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的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分數的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分數的教案 篇1
教學內容:p51-p53第9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回顧與,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2、通過小組交流的形式組織學生知識要點,體驗自己學習的收獲,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
教學重點: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教學難點: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
教學流程
一、回顧與
1、問:這一單元,你們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2、分小組交流
3、集體交流、
二、練習與應用
1、第51頁第1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再說一說思考的`過程
2、第51頁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再評講,可指導在直線上表示假分數和帶分數的方法。
3、第3題,口答
4、第4題
讓學生結合情境解釋分數的意義。
重點講解第3小題:小明從家到學校,1/6小時正好走了全程的2/3。
1/6小時是把1小時看做單位“1”,平均分成6份,小明的時間相當于其中的一份。
5、獨立完成第5、6題
評講方法
6、做第7題
讓學生運用分數與小數的互化方法進行填寫。
指導1.7的填法:一、可以把1.7看成1和0.7的和。0.7是7/10;二、把1.7直接看成是17/10,從而得出結果。
7、做第8題
引導:前兩題可直接根據小數意義,改寫成小數,后兩題要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通過計算改寫成小數。
8、做第9題
(1)試做(2)分析:要將分數化成小數再比較(3)討論怎么樣將帶分數化成小數
三、課堂
分數的教案 篇2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實驗課本,第十冊,分數意義。
教學目標:
進一步理解分數意義,通過兩個分數比較大小,深化學生對分數單位的理解。
培養學生判斷推理的能力。
培養學生用辯證的觀點看待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進一步理解分數單位。
難點:(分數單位和分數單位的個數都不同的分數進行比較。)對分數單位的
深化認識。
教學過程:
1.復檢
(1)前面我們對整數的小數有了一定的認識,我們研究整數和小數這部分知識,
關鍵的一點是什么?(數位、計數單位、進率)整數從右邊起的前三位及它們的計數單位分別是什么?
(2)我們知道整數和小數都是十進制的數,誰能說說你是怎樣理解“十進制”的?
小結:今天我們就在這個基礎上來研究分數。[板書:分數]
2.新授
第一層:理解分數意義,初步理解分數單位這個概念。
出示 、
(1)看到 你能想到什么?(以 為一份有這樣的2份)[板書: ]
(2)“ ”表示什么?[板書: ]這兒(指 后面)應該寫什么?( 、 )
(3)第二排的數都表示的是幾份?(一份)
(4)第二排的數與第一排的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5)什么是分數單位呀?
(6)分數單位與“1”之間有什么關系?
小結:既然同學們對分數單位這么感興趣,我們這節課就重點來研究一下分數單
位。
[評:緊扣重點,采用對比的方法,加深學生對“分數單位”的認識]
第二層:分數單位相同,分數單位的個數進行比較
出示
(1)我們觀察一下這兩個分數有什么特點?(分母相同)不說分母相同,還可以怎樣說?(分數單位相同)分數單位相同也就是什么相同?(每份相同)[學生回答時注意前提條件]
(2)這兩個分數的每份相同,也就是分數單位相同,我們看看這兩個分數表示的大小相同嗎?能不能比出大小?
(3)我們除了對這兩個分數進行比較,還可以怎么樣?(加減)
(4)進行加的結果是多少?( )12是怎么來的?什么沒變?(分數單位)什么相加了?
(5)減的結果是什么?( )誰減誰?“2”是怎么來的,同樣是什么沒變,跟加法的道理一樣不一樣?
(6)在加減的過程中分母為什么沒變?為什么分數單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減?
出示
問:這兩個分數可以怎樣?(比較、加減)
[也可將這兩個分數與1進行比較]
小結:這兩組數,分母都相同,也就是分數單位相同,在分數單位相同的情況下,比較兩個分數的大小有什么規律?
[評:1.分母相同是外在的表面現象,教師引導學生透過現象看到分母相同,就是單位“1”相同,分數單位相同(每份相同)這樣,就在“同分母分數比較大小中抓住了實質。不僅使學生掌握了比較大小的方法,更進一步理解了分數的意義,又為學習分數的計算奠定了知識和思維的基礎。
2.讓學生充分說理,每一個設問都給學生提供了運用概念解決實際問題的情境。如: 和 ,分母相同,說明單位“1”相同,分數單位相同。在分數單位相同的情況下,5個 比7個 小,所以 < 。這種嚴密的邏輯論述,體現出學生分析推理能力,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又上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是培養創造思維的基礎。]
第三層:分數單位的個數相同,分數單位的大小進行比較
出示
(1)分母還相同嗎?(不同)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單位“1”相同,取的份數也相同。)
(2)誰大?( )5比7小,為什么 反而大呢?
出示:
問:觀察這個分數有什么特點?請你判斷一下這兩個分數的大小。
小結:當單位“1”相同的情況下,分的份越多,它的`分數單位就越小,分的份
越少,分數單位就越大。剛才我們研究了兩組很有規律的分數,在這個基礎上我們繼續看。
[評:在分數單位比較的過程中,深化的分數單位的理解,為后面的分析推理提供依據。]
第四層:發散思維的訓練,深化對分數單位的理解
出示:
問:我們觀察一下這兩個數,有什么特點?(分數單位與分數單位的個數都不同)有沒有相同的?(“1”相同)“1”相同,分數單位不同,所取的份也不同。能不能進行比較呢?討論一下。(可先將 與 進行比較,或 與 =1進行比較,再比較這兩個分數的大小;或與“1”的一半進行比較)
出示
問:這組分數同樣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看能不能向剛才這種方法一樣比較一下。(先將 與 進行比較)
小結:我們剛才比較了兩個分數的大小,而且當分母相同的情況下,還可以把兩個分數直接相加減,無論是比較還是加減,我們研究的關鍵的一點都是什么?(分數單位)
[評:發散思維的活動方式是分散的、輻射的、昊散式的發散思維的訓練,目的使學生靈活運用知識,使思維更活躍,在培養學生創造思維中起重要作用,教師設計的三組題,為學生創設了各顯其能,施展才華的條件,學生大膽地沖破思維的局限性,從不同角度,沿著不同的方向進行思考、想象、分析、推理,使問題得到解決。如:①因為 > 所以 >
②因為 > 所以 >
③學生大膽設想,都轉化成分母相同再比較,等等。
學生方法的多樣性,靈活性來源于對概念理解的深刻性,這種“一題多解”、“求異思維”的能力,是學生已具有創造性學習能力的體現。]
第五層:通過假分數與帶分數的互化,進一步認識分數單位,在這當中滲透分數單位與單位1之間的關系。
出示
(1)這個分數和我們前面研究的分數比較一下,有什么不同?(分子比分母大)分子比分母大,這樣的分數叫假分數。(真假的假)那么我們前面研究的這些分數分子都比分母小,你們說,這些分數就應該叫什么呀?(真分數)
(2)分子比分母大說明什么?(這個數比1大)
(3) 我們就可以看作幾部分?
(4) 和1 的大小一樣不一樣?我們就可以用什么符號連接?
小結:這兩個分數所表示的意義一樣嗎?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討論)
[評:通過假分數與帶分數的互化,進一步認識分數單位,滲透分數單位與單位“1”之間的關系。這里運用觀察、比較、適時的討論,學生對假分數和帶分數的意義有了正確的認識。]
3.質疑
4.總結
這節課我們研究了什么?分數單位在分數這部分知識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這一知識我們研究得透,對于我們今后研究有關的知識會有很大的幫助。
七.板書設計
八.反思:
本節課結構嚴謹,重點突出,始終給基本概念“分數單位”以中心地位,知識呈現過程清晰,過程設計符合兒童認知。
以“比較分數大小”這一知識為載體,把“分數單位”這一核心概念挖掘來,在不斷的深化和擴展中,學生既學了知識又為后敘知識做好鋪墊,同時促進了學生思維質的發展。
教師語言簡練,設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思維,學生不僅學會了知識,增長了能力,在生生相互溝通中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知識,在民主的氛圍中學生身心和諧發展。
分數的教案 篇3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2~43頁,練習七第9~14題、思考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加深單位“1”及分數意義的理解,更好地認識真分數和假分數,掌握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
2、進一步增強學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識,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加深單位“1”及分數意義的理解,更好地認識真分數和假分數,掌握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板書:認識分數。
關于分數,你已經掌握了哪些知識?板書:分數的意義、真分數、假分數、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
2、今天我們進行一些綜合練習,幫助大家更好地掌握這些知識。
二、綜合練習
1、完成練習七第9題。
獨立完成涂色。交流核對。
每組圖中分別涂了幾份?你是怎樣想?說說11/4表示的意義?
2、完成第10題。
獨立完成填空。
4/9的分數單位是什么?它有幾個分數單位?白色部分可用幾分之幾表示?為什么?
第二組圖的分母為什么是5?它有幾個分數單位?
3、完成第11題。
1讀出分數,說出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各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2.說出這些分數中哪些是真分數,哪些是假分數?
4、完成第12題。
分別說說是把什么看成單位“1”?
說出每個分數表示的意義。
5、完成第13題。
“平均每天燒這堆煤的幾分之幾?”把什么看作單位“1”?這堆煤應該平均分成幾份?(10份)為什么?3天燒的就是幾個1/10?(3個)
6、完成第14題。
獨立完成,說說自己的想法。
展示學生作業,匯報想法。
你們所畫的圖形有什么相同點?
7、完成思考題。
獨立填寫分數,交流匯報。
右邊的圖,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每個涂色的形狀相當于把單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涂色的部分是這樣的幾份?用分數表示是什么?
三、課堂
通過這節課的練習,你對分數有了什么更深入的了解呢?
分數的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分數的認識、比較分數的大小、通分、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基礎之上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
在本節課中,學生主要經歷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減的過程,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的算理:計數單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減,因此要先通分。并熟練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的計算方法。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為后面繼續學習分數混合運算以及相應的解決問題等知識打好基礎。
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大部分都喜歡數學,但由于個性差異的存在以及家庭教育的不同,還存在著一些后進學生。我對他們學習數學的態度是非常認可的,學生已經熟練的掌握了同分母分數加減的.計算方法,這對本課的學習有正遷移作用。學生可以通過自己動手、動腦和小組合作來解決問題但學生也很容易受到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影響,認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只要將分子、分母分別相加減就可以了。對本節課具有一定的負遷移作用。所以,我在教學設計中注重了這個問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的操作活動,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2、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3、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轉化、遷移類推和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通分,把異分母分數轉化成同分母分數后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使學生在經歷數學活動、豐富數學體驗的基礎上,理解先通分、再加減的算理。
分數的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能結合具體的情境初步認識分數,知道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每份都可以用幾分之一表示,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能讀、寫分數。
2、學會運用直觀的方法比較分子都是1的兩個分數的大小。
3、體會分數來自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激發對數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出示秋游圖,把每種食品都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到多少?用拍手表示。
二、認識幾分之一、操作深化。
1、直觀操作、初步感知。
老師演示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兩份,問:半個可以用什么數表示?
揭題:認識分數。(板書:認識分數)
小結:把一個蛋糕平均分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貼)
2、操作理解,深入認識。
老師這里有一張長方形紙,你能折一折,并涂出這張紙的1/2嗎?
學生活動。
這些折法都不同,為什么每份都可以用1/2表示?
師:雖然折法不同,但他們都把這張長方形平均分成了2份,所以每份都是它的1/2。
3、辨別判斷,鞏固認識。
下面哪些圖形的涂色部分也可以用1/2來表示?
4、聯系生活,豐富認識。
想想看,在生活中1/2還可以表示什么呢?
看來: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5、認識幾分之一(5分)
認識了1/2,你還想認識幾分之一呢?(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你想試著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你想認識的幾分之一嗎?
(小組活動:表示出圓、長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幾分之一)
匯報:說說看你表示的是幾分之一?你是怎么表示的?
每人向同組的`小伙伴介紹自己表示的分數。
小結:把一個物體或者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每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
6、教學各部分名稱及寫法。
7、用分數來表示一些圖形的涂色部分:想想做做1
誰來說說看圖1的涂色部分可以用哪個分數來表示?圖2呢?說說看為什么能用1/6表示?圖3圖4
8、感受幾分之一與1的關系:想想做做3
請大家看屏幕,把一張紙條全部涂滿顏色用1來表示。
隨著電腦的演示,讓學生猜猜看:現在涂色部分是這張紙條的幾分之一?
觀察一下從中你能想到些什么呢?
小結:同樣長的紙條,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就越小。
三、自主探索,比較大小
1、實驗:(每小組有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
實驗:用兩張同樣大小的紙片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它的1/2、1/4,再比一比它們的大小。
小結:1/2大于1/4
2、猜想
那請你猜一猜,1/8和1/2、1/4比一比大小怎樣?
你是怎么想的?
3、驗證
用另一張同樣大小的紙片折一折、涂出它的1/8,和它的1/2、1/4比比,看看我們的猜想正確嗎?
小結:通過實驗我們驗證了自己的猜想:平均分成的份數越多,表示每一份的分數就越小。
4、想想做做第5題。
四、全課小結
1、回顧一下,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2、找分數:其實分數就在我們身邊,讓學生在熟悉的教室中尋找分數。
3、小結:生活中的分數還有很多很多,我們要做有心人,善于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生活,大膽猜想,勇于探索,相信同學們會有更多的收獲。
4、介紹分數產生的歷史。
分數的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加深理解和掌握的數量關系和解題思路,能正確地分析、解答分數,百分數應用題。
2.使學生進一步明確簡單的和稍復雜的之間的聯系,以及不同類型的的結構特征和解題規律;進一步提高分析、推理和判斷等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口答算式或方程.
(1)20米是50米的百分之幾?
(2)50米的 是多少?
(3)多少米的 是20米?
學生口答后提問:第(1)題的40%是怎樣求的,表示什么意義?第(2)、(3)題是按怎樣的數量關系列式的,這兩個式子都表示什么意義?
2.引入課題。
我們根據分數的意義和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或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的數量關系,學習過。這節課就復習。(板書課題)我們學過的,分為簡單的和稍復雜的兩種情況。通過復習,要能進一步理解井掌握它們的數量關系、解題思路,更加明確它們的結構特征和解題規律,提高分析、解答的能力。
二、復習解題思路
1.選擇下面三個條件里的一個條件作問題,編出三道不同的應用題。
(1)松樹30棵 (2)楊樹50棵
(3)松樹棵數是楊樹的
學生回答時,分別出示三道應用題
(1)松樹30棵,楊樹50棵,松樹棵數是楊樹的幾分之幾?
(2)楊樹50棵,松樹棵數是楊樹的 ,松樹多少棵?
(3)松樹30棵,正好是楊樹棵數的 ,楊樹多少棵?
指名學生口答算式或方程,老師板書。提問:第(1)題為什么用楊樹棵樹做除數?第(2)、(3)題為什么都用楊數棵數乘言?你認為解答的關鍵是什么?(板書:關鍵:確定單位1的數量)追問:上面題里與對應的數量是什么?求一個量是另一個量的幾分之幾要怎樣算?第(2)、(3)題都是技怎樣的數量關系列式子的?
2.歸納基本思路。
從上面的題可以看出,解答的關鍵是確定單位1的數量,并且找出與幾分之幾(百分之幾)對應的量,然后聯系分數、百分數的意義,或者一個數乘分數 (或百分數)可以表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或百分之幾)是多少的意義列出數量關系式,再列出式子解答。如果要求一個量是另一個量的.幾分之幾,就用幾分之幾對應的數量除以單位1的數量;當幾分之幾是已知條件時,就要根據單位1的量乘幾分之幾等于與幾分之幾對應的數量來列算式或方程解答。
3.組織練習。
(1)做練一練第1題。
提問各把哪個數量看做單位1。讓學生填寫數量關系式,然后口答。結合提問學生第(2)題的數量關系式里為什么是節約的數量,強調數量對應關系。提問:從上面可以看出的基本數量關系是怎樣的?找數量關系時要注意什么?
【板書:基本關系:對應數量單位1的量=幾分之幾(百分之幾)
單位1的量幾分之幾(百分之幾)=對應數量】
指出:我們解答,一般根據含有幾分之幾或百分之幾這句話確定單位1的量和題里的數量關系,這樣就可以根據數量關系式來列式解答。
(2)做練一練第2題。
讓學生默讀題目,提問學生兩個問題有什么不同。學生做在練習本上。指名學生口答算式,老師板書。提問:求這兩個問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用除法算,都用單位1的量做除數】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為什么不同? 指出:解答一個數量是另一個數量的幾分之幾或百分之幾的應用題,要先確定好單位1的量.再根據問題里數量間的對應關系找準需要的數量,然后列式解答。
(3)做練一練第3題第(1)、(2)題。
學生默讀題目。提問:這兩題哪個數量是單位1的數量?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提問:這兩題都是按怎樣的數量關系式列式的?為什么第(1)題用算術方法直接列乘法算式解答,第(2)題用方程解答?指出,這兩題都是已知誰是單位1的幾分之幾這個條件,解答時也是看這個條件先確定好單位1的數量,再根據單位1的數量乘幾分之幾,等于幾分之幾的對應數量列式解答。當單位1的量已知時,就可以按數量關系式直接列算式解答;當單位1的量未知時,就要按數量關系式列出方程解答。
(板書:單位1已知算術方法解答單位1未知列出方程解答)
(4)做練一練第3題第{3}題。
學生改編應用題,老師依次出示。提問:你能從改變后的條件看出求小麥面積的數量關系各是怎樣的嗎?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結合讓學生說一說怎樣想的。提問:為什么這兩題的式子都是兩步計算的?解題方法為什么不一樣?指出:解答,要注意數量之間的對應關系,(板書:注意:數量的對應關系)當題里的數量與題里的幾分之幾、百分之幾不對應時,就是稍復雜的。解答時,要根據條件和問題的聯系確定數量關系式,并按照單位1已知還是未知確定解題方法,然后對照數量關系列算式或方程解答。
三、綜合練習
1.做練習十六第7題。
提問:這兩題有什么相同?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列出算式,然后提問怎樣列式的,老師板書。提問:這兩題的數量關系式是不是相同?數量關系式相同,為什么列出的算式不同?指出:根據數量關系式列式時,要找準相應的數量。
2.做練習十六第8題。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解答。指名口答算式和方程,老師板書。提問:這兩題有怎樣的數量關系?為什么所用的解題方法不一樣?
3.做練習十六第9題。
提問:這兩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提問:為什么問題相同,而解題方法不一樣?這兩題各是按怎樣的數量關系式列式子的?
指出:解答,一般先確定單位1的量,(板書:定1)再根據單位1已知還是未知確定解題方法,明確用算術方法還是用方程解答,然后對照數量關系式列出式子解答。
四、課堂小結
通過復習,對于解答,你進一步明確了些什么?
五、課堂作業
完成練習十六第7題的計算;練習十六第10、11題。
分數的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掌握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2進一步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計算能力。3進一步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教學重點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掌握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教學難點培養數學能力,滲透轉化思想。課型講練課教法討論、講解教具投影
板書設計1分數除以整數例1:把一根長4/5米的`鐵絲,截成相等的兩段,每段長幾米?解:4/52 = 0.82 = 0.4(米)4/52 = 42/5 = 0.4(米) 4/52 = 4/51/2 = 0.4(米) 課后小結內容設計合理,結構緊湊,一步一步讓學生體會分數除以整數,可以有多種方法解答,只有把除以整數改寫成乘整數的倒數,這樣才是最簡便的,學會了把新知改變成舊知來解決問題的這種學習方法,拓展了思路,活躍了思維。 教學過程意圖媒體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復習導入新課為遷移做準備
明確分數除法意義投影 板書 投影 小結 板書1列式計算:一袋洗衣粉重1/2千克,4袋洗衣粉重多少千克?1/24 或41/22改編并列式:把上題改編成兩道除法應用題① 4袋洗衣粉重2千克, 一袋洗衣粉重多少千克?2 4 = 1/2(千克)②一袋洗衣粉重1/2千克, 幾袋洗衣粉重2千克?21/2 = 4(千克)3討論:結合以上三題,請同學們思考分數除法的意義。通過以上數學活動,同學們已經明確了分數除法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是已知兩個因數的與其中的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那么分數除法又怎樣計算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課題:分數除法指名口答 求4個1/2是多少。 生編題,師板書。 根據上題數量關系說出結果
二、新課學習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學習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板書 激發興趣 匯報 板書
板書 1出示例1:把一根長4/5米的鐵絲,截成相等的兩段,每段長幾米?理解4/5米的意義 ?米 ?米
4/5米通過以上活動,我們進一步理解了題意,你能否根據題意把它轉化成已學過的知識進行計算?解:①4/52 = 0.82 = 0.4(米)②4/52 = 42/5 = 0.4(米) ③4/52 = 4/51/2 = 0.4(米)重點說明③把4/5米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就是求4/5米的1/2是多少米?列式是4/51/2。2嘗試計算方法:三選一計算3/85 1/32 5/93①3/85 = 3/81/5 = 3/403/85 = 35/8 = 0.6/8 = 3/403/85 = 0.3755 = 0.075②1/32 = 1/31/2 = 1/6 1/32 = 12/3 = 0.5/3 = 1/6③5/93 = 5/91/5 = 5/27哪種方法最好,為什么?3用這種最簡便方法計算:7/1314
5/9104歸納計算法則:①口述做上述兩題的方法②除以10 改寫成乘1/10。③1/10是10 的倒數。分數除以整數(0除外),等于分數乘這個整數的倒數。審題列式 理解意義
討論方法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其中一題 討論③最適用 小組討論 為什么要0除外
三、練習鞏固分數除法的計算法則投影
投影 1計算:14/157 4/53 4/1182填空:2/35 = 2/3( )3/79 = 3/7( )5/610 = 5/6( )19/208 = 19/20( )3/116 = 3/11○1/65/66 = 5/6○( )12/173 = ( )○( )3課后討論:2/73你會做,32/7你行嗎?認真計算
分數的教案 篇8
教學目標: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認識分數,知道把一些物體看成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可以用幾分之一來表示,能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分數的含義,對分數有進一步的認識,也就是部分與整體之間的一種關系。
教學難點:1、整體方面:是在學生原有的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的基礎上突破到由一些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2、部分:平均分成的每一份由原來的一個突破到由幾個組成一份。
教學過程
一、學習1/4
1、情境導入,復習1/4
教師:小朋友,猴山上有4只小猴子,玩得可開心了,正當他們滿頭大汗的時候,猴媽媽給他們帶來了一些水果,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些什么呢?(一個大西瓜,一個神秘的口袋)看著滿頭大汗的猴寶寶,猴媽媽趕緊給他們分西瓜,猴媽媽把這個大西瓜平均分成了4份(課件演示西瓜平均分成4份的圖),你知道為什么要平均分成4份嗎?
學生:因為有4只猴子,所以平均分成4份。
教師:每個小猴可以得到一份西瓜,你知道這一份西瓜是整個西瓜的幾分之幾呢?(指一塊)
學生:1/4。(電腦出示一個1/4)
教師:你是怎么想的?
學生:因為把一個西瓜平均分成4份,每個小猴子得到一份,這一份就是這個西瓜的1/4。
教師:那這一份呢?這一份,還有這一份呢?(對,每一份都是這個西瓜的1/4)
教師:我們已經知道了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這個物體的1/4。(教師結合自己的口述,及時進行板書)
2、教學例題
教師:西瓜吃完了,可猴寶寶們還覺得不解渴,這時他們想到了猴媽媽帶來的神秘口袋,(電腦回放)其實這個神秘口袋中裝的也是小猴子喜歡的水果,猜是什么?
學生:桃子。
教師:猴媽媽肯定會把這些桃子怎么分?
學生:平均分成4份。
教師:對,因為有4只猴寶寶,猴媽媽肯定會和西瓜一樣平均分成4份。
教師:每只猴寶寶可以分到一份桃子,那這一份桃子是這袋桃子的幾分之幾呢?
學生:1/4
教師:你能把自己的想法和同桌小朋友說說嗎?
學生交流,再評講。
學生:因為把一袋桃子平均分成4份,每個小猴子分到1份,所以用1/4表示。
教師:誰還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說給小朋友們聽?
再請學生說說想法。
教師:看來,這個神秘口袋還沒有打開,我們已經知道了每個小猴子可以分到這袋桃子的1/4了。是嗎,這是為什么呢?
學生:因為把一袋桃子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這袋桃子的1/4。)
教師:那每個小猴子分到的一份到底是幾個桃子呢?老師告訴你們,這個神秘的口袋就在你們身邊,請同桌兩個小朋友打開平均分一分,數一數。
教師;誰能說一說每個小猴子到底分到了幾個?
教師:為什么你這里的一份和他那里的一份不同呢?
學生按4個、8個分別說說自己每一份的個數。(板書2個,4個)
學生匯報,結果不同,為什么?自己去尋找原因。交流怎么回事。
教師:那你這里的一份和他那里的一份為什么都可以表示各自這袋桃子的1/4呢?
學生:因為他們都是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這袋桃子的1/4。
教師:不管桃子的總數是多少,只要根據桃子平均分成了4份,就知道每份就是這些桃子的`1/4。而到底這一份有幾個,我們就得看看總數有多少才能確定。
二、認識其它的分數
1、想一想
教師:現在請你們再想一想,如果猴媽媽帶來的這袋桃子(4只),平均分給兩只小猴子吃,那每個小猴子可以分到這袋桃子的幾分之幾?
教師:請學生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
教師:每一份是幾個呢?
學生:2個。
教師:現在請你們再想一想,如果猴媽媽帶來的這袋桃子(8只),平均分給兩只小猴子吃,那每個小猴子可以分到這袋桃子的幾分之幾?
教師:請學生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
教師:每一份是幾個呢?
學生:4個。
教師:不管1只小猴子最后拿到的是這里的2個還是這里的4個,他們拿到的都是這袋桃子的1/2。你知道為什么嗎?
學生:因為桃子平均分成了2份,每個小猴子拿到了一份,所以都是總數的1/2。
三、闖關游戲
教師:剛才的學習,老師發現三(5)班的小朋友特別聰明,猴寶寶給大家帶來了一個闖觀游戲,不知道你們有沒有信心完成這個游戲。
1、第一關:(想想做做1、2)
教師:你看懂題目的意思了嗎?誰能說說?
學生:根據圖,填出分數
教師:要填寫分數,我們必須看清什么?
學生:這些物體被平均分成了幾份。
學生完成,然后集體交流,說說自己的想法。
2、第二關:(想想做做3)
教師:第二關就是書上想想做做第3題,請大家讀一讀題目的要求。
教師:誰能說說怎么做才能讓其他小朋友們一看就明白了你表示的分數。
學生:先根據分數平均分一分,然后再用涂色表示。
學生完成后交流。對于1/5和1/2可以有不同的表示方法。
3、第三關:(想想做做4)
教師:第3關,要求同桌小朋友合作完成,同桌兩個小朋友都有12根小棒,請你們拿出這12根小棒的1/2,誰能說說你們是怎么拿的?(學生可能會用除法,可以。)
教師;還有什么方法?
學生:把小棒平均分成2份,拿1份。
教師:現在請你們再拿出這些小棒的1/3,是多少?對的舉手。
教師:你們知道還可以拿出這些小棒的幾分之一嗎?
學生:1/4,1/6,1/12。
教師:請學生拿出小棒的1/6,看看是幾根。
4、闖關結束
教師:看來我們三(5)班的小朋友真的很厲害,輕輕松松過關了,看看猴寶寶都為大家高興呢!
四、總結
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分數,你有什么收獲或有什么想法?告訴大家好嗎?
教師:請幾個學生說。
分數的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在說一說、分一分、畫一畫等活動中體會單位 1的含義,理解分數的意義,學會用分數描述生活中的事情。
2.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悟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表示這一過程,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在學習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的價值,獲得成功、興趣、愉悅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理解把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看作單位1。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談話: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分數的初步認識,對于分數你已經知道哪些知識?舉例說出分數的各部分名稱,聯系實際說出分數表示的意義。
談話:對于分數還想了解的知識,進而導入新課。
二、合作探究,構建新知
(一)初步感知。
出示情境圖1船模試航。
教師談話:同學們,請你仔細觀察這幅圖,從圖中你能發現哪些數學
信息?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教師引導學生提出:5只航模平均分給5個同學,每個同學分得的航模數占總數的幾分之幾?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畫有5只船模的題卡分一分,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全班進行交流。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分組活動時,教師參與到學生的小組學習。然后在全班進行交流。全班交流時,教師適時引領:把5只船模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5份,1份占這個整體的1/5。
在學習1/5的基礎上,老師可以繼續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如兩個同學分得的航模數占總數的幾分之幾,3個同學呢?
(二)深入探究
出示情境圖2航模放飛
談話:同學們,航模要放飛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請你觀察這幅圖,根據圖中的這些信息,你又能提出哪些與分數有關的問題?
學生提出問題,教師適時梳理。
如:一小隊每組放飛的飛機架數占本小隊飛機總數的幾分之幾?二小隊呢?
學生利用手中的學具擺一擺、分一分,分別解決一小隊每組放飛的飛機架數占本小隊飛機總數的幾分之幾?二小隊呢?
解決第一個問題:學生分組學習,教師要參與學生的小組活動中。
全班交流時,學生先利用4個飛機模型動手擺一擺,可能會出現1/2、2/4兩個答案。然后全班進行交流、辯析、補充,得出結論。教師適時引領:每份是2架飛機,為什么說是占這個整體的1/2呢?
通過擺模型得到第一問題的結論:把4架飛機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2份,每份占這個整體的1/2。
課件演示將4架飛機平均分的過程,并板書結論。
解決第二個問題:先讓學生交流自己的答案;再組織學生動手操作驗證,并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全班交流時,適時點撥:每份是2架飛機,為什么占總數的1/3呢?。從而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三)觀察比較
談話:請同學們觀察我們所得到的 分數,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引導學生質疑:兩個小隊每組放飛的都是2架飛機,為什么表示出來的分數卻不一樣呢?
學生進行觀察比較,同桌討論,全班交流得到結論。
通過對兩個小隊飛機放飛情況的比較,得到:將一個整體平均分成的份數不一樣,表示出來的分數也不一樣。所以同樣是2架飛機,表示出的分數一個是1/2,一個是1/3。
(四)拓展應用
談話:想一想,還可以把什么看作一個整體?可以利用老師提供的材料,也可以自己找材料,動手分分看,你能得到哪些分數?是怎樣得到的?
學生動手操作,可以利用教師提供的材料(1張長方形紙片、8根小棒、長1米的`繩子),也可以自己找材料,得到不同的分數。
交流:你利用什么材料,得到一個什么分數,你是怎樣得到的?
總結: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五)總結概括
談話: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許多個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都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
舉例:學生舉例還可以把哪些量看作單位1?并區分單位1與自然數1的不同。
結合操作過程,討論、交流、總結分數的意義。引導學生總結概括分數的意義。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六)看書質疑。
學生閱讀6769頁,質疑問難。教師巡視,解答學生困惑、疑難問題。
三、巧設練習,深化理解
1、自主練習1、2
2、涂色部分能用分數表示嗎?(課件出示)
3、游戲:取糖果。學生按要求取糖果:盒子里有11塊糖,取出總數的2/11;取出剩下的1/9;再取出剩下的1/4;如果取出2塊,是取出了剩下的幾分之幾?
獨立完成,進行交流。
教學反思:
創設生動有趣的現實學習情境。通過一些現實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思考、合作、交流、反思等活動。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運用數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分數的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兩個整數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2、使學生掌握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3、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教學重難點
1、理解歸納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2、用除法的意義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工具
ppt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師:同學們,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幾位好朋友,相信你們一定認識他們,讓我們看看他們是誰?
課件出示唐僧、孫悟空、沙僧的圖片
師:那豬八戒呢?原來他去化緣了,他在路上邊走邊想:如果能化得8張餅就好了!那豬八戒問什么想要8張餅呢?
引出平均分,讓學生列式:8÷4=2(張)
總量÷份數=每份數
二、探究新知
1、老豬化得一張餅,如何分給4人呢?
師:這兩道題都是我們學過的用除法來解決的問題,計算的都是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下面我們再來看一下這道題。
把1個餅平均分給4個人,每個人分得多少個?
師:這道題該怎樣列式呢?(學生列式,師板書:1÷4)
師:1÷4表示什么意思?
生:1÷3表示把一張餅平均分給4個人,求一個人分得多少。
師:好,這道題也是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求一份是多少,也是平均分的問題,所以也要用除法來計算。那么,你知道每人分得多少個嗎?
生:1/4個。(師板書)
師:大家都認為是這樣嗎?(是)誰來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教師出示課件,學生邊說邊演示:我們把這個圓看作這張餅,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到其中的一份,也就是這張餅的1/4 。
師:請大家看,每份都是1/4,每個人得到的是多少個蛋糕呢?
生:1/4個。
師:在分物時,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我們就可以用分數來表示。所以每個人分得的餅就是1/4張。
教師說明:1÷4表示把一張餅平均分給3個人,求每人得到多少個,而我們通過演示知道了每人得到1/3張。所以1÷3的結果就是1/3。(板書“=”)(齊讀算式)
(課件出示例2)
指名讀題
師:誰能列出算式?
生:3÷4(師板書)
師:這道題是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也是用除法來計算的。究竟每人分得多少塊月餅呢?老師為每個小組都準備了學具(3個圓片),現在請大家利用手中的學具一起動手分一分,看看到底每人分得多少塊月餅。
小組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師:大家都有了結論了,哪個小組的同學愿意來給大家說一說你們小組的結論是什么?
(小組邊匯報,邊演示)
小組1匯報:我們小組是一個一個分的。我們先把一個圓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到其中的1份,也就是1/4塊。
師:你能用一個式子表示一下嗎?
小組1:1÷4=1/4塊。
師:好。請接著匯報吧。
小組1:接下來,我們按照同樣的方法分其他兩個圓。最后每個人分到的是3個1/4塊,也就是3/4塊。
師:大家認為他們的方法可以嗎?(可以)我們再來一起回憶一下他們的方法。(教師邊敘述方法,邊進行課件演示)
師:還有沒有和這組方法不同的?
小組2匯報:我們小組是把3個圓疊放在一起,把它們一起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到其中的1份,拼在一起就得到了3/4塊。
師:(課件演示方法二)這種方法是把3塊月餅放在一起,把它們看成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到了其中的一份,也就是3塊月餅的1/4,拼在一起就是3/4塊。
師:通過大家操作我們知道了每人得到了3/4塊月餅(板書3/4塊)。有些同學是一塊一塊分的,有些同學是3塊一起分的,但這兩種不同的方法都得到了3/4塊,也就是說3÷4的結果就是3/4。
師:請大家看一看,今天這兩道除法算式的結果都是什么數?(分數)請大家想一想,分數與除法有什么關系呢?
學生小組討論
生:我們發現,被除數就是分子,除數就是分母。
師:你能試著表示出來嗎?
生:被除數÷除數=被除數/除數(師板書)
師:如果用a來表示被除數,b表示除數,你能用字母來表示分數與除法之間的關系嗎?
生1:a÷b=a/b(師板書)
生2:老師,我認為還要寫上b≠0。
師:為什么b≠0?
生:因為b表示除數,除數不能為0。
生:分數的分母也不能等于0。
師:好。通過觀察思考,我們知道了分數與除法存在著這樣的'關系(齊讀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師:我們知道,兩個整數相除,商可以用分數來表示,反過來看看,分數能不能表示兩個整數相除呢?
學生觀察算式,思考
生:可以。比如3/4=3÷4。
課件出示,齊讀:兩個整數相除,商可以用分數來表示,要用除數作分母,被除數作分子.反之,一個分數也可以看作兩個數相除,分數的分子相當于除法中的被除數,分母相當于除數,
分數線相當于除號。
師:我們通過學習了解了分數與除法的聯系,那么分數與除法有什么區別呢?
請學生觀察黑板算式,和同學討論。
學生匯報,教師總結:除法和我們學過的加法、減法、乘法一樣,是一種運算;而分數是一種數,同時分數也可以表示兩個數相除。
三、鞏固練習
1、用分數表示下列算式的商
(1)3÷2 = ( )
(2)2÷9 = ( )
(3)7÷8 = ( )
(4)5÷12 = ( )
(5)31÷5 = ( )
(6)m÷n = ( )n≠0
2、試一試
( )÷7=4/7 1÷( )=1/3 7/9=( )÷9 5/8=( )÷( )
3、把1千克葡萄干平均裝在2個袋子里,每袋重多少千克?平均裝在3個袋子中呢?
4、填空
9厘米=( )米59秒=( )分
13分=( )時5時=( )日
5、把5米長的繩子平均截成8段,每段長(5/8)米,每段繩子的長度是全長的(1/8)。
四、全課總結
分數的教案 篇11
一、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五上第34—36頁。
二、教學目標
1、學會用分數描述生活中的事物,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數的意義,進一步掌握分數的讀、寫,理解分子、分母的意義。
2、結合具體的情境對分數作出合理的解釋,體會“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感受生活中處處有分數,發展數感。
三、教學重、難點
突出分數意義的建構,使學生充分體會“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深化對分數本質的理解。
四、教學過程
(一)了解起點,引入新課
1、你們認識分數嗎?說幾個你熟悉的分數。(學生說出幾個分數,教師隨機板書)
2、關于1/2你已經知道什么?
3、小結。(揭示課題:分數的再認識)
4、請同學們拿出老師課前發給大家畫有幾副圖的那張紙,請你在圖上用顏色表示出對應的分數。表示好后在小組里交流表示的理由。全班交流、質疑。
5、選擇其中表示1/2的圖進行討論。在表示1/2的過程中,你有什么發現?(它們是怎么分的?分的對象相同嗎?)
6、教師追問:這里是把誰看作整體“1”?一份是幾個?這個整體“1”還可以指哪些呢?
(二)創設情境,深化理解分數意義
活動一:拿水筆
1、創設情境,請學生分別拿出三盒水筆的1/2(其中有2盒水筆都是8支、有一盒是10支)。
這里有三盒水筆,你能從每一盒水筆中分別拿出1/2嗎?
教師請三位學生到講臺前,并問臺上學生:你們準備怎么拿呢?
其他同學注意觀察,你發現了什么?講臺前的三位學生打開水筆盒,認真地數著。
你發現了什么現象,你有什么疑問,或者說你能提出問題嗎?
我們再來看前面一位同學提出的問題,他們三人都是拿全部水筆的1/2,拿出的水筆支數有的一樣多,有的不一樣多,這是為什么呢?請想一想,然后四人小組輕聲交流一下。
請臺上的三位同學把所有的水筆都拿出來,并告訴全班同學總支數是多少,1/2是多少支,驗證剛才的結果。
你有什么發現?并小結:總支數不一樣,同樣是1/2,所表示的支卻不一樣。
活動二:說一說
1、小明看了一本書的1/3,小軍看了一本書的1/3,他們看的一樣多嗎?
2、比較、討論:“都是一本書的1/3,但表示的頁數不一樣多,為什么?”怎么樣的`情況下,兩本書的1/3是一樣的?
通過剛才拿水筆的游戲、觀察討論看書的情境,你發現了什么?
小結:同一個分數,所對應的整體不一樣,那么分數所表示具體的數量也不一樣。(同步板書)
(三)鞏固延伸,反饋分析
1、看圖說數:
(1)藍圓個數占整體的幾分之幾?要使藍圓個數占整體的1/2,怎么改?(可以增一增、換一換、減一減)
(2)綠圓個數占整體的幾分之幾?學生說出4/12和1/3后(課件隨機整理整齊),提問:為什么都是4個,卻可以用不同的分數來表示?
(3)紅圓個數占整體的幾分之幾?學生說出3/12和1/4后(課件隨機整理整齊),提問:為什么都是3個,卻可以用不同的分數來表示?
師與學生共同小結:部分相同、整體相同,如果分法不一樣,表示的分數就不一樣。
2、游戲:請1個同學站起來,請學生先后說出這位同學占大組人數、小組人數、全班人數、全年級人數、全校總人數的幾分之幾。
請同學們想一想,同樣一個人,怎么可以用那么多不同的分數來表示呢?
3、估一估:一個整體的2/3是,這個整體會是下列圖中的哪一個?
分數的教案 篇12
一、教學內容
折扣。(教材第8頁例1)
二、教學目標
1.理解折扣的含義,能熟練地把折扣寫成百分數。
2.會利用已經學過的百分數的知識解決與折扣有關的各種問題,感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合作與交流等學習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分析、比較、判斷的能力。
三、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折扣的含義。
難點:與“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進行知識遷移,正確解答關于折扣的問題。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師:同學們,每到節假日的時候,各商場都會舉行各式各樣的促銷活動。你們知道商家為了招攬顧客,經常采用哪些促銷手段嗎?(課件出示商場圖片)
學生:買一送一、打折、滿三百送三十等。
師:很好,有些同學提到了“打折”,那么平時我們買的打折后的商品,是比原來貴了還是便宜了?
學生思考,教師點名學生回答。
師:你有過購買打折商品的經歷嗎?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嗎?
學生交流,點名學生回答。
師:看來同學們對打折都有一定的了解。商家有時降價出售商品,就叫做打折銷售,俗稱“打折”。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與我們生活緊密相關的數學問題——折扣。(板書課題:折扣)
二、學習新課
1.折扣的含義。
師:剛才我們提到的打折是商家常用的手段,是一個商業用語,那么打折是什么意思呢?(課件出示教材第8頁情境圖)
師:想一想,這里的“電器九折”是什么意思?“其他商品八五折”又是什么意思?
學生交流匯報。
教師小結:九折就是按原價的90%出售,八五折就是按原價的85%出售。
幾折表示十分之幾,也就是百分之幾十;幾幾折表示百分之幾十幾。(板書)
(課件出示題目)
填一填。
(1)六折是十分之(),改寫成百分數是()。
(2)九五折是百分之(),改寫成百分數是()。
(3)七七折是百分之(),改寫成百分數是()。
學生交流,小組匯報。
師:想一想,把折扣寫成分數和百分數,哪種方法更好?
明確:一般情況下,不把折扣寫成十分之幾這樣的分數形式,寫成分數時,有時會出現小數例如:八五折就會寫成8。5/10,不便于計算和理解。
2.運用折扣解決實際問題。
(1)教學教材第8頁例1(1)。
(課件出示教材第8頁例1(1))
爸爸給小雨買了一輛自行車,原價180元,現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買這輛車用了多少錢?
指導學生分析題意:打八五折怎么理解?是以誰為單位“1”?
學生小組交流匯報。
提示:先讓學生找出單位“1”,然后再找出數量關系式:原價×85%=實際售價。
根據數量關系式,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
180×85%=153(元)
答:買這輛車用了153元。
(2)教學教材第8頁例1(2)。
(課件出示教材第8頁例1(2))
爸爸買了一個隨身聽,原價160元,現在只花了九折的錢,比原價便宜了多少錢?
指導學生理解題意:只花了九折的錢怎么理解?以誰為單位“1”?
學生思考,點名學生回答。
提示:先讓學生找出單位“1”,然后找出數量關系式:原價-原價×90%=便宜的錢數,或原價×(1-90%)=便宜的錢數。
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
第一種算法:原價160元,減去現價,就是比原價便宜多少錢。
160-160×90%=160-144=16(元)
第二種算法:原價160元,現價比原價便宜了(1-90%)。
160×(1-90%)=160×10%=16(元)
重點引導學生理解第二種算法,知道現價比原價便宜了10%。
(3)折扣問題中的數量關系。
師:同學們,通過我們剛才解答的一些折扣的問題,你能總結出折扣問題中相關的一些量以及它們的關系嗎?
學生交流,教師總結:現價=原價×折扣。(板書)
三、鞏固反饋
1.完成教材第8頁“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52.00 73.50 30.80
2.完成教材第13頁“練習二”第1~2題。
第1題:(1)1.5×50%=0.75(元)
2.4×50%=1.2(元)
1×50%=0.5(元)
3×50%=1.5(元)
(2)(答案不唯一)可以買一種面包,也可以兩種或兩種以上合買。例如:
①3÷0.75=4(個)
②3÷0.5=6(個)
③3÷1.5=2(個)
④3÷1.2=2(個)……0.6(元),再買1個打折后0.5元的面包。
⑤可以買3個打折后0.5元的面包,買2個打折后0.75元的面包。
⑥可以買1個打折后1.5元的面包,買2個打折后0.75元的面包……
第2題:120×80%=96(元)
400×80%=320(元)
180×80%=144(元)
80×80%=64(元)
3.陽光文具店和洋洋文具店同時銷售“小畫家”牌水彩筆。如果是你,你會去哪家買?為什么?
30×80%=24(元)
25×90%=22.5(元)
24>22.5
去洋洋文具店,他家更便宜。
四、課堂小結
1.“打折”是什么意思?八五折、九折表示什么?
2.折扣問題中有怎樣的數量關系?
板書設計
折扣
幾折表示十分之幾,也就是百分之幾十;幾幾折表示百分之幾十幾。
例1(1)180×85%=153(元)
答:買這輛車用了153元。
(2)160-160×90%=160-144=16(元)
或160×(1-90%)=160×10%=16(元)
答:比原價便宜了16元。
現價=原價×折扣
教學反思
1.注重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激發學習興趣。
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教學中需要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來設計教學活動,圍繞學生收集的有關商店的促銷手段以及學生對“折扣”的認識,充分利用生活中商家促銷的場面,引導學生大膽猜想“折扣”的意義,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入新知。
2.以學生為主體,自主探究新知。
數學知識的獲得過程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主構建的過程,注重尊重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以學生為主體,創設自主學習的氛圍,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折扣”的意義,從而加深對“折扣”的認識。
3.我的補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備課資料參考
典型例題準備
【例題】某商店在促銷活動時,將原價800元的某品牌自行車九折出售,最后剩下的幾輛車,商家再次打八折出售,最后幾輛車的售價是多少元?
分析:原價800元,第一次打九折出售,價格是原價的90%,再次打八折出售,價格是第一次打九折后的80%。可以先求出第一次打折后的價格,再求出第二次打折后的價格,即為現在的售價。
解答:800×90%×80%=720×80%=576(元)
答:最后幾輛車的售價是576元。
解法歸納:解決此類題,也可以先求出總的折扣,再用原價乘折扣,得出現價。
相關知識閱讀
有關折扣的順口溜
消費打折實惠多,物美價廉心頭樂。
折扣購物都說好,其中陷阱也不少。
虛折扣、假甩賣,積分贈券難實在。
勸君消費擦亮眼,貨真價實在眼前。
分數的教案 篇13
教學內容:省編義務教材第十冊第91—93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體驗分數基本性質的探究過程,建構分數基本性質的意義內涵。
2、溝通分數的基本性質和商不變性質的內在聯系,實現新知化歸舊知,并與后面約分和通分的學習作好前期孕伏。
3、通過猜想、驗證、得出結論這充分自主的數學活動,促進學生學習經驗的不斷積累。
課前準備:
課件,學具袋一個(線段圖紙、長方形、繩子)、探究紙一張
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作好鋪墊
出示四分之二后說:老師的信封里有一道算式,這道算式和這個分數的值相等,你們猜這是一道怎樣的算式?(除法算式。)你能具體猜出是怎樣一道除法算式。(2÷4)
為什么你會猜是一道除法算式?(分數與除法有密切的關系)
除法與分數有什么樣的關系?
(黑板上出示:被除數÷除數=)
根據2÷4這道除法算式,每人都試著說一道與它相等的除法算式。(根據學生板書:1÷23÷64÷85÷10100÷……)
為什么你認為100÷與2÷4的商是一樣的?(2和4同時乘以50商不變,這是根據商不變性質)
什么是商不變性質?(出示: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商不變。)
2、遷移猜想,引疑激思
分數與除法有這樣的關系,除法中有商不變性質,那你們猜分數中有可能存在著類似的性質嗎?(有)你能具體說一說?
交流得出: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
3、自主探究,驗證猜想
也許你們的猜想是正確的,科學家的發現往往也是從猜想開始的,但是只有通過驗證得到的結論才是科學的,這節課我們也學著來做一名小數學家。
(1)初步驗證
①出示:探究報告單,讓學生讀要求:
a.同桌合作:兩人各寫一個分數,將它的分子、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算出新的分數。
b.選擇合理的方法驗證所前后兩個分數是否相等。
c.填寫好探究報告單。
選擇探究的
分 數
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
一個相同的數
得到的
分 數
選擇的分數與得到的分數是否相等
相等( ) 不相等( )
猜想是否成立
成立( ) 不成立( )
選擇的分數與得到的分數是否相等相等()不相等()
猜想是否成立成立()不成立()
*:驗證方法可用折紙、畫線段圖、計算、實物……
②學生合作進行探究。
③全班交流:
a、同桌一起上來,拿好探究報告單及驗證材料等。
b、兩人合作,一人講解、一人驗證演示。
c、得到結論:
(交流2-3組后)問全班同學:你們得到怎樣的結論?(一致通過)
剛才我們通過集體努力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分數驗證了我們的猜想是成立的。這就是分數的'基本性質,板書:分數的基本性質。(齊讀)
4、議論爭辯,頓悟創新
讀一讀分數的基本性質,你認為哪些字詞是比較重要的。這里的“相同的數”指的是什么數?為什么要“0除外”?
5、訓練技能,激勵發展
剛才我們通過自己的猜想、驗證得出的這條規律,學習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到底有什么作用呢?讓我們一起來體會一下。
(1)練習明目的
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填空。
1/2=()/8=5/()=()/6=7/()
采取師生對數的游戲形式進行,如先由教師出分子,再讓學生對出分母,也可以先由學生出分母,再讓教師對出分子。
(2)慧眼辯是非
(3)變式練思維
把下面每組中的異分母分數化成同分母分數。
A、3/4,4/7B、5/6,4/9C、3/5,5/8
分數的分母相同了,有什么作用?揭示學習分數的基本性質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學好、用好。
(4)競賽促智慧
①在1—9九個數字中任選一些數字組成大小相等的分數。
可以有:1/2=3/6=4/81/3=2/62/3=4/6這三組。
并讓學生繼續往下說,從而得出:任何一個分數與之相等的分數有無數個。
②出示:1/a=7/b(說明:a、b都不是0。)
搶答:a=2、a=3、a=6、b=28、b=56時a或b的值。
連貫口答:a=1、2、3、4、5……時b的值。(滲透正比例)
討論:a、b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為什么會存在這樣的關系?依據是什么?
6、回顧,掌握方法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的分數的基本性質,回憶一下我們是怎樣學習的?
學生可能會回答:
生1:我們是根據“商不變的性質”來學習“分數的基本性質”的。
生2:我們是通過猜測的方法學的。
生3:我們還用驗證的方法學習。
……
結果語:是的,這節課,我們利用除法和分數的關系以及商不變性質,猜想出分數的基本性質,并且進行了驗證與運用,其實數學知識都是相互聯系的,學習數學就要學會利用已有知識,去學習新的知識,這就是學習數學的一把金鑰匙。老師把這把金鑰匙送給每一位同學。
分數的教案 篇14
一、設計思想:
找準學生學習新知的“最近發展區”,在大背景下認識分數。同時加強直觀教學,降低認知難度。根據學生年齡特征,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
二、教材分析:
1、分析《課程標準》對本課教學內容的要求:分數的初步認識是數概念教學的一次擴展,學生理解掌握會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本冊出現的內容是最初步的,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具體實例使學生理解一些簡單的分數的具體含義,給學生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初步學會用簡單分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進一步發展數感,并為學習小數和進一步學習分數做好鋪墊。
2、分析本課內容的組成部分: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會讀、寫簡單的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教材先通過例1~例2兩道例題,分別讓學生認識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初步建立起幾分之一的表象。教材又通過例3教學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比較。
3、分析本課內容與小學教材相關內容的區別和聯系: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初步認識分數的含義,從整數到分數是數概念的一次擴展。無論在意義上、讀寫方法上以及計算方法上,分數和整數都有很大的差異。
三、學情分析:
分數的初步認識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使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含義。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分數,從整數到分數是學生認識數的概念的一次質的飛躍,因為無論在意義上,還是在讀、寫方法上以及計算方法上,它們都有很大的差異。分數概念比較抽象,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困難,不容易一次學好,所以,分數的知識是分段教學的,本單元只是"初步認識"。認識幾分之一又是認識幾分之幾的第一階段,是單元的"核心",是整個單元的起始課,對以后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我們要借助一些圖形和學生所熟悉的具體事例,通過演示和操作,使學生逐漸形成分數的正確表象,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
四、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通過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對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觀圖形的探討和研究,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會讀、寫幾分之一。 2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2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 (三)情感目標:
1 使學生在討論、交流的學習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探索意識、創新意識得到發展。
2 在觀察比較、動手操作中,培養學生勇于探索、自主學習的精神,感知數學來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對數學產生親切感,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五、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建立幾分之一的表象。教學難點:初步認識分母、分子表示的含義。
六、教學策略和手段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充分重視學生對學具的操作,通過折紙讓學生對分數的含義有一個直觀的認識,讓學生加深對分數概念含義的理解,降低了對分數概念理解上的難度。特別是在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時,用圓片顯示豬八戒分西瓜的過程,學生直觀的認識到分的份數越多,一份就越小。從而使學生內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數大小的比較這一知識。同時根據學生年齡特征,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
七、課前準備:
1、學生的準備: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紙片各兩張,剪刀。
2、教師的教學準備:課前了解學生對分數的熟悉程度有多少。
3、教學環境的設計和布置:黑板上準備好一些小磁鐵。
4、教學用具的設計和準備: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紙片若干張,剪刀一把。兩個月餅圖。
八、教學過程:
1、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老師要講一個西游記里的故事給大家聽。
話說唐僧師徒一路向西取經,這一天他們來到了一個集鎮上,看到路上的人都手提著月餅,這才想起今天是中秋節了。這時剛好路過一個月餅店,“哇,好多的月餅呀!”八戒很快就看見店里各種各樣的月餅,饞得直流口水,一個勁地說:“師傅我想吃月餅。”可是唐僧說:“想吃月兒餅可以,不過我得先考考你。”唐僧說:“有4塊月餅,平均分給你和悟空,每人分幾塊?請寫下這個數。”豬八戒很快就寫下了這個數。唐僧又說:“有2塊月餅,平均分給你和悟空,每人分幾塊?請寫下這個數。”豬八戒想了想,又寫下了這個數。唐僧見豬八戒回答得這么快就說:“很好,那么要是只有一塊月餅,平均分給你和悟空,每人分幾塊?該怎么寫?”這可把八戒難住了。
同學們,你們知道每人分幾塊嗎?(有的說每人分一半,有的說每人得半塊。)半塊月餅可以用什么數來表示呢?看來同學們想不出該用什么數來表示,沒關系,今天老師特意請了一位新朋友來幫助大家解決這個難題。它就是——分數。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分數的初步認識。(出示課題)
[設計說明:思維始于疑問,而好奇是兒童的天性,是學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起點。根據小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從故事中創設問題情境不僅將學習分數的必要性自然展現(是因為用整數解決不了了,所以才要用到分數),且使學生的探究意識也孕育而生。]
2、動手實踐,自主探究
(一) 認識二分之一
(1) 、 猜一猜: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怎樣用分數表示其中的一份呢?
師:把一個圓平均分成兩份,一半就是這兩份里面的一份,也就是這圓形的二分之一,寫作:1/2,結合書本中的月餅圖說說,“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2)、 教師說明 :2表示平均分的份數,1表示其中的一份。
(3)、 動手實踐
A、 折一折:讓學生用各種的紙片動手折出1/2,(圓形、長方形、正方形)
B、展示學生的幾種典型折法
C、從操作過程中凸現思考過程。
師:這些形狀不同的紙都可以折出它的1/2。想一想,同一張紙折出的形狀不一樣,為什么都可以用1/2來表示呢?
(4)在辨別中感悟平均分的重要性。
折出幾種不是平均分的二分之一,想想這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嗎?(再次強調平均分) [設計說明:通過直觀演繹數學知識所蘊涵的思維發展過程,讓學生進行自我釋疑體驗,教師不直接告訴學生現成的結論,也不包辦學生的思維方式和過程,而是通過“折一折”了驅動學生內在的思維活力,感悟“平均分”的內涵與重要性,從而是學生的思維方式不拘泥與常規,思維實現跳躍式的發展。]
(二) 認識四分之一
(1)、觀察推想
師:大家推想一下,如果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四份,每塊是它的幾分之一?
(2)、開展折1/4的活動
A、師:要得到一個圖形的1/4應該怎么辦?用圓形紙片折一折,并用陰影部分表示出四分之一。
B、匯報:你是怎么得到1/4的?說一說1/4表示什么?
C、請學生拿出同樣大的正方形紙,小組合作折出不同的1/4涂上顏色貼在底板上,在相同的時間里看哪組折出的方法最多
D、匯報怎樣折的。問:這些1/4的部分一樣大嗎?為什么? 強調:整體一樣大,它的1/4就一樣大。
(三)認識幾分之一
(1)、剛才我們認識了1/2和1/4,我們把1/2,1/4,這樣的數叫分數。你還想到了哪些幾分之一的分數?板書學生的回答。(有意識寫幾個分母大一點的分數)抽幾個說說分數所表示的意思。
(2)、找一找。(出示主題圖)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游樂園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你發現哪里有幾分之一?為什么?
(四)練習:做一做第1題
[設計說明:有了1/2作基礎,1/4的學習就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感悟、去分析、去解決新問題,學會把新知識和生活經驗與已有的知識經驗聯系著學習,學會在動手操作,實踐活動中認識理解知識,并學會舉一反三,有所創新。]
3、再現情境,比較大小。
(1)、故事引出問題
師:接下來老師繼續來講西游記的故事,唐僧師徒在月餅店買了些月餅后繼續趕路,走著走著轉眼已到了中午,豬八戒餓得肚子咕咕直叫。這時唐僧拿出了一個最大的餅,給八戒和孫悟空分一分,說給孫悟空1/4,豬八戒1/2,豬八戒一聽急壞了,大聲說,不行,不行,我肚子大,我要吃大的,我要吃1/4。同學們,豬八戒他是不是得到便宜了,吃到大的一塊了嗎?(板書1/2 1/4)
(2)、解決問題: 讓學生思考后說一說。
師:你是怎么想的?為什么吃到1/2的要大,吃到1/4的反而小呢? 你能不能用手中的圓片代替餅來驗證一下。 反饋,請2名學生說一說是怎樣進行驗證的。
小結:原來分數也有大小,1/2表示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2份,它的一份就比分成4份的要大,所以1/2>1/4
(3)、拓展延伸:
A、這時候,沙和尚過來他也要吃,他說要吃這個月餅的1/8,你覺得他們三個人誰吃得最多,誰吃得最少?
B、看板書,你還能比較這些分數的大小嗎?任選兩個數比較大小,根據學生的回答加以板書),你發現了什么?(分的份數越多,其中的一塊就越小)上面這些分數中哪個最大,哪個最小?
(4)、練習:做一做第2題。
[設計說明:再次用講故事的的方法引出分數的大小比較,讓學生從解決故事的疑問中尋找正確的答案,同時故事中也蘊含了正確的答案,把分數的大小比較和生活實際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學生不難發現正確答案。并且再次用圓片代替月餅來進行證明,驗證答案。]
4、說說想想,課堂小結: 說說你對分數有了哪些了解?
想想分數中的兩個數字分別表示的是什么?你分清楚了嗎?
九、板書設計
分數的初步認識
1/2 2:表示平均分成2份
1/2 > 1/4
1:表示其中的1份
(平均分) 1/4、1/8、1/3、1/6、1/10
十、作業設計
《課堂作業》
分數的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1.組織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明確把誰看作單位“1”,引導學生采用數形結合的方法——畫線段圖分析數量之間的關系。
2.引導學生從分數乘法意義的角度思考,理解“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應該用乘法計算,學會解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逐漸形成技能,增強應用意識;引導學生形成一些解決問題的策略,促進學生分析、判斷和推理能力的發展。
重點難點:
1.掌握解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方法,能解決相關實際問題;
2.理解算理,會用線段圖正確地分析題意。
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談話法、探究法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談話:我們在信息窗1和信息窗2已經初步解決了分數乘整數和分數乘分數的問題,還會做嗎?
出示練習:20的4/5是多少?6的2/3 是多少?
請同學說一說這兩個題為什么用乘法計算。
談話:同學們,我們知道,已知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這是乘法意義的擴展出現的新問題,運用這一知識還可以解決什么問題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
二、合作探究,獲取新知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談話:在學校舉行的泥塑大賽中,同學們制作出許多精美
的作品,請看大屏幕。
出示課本10頁的情境圖和信息。
談話:從圖中你獲取了哪些信息?
談話:根據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提出問題,教師板書:一班男生做了多少件?二班女生做了多少件?
談話:同學們提的問題比較準確,下面我們分別來解決這些問題。
(二)探究方法,建立模型
1.解決第一個問題:一班男生做了多少件?
談話:請同學們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先來分析題目中數量之間的關系,再試著解決這個問題,不僅要得出答案,還要把道理說清楚。
(1)討論操作。學生分小組進行嘗試活動,教師巡視指導,了解信息。
(2)小組內說想法。
(3)交流展示。指名到展示臺前進行匯報。
方法一:畫線段圖分析數量關系
談話:你是怎樣畫圖的?先畫什么?再畫什么?怎樣想的?
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教師重點引領學生理解誰是找單位“1”,如何找單位“1”?如何在線段圖中表示出已知條件“3/5”?
談話:線段圖是個很好的工具,同學們用的非常棒!它可以清楚表示出題中數量間的關系,這個工具用的好,即使以后解決一些復雜的問題也會得心應手。
方法二:不借助于直觀圖,直接列式解決
談話:你是怎樣想的?教師適時引領:題中哪句話是關鍵句?誰是單位“1”?“3/5”這個分數在題中的具體意義是什么?為什么用乘法做?
(男生做了總數的.3/5,總數是單位“1”,把總數平均分成5 份,求其中的3份,也就是求15的3/5是多少,所以15×3/5)
2.學生自己解決第二個問題:二班女生做了多少件?
談話:小組交流,自己想辦法來分析題意,解決問題。組織學生匯報交流,說自己的分析思路,其他小組可以給予完善補充。
著重引導學生理解:誰是單位“1”?怎么找單位“1”?為什么畫兩條線段?結合學生匯報,教師課件動態演示P11圖示
(三)觀察比較
談話:你在分析解決這兩個問題時,有哪些相同點?哪些不同點?
學生回答時,教師適時引領:相同點都是“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做;不同點是第一組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通常畫一條線段圖來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第二組是兩種量之間的關系,通常畫兩條線段圖來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畫線段圖時通常先畫出表示單位“1”的量。
三、應用模型,解決問題
1.課本11頁自主練習2:出示短吻鱷照片
幫助學生理解題意,引導學生利用畫線段圖的辦法分析數量關系,自己列式解決問題。
2.自主練習4:這一題和第2題屬于同一類型,都是研究部分與整體的關系,畫一條線段圖,讓學生自主完成,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3.自主練習
這一題與前兩題有什么不同之處?研究的是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應該怎樣用線段圖表示?
嘗試自主解決,全班交流,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四、引導總結,構建網絡
談話:我們應該如何解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引導學生總結解決問題的方法)
五、作業布置
自主練習5、6題
板書設計:
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實際問題
【分數的教案】相關文章:
分數乘分數教案12-16
《真分數和假分數》教案12-17
真分數和假分數教案12-16
《分數的意義》教案01-24
分數的乘法教案01-20
分數乘法教案02-01
《分數與除法 》教案03-08
分數除法教案01-14
分數乘法的教案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