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語文教案

時間:2023-08-18 08:58:30 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優)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優)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能按筆順規則正確、工整地書寫4個生字,感受漢字的字形美。認識一個部件。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初步認識方位。

  3、激發學生識別方向的下興趣以及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熱情,養成鍛煉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學習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初步認識方位。

  教學準備

  教師:1、在太陽的早上把學生帶出教室,面向太陽站好來確定學校的東方、南方、西方、北方。

  2、準備課文插圖,生字卡片。

  學生:1、回家了解自己家的大門朝什么方向,左右各是什么方向。

  2、自制太陽形狀的生字卡片。

  建議教學本課用1-2課時。

  教學設計

  一、課始游戲,感知方位

  1、在《健康歌》配樂下,讓學生練習向左轉、向右轉、向后轉、向前看,初步感知方位。

  2、引導學生觀察插圖,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對照圖畫,自讀課文,想辦法認識生字。

  3、、聽到大家的讀書聲,課文里的一些詞語高興地跑出來了,你認識他們嗎?

  4、認讀生字:(1)課件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讓學生讀;(2)摘掉拼音小帽再讀;(3)交流自己最得意的`認識拼音的方法;(4)同桌利用生字卡片互相考一考。

  5、生字開花游戲:給生字組一個詞語或說一句話,它就開出花朵來。

  三、讀中感悟,指導背誦

  1、邊讀邊借助動作表演,感知方位。

  2、學生試著在書上的插圖中標出東、西、南、北的位置,互相交流,說出理由。

  3、指導朗讀和背誦。

  四、拓展延伸,激發情感

  1、傍晚時我們面向太陽,前面是哪個方向?

  2、讓學生說說自己座位前、后、左、右各是哪些同學,轉身后再看看,前、后、左、右又是哪些同學。

  3、在生活中你還知道用什么方法來辨別方向?

  五、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1、讓學生用自己習慣或喜歡的方式記憶字形。

  2、全班交流匯報記憶字形的方法,教師點撥。如:用部件法記憶早字

  3、重點指導書寫早、后、西字。

  4、學生練習,自評互評。

  六、個性練習

  1、請學生談談太陽是從哪個方向升起來,又從哪里落下去。

  2、讓學生說出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學。

  附:板書

語文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通過語言文字了解金華雙龍洞的特點,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2.了解作者的游覽順序。

  3.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重點:

  1.了解外洞、內洞的特點以及作者是怎樣把由外洞進入內洞的過程寫具體的。

  2.理清課文的條理。

  教具準備:

  介紹雙龍洞的VCD,課文錄音帶

  教學方法:自學法

  朗讀感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談話。

  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你到過哪些城市去旅游呢?它有什么獨特的風光呢?今天,我們準備跟著名作家、教育家葉圣陶爺爺到浙江省的金華去旅游,你想去嗎?

  2.播放配樂的課文錄音。

  3.出示課題,釋題引入。[板書:記金華的雙龍洞]

  (1)課題中的記是什么意思?(記即記錄之意,記的是游覽的經過情形。本文是一篇游記。)

  (2)葉圣陶爺爺游完雙龍洞后是怎樣寫這篇游記的呢,讓我們隨著課文再觀賞這神奇的雙龍洞,好嗎?請同學們快速朗讀課文。

  二、探尋游蹤,理清條理。

  1.文中寫到洞中雙龍的句子有哪些?(這是雙龍洞名稱的由來)

  2.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游覽雙龍洞的?(游覽順序)

  3.課文主要寫了哪些景點?根據作者游覽的順序,畫一張游覽示意圖。(四人小組合作)[板書]

  4.匯報交流,理清作者游覽的路線。

  金華→羅甸→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

  三、品讀交流,理解深化。

  (一)品賞路上的見聞。

  1.從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來讀一讀。

  2.交流:作者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板書:山色水聲]

  3.引讀第2自然段。邊讀邊想象文中描寫的景象。

  4.理解句子一路迎著變換調子。(老師朗讀,學生想象,播放VCD)

  (二)游覽外洞和內洞。

  1.自由讀第4自然段,外洞有什么特點?(洞口寬,洞內大)[板書:寬、大]

  2.導讀洞口很寬,像。走進去很大,仿佛體會打比方的獨到之處。

  3.我們隨葉圣陶爺爺來到外洞,必須干什么?四人小組研讀第5自然段,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從外洞到內洞的過程寫具體的。

  4.交流:讀了第5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A:孔隙的特點窄、矮

  [板書:窄、矮]

  B:作者的感受好奇、險

  [板書:險]

  5.朗讀我懷著好奇的心情就登陸了。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形。

  6.我們來到內洞,發現了什么?先自己理解第6自然段,再同桌交流。

  A:內洞的特點

  黑(一團漆黑)、奇(洞頂雙龍,洞內石鐘乳、石筍)、大(比外洞大得多)

  [板書:黑、奇、大]

  B:作者的感受變化多端、顏色各異、很大

  四、情境再現,總結延伸。

  1.說話訓練。假如讓你當游雙龍洞的一個小導游,你準備怎樣向旅客介紹雙龍洞呢?(根據游覽示意圖,注意導游的用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中你最喜歡的段落。

  3.總結:葉老游完此洞后依然興致勃勃,又沿著溪水往上走,去觀賞上一個洞冰壺洞,冰壺洞另有一番美麗的風光。他寫了另一篇游記,編在中學課本里,大家可以找來一讀,也可以查閱有關的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通過語言文字了解金華雙龍洞的特點,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2.了解作者的游覽順序。

  3.學習本課生字。掌握浙江、杜鵑、明艷、蜿蜒、聚集、孔隙、臀部、稍微、漆黑、觀賞、盤曲而上、變化多端等詞語。

  4.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重點:

  了解外洞、內洞的特點以及作者是怎樣把由外洞進入內洞的過程寫具體的。

  教學難點:理清課文的條理。

  教具準備:

  課文錄音帶

  教學方法:自學法

  朗讀感悟

  教學過程:

  一、學習生字新詞。

  1.讀準字音。

  翹舌音:浙(zhè)呈(chéng)稍(shāo)

  臀(tún)蜿(wān)蜒(yán)源(yuán)是前鼻音。

  多音字:盤曲(qū)而上、系(jì)著繩子、像橋洞(shì)的

  2.注意字形。

  蜒、臀

  3.理解新詞。

  盤曲而上盤繞著,彎彎曲曲地上去。

  明艷指色彩明亮鮮艷。

  突兀森郁山高聳著,山上樹木繁密。

  蜿蜒原指蛇看爬行的樣子,這里用來形容洞頂的雙龍彎彎曲曲的姿態。

  變化多端端,項目。變化多種多樣。

  顏色各異異,不同。顏色各不相同。

  二、復習鞏固。

  1.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游覽雙龍洞的?

  2.作者游覽的路線是怎樣的?每一處景點有什么特點?

  三、整體回歸。

  1.簡單交代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內容。

  2.根據圖示,對照課文,按照游覽的順序給課文劃分段落,歸納段意。

  (1)交代游覽的時間和目的地。

  (23)講路上的見聞。

  (4)介紹游覽外洞的情景。

  (5)介紹從外洞進入內洞的經過情形。

  (6)介紹游覽內洞的情景。

  (7)講乘船出洞。

  3.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課文記敘了作者游覽金華雙龍洞的經過,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山川景物的熱愛。)

  四、學習寫法。

  1.敘述有條理,貫穿全文有兩條線索:一是游覽的順序: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二是泉水流經的路線:深黑的石洞→內洞→孔隙→外洞→洞口→流下山,作者正是迎著溪流上山入洞的。

  2.作者移步換景,情隨景變,既描述出雙龍洞的神奇景色,又表達出自己的感受。

  五、課外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完成《學習輔導》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你喜歡的自然。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掌握生字詞。

  2、理解課文內容。

  3、想象課文描寫的景色

  4、體會荷花的美。

  5、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

  2、想象課文描繪的景色。

  3、體會荷花的.美。

  課時劃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掌握生字詞。

  2、理解課文內容。

  3、學習第1、2自然段。

  4、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荷花教學持圖,錄音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荷花圖。板書課題。釋題。

  2、介紹荷花。

  夏季花開,又稱練。屬草本植物,生在淺水中,地下莖肥大,有節,葉圓形,花大,淡紅色或白色,有香味。

  二、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讀。

  2、組詞。

  3、讀生字詞。

  三、學習課文。

  1、聽放錄音帶。

  2、自由讀課文,要求讀通讀順。

  3、匯報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弄懂什么就說什么)

  4、師進行歸納。

  《荷花》一課就如大家所講的,描寫了“我”看到的一幅畫面;荷葉很大很多,荷花很多很白很美。“我”差點兒以為自己是荷花了。

  5、師引導啟發。

  哪幾個自然段寫荷花?(第2、3自然段)

  哪幾個自然段寫“我”因以為自己是荷花?(第4、5自然段)

  6、學習第1、2自然段。

  (1)自由讀第1自然段。

  師問:“我”為什么要跑?(因為“我”聞到一陣清香,知道荷花開了。)

  (2)自由讀第2自然段。(讀后談談對課文的理解)

  讀后師歸納。

  板書:

  葉挨挨擠擠大圓盤

  荷花不少半開

  花全開

  含苞

  (3)引導看圖,認識荷花的美。

  四、。

  美麗的荷花吸引了“我”,我還會發現哪些更美的,明天再學。

  五、質疑問難解答。

  六、作業。

  1、抄寫詞語。

  2、完成思考練習1。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體會學習只有認真刻苦,塌實的練好基本功,才能有所收獲的道理。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9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知道學習要認真刻苦,要塌實地練好基本功。

  教學準備:

  人物頭飾

  教學流程:

  一、了解故事內容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2、再讀課文,讀不通順的地方和含有生字的'詞語,多讀幾遍。

  3、默讀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引導學生體會小燕子很愿意學飛行,第一次成功了,第二次卻失敗了的心情。

  二、體會角色

  1、讀燕子媽媽的話,要引導學生讀出親切、和藹、焦急、擔心和鼓勵的語氣。

  2、讀小燕子的話,要引導學生讀出急切、焦躁、任性的語氣。

  三、閱讀中識字

  出示生字卡片學生以開火車的形式認字。

  四、擴展延伸

  本課結尾只寫了燕子媽媽一句鼓勵小燕子的話。引導學生大膽想象,小燕子筋疲力盡的是后可能說些什么。

  板書設計:

  第一次成功了

  小燕子學飛行{

  第二次失敗了

  教學反思:

語文教案 篇5

  一、學習目標

  1、發現漢字的一字多義特點,結合語言環境理解字意。

  2、認識9個生字鞏固識字,積累詞語。

  3、能看懂圖畫的意思,能根據圖意、聯系生活實際想出辦法,并樂于與同學交流、討論。

  4、能把自己所畫的圖畫用文字表達出來。

  5、樹立生活中學習語文的觀念,勇于展示課外學習成果。

  二、教學重難點

  1、漢字一字多義,在語言環境中理解字意。

  2、看清圖意,根據圖意、聯系生活實際想辦法,與同學進行交流、討論。

  三、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識字卡片、詞語卡片。

  3、競賽評比用的小紅旗。

  4、讓學生準備展示內容。

  四、教學時間:3課時

  五、教學過程

  我的發現

  要引導學生發現: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意思不一樣,體會漢字表意的豐富性。

  1、激趣:今天我請了一位漢字朋友,它是誰呢?出示回字,用回字來組詞。

  2、引導:這位朋友要教給我們一個新的知識,是什么呢?請你讀讀書上的三句話,然后把你的發現告訴小組的伙伴們。

  3、結論: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境中意思可能不同,要結合語境來理解字意。

  (采用換詞法理解第1、3句中的回字)

  4、擴展積累:引導學生用打字練習組詞、說句子,進一步體會漢字一字多義的現象。

  日積月累

  1、讀讀認認

  a、激趣: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炊具、餐具,我們一起來認識它的名稱。

  (課件播放:結合實物出現詞語)

  b、小組內練讀詞語。

  c、比一比。

  小組開火車讀詞比賽,比哪組的火車開得好。

  同學來挑戰,看誰最棒。

  d、認讀生字

  剛才我們認識的詞語中有很多要認的生字。

  課件出示:灶、鋁、鍋、漏、勺、鏟、壺、湯、碟。

  小組內互相讀一讀生字。

  老師用生字卡抽查。

  聽字音舉卡片。

  小組討論交流:你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記住這些字的字形?

  2、讀讀背背

  a、引入:成語是我國語言文化的'精髓,短短的幾個字概括出深刻的道理,我們可以從中受到啟發。

  b、小組內練讀成語。

  c、比一比看誰讀得快,讀得最準確,記得最牢固。

  (老師簡筆勾勒一座山,山腳下貼幾面紅旗代表各個小組,老師隨意抽出詞卡,小組搶答,哪個小組搶答成功,就把哪個小組的紅旗向上挪一步,最后看哪個小組最先到達山頂)

  d、學生自由說成語的意思。

  e、擴展積累:你還能說出哪些成語?

  口語交際

  1、看圖了解圖意。

  a、出示掛圖,提出要求:先仔細看每一幅圖,弄懂每幅圖的意思,再把四幅圖連起來觀察,說說講了一件什么事。

  b、自己看圖、理解圖意。

  c、在小組且內練說。

  2、續編故事。

  a、小組討論:如果你是這位小朋友,你會怎么做。

  b、列出學生想的辦法。

  c、 評一評誰的辦法好。

  d、 把續編的故事講給同桌聽。

  e、推薦講得好的同學把故事講給全班聽,評出故事大王。

  3、擴展延伸。

  a、自主畫了一幅或幾幅畫,然后再把畫上的內容寫下來。

  b、與同學交流自己畫或寫的內容,互相觀賞,互相學習。

  展示臺

  1、小組內展示課外學習語文的成果。

  2、每小組推薦一個代表在全班交流展示。

  3、辦一個班級小報展覽。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設想:

  《董宣執法》是一篇人物傳記,文章雖然不長,卻有集中完整的故事情節,很注意主次協調,正側呼應,行文活潑,富于變化,更好地突出了董宣的人物形象。學習這篇文章,要讓學生在反復誦讀、疏通文意中體會這一形象;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養成學習文言文的良好習慣;爭做知法、守法的合格的中學生。

  教學目標:

  1.挑戰困難:借工具書解決文中生字、生詞。

  2.挑戰自我:主動探究,小組合作疏通文意,體會人物形象。

  3.適應社會:通過本文學習,爭做知法、守法的合格中學生。

  教學重點:反復誦讀中疏通文意,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難點:教師的引導下解決文言文中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字的含義。

  課前準備:學生自制的字、詞檢測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上節課我們了解了我國歷史上家喻戶曉的清官包拯,懂得了我國歷史上有大量“為民請命”的好官,他們為了百姓利益,不顧自己得失,得到了人民的尊重與愛戴,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洛陽縣衙,結識這位小小的洛陽縣令是如何為民請命、秉公執法的。

  (師板書課題)

  二、熟悉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

  A:自讀過程中畫出自己的生字、生詞,借助工具書加以解決。

  B:學生用卡片小組中互相檢查字詞。

  C:教師提示文中多音樂、多義字,并板書,讓學生加以辯認、解決。

  如:多音字:乘、數、強、石、大

  多義字:被

  古今異義字:妻子

  2、學生朗讀課文,合作學習

  A:分小組討論,學生探究、合作疏通詞意、句意,正確理解文章大意。

  B:教師巡回觀察,發現學生中存在的共性、個性問題,共同對待,個別解決。

  3、學生默讀課文

  分小組討論,理清故事情節,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情節大意,找出自己的疑問。

  三、精讀課文,學生探究質疑

  1、默讀課文后,說說這篇課文敘述了一個什么故事,從中你看到了董宣是一個怎樣的人。

  2、漢光武帝劉秀對董宣的態度前后發生了哪些變化?你怎樣看待他的這些變化?

  3、本文雖篇幅不長,但主次協調,正側呼應,能將你的理解和同學們交流一下。

  四、體驗拓展

  董宣未經審判,“格殺”湖陽公主家奴,你對此有何看法,假如你是董宣,你打算如何處理?

  (學生可獨立思考,也可討論,課堂口頭回答,教師給予評價,讓學生明白現代的“法”與“執法”和古代的“法”與“執法”的不同,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法制觀念,爭做知法、守法的合格中學生。)

  五、學生談本課心得體會

  提示:可從以下幾方面回答:

  1、遇到困難時你是繞道而行還是迎難而上?挑戰困難的信心如何?

  2、從本文的學習中你積累了哪些學習文言文的經驗,明白了哪些道理?是否已經養成或正在養成主動探究、合作學習的.學習方法?

  3、你積累了哪些你認為值得積累的字詞,養成了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

  六、布置作業

  1、課后繼續誦讀,鞏固重點字詞。

  2、解釋下列句中黑體字詞。

  ①大言數主之失 ②強使頓之 ③強項令出

  ④敝車一乘 ⑤以宣嘗為二千石

  附:板書設計

  自我評價:本節課著重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以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為主,教師引導為輔,以朗讀為主線,達到疏通文意,理解內容為目的,積累文言字、詞為契機,使學生逐步養成學習文言文的良好習慣,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明顯增強,同時,對于學生如何正視困難、挑戰自我、爭做合法公民的人文精神的塑造,均收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①認識生字。

  ②朗讀課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內容,認識到大自然能給人以警示和啟發,學習用聯系的眼光認識自然界。

  ③激發閱讀仿生學科普讀物和探究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課前準備

  ①生字卡片。

  ②師生搜集人類從動植物身上受到啟示,而有所發明創造的課外資料。

  ③教師制作“大自然的啟示”專題網頁。上課前將學生帶入網絡課堂。

  預習探究

  ●復習引入,指點學法

  ①聯系引入,板書課題。

  請回憶前三篇課文,說說主要講什么?你從三篇課文中明白了什么?

  ②說一說你準備怎樣學習這篇課文?

  如:圍繞“閱讀提示”先自學后討論交流;把課文講述給別人聽;結合搜集的資料學習,等等。

  合作交流

  ①讀讀拼拼:自由朗讀,同桌對讀,達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生字多拼讀幾遍,能熟練認讀。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與難讀句子,進行適當檢查指導。

  ②讀讀說說:默讀課文,說說每篇短文的主要內容。

  ③自主學習:按照前面提出的學習方法和步驟自學10分鐘左右,在書上圈點批注。教師巡回指導,特別是要耐心點撥學習較吃力的學生,及時表揚善于學習和效率高的同學。

  品讀體驗

  交流的重點是以下兩個方面,要注意,交流與讀書要結合起來,要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要把文本學習與課外資料交流結合起來,但要以文本為主,不脫離于文本之外。

  重點之一:交流感受深的語句,交談受到的啟示。如:“原來,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聯系的。這樣,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態平衡。”采用結合上下文,聯系科學課,畫生物鏈示意圖等方式理解。

  重點之二;交流課外搜集的相關資料。可以滲透在課文學習之中,如結合“現在,飛機設計師注意研究蒼蠅、蚊子、蜜蜂等飛行的情形,研制出了具有各種優良性能的飛機”,交流相關資料。也可以在學完課文后結合“口語交際、習作”或“展示臺”,集中展示交流相關資料,暢談受到的啟發。

  鞏固延伸

  ①朗讀全文,閉眼回顧學習過程,小結學習收獲與學習方法。

  ②教師推薦有關仿生學的課外讀物和資料,布置學生課外閱讀,激勵學生去觀察大自然,繼續落實好綜合性學習的要求。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在快速閱讀中迅速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所說明的知識。

  2、技能目標:①掌握文章的說明順序、說明方法。

  ②理解文章內容,能夠借助本文知識說出人們所看到的美輪美奐的日出日落景象實際是幻覺的科學依據。

  3、情感目標:培養觀察自然、熱愛科學的興趣。

  重點:理解文章內容,掌握文章的說明順序、說明方法。

  難點:能夠借本文說出人們所看到的美輪美奐的日出日落實際是幻覺的科學依據。

  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程序:

  一、導入:

  (師)同學們,日出日落,這是我們習以為常的自然現象。你觀察過這些自然現象嗎?

  (生)描述自己所觀察到的日出日落景象。

  (師)我們所看到的日出日落的景象各不一樣,是太陽每天都是新的,還是其中有別的奧秘?學了課文《落日的幻覺》,你就會明白其中的奧秘。

  二、檢查預習:

  (師)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同學們的預習收獲。(利用多媒體打出)

  (一)給加點的字注音:

  吟詠()綺麗()

  絢麗()殷紅()

  散射()殷切()

  散會()

  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二)說說下列語句的含義

  1、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語出晉李密《陳情表》。日薄西山,意思是太陽快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即將死亡或腐朽的事物即將沒落。薄,迫近、靠近。氣息奄奄,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斷氣的樣子,也比喻腐朽的事物即將沒落。)

  2、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語出唐李商隱《登樂游原》。意思是雖然夕陽無限美好,可惜的是已接近黃昏時刻。)

  (三)理解幻覺的含義:

  什么是幻覺?

  (所謂幻覺是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沒有外在刺激而出現的虛假的感覺。)

  三、展示目標(利用多媒體)

  四、學生小組讀文探究:(多媒體打出)

  1、《落日的幻覺》屬于說明文中的哪一類?

  2提煉有關幻覺及成因的重點信息語句,完成表格。

  日落時的幻覺 產生幻覺的原因

  顏色深黃、殷紅

  神秘的暗弧,暗弧外面有亮弧

  西方天空出現迷人的紫光

  接近地平線時太陽變扁了

  太陽好像變大了

  變扁

  3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

  4、舉例說明文章所用的說明方法及其效果

  五、學生進行交流

  六、知識擴充:(多媒體打出)

  光的散射:光在傳播過程中,遇到兩種均勻媒質的分界面時,會產生反射和折射現象。但當光在不均勻媒質中傳播時,情況就不同了。由于一部分光線不能直線前進,就會向四面八方散射開來,形成光的散射現象。地球周圍由空氣形成的大氣層,就是這樣一種不均勻媒質。因此,我們看到的天空的顏色,實際上是經大氣層散射的光線的顏色。

  旭日初升或日落西山時,直接從太陽射來的光所穿過的大氣層厚度,比正午時直接由太陽射來的光所穿過的大氣層厚度要厚得多。太陽光在大氣層中傳播的距離越長,被散射掉的短波長的藍光就越多,長波長的紅光的比例也顯著增多。最后到達地面的太陽光,它的紅色成分也相對增加。因此,才會出現滿天紅霞和血紅夕陽。實際上,發光的太陽表面的顏色始終沒有變化。

  七、幫古人解疑:(多媒體打出文章)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yú),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cāng)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師)當時由于科技不發達,人們對自然界中的一些現象無法認識,所以孔子解答不了這兩小兒的問題,你能幫他解答這個問題嗎?可小組先討論一下。

  學生小組討論后自由解答,教師可作適當引導。

  (①天文學家用各種儀器,包括用照相機拍,已經證明黃昏(早晨)的太陽與中午的太陽是一樣的。②同一物體放在比它大的物體群中顯得小,放在比它小的'物體中去中顯得大。早晨的太陽背景是群山、數目、房屋等,而在公務,太陽的背景是廣闊無垠的天空,因而,看起來早晨的太陽大,中午的太陽小。③中午時較早晨熱,是因為早晨太陽光是斜射在地面上,被散射出去的光也多,而中午太陽光直射時,光線散射現象就小,地面和空氣在相同的時間里、相等的面積內接受太陽的輻射熱較早晨太陽光斜射時多,因而受熱最強。所以中午較早晨時熱。)

  八、品味語言:(多媒體打出)

  體會每組兩個語句的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1.①人們都喜愛觀賞日出,無不贊嘆太陽升起時的壯觀景象。

  ②人們都喜愛觀賞日出,都贊嘆太陽升起時的壯觀景象。

  (第一句用的是雙重否定句,強調每個觀賞日出的人都會贊嘆;第二句是一般肯定句,缺少這種強調的意味。)

  2.①就連我們的古人不也留下“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詩句嗎?

  ②我們的古人也留下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詩句。

  (第一句是反問句,強調古人也有這種情感,語意重;第二句是一般肯定句,只是客觀的說明,沒有強調意味。)

  九、課堂拓展延伸:

  (師)本文以說明為主,同時也運用了描寫的表達方式,請找出來,大聲朗讀,看作者是如何進行描寫的。

  (學生找出第二段,大聲朗讀從描寫角度、修辭、色彩等方面分析)

  (師)同學們,請你回想自己所見過的日出或日落景象,然后寫一段描寫文字。字數不限。

  提示:

  寫描寫文字時,可以按日出(落)前→日出(落)時→日出(落)后的順序寫出特點。注意交待清楚自己的觀察點,既要抓住太陽的靜態特點,也要注意日出(落)時形狀、顏色、光線等方面的變化,同時還可以進行適當的聯想和想象。

  十、學生朗讀自己的描寫文字。

  十一、布置作業:

  繼續完成描寫文字,可在原來的基礎上擴充。

  板書:

  落日的幻覺

  黃天祥

  落日的現象產生的原因

  現象本質

  (邏輯順序)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歌,體會其形象化的語言。

  2、過程和方法:聯系生活實際及個人經歷,理解詩歌的主旨。

  3、情感和價值:樹立遠大理想,并為之奮斗。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歌,體會其形象化的語言。

  2、 理解詩歌的主旨。

  【教學方法】講授法、點撥法、演示法、談論法

  【教具】白板

  【教學過程】

  一、教師導航 激發學趣

  同學們,我們朗讀、研討和賞析了這首詩歌,掌握了詩歌的基本結構,理解了詩歌的主要內容,體會了詩歌的形象化語言,并深入地談了學習體會。理想猶如航標燈,它指引著我們的人生之旅。愿大家從小樹立崇高的理想,并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斗。我想,一個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個精神生活很充實的人,也一定是一個很高尚的人。

  二、自學互助 合作探究

  朗讀課文,自主完成。

  (1)第8節,你能從現實生活或個人體驗中找出實例,說明“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絕處逢生”的含義嗎?什么是“大寫的人”?

  (2)第9節,這一節與上一節有什么關系?第三、四句的句式有什么特點?作用是什么?作者列舉“罪人”和“浪子”的例子有什么典型意義?

  (3)第10、11節,這兩節詩歌在結構上是什么關系?在內容上有什么不同?可否將“蛻”字改換成“變”字?為什么?

  (4)第12節,這一節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它在全詩中的作用是什么?第一、二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三、交流展示 詮釋疑難

  四、梳理歸納 強化訓練

  語言運用并交流(仿照第一詩節,寫幾句話)

  教師示例:

  愛心是風,卷來濃密的云;

  愛心是云,化作及時的雨;

  愛心是雨,滋潤久旱的樹;

  愛心是樹,為你撐起綠陰。

  五、課堂檢測 評價反饋

  怎樣理解“理想既是一種獲得,又是一種犧牲”?

  “理想使不幸者絕處逢生,”你同意這種說法嗎?

  【布置作業】

  舉行一次朗誦比賽,看誰讀得最好。

  【板書設計】

  真正的人

  崇高的人

  真正的人

  【教學反思】

  重視思想基礎準備。比如,上課之初,我要求學生談一下自己的認識:什么是理想?結果發現,學生對理想的.理解大都比較片面狹窄。現在通過師生交流,有了更加準確完整的認識。

  2、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生根據導學案的指示閱讀、討論,做圈點批注,老師不做過多的講解,學生大部分時間自主活動獨立獲取知識,得到了鍛煉。

  3、注重課文內容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比如,課文最后一節的內容學生理解比較膚淺,老師及時補充那個時代的生活知識,并跟當下的社會環境進行比較,啟發學生想老一輩學習,樹立遠大理想,不懈奮斗。

  不足之處是,老師對導學案的使用不夠熟練,有時候以講解代替了學生的討論;學生對自主討論的課堂組織形式不熟悉,課堂教學進度推進很慢。

語文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1.鑒賞漢、魏、晉詩歌的情趣和藝術魅力。

  2.了解五言詩的特點,有感情地誦讀并背誦這三首詩。

  二、能力培養目標

  培養學生鑒賞詩歌形象、語言、表達技巧的能力;鑒賞可以突出重點,不必求全。

  三、德育滲透目標

  引導學生接受詩中高尚而純真的情感熏陶,培養學生健康積極的人生態度。

  《涉江采芙蓉》

  一、導入

  (板書“鐘嶸《詩品》:‘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

  大家知道這個評價說的是什么嗎?它指的是《古詩十九首》的語言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了。今天,我們將要學習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體味一下這“一字千金”的語言魅力。

  二、文學常識介紹

  《古詩十九首》是梁代蕭統《文選》“雜詩”類的一個標題,包括漢代無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詩。清代沈德潛說:“古詩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辭,一時之作。大率逐臣棄妻,朋友闊絕,游子他鄉,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顯言,或反復言。初無奇辟之思,驚險之句,而西京古詩,皆在其下。”評價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漢陸機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東晉的陶淵明,南朝宋代的鮑照等,也都有學習“古詩”手法、風格的《擬古詩》。

  三、朗讀課文

  1、教師范讀

  2、自由朗讀

  3、個人朗讀

  四、(一)讀完這篇文章,你認為這首詩主要表達了什么思想感情?

  明確:游子思鄉之情。

  (二)具體分析這篇文章,看文章如何表達出這種情感的!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

  主要意象是什么?對全詩意境的營造有什么作用?

  芙蓉即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蓮而不妖。荷花給人以清幽、高潔之感,屈原作品中也視“荷”為香草,把香草比喻成高潔的品質。為文章奠定了高潔、清幽的`意境。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采摘花草送給遠方的親人,這種舉動在古代詩歌常有出現。例如王維《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還有灞橋折柳,現實生活中情人節送玫瑰,母親節送康乃馨。

  采摘這些花草的目的是表達對親人以及朋友的思念和祝福。但是這芙蓉并沒有送出去,文章中作者自問自答可以看出來作者的情緒出現了變化。由歡欣轉為失落,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

  這兩句既有人物動作描寫,也有心理刻畫,你能用形象的語言描繪出來么?“還顧”具有怎樣的表達作用的?

  明確:“還顧”一詞,動作感和畫面感很強,可以清晰的表現主人公孤獨、憂愁、愁悵的形象和心情。表達了主人公極度痛苦的心情可是,并沒有直接點明主人公的痛苦,這樣就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間,具有含蓄不盡的藝術效果。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最后兩句,除了表達黯然痛苦的心情,還能體會到兩個彼此相愛的人的真摯情感,,想愛卻不能相守,讓人有“憂傷以終老”的擔憂,黯然的心情令人消魂,這種分離是不同與秦觀的《鵲橋仙》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一個是永久的分離,一個是讓人產生距離產生美。

  總結:對于古文的思想感情可用三種方法:

  1、通過誦讀,直接品味本文的思想感情。

  2、通過分析,抓取意象—意境---思想情感

  3、尋找文中關于文章主旨的表達情感的語句。

  五、本文的表達手法

  借景抒情,白描手法。

  六、小結

  “涉江采芙蓉”這首詩有兩個突出的特點,一是意境高潔、清幽,一是含蓄不盡,余味悠長。

  起首四句是平緩的敘述。“芙蓉”“蘭澤”“芳草”等語,讓人頓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潔以及所表達的感情的純潔、美好。“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這兩句自問自答,語氣也是較為緩和的,不過“遠道”一詞已為下面的情緒轉折透露出一些消息。五六兩句承“遠道”而來,“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將“遠道”的意思說盡。

  “還顧”一詞,動作性和畫面感很強,讀者似乎看到主人公孤單、憂愁、悵惘地立在船頭,徒勞地往故鄉的那個方向張望,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他不敢去仔細計算的迢迢路程!“漫浩浩”一詞,讀起來即給人以路途綿延無盡的感覺。故鄉在哪兒?“所思”在哪兒?至此,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極點。可是,這兩句并沒有直接點明主人公的痛苦,這樣,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間,具有含蓄不盡的效果。最后兩句也并沒有順接上面兩句,而是從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深的擔憂是,如果兩個相愛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那就只能是“憂傷以終老”了。黯然的情緒真是令人消魂!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2-07

語文教案-《荷花》 教案09-30

語文教案:春風教案12-09

語文教案:春教案12-09

語文教案-《林海》教案09-30

語文教案-《背影》的教案09-30

語文教案-《背影》教案09-30

語文教案-《邊城》教案09-30

語文教案12-16

語文環保教案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