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社會調查報告
在人們素養不斷提高的今天,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寫好報告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社會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社會調查報告1
20xx年 9月 12日教育部部長周濟在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中提到:從 1999年擴招到現在 ,我國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達到了 23% ,學生人數已經是世界第一。近年來 ,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 ,大學生逃課現象有愈演愈烈之勢 ,“逃課風”一直在學生中盤旋,揮之不去,這種不良風氣在不斷的影響著其他學生觀念,直接導致了教學質量的下降,破壞了校園文化和風氣。而總理 20xx年 1月 4日在國家科教領導小組會議上的講話中更是明確提出了“要提高高等教育質量 ”、“把提高高等教育的質量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因此,研究大學生的逃課現象 ,分析大學生逃課的原因 ,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對策 ,減少逃課率 ,就顯得非常必要了。
據一項權威調查顯示,高校專業課逃課率在20% 左右,基礎課的逃課率在25%以上,至于哲學等公共課則高達50%。逃課成了“必修課”,必修課成了選修課,選修課相當于沒課——在大學校園里流行的這句話成為一些大學生的真實寫照。面對逃課一族,很多人批評大學生叛逆、自由、散漫。然而,我們也看到,在很多高校,名師的課堂總是“人滿為患”。對大學生逃課不能簡單地求全責備,相反要引起我們對高等教育的反思。大學生逃課現象應從兩方面分析:一方面是大學生自身自律能力不夠、放任自流;另一方面學校應該認真反省,課程安排得是否科學、講課內容是否陳舊。
我們背負著父母的殷切希望,歷盡千辛萬苦邁進了自己夢寐以求
的大學校園。大學是知識的殿堂,是我們偉大夢想的新起點,但是現身在大學校園里的我們卻不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而是彌漫著一種逃課的.風氣,而且這種不良風氣的擴散的范圍越來越廣,持續的時間比較長,對校園文化有很大的破壞性。
希望通過對大學生逃課問題的調查,找出大學生逃課問題的主要原因,為高校改變現有的教育模式提供幫助,加強教師、學生以及學校社會之間的共同發展,提高大學生的整體素質,融洽師生關系、改進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質量等措施,盡早解決大學生的逃課問題,提高高校的教學質量。
以問卷調查方式(包括電子稿和紙稿)為主,以口頭調查和網上查閱相關資料(包括參考文獻)為輔。
以安陽市所有在校本科大學生(包括安陽師范學院、人文管理學院、安陽工學院)為調查對象,進行抽樣調查。
本次調查的主要是大學四年的本科生,調查年級從大一到大四。共發放問卷200份,其中電子問卷100份,回收有效問卷98份,回收率達98%;紙質問卷100份,回收有效問卷100份,回收率達100%。
社會調查報告2
7月11日至7月26日,我作為校級社會實踐小分隊的一員參加了院里組織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這將近半個月的時間活動讓我覺得很累、很辛苦,但我從中鍛煉了自己,并且學到了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也通過這些天的實踐,使我對真實的社會有更深切的體會。
這次的社會實踐,讓我看到了一群孤苦無依的人,一群天真可愛又讓人憐愛的孩子,一群渴望知識、渴望關愛的孩子。這讓我深深的唾棄那些可惡的人販子,一群被利益熏心、喪失良知的'人。
“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干”。通過開展豐耕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使我逐步了解了社會,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干,并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認清了自己的位置,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對自身價值能夠進行客觀評價。這在無形中使我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增強了我努力學習的信心和毅力。社會實踐活動給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大學生們提供了廣泛接觸基層、了解基層的機會。深入基層,深入農村,能從中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也真實的理解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真正涵義。的確,感性認識到只右到實踐中去、到基層中去檢驗才知道其正確與否,同樣,只有在實踐中把個人的命運同社會、同國家的命運聯系起來,才是青年成長成才的正確之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次短暫而又充實的實踐,將對我走向社會起到了一個橋梁作用、過渡作用,將是我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經歷、一個重要步驟,對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也有著很大幫助。社會實踐告訴我,在新經濟時代大學生應當具備創新觀念和掌握成熟技術有的能力,善于經營和開拓市場,富有團隊精神等素質。要在嚴密的思辯能力和理性的思考能力,致力于探索理性、情操、才智、體質之完美,只有做到全面發展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并立于不敗之地。我們要時刻與外界社會保持同步發展做到與時俱進,不與社會脫節;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學習機會,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學習好知識、運用知識,時刻牢記,虛度年華就是作踐自己。
與此同時,多多與社會接觸是很必要的。如果我們想接受時代的挑戰受到社會的歡迎,就抓緊時間好好地充實自我。不僅要學好專業課,還要廣泛的汲取各領域的知識,努力提高綜合素質。
作為一個大學生有別于中學生就在于他更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尤其在注重素質教育的今天,社會實踐活動一直被視為高校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世紀優秀人才的重要途徑。社會實踐活動是學校教育向課堂外的一種延伸,也是推進素質教育進程的手段。
一路的艱辛與微笑,雖有所收獲,然所學是開始,新的考驗和抉擇要奮斗不息、礪前行,請不要讓我們年輕的時光留下太多遺憾!
社會調查報告3
學期結束了,中學生的暑假開始了。在我們的想象中,暑假應該是快樂和幸福的。而實際上學生們的暑假到底過得怎么樣呢?為此,我們展開了一次社會調查。
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通過對收回的問卷進行統計分析,我們發現,大部分同學在暑假中,學習的負擔并沒有減輕。54名接受調查的同學中,參加兩個以上的補習班的同學有52人,占總人數的96%;只有一名同學沒有參加補習班,僅占接受調查對象的2%。當然,許多同學是自愿參加補習班的,54名接受調查的同學中,自愿報補習班的同學有26人,占了48%;而家長報的呢?只有8人,占15%;既有自愿的,又有家長報的有20人,占37%。參加社會活動還不普遍。54名同學中有25人沒有參加任何活動,占46%,參加旅游的'同學有18人,占33%,參加夏令營的有12人,占22%。大多數同學對暑假生活能夠自己做主。接受調查的同學自己安排暑假生活的有37人,占69%;家長安排的有18人,占33%。都去上補習班了,幫家長做家務事的時間也少了,都沒有做的同學有1人,占2%;有,但只有偶爾1、2次的有33人,占61%;平均1個星期1次的有19人,占35%。同學們對這個暑假生活的評價簡直五花八門,不喜歡這個暑假的有5人,占9%,喜歡這個暑假的有22人,占41%,覺得一般的同學最多,有27人占50%。大部分的同學都想過一個輕松、快樂、自由的暑假。
專家的意見
學生的暑假生活應該怎么過比較科學?專家認為:孩子們的暑假應該以玩為主,要過得快活,但也不能天天在那兒玩。現在的孩子根本沒有自由,整天在家寫作業,玩也只能玩電腦、看電視。高樓大廈就像一個“孤寂陣”,把孩子關在里面。暑假里,不少地方舉行“夏令營”一類的活動,但是有一些父母怕孩子出去受傷,就不讓孩子去,其實這是不對的。因為學校給學生們放暑假,就是讓學生們休息休息,輕松輕松,同時也應該讓現在的孩子接受一點挫折教育,所以,應該讓孩子去參加夏令營之類的活動,去體驗大自然,讓心靈得到放飛。日本的大人一到了暑期,就會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一個荒島上去,為的是讓他們學會自立,不像小皇帝小公主似的嬌生慣養。家長們太寵孩子,以為是對孩子好,其實不然,這樣反而會給他們帶來傷害。
中學生在結束了一個學期的書本知識的學習后,他們渴望自己支配暑假時間,用自己的方式去接受來自社會各個方面,書本知識以外的各種知識。老師和家長可以適當放手讓他們去嘗試。我相信在老師、家長、學生的共同努力、配合下,我們的中學生一定會渡過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暑假。
【社會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社會的調查報告08-18
社會的調查報告12-12
社會的調查報告03-17
社會體育調查報告04-23
關于社會的調查報告01-25
社會行業調查報告11-18
社會誠信調查報告12-28
社會文明調查報告03-11
學生寒假社會調查報告 -社會調查報告04-25
社會實踐調查報告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