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高中生物教案

時間:2023-02-12 17:14:15 教案 我要投稿

【熱門】高中生物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熱門】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1

  一、碳化合物

  1.有機化合物的概念:指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鹽等以外的幾乎所有含碳化合物。

  2.核心元素:碳是所有生命系統中的核心元素。

  (1)碳原子結構:一個碳原子由6個質子、6個中子和6個電子構成。

  (2)碳原子形成的化學鍵:與氫、氧、氮及硫等形成共價鍵,碳原子之間以單鍵、雙鍵或三鍵相結合,形成不同長度的鏈或環狀結構,這些結構稱為有機物的碳骨架。

  3.有機化合物:4大類:糖類、脂質、蛋白質和核酸。

  二、有機化合物

  1.糖類的種類和功能

  (1)組成元素:糖類由C、H、O三種元素組成。

  (2)結構單元:單糖。

  (3)種類:糖類包括單糖、二糖和多糖等。

  (4)功能:糖類是生物體維持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也是生物體重要的結構物質。

  趣味思考:某人患急性腸胃炎,不能進食,醫生用5%的葡萄糖溶液進行靜脈注射,病人雖未進食,但是不感到饑餓,為什么?

  提示:葡萄糖是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靜脈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實際是為病人補充能源物質,所以病人雖未進食,并不感到饑餓。

  2.脂質的種類和功能

  (1)組成元素:主要由C、H、O三種元素組成。氧原子含量較糖類中的少。

  (2)結構單元:甘油和脂肪酸。

  (3)種類和功能

  ①磷脂:磷脂是構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質。

  ②脂肪:貯能物質。

  ③膽固醇在細胞中具有重要功能。

  趣味思考:我們每天坐在凳子上,能夠輕松愉快地上完每一個45分鐘,并不感到臀部肌肉疼痛,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嗎?

  提示:是因為臀部有很多脂肪,脂肪有緩沖機械壓力的作用。

  3.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

  (1)組成元素:C、H、O、N,大部分蛋白質含S。

  (2)基本單位:氨基酸。

  ①通式:

  ②共性:都有一個氨基和羧基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

  ③種類:由R基決定。

  ④連接:肽鍵:通過兩個氨基酸的脫水縮合形成。

  (3)結構:由許多氨基酸通過肽鍵連接成肽鏈,一條或多條肽鏈通過一定的化學鍵連接成蛋白質。

  (4)特點:由于組成蛋白質分子的氨基酸和種類、數目、排列順序不同,以及構成蛋白質的多肽鏈的數目和空間結構差異,蛋白質分子具有多樣性。

  (5)功能:催化、運輸(如載體)、收縮和運動、有機體結構、防御(如抗體)等。

  趣味思考:人體細胞呼吸作用時刻需要氧氣的供應,你知道是什么物質源源不斷地運輸氧氣到組織細胞嗎?它存在于什么細胞中?

  提示:血紅蛋白,它存在于人體的紅細胞中。

  4.核酸的結構和功能

  (1)種類:核酸可以分為核糖核酸和脫氧核糖核酸兩類。

  (2)功能:儲存遺傳信息,決定細胞和整個生物體的遺傳特性。

  趣味思考:你家養的大貓生了兩只小貓,為什么沒有生小豬?

  提示:小貓和大貓的核酸相同。生物的遺傳由核酸控制。大貓的核酸攜帶的遺傳信息是控制貓性狀的。

  5.鑒定生物組織中的糖類

  (1)鑒定淀粉

  ①實驗原理:淀粉+碘—碘化鉀→變藍。

  ②實驗步驟:取2 mL淀粉上清液,放入5滴碘—碘化鉀溶液。

  ③實驗結果:溶液變藍。

  (2)鑒定(葡萄糖)還原糖

  ①實驗原理:還原糖+本尼迪特試劑 磚紅色沉淀。

  ②實驗步驟:取2 mL葡萄糖溶液加入試管→加入2 mL本尼迪特試劑,振蕩試管→熱水浴2~3 min觀察顏色變化情況。

  ③實驗結果:磚紅色沉淀。

  6.檢測生物組織中的油脂

  (1)實驗原理:蘇丹Ⅲ+油脂→出現橙黃色。

  (2)實驗步驟:切片→染色→制片→用顯微鏡觀察。

  7.蛋白質的鑒定

  (1)實驗原理:蛋白質+雙縮脲試劑→紫色。

  (2)實驗步驟:取2 mL蛋白質溶液加入試管→向試管中先加入2 mL的雙縮脲試劑溶液A→再向試管中加入5滴雙縮脲試劑溶液B→觀察試管顏色變化。

  (3)實驗結果:出現紫色。

  8.檢測細胞中的DNA和RNA

  (1)原理:①DNA主要分布于細胞核,RNA主要分布于細胞質。

  ②甲基綠使細胞核中的DNA呈現藍綠色,派洛寧使細胞質中RNA呈現紅色。

  (2)實驗步驟:涂片→水解→漂洗→染色→觀察。

  核心解讀

  1.注意各種能源物質的區分

  (1)糖類的種類和功能

  種類 分子式 分布 生理功能

  單糖ks5u 五碳糖 核糖[高考資源網] C5H10O5 動植物細胞 五碳糖是構成核酸的重要物質

  脫氧核糖 C5H10O4

  六碳糖 葡

  萄

  糖 C6H12O6 五碳糖是構成核酸的重要物質

  二糖 蔗糖 C12H22O11 植物細胞 能水解成葡萄糖

  麥芽糖

  乳糖 動物細胞

  多糖 淀粉 (C6H10O5)n 植物細胞 淀粉是植物細胞中儲存能量的物質

  纖維素 纖維素是細胞壁的主要成分

  糖元 植物細胞 糖元是動物細胞中儲存能量的物質

  (2)脂質

  種類 生理功能 元素組成

  脂肪 儲能、保溫、緩沖機械壓力 C、H、O

  磷脂 構建生物膜 C、H、O、N、P

  固

  醇 膽固醇 細胞膜的重要成分 C、H、O

  性激素 促進性腺的發育和性細胞的生成和正常的性周期 C、H、O

  維生素D 促進人體對鈣、磷的吸收和利用 C、H、O

  規律總結

  ①動植物共有的糖是葡萄糖、核糖和脫氧核糖。

  ②植物特有的糖是果糖、麥芽糖、淀粉和纖維素。

  ③動物特有的糖是乳糖和糖元。

  ④動植物共有的貯能物質是脂肪,植物特有的貯能物質是淀粉,動物特有的貯能物質是糖元。

  ⑤含H多的有機物細胞呼吸時產生的H多,耗氧多,產生的能量多,產生的水多。

  2.氨基酸、肽鍵和肽鏈的分子結構特點

  (1)氨基酸

  每個氨基酸分子都具有中心碳原子,至少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并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該碳原子上。注意理解“至少”的含義,比如當R基含有氨基和羧基時,這個氨基酸分子就不止有一個氨基和羧基了,同時還要注意氨基酸分子中都有一個氨基和羧基直接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

  規律總結

  決定氨基酸種類和性質的是氨基酸的R基。

  (2)肽鍵:連接兩個氨基酸分子的那個鍵(—CO—NH—)叫肽鍵。

  (3)多肽

  ①由多個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含有多個肽鍵的化合物,因其呈鏈狀,也稱肽鏈。

  ②注意區分肽、肽鍵和肽鏈:肽鍵是肽的連接結構,而肽鏈是肽的一種形式。

  規律總結

  ①氨基酸間脫水縮合時,原來的氨基和羧基已不存在,形成的化合物即多肽的一端只有一個氨基,另一端只有一個羧基(不計R基上的氨基數和羧基數)。所以對于一條多肽來說,至少應有的氨基和羧基數都是一個。

  ②若有n個氨基酸分子縮合成m條肽鏈,則可形成(n-m)個肽鍵,脫去(n-m)個水分子,至少有—NH2和—COOH各m個。

  ③蛋白質分子可以含有一條或m條肽鏈,肽鏈通過化學鍵(不是肽鍵)互相連接,具有不同的空間結構。

  ④關于蛋白質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n個氨基酸形成m條肽鏈,每個氨基酸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a,那么由此形成的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為:na-(n-m)18(其中n-m為失去的水分子數,18為水的相對分子質量)。

  3.蛋白質結構層次

  規律總結

  ①結構多樣性的原因:氨基酸的種類、數量、排列順序不同以及肽鏈的空間結構不同。

  ②蛋白質的種類:因功能不同蛋白質分為兩大類:結構蛋白和分泌蛋白。

  ③蛋白質的性質:鹽析:可逆。變性:不可逆。

  ④鑒定:雙縮脲試劑反應呈紫色。

  ⑤意義:生命活動的承擔者,生物性狀的體現者。

  4.有關肽鍵的計算

  規律總結

  ①鏈狀肽有如下的對應關系:

  氨基酸 肽鍵數 脫去水分子數 氨基 羧基

  一條肽鏈 M m-1 m-1 至少1個 至少1個

  n條肽鏈 m m-n m-n 至少n個 至少n個

  ②環狀肽:肽鍵數=脫去水分子數=氨基酸數。環狀肽主鏈中無氨基和羧基,環狀肽中氨基或羧基數取決于構成環狀肽氨基酸R基團中的氨基和羧基的數目。

  題例領悟

  題型一 糖類的種類

  【例題1】 (20xx上海高考,5)下列糖類中屬于單糖的是( )

  A.蔗糖 B.核糖 C.糖元 D.淀粉

  解析:蔗糖為二糖,糖元和淀粉都為多糖,核糖為單糖。

  答案:B

  反思感悟

  單糖是不能水解的'糖,是組成二糖、多糖的單體。二糖、多糖作為能源物質用于生命活動時必須水解成單糖。重要的單糖有五碳糖和六碳糖,五碳糖有核糖和脫氧核糖,六碳糖有葡萄糖和果糖。

  題型二 蛋白質分子的計算

  【例題2】(20xx上海高考,15)現有氨基酸800個,其中氨基總數為810個,羧基總數為808個,則由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條肽鏈的蛋白質共有肽鍵、氨基和羧基的數目依次分別為( )

  A.798、2和2 B.798、12和10

  C.799、1和1 D.799、11和9

  解析:有氨基酸800個,氨基總數810個,羧基總數808個,說明R基團中含有氨基10個,羧基8個,它們不參與肽鍵的形成;肽鍵數=氨基酸總數-肽鏈條數=800-2=798,氨基數=肽鏈條+R基團中氨基數=2+10=12,羧基數=肽鏈條數+R基團中羧基數=2+8=10。

  答案:B

  反思感悟

  構成生物體蛋白質的氨基酸至少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且都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由R基決定氨基酸種類,不符合這個特點的氨基酸不是構成生物體的氨基酸,也不能組成生物體的蛋白質。

  題型三 動植物體內的糖類

  【例題3】 動植物體內共有的糖是( )

  ①糖元 ②淀粉 ③蔗糖 ④乳糖 ⑤核糖 ⑥葡萄糖

  A.①④ B.②③ C.⑤⑥ D.①②

  解析:糖元是人和動物細胞中的儲能物質,淀粉是植物細胞的儲能物質,蔗糖是植物中重要的二糖,乳糖是人和動物乳汁中豐富的二糖,核糖是構成RNA的成分,RNA普遍存在于動植物細胞中,葡萄糖是細胞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廣泛存在于動植物細胞中。

  答案:C

  反思感悟

  ①生物細胞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葡萄糖。

  ②參與生物細胞構成的物質:核糖、脫氧核糖、纖維素。

  ③單糖、二糖、多糖的關系

  重要的單糖有葡萄糖和五碳糖,葡萄糖為白色晶體,易溶于水,是人體主要的能源物質,五碳糖分為核糖和脫氧核糖,為環狀結構。

  題型四 大分子物質的鑒定

  【例題4】 青蘋果汁遇碘溶液顯藍色,熟蘋果汁能與本尼迪特試劑發生反應,這說明( )

  A.青蘋果汁中有淀粉不含糖類

  B.熟蘋果汁中含糖類不含淀粉

  C.蘋果轉熟時,淀粉水解為單糖

  D.蘋果轉熟時,單糖聚合成淀粉

  解析:遇碘溶液顯藍色意味著青蘋果汁中含較多淀粉,而與本尼迪特試劑發生反應的是還原性糖,如葡萄糖等。由此可推斷出蘋果由青轉熟的過程中,淀粉大量轉化為單糖。

  答案:C

  反思感悟

  淀粉的特性是遇碘變藍;本尼迪特試劑與還原糖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反應產生紫色反應。

  隨堂訓練

  1.(20xx上海高考,1)核糖與核酸都不含有的元素是( )

  A.N B.O C.P D.S

  解析:核糖的組成元素為C、H、O,核酸的組成元素為C、H、O、N、P,兩者都不含有S元素。

  答案:D

  2.(20xx江蘇高考,1改編)下列各組物質中,由相同種類元素組成的是( )

  A.膽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B.淀粉、半乳糖、糖元

  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D.性激素、生長激素、胰島素

  解析:淀粉、半乳糖、糖元都屬于糖類,都由C、H、O構成。膽固醇、性激素、甘油和脂肪酸都屬于脂質,組成元素都是C、H、O,氨基酸、胰島素的組成元素是C、H、O、N、S,核苷酸的組成元素是C、H、O、N、P。

  答案:B

  3.生物體內的蛋白質千差萬別,其原因不可能是( )

  A.組成肽鍵的化學元素不同

  B.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種類和數量不同

  C.氨基酸排列順序不同

  D.蛋白質的空間結構不同

  解析:蛋白質分子的多樣性取決于四個方面:一是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種類不同;二是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數目不同;三是氨基酸的排列順序不同;四是肽鏈的空間結構不同。在題目給出的選項中,組成肽鍵(—NH—CO—)的化學元素是相同的。考查蛋白質多樣性的原因。

  答案:A

  4.脂質在細胞中具有獨特的生物學功能,下面有關脂質的生物學功能中,屬于磷脂的生物學功能的是…( )

  ①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②是儲能的分子 ③構成生物體表面的保護層 ④是很好的絕緣體,具有保溫作用 ⑤具有生物學活性,對生命活動起調節作用

  A.①③ B.⑤ C.① D.②④

  解析:本題考查對各種脂質功能的掌握情況。磷脂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構成多種細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在人和動物的腦、卵細胞、肝臟以及大豆的種子中含量豐富。

  答案:C

高中生物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能用穩態與平衡觀,理解體液免疫的過程。

  2.通過分析體液免疫的動畫,運用總結與歸納的方法,得出體液免疫的過程。

  3.根據體液免疫的過程,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4.通過本節學習,感受人體的奧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液免疫的過程。

  難點:體液免疫的過程。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創設情境:提問:我們的`身體無時無刻不被病原體所包圍,但是多數情況下我們并未感到不適,這是為什么?引導學生復習人體的三道防線,由第三道防線引出體液免疫,從而導入新課。

  (二)新課教學

  1.體液免疫的三階段

  教師引導學生觀看體液免疫過程Flash動畫,提問:體液免疫可劃分為哪幾個階段?自主思考。

  (體液免疫劃分成感應階段、反應階段和效應階段)

  2.體液免疫的過程

  教師提出問題:你能描述這三個階段的具體過程嗎?學生結合教材內容,同桌交流。

  教師就三個階段依次提問學生,教師補充強調。

  (大多數病原體經過吞噬細胞的攝取和處理,暴露出這種病原體所特有的抗原,將抗原傳遞給T細胞,刺激T細胞產生淋巴因子。另外,少數抗原會直接刺激B細胞。這一過程就是我們說的感應階段。B細胞受到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和記憶細胞,漿細胞會產生抗體,這就是反應階段。抗原抗體特異性結合,生成沉淀,被吞噬細胞處理消化,這就是效應階段。)

  3.認識二次免疫

  教師提出問題:生過天花或麻疹的人為什么一般終生不會再次患上這種病呢?與哪種細胞有關?學生自主思考,教師補充講解。

  (記憶細胞,它對抗原十分敏感,能記住入侵的抗原,對抗原的記憶可達數月甚至終生。當遇到同種抗原時,記憶細胞會迅速增殖分化生出新的漿細胞和新的記憶細胞,漿細胞會產生大量的抗體,從而快速消滅抗原。這個過程我們稱之為二次免疫。它比初次免疫反應更迅速也更強烈。)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概括較為完整的體液免疫的概念。

  (體液免疫,就是發生在體液中,靠B細胞產生抗體消滅抗原的免疫方式。)

  (三)鞏固提高

  布置任務:畫體液免疫的概念圖。先獨立構建概念圖,完成后組內互相修改完善,之后選優秀作品展示,并讓學生歸納體液免疫的概念。

  (四)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總結。

  (五)布置作業

  請以第一人稱的方式,描述天花病毒從空氣侵入人體并被抗體消滅的整個過程。

  四、板書設計

高中生物教案3

  一、 教學目標

  1.舉例說出細胞膜是選擇透過性膜。

  2.嘗試提出問題,作出假設。

  3.進行關于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實驗設計和操作。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舉例說出細胞膜是選擇透過性膜。

  2.教學難點

  嘗試提出問題,作出假設。

  三、教學方法

  探究法、講述法

  四、課時安排

  五、教學過程

  〖章引入學生閱讀P58。

  〖節引入以“問題探討”引入,學生思考回答,教師提示。

  〖提示1.由于單位時間內透過玻璃紙進入長頸漏斗的水分子數量多于從長頸漏斗滲出的水分子數量,使得管內液面升高。

  2.用紗布替代玻璃紙時,因紗布的孔隙很大,蔗糖分子也可以自由通透,因而液面不會升高。

  3.半透膜兩側溶液的濃度相等時,單位時間內透過玻璃紙進入長頸漏斗的水分子數量等于滲出的水分子數量,液面也不會升高。

  〖問題以“本節聚焦”再次引起學生的思考與注意。

  〖板書一、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思考與討論學生閱讀思考討論回答,教師提示。

  〖提示1.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等有機物一般不能透過細胞膜。

  2.紅細胞的細胞膜相當于“問題探討”中的半透膜。

  3.當外界溶液的濃度低于紅細胞內部的'濃度時,紅細胞一般會因持續吸水而漲破。

  4.紅細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主要取決于紅細胞內外濃度的差值。一般情況下,差值較大時吸水或失水較多

  〖板書㈠動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吸水:細胞外液的濃度>細胞內液的濃度(膨脹甚至漲破)

  失水:細胞外液的濃度<細胞內液的濃度(皺縮)

  ㈡成熟植物細胞(有大液泡)的吸水和失水

  原生質層:細胞膜+液泡膜+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

  〖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學生閱讀思考交流回答,教師提示。

  〖提示

  中央液泡大小 原生質層的位置 細胞大小

  蔗糖溶液 變小 原生質層脫離細胞壁 基本不變

  清水 逐漸恢復原來大小 原生質層恢復原來位置 基本不變

  〖板書

  失水:細胞外液的濃度<細胞內液的濃度(質壁分離)

  吸水:細胞外液的濃度>細胞內液的濃度(質壁分離復原)

  〖板書二、物質跨膜運輸的其他實例

  〖提示1.在培養過程中,水稻吸收水分及其他離子較多,吸收Ca2+、Mg2+較少,結果導致水稻培養液里的Ca2+、Mg2+濃度增高。

  2.不同作物對無機鹽的吸收是有差異的。

  3.水分子跨膜運輸是順相對含量梯度的,其他物質的跨膜運輸并不都是這樣,這取決于細胞生命活動的需要。

  4.細胞對物質的吸收是有選擇的。這種選擇性具有普遍性。

  〖板書細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選擇透過性膜。

  〖小結見板書。

  〖作業練習一二。

  〖提示基礎題

  1.√。 2.√。 3.×。

  拓展題

  農業生產上的輪作正是針對不同作物根系對礦質元素的選擇性吸收而采取的生產措施。如果長期在同一塊田里種植同種作物,地力就會下降(俗稱傷地),即某些元素含量下降,這樣就會影響作物的產量。

高中生物教案4

  一、版本:

  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1

  二、設計內容:

  第5章 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 第1節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第1課時——酶的作用)

  三、設計理念

  在實施新課程中,需要構建與新課程理念相適應的教學策略。根據新課程理念,高中生物重在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科學方法、科學精神等生物科學素養。使學生由以前的“學會”到“想學”再到“會學”,“引導──探究” 發現式教學法就是在這種理念下應運而生的,該教學法以問題解決為中心的學習方式。本節課以“引導──探究”科學發現的過程來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為設計理念。符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要求:“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該理念的運用有利于學生科學素養、協作精神的培養,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利于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發展能力、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它不僅重視知識的獲取,而且更加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及方法,更加突出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問題的推動下、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積極,真正體現了“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思想。

  四、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 第1課時——酶的作用,主要探討酶在細胞代謝中的作用。該內容以第4章第3節物質的跨膜運輸方式中的主動運輸需要消耗能量以及初中生物學“消化”為基礎。學習本節利于“細胞代謝的學習”,利于選修模塊中有關酶的應用、微生物發酵、蛋白質提取和分離等知識的學習。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說明酶在代謝中的作用 (ⅰ)。

  (2)技能目標:進行有關的實驗和探索,按所設計的實驗方案和步驟,正確完成相關的實驗操作。學會控制自變量,觀察和檢測因變量的變化,以及設置對照組和重復實驗(ⅱ)。

  (3)情感目標:①評價自己的實驗結果,②參與交流,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維護或修改自己的方案和意見。

  3.過程與方法

  通過“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實驗,感悟酶作為催化劑特點,及控制變量的方法。利用教材上形象、直觀的圖解和文字說明,讓學生明確催化劑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

  4.確定教學重、難點及解決方法

  教學重點:酶的作用。

  [解決方法]利用學生對無機催化劑的知識基礎切入,引入酶的學習。通過實驗、資料分析得出酶的作用。自然界中的生命現象都與酶的活動有關,活細胞內全部的生物化學反應都是在酶的催化下完成的。在人體內,大約每分鐘要發生幾百萬次的化學反應,這么多的化學反應之所以能在常溫、常壓下進行,完全是因為酶的作用,酶是一種什么樣的物質?在化學反應中是怎樣起作用的?顯然應是本節課內容的重點。

  教學難點:

  ①酶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原理。

  ②控制變量的科學方法。

  [解決方法]

  ①利用教材上形象,直觀的圖解和文字說明,讓學生明確催化劑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

  ②通過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實驗,感悟酶作為催化劑特點,及控制變量的方法。活化能這個名詞在高中生物教材體系中是第一次出現,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對這個名詞都很陌生。化學反應之所以能進行,就是達到反應所需的活化能。在酶的作用下,原來不能進行反應的物質發生了反應,是增加了反應物的自由能,還是降低了反應所需的活化能?通過實驗和類比,必需要讓學生理解。在過去幾年的高考中,雖然出現了實驗設計,但在教材中沒有關于控制變量的內容,在本節教材介紹了控制變量的系列名詞,但對剛剛接觸高中生物實驗的學生而言,不能說不是一個難點。

  五、設計思路

  從物質跨膜運輸方式──主動運輸需要能量入手,引出第5章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再從教材提供的問題探討──斯帕蘭札尼研究鷹的消化作用進入學習情境,是有趣的,并能和學生已有經驗──對消化酶的.了解結合起來。利用學生對無機催化劑的知識基礎切入,引導學生進入新課學習。既然學生們知道無機催化劑的作用,就讓學生通過比較實驗來認識酶的催化作用以及與無機催化劑的差別。教師在安排學生做實驗時要注意學生對實驗的理解,落實好本節課的目標。本節課的實驗需要設置實驗組和對照組,建議教師利用直觀的手段(繪圖或電子幻燈等)將實驗的裝置特別是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裝置分別向學生展示,以增加學生實驗操作和討論的效率,或者采取分組實驗進行實驗討論(此法效果很好)。

  在學生獲得感性知識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體會什么是自變量、因變量、無關變量以及什么是對照實驗,再通過對實驗中自變量改變訓練學生在實驗設計中如何控制變量。顯然,這種編排有助于引導學生學會確認和控制變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學生通過親身感知酶的作用,順理成章引入酶在化學反應中能夠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知識點。教材利用卡通式插圖、圖解和文字敘述,指出酶能夠顯著降低化學反應所需的活化能。通過形象、直觀的圖解和文字說明以及繪制“沒有催化劑、無機催化劑、酶的催化效率曲線”的比較,進一步讓學生明確催化劑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酶催化作用更加顯著),利于學生理性認識。

  六、教學用具:

  ppt幻燈片、實驗材料、器材

  七、課前準備:

  分組實驗(“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材料用具的準備;ppt課件制作。

高中生物教案5

  一.傳統發酵技術的應用

  課題1果酒和果醋制作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理解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

  2、能力目標:

  ①學生根據果酒制作的原理設計果酒制作過程,體驗制果酒的實踐操作

  ②在對果酒制作結果進行分析與評價環節,培養學生實驗分析能力和嚴謹的思維能力。

  3、情感目標:

  通過果酒釀制歷史的追述,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時滲透STS教育。

  教學重點:

  ①說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

  ②設計制作裝置制作果酒和果醋

  教學難點:

  制作過程中發酵條件的控制

  教學過程

  引言:

  在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很多事物都走在世界前列,酒也一樣,有著它本身的光輝篇章。在酒的記載中,有許多關于酒的有趣傳說。猿猴釀酒說——猿猴的主要食物就是含糖水果,猿猴在水果成熟的季節收貯大量的水果在“石洼”中,一段時間后,就有特殊香味的液體流出,這就是最早的果酒。

  在國內市場上,近幾年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果酒,如枸杞酒、青梅酒等。

  果酒與生活——果酒中雖然含有酒精,但含量與白酒、啤酒和葡萄酒比起來非常低,一般為5到10度,最高的也只有14度。因此,被很多成年人當作飯后或睡前的軟飲料來喝。果酒簡單來說就是汲取了水果中的全部營養而做成的酒,其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人體所需的氨基酸。有時候即使生吃水果也不能吸收的營養,通過果酒卻可以吸收,因為營養成分已經完全溶解在果酒里了。果酒里含有大量的多酚,可以起到抑制脂肪在人體中堆積的作用,使人不容易積累脂肪和贅肉。此外,與其他酒類相比,果酒對于護理心臟、調節女性情緒的作用更明顯一些。

  課題1從課題背景人手,然后從實驗原理、實驗流程示意圖和提供的資料,較全面的介紹了果酒和果醋的制作過程。

  一、基礎知識

  1.果酒制作的原理

  閱讀課本,完成以下問題:

  (1)果酒的制作需要什么微生物?

  (2)酵母菌的形態、結構、分布、種類及菌落?

  (3)酵母菌的代謝類型及其呼吸過程的反應式如何?

  (4)酵母菌的適宜溫度是多少?

  (5)為什么在一般情況下葡萄酒呈紅色?

  (6)什么叫發酵?發酵等同于無氧呼吸嗎?酵母菌有何實際應用?

  (1)酵母菌形態、結構、分布、種類及菌落

  ①形態、結構

  酵母菌是單細胞真菌,屬真核生物,細胞大小為1~30um,呈圓形、橢圓形等。

  思考:你認為酵母菌的細胞中有哪些結構?

  你認為細菌與酵母菌在細胞結構上有什么區別?

  ②繁殖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有出芽生殖、分裂生殖和孢子生殖,但多以出芽方式進行無性生殖。溫度低時形成孢子,進入休眠狀態,溫度適宜時,進行出芽生殖,繁殖速度快。③菌落:

  討論:你知道什么的菌落嗎?在生態學上一個菌落屬于什么?

  酵母菌在固體培養基上形成的菌落,其表面濕潤、黏稠,呈白色或粉紅色。(在液體培養基中,有些在液體表面形成菌膜,或在容器壁上出現酵母環,或產生沉淀。)

  ④生存的環境

  自然界中,酵母菌分布廣泛,但多分布在含糖較高的偏酸環境中,如水果、花、樹皮上,(有些可與昆蟲共生,有些使人致病,如白色假絲酵母引發鵝口瘡、肺感染。食品中常見的酵母菌有啤酒酵母、葡萄汁酵母、魯氏酵母(醬油釀造)、球擬酵母屬、粉狀畢赤氏酵母等。)一年四季,土壤始終是酵母菌的大本營。

  思考:在發酵制作葡萄酒的時候,要對葡萄進行消毒嗎?為什么?

  其他微生物與酵母菌的關系是什么?

  (2)酵母菌的代謝類型及其呼吸過程

  ①酵母菌的呼吸

  果酒的制作離不開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厭氧微生物,

  在有氧條件下,反應式如下:酶

  C6H1206+6O22+6H20+能量

  在無氧條件下,反應式如下:酶

  C6H12O62H5OH+2C02+能量

  思考:

  在發酵過程中,如果要使酵母菌進行大量繁殖,應怎樣處理?

  如果要獲得酒精呢?為什么?

  (3)發酵

  1).發酵概念

  廣義:是通過微生物的培養來大量生產各種代謝產物的過程。包括有氧發酵(如醋酸發酵、谷氨酸發酵)和無氧發酵(如酒精發酵)。

  狹義:是指微生物的無氧呼吸(包括酒精發酵、乳酸發酵等)。

  2).所以:發酵≠無氧呼吸。

  3).應用:

  釀酒、發饅頭、面包制作、酒精制造、生產藥用酵母片、生產維生素、生產抗菌素等。

  (4)溫度要求

  繁殖的最適溫度:20℃;

  酒精發酵的最適溫度:18~25℃。

  思考:你知道酵母菌需要適宜溫度的原因嗎?

  酵母菌有不同的最適溫度說明了什么?

  補充:溫度對發酵的影響

  酵母菌只能在一定溫度下生活。溫度低于10℃,酵母菌發育很緩慢。隨著溫度的升高,繁殖速度加快,20℃時為最佳繁殖溫度,此時酵母菌生殖速度快、生活力強。超過35℃,酵母菌生長受到抑制,繁殖速度迅速下降,到40℃酵母菌停止出芽,開始出現死亡。如果想要獲得高酒精濃度的發酵液、減少究竟的損耗,必須控制好發酵溫度。

  你知道嗎?

  1、一般情況下,葡萄酒呈紅色的原因?

  (在發酵的過程中,隨著酒精度的提高,紅葡萄皮的色素也進入發酵液,使葡萄酒呈紅色。)

  2、葡萄酒分成干紅、干白等種類的依據是什么?

  (1、根據葡萄酒的顏色分成白葡萄酒、紅葡萄酒和桃紅葡萄酒三種。

  白葡萄酒:用白葡萄釀造,皮汁分離發酵;

  紅葡萄酒:用紅葡萄釀造,皮汁混合發酵;

  桃紅葡萄酒:顏色介于白葡萄酒和紅葡萄酒之間,皮的發酵時間短。

  2、根據葡萄酒的含糖量分成干、半干、半甜、甜四種。

  干葡萄酒:含糖量低于4克/升;

  半干葡萄酒:含糖量介于4克-12克/升之間;

  半甜葡萄酒:含糖量介于12克-50克/升之間;

  甜葡萄酒:含糖量高于50克/升。)

  自然發酵:附著于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5)菌種來源:?

  ??人工培養:分離獲得得純凈的酵母菌菌種。

  (在果酒的工業生產中為了提高果酒的品質也可以直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養的酵母菌,例如:干酵母或酒藥)

  2、果醋制作的原理

  閱讀課本,思考以下問題:

  (1)醋酸菌的'形態?細胞結構?

  (2)醋酸菌有哪些方面的實際應用?

  (3)醋酸菌的代謝類型?

  (4)果醋的制作原理?

  (1)醋酸菌形態

  1).從橢圓到桿狀,有單個,有成對,有成鏈狀,以鞭毛運動或不運動,不形成芽孢,屬原核生物,以分裂方式繁殖,新陳代謝類型為異養需氧型。(醋酸菌與酵母菌相比,最主要的

  特點是)

  2).應用:食醋、果醋

  (2)果醋制作的原理,

  醋酸菌是—種好氧性細菌,只有當氧氣充足時,才能進行旺盛的生理活動。變酸的酒的表面觀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實驗表明,醋酸菌對氧氣的含當量特別敏感,當進行深層發酵時,即使只是短時間中斷通人氧氣,也會引起醋酸菌死亡。當氧氣、糖源都充足時,醋酸茵將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酶

  C6H12O6→3CH3COOH(醋酸)

  當缺少糖源時,醋酸菌將乙醇變為乙醛,再將乙醛變為醋酸(反應簡式如下)。醋酸菌的最適生長溫度為30℃一35℃。

  酶酶2C2H5OH+O2→2CH3CHO(乙醛)+2H2O2CH3CHO+O2→2CH3COOH(醋酸)

  過渡:根據這個原理,我們是怎樣設計果酒、果醋制作方案的?

  提示: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選材、設計實驗裝置、操作過程

  二、實驗設計

  1.果酒和果醋實驗流程示意圖

  果酒果醋

  閱讀教材3-4頁,對A、B兩同學的實驗裝置進行討論:

  A:每次排氣時只需擰松瓶蓋,不要完全揭開瓶蓋;制醋時,再將瓶蓋打開,蓋上一層紗布,進行葡萄醋的發酵。(來防止發酵液被污染,因為操作的每一步都可能混入雜菌)B:分析果酒和果醋的發酵裝置中充氣口、排氣口和出料口分別有哪些作用。為什么排氣口要通過一個長而彎曲的膠管與瓶身連接?

  充氣口是在醋酸發酵時連接充氣泵進行充氣用的;排氣口是在酒精發酵時用來排出二氧化碳的;出料口是用來取樣的。排氣口要通過一個長而彎曲的膠管與瓶身連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氣中微生物的污染。使用該裝置制酒時,應該關閉充氣口;制醋時,應將充氣口連接氣泵,輸入氧氣。

  2、實驗操作

  (1)材料的選擇與處理

  選擇新鮮的葡萄,榨汁前先將葡萄進行沖洗,除去枝梗。

  ①、取葡萄500g,去除枝梗和腐爛的葉子。

  ②、用清水沖洗葡萄1-2次除去污物。(注意沖洗次數不宜太多,為什么?)討論:你認為應該先沖洗葡萄還是先除去枝梗?為什么?挑選葡萄沖洗榨汁酒精發酵醋酸發酵

高中生物教案6

  一、感悟課標新理念

  課 標學習目標

  課標重點

  1.通過對進化理論不斷完善的發展歷程的了解來建構科學研究的基本過程。

  2.概述科學思維的基本過程。

  課標難點

  通過對進化理論不斷完善的發展歷程的了解來建構科學研究的基本過程。

  教材脈絡梳理

  學習背景探索

  生物進化論形成的歷史背景

  中世紀的西方,各種學術思想都受宗教束縛,哲學也偏離了古希臘的唯物主義傳統,唯心主義占統治地位,表現在自然觀上就是宗教的“創世說”。“ 創世說”把世界萬物描繪成創世主上帝的特殊創造物。從創世論的基本思想延伸出兩個教條,即自然界中生物對環境適應的“ 目的論”和“ 物種不變論”。恩格斯曾這樣刻畫目的論:“根據這種理論,貓被創造出來是為了吃老鼠,老鼠被創造出來是為了給貓吃,而整個自然界被創造出來是為了證明造物主的智慧”(《自然辯證法》導言)。與古代中國及古希臘哲人的世界萬物從某種混沌狀態中產生的“演變論”的自然觀相反,創世說認為世界是一下子創造出來的,而且一旦被創造出來就永遠不變了,這種思想從中世紀一直到18 世紀都占據著統治 地位。

  從15 世紀后期的文藝復興到!4 世紀是西方近代自然科學產生與發展的時期,自然科學各學科逐漸建立起來,涌現出許多偉大的科學家。但這個時期的自然科學仍然沒有擺脫宗教神學的束縛,自然科學家與神學家的差別只不過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釋和頌揚創世主(上帝)的智慧。那時的自然科學也是一種神學,即所謂的自然神學,正如邁爾所描寫的:“自然科學既是科學又是神學,神學與科學分不開直到科學與神學離婚之前,實際上不存在真正客觀的、不受約束的自然科學。”

  自然科學的神學觀一直到19世紀中期才逐漸被科學界拋棄。

  ———根據互聯網資料整理

  二、研習教材重難點

  【溫故知新】

  我們知道,大約400多萬年前地 球上還沒有人類。人類的原始祖先———森林古猿,還在莽莽森林中風餐露宿,與獸共舞。幾億年前乃至幾十億年前,地球上的生物又是怎樣的呢?最原始的生命又是怎樣出現的呢?生物的進化問題很久以來就吸引著人們去探求,也不斷有各種各樣的爭論。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入。

  研習點#$ 科學家不斷思考———進化理論的創立和完善

  (一)拉馬克和進化理論

  (1)理論———用進廢退學說

  物種不是不變的,更不是上帝創造的;環境條件的改變能引起生物的變異;環境的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原因。

  (2)兩個法則:一個是用進廢退;一個是獲得性遺傳。并認為這兩者既是變異產生的

  原因,又是適應形成的過程。

  (3)意義:開辟了進化理論的先河,為科學進化論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4)不足:典型的唯心主義觀點,認為生物的本質本身的意志是推動其進化的動力;

  后天獲得的遺傳可遺傳;缺乏必要的實驗證據。

  【領悟整合】

  (1)拉馬克的兩條法則

  ①用進廢退。不超過發育限度的任何動物,其所有使用的器官都得到加強、發展、增

  大,加強的程度與使用的時間長短呈正比。反之某些不經常使用的器官就削弱、退化,以

  至喪失機能,甚至完全消失。這就是所謂的“器官使用法則”或“用進廢退法則”。

  ②獲得性遺傳。某種動物在環境長期影響下,甲器官頻繁使用,而乙器官不使用,結

  果使一部分器官發達,而另一部分器官退化,由此產生的變異如果是能生育的雌、雄雙親

  所共有,則這個變異能夠通過遺傳而保存。這就是被后人稱為“獲得性遺傳”的法則。

  (二)達爾文和進化理論

  (1)理論———自然選擇學說

  過度繁殖:生物的繁殖能力很強,能產生大量后代(基礎)。

  生存斗爭:大部分個體被淘汰(動力)。

  遺傳變異:生物個體既有親本的遺傳性狀,又會出現變異(內因)。

  適者生存:在生存斗爭中,有利變異的個體適者生存,不利變異的不適者被淘汰(結果)。(2)意義:科學地解釋了生物進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樣性和適應性。

  (3)不足:對遺傳和變異的本質以及自然選擇如何對可遺傳的變異起作用等問題不能做出科學的解釋。

  【領悟整合】

  (1)自然選擇學說知識的拓展

  ①選擇的對象。從表面看自然選擇是對一個個生物個體的選擇,而實際上自然選擇是對個體包含的變異進行的選擇。從現代分子遺傳水平看,自然選擇實質上是對變異所對應的基因的選擇,從而改變種群不同基因的頻率。

  ②選擇的因素。對生物的變異起選擇作用的不是生物自身,而是個體所處的自然環境。環境因素很多,有一種或幾種起主導的選擇作用。如用農藥噴灑害蟲,害蟲大量死亡(無抗藥性),少數害蟲生存且繁殖后代( 抗藥性)。農藥是這一變化中主導的選擇因素,它把群體中早已存在的抗藥性個體與不抗藥個體區分開來。如果不噴灑農藥,害蟲無論抗藥與否都能生存。農藥起到了選擇作用,把抗藥性選擇保留下來,并通過繁殖傳給后代,使抗藥性狀在下一代某些個體中得以積累和加強。可見環境對生物變異的選擇是定向的,朝著適應環境的方向進化。

  ③選擇的手段。生存斗爭是選擇的手段。生物的過度繁殖與有限生活條件之間的矛盾,必然引起并加劇生存斗爭。通過生存斗爭,使少數具有適應環境的有利變異的個體生存下來,從而完成一次自然對生物的選擇。生存下來的少數生物個體充分利用現有的豐富的生活條件,迅速生長、發育,并繁殖產生大量的后代,又引起新一輪的生存斗 爭,生物又面臨著再一次的選擇。所以說自然選擇是通過生存斗爭實現的。

  ④選擇的結果。自然選擇的結果是適者生存、不適者被大自然淘汰。生物產生不定向變異,由自然選擇決定這些變異的生存或淘汰。自然選擇只選擇與環境相適應的變異類型,淘汰不適應環境的變異個體,即自然選擇是定向的,自然選擇決定著生物進化的方向。

  (2)以長頸鹿的進化過程為例比較拉馬克和達爾文進化觀點的區別。

  ①拉馬克觀點:長頸鹿的祖先由于生活在缺乏青草的環境里,不得不經常努力地伸長頸和前肢去吃樹上高處的葉 子,由于經常使用,頸和前肢逐漸地變得長了一些,而且這些獲得的性狀能夠遺傳給后代。這樣,經過許多代,終于進化成為現在所看到的長頸鹿。

  ②達爾文觀點:

  (三)木村資生和進化理論

  (1)提出根據:根據分子生物學的研究,主要是根據核酸、蛋白質中的核苷酸及氨基

  酸的`置換速率,以及這些置換所造成的核酸及蛋白質分子的改變并不影響生物大分子的

  功能等事實。

  (2)理論———中性突變進化理論

  生物進化的主導因素不是自然選擇,而是中性突變的隨機固定。每種生物信息大分

  子都有一定的進化速率。

  (3)意義:揭示了分子水平的進化規律

  【領悟整合】

  (1)中性突變

  中性突變是指這種突變對生物體的生存既沒有好處,也沒有害處,也就是說,對生物的生殖力和生活力,即適合度沒有影響,因而自然選擇對它們不起作用。

  (2)遺傳漂變是分子進化的基本動力

  大的種群如果發生了隔離與遷移而形成小種群時,遺傳漂變就可能發生。綜合進化論認為遺傳漂變對生物進化是有作用的,但是比起選擇來,它的作用要小得多。中性學說則認為,中性突變不引起生物表型的改變,對于生物的生殖力和生活力沒有影響,因而自然選擇對中性突變不可能起作用,真正起作用的是隨機的遺傳漂變。遺傳漂變不只限于小種群,任何一個種群都能發生遺傳漂變,遺傳漂變是分子進化的基本動力。換言之,中性學說認為,突變大多在種群中隨機地被固定或消失,而不是通過選擇才被保留或淘汰的。

  (3)分子進化速率

  中性學說認為,分子進化速率取決于蛋白質或核酸等大分子中的氨基酸或核苷酸在一定時間內的替換率。生物大分子進化的特點之一是,每一種大分子在不同生物中的進化速度都是一樣的。以血紅蛋白的α鏈為例,鯉、馬和人的α 鏈都是由141個氨基酸所構成,其中鯉和馬有66個氨基酸不同,馬和人有18個氨基酸不同。據此,中性學說指出,分子進化的速率與種群的大小、物種的生殖力和壽命都沒有關系,也不受 環境因素的影響,也就是說,分子進化是隨機發生的,而不是選擇的結果。

  【發散探討】

  問題一:為什么說日本學者木村資生的“中性學說”揭示了分子水平的進化規律,而且和達爾文的進化理論是相互補充的?

  解答:達爾文創立“自然選擇”進化理論,隨著分子進化的研究的發展。一些科學家積極思考,認為生物進化是以生物大分子為基礎的,只有從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的進化才能觸及生物進化的本質。木村資生認為,分子水平上的進化是由選擇中性或近中性突變基因的隨機固定而實現的。而只有當分子進化導致形態和生理上發生差異后,自然選擇才能發揮作用。這一進化理論揭示了分子水平的進化規律,和達爾文的理論相互補充,更好地揭示了生物進化的本質。

  問題二:1984 年 在云南澄江發現了聞名于世的澄江動物化石群。澄江動物化石群向人們展示了各種各樣的生物在寒武紀呈大爆發地出現,動物的進化要比今天快得多,動物新的構造模式或許能在“一夜間”產生。現在生活在地球上的各個動物門類當時幾乎都已存在,只是處于非常原始的狀態。此現象支持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嗎?

  解答:達爾文認為,物種是通過生存斗爭,經逐代選擇與積累而形成的,需要經過漫長的年代。澄江化石說明,許多新的物種的產生不是微小變異漫長的積累,而是呈大爆發地出現。因此不支持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

  【教考動向演練】!

  1.第一位提出進化觀點與神創論和物種不變論相抗衡的是

  A.達爾文 B.拉馬克 C.孟德爾 D.沃森和克里克

  2.下列哪項不屬于達爾文的進化觀點

  A.過度繁 殖產生大量個體 B.生活條件有限引起生存斗爭

  C.適者生存是自然選擇的動力 D.可遺傳的變異使個體之間產生變異

  3.下列敘述中,符合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觀點的是

  A.北極狐因體色與周圍環境相似而生存下來

  B.長頸鹿因經常伸長脖子吃高處的樹葉,故脖子越來越長

  C.鳥類因不斷將翅膀展開撲動,故翅膀變得發達且適于空中飛翔

  D.鼴鼠因掘洞穴居,眼睛經常不使用,故視覺退化

  4.“中性學說”是從 水平上研究生物的進化,該理論認為生物進化的主導因素是 ,和達爾文的進化理論是 的關系。

  研習點2 像科學家一樣思考———科學思維

  (一)觀察:人們通過感覺器官感受周圍事物的一種方法

  (1)分類

  a.定性觀察:用文字或術語而不是用數字進行描述,包括對顏色、形態、氣味等變量

  的客觀性描述。

  b.定量觀察:通過對變量的計數或測量而得到的數值,通常需要使用一

  些儀器。

  (2)基本要求

  a.學會帶著問題進行觀察。

  b.直接觀察與問題相關的對象。

  c.既要觀察局部,也要觀察整體;

  d.既要觀察物體,也要觀察環境。

  e.觀察要細致、準確。

  f.盡可能將觀察到的現象或事物描述(或繪制)出來。

  (3)基本方法

  a.順序觀察:一般來說,生物學中的觀察要遵循由表及里、由上到下、從前到后、從整體到局部的原則。

  b.對比觀察:通過對比觀察來發現事物之間的區別和聯系,從而達到同中求異、異中求同。

  【領悟整合】

  (1)觀察方法主要應用于以下幾個方面:

  a.在無法對生物體進行改變和控制的情況下,要獲得這類生物所反映的真實現象必須用觀察法,例如:野生動植物的考察、古生物研究、生物分類和生態學研究等。

  b.在不允許對生物體加以干擾破壞或改變的情況下進行的研究,必須運用生物學觀察法,如:病理學中動物、植物、人類病理現象的研究。

  c.在某些以直接記錄和描述生物現象為基本前提的生物學分支學科中,必須用觀察法,例如:動植物形態學、昆蟲和微生物分類 學、仿生學等,均需對研究對象的形態、特征進行描述、記錄,因而也離不開觀察。

  (2)觀察與實驗的聯系與區別

  (二)推理:從一件事推出另一件事的方法

  (1)因果推斷:就是要判斷兩個事件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

  (2)歸納:是指從個別事物的性質、特點和關系中概括出一類事物的性質、特點和關

  系的推理形式。

  (3)演繹法 :從一般原理推導出特殊事例的過程

  【領悟整合】

  (1)不能光憑兩個事件一起發生,就判斷它們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應通過實驗或者根

  據以往的經驗,來判斷因果關系是否存在。

  (2)要做出正確的歸納,從總體中選出的樣本就必須足夠大而且具有代表性。

  求同法:把研究對象的共同之處歸納起來。

  差異法:這種歸納推理方法與求同法正好相反,是找出研究對象的差異因素。

  求同差異法:“求同法”和“差異法”的綜合應用。

  剩余法:剩余法也叫排除法,首先排除不相關的因素,剩余的就是問題的答案{ 。

  (3)歸納與演繹法的關系

  歸納側重于對經驗事實的概括,從經驗升華為結論,從個別的、表面化的、缺乏普遍

  性的經驗中抽象出一般原理,把握個性中的共性。這是一種必然性推理;演 繹則是對一

  般性原理的應用,前提和結論之間存在必然聯系,是一種必然性推理。這兩種推理的思

  維方向是相反的。人們的認識總是運用歸納和演繹兩種思維方法,從個別事實引出一般

  結論、概念,又從一般原理引出個別結論而使認識不斷深化。

  (三)分類:把某些特征相似的物體歸類到一起的方法

  對自然界多樣的生物進行分類主要有三類方法:

  第一類為形態學方法,即僅根據生物主要形態特征的異同對生物進行歸類,它不考慮這些具有相似特征的生物是否具有共同的祖先或是否具有同源性,單純形態學的分類方法現今已經很少被認可。

  第二類只強調生物之間遺傳進化的關系,注重研究一類生物多久以前從另一類生物中分支出來。

  第三類為經典的進化分類法,是第一種方法和第二種方法的綜合應用,它既考慮生物進化分支的時間,又注重生物形態特征的異同。這種以生物的進化為線索,比較生物最重要的形態特征和親緣關系 建立起來的分類系統,目前已被人們廣泛接受。

  (四)建立模型:用來顯示事物的或者過程的表現手段,如畫圖、表等

  模型舍去了原型的一些次要的細節、非本質的聯系,以簡化和理想化的形式去再現原型的各種復雜結構、功能和聯系,是連接理論和應用的橋梁。

  根據模型所代表和反映的方式可以分為三大類:

  (1)物質模型方法 用實物代替原物進行研究的方法叫做物質模型方法。例如細胞

  的結構模型、被子植物花的結構模型、蛋白質的結構模型、DNA 分子的雙螺旋結構模型、

  細胞膜的結構模型等。

  (2)想象模型方法 用想象的抽象物代替原型進行研究的方法叫做想象模型方 法。

  這種方法是人們抽象出生物原型某些方面的本質屬性而構思出來的,使對象簡化便于研究。例如,物質出入細胞的模型、細胞分裂過程模型、光合作用過程模型、呼吸作用過程模型、動物的個體發育過程模型等。

  (3)數學模型方法 用符號、公式、圖象等數學語言表現生物學現象、特征和狀況的

  方法稱為生物學數學模型方法。如:課本中的細胞分裂過程中#$% 含量,染色體數量的變化曲線,酶的活性受溫度、酸堿度影響的曲線等數學模型,通過計算機的數據模擬,結合相應的生理過程,建立模型,以形成同學們對問題的解釋、判斷和預測。

  (五)交流:與他人交換 看法、分享信息的過程有效的交流需要許多技能,包括聽說讀寫與建立模型能力。

  (1)科學探究的交流

  (2)反思是不斷自我完善的過程。反思的態度如下:

  a.傾聽和尊重他人質疑;b.承認不同的觀點;c.解釋或幫助;d.吸納中肯意見;f.修

  正自己觀點或結論。

  【發散探討】

  問題一:觀察一朵花的基本結構時,觀察的順序應該是什么?

  解答:首先觀察花的外形;然后從外到內依次數清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的數目,并

  觀察它們的形態;接著觀察花藥及花粉;最后觀察子房及胚珠。

  問題二:假設你是一個生物分類學家,對青蛙、壁虎、蜘蛛、虎、蟾蜍、蚯蚓、蜥蜴、蜜蜂、鳥、貓、魚怎樣進行分類?

  解答:略

  【教考動向演練】

  5.我們在學習生物科學的理論和知識的同時,更要學習如何像科學家那樣進行 的過程。

  6.有效的交流需要許多技能,包括 與 能力。

  7. 判斷蚯蚓是不是環節動物?這一問題的回答是這樣的:所有的環節動物都有分節;所

  有的蚯蚓身體也是分節的;所以,所有的蚯蚓都是環節動物。這樣的結論是經過下列

  科學思維哪一過程得出的

  A.觀察 B.建立模型 C.分類 D.推理

  8.在生物探究學習中,下列不屬于常用的觀察儀器的是

  A.放大鏡 B.顯微鏡 C.天平 D.離心機

  9.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DNA雙螺旋結構模型是屬于

  A.物理模型 B.概念模型 C.數學模型 D.實物模型

  三、探究解題新思路

  基礎拓展型

  題型-. 進化理論的理解和運用

  例1. 下列對“用進廢退”、“自然選擇”、“中性學說”三種進化理論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用進廢退理論開辟了進化理論的先河

  B.自然選擇學說是達爾文在很多事實的基礎上思考得出的

  C.中性學說是對自然學說的否定

  D.對科學的熱愛和興趣是達爾文等開展研究、思考的動力

  [研析]用進廢退理論由拉馬克提出,開辟了進化理論的先河,為科學進化論的發展鋪平了道路;“中性學說”揭示了分子水平的進化規律,和達爾文的進化理論是相互補充的,而不是否定。

  [答案]C

  點評 很多所謂的“永恒”、“定律”并不是絕對不變的,要勇于探索,敢于創新。.

  題型2. 科學思維的基本過程的應用

  例2. 在你做把一草履蟲分別放在肉汁和鹽水中,了解其生活狀況并總結得出相應結論的實驗過程中,你應該如何進行你的工作?你認為最難的是哪一步?為什么?

  [研析] 生物科學研究中經常用到的推理方法主要有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在研究過程中,通過觀察獲得大 量具體的、形象直觀的感性材料,對這些材料經過推理,抽象和概括出各種生命現象的本質屬性和必然聯系,再以概念、判斷、推理的形式表達出來或貯存起來。生物學中的各種基本概念、規律、原理等都是概念、判斷、推理的具體體現。這些就構成了生物學的知識體系。

  [答案]按照科學思維的觀察、推理、分類、建立模型及交流過程進行實驗研究,總結得出相關結論。其中最難的一步應該是推理,要對觀察到的實驗現象進行多種可能的解釋、判斷,要求推理過程依據事實,科學合理,思路嚴密,考慮全面。

  點評 生物科學研究離不開科學思維,其基本過程包括觀察、推理、分類、建立模型、

  交流等步驟。

  【教考動向應用】!

  1. 下列哪項不屬于拉馬克的進化觀點

  A.用進廢退 B.獲得性遺傳

  C.環境改變引起生物變異 D.自然選擇決定進化方向

  2.在下面的敘述中,不屬于達爾文對長頸鹿進化過程的理論解釋的是

  A.長頸鹿祖先的遺傳物質發生改變

  B.祖先產 生的后代中存在著變異個體

  C.在攝食的生存斗爭中,頸和前肢較長的個體得到生存

  D.微小有利的變異通過遺傳而世代積累

  3. 是對理論的支持;對此做出解釋則是 過程。拉馬克發現古代生物與現代生物既相似又相異所采用的方法是 ,并在此基礎上得出 的科學結論。

高中生物教案7

  必修1 第二章 細胞的結構

  第二節 細胞膜和細胞壁

  一、教學目標:

  1、概述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體會建立模型是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之一。

  2、舉例說出細胞膜的選擇透性。

  3、說出膜組成成分的生理作用。

  4、說出植物細胞壁的組成和生理作用。

  5、能熟練把對照的方法運用到探究實驗的設計中。

  二、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

  三、教學方法:討論 探究實驗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引入新課

  第二章 細胞的結構

  第二節 細胞膜和細胞壁

  一、質膜的成分和結構

  質膜的取材

  質膜的成分和結構的探究

  細胞壁的成分和作用 【創設情景】多媒體展示細胞圖片:植物細胞,動物細胞,細菌細胞,酵母菌,要求學生比較不同細胞的差異?

  【實驗探究】驗證活細胞吸收物質的選擇性。

  【總結】活細胞吸收物質具有選擇性。活細胞的選擇性與細胞膜有關。

  細胞膜又叫質膜,為細胞把守大門的任務,物質的進出由質膜掌控。質膜有允許某種物質透過的特性,稱為質膜對該物質的透性。

  【講述】質膜為什么有選擇透性,這應該與質膜的結構成分有密切關系,下面我們就來了解質膜的成分和結構。

  【提問】要分析質膜的成分,首先要分離出質膜,再做研究分析,那么取哪一種細胞來分離質膜是最好的?為什么?

  【投影展示】人的成熟紅細胞圖片,

  【提問】用什么方法可以獲得紅細胞的'質膜?

  【講述】

  材料一:1895年,歐文頓曾用500多種化學物質對植物細胞的通透性進行上萬次的實驗,發現細胞膜對不同物質的通透性不一樣:凡是可以溶于脂質的物質,比不能溶于脂質的物質更容易進入細胞膜。

  【投影展示】磷脂分子的結構示意圖:親水性頭部和疏水性的尾部。

  【提問】磷脂分子置于水中的排列形式。

  材料二:1925年,E.Gorter和F.Grendelet用有機溶劑丙酮提取人的紅細胞膜中的脂質,并將它在空氣----水界面上展開時,這個單層分子的面積相當于原來細胞表面積的兩倍。該實驗結果能說明什么問題?

  【講述】脂肪酸分子的尾部可以搖擺,使得整個磷脂分子能發生側向滑動,所以質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提問】質膜中除了含磷脂,還有其他成分嗎?

  材料三:Danielli和Harvey分別于1931年和1935年發現細胞膜的表面張力顯著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張力,已知脂滴表面如吸附有蛋白質成分時,表面張力則降低。

  材料四:1959年Robertson用高錳酸鉀或 酸固定細胞時,電鏡超薄切片中細胞膜顯示出暗一亮一暗三條帶。

  材料五:科學家將質膜冰凍,然后將其撕裂,用電子顯微鏡觀察,發現撕裂面上有許多顆粒。

  【提問】綜合以上的結論,描述一下質膜的成分和結構?

  【講述】另外,質膜中還含有糖類等物質。

  所以,質膜的結構特點:一定的流動性。

  質膜的功能特性:選擇透性。

  【提問】細胞壁的成分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學生思考、回答:動物細胞,植物細胞和酵母菌都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細菌沒有完整細胞核,只有核區。

  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其它都有細胞壁。

  學生閱讀課本中的實驗步驟,預測實驗結果,得出實驗結論。

  學生回答:人的紅細胞。因為該細胞成熟后只有質膜的膜結構,沒有細胞核和其它結構的膜,分離容易,便于取材。

  加蒸餾水,讓紅細胞吸水漲破,經過離心提取較純凈的質膜。

  結論:根據相似相溶性原理,細胞膜的成分中有脂質中的磷脂分子

  學生討論回答。

  頭部朝外,尾部朝內。

  結論:質膜是由脂雙層組成,并不是一層脂質物質組成的。

  結論:質膜中含有蛋白質。

  結論:兩層蛋白質夾著中間的脂雙層。

  結論:這些顆粒就是鑲嵌在脂雙層中的蛋白質。

  質膜是由脂雙層和蛋白質構成的;脂雙層形成基本骨架,蛋白質鑲嵌在其中。

  答:植物細胞壁的成分是纖維素;作用是保護和支撐作用,相對質膜而言,細胞壁是全透性。

  。 提高學生查找資料的能力。

  課堂的引入是由學生自己完成的,教師僅起到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協作學習的態度。

  及時糾正錯誤,加深印象。

  步步設疑,層層深入,啟發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去觀察。

  七、板書:

  第二章 細胞的結構

  第一節 細胞膜和細胞壁

  一、質膜的成分和結構

  1、質膜的取材

  2、成分和結構

  二、細胞壁的成分和作用

  八、作業設計

高中生物教案8

  一、教學目標

  1.闡明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

  2.舉例說明抵抗力穩定性和恢復力穩定性。

  3.簡述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措施。

  4.設計并制作生態缸,觀察其穩定性。

  5.認同生態系統穩定性的重要性,關注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影響。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闡明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

  2.教學難點

  抵抗力穩定性和恢復力穩定性的概念。

  三、教學方法

  探究法、對比法、講述法

  四、教學課時

  五、教學過程

  引入以“問題探討”引入,學生思考回答老師提示。

  提示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

  板書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生態系統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復自身結構和功能相對穩定的能力。

  一、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

  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的基礎:負反饋調節在生態系統中普遍存在。

  講述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

  第一, 是同種生物的種群密度的調控,這是在有限空間內比較普遍存在的種群變化規律;

  第二,是異種生物種群之間的數量調控,多出現于植物與動物或動物與動物之間,常有食物鏈關系;

  第三,是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調控。

  生態系統總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并與周圍的環境有著很密切的關系。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以內部生物群落為核心的,有著一定的承載力,因此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一定范圍的。

  旁欄思考題學生思考回答老師提示。

  提示如果草原上的食草動物因為遷入而增加,植物就會因為受到過度啃食而減少;而植物數量減少以后,反過來就會抑制動物的數量,從而保證了草原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平衡。

  講述在生態系統中關于正反饋的例子不多,例如,有一個湖泊受到了污染,魚類的數量就會因為死亡而減少,魚類死亡的尸體腐爛,又會進一步加重污染,引起更多的'魚類的死亡。

  不同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不同的。一個生態系統的物種組成越復雜,結構越穩定,功能越健全,生產能力越高,它的自我調節能力也就越高。因為物種的減少往往使生態系統的生產效率下降,抵抗自然災害、外來物種入侵和其他干擾的能力下降。而在物種多樣性高的生態系統中,擁有著生態功能相似而對環境反應不同的物種,并以此來保障整個生態系統可以因環境變化而調整自身以維持各項功能的發揮。因此,物種豐富的熱帶雨林生態系統要比物種單一的農田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強。

  板書二、抵抗力穩定性和恢復力穩定性

  學生活動閱讀P110第三段~P111第三段。

  講述“抵抗力穩定性”的核心是“抵抗干擾,保持原狀”。“干擾”是指破壞穩定狀態的外界因素;“保持”是指與干擾同時表現的系統內在的自動調節能力。“恢復力穩定性”的核心是“遭到破壞,恢復原狀”。“破壞”是指受外界因素影響使生態系統較遠地偏離了原來的穩定范圍;“恢復”是指外界因素消除后,生態系統重新建立穩定狀態。

  以往認為,抵抗力穩定性與恢復力穩定性是相關的,抵抗力穩定性高的生態系統,其恢復力穩定性低。也就是說,抵抗力穩定性與恢復力穩定性一般呈相反的關系。但是,這一看法并不完全合理。例如,熱帶雨林大都具有很強的抵抗力穩定性,因為它們的物種組成十分豐富,結構比較復雜;然而,在熱帶雨林受到一定強度的破壞后,也能較快地恢復。相反,對于極地苔原(凍原),由于其物種組分單一、結構簡單,它的抵抗力穩定性很低,在遭到過度放牧、火災等干擾后,恢復的時間也十分漫長。因此,直接將抵抗力穩定性與恢復力穩定性比較,可能這種分析本身就不合適。如果要對一個生態系統的兩個方面進行說明,則必須強調它們所處的環境條件。環境條件好,生態系統的恢復力穩定性較高,反之亦然。

  板書三、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講述我們要明確以下觀點:

  (1)自然生態系統是人類生存的基本環境;

  (2)人類活動的干擾正在全球范圍內使生態系統偏離穩定狀態;

  (3)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命運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又受到自然規律的制約。

高中生物教案9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初步學會設計實驗的能力。

  (3)學會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現象。

  2、過程與方法

  (1)能通過圖示和實驗來歸納問題、總結規律;

  (2)能運用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來解釋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的有關現象。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并樹立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相適應、局部與整體相協調的科學世界觀。

  重點與難點

  1、重點 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難點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質壁分離實驗的設計。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引入:小實驗——蘿卜條的軟硬對比

  1、 浸在濃鹽水中的蘿卜條;

  2、 浸在清水中的蘿卜條;

  3、 新鮮的蘿卜條。小結:細胞的滲透吸收和滲透失水

  滲透:水分子通過細胞膜的擴散。觀察并分析造成軟硬差異的原因。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置疑1:如何從顯微角度觀察細胞的吸水和失水?思考引導學生透過到本質看現象1、實驗設計:洋蔥外表皮細胞吸水和失水實驗

  材料:洋蔥鱗葉置疑

  2、為什么選用洋蔥做實驗?思考2、滲透的結構基礎讀圖識圖復習:選擇透過性的概念為實驗設計鋪墊置疑

  3、水分子通過滲透作用主要進入了細胞的什么結構或從什么結構離開了細胞?思考并判斷為實驗設計鋪墊

  儀器和試劑:顯微鏡、鑷子、載玻片、蓋玻片、刀片、30%蔗糖溶液、清水討論:如何設計實驗小結:

  設計實驗并交流引導學生形成實驗設計的科學理念指導學生操作實驗

  實驗操作實驗技能練習實驗總結:洋蔥外表皮細胞吸水和失水視頻

  質壁分離:植物細胞壁與其原生質層分離的`現象。

  質壁分離復原:質壁分離后的細胞恢復原正常形態的現象。置疑4:聯系實驗思考細胞吸水或失水的外部條件是什么呢?思考學會由現象到原理的自我歸納總結3、原理 當外界溶液濃度 小于 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吸水;

  當外界溶液濃度 大于 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失水。根據操作過程中看到的三個圖像逐一分析學生總結進一步探究:洋蔥外表皮細胞液的濃度。討論交流拓展思維,鞏固實驗。

  思考題

  1、 將動物紅細胞分別放在蒸餾水中和濃鹽水中會看到什么現象?

  2、 為什么對農作物一次施肥過多,作物會出現“燒苗”現象?

  3、將新鮮的黃瓜放在蔗糖與食醋配制成的糖醋汁液中,開始時黃瓜呈現萎縮,糖醋汁液面上升。2天后,糖醋汁液面下降,黃瓜呈現膨脹并有酸甜味道,說明腌制的黃瓜細胞內既有蔗糖分子又有醋酸分子,試分析原因。

  教學反思本節課在設計方面進行了多次改進,最后確定為先讓學生設計實驗,通過實驗總結出原理,再由拓展實驗將實驗和原理整合在一起,為學生創設思維拓展的空間,最后聯系習題解釋生活和生產實踐方面的現象,將知識運用到實際。作為教師,整個過程始終耐心細致的在引導學生如何思考、如何解決問題,個人認為這是值得肯定和有效的地方。在細節方面,如果以蔗糖分子和水分子為例,將原生質層選擇透過性的特點講透、講深,相信學生在設計和理解方面會更快更好。另外在習題設計上,如果將“燒苗”現象講透,點到植物會因外界濃度過高導致質壁分離時間過長而死亡,則學生在解釋腌黃瓜現象時思維會比較流暢。

高中生物教案10

  一、教學目標

  細胞分化、癌變和衰老的知識。

  二、教學重點

  細胞分化的概念和意義;癌細胞形成的原因。

  導入:近年來,關于細胞的分化、癌變和衰老的研究,已經成為細胞生物學的重要課題。其中細胞的分化與生物發育有密切關系,細胞的癌變與當今世界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的癌癥有關,細胞衰老與人類及動植物的壽命有關。下面我們一起討論大家感興趣的話題--細胞的分化、癌變和衰老。

  三、教學過程

  (一)細胞的分化概念和意義

  提問:一般多細胞生物體發育起點是什么?(回答:受精卵。)

  提問:受精卵進行分裂的方式是什么?(回答:有絲分裂。)

  提問:有絲分裂后,親代和子代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是否相同?(回答:相同。)

  提問:那么,什么是細胞分化呢?(要求學生舉例回答。)

  提問:細胞分化在什么時候達到限度呢?(回答:胚胎期。)

  提問:細胞分化的結果是什么?(回答:形成各種不同的細胞和組織)

  (概括細胞分化的概念和意義,引出細胞的全能性。)

  (二)細胞的全能性

  進述:觀察植物細胞培養完整植株示意圖。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由胡蘿卜韌皮部分離的細胞,在適宜條件下,經過分裂和分化又能發育成新的植株,說明已經分化的細胞仍然有發育的潛能,這就是細胞的全能性。

  (三)細胞的癌變

  講述:討論第二個問題——細胞的癌變,癌細胞幾乎人人都有,這并非危言聳聽,病理學家經過大量尸體解剖和病理檢查后發現,死亡原因雖然不同,但幾乎每個人的體內都能檢出癌細胞。只不過絕大多數人體內癌細胞很少,尚未形成癌腫。

  提問:常聽說的癌癥有哪些?(回答:胃癌、肺癌、肝癌、乳腺癌、宮頸癌、大腸癌、白血病、食道癌、惡性淋巴瘤、卵巢癌…)

  提問:癌癥的危害是什么?(回答:癌癥是一類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和健康的疾病。據最新的統計資料報道,我國每年新發現的腫瘤病人約100萬左右,在全球因為癌癥,每年奪去大約600萬人生命,并把1000萬人置于死亡邊緣。隨著人類生存環境的日益惡化,腫瘤的發生率呈逐年上升趨勢。)

  提問:引起細胞癌變的'致癌因子有哪些種類?(回答:物理的電離輻射、x射線、紫外線,化學的砷、苯、煤焦油等,150多種腫瘤病毒。)

  提問:癌細胞是如何形成的?(回答:在物理、化學或病毒等致癌因子的作用下,致癌基因被激活。)

  總結癌細胞及其特征,人體細胞產生癌變的原因以及預防癌癥的三級防治措施。

  (四)細胞的衰老:細胞衰老的特征和原因

  學生閱讀"細胞的衰老"。

  提問:人體頭發變白的原因是什么?(在學生各抒己見的基礎上,總結:酪氨酸酶活性降低。)

  提問:那么如何使變白的頭發再變黑呢?(回答:提高酪氨酸酶的活性,染發等。)

  講述:總結細胞衰老的特征以及細胞衰老的原因。就如何提高酶的活性以及染發對人體的危害等加以解釋。

  小結:要求了解細胞分化的概念和意義以及細胞的全能性,了解什么是癌細胞、癌細胞的特征、引起細胞癌變的致癌因子和癌細胞形成的原因,以及癌癥的預防,了解細胞衰老的特征和細胞衰老的原因。真正明白細胞分化的概念和意義;癌細胞形成的原因。

高中生物教案11

  【教學目的】

  1、理解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識記水分在植物體內的運輸、利用、散失;

  3、知道合理灌溉在生產和生活這的運用。

  【重點難點】

  1、重點 :滲透作用的原理;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難點 :滲透作用的概念;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條件。

  【教學過程】

  一、水分的吸收

  1、吸水的器官和部位:主要的吸水器官 根 ;

  根尖的結構組成:根冠、分生區、伸長區、成熟區(圖)

  吸水最活躍的部位 成熟區的表皮細胞 。(圖)

  2、吸水方式: 成熟的植物細胞主要靠 滲透作用吸水 ,

  如: 根尖成熟區表皮細胞、莖葉細胞、根冠細胞

  未成熟的植物細胞主要靠 吸脹作用吸水 。

  如:干燥的種子細胞、根尖分生區細胞

  3、吸水的原理

  (1)吸脹吸水的原理:親水性物質與水發生結合(結合水)

  (2)滲透作用的原理:細胞液與外界溶液通過原生質層發生滲透作用

  A、滲透作用概念:水分子或其他溶劑分子通過半透膜,從低濃度溶液向高濃度溶液的擴散(如:課本P59圖)

  B、滲透作用的產生必需具備兩個條件: 半透膜

  半透膜兩側的溶液具有濃度差

  C、成熟的植物細胞是一個滲透系統:

  理由是: 細胞壁—— 全透性,水和溶質都可以透過。

  原生質層——主要包括:細胞膜、液泡膜和兩層膜間的細胞質——

  選擇透過性——可看做一層半透膜。

  細胞液——具有一定的濃度,與外界溶液之間通常具有濃度差。

  所以:一個成熟的植物細胞就是一個滲透系統,當成熟的植物細胞與外界溶液接觸時,細胞液就會通過原生質層與外界溶液發生滲透作用。

  4、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通過細胞圖分析、講述實驗)

  1)30%的蔗糖溶液——細胞失水——發生質壁分離——細胞壁伸縮性小于原生質層

  2)清水或低液——— 細胞吸水——質壁分離復原——

  3)所以:當外界溶液的濃度 > 細胞液的濃度時,細胞就通過滲透作用——失水

  可用 質壁分離 實驗驗證

  當外界溶液的濃度 < 細胞液的濃度,細胞就通過滲透作用——吸水

  可用 質壁分離復原 實驗驗證

  4)質壁分離的外因:外界溶液濃度 > 細胞液濃度

  質壁分離的內因:細胞壁伸縮性 < 原生質層

  質壁分離復原的外因:外界溶液濃度 < 細胞液濃度

  質壁分離復原的內因:細胞壁伸縮性 < 原生質層

  質壁分離和質壁分離復原實驗的作用:

  ① 證明成熟的植物細胞發生滲透作用;

  ② 證明細胞是否具有活性;

  ③ 作為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細胞膜的方法;

  ④ 初步測定細胞液濃度的大小。(請設計實驗測細胞液濃度大小 )

  5、鞏固練習:課本P62:一、二、四 學案P 1、2、3、4

  新學案P116:例6、11、12 P120:1—6、9—14、16 P124:8

  課練P48:19

  二、水分的運輸、利用、散失

  1、運輸: 結構 導管 ,

  從細胞外 → 導管的途徑:

  土壤溶液 → 成熟區表皮細胞 → → → 導管(通過滲透作用)

  土壤溶液 → 成熟區表皮細胞的細胞壁以及成熟區表皮細胞以內層層細胞的間隙 → 導管(通過擴散)

  2、利用:一般只有1%-5%的水分保留在植物體內,參與 光合作用 和 呼吸作用 等生命活動。

  3、散失:途徑:主要通過 蒸騰作用

  意義:是 植物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植物體內運輸 的重要動力

  三、合理灌溉:(詳見課本P61內容)

  1、 概念:

  2、 原理:

  3、 意義:

  4、 鞏固練習:課本P62:三

  【練 習】

  1下列某同學畫的幾個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注明圖中各標號所指的結構名稱:

  1. 細胞壁 2 細胞膜

  3. 液泡膜 4 細胞核

  5. 細胞質 6 細胞液 7.外界溶液

  其中2、3、5共同成 原生質層 。

  (2)A→B→C,說明細胞發生了 質壁分離 現象,發生這種現象的細胞結構基礎是具有選擇透過 性的 原生質層 和一定濃度的 細胞液 、以及全透性的細胞壁;其外在原因是由于外界濃度 大于 細胞液濃度;內在原因 細胞壁伸縮性 < 原生質層。

  (3)若將C細胞放進清水中,將發生 質壁分離復原 現象,若不發生,

  則說明 細胞已死亡 。

  (4)A→C過程中,細胞液濃度 變大 ,吸水能力 變強 。

  2、用2摩爾/升的乙二醇溶液和2摩爾/升的蔗糖溶液分別浸泡某種植物細胞,觀察分離現象,得到其細胞體積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請據圖回答:

  (1)細胞體積在A~B段的變化說明:在該段時間內水分從細胞 滲出 , 細胞液濃度 變大 。

  (2)在1分鐘后,處于2摩爾/升蔗糖溶液中的`細胞,其細胞濃度將 不變 ,此時,在細胞壁與原生質層之間充滿了 2mol/l的蔗糖溶液 。要使該細胞復原,將其置于 清水 中。

  (3)在1分鐘后,處于2摩爾/升乙二醇溶液中的細胞,其細胞體積的變化是由于 乙二醇

  逐漸進入細胞,引起細胞液濃度 變大而吸水 。

  (4)并不是該植物的所有生活細胞均可發生質壁分離,能發生質壁分離的細胞還必須具有 大液泡(原生質層) 。

  3、下面是用新鮮的洋蔥表皮進行的一些實驗與結果。請分析回答:

  組別處理結果

  a ①材料置于30%蔗糖溶液中 ①發生質壁分離

  ②然后將材料移到蒸餾水中 ②質壁分離復原

  b ③材料置于60%蔗糖溶液中 ③迅速發生質壁分離

  ④然后移到蒸餾水中 ④質壁分離不能復原

  c ⑤材料置于7%KNO3溶液中 ⑤開始質壁分離,后又自動復原

  d ⑥材料放入100℃熱水中3分鐘后取出重復(a)組實驗 ⑥未發生質壁分離

  (1)洋蔥表皮細胞在a、b、c三組實驗中均發生質壁分離現象,其結構基礎是 同題1(2)

  (2)a組實驗可以說明 新鮮洋蔥表皮細胞具有與外界溶液發生滲透作用的條件 。

  (3)出現b、d組實驗共同現象的原因是 原生質層受破壞,細胞死亡 。

  (4)c組實驗結果說明 K+、NO3- 可以被 主動力運輸進入細胞內 。

  4、施肥過多,出現燒苗的主要原因是 外界溶液濃度大于根細胞中細胞液濃度,細胞失水過 度而死亡 。

  5、在移栽花木時常常剪去部分枝葉,這是為了( D )

  A、減少葉的呼吸作用 B、降低葉片的光合作用效率

  C、促進植物體的根的吸水 D、維持植物體內水分代謝的平衡

  【教后感】

  植物對水的代謝中的運輸、利用和散失都在初中的補課上詳細講過,高中這一部分的重點是放在水的吸收上。主要又水的吸收的兩種方式、場所,以及兩種吸收方式CELL的特點,其中以滲透作用最為重要。這里包括滲透作用的原理、條件和植物的滲透作用以及質壁分離實驗的內容。

高中生物教案12

  必修一緒論

  許多科學家認為,可以把生物學的發展劃分為三個階段:①19世紀以及更早的時期,是以形態描述為主的生物科學時期;②20世紀的前半個世紀,主要是實驗生物學時期;③20世紀50~60年代以來,由于DNA雙螺旋的發現與中心法則的建立,開始進入了精細定性與定量的生物學時期。

  隨著生物學的發展,生物學的分支學科變的更多,如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分子遺傳學。物理學、化學、數學、計算機等的手段和方法用于生物學使其不斷分化出新的分支學科,另一方面,這些學科又相互滲透而走向融合,似乎并不是界限分明。

  至今為止大家所接觸到生物學一般都是描述性的知識,認為它是一門記憶的學科。如,記住某些動植物名稱,觀察生物的特征,知道他們的分類等,因此,有一點我非常希望你們這學期能記住的,就是生物學并不是一大堆事實的混亂集合,它有基本規律和基本原理,有邏輯的連貫性。達爾文進化論是一種邏輯,適用于宇宙中所有星球及生命系統。

  高中階段有三本必修:《分子與細胞》、《遺傳與進化》、《穩態與環境》。(微觀和宏觀)

  《分子與細胞》中以細胞作為一切有機體進行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這一概念為出發點,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細胞生命活動的基本規律。1925年,美國細胞生物學家WILSON就提出:一切生命的關鍵問題都要到細胞中去尋找。

  細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統細胞的結構

  細胞的功能(物質、能量、信息)細胞的發展

  必修一的學習過程中,我們會闡明一系列客觀事實、法則來解釋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組織形式。如果掌握了這些分子和遺傳定律,就能從原理上理解許多生物圈里的生命過程,還能應用于解決在激烈的自然界遇到的新問題。并不著重特定的某些生物(如人),理解細胞的這些事實、原理適用于地球表面的所有物種。生化和分子規律20、30億年前已經形成,并被保留和傳承,幾乎沒變過。這種強烈的保守性意味著,我們可以知道地球早期生物進化的原理。

  當我們掌握課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基本法則和規律,將其應用于各種特定的問題:1)癌細胞是如何異常生長2)病毒如何繁殖3)免疫系統如何作用4)神經系統如何作用

  5)干細胞的未來醫學的影響

  本學期之后期望大家認同的是,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生命的物質性;生命系統的開放性;細胞的發生、發展和消亡,形成生物體結構與功能、局部與整體、多樣性與共同性相統一的觀點,從而具有辯證唯物主義的自然觀,用開放的觀點審查自然現象和社會事務,具有普遍的認識論和方法論。

  生物學——這是一個極速發展的領域,它之所以極速發展是1953年WATSON和CRICK

  對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通過高中生物的學習,我們期望達到的目的是,能讓學生具有一定的生物學素養,以此來促進對世界、社會的認知及良好的情感、價值觀的形成。

  一、生物學研究方法(一)觀察

  (二)假說和實驗(三)模型實驗

  二、生命的重要屬性

  什么是生物?什么是生命?(1)具有生命的物體稱之為生物。

  (2)什么是生命,目前尚無一致公認的定義。但我們可以將生命描述為生物體存在的狀態,而生物體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化學成分的同一性;第二,嚴整有序的結構;第三,新陳代謝;第四,應激性和運動;第五,穩態;

  第六,生長發育和繁殖;第七,遺傳和變異;第八,適應

  多種細胞:

  自來水裝在塑料桶里放半個月變成綠色,這是原核生物藍藻等大量繁殖;橘子放在陰濕的角落長綠毛,是真菌;

  動物肌細胞呈梭形,匯成肌組織,煮熟的瘦肉可撕成很細的條狀肉松;吃梨時感覺有“砂”,是石細胞。

  第1、2、1)2)3、病毒:

  1)、生活方式:寄生于活細胞內2)、結構:無細胞結構蛋白質外殼

  遺傳物質(DNA或RNA)

  3)、增殖:吸附→注入→合成→組裝→釋放4)、危害:破壞細胞

  5)、分類:植物病毒

  小結:單細胞生物的生命活動靠單個細胞完成;多動物病毒細胞生物的生命活動由每個細胞共同參與完成;病

  毒的什么活動必須在細胞內完成。

  細菌病毒

  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除了?

  依據遺傳物質DNA病毒:噬菌體、HIV生物個體表現的生命活動歸根結底是每個

  細胞正常生命活動的表現。RNA病毒:SARS病毒朊病毒:只有蛋白質類病毒:只有RNA

  除了病毒,所有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

  實例4.(1)生活方式?

  結構?

  你知道哪些病毒?

  學習目標二、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前言】

  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

  系統都有它的邊界,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成分組成,系統

  *相關信息都有它自身的調控規律和發展消亡的規律。

  (1)在生物學研究中,提出了生命系統的概念,它包含生命系統:細胞→組織→器官→系統(植物沒有)→

  哪些層次?每個層次都可看作一個獨立的系統,同時又相互包個體→生物圈

  含,構成更大的系統。

  (2)細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統

  圖1-1生命系【易錯提醒】

  (1)區分種群與類群,舉例:統的結構層次

  池塘里的所有魚;

  池塘里的所有鯽魚

  (2)說說草履蟲、松樹、人包含的生命結構的層次:

  所在的層次:

  (3)組成細胞的一個分子或原子也是系統嗎?是生

  命系統嗎?

  課題:第二節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

  【情景導入】

  展示:不同的細胞圖片第一課時

  【問題導入】

  問題探討:(1)四幅圖中分別是什么細胞?

  一、細胞多樣性和統一性的體現(2)它們有哪些相同點?

  哪些不同點?1、多樣性(不同點)

  種類、結構功能、形態大小等學習目標一、觀察細胞

  【學科思維】2、統一性(相同點)

  1、結構和功能相適應

  相似的結構:細胞膜、細胞質、遺傳物質

  2、知識不是靜態的,是動態的,是發展變化的

  化學組成:

  增殖方式:

  學習目標二、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

  能源物質:(1)在光學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動植物細胞的細

  胞核,但所有的細胞都有細胞核嗎?

  (2)閱讀課本9頁,了解原核生物

  二、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

  【特別提醒】

  根本區別:有無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1、表述:“無細胞核”、“無成型的細胞核”、“無核膜”

  2、帶“藻”字的不一定是藍藻。

  1

  藍藻:發菜、藍球藻、顫藻、念珠藻

  1)

  DNA

  分子藻類植物:黑藻、水綿圖1-3

  “菌”子前面有球、桿、2)、細胞壁成分:肽聚糖(細菌)、黏肽(藍藻)3、細菌:一類單細胞生物。

  螺旋的都是細菌

  3)、細胞器:只有核糖體4)、分裂方式:二分裂5)大小:較小(1~10UM)6)、原核生物:細菌、藍藻2

  圖1-4細菌

  細胞模式圖

  圖1-5藍藻細胞模式圖

  1)、細胞核:有核膜和核仁,DNA與蛋白質結合成2)、細胞壁成分:纖維素和果膠(植物);

  殼多糖(幾丁質-真菌)

  3)、細胞器:多種4)、分裂方式:

  5)大小:較大(20~30UM)6)、真核生物:動物、植物、真菌

高中生物教案13

  教案目標

  知識與能力方面:

  1、說明抗生素在控制感染性疾病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2、簡述常用抗生素的作用機制。

  3、列舉生活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實例,討論、分析濫用抗生素的危害。

  4、認同應合理使用抗生素。

  過程與方法方面:本節課主要采取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并通過瀏覽網站資料來了解當前人們在生活中濫用抗生素的一些做法,展開激烈的討論。了解抗生素的史話以及作用機理。在小組合作探究中理解科學、技術、社會三者的關系。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自我學習、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b5E2RGbCAP

  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培養學生關愛社會,關愛人們健康。培養他們社會責任感。

  教案重點

  1、生活中濫用抗生素的實例及濫用抗生素的危害。

  2、合理使用抗生素。

  教案難點

  濫用抗生素的實例及濫用抗生素的危害。

  教案方法

  講授法和學生合作學習相結合

  教案課時

  1課時。

  教案過程

  導入新課)師:教師和學生一起探討日常生活中濫用抗生素的實例和危害。

  學生:分組探討、交流日常生活中人們對抗生素素用法的認識。每位學生提出自己對抗生素的使用的做法。

  教師:用課件展示生活中濫用抗生素的一些做法。

  學生活動)學生分組個討論。

  教師:展示電視廣告中一些關于抗生素藥物的一些內容,學生討論。

  課件展示:某同學患感冒后,打點滴。第一次,用的青霉素,第二次,還是用的`青霉素但用量比第一次的量比第一次多,他本人認為多了好得快。以此實例,學生展開激烈的討論。p1EanqFDPw

  學生分組探究學習結束后,進行交流。解答以下問題并展示:

  1、抗生素史話

  1)青霉素的分子式

  學生通過看課本,熟練掌握青霉素的分子是的具體寫法。

  2)抗生素的作用機制:<學生看課本討論)

  a、細菌的結構

  b、作用機理

  抗生素主要是通過干擾細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代謝過程而影響其結構和生理功能,從而達到抑制和殺滅他們的目的。

  2、合理使用抗生素

  1)學生討論細菌產生抗藥性的示意圖,并提出自己的認識和觀點。

  2)對教材中的資料進行分析,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實例

  3、對如何保健,少用藥。或不用藥展開討論。

  4、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抗生素,通過本節課的探討,學生淺談一些自己的體會。

高中生物教案14

  第六章細胞的生命歷程

  第2節細胞的分化

  一、教學目標

  知識方面:

  1、說明細胞的分化。

  2、舉例說明細胞的全能性。

  能力方面:進行有關干細胞研究進展與人類健康的資料搜集和分析。

  二、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方法

  1、教學重點:

  ⑴細胞分化的概念和意義。

  ⑵細胞全能性的概念。

  解決方法:聯系初中學過的有關組織、器官、系統的知識;聯系不同組織中的細胞形態、結構和功能的特點。從個體發育過程中各種組織、器官、系統的建成讓學生理解細胞分化的概念和意義。

  2、教學難點:細胞全能性的概念及實例。

  解決方法:從體細胞一般是受精卵通過有絲分裂繁殖而來的,已分化的細胞都有一套和受精卵相同的染色體,攜帶具有本物種特征的DNA分子的角度,得出細胞全能性。

  三、課時安排:1課時

  四、教學方法:講解法。

  五、教具準備:課件

  六、學生活動

  1、通過具體實例,啟發學生得到細胞全能性的概念。

  2、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找出細胞分化的相關知識點。

  七、教學程序

  [問題探討]1、為什么健康人的血細胞數量不會隨著血細胞的死亡而減少?2、骨髓與血細胞的形成有什么關系?

  一、細胞分化及其意義

  出示教材P117、118相關圖片講解。

  1、細胞分化的概念:略。

  2、引導學生探討以下問題:

  ⑴細胞分化在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實例。例如,在植物的胚根發育成根的過程中,分生區的細胞不斷分裂,形成的細胞近似正方體。隨著細胞的生長,變成伸長區的長方體細胞,后來分化成成熟區的輸導組織的導管細胞、根毛細胞、薄壁細胞等形態、結構、功能各異的細胞。又如動物的胚胎細胞形成多細胞生物體。干細胞再生出各種細胞等。⑵細胞分化的過程。

  在細胞外觀尚未出現明顯變化之前,細胞分化的'前途就由遺傳信息的執行情況決定了。分化的細胞所呈現出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的變化,首先源于細胞內化學物質的變化,如結構蛋白和催化化學反應的酶,以后依次漸變,不能逆轉。因此,分化是一種持久的、穩定的漸變過程。⑶細胞分化的意義。一般多細胞生物體的發育起點是一個細胞(受精卵),細胞的分裂只能繁殖出許多相同的細胞,只有經過細胞分化才能形成胚胎、幼體,并發育成成體,細胞分化是生物個體發育的基礎。

  3、細胞分化的特點:持久性,不可逆轉。

  4、細胞分化的時間:整個生命進程中,胚胎時期達到最大限度。

  5、細胞分化的實質: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

  6、細胞分化過程中遺傳物質發生改變嗎?

  二、細胞的全能性

  1、細胞的全能性概念

  教師出示教材P119胡蘿卜的組織培養的圖片,介紹美國科學家斯圖爾德的實驗。

  由于體細胞一般是通過有絲分裂增殖而來的,一般已分化的細胞都有一整套和受精卵相同的染色體,攜帶有本物種相同的DNA分子。因此,分化的細胞具有發育成完整個體的潛能。在合適的條件下,有些分化的細胞具有恢復分裂、重新分化發育成完整新個體的能力。細胞的全能性就是指已經分化的細胞,仍然具有發育成完整個體的潛能。

  高度分化的植物細胞仍然具有全能性。(介紹植物細胞全能性的應用)高度分化的動物細胞,從整個細胞來說,全能性受到限制。但是細胞核仍然保持著全能性。例如,將綿羊乳腺細胞的細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細胞中,培育出克隆綿羊“多利”。

  2、干細胞

  動物和人體內仍保留著少數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細胞,這些細胞叫做干細胞。例如,人的骨髓中有許多造血干細胞。干細胞有多種類型,可分為成體干細胞和胚胎干細胞。也可以分為這樣三種類型:能夠分化產生生命活動所需要的各種類型細胞的干細胞稱為全能干細胞,它本身可以形成一個生命;不能單獨發育成完整個體,但能分化為多種類型細胞的干細胞稱為多能干細胞;能分化產生與特定器官和特定生理功能相關的細胞稱為專能干細胞。

  [資料搜集和分析]干細胞研究進展與人類健康,討論回答教材P120相關問題。

  三、總結

  細胞分化的概念,細胞分化的生物學意義和細胞的全能性等。

  四、作業布置

  P120練習

  五、板書設計

  第2節細胞的分化

  一、細胞的分化及其意義

  1、概念:

  2、特點:持久的,不可逆轉的

  3、時間:整個生命進程中,胚胎時期達到最大限度

  4、意義:

  5、實質:基因選擇性表達

  二、細胞的全能性

  1、概念

  2、基礎

  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3、類型動物細胞核的全能性

  三、干細胞

  1、概念

  成體干細胞全能干細胞

  2、類型或多能干細胞胚胎干細胞專能干細胞

高中生物教案15

  一、細胞核

  1.細胞核的存在

  除了維管植物的篩管細胞和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外,真核細胞都有細胞核。

  2.細胞核的結構

  (1)核膜:雙層膜,把核內物質與細胞質分開,上有核孔是DNA和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出入細胞核的通道。

  (2)染色質:由DNA和蛋白質組成,DNA是遺傳信息的載體。

  (3)核仁:由染色體片段構成,與核糖體的形成有關。

  (4)核基質。

  3.染色質和染色體之間的關系

  染色質是粗或細的絲狀物,細胞分裂時,染色質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體,兩者是同種物質在細胞不同時期的兩種存在形式。

  4.細胞核的功能

  細胞核控制著細胞的代謝和遺傳,是細胞的“控制中心”。

  趣味思考:把變形蟲的細胞核和細胞質分離,然后單獨培養,結果都不能成活;把另一種變形蟲的細胞核移植到該變形蟲的去核的細胞質中,繼續培養,變形蟲能夠分裂增殖,說明了什么?

  提示:說明細胞必須保持完整性才能進行正常的生命活動;也說明了細胞核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二、原核細胞

  1.原核細胞結構

  (1)擬核:沒有由核膜包被的細胞核,也沒有染色體,但有一個環狀DNA分子,位于無明顯邊界的區域——擬核。

  (2)細胞器:只有核糖體,沒有真核細胞中的其他復雜細胞器。

  (3)細胞壁:由肽聚糖組成,起著保護并維持細胞形狀的作用。

  (4)其他:莢膜、鞭毛。

  2.種類:細菌、藍藻(藍細菌)等。

  3.生理:能進行細胞呼吸,細胞膜是細胞呼吸的場所;藍細菌能進行光合作用,場所是細胞膜內折疊,上面有光合色素。

  核心解讀

  1.分析染色質和染色體的關系

  染色質是細胞核中能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質。染色體和染色質是同一種物質在細胞不同時期的兩種存在狀態。“不同時期”指細胞分裂間期、細胞分裂期或不再進行分裂的細胞所處的時期。其關系可歸納如下:

  特別提醒

  染色質是遺傳物質DNA的主要載體,它只存在于真核細胞的細胞核中。在真核細胞的細胞質中(線粒體、葉綠體內)遺傳物質僅單獨以DNA分子的形式存在,沒有蛋白質與它結合形成染色質(體)。在原核細胞內遺傳物質以DNA分子的形式存在,因此說,原核細胞內沒有染色體。

  2.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判別

  特別提醒

  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本質區別是核膜的有無;原核細胞的唯一細胞器是核糖體。

  題例領悟

  題型一 細胞核是代謝與遺傳的控制中心

  【例題1】 下圖所示為再生能力很強的原生動物喇叭蟲,將之切成①②③三截,能再生成喇叭蟲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②和③

  解析:本題考查對細胞核功能知識的遷移運用能力。細胞核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②中含有細胞核,細胞核中含有一個喇叭蟲再生的全部遺傳信息。

  答案:B

  反思感悟

  細胞核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是遺傳物質貯存和復制的場所,細胞必須保持完整性才能進行正常的生命活動。

  題型二 細胞核的遺傳功能

  【例題2】 科學家對單細胞傘藻的幼體嫁接,將甲傘的傘柄嫁接到乙的假根上,長出了乙的傘帽。下列有關評價合理的是( )

  A.該實驗證明了細胞核是遺傳的調控中心ks5u

  B.該實驗證明了細胞核是代謝的調控中心

  C.欲證明細胞核的功能,需同時進行對照實驗

  D.第一次新長出的傘帽與乙的傘帽特征完全相同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評價實驗能力,在證明或探究某一結論或現象時,通過設置對照可以使結論更準確、更具可靠性,也更符合科學性

  答案:C

  反思感悟

  細胞核是遺傳物質貯存和復制的場所,是遺傳信息庫,控制著生物的性狀表現。

  【例題3】 下列結構中的遺傳物質,能形成染色體的是…ā 。

  A.葉綠體、線粒體中的DNA

  B.受精卵細胞核內的DNA

  C.細菌、藍藻體內的.DNA

  D.病毒體內的DNA或RNA

  解析:染色體僅存在于細胞核中,是真核生物遺傳物質的主要載體。線粒體、葉綠體以及原核細胞中的DNA都是裸露的,不與蛋白質結合,不形成染色體。

  答案:B

  反思感悟

  DNA的主要載體是染色體,其次還有線粒體和葉綠體。

  題型四 動植物細胞的結構區別

  【例題4】 識圖作答(題中[ ]內填寫圖中指示結構的數字)。

  (1)上圖是_______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做出此判斷的依據是此細胞具有[ ]_______、[ ]_______、[ ]_______等結構。

  (2)根尖分生區細胞不具有的結構是[ ]_______和[ ]_______。

  (3)上圖中的動物細胞也含有的細胞器是___________。

  解析:該細胞的顯著特點是有細胞壁、葉綠體、中央大液泡,所以據此判斷它是高等植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根尖分生區細胞是幼嫩細胞,所以不含中央大液泡,且也不含葉綠體。動物細胞除了不具有葉綠體和中央液泡外,其他細胞器都含有。

  答案:(1)高等植物 ③ 細胞壁 ④ 葉綠體 ⑤ご笠號蕁。2)⑤ 大液泡 ④ 葉綠體 (3)核糖體、高爾基體、內質網和線粒體

  反思感悟

  動植物細胞的判斷思路:

  ①有細胞壁的細胞是植物細胞,沒有細胞壁的細胞是動物細胞。

  ②有葉綠體的細胞是植物細胞,沒有葉綠體的細胞不一定是動物細胞,如植物的根細胞不進行光合作用,沒有葉綠體。

  ③有大液泡的細胞是植物細胞,沒有大液泡的細胞不一定是動物細胞,植物的未成熟細胞也沒有大液泡。

  隨堂訓練

  1.從母羊甲的體細胞中取出細胞核,注入到母羊乙去掉細胞核的卵細胞中,融合后的細胞經卵裂形成早期胚胎,再植入另一只母羊丙的子宮內,生出的小羊大多數性狀( )

  A.難以預測 B.像甲 C.像乙 D.像丙

  解析: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控制著生物體主要遺傳性狀,因為遺傳物質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在細胞質中的線粒體內也含有少量DNA。

  答案:B

  2.下圖示科學家進行的蠑螈受精卵橫縊實驗。你認為該圖最能說明( )

  A.細胞質控制著細胞的代謝

  B.細胞核控制著細胞的代謝

  C.細胞質是細胞遺傳的控制中心

  D.細胞核是細胞遺傳的控制中心

  解析:由圖中信息知道,受精卵分裂過程中,只有含細胞核的細胞才能分裂發育成胚胎,說明細胞核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答案:D

  3.細胞核行使遺傳功能的重要結構是( )

  A.核膜 B.核仁 C.染色質 D.核孔

  解析: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遺傳物質DNA主要在細胞核中的染色質上,細胞核行使遺傳功能的重要結構是染色質。

  答案:C

  4.下列有關染色體和染色質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染色體和染色質是同一物質

  B.染色體和染色質的成分是一樣的

  C.染色體和染色質的形態是不同的

  D.染色體和染色質的成分是有較大區別的

  解析:染色質和染色體的主要成分都是DNA和蛋白質,它們之間的不同不過是同一物質在間期和分裂期的不同形態表現而已。

  答案:D

【高中生物教案】相關文章:

-高中生物教案12-17

高中生物教案06-17

高中生物教案模板11-27

高中生物教案【精】02-04

高中生物教案【熱】02-09

關于高中生物教案11-24

【精】高中生物教案02-13

高中生物教案【薦】02-12

高中生物教案優秀06-24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老师今晚让你爽个够| 飘雪影视在线观看西瓜高清| 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 国产精品久久毛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 奇米影视7777狠狠狠狠影视|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 国产亚洲日韩在线三区| 柠檬福利精品视频导航|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 免费大黄网站|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在线不卡日本V一区二区| 国产A在亚洲线播放|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秒拍| 精品久久久久香蕉网| 无码中文字幕乱码一区|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久久综合久久美利坚合众国|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欧美三级| 性少妇freesexvideos高清|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老肥熟xxxx| 国产午夜福利片| 国产精品R级最新在线观看| 天天综合天天做天天综合| 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的渴望HD高清在线播放| 国产美女自慰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777米奇色888狠狠俺去啦| 激情综合五月| 国产老熟女狂叫对白|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视频| 又黄又爽又色的视频|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爆乳无码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