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0年溫嶺市特產工作總結及2011年工作計劃
2010年圍繞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以提升溫嶺市水果產業為工作重點,以科技創新為突破口,總結推廣十一五科技成果,開展形式多樣的適用栽培技術推廣,初步建成溫嶺市大棚葡萄示范園,使溫嶺水果產業在災害頻發年依然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一、2010年工作總結
(一)抗災避災,水果產業在災害頻發中迅速發展
2010年溫嶺水果產業可以用"發展迅速、災害頻發"的八個字概況。全市新發展果樹面積10694畝,是近年來發展最快的一年,其中新增葡萄種植面積5566畝,楊梅2572畝,柑桔1034畝。至年底,全市果樹生產總面積11.28萬畝,其中葡萄3.58萬畝、楊梅2.97萬畝、柑桔2.06萬畝、梨0.91萬畝、枇杷0.75萬畝、桃0.57萬畝。其中投產面積8.9萬畝,果品總產量8.28萬噸,總產值4.21億元,比2009年下降1433.6萬元。
2010年也是近年來自然災害最頻發的一年,先后經歷3.10凍害、6月梅雨、7.26水災和12.16雪災等自然災害,對今年水果生產造成較大的影響,尤其是對主導產業--大棚葡萄影響最大。集中表現在葡萄成熟季節出現的連續強降雨(6月17日入梅--6月27日),造成大范圍的藤稔葡萄裂果。據6月底對溫嶺市濱海葡萄專業合作社的藤稔葡萄受損情況調查結果,在日常性進行疏除裂果果實的前提下,藤稔葡萄有裂果的果穗數占總果穗數的51.6%;單穗中裂果果粒數占總果粒數的17.7%,嚴重的達到36%。使得葡萄商品率和品質下降,價格下跌,從而造成在投產面積增加5140畝的情況下,總產值發而下降663萬元,平均畝產值8161元,比2009年下降19.2%。同時,3.10凍害和12.16雪災都是溫嶺大棚葡萄產業發展以來首次遇到的自然災害,雖然未對整個產業帶來大的損失,但也為盲目促早的種植戶帶來了極大的損失。3.10凍害和梅雨季節的強降雨還造成楊梅、桃、枇杷等早熟樹種的大幅度減產,其中枇杷減產60%以上,楊梅商品果減產37%左右,并普遍質量下降,優質果率降低,為近年來最差的年份。
同時,溫嶺大棚葡萄產業示范園被列為省級主導產業園區,溫嶺高橙精品園和河岙紅枇杷精品園被列為省級精品園。在制定的"十二五"規劃方案中,還有東暉大棚葡萄精品園、西焦灣"焦梅"牌楊梅特色產業園區、"冰珠"葡萄特色產業精品園、"西仙"楊梅精品園區均被列為精品園建設單位。溫嶺市濱海葡萄專業合作社的"濱珠"牌葡萄被評為2010年浙江省精品水果展銷會金獎。
(二)以項目建設為重點,著力提升溫嶺水果產業
1、全面完成溫嶺市水果產業提升項目建設
溫嶺市水果產業提升項目是近年來我市承擔的投資額最大的項目,被列為2009年度浙江省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項目。項目總投資651.28萬元,其中省級以上資金340萬元,地方財政173萬元,自籌資金138.28萬元。建成葡萄特色優勢示范基地204畝,推廣葡萄設施栽培技術510畝,建成冷庫327立方,購置冷藏車1輛;推廣柑桔三疏一改技術5635.5畝、容器育苗4萬株,開展柑桔越冬栽培試驗示范,進行大棚葡萄抗風優質栽培技術產業化開發,葡萄大棚栽培二次結果技術,測土配方施肥等試驗研究。整個項目完成于2010年7月,8月5日進行項目績效評價,8月底通過省級驗收。
2、初步建成溫嶺市大棚葡萄示范園區
2009年年底由溫嶺市濱海葡萄專業合作社和溫嶺市約翰農林特產有限公司聯系申報的《溫嶺市大棚葡萄示范園區》建設項目獲得溫嶺市現代農業發展資金重點項目立項。項目總投資288.5萬元,初步建成一個集示范展示、品牌營銷、觀光休閑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大棚葡萄示范園區,包含了溫嶺市葡萄產業服務中心和溫嶺市大棚葡萄觀光采摘園2塊中心內容。其中溫嶺市葡萄產業服務中心建設由濱海葡萄專業合作社承擔,服務中心包含了培訓、展示、商業洽談等多項功能,總建筑面積554平方米。溫嶺市大棚葡萄觀光采摘園由溫嶺市約翰農林特產有限公司承擔,在原有"約翰農莊"的基礎上建設游客接待中心、觀光采摘園和休閑品嘗園等。為溫嶺大棚葡萄主導產業園區的建設打下基礎。
(三)以科技創新為突破口,全面總結推廣十一五科技成果
1、科技創新取得新成果
2010年繼續承擔國家現代農業(梨)行業體系、國家現代農業(葡萄)產業體系浙江工作站的部分研究內容,建立國家梨產業技術體系大棚梨示范園;承擔《中晚熟大果烏梅類楊梅新品種黑晶的中試與示范》等3項浙江省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開展雙膜覆蓋、反光膜、套袋等對大棚葡萄、大棚梨、油桃等果實品質的影響試驗及對楊梅黃化病的調查;完成《浙東南梨地方品種評價、篩選與栽培農藝創新》科技成果,篩選出大果形晚熟優良品系--蒲瓜梨2號,制定了蒲瓜梨標準化栽培技術規程,并采用寄接技術創新了梨栽培農藝,達到改善蒲瓜梨果實品質,實現一年兩次采收的高效栽培目標,建立了梨寄接兩熟型高效栽培技術體系。溫嶺市約翰農林特產有限公司被認定為浙江省農業科技企業,溫嶺市河岙枇杷專業合作社被認定為臺州市區域創新科技服務中心;《大果型烏梅類楊梅新品種選育及應用》獲得臺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并和《南方大棚梨高效優質栽培技術研究與應用》一起獲得溫嶺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發表科技論文17篇。申報的《反光膜在設施果樹上的應用與示范》獲溫嶺市科技局立項。
2、匯編"十一五"科技成果,出版3本科技書籍
為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廣適用栽培技術,我們從2009年開始整理"十一五"期間的科技成果,匯編出版《浙東沿海果樹高效優質栽培新技術》、《南方大棚葡萄產業發展戰略研究--以浙江省溫嶺市為例》和《沿海涂地大棚葡萄種植100問》,內容涵蓋產業區域經濟,大棚葡萄、大棚梨、溫嶺高橙、楊梅、枇杷、油桃等主導特色產業的創新技術,充分體現對當地生產的實際指導性,突出溫嶺特色,面向基層果農。其中《浙東沿海果樹高效優質栽培新技術》總印數5000本,下發到各主要水果生產鎮,作為技術培訓、科技下鄉的技術材料。
3、積極開展適用栽培技術推廣
站內技術骨干經常性深入田頭現場指導,普及先進適用栽培技術。2010年重點推廣梨寄接兩熟栽培、葡萄雙膜覆蓋、油桃套袋等技術,組織相關企業、果農赴上海、金華、杭州、嘉興、臨海等地學習參觀,舉辦各類時效性培訓班31次,培訓人次2400余人。在自然災害發生的第一時間,分組調查受害情況,及時提出應對措施。組織生產企業、農戶參觀考察浙江金華大紅桃基地、上海市農科院基地、新昌參觀藍莓苗木繁育基地、新昌甘霖櫻桃基地等,為新品種和新技術的引進和推廣建立良好的互動平臺。組織參加2010浙江省精品水果展銷會和臺州高山綠茶文化節,配合"助世博、保安全"活動召開葡萄質量安全培訓會議,邀請了上海市農科院駱軍研究員就上海市葡萄產業發展及質量安全控制進行了介紹。接待包括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常有宏副院長、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顧曉君副院長等在內的來自各地參觀考察團13批次,受邀考察四川都江堰獼猴桃基地、貴州平壩縣水果基地、江蘇新沂溫嶺大棚葡萄基地和參加國家梨產業體系學術論壇和長三角地區桃產業發展研討會;并委托中柑所溫嶺高橙新單株脫毒。
二、2011年工作計劃
2011年將結合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制定溫嶺市山區特色果業優勢區域布局規劃,組建溫嶺大棚葡萄產業協會,建立大棚葡萄雙膜覆蓋栽培技術規程,繼續開展果樹應用技術研究與推廣。
(一)制定溫嶺市山區特色果業優勢區域布局規劃
總結"十一五"期間山區開發的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提出針對山區現狀切實可行的發展策略,結合《山地果園高效、綠色、生態栽培模式及產業化研究與示范》科技項目的完成,系統提出推廣品種、技術和栽培模式,并制定溫嶺市山區特色果業優勢區域布局規劃,為"十二五"期間溫嶺山區特色果業的發展指明方向。
(二)組建溫嶺大棚葡萄產業協會
在建立溫嶺市大棚葡萄示范園區的基礎上,組建溫嶺大棚葡萄產業協會,并通過示范園區和產業協會的建設,使溫嶺大棚葡萄在原有產業基礎上繼續深化發展,突出品牌宣傳,重視質量安全,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同時,針對近年來災害頻發的特點,建立溫嶺大棚葡萄災前預防和災后補救的應急告知機制。
(三)繼續開展果樹應用技術研究與推廣
根據承擔課題內容繼續開展各項試驗活動,重點開展大棚葡萄環剝、大棚梨生長植物調節劑及病蟲害發生規律研究;總結近兩年來溫嶺大棚葡萄雙膜覆蓋的技術經驗,建立完善的大棚葡萄雙膜覆蓋技術規程,形成技術成果,并以現場會等多種方式加以推廣應用;進一步完善大棚葡萄、大棚梨示范園建設;完成《中晚熟大果烏梅類楊梅新品種黑晶的中試與示范》和《沿海早熟梨抗風設施栽培技術示范與推廣》2個浙江省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完成《海涂地楊梅設施栽培技術研究及示范》和《早熟梨新品種在大棚栽培中的應用與示范》2個院地合作項目及《溫嶺高橙品質提升技術體系研究與應用》,并召開現場會;培育首批溫嶺高橙無病毒苗。
溫嶺市特產技術推廣站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溫嶺市特產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家鄉的特產03-08
特產的作文10-12
家鄉的特產11-06
特產的作文11-22
特產的日記02-06
家鄉的特產03-08
家鄉特產作文03-07
家鄉特產的作文03-06
家鄉的特產作文12-24
東臺的特產作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