象它們的對話,并用連慣的語言描述。(豐富詞匯一蹦一跳)5圖六:小蝌蚪會找到媽媽嗎?她長得怎么樣的?蝌蚪是如何變成青蛙的?
鼓勵幼兒大膽預測故事的結局并與同伴輕聲交流猜想。
三、引導幼兒討論。
你喜歡哪一種動物為什么? 教育幼兒與人交往時,要講禮貌,對人熱情。
四、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角色隨音樂做動作,離開教室。
【大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語言的教案01-17
大班語言教案:征友啟示_大班語言教案07-04
大班語言拼音教案04-12
大班語言成長教案03-15
大班語言優秀教案01-17
大班語言《家》教案01-17
大班語言西瓜教案04-02
大班語言動物教案04-02
大班語言綜合教案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