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三數學研究性學習教案
集合中元素的個數問題的研究 一、活動主題的提出 根據新課改課程標準及高中數學教學要求,為切實實施素質教育,改革教學方式與方法,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有機地開展校本課程,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用數學的意識,以教材中的閱讀與思考為素教材,推進高中數學研究性學習的進程,對該問題進行研究,旨在為深化課堂教學內容,促進性自主研究和學習,從而探討高中數學研究性學習的實施辦法。 二、活動的具體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集合中元素的個數問題的研究,探求有限集合中元素個數間的關系,比較幾個集合中元素個數的多少的方法。 2、能力目標:能多方面、多角度、多層面來探究問題,運用知識來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能力。 3、情感目標:學該課題的研究,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享受探索成功的樂趣,培養科學態度與科學精神。 三、活動的實施過程、方式 1、出示活動內容與思考的問題(5分鐘) (1)、學校小賣部進了兩次貨,第一次進的貨是圓珠筆、鋼筆、橡皮、筆記本、方便面、汽水共6種,第二次進的貨是圓珠筆、鉛筆、火腿腸、方便面共4種,兩次一共進了幾種貨?回答兩次一共進了10(6+4)種,對嗎?應如何解答?有哪些方法?因此可以得出什么結論(集合中元素個數間的關系)? (2)、學校先舉辦了一次田徑運動會,某班有8名同學參賽,又舉辦了一次球類運動會,這個班有12名同學參賽,兩次運動會都參賽的有3人。兩次運動會中,這個班共有多少名同學參賽?應如何解答?由此解出以下結論(集合中元素個數間的關系)?又如:某班共30人,其中15人喜愛籃球運動,10人喜愛乒乓球運動,8人對這兩項運動都不喜愛,則喜愛籃球運動但不喜愛乒乓球運動的人是多少?應如何解答? (3)涉及三個及三個以上,集合的并、交問題,能用類似的結論嗎?應怎樣表達?如:學校開運動會,設 , , 。若參加一百米的同學有5人,參加二百米跑的同學有6人,參加四百米跑的同學有7人,參加一百、二百同學有2人,參加一百、四百的同學有3人,參加二百、四百的同學有5人,三項都參加的人有1人,求有多少人參賽? (4)設計比較集合 與集合B=中元素的個數的多少的方法。 2、活動分工及時間安排(25分鐘) 全班以大組為單位(共四個大組)來研究以上4個問題。第一大組研究(1)問題,第二大組研究(2)個問題,第三大組研究(3)個問題,第四大組研究(4)個問題。要求每組由學生自行確定一位負責人,并由此同學組織具體活動,明確該同學是下步活動交流中心發言人。有余力的組可協助思考其它組的問題。教師下到各組視察,了解情況,并作必要的指導。 3、活動交流(15分鐘) 請每一小組中心發言人回答各自分配的問題,全班其它同學補充,教師引導學生概括,得出結論: ①列舉法 問題(1)涉及的集合元素個數較少而且具體,可用列舉法寫出,很快可解決此問題,并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維方式概括得出: ②圖解法 當集合元素個數較少而不具體時,據題意畫出集合的韋恩圖,從而解決實際問題如問題(2),并歸納得出: 這一結論。 ③數形結合法 利用集合間的關系,結合示意圖,據未知可設適當的未知數,建立方程求解,如問題(2)中的第二個問題。設喜愛籃球運動但不喜愛乒乓球運動的人數為x,則兩項都喜愛的有(15-x)人,喜愛乒乓球而不喜愛籃球的有[10-(15-x)]人,據題意有:x+(15-x)+[10-(15-x)]+8=30,解得x=12。故喜愛籃球運動但不喜愛乒乓球運動的有12人。 ④歸納、猜想法 通過對問題(3)的求解,并結合問題(1)、(2)的求解,歸納、猜想出: 。 ⑤概念派生法 通過問題(4)的研究求解,大部分學生較易得出 A,因此,由真子集的概念得出集合B的元素的個數少于集合A的元素的個數。這個結論是由概念的內涵派生出來的。 ⑥“對應”法 經研究討論,同學中有“集合A的元素個數等于集合B的元素個數”的結論。少數同學運用“對應”思想:,顯然有此結論。這是一個多好的想法啊! 四、活動評價 充分運用高中數學子教材資源“閱讀與思考”,廣泛開展第二課堂活動,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很好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有助于學生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至少有以下成功之處:第一、深化了課堂知識,進一步鞏固和拓展了所學知識;第二、培養了學生探究能力,很好地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方法;第三、增強了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該課題以解決問題為背景,通過分工與合作和恰當地引導,學生用知識的意識明顯增強,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明顯提高;第四、培養了學生的思維品質。通過問題(4)的研究,我們得出了不一樣的結論,但都有道理,學生向引發爭議,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得到較好的發展。 五、注意事項 1、教師課題準備要充分。①要認真鉆研材料;②查閱相關資料或研究成果;③作好周密的活動計劃。切忌無準備或準備不充分就上課。 2、避免“活動研究課”上課學科化,要充分地讓學生自主的活動,不人為地牽制學生。 3、積極引導學生搞好“交流——合作”環節的活動,充分聽取學生的意見,讓學生自己總結作法和研究成果,切忌教師包辦,強加于人。 4、堅持引導學生寫好活動總結和體會,歸納研究方法與成果,忌只管上課不管下課,課后不鞏固。 參考資源:《教學研究性學習》傅海倫 山東師范大學教學科學學院 《談教學研究性學習設計》賴風 《教學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研書《教學》① 人教出版【高三數學研究性學習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數學研究性學習教案04-25
研究性學習教案04-28
研究性學習教案01-29
教案 走進“研究性學習”04-24
研究性學習指導教案04-25
數學研究性學習心得感想09-30
教案 成立研究性學習小組04-24
研究性學習教案1-前言原創04-25
研究性學習的總結10-10
研究性學習報告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