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科學活動教案模板集合七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一、教學內容:大班科學活動《動物怎樣過冬》
二、教學目標:
1、進一步知道動物會采用不同的過冬方式(冬眠、南飛、儲存食物、換皮毛等)保護自己。
2、對動物的過冬方式感興趣。
三、教學準備:
1、歸納動物不同的過冬方式,制作成PPT課件。
2、收集了解有關動物過冬的圖片資料。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進一步知道動物會采用不同的過冬方式(冬眠、南飛、儲存食物、換皮毛等)保護自己。
五、教學方法與手段:討論法、講述法、多媒體課件輔助法
六、教學過程:
一、談話活動,引起興趣。
1、師:現在是什么季節?冬天的天氣怎么樣?那小朋友會怎樣使自己不怕冷呢?
2、總結:我們是穿棉衣、開空調、取暖器、加強鍛煉讓自己不怕冷的。
討論:小動物們是怎樣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天的.呢?
二、介紹自己搜集的資料。
1、交流自己搜集的關于動物怎么過冬的資料。
師:我們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也在書上呀、網上,找到了許多關于小動物是怎樣過冬的資料,現在請你拿著你的資料介紹給班級里的其他小朋友好嗎?說說什么動物,它是怎么過冬的?
2、幼兒相互交流,教師以參與者的身份傾聽幼兒的介紹,并適當的進行引導。
3、請個別幼兒進行介紹。
解釋:
(1)冬眠:比如小青蛙整個冬天都躲在洞里,不吃也不喝,一動不動地睡覺,到春天才蘇醒,這樣的過冬方式叫“冬眠”。
(2)南飛過冬:北方的氣候太冷了,小燕子們都是飛回南方過冬的,因為南方比北方更溫暖。像小燕子這樣南飛過冬的鳥類,我們把它們稱作“候鳥”。
(3)換毛過冬:小朋友冷了會穿上厚厚的衣服,小兔身上會換上一層厚厚的毛,就象穿上了厚厚的衣服,所以不怕冷,這就是換毛過冬。
(4)貯食過冬:冬天的天氣很冷,小動物是很難找到食物,所以它們在秋天里就找了許多食物貯存在自己的窩里,冬天就靠吃這些貯食過冬。
4、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小結。
總結:小動物們有很多過冬的方法。靠冬眠過冬的有狗熊、蛇、烏龜、蝸牛;南飛過冬:大雁、天鵝、黃鶯;換毛過冬的有兔子、狼、狐貍等;貯食過冬的有螞蟻、松鼠;大雁、候鳥都是遷徙到南方過冬的等等。
三、欣賞PPT課件,歸納。
1、觀看PPT課件。
2、認識更多的小動物是怎么過冬的。
提問:剛才,我們說的是生活在陸地上和天上的動物,誰能告訴我,生活在水里的魚類將怎樣過冬呢?
介紹魚類過冬:冬天,河面上的水都結冰或是非常冷,但是河底的水更暖和,所以河里的魚都游到河底去過冬。
3、了解動物與季節的關系,知道動物有各種方法過冬,這是保護自己生存的最好方式。
提問:假如這些動物不想法過冬,那將會怎樣?
總結:如果動物們不過冬很有可能會餓死會冷死。動物們過冬是為了保護自己生存。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探索發現泥土的奧秘,知道泥土里有很多養分,是許多動植物賴以生存的基礎。
2、知道正確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3、體驗探索的樂趣,并萌發對泥土的感情。
4、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5、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一把小鏟子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活動。
教師:你們見過泥土嗎?哪些地方有泥土?你們猜猜泥土里有什么?
二、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
1、教師:這塊泥土地中長了些什么?如果沒有泥土。植物會怎樣?你們知道泥土里有些什么嗎?猜猜看。
2、和你們想的是否一樣呢?
3、幼兒自由觀察,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
三、教師小結。
教師:為什么泥土里會有這么多的東西呢?因為泥土怎么樣?(泥土里有許多養分,植物生長血藥養分,所以泥土是植物生長離不開的地方。許多小蟲子就喜歡在泥土里生活,所以泥土還是許多小蟲子的家)
四、引導幼兒再次探索的興趣
教師:今天我們發現泥土里有許多奇怪的小蟲,那它們是怎樣生活在泥土里呢?我們下次再來尋找、發現。
活動延伸:
請家長帶孩子到泥土地里找找看,土里有哪些小動物。挖土時需要什么工具?引導幼兒討論,使用鏟子的時候應注意什么?(挖泥的.時候,小心泥土中生長的植物,一邊挖一邊看。同時要注意身邊的小朋友,自己的鏟子不要碰到他們,注意安全)。
活動反思:
《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所說: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從而使孩子更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做一個生活的熱愛者。作為幼兒教師的我更應該注重激勵、呼喚、鼓舞幼兒去動手、去操作、去探索、去發現。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彈性”這一科學現象的興趣,培養其關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2、通過探索有彈性的物體,初步認識物體的彈性,并了解彈性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3、嘗試改變物體的彈性,體驗科學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1)教師、家長、幼兒共同搜集若干有彈性的物體,如彈簧及帶彈簧的物品(彈簧秤、拉力器等)、松緊帶、橡皮球、海綿等,投放在科學區中,供幼兒自由活動時操作。
(2)搜集有關物體彈性的圖畫或文字資料。
2、記錄紙、筆、展示板等。
活動過程
1、幼兒自由探索,感知物體的彈性。
(1)認識材料。
“小朋友,桌子上有老師給你們準備的許多東西,快看看都有些什么?”(引導幼兒一一說出桌子上的材料)
(2)自由探索彈性物體,并進行記錄。
“請小朋友們都來玩玩這些東西,看看會有什么發現?請把你的發現用你喜歡的方式記下來,可以畫,也可以用文字表示。”
(3)幼兒將自己的記錄紙張貼在展示板上。
2、分享交流,了解物體的彈性特征。
(1)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發現與記錄。
“誰來介紹一下你發現了什么?”(教師有針對性地請記錄具有代表性的.幼兒到前面來介紹)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在幼兒介紹的基礎上進行匯總記錄,將幼兒的發現及時記在大記錄表中。
(2)討論幼兒的發現,了解物體有彈性。
“小朋友們的發現我們都記了下來。大家仔細看看,從結果里你發現了什么?” 請幼兒充分討論,自由發表自己的想法。
(3)小結彈性經驗,提升所有幼兒經驗。
3、擴展幼兒經驗,了解彈性與人們生產、生活的關系。
“有彈性的東西在我們生活中可以用來干什么?它有什么好處?”引導幼兒聯系實際,回憶生活中彈性的作用,給我們的生產與生活帶來的方便等。
4、發散幼兒思維,將幼兒彈性經驗提升。
“彈性有這么多好處,如果讓你來當設計師,你想用彈性的東西做些什么?讓我們的生活更舒服更方便?”
5、嘗試將鐵絲變成彈性物體,引發新經驗。
(1)觀察鐵絲,提出挑戰。
“鐵絲有沒有彈性?我們能不能把它變得有彈性?大家一起來試試。”幼兒自由探索。
(2)小結:鐵絲彎了幾圈后就有彈性了。彈簧就是這么做成的。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用彈簧、松緊帶、海綿等進行一些小制作。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實踐中感知肥皂的主要特征,了解肥皂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
2.樂于參與活動,能大膽表述自己的發現。
3.體驗成功帶來的樂趣。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臟手帕一塊、水四盆、大肥皂1塊、小肥皂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臟手帕,引起幼兒注意。
提問:
這塊手帕干凈嗎?(不干凈)手帕臟了怎么辦?(要放在水里洗一洗)
是不是放在水里洗一下就干凈了呢?教師邊問邊把手帕放在水里搓一下,然后拿出來給小朋友看:手帕洗干凈了嗎?(啟發幼兒觀察手帕病沒洗干凈。)
教師接著問:那怎么辦呢?(啟發幼兒講述要在手帕上擦點肥皂。)
二、教師進行操作,引導幼兒觀察手帕怎么干凈的。
教師拿出一塊干肥皂在手帕上擦了幾下,可肥皂擦不上去。(引導幼兒講出肥皂要沾些水。)
教師在肥皂上沾了一點水,擦在手帕上,說:請小朋友看看,現在手帕洗干凈了嗎?(如果幼兒說:“還要搓一搓,搓出泡沫后再放到水里洗,手帕就會洗干凈了。”教師可按照幼兒說的,搓出泡沫,然后放在清水里洗凈,再拿出來給幼兒看,幼兒會發現手帕已變干凈了。)
三、向幼兒介紹肥皂的性質、用途和使用方法。
教師作啟發性提問:手帕上的臟東西到哪兒去了?(引導幼兒觀察臟東西到水里去了。)
臟東西怎么會到水里去了呢?回答后讓每個幼兒用手指觸摸沾上肥皂是怎么樣的'。(又粘又滑)
教師小結:肥皂碰到水后,就變得又粘又滑了。擦在手帕上,經過揉搓就會產生泡沫,手帕上的臟東西就被粘住帶到水里去,所以手帕就變干凈了,而盆里的水卻變臟了。
教師讓每個幼兒按照洗手帕的方法把自己的手洗干凈,先把手弄濕,擦上肥皂,雙手互搓,搓出泡沫后,再放在清水里邊搓邊洗。通過洗手的練習,使幼兒懂得肥皂的性質(遇水后粘滑,搓動時有泡沫)和用途,并學會了正確使用肥皂的方法。
教師做小實驗:把一小塊肥皂浸在熱水里,讓幼兒觀察肥皂塊漸漸變小,直到變成肥皂水,使幼兒懂得肥皂會溶解于水的特點。
四、復習歌曲《肥皂泡》。
活動反思:
肥皂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日用品,孩子們在洗手時只是草草的使用,并不是想用它把手洗干凈,而感興趣的是搓出來的泡沫。因此,僅用看看、問問、猜猜的方法認識肥皂,既不能引起幼兒觀察的興趣,又不能達到發展幼兒思維的目的。
而這次活動,我把認識肥皂的教學和洗手帕結合進行,是從幼兒的年齡出發,考慮幼兒的情緒、愛好和心里的因素,它巧妙地利用了幼兒求知欲,好奇心強,喜歡自己探索、自己動手等特點,讓幼兒主動地了解實物的特點和規律,這于傳統的注入式相比,顯然是好多了。
其次,本活動從“手帕臟了怎么辦?”這個問題開始,逐步打開幼兒思考是閘門。通過教師邊提問邊操作,邊讓幼兒自己動手實踐,使幼兒懂得手帕臟了要洗;要把手帕洗干凈,一定要擦上沾了水的肥皂,搓出泡沫;由于肥皂又粘又滑,手帕上的臟東西就會被肥皂泡沫粘住帶到水里去,成為一塊清潔的手帕。隨著手帕由臟到干凈,幼兒也隨之掌握了肥皂的性質,了解了其用途與使用方法了。
第三,次活動在讓幼兒認識事物時所采用的方法是從形象到抽象,從具體到概括。這樣,幼兒通過各種形象和動作的刺激與反射,所獲得的知識便會記得牢,經久不忘。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陳鶴琴老先生說:教師的設計始終要以幼兒為核心,所設計的活動本身,要充足給予幼兒放手操作的機會,因此所尋找的玩具一定是“活”的,是能有多重針對性,并且源于幼兒鮮活的生活實際的,是具有相當趣味性的。
瓶子是孩子身邊最熟悉的生活用品之一,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各式各樣、多姿多彩的各類瓶子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方便,還給幼兒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樂趣和探究的思索及創意的空間。面對小班幼兒游戲特點和這些散了家的“瓶子和蓋子”,老師卻發現其中許多教育契機和可挖掘可利用的教育資源,于是誕生了這個‘瓶子和蓋子’的活動。根據小班孩子的年齡特征,同時考慮到瓶子蓋子對幼兒小肌肉、一一對應等能力的`發展,制定了以上目標。嘗試用掀、拔、旋、按等動作打開和蓋住瓶子,發展小肌肉動作;初步感知瓶口大小和蓋子大小的關系。材料就是各種各樣的瓶子及其蓋子。在流程設計上,主要是通過幫娃娃家整理物品的游戲形式,采用了層層遞進的原則,不斷讓幼兒自然地練習掀、拔、旋、按等動作,在這個過程中感知瓶口大小和蓋子大小的關系。
活動目標:
1.初步知道瓶和瓶蓋的作用,能根據瓶口的特征(大小、有無羅紋等)選擇合適的蓋子。
2.能積極嘗試擰緊瓶蓋,獲取擰、按的技能,發展手部動作。
活動準備:
設置小鹿的家,布偶小鹿媽媽,教師和幼兒共同收集各式帶蓋子的瓶子和罐子。
活動過程:
1.用情境小鹿媽媽請小朋友幫忙引出話題,并引導幼兒討論蓋子的作用。
(1)提問:“小朋友看看,誰到我們班來做客了?小鹿媽媽正準備帶鹿寶寶們出去旅游。她準備了許多有用的東西放進瓶子里,可是不小心瓶蓋子全亂了,這下該怎么辦呢?鹿媽媽真著急呀!沒有了蓋子,瓶子好用嗎?為什么?
(2)引導幼兒討論瓶蓋的作用:沒有了蓋子,瓶子里面的東西會掉出來,會被弄臟,用時不方便,吃的東西就會變的不衛生。
(3)教師提問引起幼兒動手操作的興趣:“誰來幫助小鹿媽媽呢?
2.幼兒動手操作,嘗試根據某種特性為瓶子選擇合適的蓋子。
(1)提問:“小朋友都愿意幫助有困難的人,那我們今天就來試試。看誰能為小鹿媽媽找到最合適的蓋子并蓋緊。”教師觀察幼兒是如何嘗試給瓶子選擇蓋子的。
(2)幼兒將先蓋好蓋子的瓶子送給鹿媽媽(老師)檢查,是否正確配對并蓋好了。
(3)啟發幼兒談談是怎樣為瓶子找到合適的蓋子的。
提問:你是怎樣為瓶子找到好朋友瓶蓋的?
為什么這個瓶蓋正好能蓋上呢?
找一位沒配好的幼兒提問:你的瓶子找到好朋友了嗎?為什么沒找到?再找找看,(教師拿起一個不配的)問:這個行嗎?為什么不行?
教師小結:瓶蓋和瓶口正好一樣大才能蓋上。
(4)幼兒再次嘗試用擰、按的方法蓋瓶蓋。
小朋友,現在我們再換一個瓶子來找瓶蓋朋友,找到后,想個辦法把它蓋緊。
3.幼兒操作。
提問:(1)請一位小朋友拿著蓋好瓶蓋的瓶子出示給大家看,提問:你的瓶蓋蓋緊了嗎?你是怎樣用你的小手把蓋子蓋上的?(旋上、轉上)。你是用擰的方法,為什么這個瓶蓋要擰?你們發現瓶蓋和瓶口有個小秘密嗎?里面有一圈一圈的叫羅紋。有羅紋的就要擰。是不是你們每個小朋友都用擰的方法呀?
(2)請一位按瓶蓋的幼兒出示瓶子。提問:你的瓶蓋是擰上去的嗎?你是怎樣蓋瓶蓋的?這個瓶蓋有沒有羅紋?(沒有)我們就用按的方法,要用點勁!
4.用情境方式結束: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將蓋好蓋子的瓶子送給小鹿媽媽。
教師以小鹿媽媽感謝小朋友的口吻進行小結:“謝謝小朋友幫了我的大忙,你們的小手真能干,為每一個瓶子找到合適的蓋子,而且會用擰、按的方法蓋瓶蓋子,這下我可以帶寶寶出去玩了,小朋友再見!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制作飛行玩具,樂于與同伴分享自己的發現和作品。
2.探究不同紙質和折疊方法對自制飛機飛行的影響,初步嘗試探究解決建構、制作和試飛的問題。
活動準備:
2-3中不同紙質的、大小相同的長方形紙。
活動過程:
一、猜謎導入。
一只大鳥真稀奇,只喝油來不吃米。銀光閃閃飛上天,展翅能飛千萬里。--飛機
二、探索活動。
1.教師師范折疊飛機的'關鍵步驟,引導幼兒認真觀察。
2.提出折疊飛機的要求。
先學習第一種折法,比較不同質地的紙飛機哪種飛得更平穩、飛得更遠。
再學習第二種折法,比較不同質地的紙飛機哪種飛得更平穩、飛得更遠。
再用同一種質地的長方形紙按不同折法進行折疊,比較哪種折的飛機飛得更平穩、飛得更遠。
3.幼兒折疊飛機后,自由試飛,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比較探究,做好觀察記錄。
4.幼兒試飛后,教師引導幼兒發現試飛中的問題,鼓勵幼兒通過調整紙張摸出的折疊來解決問題,使飛機飛得更平穩、更遠。
三、小結。
1.小朋友在探究過程中發現了什么問題,你是怎么解決的?
2.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自制小飛機風飛行比賽。
科學活動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認識金魚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及用途,知道金魚很漂亮、很可愛,可供人們觀賞。
2、學會用相應的詞匯來表達,如:游來游去、游上游下、魚鰭等。
二、活動準備:每組一個魚缸,里面裝上各種顏色的金魚,魚食。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金魚,引導幼兒觀察,然后回答問題:
1、魚缸里有什么?(金魚)金魚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幼兒觀察金魚的顏色、外形)
2、幼兒回答后,教師小結:金魚的品種很多:有紅、白、黑等多種顏色。
(二)、教師邊提問邊引導幼兒有順序地觀察:
1、金魚的頭上有什么?金魚的身上有什么?(學習詞匯:魚鰭)
金魚的身體后面有什么?
2、幼兒在教師引導下回答后,教師做小結:金魚有頭,頭上有兩只圓圓的大眼睛,眼睛是突出的,頭上還有嘴;金魚的身上有魚鰭;身體后面有尾巴。
(三)、引導幼兒觀察金魚的生活習性:
1、金魚愛吃什么?(魚食、小蟲)讓幼兒給金魚喂食并觀察金魚是怎樣吃東西的,可讓幼兒模仿做金魚吃魚食時嘴一張一合的樣子。
2、金魚喜歡在什么地方生活?(水里)它是怎樣活動的?(在水里游來游去、游上游下的)
(四)、教幼兒念“小金魚”的兒歌,鞏固對小金魚的認識:小金魚、水里游,搖搖尾巴點點頭。游來游去多自由,真象一群好朋友。
(五)、讓幼兒邊念兒歌邊學小金魚游水出活動室,課時結束。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08-06
科學活動教案【精】01-08
有趣的科學活動教案03-26
關于科學活動教案09-28
有關科學活動的教案08-26
科學領域活動教案06-08
科學活動教案【熱門】01-17
【推薦】科學活動教案01-17
科學活動教案【薦】01-16
【熱】科學活動教案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