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對外漢語教材中級口語教案參考
授課時間:50 分鐘 授課內容:《中級漢語口語》下冊第十課《今天是青年節》第一個段落 授課者:Andrew 授課目的和重點: 讓學生理解該段的生詞 讓學生掌握并運用該段中的幾個口語化表達方式 讓學生了解“中國的青年節”和“捐獻活動”,適當展開討論 本節課沒有新增語法點,對語法的講解將不作為重點 突出口語課特點,盡量讓學生多開口說話。 教學過程: (1)開場白(很高興有機會和大家一起交流、學習)(1分鐘) (2)介紹本課的教學過程和重點,使學生了解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方式和重點。 (2—3分鐘) (3)講解生詞(15—20分鐘) a. 請一位同學朗讀生詞,同時要求其他人盡量不看書,自我檢查預習效果。讓學生自己發現哪些詞記得清楚,哪些詞記得不太清楚。 b. 教師拿著書和筆走到學生中間,把該學生讀得不準或讀錯的詞圈出來,盡量讓該學生順著讀完,實在讀不出再進行領讀。(可以找班上程度比較好的學生,學習比較用功的學生進行朗讀生詞)教師可以重讀生詞,讓全體學生跟讀,如果在那個詞上學生聲音比較零亂,教師可以重點糾正該詞,重復2、3次。(注意時間) c. 開始分析生詞,進行板書。 (簡單講解,多舉例,讓學生用所講詞語造句,可以讓其他同學糾正) 1. 捐獻:動詞。(某人 / 團體)拿出(錢、物品)免費送給其他人或團體。特別是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 例句:1. 他把全部藏書都捐獻給了學校新建好的圖書館。 2. 今年北京發生SARS的時候,中韓公司向北京SARS患者捐獻了 10萬元人民幣。 2. 捐:(在本課)動詞。免費送出。可以和一些名詞搭配,構成一系列表示“免費送出某些物品”的詞組。 如:捐錢捐物捐款捐衣服等 有時候親密朋友間也用這個詞開玩笑,表示“送、給” 例句: 1. 我最近沒書看了,你給我捐幾本吧 2.我有個女同學經常跟我說,她衣柜里的衣服都是她男朋友捐給她的。 3. 災區:名詞。發生災害的地區。 災害:名詞。發大水、蟲害、干旱、戰爭等造成的不好的損害 比如:發大水,鬧蟲害的地方,都叫災區。 4.水災:名詞。發大水造成的災難 我們還可以說:火災蟲災旱災 5. 老百姓:名詞。普通人,不是當官的。 有時我們還在這詞前面加上一個“小”字 比如說:我一個小老百姓,能有多大本事。 表示自嘲,是一種開玩笑的說法。 (如果學生問“老”的意思,簡單解釋“老”指表語法意義,有親切的意味。 如果不問,就不講) 6. 沖 (chong) 一聲(在本課)動詞。 (1)指水多、速度快地流下。(用手式做出“沖”的動作) 例如:大水把堤壩沖倒了。 我們還經常說:沖澡(沖個涼水澡) (離合詞:動賓結構的兩個語素之間可以插入別的成分 沒有人問,不講。有人問,簡要回答,強調見到一個記住一個不要隨意擴展) 沖廁所(做出“嘩”的聲響) (2)快跑,突破障礙 例如:下課鈴一響,他第一個沖出教室。(做出沖的樣子,雙臂擺動) (它還有一個同形異生詞,四聲,在口語中,表示向著、對著。我們以后會著重講到,大家有個印象就行了。學生不問,不講) 7.報道:(在本課)名詞。注意讀音,四聲。 指通過報紙、雜志、廣播等把消息(各種事情)告訴人們的文章。 可以說:關于……的報道如:他寫了一篇關于南方水災的報道。 也可以用作動詞,如:報道新聞報道了某某事件 8. 響應:動詞。表示同意的一種回答,通常是用言語、行動對某個號召做出支持。 例句:南方發了水災,學校組織捐款,同學們紛紛響應,捐錢捐物。 9. 忙碌:形容詞。在本課以“忙忙碌碌”的形式出現,,就是我們平時說的AABB式形容詞,這是一種固定的形式。也就是說,漢語中有一些名詞、動詞、形容詞有這樣一種格式。 例如:盆盆罐罐前前后后清清楚楚打打鬧鬧 通常是兩個意思相反或相近的單音詞重疊,表示繁多。程度上比AB式有所加深和強調。 這種組詞方式,我們不能隨意亂用,我想大家還是應該見一個記一個,會用一個,沒見過的不要亂用。 d. 補遺:本課的重點詞語我們就分析到這兒,學生對這些詞語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提問。如果沒有,進入課文講解。 (4)講解課文、組織對話(20—25分鐘) a. 把對話分成兩部分,請兩位同學朗讀上半部分,另兩位同學接著完成。讓班內成都好的學生讀“王峰”。不要打斷學生,在學生出錯的地方做標記。 b. 先對學生的朗讀表示贊揚,再糾正學生的錯誤。 (可以利用圖例解釋“平板車”一詞,不用詳細解釋。) c. 講解重要的口語用法,進行板書。 (提問學生,是否注意到對話中非常口語化的表達。問兩三個學生,如果說到了要講的知識點,就接著講。如果不對,再自己引到要講的地方。) 你這是去哪呀?(把“這是”圈出來) 一般我們說“你去哪呀?”已經可以完整表示這句話的意思了。這里的“這是”是非常具有口語特點的用法,有一種強調的作用,就是說“現在,此時此刻” 例句:他這是干什么去? 他這是上課去了。 A……這不……B(把“這不”圈出來) “這不”本身沒有具體意義。 A表示一種觀點B表示一個例子,說明A的觀點成立。 例句:北京的交通真糟糕,這不,又堵車了。 他漢語學得還不好,這不,又寫錯字了。 那還用說! 那不用說了,大家都知道的,當然了。 表示對說話人問題的正面回答。 d. 將卡片分給三組同學,AB一組,CD一組,EF一組,要求根據卡片中寫的詞語組織對話。要求其他同學注意聽,試著回答B、D、F要去什么地方,干什么事情。 開始操練對話。 e. 補遺并引入下個環節:提問學生對這段課文有無問題,如果有,簡單回答。可以組織其他學生回答。如果沒有,進入下一環節。(“我倒有個問題問大家”:“王峰他們為什么要捐獻衣服?”根據時間,掌握提問。) 備注:青年節:每年5月4日,為了紀念1919年5月4日的青年學生愛國運動。青年節不放假,但各單位都會組織青年們進行一些活動,比如植樹、作義工,還有捐款等。青年節和有的國家的成人節不同,是中國特有的節日。 (學生什么時候問,什么時候講。沒人問,最后再提。) (5)組織討論(5分鐘左右,根據上課情況伸縮時間) 問題:你們看到過這樣的捐獻活動嗎? 你們捐獻過錢物嗎? 你們國家有沒有這種捐獻活動? (6) 回顧本課重點,安排預習。(1—2分鐘) 預習內容:第二個段落,生詞10 到 20 (7)下課(謝謝大家的配合)【對外漢語教材中級口語教案參考】相關文章:
‘教案’對外漢語教案04-28
對外漢語教案01-15
口語交際教案01-01
關于口語交際教案08-26
小學《口語交際》教案03-02
口語交際教案【精】04-02
【熱】口語交際教案04-02
關于口語交際的教案02-12
口語交際教案模板01-30
口語交際教案11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