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教案(精品10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運用已有經驗感知各種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2、嘗試運用不同策略進行10元以內人民幣之間的兌換。
3、能自主結伴三至四人開展小銀行游戲。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6、喜歡參與游戲,體驗。
重點難點
運用已有經驗感知各種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并嘗試運用不同策略進行10元以內人民幣之間的兌換。
活動準備
個人操作材料人民幣替代玩具,同色數卡5兩張、2五張、1十張同組幼兒玩具不同色教具……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人民幣若干,大數卡,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1、投影各面值錢幣,引導幼兒認識各種人民幣。
教師提問:你們認識這些錢嗎?這些錢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
它們分別是多少錢?你是怎么知道的?
比這小的錢幣還有什么?
小結:
我們中國只有1、2、5,10、20、50,100這幾個數字面值的錢幣。不管你要多少錢都要由這幾個數來組合。
2、鼓勵幼兒大膽嘗試10以內面值錢幣支取的不同策略。
教師提示:
我們來玩小銀行游戲,你們做銀行職員,老師來取錢,試試看你們能否讓顧客滿意。
游戲形式:
教師出數卡,表示要取多少錢,幼兒用自己的操作材料在面自己前擺放。 你用哪幾張錢幣組合成顧客想要取的錢數?
(1) 引導幼兒觀察同伴間有沒有不同方法,正確嗎?
(2) 鼓勵幼兒用自己的玩具擺出不同的取錢策略。
(3) 同組幼兒討論擺放出各種不同的取錢策略,越多越好。
3、幼兒自主結伴三至四人開展小銀行游戲。
教師提示:
下面我們來開銀行,我們自由組合三到四人,玩具合并在一起,銀行柜臺可以用桌子或椅子來代替,場地和角色大家商量,可以輪流做銀行職員和顧客。
游戲形式:
幼兒分組,自主游戲。
教師指導:
(1)對能力強的幼兒,啟發他們分類整理錢幣,以提高操作效率。
(2)在玩具充足的情況下,鼓勵幼兒嘗試10以外的取錢額度。
4、總結講評。
(1)宣傳教師指導中幼兒成功的嘗試。
(2) 鼓勵幼兒在今后的游戲中大膽運用和嘗試。
教學反思
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選題,錢幣雖然不是幼兒每天要接觸的東西,但是對他們來說并不陌生,設計這樣的活動,能有計劃地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啟發和引導幼兒嘗試把所掌握的`簡單數學知識,運用到自己的生活和游戲之中,不斷豐富經驗促進能力提高。但是原活動的設計并不令人滿意,原因一,活動形式的設計以個別演示、集體討論、自己記錄的方式,游戲性不強不能充分激發幼兒的興趣;操作活動以個人書面的形式,教師不能快速有效給予幫助,也將影響教學效果。原因二,探索錢幣的不同兌換策略,限定兌換7元錢,過于死板,不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已有經驗,發揮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同時以數字、符號等方式記錄策略,增加了幼兒的思維難度,也沒有考慮幼兒間個體的差異性。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⒈理解物體重量之間的關系。
⒉初步學習運用換算的方法計算物體的重量。
活動準備
教具:貼絨動物(一只羊、四只貓、八只小雞)貼絨天平兩只,幼兒操作材料貼絨水果(一個菠蘿、三個蘋果、四個橘子)。
活動過程
一、它們一樣重,初步感知物體之間的重量關系
⒈水果來比重
師:今天三種水果想來比重量,看看誰和誰比了?幾個菠蘿和幾個梨一樣重?
那梨也要來和橘子來比一比,它們比的結果是什么?誰和誰一樣重?
⒉幼兒猜測
現在請你們想一想一只菠蘿和幾只橘子一樣重?(根據幼兒的回答在天平的另一邊放上四只香蕉)
⒊幼兒介紹自己換算的方法
師:你算出來是多少?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來的?
教師示范方法,我們知道一只菠蘿是和兩只梨一樣重的,那我們再把一只梨換成兩只橘子,現在你們知道一只菠蘿和幾只梨一樣重了?
⒋幼兒操作用同樣的.方法比較動物之間的重量
師:這里有誰?請幼兒說說誰和誰是一樣重的?(知道一只羊和三只貓一樣重,一只貓和三只小雞一樣重。)
再次提問:那一只羊要和幾只小雞一樣重呢?請你們
教師演示貼絨教具:將一只貓替換成三只小雞,再請幼兒數一數一只羊有幾只小雞重。(九只)
二、看誰算得快,幼兒進一步感知物體之間的重量關系
⒈幼兒學習比較重量
師:剛才我們通過動物之間的換算,知道了一只羊和九只小雞一樣重,下面小朋友們的操作紙上還有兩題,請你們幫水果們算一算答案是多少,可以拿盒子里面的圖片擺一擺,算出來以后在相應的天平空格中填上數字。
⒉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⒊講評:你的操作結果是什么?一只蘋果和幾只橘子一樣重?為什么?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學習5以內數的分解及組成,理解除1以外的數,都可以分成兩個數,分析一個數的多種分發。
2.發展分析能、觀察能力以及記錄能力。
二、活動重難點:通過觀察、分析一個數的多種分發,掌握5以內數的`組成。
三、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瓶蓋若干、數字卡若干。記錄卡每人1張。
四、活動流程:
活動一:拍手游戲,情境創設,導入。
(1)看數字卡片:排相應次數的手。
(2)老師這里有2個蘋果,要分給兩個小朋友,你會分嗎?想一想,怎樣分?有幾種分發呢?
(3)看課件:看看你分對了沒有?怎樣用數字表示?
今天,我們要學習5以內數的組成與分解。你有信心嗎?敢挑戰嗎?
活動二:學習3和4的組成。
1、學習3的組成。
問題一:3個橘子分成兩份,先想一想,可以怎么分?填寫出分
合式?讀一讀。
問題二:看課件演示。說說怎樣分更有序,不會漏掉。
2、學習4的組成與分解
問題:4朵花,分給兩個小朋友,怎樣有序地分?
1、請個別幼兒上來分一分,說一說。
2、看課件,集體讀分合式。
活動三:學習5的組成。
1、幼兒每人與個瓶蓋。
要求:
(1)有序地分成兩份。獨立操作,填寫分合式。
(2)讀一讀分合式。
(3)舉手交流。
2、小結:說說你有什么收獲?
活動三:幼兒操作,獨立完成練習。
1.教師講解操作要求。
2.幼兒獨立操作完成練習。
3.教師巡視指導幼兒。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數形系列卡片中圓形個數認知三個數之間的相鄰關系,培養幼兒動手能力和歸納數學的思維方法。
2、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3、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環境創設:
幼兒每人一份圓形金魚系列(1-10)和數字卡片(1—10)
重點與難點:
認知三個數之間的相鄰關系。
活動過程:
一、數圓
幼兒將練習紙上的圓形金魚看片撕下,玩數金魚,邊數圓形邊把相應的數字卡放在“金魚”下面。
二、找鄰居
每張“金魚”圖片下都有對應的數字卡,請幼兒分別給“金魚”和數字找相應的鄰居,要求幼兒會說3有2個相鄰數,3比2大1.3比4小1.
歸納:請幼兒找10以內各數的相鄰數,發現除1和10以外,其余各數都有2個相鄰數。
三、排卡片
幼兒兩人一組玩看片游戲。如一個幼兒出示4個圓形的`金魚卡,另外一個幼兒馬上拿出3個圓形的金魚卡和5個圓形的金魚卡,并同時排出3、4、5這三張數字卡。說出4的相鄰數是3和5,3比4小1,5比4大1.游戲反復進行。
活動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我運用的是直奔主題的方法進行的,如一開始我就出示“相鄰”兩個字,讓孩子通過住房、座位理解“相鄰” 就是左右、旁邊的意思。這個方法還是不錯的,孩子根據這一特點在后面的操作中都能很快地找出各個數字的相鄰數。而且整個過程中孩子都非常感興趣,孩子的學習興趣都比較高。
但在第二個環節讓孩子比較各組相鄰數的規律時,由于我操之過急,只是讓孩子觀察一組數字教師就小結,沒有通過多組數字引導孩子自己去發現:中間的數字比前面的數多1,比后面的數少1這一規律。所以這個活動孩子雖然對“相鄰”數掌握得不錯,但教師操之過急,生怕孩子不會兒引導、解釋太多,缺少了孩子探索的過程。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按一定規律排序的物體隨處可見,在區域活動中,幼兒經常會運用已有的各種排列經驗為娃娃穿項鏈、手鐲等,但是大部分幼兒排序的規律只停留在abab或aabb的規律上。如何讓幼兒進一步探索排序的規律并有創意的按規律排序,特設計了本活動。《綱要》中提出:“教學中要結合生活和游戲情境,引導幼兒感知、理解事物的關系,對具體的事物按不同特征進行分類和排序。”在活動中通過故事情節、游戲引線,借助PPT教學手段,幫助幼兒梳理排序規律,通過肢體游戲表現按一定的規律排隊。提供常見的生活用品——吸管(同一大小、同一顏色)讓幼兒嘗試排序,能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創造出不同的排列規律,拓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發現事物間的排列規律并續排。
2、能夠創造不同的排列規律進行排序。
3、感受創造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具:PPT一張、綠毛龜、青蛙圖片各四張
2、學具:操作板人手一份、各色吸管各100根
活動過程:
一、導入:聽故事,引出規律。
1、提出要求:在故事中,聽到“綠毛龜”三個字的時候馬上起立。
2、教師講述故事,并依次貼出綠青蛙、綠毛龜。提問:你發現了什么?
3、教師小結:原來它們的排列是有規律的。
4、初步嘗試續排。師:如果我要接著排,后面會是什么呢?(綠青蛙、綠毛龜、綠青蛙、綠毛龜……)
二、觀察PPT,引導幼兒探索規律并續排。
1、幼兒觀察小貓家周圍哪些東西是有規律的,都是什么樣的規律?
2、幼兒自由講述發現的規律并進行續排,引導幼兒說完整。
(1)小動物(abcabc……)
(2)向日葵排列(abab……)
(3)魚排列(aabb……)
(4)氣球(ababbabbb……)
3、教師總結:我們發現了這么多有規律排列的東西,它們有的'按物體名稱,有的按外形特征,有的按上下左右的方向,還有的按數量的規律進行排列。
4、游戲:幼兒用肢體動作排序。
(1)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向日葵排列規律。
(2)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魚的排列規律。
三、幼兒操作
1、介紹材料:出示操作板及同色吸管。
2、提出操作要求:
操作時從左到右進行排序。
鋪的路必須是有規律、有創意的。
鋪完路后,要檢查鋪的路是否有規律。
3、幼兒操作,師巡視指導。
4、展示、交流,師幼共同評價幼兒作品,總結創新之處。
四、思維拓展。
師:你發現生活中哪些東西是有規律的呢?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如何讓幼兒的數學學習回歸到實際生活中去,即數學活動生活化是這節課的宗旨。活動中我通過創設購物環境,將購物情境中的購物行動貫穿始終,從一開始的“寶寶超市”中物品名稱與價格的介紹,到用5元可以買一樣、兩樣東西的層層遞進,都是“生活數學”精神的體現。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運用數學經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幫助孩子進一步了解“正好”和“夠了”的錢幣概念。
2、培養幼兒相互合作的能力。
3、幫助幼兒體驗到活動的快樂。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準備:
1、手指偶、每位幼兒一張5元錢、畫紙、彩筆。
2、超市商品圖每桌一張。
3、超市的環境創設。
活動過程:
一、手指游戲:復習5的組成,導入活動。
小朋友,看老師帶來了誰,愿意和他們做游戲嗎?
教師介紹游戲做法:師說:動動我的小手指,我出1。
幼說:我出4,4和1組成5.
師幼齊說:5個手指做游戲。以此類推。
(分析:游戲可及時調整速度,既增加趣味性又能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且通過游戲,可以幫助孩子整理已獲得的經驗。)
二、幼兒嘗試用5元錢買一樣、兩樣不同的商品。
1、我們的小手真能干,看,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什么(出示5元錢)?;.教.案來自:大.考.吧幼.師網;小朋友還知道有哪些面值的錢(1元、2元、10元、20元、100元等)?我們用錢來干什么?你去超市買過東西嗎?是自己去還是跟爸媽去?
2、第一次購物:下面我就來考考小朋友,如果給你5元錢,找出用5元錢可以買一樣的商品。(翻開超市商品圖,先認識一下商品和標價)
幼:可以買5元的、1元的、2元的、3元的、4元的,6元的能買嗎?
師:誰能總結一下,為什么6元的不能買,別的可以買,強調“正好”和“夠了”的概念。
3、第二次購買:找出5元錢可以買兩樣不同的商品。
小組討論,共同找出答案:可以買1元和2元的、1元和3元的、1元和4元的、2元和3元的。
小組介紹:
教師評價:進一步讓孩子理解“正好”和“夠了”的概念。
師:剛剛小朋友在找的時候,有的小組漏掉了,有的.小組重復了,為什么他們這一組找的很全?大家能看出他們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的嗎?
幼:他們先將草莓找完了再往后接著找。
總結:原來這樣有順序的找,能夠一個不漏的找全。你們也愿意嘗試一下嗎?(讓沒找全的小組再嘗試一下)
(分析:教師根據小組合作情況進行總結提升,這是本節活動的難點。)
4、能不能用5元錢在商品圖上買三樣不一樣的商品?
幼:不能,錢不夠。
三、游戲《超市購物》
玩法:小朋友真棒,剛才都很快找出了商品,現在,老師每人給你5元錢,到我們的超市里買你最喜歡的東西,商品上都有標價,要不多不少,正好花完5元錢,買一樣也可以,買兩樣也可以,我特意請了張老師當收銀員,你們拿了商品要到她那兒去付錢,付完錢就拿著東西到我這邊來,我有獎勵,買的不正好的可以再重新去挑商品。
總結:小朋友都很棒,都是購物高手,以后就能幫爸媽到超市買東西了,但要買我們需要的,千萬別浪費錢。
(分析:角色游戲的創設便于孩子體驗到真實的購物場景,孩子參與的熱情很高,很好地體現了數學生活化、游戲化的特點。)
延伸:現在小朋友都把我小超市的商品買光了,我們班還有很多小朋友沒來參加購物活動,我還得去進貨,這樣吧,為你的好朋友畫一張購物單,購物單就是畫出商品并標出價格(可以只寫上數字),不多不少也正好5元(可以畫一件、也可以兩件商品),可以畫跟自己一樣的,也可以另外挑選,這樣畫清楚了,我就可以進貨了。
你們回去告訴其他小朋友,我去進貨了,讓他們一會來買我新進的商品。
活動反思:
活動中通過環境的創設,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自主學習、自由探索的學習過程;通過提供給孩子們可以反復操作的材料,讓孩子在觀察、擺放、思考、調整中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老師沒有將自己的經驗介紹給孩子,而是讓孩子在反復試誤中走出困境,悟出一些數學應用的經驗,將抽象的數學符號生活化、游戲化。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觀察物體的特征,排除第二特征的干擾根據差異性進行排序。
2、掌握并發現物體的序列規律。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秩序感,并樂于參與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課件、地墊20個、數字1—10兩套、各類特征的學具20套、工作毯20塊、照相機。
活動過程:
一、導入教學:
師:今天老師要帶著大家去探險,想去嗎?(想),我們首先要經過一座音樂谷,讓我們跟著好聽的音樂出發吧!
1、放音樂,幼兒隨老師進入活動場地站成半圓。
2、提出問題:
①在歌曲中聽到了什么?(音符)②有哪些音符?(1、2、3、4、5、6、7、ⅰ)
③它們有個秘密,你們發現了嗎?引導幼兒說出音是從低到高唱的,手勢動作也是從低到高的。
3、手勢表現音階1、2、3、4、5、6、7、ⅰ,和幼兒邊唱邊做手勢。
二、基本教學1、點課題:剛才的1、2、3、4、5、6、7、ⅰ就是一組音階由低到高的排序。
2、示范教學:教師引語:“剛才我們走過了音樂谷,現在我們再看神秘門。這是一扇智慧之門,要給它鑲上漂亮的寶石,它才會打開,看,這里有許多的`寶石,
①提問:小朋友看看它們一樣嗎?(不一樣),哪里不一樣?(顏色、數量不一樣)對,這些寶石它們每一串的數量都是不一樣的。
⑴這些寶石怎麼樣鑲上去呢?(看課件:門上提示由少到多的排列。)根據幼兒的觀察回答出示寶石。老師小結。
⑵引導幼兒觀察另一扇門怎樣來鑲寶石,(看課件,門上提示由多到少的排列。)根據幼兒的觀察回答出示寶石。老師小結。
(3)念咒語”芝麻開門“,打開智慧之門
2、游戲《走迷宮》
智慧之門打開后出現了神秘老人,以他的口吻說:大家好,我是神秘老人,很高興你們打開了智慧之門,下一站大家將要到達趣味迷宮,可是通往迷宮的路壞了,須要大家鋪好路才能到達,我為大家準備了鋪路用的材料,請你們來鋪路吧。
①老師引導幼兒觀察材料一樣嗎?(不一樣),哪里不一樣?(長短)
②整理材料,從長到短排序(出示字卡)
③鋪路:從短到長搭,每一塊搭時要拐彎(出示字卡)
④一起走迷宮3、集體游戲《給數字排序》
①取智慧果,把每一塊材料取下來,后面有數字
②做游戲,請黃色數字寶寶到里圈,按1———10排隊。
③繼續游戲,請紅色數字到里圈,按10———1排隊。
三、自主操作
1、幼兒自主選學具。
2、老師巡回指導幼兒操作。并照相。
3、看屏幕說規律。
四、結束
1、以時鐘做結束語,幼兒用肢體表現。
2、隨音樂走出活動室。
大班數學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將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兩份或四份。
2、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激發幼兒對等分的興趣。
3、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
二、 活動重點:
通過操作引導幼兒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
三、活動準備:
小丑頭、繩子、剪刀、圓形、長方形、正方形、回形針若干。
四、活動過程:
1、用變魔術的形式引入課題。
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丑,現在請小丑為我們表演變魔術,好嗎?
2、教師出示一根繩子。
小朋友看,這是什么?(繩子)多少根繩子?(一根、、、、、)小朋友想 學小丑變魔術嗎?
(1)請個別幼兒表演變魔術,由一根繩子變為兩根一樣長的繩子。
(2)、再請個別幼兒表演變魔術,由一根繩子變為四根一樣長的繩子。并說說你是怎樣變來的?你是怎么知道它們是一樣長?
3、教師繼續以變魔術的.形式出示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的餅干并教師示范圓形的二等分,請個別幼兒示范四等分。
4、比一比,等分后的部分是否一樣大,以及原來的圖形和分后的每一部分哪個大?哪個小?
5、幼兒操作,請幼兒探索長方形二等分、四等分的多種不同方法。
6、教師小結。
五、活動延伸
游戲:《賣餅干》
大班數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在測量過程中養成做事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體驗測量成功的快樂。
2、學會用首尾相接和做記號的方法測量不同動物身體各部位,能對測量結果進行簡單記錄。
3、喜歡將自己探索的過程及結果和同伴交流分享,學會分析解決測量中遇到的問題。
活動準備: 課件、“一寸蟲”卡片若干;小圖片若干(知更鳥的尾巴、巨嘴鳥的嘴巴、斑鷺的腿、蜂鳥的'全身)、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通過故事激發幼兒興趣,引出活動內容。
出示課件,提問:“這里是哪里,它是誰?”問:“一寸有多長”
二、運用“一寸蟲”測量不同動物的部位,探索測量方法,初步學會運用首尾相接和做記號的方法進行測量。
(一)運用多條一寸蟲測量知更鳥的尾巴。
1、出示課件,介紹一寸蟲,講述知更鳥請一寸蟲幫忙量尾巴的故事。提問:猜猜知更鳥的尾巴有多長?
2、幼兒用一寸蟲量知更鳥尾巴的長度。
3、幼兒交流測量的結果和方法,解決測量中出現的問題。
(二)出示課件,觀看一寸蟲測量知更鳥尾巴的片段,共同首尾相接的方法。
觀察課件,引導幼兒一條一寸蟲量知更鳥尾巴的方法。提問:一寸蟲是怎樣量的?它把身體的什么地方連接在一起呢?
(三)用一條一寸蟲測量三種動物身體的不同部位。
1、出示課件,提問:又有許多的朋友想找一寸蟲幫忙,你認識它們嗎?
2、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鳥類圖片測量長度。要求:只能用一條一寸蟲進行測量。
3、幼兒交流測量結果,測量方法,鼓勵幼兒測量時要認真、仔細。
5、看課件,幼兒檢查自己測量的結果。用一條一寸蟲進行測量。
四、游戲:量一量。
1、用一寸蟲量一量五官,再次體驗測量的方法。
2、兩個小朋友合作測量。交流測量結果
五、結束部分
講訴故事的結尾部分,當一寸蟲碰到夜鶯,是怎么逃脫的。(因為他有數學家的腦袋,他能快樂的解決困難)。在今后我們也會碰到很多困難,我們也能快樂的解決,因為我們也有數學家的腦袋。
大班數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認識橢圓形、了解其特點能正確說出圖形名稱和相似物體。
2、通過圖形的拼拆活動、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分析力。
3、培養幼兒正確使用操作材料、并遵守操作活動規則。
活動準備:
橡皮泥、各種圖形若干、彩筆、繩子、小棒、小組操作圖、橢圓形和圓形紙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參觀“圖形游樂園”的形式復習已認識的.圖形,初步感知橢圓形的外形特征。
1、引導幼兒觀察“圖形游樂園”里有什么圖形?
2、找一找“圖形游樂園”里來了什么樣的新朋友?
3、猜一猜新朋友叫什么?跟讀“橢圓形”
二、比較橢圓形和圓形,區別其不同點。
1、幼兒自由選擇操作材料、進行比較橢圓形與圓形的不同。
A、將橡皮泥捏成橢圓形和圓形進行對比。
B、取橢圓形和圓形用重疊的方法比較兩種圖形的不同。
C、折疊橢圓形和圓形探索其變化。
2、請幼兒將橢圓形紙上下左右對折,引導幼兒發現上下對折和左右對折出來的折印不一樣長。
2、重點指導能力較弱的幼兒活動。
3、讓幼兒講一講橢圓形和圓形有什么不同?
三、采用“聽、取、摸、變、折”的游戲法,認識橢圓形。
1、請找出橢圓形,并說:我拿的是橢圓形。
2、通過摸一摸、感受橢圓形的邊沒有角、不扎手。
3、請用繩子變出橢圓形。
四、啟發幼兒講一講周圍生活中有那些物體是橢圓形的。
五、小組活動
第一組:以當個“小小魔術師”的形式激發幼兒將橢圓形添畫成各種物體。
第二組:給橢圓形涂色:將橢圓形找出來、涂上同一種顏色。
第三組:用橢圓形和圓形拼圖案。
第四組:看圖、數一數每種圖形各有多少個、然后把橫線上相應的數字圈起來。
六、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表揚富有創造性的幼兒作品。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對稱數學教案04-02
大班快樂數學教案04-02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8-07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8-02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8-17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8-19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8-23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8-22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9-03
大班數學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