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語文教案

時間:2023-06-10 07:44:34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語文教案模板錦集8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語文教案模板錦集8篇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柳永其人及其詞作風格;

  2、以讀帶析,在朗讀中體味《雨霖鈴》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

  3、 深刻體會《雨霖鈴》的情景交融的藝術特色。

  能力目標:

  1、在誦讀品味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2、引導學生初步掌握品賞詞的基本步驟和方法;

  3、通過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學生理解和鑒賞詞的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1、在朗讀中品味這首詞的意境;

  2、引導學生體味這首詞情景交融的藝術特色.

  教學難點

  1、引導在了解詞作內容的基礎上把握誦讀技巧;

  2、引導學生深刻分析這首詞的藝術特色。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2、討論法;

  3、點撥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投影;《雨霖鈴》MTV;朗讀flash。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 一 課 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我們在講宋詞簡介的時候說過,宋詞可以分為幾個流派?(生:兩派。豪放派和婉約派。)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蘇軾、辛棄疾)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是?(柳永、李清照)

  傳說蘇軾曾問一個善于唱歌的幕士:“我詞何如柳七(柳永)?”這個人回答:“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由此大家可知這兩個流派的不同特點。。

  能讓蘇軾與之一爭高下的“楊柳岸曉風殘月”出自哪首詞?(生:《雨霖鈴》)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雨霖鈴》 (板書)

  二、關于柳永 :

  柳永,原名三變,排行第七,世稱柳七。 他少年時到汴京應試,由于擅長詞曲,熟悉了許多歌妓,并替她們填詞作曲,表現了一種浪子作風。當時有人在仁宗面前舉薦他,仁宗批了四個字說:“且去填詞”。柳永在受了這種打擊之后,別無出路,就只好以開玩笑的態度,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在汴京(即開封),蘇州,杭州等都市過著一種流浪的生活。大約在少年時的“怪膽狂情”逐漸消退時,才改名柳永,考取進士,在浙江的桐廬、定海等處做過幾任小官。晚年死于潤州(江蘇鎮江縣)。死時家無余財,群伎和金葬之于南門。

  他精通音律,變舊聲為新聲,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礎上創制了大量適合于歌唱的慢詞,這首詞調名《雨霖鈴》,就是取唐時舊曲翻制。據《明皇雜錄》云,安史之亂時,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棧道雨中聞鈴音,起悼念楊貴妃之思,“采其聲為《雨霖鈴》曲”。所以這支曲本來就是寄托相思的,詞調極盡哀怨。”柳永充分利用這一詞調聲情哀怨、篇幅較長的特點,寫委婉凄側的離情。此詞當為詞人從汴京南下時與一位戀人的惜別之作。

  三、整體感知:

  1 、范讀《雨霖鈴》。

  (讓學生感受詞的感情基調)

  師:能感受到這首詩的感情基調嗎?

  生:能。哀婉、悲傷、凄清。 (板書)

  2 、指導誦讀。

  我們講過詩詞誦讀要把握的幾個要點,首先要讀準字音;

  其次要讀出節奏,宋詞不比唐詩那樣整齊劃一,每句是不同的。再注意韻腳的讀法,要短促而清晰;帶領學生試讀一遍,劃分節奏。

  最重要的要讀出感情,剛才大家已經感受到了,現在就試讀一遍,自己體會體會。

  學生自由朗讀——指明學生朗讀——學生齊讀。

  3、疏通詞句:(注釋中有的不在講解之列。)

  寒蟬:初秋乍寒時的蟬,偶尚自鳴,但短促無力,至深秋則噤。

  煙波:煙霧彌漫水波動蕩的水面。

  無緒:古,沒有心思。今,沒有頭緒。

  念去去:想到將來……(“行行重行行”)。

  應是:即便是。

  四、布置作業

  1、背誦詩歌。

  2、搜集柳永的詩歌進一步賞析。

  第 二 課 時

  教學過程:

  一、鑒賞:

  學生自讀,思考:從時間角度看,這首詞的層次應如何劃分?

  明確:別前、別時、別后。(板書)

  師:這首詞的重要特點是情景交融、虛實相濟。(板書)

  鑒賞時注意詞中哪些是景語,哪些是情語? 哪些是情景和說?詞中哪些是實寫?哪些是虛寫?

  上片: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師:起首三句寫什么?是情?是景?

  生:寫景。

  明確:對。寫別時景。點明了季節、時間、地點和事件。勾勒了一個情人離別的典型環境。

  師:地點呢?(長亭)時間呢?(晚上)季節(秋季)

  提到秋季會有怎樣的感覺?(蕭瑟)

  時當秋季,景已蕭瑟;且值天晚,暮色陰沉,而驟雨滂沱之后,繼之以寒蟬凄切:詞人所見所聞,無處不——凄涼。加之當中“對長亭晚”一句,句法結構是一、二、一,極頓挫吞咽之致,更準確地傳達了這種凄涼況味。

  起首句已給全詩定下了基調:“凄切”。

  “都門暢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師:這寫什么?(寫情) 極寫餞別時的心情,委婉曲折,欲飲無緒,欲留不能,依依不舍,難舍難分。

  戀人在都門外長亭擺下酒筵給他送別,然而面對美酒佳肴,詞人毫無心思。(問:為什么?他的思緒正在想什么?)正專注于戀人,所以詞中接下去說“留戀處、蘭舟催發”。這七個字以精煉之筆刻畫了典型環境與典型心理:一邊是留戀情濃,一邊是蘭舟催發,這樣的矛盾沖突何其尖銳。

  關于這樣的環境和心理描寫古人有很多。

  林逋《相思令》云:“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欲平。”這僅是暗示船將啟碇,情人難舍。劉克莊《長相思》云:“煙迢迢,水迢迢,準擬江邊駐畫橈,舟人頻報潮。”雖較明顯,但仍屬含蓄之作。可是柳永的“蘭舟催發”,卻以直筆寫離別之緊迫,雖沒有他們含蘊纏綿,但卻直而能迂,更能促使感情的深化,可見留戀之情濃。

  于是后面便迸出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師:這句寫情態。語言通俗而感情深摯,形象逼真,如在目前。

  啟發學生想象這副畫面,把語言形象化進而圖象化,以體會詩的意境。

  (提示:兩人相對而立,手握手,眼對眼,淚眼婆娑。是“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是“此時無聲勝有聲”,是“相對無言,惟有淚千行。”也既然這么不舍得,那詞人為什么要離開呢?也許是統治者不欣賞,也許是迫與生計。總之是不得不離開。古往今來戀人離別都是一樣的。所以江淹在《別賦》中說:“黯然消魂者,唯別而已矣!”)

  后來傳奇戲曲中常有這樣一句唱詞:“流淚眼看流淚眼,斷腸人對斷腸人”,語出于此,然卻不如柳詞凝煉有力。詞人“竟無語凝噎。”那么詞人凝噎在喉的是什么話呢?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念去去”二句便是他的內心獨白。

  師:這句寫什么?

  生:寫景。

  這里的“念”字用得特別好。“念”字是上聲還是去聲?(是去聲。)“名詞轉折跌蕩處,多用去聲,何也?非去則激不起。”此詞以去聲“念”字作為領格,承上啟下,表明是設想別后的道路遙遠。

  “念”字后“去去”二字連用,則愈益顯示出激越的聲情,讀時一字一頓,遂覺去路茫茫,道路修遠。“千里”以下,聲調和諧,景色如繪。既曰“煙波”,又曰“暮靄”,更曰“沉沉”,著色可謂濃矣;既日“千里”,又曰“闊”,空間可謂廣矣。

  (提示學生想象這副畫面:作者站在河邊,放目遠眺,面前所見:一望無際的海面,遠處山色朦朧,海面上層層灰蒙蒙的霧氣升騰,整副畫面是灰色調。好象一副山水畫。)這樣的畫面給人怎樣的感覺?(生:壓抑、苦悶)詩人想到前路茫茫,自己將越走越遠,離心愛的人越來越遠,心越來越苦,愁思也越來越深。全句寫景,又全句寫情。

  下片 :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師:下片換頭寫情,嘆息古往今來離情之可悲。“傷別離”點名這首詞的主旨。“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一句,又推進一層,更何況我正在這冷落凄涼的秋季,多么難以忍受!江淹在《別賦》中說:“黯然消魂者惟別而已矣。”柳永把這種感受融化在自己的詩中,又擴大了這種感受,以“更那堪”襯托自己的離情比古人更深。

  師:“清秋節”一詞,照應前面哪句?

  生:起首一句“寒蟬凄切”

  師:前后照應再次點明離別時的凄清氛圍。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為明顯、深刻。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今宵”三句蟬聯上句而來,后來竟成為蘇軾相與爭勝的對象。那么它究竟好在什么地方?————詞中有畫,景中含情。(提示學生想象畫面:一舟臨岸,詞人酒醒夢回,只見習習曉風吹拂蕭蕭疏柳,—彎殘月高掛楊柳梢頭。)

  聯系特定情境。畫面出現在“酒醒”之后,離人借酒消愁,但舉杯消愁愁更愁,帳飲時已然無緒,更何況酒醒之后?詩人此時,前晚“執手相看淚眼”的圖景依然鮮明的留在心上,而前路是“千里煙波”,繼續前行離愛人越來越遠,可以想見他的心情。

  感受畫面色調。古人有折柳送行的習慣。“昔我往矣,楊柳依依”,折柳送行,取其依依之態。另外,“柳””留”諧音,折柳贈人有挽留之意。所以古代文人寫離別之情,往往要寫到楊柳。清秋的`曉風是涼的,恰合別后心境的凄涼。殘月清冷的形象暗合凄清冷落之感。詞人寓情于景,借景傳情,以風之涼,月之殘透露離情別緒。

  結合全詩旨趣。這首詞的主題句是“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這兩句敘述全篇本意,是詞的主文,“今宵酒醒何處”兩句烘染本意,將詩人的立意渲染為—幅深秋羈旅圖。“楊柳岸”、“曉風”、“殘月”三個典型意象“列錦”式的組合在一起,引起讀者無盡的想象和遐思。這兩句詩暗含旨趣,畫面生動。

  師:整個畫面的基調如何?

  生:整個畫面充滿了凄清的氣氛。

  師:客情之冷落,風景之清幽,離愁之綿邈,完全凝聚在這畫面之中。比之上片結尾二句,雖同樣是寫景,寫離愁,但前者仿佛是潑墨山水,一片蒼茫;這里卻似工筆小幀,無比清麗。詞人采用了畫家所常用的點染筆法。“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二句點出離別冷落;“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在上兩句的基礎上進一步渲染這種離別時的凄清。這四句密不可分,相互烘托,相互陪襯,中間若插上另外一句,就破壞了意境的完整性,形象的統一性。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此去經年”四句,構成另一種情境。因為上面是用景浯,此處則改用情語。他們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總感到歡娛;可是別后非止一日,年復一年,縱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賞的興致,只能徒增棖觸而已。

  師:“此去”二字,遙應上片“念去去”。“經年”二字,近應“今宵”。在時間與思緒上均是環環相扣,步步推進。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益見鐘情之殷,離愁之深。

  其以問句做結,更留有無窮意味。

  如此歸納全詞,猶如奔馬收韁,有住而不住之勢;又如眾流歸海,有盡而未盡之致。

  師:我們再回頭看整首詞,情語在寫情,景語也并非只寫景,每句中都包含無限情思。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誦讀時注意體會詞融情入景的特點。

  再就是虛實相濟。哪些寫虛?別后想象。寫實?別時情景。

  再想想詞中的三副畫,給人的感覺都是:哀婉、無奈、凄清。這是這首詞的特點,也是婉約詞共同的特點。

  二、小結:

  今天我們學了婉約詞的代表作《雨霖鈴》,重點讓大家把握詞融情入景,虛實相濟的特點。另外還讓大家品位詞中意象,體會作者感情。在此基礎上了解婉約詞的風格。

  學生齊背《雨霖鈴》。

  三、作業

  1、誦讀

  2、選一句詩,做幅畫,再現詩中意境,體味作者感情。

  板書設計:

  雨 霖 鈴

  上片,離別中悲痛:

  餞別景----餞別宴 ---餞別情 ----餞別景

  寒蟬、長亭、驟雨---帳飲---淚眼、凝噎-- 煙波、暮靄

  下片,離別后悲愁:

  虛寫離情-----實寫離景------虛寫離思

  傷、那堪---楊柳、曉風、殘月--- 虛設、與何人說

  教學反思:

  語文網有全面的語文知識,歡迎大家繼續閱讀學習。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會運用典型事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2、情感目標:養謙虛好學的好品質。

  3、技能目標:學會運用典型事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教學重難點

  學會運用典型事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導入:引用名言導入。

  一切都是謎,一個謎的答案是另一個謎。

  ——愛默生。

  他的這句話對你有什么啟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偉大的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伽利略的一篇文章——《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板書課題及作者。)

  二、自主學習

  師: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解決以下問題。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找出難理解的字詞,小組討論。

  2、文章用了一個事實論據,你能用自己的話概括一下嗎?運用這個事例有什么好處?

  3、第一自然段與第二自然段的語言表達方式有什么不同?它們都是為了說明一個什么道理?

  4、讀了本文后,你認為伽利略是一個怎樣的.人?他身上有哪些優點是值得你學習的?

  5、找出自學中的疑難問題及你認為教材中存在的問題。

  三、合作學習

  1、先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解答疑難問題。

  2、在班上討論并分析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

  四、反饋交流

  1、讀準下列字音。(投影)

  啁啾(zhōujiū)喈喈(jiē)翌(yì)日彗(huì)星

  寬宥(yu)彌補(mí)臆(yì)度窒(zhì)息

  (先指同學讀,有錯誤的讓其他同學糾正。)要求:記住本文出現的生字詞。

  2、文章用了一個事實論據,你能用自己的話概括一下嗎?運用這個事例有什么好處?

  明確:(使文章通俗生動而又寓意深刻。)

  3、第二自然段與第三自然段的語言表達方式有什么不同?它們都是為了說明一個什么道理?

  明確:(第二段是記敘,第三段是議論,都是為了說明: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

  4、讀了本文后,你認為伽利略是一個怎樣的人?他身上有哪些優點是值得你學習的?

  5、研讀賞析“另外有一次……鐵簧片”這一段。

  (1)學生讀課文,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完成下列題目。(投影)

  ①選段中寫了哪些樂音?發聲原理有何變化?

  ②文中的“這個人”知道的發聲方法越多,他對聲音的認識高度就越高,但他為什么遇見新問題時,會感到前所未有的無知和愕然?

  ③現實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發聲方法?

  (2)小組代表交流發言。

  明確:

  ①指尖敲杯子的杯口。黃蜂、蚊子、蒼蠅靠翅膀的快速振動發聲,蟋蟀用振翅而非氣息發聲,風琴、喇叭、笛子、弦樂器、含在嘴里吹奏的鐵簧片。靠氣息發聲,靠翅膀快速振動發聲到以口腔作為共鳴體,以氣息作為聲音媒介物的奇特方式。

  ②人們的知識是有限的。

  ③吹口哨、吹樹葉。(只要符合題意即可。)

  五、梳理鞏固

  學生討論沒解決的問題,并談談收獲。

  六、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完成課后練習。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演說辭感情飽滿,以情動人的寫法。

  2.理解文章中心,贊揚莫泊桑的文學天才,充分肯定莫泊桑的文學成就。

  教學重難點:

  1.掌握感情飽滿、以情動人的特點。

  2.領悟語言的感染力。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教師可以先介紹莫泊桑小說的故事,引入課文。

  莫泊桑簡介:

  莫泊桑(1850~1893),法國作家。1850年8月5日生于法國西北部諾曼底省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1870年到巴黎攻讀法學,適逢普法戰爭爆發,遂應征入伍。退伍后,先后在海軍部和教育部任職。19世紀70年代是他文學創作的重要階段,他的舅父和母親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樓拜是他的文學導師。莫泊桑的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有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美稱。主要作品有《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項鏈》《俊友》等。

  作者簡介:左拉(1840—1902),19世紀后半期法國重要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自然主義文學理論的主要倡導者,一生寫成數十部長篇小說,代表作為《萌芽》。

  左拉與莫泊桑交往甚密,他在得知莫泊桑英年早逝的消息后不勝痛惜,以無比悲傷的心情于1893年7月6日在莫泊桑葬禮上發表了演說。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朗讀課文,理清思路。

  明確:全文六段,可分成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寫向莫泊桑致敬。

  第二部分(第2—3段):寫對莫泊桑的深情回憶。

  第三部分(第4—5段):精辟地論述莫泊桑在文學史上的杰出地位。

  第四部分(第6段):以“永在”的贊詞結束演說。

  三、學習第一部分:

  學生朗讀課文第1段。思考:第1段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明確:文章第1段一方面把作者自己熾烈的痛惜之情和深切的緬懷之情全部地托出,為演講的展開奠定了強有力的`感情基調;另一方面也把聽眾“同樣的情感”引發出來,形成情感和認識上的一致和共鳴。

  四、學習第二部分:

  學生朗讀課文第2、3段。

  思考:課文第2段從莫泊桑的哪些方面來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第3段怎樣具體回憶莫泊桑的成名經過及其杰出的文學成就?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第2段,回憶初識莫泊桑。左拉認識莫泊桑的地點是在當代文學大師福樓拜的家中。當時,莫泊桑的年齡在18至20歲之間,血氣方剛。“眼睛明亮”是寫莫泊桑的外貌特征,“含笑”“沉默不語”是寫莫泊桑的神態,“謙恭”“洗耳恭聽”是寫他的品質,“老半天才斗膽插上片言只語”是寫他的睿智,“開朗”“坦率”“朝氣”是寫莫泊桑的性格特征,“棒小伙子”“健康的氣息”是寫他的身體,“我們卻不曾想到他有朝一日會有才氣”這一句既是段旨的引申,又引起下文,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第3段,回憶莫泊桑的成名經過及其杰出的文學成就。莫泊桑的《羊脂球》獨占鰲頭,使他一舉成名。“下車伊始”說明《羊脂球》是莫泊桑的處女作;“決定意義的作品”,是對《羊脂球》的高度評價;“躋身于大師的行列”,是寫這篇小說的重要意義。“我們為此感到莫大的愉快,因為他成了我們所有看著他長大而未料想到他的天才的人的兄弟。”這一句有兩層意思:①表達左拉對莫泊桑一舉成名的愉快心情;②莫泊桑的天才是看著他長大的左拉等所未能料想到的。這一句又與第2段“我們卻不曾想到他有朝一日會有才氣”相呼應。接著,左拉回憶莫泊桑創作的數量和質量。以“高產、穩產”,“源源而出”“無限地豐富多彩”來描寫莫泊桑作品之多;以“爐

  火純青”“令我驚嘆”“無不精湛絕妙,令人嘆為觀止”來形容藝術水平之高。這些都表現了莫泊桑的文學成就。此外,作者還用“小小的喜劇”“完整的戲劇”“生活的窗口”這些比喻來描述其文學價值。“讀他的作品的時候,可以笑或是哭,但永遠是發人深思的”是寫莫泊桑作品的巨大的藝術感染力。

  五、小結:

  這篇在莫泊桑葬禮上的演說辭,是作者用血和淚寫成的,以飽蘸熾烈的情感的特點,使聽眾在情感、認知上引發了強烈的共鳴,從而使演說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六、布置作業:

  選用課時作業設計。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

  學生交流自己看過的莫泊桑的作品,發表自己的感受。

  二、學習第三部分:

  學生朗讀第4、5段。

  思考:找出第4段中作者對莫泊桑作品評價的句子。第5段中作者怎樣評價莫泊桑在文學史上的杰出地位?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第4段,對莫泊桑作品的評價。左拉以獨詞句“啊!”開頭既是感嘆,也是驚嘆。在強烈的褒貶對比中,展開對莫泊桑作品的評價。左拉把莫泊桑的作品比做“清澈的美的源泉”,而讀者對它的欣賞仿佛是“在清泉中開懷暢飲”。左拉深情地說“我愛莫泊桑”,是因為他屬于“正派的文學偉人的家族”,這是褒;而對復雜派、玄妙派和晦澀派則認為是“墮落”,是“離經叛道”,這是貶。左拉以“面包”為喻,說明人們需要的是“面包”,因為它是既有營養,又永不“厭膩”的日常“必吃”的東西。

  第5段,論述莫泊桑在文學史上的杰出地位。左拉通過與“規模龐大的系列作品”進行對比,肯定莫泊桑在文學史上的杰出地位。那些“規模龐大的系列作品”,能夠流傳后世的不過是“寥寥幾頁”,而莫泊桑“一篇三百行的小說”,卻成為未來世紀的小學生們的讀本,它是“無懈可擊的完美的典范”,其寓言或故事則“交口相傳”。

  三、學習第四部分:

  學習朗讀第6段。思考:莫泊桑光榮在什么地方?為什么說這是“更牢靠、最堅實的光榮”?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莫泊桑的光榮所在是:①他的成名作《羊脂球》是一篇杰作,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生活的窗口”、“清澈的美的源泉”,具有崇高的文學價值;②在15年中發表了將近20卷作品;③“他屬于正派的文學偉人的家族”,他的作品是人們日常必吃的富有營養的“面包”。為什么說這是“更牢靠、最堅實的光榮”?因為他的作品扎根于人民之中,流傳后世,成為“未來世紀的小學生們當做無懈可擊的完美的典范、交口相傳的寓言或者故事”。“他的作品將永生,并將使他獲得永生。”

  四、小結:

  這篇演說,以其流暢、熱烈的旋律,強烈的感情,為“世界短篇小說巨匠”莫泊桑彈琴了一曲葬禮贊曲和安魂曲。

  左拉以法蘭西文學的名義,熱烈地贊揚莫泊桑的文學天才,充分地肯定莫泊桑的文學成就,并在褒貶對比中精辟論述莫泊桑在文學史上的杰出地位,滿懷敬意地預言莫泊桑將與他的作品一樣獲得永生。

  五、布置作業:

  探究和練習。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 指導學生理解詩的內容,體會表達的感情。

  2、 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

  3、 鼓勵學生大膽想象,仿照課文第三節再編一段。

  4、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想象“我”要和爸爸媽媽商量什么。

  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理解詩的內容,體會表達的感情。鼓勵學生大膽想象,仿照課文第三節再編一段。

  第一課時

  一、 預習課文要求

  1. 自讀課文,借助字典把詩歌讀正確,讀通順,了解詩歌的內容。

  2. 標記自己不懂的地方,以便上課進行討論。

  二、導入新課

  1. 學生閉上眼睛,聆聽老師范讀詩歌,想象詩歌情節。

  2.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三、小聲讀詩歌,小組交流詩中的生字新詞,課文的大意。

  四、檢查學生小組學習情況。

  1. 認讀詞語:花苞悠蕩布谷鳥腳丫濕軟汲取營養風箏柔軟柳絮遙遠

  2. 重點理解詞語:悠蕩汲取生輝柳絮遙遠

  3. 選擇重點理解的詞語造句。

  4. 說說你從詩歌中知道了“我”的愿望是什么。

  五、指導認真閱讀,深入理解詩歌

  1、指名讀分節讀詩歌,學生朗讀情況。

  2、小組提問,全班討論交流。

  3、全班討論:“我”要和爸爸媽媽商量什么?

  4、齊讀最后一段,談談自己的感想。

  六、選擇課文中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想想怎樣才能讀得更好。

  第二課時

  一、 將自己喜歡的且又讀得最好的一段課文讀給同桌聽。

  二、多種多樣的形式表達自己對詩歌的理解(分節進行)

  1. 可以通過表情朗讀、給詩歌配畫、或者自己講講讀了詩歌之后感受到的.場景,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等等。

  2. 引導學生討論:我望啊望,望到了什么呢?

  為什么說“藍天是我的課堂”?

  遙遠的地方會是哪里?飛到那里干什么?

  3、學生模仿詩歌自創詩歌: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想象,展開豐富的聯想,先說再寫。

  三、認讀和抄寫詞語

  1、認讀詞語:花苞悠蕩布谷鳥腳丫濕軟汲取營養風箏柔軟柳絮遙遠

  2、用自己的辦法記生字,評議生字的寫法,練寫生字:悠谷腳丫柔軟 營堂遙

  3.在課文中找己喜歡的詞語讀一讀,抄下來。

  四、鞏固練習:

  背誦《我想》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理解“單人旁”表示的意思,認讀8個生字,掌握8個生字的書寫。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能力,培養學生在生活中識字的習慣和能力。

  情感目標

  使學生體會學習生字的樂趣,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單人旁”表示的意思。

  教學難點:

  正確書寫

  教學準備:

  電腦課件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到識字王國里去做客,去認識一些和人有關的字,你們愿意嗎?

  二、認讀詞語

  1.借助漢語拼音把每個詞讀好。

  2.在小組內讀一讀。

  3.去掉拼音再讀一讀。

  4.整體認讀。

  三、識記生字

  1.引導發現。

  同學們你們發現這些詞語中的'字有什么共同特點嗎?為什么這些字都帶有單人旁呢?

  2.探索發現

  你有什么好辦法能很快地記住這些生字?看看誰的記字方法好。

  四、指導書寫

  1.觀察交流

  2.重點指導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誦讀兒歌,積累優美詞句,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

  2.認識筆順規則,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

  3.自主識字,鞏固本單元認識的生字。

  教學準備

  筆順歌。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誦讀兒歌,積累優美詞句,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

  2.認識筆順規則,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

  3.自主識字,鞏固本單元認識的生字。

  教學準備

  筆順歌。

  教學過程

  一、讀一讀

  1.我們剛學完《新春到》這首兒歌,大家知道春節的時間嗎?(舊歷正月初一)

  2.舊歷是我們勤勞智慧的古代勞動人民根據不同的節氣等規律編制的,大家想了解一點有關節氣的知識嗎?我們就一起來讀一讀。

  3.請學生自由讀,抽讀,注意正音。

  4.說說自己了解到一些什么?

  5.再有感情地朗讀。

  二、讀讀背背

  1.欣賞了有趣的節氣歌,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本單元優美的風光。

  2.聯系16課,結合本詩,說說自己的感受。

  3.在感情地讀兒歌,背兒歌。

  三、你還認識我嗎

  1.記住了優美兒歌,想欣賞一些優美詞語嗎?齊讀詞語。

  2.“開火車”抽讀,注意正音。

  3.發現沒有,這些詞都是本單元的`生字組成的,再讀讀,選擇自己最喜愛的詞記一記,哪個詞不太明白,又很想知道,還可請教一下同學和老師。

  教后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誦讀兒歌,積累優美詞句,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

  2.認識筆順規則,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

  3.自主識字,鞏固本單元認識的生字。

  教學準備

  筆順歌。

  教學過程

  一、看一看,寫一寫和寫寫你想寫的詞

  1.這些好詞記住了,想寫一寫嗎?

  2.要正確、工整地書寫,我們先來回憶一下這些筆順規則。請學生自主練習,揣摩。請本組代表一來比賽。第一比正確書寫,第二比清楚講解自己所用的書寫規則。

  3.完成“寫寫你想寫的詞語”。提醒學生注意正確書寫。

  4.小組試行最佳作品上臺展示。

  二、自主識字園地

  寫寫字來放松一下,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摘泡泡”游戲。看哪組同學訓的字最多。

  三、繞口令

  1.學生自主練習繞口令。

  2.抽學生讀,適時正音。

  3.開展男女生競賽,在充分練讀的基礎上,比賽誰讀得又準又快。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七個生字,會寫九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根據提示復述課文。

  3、品味文章的語言,體會小青蛙熱愛讀書以及小動物之間友善和諧的關愛之情;激發學生熱愛讀書、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根據提示復述課文。

  2、品味文章的語言,體會小青蛙熱愛讀書以及小動物之間友善和諧的關愛之情;激發學生熱愛讀書、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難點:

  品味文章的語言,體會小青蛙熱愛讀書以及小動物之間友善和諧的關愛之情;激發學生熱愛讀書、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準備:

  課件、與學生數量相等的楓葉、小青蛙和小蜥蜴的頭飾及掛圖。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一張美麗的紅楓葉》。圍繞著這張美麗的紅楓葉,發生了一個什么樣的童話故事呢?。

  二、整體感知:

  下面老師想請幾名同學來讀一下課文,誰想試一試?

  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你在童話中認識了哪幾個朋友?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隨著學生的回答,將青蛙、蜥蜴、鯽魚的圖片貼到黑板上。)

  三、分層學文:

  1、青蛙為什么想要一張書簽呢?(板書:做書簽)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1- 5段。

  重點指導學生理解文中描寫紅楓葉的語句,并指導朗讀。

  2、可奇怪的是,青蛙先生并沒有把這張紅楓葉拿回家,這是為什么呢?請同學們一邊讀課文6-13自然段,一邊畫出相關語句。

  重點理解:

  因為青蛙看到紅楓葉下有一條小蜥蜴,小蜥蜴正躲在紅楓葉下睡午覺呢。他怕驚醒小蜥蜴,所以就沒有拿走紅楓葉。

  (板書:睡午覺)

  青蛙先生輕輕地說了聲:“對不起!”

  3、可是青蛙先生回到家,還是在想著那張美麗的紅楓葉,就忍不住去找小蜥蜴,于是就有了小青蛙和小蜥蜴的對話,現在老師想請同學們來做小演員,同桌兩個人,一個來演小青蛙,一個來演小蜥蜴,先在下面試試。

  師示范指導。

  蓋在你身上的那張紅楓葉呢?讀時語速稍快,表現青蛙先生著急的問。

  我太喜歡它了,想把它做成一張書簽。“太”可以讀的稍重稍長,體現對紅楓葉的喜愛。

  “那你剛才為什么不取走它呢?一陣風把紅楓葉吹到小溪里去了,我看見一條小鯽魚頂著它游走了。”想得到紅楓葉的是青蛙先生,可小蜥蜴為什么覺得惋惜呢?

  (其實,小蜥蜴是替青蛙先生覺得惋惜,覺得難過,看來,小蜥蜴對青蛙先生也是特別的——關心)

  “真可惜。剛才我怕拿走了它,會驚醒你的午睡。”青蛙先生滿懷希望地來找紅楓葉,卻發現紅楓葉被小鯽魚頂走了,它這時的心情是什么樣的呢?(難過、失望、傷心)所以青蛙先生嘆了口氣,生讀,師示范,生再讀。

  4、善良的小青蛙為了不打擾小蜥蜴的午睡,沒有得到這張漂亮的'紅楓葉(板書——沒得到),可傍晚時候,紅楓葉(貼圖)卻來到了青蛙先生的家里,這是怎么回事呢?誰能為大家讀一讀14——22自然段?

  5、所以青蛙先生快樂的說:“(屏幕出示:謝謝你——紅楓葉!謝謝你,好心的小蜥蜴!)”

  四、想象結尾:

  《綠色的童話》里終于有一張漂亮的書簽了,每當青蛙先生看到這張紅楓葉的時候,就會想起什么?

  所以課文的最后用了哪個標點符號?這真實一個讓人回味無窮的省略號啊!同學們一起來讀最后兩段!

  五、解題升華:

  為什么說這是一張美麗的紅楓葉呢?

  板書:兩顆美好的心靈

  友誼帶給我們溫暖,帶給我們快樂!老師也把這張美麗的紅楓葉送給每位同學,快看看自己的書桌堂里,拿出我給你的紅楓葉,大聲讀讀這句話——

  播下一顆善意的種子,就會收獲無窮的快樂!

  板書設計:

  一張美麗的紅楓葉

  做書簽 睡午覺

  小青蛙 沒得到 送新葉 小蜥蜴

  兩顆美好的心靈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主認識本課中的8個生字和1個多音字,學寫8個字。

  2.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3.閱讀課文,結合課文和生活中的事例,理解“智慧就是財富”的.意思。

  教學重點難點:

  1.自主識字,利用工具書學習多音字。

  2.感悟課文,理解課題。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板書課題:讀題。

  學習生字:智、慧

  二、初讀識字。

  1.大家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標記生字。

  2.自主識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生字。

  3.檢查識字情況,指名分段接讀課文。

  4.再讀課文鞏固識字。識字游戲,針對難字集體想辦法,讀準音,記清字形。

  5.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要求讀準讀通,讀一讀有這些詞的句子。

  三、指導寫字。

  1.認一認,認讀會寫字。

  2.記一記,看清字形,記住字形。

  3.說一說。觀察會寫字,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4.寫一寫。練寫,師巡視指導。

  5.評一評。師生共同評議。

  四、分層作業。

  1.認讀會認字,口頭組詞。寫一寫,會寫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構建:充實我的詞語庫。

  第二課時

  一、引疑激趣。

  讀題質疑:為什么說“智慧就是財富”?

  二、整體感知。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全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三、理解課文。

  1.針對疑問,默讀課文。說一說:你覺得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2.細讀全文。主人公是怎樣清理廢料的?他這樣做你有什么想法?找一找有關的語句加以說明。結合課文說說你對“智慧就是財富”這句話的理解。

  3.朗讀加深理解。指讀、自讀、合作讀。

  4.質疑解疑。聯系身邊的生活實例提出自己不懂或想探究的問題,一起解疑。

  5.回到標題深化理解。談一談“智慧就是財富”的理解。

  四、延伸。

  1.讓學生結合生活舉例說明“智慧就是財富”。

  2.故事對你有什么啟發?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2-07

語文園地教案12-16

語文環保教案12-16

語文教案12-16

關于語文的教案02-02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語文小學教案01-12

語文教案-《林海》教案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