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命 生命》教案與反思
教學目標: 1、積累詞語;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三個事例中蘊含的道理。 突破方法:反復品讀、圈點批畫、質疑探究 教學準備:收集有關生命的名言警句,了解有關杏林子的生平事跡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程序: 一、激情導入: “一粒毫不起眼的種子,往往隱藏了一個燦爛的花季;一條丑陋的毛毛蟲,可能兌變成為五彩斑斕的彩蝶。因為,生命本身就是一樁奇跡。”這是香港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對生命的感悟。今天我們就要學習她寫的一篇文章《生命生命》。同學們,能不能把你喜歡的人生格言也告訴給大家? 相機板書:生命 生命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思考:文中寫了幾件事例? 飛蛾掙扎求生 瓜苗不屈生長 傾聽自己心跳 2、作者表達了怎樣的感情?找出文中的話讀一讀。 出示“我下定決心,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1)默讀,理解意思 (2)朗讀,讀出堅定的語氣 (3)齊讀,讀出對生命的熱愛 三、自由品讀,感情內涵 文中的三個事例,分別帶給作者,也帶給我們對生命的思考是什么?找出文中的句子反復品讀,談談你的理解。(有什么樣的理解,就會讀出什么樣的語氣。) “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著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飛蛾那種求生的欲望令我震驚,我忍不住放了它!” (1)回想你曾抓過飛蛾、蝴蝶之類的小動物嗎?它們是怎樣在手中反抗的? (2)這小小的飛蛾為什么要如此掙扎?如果你是那只飛蛾,你會在心里說什么來鼓舞自己呢? 如果你是杏林子,看到這只小小的飛蛾,你會怎么想呢? 指多名同學賽讀,并說出這樣讀的理由。 重讀課題 “那小小的種子里,包含著一種多么強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沖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成長,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 (1)鏈接古詩《草》,比較瓜子與草的共同之處,說說作者這樣寫說明了什么? (2)你是如何理解的?組內交流體會。 分組賽讀 再讀課題 “那一聲聲沉穩而有規律的跳動,給我極大的震撼,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決定,我必須對自己負責。” “糟蹋”是什么意思? 結合對杏林子的生平事跡的了解,理解這段話。 交流:還有哪些人是好好地使用了生命,使自己的生命活得光彩有力? 討論交流:聯系自己,你是好好使用生命,還是白白地糟蹋它? 齊讀 三讀課題 四、升華情感,啟迪人生 生命是什么呢?怎樣的生命才是光彩有力的呢?請用簡短的一句話寫下你的感悟。 板書:19、 生命生命 飛蛾掙扎求生 瓜子不屈生長 聆聽心臟律動(生命可貴 珍惜生命) 教學反思: 一、充分給予學生解讀課文的舞臺。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和體驗。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因此,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后,就讓學生獨立自由讀課文,找出感觸最深的句子,反復品讀,并交流自己的感受。這樣既從整體上把握了課文,又給予學生個性化解讀的時間。在生生交流、師生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各自交流自己的理解,逐步引導學生感悟生命的意義。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老師成為課堂的引導者。 二、貫穿語文教學“讀”的功能。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作為一篇具有較強哲理的文章,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教學中,我采用不同形式的讀,步步推進。先是帶著問題自由讀,整體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精讀階段更是給學生足夠時間反復品讀,自我感悟。在精讀環節中,注意創設情境,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使學生入情入境,直接與作者進行心靈的對話,在感悟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抓住課文題目的感染力,每次學完一個事例后,又重讀課題,使學生的理解一層一層得到提高。 三、拓展延伸,挖掘教材發展空間。 通過引導學生聯系生活中其他的人物,來感受生命的價值,使他們對生命的得到進一步的升華。怎樣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呢?”“生命因怎樣而更精彩呢?”對此,學生談到很多事例,也說了許多。 雖然“教無定法”,但“學生主體,老師主導”的教育思想牢牢鞭策著我,我也努力地實踐著。當然,在教學中有時不能做到收放自如,有時讓學生感覺總是意猶未盡。以后,要更加規范自己的教學行為,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充實,教學相長。【《生命 生命》教案與反思】相關文章:
《生命生命》反思03-01
《生命生命》反思總結02-29
《生命生命》課堂反思02-29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04-02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04-04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04-05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04-02
《生命 生命》教學反思04-09
《生命,生命》教案07-18
[熱門]《生命生命》課堂反思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