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時間:2024-09-03 09:01:19 文圣 讀書筆記 我要投稿

【經典】《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27篇

  讀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體會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吧。千萬不能認為讀書筆記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經典】《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27篇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1

  黃仁宇的這本《萬歷十五年》在我看來,是以一種小見大的手法,闡述了全文的中心思想:“萬歷十五年平淡無奇,明朝注定滅亡。”

  在平淡無奇的一些日常生活背后,導致了一個不平凡的大帝國的滅亡.

  細想來,這慎密的思維令人嘆為觀止。就好像你看到的,只是冰山浮在水面上的一角罷了,但他的懸浮是有必然性的,當歷史由日常最平凡的生活反應,只能暗嘆世事的無常和世道的輪回了,明朝的滅亡早已決定在萬歷十五年,在李自成打進北京城時,只是把這具早已死亡的行尸走肉踩進了塵埃罷了。

  如果把我們自己代入而是的萬歷的視角,我發現,這個遙遠年度的皇帝,與我們何其相像。也曾樂于上進,也曾經勵精圖治、喜歡讀書,曾經對這世界也充滿了期待與向往,任何人,任何事,都有著最根本的原因。他本不是暮氣沉沉、消極厭世的人,我不知道錯在誰,只是想,如果在一開始就給他自主選擇的權利,讓他以自己的角度為自己做些什么,將他當作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確切的說是有尊嚴的獨立個體來看待,或許一切都會不同吧。萬歷皇帝作為學生,臣僚做為教師,最大的失敗之處,是大臣們剝奪了萬歷作為一個聰明的年輕人應有的'個性、思想和活力。當一種事情變得被逼無奈,在有趣的事情,也會失去最初的興趣與對這件事的所有美好的感官。第一印象很難破壞,但并不是牢不可摧。

  我也會思考,張居正是否一開始就是一個罪孽罄竹難書的奸臣,沒有人會和自己同一立場的事物或人過不去,那無異于自找煩惱。我覺得,他也曾想明朝國富民強。若是換個立場考慮,他也只是個有些剛愎自用的,有些缺點,同時也很聰明的大臣罷了。孔夫子曾經說過,“唯女人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然而這句話所反映的,在我看來則有更深層的含義。“難養”的豈止是女人和小人?我一向信奉“距離產生美”,任何人,任何事,了解了,熟悉了,都會變得不那么好,畢竟人無完人。皇帝是這樣,張居正也是這樣,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的。中正的看待一件事后,你會發現,黑不是那么黑,白不是那么白,生活從不像京劇的臉譜,紅臉白臉分的分明,總有灰色。

  文章的最后,黃仁宇先生是這樣結尾的:“1587年,是為萬歷十五年,丁亥次歲,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在這個時候,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宴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和,高級將領的富于創造或者習于茍安,文官的廉潔奉公或者貪污舞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者絕對保守,最后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統統不能在事業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有的身敗,有的名裂,還有的人則身敗而兼名裂。”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2

  在世俗道德要求下,人具有兩面性。張居正、海瑞、戚繼光的官場行為充分體現了古代文官的兩面性。一面是孔孟經典思想教導的仁義道德,一面是難以克服的人性弱點。人性本善還是性本惡,我覺得不存在善惡。善惡是道德要求為評價標準。拋開道德,人性存在弱點,這些弱點正是生存的需要產生的利己主義。

  要克服人性的弱點,需要制度,尤其是法律制度。明朝更多的是以道德要求去評價一個人行為的對錯,缺乏制度體系規范管理和行為。一群文官集團把持朝堂國家,沒有完善的制度和法律規范,勢必造成人性弱點的爆發,愚民教育、表里不一。讀此書,才知道張居正、海瑞、戚繼光并不是課本上描述或大眾普遍認為的形象,但也不能憑此書描述,就一票否決了這些歷史人物。馬克思主義的唯物歷史觀告訴我們,站在歷史的角度評價歷史人物,在能客觀。

  儒家道德思想不再符合封建社會后期的.發展。朱熹的格物致知,王陽明的心學,李贄對社會、自我帶有沖突的哲學思考。緊固思想、反對社會新生事物、培養愚民,違反社會發展的規律,這種意識必然阻礙社會發展。

  儒家認為有修養的人是謙虛的。但放到社會發展的背景中,過分謙虛使人猥瑣,適當驕傲使人成功。但并不是說儒家思想中的仁義道德都是虛偽的。道德與否,應該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3

  這一年陽歷7月,正當元輔張居正先生去世五周年,皇帝端坐深宮,往事又重新在心頭涌現。他降諭工部,要工部如實查報,張居正在京內的住宅沒收歸官以后作何區處:是賣掉了,還是租給別人了?如果租給別人,又是租給誰了?工部的答復沒有見于記錄。大約史官認為記載了這道上諭,已經可以表明皇帝當時微妙復雜的思緒?

  此處用了“微妙復雜”來描述萬歷皇帝當時的心情。姑且粗略解讀一二。

  一者,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張居正當政時期,正是萬歷皇帝的幼年成長的關鍵時期,既要適應幼年喪父的悲痛,又要適應皇子到皇帝的政治身份的巨大轉變;既是樹立人生觀價值觀的階段,又是培養治國理政能力的時期。這個時候,張居正以元輔良師的身份出現,教小皇帝做人做事,給小皇帝留下了終身難忘的印象。張居正死后,萬歷皇帝面對群情紛紛的倒張派官員,仍試圖適可而止,盡力保全張居正的死后清名,由此可見一斑。萬歷十五年,正值張居正死后五年,隨著張居正的徹底被清算,倒張派官員紛紛上位,輿論逐漸平息,這時候,萬歷皇帝才能放下雜念,回憶起張居正這位陪伴了自己少年時代的元輔良師。

  二者,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張居正死后,倒張派官員為了政治利益而采取的攻擊張居正的手段中,有很多是夸大其詞甚至無中生有的,這些讓萬歷皇帝對張居正產生了很多負面印象,雖然萬歷皇帝不至于相信張居正會造反這些明顯的`污蔑,但這種心情下再去回想張居正生前勸諫自己的很多言行,難免被萬歷皇帝以“惡意”或“陰謀”的思路重新解讀,以至于越想越生氣,越想越失望,終于同意了倒張派官員徹底清算張居正的請求。如今張居正徹底被打倒,倒張派官員以功臣自居,安插親信,以道德綁架的手段繼續規勸皇帝言行以符合他們的期待。這些行為與他們口中的張居正何異?而且,張居正陪伴教育小皇帝,這種親密的情感是后來的倒張派官員所不具備的。小皇帝看破了他們的“陰謀”后,再回想起張居正,似乎了沖淡了對張居正的負面印象。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4

  萬歷十五年,是按陰歷,若按陽歷是公元1587年,但實際是1587至1588年初。

  第一個要講的自然是萬歷皇帝,他生于1563年,死于1620年。9歲登上皇位,是為萬歷,所以在位時間是1572-1620,共48年。

  從年齡上來看,他剛登上皇位時,需要多方協助,于是引出第二個重要的人物——張居正。

  張居正死于1582年,1587年時,他已經不在世5年了。他的繼任者是張四維,但是很快因為患病,一病不起。而另兩位資歷深厚的馬自強和呂調陽也相繼病死,所以就把第三個人物——申時行推到了首輔的位置。雖然資格最淺,但得機會垂青,所以“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申時行1583年上任,到1587年時,他在任四年。1591年,他被迫離職。

  第四個講的是海瑞,他是1587年11月13日離世的,而第五個人物——戚繼光雖然是1588年1月17日離開人間,但按陰歷算,是萬歷十五年的十二月十二日。

  最后一位——李贄,如果我們非要和1587年進行關聯的話,他是在一年后的1588年剃度為僧了。

  簡單說呢,這書就主要是寫了一個皇帝——萬歷,兩個首輔——張居正、申時行,三個忠臣——清官海瑞、武將戚繼光、哲學家李贄。

  1587年表面四海升平、無事可記,但實際已彰顯了大明的終結。當時萬歷只有24歲,按說是風華正茂的年齡,但是什么導致他從勵精圖治變的心灰意懶,甚至于連最后30年都不上朝了呢?

  第一個原因是因為他不能傳位于自己最喜歡的女人生下的`兒子,當然他也不能給予這個女人皇后的名分。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和張居正有關,萬歷從張居正身上看到了陰陽之分,我認為就是高尚和自私吧。有時想想,這是人性,肯定每個人身上都有相應的成分,只是所占比例不同而已。由此,萬歷感到心灰意冷,從而消極怠工。

  這六個人,在同一種機制下,雖然分屬不同的職位,但都被機制所挾制,哪怕是貴為皇帝的萬歷,其中主要的利益集團就是龐大的文官系統。這一年,若萬歷勤于政事,那么有很多事情也許可以有所改變,但是各種因素綜合影響導致如此的結局。在國內,1601年努爾哈赤創立了八旗制度,為后來征服明朝做下了準備。而在國外,1587年——西班牙征英的前一年,那自然也是準備的一年……

  在牛年春節的這段時間,再讀一遍《萬歷十五年》,上一次閱讀是20xx.11.05,看的是珍藏版,增訂紀念本。回首之前,我經常會發現自己做出了許多錯誤的決定。尤其是對照投資上許多個股的走勢,努力思考當時的想法和為什么做出那樣的決定,再反思發現雖然不能全部避免,但還是有很多可以做的更好,所以我希望牛年正式開市后,我能更認真的思考然后做出更正確的選擇……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5

  周末,天氣蒼白,發霉的心情,覺得該出去曬曬太陽了,和好友一起到書店,買了本中華書局出版的《萬歷十五年》,一口氣看了半本。萬歷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歐歷史上為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國,在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發生了若干為歷史學家所易于忽視的事件。

  萬歷十五年,沒有人能拯救朝政的腐敗。高拱,張居正,海瑞,申時行,直到最后的自以為明君的崇禎皇帝,在整體制度體制的腐敗下,中華民族也迎來的自己的文化危機。資本主義的萌芽很難興起,傳統的力量依舊強大。在全球化城市化的今天,中國人如何在沒有皇帝的情況下,繼續保持以德治國的傳統,如何保持以孝道為核心的中國式價值觀呢?這是《萬歷十五年》一書中思考的問題,也在現實中不斷激蕩著無數中華赤子的心胸。

  這一段時間,國學興起,伴隨著百家講壇的推波助瀾,傳統文化復興的勢頭似乎一浪高過一浪。國學、歷史類圖書開始盛行街面。易中天品三國,于丹說論語,王立群講史記,漢武大帝,明朝那些事兒,講座,電視劇,小說,歷史以各種形式體裁不斷出現。國學興旺,歷史重溫,文化復興,這是好事。我們小時候,四書五經,史記漢書,都是稀松荒疏的很。這些書對我來說都是近幾年開始惡補的,感覺也只是走馬觀花,粗略瀏覽,很難記住了。

  為什么小時候沒有早早把它們看過呢?追究其中原因,除了七八十年代的消費問題外,更多的是教育界的不重視,我輩只是從語文書的枝節中記住了星星點點的`古籍名句。中國的古籍、歷史是我們民族的財富,是我們文化的載體。經史子集,諸子百家,里面名言哲理多多,但是,這些財富卻在很長時間內不受重視,甚至發生斷層。

  有時候閱讀古籍,真的有種韓愈《石鼓歌》中的痛苦。看了些古籍,我個人覺得,五千年的文化積累,既有精華智慧,也有糟粕垃圾。不能丟棄自己民族的根本,也絕對不能一窩蜂的去全部接受。學習的原則,根本的方法,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比方說,孝順,古代人講究孝順,今天也要講究孝順。對于老人的孝順,什么時候能過時呢?區別只是里面的度而已。但三綱五常放在今天就過時了。這就要整理。像今天做媳婦的很少能孝敬公婆的,好媳婦越來越少的情況下,是不是也要進行一下傳統文化的教育培養呢,必須的。四書五經中很多言論,像一些禮節的規定,到今天已是陳規陋習,肯定要廢除,但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學而時習之,士不能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也...到今天還是不過時的。

  今天的社會,國家依然存在很多的問題,體制問題,醫療教育問題,貪污問題,很多人麻木,很多人按部就班,很多人在扯淡。繼承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部分,學習國外先進的科技,求真務實,不說大話,虛心進取,勵志創新,在中西文化的交匯下,產生我們新的文化。它即不同于傳統,又不是西方照搬,而是一個自信自強開放創新的新的文化。這文化,產生于對體制的不斷改革中,產生于對問題的不斷解決中,或許,這是中國文化未來發展的方向。

  《萬歷十五年》是一本好書,它讓我思考如此之多,我們學習西方的不只是槍炮,還有思想,但我們傳統的思想又如何放置呢?還在思考中。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6

  《萬歷十五年》這本書采用了一種敘述歷史的新方式。我們接觸的歷史作品,嚴肅的居多,學術研究的居多,很多歷史書藉閱讀時需要有一定的歷史功底,大部分讀起來有枯躁的感覺。而黃仁宇的這本書,介于學術與通俗之間,讀起來有如在讀一本小說。他的`文字雖然通俗,文筆也不失生動,卻在深入淺出中演繹了深刻的道理,字里行間充滿了微言大義,為中國歷史的研究和寫作開辟了一塊新的天地。每一位閱讀這本書的人都會覺得,原來歷史可以這樣寫,原來歷史是如此的有趣、復雜、豐富,原來歷史人物并不像我們的教科書上講的那樣單調、格式化。

  從書中我們看到,張居正搞經濟體制改革,在道德立國的環境下,試圖改變文官系統,以效率代替道德倫理對官員進行績效管理,卻得罪了全體官員,招致死后兩年被抄家。申時行試圖建立和諧社會,希望通過誠意感化官員們道德的一面,使“不肖者猶知忌憚,而賢者有所依歸”,卻因為立太子一事被迫辭職。海瑞試圖保持執政意識形態集團先進性,卻僅憑一人之理想,干預境內的農田所有權,同時損害了地主和農民的經濟利益,而被迫辭職。戚繼光試圖實現國防現代化,采用現代軍事理念管理軍隊,并且取得了輝煌的勝利,但是張居正倒了,戚繼光也跟著被革職。李贄主張個性解放、思想自由、提倡功利主義,但在當時的環境下,最后選擇了自殺。作為他們的統治者,萬歷皇帝,實際上也失敗了,雖然貴為皇帝,他并不自由,他不能出皇宮到各地視察,不能將自己喜歡的兒子立為太子,甚至不能決定死后和自己喜歡的嬪妃葬在一起,于是他三十年不理朝政。

  從他們身上,我們清楚地看到,整個明代社會在發展,但是國家管理系統卻保持原樣,而且一切改革都被視為異端。所以那些歷史人物雖然努力想作出改變,但在整個一成不變的體制面前卻只能碰壁,帝國也就走到了盡頭。

  以史鑒今,通過讀《萬歷十五年》,我們了解到,法治與德治在中國自古就是一對矛盾,當今中國正進入社會轉型期,改革所產生的利益的重新分配,需要我們居安思危,時時去撥開安定的表象,看清這個時代的脈絡和架構。這也是黃仁宇的《萬歷十五年》,想要告訴我們的,就是用望遠鏡的眼光來看待歷史。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7

  黃仁宇的歷史著作《萬歷十五年》,原以為戚繼光作為一代抗倭名將,功垂千古,在他為官領兵之時必也是風光無限的。但從作者的筆下可以看出,事實并非如此。他雖是本朝最有才能的將領,但他的軍事思想不能見容于文官,政治立場不能見容于萬歷皇帝,最終因與張居亞關系過密而被彈劾罷官,直至臨終再未起復。自宋朝趙醫胤杯酒釋兵權以后,重文輕式的趨勢便在不斷發展,直至本朝,文官已經把控了整個朝廷,再無武官立足之地。

  而在戰場上,文官指揮戰斗的事例不勝枚舉,這種風氣使得武將的`軍事才能得不到發揮,文宮只勇動動嘴皮子便能占有軍功,武將舍生忘死還要背負戰爭失敗的責任。戚繼光在這樣的環境中,立志建立一支新型的軍隊。因為以一己之力無法對抗朝廷體制,他做自己可為之事,招募新兵,培養軍隊,整頓紀律,讓這支軍隊具有強大的戰爭力。此時,這樣的軍隊已經與他密不可分了,被百姓稱為“戚家軍”,這是對他們戰斗力和紀律的認可。但這樣的軍隊顯然不能被文官集團容忍,異軍突起,通背了常態和慣例,這使他們感到恐慌,表現在行動上,自然是不遺余力的打壓。

  戚繼光擁有非凡的軍事才能,這個王朝里,他孤軍奮戰,于戰力低下的衛所軍中建立起“戚家軍”抵抗傳寇,保衛沿海和平。他是一位孤獨的英雄。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8

  萬歷皇帝,明神宗朱翊鈞,在位48年,年號萬歷。

  這不是一本類似《明朝那些事兒》歷史調侃小說,而是一本明史研究專著,作者以敏銳的眼光選取了1587年,即萬歷十五年,圍繞發生在這一年以及聯系前后幾年的事兒,觀察著明朝的走向。

  書中介紹的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都是曾經有過片面印象的歷史人物,當然,也包括萬歷皇帝。讀罷此書,明朝人物的形象從書本中只言片語的介紹充實成一個個鮮活的'立體形象。萬歷十五年,看似歌舞升平,其實,平靜水面下已經暗流涌動,這一年發生的小事,將在日后掀起巨大的波瀾。

  書中最吸引我的是張居正一章,曾經路過張居正故居,那時還不知道張居正是誰,看完才明白,張居正輔佐幼年的萬歷,鞠躬盡瘁,死后因為一些小事被抄家,政治真是一個好玩的東西。明朝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廢掉了宰相一職,所以皇權打到了頂峰,但是沒有宰相,政務纏身的皇帝就疲憊不堪,所以有人查閱史料證明了朱元璋當時有多么兢兢業業,皇帝是一個沒薪水,不升職的工作,朱元璋干的不亦樂乎,但是他的后代就未必了,明朝是出奇葩皇帝最多的一個朝代,木匠,和尚,畫畫,反正就沒幾個喜歡上朝的,等到勤勉執政的崇禎皇帝即位,明朝已經行將就木了。

  還有戚繼光,影視劇中的明朝無非兩件事兒,要么東廠西廠錦衣衛,要么福建浙江倭寇亂。戚繼光一直被認為是一個民族英雄,事實上他的確是,但是戚繼光只是守土,并沒有建功立業,倭寇漸漸平息之后,便被調往京薊,拱衛京師了。

  讀明朝的政治會覺得很有趣,中央雖然集權,但是在管理上,好像沒有出現一個統一的征兵募糧之類的機構,沉浸在自給自足的傳統社會中,資源協調交由下層地縣自己組織,明朝的執政是以傳統儒家觀念,用道德約束將整個國民塑造成簡單的個體,尊老愛幼,明禮誠信,所以從這方面去看,做一個明朝的子民還是挺好的,當然,是指1644年之前的明朝。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9

  “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技術之不及。”這是書中最后說的一段話。

  萬歷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看似平靜的一年,卻有很多不起眼的小事發生。正是這些末端小節,也是將在以后掀起波瀾的機緣。

  本書詳細分析了萬歷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和李贄的一生,一群在歷史書里熠熠生輝的名人,卻有著相似的悲劇人生,具體的細節就不在這里劇透了。

  程朱理學將儒家圣人“周孔”打造成“孔孟”,從孔子想回到過去理想狀態下周公制定禮儀的社會,變成現在人們熟悉的“孔孟之道”,“人之初,性本善”。儒家思想從漢朝獨尊儒術到現在的發揚光大,成為中國20xx年封建社會的道德標準。本來就是政治家們為了穩定社會秩序使用的手段,程朱理學正是當時儒家的學派的頂點,而說起緣由,其實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用一句話說,就是考試考了。能當官才是硬道理。

  而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就形成了明朝最強大的集團,文官集團。

  萬歷皇帝因為立太子的事情,被文官集團攻擊的體無完膚,原本儒家思想只是統治者為了社會和諧使用的手段,卻成為了文官集團手中的利器,導致皇帝三十年不上早朝,刷新了世界吉尼斯紀錄,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作為我中華泱泱大國的一把手,居然連死后和誰合葬,立誰是太子這樣的事都決定不了,那么誰才是國家真正的統治者?

  張居正在任期間大興改革,整頓吏治,管理監控土地,讓國家有了十年糧食儲備,正所謂人走茶涼,人亡政息,查抄清算,兒子被逼自殺。根本的原因就是改革內容和固有的政治邏輯相沖突。

  戚繼光大敗倭寇,在任期間幾乎未嘗一敗,但是發明的新戰法武器無法執行,被文官集團在后方制肘,在萬歷十五年默默死去。

  這其實不是他們個人的悲劇,是時代的`悲劇,是一種困境,儒家思想教條主義的困境。萬歷皇帝死后20多年滿清入關,結速了漢人統治的最后一個封建王朝。

  最后,中國沒有西方中世紀的宗教之爭,但并不代表沒有宗教,實際情況是,孔孟之儒家,便是中國千百年的壟斷宗教,而文官者,名位公仆,實為統治者。文官集團雖然以孔孟教條自居,但對教條從來是以工具視之,其弘揚、遵循與否,取決于與自己的利益相符。這本書深刻描寫了萬歷十五年這一年間六位具有失敗人生,且紅遍歷史長河的著名人物被文官集團利用孔孟之道裹挾下的無奈人生,更利用“大歷史觀”通過六人展現地歷史的側面,將明朝的滅亡成為了這一年“蝴蝶效應”下的必然!好書!非常值得多讀、細讀!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10

  《萬歷十五年》講述了明代從繁榮帝國走向崩壞的過程,是對“明”這個朝代敗因的總結。在這一年里,無數駭人聽聞、在當時卻十分尋常的事件,訴說著這一朝代的破敗不堪。然而在這破敗不堪的年代里,我看到了仍有人為了自己的信仰、對于國家的信仰奮斗著,讓人不能不為之感動。

  明代走到了萬歷十五年,法制體系崩毀,社會秩序靠看不見、摸不著的道德維持。加上極低的.官俸,缺乏組織、管理的稅收與生產,腐敗成了生存必須,人的欲望便開始將社會往邪惡的方向引領。無法用法律管束的欲望毫無限度地膨脹,百姓生活無人問津,各集團只顧得一己私利,“陰”與“陽”的距離越拉越大。與此同時,皇帝也受不了對自己那異乎尋常的管束,開始消極怠工。國運,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滑。但是有識之士仍然存在。張居正作為一朝元老,提拔人才,整頓朝廷,試圖扭轉國運。書中的張居正作風強硬,英明果斷。盡管對張居正的生活、作風書中略有貶意,但畢竟可以看出,張居正并不是按自己私欲行事。但他死后,因其過于強干的作風而被對手們毫不留情地抨擊,家財盡沒,兒女盡削職為民。以這位太師的眼光,未必料不到身后之事。因此我認為,比起一己私利,堅持自己認為對的事,對張居正而言更有意義,也是他不變的初心。

  相同際遇的人不可計數:戚繼光橫掃倭寇,修繕邊防,卻只能一人終老;李贄生前聲名遠揚,多有著述,卻落得個獄中自殺的下場。他們都沒能得到善終,都遭到了命運不公正的對待,但只要一有機會,做過事的他們仍想再做一次。海瑞也是如此-------一意孤行、鉆牛角尖兒,讓部下連家人都養不活的他,不算是一個高水平的領導,但揣一顆奉公廉潔之心,全然不為生活的困難、現實的殘酷而折腰。兩次當官,他的態度一點沒變,仍為天下蒼生,為自己的信仰戰斗。

  萬歷十五年,表面是一個普通年代,而我認為它已經是一個亂世了。道德在那個年代已經紊亂,養活自己是正義,對他人盡忠盡孝是正義,對國家盡心也是正義,而這些正義之間又有種種糾葛與矛盾,讓人是非難辨,于是出現了一批只相信自己的人。在那個欲望橫流、毫無法治的世界上,他們選擇追逐內心的信仰,在這個思想的亂世里,為這個國家、為心里的正義獻出最后一份力量。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11

  雖然還是不明白為什么命名為《萬歷十五年》,雖然還是不清楚什么是大歷史觀,但是呈現的是立體的歷史,立體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而不是非黑即白的歷史教材或者歷史電視劇。就比如戚繼光,民族英雄,但能在盤根錯節的政治中,穩如泰山、步步高升,難道只靠軍事才能、愛國熱情可以做到的嗎?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我不懂政治,也不懂歷史,但我從歷史中讀到歷史時代賦予歷史人的枷鎖,卻掩飾不了首先是作為人的本性,萬歷作為皇帝,率土之濱,莫非王土,然走不出深宮囚籠;作為一個男人,喜歡誰都要被人管束,想給老婆送禮物都要打白條;作為一個人,吃喝拉撒、七情六欲都要被人指指點點。一個想要贏得身邊人、天下人的認可,卻感覺力不從心、無人理解。皇帝也首先是個人,張居正、申時行、海瑞等等也首先是個人,然后才是歷史人物。看完《明朝那些事》,感覺王陽明活得最明白,過得隨心。

  另外,看到了很多好玩的'地方,火者、裸奔,比現代房車還房車的轎子……古人真會玩。

  這本書可能以后再讀時會有更深的理解吧!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12

  1587年萬歷十五年,這是平平淡淡的一年,然而正是在平淡無奇的日常生活背后,導致一個不平凡帝國的滅亡,仿佛是一般的人,對周遭無感,對未來也茫然;嗅覺靈敏的人,會覺得有什么不妥,但又談不上哪里不對。實際上已經可以預見到冰山一角,然后感覺到底下有一個巨大的冰山。按照經濟學的邏輯,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無論哪個角度、方方面面的停滯,都可以一葉知秋。猶如南美蝴蝶的翅膀微微煽動,就可以在非洲大陸引起一場風暴。

  1587年萬歷十五年,無論是文人高官張居正、申時行;還是武將戚繼光和官員海瑞;或者是思想家李贄;甚至是萬歷皇帝本人;都無一幸免成為歷史的悲劇,無一幸免的悲涼而終,好像飄落的秋葉肅靜,然后消失于茫茫的歷史長河。

  先說說單個個體,海瑞,我們的印象和教育形象里,他是一個清官,典型代表形象是《海瑞罷官》。十幾年前去了淳安縣的千島湖,特意去瞻仰了一下海瑞當時的府邸,當時感覺連風都是清涼的。然而,歷史給出的評價竟然是—古怪的模范官僚。可見一個人,置身于什么樣的環境和歷史背景,是如此不同的解釋。而當局和后人給予的評價也是各有千秋,褒貶不一。

  戚繼光—勇猛將領。南肅倭寇、北驅韃靼,留下赫赫戰績。迷信與科學相結合,改良軍事設備和鉆研戰術,然而也會送禮獻寶、養妾生兒養老、最終被文官拖累而不得善終。全書中,作者對于戚繼光的描繪是唯一花了重彩的,不但描繪了戚家軍的篩選原則,訓練要素,以及作戰技巧,還從觀察氣象、記錄天氣季節變化等等,以及兵器的研究和應用實操…。不可否認,戚繼光不管是在那時還是當代,都屬聰明上進、睿智勇猛的將領。

  首輔張居正,他是一個優秀的政治家、改革家。人前維護的過于完美的形象,有才華和道德準則,然而,玩弄權術、貪污受賄、沉迷美色,這種人前人后的鮮明對比,導致了生前的繁華和死后的崩塌,讓人內心十分復雜。

  不肖者猶知忌憚,而賢者有所依歸。

  首輔申時行,雖然中庸、協調眾官,深得萬歷皇帝的信任,是因為前任首輔張居正太跋扈,弄的“官不聊生”而申時行審時度勢,才得以安生,但也落得個遭彈劾和辭官歸田的`結局。

  思想家–李贄,思想特立獨行,然而所屬的生活時代政治凝固,朱熹的理學和王陽明的心學派紛爭,李贄的自相沖突實質上就是理學和心學的矛盾。這樣的一個矛盾體,導致了最后的在監獄里自殺結局。

  最后一個是我們的萬歷皇帝。從小接受嚴格儒家教育,熟讀經史,敬重天道,孝仿祖法。后來發現了對自己嚴格說教,自己十分敬重的首輔張居正的虛偽面,發現了人性的偽劣,以及對整個道德體系無能為力的局面,開始了他的消極怠工,從而導致了整個決策機構的缺失和散漫。萬歷皇帝可以說是代表一個體系的文化和價值觀。雖然他有變革的激情和情懷,但是在如此的體系下,他也只能用悲觀和無為來做無謂的抵抗。

  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個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萬歷十五年》

  單個個體的悲劇,匯集成立歷史時代的悲劇。以道德為綱繩,引導一個執政黨去實施政法,最高旨意是禮法,任何人逾越不過。就不得不一步步走向滅亡了。

  這本書語言平實,沒有華麗的辭藻和生動的描繪,邏輯和蘊涵的寓意卻不似語言那么簡單,它不是精美的點心蛋糕,它是相當于咀嚼蕎麥面包,原汁原味無添加,個中滋味得自己體會。誠然,道德是基礎和根源但不是萬能,更不是法律。一切問題首先需從法律的層面去考慮,再延伸到道德層面。所以,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個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的又無法固定量化的原則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和實用性,則其發展程度必定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救技術之不及。

  延伸思考:大家都一致認為的潮汕人是東方猶太人,有著積極勤勞的本質,好客豪爽講信用。但是,有一句話叫做“出生入死”,被偏解成了出門才會生,而回籍則會死。也就是得背井離鄉在外打拼,也的確見識過老一輩的前輩們都是精英,兢兢業業,成就一番事業,在家鄉的卻是安逸悠閑喝著功夫茶過著美滋滋的小日子。了解潮汕的人一定會知道,這是一個講究人情禮節的群體,有一定的道德水準和風俗習慣,來作為生活以及處事的綱本,而在外的潮汕人,融入的是一個以法律為依據的環境,先有法律再講人情,而不是用人情來道德綁架法律標準。所以,這就不難明白為什么離開家鄉出外的人會比較成功的道理。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13

  一代名將戚繼光在萬歷十五年的十二月十二日去世。

  但《萬歷十五年》,不止這一年。

  在歷史書中,戚繼光是明朝杰出的軍事家,是帶領中國軍民抗倭的民族英雄。但在這本書里,他被指巴結權貴,崇尚迷信,并且都列出了實證。

  大概是我學識淺薄,剛翻看這本書時,六人的名字里竟只認得戚繼光,因而率先翻看的,必然是戚繼光的那一部分。

  明朝軍官的任命多數以“世蔭”的形式而繼承父業。任命的`程序相當復雜,大致是高級將領的子孫需要降幾級繼承,低級軍官則無需降級。中期開始,情況稍有改變,推行武試,任何有志于成為軍官的人只要考試及格就可以取得進身之階。但事實上由考試及格充當軍官并上升為高級將領的,可謂絕無僅有。而且這種武生的考試又重在刀槍弓馬是否嫻熟,由文官主持的筆試,其要求不過是粗通文字而從未涉及軍事科學。各處所開辦的“武學”,也以儒家經典作為主要的講授內容,其教學進度,以“每日總授不過二百字”為原則。用這種方法培養出來的高級將領,幾乎很少有人具備運籌帷幄的謀略。在這種情況下,戚繼光就顯得彌足珍貴。

  戚繼光在所招募的新兵中建立鐵一般的紀律,這是戚繼光的軍隊取勝的必要保證。除了部隊的素質以外,主帥戚繼光卓越的指揮才能是決定勝利的唯一因素。

  這些都是我們在歷史書中所認識的戚繼光,那個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但這本書中,還有我們不曾了解的那一面。

  他巴結權臣張居正,曾花重金購買美女作為禮品奉給張居正;他崇尚迷信,親自設計制作各營連的軍旗,在軍旗上繪繡天上的星星或者傳說中鳥首人身的圖象,以象征他們的指揮官。他重視黃道吉日和生辰八字,而在向部下訓話的時候,又常常提到善惡的因果報應;這位民族英雄的結局似乎也不大配得上他的榮耀。戚繼光在生命中的最后幾年墜入了寂寞和凄涼。張居正死后7個月,他被調任為廣東總兵,官職雖然依舊,實際上已經失去了拱衛帝都的重要地位。

  戚繼光死去以前,他的妻子已經遺棄了他。他不事私蓄,在被斥退以后,竟至一貧如洗,甚至醫藥不備,令人唏噓不已。

  我也不曾想過一代民族英雄晚景竟是如此凄涼,這與我們印象中的戚繼光相去甚遠。但細想,卻又似乎是合理的。一個人的存在,是立體的,總有一面被陽光籠罩,也因為這抹陽光,這個人的身上也必定存在處于陰影中的一面。有人可以永遠站在陰影里身上沒有一絲光亮,卻沒人可以做到無死角地被光亮籠罩。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14

  在這以后,在萬歷皇帝對張先生的回憶之中,連勉強保留下來的一部分敬愛也化為烏有。他發現,他和他的母后曾誤信張居正的所作所為是出于保障皇位的忠誠,而現在看來,張居正不過是出于卑鄙的動機而賣友求榮,他純粹是一個玩弄陰謀與權術的人。

  封建帝王和臣子們之間從來不可能存在什么情感,尤其是執掌大權的朝廷重臣。他們之間相互依賴又相互防備,分分合合只為了政治利益。

  但是,人畢竟是有感情需求的。尤其在萬歷小皇帝年幼即位,他跟張居正長久地相處,張居正對于萬歷小皇帝,不僅僅是臣子、帝師,更有父親的角色。這就讓萬歷小皇帝在不知不覺中,將張居正視為做人的榜樣,行為的楷模。

  隨著小皇帝逐漸長大,對很多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難免會存在的和張先生意見不同的時候,而他又不得不在治國理政上依靠張先生,加上張先生積威已久,小皇帝未必愿意說出來。但這種不良情緒是一直存在的。

  后來,張居正突然去世,倒張派官員紛紛彈劾、黑化張居正的形象。尤其是道德方面黑化張居正,這在以道德治國的`大明更是很“有效的”手段。萬歷皇帝不斷地聽到這些未必都能調查清楚的黑材料,之前對張居正的不良情緒終于壓不住了,如火山般爆發,開始縱容倒張派官員的行動,就順理成章了。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15

  最初對這個書感愛好有兩個緣由,一是因為作者黃仁宇的傳奇人生,我是贊同人生要有不同體驗的。所以一個當過軍人的學者,一個顛沛流離遠走異國的歷史學家,這本身對我就是有吸引力的;二是因為評論說這個書和我們以往看待歷史的視角不一樣啦,探討的很深化啦什么的。能從和我不一樣的角度看問題,這一點也是很吸引我的。 我對這個書最大的感受,還是從吳曉波的激蕩三十年中看到的,吳曉波說,只有通過細微環節式的歷史素描,才可能讓時空還原到它應有的錯綜困難和莫測之中,讓人的才智光線和漂亮,以及他的自私愚昧和錯誤,被日后的人們仔細地記錄和閱讀。(說實話,我認為對于離我們遠的歷史,我們須要更多的細微環節,因為抽離和宏觀自然就多。但是對于激蕩三十年這樣的書,僅僅才過去三十多年,當事人都還在,這種時候細微環節就顯的不是很重要,而超越時間和空間的視野和宏觀上對歷史規律的把握才是最難得的,在這一點上我有些苛求了。)

  黃仁宇對于歷史細微環節的把握源于他對歷史第一手資料的潛心探討,這種看法在現在浮躁的年頭越來越少了,雖然我們并不是一代人。這個書語言平實生動,并沒有晦澀之處,所以一般人都看的明白。但是其中所表現的邏輯卻不像他的語言那么簡潔。我讀歷史也不算少了,但是我對這個書最多明白了六成。如何去相識歷史,怎么去相識歷史,這個東西我現在也還不知道,但黃仁宇給了我們不一樣的感覺,讓我們覺得這樣也可以啊。我覺得這個書是扎實的,也是好玩的。

  三國演義的第一句是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從今定下了三國的基調。萬歷十五年的開頭,也定了這本書的基調,就是大風起于青萍之末。這種從事情的微小發端,從而進一步能預見到后來的演化,這就是讀史明智的緣由,這也是基于對長期歷史演化的深刻理解而提煉出的歷史性規律相識。

  讀歷史的確是明智啊。

  萬歷當皇帝其實挺失敗的',想做的事情一件沒做成,不想做的事情卻得每天做。隨著年齡的增長當皇帝的日子久了,增加的也僅僅是不做不想做的事,想做的依舊做不了。這也是因為當時的政治氣候確定的,文人集團過于勢大,程朱理學深化人心,那個時候什么最大,不是皇帝,是禮法是制度,任何人都逾越不得。

  張居正有多優秀自不待言,但是生前如此風光,死后卻如此蕭索,這其中究竟是為什么呢,我得不出可以一句話總結的緣由。但是我想到了俾斯麥,他在位時縱橫捭闔合縱連橫,讓德意志始終處于最主動的外交地位。但他一退休,他的那套體系土崩瓦解,德國從今走上了另一條道路,由此導致了一戰。這么優秀的人,為什么不能建立一套許久的體制和政策或者在政治體制中找到合適的接班人呢,總是政治過渡的這么不順暢。以儒家的觀點就是沒有以德服人,還是不夠優秀的。

  反觀申時行,不似張居正那般鋒芒畢露一手遮天,但申時行是懂得進退為人為官之道的。他們最大的差別不在實力上,在為人之道上。我其實最佩服的是汾陽王郭子儀了,那是幾千年中國歷史人物的典范啊。

  還有兩個人的對比很有意思,就是海瑞和戚繼光,雖然他們是一文一武毫無關聯。我想對比的其實是海瑞的不合實際和戚繼光的實事求是。海瑞和社會政治現實格格不入,我們可以敬服海瑞的高潔,但我仍質疑海瑞的做法對社會有什么主動作用。而戚繼光呢,在明朝軍制如何落后的狀況下,充分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現實,從不做不行能做成事情,不空想做實事。明朝有此名將,軍事上卻難有進取,不得不說,中華歷來被外地入侵都是內部不團結的時候。武將有好下場的比例比文臣少啊,看來還是得讀書啊。 至于李贄,我沒什么想說的,以前小時候看到李贄估計會說一些膚淺之言,但是這次看了之后,我卻不敢說什么了,以后看了他的書或者有更深刻的了解再說吧。 這個書挺好的,以后有機會還要重讀。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16

  我在網上搜了一下,這本書的介紹說:“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書之一”。介紹還引用了溫總理的話(真實性存疑):“這本書每天都放在我的床頭。我可能已經讀了100遍,而且我每天都讀。”溫總理百看不厭。經典中的經典。

  所以我買了這兩本書。到目前為止,我已經閱讀了這兩本書。

  萬歷雖然沒有想象中的精彩,也沒有讀來的精彩,但至少感覺有點豁然開朗。這本書讓我明白,三項基本原則和五項基本原則只是概念上的,或者是在中下層中運行的規則,或者是統治者控制中下層的工具,但它們在政治上完全無視他們。我們在萬歷看到的不是“君為臣之引”,也不是“臣死君必死”。,更別說離出這種大事了。

  當然,帝王有強有弱。但對于已經處在中后期的`明朝來說,就不僅僅是強弱的問題了。此時萬物皆根深蒂固,螻蟻悔大樹何其難!所以萬歷再次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還是要建立健全制度,靠制度治國,才是長遠發展之道!

  萬歷無力改變,只好消極怠工。張居正積極改過自新,未能力挽狂瀾,最終被破棺而死。海瑞一生耿直耿直,甚至還諫言晏墻,吹向煙熏火燎的明朝不過是一陣涼爽的夏風,而身后卻悄悄吹來一陣刺骨的寒風。

  書中還有一個人物,作者描寫得非常詳細,那就是戚繼光。在史書上,我們只知道戚繼光是抗擊倭寇的民族英雄。但從萬歷中,我們讀到了一個有血有肉的英雄,也感受到了英雄暗中的悲涼。

  是的,明朝已經走到了盡頭。就算有英雄,也只能永遠活在人間,不能力挽狂瀾!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17

  對于所有買書如山倒看書如抽絲的人來說,他的書柜上應該有一半以上是連他自己都不知什么時候買來的而后又從來沒翻過的。當然也有部分人士會在每本自己買的書上寫清什么時候,在那里買的,或者會把買書的清單加在書里。《萬歷十五年》這書我是很早就聽說過,手上這本也是很早就買了,早到我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時候在哪買的。直到前不久公司里一位小姑娘要離職,臨走之前送了我本書,《萬歷十五年增訂版》我才想起來,丫,這書我有哎,還沒看呢!然后慌慌張張翻出來把它硬塞進近期的閱讀計劃里。

  當時只道是尋常,原本以為這句話只是用于個人小資情調的靡靡詩句。沒想到其實正經用起來,對于一個王朝興衰都是合適的。雖然說我上學時歷史成績和自己其他科目比起來成績還算不錯,不過我并沒有太過喜歡歷史。早先是覺得一群死翹翹的人干過什么事情,和我有什么關系,后來聽了一個說法“歷史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之后對歷史的性趣自然也只停留在拉屎的時候偶而那一本以利通便而已。

  關于明朝,說句慚愧的話,如果不是因為這本書是寫的萬歷年間的事情,我對它的理解最多也只是停留在萬歷是明朝的一個皇帝,明朝有段時間是萬歷年間而已。至于戚繼光,李贄,海瑞,張居正這些人在看這本書之前也只是知道他們都是明朝的',但不知他們其實是一個時代的人物。更不清楚,其實中國古代對于社會機制的設計已經十分成熟,成熟到,就算皇帝徒有其名,不做任何動作。下面的文官機制也能基本上照常運行,它已經將自身內部的人訓練成了它自己的齒輪,不會因為某一個人或者某幾個人的不合作就亂了套,哪怕這個制度是封建皇帝制。

  在這個一切照常運轉的皇朝之外,西邊歐洲的一切基本都在被翻新,東邊日本戰國時代進入尾聲,德川幕府開始。北邊的努爾哈赤帶著自己的女真同胞攻城略地。

  地球之外的太陽還在照常升起,只是每天都有一點不一樣罷了!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18

  到上一搜,有關這本書的介紹是這樣說的:“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書之一”。介紹中還引用了一句溫總理的話(真實性值得懷疑):“這本書天天放在我的床頭,我可能讀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讀。”溫總理都百讀不厭,定是經典之中的經典之作了。

  因此就買了這兩本書。至此兩本書我也已看完。

  萬歷雖然沒有我想像的精彩,讀起了也沒有甘之如飴般美妙,但至少有點醍醐灌頂的感覺。這本書讓我明白了,三綱五常只是在概念上,或者是在中下層百姓中運行的.規則,或者是統治者控制中下層百姓的工具,在政治上卻是全然不顧這一套的。在萬歷中我們看到的,并不是“君為臣綱”,也不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不但控制不了朝政,控制不了大臣,他甚至在妻妾問題上都是那么地無奈,更不用說在立儲這樣的大事情上了。

  當然皇帝有強弱之分。但對已是中后期的大明王朝,又不僅僅是強弱的問題。此時一切都已根深蒂固,螞蟻憾大樹,是何其之難!所以萬歷再一次告訴我們,單個人力量是有限的,還是要建立健全的制度,靠制度來管理國家,才是長久發展之計!

  萬歷改變不了,只好消極怠工。張居正積極變革,但并未力挽狂瀾,最終還被斷棺戮尸。海瑞一生剛直不阿,甚至犯顏強諫,但也只是給烏煙瘴氣的大明王朝吹來了一陣夏日的 涼 風,而他背后卻悄然刮起了凜冽寒風。

  書中還有一個作者濃墨重彩描寫的人物,那就是戚繼光。在歷史書中我們只知道戚繼光是一個抗擊倭寇的民族英雄。但從萬歷中,我們讀到了一個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還感受到了一個英雄的暗然神傷。

  是的,大明王朝已是窮途末路,縱然有英雄蓋世,也只能是浩氣長存于天地,而不能力挽狂瀾!

  所以,萬歷還是有些看頭的,對于明歷史、觀當今、思未來應都是頗有受益的。一本書能這樣讓人有所看,有所思,就算是本好書了!

  《沉思錄》是一本徹頭徹尾的垃圾書。此書所有的內容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與人為善。而這句話二千多年前的孔圣人早就開始教導咱炎黃子孫。所以,咱中國人不必讀了!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19

  ——凡事不能看表面

  首先介紹作者,黃仁宇,美籍華人作家。《萬歷十五年》主要講的是明朝的一些制度與官僚集團中的一些事,就如書中所言,在萬歷十五年,對中國本土而言,沒有發生格外顯眼的事情,但就在這一年,中國步入衰亡。但這不是今天演講的重點,下面我舉幾個例子說明為什么凡事不能看表面。

  先說皇帝,在平常人眼里,皇帝是天之子,想怎么樣就怎么樣,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皇土,天下之人,莫非皇臣”,但事實并非如此,明朝越往后期,皇帝的自由是越來越少,皇帝立儲、提拔人才甚至出游統統要受到文官集團的管制,以至于萬歷皇帝立儲之事就拖了十幾年。

  萬歷有兩個兒子,一個叫朱常洛,一個叫朱常洵,常洛為長子,常洵為幼子,萬歷比較喜歡的是常洵,表面看來,立儲之爭完全是萬歷亂來,常洛既為長子,就理應為太子,若廢常洛立常洵,謂之曰廢長立幼,有悖倫常,亦易生亂。但凡事不能看表面,細想一下,常洛是否真的天生就有繼位的權利呢?不一定。第一,明朝里皇帝兒子在受封之前均沒有名義,第二,立長不立幼,只是習慣,不是法規,當年的永樂皇帝就是逾越了他的兩位哥哥登極的,第三,朱元璋規定,嫡子有繼位的優先權,由此引申,子憑母貴,常洵的母親的頭銜是比常洛的母親的頭銜要高的,從這個看來,似乎常洵更有資格繼位,第四,萬歷大可廢后重立,立常洵的母親為后,那么常洵繼位也就理所當然了,但萬歷沒有這樣做,究竟是他不想這樣做還是不能這樣做,尚是未知之數,如此看來,立儲問題已經不是簡單的選誰的問題,而是最高統治者與官僚之間的矛盾了。

  再說首輔張居正。張居正我們不陌生,他是從萬歷小時候就作為首輔輔助皇帝的,至于首輔這個職位的權力來源,可參照本書或者《張居正傳》。張居正在職期間可以說是大刀闊斧改革,其中有一個是大家很熟悉的——一條鞭法,還有土地丈量、官僚“年審”制度等。這些措施都牽涉到全國上下,但同時也觸犯了文官集團,冒犯了明朝所推崇的“中庸”思想,從而導致了日后清算張居正運動。張居正究竟是好官還是壞官,怕且不好說,他的措施是適合當時還是違反潮流,也很難講。古人對張居正褒貶不一,而現在的'人對他也是眾說紛紜。

  最后,說說海瑞。海瑞是一個清得不能再清的官僚,但他到哪里也不受歡迎,我想,他犯了一個與張居正相似的錯誤:從表面看王朝。其實明朝從朱元璋開國到萬歷皇帝繼位,已經210多年了,很多問題是從以前、從帝國的底層盤纏而起的,眾多問題不是一兩個人的努力就能改變。海瑞之所以不受歡迎,是因為他不和諧,他不知道怎么處理與其他官僚的關系。所以說,世界上最值錢的還是和諧兩字。

  未知事實,不能下判斷;既知事實,也不能輕易下判斷,不是局中人,無法看見局中關鍵,但若是局中人,就難免當局者迷。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20

  《萬歷十五年》,由歷史學家黃仁宇所著,作者將眼光放在1587這個“無關緊要”的年份,利用萬歷皇帝朱翊鈞、學士張居正、申時行,南京督察院都御史海瑞、薊州總兵官戚繼光,以知府身份掛冠而去的名士李贄這六個人物分別代表著帝國的最高統治者、行政首腦、官僚階層、模范官員、軍事將領、思想界的翹楚,通過對他們的描述和點評,側面描繪出明王朝的衰敗。文中六個人物都試圖有所突破和改變,但被制度所禁錮著的他們,只能成為制度的犧牲品,所以作者也在文中指出,這是“一個大失敗的總記錄”。黃仁宇以“大歷史觀”而聞名于世,在《萬歷十五年》也能充分地體現出來,他認為以道德為標準來評判歷史有失它的合理性,于是他另辟蹊徑,從技術的角度,從制度框架來進行分析明朝一步步走向衰落的原因,黃仁宇拓寬了歷史研究視野,從歷史的.小細節出發,探究宏觀的歷史問題,這也是他所說的“敘事不妨細致,但是結論卻要看遠不顧近。”黃仁宇更加注重歷史為什么會發展至此,所以他通過聯系比較、歸納等等方法來得出結論。那么,在中學歷史教學中,黃仁宇的“大歷史觀”又能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呢?結合《文藝復興》一課的教學案例,來探索一下在“大歷史觀”的指導下,歷史教師應當如何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以“問題”開始,以“問題”結束黃仁宇以“中國社會為什么不能實現代化”這一問題,而展開一系列對幾千年歷史的探索,在《萬歷十五年》亦是如此,為了解釋為什么明王朝會一步一步走向衰落,他從各個角度,各個細節來論證它。以前的我們一直被框死在歷史是怎樣的,而不去尋求歷史為什么是這樣的,所以,對于歷史,學生需要建立起問題意識,只有腦中有疑問,有了好奇心才會去探尋原因,帶著問題去尋找史料,才會對歷史有著更深刻的理解。而于歷史教師而言,創設問題情境,不僅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還能有效提升歷史課堂教學質量。以《文藝復興》為例,在進行歷史教學設計時,可以設計“文藝復興是如何產生的”,“文藝復興是簡單的古希臘羅馬文化的復興嗎”這些問題來貫穿課堂教學,引導學生一步一步發現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對古典文化并非是簡單的“復興”,這其中有繼承,更有創新。利用問題來建構課堂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問題意識,同時也能使學生對于歷史課堂中學到的歷史有更深的理解,也利于師生一起挖掘歷史課堂教學的深度。培養學生的史料運用和分析能力《萬歷十五年》采用了紀傳體的鋪敘方式,黃仁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記敘史實,增強了可讀性和趣味性,雖然結論看似平白無奇,但是它的背后,需要大量的史料來支撐,第一章《萬歷皇帝》所參考的書目,便有《神宗實錄》、《穆宗實錄》、《大明會典》等等。

  同樣,在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也要牢牢抓住史料,提升對史料的整理和理解能力。在《文藝復習》為例,在講述到文藝復興的背景時,便可利用史料進行引導。如“意大利,那里最早出現資本主義萌芽。這客觀上需要促使一種不同于封建文化的新文化產生并且發展起來……”通過這則材料,歷史教師可以讓學生聯系材料和書本內容進行思考,從經濟的角度的出發,文藝復興產生的原因。根據材料,學生可以總結出工商業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一些城市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歷史教師有意識的培養學生對史料的閱讀和剖析能力,能夠幫助學生培養“論從史出”的治史精神,形成歷史學習的正確方法。

  無論是從黃仁宇的“大歷史觀”出發,還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都對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具體的歷史課堂教學實踐中融入“大歷史觀”,對教學方式、教學手段、內容組織的豐富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史料分析能力,同時也有助于增強學生對歷史的思考意識和整體意識。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21

  由中國今日之社會來觀,“中國式”正作為一種有趣的常態在日常生活中蔓延,但這其中最有趣的,并不在于它本身,而是因為它與四百多年前的一段歷史有驚人的相似之處,那便是“中國式道德”盛行的明朝。

  1587年,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一年了,可是上至慵懶的皇帝,下到怠工的官員,都不能不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自洪武皇帝1368年滅元建明起,本朝歷史已走過219年,這其中不乏精明強干的永樂皇帝,也少不了好大喜功的正德皇帝。至萬歷一朝,已歷經了219年的滄桑,這219年,也是中國古代道德的“極盛”時期。

  自古以來,道德一直是中國的立國之本。從最早的堯舜禹禪讓,經漢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再到后來的察舉制云云,無一不以“道德”為核心。道德之于中國,猶如水之于魚,魚離開了水無法生存,中國離開了道德,社會也將崩潰。所謂道德,先賢孔子有言:“克己復禮”。道德是個抽象的概念,它指人以行為規范的'標準約束自己以使社會安定。在歷史上,道德在先秦時期曾發揮過許多積極的作用,在秦以后逐漸被專制所同化。到了明時,道德已成為一種精神上的枷鎖。這,便是黃仁宇先生想通過《萬歷十五年》所告訴我們的。

  首先說說張大學士。這張大學士來頭可不小。萬歷的第一任啟蒙老師,后任內閣首輔。在他擔任首輔期間,他進行了諸多改革,目的

  是一整本朝的歪風斜氣,重振本朝的道德。然而,事實并不允許他這樣做,過于強大的文官集團為了維護其主導地位,拒絕了這種對道德的哪怕是小修小補的改革。張居正終其一生都在追求完美的道德,然縱觀他的一生,也不知不覺會發現,在正義的外衣下,張居正本人的生活也并不檢點,他常常挪用公款以滿足一己之私。這又恰恰是與道德相悖的,這也就是典型的一種“中國式道德”,在貪欲橫行的年代,能擁有這種道德也是萬幸了。可是張居正并不幸運,因他的雙面人格,他遭到文官集團使用道德的反制裁,他的命運,也被歷史的浪潮吞沒了。

  再來說說海大人。他與張大學士雖有些許相似又是截然不同的人。他是一個視德如命的人,并不是因為他的內心有多么多么熱愛道德,而是因為這已經成為他生活的必需品。在他眼中,有肉的一頓飯都算得上人間美味。人們常說“海青天”,是夸獎他斷案光明正大,事實是如此,但是這絕非單純的公正廉潔。他主張“以德服人”,他相信,道德的力量是巨大的。而他的這種思想并是得之于天賦,而是來自經常的、艱苦的自我修養。他認為為士做官,就應排除一切利己的動機。這使他常常約束自己,并將這約束強加于人,來表現他的不畏權貴與秉公執法,即使這不是為了得到別的什么東西,他也會為自己感到自豪。這種病態的的道德,則是“中國式道德”的另一種極端表現。萬歷十五年的年末,這位古怪的模范家去世了,這使北京負責人事的官員松了一大口氣。

  至于萬歷皇帝本人,也苦受道德之抑制。從選后到立皇儲,這一大攬子的事情已經使他心力交瘁,無力再理朝政了,這也是究其本朝最令人悲傷的一件事。此后,在中國式道德的蔓延下,龐大的明朝開始衰落直至滅亡。

  時光匆匆已四百年,回顧這萬歷十五年,希望“中國式”不要再蔓延,這個社會能多一點兒正能量,少一點兒負能量,讓“中國式”云云的演變到此為止吧!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22

  現在的歷史書籍,因為大都太單調、太教條、太格式化。而《萬歷十五年》簡直給我們開放了另一個世界,原來歷史是如此的有趣、復雜、豐富。在現在這樣一個信息高度發達的時代,我們確實需要這樣的書讓學生樂于走進歷史,走進文化,真正的提升自己的素養和底蘊,去思考一些過去和未來。

  明代晚期和鼎革之際的李贄、顧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出了一些在當時社會上離經叛道的思想。市民文化興起,四大名著問世。

  歷史的悲劇源于我們的無知和少知,痛定思痛,從明朝到現在,有許多東西是變了,但也有許多是沒有變的。禮為一切社會行為之規范,但道德卻不能代替法律,與此同時也并不表示道德可以被拋棄。健全法制體系,提高道德修養中華民族才能走的`更快更好,民族的未來將走向何方,答案掌握的我們自己手中。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23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而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順民心。 ——題記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己亥年臘月,讀得《萬歷十五年》間春花秋月,今之視昔,悲夫!斟酌許久,思春秋何以變,量文明何興衰?感慨系之矣,故列作此文,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看秋月春風,知倉廩實而知禮節,明歷古之變。憶往昔品唐詩之高雅,覽盛唐之風采。前有“車如流水馬如龍”之盛景,后有“八荒來拜,萬國來朝”之繁華,禮儀之邦威名遠揚,泱泱華夏震懾八方。何以得?秦王玄武變,中原尚貧瘠,貞觀數十年,舊貌換新顏。“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黎民百姓知禮儀、識禮節、心胸闊、大體成。是因李世民深知“船能載舟,亦能覆舟,”勤儉節約,發展民生,兢兢業業,輕徭役少賦稅,百姓得以安居樂業,樂得其所。據悉貞觀年間,路無凍死鬼,九州無豺狼。以史為鑒,倉廩實而知禮節,歷古文明方能一日千里。

  看秋月春風,知衣食足而知榮辱,明歷古之變。縱橫明朝百余年,第一才子楊慎連中三元,成為大明王朝絕無僅有之奇才。嘆世宗,流連風月辱忠貞,惜楊慎,流放云南苦難言。畢生蒙辱意難平,一葉扁舟,一頂草帽,墨筆落下,一生再未歸朝廷。在錦繡河山間放浪形骸,于前朝書海間苦心孤詣。多年以后,白發老人安然入土,著作等身,名滿天下,為文明畫上瑰麗一筆。柴米油鹽的'衣食飽暖成為生活基本后,人方能思榮辱。因為知恥而后勇,所以文明得以在秋月春風中變遷不止。臥薪嘗膽十余年,不忘一介忠臣夏言慘遭奸人陷害致死之恥,嘉靖年間內閣首輔徐階,風風雨雨忍耐嚴蒿的折辱,最終斗垮嚴黨,懲惡揚善,清平天下。雖說“江東才子今猶在,肯與君王卷土來,”然而江東霸王不堪漢高祖四面楚歌之入辱,烏江自刎,留下千古絕唱。屈原發配吟澤畔時低嘆“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他憤恨“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半生忠君戀闕,心系國家,不甘亡國之恥,于是縱身一躍,一河碧水為之激蕩,千載令名不朽。凡此種種,皆言榮辱,而后蕩氣回腸,雕鏤下千年長河滌蕩亦揮之不去的中華品質!以史為鑒,衣食足而知榮辱,歷古文明方能生生不息。

  看秋月春風,知上服度而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閱百年滿清,基業顯赫,卻閉關鎖國,孤陋寡聞。慈溪專政,宦官外戚,遍布朝野。上不服度,六親不固,民不聊生,豺狼當道。江山笑,煙雨遙。于是滿清搖搖欲墜。親王腐敗,污吏橫行,壓榨民脂,尸位素食。綱紀松弛,政令不行,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于是大清王朝匍匐于列強鐵蹄之下,覆滅在歷史長河中。以史為鑒,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歷古文明在刻古與雕今中選擇了煥然新生。

  看秋月春風,明歷古之變。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當今大同盛世,無戰火之憂,無貧寒之苦,學而優則仕,不曾聞失路之人。我莘莘學子,幸遇時機,在互聯網翻天覆地,科技日新月異之年代,可覽古今史冊,親鑒萬事得失。更當圖學治國,舞慧筆長靈思,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豪情萬丈。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讀十五載萬歷,看盡縱橫八萬里,上下五千年。嗚呼!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歷古千年,是非榮辱,文明興衰,不過如此!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24

  第一次聽說這本書的時候是在3年前,去年在單位的圖書閱覽室看著小孩們整理舊書,《萬歷十五年》被他們當做舊書要拉走,我隨手抽出留了下來。后來斷斷續續翻過一邊,因為之前看過《明朝那些事》,所以書中的萬歷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等人都還能有些印象,人總是容易對熟悉的事物感興趣,翻閱幾頁慢慢覺得很有意思。這次在北京與成都往返的火車上,又慢慢地讀了一遍,漸漸覺得有點眉目了,就不免的想談談自己的感受。

  黃仁宇老先生在一番逼仄煎熬之中提出大歷史觀,主張要“從技術上的角度看歷史,而不能簡單地以道德評價籠罩一切”,這是讓人對此書頗感興趣的一個重要原因。那天和子墨聊天,也談到了這本書,聽了他的一番見解有些豁然開朗的感覺,更覺得這是一本難得的好書,準備再翻一遍,順便把自己的感受寫一寫。

  書中第一章是從《萬歷皇帝》開始的,從京官接到不實消息而開始,一直講到萬歷皇帝下令清查張居正而結束。這里面的故事都是從歷史的故紙堆里檢出來的,大部分都是熟知的,但是里面蘊含的卻是意味深長的東西,慢慢咀嚼很有意思。關于萬歷皇帝和張居正,兩人之間的關系是關系歷史的關鍵性因素,張居正生前頗受皇帝信任,從小就在這位老師的教導下成長,登基之后成為元輔的張居正更是皇帝處理朝政不可或缺的倚重之人,尤其是1578年前后張居正離京前,萬歷皇帝表明心跡稱張先生忠誠上薄云天,講完后君臣感極而泣。如此的信任與被信任,應該是君臣之間十分美妙的關系,可在6年之后皇帝親自下令抄了這位忠誠上博云天的張先生的家。為什么會出現這樣一種截然相反的結果,這里面的原因諸多,但是有幾點是我想要說的:少年時期的影響,在皇帝心中種下了反抗的.種子。我先舉個例子。有個父親特別喜歡教育孩子,教育孩子的唯一方式就是拳頭,不管是生活還是學習中出了問題,沒有勸說和引導,有的只有對孩子的打罵。孩子迫于這種威嚴,看見父親總是顯得膽小如鼠而且十分聽話,可就是這個乖巧聽話的孩子,私下里卻說等到他拳頭夠硬的時候,一定會打回去的。這是一種讓人驚愕的回答,難以置信卻又無可奈何,在孩子心中已經種下了恨的種子。萬歷皇帝小時候在張先生的教育下讀書學習,稍有不足,便會在先生和母后的威嚴教育下被處罰長跪,有時的這種處罰會長達幾個小時之久。皇帝年方十歲,就在書法上取得不小的成績,當他寫完字賞賜給大臣的第二天,張先生就進諫讓他不要再在書法這樣的末節小技上花費時間了,皇帝的日課就取消了書法而只剩經史。皇帝面對這樣的進諫,只能聽從,因為為國大計。從小就被張先生控制著,等到登基以后還是如此,因此那顆種子在皇帝“決心破除他帶給別人優柔寡斷的柔弱印象”的激發下,開始慢慢地生根發芽了。

  “表面看來雖是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將是在以后掀起波瀾的機緣”。書中這句話說的非常好,有很強的哲理意味。當皇帝決心改變自己的印象時,首先就要擺脫張先生的巨大影響,再加上官僚集團的推波助瀾,張居正這位權傾一時的政治家被炒被沒就只是時間問題了。極點而后必退,人與人之間總是要有個度才好。有一個朋友講到他一段感情時說,那時他是那么喜歡、那么在乎那個女孩,就連得知女孩所在城市的天有大雨時,也要急促促地一連三五個電話告訴她記得帶傘小心被雨淋。事無巨細的關心,讓女孩覺得要窒息了。后來,當然是以悲劇結束,他以為他那么愛她,而在別人看來完全是“用力過猛”。張先生把絕大多數精力投放在萬歷身上,從小時候該學什么、不該學什么,到后來登基了之后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規定的一清二楚,這種打著為你負責旗號的規定和投入,其實背后還有自己私利的影子,為權為利,最終還是想把別人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里。人最難掌控的就是思想,總會產生對自由的渴望,張先生和那套制度剝奪了萬歷皇帝的自由,所以,也就變相地剝奪了他們生前的平安和死后的安定。

  歷史的因果關系,恰恰是歷史的關鍵。我們如果拋開歷史這個重大的課題不談,僅僅談自己這個層面,你發現其實還是一樣的,個人的因果關系也是個人的關鍵。張先生教導皇帝滿口節儉,以至于皇帝沒有錢賞賜宮女,而他自己卻乘坐一頂32人抬著的大轎子,轎子中內分臥室及客室。這樣的言行不一、生活奢華確實讓皇帝動怒不小。所以,事情總有前因后果,看到結果順著往前走總能查出原因,不可能無緣無故就變得物是人非了,在抱怨、不解的同時,靜下心來認真找找,你總能在自己身上找到原因的。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25

  真是好喜歡這本書,相見恨晚。

  合上書本才知道,曾經學過的那種固話了的歷史教科書原來那么的扁平。比如萬歷皇帝,在我原來的認知中他只是個非常平庸的皇帝,甚至沒有什么影視作品愿意去闡述他的故事。

  讀過《萬歷十五年》才明白,在萬歷皇帝的平庸之下,是他對自己身份的無奈和痛苦。皇帝在體制中逐漸成了一種象征,他的身份帶給他的限制完全不少于任何一個普通人。他甚至不能根據自己的心意去立儲,正是意識到了自己只是這強大體制中的一個象征,而非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所以他只能消極怠工,這是他反抗的一種方式。而和皇帝對立的.文官集團,他們信仰道德禮教,相信世世代代傳下來的規矩禮法,而在皇帝“無為”的統治之下,他們一腔熱血毫無用武之地。皇帝和文官之間長久的博弈,使得矛盾日漸加深,最終成為雙方皆敗的悲劇。

  另外還有張居正和戚繼光,他們是那個時代中璀璨奪目的人,就如黃仁宇先生所說,他們有造反的能力,但沒有造反的心思。但是這種能力終究是讓人忌憚的,因此他們最終也是樹倒猢猻散的結局,只能感嘆一句“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末了”。還有海瑞,以前他給我的映像就是個十全十美的清官、完人,然而真正看了這本書才知道海瑞的局限,真的有點可憐,不合時宜地想要以一己之力去撼動體制,但最終因為能力和智力都不夠,只能活成一種正義清廉的象征,而將自己的人生搞得一塌糊涂。李贄就更復雜了,我大概還要去多看一些書才能真正讀懂他。

  最終,黃仁宇先生這本書里的人,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他們都有自己的抱負和理想,但在個人之上還有體制,體制之上還有更大的命運,人們身處其中無力反抗,造成了本朝巨大的歷史遺憾。所以,作者提出了自己大歷史觀里一個很重要的東西,他說“人世間很多殘酷的事都用道德的名義去施行,也是中外古今一律。”所以在一個法制不健全朝代中,皇帝和官員只能以圣賢的“道德”標準去行事,在這樣強大的道德壓力之下,每個人或多或少地活成了自己身份的象征,而非有血有肉的靈魂,于是大家被禁錮的姿態都顯得異常絕望。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26

  萬歷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歐洲歷史上,正是文藝復興和地理大發現的時代;而在中國,在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發生了若干為歷史學家所易于忽視的事件。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際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后掀起波瀾的機緣。”在歷史學家黃仁宇的筆下,我們開始了一場難忘的大歷史之旅……

  固步自封的年代,一切試圖革新的傾向,都是不合時宜的,一切企圖在虛偽而又被認為是萬能的道德之外發展法治的觀點,都是異端邪說。于是改革家空有抱負而鮮有實踐之機,變革在重重困難中或夭折,或走樣;道德純正的人盡管其行為獲得了統治者的贊賞和平民的欽佩,卻難以獲得效仿——無人想去發揚和繼承其高尚品質。對他們來說,陽奉陰違,道貌岸然所帶的,比這虛名要現實和功利的多;真正的時代思想者只能在被打壓中度過一生。他發現自己的學說沒有付諸實踐的可能,“他就只好把它美術化或神秘化”。

  一個年輕的、曾經試圖勵精圖治的君主,在諸多程式阻礙下,只能循規蹈矩,延續枯燥。他并不甘心:也許出于負氣,或者是無奈的消極反抗,此后(1587年)很多年,眾臣再也很難輕易見到他出席各種儀式——漫長的怠政在明王朝的歷史軌跡上延續 。從他觀賞中官擲銀取樂表明,“一個喜歡活動的人具備著充沛的精力,但又無法用之于做出積極的.創造” 。他的壯志,他的宏圖,已是歷史云煙,難以再續。立,何其難也,而破,也是千難萬難。

  “在按著固定節奏流逝的時光之中,既缺乏動人心魄的事件,也缺乏令人企羨的奇遇。”在安逸的光景中,守成名正言順的成為單調生活的旋律。于是,一切變得不那么重要,一切似乎可以無所謂。安逸,足以造就肆無忌憚的不思進取。在平淡無奇的格式生活中,枯燥成為了年輕君王的必修課。他的苦悶,乃是歷史的悲劇。

  世界上有一種人,他們的品德可謂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但卻鮮有人會雖不能至,心向往之。“他們大多活在官方的宣傳和平民的稱贊之中。他們的信條和個性使他們既被人尊重,也被人遺棄。這就是說,他們雖然被人仰慕,但沒有人按照他們的榜樣辦事”。就如很多人希望別人皆雷鋒,卻很少考慮自己也應該那樣無私。他們只是“可以和舞臺上的英雄人物一樣,在情緒上激動大多數的觀眾”,卻無法引起公眾行為上的追隨。海瑞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具有強烈的道德和社會責任意識,他的一生體現了一個有道德教養的讀書人服務于公眾而犧牲自我的精神”。他嚴格要求自己,也同意嚴格要求別人。于是他的所作所為,令各方面感到為難和糾結。萬歷十五年,歲暮天寒,“海瑞的死訊傳出,無疑使北京負責人事的官員大大的松了一口去,因為他們再也用不著為大眾心目中的英雄——到處惹是生非的人物去操心做作安排了”。

  人們總是喜歡將自己打扮成道德標桿,高尚莫比,嚴以待人,卻無法嚴以律己,甚至寬以待己;相應的,同時他們也就把自己當作道德監督者,實踐總是別人的事,而他們只需對此指手劃腳,品頭論足。因而他們總是正確,別人多少——如果不是總是的話——有錯。明朝歷史上,就有一位這樣的人物——張居正。“張先生言行不一,他滿口節儉,但事實證明他的私生活極其奢侈”。據說張居正大人的官轎,32人抬著(按當時禮制皇帝也不過16人規模),約有50平米,分為會客室和臥室,全套明式家具,還有個獨立衛生間。轎四周有圍廊以供觀景怡情。這位節儉的倡導者,以圣賢自居的張居正,竟如此口是心非!

  在作者看來,“中國二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治,至明代而極,這是一切問題的癥結”。在人類文明發展歷程中,道德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它促進人類共同行為準則的形成并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它。但是將道德——一成不變的道德準則——作為萬能的手段來調控社會的一切問題,則是荒繆的異想天開。道德必須被遵守和實踐,乃至被信仰,否則便是虛偽的。然而缺少制度的規制和約束,在功利主義——毋庸質疑,我們大多數人是這樣的——作用下,道德就很難突破停留在口號和宣傳中的困境,成為難堪的所在。而法治,則彌補了道德的缺陷,從而“使人類的行為服從于規則之治”(富勒語)。法治應當成為一種公眾信仰。而正如蘇力教授所認為的那樣:“這里所說的信仰并不是一種言詞上的表白,一種決心,而必須是一種身心的投入;而且由于法律是一種社會的全民的事業,因此對法律的信仰甚至也不是某個或某些個體的心靈活動,而是整個社會的實踐顯示出的對法律的尊重和倚重。”

  當前,中國正處于法治建設和社會改革的關鍵時期,書中對歷史的反思,以古為鑒,今人未嘗不能得到若干啟示,“給中國留下一個天翻地覆、徹底創造歷史的機緣”,創造法治歷史時代的機緣。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27

  這本書有多么出名就不必說了,以往我有在聽書中聽過兩個版本的講述人講過,這次是因為一個《一本好書》的綜藝節目引發看全書的想法,所以轉了一本回來看。

  書不厚,但是內容很多,每次看萬歷的故事總感覺他就是個巨嬰,作為一個被推上位的皇帝,他的工作出發點竟然是和大臣們置氣,所以即便不是從現在回看,在那個當下看,他也不是一個好的皇帝。用人不明,意氣用事。但是換成一個青年人來看,他又是可憐的,可以被理解的,從小周圍所有的人對他均有所圖,大臣們圖名,以一個道德模范要求他,小人們圖利自不必說。他的日常就是壓抑和被騙。

  這種奇異的矛盾點也讓我看書的.時候覺得作者切入點真準,萬歷的糾結何嘗不是每個人的糾結,到底是規則重要還是個人喜好重要?不過明朝確實給我們一個切實的結果,當規則不被遵守,帶來的只有毀滅。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12-14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精選18篇)01-06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精選31篇)01-05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精選24篇)01-07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15篇)05-01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通用23篇)09-27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通用31篇)11-04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通用26篇)11-14

《萬歷十五年》讀書心得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