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阿長與《山海經》教學設計
阿長與《山海經》教學設計作者:與春天共舞阿長與《山海經》教學設計(附點評)【教學目標】
l詞語積累。
l根據不同語段特點,采用不同方法品析語言,深入體會作者對阿長的情感。
l聯系生活,讀懂身邊的愛。
【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重點放在運用多種方式品析語言。難點在于作者對于阿長所蘊含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前預習檢查:
字詞檢查,為了把字詞教學落實到實處。
二、選讀三段文字,(大屏幕顯示)
1最討厭的是常喜歡切切察察,向人們低聲絮說些什么事,還豎起第二個手指,在空中上下搖動,或者點著對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風波,不知怎的我總疑心和這"切切察察"有些關系。
1讀2寫出阿長什么特點3文段是怎么表現阿長這個切切嚓嚓的毛病的,根據你對紅字的理解,兩個人一組來演示一下,說話需要有對象。4表達了我對阿長怎么樣的情感?板書討厭。總結:一個手指,就把人物的情態性格寫得淋漓盡致。只要我們用心去體驗,我們就能真實地感受到語言文字的魅力。
(運用演讀,讓學生去體驗,在體驗中領會語言的生動形象)
2.一到夏天,睡覺時她又伸開兩腳兩手,在床中間擺成一個"大"字,擠得我沒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經烤得那么熱。推她呢,不動;叫她呢,也不聞。
讀1這段又寫了阿長什么特點?作者這次是怎么表現的?一個大字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阿長睡態的不雅。我們主要是研究這個擺子,如果改成睡成一個大字有什么區別?(可以討論)擺字表現了阿長好像是故意的,人為的,而睡字是無意的。這里表達我對阿長怎么樣的情感?不滿意。
(抓住關鍵詞語,領會詞語運用的妙處和背后滲透的情感)
3.夢里也記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別早,一醒,就要坐起來。她卻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將我按住。我驚異地看她時,只見她惶急地看著我。
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搖著我的肩。我忽而記得了
"阿媽,恭喜…"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聰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喜歡似的,笑將起來,同時將一點冰冷的東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驚之后,也就忽而記得,這就是所謂福橘,元旦辟頭的磨難,總算已經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讀。大家要注意這里的元旦,是指大年初一。1我們先來研究這個情景,驚異是什么意思?為什么驚異?惶急是什么意思?阿長為什么惶急。2在大家想象這個情景,如果不能想象出來,兩人可以比劃一下這個動作。在這種情境下我們想一想如何讀這兩句話。這里表現了作者對阿長的怎樣的情感。
(引導學生走進情境,在情境中朗讀)
分析以上三段文字,想一想童年的"我"的情感態度?
三、再讀三個語段
1從此對于她就有了特別的敬意,似乎實在深不可測;夜間的伸開手腳,占領全床,那當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應該我退讓。
2這又使我發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完全消滅了。
(比較兩個"敬意",體會情感的不同)
讀1。這兩個敬意是敬佩還是尊敬的意思?這兩個敬意是緣于什么產生的?這兩個敬意多我的影響有什么不同?一個是原諒了晚上睡覺把我擠到一角,而這個敬意因為銀鼠的原因而消失了,而第二個敬意是把銀鼠的怨恨給完全消滅了。第一敬意是膚淺的,第二怨恨是深刻的。是由衷的。
3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魂靈!
(深情朗讀,體會作者對阿長的深厚情感)
老師范讀--大家齊讀--師生教讀
四、兩種情感都是愛。
三十年過去了,我慢慢的領悟到那份敬佩之情,原來是對自己無私的關愛,帶著這種情感反觀那些所謂的缺點,我還會耿耿于懷,甚至懷恨在心嗎?我們讀不出來了,這里有哦更多的寬容和理解。阿長真愛著我,我在成年之后才讀懂了這份愛。
五.聯系生活,讀懂身邊的愛。
因為這次講課,我再一次重讀這篇散文,感觸頗多,備完課我寫了一小段隨筆。
雨夜,我靜靜地讀著《阿長與山海經》。那些真實生活的細枝末節,那些曾經的厭與煩,甚至恨,都讓時間慢慢地詮釋成了一縷真情,一份感動。
兒時父母的嘮叨,也曾讓我滿腹怨恨。為人父母后,才漸漸明白那份愛的深厚。每當女兒如我小時候捂起耳朵,亦或摔門而去,我總是一陣陣心痛,那份心痛不是因為女兒的不懂事,而是對父母的一份愧怍。
我的父母老了,不再如小時候管束著我,而是站在村頭長時間看我回家的路,或看我回城里時路上卷起的塵土。那份凝視,那份惦念一如我小時候離家讀書的情景。只是我現在才讀懂。
愿我的父母永遠健康,愿我的女兒快快長大!
學完這篇文章后,大家一定會有更多的感受,今天給大家布置了一篇隨筆。《讀懂身邊的愛》。
作業與課外閱讀拓展。
1.愛的方式有很多種,也許她們的方式是當時的你所不能理解或接受的。但是,有一天,你讀懂了它,你一定能感受到每一個人都是一道美麗的風景。請以"讀懂身邊的愛"為話題,寫一篇隨筆。
2.課外閱讀《我最恨的人去了》(《視野》2004年綜合版11期)(文章復印發給學生)
附:教研員莊洪江老師對本節課的點評
袁慶國老師執教的這節《阿長與山海經》,在前不久舉辦的首屆河北省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大賽中獲得了一等獎。袁老師精巧的教學設計、深厚的教學功底、前沿的教學理念,受到了與會專家評委的高度評價,在來自全省各市區500多名聽課教師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許多地市都表達了邀請袁老師講課的意愿。應該說為我們唐山市、豐潤區語文教學爭得了榮譽。
我個人認為這節課上得扎實、高效。用唐山市教研員田老師的話來說就是完美地做到了"二有"原則,既有意義,有意思。下面我對這節課做一個簡要的評價。
首先把字詞教學落實到了實處。字詞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底線。隨著語文教學褪去浮華,慢慢回歸本源,許多老師也漸漸地注意了字詞教學的重要性,但更多停留在讀一讀的層面,很少看見讓學生拿起筆來寫一寫。能把不出彩的字詞教學這個環節放到省級比賽的課堂上,不僅需要勇氣,更需要對語文教學理念有深刻的理解。
在學生根據預習整體感知文章內容之后,課堂轉入了第二環節,也是本節課主要的學習目標:即針對文段的不同特點,采用不同的方法來品析語言。袁老師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干凈、高效的綠色語文課堂的構建。語文課教什么,是一個看似簡單其實卻十分復雜的問題。毋庸諱言,現在語文課上有很多"去語文化"的現象。要想使語文課高效、綠色,我們首先就應該在語文課堂上摒棄諸多非語文的東西,不要把語文課上成科學課,上成思想品德課,上成歷史課,要把語文課上成語文課,而語文的核心是什么?就是語言。無論理解與表達都離不開語言的品味。現在的語文課堂,許多老師都意識到了語言的分析的重要性,但如何進行語言分析就很值得我們研究了。不客氣的講我們現在許多老師缺乏語言分析的能力,大多人云亦云,教參怎么說,我就怎么講,很少有分析的過程,課上更多給我們呈現的是一種結果,無論是討論,還是活動大多是一種假命題,最后的都是讓老師牽著鼻子回歸到教參的答案上。不僅分析的方法不科學,甚至分析的結果都有待商榷。老師自己昏昏,如何能使學生昭昭呢。所以許多語言分析蜻蜓點水,分析不到位,分析不到點上,讓學生聽得如在霧中,這是語文教師基本能力虛化、弱化的表現。這節課,袁老師根據文段不同的特點,設計了多種語言分析的方法,這些分析的方法是真實而有效果的,不是虛的,是摸得著,看得見的。這需要老師有非常深厚的教學功力。
第一段品析表現阿長切切察察的文字,袁老師采用了體驗式閱讀的方法,讓學生根據文字演示,演示的過程中,學生領會了語言的魅力,一個手指頭的描寫竟然傳神地寫出了人物的情態,甚至可以猜想出人物說的內容,并從中可以看到這是怎么樣的一個人,作者對這樣的人是怎樣的態度,一句話竟然能蘊含如此豐富的內容,這才是真正語言分析。
第二段袁老師采用了關鍵詞語分析法,只抓住了一個"擺"字,用擺成一個大字,與睡成一個大字比較分析,讓同學們分析出擺字表現了我對阿長的不滿。
第三段袁老師采用了情境閱讀法,先帶領同學們走進情境,首先讓學生想象這個場景,然后再分析"驚異""惶急"等關鍵詞語的含義,目的就是為了帶領學生走進情境來閱讀文中的對話,通過對話的朗讀,我們看出童年的"我"對阿長的厭煩之情,阿長的興奮之情。
第四五兩段:采用了比較閱讀的方法,深入分析了兩個敬意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深刻地理解了文本。
第六個選段采用誦讀的方法。教師的誦讀的水平,就是對文本理解的深度。袁老師很準確地理解了文本,聲情并茂的范讀,一下子就讓學生理解了作者的情感。
第三個環節,大家可能沒有太注意,但這個環節很重要,是畫龍點睛之筆。如果沒有這個環節,這節課好像一個拼盤,缺少一個內在的序,彼此沒有聯系。同時這里又是全文理解的一個難點。就是如何把童年的我對阿長的情感與成年后對阿長的情感統一起來,由于有前面很好的鋪墊,袁老師做了一個輕輕的點撥,就解決了一個難點。:"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還對阿長耿耿于懷嗎?還認為阿長是故意把作者擠在床的一角嗎,作者還懷恨在心嗎?"老師三言兩語就讓學生明白了童年眼中的阿長,與成年眼中的阿長在情感上的區別。這也就明白了作者寫這篇文章的中心主旨。
第四個環節,就是袁老師寫了一小段文字,這一小段文字不僅寫得精美,更難得的是與文本主題結合的如此緊密。這一段文字并不是有意顯示老師的寫作水平,而是為后面的作業做一個引導。如何教會學生寫作,其實一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老師下水來寫,正如朗讀一樣,你告訴學生要讀出什么什么感情來,說了許多虛無縹緲的話,遠不如你范讀一次效果好。
這一小段文字,是袁老師在保定賓館里寫的,當時覺得作業的
【阿長與《山海經》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阿長與山海經教學反思04-22
阿長與《山海經》作文12-26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08-27
阿長與《山海經》的教案02-15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04-03
阿長與山海經的課后反思03-12
‘教案’阿長與山海經教案04-28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優秀03-26
《阿長與山海經》讀書筆記01-07
阿長與山海經教后反思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