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濱遜漂流記公開課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魯濱遜漂流記》教案9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魯濱遜漂流記》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魯濱遜漂流記》教案1
[教學目標]
1、會寫14個生字,正確認讀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默讀梗概,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能用小標題的形式進行概括。
3、感知魯濱遜的人物形象,激發學生閱讀整部作品的興趣。
4、培養學生在逆境面前戰勝困難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快速閱讀中把握故事的主要內容。
2、關注人物命運,體會魯濱遜不怕困難、頑強生存、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世界文學寶庫里,不僅有許多中國的經典作品,還有許多外國的文學名著。這些名著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成為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誰能說一說你讀過的外國名篇名著?(學生交流)今天老師也想給大家推薦一本書。(板書課題,簡介作品及作者)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力求把句子讀通順。
2、課件出示生字新詞,指名讀,正音,全班齊讀。
3、交流不懂的詞語,結合上下文或利用工具書弄清楚詞語的意思。
三、閱讀梗概,了解主要內容
1、大家快速瀏覽課文,看課文是用什么方式來給我們介紹這部小說的。(用梗概和精彩片段兩種方式)
2、什么是梗概?(梗概是一種應用文體,常用來簡要介紹電影、電視和小說的情節。翻開一本書,一般能在封面、扉頁或封底上見到它。)
3、快速瀏覽課文梗概,簡要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生讀文后舉手發言)
4、交流這部小說的大意。(主要寫了遇難荒島的魯濱遜與自然斗爭。他在島上建房定居,畜牧種植,以頑強的意志生存了下來,還收留了一個野人,取名“星期五”,他們愉快地生活在島上。后來,他們救了一位船長,船長帶他們回到了英國。)
5、再讀課文,思考:課文梗概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寫了哪幾件事?請用小標題的方式列出來。
四、小結課文
同學們,在這樣的環境中,魯濱遜是怎樣生存了二十多年呢?請大家閱讀節選部分,思考一下:他克服了哪些困難?他的心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聽寫詞語表中的.詞語。
2、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梗概部分,誰能說說這個部分寫了魯濱遜流落荒島的哪些事。
二、精讀片段
1、快速瀏覽片段,試著說說課文節選片段的主要內容。(指名說)
(主要寫了魯濱遜在逆境中心理活動的變化過程,用理智戰勝失望,從而改善生活的事。)
2、說說片段在表達上與梗概相比有什么不同。(片段用第一人稱描寫“我”流落荒島后的所見所聞、所想所做,其中大量細膩逼真的心理活動描寫,增強了小說的真實性。)
3、上節課老師給大家留了幾個問題:魯濱遜克服了哪些困難?他的心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請同學們閱讀節選部分,把他克服的困難及克服困難的辦法做上記號,并與同桌交流。
4、全班交流,共同品讀句子。(課件出示)
(1)我現在處在一個令人憂傷的、沒有言語交流的生活場景中,也許這種生活在世界上是前所未聞的。但我必須接受這種生活,并且一天一天過下去。
(這句話正是魯濱遜孤島生活的寫照。可以看出他的心情是憂郁和寂寞的。)
(2)我不稀罕它可以給我弄來什么東西,也不稀罕它可以同我做伴,我只需要它同我聊聊天,但是卻辦不到。
(這句話表現了魯濱遜的孤寂和無奈。想和這條狗交流,但是做不到。)
(3)總的說來,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盡折磨的處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寬慰的東西。
(結合前文魯濱遜記錄的“幸”和“不幸”來理解,可以知道魯濱遜孤身一人,流落荒島,艱險重重,是不幸的;但比起葬身大海的伙伴,他畢竟還活著,活著就有希望,所以也算寬慰。這句話是魯濱遜“知足安命”思想的集中體現。)
(4)這場世界上苦難最深重的經歷告訴世人:在困境中,我們可以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并且從中找到一些東西來寬慰自己。
(這句話是魯濱遜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的集中體現。他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使自己能理智地面對現實,從絕望中看到希望的火花,從而得到內心的安慰,獲得堅持下去的勇氣和信心。)
5、過渡:深陷孤島,困難重重,魯濱遜沒有向困難低頭,令人欽佩,你覺得魯濱遜身上有哪些可貴的品質?
(勇敢堅毅、勤勞善良、積極樂觀、富于智慧、有冒險精神)
6、找出你認為最能體現魯濱遜精神的內容,有感情地讀一讀。
7、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受這種精神。(出示魯濱遜的“幸”與“不幸”。同桌間逐條對照互讀。男生讀“壞處”,女生讀“好處”;老師讀“壞處”,全體同學齊讀“好處”。)
8、結合整個節選片段內容,試著用“從……中,我感受到魯濱遜是……的人”來說一句話。
9、最近你遇到什么困難或有什么煩惱嗎?可以像魯濱遜一樣把壞處與好處列出來,再說說這樣做對你是否有幫助。(啟發聯系實際談)
三、激發閱讀興趣,拓展提升
學完了這篇課文,請同學們想一想在梗概中還有哪些部分也會很精彩?你還想了解什么?(學生交流)同學們有這么多的疑問,我們還是去看看原著吧。我相信,你一定會被小說精彩的情節所吸引,解開心中的疑問。
[教學板書]
5、魯濱遜漂流記(節選)
喜歡航海和冒險
荒島歷險海上遇難
建房定居畜牧種植
救“星期五”
獲救回國不畏艱險
樂觀向上
片段困難重重
理性思考
[教學反思]
在教學本課時,我先讓學生多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魯濱遜戰勝各種困難的經歷。學生掌握了這些,我再講解課文的重點句子,學生就能很好地感悟到魯濱遜面對逆境時積極的人生態度,并從中悟出生存的道理。最后,我讓學生仿照魯濱遜的方式,寫一寫自己遇到的困難和煩惱,學生能從中找到共鳴,積極性很高,課堂效果很好。
《魯濱遜漂流記》教案2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讀課文,了解魯濱遜在荒島創造條件、謀求生存的非凡經歷,學習寫梗概的方法。
2.探究魯濱遜能在荒島上生存下來并且生活得很精彩的原因,感悟魯濱遜面對困難時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3.激發課外閱讀整部作品的興趣,培養勇于戰勝困難的大無畏精神。
要點把握
1.了解魯濱遜的歷險經歷,體會其內心想法,感知人物形象,學習他頑強、樂觀的精神。
2.培養細讀文本的習慣,學會正確的閱讀方法,激發閱讀課外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
1.回顧內容,加深理解。
指名說一說《魯濱遜漂流記》這部小說的主要內容。
(教師課件出示提示。)
通過閱讀《魯濱遜漂流記》這部小說的故事梗概,我了解到這部小說主要寫了魯濱遜在一次航海中________,漂流到________。為了生存,他________,最后________。
2.學生根據提示匯報,師生共同評價。
3.魯濱遜在荒島上創造了生存的奇跡,說說他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4.教師過渡,導入新課。
過渡:正如同學們所說,魯濱遜是一個勇敢的航海家和冒險家,他在荒島上的經歷表現出他是一個勇敢堅毅、樂觀積極的人。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跟隨作者的敘述,去具體感受他的這些品質。
二、研讀課文,重點探究
1.讀“梗概”,探究人物形象。
(1)指名讀第1自然段,其他學生找出概括魯濱遜性格特點的詞句。
預設:這段話位置特殊,在文中有特殊的作用。教師要讓學生明白這段話開門見山,介紹了魯濱遜愛好航海和冒險的性格特點,為后文寫他遇到困難并戰勝困難埋下伏筆。
明確:“喜歡航海和冒險”“碰到過許多危險”“一點兒也不畏懼”“希望走遍天涯海角”。
(2)品讀重點句子,體會魯濱遜的性格特點。
預設:“梗概”部分剩下的內容概括敘述了魯濱遜在荒島上戰勝困難,求得生存的經歷。在上節課初讀課文時,學生已用表格的形式概括了魯濱遜流落到荒島后遇到的困難及其解決困難的方法。教師在這里主要是引導學生在文中找到相關的語句,通過品讀句子來具體感受魯濱遜“喜歡航海和冒險”“碰到過許多危險”“一點兒也不畏懼”“希望走遍天涯海角”等性格特點。
①體會魯濱遜初到荒島的心情。
這是一個無名的、沒有人居住的荒島,到處是亂石野草。他又冷又餓,心里想:流落到這種地方,怎樣活下去呢?(魯濱遜身處孤島、瀕臨絕境,心中不免有些擔憂和惶恐。)
在船艙里,魯濱遜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東西,陸續搬到岸上。沒有淹死的一條狗、兩只貓陪著他,這使他在凄涼中感到一絲安慰。(即使面對絕境,哪怕是一絲的希望也讓魯濱遜感到高興。)
②從魯濱遜解決困難的行動中感受其品質。
困難一:無住所。
魯濱遜走遍荒島,在山坡上選擇了一塊有水源、有樹蔭、又可以防野獸的地方,用木頭和船帆搭起一座簡陋的帳篷。(魯濱遜在選擇容身之地時充分考慮了各方面的因素:有水源、有樹蔭、防野獸,體現了魯濱遜的聰明才干和堅強的意志。)
困難二:食物很快吃光了。
他每天或是拿著槍,帶著狗到森林里去打獵,或到海邊去捕魚,還把捕到的活山羊畜養起來。
他用這點兒麥種反復種收,到了第四年,終于吃到了自己種的糧食。
(魯濱遜為了生存下去,想到了各種辦法來解決食物問題。由此可見魯濱遜是一個堅韌不拔、不畏艱難,能靠智慧解決困難的人。)
困難三:野人襲擊。
魯濱遜在恐懼之中開始考慮怎樣對付這些可能出現的野人。(魯濱遜迎難而上,勇敢地面對現實,想辦法戰勝危難。)
魯濱遜決心救下這個逃跑的野人,于是他開槍打死了追趕他的另外兩個野人。(魯濱遜敢想敢做。)
困難四:發現英國船只叛亂
魯濱遜和“星期五”救出了船長,船長愉快地答應帶他們回英國去。(勇救船長,體現了魯濱遜的機智勇敢。)
(3)教師小結。
小結:面對惡劣環境的挑戰,魯濱遜沒有絕望和妥協,而是勇敢地面對現實,用頑強的毅力和勤勞的雙手同困難作斗爭,創造了不朽的傳奇。他的這種在絕境中樂觀向上、勇于拼搏、機智勇敢、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們大家學習。
2.讀節選片段,把握人物形象。
(1)教師出示閱讀提示,引導學生閱讀。
過渡:這個節選片段主要講述了魯濱遜初到荒島時的生活狀態和他面對現實的思考。請大家朗讀這個片段,思考以下幾個問題。(課件出示問題。)
①魯濱遜克服了哪些困難?
②他的心態發生了什么變化?
③你覺得魯濱遜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2)學生帶著問題讀選文,在文中圈點批注。
(3)學生分組交流討論,感知人物形象,教師相機指導。
(4)小組派代表在班級匯報,教師整理匯報結果。
匯報展示:
①魯濱遜克服了哪些困難?(身陷孤島,生活憂傷寂寞;在島上缺少必要的工具,干什么都困難重重。)
重點句子:我現在處在一個令人憂傷的、沒有言語交流的生活場景中,也許這種生活在世界上是前所未聞的。
明確:這句話是魯濱遜在孤島上生活的寫照。他所要過的生活“在世界上是前所未聞的”,他的心情是憂傷的。一個人置身于孤島,魯濱遜面對的困難除了吃穿住的窘迫,還有內心的孤寂和絕望,這是他能否在島上活下去的關鍵。他認識到了這一點,就能更好地戰勝這些困難。
我幾乎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片用柵欄圍起來的小小的住所。
我花了好長的時間才砍下那些木材,并且在林子里加工好,但是把他們運回家去的時間更要長得多。所以我需要花兩天時間砍成一根木樁,把它運回家,在第三天才把它打進地里。
明確:這些句子表明魯濱遜每完成一件事都要付出非常多的時間和精力,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到魯濱遜具有頑強的毅力和肯吃苦的精神。
②他的心態發生了什么變化?
預設:這個問題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師應以選文后半部分為依據,重點引導學生分析魯濱遜面對現實情況時心理產生的變化,探究他列出“壞處”和“好處”的作用,并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深刻感悟魯濱遜從自己的不幸處境中得出的經驗教訓的現實意義。
A.文中表明魯濱遜心理變化過程的句子:我的理智現在已經逐漸能夠控制我的沮喪心情,我開始盡可能地安慰自己,把我遇到的兇險和幸運作個對比,使自己能夠心平氣和。
B.魯濱遜列出“壞處”和“好處”的作用。
明確:首先給魯濱遜帶來了勇氣,使他清楚地認識到自己還沒有完全處于絕境;其次,這也使魯濱遜能夠知足安命,不再抱怨眼前的一切,接受現實,積極樂觀地謀求生存;再次,他通過對照得到心理安慰,得到了要頑強活下去的理由。
C.理解魯濱遜得出的經驗教訓。
相關句子:總的說來,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盡折磨的處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寬慰的東西。
在困境中,我們可以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并且從中找到一些東西來寬慰自己。
明確:這兩句話集中體現了魯濱遜積極樂觀的精神,他的這種做法啟示我們: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當我們遇到不利環境的時候,就要像魯濱遜一樣直面現實,在絕望中尋找希望,增強跟困難作斗爭的信心。
③你覺得魯濱遜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明確:魯濱遜是一個不屈服于命運的人,面對命運棄他于孤島,能及時調整心態,努力改變不幸的命運;他是一個善于調整心態的人,他經歷了三次心態調整,逐漸解決了生存問題、生活問題及如何活得有意義的問題;他是一個不怕孤獨的人,他與貓狗為伴,以記日記來排遣寂寞,活得充實;他是一個以苦為樂的人,盡管島上條件極差,他仍不斷自我安慰,盡量改善生活;他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面對不幸,他沒有失去生活的信心,而是熱情地投入實際生活中去。
(5)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選段,邊讀邊感受魯濱遜這個人物形象的特點。
三、讀寫結合,學有所獲
1.師生共同探究寫法。
(1)通過比較“梗概”和節選片段在表達上的不同,引出第一人稱敘述。
預設:學生通過朗讀能很容易發現“梗概”和節選片段在表達上的不同。最明顯的不同是人稱不同--“梗概”采用第三人稱,節選片段采用第一人稱。由此導致的語言風格不同--“梗概”采用概括性描述,語言簡練;節選片段的語言生動、形象,有較多的細節描寫。兩者的差別正顯示了第一人稱敘述的好處。
(2)教師引導學生了解第一人稱敘述。
方法點撥:所謂第一人稱敘述,即行文中作者以“我”(或“我們”)的身份和角度展開敘述,直接向讀者敘述所見、所聞、所想、所感。這個“我”可以是作者自己,也可以是作品中的人物。采用第一人稱進行敘述,有助于作者或人物思想感情的抒發、內心活動的描寫,增強文章的真實性和親切感。
(3)學生通過朗讀自主感悟第一人稱敘述的好處,并在討論交流中加深理解。
2.學生嘗試運用。
(1)教師出示一個以第三人稱敘述的.片段。
(2)學生運用第一人稱改寫這個片段。
(3)對比閱讀,感受第一人稱寫法的好處。
(4)教師小結。
四、課堂回顧,拓展閱讀
導語:面對人生困境,魯濱遜的所作所為顯示了一個硬漢子的堅毅性格和英雄本色。在西方,“魯濱遜”已經成為冒險家的代名詞和千萬讀者心中的英雄。老師讀了這部小說后想到了海明威的名言:“一個人并不是生來就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消滅他,可就是打不敗他。”不知道同學們讀了原著之后會不會也有這樣的想法呢?
1.教師出示準備好的《魯濱遜漂流記》原著,激趣薦書。
師:《魯濱遜漂流記》是一部小說,本課中的“梗概”部分實際上是對小說進行了縮寫,原著的情節更加生動,描寫更加細致。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找來原著讀一讀,將會大有收獲。
2.教師推薦適合這本書的幾種讀書方法。
(1)過電影的方法。
讀書是把語言文字轉化成鮮活的形象與畫面,這是一個硬工夫,需要我們不斷練習。閱讀這本書時,可以在腦子里邊讀邊演電影,這樣可以讀得特別深入,真正做到入眼、入腦、入心。
(2)復述的方法。
我們讀到某個章節,會被書中的情節與人物深深地吸引,特別想與他人交流和溝通。那么,我們可以在各自的小組與同學,或者在家里與父母繪聲繪色地講一講所讀的章節,這樣還可以練習我們的口語表達能力,提高口語表達水平。
3.學生選讀某個章節,概括主要內容,再試著在小組內講一講。
五、摘抄積累,作業設計
1.摘抄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豐富積累。
2.課外讀一部小說,嘗試著寫梗概。
3.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同步鞏固練參見“世紀英才叢書--世紀英才好學案”,閱讀提升練參見“英才好閱讀”叢書)
板書設計
教學重點片段實錄
◆閱讀“梗概”,了解大意
(學生快速瀏覽“梗概”部分。)
師:讀了“梗概”后,誰能給大家說說這部小說的大概內容?
生:這部小說講了魯濱遜在海上遇險后流落到了一個荒島上,一個人過著艱難的生活的故事。
師:他為什么會流落到這個荒島上?他是怎樣生活的?最后結局怎樣呢?你能更完整地說說嗎?
生:小說講了一個叫魯濱遜的英國人,在一次航海中遇上大風,船翻了,漂流到一座荒無人煙的小島上。他戰勝了種種困難,在島上生活了二十多年。最后終于獲救,回到了英國。
師:你概括得比較完整,語句也很簡潔。從“梗概”中我們可以看出小說的重點部分是什么?
生:小說重點寫魯濱遜漂流到島上后遇到了很多困難,他想方設法克服了那些困難。
師:具體有哪些困難呢? 他又是怎樣克服困難的呢?請大家再次默讀“梗概”,把魯濱遜遇到的困難及克服困難的辦法做上記號。
(學生快速默讀課文,圈點批注。)
師:同學們讀得很快,做的批注也很精彩,哪位同學能來說一說?
生:首先是沒有住的地方。“魯濱遜走遍荒島,在山坡上選擇了一塊有水源、有樹蔭、又可以防野獸的地方,用木頭和船帆搭起一座簡陋的帳篷。那兒可以看到海面,他希望瞧見過往的船只,以便請求救援。”他在荒島上建房定居,等待救援。
生:還有吃的困難,魯濱遜先是從船上找到很多吃的東西,但因為從“破船上搬下來的食物很快吃光了,要想活下去,就得想辦法”。于是,“他每天或是拿著槍,帶著狗到森林里去打獵,或到海邊去捕魚,還把捕到的活山羊畜養起來。后來他竟有了成群的山羊,可以常喝羊奶,吃羊肉”。他還把從船上搬來的麥子“撒在圍墻里,不久長出了嫩芽,后來結出了十幾個穗子。他用這點兒麥種反復種收,到了第四年,終于吃到了自己種的糧食”。
生:還有一點,就是孤獨,幸虧還有一條狗和兩只貓跟他做伴。
生:我覺得他最大的困難是恐懼。有一天,他發現了野人的腳印,擔心野人會來吃掉他,“于是他在住所前的空地上插下楊柳樁子,又將羊群分成幾個地方圈養”。后來,他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跡和滿地的人骨,他開始考慮怎樣對付這些可能出現的野人。
師:他有什么辦法可以解除孤獨嗎?
生:后來,魯濱遜救了一個被同伴追殺的野人,給他取名“星期五”。經過教化,這個野人成了他的好幫手。
師:現在,我們嘗試著把重點內容抽出來,再講一講小說的大概內容。
生:從前,有一個叫魯濱遜的英國人在海上遇險,漂流到了一個荒島上。為了生存,他用木頭和船帆搭帳篷。為了解決吃飯問題,他拿著槍到森林里去打獵,到海邊去捕魚,還把捕到的山羊畜養起來,并種了一些麥子。當發現島上可能有野人時,他想辦法對付野人,戰勝恐懼。二十六年后,他救了一個被同伴追殺的野人,給他取名“星期五”,并教化他,讓他成為自己的幫手。有一天,他倆看到附近停了一艘船,船長被綁架,他們便救下了船長,那個船長把他們帶回了英國。
師:同學們概括得很精準。魯濱遜在看似毫無希望可言的荒島上克服了重重困難,創造了生存的奇跡,說說這時他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生:勇敢堅毅、樂觀積極,靠智慧解決困難等。
賞析:本教學片段中教師主要引導學生對小說的主要內容進行概括,經歷了一個“概括--揣摩--提升”的過程。首先,教師指導學生如何根據故事梗概具體而又準確地概括小說的主要內容;接著,引領學生回到梗概之中,具體感受魯濱遜經歷的困難和如何克服這些困難的;然后,圍繞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有效地融合具體內容,進行再概括。經歷這樣的反復過程,學生的閱讀概括能力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培養。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由“梗概”和節選片段兩部分組成,“梗概”主要講了魯濱遜是如何在荒島上歷險的,突出表現了他不畏艱險、機智勇敢、聰明能干的特點;節選片段主要講了魯濱遜初到荒島時的生活情況以及他對現實的思考,重點表現了魯濱遜面對重重困難時積極樂觀的精神。這樣安排教材的目的是讓學生感悟到魯濱遜面對厄運時積極的人生態度,同時從魯濱遜在荒島上獨立生存的非凡經歷中學會生存的道理。所以在講授本課時,我特別注意向學生滲透抓緊在學校學習的機會,強健身體,鍛煉意志,豐富知識,提高技能,增強生存能力和社會競爭能力的思想。從教學效果來看,學生不僅對此有較濃厚的興趣,而且能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來談感悟,這也正體現了世界名著的魅力所在。
《魯濱遜漂流記》教案3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抓住課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內容的能力。
2.了解《魯濱孫漂流記》這部長篇小說的梗概,瀏覽作品的精彩片段,激發起課外閱讀整部作品的興趣。
3.初步了解魯濱孫在荒島戰勝困難、謀求生存的非凡經歷,體會魯濱孫戰勝困難頑強生存的積極生活態度。
4.通過討論、摘抄或寫心得體會的形式,開展交流活動,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教學重難點:
在快速閱讀中培養把握主要內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與精神。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談話導入。
2、簡介作者笛福。
二、看圖片回顧小說內容。
三、讀故事梗概,概括主要內容。
(板書)魯濱遜:冒險生活荒島余生返回英國
四、交流精彩情節,感悟人物精神。
1、魯濱遜流落荒島,遇到了哪些困難?
2、魯濱遜靠著什么克服了這些困難,在島上生活了將近28年?
3、小說那些地方可以體現出魯濱遜堅忍不拔的精神、樂觀向上的態度、豐富的知識與技能?(可以是一個動人的情節、也可以是一段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的描寫。)
▲身處不幸的處境,將好處與壞處對比起來看
▲造船、做各種生活用品花費的時間長
▲選址建房
▲種植小麥
五、交流學生摘錄的優美句段,并談談感受。
說說魯濱遜這個人物形象給了你什么啟示?
六、小結。
《魯濱遜漂流記》教案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詞語。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清課文脈絡。
教具準備:
1、 查找關于《魯濱遜漂流記》的資料。
2、 熟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教學過程:
一、談話交流,進入課文
1.出示課題。同學們,今天老師和你們學習一篇新課文。跟老師一起讀課題: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當你讀到這個課題,你腦袋里會出現什么問題 。
2.同學肯定問了許多問題,在這么多問題中,有兩個問題對于學習這篇課文來說是最關鍵的,第一,為什么這本書是男孩子必讀的書。第二,這是一本什么樣的書。接下來我們就圍繞這樣兩個問題來讀文章。
幻燈片:
1.為什么這本書是男孩子必讀的書。
2.這是一本什么樣的書。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受
1、學生自讀課文,畫出文中生字詞語
(1)小組交流學習,實在不懂的作上記號。
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課文中的我是誰?他得到的是一本怎樣的書?學生回答
(2)自由讀課文,將自己認為寫的比較好的詞語和句子圈點勾畫出來;借助工具書或討論理解字詞,依然不能理解的作上記號。
【幻燈片:扉頁 愜意 粘補 馴養 背一個筐子 棲身 】——扉頁就是書的封面之內印著書名,作者等內容的一頁,也指封面或封底前與書皮相連的那個空白頁。
——背一個筐子,背表示動作的時候念第一聲,再跟老師念一遍。
2、學生分節讀課文,隨時糾正。
3、指名說說不理解的詞語。
4、整體把握,建立印象
(1)學生討論:根據每段段意,哪些自然段可以分為一段,段意是什么。
(2)交流:
第一段(1-6):講述了《魯濱遜漂流記》是“我”一家三代相傳的書。
第二段(7-12):講述了《魯濱遜漂流記》的故事內容。
第三段(13-14):講述了“我”對魯濱遜的認識與理解。
第四段(15):講述了“我”要好好珍藏這本書,并要傳給下一代
(3)下面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這本書為什么是男孩子必讀的書。
【幻燈片:為什么這本書是男孩子必讀的書?】
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文,怎樣讀呢?老師教大家一個辦法,讀的時候特別要注意關注書的扉頁和書的內容,邊讀邊想,從文字中去尋找答案。
同學們讀得真用心,是啊,這本書三帶相傳,肯定非常珍貴,在書的扉頁上有爺爺寫給爸爸的話“ 一個男孩子必讀的書,”
【幻燈片: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有父親寫給我的話 “ 學會生存。”
【幻燈片: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 學會生存】
學會生存可是關系到一個人的生命,當然重要。并且《魯濱遜漂流記》的故事的內容也中能讓人獲得許多生存的.道理,所以這本書確實是男孩子必讀的書。
三、學習寫字
1、重點指導。
筆畫易錯寫“艘、礁”
形近字易混“粘、筐”。
2、學生寫字展示評議。
3、聽寫本課含有生字的詞語,鼓勵學生自糾后面批
四、布置作業
1、讀熟課文
2、完成《補充習題》一、二題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目標:
1、了解魯濱遜的經歷,理解“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的含義。
2、理解課文內容,領悟學會生存,學會堅強人生的道理,培養閱讀《魯濱遜漂流記》這部小說的興趣。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領悟學會生存,學會堅強人生的道理,培養閱讀《魯濱遜漂流記》這部小說的興趣。
教學難點:了解魯濱遜的經歷,理解“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的含義。
教具準備:投影機、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聽寫生字
2、讀課文
二、學習課文
(一)把握小說的主要內容
1、《魯濱遜漂流記》這部歷險小說究竟寫的是什么內容,讓“我”愛不釋手了呢?這到底是怎樣的書這么具有魅力,你們想讀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這本書。
幻燈片出示《魯濱遜漂流記》的故事梗概。
英國青年魯濱遜從小喜歡航海,曾三次離家到南美各地旅行。一日他懷著云游四海的高遠志向,告別家人,越過大西洋和太平洋,在驚心動魄的航海中經歷無數險 情,后來整條船在太平洋上不幸遇難,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惟有他一人得以奇跡般地活下來,并只身來到一座荒無人煙島上。他從絕望的縫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啟 示,性格堅強的魯濱遜在島上獨立生活了28年。他在孤島上勞作生息,開拓荒地,圈養牲畜,生產水稻和小麥,年復一年與孤獨為伴,克服了種種常人難以克服的 困難。《圣經》成為他的精神支柱,憑著驚人的毅力和頑強不息的勞動,他蓋起了房子,收獲谷物,馴養山羊,用獸皮制作衣物。他曾與野獸斗智,也曾與吃人肉的 野人斗勇。后來他搭救了一個土人,稱他為“星期五”,把他收作仆人。他以非同尋常的毅力和勇氣,克服了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用勤勞的雙手,為自己創造了一 個生存的家園。
一直到第28個年頭一艘英國船來到該島附近,魯濱遜幫助船長制服了叛亂的水手,才返回英國。這時他父母雙亡,魯濱遜收回他巴西莊園的全部受益,并把一部分贈給那些幫助過他的人們。
2、要能在一座孤島上生活28年需要什么?這些東西都是現成的嗎?魯濱遜是怎樣獲得生活的必需品的呢?
【幻燈片:他做了一只木筏,把沉船上的食物、制帆篷的布、**********、淡水、酒、衣服、工具等一一送到島上。他用帆布搭起帳篷,作為棲身之處,并將船上運來的東西藏在這里,靠船上剩下的食物生活。】
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文的第七至十一節,畫出能夠體現魯濱遜“聰明機智”而又具有“堅強毅力”的詞句,多讀幾遍。
3、匯報交流,理解魯濱遜的聰明機智與堅強毅力
(1)看到畫面了嗎?隨著文字,在你的腦海里閃現了怎樣的畫面呢?魯濱遜在孤島上過得是怎樣的生活,他又是怎樣面對的呢?誰能說一說。
(2)在我們想象的畫面中我們能看到魯濱遜在這座荒蕪人煙的小島上棲身的艱辛與面對的危險。但是他卻能勇敢地克服。讀書就應該這樣,讀的時候要在腦海里閃現畫面,只有這樣,人物的形象就鮮活了,那么書就被你讀活了,你才真正地讀進書里邊去了。
(3)課文中還有許多像這樣概括性的簡短的情節,請你選擇其中一個,邊讀邊想象,這時候你又看到了一個怎樣的魯濱遜的形象,等會兒請同學交流你所看到的畫面。
(4)同學們一定能通過想象,把文字變成了會動的立體畫,從中認識到魯濱遜在困難中,在危險里,他勇敢頑強堅忍,熱愛勞動,看到了魯濱遜這樣一位成功者,一位英雄的形象。
4、讀到這里,你覺得這部小說的內容有吸引力嗎?你還想了解些什么?
(二)體會“我”的感受
1、讀書要讀出自己的感受,課文中的吳緬讀了這本書后有什么感受呢?
2、理解“名言”
(1)你能說幾句名言嗎?這些名言給了你什么啟迪?
(2)吳緬喜歡上了書中的一句名言,這句名言的內容是什么?“我”是怎樣理解的呢?
【幻燈片: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百倍。】
(3)我們的大家是怎樣理解這句名言的呢?能不能結合自己的經歷或者讀過的書來說說自己的理解。
(4)老師在讀《魯濱遜漂流記》的時候,發現了這樣一句話,同樣的簡簡單單,同樣能給我們許多啟示。
【幻燈片:一個人只是呆呆地坐著,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東西,是沒有用的,這個絕對的真理,使我重新振作起來。】
請你讀讀這句,你又能感悟到什么?誰能向同學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3、除了理解一些名言的意思外,老師覺得讀書的時候還要能發揮豐富的想象力,想象出人物的形象,吳緬在讀書過程中就慢慢在心目中勾畫出魯濱遜的樣子,讓我們來讀一讀課文的地十四節。
4、吳緬為什么希望自己成為這樣一個人呢?從這身裝束打扮中你能看出魯濱遜是“一個探索者。一個發明家,一個善于創造性勞動的人嗎?
三、整體聯系,理解課題
1、吳緬為什么要把這本書珍藏起來,傳給兒子呢?
2、吳緬的爺爺為什么要把書傳給他的爸爸,他爸爸為什么又要把書傳給吳緬呢?
3、現在我們能不能說說課文為什么要以“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為題嗎?這本書女孩子不能讀嗎?
四、讀寫結合,促進發展
1、這篇課文不僅是一篇日記,而且是一篇非常優秀的讀書筆記,學習了課文我們不能說說這篇讀書筆記主要是圍繞哪些方面來展開的?
2、我們也選擇一本書,認真閱讀,圍繞這三個方面嘗試寫一篇讀書筆記,準備開一個讀書報告會。
3、 這篇課文不僅是日記,而且是一篇優秀的讀書筆記,學了課文能不能說讀書筆記主要圍繞哪些方面展開的?
(書的來歷,書的主要內容,讀書的感受三方面)
2、我們也選擇一本書,認真閱讀,圍繞這三方面嘗試寫一篇讀書筆記,準備開一個讀書報告會。
五、課后作業
1、寫一篇讀書筆記。
2、完成《補充習題》三、四題。
板書設計:
男孩 探索者
一本 (像) 必讀的書 發明家
魯濱遜 勞動者
《魯濱遜漂流記》教案5
教學目標:
(一)知識掌握目標:
了解《魯濱遜漂流記》的作者以及創作原型;分析魯濱遜以及星期五的形象;研討《魯濱遜漂流記》所產生的巨大的藝術魅力;賞析作品中的優美語句。
(二)基本技能和一般能力培養目標:
(1)根據文學作品形象性和情感性的特點,培養學生對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情感的體驗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評價和鑒賞 文學作品的能力。
(三)德育目標:
欣賞文學作品,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
(四)創新素質和創新能力培養目標:
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導語:
生命的質量需要鍛鑄,閱讀是鍛鑄的重要一環。好書可以增加我們知識的廣度,可以增加我們思想的深度,可以使我們能夠擁有一個更廣大的世界,不斷超越自我,不斷成長,不斷進步!
閱讀溝通了古今中外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閱讀溝通了殊方異域的文化傳播,使人類變得豐腴,可是面對茫茫書海,青春年少的我們又該如何尋找一片凈土,為我們的靈魂加油充電呢?讓我們共同走進屬于我們自己的圖書。
(二)想一想:
進入高年級,我們的閱讀又向外延伸到外國文學的賞析上,老師先給大家播放一部影片的幾個片段,大家猜猜看,今天我們要走進誰的生活中?
(播放《魯濱遜漂流記》電影版的幾個片段)
能先回答我的幾個小問題嗎?
1、《魯濱遜漂流記》的作者是誰?哪國人?
2、這部作品是以蘇格蘭水手亞歷山大塞爾柯克的真實經歷為原型創造的,那么大家知道在塞爾柯克身上曾經發生過什么故事嗎?
3、魯濱遜在荒島上獨自生活了多少年?
4、被魯濱遜救下的土著人叫什么名字?你知道魯濱遜教給他的第一個單詞是什么嗎?
小結:面對種種挫折,魯濱遜總是不成功決不放手!,想出變通的方法去達到目的,在和大自然的斗爭中,他改變了惡劣的環境,戰勝了地震的恐懼,挨過了疾病的打擊,只要有可能,就動手改善自己的生活,他的人生哲學就是行動的哲學,不怕困難的.哲學。
(出示:補充材料:《魯濱遜漂流記》是十八世紀英國四大名著小說家之一的丹尼爾笛福的代表作,是笛福文學創作的里程碑,同時也是英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小說。
魯濱遜的原形叫亞歷山大·塞爾柯克,他是一個蘇格蘭水手,他是在 1704 年 9 月由于與船長發生爭執而被遺棄在距智利海岸 500 海里,周圍約 30 英里的于安·菲南得島上的這個無人居住,只有來往南美的船只偶爾到這里來補充或修理船只。
塞爾柯克在這里住了四年零四個月,才被有名的航海家渥地士·羅吉斯發現,塞爾柯克參與了他的船隊,在一七一一年回到英國。
作者笛福曾這樣點評魯濱遜:形象為不安于現狀,勇于行動,勇于追求,不畏艱險,按照先導文明的模式,開辟新天地的創造者。
(三)說一說:
魯濱遜是世界海洋文學中第一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今天就讓我們原文的精彩語句,讓魯濱遜走進我們的語文課堂。
(四)演一演:
對于魯濱遜來說,一個人只是呆呆的坐著,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東西,是沒有用的,漂流在荒島上的他以人的尊嚴、人的智慧、人的力量與大自然進行著頑強的斗爭,讓我們從中看到生命活力的跳躍。魯濱遜生活的點點滴滴都帶給我們一種啟示,如果你是魯濱遜你會怎樣面對下面的處境呢?
(播放電影中的某些片段,讓學生嘗試著配音,并走進魯濱遜的生活。)
小結:魯濱遜在與自然的斗爭中表現出來的智慧、勇敢、勤勞和熱情是我們人類至今都診視的寶貴品德。
(五)寫一寫:
那么結合著大家對魯濱遜的分析,你能用一段文字、一個符號、一種圖形或是一種聲音來表達你對魯濱遜的評價嗎?
小結:聽著同學們的評述,老師被魯濱遜震撼著,也被同學們感動著,我想魯濱遜的拼搏、勇敢、智慧和熱情應該是這部書送給我們的最珍貴的禮物吧!請同學們去拜讀原著吧!
《魯濱遜漂流記》教案6
教學目標:
1、知識掌握目標:了解《魯濱遜漂流記》的作者以及創作原型;分析魯濱遜以及星期五的形象;研討《魯濱遜漂流記》所產生的巨大的藝術魅力;賞析作品中的優美語句。
2、基本技能和一般能力培養目標:根據文學作品形象性和情感性的特點,培養學生對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情感的體驗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評價和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3、德育目標:欣賞文學作品,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
4、創新素質和創新能力培養目標: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重點難點:
1、掌握精讀和泛讀等讀書方法
2、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生命的質量需要鍛鑄,閱讀是鍛鑄的重要一環。好書可以增加我們知識的廣度,可以增加我們思想的深度,可以使我們能夠擁有一個更廣大的世界,不斷超越自我,不斷成長,不斷進步!
閱讀溝通了古今中外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閱讀溝通了殊方異域的文化傳播,使人類變得豐腴,可是面對茫茫書海,青春年少的我們又該如何尋找一片凈土,為我們的靈魂加油充電呢?讓我們共同走進屬于我們自己的圖書。
二、想一想:
進入高年級,我們的閱讀又向外延伸到外國文學的賞析上,大家猜猜看,今天我們要走進誰的生活中?
能先回答我的幾個小問題嗎?
1、《魯濱遜漂流記》的作者是誰?哪國人?
2、這部作品是以蘇格蘭水手亞歷山大塞爾柯克的真實經歷為原型創造的,那么大家知道在塞爾柯克身上曾經發生過什么故事嗎?
3、魯濱遜在荒島上獨自生活了多少年?
4、被魯濱遜救下的土著人叫什么名字?你知道魯濱遜教給他的第一個單詞是什么嗎?
小結:面對種種挫折,魯濱遜總是“不成功決不放手!”,想出變通的方法去達到目的,在和大自然的斗爭中,他改變了惡劣的環境,戰勝了地震的恐懼,挨過了疾病的打擊,只要有可能,就動手改善自己的生活,他的人生哲學就是行動的哲學,不怕困難的`哲學。
(出示:補充材料:《魯濱遜漂流記》是十八世紀英國四大名著小說家之一的丹尼爾笛福的代表作,是笛福文學創作的里程碑,同時也是英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小說。
魯濱遜的原形叫亞歷山大·塞爾柯克,他是一個蘇格蘭水手,他是在1704年9月由于與船長發生爭執而被遺棄在距智利海岸500海里,周圍約30英里的于安菲南得島上的這個無人居住,只有來往南美的船只偶爾到這里來補充或修理船只。
塞爾柯克在這里住了四年零四個月,才被有名的航海家渥地士·羅吉斯發現,塞爾柯克參與了他的船隊,在一七一一年回到英國。
作者笛福曾這樣點評魯濱遜:形象為不安于現狀,勇于行動,勇于追求,不畏艱險,按照先導文明的模式,開辟新天地的創造者。)
三、說一說:
魯濱遜是世界海洋文學中第一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今天就讓我們原文的精彩語句,讓魯濱遜走進我們的語文課堂。
四、演一演:
對于魯濱遜來說,“一個人只是呆呆的坐著,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東西,是沒有用的”,漂流在荒島上的他以人的尊嚴、人的智慧、人的力量與大自然進行著頑強的斗爭,讓我們從中看到生命活力的跳躍。魯濱遜生活的點點滴滴都帶給我們一種啟示,如果你是魯濱遜你會怎樣面對下面的處境呢?
1、沒有吃的東西。
2、沒有住的地方。
3、受到野人的襲擊。
4、沒有人可以說話。
小結:魯濱遜在與自然的斗爭中表現出來的智慧、勇敢、勤勞和熱情是我們人類至今都診視的寶貴品德。
五、寫一寫:
那么結合著大家對魯濱遜的分析,你能用一段文字、一個符號、一種圖形或是一種聲音來表達你對魯濱遜的評價嗎?
小結:聽著同學們的評述,老師被魯濱遜震撼著,也被同學們感動著,我想魯濱遜的拼搏、勇敢、智慧和熱情應該是這部書送給我們的最珍貴的禮物吧!請同學們去拜讀原著吧!
六、總結閱讀方法,激勵廣泛閱讀
1、教師小結:一般文學作品都有兩個重要的創作方面:一是作品中人物性格的特點,一是作者的表達方法。我們重視了這兩個方面的閱讀,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對照這節課的閱讀,回憶以前的閱讀方法,你認為在今后的課外閱讀中應該運用哪些閱讀方法呢?請用這些方法閱讀其他關于探險的書籍。
(世界名著青少年版)
《湯姆索亞歷險記》
《八十天環游地球》
《綠野仙蹤》
3、結束語
讀一本好書就像跟一個高尚的人對話,希望同學們每天抽出30分鐘的時間閱讀課外書,特別是文學名著,充實自己。
板書:
有選擇讀書
講方法
讀——記——寫
《魯濱遜漂流記》教案7
一天,魯濱孫在沙灘上,發現了人類的腳印和幾堆人骨頭。經過仔細考察,他發現附近的海上,住著吃人的土人。他非常害怕,只好格外地當心防備。有一天,他聽見一陣_聲,接著發現一群吃人的土人駕著獨木船,帶著兩個俘虜,來到荒島的沙灘上,看樣子要把這兩個人活活吃掉。他們燃起火炬,敲鑼打鼓,吶喊跳舞。魯濱孫正在驚慌,只見其中被縛的一個人,忽然掙脫了束縛,向魯濱孫這邊跑來,魯濱孫可憐這個人的遭遇,完全忘記了害怕,他沖上去“砰!砰!”幾槍,就把那群土人嚇跑了。
那逃來的人也是土人,不過是另一族的,魯濱孫救了他,替他取了個名字叫星期五。教他說話,叫他幫著做事,兩人也漸漸可以談話了。有了星期五,魯濱孫是何等的快活啊!
不久,魯濱孫和星期五又從吃人的土人那里救出兩個人,一個是星期五的父親,一個是航海遇難的歐洲人。星期五父子團聚,非常快活,魯濱孫也有說不出的高興。
到了第28年,一天早晨,突然有一只英國大船經過孤島,魯濱孫既高興又驚奇。這只船上有些兇惡的水手企圖傷害船長,奪取大船。當雙方相持不下的時候,魯濱孫和星期五趕到船上,他們與船長聯合打敗了那些叛徒,還把一些壞人留在島上,以示懲罰。
魯濱孫也由此結束了近30年的孤獨生活,告別了無名島,帶著星期五,乘著那只大船,回到了他念念不忘的祖國——英國。回到家鄉一看,他的親戚朋友,大部分都不在人世了。)
從前,有一個人名叫魯濱孫,是個英國人。他喜歡航海和冒險,因此到過許多危險,但他一點兒也不畏懼,希望走遍天涯海角。
有一次,魯濱孫乘船前往南美洲,途中遇上大風,船上的桅桿吹斷了,船也翻了,同伴們都死在海里,只有他一個人被大浪沖到海島邊。這是一個無名的、沒有人居住的荒島,到處是亂石野草。他又冷又餓,流落到這種地方,怎樣活下去呢?
第二天,太陽出來了,海面上也平靜下來。等到潮水退了,魯濱孫看到那翻了的船,有一半浮在海面上,離岸并不遠。他就找了一些木頭做成木筏。劃到船邊。在船艙里,魯濱孫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東西,陸續搬到岸上,還帶回沒有淹死的一條溝,兩只貓,這使他在凄涼中感到一絲安慰。更有趣的是他在破船里拾到許多錢,但錢在孤島上又有什么用呢?
現在首先需要一個容身的地方,以避日曬雨淋。魯濱孫走遍荒島,在山坡上選擇了一塊有水源、有樹陰、又可以防野獸的地方,用木頭和船帆搭起一座簡陋的帳篷。那兒可以看到海面,他希望瞧見過往的船只,以便請求援救。
魯濱孫在島上定居下來,過著寂寞的生活。他沒有更高的要求,但是破船上搬下來的食物很快吃光了,要想活下去,就得想辦法。
他每天拿著槍,帶著狗到森林里去打獵,或到海邊去捕魚,并且把捕到的活山羊畜養起來。后來他竟有了成群的山羊,可以常喝羊奶,吃羊肉。搬來的東西里,有一些麥子,他把它們撒在圍墻里,不久長出了嫩芽,后來結出了十幾個穗子。他用這點兒麥種反復種收,到了第四年,終于吃到了自己種的糧食。
十八年過去了。有一天,魯濱孫忽然發現海邊沙灘上有人的腳印。他恐懼萬分,猜想這一定是附近陸地上的野人留下來的。他擔心這些野人會來吃掉他。于是他在住所前的空地上插下楊柳樁子,又將羊群分成幾個地方圈羊。在這種不安的心情下又生活了兩年。魯濱孫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跡和滿地的人骨,這使他聯想到他們野蠻的宴會。魯濱孫在恐怖之中開始考慮怎樣對付這些可能出現的野人。
他在荒島上生活了二十六年之后,終于看到三十多個野人乘著小木船上岸了。他們拖出兩個倒霉的同伴,宰殺了其中一人,另一個則掙扎著逃跑。他逃的方向正是魯濱孫住所的方向。魯濱孫決心救下這個逃跑的野人,于是他開槍打死了追趕的兩個野人。魯濱孫給被他救下的野人取名“星期五”。他開始教化“星期五”。“星期五”很快成為他的好幫手,也漸漸學會了說話。他們愉快地生活在島上,擴大了糧食種植面積,又增加了幾個羊圈,曬了更多的葡萄干。他差不多淡忘了要回到英國、回到文明省會去。
有一天清早,魯濱孫被“星期五”喊醒,原來有一艘英國船只上發生了叛亂,水手們綁了船長。魯濱孫和“星期五”救出了船長。船長愉快地答應帶他們回英國。這艘船在海上航行半年后,終于回到了英國。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復述故事。
2.了解魯濱孫在荒島戰勝困難、謀求生存的非凡經歷,體會魯濱孫敢于戰勝困難的積極的生活態度。
教學重點:了解魯濱孫在荒島戰勝困難、謀求生存的非凡經歷,體會魯濱孫敢于戰勝困難的積極的生活態度。
教學難點:第二至八自然段魯濱孫戰勝困難的經歷。
教學思路:本課是略讀課文,內容比較淺顯。教學過程主要是引導學生自讀自悟。鑒于個別學生已經大概知道這個故事的原因,可以讓學生先根據自己的印象講述故事,以激發其他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再讓學生讀一讀“閱讀提示”,按要求讀課文,多讀幾遍,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接著,讀課文重點部分第二至八自然段,講一講魯濱孫的種種困難的經歷。最后交談一下自己學習本課的感受。
教學準備:建議學生在課前閱讀《魯濱孫飄流記》原著。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學期我們學習了《向命運挑戰》這篇課文。通過學習,霍金那種向命運抗爭的勇氣,頑強的斗志,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們再來結識一位與困難作斗爭的勇士,他就是在荒無人煙的小島上生活了二十多年的魯濱孫。(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
1.通過預習課文,查找資料,你們對魯濱孫知道了些什么?
2.哪位同學講講這個故事,也可以幾位同學共同完成?
3.指名讀課文,指導讀正確、讀流利。
三、自讀課文,理解內容
1.先閱讀課文前面的“閱讀提示”,明確閱讀要求,然后按閱讀提示自行閱讀。邊讀邊想課文的主要內容。
2.把不理解的語句畫下來
四、小組合作學習
請大家自由組合,三五人一組,先交流對畫出的難理解語句的'理解,再講講魯濱孫的故事。
自由說,如,課文是長篇小說的縮寫,小說的其他內容等。
講故事,聽故事。
閱讀“閱讀提示”,并按閱讀提示自行閱讀。邊讀邊想課文的主要內容。
畫出不理解的語句
交流難理解的語句,講講魯濱孫的故事。
閱讀第二至八自然段并思考
討論并歸納
交流體會并自由發言
五、重點研讀感悟
1.仔細閱讀第二至八自然段,思考魯濱孫在荒島上生存下來克服了哪些方面的困難?
2.師生共同討論,從“食物、住處、安全”等方面進行歸納,使學生認識到:這是生存下來的必備條件,為此,魯濱孫想了不少辦法,很不簡單。
3.交流體會。引導學生自由發言,從魯濱孫的非凡經歷中,感悟學會生存的道理。如要有生存的勇氣,要善于因地制宜想辦法,要不斷改善生存環境。
教學反思
《魯濱遜漂流記》是作家笛福的著作,文字洗練,敘述流暢,情節曲折,非常容易吸引學生閱讀。魯濱遜是書中的主人公,本課是該書的縮寫。課文按魯濱遜歷險的時間順序記敘,寫了魯濱遜“遇險上島”“建房定居”“養牧種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國”。這些故事情節,處處緊扣“險”,塑造了一位不畏艱險、機智堅強、聰明能干的主人公,使學生感悟魯濱遜面對厄運的積極的人生態度,并從魯濱遜在荒島上獨立生存的非凡經歷中悟出學會生存的道理。
本節課圍繞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一些效果:
一、閱讀引導。
這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在課堂教學時,圍繞“難和險”字展開教學,把精力集中在孩子直接接觸文本的閱讀上,引導學生挖掘文章中的幾個關鍵問題,然后帶著問題讀課文,學生自學自悟,動口、動腦、動手,用不同的符號找出有關的語句。《魯濱遜漂流記》屬于歷險小說類。記敘探險、歷險的故事,以險扣人心弦,情節跌宕曲折,向來擁有眾多的讀者。尤其青少年,具有很強的好奇心,這“奇”與“險”相結合,形成一股不可阻擋的魅力。我充分利用課外語文資源,學完課文后因勢利導,鼓勵學生閱讀《魯濱遜漂流記》的原著,向學生推薦《世界名著歷險故事大觀》等,擴大了學生的閱讀量。
二、自梳情節。
學生課前必須充分自學,在充分自學的基礎上快速閱讀課文,了解并交流這部小說的主要內容,概括一下魯濱遜在荒島經歷了哪些事情。學生很容易就概括出來“遇險上島”“建房定居”“養牧種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國”五個小標題。接著重點交流精彩片段,思考深陷絕境的魯濱遜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從而了解從魯濱遜具有敢于冒險、勇于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熱愛勞動、堅強不屈、百折不撓、勤勉實干、創造進取等精神品質。最后交流從魯濱遜戰勝種種困難的非凡經歷中悟出的道理。
不足之處:讓學生寫一兩句話并用上一兩個好詞在插圖下夸一夸魯濱遜。這訓練了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但未做到做到讀寫聽說相結合。未讓學生充分學以致用,從中受到啟迪。
如果我再重新來上這節課,我會這樣做:圍繞三維教學目標切入教學重點。精彩片段中“好處”“壞處”對照表,是本課最具特色的表達方式。通過這一內容和形式,既體現了魯濱遜在極度困難的條件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又能幫助學生今后用這樣的方法克服困難。通過自讀自悟——對照比較——對讀感悟,落實知識、方法、態度三維目標的整體達成。這個教學重點的突破,也為學生在口語交際中“學會生存”的話題交流打下基礎。
《魯濱遜漂流記》教案8
教學目標
1.會寫“懼、凄”等14個字,會寫“航海、荒島”等46個詞語。
2.默讀梗概,說說這部小說寫了魯濱遜流落荒島的哪些事,提煉小標題。
3.關注人物命運和故事情節,體會并學習魯濱遜不怕困難、頑強生存、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4.激發閱讀原著的興趣。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設想有一天你身處這樣的困境:黃沙漫漫,無邊無垠。你一個人被困沙漠之中,頭上是炎炎烈日,腳下是如焚熱沙。你和駱駝茫然地前行著,而你的水,只夠用兩天了……你該怎么辦?
2.出示作品《魯濱遜漂流記》,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位荒島求生的人物——魯濱遜。
3.簡介作品,激發閱讀原著的興趣。
18世紀,歐洲思想家盧梭曾建議每個成長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應該讀讀這部小說。它出自英國作家丹尼爾8226;笛福之筆,也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說,是笛福受當時一個真實故事的啟發而創作的。蘇格蘭水手塞爾柯克在海上與船長發生爭吵,被船長遺棄在荒島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國。塞爾柯克在荒島上并沒有什么值得頌揚的英雄事跡,但笛福塑造的魯濱遜卻完全是個新形象,成了當時人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小說一經發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轟動,成為人們最喜愛的小說之一,有人把它拍成了電影,有人把它編成連環畫。
二、認讀生字詞,掃清字詞障礙。
1.指名讀生字、新詞。
著重指導:木筏(fá) 畜(xù)養
2.指導書寫課后方格中的字。
著重分析指導“宴、籍、聊、貸”4個字,并且在黑板上方格中示范。
三、初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1.默讀梗概部分,說一說,這部小說寫了魯濱遜流落荒島的哪些事?(自由交流)
2.小組內交流,用小標題的方式列出來。
流落荒島→建房定居→養牧種植→救“星期五”→獲救回國
四、課堂小結。
通過閱讀,我們知道這部小說主要寫了流落荒島的魯濱遜與自然斗爭,以頑強的意志生存下來的故事。文中的主人公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學生自由交流)
-第二課時-
一、復習故知,導入新課。
1.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導入新課:魯濱遜在荒島上創造了生存的奇跡,說說他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有冒險精神、堅忍、有毅力、有智慧、勇敢、果斷、勇于進取……)
二、精讀課文,體會情感。
1.瀏覽精彩片段,說一說在表達上它與梗概相比有什么不同。
精彩片段用第一人稱描寫“我”流落荒島后的所見所聞和所想所做,其中運用了大量細膩逼真的心理描寫,增強了小說的真實性。(第一人稱敘述角度的好處是使小說情境顯得更為真切,拉近了作者與讀者的距離。精彩片段十分詳盡地描寫了魯濱遜的心理活動,增強了小說的真實效果,令人讀起來興味盎然。)
2.默讀節選片段,說一說,魯濱遜遇到了哪些困難?他又是怎么解決的?(自由交流)
3.抓住精彩句子來體會。
(1)他(魯濱遜)給救下的野人取名“星期五”。
魯濱遜救下野人的時間正好是星期五,所以他給野人取名“星期五”。這個名字,與魯濱遜一貫對時間的重視是有關的。在原著中,有很多關于時間的記錄,他記得是“9月30日”來到海島,上島十一二天后,想到用刀子在大木桿上刻痕來記錄年月日……所以給野人用時間取名字,也在情理之中。
(2)我現在處在一個……在世界上是前所未聞的`。
這句話正是魯濱遜孤島生活的寫照。他所要過的生活是從未聽說過的,他的心情是憂郁和寂寞的。一個人置身于孤島,魯濱遜面對的困難除了吃穿住等物質方面的窘迫,還有精神上的孤寂和絕望。如何戰勝心靈上的憂郁和孤獨,是他在島上活下去的關鍵。
(3)我不稀罕它可以給我弄來的任何東西,也不稀罕它可以同我做伴,我只需要它同我聊聊天,但是卻辦不到。
魯濱遜這樣說,是他極度寂寞的表現。人是需要交流的,由于這種想法太強烈,所以希望身邊的狗也能開口說話。
(4)總的說來,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盡折磨的處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寬慰的東西。
這句話要結合前文魯濱遜把流落荒島的“幸(好處)”和“不幸(壞處)”排列出來來理解:孤身一人,流落荒島,艱險重重,是大不幸,是消極的東西;可是,比起葬身大海的伙伴,還是幸運的,畢竟還活著,活著就有希望,所以應該心存感激。這句話是魯濱遜“知足安命”思想的集中體現。
(5)這場世界上苦難最深重的經歷告訴世人:在困境中,我們可以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并且從中找到一些東西來寬慰自己。
這句話是魯濱遜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的集中體現。他之所以能在荒島上生活28年,跟他這種生活態度有密切的關系。他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使自己能理智地面對現實,從絕望中看到希望,從而內心得到安慰,獲得堅持下去的勇氣和信心。這種面對困境、樂觀向上、頑強生存的精神,對于處在現代社會中的人們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啟示。
4.感悟精神。
(1)找出你認為最能體現“魯濱遜精神”的內容,有感情地讀一讀。
(2)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受魯濱遜心態的變化。(出示“我”的“幸與不幸”。同桌間逐條對照互讀。男生讀“壞處”,女生讀“好處”;老師讀“壞處”,全體同學齊讀“好處”。)
(3)結合整個片段內容,試著用“從 中,我感受到魯濱遜是 的人”的句式來說一句話。
(4)出示并齊讀:“這場世界上苦難最深重的經歷告訴世人:在困境中,我們可以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并且從中找到一些東西來寬慰自己。”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通過對本課的學習,你一定有所感悟吧?那么,你想對魯濱遜說些什么呢?你又想對自己說些什么?
2.課外拓展閱讀《魯濱遜漂流記》或《世界名著歷險故事大觀》。
魯濱遜漂流記(節選)
梗概:流落荒島→建房定居→養牧種植→救“星期五”→獲救回國
感悟:在困境中,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從中找到一些東西來寬
慰自己
教學反思
1.在教學中有意識地讓學生去關注主人公遭遇到了哪些艱難和挫折,這對他的人生造成了什么影響,以此來體會主人公在逆境中奮起的崇高品質。
2.以學生自讀、自悟為主,抓住關鍵的中心問題探討交流,讀懂片段的內容,在對主人公特點的逐步認識中完成學習任務,升華情感,在暢談個人見解的過程中迸發出思想的火花,既形成獨到的認識,又達成集體的共識。
《魯濱遜漂流記》教案9
教學目標
1.閱讀作品梗概,瀏覽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2.關注人物命運,體會魯濱孫不怕困難、頑強生存、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3.激發學生閱讀原著的愿望。
教學重點
了解名著大意,體會人物的人生態度,激發學生閱讀整本書的欲望。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二、出示自學提綱,自學梗概:(這部分可以作為課前預習,提前布置。)
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時代背景。
2、概括本書的主要內容。
3、理清課文的寫作思路。
(課文是按時間順序寫的,分別寫了遇險上島、建房定居、養牧種植、救星期五。)
三、自學“精彩片段”,回答下面問題。
1、精彩片段主要寫了什么?(魯濱遜初到島上的生活狀態和面對現實的思考。)
2、這部分是故事梗概中第幾段的內容。
四、小結。
第二課時
一、出示預習提綱:
1、魯濱遜在荒島上遇到哪些困難?他是怎樣戰勝這些困難的?從中你感受到魯濱遜是怎樣的人?
2、交流文中你認為最精彩的一處。
3、從他身上你得到怎樣的啟示?
二、學生自主學習。
三、小組交流后全班交流,:
1、第一小題既包含物質層面的,也包含精神層面的,主要從以下三方面總結:
孤獨,所以他不停地工作,自我安慰,救星期五。
缺少食物、衣服、墨水等生活用品,他趁船被吹到岸邊時,從船上往下搬東西,他還養羊,吃羊肉,喝羊奶,種麥子,磨面粉。
恐懼,缺少安全的家。他在住所前的空地上插楊柳樁子,隱蔽自己,分開圈養羊。他建巢穴,做柵欄。
魯濱孫 是一個勤勞、聰明能干、善良、堅強、積極樂觀、不畏艱險、腳踏實地的人。
2、7-9段精彩。魯濱孫能一分為二地看待自己的境遇。尤其是在想好處方面,可見他很樂觀積極。他把壞處也考慮得那么清楚,可見他能很清醒地認清現實,這便于他采取正確的行動策略。他很會自我安慰,從不幸中尋找幸運,具有積極的'人生態度。
指導學生讀書。尤其是9段的那幾句,一定要反復讀。
3、啟示可分幾個層次:
人應該熱愛勞動,勤勞的雙手能創造幸福生活。
不怕困難,積極行動,才能改變困境。
樂觀的人生態度,從不幸中尋找幸運,鼓勵自己振作。
四、總結全文:
不同的生活態度決定不同的命運,魯濱遜在無人的荒島上頑強地生活了28年,還創造了自己生活的樂園,這與他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是分不開的,相信他的生活態度會激勵我們用正確的觀念看待生活、看待挫折。課文所選的只是書中一個精彩的片段,已經留給我們許多的思考,也留下了許多疑惑,也許只有在讀過全書之后我們才能夠解答這些疑惑,作出更深入的思考。
板書設計:
魯濱遜漂流記
孤獨 不停地勞動 自我安慰 熱愛勞動 積極樂觀
缺少生存物資 從船上搬 牧羊種植 堅強聰明
不安全 建房修柵欄 分羊 不畏艱險 積極
【《魯濱遜漂流記》教案】相關文章:
《魯濱遜漂流記》的教案09-09
《魯濱遜漂流記》教案(精選17篇)08-22
《魯濱遜漂流記》有感03-10
魯濱遜漂流記作文08-22
魯濱遜漂流記有感04-29
魯濱遜漂流記作文12-28
《魯濱遜漂流記》心得12-28
魯濱遜漂流記心得12-22
魯濱遜漂流記作文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