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小學四年級上冊教案通用1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小學四年級上冊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小學四年級上冊教案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認識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4、正確、規范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出示本課時學習目標
二、檢查讀書(20分鐘)
1、教師范讀課文。
2、各小組讀書5分鐘準備賽讀。
師:各小組準備5分鐘,看誰能像老師那樣讀書。等會各小組要進行讀書比賽,看哪個小組讀得好。
3、展示:小組之間比賽讀書,力爭人人正確、流利(一般讓5、6號讀)
4、認識字詞:拿出學案,讀學案上的字詞。小組比賽讀詞語。
悶熱曠地附近纖弱雷聲大作大雨如注
5、再讀書。
師:這次相信同學們會讀得更好!
自己讀。小組之間比賽讀。互相挑戰。學生要互相評價。
三、寫字
1、仔細觀察紅字
2、教師范寫2——3個。
老師要在田字格里寫。要分析起筆、頓筆,間架結構。
既:要注意左右兩遍等寬。
痛:要注意病字框的寫法。
除了既要注意左右兩遍等寬,“孫、挑、該、統”要注意左窄右寬,左邊的偏旁不能超過字的三分之一寬度。
學生描紅。注意要描的像,描完再在田字格里臨寫。
3、再臨寫兩遍
4、教師檢測
5、學生互改:1號改2、3、6號
2號改4、1、5號
老師給寫錯的糾正。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且講講這個故事。
2、感悟薩沙一家人自覺保護弱小者的高尚品質,從中接受教育,養成良好道德行為。
3、寫小練筆。
教學過程:
一、讀懂課文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我不是最弱小的》(齊讀課題)
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品讀課文,感悟保護弱小者的高尚品質。
1、體會薩沙的美好品質。
(1)教師參與欣賞句子。(板書:薩沙說)
出示課文最后一句:“現在我該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媽媽?”說說這句話的實際意思。(板書:我不是最弱小的)
(2)猜猜看:老師為什么欣賞這個句子?
A從這句話的意思看,薩沙人小志氣高,不想當最弱小的,他能保護弱小者。
B抓句子中的“現在”引導學習第7自然段薩沙用自己的行動保護了比他更弱小的野薔薇。抓“朝著……掀起……蓋在……”引導體會、朗讀。
薩沙的態度很堅決,毫不猶豫地掀起雨衣蓋在正受風雨摧殘的嬌嫩纖弱的薔薇花上,他用自己所做的證明——我不是最弱小的。(板書:做)
C我們能不能從薩沙所說的、做的來推想他是怎么想的呢?引導學生朗讀第3、5自然段中薩沙的語言,從中體會薩沙根本沒把自己看作是最弱小的。
D薩沙所想的、做的、說的都證明了他不是最弱小的.,所以他說——“現在我該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媽媽?”
抓“該……不是……吧”指導讀好這個句子。
(3)假如你是媽媽的話你會怎么說?
師小結:細細讀來,我們從這個句子中讀出了一個要強、心地善良、懂得保護弱小者的好孩子。你們說,這是不是個值得欣賞的句子?當然欣賞也得有方法,抓住關鍵的詞語聯系前文細細欣賞,你的收獲會更大。
2、體會薩沙家人的美好品質,表達內心感受。
(1)看圖,聽風雨聲,說說圖上情景。
(2)(插圖上疊映人物)請認真觀察,滂沱大雨中,爸爸、媽媽、托利亞他們的表情動作各是怎樣,再讀讀想想書上有關語句,你是否感受到了些什么?
讓學生分別說說爸爸媽媽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理解“每個人都要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這句話的意思,懂得這是每個公民應有的人道主義精神。
猜想假如媽媽把雨衣披在了托利亞身上,她會怎么做?
(3)此時此刻,你是否想對薩沙,對媽媽說些什么,或是想對自己說些什么?
(4)看來“我不是最弱小的”不僅僅是薩沙所說的做的,也是我們的心聲,一起自信地說:“我不是最弱小的”,我們“每個人都要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
三、小練筆
同學們,學習了這篇課文后,你們想對薩沙說些什么?你還想到了什么?寫一寫。
板書設計:
我不是最弱小的
薩沙(說、做、想)
媽媽
爸爸每個人都要保護
托利亞比自己弱小的人。
語文小學四年級上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識“斯、慘、敗”等11個生字,會寫“悲、慘、獸”等14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普羅米修斯的勇敢和獻身精神。
3、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抓住有關語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4、學習復述課文。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普羅米修斯的勇敢和獻身精神。
教學難點
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抓住有關語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掌握本課的生字詞。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1、師:通過前幾學期的學習,你已經閱讀了哪些中國古代神話傳說?
生:《盤古開天地》《精衛填海》
師:同學們積累的可真不少。
2、簡介“希臘”神話的特點。(出示課件2)
你們知道神有什么特點嗎?今天我們要在古希臘神話故事中,認識一位帶給人類幸福和光明的神,他的名字叫“普羅米修斯”。
3、(板書:普羅米修斯)讓我們一起呼喚他的名字——普羅米修斯。(指導學生讀好課題,外國人的名字比較長,比較拗口,注意讀的時候要一氣呵成。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流利。
2、出示生字“斯、慘、敗、懲、佩、恕、堅、鎖、遭、惡、憤”(課件出示3)
指名讀、齊讀,注意正音:“斯、慘、鎖、遭”是舌尖音。
“普羅米修斯、赫拉克勒斯”人名連讀,引導生多練習。
3、書寫指導。
出示生字“悲、慘、獸、佩、堅、違、抗、環、鎖、既、狠、著、憤、獲”(課件出示4)
“慘”最后三撇要勻稱;“消、佩、抗、環、鎖、狠、憤”都是左右結構,書寫時都是左窄右寬。指導學生按筆順規則寫字,并注意學生的寫字姿勢。
4、學生找出難寫或易寫錯的字,大家分析,老師在黑板上板書示范。
5、默讀課文,看看有沒有不懂的詞語,在文中標注出來。
6、生提不懂的詞語,可采用師啟發或眾生幫助的形式解決。(以下兩詞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進行理解)(課件出示5)
氣急敗壞:上氣不接下氣,狼狽不堪。形容十分慌張或惱怒。本文指宙斯十分惱怒。
懲罰:嚴厲地處罰。本文中指宙斯對普羅米修斯采取了一些殘忍的手段。
三、學習課文、概括內容。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中講述了普羅米修斯干了一件什么事?(課件出示6)
2、指名答,注意引導學生說得簡要一些,“抓主去次”。(普羅米修斯為人類盜取了火種。)
3、然后呢?這部分注意引導學生:普羅米修斯所受到的折磨不用一一說出來,可概括為:宙斯知道后,用殘忍的手段嚴厲地懲罰了普羅米修斯。
4、最后呢?(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救了普羅米修斯)
5、把這三部分連起來就是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了。(生自己先練習一下,再指名生說。)
四、布置作業,思考問題
熟讀課文,思考:課文中的眾神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普羅米修斯的勇敢和獻身精神。
3、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抓住有關語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復習導入:
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指名答)
二、學習課文
1、對于古希臘神話故事中的諸神,我們以前了解得不多。讀了普羅米修斯的故事,我們接觸到了幾個神:普羅米修斯、眾神領袖宙斯、火神、大力神赫拉克勒斯,不知道這幾位神給你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能結合課文有關詞句談一談嗎?(先小組內交流,后全班交流)
2、關于“普羅米修斯”:
(1)普羅米修斯很勇敢,他是冒著生命危險,到太陽神阿波羅那里去拿取火種。(課件出示8)
有感情地讀第1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話,指名讀,生評,師注意引導學生談感受。
指導朗讀:這一句要讀出普羅米修斯盜火的決心。因為從一開始,他就已經看到了盜火的后果——冒著生命危險,但他還是毅然決定去為人類盜火。
(2)普羅米修斯是個真正的英雄,他很有正義感,認為是對的事,就義無返顧地去做,不怕受到宙斯的懲罰。(課件出示9)(板書:真正的英雄)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5自然段,讀出普羅米修斯的堅定和無畏。
(自讀、競讀、齊讀)
(3)普羅米修斯是一個勇敢的神,任憑宙斯用殘忍的`手段折磨他,他也不屈服。(課件出示10)(板書:勇敢的神)
宙斯用了哪些殘忍的手段?(指名說)
(多媒體播放圖片)(課件出示11)師:普羅米修斯的雙手和雙腳戴著鐵環,被死死地鎖在高高的懸崖上。高加索山,到現在都是人跡罕至的地方,他獨自被鎖在這里,既不能動,也不能睡,不光日夜經受風吹雨淋,兇惡的鷲鷹還每天剖開他的肚子,啄食他的肝臟,他要忍受撕心裂肺的痛苦。結合你的理解,再讀讀第6、7、8自然段。
忍受這樣的痛苦,普羅米修斯也沒有屈服,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4)普羅米修斯還是一個善良的神,當他看到人類吃生東西,在無邊的黑夜中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長夜,他很同情人類,就決定為人類盜取火種。(課件出示12)(板書:善良的神)
(5)普羅米修斯是一個值得敬佩的神,他的行為讓執行懲罰的火神都敬佩。(課件出示13)(板書:值得敬佩)
3、對別的神,你們有什么看法呢?
宙斯:冷酷無情,看到人類受苦一點也不同情。而且,他還很殘忍,就因為拿了一顆火星給人類,他就用那么殘忍的手段折磨普羅米修斯。
宙斯作為眾神的領袖,太霸道了,他很可怕,幾乎沒人敢違抗他的命令,一旦違抗,他就會給以最嚴厲的懲罰。
火神:是一位有正義感的神,他對普羅米修斯的行為很佩服,并且他想救普羅米修斯。(指導讀第三自然段)但是,他也很軟弱,盡管他知道普羅米修斯沒有錯,卻不敢違抗宙斯的命令。(板書:火神有正義感的神)
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力氣很大,還很有正義感。
4、師小結:同學們說得都很不錯,我想,普羅米修斯的神話故事之所以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大概是他為正義而戰,不屈服權勢的原因吧。在人們心中,他是真正的英雄!(板書: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有正義感)
三、講述內容
(出示上節課概括的課文的主要內容)(課件出示14)
1、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講述故事內容。
2、為了能更準確地講述課文的主要內容,在理解完了課文的基礎上,再回過頭來看看我們上節課所概括的主要內容,你可以怎樣適當地添加一些詞語,體現普羅米修斯的無畏、為人類獻身的精神。(生試著添加,師作引導)
3、小結:火給人類帶來了光明和幸福,帶來了希望和理想。現在,當我們讀到普羅米修斯這個名字的時候,不僅僅覺得他是一位神,一位英雄,更覺得他是人類的理想和希望。當我們叫著普羅米修斯的名字的時候,我們就會想到人類充滿了希望,充滿了理想。
四、總結拓展
普羅米修斯是大家都應該記住的故事。當然,我們今天學習普羅米修斯也是為了打開一扇門,打開一扇通往古希臘神話世界的門,課文后面的資料袋給我們列舉了《神話選擇百題》中的故事,大家都去讀一讀。
教學反思
《普羅米修斯》講述了一個動人的神話故事。故事講述了普羅米修斯為人類取火,受到嚴厲的懲罰,最后獲救的故事。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我覺得自己基本達成了自己預定的教學目標,并體現了幾個特色。
一、給學生開一扇窗,讓讀書興趣自然萌芽
本組單元主題為“故事長廊”,向學生展示了多種體裁的文章。本課屬于神話,意在讓學生對古希臘神話有所了解。根據課文特點,我本著“有效”的原則,來進行教學。在本課教學中,從課前談話到導入新課,由中國神話向外國神話過渡,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探究閱讀的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從讀通外國神話的人物名字入手,感受到它與中國神話的區別。然后抓住“眾神各自有什么樣的內心想法?”這一問題來進行探究性閱讀。逐步感受普羅米修斯的精神。在閱讀、思辨、對話的過程中,學生一直興味盎然。本課只能算是眾多世界文學作品中的冰山一角,老師在這給學生打開一扇文學的、文明的、文化的窗口,讓孩子們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且引向課外。我認為本節課對于閱讀興趣的激發與保持是有效的。
二、給學生遞一根拐,讓學生領悟人物心情
本課情節復雜、人物眾多,所以學習方法的相機授予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本課我向學生滲透“融入文章中讀、扣住關鍵詞想”的學習方法,來領悟人物的心情。領悟普羅米修斯的心情時,我先是抓住“想法”,品讀心情;然后扣住“做法”,領悟“心情”;感受宙斯的心情時,采用品評想象,刻畫心情;理解火神的心理時則采用自由練筆、抒寫心情的方法。無論怎么領悟,我始終要求學生將心融入文中去讀書,扣住關鍵詞來體會。并將學法的使用貫穿始終,即“提示學法——展示學法——小結學法——遷移學法”,讓學生真正的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學生的品讀感悟,我認為是有效的。
三、給學生搭一座臺,讓情感智慧走向超越
教學是一種對話。在本課教學中,我特別注意引導學生與文本、與同學進行對話。在探尋“普羅米修斯”的內心想法時,我引導學生扣住反問句和“堅定”一詞感情朗讀,讓學生融情于文本中。神話的顯著特點就是想象。在課中,我抓住文中的空白處,多次引導學生想象。如:傾聽樂聲,想象火種來到人間的“快樂”,理解“氣急敗壞”時,想像宙斯的表情。這樣不斷的進行著對話,因而,學生學得積極主動,本課的對話也是有效的。
在教學過程中,也有些不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教學機智不夠,對學生的點評還缺乏激勵、點撥,需要不斷改進。
語文小學四年級上冊教案3
教學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習文章中的生字新詞。
3.感受詩中描寫的景象,理解詩中擬人手法的運用。
4.初步感受現代詩的意象美和韻律美。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通過誦讀感受新詩的美。
一、導入新課
1.激趣:同學們,一年四季,季節更替,轉眼,又到了秋天。秋天是碩果累累、流光溢彩的季節,讓我們跟著詩人王宜振的腳步,一起到田野里去感受明麗的秋天吧!
2.(多媒體課件或幻燈片展示秋景)教師范讀全詩。[學生邊聽邊思考:文中描繪了什么?]
3.學生自由談:看了秋景,聽了寫秋的詩,你對秋天有了怎樣的印象呢?
二、初讀詩歌,理清詩歌的脈絡。[此處為重難點:引導學生在初步讀懂課文基礎上說說課文寫什么?]
1.學生自讀全詩,邊讀邊標出詩歌的小節來。
2.指名讀全詩,相機正音。[蟬、韌、柔、梳是翹舌音。
3.出示生詞卡片,認讀:明麗釀造煩惱羊腸小道照耀珍藏柔韌井井有條
4.再讀全詩,將自己喜歡的地方多讀幾遍,試著背一背。
三、作業:
1.描紅課后生字,小組給出評價。[指導寫字,注意把字寫端正。]
2.熟讀詩歌。
第二課時(9月19日總14課時)
一、復習:
上一節課我們初步感受了秋天的美,用讀來把你們的感受讀出來,好嗎?小組輪讀課文。
二、進入新課
1.精讀感悟,體會秋天各樣的美[秋天與其它季節有什么不同?]
(過渡:跟著詩人我們走進了秋天,看到了秋天,你喜歡秋天的什么風景呢?讀讀課文,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
讀完課文后學生自由談,教師相機板書:秋風、秋陽、秋色、秋實、秋香(可以打亂順序)
重點品讀:[此處為重難點:通過圖文結合反復朗讀,理解重點句。]
A、秋風:
(1)你為什么喜歡秋風?指名學生答。(秋風像個淘氣的娃娃,又像一把柔韌的梳子……)
(2)“把夏天的腳印兒輕輕涂掉……是什么意思?你覺得這個省略號有什么作用?(好像是風在一點一點擦拭腳印,掩蓋夏的痕跡。)[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3)能把你的喜歡用讀表達出來嗎?(感情朗讀這一小結,師生共同評價。)
B、秋實:
(1)秋天里,有哪些果實成熟了?都是什么樣子的?(稻穗、向日葵、蘋果、葡萄……)
(2)自讀第三到五小節,感受豐收的喜悅。
(3)匯報朗讀,教師指導。
(4)全班賽讀,看誰先背下來。
(5)在看到累累秋實的時候,我們還看到了迷人的秋色,都有些什么顏色呢?(紅、黃、紫……學生可以想象補充課文中沒有的顏色。)
2.回歸整體,感受詩的韻律美
(1)你喜歡這首詩嗎?為什么呢?(寫得美,讀起來上口……)
(2)你覺得這首詩還有什么特點呢?
學生自由談,只要有道理就給予肯定。(重點指導體會擬人手法的運用)
(3)教師小結:這首小詩運用擬人的手法,用流暢明快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秋天的美。
3.再讀全詩,試著背誦全詩。[朗讀全詩,體會作者對秋天的濃厚的感情。
三、拓展延伸,描繪自己心中的秋天
1.同學們,金秋是美麗的,在每一個人心中,它又美得各不相同,下面讓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禮贊自己心中的.秋吧!
2.自由組合,分組活動:
(1)彩筆繪秋色,畫出心中的秋。
(2)深情頌秋天,讀出心中的秋。(小組合作編排詩朗誦《秋天》)
(3)妙筆描秋景,寫出心中的秋。(即課后練習4,將詩句改成一段話
3.全班匯報交流,教師總結。
四、作業:
1.背誦全詩。
2.課后收集寫秋天的詩,古詩,現代詩都可以。
反思
《秋天》是一篇自讀課文。當代詩人何其芳在詩中描繪了一個個生動的'畫面,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鄉村風景圖。詩的意境優美,語言情景交融,富有詩情畫意。學習此文既可得到文學藝術的滋養,又可得到審美的陶冶,更能激發學生熱愛美好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秋天》一課的教學,我通過多樣化的朗讀帶學生走進課文的優美意境中。朗讀對語文學習是必不可少的,各項語文活動都要由閱讀文體開始,對于詩歌則尤為重要,只有反復朗讀才能走進詩歌走進作者的心里。所謂多樣化首先是指程序上的循序漸進,由識記生字到讀順詩歌到讀出韻律以至讀出感情,步步走來,由淺入深,符合學生的認知習慣。其次是指多種方式朗讀,可以自讀、同桌讀、齊讀、師生共讀,形式多樣化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課后看來,總覺讀出韻律一節處理的不妥當。我本意是想通過四步讀教給學生實實在在的方法,但由于詩歌節奏的劃分本無定法,它和語感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在教給學生劃分節奏時只能根據自己的理解給學生作一個范例,并不能真正教給學生一些規律性的方法,這不能不說是這一環節上的遺憾。
在品秋這一環節中,我讓學生從三幅畫面中選擇一幅自己最喜歡的畫面展開想象,將詩中畫面用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出來,這實際上是一個學生整體感知詩歌內容的過程,是一個從抽象到具體的過程。這個問題的設置應該說有一定的難度,考慮到這一點,我同時在設計課時,準備了第二套方案來降低難度,也就是在學生回答有困難的時候,出示多媒體課件,根據極簡單的景物,描述出一幅動人的畫面,在這個過程中重在教給學生描寫的方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這種降低難度的方法確實為學生打開了思路,也迸發了許多靈動的火花,出現了許多精彩的片斷。但就總體而言,似乎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我想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學生年齡尚小,對于七年級的學生而言,他們可能更易于接受圖片這種直觀的形式,而對于詩歌凝煉的語言,似乎還嫌抽象。此外,提到的漁家、原野的秋天,這些離學生實際生活較遠,學生直接經驗不足,間接經驗又不夠,理解起來自然困難。
在品析美詞這一環節中,我著重請學生談自己的看法,教師只做必要的指導。應該說,在這一環節中,學生品析的相對到位。但場面顯得平靜,過于有條不紊,沒有適時激起學生之間的問題矛盾,沒有形成激烈探討的場面,這也限制了學生多角度的思考問題。
每一堂課我都認為應該給學生一個質疑問難的機會,因為“學貴有疑”,正所謂“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只有真正對課堂提出問題的學生才是真正走進文本,有著獨立思考意識的。但由于時間的限制,很遺憾,我在這一節課上卻缺少了這一環節。
總之,由于各種原因,總覺得這課的教學沒達到預期的效果,課堂沒有真正活起來。
語文小學四年級上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會認14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用心揣摩薩沙和媽媽的對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問號、感嘆號表達的不同語氣。
3、有不甘為弱者,應該保護弱小者的意識。
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朗讀課文。體會問號、感嘆號的不同語氣。
教學難點:
有不甘為弱者、應該保護弱小者的意識。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課文插圖。
切入舉偶
一、談話導入。
師:現在你們已經是二年級的小學生了,但在親人的眼里,很多時候你們卻是最弱小的。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課文。(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看到課題,你產生了哪些疑問?(“我”是誰?為什么說我是最弱小的?……)
【學起于思,思緣于疑。讓學生圍繞課題提問,能培養學生思維的條理性和深刻性,抓住課文主要內容,學會學習。】
二、游戲導入。
學生做對對子的游戲:光明——(黑暗)夜晚——白晝強大——(弱小)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和弱小有關的故事。(引導學生個性化的朗讀課題:我不是最弱小的)
【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引導學生讀出不同的感受,對培養學生語感有觸類旁通的作用。】
對話平臺
一、自學
劃(邊讀邊劃出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記住它們。)
讀(讀通、讀準、讀熟課文。)
想(自己提出的問題,哪些能解決了?哪些還有困難?)
說(和學習伙伴互相交流自己的學習收獲,互相取長補短。)
二、識字
1、組內互相檢查生字讀音,注意“薩、簇、隨”都是平舌音,“鈴、傾”都是后鼻音。
2、學生交流識字方法。
(1)“芬、芳”可利用形聲字的特點,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識記。
(2)在語言環境中識記。如,結合讀句子“帶著露珠的花朵隨風舞動,芬芳撲鼻”,認識“隨、芬、芳”等字。
(3)利用動作演示識記“托、掀、遞”。
3、教師充分利用生字卡和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在游戲中鞏固識字。
三、感悟
1、輕聲讀文,思考:為什么薩沙說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學生找出薩沙保護薔薇花的句子:他掀起雨衣,蓋在粉紅的薔薇花上。)
2、細讀課文,劃出描寫薔薇花的句子。
(1)林中曠地附近長著一叢叢野薔薇,一朵花剛剛開放,粉紅粉紅,芳香撲鼻。
(2)滂沱大雨已經沖掉了幾片花瓣,花兒低垂著頭,因為他嬌嫩纖弱,毫無抵抗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個句子,注意語氣的變化。(這兩個句子盡管都是描寫薔薇花的,但第一句重在通過朗讀感受花兒嬌嫩美麗,惹人喜愛;而第二句則重在體會花兒已被滂沱大雨折磨得毫無生氣,完全沒有抵抗能力了。
練習讀——范讀——指名讀——競賽讀
【多次與文本的直接對話,奠定了學生關愛野薔薇的情感基調。對比朗讀感悟薔薇花的嬌美和孱弱,更激發了學生對薔薇花的關愛之情、保護之意。】
想象
4、看到這株薔薇花,你會怎么想?
【適時想象,啟發學生和薔薇花對話,引導他們走進教材,走近薩沙,利于學生真切體會薩沙要保護弱者的心理。】
書寫
本課有十二個要寫的字,其中“托、鈴、弱、末、芬、芳”六個字是本課新學的生字,可結合識字教學重點指導。“弱”字,要注意提示兩個“點、提”的寫法。“末”字,可與第二課的“末”字進行比較,這是學生最容易混淆的兩個字,建議采取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牢記,如,組詞、聯想記憶、多次再現。
“芬芳”二字,可以合在一起指導:草字頭的橫不要太長,兩豎下方可略向內斜,寫出“呼應”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橫要寫長,突出這兩個字的主筆,以“支撐”整個字方正平穩。
1、學生練習書寫,教師相機指導。
2、學生互相評價打等級,寫得好的班級評選“今日之星”。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一、復習
1、認讀上節課的生字:開火車競賽讀——齊讀
2、指名讀描寫薔薇花的句子,感受薩沙要保護薔薇花的心理。
師:薩沙為什么要保護薔薇花呢?是受了誰的影響?
二、朗讀
1、指名讀描寫薩沙和媽媽對話的段落,重點指導問句和感嘆句的讀法。
(1)媽媽,你和托利亞都需要雨衣呀,為什么要給我呢?(引導學生讀好兩個語氣詞“呀”和“呢”,重音突出“為什么”。在朗讀中感悟薩沙不理解媽媽和哥哥的做法而發問的心理。)
(2)這就是說,我是最弱小的了?(語調先降后升。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悟薩沙不相信自己是最弱小的心理。)
(3)媽媽,現在我還是最弱小的嗎?(朗讀時稍帶一點反問語氣。在朗讀中感悟薩沙認為自己不是最弱小的、能保護比自己更弱小的這樣的心情。)
(4)不,不,你能保護更弱小的,你是勇敢的孩子啦!
(媽媽的話可以讀慢些,要讀出親切、和藹的語氣。)
2、學生練讀——教師范讀——分角色讀——自由找學習伙伴讀
3、師生共同評價:哪里讀得好?為什么?哪里還需要改進?
【朗讀應該在學生的積極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感悟。個性化的朗讀是學生情感的升華。比如“現在我還是最弱小的嗎?”就可以有不同的朗讀方法。教師一定要尊重學生的這種個性化的體驗,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
4、在對比閱讀中感悟文中對野薔薇描寫的作用。
(1)去掉具體描寫森林景色和野薔薇的句子,用課件顯示改編后的課文,啟發學生說說有什么不同。
(2)引導學生在討論中探究,感悟課文描寫野薔薇的作用:被鈴蘭花簇擁有的`野薔薇非常美,但大雨中的野薔薇卻顯得嬌嫩弱小。小薩沙用雨衣保護野薔薇固然有媽媽的啟發和鼓勵,但更多的是出自他那顆對美好而弱小事物的關愛和保護的童心。沒有這美麗而弱小的野薔薇,也許難以真切地表現小薩沙那顆純真的童心。
【這是一個難點,教學中不必追求準確完整,關鍵是引發學生在閱讀中感悟探究的積極性。】
三、拓展
1、你喜歡薩沙嗎?為什么?你還喜歡誰?
2、薩沙不甘心做弱者,不愿只享受別人給予的關愛,那你是否也保護過比你弱小的人或其他事物呢?
【語文學習不僅僅是為了獲得知識、發展能力,還應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憑借教材中的薩沙這個同齡人的形象,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來感受、體驗學習伙伴的話,就能讓學生和薩沙產生心靈的共鳴,滿懷和薩沙同樣的感情走出教材。】
練習
試著寫幾個問句和感嘆句。
書寫
學習剩下的幾個字,重點指導兩個帶提手旁的字(托、摸),可以引導學生回想并按照以前學習的提手旁的寫法練習書寫。
1、學生觀察,自己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2、根據實際情況,教師范寫指導。
3、師生、生生互相交流評價。
【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交流評價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寫字興趣,提高書寫質量。】
語文小學四年級上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分角色朗讀“打電話”這部分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指導學生通過文章中具體的語言材料,認識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
教學重點和難點:
引導學生從“打電話”這部分內容的朗讀中,認識、體會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學習第一段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路,揭題導入
1、同學們,你們聽過《狼來了》的故事嗎?幾乎每個同學都聽過這個故事,老師小時侯也不止一次的地聽過。可以這么說,《狼來了》這個故事伴隨著我們幾代人的成長。那么你知道,為什么這個故事能夠這么廣泛地代代相傳嗎?
2、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有誠實,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板書課題:誠實與信任)課題中的“誠”是個生字,它與“城市”的“城”很容易混淆,你有好辦法區分它們嗎?
3、今天,我們要來學習另一個關于“誠實與信任”的故事,想聽聽這個故事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先聽老師讀課文,不過聽有任務:注意生字的讀音;注意長句子的停頓。
2、聽老師讀完,同學們想自己讀讀這個故事嗎?提出要求
三、認讀詞語,理清脈絡
1、剛才同學們讀得都很投入,有信心接受檢查嗎?
2、出示第一組詞語:驅車、布魯塞爾、能見度、碰碎
(1)練習讀準詞語。
(2)這里面有你不懂的詞嗎?
(3)教學生字“碎”
(4)你能用上“因為所以”把這些詞連成一句話嗎?聯系課文內容試試看。(這就是故事的起因)
3、出示第二組詞語:超出、厘米、畢竟、責任、聯系
(1)練習讀準詞語。
(2)你能自己用上一個關聯詞語,把它們連成一句話嗎?
4、看來,用上關聯詞語說一個句子難不倒大家,現在,你能用上這兩組詞語說一段話嗎?
5、你發現剛才我們說的這一段話其實就是文中哪幾小節的內容?對,文中1—3小節講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情的起因以及我當時的處理情況,這就是課文第一部分的內容。
6、同學們看看,4—11小節主要寫了什么?你說這篇課文可分幾段?怎么分?用“//”做上記號。
四、練讀對話,照顧差異
1、通過剛才的學習,課文大體寫了什么,我們已經做到心中有數了。下面,我們要來進一步練習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課文比較長,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只能重點練讀其中一段的內容。你想練習哪一段?為什么呢?
通過剛才連詞成句、連句成段的練習,課文的第一段內容我們已經熟悉了,應該練第二段了,這是理由之一;課后練習1要求分角色練讀打電話部分,所以我們來著重練習對話部分,這是理由之二。看看哪幾小節寫的是“我”與小紅車主人打電話?(5—10小節)
2、同桌分角色練習。
3、指名一對同桌讀,其他同學用心聽,假如聽出錯誤請耐心聽完再指出來。
4、請勇敢地爭取到了第一次讀書機會的同學各自推薦一名同學讀你剛才的話,并說說推薦的理由。
5、大家要善于學習別人的寶貴經驗,帶著他們的經驗同桌兩人交換角色再來練讀這段對話。
6、這段對話讀了許多遍了,你從這段對話中讀懂快樂什么?
五、學生質疑,設下懸念
同學們真會讀書!具有非常敏銳的眼光,發現了許多很有價值的問題。課后先自己思考思考,下節課我們就圍繞著同學們的問題繼續深入地學習課文,好嗎?
六、課堂練習,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的生字描紅練習。
2、作業: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精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聽寫詞語
二、精讀課文
1.默讀課文,按時間順序把課文分成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從“一天深夜”到“希望車主與我聯系”。
第二部分從“事隔三天”到課文結束。
2.請一個同學讀課文第一部分,思考:作者是在什么情況下碰碎別人車上的反光鏡的'?事情發生以后,他是怎么做的?
3.學生回答問題,教師相繼出示句子:
(1)天很黑,又有點霧,盡管有路燈,能見度仍很差。
①“能見度”是什么意思?
①這天,為什么能見度很差?(深夜,天很黑,又有點霧。)
③請個別同學讀句子,再齊讀。
在這樣的情況下,作者出了點兒差錯,當屬正常。我們看看他是如何處理所發生的情況的?
(2)我環顧四周,看不見一個人,便在路燈下寫了一張字條,壓在小紅車的雨刷下。字條上,我寫明自己的姓名、電話,希望車主與我聯系。
①“環顧”是什么意思?
②在“看不見一個人”的情況下,作者可以一走了之,但他沒有這樣做,而是敢于承擔責任,主動寫下字條,想一想:他為什么這么做?提示:
a.誠實是做人起碼的要求,作者深深地懂得這一點,即使沒有人看見他把別人車上的反光鏡弄碎了,他也能講求誠實,使自己心安理得。
b.假如作者一走了之,他也就可以不負這個責任,但是,他的心里永遠都會有負擔,感到不踏實。
c.誠實的行為是人格力量的象征,這件事顯示了作者的高度自尊,也一定會贏得別人的尊重。(齊讀句子)
4.請兩個同學分角度朗讀“打電話”這部分課文。思考:從作者與車主的通話中,你知道了什么? “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和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
(1)個別讀,齊讀。
(2)談談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提示:
a.誠實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用錢買不來的。作者不小心碰碎了別人車上的反光鏡,沒有人看見,他完全可以不管。但是,誠實在作者看來比什么都重要,這關系到一個人的德行,是一個人立身處世之本。因此,作者把做人誠實看得比一切都重。
b.車主自己換了新的反光鏡,并不要作者賠償,因為作者的誠實讓車主深受感動,從中認識到人和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誠實和信任。反光鏡的價格是有限的,而誠實的美德是無價之寶。
c.因為有了“誠實和信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會變得融洽,即使是兩個陌生人。說明了人們渴望做誠實的人,人們希望周圍都是誠實的人,人們需要與誠實的人相處。
7.車主的這番話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腦海里,我希望這句話同樣也深深地印在同學們的腦海里。
(學生反復朗讀,記住這句話。)
三、總結課文
1.先聽錄音,再朗讀課文。
2.請同學讀黑板上的句子。
3.這篇課文為什么要用“誠實和信任”作題目?揭示:
a.作者以自己誠實的行為得到車主的信任和尊重。
b.車主從作者誠實行動中深受感動,并認識到: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
4.想一想:還可以用什么作題目?(《誠實比金錢更重要》、《誠實的心靈》)
四、作者練習
1.造句。能見度——歉意——
2.收集有關“誠實”的名人名言,并摘抄下來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鞏固練習教學過程:
一、從文中找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熟悉()說謊()家喻戶曉()
二、選擇正確的解釋。
1、他的話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 A、圖章B、痕跡C、留下痕跡D、合
2、請把購貨單據寄來好()讓我把錢寄給你。 A、易于,便于B、很C、友愛D、完成E、使人滿意
三、選詞填空。檢查檢驗畢竟究竟
1、產品經過()符合規格。
2、全校師生進行了一次體格()。
3、這()不是一件小事,還得好好商量一下。
4、你倒說說,你()想干什么?
四、填空
“我”給小紅車主人留下了()與(),這讓小紅車主人很感動。小紅車主人打來電話向我表示感謝,也讓我深深理解:()與()比()更重要。
五、拓展練習。(有關誠實的名人名言。)
1、舉大體而不論小事,務實效而不為虛名。——蘇軾
2、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最老實的人,因為只有老實的人才能經得起事實和歷史的考驗。——周恩來
3、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知板書設計:
20.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
語文小學四年級上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炫耀”、“懂得”造句。
3.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中重點句子的意思。能聯系全文、掌握表現中心思想的句子的含義。
4.憑借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獲得“給予是快樂”的真切感受,激發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思想情操。
教學重點難點
從小男孩的言語行為體會小男孩的心理活動,理解保羅的心理感受。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同學們,當老師表揚你時你什么心情呀?(很快樂、很高興)但有一種快樂,不但表現在臉 上,而且表現在心靈的感應,如春風拂過,漣漪蕩開,這種快樂便是給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給予是快樂的》請同學們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呢?(給予為什么是快樂的?誰給予了誰?)
2.同學們的問題很好,前陣子有個小朋友到老師家做客,老師給他一根芝麻糖,他臉上便笑成了一朵花。這時來了個比他小的小妹妹,也盯上了那根芝麻糖,我讓他分一半給小妹妹,你們猜怎么樣?學生說。
3.是的,這個小朋友還小不懂道理,怎么說他也不樂意把得到的東西送出去。看來我們的課題《給予是快樂的》說起來容易,真正懂得他的意義是不簡單的。課文中的保羅也是如此。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這個故事。
二、揭示課題,解題
1.板書課題:24給予是快樂的
讀題目,讀準字音
2.解釋題意:“給予”這里是指能夠幫助別人,為別人付出勞動,作出奉獻。“給予是快樂的” 就是助人為樂的意思。
三、初讀課文
1.教師播放媒體資源中課件中的范讀動畫,讓學生注意生字、生詞。
2.讓學生小組合作自學課文
(1)畫出課文中的生字詞,并在生字上注音,讀準生字的音,特別注意讀準其中的前鼻音和三拼音。
(2)聯系上下文或查工具書,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炫耀圣誕節轎車兜一圈
(3)給每個自然段寫上序號,讀通課文。
3.檢查自學情況。
(1)讀字詞,理解詞語意思。
(2)指導講這個故事,對于其講的不完整的地方,其它同學待其講完后給予補充。
(3)說一說自已讀了、聽了這個故事后的感受。(學生的感受大部分會集中在對小男孩的感悟上。)
(4)指名分節讀課文
四、再讀課文
1.課文寫了保羅和小男孩的幾次對話?分別是在什么時候發生的?
提示:看車時、坐車出去時。
2.板書:在這兩次對話過程中保羅和小男孩想得一樣嗎?保羅錯在哪里。
在整個事情中,保羅懂得了什么?
讓學生根據板書上的提示,小組合作給課文分段。學生討論。
3.教師提名小組學生回答,教師指導。
提示:(1)第1到7節寫保羅和小男孩在看車時的對話。
(2)第8到11節寫了保羅和小男孩在乘車出去玩時的對話。
(3)第12到13節寫保羅在小男孩的影響下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
五、作業
1.抄寫詞語
2.練讀課文。注意文中人物原話里“我”、“你”、“他”各指代的是什么人。
第二課時
一、齊讀課題。
1.板書:課文中講了把……給予……
請大家再讀課文,看誰找到的答案多?
2.學生討論黑板上的'問題
3.教師提名學生回答,并把學生回答中有價值的內容寫到黑板上
板書:
(1)保羅的哥哥把新轎車給予保羅
(2)小男孩要把歡樂給予弟弟
(3)保羅把自己的歡樂給予小男孩和他的弟弟
二、再讀課文。
1.課文中重點講了哪些內容呢?
提示:小男孩要把歡樂給予小弟弟。
2.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學生交流回答,教師指導。
(1)先看保羅和小男孩在看車時的一段對話,你認為哪句話寫出了小男孩要把歡樂給予小弟弟?
A、“我希望我將來也能像你哥哥那樣。”讀這句話,想什么意思?
B、請你說說小男孩說這句話的目的是什么?
板書:給予
C、保羅聽了這句話為什么很吃驚?
提示:讀文中內容,知道保羅開始以為是小男孩希望有個能給予他新車的哥哥,可現在知道了他并不是想要一個能給予他新車的哥哥,而是想要有能力幫助別人,做一個能給予別人幫助的人,他的思想是多么的高尚啊,所以十分驚訝。
D、理解“不由自主”
這是保羅對小男孩由敬而生愛,所以想到了要帶他坐車出去玩玩。
E、生齊讀課文第1到7節,讀出保羅和小男孩看車時的一段對話,體會小男孩“一心希望給予別人快樂”的高尚的思想。
(2)在乘車出去的路上又發生了什么事情呢?
A、從小男孩的哪句話中可以看出他想把歡樂給予他的小弟弟。
提示:“弟弟,看那新車,是不是跟我剛才告訴你的一樣?這是他哥哥送給他的圣誕禮物。你等著,有一天我也會送你一輛新車。到那時候,你就可以坐在車里,親眼看一看圣誕節櫥窗里那些好東西了!”讀這句話,想想這句話的意思。
B、小男孩在說這句話時心里在想什么?
提示:要把快樂給予弟弟。
C、保羅在沒聽到這句話時,是怎樣想的?
提示:認為這個小男孩想在鄰居面前炫耀一下:他是坐新車回家的。
D、聽了這句話后保羅知道了什么?
提示:他不是想要在鄰居面前炫耀,而是要讓他那腳有殘疾的小弟弟看一看保羅的哥哥送給保羅的新車,并且告訴自己的弟弟,今后他也要送給弟弟一輛這樣的新車,讓他坐在新車里看圣誕節櫥窗里的好東西。
E、保羅知道了這個小男孩的想法,現在會怎么做呢?
讓學生讀課文第12節,用筆圈出寫保羅動作的詞。
下了車抱進了
F、“接下去他們去了哪?”請大家發揮想象。
(3)他們三個人一起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
A、三個人是誰?
提示:小弟弟小男孩保羅
B、三個人為什么難忘這個夜晚,請大家來說說。
提示:小弟弟是第一次這樣乘車親眼看到圣誕之夜的風光而難忘
小男孩是為讓弟弟得到了一次意外的歡樂而難忘
保羅是由于感受到幫助別人的歡樂而難忘
(4)保羅得到了一輛新車,遇到了一個小男孩。你認為什么更使他高興?為什么?
提示:因為他遇到了小男孩,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
三、學了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
1.誰的話讓你感動了。
提示:小男孩
2.那么你現在有什么話要對小男孩說呢?請大家準備一下,把你最想對小男孩說的話寫下來。
四、拓展
1.大家在生活中是否也有因幫助別人而感受到快樂的經歷呢?請部分學生結合生活談一談自已和經歷和感受。
2.有句話說得好“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希望同學們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多給予別人一絲關懷,多給予別人一份幫助,同時也獲得一份真正的快樂,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溫暖。下面請小朋友們閱讀課后“閱讀鏈接”中的小短文《給,永遠比拿愉快》,然后交流各自的理解和感受。
板書設計
語文小學四年級上冊教案7
教材分析:
課文記敘了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鵝追趕,后來在金奎叔的幫助下趕走了鵝,再不怕鵝的故事。本文故事性強,是一篇語言生動、童趣十足、又蘊含一定哲理的文章。
學情分析:
文章內容涉及到動物,會受到學生的喜愛。作者是以孩子的眼光寫了他小時候的事,便于學生與作者心靈對話,產生情感共鳴。因為作者看問題的角度變了,與牛和鵝的接觸的情形前后變化比較明顯,學生也易于理解。從本文獲得的啟示學生可能分析不透,需要在教師點撥,同學間互相交流啟發的基礎上完成。
教學建議:
通過反復讀課文,感悟課文內容,了解課文蘊含的道理。引導抓住一系列動詞體會,在朗讀中加深感受,同時借在讀中比較金奎叔與“我”對鵝的不同態度、鵝對金奎叔與“我”的不同態度、“我”對牛和鵝前后不同態度啟發同學間互相交流啟發的基礎上完成對文中啟示的理解。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的生字、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著抓住有關語句,體會人物的心情。了解課文蘊含的道理。
【過程與方法】
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抓住有關語句,體會人物的心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到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得到的結果也不同。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學會抓住重點詞句,特別是人物動作、語言、神志描寫理解人物的心情,體會文章的'閱讀方法。
難點
理解“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啊”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包含圖片、重點詞句的多媒體課件
學生:收集與課文相關的資料。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的生字、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重難點:
重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難點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示圖導入,激發興趣
1.(課件出示圖片)同學們,讓我們來欣賞兩幅圖片,你看這是什么?(牛和鵝)是的,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鵝有什么特點??
2.(課件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你能說說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嗎?那你覺得這句有道理嗎?
3.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牛和鵝》,看看你會得到什么啟發。(板題,齊讀課題)
4.作者介紹。(對“任”進行正音)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你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畫出帶有生字的新詞,遇到不理解的詞語查查工具書。
生讀文、識字,教師巡視指導,相機板書學生詢問的生字。
2.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適時教讀。
(1)課件出示,指名開火車讀。
(2)男女生賽讀。
(3)指讀象聲詞。
(4)指讀課文中較難讀的詞語。
3.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4.誰來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你能說說課文先寫了什么?接著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
5.指名回答,適時評價。
三、熟讀課文,引導質疑
根據學生質疑,梳理出若干有探討價值的問題。
四、布置作業,鞏固新知
1.抄寫詞語。
2.摘錄描寫生動的語句。
板書設計:
牛和鵝初讀課文→梳理有價值問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著抓住有關語句,體會人物的心情活動。
2.了解課文蘊含的道理,認識到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得到的結果也不同。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學著抓住有關語句,體會人物的心情。
難點
了解課文蘊含的道理,認識到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得到的結果也不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激發興趣
1.復習文中部分詞語。
2.根據上課時學生質疑并梳理出的若干有探討價值的問題,引出本課的閱讀話題。
二、精讀課文,引導感悟
1.作者一開始就點明大家的認識: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那么作者是如何對待牛和鵝的呢?請你讀讀第3、4自然段,畫出描寫作者態度的句子,多讀幾遍。
(生讀,師巡)
2.誰來說說你畫的句子?(指名回答)
同學們找得很正確!就像大家所說的,對于強壯的牛,作者一點也不害怕,可是對于小小的鵝,作者卻害怕極了。后來作者卻改變了自己的看法,請你認真讀讀第5-11自然段,在小組內說說到底是什么事情讓作者改變了看法?
(生讀書,教師巡視指導,小組內互說)
3.誰來說說是什么事情讓作者改變了看法?
(“我們”在回家的路上被鵝追趕,后來在金奎叔的幫助下趕走了鵝。通過這件事讓作者改變的看法。)
4.指名讀第6自然段,畫出描寫鵝的詞語,你體會到什么?
(體會到鵝的不可一世、不怕人;“我”的狼狽不堪,害怕鵝)
你能讀出鵝的不可一世和作者的狼狽不堪嗎?自己練一練,讀一讀。
5.我們害怕鵝,可是金奎叔不怕啊!找出描寫金奎叔的句子。自己讀讀這句話,畫出描寫鵝動作的詞語,你能體會到什么?指導朗讀。
6.不可一世的老雄鵝被金奎叔趕跑了,張開翅膀,連飛帶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塘中。通過這件事,作者對牛和鵝的認識發生了什么變化?請你讀讀11~12自然段,畫出有關的語句。
7.誰來說一說作者發生了什么變化?(指名回答)
作者記住了金奎叔的話,從此對牛和鵝都改變了態度和做法。對牛,不再無緣無故的欺負它;對鵝,也不再怕它。
8.是啊,金奎叔的話讓作者永遠難忘!讓我們來一起讀讀這句話:(課件出示)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啊!
從這句話中,你有什么啟發?誰來說說?(不管別人是怎么看待我們的,只要我們自己能夠正確地、全面地去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就會正確地認識生活。是的,簡單的一句話讓作者改變了一直以來的看法和認識。)
9.在生活中,你遇到這樣的事情了嗎?你是怎樣解決的?(指名回答)同學們結合自己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理解。
三、總結升華
(課件出示)正如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處理問題,就會有不同的答案。面對同樣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見解,這就是平常所說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同學們,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能夠正確、全面的看待問題,正確的認識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你一定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感受!
四、布置作業
1.積累本課的好詞佳句。
2.學了這篇課文,你肯定大受啟發吧!請你用幾句話簡單地寫下來。
語文小學四年級上冊教案8
【教材分析】
這篇講讀課文,按照從整體到部分,再到細節的順序觀察,介紹了爬山虎的特點,著重介紹了它的“腳”。寫了“腳”的生長部位、形狀和作用。教學不僅要讓學生讀懂課文,還要引導學生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抓住事物的特點,去學習寫出內容具體的文章來。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流利的朗讀課文,讀懂課文,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敘述順序,能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2、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培養細致、有序的觀察習慣。
3、背誦3、4自然段。
【教學重點】
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的特點寫好片段的。
【教學難點】
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的。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1、爬山虎的腳爬墻示意圖。
2、一堵墻上的爬山虎。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多種方式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1、謎語:
⑴ 上搭架,下搭架,條條青龍藤上掛。(絲瓜)
⑵ 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掛。(葡萄)
(激發興趣,并從中了解到植物的特點。)
2、導語:
我們種絲瓜和葡萄都需要搭架子,不然,絲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處生長。爬山虎,也是一株軟軟的藤,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處爬,爬到墻上、屋頂上,巖石上,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它有腳。)哪些同學看見過真的爬山虎?你們平時看見的是爬山虎的什么?(葉子)那你們仔細觀察過爬山虎的腳嗎?葉圣陶爺爺就是一個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寫的《爬山虎的腳》。
(拿自己和作者對比,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
3、對課題質疑:
讀課題,想一想,你如果是作者,你會從哪些方面去寫。(葉子、腳的位置、形狀、顏色、怎么爬、腳的變化)葉圣陶爺爺寫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呢?讓我們走進課文。
(置換角色,從課題質疑,可激發探究的興趣,又可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二、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敘述脈絡
1、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在讀中注意這樣兩個問題:
⑴ 圈出課文的生字新詞。
⑵ 課文每個自然段分別寫了爬山虎的什么?
2、檢查交流:
⑴ 請認為自己是學習最認真的一個同學當小老師,領讀詞語:
嫩綠 舒服 均勻 重疊 空隙 漾起 拂過
葉柄 蝸牛 緊貼 蛟龍 枯萎 逐漸 牢固
(學生當小老師,增強自豪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⑵ 你讀懂了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生長得很茂盛。第二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葉子很美麗。第三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腳的生長位置、樣子、形狀。第四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腳是怎么爬的,第五自然段寫了爬山虎腳的變化。
三、自主探究,理解一二段
1、讀第一自然段,你從“滿是”“一大片”中體會到了什么?
爬山虎長得很茂盛,能爬。
2、欣賞爬山虎爬到巖石、屋頂、墻上的圖片。
四、布置作業,重視語言積累
1、抄寫詞語。
2、背誦課文3、4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回顧舊知,進入課文
上節課我們初步了解了課文每個自然段的意思,誰能說說課文介紹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
(葉子,腳的樣子,怎么爬的和腳的變化。)
二、自主研讀,交流收獲
1、你對爬山虎哪一個方面最感興趣,就請選擇其中的一個自然段仔細讀一讀,畫一畫,議一議,看看你有那些感悟和收獲?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學習。
(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意識和習慣,打破傳統“串講”形式,以學生自主閱讀為主,充分讓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
2、匯報交流:
⑴ 交流話題一:在寫爬山虎的葉子的這一段你什么收獲?
喜歡寫爬山虎葉子的同學請舉手。
在第二自然段,你覺得葉子美在什么地方?(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漾起波紋,好看得很。)你能讀出風輕輕拂過葉子,葉子像波浪輕輕漾起的感覺嗎?這是一種動態的美。還有哪句寫出了葉子的靜態美?(“那些葉子綠得那么新鮮,看著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不留一點空隙。”)為什么覺得這樣的葉子給人以美的享受?(綠得新鮮,鋪得均勻,排列整齊不重疊。)那誰能讀出葉子這種綠的美,密又勻稱的美來呢?觀察葉子中,葉圣陶爺爺還觀察到了葉子顏色的變化,葉子的顏色是怎么變化的?(剛長出來的葉子是嫩紅的,沒過幾天是嫩綠的,長大的葉子綠得很新鮮。)葉子的顏色變化也很美啊,誰能讀出這種美來?老師為你們配上音樂和爬山虎的各種圖片,能讀得更美嗎?
(處處注重了讀,在朗朗的讀書聲中,學生獲得了美的體驗,激發起對美、對大自然的向往,也充分感受到語言的美。)
⑵ 交流話題二:爬山虎腳的位置、形狀、顏色是怎樣的呢?
爬山虎的葉子這樣的繁茂、美麗,充滿勃勃生機,跟它的腳有著很大的關系。出示圖片:誰能說說爬山虎的腳長在什么地方?腳的樣像什么?顏色是怎樣的?課文是怎么寫的?再讀一讀。把腳的樣子比作什么?把腳比作蝸牛的觸角,使人一看就知道很細。這么細的腳,作者都仔細看過是枝狀的,并數了有六七根,說明葉圣陶爺爺觀察得很仔細多具體啊!作者寫爬山虎的腳更能看出他觀察十分細致了。
(圖文結合,不僅體會到語言的生動,還了解作者的觀察很細致。教給學生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⑶ 交流話題三:怎么爬的?
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用了哪些十分貼切的動詞寫出了爬山虎爬的過程?(觸、巴、拉、貼)“一腳一腳”換成“有步一步”有什么不同?看課件演示爬山虎爬的過程。
(抓住重點詞句去體會,又以多媒體直觀演示,突破了教學難點。)
⑷ 交流話題四:爬山虎的腳有什么變化呢?
誰能匯報你讀這段的收獲?(沒有觸著墻的,枯萎了,觸著墻的,腳巴在墻上的相當牢固。)“……要是……休想……”說明了什么?可見爬山虎的腳巴住墻是多么牢固啊。風能掀下它,不讓它繼續往上爬嗎?雨能阻擋它向上攀登嗎?可見爬山虎的腳具有多么不屈不撓的攀登精神啊!現在你對爬山虎的腳產生了什么新的感受?請帶著這種感受再讀最后一自然段。
(語文教學要有人文性。在自然現象中滲透人文熏陶,在讀中不知不覺內化了語言,積累了語言。)
三、引導發現,總結寫法
1、本文的課題是《爬山虎的腳》,作者對爬山虎的腳作了十分具體的介紹,那為什么又寫了爬山虎的葉子?
(因為人們主要觀賞的不是爬山虎的腳,而是爬山虎好看的葉子。)
2、你從作者觀察爬山虎中受到那些啟發?可以結合句子來談嗎?
⑴ 觀察細致。
⑵ 要抓住特點觀察。
⑶ 要注意事物的細微變化。
(在理解課文的同時,也讓學生了解到具體的觀察方法,使理論和實際例子相結合,學生更容易掌握。)
四、拓展文本,課堂延伸
1、仿照《爬山虎的腳》作者的觀察方法,觀察一種植物,先從遠處看,再從近處看,特別要仔細觀察它的莖、葉、花,看看有什么特點,再把它具體寫下來。
(讀寫結合,學有所用,既是對原有知識的鞏固,又讓學生在練筆中提高了寫作能力。)
2、課外查詢資料:
⑴ 本文作者葉圣陶的生平。
⑵ 爬山虎的有關知識。
(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語文的.學習需要課堂外更廣闊的學習空間,而查閱資料,就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不斷促進學生的發展。)
【板書設計】
爬山虎的腳
葉子美:嫩紅 嫩綠 綠得新鮮 勻稱整齊
腳的位置、形狀、顏色
腳怎么爬:觸--→巴--→拉--→貼
腳的變化:牢固 萎了
【課后評析】
一、把學習的主動權始終還給學生
為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激發他們的興趣,我以趣味謎語、親切談話、課題質疑的形式激發他們探究渴望能的欲望。請小老師帶讀生字,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學習,給他們充分讀、思考的時間,都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二、還語文課堂以朗朗的讀書聲
閱讀教學要以讀文本,要讓書聲成為課堂的主旋律。課始,學生初讀,掃除生字障礙,理清了課文脈絡。接著讓學生選擇最感興趣的段落去讀去思考和感悟。在理解葉子的動態美和靜態美后,配樂和畫美讀,在讀中培養了語感,在讀中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在滲透爬山虎腳的攀登精神后,讓學生再讀,學生就會感受文字富于生命氣息,獲得了情感的體驗。
三、讓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有機結合
本教學比較好地實現了信息技術和理解內容的結合。如果課件出示過早,那些直觀形象的畫面容易代替學生的思維,代替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我在教學適宜時機運用多媒體,提高了教學效率。
1、再現美景,激發情感:
在學生充分通過語言文字品味爬山虎葉子的美麗之后,為了進一步激發情感,在音樂聲中邊請學生欣賞爬滿山坡、墻頭、巖石的情景,邊請學生有表情、有節奏地朗讀,使形象與情感融合,獲得美的熏陶。
2、再現過程,突破難點:
爬山虎腳的位置、樣子、顏色以及它是怎么一步一步往上爬的?這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我在學生自己讀、畫、議的基礎上,再適時機地出示爬山虎腳的位置、顏色、樣子和它向上爬的過程,這些形象直觀的畫面,學生很容易地理解了難點,達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從中感受到要相信學生,把課堂交給學生,把讀書權交給學生,把說話權給學生,把選擇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充分的閱讀、感悟、思考、質疑、解疑,這樣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再是在老師的牽引下被動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利用多媒體創設情景,突破難點,在讀懂內容基礎上,進行相應寫的訓練,使課文中的觀察和寫作知識實現遷移,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語文小學四年級上冊教案9
【題目】
《父親的菜園》
【課時安排】
1課時
【學習目標】
1、認識課文中的6的生字;
2、熟讀課文,通過語言和行動體會父親堅韌的優良品質;
3、感情朗讀課文,感受父親對勞動、對土地深厚的感情;
【重點難點】
重點:能抓住描寫父親言行的句子,體會他的作用。
難點:學習父親不怕艱辛和困難、堅持不懈的好品質。
【課前準備】
課件
【學案】
一 、自讀導航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流利、有感情。
2、勾畫出生字詞語,將生字注上拼音,小組長檢查,全班訂正。齊讀詞語。
3、再讀課文,提出疑問,小組收集整理問題。
二、合作交流,點撥釋疑
1、父親是在什么情況下決定開墾菜園的?
這里作者用了什么樣的修辭手法?有什么好處?
2、父親為什么要在荒坡上開墾菜園?家人的態度如何?父親的態度又是怎樣?
3、現在,父親的菜園是什么樣子的?
4、精讀文本
父親的菜園由一塊荒涼的坡地變成了一塊碧綠的翡翠, 在這個過程中父親首先遇到了什么困難?他是怎么做的?后來呢?(學生分小組討論,并在書本上批注,然后分小組匯報。)
5課文中有許多描寫父親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找一找,畫一畫,同桌交流,從這些詞句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三、語言積累與運用
選擇你最受感動的語段摘抄下來。
推薦課外閱讀《愚公移山》。
【導案】
一、編制學案、課前預習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流利、有感情。
2、勾畫出生字詞語,將生字注上拼音,小組長檢查,全班訂正。齊讀詞語。
3、再讀課文,提出疑問,小組收集整理問題。
二、合作交流,點撥釋疑
1、父親是在什么情況下決定開墾菜園的?
(因為新修公路是我家失去菜園,而普通農家能吃的菜只有新鮮的蔬菜,沒有新鮮蔬菜就只剩下飯,如何下咽?就等于嬰兒斷了奶。)這里作者用了什么樣的修辭手法?有什么好處?(把沒有蔬菜的農家比作斷了奶的嬰兒,這個比喻句說明新鮮蔬菜對于農家生活來說是多么重要。)
2、父親為什么要在荒坡上開墾菜園?家人的態度如何?父親的態度又是怎樣?(因為在我們這里要找一塊地當菜園是相當困難的。山坡上盡是石塊,而父親要去開墾,全家人感到很驚訝,認為父親是在做一件不可能的事)父親的態度很堅定。(堅毅)
3、現在,父親的菜園是什么樣子的?(原本貧瘠的死黃土變的黑亮,遠遠望去,就像一塊碧綠的翡翠前在荒涼的山坡上。那一塊坡地,仍是我家的菜園。春有菠菜、萵筍一年四季都是一片誘人的翠綠。)
4、精讀文本
父親的菜園由一塊荒涼的坡地變成了一塊碧綠的翡翠, 在這個過程中父親首先遇到了什么困難?他是怎么做的?后來呢?(學生分小組討論,并在書本上批注,然后分小組匯報。)
①父親每天就直到才,通過一個星期起早貪黑地勞動,才開出了三四分的黃土地,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在山坡上開出了一塊作為菜園的基地。(開墾荒地
②當暴雨沖走泥土后,父親從山腳下把土一筐筐地挑上去,為了填土,父親累得雙肩紅腫,雙腳起泡,靠自己的身體,在巖石之上創造了一塊菜園。 (壘石挑土)
③為了育肥土地,把自己的勞動成果──豌豆翻進土里,還四處拾糞,精心侍候,使土地變得肥沃,讓全家人擁有了一個四季常青的菜園。(豌豆肥田、拾糞肥田)
5課文中有許多描寫父親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找一找,畫一畫,同桌交流,從這些詞句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三、語言積累與運用
選擇你最受感動的語段摘抄下來。
四、課外延伸。
推薦課外閱讀《愚公移山》。
板書設計:
28父親的菜園
荒涼的坡地 → 精心伺候 → 碧綠的翡翠
↓ ↑ 勤勞執著
開荒墾地 拾糞肥地 不畏艱辛
↓ ↑ 堅持不懈
壘石填土 → 豌豆肥田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8個生字。
2默讀課文,從描寫父親言行的詞句中體會父親堅韌的品質和對土地的熱愛。
二、教學過程
1、教學時,先讓學生讀讀閱讀提示,說說本課的閱讀要求。然后按照要求自讀課文,邊讀邊在書上做記號和批注,要把描寫父親言行的詞句畫出來,然后在小組里交流,并把小組里不能解決的問題記下來。
2、父親是在什么情況下決定開墾菜園的?課文就這個問題有清楚的說明,父親是在新修的公路使我家失去了菜園的.情況下決定開墾新的菜園的。他又是怎樣開墾菜園的?課文就這個問題講了四點:
(1)在我家后面的山坡上,選擇了一塊相對平緩的坡地,作為菜園的基地。
(2)在坡地的邊緣砌了一道高高的石墻,再從山腳下把土一筐一筐挑上去,蓋住了那些可怖的巖石。
(3)當菜園長出了一片綠綠的豌豆的時候,父親卻把那一片豌豆全翻在泥土里去肥土。
(4)四處拾糞,伺候這塊菜園。
3、從描寫父親言行的語句中體會到父親勤勞、堅韌的品質是教學的重點。可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來體會,然后說說從這些句子中感受到什么。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做適當梳理。
(1)決定開荒。父親堅毅地說:‘我們去開荒!’(勤勞)
(2)開墾荒地。每天天還沒亮,父親就扛著鋤頭、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著一擔柴草回家來。(勤勞、吃苦)
(3)壘上石塊。父親沒有氣餒蓋住了那可怖的巖石。(堅忍不拔)
(4)種上豌豆。當我問能否長出豌豆,父親信心十足地說:‘當然能!’(對土地的信賴)
(5)豌豆肥田。父親說:‘肥土吧。’(對土地的保護、熱愛)
(6)拾糞肥田。有時候我在山坡上放牛,尿憋急了,父親也要我跑到菜地里去撒。(節儉、對土地的熱愛)
語文小學四年級上冊教案10
教學設想:
根據童話故事的特點,本教學設計力求創設情境,引領學生走進童話世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把讀書的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讀書活動中,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教學過程:
一、問題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安徒生寫的童話《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課件出示課題:《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齊讀課題。)
2.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學生自由表達。)
二、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同學們都很善于提出問題,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首先,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作者。(課件出示作者資料)
1.咱們再一起來學習一下本課的生字。(課件出示生字)
2.下面請同學們自讀一下課文。
3.課件展示要求:
(1)那粒最小的豌豆有沒有實現自己的愿望呢,拿出課文標上段號。
(2)學生讀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小豌豆是怎樣長大的小姑娘又是怎樣長好的小組合作完成填空。 小豌豆剛到長滿青苔的窗臺上住下時,小姑娘(病得可厲害了)。 小豌豆長出了小葉子,小姑娘(心里真高興)。 小豌豆沿著線猛勁兒長,小姑娘(臉色好多了,還能自己坐上一個鐘頭呢)。 小豌豆開出一朵嫩紅色的`小花,小姑娘(臉上放出健康的光彩,眼睛發著亮光)。
三、細讀童話,理解內容
(一)邊讀邊思體會情感根據板書提出問題。 學到這里你們有什么想法,學生自由提問并通過重點研讀課文段聯系上下文閱讀解決問題。隨機朗讀。 (讓學生體會到:小豌豆的長大滿足了小姑娘的愿望,使她鼓勵起了戰勝病魔的信心,朗讀指導學生讀出驚喜的感情)
(二)想象說話:小姑娘看見了綠色心里真高興。小豌豆爬上了窗臺看見了小姑娘。小姑娘看見小豌豆開出一朵嫩紅色的小花心里真是高興極了。小姑娘對小豌豆有著怎樣的感情,小豌豆又是怎樣說的呢。 獨立說話練習:小姑娘對著小豌豆微笑。學習、段理解作者對五粒豌豆的兩種態度小結。當小豌豆開出嫩紅色的小花時小姑娘的生命之花也隨之綻放了。
四、總結全文
我們通過本課的學習,感受到了愛的幸福,愛的神奇,同時更感受到奉獻愛是最崇高的、最偉大的。只要我們都獻出一份愛心,世界將處處充滿愛!
語文小學四年級上冊教案11
【學習目標】
1、通過多種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話故事的特點。
2、積累詩中優美語句,為創作童話提供參考。
3、交流閱讀本單元課文和開展綜合性學習的收獲,提升對童話的認識。
4、在寫童話、講童話、演童話過程中,激發創作童話的興趣,訓練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課前準備】
搜集有關童話故事的插圖與資料。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我的發現 日積月累
一、播畫面,猜名稱
1、猜一猜:
投影童話故事插圖,讓同學看插圖,說出童話故事名稱,如《白雪公主》、《小紅帽》、《青蛙王子》等。
2、賽一賽:
你還能說出哪些童話故事的名稱?看誰說得多。
3、贊一贊:
是啊,正是這許許多多美妙的童話故事隨同著我們的生長,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童話世界,去感受它的美妙與神奇吧。
二、議一議,找特點
1、讀了那么多的童話故事,你們有沒有注意到童話故事在編寫上有些什么特點嗎?
2、同學自由暢談。
3、有兩位細心的同學也有他們的發現:
引導學習“我的發現”:先快速默讀,再男女生分角色讀小林和小冬的對話。
4、歸納童話故事編寫的特點,教師投影:
《童話故事編寫歌》
編寫童話請記住,
主人公呀不簡單,
要有言行和思想,
結合生活想情節,
(擬人、夸張)
故事當中蘊道理
無拘無束去創作。
5、只要我們善于想像,大自然中的許多事物就會美妙無比。學習“日積月累”中的詩歌《雨中的樹林》:
自由讀──齊讀──師生合作讀。
6、結語:
同學們,希望你們以后能以想像為船,夸張為漿,擬人為帆,駛進迷人的童話海洋吧。
第二課時
口語交際與習作
一、談話激趣
以前我們在他人編寫的童話故事里感受到了快樂,這節課,讓我們來嘗試自身去編寫童話故事,相信我們能用我們的手我們的口,營造一個美麗的童話王國。
二、想一想,編一編
1、齊練《童話故事編寫歌》,再次明確編寫要求。
2、自身創編一個故事:
內容提示:
⑴ 可選擇幾種動物。
⑵ 可選擇幾件物品。
⑶ 也可續編小木偶的故事。
三、講一講,評一評
1、把你的故事講給好朋友聽。
2、把你的故事講給全班同學聽:
講故事者要求:大膽、大方、大聲;抓住故事主要內容。
聽眾要求:認真聽,給評價。
3、總結經驗,聽取建議,再次準備。
四、演一演,練一練
1、自由組合小組,從本組同學所編的.童話故事中選大家最喜歡的一個故事,自導自演。
2、在班上扮演,評出最佳劇組和最佳演員。
五、寫一寫
1、教師動員:
同學們大膽的創編,動聽的講述,出色的扮演,讓我們在童話王國里快樂的漫游。下面,讓我們拿起筆,把這些有趣的童話故事寫下來,我們把它組稿為《童話天地》,讓更多的人一起來分享我們的快樂吧。
2、同學動筆作文。
語文小學四年級上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自主學習8個生字(包括1個多音字“勁”),練習寫8個字,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把握課文結構,了解作者家鄉小橋的特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江南水鄉的優美景致。
4.品味課文語言,體會作者懷念家鄉的橋、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在閱讀、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積累、感悟、運用語言。
教學難點
領會“長相憶,最憶家鄉的橋”的豐富含義。
教學準備
1.推薦誦讀王維的《歸嵩山作》一詩,了解詩意。
2.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啟發,入情入景。
師:同學們,有這樣一位作家,他離開故鄉江南一別就是幾十年,每次與朋友談起江南,故鄉的人、故鄉的景始終盤旋在他的腦海,尤其是家鄉的橋,于是他便提起筆來寫下一篇文章——《家鄉的橋》。
板書課題(學生跟著書寫):家鄉的橋。
二、自讀欣賞,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教師提出自讀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生字聯系上下文想一想或參考認字表認識。
(2)讀讀想想:家鄉的橋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拿筆在相關的地方做上記號。
(3)聯系全文思考:作者是帶著怎樣的心情來寫這篇文章的?
2.小組內交流自讀體會。
三、品味語言,積累運用。
1.選擇你最喜歡的一部分重點學習。
學習提示:(1)讀一讀這一段。
(2)想一想:這段主要講了什么?
(3)說一說:你最喜歡哪些詞語?
2.圍繞“家鄉的橋”,學生交流印象最深、最喜歡的內容。
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自主匯報,隨著學生的匯報教師可以出示輔助課件,相機談話,指導朗讀、訓練朗讀、啟發思考。
如“橋名”一自然段:
(1)學生念橋名。
(2)教師引讀文中描寫橋名的語句。
(3)師:和唐詩有關的橋是什么橋?(如意橋)
有誰知道王維的這首詩?出示王維的《歸嵩山作》。學生自讀。鼓勵學生課后找到這首詩學一學。
(4)出示橋的圖片(或多媒體課件),學生欣賞不同字體的'橋名,念橋名。
切斷課件畫面,認識字體:說一說你認識哪種字體?最喜歡哪種字體?能不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飄逸瀟灑、剛勁雄健等)指導讀出這兩種詞不同的感受來。指名讀,男女生賽讀。
(5)了解橋名中的故事:(師講震龍橋的故事)請你猜猜那些橋名里面又含有什么故事呢?
(6)同桌對讀,再一次整體感受、體會這一自然段。
……
其他部分的教學:
第三自然段:隨著學生的匯報出示相關資料,欣賞、想象家鄉小橋的造型;品讀課文語言,選擇感興趣的橋自己當導游來介紹介紹。
第五自然段:匯報朗讀;交流討論;指導朗讀。
四、總結課文。
1.配樂齊讀全文。
2.歸納板書,梳理課文。
五、作業參考。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自學生字,選你喜歡的幾個生字寫一寫。
3.搜集資料,了解你家鄉的一處景觀。
第二課時
一、識字與寫字。
1.認讀詞卡、檢測識字。
重點指導“鑿”字的字形:讓學生通過多種方法來記憶字形;積累“墓”的姐妹字,如:“幕、慕、募、暮”等。
2.寫字練習:“派”“婆”。
學生觀察,說一說寫的時候應注意什么。
學生寫字,教師巡視,隨時評價,寫完做總結展評。
二、同桌對讀課文,互相檢測讀文情況。
檢測三級標準:正確→流利→有感情。
三、整體把握課文。
1.配音樂,男女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討論問題:作者是帶怎樣的心情來寫這篇文章的?
理解:長相憶,最憶家鄉的橋。
3.創設情境,表達感受。
(1)你想對作者家鄉的橋說些什么?
(2)說說自己家鄉的橋。
四、片段練習:學習課文的寫法,寫一段描寫自己家鄉一處景觀的話。
建議:可以根據你搜集的資料完成,描寫同一景觀的伙伴可以聚在一起共同完成一篇,寫完后有針對性地講評總結。
五、再次齊讀課文,讀出熱愛之情。
語文小學四年級上冊教案13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認讀并理解部分詞語“呼風喚雨、依賴、農耕社會、騰云駕霧、洞察、探索”。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根據語言現象,進行語言、說話訓練,以達到積累的目的。
3、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熱愛科學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體會語言簡潔與條理清楚的過程中,感悟語言、積累語言,了解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是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爺爺特意為我們四年級小朋友寫的《呼風喚雨的世紀》。
(1)解詞:看到“呼風喚雨”,你想到什么?為什么?
(2)世紀呢?一個世紀多少年嗎?我們現在幾世紀?剛剛過去的是20世紀。從1900——1999年。(你真了不起,知識面還真廣!)
想不想知道路甬祥爺爺寫了些什么?趕緊讓我們打開課文讀一讀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順,把生字讀準確,讀不通順的或是比較拗口的地方標注一下,并且多讀幾遍。
2、反饋難讀的句子,在反饋的過程中讀詞并理解。(你覺得哪些句子第一次讀的時候比較拗口?)
(1)在20世紀一百年的時間里,人類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獲得那么多奇跡般的、出乎意料的發現和發明。
(2)正是這些發現和發明,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
這句話到底該怎么讀,聯系上下文,讀讀第三自然段,自由讀,讀出不同的感受,讀出正確的理解。是的,達到了一百萬年以上的才是上百萬年!
指名讀,齊讀第四自然段,帶上筆畫畫哪些是發明,哪些是發現?你知道了嗎?什么叫發明?什么叫發現?
指導:長句難讀,但有些句子不長,它的標點特別,這樣的句子讀好了,有一種情感就會油然而生!
出示:是誰來呼風喚雨呢?當然是人類。靠什么呼風喚雨呢?靠的是現代科學技術。
自由讀——學生問師答——交換讀——學生自問自答——讀出來了嗎?一種什么情感?板書:設問
在反饋難讀的句子的過程中,把“引用”這一方法也帶過。
3、咱們差不多又把課文讀了一遍,路甬祥爺爺到底寫了些什么內容?
其實大家表述的不外乎就是“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齊——指——指——指,有問題嗎?“為什么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三、精讀課文,感受內容。
快速讀課文,找一找、畫一畫哪個地方最能體會到20世紀是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學生默讀,點畫文句。
預設一:
出示:20世紀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秘;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等,日益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聯系緊密的“地球村”。
1、自由讀。
2、再讀(以師生接讀的形式),20世紀人類登上——,潛入——,洞察——,探索——。
3、這么一讀,你感受到了什么?……再來讀一讀,把你們的感受帶進去!
4、你們還發現了什么?(動詞)我們也用上一些動詞來說說20世紀的其他發現和發明。同桌討論一下。
5、繼續接讀,20世紀,……等,這個等里還有什么?預設:舉例
出示讀: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齊讀。
預設二:
出示: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出示)
1、導:是呀,這就是二十世紀,短短100年可以擁有那么多的成就,真可以用——齊讀。
2、簡介:這句詩原是唐朝詩人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的一句,用來形容邊關下大雪后的景象的。齊讀。
3、為什么這句詩被作者引用到課文中來了呢?學生說。
4、這是用了詩人的語言來描述,你能不能用咱們自己的話來描述?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形容。
預設三:
那你們有沒有發現,課文是寫20世紀的這個社會,卻寫了20世紀以前的社會,你們發現了嗎?這是為什么?(對比)讀句子,20世紀前的社會是一個什么社會?板書:農耕社會(耕)
1、農耕社會是一個怎樣的社會?
2、交流拓展:
讀好文中句:那時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就直接讓學生接說沒有——沒有——沒有——
想象:孩子們,沒有這樣的東西,你的腦海里會出現怎樣的畫面,老師給你句式想象:?在農耕社會里,人們沒有(),只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農耕社會什么都沒有,人們的生活多么不方便)于是古人充滿了幻想,他們幻想有——
古代有哪些幻想變成了現實?千里眼——順風耳——騰云駕霧——千里馬——嫦娥奔月
作為生長在二十一世紀里的孩子,請你再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你會怎么讀?
四、寫話訓練。
20世紀的科學發明和發現真是奇跡,讓人出乎意料。它讓我們的生活舒適和方便,連過去的王公貴族想也不敢想,那么給我們帶來了哪些舒適和方便呢?這兒路甬祥爺爺沒有舉例子,我們來舉個例子說說,活學活用!老師這兒有一個小小的提示:當我看電視時,只需輕輕地按動遙控器,清晰的畫面就會展現在眼前;當我……
交流學生寫話。
小結:回顧20世紀的百年歷程,科學的確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神話,它為我們創造著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美好的生活!所以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課前我們提的那個問題你明白了嗎?
回文第一自然段,再讀第一自然段。
(自豪地讀,驕傲地讀)
20世紀已經過去了,那就讓我們帶著憧憬,暢想21世紀吧
語文小學四年級上冊教案1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生字、詞語。
2.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體會作者心情的變化,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過程與方法】
1.理解文章內容,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2.抓住主要內容體會作者刻畫人物的語言魅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反復的朗讀中體會游戲中蘊含的道理。
2.讓學生體會作者對童年的眷戀,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豐富情感體驗,更深刻地感受正在經歷著的童年生活。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引導學生隨著作者的敘述,在頭腦中想象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從而感受作者情感的變化,并在學習中提出問題。
難點
在品讀課文中,學習梳理問題,解決問題,理解和體會“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義。
教學準備:
老師:準備有關高洪波的錄像資料、圖片、多媒體課件。
學生:課前查閱高洪波的相關信息。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生字、詞語。
2.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在自己體會比較深刻的地方作批注。
3.培養學生在學習課文時開動腦筋,積極思考。
教學重難點:
重點
了解課文內容,對自己理解深刻的句子作批注。
難點
培養學生在學習課文時開動腦筋,積極思考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掌握詞語
本課中用了很多成語,把自己喜歡的成語抄寫下來。
二、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請你從中找出描寫戰斗性強的詞讀一讀,讀這些詞語你有什么感受?
2.簡介作者高洪波,看多媒體課件,從這些詞語中你能看出小作者有怎樣特點。
3.默讀課文,在自己體會比較深的地方作批注。
三、梳理文章的脈絡
根據提綱把文章分成下面幾部分。
1.陀螺的'名字
2.陀螺制作方法
3.陀螺的玩法
4.“我”制陀螺
5.叔叔送“我”陀螺
6.陀螺給“我”帶來歡樂和自豪
7.明事理
四、抄寫本課的生字詞
抄寫本課的生字詞并識記。
板書設計:
陀螺
毫無怨言??重整旗鼓
不甘人后??好勝心強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抓住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心情變化。
理解和體會“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抓住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心情變化。
難點
理解和體會“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
一、回顧上節內容,提出本節學習要點
二、賞析文章語言美
1.玩陀螺曾經由于什么原因讓“我”感到懊惱?又是怎樣從懊惱變成了自豪? (學生自由討論,教師隨機引導)
2.教師引導從關鍵語句來體會情感的變化。你能找到描寫從懊惱到自豪的這一情感變化的文字嗎?
(1)“為此不知挨了多少責罵,可仍然不肯住手。然而一個孩子無論如何是削不出高質量的陀螺的,因此,曾有很長一段時間我的世界堆滿烏云,快樂像過冬的燕子一般,飛到一個誰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把“快樂”比作“過冬的燕子”這一修辭手法)
(2)“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處于恍惚的狀態,老想象著那只陀螺英武的風姿。”
(幸福得感覺有點不真實)
(3)“尤其當我看到這枚‘鴨蛋’的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滾珠時,更是手舞足蹈,恨不得馬上在馬路上一顯身手!”
(極度的興奮)
(4)“我的陀螺剛一露面,就招來了一頓嘲笑。”(突出陀螺的丑,不倫不類,士氣也大受挫折)
(5)“這真是個輝煌的時刻!我嘗到了勝利的滋味,品到了幸運的甜頭。無意中獲得的‘榮譽’,雖然小如微塵,對于好勝的孩子來說,也足以陶醉許久了——直到現在我還能興致勃勃地寫下這些文字,便是一種有力的證明吧!”
?3.你們能通過朗讀來體現我從懊惱到自豪的這一情感變化嗎?(指導有感情的朗讀文字,分別讀出懊惱、自豪的語氣。)
4.“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這句話你怎么理解??
5.小結:一個不起眼的小陀螺主宰了“我”童年的憂傷與歡樂。與它相伴,“我”的童年生活無比精彩。
三、朗讀句子,學習寫作方法
教師總結寫作方法。
1.用成語進行描寫,生動。
2.使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傳神。
3.注意刻畫人物的心情。
四、 談談文后的體會
讀課文最后一句話,你有什么體會。這句話在文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表面寫的是陀螺,更像是說誰呢?談對自己的啟示。
板書設計:
陀螺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
不能只看外表
教學反思:
童年生活,因為無憂無慮而快樂,因為有了夢想而精彩,通過這篇課文,我們看到了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一種難言的親切感和溫馨會久久地縈繞在我們心頭。在學習課文時,我引導學生感受童年的美好,享受童年,珍惜童年,并在閱讀中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詞句,體會詞句表達的感情,豐富語言積累;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培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學生在讀中思考,讀中明理。
語文小學四年級上冊教案15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暮江吟》古詩,理解詩句的意思。
(二)有感情地朗讀詩句,體會每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想象詩中描寫的情景,理解詩句的意思。
三、教學難點
體會每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課前老師讓大家復習或收集一兩首唐代詩人白居易、王維、李白的詩,你們完成了嗎?(檢查二三人),今天,我們再學習著重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講讀第一首古詩《暮江吟》。
1.初讀指導,理解詩句意思。
(1)解題。板書題目:《暮江吟》
這首詩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寫的。詩中描寫了深秋的時候,從日落到夜晚江上的'景色,表達了作者愉悅的心情。題目的意思是:吟詠暮色降臨的江上景色。暮,傍晚。吟,吟詠,作詩。
指名讀題,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題目的意思。
(2)教師范讀。(注意生字、新詞。)
(3)指名學生試讀。
思考:這首詩寫了什么內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學生試講,逐句理解,教師點撥。
①一道殘陽鋪水中(殘陽:指快要落山的太陽。鋪:展開,鋪展。這里是斜照的意思。句意:夕陽的余輝斜照在江面上。)
②半江瑟瑟半江紅(瑟瑟:這里指碧綠色,形容未受到殘陽照射的江水所呈現的顏色。句意:江水有一半是綠色的,有一半是紅色的。)
③可憐九月初三夜(可憐:可愛的意思。九月初三:指農歷九月初三,這時已進入深秋季節。句意:九月初三,這深秋的夜晚多么可愛啊!)
④露似珍珠月似弓(似:好像。"月似弓",農歷初三晚上,是月牙開始出現的日子。月牙好像一張彎彎的弓。寒露降臨,附著在樹葉和草叢上的露珠,在月光的映照下,就像閃閃發光的珍珠。句意:露水像珍珠一樣晶瑩,月牙彎彎像弓一樣。)
2.精讀訓練,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1)指名朗讀。
(2)思考議論,加深理解。
①第一句,用了一個"鋪"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突出了江水的平靜,夕陽的美麗。"鋪"在這里是斜照的意思。)
②讀"可憐九月初三夜",體會"可憐"在這里的意思。("可憐"一詞表達了詩人對九月初三這個深秋的夜晚的留戀、喜愛。當時詩人的心情是十分愉快的。正因為喜愛,他才從黃昏到入夜,久久地停在江邊觀賞景色。)
③詩人在詩中運用了兩個貼切的比喻,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作者抓住了事物的特征,用了兩個貼切的比喻,寫出了江邊美麗的月夜景色。)
(3)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①輕聲自讀,想象詩的意境,說說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②指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注意節奏和韻味。
【語文小學四年級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01-25
蘇教版小學語文上冊教案01-09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語文教案01-01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案01-16
語文小學四年級上冊教案01-22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3-01
語文教案小學上冊教案01-02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15篇01-25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14篇02-08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15篇)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