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教案(通用20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長城》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長城》教案 1
教材分析:《長城》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華夏兒女的驕傲。這篇課文作為引領學生開始中國的“世界遺產”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現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還贊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抒發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課文共有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配有一幅是氣勢磅礴的長城鳥瞰圖,第二自然段配有一幅長城的近景,使學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長城的氣勢;第三自然段是由長城展開的聯想,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第四自然段總結全文,指出長城在世界歷史上的地位,贊美長城是“偉大的奇跡”。可以說,它不僅是一篇狀物類的文章,更像一首動人心魄的中華歷史文化的贊美詩。
語文課程目標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以《語文課程標準》為依據,擬訂“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為本課的教學重點。
學情分析:
學生對于長城并不陌生,但是只限于名字而已,課前應多加以交流。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字。正確讀寫“蜿蜒、盤旋、城磚、城墻、屯兵、堡壘、呼應、肩膀、凝結、奇跡、氣魄雄偉”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3、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以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產生了解我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重點: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雄偉的氣勢。
難點: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搜集長城資料
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展示資料,導入課題
1、導入:同學們,提起長城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你去過長城嗎?你對長城有哪些了解呢?
(學生依據搜集的資料或見解感受,自由交流。)
2、引題:長城不僅是中華民族靈魂的象征,也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讓我們通過這篇文章,一同來感受這偉大的長城。(齊讀課題)
3、提出學習目標。
(1)默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遇到不懂的字詞,運用、聯系上下文等方法加以理解。
(2)學習本課的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蜿蜒、盤旋、城磚、城墻、屯兵、堡壘、呼應、肩膀、凝結、奇跡、氣魄雄偉”等詞語。
(3)要求學生結合文中的背景圖或插圖再讀課文,談一談自己的感受。從激發學生當解說員入手,引發學生與課文形成真情互動。
【資料交流,了解長城】
二、感知課文,識寫生字
(1)結合文中的背景或插圖再讀課文,談一談自己的感受。再抓住課文景奇文美情濃的特點,從激發學生當解說員入手,學生與課文形成真情互動。
(2)引入識字
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可以是字詞、朗讀、心得等)
【設計意圖:圖文對照,使學生不僅學習了課文,還了解到只有平時仔細觀察才能寫出好文章。】
三、展示學習成果
(給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時間。)
要求:
1、小組內按學困生——中等生——優等生的順序進行展示。
2、別人展示時,其他同學要學會傾聽,并做好點評。
(一)基礎知識展示(小組內)
(1)我會讀生字。(小組成員輪流讀,相互糾正。)
(2)我會正確讀寫“蜿蜒、盤旋、城磚、城墻、屯兵、堡壘、呼應、肩膀、凝結、奇跡、氣魄雄偉”等詞語。(有的讀,有的到小黑板上書寫展示)
(3)我會流利地朗讀課文。(單獨讀、合作讀、分自然段讀)
長城建造的那個年代,一時間學生思緒萬千……
【設計意圖:掌握了字詞,激發了學生要學習課文的主動性,為下面環節的開展掃清了障礙。】
課內練習:
1.看拼音,寫詞語:pán xuán bǎo lěi zhì huì
2.比一比,再組詞:婉( ) 凝 杖 魄 峭
蜿( ) 疑 仗 魂 俏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魄。
2.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魄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以及對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3.激起民族自豪感,產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一、提出學習目標
1、談話導入
板題:長城以它獨特的魅力贏得了中外游客贊譽,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去感受一下它的偉大吧。
2、創設情境,放開品讀
(1)由學生交流怎樣進一步讀書。教師圍繞解說引導激發。
第一段:讀文看圖,看圖讀文。
讀中一觀山勢——崇山峻嶺;二看長城——蜿蜒盤旋;三想畫面——氣勢飛揚雄偉壯觀。
問:讀了這段,你們有話想說嗎?
第二段:讀文解圖,認識長城。
從這段中你們讀出了什么?一是讓學生了解長城的`結構。
二是了解長城的歷史作用,
三是讓學生感受長城的高大堅固。
第三段:走上長城,體驗偉大
相機抓住學生的第一句朗讀:在品味“站”“踏”“扶”中。
問:你是怎樣走上長城的?你腦海里出現了什么?
讀第二句:問:你面對的是什么?讓學生走入情景,體會腳下陡峭的山嶺,肩上沉重的條石。
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讀第三句,想象:你們從多少這個詞想到了什么?從才上體會到什么?
【設計意圖:勞動人民建造長城的不易滲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間,如“多少、才、智慧、血汗、凝結、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等詞語,但具體付出了多少辛苦才建造成了這一世界奇跡卻得學生透過文字去體會,所以這一環節我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想象的平臺,“想象勞動人民建造長城遇到了哪些困難呢?”這樣,學生仿佛回到了最初】
第四段:讀出無比自豪
多種形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魄。
【設計意圖:多形式地引導學生在讀中一步步融進作者的思緒與情感。】
四、知識拓展延伸
1.搜集一些有關長城的故事、傳說和圖片資料,進行交流。
2.搜集我國的文化遺產資料,了解我國偉大的文化遺產,豐富自己的知識。
五、練習:
讀句子填空:
1.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錢不到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 ”寫出了長城的長;“多少”和“長”說明 。
2.從北京出發,不過幾十公里就來到長城腳下。
“不過幾十公里”表示路程 ;“不過兩三小時”表示時間 ;“不過是些篇作文嘛!”表示說話者認為寫作文 。
你能用“不過”說一句話嗎?
《長城》教案 2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盤旋、城磚、城墻、屯兵、堡壘、打仗、呼應、肩膀、智慧、凝結、氣魄雄偉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3.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產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了解預習情況
1.檢查學生預習生字新詞的情況。
2.交流初讀課文的收獲。
二、瀏覽全文,梳理順序
1.學生快速瀏覽課文,理清作者的觀察順序。
2.讀后交流,梳理文章脈絡
三、重點感悟,加深體驗
(一)感悟長城的雄偉氣魄。
1.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在讀中感受長城雄偉的氣勢。
2.通過品讀 蜿蜒盤旋等重點詞語,激發學生的想象,想象出長城在崇山峻嶺間蜿蜒盤旋、綿延萬里的壯美景象。
3.指導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二)感受長城的高大堅固,了解長城的結構特點。
1.默讀第二自然段,圖文對照,了解長城的結構特點。
2.感受長城的高大堅固,了解長城的歷史作用。
(三)體會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1.輕聲朗讀第三自然段,在誦讀中靜心感悟。
2.品讀重點詞句,展開聯想,體會修筑長城的艱辛。
3.指導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在讀中體會中華民族勤勞勇敢、不屈不撓、堅韌不拔的精神,在讀中抒發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四、回歸整體,抒發情感
1.畫面欣賞:《長城風光》。
2.抒發情感,贊美長城。
《長城》教案 3
【設計理念】
本設計安排了讓學生感知,感受,感悟和感染四個層次。感知,以朗讀為主;感受,以口說為主;感悟,以學習語言為主;感染,以誦讀為主。
【設計特色】
在反復朗讀中感知感染,在學習語言中感受感悟。
【設計目標】
1、引導學生不斷深入感悟長城的偉大,進一步激發民族自豪感。
2、抓住特點,幫助學生以主要句概括主要內容,以及由物聯想到人的典型寫法,從而深刻領會題旨。
3、以各種形式多讀,領會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跡,增強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
【設計重、難點】
第2、3兩段典型段,通過多讀,引導學生感悟長城的偉大,通過多讀,口語中進行升華,讓學生領會長城是我過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
【設計過程】
一、在初讀中感知、感受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讀準、讀通、讀暢。
2、學生各自談自己閱讀的感受,不受限制,暢所欲言。
3、從初讀中你感受到萬里長城是怎樣建成的?請再讀有關段落:
⑴ 從第三段可看出萬里長城是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
⑵ 從第四段可以知道萬里長城的.建成,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充分感知教材是學習教材的前提,因此我安排了多次讓學生讀書的時間,學生讀了課文后就有表達的欲望,可見遵循學生的學習心理,讓學生反復讀書之后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感受,這時的感受最真切、最自然。)
二、在學習語言中感悟、感染
1、讀了全文后你感覺到哪幾段最打動你的?
(第2、3段)
2、學習第2段:
⑴ 領悟第3句的比喻句,找出本體、喻體是什么?
⑵ 找出描寫人民勞動的句子讀一讀,體會勞動人民的智慧。
3、練習感情朗讀第2段。
4、學習第3段:
⑴ 這么高大堅固的長城令“我”想到了什么?從文中找出來讀一讀。
(單看這數不清的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
⑵ 師深情朗讀這段話:
生凝神傾聽后告訴老師想到、看到、聽到了什么?
學生自由講:
① 我看到民工沉重的腳步。
② 我聽到民工那痛苦的呻吟。
③ 我看到民工倒斃路上。
④ 我想到長城是用民工的血汗、生命筑成……
⑶ 仿照老師感情朗讀這段話,集體讀,小組讀,個別讀:
生:讀多少次?我不能再讀下去。
師:讀到懂!讀到能理解!
(充分感知教材是學習的前提,因此安排了多次讓學生讀書的時間,學生讀了課文后就有表達的欲望,讓學生反復讀書之后暢所欲言表達自己感受,這時的感受最真切、最自然。例如:學生通過多讀上述這段話,學生感情真是流露出來,當時我掃視教室,學生真的流出了眼淚,怪不得有些學生說無法讀下去。)
⑷ 嘗試背誦第3段。
三、在口語中升華
你讀了這篇課文,肯定印象很深?請同學們用一句話體現出來。
1、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2、勞動人民你真偉大。
3、長城是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結晶。
4、長城!我生長在幸福的生活中,我要好好學習,將來為社會建設作出一份貢獻。
《長城》教案 4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掌握本課生字、生詞,了解長城的概貌、構造、歷史等。
2、智能目標:
⑴ 指導學生圖文對照,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方法,培養觀察能力和良好的觀察習慣。
⑵ 讀懂課文,理解每段話的意思及段與段之間的聯系。
3、情感目標:
通過讀文討論,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難點重點】
1、指導看圖:
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根據事物的特點選取不同觀察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2、圖文對照:
理解課文內容,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人,觀察插圖,了解圖意
1、介紹長城:
長城始建于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前476)時期,那時各諸侯國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內地勢險要的地方修筑長城。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后,為防御北方匈奴貴族的入侵,將各個諸侯國的長城連接起來并將其延長,號稱萬里長城。以后各個朝代,都對長城進行拉修建。因此可以說長城是我國古代人民在兵器還不發達的情況下,為拉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軍事建筑。
2、觀察彩圖:
(打出幻燈片)
⑴ 這兩幅圖的觀察點有什麼不同?
(上面一幅是遠景,下面一幅是近景。)
⑵ 長城修筑在什麼地方?
(崇山峻嶺之間)
⑶ 從畫面上可以看出長城有什麼特點?
(長和高大)
⑷ 作者為什麼要選擇遠,近兩個觀察點?
(不從遠處觀察,就看不出它的“長”這個雄偉的'全貌;不從近處觀察,就看不出它高大堅固的構造特點。只有從不同的觀察點介紹長城,才能更顯出其氣魄雄偉的特點。)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全文:
說說剛才兩幅彩圖分別與文中哪些段落相對應。
(第一幅與第一自然段,第二幅與第二自然段。)
2、生討論:
課文三、四自然段為何沒有圖片與之對應?
(不是作者所見之景,無法畫出。)
后兩節分別寫了什么?
(作者的聯想和長城的地位。)
3、試給課文四個自然段分別加一個小標題。
三、圖文對照,讀懂課文
1、第三次看遠景圖:
⑴ 遠看長城是什么樣子?
(像一條長龍)
把長城比喻成長龍,突出了長城什么特點?
(長、大、彎)
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這個比喻把靜態的長城寫活了。)
⑵ 列出數字“一萬三千里”對說明長城的長有何好處?
(表達更準確、讓人更信服。)
2、第三次看近景圖:
⑴ 此景是作者在何處(觀察點)看到的?
⑵ 作者分別介紹了構成城墻的哪些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⑶ 根據文意和搜集的資料展開想像:
說說古人怎樣利用城臺、垛、嘹望、射傳遞信息、進行防守和打擊敵人?
3、披文入情,學第三自然段:
⑴ 假如你登上了長城,看到高大堅固的城墻綿延起伏,摸著巨大的條石,踩上平整的方磚,領略巧妙的設計,你會想起什么?
討論后歸結到:
修長城的古代勞動人民。
⑵ 默讀第三自然段:
想想古代勞動人民修長城的艱難有哪些?
文中又說長城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智慧體現在哪里?
(精心設計使之易守難攻,開鑿搬運巨大條石的方法等。)
4、齊讀第三自然段:
為什么說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奇跡”?
四、總結全文,回歸整體
1、第四次看兩幅彩圖,結合下列提示語復述長城遠景、近景:
長龍崇山峻嶺蜿蜒盤旋條石城磚垛嘹望射城臺。
2、老師總結談話。
五、作業
長城到底給我們中華民族帶來了什么?是苦難?是安寧?是驕傲?是屈辱?還是其他什么呢?請大家課外閱讀有關長城的書籍,搜集資料,以《長城為中華民族帶來了什么》為題寫一篇辯論稿,準備參加下一次的語文活動課──辯論會。
《長城》教案 5
[教學目標]:
1、(知長城形)指導學生搜集資料、占有資料、運用資料。
2、(識長城用)引導學生初步感知長城文化的豐富內涵,形成自己的觀點。
3、(抒長城情)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難點]:指導學生運用網絡資料,感知長城文化的豐富內涵,形成自己的觀點。
[教學策略]: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初中二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有搜集資料的經歷,會簡單的電腦操作,對長城也有一定的認識,但不系統,也不深刻,更沒有自己的認識。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充分利用長城豐富多彩的文化現象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一方面搜集資料,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從某一個角度深入的認識長城文化,形成自己的觀點,進而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時數]: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萬里長城像一條巨龍,從我國東部的鴨綠江畔一直延伸到西部的茫茫沙漠。古代長城具有防御外敵入侵,保衛國家安全的軍事作用;現在的長城已成為世界人民參觀游覽的勝地。它是我國古代文明和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長城”專題。
二、識長城外形:
1、學生說說長城的形狀。
2、PPT展示。
三、說說你所知道的長城:
1、長城有哪幾大部分組成?各部分作用是什么?
(學生討論交流,配合多媒體展示)
2、在戰爭中長城能發揮什么作用呢?在現代社會,長城還有軍事價值嗎?
3、孟姜女哭長城,究竟是哭訴的什么?
(哭的是秦始皇的暴政。)
四、感受長城文化:
學生交流所收集的有關長城的民間故事、傳說、成語、諺語、對聯、歇后語、民歌民謠等。
多媒體展示: 關于長城的知識
1、成語:萬里長城(原指我國古代修筑的長城,后比喻國家所依賴的大將或軍隊,也比喻難以逾越的障礙或界限);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不到長城非好漢
2、諺語:
(1)不到九門口,枉來長城走;
(2)秦始皇修長城——功過后人評;
(3)不到長城非好漢。
歇后語: 長城上跑步——起點高(大有奔頭)
長城上的炮樓——根基厚實
長城上的磚——不知經歷了多少風雨
3、詩:全唐詩·長城名
【雁門太守行】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4、故事:《孟姜女哭長城》《定城磚的傳說》、“左公柳”的傳說、“晾經石”的傳說等
5、讀一讀:
設計者太偉大了,長城不愧為世界奇跡! (以色列前總理拉賓)
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
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從未見過類似的杰作。(俄羅斯原總統葉利欽)
長城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奇跡之一,確實令人鼓舞。人們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當年建造長城時需要什么樣的智慧和力量。(美國前總統里根)
第二課時
討論探究:
1、《長城萬里行》的作者劉雨田為什么說長城是“活生生的教科書”一輩子都學不完用不盡?
【參考】因為長城是古代勞動人民血肉的結晶和智慧的結晶,它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有著巨大的認識價值和思想價值。(答出這一點可得“中”)作者經過長城萬里行,親身體會到了古代勞動人民在十分惡劣的條件下修造長城的艱苦卓越的奮斗精神和高度的智慧,從而對中華民族的勇敢、智慧和力量有更深的認識。(答到以上兩點可得“良”)作者經過長城萬里行,還收集了大量的文史資料和人文資料,增加了自己的文化底蘊。(答出以上三點可得“優”)總之,長城這部教科書教人怎樣做人,怎樣豐富自己的知識底蘊。
2、翦伯贊在《趙長城(節選)》中說趙武靈王是無愧于英雄的稱號的,他為什么這么說呢?你認為建筑萬里長城的功績究竟歸誰?
【參考】秦始皇從統一后的中國的人力物力造長城,卻引起民怨沸騰,趙武靈王以一個小國的力量完成巨大的國防工程而沒挨罵。建筑萬里長城的功績歸人民群眾。
3、《萬里長城斷想》一文中,吳祖光對秦始皇持什么態度?他列舉了秦始皇的哪些暴政?你對秦始皇持什么態度?為什么?
【參考】作者對秦始皇持批判態度。冀求長生不老,萬世一系,東填大海,西建阿房,南修五嶺,北筑長城。
秦始皇有功也有過:秦始皇統一中國,有歷史功績,修建長城,也確實起到保護人民免受匈奴侵擾的`作用,但他的筑長城的主觀意圖是保住自己的基業,而且他大興土木,修造長城、阿旁宮等等,嚴刑苛法、租役繁重,使廣大人民痛苦不堪,這種暴政是應該否認的。
4、吳祖光認為長城里面有人,有著令人永遠難忘的人的活動,“她使你深思,給你啟發”,請說說長城能給人們哪些啟發,你能說多少就說多少。
【參考】例如:長城是千百萬勞動人民以堅忍不拔的毅力造成的,奇跡是人民創造的,又如可以使人想到秦始皇的暴政不得人心,再如人民有建造長城的偉大力量,也有推翻暴政的巨大力量,等等。
5、《萬里長城斷想》的作者吳祖光認為,今天“萬里長城已經沒有什么實用價值”,你同意他的觀點嗎?用自己的語言簡要闡述一下。
【參考】不同意,文中的實用價值只是指戰爭中的防御功能。今天還有旅游價值、認識價值、教育價值、歷史研究價值、建筑技術研究價值、文化價值等。(長城文化內涵豐富深刻,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是人類意志力的驕傲)
6、請就下列三則材料為保護長城提幾點建議或保護措施。
(一) 在山西左云縣八臺子村,一個村的支書,他承包了磚瓦廠以后,他為了把兩塊平地連接起來,任意地用推土機把60多米的長城給推毀了 。
(二)在張家口1000多米的長城,就是兩年前在修公路的時候,收購石頭(15塊錢一拖拉機),農民到長城上去拆長城的石頭,持續拆了幾個月的時間,把整個一千多米的長城石頭拉去賣。就為了拆長城的石頭,拉長城的石頭,在長城邊生生壓出來一條路,這是大規模的破壞行為。
(三) 除了人為破壞外,荒漠化等區域生態問題也是長城保護面臨的嚴重威脅。據介紹,目前長城區域主要為干旱荒漠區、半干旱區和半濕潤區,是中國荒漠化危害及影響最嚴重的地區,森林分布面積相對較小。
【參考】①改善土質,造林綠化。
②設立專項保護長城的法律。
③提高人們保護民族圖騰的意識。
第三課時
[拓展訓練]:
一、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長城》 鮑昌
因為深秋的季節已至,下山的時候已晚,我看見落日熔金,照得你如火嫣紅。在獵獵西風撲刺下,磚縫間的野草開始黃枯,基石下的酸棗變了顏色。這時,聽不見秋蟲之低吟,卻在仰天一瞥時,看到了黃云間的歸鴻。
那是沿循昭君出塞的老路嗎?那是飛向蘇武牧羊的北海嗎?在佇立凝思中,我想象那飛鴻乃是悠悠歲月的見證。曾幾何,黑云掩沒了月色,雨雪紛紛地襲來,胡馬長嘶,篳篥(音bili),漢代從西域傳入的一種管樂器)哀鳴,狼煙在山頭升起,矢刃在石間摧折;當將軍戰死、燕姬自刎、旌旗橫倒、死尸相撐,戰場上的一切聲音沉寂之后,只有紅了眼睛的野犬在吞噬誰家的“春閨夢里人”了。
所以我說,你是一卷凄婉的歷史,長城!
于是,在人們的一種執拗的幻想里,你被建造出來。那是自我保護、自我心理平衡的幻想。墻高六七米,墻厚四五米,隨山就坡,險峻萬狀,自渤海之濱,絕荒漠,蜿蜒竟達六千七百公里。戍樓高聳,斥堠(注:斥堠(hu):望敵情的土堡)連綿。你用一座座雄關,卡住咽喉古道,構成北門鎖鑰。這使得互市的商旅,為之蹙眉;卻又使歷代的皇帝心中安泰,他們自以為統治下的"中央之國"固若金湯,無求于人,萬壽無疆。
所以我說,你又是民族封閉的象征,長城!
但幻想畢竟是幻想,封閉終不能封閉。幾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帶著環佩的響聲在月夜中歸來了。幾多寒霜凍硬的弓弦,射出了斷喉的利箭。薊門被踏平,燕臺被摧垮,呼嘯著風聲的寶劍,掀翻了太液秋波。由是人們發現:邊墻不再是屏障,紫塞(注:指長城)不再是奇。它變得可笑,仿佛受盡了時間與空間的嘲弄。在風沙剝蝕下,它過早地衰老了。
所以我說,你是一個文化愚鈍的標志,長城!
正因為如此吧,現在你敞開胸襟了。你毫不羞怯地迎來了四面八方的億萬游人。他們之中有總統,有商人,有教師,有學生,有開心的演員與體育明星。照相機咔嚓咔嚓地響著,但響聲又被嘩嘩地笑聲淹沒。我不知道他們各自的目的,但是他們來了,來了。他們的來,使你顯得十分開放,而又充滿自信。我看到一位風姿瀟灑的外賓,踏上烽火臺的頂端,向什么人頻頻飛吻,接著高舉雙臂,做成一個V字,仿佛向著美好的未來,發出爽朗的笑聲。
哦,長城!我不知你對此作何感想。你那雖然古老但仍堅固的軀體,愿意接待異域殊方的雜色人流嗎?你能承受住歷史的再沖蕩和新世紀的胎動嗎?
你不語。群山不語,晴潔氣爽的長天也不語。
但人們告訴我:外層空間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跡,就是你呵,長城!
1、閱讀課文,理解文章的結構,概括各部分大意:
本文可以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登長城的時間,描寫景物特點,以“歸鴻”引出下文對長城的思考。
第二部分(2—7自然段):對歷史上的長城作出的評價。
第三部分(8—11自然段):對現代長城作出的評價。
2、第一自然段點明什么季節?景物有什么特點?作者寫“歸鴻”有什么作用?
(“深秋”;“落日熔金”“獵獵西風”“野草枯黃”“酸棗變紅”“歸鴻” 給人蒼涼寂寥的印象。作者寫“歸鴻”引出后文對長城的思考。)
3、第二部分是從哪幾個方面對長城的歷史作出了評價?
明確:從三個方面
①從長城歷經無數戰爭的角度評價長城是“一卷凄婉的歷史”;
②從修筑長城的目的的角度評價長城是“民族封閉的象征”;
③從幻想與現狀矛盾的角度評價長城是“一個文化愚鈍的標志”。
4、文中“曾幾何時……‘春閨夢里人’了”描寫了怎樣的場面?“春閨夢里人”是指誰?
明確:分別描寫了激烈的戰斗場面和戰后凄涼的景象;“春閨夢里人”是指與戀人離別的陣亡士兵。
5、在文中長城象征什么?作者寫長城凄涼悲切的歷史和開放自信的現實,目的何在?
明確:長城象征中華民族。寫歷史的凄涼悲切是為了正確全面地認識歷史,總結歷史教訓,保持清醒頭腦,鼓舞斗志,更好地指導現實斗爭,推動社會進步;寫現實體現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展現中華民族由封閉走向開放了,取得進步了。
二、請你設計一個保護長城的活動,并寫出活動過程。
示例1活動名稱:長城圖片展
活動過程:
(1)全班所有同學搜集關于長城的圖片(可到閱覽室查找,可到網上下載);
(2)張貼圖片,在全班展覽:
(3)交流感受,形成認識。
示例2活動名稱:“為長城潔面”志愿服務
活動過程:
(1)招募志愿者;
(2)準備各項材料;
(3)雙休日,志愿者上長城,有的拾揀垃圾,清除墻上的污跡,有的向游人發放宣傳單,倡議保護長城;
(4)交流心得體會。
[學習目標]:
1、(知長城形)搜集資料、占有資料、運用資料。
2、(識長城用)初步感知長城文化的豐富內涵,形成自己的觀點。
3、(抒長城情)培養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
[學習重難點]:運用網絡資料,感知長城文化的豐富內涵,形成自己的觀點。
[學法指導]:
1、搜集占有資料(課前搜集占有資料,自制作品,感知豐富的長城文化內涵);
2、閱讀法(背誦詩文、閱讀名文,感受古今文人深厚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感情,并形成自己觀點)。
[預習導學]:
1、到相關網站或圖書館查找長城的資料(包括圖片、傳說、成語、民歌、民謠等)。
2、閱讀書本P78至88頁,完成《創造性練習》P51課堂練習一至五題。
第一課時
[課堂研習]:
一、說說你所知道的長城:
1、長城有哪幾大部分組成?各部分作用是什么?
2、在戰爭中長城能發揮什么作用呢?在現代社會,長城還有軍事價值嗎?
3、孟姜女哭長城,究竟是哭訴的什么?
《長城》教案 6
一、活動目標:
1、幼兒畫出長城的主要特征,進一步了解長城雄偉的氣勢。
2、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大膽嘗試。
二、活動重點難點:
長城要沿著山坡畫,不要“倒塌”。
三、材料與環境創設:
長城掛圖一幅、教師范例
四、設計思路:
現在我們大班正在開展“我是中國人”的主題。長城是世界的八大奇跡之一,是我國的著名景點。先前我們已經欣賞過長城了。幼兒對長城非常感興趣,紛紛描繪著“如果我是設計師”的`話,我會怎么樣造長城。此活動就是抓住了幼兒的這個興趣點開展的。
五、活動流程:
引起興趣——觀察范例——幼兒操作——作品展示
1、引起興趣
出示掛圖,引起興趣,提出問題。
長城像什么?是怎么樣的?
2、觀察范例,討論
“長城是怎么造的,有什么特征,你會怎么設計長城?”
3、幼兒操作。老師觀察
4、作品展示
幼兒展示作品,共同分享成功的快樂。
《長城》教案 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學會本課四個生字,結合圖畫和課文內容理解“崇山峻嶺、蜿蜒盤旋、凝結、氣魄雄偉”等詞語的意思;體會比喻句描寫的形象和聯想句、總結句的作用。
智能目標:
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借助聲像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和創新能力。重視觀察和思維及聽說讀寫的有機結合。
情感目標:
通過觀察、有感情朗讀和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和高大堅固,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1、圖文結合,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感悟課文的思想內容,激發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之情是教學重點。
2、展開想象,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教學難點。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師:同學們聽沒聽說過一句俗語,“不到什么非好漢”,誰來說說,什么是哪個地方。
生:長城。
師:對,是長城!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長城,去領略長城的風采!
板書:長城
二、介紹長城
利用媒體資源中的視頻以及課件中的視頻介紹讓學生了解長城。
教師總結:長城始建于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時期,那時各諸侯國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內地勢險要的地方修筑長城。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后,為防御北方匈奴貴族的.入侵,將各個諸侯國的長城連接起來并將其延長,號稱萬里長城。以后各個朝代,都對長城進行拉修建。因此可以說長城是我國古代人民在兵器還不發達的情況下,為了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軍事建筑。
三、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自學生字新詞。
2、小組互助讀文,然后想一想課文講了什么。
3、小組匯報生字新詞,教師歸納并板書。
板書:崇山峻嶺拍攝嘉峪關扶智慧氣魄
4、利用媒體資源中課件中的生字動畫,教師教學生字
《長城》教案 8
活動目標:
1、學習從前向后安排畫面,表現簡單的重疊,初步嘗試表現近大遠小。
2、進一步感受萬里長城的雄偉。
活動準備:
黑色水彩筆、8K紙、欣賞圖片《長城》、教師勾線范例
活動過程:
一、欣賞重現
1、欣賞長城圖片:這是什么地方?有一首古老的歌:“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故鄉。”為什么說長城是萬里長呢?它造在一個山頭上,還是許多山頭上?故鄉又是哪里呢?
2、教師介紹:萬里長城是古代勞動人民建造的,用來抵抗敵人的侵略。每當敵人來侵犯的時候,哨兵就在一個個烽火臺上點起火,拿起武器,隱藏在長城里,打退敵人。現在長城已經不是用來抵抗敵人,而是給全世界人民游覽的名勝古跡。人們會來到長城腳下,爬上一個山頭又一個山頭,因為“不到長城非好漢”。
3、觀察范例:怎樣才能爬到最高峰?有哪幾條線路呢?
討論:山頂上的.烽火臺有大有小嗎?(相同大小,近大遠小)
4、師生共同示范——登長城
T:山頭可以一個一個畫,也可以連成一片。畫最近的山頭、烽火臺和一邊的城墻。
C:畫另一邊的城墻(注意城墻與山坡的垂直,不讓城墻倒塌。)
T:添畫烽火臺和城墻
C:畫稍遠的山頭
二、創作聯想
1、今天大家來做登長城比賽,誰畫到最后一個烽火臺就是好漢。
2、引導幼兒畫上許多山頭,把長城畫得長一些。
3、注意城墻與山坡垂直,不要倒塌。當幼兒畫到最高峰時,啟發想象往下會看見些什么,并進行添畫。
三、引導
今天每個小朋友都登上長城了,真了不起,長大后一定會登上真正的長城,看到我們故鄉的美麗。
《長城》教案 9
活動目標:
1、學習按從下到上作畫的順序表現事物簡單的重疊。
2、知道關于長城的常識,感受長城的雄偉。
活動準備:
記號筆、蠟筆、長城圖片、示范畫
活動過程:
一、欣賞長城圖片、討論
1、提問:中國的首都在什么地方?北京有哪些好玩的名勝古跡嗎?
小結:長城、天安門、故宮和頤和園都是有名的名勝古跡。
2、提問:長城是怎么樣的?(教師出示圖片)
小結:長城是依山而建,高低起伏,曲折綿延的,由烽火臺和城墻連接而成。
二、教師示范
1、剛才我們看了長城,現在我們來試試畫漂亮的長城。(出示范畫,引導幼兒觀察)
2、哇,原來長城造在那么多的山頭上,誰能告訴我先畫什么?為什么?(引導幼兒觀察范畫)
3、彎彎的山頭畫好了,接著畫什么?烽火臺要怎么畫,上面的屋頂的形狀像什么?
(教師邊示范邊念口訣“四四方方一座墻,上面曲曲又折折,下面開個圓門洞”)
4、畫好了烽火臺,旁邊的城墻怎么畫?(教師邊示范邊念口訣“一橫一豎再一橫,一高一低好躲藏”)
5、一座山頭建好了,像不像?可是,我們接下來畫的時候發現山頭怎么樣了,這該怎么畫?(引導幼兒觀察范畫,老師念口訣“看到線繞開線,從左向右畫,從下往上畫”)
三、引導創作
提問:老師的口訣你們學會了嗎?現在我們自己也來試試畫長城,好不好?
1、開始畫山——說說它是怎么來畫的。
2、畫烽火臺和古城墻——大家來愛護我們的`古城墻,不要有裂縫,點對點,線連線,使它依然十分堅固。
3、當幼兒畫到最高峰時,啟發他在上面添畫登上山頭的人。
4、運用多種方法裝飾每一個山頭,如盛開的鮮花、茂密的樹林、飛翔的和平鴿或五彩繽紛的彩虹等。
四、分享體驗
1、看看長城都堅固嗎,比一比誰的長城最雄偉?
2、中國人在古代就修建了如此宏大的工程,長城是中國人的驕傲。
《長城》教案 10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盤旋、城磚、城墻、屯兵、堡壘、打仗、氣魄雄偉”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3.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初步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教學重難點:
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初步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教學過程:
一、出示圖片,激發興趣
1、師:上課之前先請同學們欣賞這一組圖片。多媒體出示長城的圖片。
2、學生欣賞圖片,師導入新課:這就是聞名中外的長城,象征著中華民族的長城,華夏兒女為之驕傲的長城。從秦代到明代,從明代到現在,千百年的歲月過去了,歷史的硝煙已經散盡,但長城依舊巍然屹立在中國的領土上。
今天我們從圖片中領略了它的風采,請你們用一個字或一個詞、一個句子來說說你眼中的長城。
3、學生說感受。(美、長、壯觀、雄偉、氣勢磅礴等)
師過渡:長城就是以其雄姿和壯美,深深吸引著中外游客。我們就跟隨作者一起走近——(長城),了解——(長城)。
4、板書課題。
師:作者眼中的長城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翻到——82頁。
二、初讀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用心感受,你可以把你的感受寫在旁邊,這就是批注。要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2、指名分段讀課文(4個人),正音。
師:誰愿意站起來為大家朗讀這篇課文?
師:看來預習很成功,4個同學都讀得很流利。那作者眼中的長城是怎樣的呢?課文中有一句非常概括的話,找到了嗎?
3、指名學生交流。
師出示最后一段話:
師:這句話中有兩個新語(描紅:氣魄雄偉、奇跡),指名學生讀準確。
自由讀句子,你比較關注哪個詞語?
氣魄雄偉寫出了長城的特點,氣勢。工程,可見非常浩大,不是一兩天能完成的。世界,不僅僅是中國,可見長城威名遠播,世界聞名。奇跡同上。
師:讀懂一句話可以從關鍵詞語入手,這是我們讀書的一種方法。
過渡:為什么說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呢?
三、細讀品味,積累語言
1、請同學們再來讀課文,劃出相關的段落或句子。
師:誰先來與大家分享你的收獲?
2、交流。
(1)品“長”,感悟氣勢。
①指名學生讀句子說感受,師出示句子:
師:讀了這句話,你有什么感受?
◆長
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多長?
一萬三千多里,同學們,你知道多長嗎?二十年前,有一個年輕人曾徒步走完了這一萬三千多里,用了整整五百零八天。長吧,來讀出你們的驚嘆吧,就讀“長”的這句,指名讀,齊讀。
我們的操場一圈有二百米,而要走完長城相當于繞操場跑上35000圈,長嗎?來再讀。真是名副其實的萬里長城。一起讀。
(出示圖片)一萬三千多里,長城從東頭的山海關,經河北、天津、北京、內蒙古、山西、陜西、寧夏到甘肅省的嘉峪關,橫貫9個省市,基本上貫穿了全國。難怪作者會用這兩個詞語來形容它:前不見頭,后不見尾。(出示)齊讀詞語。再讀句子。
◆氣勢
請看,這是一張長城遠景圖。從遠處看長城,除了感覺長,還有什么特點?(彎彎曲曲、連綿起伏)
你們看,長城是曲曲折折,起起伏伏,隨著山勢而變幻。遇到陡峭的山嶺,它就直沖云天,遇到低矮的.峽谷,它就俯沖直下。它時而盤旋,時而筆挺,這樣的姿態作者用了一個什么詞?(描紅蜿蜒盤旋)非常正確,齊讀詞語,讀出它的意思。
像一條巨龍,蜿蜒盤旋在崇山峻嶺之間,多有氣勢啊!誰愿意來讀讀第一段?就讀出這種美,這種氣勢。齊讀。(不錯,美中有氣勢。)
②、回歸“奇跡”。
這樣美而又有氣勢的長城,讓我們情不自禁地發出了這樣的感嘆——齊讀“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過渡:我們繼續交流,文中還有哪里可以說明長城是個奇跡?
(2)品結構,感受巧妙。
①指名讀句子說感受。(長城的高大堅固;寬)
師:是呀,長城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筑成,而且五六匹馬可以并行,足以看出它的高大堅固。
(齊讀這部分)這一段,作者還向我們介紹了長城的構造。
看看作者分別向我們介紹了構成城墻的哪些部分?圈出來。(垛子、瞭望口、射口、城臺)
②請同學們細讀第二段,在83頁的上面的插圖中找一找,標一標。
③出示長城近景圖。這是長城的近照,誰上來指著圖片向大家介紹長城的結構呢?(指名板演)
評:真會讀書!你已經讀懂了長城的構造了。
④想象一下,在戰爭中,這樣的設計有什么作用呢?(城墻高,易于防守;垛子高,躲在后面安全;城臺可以讓士兵養足精神等)
這樣的設計讓你們感受了什么?(巧妙,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師:長城用它獨特而巧妙的設計,高大而堅固的身軀,一次次地抵御了外族的侵略,保衛了祖國的領土,真正地做到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像這樣的設計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當你知道這些的時候,你想說點什么?
⑤回歸“奇跡”。
讓我們在此由衷地贊嘆——齊讀“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四、總結升華
1、(出示圖片)長城不僅震撼著我們,也震撼著全世界。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驚嘆它的磅礴氣勢。
出示:
設計者太偉大了,長城不愧為世界奇跡!(以色列前總理拉賓)
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美國前總統尼克松)
同學們,面對這巍然屹立的萬里長城,此時此刻,你心中肯定有千言萬語。就讓這千言萬語匯成一兩句話寫下來。
2、出示句式,學生配樂寫話。
長城。
3、開火車交流,匯成一首詩。
4、有一個小詩人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寫下了一首奇麗的小詩,出示:長城啊,長城!
你像一條巨龍,盤旋在崇山峻嶺,
你如一座堡壘,為中原大地遮風。
你似一座豐碑,見證炎黃子孫的智慧。
長城啊,長城!
我為你歌唱!
我為你自豪!
我為你列入“世界八大奇跡之一”驕傲!
學生齊讀詩歌。
五、理清寫作順序
1、遠看長城,像一條巨龍蜿蜒盤旋。我們不禁贊嘆——“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近看長城,高大堅固,構思巧妙。我們由衷地贊嘆——“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目的一樣,效果一樣,但作者的觀察點卻發生了變化,你發現了嗎?
(板書:遠——近)這就是作者的寫作順序。他從不同角度讓我們游覽了——長城,見識了——長城,贊嘆了——長城,下節課作者還會從另一個角度帶領我們去理解——長城。
板書設計:
17長城→奇跡遠
↓
近
《長城》教學反思
人教版第七冊第五單元是一組世界遺產專題的課文。這一單元的文章展示了中華文化的魅力,是引領學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一扇扇窗口。其中《長城》是這組課文的第一篇,目的在于讓學生了解長城,感受其宏偉氣魄與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激發民族自豪感。課文共四段,按人的觀察和思維發展方式進行的:遠看長城——近看長城——聯想古代勞動人民——贊美長城和古代勞動人民。
備課時,我將這課的重點定為:在閱讀中理解長城高大堅固,感受長城雄偉氣勢;理解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習由遠及近的表達方式。在上課時,我借助圖片,讓學生在充分的品詞悟句中感受長城特點和勞動人民付出的血汗和智慧。
課文重點介紹了長城兩個特點,遠看像長龍,近看高大堅固。在讓學生學習這兩個特點時,我嘗試先從圖入手,再回到語言文字中咀嚼、品讀。如學習長城長時,我先讓學生看圖,談感受,再抓住語言文字“一萬三千多里、蜿蜒盤旋”等進行品讀感悟。對于“一萬三千多里”課文中僅僅以數字的形式出現在學生的眼前,我感覺太單薄了,于是我設計了從兩方面入手理解這個詞語。一是抓住課文中“從東頭的三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讓學生到地圖上去找一找長城經過的省市,讓他們感受這個數字有多長。二是補充資料,曾經有一個人徒步走長城,共用了508天。這樣這個數字的概念一下子就在學生心中厚實起來了。
在理解長城高大堅固時,我通過板畫先讓學生了解了長城結構,“垛子、嘹望口、射口、城臺”分別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用?這為學生理解后面“勞動人民的智慧”埋下了伏筆。抓住“條石、城磚”補充澆筑的東西來感悟長城高大堅固。但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學生的感受還是太單一了,學生對于長城不了解,而我又補充了很多課外的知識,感覺書本知識與拓展知識沒有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帶給學生的沖擊力不夠強烈。
在了解了它的特點之后,在理解的基礎上再通過讀感受它雄偉壯觀的氣勢。品味語言,由“站”“踏”“扶”這幾個動詞告訴我們,作者親眼見到了長城親身接觸到了長城,由這承上啟下的句子,產生的聯想是“很自然的”。聯想教學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再次叩問文本,與文本展開充分的對話。比如體會“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這個重點句,我課前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幫助學生理解“多少……才……”。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血汗和智慧。如:“數不清”、“兩三千斤重” (工程浩大); “沒有……沒有……” (設備的簡陋); “無數……無數……”、“一步一步地” (條件艱苦)。多種形式反復讀,引導學生體會無數古代勞動人民在修筑長城時付出的血汗,在品詞悟句之后,給了學生無限的想象空間,透過這厚厚的城磚,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從而產生情感共鳴,體會長城建筑的不容易。
在課的結尾,我通過引用名人在登上長城之后發出的感慨: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
以色列前總統:設計者太偉大了,長城不愧為世界奇跡。
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在其它地方我從未見過類似的杰作!”
面對這萬里長城你最想說什么?讓學生進行小練筆。學生寫得還是比較精彩的。
語文課離不開扎扎實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但在課堂中總感覺語言點有了,如何有層次的訓練,讓學生的語言與情感在一次次地提升中達到高潮,讓教材在解構中在不斷的重組與建構。如在學習“單看這數不清的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著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我抓住了“單看、數不清、兩三千斤重、沒有……沒有……、無數……無數……、一步一步地”等詞讓學生感受長城建筑的不容易和勞動人民付出的無數血汗。雖然學生的情感有了,但總感覺讀和悟沒有深入,沒有層次性,感悟的方式還是比較單一的,學生情感的高潮沒有迸發。
《長城》教案 11
設計理念:
教學的過程努力做到“以讀為本,以情為線”。做到以讀導情,以讀悟情,以情激情,把讀與思考,讀與理解,讀與想象有機結合,讓學生感受到長城的雄偉氣勢,感受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修筑長城的艱辛與智慧,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教材簡析:
《長城》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的首篇課文,也是一篇看圖學文。這篇看圖學文由兩幅長城的彩圖和一篇短文緊密配合,贊美了長城的雄偉氣魄,歌頌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能和力量,抒發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文章結構嚴謹,條理清楚,其中最后一個自然段“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概括了全文內容,是全文的總結段。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識、讀寫本課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
3、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
4、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5、學習寫導游詞。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祖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教學難點:
激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理解課文,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課本插圖長城圖片,據有幸登上月球的宇航員介紹,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見的建筑物只有一座,那就是我國的長城。長城以其雄姿和壯美,深深地吸引著中外游客,它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華夏兒女的驕傲。板書課題:長城
(出示名言)不要以為這是三位普通游客的搪塞之語,你萬萬想不到這些發自肺腑的.贊美之詞,分別出自美國前總統尼克松、俄羅斯總統葉利欽、以色列總理拉賓之口,聽了這些了不起的國際名人對長城的贊美,你最想說什么?最想問什么?
2、你想更深入的了解長城嗎?
(設計意圖:多媒體演示,激發閱讀興趣。板書課題《長城》,指導學生自豪與深情地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輕輕打開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談談你對長城的感受。
2、學生用一兩句話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課文進行整體感知。)
三、圖文對照,感知長城
教師指導觀察圖,讓學生感受畫面。
1、看第一幅圖:
說說你從圖中看到了哪些景物?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的?
2、看第二幅圖:
說出你從圖中看到了些什么?課文是怎樣具體描寫的?
3、從兩幅圖觀察到的不同景物,說說作者的觀察點有什么不同?兩幅圖各表現事物什么不同的特點?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觀察圖畫時,按照從整體到局部的觀察順序,抓住細節認識事物的特點。要分清主次,能抓住主體進行重點觀察。學習作者運用準確的語言表述所觀察到的具體內容的方法。讓學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長城》教案 12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字。正確讀寫“蜿蜒、盤旋、城磚、城墻、屯兵、堡壘、呼應、肩膀、凝結、奇跡、氣魄雄偉”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3、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以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產生了解我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教學重點】
圖文結合,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的雄偉其實,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課件、長城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師生交流,導入課題
1、同學們,提起長城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你去過長城嗎?你對長城有哪些了解呢?
(學生依據搜集的資料或見解感受,自由交流。)
2、長城不僅是中華民族靈魂的象征,也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讓我們通過這篇文章,一同來感受這偉大的長城。
(齊讀課題)
二、出示圖畫,比較觀察
1、這兩幅圖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
2、觀察兩幅圖畫:
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圖上畫了什么景象了嗎?
(引導生觀察和描述圖時,要有一定的順序,由近到遠、由主體到周圍景物。)
三、圖文對照,理清脈絡
讀讀課文:
注意讀準字音,語句讀通順,想想課文中的哪些內容是圖中所描繪的。
(生自讀課文找出對應段落。)
四、感悟表達,交流感受
1、進行寫法上的引導,知道作者按照由遠到近的順序,由整體景象到局部描寫的方法。
2、首先請同學們自由的放聲朗讀課文:
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完以后,試著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一下你眼中的長城。
(生自由讀課文)
3、自由交流。
五、圖文對照,感悟朗讀
1、學習第一自然段,感受“長”的特點:
預設交流一:
研讀重點句:
“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全長13000多里。”
體會長城的.長。
⑴ 在這句話當中,作者把長城比作什么?
(長龍)
這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那你知道蜿蜒是什么意思嗎?
課件出示:
蜿蜒曲折的長城圖像。
理解重點詞。
⑵ 體會比喻、列數字的表達方法。
⑶ 激發情感,感情朗讀。
2、學習第二自然段,感受“高大堅固、設計巧妙”的構造特點:
預設交流二:
⑴ 從課文的第二段中,你還能感受到長城的其他特點呢?
⑵ 細細的自由的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看看作者分別給我們介紹了構成城墻的哪些部分?
(學生自由朗讀第二段,了解長城的構造特點,感悟堅固、巧妙。)
⑶ 課件出示長城構造圖:
誰能當上小導游,看著圖向大家介紹長城的結構呢?
⑷ 了解每部分的作用,引導體會設計的巧妙。
⑸ 感情朗讀,升華情感體驗
3、學習三、四自然段,感受古代勞動人民修筑長城付出的艱辛、智慧:
⑴ 預設交流三:
① 同學們,你們誰知道修筑長城的年代是一個怎樣的年代?你從課文那句話中知道科技非常不發達?
② 重點研讀:
“單看那數不清的條石……一步一步臺上這陡峭的山嶺”。
交流體會:
你從那些詞語中體會到勞動人民的不容易和艱辛?
(一步一步、陡峭、數不清、兩三千斤重)
③ 激情朗讀:
是啊!在當時科技非常落后的時代,要把這些數不清的巨大的條石,靠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抬上陡峭的山嶺,想想看,要流多少汗水;多少鮮血,甚至多少生命啊?同學們,你們能讀出這種艱辛和不易的感覺嗎?
(指讀)
④ 拓展畫面,激發想象,披文入情:
引入課外資料,指讀談感受。
⑤ 激情朗讀,反復誦讀。
⑵ 預設交流四:
① 一起看課文的最后一句話“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這句話的時候應該懷著怎樣的情感去讀?
(自豪、激動地、贊美的、敬佩)
② 帶著你們各自的情感體驗,試著把你的感受和心情讀出來!
六、課件出示偉人題詞,齊讀升華體驗
七、觀看錄象,加深感悟
1、同學們,面對這巍然屹立的萬里長城,此時此刻,你心中肯定有萬語千言。就讓這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寫在課題上!
2、同學們,把心中的歌,把筆下的情,通過你的讀表達出來。
3、播放歌曲《長城長》,暢談感受。
【教學反思】
一、借助媒體,超越傳統,巧現畫面,有效突破重難點
進行這堂課的教學設計時,我采取了傳統教學時以看圖為主線,圖文結合,通過“三看長城”而達到理解感悟課文的設計思路。
如:初次讀圖,在看圖中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理清課文脈絡,了解文章有序表達方法,效果較好。利用兩副畫面,在第一自然段的學習中,直觀形象的理解重點詞句,簡潔有效,一改以前詞語教學時反復糾纏,理解模糊的弊端,收到奇效。再如學習第二自然段時,更是利用多媒體直觀形象的優勢,順利幫助學生,為理解長城“高大、堅固,巧妙”的重點收到了舉重若輕的良效。
二、預設與生成的矛盾,該如何靈活應對
第二自然段創設小導游介紹長城的情境,借此了解長城的構造特點。原本設計以一名學生為主介紹,其余學生補充的環節,學生能介紹多少就介紹多少,可以介紹書上了解到的,也可以介紹課外搜集的傳說、故事、資料,臺下的“游客”可以提問,形成互動氛圍。可在實際教學時,在學生還沒有充分閱讀課文、充分交流感受時,我就直接讓一名學生進入當小導游的教學環節,此時臺下響應者寥寥無幾,沒有出現我預設中的熱烈場面,因此,我又反復“引導啟發”,可還是費力不討好,造成這部分內容拖拉疲塌。如果當時及時調整,以小組讀書、討論為主,再結合運用課件的圖片資料,通過調動每一個學生表達的積極性,再來朗讀理解,我想,效果會大不相同。
縱觀整堂課的教學,有得有失,有成功也有失敗之處。希望能給大家以借鑒。反思課前教學的設計與課中的實施過程中的變化,在實際課堂的教學中,當教學的實際進程并沒有向著課前所預設的方向而去的時候,我們該如何靈活應對,采取恰當的教學策略,是今后需要自身思考的地方,也需要更多的磨礪,才能真正使我們的教學立足于課堂,服務學生,達到提高自身課堂教學的靈活自如應對的境界。
《長城》教案 1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2、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3、激起民族自豪感,產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昨天我們預習了課文《長城》,同學們都有了一些簡單的感悟和想法,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談談自己的學習成果,聽聽別人的學習所得。
1、同桌交流上節課預習所得。(談談自己讀到的感受深刻的句子以及自己的感受)
2、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表達自己的感受。
小組交流:
1、(出示課件)明確交流內容。
2、分析“奇跡”,解析題目。
3、分小組討論、交流各自的見解。
全班匯報:
l感悟長城的“長”。
學生交流感悟:從長城的“長”體會到它是個奇跡。
1、(出示課件)學生通過看圖、品讀等方式,感悟長城的“長”,從內心深處感受長城的氣魄雄偉。
2、了解長城的'修建歷史,激發學生對長城的贊嘆之情。
教師解讀,創設氛圍: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就開始修建長城,到后來的明朝歷朝歷代都會加固增修,前后修了兩千多年,總長達到10萬華里,所以有人說長城是“上下兩千多年,縱橫十萬余里”,這樣浩大的工程不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我們要大聲地贊嘆: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出示課件)
感悟長城的“高大堅固”。
學生交流感悟:從長城的“高大堅固”體會到它是個奇跡。
1、學生通過看圖觀察,從而體會到在如此險峻的地方還能把長城修筑的高大堅固真是個奇跡。
2、教師小結,渲染氛圍:在如此陡峭的山嶺,如此險要的地勢上修筑長城,而且修筑地如此高大,如此堅固,我們不禁再次贊嘆: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感悟古代勞動人民修筑長城時付出的血汗和智慧。
學生交流感悟:在當時那樣落后的條件下,面對重重困難,古代勞動人民用血汗和智慧建筑了長城是個奇跡。
1、(出示課件)學生通過品讀,比較,想象等方式,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艱辛,以及作者用詞的精確。
2、(出示課件)學生通過品讀,體會到作者對古代勞動人民的敬佩和贊嘆。
學情分析:學生結合以上的感悟,看到這個句子時很容易體會到古代勞動人民的艱辛,在此基礎上教師緊緊抓住“智慧”二字,解析長城的結構圖,體會設計者的聰明才智,進而品悟出作者對古代勞動人民的敬佩和贊嘆。
3、教師小結,迸發情感:看到現在雄偉的長城,想到當時落后的條件,古代的勞動人民硬是憑著頑強的毅力和無窮的智慧,用他們的血肉之軀筑起了萬里長城,所以我們在此不得不發自肺腑地贊嘆: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出示課件)
課堂總結,情感升華。
這樣的奇跡,不僅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征,更是我們華夏兒女的驕傲,它吸引著無數的中外游客,尤其是各國總統訪問中國時,他們必去的地方就是長城,長城深深地震撼著世界。(出示課件)
《長城》教案 14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的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映也往往是多元的。”教《長城》這一課,教師、學生都要主動提前搜集資料閱讀,這樣教學就會事半功倍,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整確讀寫“盤旋、城磚、城墻、屯兵、堡壘、呼應、肩膀、智慧、凝結、氣魄雄偉”等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3、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產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教學準備:
1、了解“世界遺產”。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重點:
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
1、板書:長城
2、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所了解的長城是什么樣子的。(出示課本圖片)這就是長城。我們知道,“長”指物體形狀的長度,“城”特指城墻,那么多長的城墻才被稱為“長”城,這長城又是什么樣的“城”呢?今天我們就帶著這兩個問題來學課文《長城》。
二、初讀課文
1、邊讀邊畫課文中的.生字詞(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做到不漏讀、不錯讀。
2、學習生字詞
1)出示生字卡片抽讀。
糾正學生容易讀錯的字“峻、峪、屯”等。
2)根據自己的預習,你弄懂了課文中的哪些生字詞語的意思。(指名反饋)
重點指導“盤旋、城磚、城墻、屯兵、堡壘、打仗、呼應、肩膀、智慧、凝結、氣魄雄偉”等詞語的理解。
三、字面理解課文,師生合作
(設計意圖)語文教學主要是讓學生學會感悟語言、運用語言。以言語學習為宗旨,教師引領學生從感悟語言的表達形式入手,到領悟語言表達的精妙,豐富語言倉庫的儲存。
師范讀課文,學生完成以下問題
1)聽了師的朗讀,長城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學生可以從課文中找詞語,也可以說自己想出來的詞語。
2)課文按什么順序寫長城?
由遠到近,整體到部分(板書:遠——近)
四、再讀課文,圖文結合
1)哪幅圖和哪個自然段分別是作者遠看、近看長城的?
2)指名讀圖文相對應的自然段。
師指導學生讀難以讀通的句子。
五、小結
今天我們初步了解了長城,明天我們再具體了解它的形態、結構及作者的聯想。
六、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預習下一節課的內容。
第二課時
一、激情導入。
師:同學們,在我們中國有這樣一個古代建筑:她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軍事防御工程;無數勞動人民為了修建她付出了血汗甚至生命;她歷經了兩千年的風雨至今仍然屹立在祖國的北方;她是中國人民力量和智慧的象征;她是中國最早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古代建筑之一;你們知道她的名稱嗎?
對,是長城。毛主席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作為一個中國人,你必須認識長城,了解長城。今天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課文,深入了解長城。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讀課題。
2、看圖。師:請同學們看圖,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3、課文中的哪一自然段描述了圖上的內容?齊讀第一自然段。
4、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作者的觀察點離長城近還是遠?)(換成長蛇好不好?體會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形象生動)(板書:遠看一條長龍)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代表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積極向上的精神。成語中有望子成龍、龍騰虎躍、龍馬精神。蛇就差遠了,虎頭蛇尾、蛇鼠一窩。
5、理解“崇山峻嶺、蜿蜒盤旋”
6、看圖識“萬里長城”。(體會列數字的說明方法:具體)步行要花多少時間?(大概67天)
7、指導朗讀。同學們,你們能用那些詞語形容長城?(在朗讀中體現出來)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放開品讀。通過讀,使文本意旨觸摸學生的心靈,讓文本語言激蕩學生的精神,引發情感共鳴,產生感想,走進文本認識長城、體驗長城的氣概。
過渡句:師: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氣勢雄偉。近觀長城,作者又看見了什么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長城由哪幾部分組成?
1、長城由哪幾部分組成呢?(城墻、垛子、瞭望口、射口、城臺)畫示意圖,讓學生標出垛子、瞭望口、射口。在圖片上指出城臺。城墻的外沿是哪邊?即敵人進攻的方向。
2、城墻頂有多寬?(體會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像很寬的馬路。舉例說明五、六匹馬可以并行,相當于教室的寬度。)
3、瞭望口、射口和城臺有什么作用呢?
4、學到這兒,同學們有沒有不懂的問題提出來?(拓展烽火臺在軍事上的作用)
5、八達嶺上的這段長城,可以用課文中的哪個詞語形容?(板書:高大堅固)
師:高大堅固的長城,成為北方游牧民族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礙,從而保護了華夏文明世代傳承,生生不息。請同學們齊讀第二自然段,再一次體會長城高大堅固的特點。
過渡句:毛主席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不知道我們班有沒有登上長城的英雄好漢?
站在長城上,你想到了什么呢?讓我們自由讀第三自然段,體會作者的聯想。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設計意圖)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關注“導”的過程,更關注學生課堂內外學習的狀態,促進師生在課堂上積極有效、積極互動,把學生一步一步引向深入,讓學生感悟到怎樣才是課內外結合。
1、體會幾個動詞,用詞語代替“很自然地想起”
()在長城上,()著腳下的方磚,()著墻上的條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來。
“站、踏、扶”說明作者身臨其境。可以用“情不自禁、不禁、油然而生”代替“很自然地想起”。
2、體會修長城的艱辛,古代勞動工具的落后,加上地形的險峻,更加突出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一塊條石兩三千斤重,拿班上的學生體重比較,相當于多少位學生的體重。工具的落后,工程的艱辛(拓展想象)修建長城時會發生什么意外呢?
學生根據搜集的材料或課文的句子,匯報自己想到的畫面。
聯系“崇山峻嶺、一萬三千里”理解。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呢?(智慧與力量)指導朗讀。
3、具體分析:
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多少、才、前不見頭,后不見尾”(體會修建長城的艱辛,表達作者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
4、指導朗讀。理解、初讀、指名讀、示范讀、配樂讀。
四、總結:師: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1、什么是奇跡?
2、為什么說長城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3、為什么說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4、各國領導人對長城的贊嘆。(展示)
這也是長城毫無爭議地、順利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的原因之一。
五、拓展。
(設計意圖)教材只不過是教師和學生的憑借,應該把視野放得更開闊一些,將教材與生活聯系起來。這一環節的設計就是為了把學生引向更開闊的天地。
1、長城的近況,呼吁保護長城。
2、課外收集有關長城的故事、傳說和圖片資料。
《長城》教案 15
設計思想:
《長城》這篇課文是看圖學文,認識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從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他們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從不同觀察點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在觀察中展開想象。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從不同觀察點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在觀察中展開想象。
3、通過看圖和理解課文,認識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歷史上偉大的奇跡,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朗讀感受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聯系上下文體會作者在聯想中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難點:
走進文字中體會作者在聯想中所表達的感情,激起民族自豪感,產生對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教學準備:
要求學生做好課前預習,搜集長城相關資料,教師準備長城的相關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多媒體演示:鳥巢、水立方、五棵松籃球館等圖片
生:欣賞交流
師:這些蘊涵高科技、環保、人文內涵的現代化建筑讓中國人為之驕傲,現代人真了不起。
多媒體演示:北京故宮、天壇、頤和園、長城圖片
生:欣賞交流
師:古代勞動人民同樣了不起,他們創造了建筑史上的一個個奇跡。毛主席曾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今天我們就一同來游覽長城。
二、整體感知,心生贊嘆。
自讀課文交流長城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三、朗讀課文,體會特點。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長城遠景圖 學生給圖起名(長龍、蜿蜒盤旋、氣勢雄偉……)
引導:借圖理解蜿蜒盤旋、崇山峻嶺
學生:有感情朗讀第一句
2、你從哪里體會到了長城的`長?(學生抓住長龍,一萬三千多里等詞語體會)
引導:列數字的準確 打比方的形象
3、指導朗讀
資料補充:據有幸登上月球的宇航員介紹,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到的建筑物只有一座,那就是我國的萬里長城。
生:交流內心升騰的情感
4、滲透寫作方法:作者在這段描寫中,分別運用了打比方和例數字的方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長城長而壯觀的氣勢,這也是我們今后在習作中需要學習的把事物寫具體的寫作方法。
5、明確觀察點:這是在哪里看長城?(遠處)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請同學們有感情的自由讀第2自然段,看看長城又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高大堅固)
2、長城的高大堅固體現在哪兒?
適時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理解朗讀。(兩米多高、五六匹馬并行)
3、長城除了建的高大堅固,在構造上還有什么特點?
生:(設計有方,設施齊全,在長城上有了望口和射口,垛口,城臺,城墻還很寬,便于奔跑)
多媒體演示長城構造
4、這些構造向我們傳達了什么訊息呢?
(意在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了解長城是古時候用來防御敵人進攻的城墻,了解2000多年前秦始皇修筑長城)
5、有感情的自由讀第2自然段
交流:此時,你內心又升起怎樣的情感?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墻上的條石,作者浮想聯翩,誰來讀第三自然段?(指名讀)
2、僅三個字就拉近了我們與長城的距離。再讀“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墻上的條石。”
問:此時,你又會想些什么?
3、你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的辛苦和智慧?(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并且點名朗讀)
“數不清的條石 一塊就有兩三千斤重”“沒有火車汽車起重機”“要抬到高高的八達嶺上”
4、激情:此時,你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師點:長城與其說是由一塊塊磚石組成,不如說是由一個個勞動人民的血肉之軀筑成。難怪作者感嘆到:
(四)學習第4自然段
1、出示最后一段文字
學生朗讀:“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2、為什么說長城是個偉大的奇跡,你理解了么?(學生發表見解)
《長城》教案 16
教學內容:
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里。
從北京出發,不過一百多里就來到長城腳下。這一段長城修筑在八達嶺上,高大堅固,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筑成的。城墻頂上鋪著方磚,十分平整,像很寬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并行。城墻外沿有兩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擊用。城墻頂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臺,是屯兵的堡壘。打仗的時候,城臺之間可以互相呼應。
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墻上的條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來。單看這數不清的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那時侯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著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
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生字:崇峻嘉峪瞭屯壘魄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盤旋、城磚、城墻、屯兵、堡壘、打仗、呼應、肩膀、智慧、凝結、氣魄雄偉”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3.激起民族自豪感,產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4.想象課文描寫的情境,留心文章表達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設計巧妙,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通過想象課文描寫的情境,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并留心文章表達的方法。
教學準備:收集有關長城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明確目標
1、請同學們看老師寫兩個字——長城。一起來讀。
2、你對長城有哪些了解?
(二)自讀感知,反饋交流
1、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由地讀課文,想一想作者從哪些方面介紹了長城? (師生交流,整體感知文章大意。)
2、接下來老師請幾位同學接讀課文,其它同學注意傾聽,想一想,每段分別寫了什么
高大堅固
設計巧妙奇跡
血汗智慧
3、作者為什么說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呢?讓我們再來細細地品讀課文,相信你一定會有和作者相同的感受。
(三)深入品讀,感受長城的魅力
1、品讀第一自然段
(1)品讀第一句“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我們先來看“崇山峻嶺”這四個字,你想到了怎樣的畫面?
帶著感受讀讀這個詞語。
(2)長城就是在這樣的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那是一種怎樣的形態? 所以作者把彎彎曲曲盤旋在崇山峻嶺之間的長城比作?(一條長龍) 帶著感受齊讀這句話。
(3)想不想親眼看看這條長龍?
能說說你現在的感受嗎?
讓我們齊讀第一段,讀出龍的氣魄。
(4)欣賞了遠處的長城,所以作者發出了這樣的贊嘆: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奇跡。
過渡:剛來我們從遠處欣賞了長城的壯美雄姿,現在讓我們走近長城,走近它的一磚一石,來觸摸它,感受它。
2、品讀第二自然段
(1)默讀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你對長城又有了怎樣的印象?
(2)感受高大堅固的特點
①學生匯報劃出的相關語句,交流體會。
②補充資料:八達嶺長城建于海拔約六百米高度之處。城墻的平均高度為約為八米,上寬約六米,下寬近七米,其墻基全由千余公斤重的花崗條石砌成,上部采用大型城磚砌筑,內填泥土和石塊,因此墻身高大堅固。
③齊讀描寫高大堅固的語句。
(3)感受構思巧妙的特點
①剛才我們感受到長城的高大堅固,你還有什么感受?
②學生匯報交流,隨機學習理解“垛口、瞭望、屯兵、堡壘”等詞語。
③你能在圖中找到長城的這些部位嗎?并說說它們的作用。(出示長城近景圖)
④想不想看看古人是怎樣依靠長城來作戰的?(播放城臺場面錄像,進一步了解古代勞動人民修筑長城的目的。)
⑤面對這樣的設計,你想說點什么?
⑥所以作者發出了這樣的贊嘆: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奇跡。
過渡:我們跟隨著作者的腳步,欣賞了長城的雄偉壯麗,領略了它的精心設計。此時此刻當作者站在長城之上,踏著平整的石磚,摸著巨大的條石。他想到的又是什么?
3、品讀第三自然段
(1)指明讀第3段,畫出感受深刻的句子。
(2)品讀體驗:
①“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凝結是什么意思?
凝結的是什么?(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②作者為什么說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這萬里長城凝結了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生匯報。
③(課件出示第2句)仔細地品讀這句話,相信你能找到答案。
誰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感受?談感受,體會重點詞語。
a.“沒有?沒有?”有的只是什么?(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
一塊巨石就有兩三千斤重,這巨石壓在了一雙雙肩膀上,這是怎樣的肩膀?怎樣的`手?
b.“一步一步”“陡峭”
八達嶺有多高?相當于300層樓高!
c.“數不清”“兩三千金重”
(沒有現代化的工具,人們怎樣把巨石抬上這陡峭的山嶺?)誰來帶著自己的感受讀?
(3)補充文言文《孟姜女尋夫》及故事。
想一想,他們還會遇到什么樣的艱難?
齊讀第三自然段。
(4)歷經風風雨雨,歷經種種磨難,勞動人民用血汗和智慧筑起了萬里長城,這就是我們的人民,這就是我們的長城,這就是我們偉大的民族。它不僅震撼著我們,也同樣震撼著全世界。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這樣說:長城是一個奇跡,一個偉大的民族創造的偉大的奇跡。
長城不但是世界歷史上的一個奇跡,而且是一個偉大的奇跡!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創造的偉大的奇跡!
讓我們一起深情地對古代勞動人民說?
讓我們一起自豪的對全世界?
(四)拓展延伸,贊美長城
1、同學們,長城帶給我們的是驕傲和自豪。然而強大國力的本身,就是一道令人望而生畏、難以逾越的萬里長城。老師有這樣一個想法:希望長城永不再發揮它的戰斗作用,希望和平之花永遠盛開,也希望同學們用自己的力量去筑起新時代的長城。
2、作業:面對長城你們一定有自己的思考,老師希望你們能把它記錄下來。
《長城》教案 17
一、復習導入
1、復述課題《長城》,全體齊讀課文。
(回顧第一節課學習內容。)
2、學生自由匯報第一課時自己學會了哪些生字和新詞。
3、看一看,說一說:
本課有幾幅圖畫和幾段文字?主要畫了什么,寫了什么?
(學生只能從大概意思上談一談,不會說得太清楚,那是因為他們還缺少細致品讀本文的訓練過程,這時教師要因勢利導,讓學生來仔細觀察圖畫的區別之處和仔細閱讀課文內容。揭開新課學習活動的開始。)
4、導語:
《長城》一課的圖文是怎樣結合的,我們還要通過仔細觀察和閱讀來深入研究。
二、讀文品悟
1、整體感知圖文意境:
⑴ 觀察兩幅圖內容的異同之處,談談給人帶來的不同感受是什么?
(學生對長城的照片、圖畫并不陌生,如果獨立觀察有困難,還可以隨時組織學生同桌合作研究,說出兩張照片是從不同的距離和角度拍下來的,第一幅是遠望長城,第二幅是走上城墻近看長城。給人的感受也不相同。遠望長城,氣勢雄偉,跨越崇山峻嶺。走上長城,看清了長城的建筑結構,既寬敞又結實,設計得科學合理。引導看圖,使學生的知識占有量增加,同時也增強了他們要讀文的興趣,繼而引領學生深入課文,品讀語言之妙用,便順理成章了。)
⑵ 再來細讀課文,看一看文章是怎樣描寫這兩幅照片內容的。
(圖文對照,運用看圖學文,學生會迅速走進課文,走進情境,尋到行文思路,即:由遠及近,由整體到局部的觀察與描寫。)
⑶ 小結:
這種有順序的觀察與描寫,不僅使人感到清晰可見,而且又能使文章詳略得當。看看文中詳寫了遠景還是近景?
(近景)
為什么這樣寫?
(近景中向我們詳細介紹了城墻上的結構怎樣,古代勞動人民為什么要這樣設計建造長城。)
2、閱讀感悟重點語句:
⑴ 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體會:
遠看長城是什么感覺?用文中字詞來表示:
① “像一條長龍”,用恰當的比喻手法,“崇山峻嶺”和“蜿蜒盤旋”更突出了長城尤如一條長龍的樣子。
(引導學生看第一幅圖,再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形容看到的長城什么樣。)
② “從……到……,有……里”。用這樣的填空形式,強調出此處數據的使用恰當,詢問兩關在中國地圖上的大約位置是哪里?(使用教具地圖)師指導學生了解長城的大致走向。
背誦:
全段共兩句話,第一句說長城的樣子像什么?第二句說長城的'具體位置從哪里到哪里?
(學生看第一幅圖,背誦第一自然段。)
⑵ 自讀第二自然段:
體會:
這里描寫了哪段長城?近看長城什么樣子?
(八達嶺長城,高大堅固)
為什么說它是高大堅固的?
(引導學生觀察第二幅圖體會“巨大的條石”、“城磚”等建筑材料的堅固和結構設計的合理堅固。師生試畫長城簡圖。)
板書:
城墻頂上──鋪著平整,像馬路。
城墻外沿──垛子,瞭望口,射口。
城 臺──每隔三百多米。
過渡:遠看長城的雄偉,近看長城的堅固,使每個登上長城的人都會產生一種感慨,你知道是怎樣的嗎?讀一讀下文你就明白了。
⑶ 有感情地朗讀后兩段:
說一說你對哪句話還不夠理解。
(學生用朗讀去體會作者當時產生的感慨,要比教師用講解闡述的看法更易于學生接受,而且學生一定會對“智慧”、“結晶”一類的詞感到奇怪,尤其“前不見頭,后不見尾”這類說法,他們也不敢只留于表面來理解長城的長。這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討論,談談自己的不同見解。)
⑷ 提出問題:
為什么說“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討論并用已知的有關長城資料和本課圖文來證明。
三、總結延伸
讀了《長城》一文,你學到了什么知識?此時你有什么感想?
(引導學生從本節課掌握的知識點和情感體驗上總結。)
四、課后鞏固
1、繼續朗讀和背誦課文。
2、從不同角度畫長城。
3、搜集與長城有關的信息講給同學聽。
《長城》教案 1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蜿蜒盤旋、嘉峪關、屯兵”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初步體會長城的雄偉氣勢。
過程與方法:
圖文結合,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并通過反復朗讀和抓關鍵詞,體會長城“長”的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初步激發學生對長城的熱愛,對我國燦爛輝煌的文物古跡引發的驕傲和自豪之情。
教學重難點:
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長城圖片,介紹長城的音頻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學生介紹當地旅游景點[請同學們自由發言],順勢引出課題并板書。
2、播放簡介長城的音頻資料和長城圖片,以音頻女聲為導游,邊聽邊欣賞。之后學生談感受。
二、初讀課文,檢查字詞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易錯之處多讀幾次。
2、學習本課生字詞語,逐行指名讀,師生共同糾正,并齊讀鞏固。
3、教師范寫生字“嘉”(強調橫筆畫的長短區分,其中有最中間一橫是主筆,要寫最長),學生練寫“嘉”字,并挑選一個自己認為不好寫的字練習。
三、再讀文章,理清層次
1、出示世界名人對長城的評價,引入第四自然段即課文中心句,并指導學生讀出自豪的語氣。
2、作者對長城給予如此高評價,有什么依據?(學生迅速默讀課文,在文中前三自然段尋找相關詞句,并進行小組交流,教師從長城的形態、結構、聯想三個方面進行總結并板書。)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感受長城的長。
1、學生讀第一自然段,從中感受到什么?(抽生答)
2、指導學生抓住“長龍”、“蜿蜒盤旋”等詞語,從中體會長城的長。
4、課件呈現中國地圖,標出長城的'起止點,幫助學生感受一萬三千多里的距離,直觀展現長城的長。
3、邊看圖邊帶感情讀讀第一自然段,讀出長城的長,讀出氣勢,讀出驚嘆,進一步體會長的特點。
五、課堂小結
教師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總結,之后讓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獲。
六、課外延伸
長城到底給我們中華民族帶來了什么?除了驕傲,還有什么呢?請大家課外閱讀有關長城的書籍,搜集資料。
七、板書設計
長城
長
高大堅固
血汗和智慧
《長城》教案 19
教材背景
這篇看圖學文由兩幅長城的彩圖和一篇短文組成,直觀的圖畫和具體形象的短文緊密結合,表現了長城的雄偉壯觀、高大堅固,贊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發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目標
1、語言智能:
閱讀、理解課文的內容基礎上,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假如你是導游,你怎樣向游人介紹八達嶺長城?介紹時要突出長城是氣魄雄偉的工程,是世界歷史上偉大的奇跡。
2、數學邏輯智能:
根據課文中提供的數字,編一道應用題。
3、視覺空間智能:
根據課文的描述,畫一幅有關《長城》的畫,工具、材料不限;或用橡皮泥、積木、紙盒等做一個長城的模型。
4、身體運動智能:
用自己的動作再現古代勞動人民修筑長城,或古代兵士在長城上打仗的情形,編成舞蹈更好。
5、音樂智能:
自編或改編歌頌、贊美長城的歌曲。
6、人際交往智能:
主動找別人幫自己解決學習中碰到的難題,熱心地給碰到問題的同學提供意見。
7、內省智能:
學習過程中及結束后的自我評價。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長城的風光資料片、幻燈片。
2、讓學生搜集有關長城的圖片或文字資料。
3、繪畫工具,橡皮泥、積木、紙盒等。
4、錄音機、計算機等。
5、局域網和因特網環境。
教學過程
一、簡介長城,出示長城圖片,導入新課
導語:兩千多年前,春秋舊中國時期各國為了互相防御,各自在形勢險要的地方修筑了長城。秦始皇統一中國后,為了防御北方匈奴南侵,將原先秦、趙、燕三國北邊的長城予以修繕,并連貫起來。此后,漢、北魏、北齊、北周、隋各代都曾修筑過長城。明代為了防御,前后修筑長城18次。
(邊介紹邊播放課件──長城的風光資料片、幻燈片)
圖上的八達嶺長城就是明代修筑的。
板書:
長城
這長城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
二、學生交流搜集的資料,談感受
三、讀課文
錄像(錄音),自讀自悟,談收獲。
四、根據教學目標,學生自由分組,合作學習
1、小組交流:
說說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惑。
2、小組匯報:
說說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惑。
五、小組合作,選擇適合于自己組的方式展示學習成果,表達對課文的理解或讀后的感受
教師出示提供的展示方式: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假如你是導游,你怎樣向游人介紹八達嶺長城?介紹時要突出長城是氣魄雄偉的工程,是世界歷史上偉大的奇跡。
3、根據課文中提供的數字,編一道應用題。
4、根據課文的描述,畫一幅有關《長城》的畫,工具、材料不限;或用橡皮泥、積木、紙盒等做一個長城的模型。
5、用自己的動作再現古代勞動人民修筑長城,或古代兵士在長城上打仗的情形,編成舞蹈更好。
6、自編或改編歌頌、贊美長城的歌曲。
六、小組合作、準備、排練
七、各小組展示學習成果,在全班進行交流
真傾聽、觀看他人的展示,并作評價,評出小演講家、小導游、小數學家、小畫家、小雕塑家、小音樂家小演員。
八、教師總結
略
九、布置作業
把你知道的關于長城的故事或傳說,講給別人聽;把自己的學習成果用網頁或演示文稿進行展示。
《長城》教案 20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會本課生字、新詞,了解長城的概貌、構造、歷史等。
2、技能目標:
(1)指導學生圖文對照,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方法,培養觀察能力和良好的觀察習慣。
(2)讀懂課文,理解每段話的意思及段與段之間的聯系。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情感目標:通過讀文討論,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目標力求體現知識、技能、情感的多元統一,挖掘《長城》這一篇課文中的科學和人文內涵。)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觀察插圖,了解圖意。
1、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據28年前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報道: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辨識出地球上兩項特大工程,一項是中國的長城,一項是荷蘭的圍海大堤。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中華民族的驕傲與象征--長城。(板書課題)
(運用名人名言導入課文,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2、觀察彩圖,了解圖意。(有條件的`學校可用多媒體展示課本兩幅彩圖或直接用掛圖展示)
(1)介紹觀察點。運用教室的布置讓學生理解什么叫觀察點。
第一幅圖的觀察點在哪里呢?(在長城外或太空等)
第二幅圖又是在哪里觀察的呢?(在長城上)
(2)看第一幅圖時應重點觀察什么?(抓住觀察重點:長城)你覺得長城看上去有什么特點?(長、大、彎)再看第二幅圖:你能看出長城有什么特點?(高大、堅固)。--(可以適當地引入遠景圖和近景圖的概念)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剛才兩幅圖分別與文中哪些段落相對應?(第一幅圖與第一自然段,第二幅圖與第二自然段相對應)
2、分組討論:課文第三、四自然段為什么沒有和它相對應的圖片?(不是作者所見之景,無法畫出。)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第三、四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作者的聯想和長城的地位。)
3、試給課文四個自然段分別加一個小標題。
三、圖文對照,讀懂課文。
1、第三次看遠景圖。
(1)遠看長城是什么樣子?(像一條長龍)用什么方法來描寫長城?(比喻)
把長城比喻成長龍,突出了長城什么特點?(長、大、彎)
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這個比喻把靜態的長城寫活了。)注:學生可能無法說出來,老師應當適當地引導。
(2)作者為什么列舉出一萬三千里這個數據?(表達更準確,讓人更信服)
2、第三次看近景圖。
(1)此景是作者在什么地方(觀察點)看到的?(作者走在長城上)
(2)作者分別給我們介紹了構成城墻的哪些部分?(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插圖結合課文來說)你知道它們的作用嗎?(根據文意和學生搜集的資料異型想象,說說古人怎樣利用城臺、垛子、瞭望口、射口傳遞信息、進行防守和打擊敵人?)
3、披情入文,學習第三自然段。
(1)假如你登上了長城,面對這高大堅固的城墻綿延起伏,觸摸著巨大的條石,腳踩著平整的方磚,領略那巧妙的設計時,你會想起什么?(讓學生暢所欲言后歸結到:修長城的古代勞動人民。)
(2)默讀第三自然段,想想為什么說長城是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凝結(提示:凝結是句中的重點詞語。長城是由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結成的。是因為:
①條石多,多到數不清;
②條石重,每塊有兩三千斤重;
③沒有先進的運輸工具,就靠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
④山勢陡峭。才在這里表示長城的建成是多么不容易,飽含著作者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3)再讀第三自然段,再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4、齊讀第四自然段,感受民族的驕傲。
討論:為什么說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四、總結全文,回歸整體。
1、第四次看兩幅插圖,結合下列詞語復述長城遠景、近景。長龍崇山峻嶺蜿蜒盤旋條石城磚垛子瞭望口城臺
2、老師總結談話。
五、拓展延伸、開拓思維。
同學們,萬里長城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與象征,是世界偉大的古代建筑奇跡之一。請大家課外閱讀有關長城的知識,搜集相關資料,以《中國人的驕傲--萬里長城》為題寫一篇文章,介紹我們的長城。準備參加下一次的語文活動課。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本文通過觀察彩圖,了解圖意-圖文對應-圖文對照-復述插圖,四次看圖相得益彰,讓學生受到了觀察能力的訓練,從中學會觀察的方法。通過拓展延伸初步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長城》教案】相關文章:
《長城》教案01-25
長城的教案12-17
《長城謠》教案01-26
登長城教案03-31
《長城》教案312-16
《長城和運河》教案02-08
《長城》教案設計12-17
《長城謠》音樂教案08-25
長城和運河教案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