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懷念》的教案3篇
作為一名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秋天的懷念》的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秋天的懷念》的教案1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認識本課生字,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母子情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體會課文內容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
聯系課文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從課題引入
齊讀課題。秋天是我們看菊花的時候,在這時候作者想到了誰?(母親)。這是史鐵生為了懷念母親,寫下的文章,誰能介紹一下有關作者和作品的資料嗎?(學生介紹老師補充)然后,讓學生讀一讀本課的生字(投影打出,讀準即可)。
(二)學生自由讀課文,從整體感知內容。
1.自由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你覺得課文中的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學生可簡單說)教師板書:關心我
2.默讀課文,標出母親關心我的四件事,并且畫出課文的哪些地方使你最感動,并把簡單的體會批注在書旁。
3.在自學的基礎上小組討論交流
4.在全班交流,老師引導學生抓信母親的.表情、動作、語言來說,盡量說得詳細,讓學生透過這四件小事概括出母親的愛是一種什么樣的愛?
板書:堅強、無私、偉大
(三)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來體會這種情感。
同學們剛才體會得不錯,你能把你感受到的這種愛讀一讀嗎?學生自由讀自己感受深的句子或段落,然后指名讀,互評后再讀。
(四)討論交流
然而當時我未能體會母親的這一片苦心,這無私而偉大的愛,就在母親與我訣別的時候,我才真切地體會到了母親的深情,才真正懂得了母親沒有說完的話。你們想想這話是什么意思?學生讀書,聯系上下文后說出:母親希望我和妹妹好好活著,我和妹妹都知道母親對我們的希望,一定不讓母親失望。
(五)進行口語訓練
假如清明節到了,作者面對母親的遺像偉說些什么呢?
教師根據學生說的內容,概括出詞語板書:愧疚、熱愛、懷念。
板書設計:
秋天的懷念
堅強的
關心
無私的
母親我
偉大的
愧疚
熱愛
懷念
《秋天的懷念》的教案2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熱不熱?(熱),是不是很想快點到秋天,那樣就涼快了?
我們都知道秋天是迷人的,天高云淡,大雁南歸,楓葉似火,碩果累累,秋天的美別具一格,秋天的美實實在在,秋天的許多事物都會引起我們無限的遐想 ,也會讓我們產生某種情懷,同學們你喜歡秋天的什么景物?(試問一兩個同學)
著名的作家史鐵生最喜歡秋天的菊,更對秋天產生了懷念之情,那今 天讓我們共同欣賞課文《秋天的懷念》。(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作者簡介:
史鐵生 雙腿癱瘓 又患腎病并發展到尿毒癥,需要靠透析維持生命。自稱是“職業是生病,業余在寫作”。因突發腦溢血逝世。根據其生前遺愿,他的脊椎、大腦將捐給醫學研究;年他的肝臟將捐給需要的患者。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連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寫作之夜”,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
2.掌握生字詞
癱瘓 暴怒 沉寂 捶打 憔悴 央求 神色 敏感
訣別 淡雅 深沉 爛漫 喜出望外 絮絮叨叨
3.誦讀課文,初析文章
讓學生細讀一遍課文,體會文章情感。
本文的感情基調是什么?
明確:深沉、略帶傷感、“我”:不耐煩、暴躁,母親:央求、親切
在理解作者情感的基礎上,讓同學們帶著以下問題品味課文
(1)你覺得“我”是一個什 么脾氣的人?(性情暴躁、脾氣暴怒)
(2)從文中哪些語句可以感受到“我”的暴躁?為什那么暴躁,是天生的嗎?誰一 直陪伴著我?
(3)通過閱讀課文我們知道母親愛什么?那文章中提到的作者幾次秋天看菊花?(3次,母親,我)
(4)作者前后生活態度有什么改變?(用文中語句回答)是誰促進了作者生活態度有了那么大的轉變,以至于直接影響了作者的人生觀?(母親)
4.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情感。
第二課時
三:再讀課文,揣摩細節 (理解人物,把握情感)
(對文本細節的剖析這一部分,要讓學生讀出其中的情味。這些細節應該是滲透著愧 疚、追悔、懷念的。品析與朗讀、表演相結合。)
第一次賞花(精析第一節)
首先,師邊有感情的朗讀第一節,邊逐句分析人物性格。
其次,找出重點分析
1.一組對比性的動詞:(動作)
“我”:突然砸碎 猛地摔向 狠命捶打 喊著
母親 :躲出去 聽我的動靜 進來 撲過來 抓住 忍住哭
明確:母親忍受著我暴躁的脾氣,忍受著兒子癱瘓對自己的打擊,把痛苦埋藏在心里,堅定的鼓勵兒子。
2.一組重疊詞:(動作、神態)
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聽我的動靜;又悄悄地進來;眼圈紅紅的;
明確:刻畫了細膩深沉的母愛,她讓“我”盡情地發泄心中的苦痛,又強忍著內心的悲傷。突出母親的謹慎小心和慈愛細心。對兒子的體諒、包容和理解,無私的關愛呵護兒子。
第二次賞花
1.母親為什么“擋”在窗前?
明確:不想讓多愁善感的“我”看到落葉凋零的蕭條
景象,而產生傷感痛苦,甚至是絕望的心情,從而失去對生活的信心。
2.分角色 朗讀體會“我”和母親不同的態度和心情。
我:“什么時候?好吧,就明天。哎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么好 準備的!”
母親:“憔悴的臉上 央求般 高興得一會坐下,一會站起 笑了 坐在我身邊 絮絮叨叨 ”
我:漫不經心、馬虎應付、無所謂
母親:喜出望外、興奮投入、高興得不知所措
對比強烈、鮮明,要在讀中反復體會,在體會中品讀人物,要讀出當時人物的心境、態度、情感;
對學生朗讀進行評價、指導;可分角色朗讀。
3.如何理解“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明確:母親像做錯事的孩子,小心翼翼,生怕刺激了我。
結合兩次賞花體味情感
(1) 我對母親情感的變化
一組否定含義的詞:
“不,我不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就再也沒有回來”“我沒想到她已經病成那樣”;“也絕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訣別”
明確:自己從沒有考慮過母親的.感受,從未為母親著想,對母愛 的渾然不覺,母親的去世激起了“我”對生命的感悟,對自己少不更事的追悔,對母親深切的懷念。
(2).母親一組飽含深情的話語:(語言)
A、“咱娘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
B、“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還未成年的女兒……”
明確:母親本要和我相依為命,共度難關的,臨別人世時母親對孩子是多么不舍、牽掛和惦記。
第三次賞花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 。我懂得了母親沒有說完的話”。
明確:盛開的菊花猶如堅強勇敢地活過來的“我”,艷麗的色彩是對“我”成功人生的描繪,我最終懂得了母親“好好兒活”的真正含義,而菊花卻成為了我懷念母親永遠的寄托。
四:領悟主題,感悟人生
這是一篇飽含深情的懷念母親的散文,作者通過回憶自己癱瘓時,懷著博大無私之愛的母親是怎樣地痛心與忍辱負重地照顧自己,來表達對母親的深深愧疚和懷念之情。史鐵生筆下對親情的回憶與感悟,讓人感覺親切而意味深長。
思考:文 章題目為什么叫“秋天的懷念”,作者懷念的是什么?
明確:懷念母親對兒子博大無私的愛;懷念母親堅毅的性格;以勇敢面對人生的決心,以告慰母親在天之靈。
板書設計 人物形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雙腿癱瘓 暴怒 漫不經心 重面生活
“我” 暴怒無常 發火 馬虎應付 好好兒活
性格暴躁 “我可活什么勁!” 無所謂
體貼細膩 勸阻 喜出望外
母親 執著堅毅 忍住哭聲 不知所措 臨終牽掛
“好好兒活” 興奮投入
教學反思 注重提高學生對細節描寫的分析能力,多讓學生自己分析
備課組長審核簽字
教學內容 秋天的懷念年級學科七年級語文
教學課時共 2 課時 第 1—2 課時課 型普通課
教學目標1.培養學生預習能力,借助工具書或課下注釋識記生字詞,疏通課文。
2.結 合文章中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并結合上下文剖析人物形象,理清文章脈絡。
3.學習作者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 。
4.感受母博大、寬厚的母愛和兒子對于母親的思念懺悔、自責。
教學重點品味賞析細節描寫;探尋作者寫作意旨。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 。
教學準備教材、教輔資料、教案
教 學 過 程二次備課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熱不熱?(熱),是不是很想快點到秋天,那樣就涼快了?
我們都知道秋天是迷人的,天高云淡,大雁南歸,楓葉似火,碩果累累,秋天的美別具一格,秋天的美實實在在,秋天的許多事物都會引起我們無限的遐想 ,也會讓我們產生某種情懷,同學們你喜歡秋天的什么景物?(試問一兩個同學)
著名的作家史鐵生最喜歡秋天的菊,更對秋天產生了懷念之情,那今 天讓我們共同欣賞課文《秋天的懷念》。(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作者簡介:
史鐵生 雙腿癱瘓 又患腎病并發展到尿毒癥,需要靠透析維持生命。自稱是“職業是生病,業余在寫作”。因突發腦溢血逝世。根據其生前遺愿,他的脊椎、大腦將捐給醫學研究;年他的肝臟將捐給需要的患者。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連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寫作之夜”,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
2.掌握生字詞
癱瘓 暴怒 沉寂 捶打 憔悴 央求 神色 敏感
訣別 淡雅 深沉 爛漫 喜出望外 絮絮叨叨
3.誦讀課文,初析文章
讓學生細讀一遍課文,體會文章情感。
本文的感情基調是什么?
明確:深沉、略帶傷感、“我”:不耐煩、暴躁,母親:央求、親切
在理解作者情感的基礎上,讓同學們帶著以下問題品味課文
(1)你覺得“我”是一個什 么脾氣的人?(性情暴躁、脾氣暴怒)
(2)從文中哪些語句可以感受到“我”的暴躁?為什那么暴躁,是天生的嗎?誰一 直陪伴著我?
(3)通過閱讀課文我們知道母親愛什么?那文章中提到的作者幾次秋天看菊花?(3次,母親,我)
(4)作者前后生活態度有什么改變?(用文中語句回答)是誰促進了作者生活態度有了那么大的轉變,以至于直接影響了作者的人生觀?(母親)
4.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情感。
第二課時
三:再讀課文,揣摩細節 (理解人物,把握情感)
(對文本細節的剖析這一部分,要讓學生讀出其中的情味。這些細節應該是滲透著愧 疚、追悔、懷念的。品析與朗讀、表演相結合。)
第一次賞花(精析第一節)
首先,師邊有感情的朗讀第一節,邊逐句分析人物性格。
其次,找出重點分析
1.一組對比性的動詞:(動作)
“我”:突然砸碎 猛地摔向 狠命捶打 喊著
母親 :躲出去 聽我的動靜 進來 撲過來 抓住 忍住哭
明確:母親忍受著我暴躁的脾氣,忍受著兒子癱瘓對自己的打擊,把痛苦埋藏在心里,堅定的鼓勵兒子。
2.一組重疊詞:(動作、神態)
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聽我的動靜;又悄悄地進來;眼圈紅紅的;
明確:刻畫了細膩深沉的母愛,她讓“我”盡情地發泄心中的苦痛,又強忍著內心的悲傷。突出母親的謹慎小心和慈愛細心。對兒子的體諒、包容和理解,無私的關愛呵護兒子。
第二次賞花
1.母親為什么“擋”在窗前?
明確:不想讓多愁善感的“我”看到落葉凋零的蕭條
景象,而產生傷感痛苦,甚至是絕望的心情,從而失去對生活的信心。
2.分角色 朗讀體會“我”和母親不同的態度和心情。
我:“什么時候?好吧,就明天。哎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么好 準備的!”
母親:“憔悴的臉上 央求般 高興得一會坐下,一會站起 笑了 坐在我身邊 絮絮叨叨 ”
我:漫不經心、馬虎應付、無所謂
母親:喜出望外、興奮投入、高興得不知所措
對比強烈、鮮明,要在讀中反復體會,在體會中品讀人物,要讀出當時人物的心境、態度、情感;
對學生朗讀進行評價、指導;可分角色朗讀。
3.如何理解“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明確:母親像做錯事的孩子,小心翼翼,生怕刺激了我。
結合兩次賞花體味情感
(1) 我對母親情感的變化
一組否定含義的詞:
“不,我不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就再也沒有回來”“我沒想到她已經病成那樣”;“也絕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訣別”
明確:自己從沒有考慮過母親的感受,從未為母親著想,對母愛 的渾然不覺,母親的去世激起了“我”對生命的感悟,對自己少不更事的追悔,對母親深切的懷念。
(2).母親一組飽含深情的話語:(語言)
A、“咱娘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
B、“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還未成年的女兒……”
明確:母親本要和我相依為命,共度難關的,臨別人世時母親對孩子是多么不舍、牽掛和惦記。
第三次賞花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 。我懂得了母親沒有說完的話”。
明確:盛開的菊花猶如堅強勇敢地活過來的“我”,艷麗的色彩是對“我”成功人生的描繪,我最終懂得了母親“好好兒活”的真正含義,而菊花卻成為了我懷念母親永遠的寄托。
四:領悟主題,感悟人生
這是一篇飽含深情的懷念母親的散文,作者通過回憶自己癱瘓時,懷著博大無私之愛的母親是怎樣地痛心與忍辱負重地照顧自己,來表達對母親的深深愧疚和懷念之情。史鐵生筆下對親情的回憶與感悟,讓人感覺親切而意味深長。
思考:文 章題目為什么叫“秋天的懷念”,作者懷念的是什么?
明確:懷念母親對兒子博大無私的愛;懷念母親堅毅的性格;以勇敢面對人生的決心,以告慰母親在天之靈。
板書設計 人物形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雙腿癱瘓 暴怒 漫不經心 重面生活
“我” 暴怒無常 發火 馬虎應付 好好兒活
性格暴躁 “我可活什么勁!” 無所謂
體貼細膩 勸阻 喜出望外
母親 執著堅毅 忍住哭聲 不知所措 臨終牽掛
“好好兒活” 興奮投入
教學反思 注重提高學生對細節描寫的分析能力,多讓學生自己分析
《秋天的懷念》的教案3
教學目標:
1、學習小事體現人物精神的方法,抓住人物舉止、神態、語言等描寫體會人物形象。
2、領悟文中蘊含著的平凡而又偉大的母愛,受到愛的熏陶。
教學重點:
品讀課文,領會樸實的語句中蘊含著的豐富的感情。
預設教學思路:
一、扣題探讀,激情導入
1、揭題:秋天是迷人的,天高云淡,大雁南歸,楓葉似火,碩果累累,秋天的美別具一格,秋天的美實實在在,秋天的許多事物都會引起我們無限的遐想,也會讓我們產生某種懷念的情緒,著名作家史鐵生就在秋天里產生了懷念之情,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課文《秋天的懷念》。
2、在閱讀課文之前,根據課題給自己設計閱讀思考題,如:作者在秋天懷念的是誰?為什么會懷念?為什么在秋天懷念?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帶著這些疑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整體感知。讀后生概括。
3、那么,文中的母親是個怎樣的人?帶著這個問題聽老師配樂朗讀,使學生再次感受催人淚下的母愛,使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激發學生進一步閱讀課文的欲望。
二、自由研讀,真情感知
1、你覺得課文中的母親是個怎樣的人?根據文中的依據,說說你的理解。讓學生從課文中充分的理由來說明自己對母親的看法,說的時候要求抓住母親的表情、動作、語言來說,盡量說得詳細些。
2、一句句,一幕幕,多么感人!作者所寫的這些都是怎樣的事?母親的愛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愛?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自由表達,使母親對兒子的那片真情,那份偉大無私的母愛再現學生心中,升華文章的主題。
三、重點擇讀,深情感悟
文中母親的舔犢之情令人感動,那么身為兒子的作者,又會怎樣來表達對母親的這一片深情?引導學生從兩個方面感悟作者對母親的深情懷念:
(1)作者陳述了母親為他所做的那些小事,母親的一個小小的動作,細微的神情,只言片語,都使作者記憶猶新,體現了作者對母親的懷念。
(2)、最后一個自然段,妹妹陪“我”看菊花,作者濃墨重彩地描寫那些菊花,也許正是對母親的深情懷念。
(3)介紹課外文章《我與地壇》節選。
四、入情入境,實情表達
1、述說心聲。又是秋天,當作者站在母親墓前看著母親的遺像,他會說些什么呢?學生自由表達。
2、筆尖生情。回憶平日生活中母親為自己做的點點滴滴的小事,以《媽媽,我想對你說》為題,給母親寫一封信。
教學反思
老師應該把課堂這個大舞臺交給學生,讓他們有機會吐露心聲,讓他們無拘無束的說。
(一)自由說。對文中自己最感興趣的句或段讓學生各抒己見,說一說自己喜歡的原因。例如:《秋天的懷念》這篇文章,感人之處有許多,我讓學生說自己最喜歡之處。學生說最喜歡第一自然段,因為“我”因癱瘓,脾氣變得暴怒無常,對一切美好的東西都失去信心,砸東西,可是媽媽卻忍受了這一切,她不但沒有怪“我”還等“我”恢復時說要帶“我”去北海看花。有的學生說,我最喜歡第二自然段,因為那里寫出媽媽再一次的要帶“我”去北海看花,幾乎是在央求“我”,媽媽之所以央求“我”是為了讓“我”開心呀!有的同學說,我最喜歡最后一個自然段,因為,媽媽雖然離我們而去,但是我明白媽媽的話,懂得珍惜生命和妹妹一起面對生活的困難,勇敢的活下去。也有的同學說,喜歡文中的五、六兩個自然段,因為這里講了“我沒想到她已經病成這樣”。說明媽媽有病,且因為過度的操勞,病已十分嚴重了,這不都是為了我們兒女嗎?還有她臨終前的最后一句話,也正體現媽媽在生命垂危時還掛念著自己的兒女該怎么辦,根本都沒考慮自己,這就是母愛。讓學生暢所欲言,只要他們的感受是真實的都說出來吧!
(二)補充說。對于覺得有更深入的內容需要袒露的同學,也可以給以補充說,如:《秋天的懷念》一文的教學中,有位同學站起來補充說,自己也很喜歡最后一個自然段,原因是作者寫了后來妹妹推著“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開得爛漫,作者寫菊花這種能在寒風中開放的花,就說明菊花能戰勝惡劣環境,依然開放,自己也要像菊花那樣,與生活中的困難斗爭,勇敢活下去。再如:《地震中父與子》一文的教學中,有位同學說,文章最后一自然段贊揚父親在危難中堅持不懈地尋找兒子,終于把兒子從死亡線上拉回來,父愛是偉大的。另一位同學補充說,我認為兒子也是值得贊揚的`,兒子在災難中先讓父親救出同學,這種精神也是了不起的。教師把他們說的話綜合起來說,這就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
(三)異樣說。對同學的看法有不同體會的學生可以說說自己的見解。說出來,感染其他沒有發覺的學生。如:《秋天的懷念》最后一個自然段,有位同學說,在媽媽離開后的日子,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看到“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高潔、紫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覺得作者寫菊花的淡雅、高潔、熱烈而深沉,這就正如她的母親對子女那種純潔高尚、無私的感人摯深的母愛。聽了這個學生的獨到的見解,我很震驚,在我翻閱的許多教學用書中都沒有提到這一點。學生卻從讀文中感受到了,這也許就是史鐵生《秋天的懷念》中所寄托的感情吧!
(四)選擇說。就是要讓沒有發言的學生,對學文過程中你比較贊同或欣賞的說法,做有選擇性的重說,旨在輔助差生。學生的差異是存在的,對于閱讀不夠深入的學生,往往是能找到自己喜歡句、段。但卻說不清自己喜歡的原因,沒有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當他或她聽到同學所說之后,再來用語言表述哪怕是重述,也是有益的。多次的磨合,這種差異就會日趨減少。
讓學生人人都說,人人都有體會,人人有收獲。改變了課堂教學以往情形以教為主,以學為輔,變學生被動學為主動學,以動帶靜,以優促差,全班同學學習語文的主動性,積極性更高了。文章中重點、難點在學生無拘無束的說的過程得以消化。更重要的是語言表達能力在師生間、生生間交流過程中得到提高,何樂而不為?
【《秋天的懷念》的教案】相關文章:
《秋天的懷念》教案02-13
《秋天的懷念》教案02-13
《秋天的懷念》的教案02-27
秋天的懷念優秀教案11-15
實用的秋天的懷念教案09-24
秋天的懷念優秀教案04-01
史鐵生《秋天的懷念》教案03-03
秋天的懷念教案設計08-16
秋天的懷念教案15篇02-11
《秋天的懷念》教案15篇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