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流行病學調查報告

時間:2024-09-23 10:20:31 調查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流行病學調查報告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接觸并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流行病學調查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流行病學調查報告

流行病學調查報告1

  前言:近年來,我國不少藥品開發廠商越來越看好糖尿病用藥市場,20xx年我國居民用于糖尿病治療保健的費用總額高達43億元人民幣,其中中成藥11億元、化學藥23億元,保健品9億元。究其原因,主要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齡化社會的提前到來,糖尿病人越來越多,而且糖尿病具有治愈難、費用高的特點,素有“富貴病”之稱。本文搜集了近二十年來國內外有關糖尿病的流行病學研究資料,加以匯總整理,希望對藥品經營企業的科研開發和市場推廣有所裨益。

  第一部分:疾病概況

  一、糖尿病概述:

  1、糖尿病是一組病因和發病機理尚未完全闡明的內分泌-代謝疾病,以高血糖為其共同標志。因胰島素絕對或相對分泌不足所造成的糖、蛋白質、脂肪和繼發的水、電解質代謝紊亂。

  2、它可以涉及全身各個系統,甚至誘發許多致命性并發癥,嚴重影響人的勞動能力,并威脅人的生命安全。

  3、隨著世界人口的老齡化,糖尿病已成為一種常見病、多發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

  4、防治糖尿病已成為臨床上重要的、緊迫的醫療保健問題之一,日益為人們所重視。

  二、糖尿病的幾種類型

  1)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I型糖尿病 IDDM)

  2)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I型糖尿病 NIDDM)

  3)營養不良型糖尿病

  4)其它類型糖尿病。

  其中II型糖尿病患者占糖尿病總患病人數的95%,本文中除特殊注明之外,均指II型糖尿病。

  此外,據多種流行病學調查表明,我國糖耐者降低者(IGT)數量遠遠大于糖尿病患者數量,這個龐大的糖尿病后備軍,會進一步發展成為真正的糖尿病患者。

  三、糖尿病癥狀

  1、血糖值和尿糖值均高于正常人

  2、典型的“三多一少癥狀”

  1)多尿:日小便次數明顯增多

  2)多飲:日飲水量超5鎊(1壺半)

  3)多食:沒有出現“三十三,大轉彎”,反而食量超常增長

  4)消瘦:體力不支、體重下降(較以往)

  此外,糖尿病患者常發生餐前低血糖現象,在飲食上表現出“上管不了下頓”。但相當一部分甚至多數病人并非具有全部上述癥狀,而是僅表現出某一種癥狀,甚至平時一無所知,直到全面體查時才被發現。

  3、嚴重的并發癥

  1)感染合并癥:以皮膚感染常見,瘡疥易生難愈等。該并發癥發病率沒有明確的統計,但據我國某糖尿病專家介紹,糖尿病患者同時發生此癥的比率不低于20%。

  2)視網膜病變:導致失明的概率比正常人高10倍,我國糖尿病患者并發視網膜病變的比率高達47%(國際平均水平為45%),是各種并發癥之首。

  3)高血壓:我國糖尿病患者并發高血壓的比率高達43%(國際平均水平為35%),是糖尿病患者第二大并發癥

  4)腎臟病變:糖尿病會誘發腎小球微血管病變、腎動脈硬化和反復或慢性腎炎等腎臟病變,我國糖尿病患者并發腎臟病變的比率為41。9%(國際平均水平為31%),是糖尿病患者的第三大并發癥。

  5)冠心。翰簧俟谛牟』颊叩闹虏≡獌雌鋵嵕褪翘悄虿。覈25%左右的糖尿病患者(國際水平為27%)同時患有冠心病。

  6)下肢血管病變:糖尿病患者還可誘發下肢血管病變,8.1%的糖尿病患者同時患有下肢血管病變(國際水平為5.6%)。

  7)腦血管病變:腦血管病變也是糖尿病患者應該注意的問題,據統計,7%的糖尿病患者同時患有腦血管病變(國際平均水平更高,為11%)。

  以上情況表明,我國目前糖尿病常見并發癥的患病率已處于國外報道的中上水平,這些并發癥已成為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四、糖尿病發病的基本特征

  1、糖尿病危害極大,需終身服藥,費用高昂,確診患者十分重視

  2、患病率和病人數量增長特別快:由79年不足1%增至目前的3.2%,由當時的700萬人增至目前的3000萬人,年增100萬人以上

  3、II型糖尿病占95%以上,增長部分也主要是指II型

  4、發病年齡趨向年輕化

  5、糖耐量低者(IGT)患病率高于糖尿病本身,是糖尿病的后備軍,但90%的人對此一無所知,正在一步步付出代價

  6、增長最快的是從窮到富發展較快地區(如北京郊縣高于市區)

  五、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的原因

  1、 節約基因在作怪:據權威糖尿病專家介紹,長期貧困的人節約基因發達,以抵御饑餓的.發生,一旦生活條件改善,攝入能量充足而節約基因不能及時退化,使得能量過多節余在體內而致糖代謝失調(詳見向紅丁教授“糖尿病五套馬車”講義)。我國長期以來人口多,底子薄,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節約基因”相對發達,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特別是90年代以來,經濟發展太快,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激劇提高,而文化、保健等素質又不能相應提高,導致糖尿病患病率越來越高,特別是有糖尿病家族史者,DM和IGT患病率(7.74%和6.47%)顯著高于無糖尿病家族史者(3.21%和4.42%);

  2、 老年人增加:糖尿病以老年人為主要患病人群,我國人口平均年齡由建國時平均40歲增至目前的70歲,提前進入了老年社會,60歲以上人群已經占到總人口的10%左右,這是我國糖尿病總患病率不斷增高的重要因素。

  3、 檢查手段提高:隨著我國醫療保健、疾病檢查技術的提高和普及,目前“只有想不到的糖尿病,沒有查不出糖尿病”。

  4、 人們的運動量越來越少而進食越來越豐富:

  1) 大量文獻報道,糖尿病的發生與體力活動大小有關,加強體育鍛煉是預防糖尿病的重要干預措施之一;

  2)肥胖是糖尿病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DM和IGT患病率隨著體質指數增加而上升(見下表),超重者DM患病率危險是正常人的2.36倍,而肥胖者患病率危險則是正常人的3.43倍。此外,調查還發現,糖尿病患者(DM)腰臀比平均為0.90,糖耐量低者(IGT)腰臀比平均為0.86,正常人平均為0.83。

  第二部分 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

  一、糖尿病已成為全球關注的健康問題

  1、全球糖尿病患者總量已超過1億人。據世界衛生組織有關資料研究表明,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糖尿病患者總量在3000萬人左右,至九十年代中期十年間,增長4倍,達到1.2億人,預計到20xx年全球糖尿病患者總量將再翻一番,達到2.4億人,年平均增長率10%左右。對于眾多的藥品生產企業而言,早日攻克糖尿病,不僅是其所負社會責任之所趨,也是其獲得巨額經濟效益之所需。

  2、中國是當今世紀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國家之一。印度、中國、美國是當今世界糖尿病患者最多的三個國家,20xx年的糖尿病患者總量分別是3600萬人、3000萬人、1700萬人,預計20xx年這三個國家仍將是世界范圍內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國家。主要原因一是因為人口多、基數大,二是因為糖尿病發病率高。這三個國家也是目前全球范圍內各類糖尿病研究機構最多、水平最高的地區。

  二、最近十年,是中國居民糖尿病患者數量增長最快的十年。

  中國居民的糖尿病患病率已達2.4%,總量已達3100萬人。我國改革開放剛剛開始的1978年我國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僅為0.6%左右,之后十年時間,患病率一直處于緩慢增長階段,至1990年已達到1.2%,即每百人中有一名糖尿病患者,全國糖尿病患者總量已達1440萬人;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進入快速增長時期,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也處于激劇上升階段,1995年達到1.5%,至20xx年總患病率已達到2.4%,全國糖尿病患者總量已達近3100萬人。其中20歲至74歲居民的糖尿病患病率已達到3.21%,比1990年翻了一番還要高,年增長率高10%以上,平均每年凈增加150萬人以上。

  三、中國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的各種差異特征。

  1、地域差異。

  1)從地域分布看,我國糖尿病患病率基本上呈“北高南低、東高西低”的分布特征。從南北地域差異來看,東北地區患病率較高,吉林省達到了4.5%,遠高于全國3.21%的平均水平,自東北向南部區域,患病率逐漸降低,河北山東河南等中原省份基本代表了全國糖尿病患病率的平均水平,中南地區特別是經濟不太發達的省份,糖尿病患病率明顯較低,處于2.5%以下水平;從東西部地區差異來看,東部沿海地區高于內地,特別是江浙滬一帶,糖尿病患病率平均達到4%,而兩湖江西等地的患病率均在2.2%左右,這與我國目前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呈相同分布狀態,體現了糖尿病患病率與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緊密相關;除區域性差異外,我國糖尿病患病率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全國或區域性***經濟中心地區患病率明顯高于一般地區,北京最高,達5.3%,其次為上海,達4。6%,天津、廣東、重慶則高達3.7%左右,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而新疆、西藏等西部內地是糖尿病患病率最低的地區,在1.5%以下。

  2)從各省居民糖尿病患者總量來看,人口大省,往往也是糖尿病大省。河南、江蘇、山東、四川、廣東是我糖尿病患者總量超過150萬人的省份。相比之下,患病率較高的東北地區 和***經濟中心地區總量并非最高,表明各地區之間糖尿病患病率并不存在懸殊的差別,體現了糖尿病已經不是某一個地區的專利,而日益成為一種普遍的常見的疾病,應引起人們普遍的廣泛的關注,但從市場集中化的角度考慮,患病率高的省份仍將是藥品企業的進攻目標。

  2、城鄉差別。從前面有關糖尿病發病率的區域性差異特性分析,可以發現經濟發展水平與糖尿病發病率具有基本類似的分布狀態,但并不能說明兩者之間存在必然的相關關系。而國家衛生部于1998年舉行的一次中國居民衛生狀況調查結果顯示,糖尿病患病率的高低與經濟發展水平呈明顯的正相關關系:城市高于縣鎮、縣鎮高于縣鄉、富裕地區高于貧困地區。省會以上城市最高,達4.8%,其次為中小城市和富裕縣鎮,平均為3.3%,代表了全國平均水平,而貧困小城鎮、富?h鄉、貧困縣鄉,均低于2.8%的發病率。因此,富?h鎮以上城市,發病率高而且人群集中,是藥品推廣廠商的必選市場,而廣大縣鄉,特別是貧困農村,糖尿病患病率較低且人群分散,屬不集中市場,不易占領。

  3、性別差異。由于男性與女性在藥品消費中表現出來的購買習慣、消費心理有很大差別,企業在市場細分過程中,往往會將目標人群的性別作為重要的細分標準。但近年來多數地區性流行病學調查報道顯示,男女兩性患病率無顯著差異,患病率之比接近1:1。這表明,藥品企業在開發糖尿病治療藥物市場時,不應重此薄彼,將男女性別作為市場輕重的劃分標準,特別是廣告及終端促銷策略的制定,要兼而顧之。

  4、年齡差異。衛生部一項20-70歲年齡居民糖尿病流行病學專項調查結果表明,年齡越高,患病率越高,60歲以上人群的患病率最高,達到11%以上,50至60歲人群患病率達到6.8%,平均每10個老年人中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體現了該類藥品市場以老年人為主體的不可替代性;40歲至50歲人群平均患病率為3.1%,相當于各年齡組的平均水平,也說明當前中年人群日益成為糖尿病的一大群體;準糖尿病患者—糖耐量低患者(IGT)的患病率與糖尿。―M)患病率在年齡分布上基本相同,也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而且IGT的患病率要明顯高于同年齡段的DM患病率,說明我國糖尿病患者群體的儲備軍相當龐大,甚至遠大于糖尿病患者群的本身。

  用同年齡段的DM患病率與IGT患病率相除,得IGT:DM的比值,代表該年齡段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增長系數的大小,得到的結果令人驚訝:該比值隨年齡組的降低而增高,這表明我國糖尿病患者年輕化傾向在逐漸加劇。20-30歲組的DM患病率為0.6%,IGT患病率則高達2%,遠高于DM本身患病率,IGT/DM值為3.5;50-60歲組的DM患病率與IGT患病率分別為7.04%和7.84%,兩者相差不大,IGT/DM值為1.1,遠遠低于20-30歲年齡段的IGT/DM值,這說明20歲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的今后的增長率要遠高于50-60歲人群。

  5、文化程度差異。1999年我國中原晉冀魯豫四省區一項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不考慮年齡差別,隨機抽取的居民樣本中,文化水平的高低與糖尿病患病率有明顯的負相關關系,即,文化程度越高,患病率越低,文盲居民的患病率最高,達5.94%,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居民患病率則為2.7%。但調整年齡差別因素后,初中文化程度居民患病率最高,達3.78%,而且各組糖尿病患病率相差不大,最低為大學以上程度3.18%,這個結果符合我國當代老年人群文化水平較低的基本國情。這表明,文化程度低者在飲食、運動、保健知識等方面的不足在一定程度會增加糖尿病患病風險,但年齡因素仍然是糖尿病患病危險的最關健因素。

  6、職業差異。調查表明,我國居民中,家庭婦女糖尿病人最多,患病率為6.77%,其次為行政干部和個體戶、工商人員,患病率分別為3.54%和2.97%,而科、醫、教人士患病率并不高,與工人、農民相差不大,患病率在2.5%左右。

  四、我國糖尿病患者死亡情況調查

  女性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明顯高于男性。從近十年來的調查統計,糖尿病患病率高低無明顯性別差異,但無論城鄉患者,女性死亡率明顯高于男性,20xx年,我國城市居民糖尿病死亡率男女性別比為1:1.6,農村居民糖尿病死亡率男女性別比為1:1.7。

  五、我國糖尿病患者診療情況

  1、 診斷及治療情況。1999年廣東地區一項調查表明,70%的糖尿病是在專項調查中首次發現。即我國糖尿病患者只有30%的人得到診斷, 3000萬例糖尿病患者中,只有不足1000萬人進行了確診,而另有20xx萬實際已經被糖尿病纏身的人卻不自知或沒有被發現,而且據專家估計,在確診的糖尿病患者中只有40%左右的人,即400萬人在堅持服藥治療,每人每年平均可花費藥品費用1600元左右,由此,我國總的糖尿病用藥理論市場容量為64億元。

  2、 住院情況。我國糖尿病患者總量高達3000余萬人,但每年住院總人數卻不足30萬人,即只有1%的住院率,可見該類病人住院率不高,體現了它作為慢性病的一大治療特點。近十年來,我國城市醫院糖尿病總病例數在逐漸上升,特別是最近兩年,增長最快,1998年住院病例數13萬人,20xx年達到23萬人,表明人們越來越重視糖尿病的正規治療,專家認為,城市糖尿病人住院治療每年總費用在5000元左右,這部分病人每年可形成11.5億元人民幣的市場容量;與城市醫院相比,縣級醫院病例數明顯較少,十年來始終在2萬例至4萬例之間徘徊,據有關專家估計,農村患者住院費用與治療費用較低,每人每年不超過3000元,這部分病人每年可形成1.2億元人民幣的市場容量。

流行病學調查報告2

  一、 概述

  2014年8月3日7點25分,我中心接到縣食品藥品監督局電話報告稱:XX大酒店發生了一起疑似食品安全事故導致的腹瀉疫情。對此,縣衛計局黨委高度重視,立即部署了應急工作,指示我中心予以核實,同時于2014年8月3日8時20分組織應急專業人員趕赴現場進行調查處理。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醫生診斷結論及實驗室檢測結果,縣專家組診斷認為這起事件為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因沙門氏菌污染食物而發生感染所致。

  二、流行病學調查

  1、背景資料

  XX酒店是一家集住宿、餐飲、會議于一體的大型酒店,酒店餐廳有工作人員66人,可接待大型宴會。8月2日中午張某、李某、劉某分別在此舉行升學宴宴請客人,同時張某、李某有部分客人在此晚餐,張、李、劉三家客人共計800多人。

  2、發病情況:

  此次疫情經調查核實病例29人,其中住院病例24人,門診病例5人,男性8人,女性21人,年齡最大66歲,最小8歲,病例主要集中在40-55歲年齡組,以女性居多。

  發病時間最早為8月2日22時,最晚為8月3日19時,無后續病例發生,發病高峰為8月3日2時至8時,計有25人發病。潛伏期最短為9小時,最長為30小時,平均潛伏期為16小時。

  首發病例丁某,女,42歲,于8月2日中午在XX酒店參加劉某某的升學宴,至當日晚22時發病,癥狀為上吐下瀉,同時伴上腹部絞痛及頭暈,排泄物為黃色稀水便,8月3日16時入人民醫院內一科住院治療。

  最后一例病例白某,女,51歲,于8月2日中晚餐均在XX酒店參加張某某的升學宴,至8月3日19時發病,癥狀為上吐下瀉,同時伴臍周部絞痛及發熱(38.9℃),排泄物為黃色稀水便,8月3日20時入人民醫院內三科住院治療。

  3、病例暴露史:

  所有病例8月2日均有XX酒店進餐史,其中中餐18人,晚餐2人,中晚餐均在XX酒店進餐的9人。發病前3天無其他共同聚餐史,無其他外出史。

  4、病例臨床表現:

  病例主要癥狀為發熱、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伴頭痛、頭暈及全身無力。其中發熱8例(37.8℃-38.9℃),除1例為37.8℃外,其余均在38℃以上;嘔吐20例;腹痛26例,疼痛部位主要為上腹部19例,臍周7例,疼痛性質為絞痛14例,陣痛9例,隱痛3例;腹瀉28例,大部排泄物為黃色稀水便,有1例為黃綠色稀水便;同時伴頭痛5例,頭暈9例,全身無力4例。

  所有病例在補液、對癥支持治療及使用依替米星氯化鈉和阿莫西林維酸鉀等藥物抗菌治療后癥狀均明顯改善,住院病例治療1-3天后痊愈。

  5、共同進餐者調查:與29名病例共同進餐者總計800余名,分別為參加李某、張某、劉某三人在XX酒店升學宴的客人。經調查詢問得知,除另有少部分進餐者有輕微腹瀉自行服藥或門診治療后即好轉外,其余進餐者目前身體狀況均良好,未出現類似癥狀。

  三、實驗室檢測結果

  疾控中心檢驗室8月3日采集XX酒店留樣食品基圍蝦、魚元、肉皮凍、海帶絲、涼拌三絲、蔥煎包、醉漢香干等七個樣品及病患嘔吐物2份進行檢測,8月12日檢測結果顯示基圍蝦、肉皮凍被沙門氏菌污染,其余樣品未檢出致病菌。

  四、病因假設與驗證

  綜合以上情況所述,我們判斷此次腹瀉疫情為:沙門氏菌感染所致的食物中毒事件,原因為食用被沙門氏菌污染的食品導致感染。其理由如下:

  1、符合食物中毒的發病特征:經搜索傳染病疫報網和醫療機構腸道門診監測數據,近一個月來未發現腹瀉病例聚集性疫情;本起疫情所有患者發病前3天均無其他共同進餐史、外出史,但在發病前1 天內均在同一酒店集體進餐,共同暴露史明確;同時發病曲線顯示為一過式集中發病,對該酒店采取封存食品和停業整頓等應急措施后,僅有一例患者于3日19時發病,沒有后續病例發生。

  2、有沙門氏菌食物中毒的表現:患者進餐到發病在9-30小時左右,與沙門氏菌食物中毒發病的潛伏期(4-48小時)相符合;患者臨床以發熱、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伴為主,排泄物大多為黃色稀水便,有1例為黃綠色稀水便,與沙門氏菌食物中毒的臨床表現相符。

  3、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后,療效顯著:所有病例在抗菌治療1-3天后已痊愈。

  4、檢測出能引起與本起疫情臨床表現一致的致病原:經縣疾控中心實驗室檢測,在餐廳留樣食品基圍蝦、肉皮凍中檢出沙門氏菌。

  五、工作措施

  疫情發生后,我們迅速采取了以下措施:

  1、迅速開展現場調查。8月3日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及時趕赴現場,迅速開展流調;同時建議食品藥品監督局盡快采取措施,停止銷售和食用可疑中毒食品,防止中毒的進一步蔓延和擴大。

  2、及時救治患者?h醫院對患者進行了補液、對癥支持治療及抗生素抗菌治療,部分癥狀較重患者收治入院治療。

  3、加強腸道門診的.監測與管理。8月3日疾控中心通知要求各醫療機構認真抓好“五!贝胧骱酶篂a病人的登記、檢索,如發現新的疫情及時報告。

  4、廣泛開展夏季腸道傳染病防控知識的宣傳,提高廣大市民的自我防護意識。

  六、工作建議

  為防止食物中毒事件再次發生,我們特提出以下建議:

  1、建議食品藥品監督局對涉及的可疑食品進行封存,對變質及污染食品進行銷毀或無害化處理。

流行病學調查報告3

  前言:了解此次食物中毒的原因,爆發范圍及途徑等相關方面,為合理采取有效的預防及控制措施提供重要依據。 材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1953年6月27號下午2時后,上海某中學內每小時有數名腹瀉、嘔吐患者到保健科就診,當晚十點后至28日黎明患者人數劇增,29日起病例逐漸減少,7月3號大體平息。

  [2]調查方法:對于該學校全部學生進行調查分析,以調查表的形式,采用叉生分析法。大致如下:

  [3]總罹患率:罹患率=1425/2418×100%=58.9%

  [4]三間分布:

  1、時間分布:首發病例發生于27日下午2時左右,末例病例發生于29日早晨時左右。根據患者食譜的調查,懷疑可疑餐次為6月27日的午餐,據此判斷,該事件的潛伏期為2-36小時,高峰期是進餐后約10-16小時。

  2、 地點分布:患者來自上海某中學,均在學校食堂用餐。 人群分布:患者性別男女均有,發病年齡不等(此次調查中發病與年齡、性別、班級的關系均無統計學意義)

  [5]癥狀和體征:

  病人診斷標準:(1)、學校食堂就餐史; (2)、癥狀與體癥(有發熱、腹瀉、腹痛、頭痛、嘔吐等癥狀);(3)、實驗室檢驗 [6] 食譜調查

  接受調查患者當日均有在食堂吃飯,早餐為油條,豆腐干,稀飯;中餐有茄子,小白菜,涼拌菜,榨菜湯,米飯;晚餐有茭白燒肉,咖喱洋芋,米飯,湯。

  結果

  1. 用餐地點與罹患率

  2. 用餐情況與罹患率

  3. 午餐種類與罹患率

  還應進行早晚餐的'食品與罹患率的調查,患者相關的實驗室檢查等 討論

  1、事件定義:本次事件中,發病癥狀主要為腹瀉,腹痛,嘔吐等腸道癥狀,潛伏期短,發病急,病程進展快。所有的中毒病人的臨床表現基本相似。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調查結果,本次事件所發生的病例有明顯聚集性。初步懷疑為細菌感染食物后引起的食物中毒。

  2、 可疑餐次與可疑食品分析

  通過對患者的共同進餐史分析,結合首發病例發病時間,可以初步排除27日的早餐為可疑餐次,因此引起食物中毒可疑餐次為27日的午餐。 根據食譜調查,在27日午餐食用涼拌菜的患者多數發病,不食者不發病,因此,本事件的可疑餐次為27日午餐,可疑危險因素為涼拌菜。

  3、傳播途徑分析

  根據調查,懷疑本次事件的傳播途徑可能為涼拌菜中的成分受到細菌污染后,未能消除導致學生感染致病。但其間有部分服務患者的學生有得病者,應進一步調查是否有傳染性。

  小結

  根據病人臨床表現,流行病學調查,初步判斷本起事件為6月27日午餐食用的涼拌菜受到細菌污染引起的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具體情況需要進一步調查。

【流行病學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甘德縣犬類疫病流行病學調查報告04-29

流行病學實習指導05-01

豬瘟的流行病學與流行特點04-28

當前豬病的流行病學調查與治療04-26

傳染病流行病學和防制05-01

大荔縣豬疫病流行病學調查04-29

鴕鳥新城疫病毒分子流行病學研究04-27

獸醫流行病學高級培訓班在北京舉行05-01

奶牛乳房炎流行病學調查與損失評價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