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C(3-7)《背影》教案
《背影》教案 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詞“藉、簌、逛、躊躇、橘、蹣跚”等。 2、整體把握內容,理清全文脈絡,體會作者心理變化。 3、學習作者抓住特定環境展開描寫的方法,感受文章所表達的父子情。 3·學習本文平實的語言和獨特的表現角度。 教學重難點: 理解文章具體描寫父親“背影”的細節,體味作者為之感動落淚的原因。 教學器材:準備兩張桌子。 課前預習 1·默讀、朗讀課文。 2·查字詞典,為有關字詞注音釋義。 3·畫出文中疑難詞句。 4·文中最能感動你的地方在哪里?為什么會感動你呢? 第一課時 一、 課文導入: 偉大寓于平凡之中,這話一點也不假。人間并不缺乏愛,只要你是有心人。善于觀察和感受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或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話語……你就會發現,人生處處有真情。同學們,今天我們—起欣賞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去感受那平凡而偉大的父愛。 二、 題目解說: 文章以“背影”命題,別開生面,含蓄雋永,表現角度新穎獨特,體現出一種創新的精神。 文章以“背影”為線索來組織材料:開篇設疑問,點出背影;回憶往事,引出背影;望父買橘,刻畫背影;惜別尋父,難忘背影;別后思念,再現背影。 “背影”是父子依依惜別時父親留給兒子最深刻的影象,文章通過“背影”把父親老境頹唐、心情憂郁以及對兒子的摯愛等真切地表現出來。因此,“背影”凝集著父子間深厚、真摯的愛,是作者感情抒發點,是作者表現父愛的最佳角度。 三、 作者介紹: 朱自清(1898-1948) ,字佩弦。祖籍浙江紹興,主要作品有《朱自清散文集》。我們熟知的作品有《匆匆》、《春》、《荷塘月色》、《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 四、 生字詞檢查。 狼藉 簌簌 橘 逛 躊躇 蹣跚 頹唐 瑣屑 舉箸 五、 老師范讀或錄音范讀,或者請一同學朗讀課文, 其他同學思考: 1、課文有幾個部分,分別寫了什么內容? 提示:這是一篇回憶性的文章,有相對固定的結構:引出回憶——回憶——結束回憶。所以我們的重心要放在它的主體部分——“回憶”部分,基本情況如下: 一(1):思念父親,難忘“背影”(開篇點題,設置懸念,引出下文) 第一層(2、3):交代家境,渲染悲涼氣氛 背影 二、(2—6):回憶往事,追述車站 第二層(4、5):寫父親送行時的細心觀照 離別情景,刻畫“背影”,表達 第三層(6):描寫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背 父親愛子的真摯感情。 影”,抒發離別之情。 三、(7):寫別后思念,淚光中再現“背影”。(結尾扣題,照應開頭) 2、課文中令你最為感動的是什么? 一般情況下,學生的回答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 文中“父親”對兒子的無私的愛。 ② 文中兒子對父親的理解。 六、作者每次見到父親的背影都要流淚,文章幾次寫到“背影”?(四 次) “我”流淚是因為什么原因呢? (可適當分析一下作者的心理活動) 第一次:文章的開頭,開篇點題“背影”,有一種濃厚的感情氛圍籠罩全文。 第二次:車站送別的場面中,作者對父親的背影做了詳細的描繪,這是本文的重點。父親肥胖的身軀,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艱難,蹣跚地爬過鐵道為兒子買橘子。這個鏡頭表現了父親愛兒子的深厚感情,使兒子感動的熱淚盈眶(感動之淚) 第三次:父親和兒子告別后,兒子眼望著父親的背影在人群中消失,濃濃的離別情緒油然而生,不禁又掉下淚來(離別之淚) 第四次:文章的結尾,兒子讀著父親的來信,在淚光中再次浮現了父親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已,呼應文章開頭。(思念之淚) 七、 小結課文,再讀課文,感受文中的父子情深。 第二課時 一、 文章除描寫以上幾次落淚的情形,另外還有一次“落淚”的情形,找出來細加體會 。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加以總結。 這一次流淚是在交代家境衰敗的情況下,見著父親,面對家破人亡的景象,“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 這次掉淚表現出觸境傷情的悲哀。這一次掉淚,引出父親的在文中為數不多的重要話語:“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略。” 父親的這幾句話表達了豐富的感情。這里有父親對兒子的體貼和勸慰,也流露了父親在逆境中的淡淡的哀愁,同時,也可以看出父親內心深處不甘受命運擺布、不怨天尤人的自我寬解、自求振作的復雜心情。 二、 簡單小結:這樣說來,通過父親的“背影”來勾連情節,貫穿本文始終的情感可以分析為兩個方面: (1) 父親對兒子的萬般體貼關愛; (2) 兒子對父親的真切理解和真誠感激。 那么,對于這樣的文章,我們能不能這樣進行概括?(真情真感真文 ) 三、 我們所讀的這篇文章曾經使很多人讀之落下感動的淚水,并且在第一階段讀之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在此,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個原因,這樣真切感人、催人淚下的情感到底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1、同學們先來觀看一場同學們的表演。 人物:請一和父親的身形相似的學生來進行表演。 道具:兩張桌子。一張為鐵道,一張為月臺。 表演:讓一個學生先坐在桌子上,慢慢探身下去,再走幾步,緩緩爬上月臺。 要求:請同學們仔細觀看,然后找出文中這一情節的語句。自己加以朗讀,仔細體會。再請一朗讀較好的同學有表情朗讀這一段內容,另一同學再表演一遍,其他同學仔細感受。 就剛才同學們看到的情景,自由進行討論,發表你的看法:你有什么感受? 2、細讀課文,體會白描化的描寫手法。 體態 ——胖 黑布小帽 外貌 衣著 黑布大馬褂 深青布棉袍 描寫背影 步履 ——蹣跚 動作 探、穿、爬、攀、縮 抱、放、爬、放、撲 3、提出以下問題:①這段描寫有沒有什么華美的語 句?②有沒有用什么特別的技巧、方法?③你覺得理解困難嗎?④你覺得描寫困難嗎?⑤如果在你的生活中也出現這樣的情形和過程,你能描寫出來嗎? 根據同學們的回答,教師進行總結這篇文章為什么能使人感動的原因。 a) 樸實無華的語言 ② 客觀寫實的白描 ③ 細致入微的細節 ④ 事情的真實 ⑤ 觀察的仔細 ⑥ 情感的真摯 4、小結:學了這篇課文之后,我們知道:好文章并不一定需要華麗的語言,只要你平常善于觀察,善于體會,就一定會寫出好文章來。學了這篇課文后,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寫一篇表現生活中的真情的作文。比如:父愛、母愛、友誼等等。(本節課的作業) 四、 父親的話質樸、簡短而又飽含感情,結合上下文,說說下面的話分別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1、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是對兒子的勸解和安慰,也表現了父親的堅強。 2、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不要緊”是對兒子的寬慰,“他們去不好”是說叫別人去不放心。體現了父親對兒子的深切關懷。 3、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細心關照之后,又擔心兒子路上口渴。擔心買橘子回來后找不到兒子,又怕行李丟失,于是叮囑兒子“不要走動”可見為兒子想得周到。 4、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惦記兒子一路是否安全,叮囑兒子來信以讓他放心。 5、進去吧,里面沒人 不讓兒子送他,催促兒子回車廂去照看行李,事事為兒子著想。 五、 在過去的生活經歷中,你有沒有最難忘的“背影”或類似的東西,請回憶當時的情景,向同學們講述。 本課板書: 體態 ——胖 黑布小帽 外貌 衣著 黑布大馬褂 深青布棉袍 描寫背影 步履 ——蹣跚 動作 探、穿、爬、攀、縮 抱、放、爬、放、撲【C(3-7)《背影》教案】相關文章:
背影的教案01-25
《背影》教案01-31
《背影》教案04-25
C語言課程教案04-24
背影優秀教案08-25
有關《背影》教案11-15
《背影》優秀教案02-07
《背影》教案范文01-07
關于《背影》的教案02-25
背影教案及感受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