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一歷史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在自身的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肯定成績,得到經驗,找出差距,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有助于我們尋找工作和事物發展的規律,從而掌握并運用這些規律,不如我們來制定一份總結吧。那么總結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一歷史必修二知識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古代農業耕作方式演變
(1)刀耕火種(原始農業)
(2)石器鋤耕(耒耜)
(3)鐵犁牛耕:春秋出現,漢代后,鐵犁牛耕成為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
二、農業的精耕細作
生產工具:春秋戰國—鐵犁;西漢—耬車(播種工具);隋唐—曲轅犁
耕作方法:春秋戰國—壟作法(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耕作方法);西漢—代田法
水利工程:都江堰(戰國);鄭國渠、白渠
灌溉工具:翻車(三國)、筒車(唐朝)、高轉筒車(宋朝)、風力水車(明清)
三、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
特點:
1、以小農戶個體經營為主的農業經營方式,是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小農經濟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生產主要是為滿足自己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繳納賦稅,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
2、小農經濟作為封建王朝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其興衰榮辱直接關系到封建經濟的繁榮和封建政權的安危。為此,歷代明智的封建統治者都采取重農政策,注意減輕農民負擔,扶植小農經濟。
3、歷代王朝后期封建剝削的加重、災荒疾疫的發生等,都對小農經濟具有毀滅性的沖擊。
4、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始終在中國封建社會經濟中占據統治和主導地位,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緩慢和長期延續重要原因之一。
5、精耕細作。
6、鐵犁牛耕。
7、農業與家庭手工業相結合。
地位:小農經濟在中國封建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是中國傳統農業社會生產的基本模式。
評價:
積極
①提高農民生產的積極性
②為我國農業的精耕細作做出了貢獻
消極
①小農經濟比較脆弱,容易破產
②是我國封建社會繁榮的原因,也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緩慢和長期延續的重要原因
影響古代中國農業進步的因素有哪些?
(1)古代促進農業進步的因素有:
①統治者的重視和政策上的支持。
②生產工具的革新與技術的進步。
③社會的穩定,水利事業的興修,人民的艱辛勞動等。
(2)阻礙農業進步的因素有:
①小農經濟經營規模小,生產條件簡陋,農業耕作技術難以實現革命性的發展。
②沉重的賦役負擔使農民破產或長期離開土地,破壞了正常的經濟生活秩序。
③自然災害的侵襲,社會的不安定,戰亂較多,土地兼并嚴重等。
四、中國古代的土地制度
1、原始社會:土地公有制
2、奴隸社會(商周):國王所有的貴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
①一切土地屬于國王所有。國王把直接控制之外的土地,分封給諸侯,諸侯又將土地分賜給卿大夫。受田者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只能世代享用,不能轉讓與買賣,并要向國王承擔義務。
②諸侯、卿大夫_隸和庶民集體耕種,并支配所有的勞動產品;
③西周時期,耕地阡陌縱橫,形同井字,稱為井田。
▲井田制瓦解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是生產力的發展──鐵犁牛耕的出現,大量的荒地得到開墾,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國君繳納賦稅。
②由于戰爭頻繁,井田上的勞動力減少,井田制日益瓦解。
③以魯國為代表的各諸侯國為增加收入,進行稅制改革,無_、私田,一律按畝納稅,促使了土地由國有向私有的轉化。
3、封建社會(戰國以來):封建土地所有制
①大大小小的封建地主占有全國大部分土地,并利用政治經濟特權,大量兼并農民土地。
②廣大農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沒有土地,受到封建國家和地主的殘酷剝削和壓迫。
③封建政府和皇帝還直接掌握一部分土地。
【高一歷史必修二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11-10
高一化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12-09
高一數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歸納10-21
高一必修數學知識點總結08-05
高一政治必修2知識點總結04-16
高一化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02-04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識點總結歸納07-26
高一數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05-19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