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通用26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寫一份讀書筆記,記錄收獲與付出吧。那么你真的會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1
萬歷皇帝,明神宗朱翊鈞,在位48年,年號萬歷。
這不是一本類似《明朝那些事兒》歷史調侃小說,而是一本明史研究專著,作者以敏銳的眼光選取了1587年,即萬歷十五年,圍繞發生在這一年以及聯系前后幾年的事兒,觀察著明朝的走向。
書中介紹的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都是曾經有過片面印象的歷史人物,當然,也包括萬歷皇帝。讀罷此書,明朝人物的形象從書本中只言片語的介紹充實成一個個鮮活的立體形象。萬歷十五年,看似歌舞升平,其實,平靜水面下已經暗流涌動,這一年發生的小事,將在日后掀起巨大的波瀾。
書中最吸引我的是張居正一章,曾經路過張居正故居,那時還不知道張居正是誰,看完才明白,張居正輔佐幼年的萬歷,鞠躬盡瘁,死后因為一些小事被抄家,政治真是一個好玩的東西。明朝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廢掉了宰相一職,所以皇權打到了頂峰,但是沒有宰相,政務纏身的皇帝就疲憊不堪,所以有人查閱史料證明了朱元璋當時有多么兢兢業業,皇帝是一個沒薪水,不升職的工作,朱元璋干的不亦樂乎,但是他的后代就未必了,明朝是出奇葩皇帝最多的一個朝代,木匠,和尚,畫畫,反正就沒幾個喜歡上朝的,等到勤勉執政的.崇禎皇帝即位,明朝已經行將就木了。
還有戚繼光,影視劇中的明朝無非兩件事兒,要么東廠西廠錦衣衛,要么福建浙江倭寇亂。戚繼光一直被認為是一個民族英雄,事實上他的確是,但是戚繼光只是守土,并沒有建功立業,倭寇漸漸平息之后,便被調往京薊,拱衛京師了。
讀明朝的政治會覺得很有趣,中央雖然集權,但是在管理上,好像沒有出現一個統一的征兵募糧之類的機構,沉浸在自給自足的傳統社會中,資源協調交由下層地縣自己組織,明朝的執政是以傳統儒家觀念,用道德約束將整個國民塑造成簡單的個體,尊老愛幼,明禮誠信,所以從這方面去看,做一個明朝的子民還是挺好的,當然,是指1644年之前的明朝。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2
早在兩年前,朋友便送了我這本書,但最近我才剛剛開始翻閱,本書一共有七章,我一口氣看完了第一章——萬歷皇帝。
萬歷(1573年-1620年7月),是明神宗朱翊鈞的年號,明朝使用此年號共48年,為明朝所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萬歷10歲就早早登基,是個不折不扣的小皇帝,在元輔張居正的輔佐之下,迅速成長起來,張居正在職期間,萬歷皇帝對他十分信任,認為張居正“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在萬歷剛登基時,先皇的元老重臣高拱認為他只是小孩兒,不能擔此大任,讓萬歷的處境十分為難,而這時張居正建言獻策,建議直接罷免其官職,解決了登基以來的第一個危機,由此保障了皇室的安全。
此后,張居正又監管了萬歷的教育事務,對其非常嚴厲,小萬歷時刻把敬天法祖(作為皇帝最重要的`任務)放在心上, 在他登基還不滿4個月的時候,天上出現了類似流星的天文現象,那是被認為這是上天降災的警告,因此小萬歷為了讓消除天心的不快,保證國泰民安,修省(時刻檢討自己的行為、思想)兩年之久。之后物力的節約也在進行,張居正教導萬歷,為人主者,應該注意天下臣民的衣食,而不是珠寶玉器是否充足等等,萬歷皇帝對張居正已經不僅僅是信任了,到后來已經成為了依賴,張居正的父親去世,按照慣例,張應該返鄉守孝兩年,但是萬歷認為他自己不能離開張居正的輔佐,不顧群臣的反對,讓張居正留京守孝。
在張居正父親去世后的第五年,張居正也去世了,享年58歲,萬歷皇帝加封他為太師銜,這是文臣中至高無上的榮譽。但是這個榮譽并沒有持續多久,張去世之后,百官們紛紛投訴張居正,認為張是個巨貪之人,在其位不謀其職,四處斂財,仿佛張居正是一個窮兇極惡之人,之后,萬歷收繳了張居正的所有財產,并狠狠地懲罰了他的家族。
身前無限光榮,死后凄慘無比。張居正也沒辦法再出口解釋,身為臣,那么必然懂得君心難測。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3
這是美籍華人學者黃仁宇寫的一本好書,1979年首先在美國出版,并多次重印。我是在閱讀了王小波的“不新的《萬歷十五年》”一文后,才上網購得此書閱讀的。在讀書中,經過書里提到的文章和人,再去找自我有興趣的書來讀,這種是我自稱為“順藤摸瓜”讀書法。由于這個讀書法,我最近重點購買了一些“讀書筆記”類的書籍來閱讀。
《萬歷十五年》是一本歷史學范疇的書。在我的讀書目錄里,應當是文(文學)、史(歷史)、哲(哲學)三類為主。在閱讀一個人的著作前,最好先閱讀他的傳記或者簡介,這樣,才會對作者寫作的立場、背景、動因等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有利于自我對作品的理解。這個也是我自稱為“摸清背景”的第二個讀書法。由于這第二個讀書法,我也購買了比較多的人物傳記來閱讀。
經過讀書,我要建立起自我的讀書方法和閱讀書目體系。
再來談談《萬歷十五年》這本書吧。全書以萬歷十五年(公元1587年)為歷史時間的橫斷面,然后講述了與這個橫斷面有關的六個人物――一個皇帝(萬歷)、兩任元輔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一個模范官僚(海瑞)、一個杰出孤獨的將領(戚繼光)、一個自相沖突的哲學家李贄。最終,從作者的大歷史觀得出結論:1587年,即萬歷十五年,表面上無事可記,然而四海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國崩潰的隱患早已埋下,所以,書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杯具性結局(皇帝也不例外),故萬歷十五年的歷史,也是失敗的歷史!
讀了這本書后,引發了我的另一個思考,就是我們此刻一再提的“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究竟我們民族歷史那個階段、那種機制值得我們驕傲,更值得我們在當今列強環伺的國際形勢下提出“復興”的口號?如果說中國的漢唐盛世值得我們后人“復興”,那么,萬歷十五年的杯具,不是由漢唐而來的嗎?
期望經過閱讀更多的歷史書籍和做歷史的思考,能對以上問題做出解答。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4
《萬歷十五年》經過記錄在16世紀中國的歷史背景下,萬歷年間朝中上下七零八落的事,折射出以德替法制度的混亂,反映了當時社會,高級官員的悲慘人生。
這本書用傳記的手法敘述了當年張居正他生前得志、揚名立萬,死后失勢、遭掘棺之恥;大英雄戚繼光在張居正生前位至“總理薊州軍務”,在張居正死后罷官家居;名士李贄失勢后,以知府身份掛冠而去;海瑞,一個富有傳奇性的人物充分重視法律的作用并且執法不阿,可是作為一個賢傳培養下成長的文官,他又始終重視倫理道德的指導作用……即便是鄭貴妃、張鯨、馮保、高拱、盧鏜、也統統沒有好結果,或身敗,或名裂,沒有一個人功德圓滿。
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無不成為以德替法制度的犧牲品。黃仁宇先生認為:中國兩千年來,以德替法制度,到明代為極限,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
本書告訴我們在以德替法的'封建專制制度下,為民、為官之人是沒有保障的。因為帝王維護或保護的不是他的子民,而是他的統治地位。為了帝國的傳承,帝王能夠犧牲一切,包括所謂的“德”。“德”字何解,就是執法公正不阿,待人謙虛,對朋友不分高低官職。對底下臣民則應當視如兒女,這就是君王所要有的“德”。
沒有保障的為官之人整天就游手好閑,吃喝玩樂,沒有保障的為民之人不屑為朝廷盡忠,在異族的鐵蹄下,明帝國最終灰飛煙滅。我想一個國家的潮起潮落不全在于國主,民眾才是最重要的,俗話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想讓船跑得快,水才是關鍵。順勢的話,朝廷會發展和快,逆勢則會慢,嚴重的話船也保不了。最終,大臣們的貪福之心也所以破滅,居民們的生活保障就得看下一個君王了。
歷史滄桑,萬歷皇帝萬世傳承的愿望隨同歷史的波濤一齊消失在我們目光盡頭,漸漸的久遠。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5
何為歷史?何為大歷史觀?為何要讀歷史?為何要懂歷史?
《萬歷十五年》讀來,像一個個人物傳記,又像一個個故事片段,而他們集合在一起,映射出的是整個明朝,是否也代表了封建制度呢?這讓我想起了小時候語文老師們常說的“以小見大”、“見微知著”……就好像整個人生中最關鍵的幾年或者幾次轉折,區別在于人生中會有人在旁不斷提醒要注意把握住關鍵的重點。而在浩瀚的歷史里,身處其中的人沒有人知道或者察覺,即便察覺了或者也無力改變,歷史的滾滾車輪下,他們或者奮進或者掙扎或者妥協,看似平淡的年份或許就決定了往后的漫長歲月,而平靜中也蘊含著改革與流血。
歷史到底為什么成為了歷史,路線為什么沒有發生轉變,是人的作用還是人沒有發生作用?即便是貴為皇帝的萬歷也似乎只是一個擺設,一個龐大機器下的門面。而門面也累了,也消極怠工了,可是也改變不了他想立三子的愿望,也不能和心愛的鄭妃死后同穴;更別說那個善于打太極、時刻調和著陰陽的申時行了;海瑞這個不合時宜的文官也沒有辦法從根本上改變財稅制度;戚繼光要不是有張居正的'居中調和,連練兵打倭寇的器械和糧餉都成問題,又談何英雄;張居正風光幾何,最后不也是死后清算、妻兒離散;那個落發為僧的李贄,避開了氏族和案牘,卻也只得牢騷滿腹,在矛盾中找不到出路,雖解決了生活清貧的苦惱,卻也只能含恨而去。這一切都讓我想到了太祖朱元璋的兢兢業業和他樸素簡潔的農業社會理想,種種措施、種種預判,到最后或是促成了他最不想看到的江山破碎……
一直以來,歷史為人所津津樂道的便是他們的借鑒意義,對比古今,剖析中外,人們是否就能夠預測歷史,建筑出完美的發展歷程呢?朱太祖沒有做到,只是簡單的因為所處的階級和時代嗎?站在巨人肩上的我們,就能夠完美避開雷區嗎?能夠聰明一點,明理一些也總是好的吧!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6
《萬歷十五年》共分為7個章節,除了第一章外,后六個章節每一章都講述了一位具有代表性的歷史人物。他們是萬歷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在作者的眼中,他們是時代的佼佼者,通過他們自身遇到的問題來反映當時的國家的狀態。
一個王朝的興衰和百姓有著莫大的關系。如果一個王朝的政治能夠適應百姓的需要,那就可以創建輝煌時代,反之則逐步走向沒落。比如唐朝出現過盛世的情形。唐朝的魏征說過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講的就是王朝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的關系的問題,魏征說的'是兩個極端。在百姓擁護的時候,可能就是物產豐富勞動量大的時候,勞動被積累起來,形成國力。而百姓不擁護的時候,可能就是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矛盾尖銳的時候,也就會出現種種問題,直到統治階級被推翻。
《萬歷十五年》講的是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政治,軍事,思想,官吏制度所出現的現象。不同的歷史人物代表的是不同階層的矛盾。在具體的矛盾中,如果可以解決,則說明統治階級是被認可的,進而可以得出結論王朝的統治是適應百姓的,也就是可以繼續下去的。可是書中講的矛盾中,幾乎都是無法解決的矛盾了。對于當時的歷史走向,可能已經是岌岌可危的時候了,體制不能改變了,改變就會出現自殺的悲劇,同時這個體制能保護既得利益者,但是這個體制是要觸礁的。因為種種跡象都表明了前途茫茫了。要洞察到歷史趨勢了。可能王朝的統治像一艘漏洞百出的船,馬上就要觸礁了。這就是問題所在。而對于道德的褻瀆就更加證明了歷史的發展已經不能再容忍了。
當年的孔子,如今的海瑞,都是個人英雄,是不能改變體制的,因為不能保護階級的利益。道德是發自內心的還是表面的文章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書中通過不同的矛盾展示出的是王朝和百姓的關系已經到了最后,沒有什么力量可以改變了,王朝是窮途末路了,是夕陽時代了。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7
偉人和政治家,誰更值得敬仰?你又想成為誰?張居正太善良,太殘忍;太聰明,太愚蠢。張居正有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他意識到改革必須以摧枯拉朽般的力量摧毀原本的一切,在廢墟上重建。他劍指文官作風,甚至過于嚴厲。他想要富國強兵,百姓安康。他之所以要辛苦鉆營,權傾朝野,是因為不做一個殺伐決斷的首輔,改革必然受到阻礙。即便在這過程中他謀取私利,那么試問做到內閣首輔的位置想要斂財何須至此?
太善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何須大動干戈推行新政?太殘忍,想要根除陳腐做派必然會在當時造成損傷。太聰明,出身貧寒要有多大的才能和城府能坐上首輔的位置,又是怎樣的深謀遠慮能找到國家運行的軟肋?太愚蠢,耗盡了自己的一生,卻落得了滿朝文武的批評,死后甚至成為了攻擊的符號。
所謂錯誤,“張居正的根本錯誤在自信過度,不能謙虛謹慎,不肯對事實作必要的讓步”。張居正從來都沒有錯,只是成為一個偉人和得到善終,中間橫亙著最遙遠的距離。
申時行,大智慧的典范。申時行是處理人際的高手,“沒有忽略文官的雙重性格:即雖為公仆,實系主人;有陽則有陰。他必須恰如其分地處理此中矛盾。”時勢要求申時行充當和事老,他就擔任這樣的角色,至于別人的評論如“首鼠兩端”,就只能付之一笑。
申時行是機器運轉的潤滑劑。這個世界需要偉人竭心盡力將光明帶到人們眼前,更需要有這樣的`人拼盡全力將黑暗擋在背后。申時行是太極高手,懂得怎樣協調皇帝與文官,以及文官之間的關系,保證思想的傳承和國家的有序。更令人驚嘆的是,做完了這一切,他能夠全身而退。然而,出色的政治家和偉人之間,仍然橫亙著最遙遠的距離。
然而,世間沒有張居正,那么時代永遠不會進步;世間沒有申時行,那么國家將會陷入混亂。為人若如張居正,無愧于心,卻不得善終;為人若如申時行,左右逢源,卻無所作為。
這兩個問題,真的很難回答。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8
這次墨跡到現在才來寫讀后感,著實因為我有一個不好的習慣。總是在下一本書讀完才來寫上一本書的想法。中間這段時間腦海里總是偶爾浮現出來關于上一本書的想法,有時候會記下來,有時候就忘記了,下面說說萬歷十五年這本書。(中篇,閱讀大概需3分鐘)
這又是我第一次沒看完,回頭補的.書。萬歷十五年大的框架是從經濟上來貫穿全書,小的則是見微知著,從關鍵人物抉擇一窺當時大明王朝的時代命運。說實話只是從本書實在是無法全面評價這幾個人。
本書實在是字字珠璣,兩個多小時內寫了又刪,刪了又寫,實在是沒有資格評價這幾位人物。每個人物都極其復雜。
萬歷皇帝和張居正是萬歷年間影響最深遠的人物,這個時間王陽明已經去世,留下了心學學派,后面李贄也受其影響,黨爭也由此開始。申時行在張居正之后繼承首輔出任文淵閣大學士,開始在萬歷和文官集團中間和稀泥,此時張居正已死,政策已廢除大部分。戚繼光自稱張居正門下走狗,得張居正支持創建戚家軍,戚家軍自成一派。海瑞抬棺進諫萬歷,后被貶。李贄削發,著書,最后死在獄中。
每個人物都可以單獨成書,每個人物又極其有代表性。以我們上帝視角來看,所有的人物都受儒家哲學思想影響,無法超越那個時代。每個人都是不幸的。萬歷被禮教道德約束,事事無法得償如愿;張居正權傾朝野,抱負未盡,死后經營大部分付之流水。申時行踐行中庸之道卻招文官集團唾棄。戚繼光被稱為孤獨的將領。李贄焚書與藏書自相沖突,慘淡收場。
作者用極其冷酷的語言訴說這些已經發生的事。在作者大歷史史觀下,大明王朝上層奉行儒家哲學以道德禮教約束人們,以人治代替法治。上層中庸之道、中層道德腐化、下層土地兼并,整個大明王朝已走向沒落。
末尾作者提到了一國兩制,寫本段話時正值港亂,說明一國兩制也不是萬能的,要綜合時代變化,改進制度,要目光長遠。所謂合作共贏是發展的基石。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9
黃仁宇用其獨特的視角,將明朝晚年,即萬歷十五年,作為切入口,對這段歷史進行了別樣的解讀,1587年,一個看似平平淡淡的一年,在其中發生了許多為人們易于忽視的事件。而在黃仁宇眼中,這些事件雖然表面看來無關緊要,但實質上卻為明王朝最終走向沒落,埋下了禍端。其新穎的視角給后人帶來了新的啟示。
縱觀全書,每位人物都力圖轉變,卻最終都被文官體制所束縛,以致明朝發展在萬歷十五年幾近停滯。書中以萬歷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戚繼光、海瑞和李贄等歷史關鍵人物為代表,著重挑選具備后世參考價值和社會歷史性的事件進行闡述。
受孔子儒家思想的影響,且吸取秦朝重法而短亡的教訓,自西漢以來儒家在各代王朝的地位就直線上升,但治國不能一味只用道德,還需法的約束,所以到明朝就逐漸形成了表儒暗法的治國之道,但道德還是高于法的.,從明朝官員遇到不能用法決斷的問題時,則用道德來衡量這一點就能看出。
但當道德在社會中占比分量太大時,就會產生表面上人人追求道德,而私底下人們都為自己謀取私利。海瑞就是典型的范例,官員一邊把他標榜為人民楷模,要人人都學習其精神,一邊卻想把他架空,認為其是個麻煩,從書中“海瑞的死訊傳出,無疑使北京負責人事的官員大大地松了一口氣,因為他們再也用不著去為這位大眾心目中的英雄——到處惹是生非的人物去操心作安排了”就可以看出。
我想《萬歷十五年》之所以能夠在如今,還能受到許多人們的喜愛,是因為它還具有現實意義,人們不僅可以了解這段歷史,還可以從中吸取經驗,對當今生活進行反思和具有深遠的教育意義。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10
讀史使人明智,初讀《萬歷十五年》,心中總是憤慨萬千,直至讀完才明白一些其中內容,說懂只能是貽笑大方,如下只能稱為一些個人心得。
“公元1587年,在中國為明萬歷十五年,論干支則為丁亥,屬豬。當日四海升平,全年并無大事可敘,縱是氣候有點反常,夏季北京缺雨,五六月間時疫流行,旱情延及山東,南直隸卻又因降雨過多而患水,入秋之后山西又有地震,但這種小災小患,以我國幅員之大,似乎年年在所不免。只要小事未曾釀成大災,也就無關宏旨。總之,在歷史上,萬歷十五年實為平平淡淡的一年”,從萬歷皇帝、申時行、張居正,再到萬歷皇帝、戚繼光、海瑞到最后的李贄,這一段幾乎在每章都有寫到。本書以六個歷史人物的失敗來起筆,然后以萬歷十五年為切入點,來映照整個明朝的命運。帝國的滅亡在這一些已經注定好了結局,失去了最后扭轉乾坤的最后機會。
此時,帝國經歷了200多年的統治,文官集團已經達到了統治的巔峰,制度已經僵化,朝廷的管理已經失去了控制,而作為帝國的'主宰萬歷皇帝也成為朝廷所需的一個吉祥物,以致帝國在缺少早朝的25年都能順利運轉下去。這一年萬歷皇帝即位已經15年,從9歲孩童,到如今正值盛年,終于有了清晰地感受,無能為力。這一年,張居正逝世已有5年,在這一個不需要丞相的時代,其人也是無可奈何。這一年申時行任首甫已有五年,依然用自己的“陰陽”之法來維持整個朝政的平衡。這一年萬歷皇帝才值24歲就已經成為了活著的祖宗。這一年一代清官海瑞溘然離世,堅守一生,卻始終游離世界之外。這一年,一代名將戚繼光也走了,文武雙全,卻也逃不過這時代的軌跡。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11
選擇閱讀《萬歷十五年》的原因與《明朝那些事兒》有極大的聯系——《明朝那些事兒》常常與《萬歷十五年》拿在一起被人比論,而《明朝那些事兒》也被我劃在小說一類中我很喜歡的歷史文學類系列叢書。我對《萬歷十五年》產生好奇,自然也有理可循。大約花了一周讀完這本不算厚的“史書”,又延伸了一下相關史料,我開始寫這篇讀后感。
首先是我了解到的有關本書的地位評價。《萬歷十五年》可以說是一部改變中國人閱讀方式的經典,是美籍華裔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這本書首次以“大歷史觀”分析明代社會癥結。“萬歷十五年”即指公元1587年,本書開篇黃仁宇先生就說明了為何要單講萬歷十五年。這一年在西歐歷史上為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國,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發生了若干為歷史學家所易于忽視的事件。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后掀起波瀾的機緣。從目錄我就產生了親切感,我想這樣一目了然的目錄更方便讀者從中尋得因果。申時行、張居正、海瑞、李贄、戚繼光等人的名字一掛,我也就大概了解了作者行文的方向與著筆點——這本書取一年為題,前后延伸,通過幾個不同類型的人物和故事講述著明朝的歷史,甚至是整個中國古代的專制體制。
結合閱讀和課下資料查找,我認為本書要講述的最終論點是中國古代落后的原因,也就是道德代替法律。在我們高中所學和課外閱讀不太難想到,集權的目的是皇帝在政治、經濟、文化幾個方面實現對權力的集中,但是讀完《萬歷十五年》我又會想,真正意義上的集權是否一定取決于皇權呢?站在本書引導的角度,國家的專政體制發揮著最大的作用,不僅僅是皇帝一人,還有他背后的文官集團,更可以追根溯源說是儒家思想。因此書中所再三“強調”的萬歷皇帝不能立心愛的女人為皇后、不能立喜愛的.兒子為太子,不能決定死后自己和妃嬪的墓葬——萬歷在史上一貫消極的作風或許我可以將其看做一種無形的抗爭。從某種角度看萬歷一直在和龐大的集團做著對抗,在以往的歷史學習中老師稱之為中央集權的斗爭。權傾朝野的張居正、頗有思考的申時行也一直在背負著那個龐大的文官集團的壓力——這就是國家的制度——或者說道德制定下的制度和法律。(均為不專門學習研究歷史的我的個人看法,如有誤解之處還請老師原諒)。那么按照我的這種看法,書中花費諸多筆墨去記述禮儀、制度,我也可以對自己做出一個合理的解釋了。 括而言之,《萬歷十五年》給我的感覺比《明朝那些事兒》要更為穩妥真實,讀它的時候更像是在聽一位年高德劭的學者在細細向我分析,但是它和那本書一樣在于二者的語言都平和而淺近,使我這個僅僅是對歷史感興趣的“門外漢”也能得到很多有價值的觀點與思考。相比而論,我可能會更喜歡《萬歷十五年》。
讀完這本書我也有了關于自己的一些感觸(同樣是非專業學習研究的觀點),古代中國的體制問題不僅使黃仁宇先生產生思考,也使我有所困惑。沒有西方的大炮轟炸,中國的體制會改革么?從一方面看:封建體制的頑固與與生俱來的安土重遷思想;從另一方面看:體制內部自身的穩定性也促使著其自身的微調和變化。李贄的悲慘下場與同時期西方對各流派思想的寬容相比,西方的改革當然更為容易——又或許我們從程朱理學說起,清朝不能算作落后于西方的開始,因為它不過是走著前人體制的老路罷了。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12
最初,是對黃仁宇先生的“大歷史觀”感興趣,所以抱著強烈的好奇心翻開了《萬歷十五年》。后來一發不可收拾,記得大概從去年九月開始讀,斷斷續續讀了很久,讀到今年七月,竟已刷了三遍,有種上癮的感覺,而且每遍都有新的收獲。黃先生的書讓我從新的視角去審視、解讀歷史,感覺耳目為之一新,眼界為之一開,回味無窮,而這遠遠比單單了解歷史事件來得有趣和重要的多。
《萬歷十五年》,正如它的書名一樣——1587,這一年沒啥特別的事發生。是的,就在西方文明已經開始在大洋上開疆擴土的時候,對于世界另一端古老王朝的帝王、首輔、諫臣、將領、大儒而言,1587這一年卻是極為稀疏平常的一年,一切都按照預定的軌道悄然有序地進行著。然而正如靜水流深,表面的不動聲色之下,誰也不知有多少的勁流在涌動、狂瀾那樣,大明皇朝在歌舞升平、花團錦簇的背后其實早已埋下末路窮途的伏筆:一位當初雄心壯志、克己守禮的帝王在受到親侍近臣欺騙后對朝政心生失望厭倦;一位有心輔助君主、溫和謙讓的首輔深陷黨派之爭、疲于應付;一位早已離世的重臣仍釋放著他的政治影響力、引發朝局動蕩;一位鐵面無私、憂心天下的清官卻屢遭排擠、孤獨終老……其實每個人的初衷都希望這個王朝能走向世界之巔,然而在實現家國理想的道路上,他們越走越偏、越走越遠。是的,有時候,當你滿心以為你能夠左右世界的時候,歷史總會給你當頭一棒,最后你只能大失所望、哀嘆無力回天,不得不妥協求饒,成為歷史的附庸者,隨波逐流。
為什么帝國的夢想總是破滅,黃先生在書中給出了答案。一直以來,作為稻作文明的典范,我們的.國家深受儒家傳統思想影響,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們認為“仁政”、“德治”才是一個國家得以長治久安的根本。那么怎樣才能有效地使政策在幅員遼闊的國家由上及下全面推行?我們的先祖們顯然很有智慧,他們認為“禮治”才是唯一符合正解的選項,于是他們制定出一系列簡單粗狂的道德標準來規避復雜的政治架構(對的,這也就是被我們所熟知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等等)。天子的一言一行既是萬民的遵守范本,也受眾人的監視督促。從一方面來說,“禮治”使朝政簡化,臣民們不一定要明白施政者的用意,只需埋頭遵守,即可達到政通人和、相安無事的效果;從另一方面,這樣“禮治”又極其脆弱,因為把這樣一個龐大帝國完全地交托到一個人(或者一部分人)的品德之上其實是非常危險,畢竟天子不是真正的神明(他同樣是一個有血有肉、既會沖動又會感傷的“人”),大臣們也有著這樣那樣的自身局限,這種看似堅不可破、高效便捷的制度其實自帶bug,又何以能夠獨善其身呢?所以呀,一味追求虛無縹緲的道德至上,而又在法律上缺乏創造性,“其社會發展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
同樣加速帝國滅亡的是明朝的文官集團、文官文化。書中有這樣一句話:“難道一個人熟讀經史,文筆華美,就具備了在御前為皇帝作顧問的條件?難道學術上造詣深厚,就能成為大政治家。”青年的申時行就曾對文官當政有所疑惑,但是這就是當時明朝的政治生態。文官集團既支撐著帝國的運行,又是帝國的毒瘤(做事缺乏條理、庸政懶政、表里不一,拔與不拔,都是懸在整個帝國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因為整個文官集團是依附中央集權、道德管理而產生的,而在道德管理的社會里,道德不僅可以指導行政,而且可以代替行政,天底下的大道理都可以常情來度量,即使是最為嚴格的教條,也承認因情理而發生的例外。這就加深這個階級的兩面性。一面要標榜著、維護著世人公認的政治理想,一面又有著各自的七情六欲、暗箱操作,這就是這個階級失敗的原因,這也就是整個帝國失敗的原因。
《萬歷十五年》,一本優秀的書籍,但由于我見識粗淺,不足以囊括書中精華,只能談談個人感受。對明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一讀。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13
《萬歷十五年》這本書作者是黃仁宇,是一本歷史學著作。
選取了明朝萬歷十五年(1587年)作為考察切入點,運用歷史小說的敘事模式和傳記體式的章節,通過對關鍵歷史人物悲慘命運的描述,探析了晚明帝國走向衰落的深刻原因。
書中以萬歷皇帝、申時行、張居正、僚海瑞、戚繼光、李贄等人之間的關系矛盾。
《萬歷十五年》以1587年為關節點,在歷史的脈絡中延伸,從政治、經濟、軍事等各個方面的歷史大事與人物著手,記敘了明朝中晚期的種種社會矛盾和開始走向衰敗的跡象。作者指出,“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后掀起波瀾的機緣。其間關系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正是從這些細枝末節的中,作者認識到,萬歷十五年是明朝甚至是整個中國封建社會走向滅亡的轉折點,是歷史的關節點。
在第一章“萬歷皇帝”中,作者以萬歷皇帝的角度,描述了身為君主的種種限制與無奈,從深層角度分析了其消極怠政的原因及其逐漸消極反抗的過程。作者從萬歷皇帝的角度展開分析,剖析其怠政的`原因,站在萬歷皇帝的視角,讓讀者看到了一個較為真實的、不一樣的皇帝,使讀者對萬歷皇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使得萬歷皇帝這一形象生動而豐滿,更對其昏庸的印象多了一份理解與同情。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14
萬歷十五年,公元1587年,在歷史上,萬歷十五年實屬平淡的一年。著者以萬歷皇帝、首輔大臣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以及李賢為線路,通過描述幾人的生平歷事,來翻開萬歷及大明王朝的歷史。萬歷十五年,在當朝朝廷發生了若干歷史學家易于忽視的事件,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后掀起波瀾的機緣。表面上看來,是歷代王朝所在平常的事情,但有些看似平常的事情卻對未來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看《萬歷十五年》第一遍的感受是以德治國也許是理想中的治國之略,但是在實施時,卻是與社會制度、社會發展不相適應。至少來看真正實際治國之略是以法治國,輔以于以德治國,法律至高無上。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執政者卻依舊固守原油的固封道德治國,不思創造新的制度,只求平衡穩定。又是既得利益集團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停步不前,固守舊德,致使新的思想、新的創造無法施展,隨之大明帝國落伍與世界潮流,直至改朝換代。
萬歷十五年,提及兩千年前的孔孟之道,在過去曾經是領導和改革社會的力量,至此已成為限制創造的牢籠。龐大的帝國,不依靠公正而周詳的法律,卻依靠固化的.道德信條;各人行動全憑儒家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萬歷十五年,1587年,西班牙艦隊征戰英國的前一年,通過對這一年幾個人物看似平常事情所寫,卻對以后乃至民族發展產生深遠影響。萬里中樞集團固閉自封,不聞世界之事,是以落伍于世界,是以隕落的淵源。不過終究是上層建筑的發展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勢必為歷史所拋棄。今日之于我們、民族、國家、企業、個人,亦于如此!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15
黃仁宇的這本《萬歷十五年》在我看來,是以一種小見大的手法,闡述了全文的中心思想:“萬歷十五年平淡無奇,明朝注定滅亡。”
在平淡無奇的一些日常生活背后,導致了一個不平凡的大帝國的滅亡.
細想來,這慎密的思維令人嘆為觀止。就好像你看到的,只是冰山浮在水面上的一角罷了,但他的懸浮是有必然性的,當歷史由日常最平凡的生活反應,只能暗嘆世事的無常和世道的輪回了,明朝的滅亡早已決定在萬歷十五年,在李自成打進北京城時,只是把這具早已死亡的.行尸走肉踩進了塵埃罷了。
如果把我們自己代入而是的萬歷的視角,我發現,這個遙遠年度的皇帝,與我們何其相像。也曾樂于上進,也曾經勵精圖治、喜歡讀書,曾經對這世界也充滿了期待與向往,任何人,任何事,都有著最根本的原因。他本不是暮氣沉沉、消極厭世的人,我不知道錯在誰,只是想,如果在一開始就給他自主選擇的權利,讓他以自己的角度為自己做些什么,將他當作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確切的說是有尊嚴的獨立個體來看待,或許一切都會不同吧。萬歷皇帝作為學生,臣僚做為教師,最大的失敗之處,是大臣們剝奪了萬歷作為一個聰明的年輕人應有的個性、思想和活力。當一種事情變得被逼無奈,在有趣的事情,也會失去最初的興趣與對這件事的所有美好的感官。第一印象很難破壞,但并不是牢不可摧。
我也會思考,張居正是否一開始就是一個罪孽罄竹難書的奸臣,沒有人會和自己同一立場的事物或人過不去,那無異于自找煩惱。我覺得,他也曾想明朝國富民強。若是換個立場考慮,他也只是個有些剛愎自用的,有些缺點,同時也很聰明的大臣罷了。孔夫子曾經說過,“唯女人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然而這句話所反映的,在我看來則有更深層的含義。“難養”的豈止是女人和小人?我一向信奉“距離產生美”,任何人,任何事,了解了,熟悉了,都會變得不那么好,畢竟人無完人。皇帝是這樣,張居正也是這樣,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的。中正的看待一件事后,你會發現,黑不是那么黑,白不是那么白,生活從不像京劇的臉譜,紅臉白臉分的分明,總有灰色。
文章的最后,黃仁宇先生是這樣結尾的:“1587年,是為萬歷十五年,丁亥次歲,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在這個時候,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宴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和,高級將領的富于創造或者習于茍安,文官的廉潔奉公或者貪污舞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者絕對保守,最后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統統不能在事業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有的身敗,有的名裂,還有的人則身敗而兼名裂。”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16
《萬歷十五年》這本書采用了一種敘述歷史的新方式。我們接觸的歷史作品,嚴肅的居多,學術研究的居多,很多歷史書藉閱讀時需要有一定的歷史功底,大部分讀起來有枯躁的感覺。而黃仁宇的這本書,介于學術與通俗之間,讀起來有如在讀一本小說。他的文字雖然通俗,文筆也不失生動,卻在深入淺出中演繹了深刻的道理,字里行間充滿了微言大義,為中國歷史的研究和寫作開辟了一塊新的.天地。每一位閱讀這本書的人都會覺得,原來歷史可以這樣寫,原來歷史是如此的有趣、復雜、豐富,原來歷史人物并不像我們的教科書上講的那樣單調、格式化。
從書中我們看到,張居正搞經濟體制改革,在道德立國的環境下,試圖改變文官系統,以效率代替道德倫理對官員進行績效管理,卻得罪了全體官員,招致死后兩年被抄家。申時行試圖建立和諧社會,希望通過誠意感化官員們道德的一面,使“不肖者猶知忌憚,而賢者有所依歸”,卻因為立太子一事被迫辭職。海瑞試圖保持執政意識形態集團先進性,卻僅憑一人之理想,干預境內的農田所有權,同時損害了地主和農民的經濟利益,而被迫辭職。戚繼光試圖實現國防現代化,采用現代軍事理念管理軍隊,并且取得了輝煌的勝利,但是張居正倒了,戚繼光也跟著被革職。李贄主張個性解放、思想自由、提倡功利主義,但在當時的環境下,最后選擇了自殺。作為他們的統治者,萬歷皇帝,實際上也失敗了,雖然貴為皇帝,他并不自由,他不能出皇宮到各地視察,不能將自己喜歡的兒子立為太子,甚至不能決定死后和自己喜歡的嬪妃葬在一起,于是他三十年不理朝政。
從他們身上,我們清楚地看到,整個明代社會在發展,但是國家管理系統卻保持原樣,而且一切改革都被視為異端。所以那些歷史人物雖然努力想作出改變,但在整個一成不變的體制面前卻只能碰壁,帝國也就走到了盡頭。
以史鑒今,通過讀《萬歷十五年》,我們了解到,法治與德治在中國自古就是一對矛盾,當今中國正進入社會轉型期,改革所產生的利益的重新分配,需要我們居安思危,時時去撥開安定的表象,看清這個時代的脈絡和架構。這也是黃仁宇的《萬歷十五年》,想要告訴我們的,就是用望遠鏡的眼光來看待歷史。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17
萬歷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歐歷史上為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國,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發生了若干為歷史學家所易于忽視的事件。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后掀起波瀾的機緣。在歷史學家黃仁宇的眼中,其間的關系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而我們的大歷史之旅,也自此開始……
《萬歷十五年》融入作者黃仁宇先生對歷史研究的經驗和個人經歷,以“大歷史觀”分析了明代萬歷年間對后期帝制發展的“結癥”原因,對后世以史為鑒,知歷史興替產生了重要影響。
書中講述了幾位在萬歷年間舉足輕重的主要人物事跡:當時的最高統治者萬歷皇帝、權傾一時的首輔張居正、有著中庸之道的大學士申時行、歷史官僚楷模海瑞、抗倭名將戚繼光、思想知識分子李贄,作為上層統治階級的他們,無一不在為身陷泥濘的帝國而掙扎著,可最終卻深陷困境,因而可以從這些細微小事發現明朝那個時代產生“病歷”的歷史“結癥”。
在《萬歷十五年》中的眾多人物當中,萬歷皇帝作為明代帝國的一個中心人物,許多事件的發生或多或少與之相關,首輔張居正和大學士申時行,他們作為整個統治階級的政治輔助者,與皇帝有著直接關聯,而張居正這一核心的衰落,一定程度上對萬歷皇帝之后的統治態度產生影響,也是萬歷年間“病歷”結癥的原因之一,而從海瑞心中極端的道德主義關,我們又能夠從其中窺見一些在基層政治和財政方面的細小根源,戚繼光的相關事情又可看出明代在軍事管理方面的問題,最后的思想家李贄則反映了儒家思想在困境中的表現。他們六個人反映了處于統治集團不同位置上所能行使的權利和能夠對社會所做的事情,而其中實施治理方案產生的阻力則可以歸結為萬歷年間“病歷”結癥的主要根源,即制度上,思想上等的內在阻力。在整個文官集團中,除了申時行,遵循中庸調和的儒家之道,按照文官意志實施治理政策,其他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更改了制度,試圖改變當時的治理狀態。他們作為統治階級的上層官員,內心都存在著一定的政治抱負,也曾試圖改變當時的'癥狀,然而歷史的根源——腐朽的制度以及對思想的禁錮,并不允許他們有所動搖。當然,鞏固這一切的是那些有著相關利益官員組成的文官集團,他們擔心和不滿的是治理改革所帶了的利益受損。因而,整個封建社會發展過程中,每個人為了自身抱負和利益的實現,與其他相關聯的人員或多或少的有著牽扯,無論是有著巨大權利的首輔張居正,還是堅守中庸之道的大學士張居正,亦或是最高統治者萬歷皇帝,他們都試圖在與文官集團的相互牽制中脫離帝國陷入的泥濘,雖產生一定的影響,然而都難以脫離整個時代的牽制,以至于上至統治階級,官吏人員,下至黎民百姓都成為腐朽制度的犧牲品,縱使能有著力纜狂瀾的清廉官員,也難以扭轉整個封建時代的發展年輪。
《萬歷十五年》展現的是萬歷年間發生的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但這些小事卻是產生“結癥”的顯耀表現,但由于事小,不能夠被當時人所重視,或是難以正真去解決。這一切的發生,所不得不分析萬歷年間的時代背景:小農經濟為主導的小農文化,腐朽的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這一切的落后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因而上層統治者所要改變的治理政策亦不能符合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顯然可見這一改革背后有著重重阻力。
最主要的是,在當時的封建社會中,并沒有真正按照法律來實現社會規范,其主要依靠的是道德和禮儀上的思想約束,即受封建禮制的束縛,因而那些有著對禮教強烈追求的人受到極力追捧,而由此產生的最大影響就是各個有著相互聯系的文官形成的統治集團內部沒有制定形成一個統一規范的法律體系,進而統治集團內部各自站隊分化,各持反映不同利益的政策。
書中封建王朝“結癥”的根源離不開思想的禁錮。此時不得不提及的就是影響歷代王朝的儒家思想,其甚至對今后社會的思想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書中講述的思想家李贄正是發現了當時社會儒家思想逐漸教條化,(亦或說逐漸僵化),想要進行儒家思想的改革,他提及的個人思想的解放正是對當時思想禁錮人的一種強烈批判,雖在一定范圍內產生影響,但終究如同那海邊的泥沙隨流而逝。
總而言之,思想上的禁錮以及制度上的腐朽阻礙了當時社會發展的道路,這也導致了整個社會以道德取代法律的治理策略,進而整個社會的生產力也處于一個低下的狀態,以至于整個社會并沒有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而是逐漸走向衰落。
書籍并不是沒有生命的東西,它包藏著一種生命的潛力,與作者同樣地活躍。不僅如此,它還像一個寶瓶,把作者生機勃勃的智慧中最純凈的精華保存起來。——彌爾頓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18
在世俗道德要求下,人具有兩面性。張居正、海瑞、戚繼光的官場行為充分體現了古代文官的兩面性。一面是孔孟經典思想教導的仁義道德,一面是難以克服的人性弱點。人性本善還是性本惡,我覺得不存在善惡。善惡是道德要求為評價標準。拋開道德,人性存在弱點,這些弱點正是生存的需要產生的利己主義。
要克服人性的弱點,需要制度,尤其是法律制度。明朝更多的是以道德要求去評價一個人行為的對錯,缺乏制度體系規范管理和行為。一群文官集團把持朝堂國家,沒有完善的制度和法律規范,勢必造成人性弱點的爆發,愚民教育、表里不一。讀此書,才知道張居正、海瑞、戚繼光并不是課本上描述或大眾普遍認為的形象,但也不能憑此書描述,就一票否決了這些歷史人物。馬克思主義的唯物歷史觀告訴我們,站在歷史的角度評價歷史人物,在能客觀。
儒家道德思想不再符合封建社會后期的'發展。朱熹的格物致知,王陽明的心學,李贄對社會、自我帶有沖突的哲學思考。緊固思想、反對社會新生事物、培養愚民,違反社會發展的規律,這種意識必然阻礙社會發展。
儒家認為有修養的人是謙虛的。但放到社會發展的背景中,過分謙虛使人猥瑣,適當驕傲使人成功。但并不是說儒家思想中的仁義道德都是虛偽的。道德與否,應該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19
前兩周在書店歷史讀物的架子上翻到了《萬歷十五年》,忘了從什么時候知道的這本書,反正是在腦子里很熟悉的名字。大概因為前段時間剛讀完《明朝那些事兒》,對明朝歷史的興趣還比較高漲,趁著自己腦子里依稀對這段歷史還有一些印象,便想著趕快讀讀看。
認真打開這本書之前,我看了一些讀后感,除了大部分傳統的讀后感(類似于書的總結和介紹),還看到一篇完全不介紹大家讀《萬歷十五年》這本書的帖子,作者大概是從頭到尾都批判了黃先生的“大歷史觀”,更是以陳梧桐教授的評語做結尾:“(萬歷十五年)作為學術著作尚不夠格,作為大眾讀物傳播的是錯誤的明史知識,實在不值得肯定和熱捧。”
或許從明史研究者的專業角度來看,這本書存在很多不可取的地方,甚至是錯誤;也許,這是研究者之間對于同一問題或歷史事件的不同理解和看法。總之,就如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都可以抒發自己的觀點和感悟,這本書不至于一無是處。
打開書本讀完萬歷皇帝這章后,從學者的角度,文中論述到歷史史實的部分,有出處、有根據,所有故事情節與《明朝那些事兒》里我所讀到的幾乎一樣,只不過是作者表達的方式不同,一個用寫小說的方式,一個用文學創作的方式。
萬歷自小登基,從小接受極為嚴苛的教育、訓練,學四書五經、書法、歷史,沒有興趣一說,全是必學,而且一種學的好了,就要花更多的時間去研習另一種。幾乎沒有休息時間,要時刻做好預習、復習,因為有如師如父的張首輔時刻監督著。
婚姻也是為了完任務,沒有愛情一說,皇后的選擇權幾乎不在自己手中,自己的寵妃也不能由著性子封賞,就連立誰為接班人也面對著重重掣肘。
皇帝,代表著無上的權利,可也處處充滿著高處不勝寒的凄涼,沒有人可以相信,哪怕是從小培養自己的如父一般的張首輔、生生母親、枕邊人、甚至是親生的兒子。有權利的地方,便有戰爭。這是更古不變的道理。
黃先生說:即使貴為天子,也不過是一種制度所需要的產物。
這話對,也不對。
天子,也不過是社會可以正常運行的其中一環,他有決策權、一票否決權,可諾大的朝廷,每一個官員都對他的決定提出附和、建議或反對,勢力之大有時是不受皇帝自己的`意志為轉移的,所以,他是制度的產物。可是,他也不僅僅是制度的產物,還是歷史發展過程中必經的一個階段,是歷史背景下的必然,和歷史發展的產物。
黃先生還說:皇后,只是一種制度的附件。
這話未免過于冰冷了。縱使與平常女人不同,也確實具有制度所帶來的悲涼屬性,但是這話也顯得片面了。皇后,是夫妻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后宮的管理者,是皇子的母親,是父母的女兒,就算外面包裹著再大的冰冷物件,也改變不了溫暖的內核。她是制度的產物,但不僅僅是制度的附件。
有些事情本就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沒有特別的解讀,就算有,也決不僅僅是一個因素就可以解釋的了的。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20
李約瑟難題中對古代與近代中國與西方的科學技術的發展區別進行了提問,公元十六世紀及以前,中國人在科學技術方面的發達程度遠遠超過同時期的歐洲,而近代科學卻產生在十七世紀的西方,中國古代近代的科學技術的發展,值得每一位中華兒女深思。
這一轉折點正處于16世紀中期的明朝,《萬歷十五年》從萬歷皇帝、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等角度講了明朝末期萬歷皇帝朝中朝外之事,更多的是把行政制度、財稅制度與中國古代儒學修習系統對人對社會的.莫大的影響力之間的統一思考和綜合討論。
貫穿全書的,用作者的觀點來說是道德束縛力在中國社會特別是明代社會中所起的作用,也是知識分子階層和文官體系的支撐和矛盾來源,書中說明了16世紀中國社會傳統的歷史背景,也就是尚未與世界潮流沖突的側面形態。責編傅璇琮也曾表示:“這本書的撰寫,確實拓新了我們看待歷史、觀察社會的眼光。”我想,讀這本書,可以培養自己觀察、分析社會的能力。
《萬歷十五年》這本書是作者關于歷史觀的部分意見。以史為鏡,可以明得失,我們才能趕超先進、重塑輝煌,才能迎來日新月異、鳥語花香的科學春天!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21
萬歷皇帝自小受慈圣皇太后和首輔張居正嚴格教育儒家教育;熟讀經史,敬重天道,效仿祖法。開始萬歷皇帝也想按著他受教育的努力去做好皇帝,嚴重旱災時,甚至親自步10里為百姓祈雨。但是經過一些事情,慢慢發現的人性和體制的復雜性。首先是自己非常信任的對他嚴格說教的導師張居正個人生活被揭發是如此腐敗,而文官打倒張居正的文官的目的,顯然又和他萬歷初想的并不一樣。當他想自己能主導政治時,卻發現想做任何的改變,就會受到非常大的阻力,這些以道德和祖法為工具的阻力讓他難以對抗。黃老先生講明朝是文官體系為統治的,不如直接講以儒家意識形態為統治,任何文官甚至皇帝都很難對這種意識形態有任何的挑戰。最后萬歷選擇妥協,以道家無為來默默的發泄他的不滿和進行抵抗。書中儒家意識形態根深蒂固,以及這種意識形態和人性的沖突矛盾。就行成了一些特殊的行為。
張居正政治上厲行改革,做為萬歷的老師,對皇帝嚴格要求。但他本人又口是心非,表面滿口節儉,而私生活極其奢侈。厲行改革,卻又不了解實際情況,反而出了相反的效果,同時也得罪了一批人。結果一死,整個家族和政治同僚就受到清算。
申時行做為首輔,行為卻和張居正完全不一樣,在處事上他信奉調劑折衷的原則來調節文官間,皇帝官僚間的矛盾。這種行為是典型中墉之道,是儒家思想和人性妥協的產物。
海瑞更是個爭議的人物,他嚴格尊崇孔孟之道,對崇尚道德,嚴守法律。他的這種行為,當時的官僚對
其即希望是一個社會道德的標桿,又知其的脫離現實性,對其不重用,并排斥其很多行為。海瑞個人可以通
過自律及對價值的追求了來到達,但由于其很多理念本生脫離人性,必然不具備大眾性。其很多行為更是暴露出儒家思想的缺陷,像由于孝道極端推崇,休了兩任妻子的,最后一任莫名死去;還有對個人欲望的極端抑制,這些本身就是和人性先背離的。其行為對具體事物的處理效果,也頗受爭議,看是完全遵守道德,然而由于社會的事情復雜,以及道德本身的局限性,往往起了并不好的效果。當時的精英階層本身并不相信他,包括當時的知識份子,對這種行為也有爭議,象李贄就明說有時清官比貪心的官更誤事,清官有道德的支持,而且就算失敗也能贏當時讀書人非常看中的名譽,處事固執而不知變通,往往導致事情往壞的方面發展。
在寫戚繼光和李贄也真實的把其多面性呈現給了作者:戚繼光有軍事才能,民族英雄的一面,但其又有偷偷納妾,行賄張居正的一面。李贄一個學者,思想家,其對人對己對社會的妥協與抗爭記述,也非常真實。這種性格多面性的.記述更加體現了人性。
現代大眾社會行為學說,通常一個人對事物的看法或觀點的接受:第一位的是立場,第二位的是情感,第三位的才是客觀理性。黃老先生能客觀理性的研究這段看似平常,確是很典型的歷史時間,并且又能非常客觀理性的呈現給大家,確實是讀者的幸運。
讀后,感覺最深的是,價值觀的影響力,不僅對個人的行為,道德,和幸福觀起決定影響,而且任何團體,社會,宗教,國家都是以價值觀為基礎的,其影響深遠,決定整個體制。決策面和執行面還有基層中間過長的距離和脫節導致的低效是高度集權的社會體制所不可避免的。道德很多方面是對社會穩定其作用,社會發展更依賴于技術方法和本身的規律的研究。個人的道德及智慧在社會群體中有時是矛盾的,社會群體和個人很多規律是相反的。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22
“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技術之不及。”這是書中最后說的一段話。
萬歷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看似平靜的一年,卻有很多不起眼的小事發生。正是這些末端小節,也是將在以后掀起波瀾的機緣。
本書詳細分析了萬歷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和李贄的一生,一群在歷史書里熠熠生輝的名人,卻有著相似的悲劇人生,具體的細節就不在這里劇透了。
程朱理學將儒家圣人“周孔”打造成“孔孟”,從孔子想回到過去理想狀態下周公制定禮儀的社會,變成現在人們熟悉的“孔孟之道”,“人之初,性本善”。儒家思想從漢朝獨尊儒術到現在的發揚光大,成為中國2000年封建社會的道德標準。本來就是政治家們為了穩定社會秩序使用的手段,程朱理學正是當時儒家的學派的頂點,而說起緣由,其實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用一句話說,就是考試考了。能當官才是硬道理。
而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就形成了明朝最強大的集團,文官集團。
萬歷皇帝因為立太子的事情,被文官集團攻擊的體無完膚,原本儒家思想只是統治者為了社會和諧使用的手段,卻成為了文官集團手中的利器,導致皇帝三十年不上早朝,刷新了世界吉尼斯紀錄,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作為我中華泱泱大國的一把手,居然連死后和誰合葬,立誰是太子這樣的事都決定不了,那么誰才是國家真正的統治者?
張居正在任期間大興改革,整頓吏治,管理監控土地,讓國家有了十年糧食儲備,正所謂人走茶涼,人亡政息,查抄清算,兒子被逼自殺。根本的原因就是改革內容和固有的政治邏輯相沖突。
戚繼光大敗倭寇,在任期間幾乎未嘗一敗,但是發明的新戰法武器無法執行,被文官集團在后方制肘,在萬歷十五年默默死去。
這其實不是他們個人的悲劇,是時代的'悲劇,是一種困境,儒家思想教條主義的困境。萬歷皇帝死后20多年滿清入關,結速了漢人統治的最后一個封建王朝。
最后,中國沒有西方中世紀的宗教之爭,但并不代表沒有宗教,實際情況是,孔孟之儒家,便是中國千百年的壟斷宗教,而文官者,名位公仆,實為統治者。文官集團雖然以孔孟教條自居,但對教條從來是以工具視之,其弘揚、遵循與否,取決于與自己的利益相符。這本書深刻描寫了萬歷十五年這一年間六位具有失敗人生,且紅遍歷史長河的著名人物被文官集團利用孔孟之道裹挾下的無奈人生,更利用“大歷史觀”通過六人展現地歷史的側面,將明朝的滅亡成為了這一年“蝴蝶效應”下的必然!好書!非常值得多讀、細讀!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23
和我一起讀這本書的同學們多感慨此書行文散漫,思想飄忽,理解起來似乎總在得與不得之間。讀過第二遍以后,這本書給我留下了遠好過初讀時的印象。《萬歷十五年》的文章敘述看似漫無邊際,卻是形散神不散。
先從歷史分析的角度來看,作者從萬歷一朝中的小事件著力,一步步地展開了這幅晚明的歷史圖景,通過事件之間嚴謹的邏輯推理,從一個個悲劇性的歷史人物身上解讀出技術與道德在中國古代的沖突和妥協,實是精彩,
再看作者使用的史料類型,本書多引《明史》、《明實錄》、《皇明經世文編》等正史典籍,雖然書中許多場景(如第一章開頭)皆存在著作者的想象,但對本書的嚴謹度影響不大。
此外,本書最大的'爭議之處在于第七章對李贄哲學的論述,可惜筆者也是門外漢,不能參透其中奧妙。但分析過多種不同的觀點后,我認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黃仁宇先生在研究中國歷史的時候存在一些海外學者共有的態度,即中國這樣的社會,很難自發產生新經濟、新思想的萌芽,最可能的情況是在外力作用下“被現代化”。這種偏見可能影響了他對相關史料的取舍。
總的來說,黃仁宇先生的《萬歷十五年》通過對晚明一個年份的深度聚焦,使我體會到了明代中國官僚階級的運作方式,也意識到了技術與制度在現代國家中扮演的不亞于道德禮儀的重要作用。與此同時,黃仁宇先生對明代中國的發展道路做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和論述,但為了貼合主題,在對史料的取舍方面作為史家有失偏頗,不夠公正,難免引人詬病。此為美玉之暇,亦為本書的一大遺憾。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24
一直以來,我就對中國歷史特別感興趣,尤其是中國古代史。通過文字記載,你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古今的差距。但有一樣東西是貫穿古今中外的,就是人的智慧。古代有令人驚嘆不已的各種手工藝,現代有嘆為觀止的高新技術,這都是人的智慧的結晶。而人的智慧也體現在治國理政上,尤其是帝王。“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這一句話就很明顯地道出了歷史的重要性。
《萬歷十五年》這本書是我在閱讀了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對明朝的歷史產生了很大的興趣,進而閱讀了一點明朝的歷史著作。明代的皇帝,除了世人比較熟悉的朱元璋和朱棣以外,其他的了解的并不算多。對于明朝,總體的印象就是皇帝比較荒唐,宦官比較勢大。看了這本書后,我對歷史人物形象有了很大的改觀。無論是哪一個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除了官方定位,也有屬于自己的人生。他們并不是教科書上描寫的那么不堪,或那么完美,但他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是歷史巨輪下的拼搏者。
統觀萬歷十五年這本書,是采取傳記體鋪敘方式展開了對明朝萬歷年間的六位重要歷史人物故事的描述,全書共講述了六個人物——一個皇帝(萬歷)、兩任元輔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一個模范官僚(海瑞)、一個杰出孤獨的將領(戚繼光)、一個自相沖突的哲學家李贄。這些人物都個性鮮明,作者之所以以他們為故事主線,大概也是因為他們在明朝歷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然而,他們在歷史長河中又顯得是那么渺小,在時代面前他們都是蕓蕓眾生,自身的命運從一開始就被限定了發展軌道,他們試圖打破它,卻發現到頭來一場空,因為所有人都被時代裹挾著前行。
萬歷皇帝表面上看是那個時代的中心,是那段歷史的主宰者,因為他有高高在上的皇權,然而事實上,他是最可憐的人,他所處的時代是文官集團勢力龐大的時代,他所處的時代是思想受程朱理學深刻影響的時代,所以他有“人欲”則不達,一是受文官集團勢力的牽制,二是受他內心思想的羈絆。他從小所有的教育與文官集團集體認同的道德標準如出一轍,這些從始至終束縛著他。他試圖打破這個無形的牢籠,以至于在張居正死后要那般絕情的清算他,但最后這種種在后人看來竟像個孩子打翻瓶瓶罐罐撒撒氣而已,這種報復行為對于他自身獲得真正的自由沒有任何裨益。身為皇帝又怎樣,時代決定了他的命運。
張居正想要中興明朝,整頓稅收,大權獨攬時尚能推動少量地區執行,卻觸動了文官集團的利益。所以他一死,所有改革全部恢復原樣,自己也身敗名裂。
申時行吸取了張居正的教訓,不再強力推動,改成和稀泥,努力在協調各方利益的情況下做好事情,卻只是小修小補,還被文官集團罵道德不夠。
海瑞選擇相信德,過的一貧如洗。但受時代所限,他判案仍然是根據德,而非法律。同時他太扎眼,為整個文官集團所不容。
戚繼光非常現實,從小兵用的武器、戰術,到治軍方略,戰略戰術,都按照實際情況來。該送禮送禮,該送美女送美女。即使這樣,在他的靠山張居正倒臺后,他也被迅速罷官。
李贄的悲劇,不在于最后的自殺,而在于他從來沒有圓融一體,自身思想前后矛盾。他希望能彌合文官集團的私欲和道德,這幾乎不可能。
《萬歷十五年》里的每個人,就這樣在激蕩和反抗中走完了一聲,迎來最終的大失敗。最后,從作者的大歷史觀得出結論:1587年,即萬歷十五年,表面上無事可記,然而四海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國崩潰的隱患早已埋下。書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悲劇性結局(皇帝也不例外),故萬歷十五年的歷史,也是失敗的歷史!其著作主旨在書中末段提出:“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
《萬歷十五年》這本書可以說為我打開了一個全新的視野,從簡單的、看似毫不相干歷史事件多角度分析了整個明朝社會所遭遇的空前危機,引起人的深思。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25
看一個時代的功過是非不能只從一個層面來看,應當從多角度來分析,當這些因素綜合起來考慮時,才能客觀公正地分析該時代的成敗得失。從得失中總結出經驗教訓,不僅可以使我們有睿智的眼光得以自省,而且可以借鑒到日常的工作與生活上,使我們有個科學的指導思想幫助我們不斷地調整思維狀態。以史明志,以史鑒今,《萬歷十五年》就是這樣一本值得我們反復多讀的一本難能可貴的好書。
作者以萬歷十五年為名,展開話題論述了萬歷年間的諸多方面。萬歷十五年雖看似為平平淡淡的一年,但這一年之后好多小細節的變化卻掀起了巨大的時代波瀾。歷史的魅力不僅僅在于巨大成就的造就,還在于事物肇起之初處于醞釀中的有機結合和變化。作者從萬歷皇帝、首輔申時行、世間已無張居正等多個章節寫了萬歷年間的各種風俗制度等。
首先,萬歷皇帝。1572年,不滿10歲的萬歷皇帝即位了。多年的精心求學,萬歷的學習取得了很大的長進。萬歷小皇帝謹遵傳統儒家思想觀念,尊師敬長輩。首輔張居正是萬歷皇帝的左膀右臂,萬歷小皇帝的課業由他來把關教授,政府眾多的重要決策也是由他拍板定案。小皇帝對張居正充滿了尊敬之情,對他精心敬業的奉獻精神大加贊揚,并且把一些名貴的珠寶和進貢上來的物產賞給他,真是皇恩浩蕩。幼年的萬歷皇帝對這種大臣的扶持百般地感謝,可是等到他成年后開始擁有自主的決策權時,他奮發圖強地想做一代明君,想在自己的治理之下開創一個光輝燦爛的時代,可美好的愿望或者是藍圖總是事與愿違。當一個時代的輪軸運行到最后時,一些制度或者是陳腐的事物會成為這輪軸中的一些顆粒,阻止社會的進步發展。到了萬歷年間,整個朝廷成了一個運行緩慢的機器,大臣們為了自身的利益加于皇帝身上的義務越來越多,皇帝赤裸裸地成為上層階級的代理人。這時,皇帝失去了高度的權利實行權。比如,在立儲君一問題上,大臣與皇帝之間爭執了很多年,最終以萬歷的沉默和消極抵抗使整個朝廷失去了勵精圖治的機緣。因此,一個時代需要高度集中的權力和治理權,或者有科學合理的`政府機構,有相應的法律規范來界定各種問題,才能在一定程度使上命順利下達,保持政府的工作效率,時代才會有快速的發展。
其次,世間已無張居正。張居正功過都不小。其功一面,在他輔政的期間,整個朝廷風平浪靜,雖然也有暗涌翻浪,但相對來說還算太平。而且張居正精明干練,做出不少令人贊佩的政績,實際地地惠及到了官民。其過的一面,在萬歷皇帝親政期間,張居正為了達到自己的私利也好,或國家大局也好,張居正私下串通心腹大臣向萬歷皇帝上書,經過皇上的允許后,身為首輔的張居正就可以達到自己的政治主張。這一過程仿佛架空了萬歷皇帝的權利,張居正以自己的門生和同僚為棋子,根據自己的意愿間接地施政,而欺騙了皇上,這是欺君之罪。在張居正的生前,其一直是榮華富貴、萬千寵愛于一身,并且由于懼怕張居正的權力威嚴,眾多內存埋怨的官員都沉默下來,而等到張居正離世后,醞釀很久的口誅筆伐在短時間里爆發了。在事實面前,萬歷皇帝看清了自己與張居正之間的恩恩怨怨,并且將更多怨恨凌駕于恩情至上,堅決地清算了張居正各種過失。張居正在位期間,由于得到萬歷皇帝的信任,下領朝中重臣,上面君主,享受了無限的權力和富貴,但他并不能恪守儒家的倫理道德,而失去了標準的職業和道德操守,從而引火燒身。
再次,首輔申時行。作為張居正的繼任者,申時行放棄了張的大刀闊斧式的改革,實行較為和緩地施政方針政策。他認為作為首輔,“他寧可被目為大和事佬,甚至被批評為犧牲原則的政客,但他堅持他調劑折衷的原則,他確實看透了國家為解決問題而設立文官,但國家的最大問題也就是文官。而奇怪的是,以張居正的精明練達,竟忽視了這樣基本而簡單的事實。”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申時行有成功之處。申時行在萬歷皇帝和朝中百官之間搭起了溝通的橋梁,當百官的意愿無法在皇帝面前通過時,一些牢騷只能發泄給首輔申時行。當萬歷皇帝要將意愿付諸實施時,百官以儒家倫理道德和先朝既定的規范為說辭阻止萬歷皇帝。比如,在立儲君一事上,百官拿出各朝各代的各種事例來勸解萬歷皇上,可是雙方的均不退讓使朝廷陷入了消極狀態中,而申時行沒有能及時化解這種癥狀,他應當為這種過失負責。申時行的和緩政策為其營造了平和的政治環境,比如張居正“把所有的文官擺在他個人的嚴格監視之下,并且憑個人的標準加以升遷或貶黜,因此嚴重地威脅了他們的安全感。”而“申時行對參劾過自己的官員概不追究,甚至還建議其中的幾位官員晉級。”因此,申時行得以善終,而且退隱歸鄉后,大壽時仍受到萬歷皇帝的恩賜。
一個是不斷成長的皇帝,當遇到施政的強大阻力后,消極地面對朝政。一個是大權在握,精明練達,卻最終不得以善終的張居正。一個是處處努力地營造和緩的政治環境,以和事佬的身份而受眾多百官的尊敬的申時行。從他們的性格、思想、政治方針政策等多個角度看出來,整個時代作用于他們身上的烙印,其身后所留下的諸多評論值得我們當下之人為之深思和學習。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26
一代名將戚繼光在萬歷十五年的十二月十二日去世。
但《萬歷十五年》,不止這一年。
在歷史書中,戚繼光是明朝杰出的軍事家,是帶領中國軍民抗倭的民族英雄。但在這本書里,他被指巴結權貴,崇尚迷信,并且都列出了實證。
大概是我學識淺薄,剛翻看這本書時,六人的名字里竟只認得戚繼光,因而率先翻看的,必然是戚繼光的那一部分。
明朝軍官的任命多數以“世蔭”的形式而繼承父業。任命的程序相當復雜,大致是高級將領的子孫需要降幾級繼承,低級軍官則無需降級。中期開始,情況稍有改變,推行武試,任何有志于成為軍官的人只要考試及格就可以取得進身之階。但事實上由考試及格充當軍官并上升為高級將領的,可謂絕無僅有。而且這種武生的考試又重在刀槍弓馬是否嫻熟,由文官主持的筆試,其要求不過是粗通文字而從未涉及軍事科學。各處所開辦的“武學”,也以儒家經典作為主要的講授內容,其教學進度,以“每日總授不過二百字”為原則。用這種方法培養出來的高級將領,幾乎很少有人具備運籌帷幄的謀略。在這種情況下,戚繼光就顯得彌足珍貴。
戚繼光在所招募的新兵中建立鐵一般的紀律,這是戚繼光的軍隊取勝的`必要保證。除了部隊的素質以外,主帥戚繼光卓越的指揮才能是決定勝利的唯一因素。
這些都是我們在歷史書中所認識的戚繼光,那個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但這本書中,還有我們不曾了解的那一面。
他巴結權臣張居正,曾花重金購買美女作為禮品奉給張居正;他崇尚迷信,親自設計制作各營連的軍旗,在軍旗上繪繡天上的星星或者傳說中鳥首人身的圖象,以象征他們的指揮官。他重視黃道吉日和生辰八字,而在向部下訓話的時候,又常常提到善惡的因果報應;這位民族英雄的結局似乎也不大配得上他的榮耀。戚繼光在生命中的最后幾年墜入了寂寞和凄涼。張居正死后7個月,他被調任為廣東總兵,官職雖然依舊,實際上已經失去了拱衛帝都的重要地位。
戚繼光死去以前,他的妻子已經遺棄了他。他不事私蓄,在被斥退以后,竟至一貧如洗,甚至醫藥不備,令人唏噓不已。
我也不曾想過一代民族英雄晚景竟是如此凄涼,這與我們印象中的戚繼光相去甚遠。但細想,卻又似乎是合理的。一個人的存在,是立體的,總有一面被陽光籠罩,也因為這抹陽光,這個人的身上也必定存在處于陰影中的一面。有人可以永遠站在陰影里身上沒有一絲光亮,卻沒人可以做到無死角地被光亮籠罩。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01-13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精選18篇)06-12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精選24篇)06-15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精選31篇)06-10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15篇)01-21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通用23篇)09-27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通用31篇)11-04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通用10篇)04-07
萬歷十五年讀書心得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