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
原文地址:冀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第3單元作者:飛燕 第三單元 認識物體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了解它們的外部牲,能辨認生活中較簡單的物體形狀。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與球。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審美觀。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合作、交流,經歷認識物體形狀的過程,體驗物體形狀的特征。經歷擺一擺、推一推、搭一搭等實踐活動過程。經歷“玩泥巴”的全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在活動中體會到參與的樂趣,學習的樂趣。使學生獲得積極的體驗、感受到數學實踐活動的樂趣。在實踐活動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合作、成功、幫助、放松)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了解它們的外部牲,能辨認生活中較簡單的物體形狀。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與球。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審美觀。 教學難點: 感受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在活動中體會到參與的樂趣,學習的樂趣。使學生獲得積極的體驗、感受到數學實踐活動的樂趣。在實踐活動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合作、成功、幫助、放松) 教學課時:3課時 課 時 計 劃 總第15課時 教學課題:分一分 第1課時 教學要求: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了解它們的外部牲,能辨認生活中較簡單的物體形狀。 過程與方法:通過合作、交流,經歷認識物體形狀的過程,體驗物體形狀的特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在活動中體會到參與的樂趣,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了解它們的外部牲,能辨認生活中較簡單的物體形狀。 教學難點:感受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在活動中體會到參與的樂趣,學習的樂趣。 教學方法:引導自學。 教學用具: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搬一個紙箱放到講桌上。問: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這里面是什么? 老師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件小禮物,現在請同學們到前面來取,每人一件。 拿著你的禮物給你的同學看看樣子,告訴他禮物的名稱。 二、學生自學 1、看圖 :把樣子相像的物體放有一起? 2、小組討論:按什么標準進行分一分。 3、學生操作。 4、互相交流。 三、研究討論 游戲:各回各家。 規則:手中禮物的樣子相同或相似的同學站在一起。老師作個別指導。說一說你們為什么這樣分組。 師揭出正方體的名稱(板書) 揭示長方體的名稱(板書) 這樣的物體因為形狀像一根柱子,因此人們把它叫做圓柱體。 圓圓的光光的,可以任意滾動,我們叫它球。 你們給你們組的物體起個名字叫什么? 出示一組物品圖,誰能說出圖中物體是什么形狀,再寫出生活中還有哪些這個樣子的物品。 教師在學生回答時引導學生正面評價。 四、試做 小組內討論: 你還知道哪些物品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球體、圓柱體的? 五、練習 ①出示圖片,圖片上是各種形狀的圖樣。 ②出示搭好的積木圖,數一數圖中各種形狀的積木分別是多少? 出示P30圖師在學生擺時個別指導。出示一個盒子內放積木。 六、延伸 學生蒙著眼睛到前邊摸,說出摸的是什么形狀。其余同學做裁判。 七、小結 小朋友,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后記: 課 時 計 劃 總第16課時 教學課題: 搭積木 第2課時 教學要求: 知識與技能: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與球。 過程與方法:經歷擺一擺、推一推、搭一搭等實踐活動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獲得積極的體驗、感受到數學實踐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與球。 教學難點:使學生獲得積極的體驗、感受到數學實踐活動的樂趣。 教學方法:引導自學。 教學用具:積木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同學們,我們期待已久的積木大賽終于開始了,大家有沒有信心取得勝利。 二 學生活動: 擺一擺 比賽的第一個項目是按規定拿積木,拿對一個加10分。 順序: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用三塊積木擺一個物體,并說出它的含義。 推一推 ①猜一猜,這四塊積木誰跑得最遠。 生猜:我猜長方體。我猜正方體。我猜是圓柱體。 ②試驗:生自己動手試 a、在光滑的桌面上推四塊積木。 b、在粗糙的地面上。 c、在小絨毯上。 你有什么發現?交流感受。 (可以讓學生說,學生在玩的過程中有限的體會,不必給學生框子) 搭一搭 下面分組搭積木,楊搭什么就搭什么。 ①生動手試驗。②交流感受。 搭完后要給大家講一講它的故事。 學生暢所欲言交流各組完成的作品的故事。(組員之間可以互相補充) 組員間相互評價,作品及故事。 教師巡視。 三 學生自己談一談收獲。 教學后記: 課 時 計 劃 總第17課時 教學課題:玩泥巴 第3課時 教學要求: 知識與技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審美觀。 過程與方法:經歷“玩泥巴”的全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實踐活動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合作、成功、幫助、放松)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審美觀 教學難點:在實踐活動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合作、成功、幫助、放松) 教學方法:引導自學。 教學用具:水、黃土、泥巴、顏料、小盒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創設 師拿出一些泥巴塑玩具,請學生猜是什么,用什么材料做的。這些材料都是用泥巴做的,今天我們也來用泥巴捏些玩具。 二 探究體驗與實踐 玩泥巴 示范和泥: 往土里加適量的水,撐持成泥巴,在盒里拌幾下,使泥巴有韌性。 介紹一些捏泥巴的技巧。 ①捏②搓③柏④粘 學生和老師一起把泥巴做成自己喜歡的玩具。 ①跟老師一起做,捏制的準備。 ②動手捏泥巴。 三 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正面評價每個學生的作品適當予以獎勵。 教學后記:【冀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相關文章:
冀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1-27
冀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6篇01-27
冀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6篇)01-27
冀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精選11篇)08-03
冀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精選10篇)08-31
一年級冀教版數學上冊教案12-30
冀教版英語教案01-03
冀教版小學音樂教案11-14
一年級冀教版數學上冊教案(13篇)12-30
一年級冀教版數學上冊教案13篇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