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中班教案6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猜猜、想想、找找、說說的過程中知道動物尾巴的各種功能
2。能夠仔細觀察并大膽想象。
活動準備:
1。請幼兒提前了解一兩種常見的動物尾巴的功用
2。動物圖片
3。視頻:動物尾巴作用
4。幼兒操作卡
活動過程:
一、回憶游戲,激發興趣
二、觀察動物尾巴的特征
1。師:動物身上都有一條尾巴,它們的尾巴是什么樣子的呢,我們來看一看。
2。出示一些動物圖片,觀察尾巴特征
3。教師小結
師:動物的尾巴有的粗有的細,有的長有的短,還有的上面有不同的圖案,這么神奇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
4。個別幼兒猜猜
三、了解動物尾巴的.特征
1。播放錄像,了解尾巴的作用
2。提問
你看到了什么動物?它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3。個別幼兒說說
4。教師小結
原來動物的尾巴有不同的作用,有的可以保持平衡,有的可以掌握方向,有的可以用來幫助逃跑,還有的可以用來報警、儲存脂肪……它們的尾巴用處真大。
5。拓展思維
師:你還知道其他動物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嗎?
四、游戲:找尾巴
1。講解游戲要求
2。幼兒尋找動物朋友的尾巴
3。個別幼兒上前介紹
師:你給動物朋友找到尾巴了嗎?它的尾巴是怎樣的?有什么作用?
4。師小結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幼兒學當亞運火炬手,通過走木橋、繞障礙等練習平衡的技能來模仿火炬手傳遞火炬。
2.感受亞運氣氛,喜歡參與體育鍛煉。
3.激發幼兒愛祖國的情感,為中國舉辦亞運會感到驕傲、自豪。
活動準備:
1.幼兒知識經驗準備:已經了解關于火炬傳遞的一些相關知識。
2.物質準備:亞云火炬幼兒每人一把、模擬圣火盆一個、小國旗若干面、平衡木四個、高蹺16個、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小朋友們知道20xx年的亞運會在哪里舉行?(中國——廣州)。最近在進行亞運會的什么活動?我們小朋友也想當火炬手嗎?
2.幼兒聽音樂做健康操。
二、基本部分:
1.豐富幼兒知識經驗,知道火炬傳遞的多種方法
全體幼兒跟著他一起練習做相應的`動作(一個手要舉著火炬)
教師小結:火炬傳遞有跑步、騎馬、登山、游泳、鉆過隧道等多種方式進行。
2.練本領,爭當小小火炬手
(1)請幼兒分散地試著做火炬傳遞的動作。
(2)請一幼兒練習:手舉火炬走過小橋(平衡木)的動作。
(3)著重指導全體幼兒練習手舉火炬走過小橋的動作。
教師注意指導幼兒要手腳協調地走保持身體平衡并保護好火炬。
3.游戲:火炬傳遞
(1)向幼兒介紹火炬傳遞的線路:跑過一段路后、繞過障礙物(高蹺)、鉆過一個小隧道(橡皮筋)、走過一坐木橋,大家相互傳遞、接力,最后到達的火炬手去點燃火炬盆。
(2)幼兒分四隊嘗試練習動作,注意對個別幼兒進行幫助。
(3)請個別動作練得好的幼兒示范
4.集體游戲:亞云火炬大家傳
組織幼兒分成四組根據場地安排有續的一個一個傳遞,最后一棒火炬手點燃圣火盆,看哪隊先點燃火炬盆。鼓勵傳遞完的幼兒當啦啦隊揮舞國旗助威,吶喊。
三、結束部分
聽音樂一個一個接龍成小火車,一起開著火車到北京看奧運。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地震所造成的危害,培養幼兒初步保護動物的意識。
2、在游戲中協調一致,培養遵守紀律、勇敢、頑強和合作的精神。
3、鍛煉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4、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5、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準備:
1、 平衡臺、墊子、呼啦圈、篩子、“房間”(盒子)、帽子(草藤)、高蹺(竹)若干。
2、 動物玩具、“娃娃”若干,補給物資若干。
3、 場地(訓練場、拯救路線圖、運送路線圖)
活動過程:
一、 開始部分
⒈以談話引起幼兒興趣
⒉小小拯救兵進行自由活動(跳、走、匍匐前進、翻筋斗等)
二、 基本部分
⒈小小拯救兵進行拯救工作。
方法:幼兒分成兩組出發合作循環進行。
路線:匍匐前進――跳過小河――到達自然保護區――走過平衡臺――到達醫院
⒉拯救工作的完成情況
⒊小小拯救兵進行運送工作
方法:幼兒分成兩組背著小背籮,踩著小竹蹺出發循環進行。
路線:走過小路――鉆過拱門――到達補給物資存放處――繞過樹林――到達醫院
三、 結束部分
以聯歡晚會的.形式聽音樂跳舞自然離開場地。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幼兒能完全的進入情境,很好的配合進行游戲。內容由易到難,逐層深入,讓幼兒在“玩中學會了新的本領”,在“學習的過程中快樂的玩”。不斷挑戰自我,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在游戲結束時,幼兒表現出意猶未盡的表情。考慮增加難度,開展下次活動,使幼兒在更高程度上挑戰自我,戰勝自我。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別人遇到困難時要去關心、幫助別人。
2、運用情景表演,掌握幫助他人的方法。
3、感知體驗關心他人和被人關心的心理體驗,有主動關心他人的意識。
活動準備:
1、報紙若干
2、大象圖片
3、娃娃家玩具,圖書
4、老花眼鏡一副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大象圖片,通過語言引出主題。
1、老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誰?說說大象身體各部分的名稱。
2、最近,大象不開心,他為什么不開心呢?
3、聽老師講述故事,初步了解動物們是怎樣關心大象的。
4、提問:森林里的動物喜歡什么天氣?誰不喜歡下雨天呢?為什么大象不喜歡下雨天?后來小動物是怎樣幫助大象的?你喜歡森林里的`這群小動物嗎?為什么?
二、引導幼兒結合生活實際進行討論和表演,感受雨天被人幫助和幫助別人的愉悅心情。
1、出示報紙。
老師;你們看這是什么?我們可以把它當做什么?(雨傘)
如果你有一把這樣的雨傘,別人沒有雨傘,你看到了會怎么做?
2、請兩位幼兒表演,學說:某某你要淋濕的,快來躲躲雨吧。
3、講評她們的表演情況,老師尋找她們表演出色的地方加以表揚,如:學會說關心別人的話、聲音響亮等。
4、一半幼兒拿報紙當做傘。一半幼兒沒有,請她們表演兩兩關心別人的情景
三、拓展幼兒思考:在生活中你還遇到過什么困難?誰幫助你的?他是怎么幫助你的?你的心情怎樣?
四、請小朋友根據老師說的事情表演怎樣關心,幫助別人。
1、小朋友,當你看到一位小朋友跌倒了,該怎么辦?(請兩位幼兒表演)
2、一個小朋友不會玩游戲,而你會玩,你該怎么樣?(請幼兒進入老師準備好的娃娃家表演)
3、奶奶走路不方便,她想拿桌上的書,你該怎么做?
4、你幫助了別人,心情怎樣?
5、小朋友,以后我們比比誰做的關心別人的好事最多,好嗎?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三月八日是婦女節,是媽媽的節目。
2、了解媽媽的工作和媽媽的喜好,喜歡媽媽。
3、通過表演節目和媽媽一起游戲,表達對媽媽的祝賀。
材料準備:
1、一些歌曲音帶,如〈我的好媽媽〉、〈世上只有媽媽好〉,《小烏鴉愛媽媽》等
2、幼兒事先準備好送給媽媽的禮物。鮮花,小獎品
3、通知媽媽參加活動。
過程:
導入活動
師:“今天我們幼兒園里來了這么多的媽媽,你們知道是為什么呀?”幼兒答。
師:“對,三八婦女節到了,今天是全世界媽媽,還有阿姨,奶奶的節日,今天我歡聚在一起,來慶祝媽媽的節日,你們開心嗎?”
我們一起拍手來歡迎我們的媽媽。(幼兒園拍手)
我們一起來唱一首歌吧,名字叫“世上只有媽媽好”“我的好媽媽”(幼兒集體唱)
請幼兒起來介紹自己的媽媽名字及工作
“小朋友,你的媽媽叫什么名字,她在哪里工作呢?”(個別幼兒介紹)
猜猜媽媽喜歡吃的水果
“你愛自己的`媽媽嗎?那你知道你媽媽最喜歡吃什么水果呢?小朋友先想一下,不要說出來,我請媽媽把自己喜歡吃的水果寫在紙上,再請小朋友來說一說,看看有沒有猜對。”猜對發獎品。
五:表演節目“鞋匠舞”“拍花籮”
六:搶椅子、親子合作拋接紙團比賽,夾黃豆比賽,剝桂圓給媽媽吃比賽
六.鮮花獻給好媽媽,幼兒每人手捧紅色康乃馨獻給媽媽.要求幼兒大方地向媽媽表達自己的情感。老師小結:我們的媽媽真能干、真辛苦呀,我們一起來謝謝媽媽:“媽媽您辛苦了。媽媽我愛你!媽媽您真好!”教師請幼兒和媽媽說說悄悄話,當幼兒說完悄悄話,教師說:“我們的悄悄話,是我們的心聲,媽媽,謝謝您們,媽媽,祝您們節日好”幼兒齊:“祝媽媽節日好”掌聲響起。活動結束。
中班教案 篇6
主題目標:
1、在觀察、探討、實驗、操作中勇敢嘗試,大膽探索,體驗探索與創造的樂趣。
2、能進行有目的地觀察,嘗試用多種方式記錄觀察結果,并會用較完整的語言描述自己的新發現。
3、認識豆的種類,會運用測量、排序、磅秤等方法進行比較,感知各種豆的大小、形狀、顏色、重量、粗細、軟硬等,并能根據豆的種類特征分類。
4、了解豆漿、豆花等豆制品的制作過程,體驗勞動的樂趣。知道豆與人們生活的關系,引發對豆及豆類食品的興趣。
5、嘗試創編有關豆的故事、兒歌或謎語,并能在集體面前講述或朗誦,體驗創造性表達和運用語言交往的快樂。
6、能用貼、畫、剪、噴、印等方法塑造豆的藝術品,培養協商合作能力及審美能力。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對豆子已有一定的了解。
2、物質準備:各區角提供相應的操作材料,如自然角展示各種豆子的品種;班級種植角展示幾種常見豆子的生長過程;各區域活動場地配有相關的背景圖;語言區提供豆豆娃娃指偶、表演臺、卡片、照片等;操作區提供天平、各種大小不一的容器、記錄本等;科學區提供各種豆子、鍋、盤、油、糖、石磨坊、豆漿機、鹽鹵等;美術區提供彩泥、火柴棒、吸管、各種豆子、廣告顏料、毛根、卡紙、白乳膠等。
活動實錄:
一、談話引入
師:今天,我們的豆豆家族可熱鬧呢,小朋友想不想繼續探究豆豆娃娃的秘密呢?(老師讓幼兒按意愿選擇區域進行自主探究活動,并提醒幼兒在探究過程中用心觀察,認真記錄,把自己的發現與同伴分享。)
二、幼兒以區域的形式進行自主探究活動
1、科學區:
①請幼兒園廚房的童師傅介紹豆漿變成豆花及花生醬等豆制品的制作方法。
童師傅: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知道黃豆是怎么變變變,變成香噴噴的'豆花嗎?請小朋友注意看,待會兒告訴童師傅,你發現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
老師:請小朋友用筆記下童師傅的操作過程,等一會兒我們再來交流。
郭曉涵:我發現黃豆經過加工會變成豆漿,豆漿再放一點鹽鹵過一會兒就變成了豆花,真有趣;
方籍苑:我發現用石磨坊磨出來的豆漿和用豆漿機加工出來的豆漿的香味和口感不一樣;
邱佳悅:我發現花生油炸后,花生膜的顏色發生了變化,香味也變得更香了;
洪煜:我發現花生豆油炸后搗碎,再配上調味品攪拌均勻后就變成好吃的花生醬……
童師傅:小朋友都很棒,童師傅還會用其它的豆子變成好多好多的豆制品,你們想吃嗎?不過,你們以后不能偏食,也不能挑食,要做到樣樣都吃,身體才能長得壯壯的,知道嗎?
老師:童師傅教我們學了很多本領,讓我們知道了豆制品的來之不易,今后我們不能隨便浪費豆制品,要懂得尊重農民伯伯和工人師傅的辛勤勞動,以實際行動做個愛惜糧食,愛惜農作物的好寶寶。
幼兒積極參與操作活動,一起制作、品嘗豆制品,并互相介紹豆制品的口味,好一幅開心、歡樂的場面。
②幼兒在自然角、種植角觀察豆子發芽的生長過程,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他們的發現。
2、美術區:老師啟發幼兒選擇各種豆進行“豆豆藝術品”創作
幼兒有的畫畫,有的制作,有的拓印,還有的粘貼。老師觀察幼兒的制作過程,并根據需要給以幫助或指導。最后師生共同布置、參觀、講述作品展。
李正豐:我這一幅作品的名字叫“我和豆豆娃娃做游戲”,我用四個黑豆做娃娃的眼睛,用好多好多的紅豆做娃娃的口袋,用黃豆粘貼成一個蝴蝶結裝飾娃娃的辮子;
洪煜:我設計的是“豆豆娃娃去旅行”。我用豇豆粘貼成船,用豌豆做成帆,用甜豆做娃娃的帽子……
蘇澤宇:我用四季豆做成籬笆,用黃豆、紅豆、花生豆等分別做成各種形狀的花,用豌豆做花的葉子……我給它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豆豆娃娃和花兒交朋友”;
邱佳悅:我的作品名字叫“豆豆娃娃上月球”。我用橡皮泥和各種豆子做火箭,用綠豆、蠶豆粘成月球,用卡紙、花生豆、青豆做娃娃;
李燦雨:我和張宏毅一起合作,我負責拓印,他負責粘貼豆豆,我們作品的名字叫“豆豆娃娃遨游天空”。
陳品辛:我和騰楊合作,我們的作品叫豆豆娃娃上公園……
老師:今天,小朋友都很棒,有的自己設計,有的合作設計,每一幅作品都不一樣。等下爸爸媽媽來接你們時可邀請他們參觀,回家后也可與爸爸媽媽合作設計,比一比,哪個家庭最能干。
3、數學區:玩豆豆棋、秤豆豆的重量、比較豆豆的大小,給各種豆豆排序等
老師啟發幼兒說出各種豆豆的名稱及他們的數量關系,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方式進行分類與排序;提醒玩棋的幼兒遵守游戲規則,想出各種不同的玩法。
①幼兒通過用天平秤豆豆,感知豆豆的重量;
②幼兒用各種大小不一的容器盛豆豆,感知、比較豆豆的大小、多少;
③幼兒通過玩“豆豆棋”,進一步認識豆豆的種類及用途,同時也增強了對數概念的形成。
4、操作區:豆豆找家、給小動物喂食、撥豆、夾豆
⑴、豆豆找家
①、老師為每一組幼兒提供一盆各式各樣的豆子,讓其分工合作,給豆子分類,分類好
后送至豆豆家園,看哪一組又快又好。
②、幼兒戴上頭飾,分組玩豆豆找家游戲。
③、老師以角色的身份參與幼兒的游戲,并有針對性地指導。
⑵、通過給小動物喂食,幼兒練習了數數,同時發展了手部小肌肉的協調性。
⑶、幼兒通過撥豆活動,感知豆豆的形狀、顏色、大小、軟硬等關系。
5、語言區:創編豆豆娃娃的故事等
師:豆豆家族里的娃娃本領可大了,小朋友想不想把它們的本領告訴大家呢?我們可以用什么辦法告訴大家?
幼兒有的說可以用畫畫的形式,有的說可以編成好聽的兒歌或故事……經過協商大家決定采用創編故事的方法來告訴大家。
王晨旭:《誰的本領大》:有一天,綠豆娃娃出去玩,碰見了黃豆哥哥和黑豆姐姐在吵架,它們都說自己的本領大,于是綠豆娃娃趕緊請來豌豆奶奶當裁判……
邱佳悅:《豌豆的故事》:豌豆媽媽有兩個女兒,姐姐叫阿黃,妹妹叫阿綠。有一天,吃完飯,她倆要出去玩,媽媽卻對她們說:“你們不要整天光想玩,從今天開始要好好地練功。每天在水里泡六個小時……
劉佳琪:《快樂的豆豆家族》:有一天,黃豆娃娃過生日,來了許多的親戚朋友,黃豆爺爺向大家介紹著它們家族的成員,這是黃豆娃娃,別小看它年紀小,個頭矮,它的本領可大呢……
方籍苑:《豆豆圓舞曲》:聽說新疆歌舞團到我們同安電影院演出,蠶豆爺爺高興極了,他邀請所有的豆豆娃娃們都到電影院觀看演出……演出結束后,豆豆家族的所有成員們都上臺跳起了圓舞曲,紅豆與青豆手拉手在臺上滾來滾去,不時地引來了觀眾的陣陣笑聲……
活動反思:
在整個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能以支持者、合作者、鼓勵者、指導者的身份介入幼兒的活動,以促進幼兒的有效學習和有效發展。活動中老師能提供給幼兒充足的、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對豆豆的認識與喜愛。并且教師能為
幼兒提供了較為豐富的操作性材料,因此幼兒在活動中想象力及創造力得到了充分地發揮,作品都體現了鮮明的個性,孩子們真正體驗了活動的快樂。在探究過程中,他們體驗到了分享的快樂以及探究的樂趣,而我們也從他們的言行舉止中體驗到了成功!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美術教案美術中班教案01-07
中班教案:好玩的毽子_中班其他教案07-07
中班教案:蘇打噴泉_中班其他教案07-07
中班教案:玩瓶子_中班其他教案07-07
中班教案:認識高矮_中班其他教案07-07
中班教案:動物之家_中班其他教案07-07
中班教案[精選]07-28
中班的教案01-08
中班教案03-01
中班教案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