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冊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合集七篇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我們的工作又將迎來新的進步,是時候認真思考計劃該如何寫了。可是到底什么樣的計劃才是適合自己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下冊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下冊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的、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它打破教育與生活的隔離,孩子們在學校當中在與其他場合當中一樣,需要享受一種完整的生活,學習的過程就是生活的過程,教改也好,課改也好,第一項任務就是把生活的權利還給孩子,把學習的過程變成生活的過程,加強學校教育與兒童生活、社會生活的聯系。它改變單一的課程結構,改變教學方式,為學生表現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供空間。
二、學習情況分析
三年級小學生文化基礎知識、社會閱歷和人生體驗還非常有限,所以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應該是“在體驗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體驗為主,在研究和解決問題方面,強調養成初步的方向,實施綜合實踐課程,就是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了解周圍的生活環境,關注自己及同伴當中的心理健康、人際交往問題,激發他們對自然和社會問題的好奇心,擴大視野,積累經驗,總之,就是要讓他們更多地去看,去聽,去想,去試。
根據孩子的特點,我們今學期的研究主題是:自我生活:洗手的學問。
三、學習目標
學會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問題;初步學會把一個問題分解為不同的要素和層次;有條理的收集有關日常生活方面的事實和素材;了解科學小實驗的一般步驟;養成良好的個人生活習慣。
四、實踐方式
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問卷調查;小實驗。
五、方法引導
如何分析、表述問題;知道每個觀點要有事實或資料作為依據;學習小組如何分工;如何上網查資料。
六、學科整合
與科學、品德與生活、健康教育、語文整合。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會問題的表述;了解問卷調查的方式。
七、課時安排
每周一課時,便于師生都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便于開展活動時進行資源共享。
具體安排:
1、2月份,制定計劃,選取課題
⑴書寫致家長的一封信,使家長了解綜合實踐活動這門課程。
⑵與學生一起選取課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⑶根據課題制定本學期的教學計劃。
2、3、4、5月份:主題活動:洗手的學問
⑴制定小組計劃,分工合作。
⑵收集材料。
⑶調查采訪。
⑷討論交流。
3、6月份,舉辦實踐活動。
⑴組織發動。
⑵物品準備。
⑶開展活動。
⑷活動總結。
下冊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學情分析
本年段學生共264人,他們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卻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著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搜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和貫徹國家《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以本地區的自然、歷史、人文為研究背景,以學生的直接經驗或實驗為基礎,以教師指導下的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為載體,加強學科有效整合和教師文化溝通,幫助學生學習、掌握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更新教師與學生教育觀念和教學方式,為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形成區域辦學特色而不懈努力。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三、教學方法設計
1自主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應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體驗。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促進者,教師的教學應有利于學生自主活動的開展和深化。
2開放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應創設十分寬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享有充分的心理安全,在時間的安排、主題的確定、方法的運用和成果的表達方面有相當大的'靈活性,為學習者發揮個性特長和才能提供廣泛的空間,從而形成一個開放的學習過程。
3實踐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強調有豐富材料和真實的情景,主張學生在“做中學” 。學生在與環境的互動中獲得直接經驗和情感體驗。這些新經驗與原有的概念和技能相互作用,最終形成可應用的個性化理論、模型和技能。
4綜合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應從學生身邊的事物或問題出發,形成跨越諸多學習領域的活動,以利于知識的融會貫通和多角度、多層面地思考問題能力的形成。通過親身的實踐,使學生了解和關心社會,了解和探索自然的奧秘并形成綜合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 以問題向學生質疑,學生通過操作來找出答案,小組合作匯報的形式匯報尋找問題的答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教師加以糾正和示范,學生練習鞏固。
四、內容安排
本學期主要以“海西平潭”為大主題,主要安排如下:
2月期初對平潭資料搜集
學生主要通過網絡搜集文字資料,通過采訪父母,親朋等,了解平潭過去發生的故事,
3月平潭的歷史
學生主要通過網絡搜集文字資料,通過采訪父母,親朋等,了解平潭過去發生的故事,通過現場拍攝照片,民間搜集舊照片,網絡搜集圖片等方式完成對平潭歷史的研究。
4月研究平潭現狀及未來
學生主要通過走訪附近的相關單位,實際考察了解,詢問自己的親朋好友,了解平潭的現狀,通過網絡了解更多知識,對現狀進行剖析,對未來提出大膽的猜想。
5月 開展圖片資料展
將研究資料,圖片等進行展覽 使周圍同學都能對平潭有更深刻的了解。
6月期末匯總
學生對資料進行補充和完善,分類整理。
下冊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同學基本情況分析:
三年級32名同學,絕大部分同學能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思想上積極要求上進,但也有少部分同學,組織紀律渙散,上課時能不遵守課堂紀律,課余時間也不能自覺,本學期得對他們進行自律教育。
二、教材分析: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于同學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同學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按照《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計劃》的規定,綜合實踐活動是小學三年級的一門必修課程,每周2課時。
三、教學目的:
1、知識層面:通過同學的實踐和探究,豐富自身的知識積累。
2、能力層面:培養同學獨立思考能力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同學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同學的實踐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培養同學的口頭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同學的創新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層面:激發同學實踐、探索的興趣;培養同學求真務實,大膽質疑,勇于開拓的學習情操,構建同學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地球、關心生態環境的道德堡壘。
四、具體措施:
1、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的'意識和能力。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范,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的服務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
4、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必將徹底地改變同學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其最終目的是提高同學的素質,落實素質教育,培養新時期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五、教學進度表
周次 | 起訖時間 | 教 | 課時 | 備 注 |
1 | 9.1——9.7 9.8——9.12 | 開學準備 | | |
2 | 9.15——9.19 | 居家生活安全 | 2 | |
3 | 9.22——9.26 | 居家生活安全 | 2 | |
4 | 9.29——10.3 | 國慶 | ||
5 | 10.6——10.10 | 走進綜合實踐活動 | 2 | |
6 | 10.13——10.17 | 走進綜合實踐活動 | 2 | |
7 | 10.20——10.24 | 走進綜合實踐活動 | 2 | |
8 | 10.27——10.31 | 好看的動畫片 | 2 | |
9 | 11.3——11.7 | 講故事比賽 | 2 | |
10 | 11.10——11.14 | 生活中的標志 | 2 | |
11 | 11.17——11.21 | 生活中的標志 | 2 | |
12 | 11.24——11.28 | 巧巧手 | 2 | |
13 | 12.1——12.5 | 巧巧手 | 2 | |
14 | 12.8——12.12 | 光的游戲 | 2 | |
15 | 12.15——12.19 | 光的游戲 | 2 | |
16 | 12.22——12.26 | 我與動物交朋友 | 2 | |
17 | 12.29——20xx.1.2 | 可愛的家鄉 | 2 | |
18 | 1.5——1.9 | 可愛的家鄉 | 2 | |
19 | 1.12——1.16 | 朗讀比賽 | 2 | |
20 | 1.19——1.23 | 復習、測試 | 2 | |
21 | 1.26——1.30 | 2 |
下冊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學情分析:
五年級是學生思想的過度時期,這時的學生比較敏感、自我,為此,本學期,我計劃通過細致的思想教育和各種有益的活動,使班級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讓學生學會欣賞他人,幫助他人。培養他們的集體主義觀念,樹立正確的集體榮譽感,為創建良好的班集體而努力。
二、教材分析: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于學生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它是一門與各學科有著本質區別的新的課程,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結構性突破。它不是其它課程的輔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獨特功能和價值的相對獨立的課程,它與其它課程具有互補性。
實踐活動以活動為主要開展形式,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做”“考察”“實驗”“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鑒于以上認識,結合學校實際,我們圍繞三條線索開展活動,即學生與自然、學生與社會、學生與自我。使學生通過綜合性、開放性的實踐活動,獲得積極的、創造性的人格發展。
三、教學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不僅關注學生知識、技能的習得和智力的發展,更關注他們情感的體驗、良好的個性品質以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在情感態度方面:重點培養學生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生態環境、關心地球、關心可持續發展,積極參與社會,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的態度,培養合作精神和自我發展的意識。
2、在能力方面: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各種形式的表達能力;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在知識方面:主要是通過學生探究學習,發現和獲得知識。四、教學重難點:
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四個方面。在活動中,研究性學習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基礎,倡導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方式滲透于活動的全部內容之中。四個方面的內容是以配合的形態呈現的。因此,我們依據校特色活動,地方特色,以及時令,季節等,共同構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綜合實踐活動。
五、教學措施:
1、統籌規劃,制訂出綜合實踐活動整體實施計劃。
2、加強向社會、家長的宣傳。引導社會和家長了解綜合實踐活動不但不會影響學生對學科的學習,反而會因為活動能增強學生的探究創新意識,學會科學研究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而有益于學科課程的學習。
3、活動評價: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的評價必須采用全新的評價理念和評價方式。強調評價的指標的多元化,評價方法的多樣化,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4、學生評價:對學生的評價注重過程評價。一方面建設學生個人檔案袋,使學生能隨時對自己的活動過程進行評價。另一方面,重視學生的階段性評價。
六、課時安排:
1、人物訪談活動4課時2、社會調查活動4課時3、科學探究活動4課時4、發明創造活動4課時5、問題研究活動4課時
下冊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的、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它打破教育與生活的隔離,孩子們在學校當中在與其他場合當中一樣,需要享受一種完整的生活。學習的過程就是生活的過程,教改也好,課改也好,第一項任務就是把生活的權利還給孩子,把學習的過程變成生活的過程,加強學校教育與兒童生活、社會生活的聯系。它改變單一的課程結構,改變教學方式,為學生表現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供空間。 二、活動背景:
三年級小學生受年齡和學識的限制,受原來課程模式的影響,文化基礎知識、社會閱歷和人生體驗還非常有限,接觸社會比較少,一下子全部放開,學生將會束手無策。因此,以主題活動為切入口,學生從大的主題中尋找和確定自己的研究專題,讓學生初步感受研究活動的全過程。如:關于美化校園的新建議;夸夸我們的學校;課間十分鐘等。。所以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應該是“在體驗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體驗為主,在研究和解決問題方面,強調養成初步的方向。教師將根據學生最感興趣的主題給于一定的指導,體驗整個專題研究性學習的全過程。實施綜合實踐課程,就是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了解周圍的生活環境,關注自己及同伴當中的心理健康、人際交往問題,激發他們對自然和社會問題的好奇心,擴大視野,積累經驗。總之,就是要讓他們更多地去看,去聽,去想,去試。
考慮到三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三年級“活動資料”的形式還是以有趣的.游戲和制作為主,我們計劃安排一些圍繞生活實際展開的一些實踐活動,再安排一些拓展學生知識視野有趣的活動內容。這些活動都滲透了激發學生探索和發明的內容,也就是要學生探索事物的內涵和本質,要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
三、課程總體目標:
根據學校及周圍自然環境的特點,組織學生開展體驗、欣賞、學習、探索、時間,從而來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了解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關系,養成對自然的態度和行為。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系,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其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素質,落實素質教育,培養新時期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四、具體目標
1、親身參與實踐,注重親歷、自主學習和實踐,在開放的學習情景中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
2. 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獲得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之間的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形成親近自然、關愛自然、關心社會以及自我發展的責任感。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的意識和能力
3.發展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認知、發展學
生的動手能力,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探究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4. 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培養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信息,整理與歸納信息,并恰當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獨立思考,標新立異,大膽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思路、新方法,并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激發他們探究和創新的欲望,培養創新能力。
6. 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范,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合作意識、民主意識、科學意識、環境意識、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7、通過觀察、訪問、實踐、探究等活動,使學生了解社會現象,了解自己在社會中的角色與定位,體會自己與社會,與他人的關系,養成關注社會,服務社會的意志,并遵守社會行為習慣,發展人際關系。
8. 發展自我,讓學生在活動中了解自己的能力、興趣、情緒、價值觀等個性品質,學習及基本的生活技能,養成良好的習慣,形成了解他人,與他人積極合作、交流、溝通的意識和能力。
五、活動重點:針對三年級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在編寫“活動資料”時,把提高學生的觀察力作為三年級的重點。
1.我們要在活動中有意識、有計劃地發展兒童的觀察力,使學生學會進行有目的、系統的觀察,全面的觀察。要求學生會看、會聽、會嗅、會嘗和會觸摸,并且會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覺,綜合起來進行思考。
2.在三年級深入的觀察活動中,要求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較),要求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觀察以后,要他們發現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無疑對他們素質的提高十分有利。
六、活動難點:就是能夠從直接經驗抽象出問題的本質來,完成思維發展的飛躍,從而提高學生的素質。
七、實施的措施
1、課時安排與實施策略:
每周2 課時,便于師生都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便于開展活動時進行資源共享。
2、活動內容:大的主題《美的心靈》,延伸的小主題看后面的活動安排表。 3. 具體形式:①集中授課:知識技能的普及等。
②實踐活動課: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課。 ③方案設計課:主題的確立等。 ④綜合課:課題的研究等。 ⑤成果交流課:體驗的交流,成果的展示等。
八、課程評價:
注重過程,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實際體驗、變化和表現。全面評價,反
映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各方面的個性表現,包括學生在活動中的行為、情緒情感反應、參與程度、努力程度、合作程度等等。尊重多元,教師、教師集體、學生個人、學生集體、家長與社區成員等,都是學生評價活動的主體,都應該參與到對學生的評價中來。引導反思,注重學生的自我評價和自我反思,增強他們對自己所進行的活動的信心,學會在與人相處中,發現自己和他人的長處,提高自我評價和自我調控的水平。
九、活動安排表
三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內容安排進度表
下冊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實現傳統教育向素質教育的過渡,努力打破學校的封閉性,引導學生綜合運用社會、生活和學科知識,自主動手動腦的生活實踐、社會實踐、科學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探索與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學習科學研究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新精神。
以認真的態度、務實的措施,規劃和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不斷提升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解水平和實踐能力。在課程實施中強調“整合”,注重“實踐”,突出“開放”,關注“過程”,提倡“自主”。
圍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和管理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開展深入細致的研究,在實踐中尋找切實可行的辦法;積極挖掘學校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過程中的已有資源和成功經驗并加以提煉,逐步形成特色。
二、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知識目標:通過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親身體驗實踐,開闊視野,了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搜索,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踐實證的方法。
4、人格目標: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的良好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三、教學措施:
1、組織引導學生接觸大自然,欣賞自然,豐富對自然的認識,發展對自然的熱愛情懷。使書本知識在運用的過程中成為活知識,使實踐能力和創造性得到培養。
2、增加勞動科技含量,賦予勞動教育更多發明創造的內容,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將發明創造賦予動手實踐的過程,使勞動技術變得更有生命力。
3、幫助學生發展適應信息時代需要的信息素養,學會與人合作發展人際交往,養成合作品質,融入集體,搜索整理資料。
四、綜合實踐活動內容的實施:
1、課程的實施方式
(1)組織形式(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全班活動、班級活動),體現統一性與多樣性相綜合
(2)活動地點(班內、校內、家里、社區)
(3)活動時間(集中課時,與分散課時相結合)
2、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的資源
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辦出學校特色。將綜合實踐活動與開發校本資源、社區資源結合起來,利用校內外豐富的資源,按計劃有系列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1)充分利用學校資源。利用好學校圖書室和網絡室,充分發揮現有圖書的功能,正確引導學生到圖書室、上網查找資料;利用好學校花園內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探索活動,豐富知識,提高活動能力;引導學生對學校的進一步調查和了解,了解學校的面貌、校訓、校風、教風、學風、辦學宗旨等,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校園文化建設活動中去。
(2)充分利用社區資源。學校地處街道,有豐富的社區資源,綜合實踐活動基地比較豐富,要充分利用好這些寶貴的資源,帶領學生去基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3)進一步充實校本教材。在開展活動的基礎上,要求教師精心修改活動方案、案例,進一步充實學校編寫的校本教材。
下冊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的、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它打破教育與生活的隔離,孩子們在學校當中在與其他場合當中一樣,需要享受一種完整的生活。學習的過程就是生活的過程,教改也好,課改也好,第一項任務就是把生活的權利還給孩子,把學習的過程變成生活的過程,加強學校教育與同學生活、社會生活的聯系。它改變單一的課程結構,改變教學方式,為學生表現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供空間。
二、學習情況分析
一年級小學生文化基礎知識、社會閱歷和人生體驗還非常有限,所以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應該是“在體驗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體驗為主,在研究和解決問題方面,強調養成初步的方向。實施綜合實踐課程,就是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了解周圍的生活環境,關注自己及同伴當中的心理健康、人際交往問題,激發他們對自然和社會問題的好奇心,擴大視野,積累經驗。總之,就是要讓他們更多地去看,去聽,去想,去試。
考慮到一年級同學的心理特點,我們的綜合實踐課設定了三大主題: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希望通過這三大主題激發著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
三、課程總體目標:
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系,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1、親身參與實踐,注重親歷、自主學習和實踐,在開放的學習情景中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
2、獲得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之間的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形成親近自然、關愛自然、關心社會以及自我發展的責任感。
3、發展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認知、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養成探究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4、培養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信息,整理與歸納信息,并恰當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獨立思考,標新立異,大膽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思路、新方法,并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激發他們探究和創新的欲望,培養創新能力。
6、養成合作意識、民主意識、科學意識、環境意識、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四、活動重點:
針對一年級同學身心發展的特點,在編寫“活動資料”時,把提高學生的觀察力作為一年級的重點。
1、我們要在活動中有意識、有計劃地發展同學的觀察力,使學生學會進行有目的、系統的觀察,全面的觀察。要求學生會看、會聽、會嗅、會嘗和會觸摸,并且會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覺,綜合起來進行思考。
2、在一年級深入的觀察活動中,要求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較),要求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觀察以后,要他們發現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無疑對他們素質的提高十分有利。
五、活動難點:
就是能夠從直接經驗抽象出問題的本質來,完成思維發展的飛躍,從而提高學生的素質。
六、實施策略
1、與學科教學相結合
每一門學科都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都互相滲透。在學科教學中,學生會由本學科生成許多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這時,教師要具有敏銳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幫助學生提煉加工使之成為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課題,教師都要在教學中培養自己挖掘綜合實踐活動素材的意識,使學科教學深入、徹底,更使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的選擇具有廣泛性。
2、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
生活,是學生學習的大舞臺。但是很多學生對自己的生活熟視無睹,豐富多彩的生活對他們來說是平淡無奇的。這是因為他們對身邊的小事往往習以為常,見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認識身邊的小事,不僅會理解小事的教育意義,而且會提高思維的品質和研究習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使命。
3、與社會熱點問題相結合
現在的學生不再是只會讀書的機器了,他們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社會的焦點問題。對一些公眾現象,他們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們渴望被大人們認同,希望得到和大人們一樣的成就。我們把社會熱點問題引入校園,指導他們采用具有個性化的方式展開深度探究,從而獲得自己獨創性的理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主旨所在。如通過對自然界觀察、參觀、調查等多種形式,使學生懂得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珍愛生命,讓學生從人文景觀、自然景觀中獲得美的體驗。
4、與傳統節日相結合
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化傳統的泱泱大國,在歷史長河中積淀下來的文化精髓是學生學習的極佳資源,為了讓學生記住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結合傳統的節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如由中秋節、重陽節引申開來的以敬老愛老為主題系列活動。
5、與學校工作相結合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課程,雖然沒有固定的教材,但并不是沒有目標。而這些目標和要求往往也是學校德育工作要達到的。因此,我們將綜合實踐活動的課題與學校德育、少先隊活動和校本課程的開發結合起來,互相借鑒、互相滲透更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如可結合國旗下的講話內容、紅領巾廣播欄目,開展行為習慣系列、文明道德系列、時事熱點系列、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
七、課時安排
略
【下冊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下冊綜合實踐教學計劃02-15
下冊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八篇02-19
下冊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9篇03-10
下冊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4篇03-17
下冊綜合實踐教學計劃(精選17篇)02-08
【精品】下冊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4篇05-03
下冊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匯總九篇05-27
有關下冊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4篇07-15
下冊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范文合集10篇07-10
下冊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范文合集8篇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