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調查報告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那么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年俗調查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年俗調查報告1
研究時間:
20xx年1月28日
學校:
招遠一中
班級:
A813班
活動設想及方法:
實地調查、訪問專家、查找資料撰寫者:張曉凱
綜合實踐:
中西節日習俗文化差異
一、活動背景
二、活動目的:
了解春節和圣誕節的習俗
了解春節和圣誕節的由來
了解中國文化和西方節日文化的差別
三、活動形式
1、了解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也是每一個華夏兒女最期盼的日子。了解西方文化圣誕節獨特魅力,讓學生較全面地了解與新年和圣誕節有關的知識,從形式上的過新年到走近新年、研究新年,從中西文化中尋找差異,進而了解春節和圣誕節的由來、禮節及相關習俗。
2、到超市、飾品屋、節日禮品屋等進行參觀、調查、訪問,上網查詢有關資料,培養學生收集整理資料并根據資料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能利用信息技術收集春節和圣誕節的信息。培養學生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處理、匯總和應用的能力。
4、能清晰的說出自己的研究所得和感受,能以一定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四、活動過程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聯系有關人員講授春節和圣誕節的神話起源、習俗等相關知識
2、準備一些中西方國家的春節和圣誕節的知識(來源包括圖書、網上)。
3、學生準備各種資料(包括小故事、圖片等)
4、準備好外出活動所需的一些設備,如相機等
第一階段:確定活動主題,分組制定計劃
1、通過開題課,學生討論得出研究的總課題《春節和圣誕節民俗》以及研究的3個主題:“春節和圣誕節的由來”、“春節和圣誕節的習俗”、“中西方文化差異”。
2、根據自己喜歡的主題自由組合,分配好人員,選好各個小組長。然后由組長帶領,明確活動目標、任務和要求,制定活動計劃。
第二階段:活動實施階段
1、按小組開展調查、訪問、圖片收集、查找資料;實地考察;分析調查結果并對活動所獲得的資料認真做好記錄。由各組組長負責分工完成(訪問方式有:實地訪問、電話訪問等形式,對象適度含蓋老、中、青三個年齡階段,組員根據訪問的情況做好記錄)
2、集中交流,合作探究。各小組討論在活動中的心得體會和在活動中遇到的問題等。根據活動的體驗和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吸取教訓,調整方法。
3、整理信息,形成觀點。
(一)、春節的傳說
(二)、春節習俗
(三)、圣誕節的由來
(四)、圣誕節的習俗
(五)、中西節日文化的差異
五、活動感想
通過本次活動讓更多的同學了解春節文化和圣誕節文化,領略中國和西方文化魅力,理解中西文化節日的差異,讓我們更加熱愛我們的節日,春節。節日為人們提供了一個相互溝通和理解的公共世界,傳達出這個民族某些共享的文化知識和它觀察生活、了解世界的認知方式,充分顯現著一個民族文化和價值意識的原型。 中國傳統的民族節日歷史悠久,一般來說屬于歲時節日。漢族古老的節日多是按照天地時令交會的節韻確定的,春節就是與中國二十四節氣的輪轉相聯系,它與中華民族“生生之謂易”的生命哲學相關。
圣誕節,是基督教的傳統節日,為了慶祝圣經中的耶穌基督的`降生而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在發展過程中各種文化的相互吸收和碰撞,圣誕節的宗教色彩已經不那么重了,而演變成所有人都可以考慮的喜慶狂歡性質的節日。
其實,無論中國的節日還是外國的節日,它的實質都是老百姓對幸福生活的一種期盼。中國人自發地過起了圣誕節,無非是希望自己的生活中更多一些快樂時光。從這點而言,它就有天然的合理性。更何況,圣誕節所包含的歡樂與祥和,所包含的對幸福的向往和對他人的祝福,與我們中國人春節的精神實際上一脈相承。
年俗調查報告2
我是一個地道的東北的姑娘,生活在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上十幾年,起初,對于該地區的風土人情并不在意,但是,自從在外求學才發現每個地區都有其獨特的人文風俗,特別是年俗更是差強人意,南北地區差異尤為明顯。例如南部地區的福建省,大年三十不吃餃子,初一不拜年也不走親戚,統統等到大年初二才進行。四川地區大年三十不吃餃子而是吃湯圓還有他們自制的火鍋。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正因為各地區的不同風俗文化才勾勒出了一副多姿多彩的民族畫卷。下面是關于東北地區的年俗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概況。
在東北,過年時有很多習俗,例如貼春聯,掛燈籠,吃餃子,吃團圓飯東北一帶過年流傳首先全家一起祭祖,焚香秉燭,廣陳供品,依尊卑長幼,向宗親三代神主叩首,表示辭歲。隨后,舉行家宴,長輩中坐了上首,晚輩們團團而坐,取“闔家團圓”之意。飯果必要豐盛,讓人有充實感,預示來年豐衣足食,事業旺盛。這頓飯是對年飯的首次品嘗,可以葷素一起上,通常必有紅燒肉,燉羊肉,米粉肉,紅燜肘條,元寶肉,南煎丸子,四喜丸子,雞凍兒,魚煉兒,豬肉煉兒,豆兒醬,豆腐,芥末墩兒,辣芥末,炒醬瓜兒等年禧套路菜。娛樂中佐以鮮果,糖果,干果,炒紅果,蜜餞海棠等,邊吃邊玩,盡情享受,直至“接神”。最后,全家吃一頓素餡餃子,謂之“五更餃子”、“團圓餃子”。在
百十個餃子中,只有一個放有硬幣,謂之吃到這個餃子的人主一年諸事順遂。現在東北人過年,仍然保留著許多古老的傳統習俗。 在我的家鄉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正月里禁忌剪頭發,剪頭發方娘家舅舅,意思是正月里剪頭發對自己的舅舅沒有好處。新春正月是一個喜慶的日子,有人講如果新春期間做個媒,這不喜上添喜嗎?但是在東北地區是不允許的,做媒有自我倒霉的意思,所以正月里禁止做媒。同時新正月里也不允許買鞋,買鞋與“買邪”同音也就是說把邪氣帶回家里,是不吉祥的預兆。一個正月處處暗藏著年俗“機關”稍不留意就會中招。初一至初四是禁忌亂用針線的,初五那天才可以使用,被稱作縫破,意思是把過去一年里的瑣碎和缺憾都縫補起來。在我們這的新春期間,對天氣情況也格外關注,如果初一至初六天氣都為晴,那么預示著在新的一年里六畜興旺,反之災禍不斷。就這樣的一些年俗似乎成為人們新春的希望,每天都期盼艷陽高照,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和美好的希冀。
在東北地區的正月期間飲食也有著豐富的含義,正月初三稱為莊稼會,如果這一天吃餃子,在新的一年里五谷豐登,糧食滿倉。初五被稱為元寶日,這一天吃餃子,在新的一年里會財源滾滾,興旺發達。初七被稱為“人七日”這一天吃面條預示著新的一年里大人小孩身體安康無病痛無災患。
這些在簡單不過的年俗已經潛移默化的成為了人們生活的希望。如吃帶硬幣餃子交好運,過年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俗。東
北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大年三十晚上辭舊迎新,一定要吃餃子,在眾多的餃子中只包上幾只帶有硬幣的(現在人們講究衛生,就用花生或其他果仁來代替。)誰吃到了這樣的'餃子就預示著在新的一年里會交好運,有吉祥之意。此外,東北人在初五這天一定要吃餃子,也稱“破五”,就是要把餃子咬破,寓意將不吉利的事都破壞,有趨災避邪之意。一家人吃過年夜飯后,通常還有一個習俗:吃凍梨。由于東北天氣寒冷,一些水果凍過之后,就另有一番風味。最常見的是凍梨和凍柿子。據了解,最純正的是凍秋梨。在北方有一種梨叫秋梨,這種梨剛摘下的時候又酸又澀,于是人們就把這種梨采摘下來直接放在樹下,蓋上一層樹葉,經過冰凍之后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凍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里解凍,年夜飯后吃這種梨能解酸,消除油膩,正月里不剪頭,剪頭會克死舅舅,所以東北人很忌諱這點,沒有人會在正月里剪頭,但是反之在二月二,“龍抬頭”這表示著二月初二這天人們剪頭就會很吉利,所以在這一天都會爭相剪頭,討吉利。并且,在東北,上了年紀的老人都有這樣一個說法,大年初一,初二這兩天,不掃地,就是不愿將好運氣,財氣掃走,所以只有等著到了初三才可以掃地。
除此之外,拜年是東北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愿的一種方式。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著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著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拜年一般從家里開
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后,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后,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后,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新年快樂”等吉祥話,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訪或相邀飲酒作樂。
這些簡單的年俗,在人們不知不覺的遵循它的時候,也就產生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一種向往,由此產生動力去創造生活創造幸福。此次一直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的人來講,在沒做這個調查報告之前,已經將其拋棄殆盡,因此這次調查報告也是對自身對待風俗文化態度的一種修正。同時系統的搜集了東北地區鄉村年俗的信息,把我們這樸實的年俗文化變成文字,以此來激發更多的人,去關注年俗,關注身邊的普通文化,捍衛鄉土文化,避免文化大量流失。
年俗調查報告3
調查目的:此次調查主要是為了將永壽地區農村新年習俗系統地形成文字,將其展現出來,以此來激發人們對年俗的關注,同時也為文化流失敲響警鐘。
時間:20xx年7月14日到7月27日
地點:永壽縣
調查對象:親朋、鄰里
調查方式:查閱相關書籍、走訪、請教
調查范圍:關于永壽地區各種風俗文化以及春節期間的禁忌,天氣狀況、飲食所賦予的含義。
我從小生活在永壽,一直生活在這個地區,對于該地區的風土人情已經不在意,自從在外地求學才發現每個地區都有其獨特的人文風俗,特別是年俗更是差強人意,南北地區差異尤為明顯,例如南部地區的福建省,大年三十不吃餃子,初一不拜年也不走親戚,統統等到大年初二才進行。四川地區大年三十不吃餃子而是吃湯圓還有他們自制的火鍋。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正因為各地區不同的風俗文化才構勒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民俗畫卷。下面是關于永壽地區的年俗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概況。
在我的家鄉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正月里禁忌剪頭發,剪頭發方娘家舅舅,意思是正月里剪頭發對自己的舅舅沒有好處。新春正月是一個喜慶的日子,有人講如果新春期間做個媒,這不喜上添喜嗎?但是在我們這是不允許的,做媒有自找倒霉的含義,所以正月里禁忌做
媒。同時新正月也不允許買鞋,買鞋與“買邪”同音也就是說把邪氣帶回家里,是不吉祥的預兆。一個正月處處暗藏著年俗“機關”稍不留意就會中招。初一至初四是禁忌亂用針線的,初五那天才可以使用,被稱作縫破,意思是把過去一年里的瑣碎和缺憾都縫補起來。在我們這的新春期間,對天氣狀況也格外關注,如果初一至初六天氣都為晴,那么預示著在新的一年里六畜興旺,反之災禍不斷。就這樣的一些年俗似乎已經成為人們新春的希望,每天都期盼艷陽高照,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和美好的希冀。
在永壽地區的正月期間飲食也有著豐富的含義,正月初三稱為莊稼會,如果這一天吃餃子,在新的一年里五谷豐登,糧食滿倉。初五被稱為元寶日,這一天吃餃子,在新的一年里會財源滾滾,興旺發達。初七被稱為“人七日”這一天吃面條預示新的一年里大人小孩身體安康無病痛無災患。
這些在簡單不過的年俗已經潛移默化的成為了人們生活的希望。在人們不知不覺的遵循它的時候,也就產生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一種向往,由此產生動力去創造生活創造幸福。此次調整報告文字簡短,語言平實,但對于我這個一直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的人來講,在沒做這個調查報告之前,已經將其拋棄殆盡,因此,這次調查報告也是對自身對待風俗文化態度的一種修正。同時系統的搜集了東北地區鄉村年俗的信息,把我們這樸實的年俗文化變成文字,以此來激發更多的人,去關注年俗,關注身邊的普通文化,捍衛鄉土文化,避免文化大量流失。
年俗調查報告4
渡過的一個緊張而又愉快的學期,我終于迎來的過年。過年,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了,因為過年就可以收到壓歲錢,可以穿新衣服、還可以跟我最好的朋友一起玩耍。最重要的是可以放我最喜歡的煙花!光想想可以放煙花心里都美滋滋的。
大年三十那天晚上,我們一家人坐在超級大的圓桌前吃著年夜飯、聊著天、說著話。我急匆匆的吃完飯要放煙花,可是大人們卻慢慢悠悠的吃著飯。我跑到外面一看,天空上的煙花絢麗多彩,美不勝收,這下,我更想放煙花了。我飛奔到家催著大人們趕快吃飯,可他們卻無動于衷,而我只好乖乖的等著他們吃完飯。過了一個多小時,他們終于吃完飯了。我趕快跑到屋內拿了許多煙花,比如:普天同慶銀、銀菊爭艷、天女散花、火樹銀花等等。當然我的褲袋里拿了許多小摔炮,這樣我就可以偷襲他們了,我一想到這就不禁咯咯的笑出聲。
我們先放的是“普天同慶”,爺爺把它埋在土中然后點火,只聽見“嘭、嘭、嘭”的幾聲煙花便飛到天上去了,抬頭一看頃刻間,五彩繽紛的煙花將藍色的天空裝扮的更加絢麗,一顆顆煙花像無數明亮而璀璨的流星,在天空中一閃而過,我不由的感嘆道:哇,好美。 緊接著我們又放了銀菊爭艷,這次是爸爸去。像剛才那樣,幾聲巨響后抬頭看天空更美了。當煙花在空中完全綻放的時候,真的就如同一朵銀色的菊花在空中飄舞。哈哈,該放天女散花了,我大聲的說我來!我找到沒有風的.地方,點上火。哇,煙花在空中展開了笑臉,真的就如同天女散花一般,而此時,我心里想的是:和我一般美麗啊,不配是天女散花。最后我們放了火樹銀花,這次是我們家的母老虎——我的媽媽來放。媽媽放完火樹銀花后,天空中就有許多張甜蜜的笑臉。就在大家看得津津有味的時候,我偷偷拿出了摔炮,準備下下他們,可是不料,被媽媽發現了。大家也都喵了我一眼緊接著都追著我跑,我飛速的跑著,空氣中洋溢著我們一家幸福、快樂的味道,還有那歡聲笑語。
最喜歡過年了,看煙花,仍在天空中微笑。
年俗調查報告5
一、教學目標
1.學生能體會春節期間的熱鬧氛圍,感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烈追求。
2.學生能夠知道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同時了解一些有關春節的習俗。
3.學生能初步體驗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過程。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春節的探究活動。
二、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認知程度來看,孩子們一年中最盼望的節日莫過于春節了。但他們對于與年相關的社會常識還缺乏相應的了解。
從學生的社會環境與生活基礎來看,由于春節是中國人民的傳統佳節,每到這一盛大節日來臨之際,全國各地的人們都會以自己的方式來慶祝春節,迎接新年。孩子們身處其中,樂在其中,吃年夜飯,守歲,走親訪友,收壓歲錢……種種習俗,使孩子們充分感受到了這一歡樂喜慶的節日氛圍。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充分感受春節的喜慶歡樂,了解一些有關春節的習俗,學習禮貌待人、文明進餐,并注意節日期間的安全。教學難點是在教學活動中了解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感知春節與元旦的不同,并樹立安全意識。
針對學生實際,要想突破重難點,讓學生有所感悟,教師可從查日歷入手,讓學生通過看錄像、談年夜飯等生動形式,了解與年有關的知識。結合春節燃放鞭炮、參加廟會等活動,教給學生一些安全小常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要就事論事,而是應側重在通過各種活動,引導學生了解家鄉和各地過新年的風俗,激發和培養學生對節日文化的興趣。增長學生的社會生活常識,了解民風民俗。使學生樂于參加有意義的節日活動,并能以自己的方式愛親敬長,注意節日安全。
三、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
1.教學重點:重點是感受春節的喜慶歡樂,知道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了解一些有關春節的習俗。
2.教學難點:難點是感知春節與元旦的不同,體會春節期間的熱鬧氛圍,感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烈追求。
四、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準備相關年俗飾品,制作教學課件。
2。學生準備:搜集有關春節習俗的資料。
五、教學過程
活動一 日歷上找春節
1。談話導入: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元旦是全世界人民共同慶祝的節日,我們中國還有自己傳統的,最隆重、最盛大的一個節日,你們知道是什么節日嗎?
[播放動畫:小兔貝貝迎春節。swf]
2。提問:那么今年春節是哪一天呢,你們有什么好辦法找一找嗎?
(1)查查日歷,找找今年的春節是從哪一天開始的。(教師出示當年的掛歷或臺歷。)
(2)找不同:元旦和春節在日歷中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3)小結:元旦是公歷新年的第一天,是世界各國人民共同的新年;春節是我國農歷新年的第一天,是中華民族的最隆重、最盛大的傳統節日。
[出示圖片:元旦。jpg,春節。jpg]
3.過渡: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迎接春節的到來!(出示課題:迎新春)
活動二 喜氣洋洋過春節
1。提問:同學們,人們又把過春節稱為過年,你們知道“年”的來歷嗎?誰能講一講。
2。交談:讓我們一起看看有關年的傳說吧!
[播放動畫:年的傳說。swf]
3。小結:春節是中華民族最古老、最隆重的節日。現代民間習慣上把過春節又叫做過年。
4。提問:你們喜歡過年嗎?為什么?
(板書:歡歡喜喜過春節)
全班交流。( 讓學生暢所欲言,與同學一起分享自己最高興、最難忘的過年經歷。)
5。小組交流:你們家是怎樣過春節的?請你和小組里的同學們說一說吧!
6。共同交流:
(1)提問:春節前你們家里都做了哪些準備怎么布置家里的環境的?
[出示圖片: 掃房。jpg,拆洗窗簾。jpg,采購年貨。jpg,掛中國結。jpg,剪窗花。jpg,寫對聯。jpg,準備年夜飯。jpg,貼窗花。jpg,貼“福”字。jpg,貼對聯。jpg,過年了。jpg]
小結:春節前,家家戶戶都開始打掃衛生,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買年貨,粘貼春聯、“福”字、窗花等把家里布置一新,全國各地都洋溢著歡歡喜喜、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追問:你知道為什么要貼對聯、“福”字嗎?
[出示圖片:貼對聯和福字。jpg]
追問:窗花上都有什么圖案?有什么寓意?
[出示圖片:窗花1。jpg,窗花2。jpg,窗花3。jpg,窗花4。jpg]
小結: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出大紅
的對聯、“福”字,窗花貼在門上、窗上,為節日增加了喜慶的氣氛,同時還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2)提問:你和你的家人是怎樣過春節的呢?
[出示圖片:包餃子。jpg,團圓飯。jpg,熬夜守歲。jpg,看春晚。jpg,串門拜年。jpg,壓歲錢。jpg,放鞭炮。jpg]
小結:春節來了,每家每戶歡歡喜喜過春節,吃年夜飯、放鞭炮、熬夜守歲、看春節聯歡晚會、拜年、小孩子還能收到壓歲錢,多有意思呀!
[播放視頻:春節。wmv]
7。(1)提問:在你生活的周圍還有哪些迎接新春的活動呢?全國各地的人們是怎么慶祝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播放動畫:慶春節。swf]
(2)交談:各地方各民族還有哪些慶祝形式呢?我們繼續觀看。
我們先來看一看塔子山的燈會。
[播放視頻:塔子山燈會。wmv]
成都有哪些慶祝活動,我們來看一看。
[播放視頻:成都大廟會。wmv]
彝族人民怎么慶祝春節呢?看!
[播放視頻:彝族歌舞慶春節。 wmv]
(3)提問:你看到了什么?想說些什么?(引導學生從中感受春節的喜慶。) 小結:這就是喜慶、熱鬧的春節,這就是蘊含美好祝福的春節,它是全世界中華兒女共同的節日!每當春節來臨全國各地各族人民都會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旅居海外的'華人也用自己的方式慶祝這個最隆重的節日。(板書:歡歡喜喜過春節)
8。交談: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祝福,請你跟著讀讀這首描寫春節的古詩吧!
[播放動畫:元日。swf]
9。 小結: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是農歷新年的第一天,在春節期間人們用各種形式來慶祝,對中國人民來說這是一年中過得最隆重、最喜慶的節日,它寄托著人們對未來新的希望和美好的愿望。
六、板書設計
迎新春
歡歡喜喜過春節
《歡歡喜喜過春節》(第2課時)
“年夜飯”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體會春節期間的熱鬧氛圍,感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烈追求,感受親情的溫馨和美好。
2。學生能夠了解有關年夜飯的習俗,知道用餐時的基本禮儀。
3。學生能夠從與家人準備年夜飯的活動中,學會分擔家務勞動;從與家人共進年夜飯的活動中,學習禮貌待人、文明進餐。
二、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認知程度來看,孩子們一年中最盼望的節日莫過于春節了。但他們對于與年相關的社會常識還缺乏相應的了解。
從學生的社會環境與生活基礎來看,由于春節是中國人民的傳統佳節,每到這一盛大節日來臨之際,全國各地的人們都會以自己的方式來慶祝春節,迎接新年。孩子們身處其中,樂在其中,吃年夜飯,守歲,走親訪友,收壓歲錢種種習俗,使孩子們充分感受到了這一歡樂喜慶的節日氛圍。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生能夠了解有關年夜飯的習俗,知道用餐時的基本禮儀。教學難點是學生能夠體會春節期間的熱鬧氛圍,感受親情的溫馨和美好。在
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要就事論事,而是應側重在通過各種活動,引導學生了解家鄉和各地過新年的風俗,激發和培養學生對節日文化的興趣。增長學生的社會生活常識,了解民風民俗,使學生樂于參加有意義的節日活動,并能以自己的方式愛親敬長,注意節日安全。
三、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
1。教學重點:重點是學生能夠了解有關年夜飯的習俗,知道用餐時的基本禮儀。
2。教學難點:難點是學生能夠體會春節期間的熱鬧氛圍,感受親情的溫馨和美好。
四、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準備相關年俗飾品,制作教學課件。
2。學生準備:搜集有關春節習俗的資料。
五、教學過程
活動一 年夜飯中的飲食文化
1。談話:上節課我們感受了過年的熱鬧與喜慶,了解了有趣的年俗文化。大年三十的晚上,全家人會聚集在一起,要進行一項重要的春節活動,知道是什么嗎?
(1)[出示圖片:年夜飯1。jpg,年夜飯2。jpg,年夜飯3。jpg,年夜飯4。jpg]
(2)小結:年夜飯又稱團圓飯, 是農歷除夕——每年最后一天的一餐,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一家相聚,共進晚餐。(出示課題:年夜飯)
(3)[播放音頻:合家歡。mp3]
2。提問:吃年夜飯時,你家里經常做些什么菜?
(1)提問:你們知道為什么做這些菜,有什么特殊的意義嗎?
(學生交流課前向家長了解到的春節飲食文化,引導學生探究、了解本地的春節飲食風俗。)
(2)小結:過春節時,每個家庭都有自己傳統的特色食品,每種特色食品都有美好的含義,代表了人們對新一年的祝福與美好愿望。
3。提問:你知道其他地區的人們過年還吃些什么嗎?
(1)[出示圖片:魚。jpg]
小結:魚是年夜飯里必不可少的菜肴,因為“魚”與“余”諧音,所以這道菜預示著年年有余。
(2)[出示圖片:橘子。jpg]
小結:在廣東話中“橘”和“吉”諧音,吃橘子有大吉大利的寓意,同時橘子的顏色金燦燦的,有財運亨通的美好愿望。
(3)[出示圖片:餃子。jpg]
提問:春節期間,都什么時候吃餃子嗎?人們還會在個別餃子里包上什么? 小結:北方人在春節期間最愛吃餃子,餃子的形狀多么像元寶,吃餃子寓意著招財進寶。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歷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人們還喜歡在個別餃子里包上錢幣,誰吃到了,表示來年會財源滾滾,有的包上花生,表示會長壽,有的包上糖塊,表示甜甜蜜蜜。到了初五早上,人們也會吃餃子,俗稱“破五的餃子”。
(4)[出示圖片:年糕。jpg]
小結:年糕的“糕”字和“高”諧音,它寓意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一年更比一年美好。
(5)[出示圖片:肉圓。jpg,湯圓。jpg]
小結:肉圓和湯圓的形狀都圓圓的,包含著一家人團團圓圓的意思。
(6)[出示圖片:八寶飯。jpg]
小結:八寶飯的味道甜甜的,寓意著人們的生活甜甜蜜蜜。
(7)[出示圖片:花生。jpg]
小結:花生又稱“長生果”,吃花生寓意著多福多壽。
4。小結:這些春節美食蘊涵著人們的美好愿望,預示著來年的幸福,在春節這個傳統節日里,表達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板書:美好愿望)
活動二 年夜飯的禮儀
1。模擬體驗活動:我幫媽媽做些什么。
(1)教師(教師戴上“媽媽”頭飾)飾演媽媽:媽媽要做年夜飯了,你能幫我做點什么呢?
(2)學生思考交流。
(預設:擺放碗筷、放好桌椅,擇菜、洗菜,遞佐料、端涼菜)
(3)模擬表演:你能幫助媽媽做些什么,上前來演一演。
(板書:愛勞動)
2。提問:我們吃年夜飯時,要注意什么呢?
(1)[出示圖片:入座。jpg]
提問:你們家吃年夜飯時,座位是怎么安排的?爺爺奶奶應該坐哪兒?誰來表演一下。
小結:一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飯時,要請爺爺奶奶等年紀大的長輩先坐,坐上位,然后要按長幼等級分坐。正式吃之前,還可舉杯祝福長輩,共慶新年快樂。
(2)[出示圖片:飯桌上1.jpg,飯桌上2.jpg]
小組討論:哪個小朋友做的對?哪個小朋友做得不對?為什么?
提問:還有哪些禮儀需要注意的呢?
小結:在飯桌上,我們應先等長輩起筷后才動手夾菜。好吃的東西不獨吃,大家一塊兒吃。自己想吃的菜不在跟前,要請人幫助夾并表示感謝。吃飯咀嚼時不發出聲音,要端起碗吃。這是講文明,懂禮貌的表現。春節期間好吃的東西多,不能暴飲暴食,以免得腸胃病。
(板書:講文明 有禮貌)
3。交談:讓我們聽聽這首兒歌怎么說的吧!
[播放音頻:年夜飯。mp3 同時播放圖片:年夜飯5。jpg, 年夜飯6。jpg, 年夜飯7。jpg, 年夜飯8。jpg, 年夜飯9。jpg, 年夜飯10。jpg, 年夜飯11。jpg, 年夜飯12。jpg, 年夜飯13。jpg, 年夜飯14。jpg]
活動三 祝福傳心意
1。談話:過年是家人團聚的日子,在這一天,無論是遠在外地的,還是近在本地的;無論是工作的,還是在外求學的;無論是身居要職的,還是普通的老百姓,他們都會想方設法回家過年,與親人團聚,吃一餐團團圓圓的年夜飯。所以年夜飯又叫團圓飯。
2。提問:今年年夜飯時,你們家里人都到齊了嗎?誰沒有回來?為什么?
3。提問:那我們可以用什么方式表達對他們的思念呢?
[出示圖片:打電話.jpg,網絡.jpg]
4。總結:今天咱們不僅感受到了春節的快樂、年夜飯的溫馨,還懂得了在家
年俗調查報告6
教材分析:
《歡歡喜喜過大年》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三課的內容,這一課的內容集開放性、綜合性、情感性為一體。以學生最熟悉的傳統節日——春節為教材,本課的內容,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和生活息息相關。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春節習俗,并了解家鄉過節習俗對生活的影響,以此感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2、在春節活動中能表現出探究的意識,發現春節活動中的新鮮事、有趣事。
3、學習搜集與春節活動相關的資料。
4、懂得文明、安全、快樂過春節的技巧。
5、感受過年的歡快和喜悅,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向學生滲透重視親情、友情的美好情愫。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體會春節活動的熱鬧氣氛,感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烈向往。
2、懂得文明、安全、快樂過春節的技巧。
教師準備:全國各地過春節熱鬧場面的課件。
學生準備:搜集有關春節風俗習慣的資料,制作新年賀卡。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
播放歌曲《新年好》,師生同唱,營造節日氣氛。
二、日歷上找春節
1、出示萬年歷
2、指導學生從日歷中分別找出元旦和春節(農歷正月初一)。引導學生比較元旦和春節在日歷中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3、教師小結:(用筆標出公歷1月1日),這一天是全世界人民的新年——元旦。(用筆標出農歷1月1日),這一天才是我們中國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節日——春節(過年)。
三、暢所欲言話春節
師:春節是我國最隆重、最熱鬧的節日。說一說,你們家是怎樣過春節的?
1、閱讀課本74頁圖片,請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交流:
(1)自己曾經參加過其中的哪些春節活動?還參加過其他哪些活動?
(2)最喜歡的春節活動是什么?為什么?
(3)師生共同裝扮教室。
2、教師小結: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都會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如貼春聯、貼福字、剪窗花、包餃子、舞龍舞獅、舉辦花燈展、放鞭炮等。只要我們留心觀察,我們會發現更多有趣的活動。
3、慶祝新年
多媒體展示:全國各地祝賀龍年的.視頻。
四、春節習俗真有趣
師:進了臘月門,人們就忙著置辦年貨,買新衣服;除夕那天,人們又忙著掃塵、貼春聯;晚上要包餃子、吃年夜飯;過春節那天,我們穿著嶄新的衣服,兜里揣著長輩給的壓歲錢,到各家各戶去拜年,真熱鬧!看來,我們中國人過春節的習俗可真不少,你知道他們的來歷嗎?把你搜集到的資料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年的來歷:
壓歲錢的來歷:
(學生小組交流,教師參與,做適當引導)
五、今年怎樣過春節
師:老師聽同學們介紹這么多有關春節的風俗習慣,覺得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真是豐富多彩!今年春節你打算怎樣過?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1、學生討論、匯報。
2、教師對學生共性的問題加以引導,如:
買新衣:引導學生正確對待不攀比
放鞭炮:適時進行安全教育
壓歲錢: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壓歲錢,不亂花
3、教師總結
春節是一個全家團圓、歡樂祥和的節日,我們在盡情享受節日快樂的同時,還應盡量消
除一些不安全因素,過一個平安、文明、節儉的春節。
六、制作新年賀卡
新年到了,做一張“新年賀卡”,送給自己的朋友。
七、恭喜恭喜,結束本課。
播放音樂:恭喜恭喜
師(結束語):過春節是我國延續了幾千年的傳統文化,今天我們不僅僅感受到了春節的快樂,了解了許多有趣的年俗,還懂得了在這個快樂、祥和的節日里,我們要做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這節課大家的收獲可不少,那就讓我們在快樂的歌聲中再一次感受春節的魅力吧!
八、教學反思
本課的內容,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和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每個教學步驟都結合現實生活展開。學生學習興趣很濃,就是平時知識積累、資料收集方面沒有養成好習慣,在課中,大量的視頻展示使學生得到了豐富的感性認識,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孩子們都是從“好玩”的角度去認識春節,在此基礎上,我結合當地的春節風俗進一步引導學生從生活層面去認識春節。我在進行這一課教學時,通過網絡搜尋了很多關于春節的各種信息,營造了民主、愉悅的課堂氣氛,讓學生通過聽、說、看、討論交流等形式去感受民俗的魅力、體會過春節的快樂。
年俗調查報告7
一、調查背景:
春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小時候,愛過春節是因為彩色的糖果和美麗的新衣服,而現在我更愛那獨特的人文年俗年文化。那么我的家鄉的人們是如何過春節的呢?為了更好了解這些特色文化,我特意進行了一次走訪調查。下面是關于年俗年韻年文化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的概況。
1.調查時間:20xx年2月18日——20xx年2月20日
2.地點:
3.調查人:
4.調查方式:對親戚鄰居進行走訪,同時在互聯網上查找資料
5.調查內容:對走訪人家過年期間的風俗習慣進行調查
二、總體狀況及分析:
臘月十七早晨,媽媽早早叫我起床,說是要我一起“打揚塵”。我感到很疑惑,便問媽媽:“什么是‘打揚塵’呢?”媽媽說:“民間有過大年之前一定要給家里打掃衛生的傳統習慣,俗稱‘打揚塵’,即‘前打十七,后打二十一,再不打三十日’。說的是‘打揚塵’最早是臘月十七,如果實在沒時間,除夕這天也一定要打掃干凈,以免別人上家里拜年,笑話家里不潔凈。”大年三十那天,一家人忙里忙外地張羅著。“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爸爸望著門口剛貼好的對聯,搖頭晃腦
地念著聯上的字。我發現幾乎家家戶戶都貼上了喜慶的春聯,據說貼春聯關乎新年運程,可以討個吉利。除了春聯,我家大門上還貼了兩個大大的“福”字,可是這“福”字怎么倒著貼呢?原來啊,將“福”字倒貼,是取其“倒”和“到”的諧音,意為“福到了”。尤其是大門上的“福”字有迎福之意,須貼得端正。貼完春聯和“福”字后,我和爸爸、媽媽去給爺爺奶奶拜年。我向他們說了新年好,這時候,爺爺奶奶給了我一些糖和紅包。我有些不解地問爸爸:“為什么晚輩要向長輩拜年呢?”爸爸回答道:“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輩拜賀新年、問候新年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話拜年等。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戴整齊后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因各地習俗不同,有些地方初二拜年。”
拜年時,我發現晚輩給長輩拜年后,長輩可將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可平平安安度過一歲。所以,“拜年”是必不可少的年俗。
大年夜晚上,一家子人圍坐在一起,品嘗著豐盛的菜肴。桌上必不可少的就是魚和火鍋,魚寓意著“年年有余”,火鍋則代表新的一年“紅紅火火”。大人們高談闊論,小孩們煙花齊放,一直要到凌晨,迎接新年的`到來,這就是“守歲”。古時“守歲”
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現在的“守歲”富含了既有對逝去歲月的惜別之情,又有對新年寄予美好希望之意。
大年初一,熱鬧的鑼鼓聲又為節日增添了一份喜慶。原來是舞獅的隊伍前來助興,精彩的表演讓人看得拍手叫好。獅子為百獸之尊,給人以威嚴、勇猛之感。古人將它當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認為它能驅邪鎮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們逐漸形成了從大年初一到元宵節及其他重大活動里舞獅的習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所謂年俗根據各地區還有各種各樣的形式,但是有一共同點就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將喜慶與激情深深融入年俗中。站在新年這一雪白的起跑線上,真誠地道一聲:“新年,你好!”
年俗調查報告8
春節是中國最傳統、隆重的節日,也是歷時最久的。從臘月二十三的祭灶王爺直到正月十五鬧元宵,紅紅火火地讓人熱鬧了一個月。漫長的歷史歲月使年俗活動內容變得異常豐富多彩。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內容,已逐漸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內容,像貼春聯、貼年畫、貼福字、包餃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習俗至今仍很盛行。
1.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這在魏晉時期就有記載。除夕晚上,與家老小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這是炎黃子孫至今仍很重視的年俗。待第一聲雞啼之后,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均著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然后走親串友,相互道賀祝福。此時的神州大地,處處閃光溢彩,從初一到十五,人們一至沉浸在歡樂、祥和、文明的節日氣氛中。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吃過年夜飯,圍爐閑聊,辭舊迎新,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屋外時鳴鞭炮,室內圍爐團坐或者看電視,笑語連連。
2.放鞭炮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為中國特產,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現在我們一般的人都認為放爆竹可以創造一種喜慶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它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3.貼福字
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愿。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愿,干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
4.拜年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愿的一種方式。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拜年一般從家里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后,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后,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后,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短信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5.吃餃子
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人們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餃子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節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于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里,以寄托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如意、錢、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吃到錢的人,預示著來年會走財運。
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歷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6.壓歲錢
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于床腳;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后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壓歲錢的數額從幾十到幾百不等,并且日漲船高,好在這些壓歲錢多被孩子們用來購買鞭炮、玩具、圖書和學習用品。
中國本來就是多民族的一個大家庭,每個地域、每個民族都有著自己一些獨特的風俗,只能等大家有機會了親自去感受吧。
【年俗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東北年俗調查報告12-11
開心的年俗-描寫年俗作文600字09-02
年俗優秀作文03-03
東北年俗作文07-23
新的年俗作文09-08
家鄉的年俗作文03-09
家鄉的年俗作文03-09
關于年俗作文06-17
小議年俗作文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