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莊暴見孟子》教案
莊暴見孟子教學目的:
1.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2.領會孟子"與民同樂"的民本思想。
3.學習理解對比在論辯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和難點:民本思想和對比手法,課文中詞和句子的總結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方法:自讀提示法。
第一課時
一.教學導入:
我們初中時期學過孟子的三篇文章,回憶一下!兜玫蓝嘀,失道寡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寡人之于國也》都是他的篇目。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他是繼孔子之后的儒家學派的又一重要代表人物;他的眾多文章收入初高中語文教材,如:等。
二、作者簡介:
孟子(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人(今山東鄒縣人),孔子孫子子思的弟子,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宣揚"仁政"、"王道",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后世稱之為"亞圣"。
《孟子》共七篇,即《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各篇又都分上、下兩篇。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
三、講授新知:
1、熟讀課文:范讀《莊暴見孟子》要求:讀準字音,正確斷句,掌握節奏。
下列加線的字注意讀音:
王語暴(yù)庶幾(shùjī)好樂(hào yuè)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臣請為王言樂(yuèlè,yuèlè,lè,lè)可得聞與(yú)蹙(安頁)(cùè)管龠(yuè)羽旄(máo)
2、分析課文:
誦讀開頭至"不若與眾"。
(1).齊讀一遍后,學生復述這部分的大意。
(2).注疏要點。①"莊暴見孟子"--孟子在齊宣王(前341~前324在位)時,曾一度為齊客卿,莊暴因不知如何答對齊宣王"好樂"的說法,所以來問他。
②"王語暴以好樂"--也可以說成"王以好樂語暴"(齊王把喜愛音樂的事告訴了我)。王,承前章指齊宣王。據此可知莊暴是齊臣。
③"曰:好樂如何"--上文是莊暴語,此處加一"曰"字,表示說話中有停頓。問"如何",意思是"好樂"好不好。
④"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之",起舒緩語氣作用,無義。"庶幾乎",是"庶幾于治乎"的省文。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孟子將要借題發揮了--把"好樂"和"治國"聯系在一起。
⑤"他日,見(X)于王"--"見",被引見、被接見。
⑥"王變乎色"--齊王自知他的愛好并不高雅,這是他的心病,而在暴泄其事干孟子,這使他感到溫怒和慚沮。
⑦"寡人"二句--齊王被迫承認愛好不高雅。"先王之樂",指上古時代的名曲《咸池》《大章》《韶》等(孔子在齊時曾聽過(韶)樂)。"世俗之樂",指鄭、衛之聲(孔子曾說過"鄭聲淫,放鄭聲")。
⑧"分之樂猶古之樂也"--孟子這樣說,似與孔子觀點不同,但他的意圖是要說明在王者與民同樂這一點上,古樂和個樂是沒有區別的。這是因勢利導,即順著齊王的"好樂"來談"與民同樂"的道理。
⑨"可得聞與"--意思是請對方繼續說下去,是一種禮貌的表示?梢娒献拥倪@種權宜的說法收到了效果。
⑩"曰"至"不若與眾"--孟子先不作答,反而連續問齊王。對這兩問,答案肯定是"不若與人"和"不若與眾"。這就為論述"與民同樂"作好了鋪墊。齊王已入我彀中矣。
學生誦讀,教師檢查。注疏要點如下。
①"臣請為王言樂(lè)--這是下文的總領句。"樂"讀le,因上文兩次問"孰樂(lè)",這句自應承上讀le,其余理由詳見"教學設想"。
②今王鼓樂于此--"今…于此"是古漢語的習慣句式,表示假設,不是"現在…在這里"的意思。這句話可譯為"假如大王奏起音樂"。下文"今王田獵于此",與此相同。
③"舉疾首"的"舉"--"舉""俱"義通,可訓,"皆",全部的意思。
④"此極也"的"極"--這里是困頓的意思。朱熹注為"窮"。"此極",如此困頓的境況,指下文"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這是苛刻的賦斂和繁重的徭役造成的。
5.劃分層次。
說明:這段話的層次容易劃分,之所以要來討論,是因為要借此明確幾個問題:①這段話是圍繞著一個"樂"字來寫的,話題已經從欣賞音樂轉到君民關系上來,從個人愛好轉到治國方針上來。②這段話的主體是兩幅形成強烈反差的圖景,孟子沒有指出造成這些圖景的原因,因為這是不言而喻的:前者是由苛政造成的,而后者是"仁政"的結果,因此盡管用的是敘述方式,但實質上是議論性的。③本段的結句是有針對性的,齊宣王有"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的"大欲",所以孟子又借機向他宣傳"王道",勸他通過"與百姓同樂"的途徑來達到"王天下"的目的。
上述要點都可以在討論中用啟發提問的方式,讓學生自己說出來,個別地方由教師作補充。討論后再將層次劃分如下:
第一層:點明談話內容。
第二層:兩幅不同的圖景:"不與民同樂"和"與民同樂"。
第三層:能"同樂"則能"王天下"。
第二課時
一、歸納。
1、孟子是如何調控與齊王談話的氣氛的?
化解:首先,齊王把自己和孟子對立起來,談話氣氛非常僵硬,齊王簡直是給孟子來了一個大關門。孟子與齊王談話,是從齊王好樂開始的,可是,齊王根本不顧孟子的面子,變了臉色,還說"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這等于是堵住孟子的嘴巴,不讓孟子談他的"先王之樂",而事實上,孟子的談話肯定是離不開談"先王之樂"的,因為孟子的音樂觀是與王道有關的。我們要思考的問題是齊王為什么要故意和孟子對立。對這個問題,朱熹在他的《孟子集注》中有個說法可供參考:"慚其好之不正"。意思是為自己不喜歡先王之樂而愛好世俗之樂而羞愧。
其次,我們要看清孟子面對這并不融洽的氣氛所用的對策。如果孟子勉強硬談先王之樂和世俗之樂的是非,談話氣氛可能更加緊張,更關鍵的是達不到勸說齊王與民同樂、行仁政的目的。所以,孟子在此時轉換了談話的內容,幾乎是迎合齊王似的說了那句"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其目的很明顯,那就是想通過引起齊王興趣,改變談話氣氛。但是這句話卻是很有文章的,它已經巧妙地把談話內容引入了政治領域。緊接著,孟子又說"今之樂猶古之樂也",這話是承接齊王的"先王之樂"與"世俗之樂"而言的,但更應引起我們注意的是這其間孟子已經改變了原來的概念,于是,出現了四個概念:"先王之樂"、"世俗之樂"、"今之樂"、"古之樂"。這四個概念的出現,使孟子轉換了話題,為齊王鉆進自己的圈套作好了準備。至此,孟子就已經完成了化被動為主動的轉移。
2、談話中的兩層鋪墊的作用
化解:這兩層鋪墊就是孟子的兩次提問和兩次回答,孟子的兩問是"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和"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齊王的兩次回答"不若與人。"和"不若與眾。"說這話的前提是齊王忍不住主動地說"可得聞與?"孟子在此故意不直接闡述自己的道理,其目的很明確,一是蓄勢,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加重談話氣氛,誘導齊王在思想上趨向自己與民同樂的觀點。孟子的談話藝術表現在,善于借題,因勢利導。他知道齊王"好樂"一事,就采取主動,詢問齊王是否有這件事;待齊王說出"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立即稱許他,說"好樂"可以治國,而在這一點上"古樂"和"今樂"并無差別,這就引發了齊王的興趣。至此,孟子仍不說出本意,卻先問齊王兩個"孰樂",讓齊至自己說出。
3、兩幅畫面的妙用
化解:一是人民個個"疾首蹙頞","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的悲慘圖景;一是人人都"欣欣然有喜色",祝福國君身體健康的太平景象。這兩幅畫面使用的是描寫的手法,目的是為了說理,其好處是避免直接的、枯燥的說教。這種手法的運用,在中學教材中是少見的,通過描寫來說理,在議論文中可以借鑒使用。
4、對比手法的運用
化解:為了引出"與民同樂"的觀點,文章不僅用了兩幅畫面,而且使用了對比的手法。當然,這里主要是慘景圖和樂景圖的對比,這個對比在用法上有一個特點,即分兩步采用分述的方式進行,慘景圖的描繪,引出的是反面的結論"此無他,不與民同樂也。"樂景圖的描繪,引出的是正面的結論"此無他,與民同樂也。"這種兩步分述的對比法也是不同于一般對比的,在學習時要注意借鑒。
關于本章主旨,可以確定為"國君必須與民同樂,才能王天下",這是孟子"樂以天下,優以天下"思想的體現。
二、有關字詞句:
1、古今異義:
A、兄弟妻子離散:妻子,古代指妻子和女兒;今指男子的配偶兄弟:古代指兄和弟;今指弟弟或說話人的謙稱。
B、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至于,動詞"至"和介詞"于"的連用,意為"到";今常用作表示另提起一事的連詞。
2、詞類活用:
A、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樂,名詞作動詞,欣賞音樂。例:與人樂樂,與眾樂樂,孰樂
B、(1)、今王鼓樂于此(名詞"鼓"帶賓語"樂",用作動詞,演奏)例:吾王之好鼓樂
(2)、何以能鼓樂:名詞&quo
【《莊暴見孟子》教案】相關文章:
《孟子見梁襄王》教案范文08-25
《孟子見梁襄王》原文、翻譯03-01
[熱]《孟子見梁襄王》原文、翻譯3篇03-01
奉酬韋祭酒自湯還都經龍門北溪莊見貽之作,奉酬韋祭酒自湯還都經龍門北溪莊見貽之作張說,奉酬韋祭酒自湯還都經龍門北溪莊見貽之作的意思,奉酬韋祭酒自湯還都經龍門北溪莊見貽之作賞析 -詩詞大全03-13
關于暴媽作文10-12
孟子的作文09-15
春日韋莊03-14
故人莊作文07-17
陳莊之戰03-05
關于孟子的名言名句 孟子激勵人的名言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