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經濟學讀書筆記15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書筆記如何寫了哦。那么如何寫讀書筆記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經濟學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經濟學讀書筆記1
一直都聽說"經濟"這個名詞,但是對它并無感。直到進入大學,選擇了"經濟學"的專業,便知道,我和經濟的不解之緣開始了。經濟似乎是深奧的,自己又是淺薄的,便覺得緣分還是太淺。學校開展了讀書沙龍的活動,我開始接觸一些經濟學類的書-《王二的經濟學故事》和曼昆的《經濟學原理》,我對經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覺得與經濟學更近距離,去感受經濟的魅力。
知道《經濟學原理》這本書時,是因為剛學《微觀經濟學原理》,朋友說曼昆的《經濟學原理》更便于去學習課程,可以說它不僅是一本細細咀嚼的課外書,更是一本課內書,幫助學習認識經濟,分析經濟,解決經濟問題。
相比于《經濟學原理》,我更喜歡《王二的經濟學故事》。可能是因為名字的差異。"故事"一詞更想讓我去探索它。
在讀《王二的經濟學故事》前,先看了作者郭凱的簡介,對其也是極其佩服。故事類的書有化深奧為淺顯的妙用,讓大眾都能夠去接受的初衷。我很慶幸我成為了能接受它理解它的故事迷之一。這本書中,所有的主人公的名字都是王二,他擁有不同的身份,一會兒是地主,一會兒是打工仔,一會兒又變成企業老板,他經歷了不同的事情,比如:買地、分糧、買票等。王二似乎成為了成百上千的縮影。王二在做出經濟決策時,朦朧中也會受到國家政策的影響。
印象化較深刻的一篇是關于《王二買地和投資性購房的無奈》的文章,能夠體現經濟決策,以及這種決策受到國家政策的影響。王二是種糧好手,但由于村子的閉塞,糧食只能在村內流通,存放在谷倉里的余糧便很多。糧食堆積,資產受損,于是他用糧食換地,結果地少糧多,地價開始上漲,村里人開始抱怨-王二在"吵高"地價。
再來看我們現在房價以及投資。現代人假設有一筆閑置的資金,他們不愿將錢閑置,而是想要一種安全的穩定的投資。于是便出現買房投資的現象,這便體現了人們的經濟決策。
但再深入地去思考問題,會疑問為什么造成"炒房價"呢?難道人們認為的.最好的投資方式竟然是買房?由此可以發現經濟體系出現了缺陷,國家是否應當采取措施,帶頭尋找更好的投資方式,有效地配置資源,緩解房價,達到一定的效果?想要改變王二村里的高地價,可能需要一條通往山外的道路,那么高房價的解決方法便是有更好的投資渠道。
這本書用的最多的是類比的修辭手法,如此便能直接了當,幫助我們直觀的體驗經濟與政治,國家與個人之間的關系。
因為這些書,通過這次活動,我離經濟又近了一步,希望類似的活動可以多多開展。
作者郭凱,先后就讀于北京大學電子學,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專注于中國和新興市場國家問題的研究,專業方向為國際金融和中國經濟,曾就職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現在中國人民銀行工作。
經濟學讀書筆記2
《牛奶可樂經濟學》以淺顯的舉例拉近我對經濟學的一些理解,很多人覺得寫文章或者說話一定要很多“專業詞匯”(尋常人聽不懂的專業術語)才能襯托他的才能,而能去繁從簡依然是一種能力。
就像很多人搞不懂交互設計師、視覺設計師的概念,很多人都有裝修房子的經歷,我常拿此舉例,什么是交互設計師我當前認為:交互設計師如同裝修房子,給房子整體規劃布局,會事先了解該戶主角色定義(個人喜好,職業范圍,家庭人員等等,對照用戶故事),和他們的的生活使用場景,在根據戶主的使用場景來設計房子的結構,假設戶主回家時都會脫掉大衣換上舒適的家居服,而此刻我們在入戶的位置會有一個設計,能讓戶主把大衣放在入戶處,而不用脫鞋后跑去主臥換居家服(一般主臥都在屋的最深處),室內平面圖初稿出來以后和戶主一起走一遍,看是否滿足戶主的絕大部分生活使用場景;視覺設計師便如同裝房子里的軟裝設計師,我們在入戶的位置設計了一個地方可以讓戶主回家后換取居家服,而視覺設計師決定這里是中國風?還是法式風?或者其他~(以上的解釋其實也不完全相同,但是給其他行業的`人解釋的時候,相對來說他人更能理解這種概念,畢竟大多數人都會經歷裝修房子的事)
回到《牛奶可樂經濟學》讓我初略的了解自己生活的周圍也有很多抉擇其實也受著經濟學的影響,比如為什么牛奶裝在方盒子里賣,而可樂卻裝在圓瓶子里賣?為什么女模特比男模特收入高?為什么員工的工資一般是隨著工作年限增長而不是隨著工作銷量的提高而增長?為什么通常外表富有吸引力的人也更為聰明?
作為女生我有過這樣的經歷,曾經大學時期為了買一件好看的衣服,我常常坐1小時的車去成都春熙路買衣服,因為春熙路商場多、折扣多、選擇也多,但是我為此付出的代價便是花一整天的時間同時非常勞累,我為了這些折扣我便要跨過這個門檻:花費很多時間不怕麻煩的去享受折扣。
每一個社會存在的事物都受多方面的影響,比如機會成本、成本效益原則;歷史淵源、個人利益、人均收入等,從而導致不同的社會經濟形態。
經濟學讀書筆記3
經濟學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設上的令人驚訝的是很多假設都是似是而非的。隨著歷史學民俗學統計學的發展一個又一個假設被推翻。我們不禁要感嘆經濟學的基礎發生了動搖。博蘭尼說土地勞力金錢都是虛構商品永遠不會徹底實現。歷史上從不存在現代經濟學意義上的經濟。不存在一個獨立于社群文化生活純粹以市場供求最大化物質欲望和利潤等邏輯來運作甚至能夠自我調節的經濟體。
1、"以物易物與交易"等個人行為僅偶爾出現在原始社會。經濟學是最強調個人行為的不過人類在經濟發展的初期從來不是以單個人的身份出現的。馬克思對物物交換的描述令人印象深刻可惜他把經濟發展階段和社會發展階段割裂了開來。這樣的情況幾乎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的。
2、貿易并非出現在社區內部它是不同社群之間的外部事物是從群體之間的交易擴展到個人之間的交易。
3、貿易并不依賴于市場它起源于單向的運送無論是籍著和平或者不和平的手段。市場是所有西方經濟學教科書的第一課但市場并不是從來就有的。市場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在古希臘市場功能主要是通過海盜等非和平手段實現的。
4、市場存在與否并不是本質上的特征地區性的市場并沒有擴張的趨勢。古典貿易理論認為若交易效率高到使一國有限人口不足以容納很高的最優分工水平時國際貿易就會產生。這不符合民俗學的實證研究。
5、分工并非起源于貿易而是起源于地理的生物的和其他非經濟的事實。斯密認為人類獨自具有要求相互交換的傾向因為這對個人更有利因此形成了分工。分工程度的高低受市場范圍大小的限制。但在資本主義興起以前分工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性別地理因素等原因勞動生產率不同造成了分工。
6、金錢并非是一項決定性的發明金錢存在與否并不必然造成經濟類型在本質上的差異。金錢并不是所有社會必然的產物很多發展到相當高程度的社會群體排斥使用貨幣。
7、中古時代鄉村與貿易無緣。城鎮與城鎮之間的貿易也從來不是公平的。貿易的差異是地方實力的體現。
8、重商主義迫使國界之內的城鎮和省份的貿易更為自由并將自治市鎮的制度擴展到全國。重商主義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一國的`經濟發展同時促進了現代政治制度的形成。
9、15世紀以前從來未曾有過國家保護政策。現代意義上的國家概念是文藝復興時期逐漸形成的。在此之前并沒有很明確的國家概念更沒有對外封閉的國家保護政策。如日本中國。
10、壟斷是資本主義的常態競爭是特殊和少見的。資本主義的成就是限制市場的產物。積累大量資本的能力依賴于創造壟斷的能力而每一次偉大的技術進步都為壟斷部門創造了新的生命力。"大資本家總是試圖做一切事貿易生產和金融。只有染指所有部門他們才有望獲得壟斷優勢。只有二流的貨色才會去專攻一門才會是商人或工業家。
經濟學讀書筆記4
關鍵概念:
1、 投資:狹義的投資是指為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購買和儲備流動資產而事先墊付的資金及其經濟行為。廣義的投資是指一切為了將來的所得而事先墊付的資金及其經濟行為。
投資活動是諸多要素的統一:投資主體、投資環境、資金投入、投資產出、投資目的。
2、 投資主體:是指各種從事投資活動的法人和自然人。在我國實踐中,具體表現為從事投資的各級政府、企業、個人及外商等。
3、 經營性投資:是指所形成的資產主要用于物質生產和營利性服務。主要特征為:投資資金所轉換的資產在運轉中進行經濟核算,以其收入彌補其支出,計算和考核盈虧。正常情況下,所投資金能夠完成周轉過程。
4、 生產成本:和期間費用共同構成總成本費用,是指企業發生的費用中,能夠和一定產品對象相聯系的支出,包括費用發生時能夠確定產品成本對象的直接費用和需要按照一定標準分配計入產品成本的間接費用。具體包括四部分內容:直接材料費、直接工資、其他直接支出、制造費用。
5、 經營成本:是指項目總成本費用扣除折舊費、維簡費、攤銷費和利息支出后的成本費用。
計算公式:經營成本=總成本費用-折舊費-維簡費-攤銷費-流動資金貸款利息。
6、 固定成本:凡是成本總額在一定時期和一定業務量范圍內,不受業務量增加減少變動影響而固定不變的成本。但就單位產品中的固定成本而言,則與業務量的增減成反比例變動。
7、 變動成本:指成本總額與業務量總數成正比例增減變動關系的成本。但就單位產品的成本而言,則是固定不變的。
8、 固定資產折舊:指固定資產在生產過程中,由于損耗而使其價值逐漸減少的現象。固定資產由于損耗而轉移到產品中去的那部分價值,在實際工作中稱為折舊額或折舊費。我國現行固定資產折舊方式主要有三種方式,即:平均年限法(年折舊額D=(P-S+T)/Nd;)、余額遞減法、年數和折舊法(年數總和法)。
9、 余額遞減法:是一種典型的加速折舊法,該方法的特點是固定資產使用前提取的折舊較多,隨著時間的推移,計提折舊的數額越來越少。其意圖在于鼓勵企業家大設備和建筑物的更新速度,促進技術進步。余額遞減法適用于近代突飛猛進的新技術項目,政府只對某些確有特殊原因的企業,才準許采用加速折舊,項目的有效壽命至少為3年以上。
計算公式:
1) 折舊率:d=a[1-(S-T)/P]/Nd 1≤a≤2,當a=1時為直線折舊法,當a=2時為雙倍余額法。
2)資產第M年的折舊額Dm=BVm-1*d=P*d(1-d)m-1
3)對于第m年年末的資產帳面價值BV m-1=P*(1-d)m=P*(1-d/Nd)m
其中P為固定資產的原值。
10、 年數和折舊法(年數總和法),是以固定資產的原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后的余額作為計提折舊的基礎,按照逐年遞減的折舊率計提折舊的一種方法。按照年數和折舊法,資產的大部分價值在其壽命的前1/3時間內會被劃銷掉。
計算公式:1)、第m年年末的折舊費Dm為Dm=(Nd-m+1)*(P-S+T)/Sn
2)、第m年年末年數和Sn=ND*(ND+1)/2 ND為資產折舊壽命。
3)、第m年折舊率為:dm=Dm/P*100%=2(ND-m+1)*[1-(S-T)/P]/[ND(ND+1)]
4)、第m年年末帳面價值為BVm=P-Dt 之和
11、 利潤: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所取得的財務成果。它能夠綜合反映企業生產經營各方面情況。:計算公式‘利潤總額=銷。售利潤+投資凈收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12、 稅收:是國家向納稅義務人無償征收財物的一種形式。作為經濟范疇,它是國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種形態,但稅收與其他分配形態,如工資、利潤等分配形態不同,其他分配形態是以生產資料占有和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為前提,而稅收則是以國家政治權利為前提,它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三個特點,這三個特征互相聯系、不可分離,構成一種特殊的分配范疇。
小 結
實物資產投資是人類最重要的經濟活動之一。=投資市投資主體、投資環境、投資成果、投資目的等諸多因素的統一。成功的投資活動必須經過首尾相連的四個階段,才能完成自己的一次循環,即投資的形成與籌集階段、投資的`分配階段、投資的運用階段、投資的回收與增值階段。
資本形成以后就要投入生產和經營,生產與經營過程中形成成本費用。
企業總成本費用是指工程項目在一定時期內為生產和銷售產品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它包括生產成本和期間費用。企業經營成本是指項目總成本費用減去折舊費、維簡費、攤銷費和利息支出后的成本費用,能準確反映企業經營水平,是工程經濟分析的重要指標。根據企業產品產量與單位產品成本之間的關系,可以把總成本區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這一劃分的牡目的是為了尋找降低成本的途徑。
折舊與攤銷的估算涉及到成本費用、企業利潤的大小。我國先行固定資產折舊主要有三種方法:平均年限法(直線法)、——計提折舊額與資產使用年限成正比;余額遞減法;年數和折舊法。
企業完成產品銷售以后,需要對銷售收入、利潤與稅金進行核算。企業的銷售收入是指企業銷售額總和;銷售收入扣除總成本費用就是純收入。企業利潤由銷售利潤、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支凈額所構成。稅收是國家向納稅義務人無償征收財物的一種形式,它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的特點。企業繳納的稅金主要有流轉稅類的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所得稅類的企業所得稅和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投資企業所得稅等。
經濟學讀書筆記5
在網上買了兩本比較陌生的經濟書籍——《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完全陌生的領域,不過還蠻好玩的,作者寫的很通俗易懂,我看書的速度也可以,一個星期兩本,900多頁。
收獲最大的是這兩個關鍵詞:
機會成本——當你決定是否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所放棄的。專業解釋是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
邊際效用——這個詞,在經濟學和社會學中都有一定的含義,我更喜歡社會學的含義,即某人在近期內重復獲得相同報酬的次數越多,那么,這一報酬的追加部分對他的價值就越小。但這是一個極度正常的現象,可以解釋很多現象,不信你可以試試。
其它還有很多政府層面的,就是宏觀的一些東西:
一、人們總是面臨取舍,在公平和效率之間,這兩者不是都可以得到完美的,總需要取舍。
二、貿易總能改善生活,在我們工作中,分工合作總會比一個人工作的效率高些,流水線的例子很容易理解這一現象。貿易會讓我們很容易享受世界各地的美好。
三、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權衡取舍。雖然不是絕對,但我們還是得感謝這小小的通貨膨脹率,不然也許我們會失業呢。
其實還有很多,但大多數我都記不住了,不過現在看新聞,偶爾會聽到一些財政政策,會用所知的鳳毛麟角的只是去解釋動機,雖然多數的時候,我所理解的都是很片面的,還好我現階段不會用這些知識指導我生活和工作,不然估計會死的很慘的。這也許就是知道比不知道更恐怖的道理吧!
經濟學讀書筆記6
最近看了一些書,在這里記錄下當時看書的感受和體悟,共享的同時也加深自己的理解。閑話少敘,《經濟學思維》。
首先說下閱讀本書的感受,這本書不是成體系的介紹經濟學理論,但是里面類似針對某一個特定的社會現象用經濟學理論進行分析,看是否符合經濟學理論或者我們默認的市場規則。
首先,其實我們的社會對于讀書和教育有偏頗,以下有個觀點:
一個正常的社會,大部分人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能夠帶來財富的實用性知識,獲取的方法包括但不局限于學校教育,實際上,能夠獲取到這些實用性知識的主要途徑恰恰不是學校,而是實際的生產經營活動,說直白點,就是干中學。
中國社會上,總是盲目的'抬高讀書的地位,好像閱讀就是一種多么高尚脫俗的事情,要么就是一種大家認為“讀書無用論”,其實閱讀就是和我生活中的必要環節一樣,你喝水嗎?上廁所嗎?你撓癢癢嗎?對不對,只有把這個事情當做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時候,你才能放下,真正的體會到讀書帶來的樂趣,否則要么就是裝模做樣,要么就是騙自己,(你能騙的了自己嗎?)
書中關于讀書的觀點,分享一下:
讀書之三要:
A、要閱讀整本的書。現在社會的碎片信息太多,人們反而沒有一種框架和推理的能力,變成了盲從之眾,這個意思是說作者可能在某個方向上只是提出了一點他的升級的觀點,但是為了表明他的這個觀點在這個位置上是如何比原來先進的,他需要介紹下現在的整個框架和人們針對現狀一個通用認識。
B、要帶著問題去讀書。主要針對知識性和工具性的書來講,如果你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一個具體的問題,這樣帶著整個問題就需求答案,就類似當年我們剛學會查字典是一個道理,針對性強,解決問題之后得到滿足心理更強。說相聲還得抖個包袱呢,是不是?
C、讀書需要和人討論。如果只是一個人讀書,讀完之后感覺自己是理解了,但是人是有一個心理暗示:就是惰性原則,以為你自己懂了,如果現在有個沒時間的人,讓你去給他講一遍,這樣人家算是帶著問題來聽書,現實情況是你有90%的可能會被人問的張口結舌,估計還得重讀。另外一個場景,就是我們當年上學的時候,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討論平臺,大家水平差不多,遇到問題及時就溝通,互相學習,這樣你學到知識就能記憶一輩子。
讀書之三不要:
A、不要帶著包袱去讀書。其實就是說不要覺得你讀過幾本書,你就尾巴翹到天上去了,一個人是不是人才,不是自己說了算的,他在社會中的綜合價值已經體現了是不是人才這個定義了。不要總覺得讀過幾本書,你就是人才,就被埋沒了。
B、不要玩物喪志。這個觀點說實話,我不是太贊同,主要意思是不要太執著于書的形態(是否是紙質的,電子書也能看),這個東西我覺得主要看個人的習慣,現在人們獲取知識來源這么多渠道,其實就是個人習慣。
C、不要只知讀書,不知現實。個人認為這個觀點比較重要,其實說出了社會中很多“書呆子”類的,只具備書本知識,但是脫離社會現實,辦理實際事務時比較低能,還會影響他自己對社會形成一個扭曲的認識。在一些比較抽象的領域,比如圍棋、數學、計算機類的,可能會容易出現天才,可能十幾歲就成功了,但是不會有十幾歲的法官和人事經理(這些需要社會經驗積累)。
經濟學讀書筆記7
這本書是關于城市經濟學的一部著作,城市經濟學屬于地理學與經濟學的交叉學科,探討家庭效用最大化的區位決策和企業利潤最大化問題,并描述這些決策如何促使不同城市規模與城市形態的形成。什么是城市經濟學?城市經濟學屬于地理學和經濟學的交叉學科。經濟學研究在資源稀缺背景下人們的決策問題。家庭制定效用最大化決策,而廠商制定利潤最大化決策。地理學是研究事物如何在空間上配置的學科,并回答人類活動的起源地問題。城市經濟學將地理學和經濟學融合為一體,研究家庭效用最大化和廠商利潤最大化下的位置或區位選擇。城市經濟學還可以用于甄別無效率的區位選擇,對可供選擇的公共政策進行檢驗,以便作出有助于提高效率的決策。
這本書共分為6個部分:在第1篇,它解釋了城市為什么會存在及導致城市增長與衰退的原因。第2篇主要講述土地租金和土地利用模式以及政府在決定土地利用模式中的角色。第3篇探討城市交通體系,包括分析公共交通體系的定價與設計、小汽車使用所產生的外部性問題(擁擠、環境破壞、碰撞)。第4篇利用一個理性模型探討城市犯罪的起因和空間影響。第5篇解釋了住宅市場的特性,檢驗了政府住宅政策的'影響。最后一部分解釋了地方政府分割體系的理論基礎,并探討了地方政府對政府間補貼的反應及納稅人對地方稅的反應。
書的內容比較淺,相當于專業入門教程,是為本科學城市經濟學和城市事務課程的學生所設計的。書中所使用的經濟學概念可以通過書后面提供的一個附錄(“微觀經濟學工具”)來理解,那里面包括了所有關鍵的概念。 因此對我們而言,閱讀并不是很困難,這本書研究城市和城市問題,這些問題在現代社會都是很熱門的話題嗎,因此這個研究本身也就很有社會價值,對我們這些心系社會,想要研究,解決城市存在的問題,推動社會前進的學生而言,就更是這樣。我們對城市有種復雜的感情。從正面來看,城市推動了創新、生產和貿易的發展,因而也提高了我們的生活水平;從負面來看,城市存在著諸如噪音、污染、擁擠等問題。我們將在本書第一部分看到,廠商和居民之所以選址于城市,是因為城市內部集聚所產生的外部性可以抵消這些城市問題所帶來的額外成本。而書的后半部分主題是制定解決擁擠、污染和犯罪等城市問題的政策可以增強城市活力,推動城市發展。有些觀點有的和我平時的感覺很不同,但是看過作者的分析后,我的觀念并不那么確定了,總而言之,這是本很有價值的書。
經濟學讀書筆記8
《牛奶可樂經濟學》很簡單,聞其名就可以知道這是一本與經濟學有關的書籍,但大多數的人聽到“經濟學”這個詞時,往往會感到頭疼。而當你讀了《牛奶可樂經濟學》這本書時,你就會以一種全新的視角理解“經濟學”,也會改變經濟學在你心里的那個枯燥乏味的印象。
《牛奶可樂經濟學》的作者羅伯特·弗蘭克教授是美國康奈爾大學管理學院的教授。弗蘭克教授喜歡在自己的課堂上給學生布置“博物經濟學作業”,羅伯特·弗蘭克教授會在書中舉出很多千奇百怪的例子,讓學生寫小論文,提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問題,并以經濟學的視角做出回答。教授的這些基本原理簡單而又生動,很容易被人理解。經過幾年的積累,這些問題被收集成冊,就成為此書的藍本。
在本書的各個章節中,作者通過一系列通俗易懂的例子,向我們講述了生活中的經濟學。例如在作者講述產品設計中的經濟學時,讓我懂得了產品設計既要包含最符合消費者心意的功能,又要滿足賣方保持低價、便于競爭的需求,產品設計要實現二者的平衡。產品設計的功能要符合成本效益的原則。還有作者講述的供求關系實踐原則也讓我尤為深刻。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舉出了一個“為什么很多酒吧喝水要錢,卻又提供免費的花生米?”這個例子很真實,免費花生米可以隨意索要,而花生和酒是互補品,酒客花生吃的越多,從而點的酒就越多,因此,酒就可以給商家帶來相對可觀的利潤率。
而水和酒又互為替代品,既然酒客吃花生米對水和酒有需求量,而酒吧買的水的價格相對較高,那酒客們為什么不買酒呢?這樣何樂而不為呢?這些例子讓我理解到了市場中的不少重要模式。通過這些例子,我理解了“一價格定律”,也告訴我任何試圖利用富人愿意多花錢的想法的供應商,都會給競爭對手創造出直接的獲利機會。書中生動鮮明的'例子數不勝數,通過這些例子,改變了我之前那個以數學為核心的硬學科“經濟學”的觀點,讓我知道了經濟學應該是一門根植于經驗和觀察的社會科學。《牛奶可樂經濟學》把經濟學從數學中解脫出來,并為其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生根發芽提供了無限能量。因此,如果我們也能在生活中多提幾個“為什么”,我們也會從中收益很多噠。
用經濟學家的眼光看待生活,讓每個人都成為經濟學家。
根據具體事例理解這些原理,誰都能毫不費力地掌握它。他提取日常生活經驗中一百多個事例,教會了我們用經濟學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工作,并在不同環境下巧妙地應用經濟學原理,與此同時,體驗到作為“經濟學家”的美妙之處。
弗蘭克的書告訴我們,多多觀察生活,就會發現有趣的東西,而且經濟學基礎概念會給這些行為和事件以合理的解釋。這是學習經濟學的好方法,適用于我們所有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索洛。
經濟學讀書筆記9
從前有一個與世隔絕的小島。假設一個島上有1000口人,人與人之間交換物品過活,但有時候你手里用來交換的東西不一定就是對方想要的,怎么辦?于是人們就用都喜歡的金銀作為交換的東西,于是交換方便了。但金銀要磨損,攜帶也不方便,當交換活動頻繁時,發現這個東西太繁瑣,限制了交換活動,于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想了一個辦法,就是由島上的管理者發行一種符號,用它來代替金銀,于是鈔票出現了。
剛開始這種鈔票可以隨時得兌換金銀。大家都很放心,因為鈔票就是金銀。可是島上金銀的產量太小,當人們的交換活動更加頻繁時,鈔票不夠用了,只能暫停交換。暫停交換的后果就是大家不生產別人想要的東西了,因為雖然別人用,但交換不出去,套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經濟發展減速了。
于是大家想了一個辦法,成立一家錢莊,這個錢莊是大家的,由錢莊來發行鈔票,印出的鈔票借給想用錢的人,然后這個人有錢了再還給錢莊。于是銀行就出現了。
銀行的出現,能保證交換活動更持續的進行,大家都拼命的生產,島上的東西越來越多,銀行根據產品的生產數量,不停的印制鈔票,以保證交換能更深入的進行。
后來人們的`交換活動更頻繁了,一家錢莊太少了,于是出現了很多錢莊,總要有個管錢莊的吧,于是指定一家錢莊管理其他錢莊,并且鈔票只能由這家錢莊印刷,然后通過其他錢莊借給用錢的人,中央銀行就這么也出現了。
有一天島上的人發明了船,于是就到處劃船跑,發現了另一個島嶼,那上面也有人,也有鈔票,也像自己島上這么活動。但自己島上生產的東西多,那個島上生產的東西少,1元錢在自己的島上能買1斤大米,那個島上的一元錢只能買半斤大米,于是另外島上的錢來這個島上買東西時只能2元換1元才行。于是匯率出現了。算好匯率后,他們開始互相買賣東西到對方島上,這就是對外貿易。對外貿易豐富了人們的生活生產需要,使交換活動到了一個空前的高潮。
由于島上生產的產品太多了,以至于沒法準確估計到底該發行多少鈔票,發行多了的時候,因為沒有那么多產品可買,產品就開始漲價,發行少了呢就開始降價,為了保證價格穩定,央行要求各錢莊要把一部分錢放在央行里面用來調節產品的價格,根據價格情況多放和少放。這就是存款準備金率。
可是有一部分聰明人開始怎么才能把錢弄到自己手上,他在海邊撿了一顆石子,說這個石子值100萬快錢,把它賣給了一個人,這個人覺得整個島上的錢加一起也沒有100萬啊,怎么辦,于是向錢莊借,錢莊也沒有這么多錢,于是把印鈔機打開,印了這100萬,借給了他買了這個石子。
然后這個人開始賣這個石子,100萬賣給了第二個人,由于第一個賣石子的人把錢花了,所以島上的錢多了,所以這一百萬可以籌集到,多買些產品就有了。但當把這個石子以200萬轉讓的時候,錢莊只能又印了100萬鈔票,就這樣鈔票越印越多,可是當這個石子不停的流動轉讓時,大家并不覺得島上的錢多,產品價格還是原來的那樣。可是當這個石子不流通或流通的慢時,大家覺得錢多了,可是如果當持有石子的人把它扔到大海里,那就等于島上憑空多出N多個100 萬來,怎么辦,央行最害怕的就是這顆石子沒了。它沒了島上產品的價格就會飛漲,就會通貨膨脹。那么持有石子的人就綁定了島上的經濟。
經濟學讀書筆記10
1 、我們需要的各種好東西,大部分是由契約、由交換、由購買得到的。同樣,原來被分工引起的,亦是這種互相交換的傾向。 人們天資稟賦的差異,實際并不如我們所想象的那么大。
2、 分工之起,由于交換力、分工的范圍,亦往往受限制于交換的范圍,換言之,常為市場范圍所局限。市場過小難與人以終生專務一業的刺激。因為在這種狀態下,他不能用自己消費不了的自己勞動的剩余生產物,隨意換得自己需要別人勞動的剩余生產物。
3 、分工的局面,一經完全確立,一己勞動的生產物只能滿足自身欲望的極小部分。他有大部分的欲望須用自己消費不了的剩余勞動生產物,交換自己所需要的別人勞動所生產的剩余物品來滿足。于是,一切人都要依賴交換而生活,或者說,在相當限度內,一切人都成了商人,同時,社會本身亦就成了所謂商業社會。
4、真實價格與名義價格的區別,在訂定永續地租或訂結長期租地合約時還有人用到;但在日常生活比較普通的'買賣關系上,卻很少有人用到。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一切物品的真實價格與名義價格,是正相關比例的。
5 、也許有人說,資本的利潤,不外是特種勞動得的報酬 。換言之,不外是監督指揮的報酬,不外是工資的別名。但工資和利潤截然不同,它們受著兩個完全不同的原則支配。而且這種所謂勞動的報酬,毫無關于其勞動數量難度與技巧,那完全受支配于所投下的資本價值,利潤的多少與資本的大小,恰成比例。
6、 商品的市場價格實際上受支配于這商品的供求比例。市場上有多少存貨呢?愿支付商品自然價格者,換言之,愿支付商品上市所必須支給的地租、勞動、利潤之全價值者,又需要多少這種貨物呢?愿支付商品自然價格的人,可稱為有效需要者;他們的需要,可以稱為有效需要。
7、 勞動生產物構成勞動的自然報仇或自然工資。但在普通的爭議情形下,要預知當事雙方,誰占有利地位, 誰能使對方屈服于自己提出的條件,絕非難事。
8 、大多數的人,對于自己的才能,往往過于自負。這是歷來哲學家。道德家所指稱的人類通病。但世人對于自己的幸運,往往發生不合理的妄想,卻不大為識者所注意。實際上,對于幸運發生妄想的人,比較對于才能過于自負的人,恐怕還更多數。身體精神還相當健旺的人,對自己的幸運總不免抱有幾分自信。他們把利得的機會,評價過高;同時又把損失的機會,評價過低。至少,一個人在身體精神相當健旺的狀態下,絕不會把損失的機會,過于重視。
經濟學讀書筆記11
曼昆教授在《經濟學原理》的第一章,即開宗明義的提出經濟學的十大原理。這十大原理涵蓋經濟學的各個方面,從人們如何做出決策,到人們如何進行貿易,直至整個經濟如何運行,層層推進,構成了經濟學的整體。
原理一云:人們面臨權衡取舍;原理二云: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所放棄的東西,簡言之就是機會成本。原理一和二是相關的,舉例來說,甲有5K人民幣,他可以選擇買一臺筆記本電腦或者外出旅游(當然他可能還有其它的選擇,比如買股票),那么這個時候他就面臨取舍。這種取舍我們幾乎天天面對,今天中午吃午飯還是面條?天冷了,用取暖器還是開空調?買國產車還是買進口車?一個國家也類似如一個人,也需要做出取舍:該發展重工業還是輕工業?側重發展國防還是民用工業?是進口核電設備還是自主研發?所謂機會成本,就是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必須放棄的東西。如上例中甲選擇買筆記本電腦,那么他的機會成本就是放棄外出旅游(當然,其它的選擇也是他的幾乎成本)。也就是說甲決定花5K買一臺筆記本電腦,他就不能再用這5K作其它的花費。
機會成本是極其重要的,考慮兩個人A和B,他們開個雜貨店,假設每天均能盈利200元。而A又是個程序設計人員,他如果在某公司上班,每天可以賺250元,那么他開雜貨店的機會成本是較大的;而B是個卡車司機,如果他開車,每天可掙120元,他的機會成本要小。自然,A會關閉雜貨店而B會選擇繼續經營,這也解釋了我們這個社會的職業多樣性以及人們的選擇的差異。
原理三:理性人考慮邊際量。經濟學里通常假設人是理性的,所謂理性人就是在機會成本既定的條件下,人們會系統而有目的做可以達到其目的最好的事。在上列子中,同樣是一天時間,A會選擇做程序員工作,B會選擇開雜貨店,他們都是理性人。所謂邊際量,簡單舉例說,買9雙襪子花費18元,如果再買一雙,那就再加2元,那么多買一雙襪子就得多花費2元,那么這最后2元就是增加的這雙襪子的邊際價格。邊際量是經濟學中十分重要的一個概念,可以解釋喜歡喝可樂的人為什么不會把所有的錢都用來買可樂,可以解釋一個工廠不可能無限大。那么所謂的理性人考慮邊際量就很好解釋了,一個喜歡喝可樂的人,他花3元買一瓶可樂所得到的滿足感是巨大的,但是再花3元買一瓶可樂所得到的滿足感可能會降低,顯然繼續買的話,他的滿足感繼續下降甚至會到反感可樂的地步。也就說,每多買一瓶,可樂的價格不變,但是他的邊際滿足感是下降的。
原理三是很具有實用性。假設你回家坐汽車正常的`車票是50元,但是在汽車即將啟動時如果還有3個空位的話,最后上的一個人可以花40元坐車。因為最后一個人上車對汽車所有者的邊際成本是很小的,也就說帶上這個人的成本是很小的,但是邊際收益卻比較大(也就是相對不帶這個人,額外賺取了40元)。但是如果有10個人想坐這個車的話,司機可能就需要重新考慮了,他必須考慮其所得和所失,如超載所帶來的安全問題,前面買票的顧客的不滿而導致的投訴等等。
原理四: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所謂激勵,就是某種刺激,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一旦外界有激勵存在,人們就會做出反應。這方面的例子不勝枚舉。超市對商品打折,人們會爭先恐后的去買。汽油漲價,更多的人會選擇不開車或者購買小排量的車,汽車公司會研發節能汽車,而石油公司會選擇提高產量。經濟學家甚至宣稱,人們對激勵做出反應,而所有經濟學內容就是對此的解釋。
經濟學讀書筆記12
社會生產力的巨大發展,最終會使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成為一個自然的歷史過程。但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同當代資本主義制度的關系而言,我們既要清醒地認識到兩種意識形態、兩種社會制度長期對抗的客觀必然性,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它們之間暫時的、有條件的同一性。它們之間存在著平等競爭、互相借鑒、長期共存的歷史機遇。一個社會形態能夠長期穩定并不斷發展,其中必然有符合自身發生、發展的客觀規律在起作用。馬克思主義認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一構成社會的生產方式,決定著社會發展。有什么樣的生產方式,就有什么樣性質的社會。我國現階段實行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生產方式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占有為基礎的。建立在這一基礎上的社會既區別于資本主義社會,又不同于共產主義社會,這就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歷史演進的特殊性決定了中國共產黨要領導一個嶄新的社會制度,去完成在西方國家由資本主義制度完成的歷史任務。這就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但這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需要我們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奮斗”。這段話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小—平同志說的。
人類社會發展的總趨勢只能是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但這種代替必須體現在社會制度上,而社會制度的.變革又依賴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都是人類進步的社會歷史產物。它們的性質根本對立,但在當代同處于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第二大形態,具有共同的“社會存在”——“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當人類進入20世紀以后,社會主義的價轉載自百分網,請保留此標記值觀終于獲得了自己的制度載體——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需要經過一個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用來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不斷擺脫對物的依賴性,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創造條件。而中國共產黨的國家,就稱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通過上述分析,我們能夠獲得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規律的如下感悟:
第一,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都是人類進步的社會歷史產物。它們幾乎同時產生,又同時在社會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
第二,社會主義是對資本主義的揚棄。它反對剝削,但繼承人類一切美好的價值追求:自由、民主、人權、平等。
第三,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在社會生產力相對發達的條件下,資本主義表現出存在的合理性;在社會生產力相對不發達的條件下,社會主義也表現出存在的必要性及其理想的價值。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都會共存于人類社會。它們之間既對抗又傳承。在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的矛盾運動雖然錯綜復雜,但兩者的共存占現實主導地位。它們的存在都是現實的,都有其合理因素。不論是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生產力發展水平都還遠遠沒有達到人們期望的那種高度發達的程度,貧富差別是目
前所有國家面臨的共同問題。因此,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完全戰勝資本主義還不可能上升到現實主導地位。
人類社會發展的總趨勢只能是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但是,馬克思的科學論斷也一再的被歷史的實踐所證明“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人類社會一定會實現共產主義,但是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幾代、十幾代人不懈的努力和奮斗,甚至是流血犧牲。
經濟學讀書筆記13
本書作者是美國學者阿瑟·奧沙利文,本書作為MPA系列教材之一,我認為它具有的特色及表達的思想是值得我們大學生學習的。也與我們的專業有著一定的聯系。我對本書的特點總的感受有:第一,作者將經濟學的原理和分析方法極好地運用到城市問題的探究之中。從城市的地租與土地利用等與經濟學研究對象相關度較高的問題,到城市貧困、種族隔離、教育與犯罪等社會問題,作者都從經濟學角度給予透徹的分析,既讓讀者再次體驗到經濟學的魅力,又使大家能挖掘到產生這些問題的深層經濟原因。第二,本書的研究內容突破了一般城市經濟學主要關注的城市布局與管理等城市問題的局限,不僅分析了傳統的城市問題,還探究了大部分城市問題的相關性;不僅從經濟學角度分析了政府應采取的政策,還分析了政府政策的效應;不僅分析了政策的主體效應,還預測了公共政策的空間效應。第三,本書的資料、圖片十分詳實,是一部理論性和實證性都很強的著作。第四,盡管它是一部應用經濟學方面的著作,卻十分通俗易懂,完全沒有晦澀、脫離讀者之感,閱讀它后我們會有一種經濟學就 在我們身邊,生活中充滿了經濟學的感覺。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象征,城市又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產物。社會經濟發展使城市的內涵和外延不斷擴大:城市功能由最初單一方面的交換中心發展為商業、制造業、服務業,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等多方面的中心;城市人口不斷增加、城市半徑擴大、中心點增多和擴散……,這使城市在運轉和發展過程中存在越來越多的經濟問題需要研究。城市經濟學便是運用經濟學原理和方法探究城市問題的學說,它是一門較新的應用經濟學學科,既是公共管理等管理學專業、高層次經濟學專業學生必修的課程,又是實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應該學習的理論。住房上的種族隔離對中心城市貧困問題產生的影響。還介紹了一些引起貧困的其他原因并討論了一些反貧困政策,包括福利制度最新的全面變革——這一變革要求大多數接受福利救助者去工作以換取有限的國家補助。看得出來,反映的這些問題都與我們息息相關。 本書比典型的城市經濟學教科書所覆蓋的范圍更廣,它完成一個學期的城市經濟學教學提供了多種選擇。強調城市間位置分析的課程。
本書是為大學本科城市經濟學和城市事務課的教學使用而著,同時它也可用于研究生課程,如城市規劃、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本書所使用的經濟學概念不超出典型的中級微觀經濟學所涉及的范圍,所以修過這一課程的學生能夠迅速讀通這本書。為了方便那些對微觀經濟學僅限于導論階段的學生或者僅僅對中級微觀經濟學課程所涉及概念有所了解的學生。
經濟學讀書筆記14
本書以淺顯的舉例拉近我對經濟學的一些理解,很多人覺得寫文章或者說話一定要很多“專業詞匯”(尋常人聽不懂的專業術語)才能襯托他的才能,而能去繁從簡依然是一種能力。
就像很多人搞不懂交互設計師、視覺設計師的概念,很多人都有裝修房子的經歷,我常拿此舉例,什么是交互設計師我當前認為:交互設計師如同裝修房子,給房子整體規劃布局,會事先了解該戶主角色定義(個人喜好,職業范圍,家庭人員等等,對照用戶故事),和他們的的生活使用場景,在根據戶主的使用場景來設計房子的結構,假設戶主回家時都會脫掉大衣換上舒適的家居服,而此刻我們在入戶的位置會有一個設計,能讓戶主把大衣放在入戶處,而不用脫鞋后跑去主臥換居家服(一般主臥都在屋的最深處),室內平面圖初稿出來以后和戶主一起走一遍,看是否滿足戶主的絕大部分生活使用場景。
視覺設計師便如同裝房子里的軟裝設計師,我們在入戶的.位置設計了一個地方可以讓戶主回家后換取居家服,而視覺設計師決定這里是中國風?還是法式風?或者其他。以上的解釋其實也不完全相同,但是給其他行業的人解釋的時候,相對來說他人更能理解這種概念,畢竟大多數人都會經歷裝修房子的事。
回到《牛奶可樂經濟學》讓我初略的了解自己生活的周圍也有很多抉擇其實也受著經濟學的影響,比如為什么牛奶裝在方盒子里賣,而可樂卻裝在圓瓶子里賣?為什么女模特比男模特收入高?為什么員工的工資一般是隨著工作年限增長而不是隨著工作銷量的提高而增長?為什么通常外表富有吸引力的人也更為聰明?
作為女生我有過這樣的經歷,曾經大學時期為了買一件好看的衣服,我常常坐1小時的車去成都春熙路買衣服,因為春熙路商場多、折扣多、選擇也多,但是我為此付出的代價便是花一整天的時間同時非常勞累,我為了這些折扣我便要跨過這個門檻:花費很多時間不怕麻煩的去享受折扣。
每一個社會存在的事物都受多方面的影響,比如機會成本、成本效益原則;歷史淵源、個人利益、人均收入等,從而導致不同的社會經濟形態。
經濟學讀書筆記15
翻開《西方經濟學》,翻到微觀經濟學這一章,書中詳細而全面地從經濟行為的角度介紹了微觀經濟理論,如微觀經濟學的消費者行為理論、廠商理論、要素市場理論等,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一些更新的微觀經濟理論,并應用這些理論分析說明了許多現實中的經濟現象。在描述方面,注重經濟理論和經濟現實的結合,使我們很容易就能理解經濟現實后面所隱含的經濟思想,并且又能學會用理論分析實事的方法,使我們在學習中得益良多。
通過課本的學習,我們不難發現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的區別很大。
(1)研究對象不同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單個經濟單位,如家庭、廠商等。正如美國經濟學家J·亨德遜所說“居民戶和廠商這種單個單位的最優化行為奠定了微觀經濟學的基礎”。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則是整個經濟,研究整個經濟的運行方式與規律,從總量上分析經濟問題。正如薩繆爾遜所說,宏觀經濟學是“根據產量、收入、價格水平和失業來分析整個經濟行為。
(2)解決的問題不同
微觀經濟學要解決的是資源配置問題,即生產什么、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的問題,以實現個體效益的最大化。宏觀經濟學則把資源配置作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會范圍內的資源利用問題,以實現社會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是個量分析,即研究經濟變量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則是總量分析,即對能夠反映整個經濟運行情況的經濟變量的決定、變動及其相互關系進行分析。這些總量包括兩類,一類是個量的總和,另一類是平均量。因此,宏觀經濟學又稱為“總量經濟學”。
(4)基本假設不同
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市場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認為“看不見的.手”能自由調節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宏觀經濟學則假定市場機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調節經濟,通過“看得見的手”糾正市場機制的缺陷。
(5)中心理論和基本內容當然也不同
微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還包括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理論、分配理論、一般均衡理論、市場理論、產權理論、福利經濟學、管理理論等。宏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則是國民收入決定理論,還包括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與經濟增長理論、開放經濟理論等。
總而言之,但就我所學的信息管理專業來看,本專業主要培養學生具備現代管理學理論基礎、計算機科學技術知識及應用能力,掌握系統思想和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與能力。而我們也主要學習經濟、管理、數量分析方法、信息資源管理、等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經濟學成了我們學習科目中的一大重點。只有學習好經濟學知識,包括今天我所學習的微觀經濟學,懂得用經濟學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才算得上一個合格的管理學學生,因此,微觀經濟學實際上就是一個基礎,一個基石,一個讓我走得更遠,看得更遠的鋪墊。
【經濟學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讀書筆記09-13
牛奶可樂經濟學讀書筆記(通用23篇)01-01
牛奶可樂經濟學讀書筆記(通用14篇)01-07
經濟學04-29
經濟學書目05-01
理論經濟學05-01
經濟學專業04-30
行為經濟學_03-13
經濟學的回顧04-30
湖北經濟學院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