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工作計劃集合十篇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迎接我們的將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戰,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計劃吧。什么樣的計劃才是好的計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工業工作計劃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工業工作計劃 篇1
超前謀劃,高起點、高標準做好規劃設計。在對智慧產業園的規劃和產業布局設計上,努力把它作為西部新區經濟的聚集地、起爆點、先導點,超前謀劃,高起點設計,局部整合,以適應并助推西部新區的開發建設。與此同時,圍繞全市產業導向,確立了“智慧引領,一區多園”的發展思路,制定了重點產業發展規劃,逐步形成了多元布局的智慧園區板塊。搞好企業的培育和孵化,注重與“北上廣深”等新經濟產業園區和產業運營機構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開展互動交流,學習和借鑒其先進理念、管理經驗和運作模式,有針對性地引進戰略合作伙伴。
強力對接,重點吸引行業龍頭企業進駐產業園。對于企業篩選的引入。對行業內具有較強影響力的企業進行貼近招商,確保引進1—2個規模較大的互聯網企業區域總部或獨立運營的總部進駐產業園;創建國家級開發區,重點引進1—2家省內十強企業或分公司進駐園區,夯實園區品牌;在企業培育方面。以省級科技孵化器為平臺,重點引進或培育6—10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爭取1—2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學校與企業的融合。與文理學院、高職學院、工學院、應用技術學院等地方院校開展全方位合作。加強與省內外知名高校的技術培訓、科技應用、創業推廣等方面的深入聯系,爭取引進10多項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5個博士學位點。
三是精打細算,有針對性地做好企業入園孵化工作。根據智能產業企業的特點,制定專門的扶持政策。我們將重點支持高質量的本土電商平臺企業,力爭年內培育1家交易額超過5億元的交易額以上的企業;培育1家以上年產值超過億元的廣告企業;支持瑞華制造、天馬電器等科技型轉型發展企業;支持科技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等基地建設。
四是加大投入,進一步完善產業園的功能配套。第一,完善網絡服務器的配套建設。提高網絡質量和運營服務水平,加快智慧園區建設,構建一體化、信息共享的統一平臺。第二,完善智慧物流、人才公寓等配套設施;加速發展面向電子商務的'第三方物流和現代物流配送體系,加強人才公寓建設,解決好人才在園區的居住問題,提高園區的人才吸納能力。第三,完善多功能會議室、展示展示廳、公共攝影室、文體活動中心等配套設施,滿足入駐企業的實際需要。
搭建平臺,進一步完善園區的綜合服務體系。第一,加強園區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公園的公共服務平臺主要是為企業提供政策咨詢、代辦手續、資金申請、商務等服務。第二,加強園區人力資源服務平臺建設;園區人力資源服務平臺主要為企業提供人才的引進、培養、人事代理、人才政策咨詢等服務。以園區為載體,以政府與高校或園區、企業與高校為載體,建立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為園區輸送人才,并邀請高校講師到園區進行技術指導和培訓。第三,加強園區的金融服務平臺建設。主要為園區企業提供融資服務、擔保服務、貸款擔保服務、信息服務等。通過整合政府、銀行、產業引導基金、信托保險和投資機構等資源,充分發揮各類資金對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投資偏好,形成從萌芽到成熟全覆蓋的金融投資生態圈,為企業融資提供保障。
加強監督檢查,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第一,抓好園區應急管理網絡平臺升級,升級后將全面實現移動互聯網即移動終端設備管理。第二,組織管委會應急管理人員和企業相關人員走出去學習先進經驗,已初步與省防震減災體驗中心對接。第三,繼續深入推進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力爭實現園區內所有生產企業全覆蓋的企業端應急管理網絡平臺。第四,繼續加大投入,加強對園區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和培訓。
工業工作計劃 篇2
近年來,鎮堅持以“區級跨入前列、全市躋身十強”為目標。為進一步提升招商選資品質,實現更大工業突破,20xx年鎮規劃建設新工業園區。新園區規劃占地1.5平方公里,建筑面積可達80萬平方米。園區以新老249省道為軸向西延伸,建設“一縱兩橫”道路網,配套水、電、通信等,著力打造機械加工產業園、建工建材產業園、輕工輕紡產業園、食品加工產業園、物流商貿園和公共配套及生活服務區的“五園一區”特色產業園體系。
一、園區建設現狀:
1、建成新型建材產業園150畝,企業3家,其中建材完成20xx年當年億元開工、竣工考核驗收,目前、業豐、華美3家企業都已經被培育成為規上工業企業。
2、建成輕工輕紡產業園100畝,企業2家,其中紡織項目于20xx年三季度通過億元開工、竣工驗收,驗資額1.2億元,現已試投產
3、建成機械加工產業園250畝,其中核心項目齒輪建成一期標準化廠房1.6萬平方米,已安裝國內最先進的齒輪制造設備120臺,完成精車---齒輪加工、濾布熱處理---精磨工序,現已投產,并通過億元項目開工驗收,將于20xx年12月中旬接受億元項目竣工驗收,二期將增加鍛造---正火工序,進而形成完整的齒輪制造工藝
4、建成食品加工產業園100畝,總投資2.4億元的.牧香源屠宰項目5月進場施工,目前廠房主體封頂,正在進行內部土建和辦公樓建設,年屠宰量達3000萬羽
5、彩印包裝項目已于9月份進場施工,目前主廠房地基出正負零,正在進行廠房主體建設,辦公樓同步建設中。普朗克生物科技項目正在進行方案設計,即將進場施工。
6、20xx年3月,啟動7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建設,計劃建成2層標準化廠房9棟,目前已建成6棟,重點引進齒輪上游原材料鍛造和齒輪下游應用行業。
二、基礎設施:
投入2600萬元,鋪設園區“一縱兩橫” 瀝青路面主干路2公里,管網、路燈、綠化全部到位,已于5月份建成通車;投入200萬元,建設標準廠房區內部道路及配套管網工程,目前正在施工中;配套建設的5層園區綜合服務中心,集購物、餐飲、娛樂、住宿于一體,目前已封頂,正在進行內部裝修。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集中財力全力攻堅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工業園區內東西向二條主路西延至高速公路,南北向干道南延至鎮區,再增一條東西向干道,使新老工業園區相連,工業園區和鎮區融為一體,1.5平方公里工業園區主路網全部到位。規劃并啟動建設占地500畝的全民創業園,落戶中小企業。同時,規劃建設中型加油站1個、污水處理廠1個。以工業園區為載體平臺,加大招商力度,加快在手項目建設,全力打造工業強鎮。按照新園區建設“3年推進計劃”,20xx年底,園區進駐企業30家,規上企業15家,力爭在20xx年打造“10億級”產業園區,為實現全面小康打下堅實的基礎。
工業工作計劃 篇3
本年是“十二五”殘局之年,也是我市具體建立“休閑新區、經濟強市、幸福”的起步之年,為做好全年工作,我局將認真研討,精心經營,確定工作重點。
一、年首要經濟目標:
全市工業生產總值增進13%。
規劃以上工業企業添加值增進18%。
規劃以上工業企業利稅增進19%。
培養1家大企業集團。
培養2家稅收超億元的企業。
工業固定資產投資,推行運用優質低硫煤炭,萬元添加值能耗、萬元GDP能耗等節能減排目標完成上級下達目的。
二、圍繞上述目的,突出抓好13項重點工作:
1、持續加大工業調控力度,努力保證工業經濟平穩有序運轉。一是,持續加大對鄉鎮工業運轉的調控力度,制訂“年工業經濟、民營經濟調控目的審核評選方法”,審核內容更嚴,獎勵力度更大,特別要加大域內規劃企業的培育,以添加新的經濟增進點,努力堅持工業經濟持續平穩協調快速發展。二是認真做好每月、每季全市經濟運轉、重點行業態勢分析,以及首要經濟目標發展狀況分析、在17個縣(市)區、8個重點縣(市)區、5市2縣排位狀況分析,親信知彼,做到心中稀有。三是,切實關注產物市場動態,向企業供應盡能夠多的有價值的經濟政策信息,在運轉中增強監控,特別是針對我市工業確定的電子信息、輕工食物、新型建材以及機械制造等重點行業企業,實時發現寬和決生產運轉中呈現的堅苦和問題。四是,認真做好經濟運轉監測基本工作。穩固完善全市工業經濟監控系統,堅持月份、季度運轉分析準則。抓住全市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實時跟蹤,隨時把握運轉狀況。在持續抓好日常運轉監測、預警和分析的還,重點增強對市場需求情況、原資料價錢轉變、國家微觀調控政策對我市工業經濟實際和潛在影響的研討,深化剖解分析,科學判別情勢,精確掌握趨向,指導企業進行合理、有序、平衡、安全生產,保證全年各項調控目的的完成。
2、進一步伐優調強新型建材業。依據我市“空間結構優化、產物構造調整、企業優化重組、工藝技能晉級、排污總量節制、裁減掉隊產能”的發展思緒,總量節制,嚴厲準入,推進循環經濟型建材產業建立。依托優勢資產,加速水泥企業整合,水泥熟料總量節制在1000萬噸左右。曾經醞變成熟并起草完成的《裁減3米以下水泥磨機掉隊產能施行方案》力爭早日出臺,本年完成第一階段的目的任務,逐漸裁減直徑3米及以下的粉磨磨機,深度整合粉磨企業。根據國家裁減掉隊產能政策,醞釀并提出我市傳統產業提質增效工作方案,啟動逐漸關停、取締采石企業工作。
3、努力強大輕工食物業。經過優化發展情況,落實優惠政策,全力扶持君樂寶、洛杉奇、珠江啤酒等乳品、肉食、飲品加工企業做大做強,經過對標行業高端,推進企業在產物規劃和構造、層次和品牌上完成新跨越。
4、抓緊抓好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依托信息產業基地,充分發揚中電科集團54所、13所技能研發優勢,引進投資者,大力拓展市場營銷渠道,經營堅持以基地為中間,圍繞基地企業上下流產物配套生產、延長加工、外協協作等為輻射的民營企業結合生產形式,打造LED產業鏈、通訊產業鏈、太陽能一體化產物產業鏈,即可增強我市民營企業與基地的對接,帶動民營企業的發展,又可拉長產業鏈條,構成規劃和聚合效應。啟動衛星導航產業園建立,培養建立信息配備、半導體資料、衛星導航和使用軟件等新產業鏈。擴大電子信息的產業輻射力和經濟帶動力。
5、做大做強機械制造工業。積極推進產物構造晉級,保證三一重工等重點項目開工,漢達工程機械等重點項目標投產,培養發展運輸配備、大型專用設備、通用機械等優勢高端機械配備制造業。啟動鍛造、瑪鋼企業關小上大和構造晉級,做精做專零部件,加強協分配套才能。
6、做大做強現有企業。當前投資我市的世界500強、中國500強等大型企業集團曾經到達7個之多,一方面闡明,跳出地區面向全國甚至全球生產運營成為大企業、大集團提高效率和添加效益的主要手段,因而,這些大企業、大集團急迫需求在全國甚至全球范圍內裝備其生產要素(比方本錢、技能治理、原料等),甚至資源裝備等。另一方面產業龍頭企業經過并購,構成產業集群,提高產業競爭力,快速取得技能、品牌和銷售渠道,完成企業間的強強結合,比方鼎鑫集團收買燕趙水泥,構成市場的互補和協同,君樂寶乳業與蒙牛集團結合,提高了產業的聯系關系度和競爭力,等等。借鑒這些成功經歷,電子信息、輕工食物、新型建材、機械制造是我市工業支柱產業,做大做強現有企業,關系到我市經濟發展的潛力,本年擬經過應用戰略投資者、企業間并購、控股等扶持現有企業發展,新培養1個大企業集團,新增2個稅收超億元的企業,經營和培養上市企業,提高區域競爭力,真正完成市作為石家莊中部地域富民強市領先發展的標記性區域之一。
7、持續加大工業“2+1”企業扶持力度。“”時期施行的工業20強發展戰略,對我市經濟的發展起到十分積極的推進效果。本年,依據我市確定的“五大產業”和“休閑新區、經濟強市、幸福”的新定位,制訂“十二五”20強發展戰略,加大獎勵和扶持力度,以龍頭企業引領產業機構調整的偏向,帶動和加速發展方法的改變。加大品牌建立力度,具體持續落實我市關于品牌建立的優惠政策,積極爭創和申報名牌產物和商標,力爭在現有的38個省級有名商標、名牌和優質產物的基本上,添加1個中國著名商標,填補沒有“中國著名商標”的歷史空白。
8、做好節能減排和資源綜合應用工作。一是構建節能減排產業支持系統。建立高新技能產業為先導,提高前輩制造業和休閑服務業為支持的現代產業系統,堅持“兩高一資”行業退出機制,年內啟動鍛造、瑪鋼企業晉級革新。二是持續抓好以企業為主體的`節能投入,重點是中材節能新型資料有限公司1兆瓦余熱發電、超亞電子地源熱泵、曲寨水泥三線窯體輻射熱應用等節能工程建立。三是拓展節能領域,指導企業加大技改投入,擴展生產規劃,引進提高前輩技能,改良生產工藝,推行運用變頻用具等節能設備,降低單位GDP能耗。四是進一步增強動力治理工作,指導企業堅持健萬能源計量、計算準則,健全原始記載和計算臺帳。五是強力整治煤炭市場次序,取締境內一切無證煤場,有證煤場依照《市煤炭運營企業綜合整治工作驗收規范》進行規范,嚴禁新上煤場,削減粉塵污染。六是推行運用優質低硫煤和潔凈動力,增添大氣污染排放。七是針對我市新、擴建電廠發生很多垃圾—粉煤灰,廢料是放錯當地的資源,扶持資源綜合應用企業,對粉煤灰進行深加工,可以制造粉煤灰磚,生產水泥,還可以作為混凝土添加劑等,是完成循環經濟有用路子之一。
9、加大民營企業扶持力度。把加速發展民營經濟擺上戰略地位。依據《省人民縣政府關于進一步加速民營經濟發展的意見》,結合我市實踐狀況,草擬了《市人民縣政府關于進一步加速民營經濟發展的意見》。該意見重點:一是,確定了發展目的:到“十二五”末,民營經濟添加值在年基本上翻一番以上,年均增速力爭15%左右,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力爭到達70%以上,上繳稅金占悉數財務收入的比重到達65%以上,民營經濟從業人員占全社會二三產業從業人員的比重到達70%以上,培養構成年營業收入50億元以上的民營企業(集團)1個以上,30億元以上的民營企業(集團)2個以上。二是明確了擴展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規劃,年市財務安排不少于500萬元,并逐年添加。三是對年新增銷售收入3000萬元以上的民營企業,按其昔時新增當地稅收本地財務留成局部的20%賜與支持。四是對具有上市前提的民營企業進行重點培養,擬上市企業申報資料經中國證監會受理后,市縣政府賜與一次性津貼10萬元(省意見50萬元),企業成功上市后一次性獎勵50萬元(省意見100-150萬元)。五是施行地盤傾斜政策,優先安排中小企業創業指導基地建立用地,準則上每年不少于50畝。六是每年市財務安排不低于10萬元的培訓費用,開展全方位、多條理、方式多樣的民營企業從業人員培訓,特別是增強民營企業家培訓。七是每年制訂審核方法,對各鄉鎮(區)民營經濟發展狀況進行審核,縣政府賜與表揚和獎勵。
10、著力深化對標行動。依照石家莊市縣政府意見,本年將把對標工作歸入對各縣、市(區)的審核內容,因而,我市也將對標工作歸入對企業的審核,制訂響應的審核方法,以保證獲得實效。本年的對標工作在上一年重點推進的基本上,著力從具體推行和深化上做文章,重點圍繞“對標、達標、超標、制標”四個環節和產物開發、配備更新、工藝程度、崗位技藝等內容,深化和拓展對標行動。一是積極對標。建立培訓交流、數據共享和征詢服務平臺,抓好20強重點企業對標專題培訓和規劃以上企業培訓,力爭全年培訓超越
人次,組織企業現場會1次以上。企業對標行動掩蓋面達 以上。完善對標目標系統,堅持重點行業對標目標數據歷史檔案,實時更新、動態調整。二是 全力達標。著力抓好技能創新、品牌建立、能效達標,推進重點企業開展品牌達標。 三是努力超標。鼓舞企業在達標的基本上,進一步追求更高的質量技能規范和治理效益目標,在資金、項目、要素等方面予以傾斜,激起企業“超標”積極性,力爭逾越對方目的值。四是力爭制標。支持企業成為行業規范、國家規范和國際規范的制訂者和參加者。著力抓好對標工作提高前輩典型,評選示范企業、標桿班組、能工巧匠、提高前輩個人歲尾等予以表揚。
11、全力做好用電治理工作。維護電力設備,維護正常供用電次序,依法打擊竊電行為。制訂科學的用電治理辦法,采取強有力的調控手段,使我市有限的電力發揚最大的效果,保證完成 “保春灌”、“錯峰、避峰”工作,既保證居民生活正常用電不受影響,又保證我市企業正常生產。制訂用電單位負荷分級,依據分歧負荷級別確定用電單位的供電辦法,保證供電系統的安全性、牢靠性、合理性,為促進全市經濟發展供應保證。
12、引進人才、團隊和增強職業技能培訓。增強人才步隊建立,著力培育引進高本質人才和創新團隊。一是引進創新創業人才。圍繞關鍵領域、新興主導產業,培育、引進、集聚一批把握中心技能、提高產業競爭優勢的高度人才步隊或團隊,支持引領產業發展。首要是借鑒君樂寶引進產物研發團隊做法,依托54所、13所技能優勢,以及兩個開發區,一個建材機械集聚工業區“筑巢引鳳”,吸引各類精英人才、團隊來創業、干事、發展。二是增強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促進企業治理人員、員工勞動技藝的提高。本年擬進行重點2+1企業中層以上治理人員培訓60人次,系統內企業職工培訓20xx人次。
13、充分發揚擔保公司在助推中小企業發展的效果。當前融資難依舊是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大力發展的擔保公司、小額借款公司作為一種非凡的中介機構在銀企之間架起橋梁,不只為銀行分管風險也促進了中小企業的發展。本年培養3個注冊本錢金5000萬元以上的擔保公司,擴大擔保才能,擴展企業融資渠道,處理資金嚴重問題。還,積極開展銀企對接活動,建立銀企溝通、調查、對接的平臺,堅持銀行、擔保公司、企業“三位一體”的良性循環構造,將銀行資金足夠,擔保公司借款靈敏,企業有好項目這種單位優勢改變成群體強勢,即擔保公司與上游的銀行打通,企業與擔保公司誠信協作,資金在三者之間良性活動,風險分管,一起發展。
工業工作計劃 篇4
一、工作目標
通過深入持久地開展普法宣傳,使園區干部職工做到依法行政、依法辦事,不斷提高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使廣大管理相對人增強法律意識,樹立誠實信用、依法生產經營管理的觀念;使企業職工的法治觀念明顯增強,依法辦事的能力明顯提高;使廣大農民群眾能夠依法行使民主權利,依法反映合理訴求,依法維護正當利益,依法履行應盡義務。
二、工作重點
(一)建立健全干部職工學法制度。一是建立領導班子學法制度。園區領導干部要帶頭學法、用法,制定詳細計劃并付諸實施,園區黨委每年至少學習法律知識2次。二是建立全體機關工作人員學法制度。建立星期五下午學習制度,定期組織機關干部學法。
(二)開展“法律知識進企業”活動。著力探索普法宣傳新形式新機制,突出現代企業的管理模式,重點宣傳《食品質量安全法》、《安全生產法》等,著力提升企業分責人的法律意識。
(三)加強管理相對人的普法宣教工作,著力增強相對人依法生產經營的觀念,促進其知法、懂法、自覺守法。各企業要做好有關法律的宣教工作,促進企業安全生產。
三、工作要求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普法工作是一項基礎性工作,是一項長期性工作,要充分認識普法工作的重要意義,干部職工特別是領導干部要通過學法活動,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推進法治政府建設;通過向行政相對人的普法教育,可以幫助他們樹立依法經營的'理念;通過向企業職工的普法教育,可以幫助他們維護自己合法權益。
(二)講究方法,注重實效。要做到干部職工學法與開展普法宣教工作相結合,自學與集中輔導學相結合,學法與用法相結合。對廣大群眾的普法,要組織開展宣講教育與其他形式相結合。要結合實際,把比較單調的學法、普法過程做得形象、生動。運用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大眾傳媒,運用貼近農民生產生活的典型案例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寓法制于新聞事件,寓法制于典型案例,寓法制于百姓生活,寓法制于文化娛樂,真正使法律知識和法律意識在潛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工業工作計劃 篇5
突出工業強市,加快**發展,關鍵是要按照“實施千億工程、建設工業**”和“工業強市、民營富民”的總體要求,進一步強化領導責任,加大推行力度,務必在操作層面出實招、求實效。
1、加強領導,關鍵是要集中精力。調整工作部署,突出工作重點,切實把工業發展擺在整個經濟發展的突出位置。各級黨政領導一定要更加重視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用更多的精力推動招商引資工作,用更大的力度抓好項目建設工作。在實際工作中,要堅持實行主職主頭主抓,安排精兵強將專抓,拿出1/3以上的時間具體抓,確保各項工作落地生根。
2、加大投入,關鍵是要突出重點。要痛下決心,加大對工業園區的投入。市本級重點支持德山開發區建設,城建資金、工業發展基金都要向項目傾斜、向產業傾斜、向園區傾斜。確保用兩年時間,全面完善德山科技工業園的各項基礎設施。各區縣(市)也要集中財力,加強園區建設。對招商引資工作,要安排專門的`經費,保證必需的開支。尤其是對有合作意向的大項目,更要給予必要的資金支持,確保配套建設到位。要加大對項目開發的投入,組織專門班子,優化項目包裝,增加項目儲備,切實改變目前有資金無項目、有項目無包裝、有包裝無檔次的狀況。
3、改進方法,關鍵是要建好園區。要以政府投入為主導,采用市場化的辦法,吸引社會資金投入園區基礎建設,盡快提高園區硬件建設的標準和水平。要進一步創新和完善園區興工管理機制,賦予園區更大的自主權;進一步配套落實好園區的優惠政策,增強園區吸引力;進一步健全園區服務體系,為入園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要把推進產業建設作為園區工作的重中之重,創造工業發展的集群優勢。從20xx年開始,要將園區建設情況納入區縣(市)目標管理考核和工業發展考核,對成績突出的園區和個人要給予重獎。
4、狠抓落實,關鍵是要多上項目。突出以項目建設為抓手,領導主要圍繞項目轉,工作主要圍繞項目干。總的目標任務是,用2—3年時間,使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由去年的400家發展到600家以上,實現1萬人口擁有1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用3—5年時間,使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到 1200家以上,實現5000人口擁有1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要將這個指標任務分解到各區縣(市)和開發區,實行半年一調度、一年一考核。
工業工作計劃 篇6
食物是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第一物質基礎。食品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帶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產業,是永恒的朝陽產業。食品工業發展,對于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和效益農業發展,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滿足城鄉人民生活需要和提高生活水平,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根椐省"十五"規劃綱要和省政府《關于加快食品工業發展的通知》的要求,制定本規劃綱要,以促進食品工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加快從傳統食品工業向現代食品工業轉變。
一、浙江食品工業現狀
(一)"九五"發展的主要成就
"九五"期間,全省食品工業在大調整中持續較快發展。主要經濟指標比"八五"期間有較大增長,增長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產業發展基礎進一步加強。
1、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到20xx年,國有企業和年銷售收入500萬元及以上非國有企業(下稱"規模以上企業")中,食品工業企業有917家,資產總額456億元,職工15.2萬人;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443.6億元,工業增加值120.3億元,分別占全省規模以上企業的6.7%和7.7%。"九五"期間,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出口交貨值年均增長率分別為12.6%、16.4%和13.1%。15種(類)主要產品有11種(類)增幅較大。
2、產業結構、產品結構進一步調整和優化。20xx年與1995年的工業總產值相比,食品加工業和食品制造業的比重分別由52.6%和22.5%降到40%和16.7%,飲料制造業和煙草加工業的比重分別由20.6%和4.3%上升到30.9%和12.4%。發展最快的是軟飲料業,比"八五"末增長了3.7倍。省名牌食品由1995年的20種增加到20xx年的52種(其中省農業名牌15種);名牌產品生產企業的銷售收入已占食品工業總量的38%。精制茶葉、黃酒產量居全國第一,軟飲料、啤酒、罐頭、水產加工品、食用菌、味精、食品添加劑、冷凍飲品、乳制品等產量分列全國前2-4位。各地涌現出一批以農產品加工為基礎的食品工業產業群。
3、企業規模逐步擴大。"九五"期間,銷售收入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由107家增加到131家,其中上億元的企業由47家增加到66家;固定資產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由37家增加到50家,其中上億元的由14家增加到27家。列入省"五個一批"的重點骨干企業達20家。淘汰了一大批設備落后、產品質量低劣的小企業。
4、經濟效益明顯提高。20xx年,規模以上企業利稅總額86.3億元,其中利潤總額34億元,分別占全省規模以上企業的12.6%和9.6%;"九五"期間,利稅總額增長了2.39倍,其中利潤總額增長了4.93倍,遠高于銷售收入63.1%的增長率。
5、產業發展基礎穩步增強。預計"九五"期間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90億元左右,比"八五"期間增加近1.2倍。20xx年,規模以上企業固定資產凈值達165.3億元,比"八五"末增加99.5%。資本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體制優勢進一步發揮。所有者權益的比重,國有企業從59.8%降為26.2%,集體企業從18.8%降為6.7%,"三資"及其他經濟類型企業從21.4%上升為67.2%(其中港澳臺資及外資占35%)。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產業和產品結構仍不合理。食品制造和食品加工兩大行業發展沒有較大突破;飲料業除了飲用水外,新的增長點不多,缺乏高質量、有特色、成規模的新型食品和飲料。二是產業整體素質不高。多數企業技術裝備落后,經濟效益低下,缺乏發展后勁。三是外向型經濟發展緩慢。"九五"期間出口交貨值年均增長14.3%,低于"八五"的30.9%;利用外資規模和水平遠不如其他沿海省市。四是食品工業管理體制不順,食品工業發展缺乏統一規劃和協調,食品工業在全省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需進一步加強。
二、食品工業跨世紀發展面臨的新形勢
江澤民同志指出:"中國食品工業的潛力是很大的"。"十五"時期是食品工業加快發展的大好時期。
(一)加快食品工業發展是進入"小康"社會的需要。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800美元后,食品工業進入加快發展時期,這個時期一般持續20-30年,年均增長速度一般保持10%以上。"小康"階段的恩格爾系數一般在40%以上,食品仍是第一大消費品。20xx年,我省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達1500多美元,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分別為39.2%和43.5%,食品工業發展進入需求增大、增長加快時期。
(二)加快食品工業發展是迎接加入WTO挑戰的需要。我國即將加入WTO,食品行業的跨國公司將加快進入我國這個世界最大的食品市場,發展"本土化"經營,搶占市場份額。這對我省食品工業發展是個很大的壓力,迫切需要認清趨勢,迎接挑戰。一方面,進一步引進外資,做大產業規模;另一方面,著力提高企業素質,提高國際競爭力。
(三)加快食品工業發展是浙江率先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需要。食品工業在發達國家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發展食品工業順應經濟和社會現代化的發展趨勢。為促進我省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省政府在去年下發了《關于加快食品工業發展的通知》,要求"十五"期末食品工業總量比1998年翻一番,到20xx年再翻一番。全省食品企業肩負著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任務。
(四)加快食品工業發展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工業食品占食品總供應量的比重不斷提高,食品需求結構不斷升級。人民群眾對食品品種、質量的需求發生了根本變化,突出了方便、營養、科學、衛生、安全的要求。目前發達國家工業食品占食物總供應量比重已超過80%,而我省只有30%左右。迫切需要食品工業加快結構調整和升級,盡快實現現代化生產、網絡化經營,更多提供多樣化、優質化的產品,積極引導消費,不斷滿足市場需求。
(五)加快食品工業發展是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需要。目前,農業產業化經營正蓬勃興起,但是一個重要制約因素是食品加工業滯后。發達國家農產品加工率一般在80%以上,食品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之比達2?3:1。而我省目前農產品加工率只有30%左右,其中畜禽、水產、果蔬類的加工量只占總產量的3-9%,食品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之比僅為0.6:1。必須把發展食品工業作為提高農產品加工率、增值率和市場占有率的一個關鍵來抓,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三、"十五"食品工業發展的總體要求和目標
(一)總體要求:以黨的十五大精神為指針,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根本出發點;緊聯農業,依托市場,抓大帶小,扶優治劣,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加快技術創新、體制創新和管理創新,增強整體競爭力;進一步實施"優質、新型、特色、名牌"的帶動戰略,大力提高我省食品在國內外的聲譽和市場占有率,把浙江建成食品工業強省。
(二)主要預期目標:到20xx年,全省規模以上企業主要經濟指標明顯提高。
1、工業增加值達到210億元,比"九五"末增長75%;按可比口徑計算,年均增長10%。
2、工業銷售產值達到750億元,比"九五"末增長70%。
3、工業出口交貨值達到130億元,比"九五"末增長70%。
4、利稅總額達到140億元,比"九五"末增長62%。
5、食品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之比達到1:1。
6、形成銷售收入1億元以上、利稅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100家左右,其中銷售收入5-10億元、利稅0.5-1億元的30家左右,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利稅1億元以上的15家左右。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的重點縣達到10個。
7、堅決淘汰浪費資源、污染嚴重、質量低劣、效益低下的產品和企業。
四、"十五"食品工業的發展重點
"十五"期間,進一步發揮食品工業的體制優勢、技術優勢、市場優勢、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大力開發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產品,大力推進產業升級,促進結構優化和整體素質上新臺階。
(一)大力開發基礎原料。圍繞農業產業化經營,充分利用山區和海洋自然資源,積極推進十大支柱農產品的開發利用,擴大加工范圍,提高加工精深度。大米、面粉、食油、淀粉等基礎原料的開發利用,繼續朝多品種、系列化、專用化方向發展;進一步擴大奶源;發揮食品添加劑基礎較好的優勢,壯大產業規模,擴大應用領域,形成小商品大市場。適應養殖業發展,不斷調整飼料品種結構,提高產品質量,擴大專用和高效飼料生產。積極開展資源綜合利用,保護環境,變廢為寶。
(二)大力發展方便食品。加快利用新技術、新裝備,進一步發展以糧油、畜禽、水產、果蔬等為主要原料的主副方便食品,發展餐桌食品、營養快餐、學生營養餐、速凍食品等各種方便食品。實現工廠化生產、網絡化供應,力爭20xx年把家庭、餐飲業的成品、半成品供應率提高到40%以上。堅持中西并舉,西式快餐的主、輔料力爭在國內供應;傳統優秀的方便食品通過改造,發展成各具特色的中式快餐;在抓好試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廣學生營養餐和學生飲用奶。加快發展保質期長的畜禽肉類小包裝生、熟制品;擴大凈菜和加工菜供應。
(三)大力提高飲料業水平。包裝飲用水、碳酸飲料等優勢產品,在大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技術改造,推進企業聯合重組,向規模化、現代化、高水平發展。加快發展科技含量高的產品,發展以果蔬汁為主的新型營養保健飲料和果酒;充分發揮我省綠茶生產和科研優勢,攻克綠茶飲料生產技術難關,使我省綠茶飲料成為全國乃至全球茶飲料中的主導產品;擴大奶類及植物蛋白類飲料的生產規模,提高質量和技術水平。適應大中城市居民對直接飲用水的需要,積極發展飲、用水分管道供應。
(四)大力增產特色食品。針對嬰幼族、學生族、上班族、老年族、旅游族、康復及特殊職業族等不同消費群體和國際市場的需要,積極發展當今國際流行的保健食品、功能食品、旅游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按照我國"藥食同源"原理,充分利用我省自然資源,發展新型特色食品和各種休閑食品,拓展食品工業新領域。
(五)大力提升傳統優勢食品。傳統優勢食品要努力滿足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需要,提高標準,改進工藝,優化質量,持續發展。水產加工品、黃酒、啤酒、冷凍飲品、罐頭、味精、食用菌、蜂產品、乳制品、一類卷煙等產品,在穩定提高產量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質量、檔次和集約化程度,打響品牌,增強競爭力,占領更大市場。在提高精制茶質量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有機茶、茶飲料及低級茶綜合利用產品。傳統調味品,重點是提高質量、改進包裝、按標準定點組織生產,并開發各種新型調味品,使消費者吃得好、吃得放心。
(六)大力發展出口食品。把握國際食品發展動態,積極引進國外資金、技術、人才和優質品種,優化生產要素配置,生產符合外國人消費習慣的產品,增強國際競爭力。重點開發用于出口的有機食品、綠色食品、果蔬食品、畜禽肉制品、水產加工品和特色食品。水產品、茶葉、速凍蔬菜、竹筍、食用菌、蜂產品、罐頭等是我省重點出口產品,要努力提高加工精深度和包裝水平。規范出口秩序,提高出口效益。
(七)大力加強食品配套工業。食品機械和食品包裝是決定食品工業水平的重要因素。在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大力創新,加快食品加工機械、包裝機械及包裝材料的發展,適應食品生產向自動化、高速化發展需要,適應生產企業運用高阻隔性包裝材料、彩色膠印、新型包裝等發展趨勢。
五、促進食品工業發展的主要措施
(一) 改進和加強食品行業管理
加強對食品工業的規劃引導和行業管理,完善管理體制,加大扶持力度,促進食品工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建立健全行業管理組織(包括專業協會),賦予必要的工作職能,創造必要的工作條件,發揮其在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橋梁與紐帶作用,進一步做好行業發展的規劃、協調、服務、監督等各項行業管理工作。各地要把加快食品工業發展作為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任務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來抓,農業大縣和山區、海島縣更要重視抓好食品工業。加強食品行業的信息統計工作。
(二)加快食品工業的改革開放步伐
把改革開放作為食品工業發展的重要動力,進一步增強企業活力,提高國際化水平。深入抓好企業改革,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完成重點企業的公司制改造,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加快國有企業產權多元化進程,鼓勵非國有企業參與國有企業的`改革改組。鼓勵和支持骨干企業,打破地域、部門、行業、所有制界限,實施資產重組,推進規模經營。抓住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和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機遇,發展開放型的食品工業。加大利用國外資金、技術、人才的力度,促進產業升級。積極應對加入世貿組織的挑戰,提高食品工業的國際競爭力,堅持實行"走出去"發展戰略,到國外、省外辦廠設店,實行從產地銷到銷地產的轉變,開辟食品工業發展的市場空間。
(三)推進食品工業技術創新
把技術創新作為振興食品工業的關鍵大力抓好。一是建設企業技術中心,爭取"十五"期間至少有30%的大中型企業建立技術中心。二是加快人才(特別是營養師)的培養和引進,爭取"十五"期末專業技術人員的比重達到全省制造業的平均水平。三是抓好關鍵技術的開發應用,重點是開發應用生物、冷凍速凍、真空、膜分離、氣調、輻射、遠紅外、微波、膨化、擠壓、高壓滅菌、超臨界抽提、微電子等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裝備,爭取"十五"期末30%以上大中型企業技術水平達到國際90年代末的先進水平。四是大力開發新產品,做到生產一代、研制一代、貯備一代,爭取"十五"期末新產品產值比重從目前的6.1%提高到12%左右。五是推進營銷創新,加強生產企業與食品市場及超市的聯合,采用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新型的營銷方式,形成完善的市場營銷網絡。
(四)加大對重點企業的投入力度
食品工業正由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為主向資金、技術密集型轉變,預計"十五"期間全行業固定資產總投資200億元左右,比"九五"期間增長1.2倍。按照省政府關于"省掌握的財政貼息可適當向食品企業技術改造等項目傾斜"、"各地區應視財力可能進一步加大對食品行業的支持力度"的要求,擴大對食品工業的投入。設法從地方財政、農業發展基金、工業技改資金中擠出一部分,建立省、市兩級食品工業扶持資金,用于支持重點企業的技改貼息和新產品開發補助。在盤活存量資產的基礎上,拓寬投融資渠道,加大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結構調整項目的投入。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吸引跨國食品企業來我省落戶。各級食品工業協會要抓好重大投資項目庫建設,主動為企業做好可行性研究報告等前期工作,為重點企業發展提供優質服務。
(五)促進食品工業發展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緊密結合
把發展食品工業作為發展效益農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戰略重點。食品工業企業要主動緊靠農業,以參股、契約等多種形式,與農民和農村經濟組織結成利益共同體;立足農業產業化基地,依托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公司(工廠)加農戶為基礎的貿工農一體化的經營體制;大力發展以農產品為主要原料的食品加工業和食品制造業,提高食物制成品供應比重,提高農產品的利用率、增值率和市場占有率。重視解決"農口"與"工口"的體制分割問題,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相關的食品工業企業爭取享受農業龍頭企業的優惠政策。
(六)加強質量管理,發展名牌產品
貫徹質量振興綱要,實施名牌戰略,大力提高產品質量,堅持走質量效益型的食品工業發展新路。積極引導企業按國際標準組織生產,嚴格把好質量關,沒有采用質量標準的產品不準生產,沒有達到質量標準的產品不準出廠。進一步發展名牌產品,鞏固壯大老名牌,加速培植新名牌,充分發揮名牌效應,擴大名牌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十五"期末,力爭創建國家級名牌產品10個,省級名牌產品80個以上;名牌產品生產企業的銷售收入占全部食品工業銷售收入的比重達到50%以上。嚴格質量管理,對重要行業實行生產許可證或準產證制度。對不具備生產條件、產品質量低劣的企業依法整治,直至關閉。嚴厲打擊制造和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行為,為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的良好環境。
(七)促進食文化建設
發展食文化是建設浙江文化大省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挖掘我省豐厚的食文化底蘊,積極創立新時代的食文化,以食文化推動當代食品工業發展。進一步辦好具有各地特色、形式多樣的食文化節,進一步發展西湖龍井、金華火腿、紹興老酒、嘉興五芳齋粽子等具有豐厚文化內涵的傳統名品,進一步開發具有現代文化氣息的新型食品。
工業工作計劃 篇7
縣**工業園服務局將認真落實“全縣實現工業產值100億,工業園區產值完成80億”的具體目標,更新理念,創新舉措,增強信心,精心建設一流工業園區,努力打造縣域經濟核心。
一、創新工作思路,明確奮斗目標
**工業園是我縣推進工業化的主戰場,我們將按照縣委、縣政府的要求,堅持“兩條原則”,強化“三項工作”,打造“五大產業”,實現“四個目標”,即: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總體規劃,分步實施,良性循環的原則;著力強化園區招商引資上項目工作力度,著力強化園區市場化運作水平,著力強化入園企業產業層次和企業集群關聯度;奮力打造礦產加工工業及配套產業,繭絲、服裝等勞動密集型產業,農副產品及地方特色食品加工業,特色旅游產品加工業,具有較高技術含量的電子元器件、精細化工、制藥等科技型產業,努力把我縣工業園區建成全縣工業經濟的“核心區”、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的“特區”和縣城發展“新區”,實現到20xx年園區銷售收入80億元,工業增加值23億元,利稅11億元的目標。
二、加快擴充總量,迅速掀起園區招商引資高潮
1、堅持舉全縣之力辦好**工業園,切實加強園區干部隊伍建設,濾布選調得力干部到園區工作,建設一支懂市場、會招商、能建園、會管園,敢打硬仗、工作高效的高素質園區干部隊伍。
2、進一步完善園區優惠政策,修訂出臺《修水縣**工業園入園企業優惠辦法》,切實兌現優惠政策。
3、建立激勵機制,調動部門和鄉鎮工業項目進園的積極性。凡部門招商引進的入園企業,投產后按年實現稅收縣享部分6%給予獎勵;鄉鎮引進的入園企業,投產后按年實現稅收縣享部分100%給予獎勵。
4、迅速掀起園區招商引資熱潮。堅持以大招商和招大商并舉、引進外資與激活內資并舉的方針,重點圍繞園區五大主導產業,加強園區項目包裝和推介工作,緊盯長、珠、閩等經濟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發展動態,充分調動全民創業的積極性,加快擴張園區經濟總量,力爭5年內完成園區招商引資15億元任務。
5、按照“滾動發展,分步實施”的思路,在現有蘆塘、吳都兩區面積的基礎上,再擴展300畝面積,拓寬園區發展空間。同時,積極沿柯龍線以東方向另擇工業園區用地,力爭5年后園區總體面積達到5000畝。
三、全方位服務企業,提高入園企業產業層次和聚集度
6、實施重點幫扶戰略。在調查摸清現有企業現狀的基礎上,確定一批重點幫扶企業,使其盡快做大做強。通過重點幫扶和企業自身努力,力爭使贛北鎢業成為有國際影響力的鎢加工基地和上市企業,并帶動民輝化工、神龍化工等一批配套項目,形成產業聚集效應;使萬順特藝等企業成為國內一流的外向型工藝品加工企業;使 鑫源食品等企業成為有影響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使東偉服裝、路卡斯服裝、凱達服裝等企業成為規模較大的'勞動密集型加工企業;使森源電子、寧遠化工等企業成為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科技研發型高新企業。
7、努力為入園企業提供產前、產中、產后全方位“保姆”式服務。為每個入園企業落實一個縣直部門或鄉鎮為招商服務單位,落實一名園區干部為企業排憂解難。跟蹤服務干部每周至少到企業工作兩個工作日以上。
8、辦好園區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積極破解園區企業融資難題,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9、組建園區企業服務中心,為園區招商引資和入園企業產品推介、人才引進、員工培訓、信息發布搭建工作平臺。
四、加大園區基礎設施投入,提高園區整體功能和水平
10、盤活存量,提高園區土地效益。按照土地集約化經營、產業鏈條化延伸、企業集群式組合、資源循環式利用的要求,嚴把項目入園關,嚴格控制企業建筑容積率不低于0.5,建筑系數不低于30%,綠化控制在總面積20%以內。輕工類企業廠房原則上不少于三層;防止以套取用地、套取優惠政策、有名無實的項目入園,禁止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項目進入園區;建立一套園區存量資產轉移轉讓的辦法和措施,疏通閑置和低效企業的出園“渠道”,提高園區項目開工率、投產率和土地資源綜合利用率。
11、年內計劃投資800余萬元,完善吳都工業區主干道、防洪堤及環境綠化、亮化、美化工作。
12、在年內啟動園區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努力實現為入園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的目標。
13、年內完成300畝項目用地“七通一平”工作,確保現已落實的8個入園項目建設用地。
14、幫助和引導銀行、電信、郵政、供電、稅務等公共服務部門到園區設立分支機構,改善園區公交條件,為企業提供就近、便捷服務。
15、在年內設立園區開發公司,盡快開展物業管理和物流服務業務,引進配套產業,為企業提供低成本服務。
五、維護園區穩定,努力建構平安和諧工業園區
16、堅持把工業園區建成零規費區。入園企業免收省以下行政規費,省以上行政規費按就低不就高原則收取,嚴禁對園區企業亂檢查、亂攤派、亂罰款,不斷創優園區政務環境。
17、加強園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力爭在縣公安部門的支持下,設立園區派出所,組建園區治安聯防隊,督促入園企業配備內保人員,維護園區治安秩序。堅決查處破壞園區生產工作的治安案件。
18、建立園區與周邊鎮村協調工作機制。每季定期召開園區與周邊鎮村聯系會議,形成園區與鎮村良性互動、共同發展的局面。
19、認真執行和落實園區工作首問責任制、限期辦結制、壓濾機濾布跟蹤服務制,開展法律進園活動,提高企業納稅意識,認真抓好安全生產工作。
20、建立健全園區黨建工作體系,加強園區企業黨組織和工青婦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園區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精心建設一流工業園區努力打造縣域經濟核心》來源于免費公文之家。歡迎閱讀精心建設一流工業園區努力打造縣域經濟核心。
工業工作計劃 篇8
一、進展情況
至目前,湖區各鄉鎮與縣移民局簽訂移民協議并繳納押金的移民對象。合計88戶、294人,只占項目任務的`19.6%占年度任務的49%其中:西渠鎮38戶、130人,東湖鎮19戶、59人,收成鄉18戶、60人,紅沙梁鄉13戶、45人。
二、存在問題
一是宣傳發動不夠深入,部分群眾對移民安置的政策要求不了解,宣傳發動的覆蓋面不夠。
二是工作責任不夠明確,一些鄉鎮未對工業移民工作分解責任,總體進展不理想。
三是就業安置進展緩慢,未能形成良好的帶動效應,導致群眾思想顧慮較大,觀望情緒較濃。
三、工作要求
1深入宣傳發動。湖區各鄉鎮政府要組織人員,深入村社農戶進行宣傳發動,確保使移民政策家喻戶曉。
2靠實工作責任。按照省發改委批復,本次以非農業方式安置生態移民任務為453戶、1500人,具體為:收成鄉80戶300人,紅沙梁鄉48戶200人,東湖鎮140戶400人,西渠鎮275戶600人。湖區各鄉鎮政府要按照批復要求,分解責任,確保完成移民任務。
3加快工作進度。根據批復要求,縣政府要求各鄉鎮要加快進度,必須在今年5月底前組織移民對象到移民局辦理手續,完成分解任務。
4積極安置就業鎮政府要與相關部門、企業積極協調,盡快安置符合條件的移民對象上崗就業,形成良好的帶動效應。同時,要抓好移民新村建設,按期優質完成建設任務。
5嚴格工作考核。鎮工業移民是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項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關系重點治理工作全局,必須高度重視,精心組織。縣政府將對照相關責任書,對生態移民工作嚴格進行考核。
工業工作計劃 篇9
工業園物業后勤管理工作計劃提要:園區管理面積較大,且地處偏僻,安全管理人力(保安員)遠遠不足,編制不符合治安管理要求,沒有設立保安班長,白班、夜班缺乏一個統一直接領導,確切的講,各當班保安處理問題沒有一個定性,也就是說誰監督,誰管理的問題,
一、物業后勤管理處的基本職能:
為了保障XX工業園區各廠的正常生產,XX成立工業區物業管理處,對園區提供專業化的物業后勤管理和服務,主要對園區消防治安、清潔、綠化、消殺、公共設施設備維修保養、員工宿舍進行統一、專業的管理。
二、組織架構及人員編制:
為充分發揮物業管理處的后勤保障職能,確保物業后勤工作的正常開展,管理處目前應配備專業技術后勤員工18人,人員編制如下:
1、管理處設主任1名(兼職保安隊長),負責管理處日常事務
的統籌安排,管理處人員崗位職責的劃分、規章制度、工作流程的制定和編寫,以及各廠相關事務的溝通協調;
2、保安班長兩名(兼巡邏崗),白班、夜班各一名,負責廠區
公共治安消防隱患的巡查,處理保安各崗位當班所發生異常情況并及時與保安隊長進行溝通匯報,保安員6名(白、夜各3名),其中大門崗2名、中門1名;大門崗位主要負責園區人員、物品的控制和管理,中門崗位主要負責宿舍周邊和園區車輛的管理,督促司機將車輛停放到規劃的車位上,并兼顧園區江邊圍墻一帶的治安防衛。
3、消防管理員1名,負責整個園區消防設施設備的檢查和保養,義務消防員的培訓工作。
4、物業助理1名(兼消防管理員),協助物業主任對清潔工和
綠化工的管理和監督,以及各廠日常事務工作的溝通;
5、清潔工4名,其中宿舍清潔2名、公共道路清潔2名;
6、園林綠化工2名,負責對整個園區綠化的修剪、施肥、防病蟲害;
7、宿舍管理員1名,主要負責宿舍的日常管理,包括員工住、退宿的登記、各宿舍環境衛生、公共設施的檢查,宿舍管理制度和紀律的`監督;
8、水電工1名,負責園區和宿舍公共設施設備的巡查和維修。
三、治安消防管理:
結合工業區現狀,因建廠歷史悠久,缺乏最基本的消防智能化技防設施設備和電子監控系統,如:自動噴淋、煙感等,消防設施長期無人保養,滅火器、室內外消火栓、警鈴、自動報警按扭處于失靈、失效狀態,消防保障幾乎處于空白,保安隊缺乏治安守護、應急出突的能力,因此,消防、治安是目前物業后勤管理的重中之重,為了盡快扭轉現狀,現階段的工作重點:
1、消防管理方面:
①建立健全治安消防管理制度、完善各項安全管理記錄和檢查表;
②建立健全消防三級檢查制度,確保園區無安全消防隱患,確認消防管理員職責,每日對園區公共區域、宿舍消防設施設備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及時排除險情,每月對公共區域、宿舍滅火器、室內消火栓、警鈴、報警按扭進行一次全面的擦拭保養,并每月要求水電工配合做一次消火栓、消防水泵、消防警鈴的聯動測試,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③結合園區實際,不定期的在園區宣傳欄內進行消防管理方面的宣傳,提高園區員工消防防范意識。
④建立義務消防隊(保安員)和義務消防隊職責,定期對其進行消防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以備消防滅火應急。
2、治安護衛
①在園區實行封閉式的管理模式,對進出人員、物品進行嚴格的控制,所有員工一律憑所屬工廠人事部簽發的工卡進出廠區;無工作廠牌的,大門保安員確認身份登記后方可進入。離廠車輛保安員應對其進行嚴格的檢查,對大件物品,當事人應出示所屬工廠開具的《放行條》方可放行。
②建立應急出突分隊(保安員)和應急預案,負責廠區突發事件(如:打架斗毆、醉酒滋事、偷盜等)的應急處理。
③治安管理實行24小時守護和巡邏相結合,即:在大門設立固定崗位、園區進行不間斷的巡查,巡邏崗負責員工公共區域、宿舍的巡查,發現可疑人員、異常情況及時匯報和處理,并通知各出口進行相關的協助,以確保園區安全工業園物業后勤管理工作計劃提要:園區管理面積較大,且地處偏僻,安全管理人力(保安員)遠遠不足,編制不符合治安管理要求,沒有設立保安班長,白班、夜班缺乏一個統一直接領導,確切的講,各當班保安處理問題沒有一個定性,也就是說誰監督,誰管理的問題。
四、清潔、綠化管理:
1、清潔管理:結合現有人力資源,進行清潔人力有效整和,統籌安排,實行分工不分家的原則,按園區公共道路清掃2人、宿舍清潔2人進行定位,道路清潔工每天上午和下午對公共道路進行一次徹底清掃,整天進行不間斷的保潔,每周對園區綠化帶、草叢、花木灌叢雜物、落葉進行一次徹底的清理;宿舍清潔工按樓層進行劃分,對樓層公共走道進行清掃、公共垃圾進行清理;每周組織所有清潔工對宿舍及宿舍周遍垃圾進行一次全面的清掃和清潔,包括:樓層蜘蛛網的清除、走廊墻面臟物的清理、地面的刷洗,給員工創造一個舒適、干凈的生活環境。
2、綠化管理:結合園林綠化管理五要素:修剪,灌水、排澇,中耕除草,施肥及土壤改良,病蟲害防治。對綠化草坪進行平整除草,灌木進行修剪,造型。營造一個花園式的工業小區,使員工在工作之余有一個好的休閑場所。
五、宿舍管理
1、借鑒以往宿舍好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宿舍員工住宿登記,建檔建冊,使其一目了然。
2、編制《新員工入住須知》和《宿舍管理規定》,在新員工入住時發放給當事人,讓其對住宿要求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以便日后宿舍管理工作更好的開展。
3、每日對宿舍衛生至少檢查一次,監督員工自覺清掃宿舍衛生,營造舒適、健康、衛生的生活空間。
4、每日晚至少對個宿舍進行一次紀律和安全檢查,對違紀現象進行記錄并報所屬公司行政部門進行處理,加強員工的自律意識。
六、對工業園區前期管理的見解
1、園區管理面積較大,且地處偏僻,安全管理人力(保安員)遠遠不足,編制不符合治安管理要求,沒有設立保安班長,白班、夜班缺乏一個統一直接領導,確切的講,各當班保安處理問題沒有一個定性,也就是說誰監督,誰管理的問題,僅憑保安員各盡其職,是不符合常理的。管理處主任直接監管保安員,工作難以監管到位。
設想:在園區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將內外保有效的整和,壯大保安隊伍,既能夠節省人力資源的有效利用,又能夠保障園區突發事件的應急。
2、消防設施設備僅有少數滅火器處于基本合格要求外,其余消防設施設備已處于癱瘓狀態。
設想:對消防設施進行檢修和保養,對消火栓進行聯動測試,確保其能夠正常使用,滅火器進行檢查和填充。
3、園區物品堆放雜亂,破壞了園林綠化和視覺環境。
設想:按照5S的標準,溝通協調各廠將綠化帶、草坪、灌木叢的雜物集中堆放到空曠地帶,集中保管。
七、短期內的工作重點和所要達到物業管理效果
1、對室外消火栓進行放水測試,室內消火栓(水帶、閥門、報警按扭、警鈴)進行整理和聯動測試,滅火器進行檢查和填充,扭轉園區消防防范零的空白,使消防設施設備的完好率達到80%,使其能夠達到滅火效力。
2、制定編制管理處各項管理體系(崗位職位、管理制度、工作流程、作業標準),完善各項記錄,建檔建冊,以備核查。
3、公共清潔環境衛生、宿舍環境有明顯改觀。綠化帶無明顯枯枝黃葉,草坪平整無雜草。
4、公共場所設施設備、宿舍設施完好無損壞。
工業工作計劃 篇10
1、園區概況
1.1 園區名稱: 醫藥工業科技園區
1.2 所屬行業:醫藥
1.3 園區所在地: 生態農業開發區
1.4 建設單位: 新城區經濟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1.5 園區簡介: 醫藥工業科技園區是 生態農業開發區根據我省建設醫藥強省的戰略目標,按照我市建設“北藥之城”的定位,依托 豐富的北藥資源和開發區良好的投資環境,而辟建的一個功能園區。規劃占地面積200公頃,由 新城區經濟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負責整個園區的規劃建設、“七通一平”以及環境的綠化、美化等工作,以吸引和扶持科技含量高、產品市場前景好的龍頭制藥企業為重點、竭力為新建醫藥企業創造良好的基礎建設條件,并提供各種優惠政策和措施,推動我市醫藥產業集團化、經營規模化。
2、園區建設的必要性
3、園區建設的相對優勢
我市位于省東南部,地處長白山張廣才嶺東麓,屬于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自然和氣候條件極其適合北藥種植和生長,發展醫藥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3.2 種植歷史悠久。 種植中藥材已有40多年的歷史,在多年的種植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種植經驗,掌握了豐富的栽培技術,先后成功種植了龍膽、五味子、黃芪、平貝等十幾個品種。全市現已形成了橫道鎮二十二村、三十五林場平貝種植基地,山市鎮黃芪、五味子種植基地。我市已被省列為刺五加生產基地。目前,全市北藥種植面積達到8000多畝。
3.3 森林食品多樣。森林食品資源豐富,有蕨菜、刺嫩芽、猴腿等100多種山野菜,年貯藏量5萬噸。松籽年收購量1000噸以上,野生黑木耳、猴頭蘑等食用菌年產量40000噸,適宜林蛙養殖面積達17.5萬公頃。多樣的森林食品為開發生產保健食品提供了優越條件。
3.5 勞動力資源豐富,價格低廉。 市人均耕地面積相對較少,農村剩余勞動力多,目前, 市工業企業人員工資分別為:管理人員月平均工資1044元;技術人員月平均工資848元;一般工人月平均工資561元,可為醫藥企業生產提供大量的人力資源。
3.6 電力充足,水質優良。 所處的電網,是東北電力系統的一部分,我省全年總發電量為295億千瓦時,電力供應充足,電價相對較低。境內有大小河流144條,全市地下水儲量約181.7億立方米。境內的海浪河是省少數未被污染的河流之一,水資源充沛,水質好,為加工企業生產用水提供了有利條件。
4、園區建設的基本思路與目標
4.1 總體思路
遵循藥業發展和產業集聚兩大規律,以資源優勢為依托,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招商引資為手段,按照“政府扶持、統一規劃、市場運作、法人開發”的方針,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服務功能,打造集科研、開發、生產為一體的'醫藥產業發展平臺,構建以中藥為主,特色突出、優勢明顯、關聯配套、互為動力的醫藥加工產業體系,把 建成省外敷藥基地,力爭做成全省龍頭。
4.2 發展目標
到20xx年,把園區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設施齊備、產業配套,以醫藥生產加工為主,集科研、開發、生產為一體的現代化、高科技省級醫藥工業科技園區。
5、園區組織管理與運行機制
5.1 園區在 生態農業開發區管委會組織下,由 新城區經濟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采取企業化、市場化運作機制進行建設、經營和管理。
5.2.1 開發區管委會對醫藥園區進行宏觀指導,負責落實國家有關政策和地方配套政策,指導本地園區總體規劃、實施方案、管理辦法與規章制度的制定及實施監督,負責園區的征地、向上爭取資金、政策、綜合協調服務,以及入區項目的審批、對 新城區經濟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的檢查、考核等日常事務。
5.3 新城區經濟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系 生態農業開發區于20xx年7月成功引進具有35億元資產的泛華集團投資1.36億元,與管委會共同組建的有限責任公司,泛華集團占公司的51%股權。
5.3.1 新城區經濟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負責醫藥工業科技園區的籌融資、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經營及日常管理等。
5.4 在經營運作機制上,實行多種所有制、多種形式并存,外資企業和內資企業并存的方針。入區企業實行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我發展。
6、園區建設的配套政策與保證措施
6.1 配套政策。
6.1.1 新建企業建設期間免收一切地方行政事業性收費,投資企業所需辦理的各項手續,全部由開發區管委會負責代辦、領辦,辦理相關手續只收工本費。
6.1.3 入區企業所得稅地方分成部分,十年之內全額投入企業,扶持企業發展;企業投產后前三年,從企業所交流轉稅地方分成部分中,拿出一定比例給予企業法人代表獎勵。
6.1.4 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企業新上技改項目,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項目給予適當貼息。
6.1.5 對于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屬高新技術的企業,積極爭取國家、省對企業的資金扶持。取得省部級科技成果鑒定,鑒定結果為國內先進以上的項目,積極申報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國家火炬計劃和省高新技術產業化資金,爭取國家、省資金扶持。
6.1.6 對我市制藥企業與省內、國內知名企業掛靠、聯牌經營的,視貢獻予以重獎。
6.1.7 爭取國家減免稅政策,扶持企業不斷開發新藥產品,增強研發能力,實現全市制藥產業可持續發展。
6.1.8 積極解決好醫藥制藥企業的科技和管理人才的戶口、住房、待遇、出入境、家屬就業、職稱評定、個人科研基金申請,子女入學等后顧之憂,為其提供工作、進修學習和生活上便利。
6.1.9 入區特大企業采取一事一議的辦法給予優惠。
6.2 保證措施。
6.2.1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多站在企業的角度考慮問題,積極為企業進駐創造條件。一是在現有的優惠政策上進一步量化,在操作上采取更加靈活更加優惠的措施,讓投資者發財,以求自己發展。二是推行招商引資責任制度,采取開發區、市直各部門、各鄉鎮分解下達引資任務等措施,形成全社會共同招商的氛圍。三是認真搞好項目儲備,切實把地產資源優勢項目和醫藥關聯產業項目推介出去進行招商,努力形成醫藥產業和關聯產業相結合的產業群體。四是“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加大宣傳力度,如采取舉辦招商會、新聞發布會、報刊廣告、上網招商等多種形式,大力宣揚我市發展藥業政策和環境。利用各種渠道,積極引進項目、資金、技術、人才,廣泛吸引外商到我市投資興業,努力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壯大藥業總量。
6.2.2 拓寬籌融資渠道。牢固樹立加大投入、促進發展的觀念,組織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廣泛開辟園區開發建設的籌融資渠道,形成多渠道、多方式的投入機制,為園區建設搭建資金保障平臺。把握國家宏觀政策取向,在充分論證、做好項目儲備的基礎上,爭取更多的重點項目列入國家和省的投資計劃,抓好地方配套資金的籌措,最大限度地爭取國家和省的政策性資金支持。努力擴大間接融資,按照產業和產品結構戰略性調整的要求,建立項目篩選優化機制,以良好的預期效益爭取信貸資金支持。大力拓寬利用外資渠道,實施招商引資的鼓勵政策,提高利用外資投資比重。加大直接融資力度,強化資本運營,推進股份制改造,促進投資主體多元化。放寬民間投資領域,創造公平競爭的投資環境,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和產業投資領域。
6.2.3 發展中介機構,建立科技創新服務體系。要按照全市藥業發展的總體目標,大力推進技術培訓、技術推廣、技術貿易、創業服務、信息服務、評估咨詢等科技中介服務的發展。市科技局要加強對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的服務和管理,發揮其培訓、咨詢、服務等功能,為制藥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要健全完善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的組織形式,促進中介服務組織網絡化、功能社會化和服務產業化,努力提高為企業技術創新活動服務的能力。
6.2.4 加強管理,創優服務環境。嚴格執行和落實《 市新城區經濟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的工作規范》和《 生態農業開發區招商引資優惠政策》,進一步明確開發區內設機構人員和公司工作人員工作職責,真正做到職責分明、任務明確、協調有序。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和服務機制,強化為入區企業服務功能,繼續推進一站式辦公、一次性辦結服務,全程領辦、代辦,簡化程序,減少環節,提高效率。針對特殊情況,采取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的方式,為企業排憂解難,通過簡便、快捷、高效的服務,使投資者心暖意暢。
6.2.5 強化協調,形成企業合力。引導企業間要加強溝通,密切聯系。定期召開研討會和協調會,共商企業發展大計,實行資源共享,戰略聯盟,優勢互補,風險共擔,共同發展。在信息上互相溝通,在技術上互相交流,在開發市場上互相支持,齊心協力向上新項目、研發新產品和拳頭產品上攻堅突破,形成強大的企業整體陣容,共同打造“北藥之城”。
【工業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實用的工業工作計劃4篇04-01
工業工作計劃錦集八篇03-19
工業工作計劃錦集9篇03-28
工業工作計劃集錦七篇04-01
工業工作計劃范文匯編5篇09-23
工業工作計劃范文匯總7篇09-09
工業經濟發展工作計劃04-26
工業工作計劃范文匯編8篇08-25
工業工作計劃范文合集十篇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