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種子教案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的種子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科學的種子教案1
植物是孩子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貼近生活,對植物奧秘的探索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在奇妙的植物王國中,蘊含著許多的奧秘,其中種子傳播就是其中的一種。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種子的不同傳播方式。
2、產生探索植物種子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種子的旅行
2、種子旅行配對圖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師:你們都去旅行過嗎?用什么方法去旅行的?
2、師:今天呀,范老師請來了一些好朋友,它們也想去旅行,你們愿意幫助它們嗎?
3、出示PPT課件:看,誰來了?
4、師:認識它們嗎?誰能來說說它們叫什么名字?(蒲公英、蒼耳、蓮子)
歸納提升:蒲公英、蓮子和蒼耳,它們都是植物的種子。
二、認識種子不同的傳播方式
1、師:這些種子都一樣嗎?它們有哪些區別?
歸納提升:這些種子大小不同、顏色不同、形狀也不同,有的是毛茸茸的、有的是滑溜溜的、有的是帶鉤還長刺呢。
2、師:這些小種子呀迫不及待的要開始自己的旅行了,它們要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鉆進土壤里,吸取著陽光和雨水,落地、生根、發芽。但是,小種子沒有手也沒有腳,它們要怎樣才能開始自己的旅行呢?
追問:有哪些方式可以幫助種子傳播到四面八方呢?
3、借助多媒體課件,幫助幼兒認識蒲公英、蓮、蒼耳等植物的傳播方式。
☆ 蒲公英旅行
(1)師:咦,是誰在說話?
《蒲公英的自述》:我是一顆蒲公英的種子,有一朵毛絨絨的小花。微風輕輕地一吹,我離開了親愛的媽媽。飛呀飛呀,飛到哪兒哪兒就是我的家。
師:啊,原來是蒲公英的種子在說話,你們聽清楚它說了些什么?
(2)追問:風真的能幫助蒲公英去旅行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播放flash)
(3)追問:為什么蒲公英的種子會隨著風兒去旅行呢?
歸納提升:因為蒲公英的種子很輕,并且有絨毛,像一把降落傘,所以蒲公英就是靠風來幫它旅行的,風能幫助蒲公英傳播種子。
☆ 蓮子旅行
(1)師:誰能幫助蓮子去旅行呢?
(2)師:聽,這是什么聲音?(播放流水聲)
追問:為什么蓮子會隨著水流去旅行呢?
歸納提升:原來蓮蓬像小船一樣能浮在水上,蓮子落入水中,順著水流到別處去安家,蓮子就是靠水來幫它旅行的,水能幫助蓮子傳播種子。
☆ 蒼耳旅行
(1) 師:蒼耳旅行要靠誰來幫忙呢?(播放flash)
(2) 追問:為什么小動物能幫助蒼耳去旅行?
歸納提升:蒼耳渾身長刺,容易沾到動物和人身上,動物和人走到哪兒,就把它帶到哪兒,所以動物和人都能幫助蒼耳去旅行。
☆ 鳳仙花種子旅行
(1) 師:我們周圍的大自然非常有趣,原來許多種子都由它們的好朋友來幫忙去旅行的。還有一種種子,它沒有好朋友幫忙也能去旅行,你們想知道它是誰嗎?
(2) 師:看,它是鳳仙花的.種子,當鳳仙花的種子成熟的時候,果殼裂開,種子就蹦到別處去發芽了。(播放視頻)
歸納提升:鳳仙花就是靠自己的種子成熟后果殼裂開來,通過自身彈力把自己彈出去旅行的。還有許多植物也是靠自己來傳播的,象我們常見的黃豆、赤豆、綠豆等。
4、師:你還知道哪些植物的種子是靠這些方法去旅行的?(播放視頻)
歸納提升:現在我們知道了種子的傳播方式有很多,有的靠風,有的靠水,有的靠人和動物,還有的靠自身彈射的力量。
三、操作配對連線圖
1、師:今天呀,范老師要考考你們了,請你們幫助這些種子找到能帶他去旅行的好朋友。
2、驗證:看看,你們都找對了嗎?
3、師:你們的本領真大,我們一起夸夸自己吧,棒棒棒,我真棒!
歸納提升:大自然中的植物真奇妙,原來有這么多的種子都由它們的好朋友來幫忙傳播的,當然也有的事靠自己的力量來傳播。在我們的周圍還有許多植物的奧秘沒有被發現呢,它們呀都等待著我們小朋友們用心去觀察、去發現。
科學的種子教案2
活動目標:
1.了解幾種常見的種子傳播方式。
2.初步了解種子的外部形態特征與其傳播方式的關系。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帶毛的、長刺的、帶鉤的種子者圖片。
2.《種子的旅行》的視頻。
3.蒲公英、蓮子、蒼耳、豌豆、等種子圖片。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孩子們,你們都出去旅行過嗎?到過哪里?用什么方法去旅行的?孩子們討論。
2.今天燕老師我請來了幾位特殊的朋友,也想去旅行,但是他們沒有手、沒有腳,怎么去旅行呢?你們愿意幫助它們嗎?
3.出示蒲公英、蒼耳、蓮子、豌豆的圖片,讓幼兒逐一認識,并與他們打招呼。
4.小結: 蒲公英、蒼耳、蓮子、豌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植物的種子,這些種子大小不同、顏色不同、形狀不同,有的毛茸茸的,有的是滑溜溜的、有的還帶鉤長刺呢。
這些種子剛才聽了小朋友們都去旅行過,也迫不及待的要去旅行了,但它們沒有手沒有腳,怎樣才能去旅行呢?想不想知道?
5.要想知道他們是怎樣旅行的,下面你們就認真聽、認真看,看完后就會得到答案的,一會兒還要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看誰打的最棒,好不好?借助多媒體講解種子旅行。然后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6.提問:為什么蒲公英的種子會隨風旅行?
小結:因為蒲公英的種子很輕,而且有絨毛,像一把小傘,所以風能幫助他傳播種子。
7. 蒼耳是什么樣子的?他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小結:蒼耳渾身長刺,容易粘到動物和人身上,動物和人走到哪兒,就把他帶到哪兒去旅行。
8. 蓮子是怎樣傳播的?為什么會隨著水流去旅行?
小結:蓮子生活在水里,成熟后就會落到水里順水流到遠方去了。
9.豌豆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
小結:豌豆成熟后在陽光的照射下果殼炸裂開,把自己彈出來,還有許多植物也是靠自己來傳播的,如:黃豆、紅豆、綠豆等。
10.這些植物的傳播方式真是獨特,誰來用動作表演一下。
最后小結:大自然的植物真是奇妙,原來有這么多的種子都有他們的好朋友來幫忙傳播的,當然也有靠自己的力量傳播的。在我們的周圍還有許多植物的奧妙沒有被發現呢,他們呀都等著小朋友們去用心去觀察、去發現,現在呀你們好好的學習,等你們長大了就會發現他們的奧妙了。
現在聽我的口令,在這些種子中,你最喜歡哪種種子的傳播方式,就站在那種種子的一排里,排好隊,我們表演一下他們的傳播方式好不好?
活動反思:
植物是孩子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貼近生活,對植物奧秘的探索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在奇妙的植物王國中,蘊含著許多的奧秘,其中種子的傳播就是其中的一種。在幼兒知識經驗中,對種子的傳播只是感性的、模糊的記憶,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漫天飛舞的柳絮,隨風飄揚的蒲公英,這些都是孩子們親身經歷、接觸到的,但沒有形成一個明確的概念:其實這些現象就是植物在傳播種子。本次活動的目的就是認識并了解植物的種子及其傳播方式,建構孩子的知識結構,拓展他們的視野。
科學的種子教案3
●活動目標
1.在認識各種種子的基礎上,了解種子的幾種傳播方式并能進行簡單分類。
2.能大膽說出自己的觀點,發展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萌發探索植物種子奧秘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請幼兒收集各種種子,帶到幼兒園布置成“種子展覽會”。
2.供每組幼兒操作的種子實物若干,傳播方式背景圖、種子標本若干,課件《種子的旅行》。
3.請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種子傳播方式的相關知識,豐富感性經驗。有條件的家長可帶幼兒進行野外遠足活動,觀察大自然中的植物。
●活動建議
1.引導幼兒參觀種子展覽會,認識各種種子的特征。
(1)教師提出相關問題,幼兒帶著問題自由觀察。如:看一看它們是什么種子?長什么樣?這些種子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發現不同種子的外形特征。
(2)請幼兒說出自己認識的種子名稱,并認識幾種特殊種子(蒲公英、蓮蓬、蒼耳等)。
對于幼兒不認識的種子,請其他幼兒互相補充,教師不作解釋,可提問:這么多的種子還有哪些地方不一樣?引導幼兒在互相學習中了解種子大小、顏色、形狀等的不同。
(3)幼兒互相討論:這些種子都有什么用?使幼兒簡單了解種子可以繁殖、食用等。
2.播放課件《種子的旅行》,引導幼兒了解種子傳播的方式。
(1)了解種子的風力傳播。
①觀看課件,引導幼兒討論:是誰幫助蒲公英的'孩子去旅行的?為什么風能吹著它去旅行?教師拿出實物,引導幼兒觀察、分析,并請幼兒吹著試一試,進一步感知蒲公英種子“輕飄”的特征。
②請幼兒思考:蒲公英的種子飛到了新的地方,在春天來到的時候,又會怎么樣?引導幼兒了解植物種子“發芽—長大—開花—結果—繁殖”的生長過程。
③引導幼兒拓展思路:風還能幫助哪些種子去旅行?為什么?
豐富幼兒的知識:柳絮、楊樹等種子非常輕,被風一吹到處飛,
所以它們也是由風幫助旅行的。
(2)結合實物與課件討論種子的其他傳播方式(流水、動物皮毛、鳥的糞便、人類播種等)
課件中出示蓬蓬、蒼耳、櫻桃、豌豆等,討論:它們的種子怎樣去旅行?為什么?還有哪些種子也用和它們一樣的方式去旅行?
請幼兒思考:人類可以幫助哪些種子去旅行?使幼兒知道農作物的種子多是靠人類的幫助去旅行的。
小結:蓮蓬像小船一樣能浮在水上,它的種子可以靠水傳播;小蒼耳身上有刺,可粘到動物皮毛上去旅行;有些硬硬的小種子被鳥吃掉后不消化,能隨糞便排出來,它們跟著鳥兒去旅行;有些種子成熟以后,果實外皮裂開,種子通過自身彈力把自己彈出去旅行。
3.玩游戲“幫助種子去旅行”進行傳播方式的分類。
(1)教師出示黑板上的種子標本,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種子。
(2)引導幼兒說出它是什么種子,是怎樣傳播的,并放到相應的傳播方式背景圖中。
(3)和幼兒一起檢驗放對了沒有,如果不對,說明為什么。進一步鞏固幼兒對種子傳播方式的認知。
科學的種子教案4
活動目標
1.將收集來的種子進行排列,并能進行分析比較。
2.能認真傾聽、積極思考,養成耐心細致的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碟種子(蠶豆、花生、黃豆各8顆)、一張操作卡、一支筆。每組再備有同樣的種子一盆。
活動過程
第一次排隊:感知數量相同、大小不同的種子,排列的長短不一樣
1.觀察比較種子
把盛有三樣種子的盤子放在視頻儀上讓幼兒觀察。
師:你們的桌上也有同樣的一盤種子,看看里面都有哪些種子,我們來比較一下這些種子有什么不同。
幼:蠶豆是……扁扁的;黃豆是……圓圓的。
師:對呀,這些豆子的形狀不同。
幼:蠶豆……大;黃豆……小;花生呢……不大也不小。
師:豆子的大小也不一樣。
師:小朋友想一想.用什么辦法能比較出這三樣種子哪個多、哪個少?
幼:排隊
師:對呀,排隊是一個好方法,排好了隊還可以數一數。
(評析: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出示了一盤種子,先讓幼兒觀察、比較。通過提問“看看里面都有哪些種子,我們來比較一下這些種子有什么不同”,讓幼兒在充分比較的基礎上,為接下去一次次的種子排列作好鋪墊。)
2.幼兒操作記錄
師:好,我們就用排一排、數一數的方法,看看三樣種子哪個多、哪個少。(出示操作卡)這上面有三條線是什么意思?
幼:把每樣種子排在線上。
師:每條線的.開頭有面小紅旗表示什么?
幼:從小紅旗開始排。
師:排隊時,每顆種子要緊緊挨著,要不把種子灑落外面,排好后數一數每排有幾顆,并在每排種子后面的第一個方格里記錄。
3.集體分析比較
師:誰愿意拿上來給大家看看?從這張操作卡上你們看出了什么?三樣種子的數量是……
幼:都是8,一樣多。
師:還發現了什么?它們的隊伍一樣長嗎?哪個最長?哪個最短?
幼:蠶豆的隊伍最長,黃豆的隊伍最短。
師:為什么種子的數量一樣多,排列的隊伍卻不一樣長呢?
幼:因為這些種子的大小不一樣。
師小結:說得真好,被你們發現了一個秘密,原來種子的數量相同、大小不同,排列起來的長短是不一樣的。
(評析: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讓幼兒嘗試給種子排隊,通過數一數發現種子的數量是一樣多的;然后引導幼兒觀察操作卡上的不同,很快發現種子數量一樣多,可是隊伍卻不一樣長。再通過進一步追問,使得幼兒再次去分析去發現,原來因為種子的大小不同。)
第二次排隊:感知大小不同的種子,排列長度相同時數量不同
1.分析思考
師:排隊還會發現更多的秘密呢。你們想不想再來排?好的,這里有三條線段,一樣長嗎?
幼:一樣長。
師:請小朋友想一想,如果用這些種子在一樣長的線上排隊,種子的數量會不會一樣多呢?
2.幼兒操作記錄
!J幣:到底會怎樣呢?請你們接著往下排,排好后數一數,記錄在后面的第二個空格里。
3.集體分析比較
師:從這張操作卡上你們發現了什么?數量一樣多嗎?
幼:不一樣多。
師:為什么排列一樣長的隊伍,有的種子少,有的種子多呢?
幼:因為有的種子大有的種子小。
師小結:說得真好,又被你們發現了一個秘密。原來排列的長度相同時,種子大小不同,數量也是不同的。
(評析: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讓幼兒通過觀察發現三條線段是一樣長的,然后提出疑問,讓幼兒在操作中感知,在分析中發現答案。)
第三次排隊:感知排列的疏密與隊伍長短之間的關系
1.明確要求
師:不管用什么方法排,都要使每樣種子的數量一樣多,排列的隊伍也一樣長。先把種子輕輕放入盤子,再請每樣種子排8顆,記住它們的隊伍要排得一樣長。
2.幼兒操作
師:想一想怎樣把小的變得和大的一樣長,或把大的變得和小的一樣長?
3.展示操作卡,集體分析比較
師:我們來看看每樣種子一樣多嗎?隊伍是不是排得一樣長?
你是用什么方法讓隊伍變得一樣長的?
幼:將小的種子排稀一點,變得和大的種子一樣長。
師:誰覺得自己排得比他更好?
師:他的排法很特別,他把蠶豆豎起來,把大的變緊一些,就和小的一樣長了。看來只要動腦筋一定還會想出更多的排法。
(評析:這是一次開放性的操作,有些難度。它要求幼兒打破原來的思維定勢(一個挨著一個排列),不管用什么方法排,只要能使數量一樣多、隊伍一樣長。這就給了幼兒足夠的思維空間,充分發揮了幼兒的靈活性和自主性,可以想出多種排列方法。)
活動延伸
區角活動:數學區提供種子、排序板等,讓幼兒繼續玩種子排隊的游戲。
科學的種子教案5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提出問題并且自己尋求問題答案的意識和能力。
2、培養幼兒對種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讓幼兒了解各類蔬菜和水果及名稱。
4、引導幼兒觀察、發現各類蔬菜和水果的種子,同時了解種子的形狀、顏色、大小。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6、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各類水果、蔬菜若干
2、盤子若干
3、油菜、芹菜、白菜、蘿卜、韭菜、香菜、蔥等蔬菜的種子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鼓勵幼兒把自己帶來的蔬菜和水果的名稱相互介紹一下,讓幼兒了解各類蔬菜和水果及名稱。
(二)引導幼兒將蔬菜、水果分類
引導幼兒按照豆類、瓜果類、青菜類等進行分類。
(三)提出問題,幼兒分組進行找種子活動,教師巡回指導。
問題:你要給什么蔬菜或水果找種子?它有沒有種子?種子在哪里?找到的種子是什么顏色、形狀,大小如何?
找種子的過程中,提醒幼兒辣椒、蔥比較辣,注意別弄到眼睛上,以免辣到眼睛。同時提醒幼兒把找到的種子分別裝到盤子里。
(四)各組一起討論找種子的情況及結果
1、有的蔬菜有種子,如:茭瓜、南瓜、西紅柿、茄子、黃瓜、辣椒、豌豆、菜豆、扁豆等。
2、有的蔬菜沒有種子,如:油菜、芹菜、白菜、蘿卜、韭菜、香菜、蔥等。
3、西瓜、香蕉、葡萄、蘋果、梨、橘子、棗、山楂、石榴、柿子等水果都有種子。
4、種子的顏色:有白色的、紅色的、黑色的、紫色的、黃色的,還有帶復色斑紋的。
5、種子的形狀:豌豆的種子是圓球形的;菜豆的種子是腎形的;而扁豆的種子卻像被腳踩扁了似的;西紅柿辣椒的種子一粒粒的小、圓而且特別多;茄子、香蕉的種子黑又小不容易發現;茭瓜、南瓜的種子與西瓜種子相似,但顏色不一樣;蘋果、梨的種子非常相似等。
教師小結:有些蔬菜雖然現在找不到種子,如油菜、芹菜、白菜、蘿卜、韭菜、香菜、蔥等,但是這些蔬菜是有種子的。當這些蔬菜成熟到一定程度(也就是慢慢邊老直到開花結種)的時候,這些蔬菜也就有了種子。引導幼兒觀看、認識這些蔬菜的種子。
(五)延伸活動:
借助孩子們吃水果間點這一日常環節,來支持孩子找種子的探索活動。
讓孩子在熟悉的生活活動中逐漸積累相關經驗。
【活動反思】
活動中充分讓幼兒動口動腦,既培養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又發展了思維,各種各樣的.種子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常見但又不被注意的東西,因此調動幼兒主動參與搜集各種豐富的材料,結合幼兒的實際經驗,調動幼兒多感官參與,鼓勵幼兒自由的觀察、操作、發現、比較、討論與探究,充分展示了一個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發現學習的動態活動過程。使幼兒帶著濃厚的興趣,強烈的探究欲望,對種子的形狀、顏色、大小及異同展開了多角度地聯想和思考,在親自動手操作的活動中加深了認識,以至于在“分組找種子”這一環節中都積極參與,各抒己見,其觀察能力既思維創造能力得到了高度和諧地發展。整個活動的氣氛隨幼兒思維的活躍而活躍起來。孩子們是在玩中找,找中學,議中學,想中學結束的。
科學的種子教案6
活動目標:
1.知道植物的種子有很多種類,它們各不相同,生長在各自的果實之中。
2.通過觀察了解幾種常見植物種子生長的部位。
3.樂意動手操作,體驗發現的樂趣。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請幼兒收集各類有種子的植物果實,如菜椒、蘋果、玉米、葫蘆、向日葵、花生、絲瓜及各種豆莢。
2.有籽西瓜1個。
3.每組小筐1個,塑料刀1把,小碟子若干,抹布1塊,水果刀1把(教師用)。
4.幼兒操作材料:《種子的排列》。
活動過程:
(一)幼兒介紹各自帶來的植物果實,引起幼兒尋找種子的興趣。
1.教師:小朋友帶來了這么多的果實,誰給大家介紹一下,你帶來的是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
鼓勵幼兒說出植物或果實的名稱及特征。
2.教師出示西瓜,引發幼兒對西瓜種子的關注。
3.教師:今年的西瓜成熟了,我們把它摘下來。明年,我們還想吃西瓜時,怎么辦?
4.引發幼兒對自己的經驗猜測并知道可用用種子種植。
5.教師:西瓜有種子嗎?你見過西瓜的種子是什么樣子的嗎?
6.幼兒根據已有經驗描述西瓜種子的特征。
7.教師:西瓜種子藏在哪里呢?
8.根據幼兒提議切開西瓜,找出西瓜籽并觀察。
(二)探索其他果實的種子藏在哪里。
1.教師:你們帶來的果實有種子嗎?找一找它們的種子藏在什么地方?
2.幼兒自由探索尋找種子,將找到的種子放在小蝶子里。教師幫助幼兒切開部分果實或敲開部分堅果的硬殼。
3.教師:你帶來果實的'種子藏在哪里?你是怎樣找到它的?種子是什么樣子的?像什么?
4.引導幼兒談論并用語言描述自己用什么方法找到種子,以及種子藏在哪里。
(三)觀察各種果實中的種子是怎么排列的。
1.教師:我們找到了種了,再來看看植物和果實內的種子是怎么排列的。
2.幼兒講述,教師示范切開部分果實,引導幼兒觀察果實中的種子的排列方式。
3.請幼兒看幼兒操作材料《種子的排列》中幾種果實種子是怎么排列的。
4.教師:在種子不同的排列中,你又有什么新發現?
(四)觀察發現種子的異同。
1.教師引導幼兒與同伴對比觀察不同的種子。
教師:看看你個同伴找到的種子,種子的形狀顏色一樣嗎?有哪些一樣的地方?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2.幼兒對自己與同伴的各種種子做進一步的觀察,自由說說對種子的新發現。
3.教師:這些種子長得不一樣,可為什么都叫種子嗎?種子有什么用呢?回家可以去查一查資料也可以去找一找還能找到哪些種子。
活動延伸:
將幼兒帶來的植物的果實放在科學區中,引導幼兒繼續探索發現種子生長的不同部位或觀察種子的排列形式。
科學的種子教案7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種子的特殊傳播方式。
2、學會發現不同植物的種子。
3、對種子的傳播方式有繼續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帶領幼兒參加遠足活動,和幼兒一起收集農村比較常見的植物。(蒼耳、蒲公英、刺毛球……)
2、多媒體課件。
3、幼兒有一定播種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談話導入,
——誰和家長一起去田地里種過麥子或者玉米、大豆啊?
——我們播種時麥子粒、玉米粒、大豆粒這些是麥子、玉米、大豆的種子,你看見這些種子是怎么樣被播種到地里的?
二、基本部分
1、玩一玩,讓幼兒玩蒼耳、蒲公英,玩過后教師提問:
——剛才你玩了什么?
——它們長什么樣呀?
——你是怎么玩的?
——為什么蒲公英也會飛?
——為什么蒼耳可以粘在頭發上?
2、第二次探索活動,發現種子。
——蒲公英、蒼耳也有種子,找一找他們的種子在哪里呀?
——把它們的種子找出來,每人找一粒種子,找到后放進盤子里。
3、幼兒互相交流。
——剛才你找的是哪種植物的種子?
——蒼耳的種子藏在哪里?
——它們的種子是什么樣的?
4、逐步展示課件。
第一段。
——誰帶蒲公英去旅行?
——為什么風能幫它?
——它的'種子最后怎樣了?
第二段。
經驗轉移。
——蒼耳渾身長滿刺,誰會幫它傳播種子?
——蒼耳傳播種子需要誰的幫助?教師出示相應(動物)的標志。
三、結束部分
教師出示另外一些植物
——這里還有一些有趣的植物,(豆角、西紅柿、草莓、蘋果、蔥、蒜······)他們傳播種子需要誰的幫助呢?
教師小結:
植物種子的傳播途徑有許多種,有靠風傳播、動物傳播、水傳播等等,小朋友們在出去玩的時候還可以觀察一下,種子還有什么傳播的方式。
活動延伸
請父母幫助幼兒回家記錄孩子的發現
科學的種子教案8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數字、符號記錄種子排列的結果。
2、感知物體的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系。
重難點:
感知物體的`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系。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種子(蠶豆、黃豆、紅豆各十顆)。
2、排列卡兩張
活動過程:
一、種子分類。
1、“看看桌子上有什么?”(蠶豆、黃豆、赤豆)“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種子)
2、請幼兒將蠶豆、黃豆、紅豆分類,感知并交流每種種子的數量。
3、討論:在一張紙上要同時記錄三種種子的數量,怎樣記才清楚?
4、請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記錄并交流。
二、種子排隊。
1、請幼兒將三種不同的種子在排列卡上排排隊,要求一個挨一個排列整齊。
2、請幼兒講述排列結果。
3、討論:為什么蠶豆排的最長,紅豆最短呢?
4、記錄排列的結果。
三、猜測并實踐。
1、幼兒人手一張紙,紙上畫有間隔數厘米的三條平行線,三條線的起點和終點一直。請幼兒猜測:把三種種子分別放在線上一個挨一個地排隊(都從起點開始排),哪一種種子的隊伍最長?哪一種種子的隊伍最短?為什么?
2、幼兒自己嘗試。
3、交流自己的發現并說出原因,感受物體的大小與“隊伍”長短的關系。
科學的種子教案9
活動意圖
黃豆是怎樣變成豆漿的呢?稻谷外面毛毛的殼是怎樣去掉的呢?孩子們每天在品嘗豆漿或吃飯時,總會竊竊地討論著。然而,現代科技產品——豆漿機、碾米機那飛快的速度,導致我們只能向孩子們說教其中的原理,孩子們也只能似懂非懂地眨巴著小眼睛。沒有了探索、發現的過程,以致老師的說白顯得那么無力和飄渺。于是,我組織了本次活動,旨在利用較“原始”的工具,讓孩子通過自己的探究和體驗,科學技術與社會生活的關系。
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比較、找出最合適的使用工具。
2、能根據操作結果進行記錄,并能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
3、對探索活動感興趣,有良好的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1、干、濕黃豆、花生米、稻谷若干(幼兒參與浸泡)。
2、石臼、石磨和搟面棒每組若干。全自動豆漿機一臺。
3、“種子變變變”記錄表人手一張。一張“種子變變變”操作結果匯總表。記號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看看、摸摸,比較干、濕種子的不同
1、師:今天老師在你們的桌子上準備了兩盆種子,請你去看看是什么?摸一摸,看一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2、為什么種子會變得胖胖的?
二、第一次操作:使用工具后,發現種子的變化
1、分別介紹石臼、石磨和搟面棒及其使用方法。
師:你認識這種工具嗎?你在哪里看見過?你知道怎樣使用它嗎?
2、幼兒操作、發現、交流種子的變化。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發現各種工具給沒種子帶來不同的變化。
師:剛才你用了什么工具?你發現了什么?
師:浸泡過的種子容易碎,所以磨豆漿及花生奶一定要浸泡,而為稻谷膠皮應該先把稻谷曬干,不然磨出來的米粒就不完整了。
三、幼兒第二次操作:按要求選擇合適的工具進行操作,并記錄操作結果
1、兔媽媽打電話來說,秋天到了,他們收獲了許多黃豆、花生米和稻谷,她想請朋友們到家里來喝豆漿、喝花生奶、品嘗白白的大米飯,但不知使用什么樣的工具才合適,請小朋友她。
2、幼兒猜測:你覺得兔媽媽使用什么合適的工具,才能喝到香香的豆漿和花生奶?為什么?
你看兔媽媽使用什么合適的工具,才能吃到白白的大米飯?為什么?
3、幼兒操作:
(1)講解記錄要求:
請小朋友用不同的工具進行操作,如果成功了就在相應的格子里打√,如果使用的那種工具沒有取得成功,就在相應的格子里打×。
(2)幼兒操作并記錄
4、匯總記錄結果,比較發現最合適的工具。
(1)幼兒相互講解自己操作的記錄結果。
(2)統計每樣工具操作成功的人數。
師:用石磨使黃豆變成豆漿,請取得成功的`小朋友舉手。師幼一起數數后把總數記錄在匯總表上。
同樣的方法完成其他操作結果的匯總。
(3)根據統計數字的不同發現最合適的工具。
師:請小朋友比較一下,要使黃豆變成豆漿,用哪種工具成功的人多?
要使黃豆變成豆漿,你覺得用哪種工具最合適?
同樣方法比較花生及稻谷,找出最合適的使用工具。
(4)師:兔媽媽,這下你該知道使稻谷變成大米應該先把稻谷曬干,然后再用石臼最合適;
而磨豆漿及花生奶用石磨最合適,但黃豆和花生米應該先浸泡,你可別忘了,磨好后還得煮熟了才能請客人喝!
四、認識全自動豆漿機
1、米飯、豆漿非常有營養,以前的人們就是利用石臼來使稻谷脫皮,變成大米的;用石磨來磨豆漿,然后把豆漿煮熟后再喝。現在,科技越來越發達,已經發明了碾米機和全自動豆漿機。人們想喝豆漿,只要把浸泡的黃豆放進去,一會兒就能喝到香香的豆漿。
2、示范磨豆漿,讓幼兒了解高科技產品的先進,從而知道要從小學好本領,長大發明更先進的科技產品,使人們的生活更方便。
科學的種子教案10
【教材簡析】
《種子長出了根》是《植物的生長變化》單元的第3課。
教科書中從學生熟悉的現象入手,提出本課的研究任務:植物根的生長變化、類型和作用。書中安排了大量的主題研究活動:1.研究植物根的生長。這是一個交流活動,交流的內容是觀察前一課中已經種下的種子的變化,因此前一節課的課后延伸與本節課的課前作業是一致的,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了解鳳仙花根的發展變化的過程。2.分析歸納根的類型。師生共同收集一些帶根的植物,讓學生全面觀察,利用簡單的表格對根進行記錄、分析、歸類,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3.研究根的作用。我們從教科書中遴選部分資源,再結合本地植物根的特點,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了解植物不同的根以及根的作用。
【學生分析】
本課的學習是在學生學習了《種子里孕育著新生命》《種植鳳仙花》兩課的基礎上展開的,是單元教學中承上啟下的一課,承上是需要用到前兩節課學生種植后對植物的觀察記錄,啟下是為后面能夠有序地研究莖和葉的變化及作用做好鋪墊。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對身邊的植物并不陌生,也積累了一些觀察經驗,已經初步領悟到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是會發生變化的,但存在對植物觀察、描述不夠具體的現象,因此在教學前,教師要讓學生聚焦觀察植物的根部變化,從根的生長、類型和作用三方面進行觀察與思考,引發學生對植物根的生長變化的研究。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種子可以萌發成幼苗。
種子萌發先長根、再長莖和葉,根總是向下生長。
根能夠吸收水分、礦物質以及固定植物,維持植物生存。
生活在不同環境中植物根的外部形態具有不同的特點。
科學探究目標
能夠基于觀察描述種子的萌發過程。
能用畫圖的方法記錄根吸收水分的實驗現象。
能以實驗現象和生活現象為依據說明根的作用。
科學態度目標
在科學探究中,能以事實為依據調整自己的觀點。
樂于運用實驗的方法探究根的作用。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知道環境影響植物生存,具有環境保護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觀察植物根的生長變化并做好記錄,知道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難點:通過實驗驗證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教學準備】
為學生準備:前一節課的課后觀察記錄表,鳳仙花種子發芽實驗觀察杯,一些帶根的植物。
教師準備:種在玻璃杯中的鳳仙花的種子,一些帶根的植物。
【教學過程】
一、聚焦觀察、尋找規律
1.談話:通過精心培育,我們播下的鳳仙花種子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我們交流一下鳳仙花種子萌發的情況。(學生匯報自己的發現)
(1)通過交流學生總結種子萌發的過程。
種子先長小芽,這個小芽逐漸長大就會變成根,鳳仙花的根就是由這個小芽長大形成的。
(2)大家能不能給這個小芽起個名字呢?
學生:對,這個小芽叫根芽!
教師:你知道根芽是種子里的哪部分變成的嗎?(胚根)
2.上節課,大家觀察了不用種子也能發芽的植物。現在,我們來交流討論一下自己的發現。
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總結出,根生長的方向有什么特點?
我們發現,根都是向下生長的。也就是說,不管我們種的時候怎么放種子,它的根永遠是向下生長的.。同時我們還發現,根的生長速度比較快,幾天時間就長出來了。
3.研討:為什么剛才匯報的同學有的說種下的種子有些沒有萌發,分析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二、針對問題、分析歸納
1.說一說,除了剛才觀察的鳳仙花的根,你還見過哪些植物的根?(學生回答)
2.老師課前讓大家帶一些比較完整的植物的根,大家帶了哪些呢?
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蔥、菠菜、香菜、狗尾草、胡蘿卜、甘薯等常見植物的根。
3.觀察植物的根,填寫實驗觀察表。
植物名稱
根的形態特點
4.先根據植物根的形態特點進行分類,再找出它們的共同點起個名字。
5.根據學生的交流,歸納出直根系、須根系、變態根這三種根的類型。
6.留心觀察生活中常見的植物的根,它們分別屬于哪種類型的根。
三、實驗總結、發展思維
1.同學們想想,植物為什么能固定在土壤中?它的什么部分起了關鍵的作用?
2.舉例說明生活中哪些現象可以作為證據證明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3.指導學生看教科書第8頁右下圖,種子萌發先長出了根,推測根在植物生長過程中有什么作用。(完成學生活動手冊)
拿出課前布置的根的作用實驗記錄表,觀察記錄表上的數據和我們畫圖記錄所看到的現象并思考:試管中的水位變化說明了什么?
4.同學們都養過花,在養花的時候是需要細心呵護的,例如定時給花澆水施肥、松土等。想一想,我們給花澆的水、施的肥到哪里去了呢?
5.小結:根有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的作用。
四、拓展應用、實踐體驗
1.課后了解植物根的有關知識。
2.制作不同植物根的標本。
3.不同植物的根,形態特征不同。可以讓學生收集更多根的圖片并分類,說說根在維持植物生長的過程中發揮的作用。
4.繼續觀察實驗瓶里植物吸水的實驗,想想植物的根吸收的水分到哪里去了,再把它畫出來。
【板書設計】
種子長出了根
胚根—根芽—根
生長變化根向下生長
速度比較快
直根系
植物的根類型須根系
變態根
固定植物
作用
吸收水分
科學的種子教案11
活動目標:
1.知道不同的種子在易拉罐中跳舞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2.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和表現自己對聲音大小的理解。
3.喜歡聽辨各種種子碰撞的聲音。
活動重點:
通過自己的探索了解不同的種子在易拉罐中跳舞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活動難點:
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和表現自己對聲音大小變化的理解。
活動準備:
芝麻、綠豆、蠶豆種子若干,幼兒人手一個易拉罐,記錄紙、筆。
活動過程:
一、幼兒第一次聽辯,感受罐子里裝不同種子發出的聲音的'不同。
1.請小朋友聽聽自己的罐子里的種子跳舞都發出了什么聲音。
2.請幼兒唱出自己聽到得到聲音,交流分享自己的發現。
3.小結:種子在易拉罐里“跳舞”會發出聲音,不同的種子跳舞發出的聲音不一樣。
二、按聲音分類,了解種子顆粒大小與聲音的關系。
1.猜一猜:為什么聲音會有不一樣?
2.按幼兒手中罐子發出的聲音大小進行分類。(打開罐子讓幼兒驗證)
3.小結:大種子跳舞的聲音響,小種子跳舞的聲音小。
三、幼兒第二次聽辯,嘗試記錄和表現三種不同種子跳舞發出的聲音。
1.請小朋友分別把芝麻、綠豆、蠶豆裝進易拉罐,聽聽它們跳舞的聲音,并用不同的線條把自己聽到的聲音畫出來。
2.說說自己的記錄理由。
四、學學種子跳舞,嘗試用肢體語言表現自己對聲音大小的理解。
五、用裝種子的易拉罐當打擊樂器為歌曲《小星星》伴奏,結束。
科學的種子教案12
【設計意圖】
3-4歲的幼兒對周圍世界都充滿著好奇。植物怎樣生長的?西瓜內為什么有黑色的瓜籽?瓜籽有什么用?香蕉內的小黑點是什么?面對幼兒如此多的問題,怎樣才能讓幼兒的好奇心得到滿足,并讓他們永遠保持一顆充滿想象的童心?從幼兒每天吃的水果開始,開展一次尋找種子的活動,這樣既能讓幼兒知道水果、蔬菜和花草樹木都有種子,又能對種子產生探索興趣。
【活動目標】
1、了解水果、蔬菜和花草樹木都有種子。
2、知道不同植物的種子外形不同。
3、對種子產生探索興趣。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西瓜、香蕉、蘋果、梨;家長配合收集各種種子;錄像帶。
【活動過程】
1、找水果的種子。
(1)讓幼兒品嘗西瓜。提問:西瓜的種子在哪里?看看是什么樣子的?
(2)讓幼兒品嘗香蕉。提問:香蕉有種子嗎?它的種子在哪里?告訴幼兒香蕉中的小黑點就是香蕉的種子。
(3)找出蘋果、梨的種子
2、利用每天飯后吃水果的時機,和幼兒一起品嘗、討論:
(1)你今天吃的是什么水果?它有種子嗎?
(2)找一找它的種子在哪里?看看是什么樣子的?
3、看錄像:大樹的種子在哪里?種子埋入土里——發芽——小樹——大樹——結果子。
延伸提示:
1、可將各種種子做成標本,貼上標簽。
2、嘗試種豆,觀察種子的變化。
3、親子活動:找蔬菜等農作物的種子
提問:毛豆、蘿卜、青菜有種子嗎?通過“家長園地”,請家長和幼兒一起尋找蔬菜等農作物的種子,每天安排一段時間,讓幼兒介紹,展示自己找到的種子。
教學反思:
活動中充分讓幼兒動口動腦,既培養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又發展了思維,各種各樣的種子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常見但又不被注意的`東西,因此調動幼兒主動參與搜集各種豐富的材料,結合幼兒的實際經驗,調動幼兒多感官參與,鼓勵幼兒自由的觀察、操作、發現、比較、討論與探究,充分展示了一個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發現學習的動態活動過程。使幼兒帶著濃厚的興趣,強烈的探究欲望,對種子的形狀、顏色、大小及異同展開了多角度地聯想和思考,在親自動手操作的活動中加深了認識,以至于在“分組找種子”這一環節中都積極參與,各抒己見,其觀察能力既思維創造能力得到了高度和諧地發展。整個活動的氣氛隨幼兒思維的活躍而活躍起來。孩子們是在玩中找,找中學,議中學,想中學結束的。
科學的種子教案13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探索植物種子奧秘的興趣。
2.在認識各種種子的基礎上,了解種子的幾種傳播方式并進行簡單分類。
3.能大膽說出自己的觀點,發展觀察、分析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種子旅行記》
活動過程:
一、回憶故事《種子的旅行》,導出課題。
1.復習故事《種子的旅行》
師: 小朋友們,你們還記得故事《種子的旅行》嗎?
師:那故事里都提到了哪些種子啊?(蒲公英、蒼耳、紅果、椰子、豌豆。)
(教師按照幼兒的答出的種子在白板上依次點擊出現圖片。)
師:那,你們還記得它們都是怎樣去旅行的嗎?蒲公英是怎樣去旅行的?
(分別請幼兒模仿一下蒲公英是怎樣去旅行的。)
2.介紹新朋友
師:有兩個小家伙看到蒲公英、蒼耳、小紅果、椰子、豌豆都去旅行了,羨慕極了,也想去旅行,你們想不想認識它們?
(教師點擊出現鳳仙花和噴瓜的圖片)
師:請你仔細觀察一下,猜一猜,鳳仙花的種子藏在哪里?噴瓜的種子藏在哪里?
(種子藏在瓜皮里)
師:再猜一猜,鳳仙花和噴瓜會用什么辦法去旅行呢?
師:小朋友們想了好多的辦法。
師:那讓我們來看一看,鳳仙花和噴瓜到底是怎樣去旅行的。
(教師播放視頻)
小結師:鳳仙花和噴瓜都是靠彈力把種子們噴射出去,它們都是靠自己的彈力把自己彈出去旅行的。
師:還有很多植物也像噴瓜和鳳仙花一樣用各種辦法把種子寶寶傳播出去,送它們到各個地方去旅行。到了收獲的季節種子寶寶們就長大了,跟媽媽一模一樣。
二、視頻《植物怎樣傳播種子》,引導幼兒了解種子傳播的方式。
1.播放視頻《植物怎樣傳播種子》
(1)幼兒觀察討論種子的傳播方式(點擊出現視頻中出現的植物)
幼兒自由討論觀察到的種子傳播方式。
師:在水里漂的是鴨腱藤,它是靠水力傳播的。鴨腱藤成熟了種子就會掉進水里漂到很遠的地方,繼續生長。(教師點擊出現水力傳播的標志)
師:除了靠風力和水力傳播種子,植物們還用了哪些好辦法來傳播種子啊?
(被動物吃下去,隨著糞便灑向四方。果實炸開,蹦到外面。)
師:牛蒡是靠人和動物傳播的,牛蒡成熟后就會粘在從他旁邊經過的人或動物的身上。野果的種子硬硬的.被動物吃下去不易消化,就會隨著糞便排出體外。鳳仙花和噴瓜則是靠自身的彈力把種子傳播出去的。他們是靠彈力傳播的。(教師點擊出現人和動物傳播標志和彈力傳播的標志)
小結種子的傳播方式:
通過大家的觀察討論,我們了解到有的種子像降落傘一樣飄在空中,它的種子靠風傳播;有的種子像小船一樣能浮在水上,它的種子可以靠水傳播;有些硬硬的小種子被鳥吃掉后不消化,能隨糞便拍出來;有些種子成熟以后,果實外皮開裂,種子通過自身彈力把自己彈出去旅行。
(2)游戲:點一點
幼兒說一說圖片上的植物分別用什么方法去旅行。重點介紹種子(水黃皮、風滾草、黃花酢漿、萍婆)
教師協助幼兒點擊出現種子的傳播方式。
1.幫助種子去旅行
2.按傳播方式給種子分類。
(幼兒分別說出種子的傳播方式,教師指導幼兒將種子拖進相應的框框里。)
3.引導幼兒運用身體動作表現種子的傳播。
在音樂中,幼兒自由結伴分組,分別扮演種子和幫助種子傳播的外力,合作表現種子的傳播過程。
三、結束:
教師與幼兒一起模仿種子飛回教室。
科學的種子教案14
活動目標:
⑴ 幼兒通過音樂發揮想象,用動作表現種子成長過程。
⑵ 讓幼兒了解種子發芽變化過程。
⑶ 體驗音樂樂趣以及大自然神奇。
活動準備:
⑴ 種子變化過程圖片及豆芽生長過程圖片。
⑵ 小種子兒歌。
⑶ 實物:綠豆,豆芽,瓜子,向日葵。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種子發芽圖片講述故事
故事:我是一粒小種子,被勤勞的人們種在了芬芳的泥土中,聽說外面世界非常美麗,于是我扭動身體,一個勁從泥土里鉆了出來。哇,這個世界可真美,我看見了藍藍的天空,白白云彩。(第一張圖片)
有一天,春雨姐姐來到了我的身邊,它輕輕撫摸著我,慢慢的我進入了甜蜜夢鄉。(第二張圖片)
當我醒來時,我才發現,在春雨姐姐哺育下,我成為了一顆快樂的小嫩芽。(第三張圖片)
太陽公公也緊緊擁抱著我,在它溫暖呵護下,我變得更漂亮,瞧,這就是我現在樣子。(第四張圖片)
在雨水姐姐和太陽公公照顧下,過了一天又一天。終于我變成了一朵艷麗的花朵。小鳥也在為我唱歌,蝴蝶也在為我跳舞,在這一刻我感覺到自己無比幸福。(第五張圖片)
總結:小朋友們,這段美麗的小故事我們就欣賞完了,那周老師想問小朋友們一個小問題:
① 勤勞人們把誰種在了泥土里?(小種子)
② 有一天,春雨姐姐來到種子的`身邊,小種子醒來時,發現自己怎么樣?(發芽了)
③ 太陽公公也緊緊擁抱小嫩芽,小嫩芽越長越怎么樣? (越長越高)
④ 最后,它變成了漂亮的什么了?(鮮花)
二、請小朋友用肢體動作表現小種子發芽長大過程
① 先請小朋友們上來做;
② 教師帶領小朋友們一起做。
三、出示實物 (瓜子、向日葵)
㈠ 今天,周老師不僅帶來了美麗的小故事,還帶來了許多好玩的東西,我們看一看這是什么?(那一盤瓜子)
① 那周老師想問問小朋友們這盤瓜子是怎么樣長出來的呢?
(幼兒:是向日葵)
② 那你們知道向日葵是怎么長大的嘛?(幼兒起來回答)
(教師拿出一盤向日葵)
③ 看看,周老師把向日葵帶來了,你們想想這盤漂亮的向日葵是怎么長大的呢?(幼兒回答)
小結:向日葵之前也是由一顆小種子慢慢發芽長大而變成的。然后慢慢發芽長大而變成的。然后慢慢的,它結出果實就是瓜子了,非常神奇。
㈡ 出示綠豆:
① 今天周老師把神奇小種子帶來了,看一看這是什么?(綠豆)
小朋友們想一想,你們有沒有種過綠豆小種子?(種過)
那你們和誰一起種的呢?(老師、小朋友)
② 那我們今天來看看小朋友們自己種豆子的圖片好不好?
四、出示圖片
① 出示小朋友們種綠豆種子圖片,每張圖片進行解說。
② 出示小朋友們觀察豆芽圖片,每張圖片進行解說。
五、放兒歌:小種子
帶領小朋友們像種子一樣快樂跳舞,快樂唱歌。
科學的種子教案15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種子的作用,知道秋天的水果、農作物中都有種子。
2、觀察、發現各種種子的數量和分布情況的不同,能用準確的語言進行表述。
3、體驗發現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收集各類有種子的瓜果、農作物:香蕉、山楂、金桔、龍眼、冬棗、黃瓜、水稻、扁豆、花生、四季豆。
2、 10個盤子(每個盤子里裝同類東西2———3個);每人2個小碟子;水果刀1把(根據情況教師幫忙使用);裝瓜皮的小簍子。
3、課件(根據活動內容設計的PPT)
活動過程:
一、以《金色的玉米棒》故事引出種子的作用。
1、講述故事前半部分
提問:小白兔為什么不愿意把玉米棒送給好朋友呢?
2、講述故事的后半部分。
提問:小白兔剝下玉米粒它想干什么呢?
提問:你們知道玉米棒的種子是什么嗎?那玉米粒又有什么作用呢?
二、探索、發現水果和農作物中種子的不同。
1、延續故事情節,引出內容,引起幼兒探索的興趣。
2、選擇2種進行觀察、發現種子的不同,用語言進行表述。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三、幼兒邊看課件邊說說自己找到的種子。
1、請幼兒介紹自己尋找到的種子是在哪里找到的'?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它們排列成什么形狀?
2、師幼共同總結秋天的水果、農作物中都有種子。
四、游戲:
種子找媽媽(2個層次;課上有的材料圖片小些;沒有出現的材料圖片大些,因為幼兒是沒有經驗的)
教師白板上進行操作,上面有各種果實和各種種子,請幼兒給這些果實找種子。
五、活動延伸。
【科學的種子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的種子教案01-11
大班科學種子教案04-02
中班科學種子教案03-25
科學的種子教案(15篇)02-20
小班科學種子的秘密教案03-19
大班科學神奇的種子教案03-20
中班科學有趣的種子教案03-25
大班科學找種子教案03-30
科學的種子教案(匯編15篇)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