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0--2011學年度上學期心理健康校本課程工作計劃
2010--2011學年度上學期心理健康校本課程工作計劃 本學期全校各個年級都開設了心理健康校本課,校本課也真正的走入正規化模式,具體工作如下: 一、 制定校本課程計劃; 二、 制定校本課程各項管理制度; 1、 制定校本課程審議制度, 2、 制定校本課程評價制度, 3、 制定校本課程實施制度以及相關的獎勵激勵制度等。 三、 確立校本課程課題 為了更好的完成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使校本課程更好的發展,根據孩子的心理發展方向和各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和心理需要,所以校本課程開發小組制定了《我們在成長》的課題,使校本課程更加的完善。 四、 校本課程的內容 1.學習心理指導 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和主導活動,也是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會影響到其身心的健康發展。有的中小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較差,離開教師的監督、指導,不知道應學習什么、怎樣學習,甚至有的學生不知道怎樣聽講,怎樣記筆記,怎樣復習,怎樣應試等。顯然,這種狀況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績,而目前學生學習成績的優劣是學校以及家長評價學生的主要依據。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成績優異,但總會有成績落后的學生,這不可避免地會波及其身心的發展。因此,對中小學生要進行學習心理教育。 學習心理教育是指教師利用所掌握的心理知識和技能,協助學生認識學習的原理和方法,充分挖掘其學習潛能的過程。學習心理教育的核心是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其主要內容如下:第一,協助學生逐步適應學校環境和學習生活,減少對成人的依賴性。第二,使學生了解學習的目的和意義,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標,增強學習的責任感和自覺性。第三,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克服厭學情緒。第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策略和學習技能。第五,使學生學會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學會科學地用腦,提高學習效率。 2.生活心理指導 生活心理教育是對學生日常生活心理的教育,也是對學生如何做人的教育。它主要側重于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活觀,幫助其適應生活環境,理解生活的意義;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和休閑觀念,選擇正確的消費方式和休閑方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整潔的衛生習慣,培養生活自理能力,戒除不良行為習慣,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學會做人,學會生存。 3.人際交往指導 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個體適應集體生活,發展健全個性,順利進行學習、生活和工作的根本保證,是人們心理健康的基礎。通過人際交往教育,教育者要幫助學生樹立人際交往觀念,掌握人際交往的特點、知識和規律;運用人際交往的功能發展人際關系基礎;通過有意識地訓練,幫助學生掌握必要的人際交往技能,學會交往,增強人際協調能力,自覺克服人際交往中的知覺偏見,從而減少人際沖突,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促進人際和諧。 4.個性發展指導 個性教育就是使學生學會修身養性,增強自我教育能力,能夠正確解決自己身心發展中出現的矛盾,正確處理社會化過程中產生的自我意識、自我態度、自我價值、自我控制、自我效能、自我概念等方面的困惑,從而矯正不良心理品質,促進個性健康、和諧發展。小學生的個性還沒有完全定型,可塑性很大。個性教育的內容主要有:培養學生對待現實的良好的態度特征、情緒特征、理智特征、意志特征,使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樹立崇高的理想,并通過有意識的訓練使學生形成開朗、大方、活潑、熱情,具有責任心、愛心、同情心和正義感的優良個性。 5.情感教育 小學生的情緒、情感豐富,各種高級情感如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開始形成、發展。但是他們情緒、情感的穩定性較差,容易起伏波動,往往易感情用事,從而影響到其正常的學習和日常生活。通過情緒和情感教育,可以使學生了解自身情緒變化的特點,學會科學、有效、合理地調節、控制和宣泄情緒,培養積極健康的情感,克服各種消極的情感,經常保持良好的心境和積極樂觀的情緒,形成適度的反應能力和較強的抗干擾能力,從而保持心理平衡。 五、 校本課程的課時安排 一、二、三、四、五、六年級每周各一節【--學年度上學期心理健康校本課程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校本課程工作計劃03-10
學年度上學期思品教研工作計劃03-23
學校校本課程工作計劃11-14
第一學期校本課程工作總結12-10
校本課程工作計劃9篇11-22
校本課程工作計劃九篇12-10
校本課程總結03-14
《校本課程》教案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