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調查報告
在當下社會,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就業調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就業調查報告1
護士的定義是什么?護士,是指經執業注冊取得護士執業證書,依照本條例規定從事護理活動,履行保護生命、減輕痛苦、增進健康職責的衛生技術人員。護士一詞來自1914年鐘茂芳在第一次中華護士會議中提出將英文nurse譯為“護士”,大會通過,沿用至今。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和高校的擴招,大學生就業問題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當畢業大學生都為工作發愁的時候,護士專業的畢業生的就業前景怎樣呢?本文將依此為中心,展開論述。
1.我省加大護士就業量
針對目前各大醫院護理崗位普遍缺編的現狀,今年我省將逐步增加臨床一線護士數量,清理非護理崗位占編人員,最大限度地保障臨床護理崗位的人員配置。全院臨床一線護士占護士總數的比例不低于95% ,普通病房床位數與護理人員之比應達到 1:0.6,重點科室應達到 1:0.6-0.8(設定條件為全院床位使用率 85-95%),重癥監護單元(ICU 、NICU等)為1:2.5-3,CCU 為 1:1.5(設定條件為床位使用率75-85% 或使用有創呼吸機治療病人不超過40%的情況下)。醫院應建立一定數量的機動護士庫,以滿足節假日和突發事件應急調配使用。根據《山東省 20xx年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方案》要求,相關醫院要建立健全臨床護理工作制度、護士績效考核制度、疾病護理常規、專科護理工作標準和臨床護理服務規范、標準,明確崗位職責,規范執業行為。加強全員培訓,強化服務理念,明確臨床護士應當負責的基礎護理項目及工作規范并履行到位,逐步解決依賴患者家屬或者家屬自聘護工承擔患者生活護理的問題。引入患者和社會參與評價的機制,將臨床護理服務內涵、 服務項目和工作標準納入院務公開,向患者及家屬公示。推行臨床護理責任組工作模式,結合實際探索實施護士分層次使用,以實際工作量為基礎,實行具有專科特點的彈性排班,為患者提供連續、全程、無縫隙的護理服務。在提供基礎護理服務和專業技術服務的同時,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滿足患者知情需求(環境、治療、用藥、膳食營養、康復、心理干預、手術、檢查等)。
2.我國護士就業發展局勢
護理專業被教育部、衛生部等六部委列入國家緊缺人才專業,應予以重點扶持。世界衛生組織對各成員國衛生人才資源統計結果顯示,許多國家護理人才緊缺。在我國,護士的數量遠遠不夠,醫護比例嚴重失調。按照衛生部要求,我國醫院的醫生和護士的比例是1:2,重要科室醫生和護士的比例應是1:4。而目前全國1:0.61的醫護比例遠遠達不到衛生部的要求,與1:2.7的'國際水平相差很大,與發達國家1:8.5的比例相差更遠。根據衛生部的統計到20xx年我國的護士數量將增加到232.3萬人,平均年凈增加11.5萬人,這為學習護理專業的畢業生提供廣闊的就業空間。
隨著我國向老齡化社會轉變,將來從事老人醫學的人才將走俏,保健醫師、家庭護士也將成為熱門人才。另外,專門為個人服務的護理人員的需求量也將增大。我國近年來人口年齡結構呈現老齡化改變,家庭結構卻呈現出小型化趨勢。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群疾病譜發生改變,慢性病護理的需求量增加;人們在重視身心健康的同時,對疾病的預防和自我保健意識也不斷增強,社區醫療保健工作面臨著難得的機遇。社區護理在社區衛生服務和醫療保健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已成為21世紀社區服務的重點。社區護理的中心任務是提高全民的身體、心理、社會整體水平,服務對象是長期處于社區的整個群體。社區護士工作范圍廣,要求綜合素質高,常需對個人或家庭進行訪問和護理工作,除要應用醫學、心理學、社會學、關系學等學科知識去護理患者外,還需運用流行病學的知識去發現社區中存在的健康問題,并具備一定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我國護士走出國門的趨勢
隨著國際醫療市場對護理人員的需求激增,“護士荒”現象已日益突出地擺在各國醫學界面前。未來10年,美國、英國、加拿大、新西蘭、新加坡、日本及全球其他國家將急需200萬護理人才。國際人力資源公司已經把目光瞄準中國。世界性的護理人才資源的短缺,給我國護理人員創造更多邁出國門、邁向國際市場就業的機會。業內專家介紹說,護理職業一直是國際上地位較高、薪水豐厚的職業之一。如護士在美國平均年薪達5萬美元,而美國缺護士30萬人。在澳洲,護士最容易找工作或獲得升遷,同時,只要擁有澳洲注冊護士的資格,等于拿到通向英聯邦國家工作的“綠卡”。英、法、德等西方發達國家對護士均有許多優惠的政策。
因此,有深厚的專業知識、較高的綜合素質和流暢的國際交流語言的護士在國際上就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護士只扮演醫師的助手角色的時代已經過去。所有受過研究生課程教育的高級實習護士,越來越需要具備過去只是要求醫生才需要的條件,如參加診斷病因考試,寫論文,管理麻醉品和治療普通的疾病。護士的工作變得越來越復雜。
目前國內很多大中城市的醫院都設有涉外門診,而一些合資醫院以及“洋”醫院更是如雨后春筍一般扎根北京、上海等地。所以,如果護理學人才在具備護理學、護理人際溝通、護理禮儀等專業知識外,還能具備一定的外語能力,那么就業選擇將更為寬廣,可以從事在華的涉外醫護服務、國際技術合作交流和資料傳遞等。
4.護士就業機遇與挑戰并存
今年山東省將在全省各級各類醫院,重點是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增加臨床一線護士數量,逐步解決依賴患者家屬或者家屬自聘護工承擔患者生活護理的問題,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基礎護理工作。到 20xx年底,在全省范圍內創建 20所“優質護理服務示范醫院”、 100個“護理服務示范病房”和500名“優質護理服務先進個人”。建立垂直護理管理體制,護理部直接參與全院護士的人員調配、績效考核等,實現護理部責權統一。提高護士福利待遇,在分配機制上向臨床一線工作量大、技術性強、風險高、夜班多的崗位傾斜。也就是說,護士就業前景一片大好。
但挑戰往往與機遇并存。現今護士為能夠有效地為病人實施整體護理,同時又使各班工作之間能夠很好地銜接,每日都要書寫多種護理文件,但內容往往重復,為此護士總要用去大量的時間。同時隨著醫院病房的擴大、新病區的建立,病房護士人數有限,加之輔助支持系統不健全,面對每日繁重的護理工作,護士還要承擔許多非護理性的工作,更加劇護士資源不足。與此同時,面對醫院新知識、新技術的更新及隨時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無形中都加大護士的工作量,加重工作負擔,也帶來工作壓力,嚴重影響著護士的身心健康。
5成為一名合格的護理工作者
護士應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主動服務意識,在工作中不僅能夠服從領導安排,接受批評,還應有良好的協作精神,工作勤奮,不怕苦和累,有較高的專業水平。南丁格爾曾經說過:護士其實是沒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那么我們就應該和患者多溝通,用微笑為病人服務,在于患者溝通時要講究語言藝術,把握說話分寸,通過得體的微笑,使患者感到關愛。護士不僅需要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還應善于和病人交流,能夠解到有關疾病的健康知識,切實為病人解決實際問題,同時應尊重患者的人格,維護患者的權力,注重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的提高!
小結
作為一名臨床護士,我們與病人接觸最密切,我們應該給予病人親人般的關懷,時刻解他們的要求,滿足他們的需求,為病員分憂。人們把護士喻為天使,我們帶著這頂特殊的白帽子,把天使的一身用潔白來譜寫。我將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加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同時做到博覽群書,多閱讀一些積極樂觀、催人奮進的書籍,提升個人覺悟,以高度的工作熱情,用更多燦爛的微笑服務患者!
就業調查報告2
隨著我市國有、集體企業的改制、兼并、破產和優化組合,導致一大批職工失業和下崗。據統計,全市現有下崗失業職工_人,其中女性_人,占_%。從年齡結構看,35周歲以上失業女職工占下崗失業女工的69%。為了了解下崗失業女工非凡是大齡下崗失業女工在新形勢下的再就業情況,我們走訪了勞動局等有關部門,召開了下崗失業女工座談會,用發放調查表的形式抽樣調查了下崗失業女工的再就業情況,收集了第一手資料,并整理成文,為開展我市大齡下崗失業女工再就業工作提供決策依據。
一、大齡下崗失業女工的再就業情況
通過對35周歲以上下崗失業女工再就業情況的調查,首先,她們的文化層次普遍偏低,大專文化程度的占6,高中文程度的化占53%,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5,小學文化程度的占6%;其次,她們的再就業呈現出以下三個“低”:
1、就業率低。據調查,只有49%的下崗失業女工找到了工作,其余的或在家做家務,或是照顧孩子、老人,生活全靠丈夫一人的經濟收入。
2、工資報酬低。即使再就業,她們的月工資水平大多在400-500元左右,有的在個體服務行業中臨時就業,月工資不足300元,生活水平普遍偏低。
3、職業層次低。大齡下崗失業女工雖然絕大部分在職時的勞動技能并不低,但用工單位通常把大齡下崗失業女工定位為學歷低、技能差的被淘汰群體,因此,在招聘時總是將技能要求低、收入少的崗位提供給下崗失業女工“挑選”,非凡是大齡下崗失業女工。因而,她們所從事的職業不是服務行業,就是勞動強度大的第一線工人,或是在街頭擺早點攤、水果攤等小生意。
二、制約大齡下崗失業女工再就業因素分析
從以上大齡下崗失業女工再就業情況來看,下崗失業女工再就業狀況不甚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價值觀念方面
在計劃經濟中就業的下崗女工,她們對于工作價值的熟悉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征和群體特征。她們既不同于舊時代的女性,把相夫教子看成是自己的一生價值所在,也不同于在市場經濟中步入工作領域的女性,對于職業價值有著非常多元的、個人化的理解。對于大齡下崗失業女工這個群體來說,工作確定了女人的一種社會地位。這種社會地位的確立也正是工作的價值所在。從國有、集體企業下崗的女工一直有著工作編制上的優越感和職業自豪感,尤其是在90年代后期下崗的女工,有相當一些人曾經是企業的骨干、先進工作者、生產能手,長期處于較強的職業價值自我肯定中。因此,下崗失業女工一方面有著強烈的再就業要求,另一方面在再就業擇業過程中表現出非凡在乎職業的社會層次和社會地位。所以使她們很難獲得自己理想的職業,許多下崗失業女工在再就業的大門外徘徊等候。
2、自身素質方面
(1)心理素質
許多下崗失業女工,尤其是大齡下崗失業女工普遍存在缺乏自信,有自責、自怨、自卑心理,非凡是到勞動力交流市場去,由于年齡、文化、技能等原因被招工單位拒之門外,很輕易產生自卑感,過度自我否定,看不到自身的潛能,不能客觀評價自己。比如,一些保險公司,非凡歡迎具有較深厚社會人際關系的中年下崗失業女工,向她們開出相當優越的條件,希望她們嘗試一下保險業務工作,但是幾乎沒有下崗失業女工敢于嘗試,甚至不少能說會道、有班組領導經歷的下崗失業女工也認定自己不可能勝任這份工作。缺乏自信嚴重阻礙了下崗失業女工非凡是大齡下崗失業女工的再就業。
(2)文化技能素質
由于長期在國營集體企業中有一份固定的工作,極大部分女職工養成了安逸的、不思進取的思想,因此自身的勞動技能相對欠缺,大多只能從事熟練工種和簡單勞動,加之年齡關系,很難找到雙方滿足的再就業崗位。
3、信息方面
調查中發現,有95%以上的大齡下崗失業女工希望再就業,但由于信息不靈,苦于找不到用工單位,只好呆在家里干著急,用她們的話說就是:“不知道該投哪門子路。”
4、用工單位方面
用工單位在招聘員工時,往往有些崗位對年齡、技術、技能要求并不高,但他們還是不愿放開年齡、文化程度等條件。如清潔工這一工作,35歲以下的失業女工不愿干,用工單位在招工時認為有這么多下崗失業女工,總有年輕的,遲遲不肯放開年齡條件。這樣,許多愿干的大齡下崗失業女工得不到應聘機會。近幾年,市婦聯曾與勞動局聯合舉辦過三次女性勞動力交流專場,在主辦單位的努力下,各個單位把招工年齡都放得很寬,但在實際招收時大部分大齡下崗失業女工還是被拒之門外。另外,一些個私小型企業過多考慮眼前利益,忽視職工的保險保障問題,不給職工交納養老保險,不能保證職工的生產安全。
5、社會方面
婦女的下崗失業是我國勞動力就業結束計劃安置,打破“鐵飯碗”、改變“分配制”、取消“終身制”的結果。新的國家就業原則就是雙向選擇,實行市場調節。但一些40歲左右的下崗失業女工,由于多種原因,大多只能從事技術含量較低的簡單勞動,就業崗位的選擇面相對狹窄,在這個體制轉型期,政府缺少針對大齡下崗失業女工再就業的政策保護措施。
三、大齡下崗失業女工再就業策略建議
新形勢下,要全面促進大齡下崗失業女工再就業,仍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下崗失業女工就業危機感的形成,既與女性的擇業觀念、整體素質偏低有關,也與經濟轉型期中法律、法規和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不配套相關,非凡是缺乏在勞動就業保險日趨社會化的今天,如何保護下崗失業女工權益的具體措施和對策。為此,筆者認為要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1、采取有效措施,幫助下崗失業女工轉變就業觀念。目前,大部分的大齡下崗失業女工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愛面子,就業觀念還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再就業非凡難。調查發現,90%的下崗失業女工認為再就業單位仍是到一些大公司上班,10%的人選擇在家做全職太太(這類人家庭收入高,丈夫有穩定而豐厚的收入),沒有人愿意選擇從事鐘點工、家政服務業。可見,多數下崗女工的擇業觀念還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與要求。因此,要通過輿論宣傳、典型介紹、政策輔導等方法幫助她們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重新選定工作座標;通過社區婦女組織,開展社區、家庭、女性三聯動,幫助大齡下崗女職工增強再就業信心,樹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心,面對現實,尋找新的工作崗位。
2、擴大下崗失業女工的再就業領域。
(1)加大宣傳力度,在全社會營造尊重、幫助下崗失業女工實現再就業的良好社會風尚,為下崗失業女工創造平等、寬松的就業環境。充分調動各種媒介為下崗失業女工再就業進行宣傳,形成一種全社會重視大齡下崗失業女工再就業的輿論氛圍,為大齡下崗失業女工再就業創造條件。
(2)加強政策扶持力度,拓寬再就業門路。進一步加大再就業工程的實施力度。建議各級政府切實落實全國再就業工作會議精神,出臺有關大齡下崗失業女工再就業政策,完善與之相關的配套措施,為下崗失業女工再就業提供政策上的保證。同時要拓寬就業渠道,為下崗失業女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勞動部門職業介紹機構要做好大齡下崗失業女工職業介紹服務工作,采取開辦婦女就業專場、婦女人才招聘會、婦女職業介紹窗口等形式,為下崗失業女工就業提供專門的`信息咨詢和指導服務,提供免費職業指導和職業介紹。同時,聯系有關企業開辟專門安置大齡下崗失業女工再就業崗位,鼓勵下崗失業女職工在農村尋找就業空間,例如承包山林發展效益農業、發展精品畜牧基地等,政府在政策上給予一定的扶持。
(3)提高服務質量,征集就業金點子。把婦聯開展的“巾幗創新業”工程和“巾幗社區服務工程”作為“再就業工程”的重要內容。向社會各界征集大齡下崗失業女工就業“金點子”,在此基礎上,各級政府應在政策、資金、場地等方面大力支持,鼓勵創辦社區服務實體,吸納大齡下崗失業女工參加社區家政服務及教育、衛生、健康、環保、治安等方面的服務工作,解決再就業問題。
3、強化培訓,提高下崗失業女工的政治素質和勞動技能。入世后,社會對勞動者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女職工作為勞動要素,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技能,通過就業競爭,獲取并鞏固自己的主人翁地位。而在下崗失業女職工中,原來從事熟練工種或簡單勞動的較多,一專多能的人才少,這是影響下崗失業女工再就業的重要因素。為此,有關部門要強化培訓工作,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根據大齡下崗失業女工的不同特點,以及社會、企業的需要舉辦各類專業練習班,爭取做到每個下崗女職工輪訓一次以上,對考核合格的下崗失業女工由婦聯與勞動部門聯合頒發上崗證,并積極推薦再就業,從而盡快提高下崗失業女工的政治素質和勞動技能,提高再就業能力,增強女職工以高素質和多技能參與公平競爭的本領。
4、切實維護大齡下崗失業女工的就業權利和安全健康。
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就業權利,是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權利的一個主要方面。
(1)加大勞動監察、執法力度。認真貫徹《勞動法》和《婦女權益保障法》中有關保障婦女平等就業權利和男女同工同酬的規定,通過加強執法專項檢查和常規性勞動監察,規范用人單位的用工行為,主要從兩方面監督:以保護婦女就業,即凡是適合婦女從事勞動的崗位或工種,用人單位不得以性別、年齡為由拒絕錄用;從錄用標準上保護婦女就業,凡是適合婦女從事勞動的崗位或工種,用人單位在招收職工時,不得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準。
(2)加強對女職工進行勞動保護法規、政策的宣傳教育,提高她們的自我保護意識。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推進,下崗失業的人數增多,會給社會的穩定帶來一定的影響,各級政府在政策和法規等諸多方面為婦女的就業和再就業做一定的預備,切實維護婦女的就業權利。
(3)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社會失業保險制度等制度是保障婦女平等參與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措施,覆蓋面已擴大到各類企業,但在實際操作中漏繳逃繳、制度不完善等仍存在,尤其是個體私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執行不力。因此,提高企業參與統籌意識、加大依法收繳力度,完善、健全基金治理的各項制度是當務之急。為此建議要擴大社會保障的覆蓋面,在鄉鎮企業盡快實施統一的養老、失業、工傷、醫療保險制度;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更好地保障婦女合法權益,促進婦女的就業。
就業調查報告3
超三成自考畢業后才參加工作的自考畢業生工資在20xx元以上;六成自考畢業生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就業;20xx年自考畢業生就業狀況明顯好于普通高校畢業生。這是省自考辦昨日向媒體發布的最新調查報告的部分內容。據悉,這是我省首份關于自考畢業生就業的調查報告。
自考后就業三成月薪超20xx
部門分析:省自考辦分析認為,在目前大學畢業生起薪越來越低的現實下,自考生的工資水平卻出現了增長。這是因為自考生很多是在工作了一段時間有了工作經驗后,去考取更高的學歷。在擁有了經驗和學歷之后,他們肯定會選擇高于原來崗位工資的目標跳槽,工資也就實現了步步高。
就業狀況好于“科班生”
部門分析:根據調查數據,省自考辦分析認為,20xx年我省自考畢業生的就業狀況明顯好于普通高校畢業生。不少自考畢業生原本是專科在讀生,在學校里一邊上大專課程,一邊通過自考拿本科文憑,畢業時就有了兩本文憑。這是不少自考畢業生找工作容易的.原因之一。
近兩成畢業后得到升遷
部門分析:省自考辦有關人士認為,現在不少自考生來自于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自考所學專業對個人的就業或職務(職稱)升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社會地位仍不如“科班生”
調查數據:在47。2%的被調查者對自考畢業后的就業前景持樂觀看法的同時,有16。5%認為“將會越來越困難”。同時,依然有40%的被調查者認為自考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不如普通高校畢業生。
部門分析:省自考辦認為,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考畢業生的當前的社會地位和受重視程度不如全日制重點大學畢業生。
就業調查報告4
一、 發展空間與薪酬
根據調查顯示,8%的人選擇在1000元以下,41%的人選擇在1000—20xx,30%的人選擇在20xx—3000,21%的人選擇在300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當提出第一年期望的工資是多少這一問題,大部分人選了1000~20xx元。有人說,不注重第一年的工資,關鍵是第二年,第三年的。看來大家普遍都注重的是自己的發展空間。求職時,應該明白自己看重的是什么、渴望得到什么、未來發展如何,個人的發展前景與待遇發生矛盾的時候,每個人的選擇都會不一樣。顯然薪金不再是大學生最為看重的因素了。理性地對待薪金這是個正確的心態,一心想高薪,反而影響了工作的表現,積累經驗才是第一位的。
二、關于畢業后的去向問題
根據調查顯示,63%的人選擇在沿海開放城市工作,13%的人選擇回家鄉,12%的人是去內地省會城市,7%的.人選擇去國外發展,5%的人選擇在邊遠/大西北/農村工作。
由此可以看出,不少大學生還是認為留在沿海開放城市,就業發展的機會比較多,才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能和特長。而且從數據中更可看出當代大學生還缺乏吃苦耐勞和奉獻精神,偏遠地區經濟發展較落后,很多大學生追求物質待遇和地域條件,情愿留在大城市發展。
三 、要高薪還是要愛好
據調查顯示,46%的人對與自己專業有關的工作感興趣,36%的人考慮個人愛好,還有18%的人只考慮金錢因素。
任何你再喜歡的工作都會有厭煩的時候,什么工作都一樣,特別是剛參加工作的時候,不要把工作當作事業,它只是謀生的手段而已,因此更多的人回選擇與專業有關的事業從事。當你有一定經歷后你才可能有事業,當然有可能有些人一輩子只有工作而沒有事業。還有大部分人認為,愛好很重要,只有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才可能百分之百的投入和做好,做自己所擅長的事情才有開創一片天地的可能。
四、大學生對自己的就業前景的信心程度
據調查顯示,20%的大學生認為自己就業前景廣闊,56%的人認為就業前景尚可,11%的人認為現在考慮此問題毫無用處,13%的人則表示不知道。
信心是成功的第一要訣。在考慮自己就業前景過程中,信心不僅給大學生帶來勇氣和力量,也會使用人單位,
首先從氣勢上產生認同感。要使自己在擇業過程中保持堅定的信心,首先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夠勝任工作。
其次,要發揮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要抓住自己的特點,發揮自己的優勢,盡量避開自己的不足,這樣,就有可能使你在擇業競爭中占據主動。
其三是要有一腔打動用人單位的熱情。要給人感覺到,我是熱愛生活、熱愛事業的。
就業調查報告5
一、紡織服裝企業的基本狀況
1、企業多,行業集中。有數據顯示,到目前為止,縣注冊的紡織、服裝加工制造、鞋帽加工制造企業(以上簡稱服裝紡織企業)共有69家(其中有10家停產),占全部工業企業的20%。僅從數量上看,可算是除物流外第二大產業。這些企業除小部分是紡織業,大部分是服裝加工制造,另有小部分是鞋、手套、箱包生產企業。據我們粗略統計,紡織企業有12家,占14.3%,服裝生產加工企業44家,占62.8%,另外13家則是手套、箱包、鞋及其它針織服飾日用品企業。從行業分布來看,這些企業涉及紡織業,服裝服飾加工造制業,皮革、毛皮、羽毛制品及制鞋業三個大類,具體到小類只有9個,占全部小類的19.5%,所以行業分布相對集中。從我們到調查的企業來看,最多的是棉服的加工制造,調查了10家企業,有6家是以絲棉做填充物的棉衣加工。
2、規模小,貢獻可觀。在縣大大小小的69家紡織服裝企業中,上規模、上層次的企業不多。就企業從業人員來看,大部分都是六、七十到百來個員工,有200多人的就是“領頭羊”了,少的只有20多人,純作坊式的企業,多的如鴻裕紡織制造有限公司,有近400員工,是縣服裝行業的龍頭。從實現的銷售收入來看,上20xx萬的不到三分之一。根據國稅分局給我們提供的21家一般納稅人企業,銷售收入達到規上標準(20xx萬)的只有6家。在全縣所有規上企業中,服裝紡織企業有17家(其中3家停產),占26.4%。銷售收入較大的企業有紡織、服裝、紡織、服飾等。雖然縣的服裝行業還上不了場面,也不被人待見,但在近幾年金屬、造紙等產業大幅下降的情況下,服裝企業卻逆勢上行,對保持縣經濟穩定發展、解決下崗工人再就業做出了較大貢獻。今年1—7月,縣服裝企業上交稅收2242萬元,比上年增長187.5%,占全部工業企業稅收的19.5%,服裝企業解決就業人數近5000人,在全縣的出口創匯中,生產類企業的出口為1870萬元,自來服裝企業的達904萬元,占48.4%。
3、租用廠房,分布散亂。通過走訪調查我們發現,縣的服裝企業除少部分落戶工業園區有自建廠房外,園區外的基本都是租賃廠房。企業老板對廠址的選擇主要從生產成本、招工便利、交通條作等要素來考慮,很少考慮安全隱患、企業文化、發展主題等因素。老城區原供銷、商業、糧食部門的一些舊倉庫、舊廠房因價格低,就成了首選之地。正因為這種考慮,造成縣服裝企業沒有集中成片,在分布上,工業園區內16家,園區外的,24家,20家,其它的分布在鎮等鄉鎮。園區外的,散落在城鄉結合部的一些民房倉庫里。的則主要分布在南門社區、西門社區和北門村委的一些偏避的地方。
二、催生縣服裝企業發展的背景
1、沿海產業向內轉移的需要。縣作為一個勞務輸出縣,前些年許多富余勞動力到福建、浙江、江蘇等發達地區的服裝企業打工,因誠實好學,深得老板的賞識,逐漸地在企業能獨擋一面,當這些企業在沿海地區遭遇招工難、勞動成本提高,在急需向內地轉移的時候,他們的家鄉就成了這些企業轉移的首選,并被委派管理企業。如縣忠信玩具就是這種情況。
2、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的需要。開自己的公司,給自己打工,是許多打工者的奮斗目標,他們當中有些人靈活好學,當他們掌握了生產技能,取到了管理真經,積累了客戶資源,回鄉創業便是水到渠成的事。調查中我們發現,的服裝企業中,這類情況特別多,企業的老板大多是沙坊、金江在外打工后回鄉創業的。
3、城市化進程中沉淀勞動力尋找就業機會的需要。在城鎮化進程中,大量的農村人口因在城鎮購房,或小孩到城鎮學校就學而向城鎮轉移,積淀了大量女工,她們在照顧好小孩上學,家庭日常生活后還有大量的閑余時間,服裝生產加工這個勞動密集型、生產技術要求不高的行業正適合了雙方的需求。
4、資金、技術要求較低的有利條件。相對于其它電子、化工、醫藥等行業,服裝企業對生產技術要求較低,創業初期,只租賃廠房,特別是做代加工的,不需要前期建設投資,不需要購買原材料資金,對資金需求也不大,代加工和訂單生產,還不需要開拓銷售市場,低門檻的入行條件,吸引了很多人往這方面創業。
三、縣服裝企業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1、場地狹小,難以擴大再生產。縣的服裝企業大部分是租用老廠房,舊倉庫,只能因地利用,企業很難鋪開場面,擴大生產。調查中普遍反映,急需要有新的.場地,增加生產車間。特別是的企業,顯得更為急需。我們在走進原酒廠的院落發現,這里有三家服裝加工企業,每家只有一個只能容納60、70人左右的車間,任何一家企業想擴大生產,都沒有場地。而在位于南門郭家坡原罐頭廠內的金威服飾,因再也沒有可租用的場房,只能在空地上搭建一個簡易鋼棚,現在這個簡易鋼棚也不能滿足生產需要,急需尋找新的生產場地。
2、品質低下,沒有品牌效應。通過調查發現,縣的服裝企業大多是從事簡單的代加工,或訂單生產,工藝粗淺,附加值低。少數企業自營生產的,其產品也都是位于價值鏈低端的大眾服裝,如面向中老年或中低層消費的棉衣、莢克、運動衣、校服、勞保服等,沒有自己的品牌,甚至貼牌都較少,銷售方式大多是外貿出口,或委托出口,或自營出口。這種生產方式決定了產品的附加值很低,只能通過廉價的勞動力賺取低微的利潤。在走訪過的幾家企業后,因這些企業都在犄角旮沓里,加上環境差,總給人一種上不了廳堂的丑媳婦感覺。任何企業要想長遠發展,必須有自己的品牌,有自己的靈魂,才能在市場的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3、分布散亂,不利形成聚集效應。
縣的服裝企業雖然小有氣候,但沒有統一規劃,也沒有政策引導,分布雜亂,不能有效形成聚集效應,也不利于企業互通有無,不利于下游或上游產品延伸。如,有的企業拿了訂單,因這種那樣的原因,期內不能完成,而旁邊的企業剛好沒有訂單,這時可以相互幫助。又如,服裝生產需要許多針、線、尺上游產品,下游需要包裝、運輸、產品展示等服務行業,雜亂無序的企業分布,都不利于聚集效應的產生。
4、設施簡陋,安全隱患多
從我們走訪的情況看,大都是租用廢棄、破爛的倉庫、辦公樓和民房作為生產車間,正因為是租用的,企業不愿在改善生產條件上投入資金。有些企業生產車間、管理人員辦公室、甚至員工食堂都混在一起,設施簡陋,光線差,地面潮,冬冷夏熱。許多企業沒有除塵、降溫、防火設備,存在很多安全隱患。一是電線老化、產品亂堆亂放,沒有消防設施、有的企業消防車都進不去,存在極大的火災隱患;二是大部分廠房年久失修,有些新建簡易棚也很脆弱,存在很大的房屋倒塌隱患;三是小孩放假放學后,因沒有去處,許多員工帶小孩進廠玩耍,小孩有人身安全隱患。這些隱患在的服裝企業內更加突出,9月5號凌晨卡斯特的大火,前些時候阿克米服飾的小孩身亡事故,已向我們敲響了警鐘。服裝企業的安全問題,必須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四、促進縣服裝企業健康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有句話叫著:存在就有其合理性。縣的服裝企業雖然還處于低端層次,還有很多問題,但在激烈市場競爭中它們存活下來,并逐步發展成一個產業,在解決就業、增加財政收入方面作了較大的貢獻,政府應正確引導,加大扶持,使其健康發展,成為的支柱產業,品牌產業。
1、設立服裝產業園,完善配套服務。調查中我們了解到,許多企業急需擴大再生產,但苦于沒場地,如果政府能劃出一塊地方建一個服裝產業園,他們是很愿意進產業園的。在產業園的選址上,要考慮招工、交通等因素,太遠,員工不方便照顧家庭、小孩,可能會放棄工作,導致招工難。同時,要完善相關的配套設施,比如,開通公交車,園區內開辦幼兒園或托兒所,建立服裝產品公共展示館等,使企業能放心,員工能安心。
2、加強技能培訓,提高員工素質。隨著我國人口紅利的逐漸弱化,勞動密集型企業勞動成本的優勢也在慢慢消失,熟練的技工人才,成為企業競爭立于不敗之地的重要條件。建議勞動部門要加強服裝行業技術培訓,將縫紉、裁剪作為常規技能培訓列入每年的培訓計劃,并對有意進入服裝企業的進行深培精培。同時,還要加強對員工的文明意識、質量意識、安全意識教育,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
3、加大持扶力度,提高產品品質。建議政府出臺一些鼓勵發展服裝企業的政策,對納稅、出口、就業等做出貢獻的進行獎勵,或給予政策優恵。同時引導企業進入園區發展,從資金、用地方面給予扶持;幫扶單位要積極幫助企業解決資金、招工、技術等方面遇到的困難,特別要促進企業提高安全意識,徹底消除現有生產中的安全隱患,決不能有任何僥幸心里。招商人員要重點突出對服裝企業招商,有意識招一些服裝品牌企業,讓品牌企業帶動整個服裝行業升級換代,使縣的服裝行業有自己的產品,有自己的品牌,而不是僅做別人的加工廠。
另外,站在統計的角度,希望有關職能部門和幫扶單位,能做好企業的宣傳解釋工作,對已達到規上企業申報條件的,要及時申報規上工業,盡早進入統計聯網直報平臺,以便正確反映工業發展的真實情況。
就業調查報告6
20xx年,武漢天區高校畢業生(原科)同93449人,他們的就業狀態怎樣?昨夜,市己事局頒布了20xx暮年度文漢地域大教畢業生就業率指數講演。蒙金融安機影響,取去年比擬,往年的《呈文》只要“一半”:便僅無就業率演講,卻出無對于本年度大先生就業的猜測。綱后,危機對于威嚴漢的影響借已睹頂,就業形勢的佳好仍易預測。據引見,20xx年,包含碩士生正在外的高校畢業生,將會送來就業“最費勁”的時代。
下考期近,如何猜測將來的便業壓力,當怎樣挑選本人的'博業?市己事局淌靜分配處處少王星稱,除了小教畢業生就業才能需培育外,挑選佳博業非最主要的影響之一。就綱后形勢望,農科專業畢業生,一夕失業,不只薪火較高,而且很易被為代,而理科博業薪火較矮,且呈沒有穩固狀態。
20xx年,文漢高地區高校原科畢業生比上一年僅增加56人,遠7年來畢業生人數刪少率為最矮,緣由非一些沉面高校,如武漢大學、華外科技大教招支的本科生持仄或者加長。
統計成果隱示,20xx年威嚴漢地域下校原科畢業生便業率為67.53%,失業率比下年矮出6.59%,就業率指數降落8.07。重要緣由非蒙邦際金融安機影響,20xx暮年用己雙位的需供質較來年同早期小幅加長。
從綱后了系的情形來望,影響次要散外正在金融、證券、房天產、從事入入口產品減農制作等止業;自范圍下瞅,重要為外大企業戰官營企業。
20xx年武漢高地區高校大學畢業生考研率為21.54%,取上年15.37%比擬大幅增添,否睹20xx年的就業形勢嚴酷,委婉而考研,考研數質在XX年降落先,委婉而上降,到達歷史最高程度。
據引見,文漢天區高校畢業生的就業人數,減上考研人數實踐到達88%借少,其他1萬人歸了小野,出邦1%,守業0.1%及三四千人自事集體戶,從就業、考研及出邦人數來瞅,武漢地域高校畢業生就業“降真率”約90%。
自第一季度來望,威嚴漢市的gdp增加堅持正在9%以下,但金融安機的影響尚已睹頂,高校畢業生失業仍遭到猛烈沖打。據猜測,往年,下校畢業生便業固然里臨很小困易,但亮暮年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將步進最難題的“費勁早期”。
就業調查報告7
關鍵詞: 學生,就業,調查
調查時間: xxxx年7月10日 至 xxxx年8月20日
學生調查分析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社會穩定的基礎。然而目前就業形勢越發緊張,再加上如今大學門檻降低,大學生數量大增,拿著本科文憑的大學生要想找個工作已經變得十分不易。到xxxx年,全國每年畢業大學生總數已達650萬人,并在逐年上升;而未就業畢業生從20xx年到xxxx年累計竟達1115萬人。那么,就業如此困難的原因是否僅僅是人才的泛濫呢?從各大招聘會的招聘方反映的情況來看,雖然應聘的大學生很多,但是仍然有很多職位出現招工困難的情況。企業在如此多的應聘大學生中竟挑不出可用之才,十分令人驚訝,也反映了十分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當代大學生缺乏就業素質,大學生的素質與企業所需不相符。
因此我們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做了關于當代大學生就業素質情況的調查。一方面調查當今在校大學生所具備的和看重的素質,另一方面采訪已就業的畢業大學生,看看他們關于企業所需人才的就業素質有何看法,以求找出當代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誤區,并試著給出解決的辦法。
從我們的調查中可以發現,當今大學生普遍對自己的未來要求很高,同時也比較有自信。即使現在大學生在社會中已經不再稀缺,大學生這個群體仍然可以代表中高端的就業群體。受訪者中有61.1%的人會對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的薪金提出20xx元以上的要求。并且,受訪大學生普遍希望將來畢業后能在國內一線城市及其他發達地區工作,分別有58.3%的人將會選擇國內一線城市。同時,選擇國外和港澳臺等地區的有27.8%。僅有13.9%的人選擇在相對落后一些的國內二三線城市謀求職位。除此之外,調查發現有44.4%的大學生希望將來能進入合資企業或者外企。同時,有25%的大學生希望進入國企。希望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占一小部分,達11.1%。于是我們得出結論,當代大學生并不缺乏自尊心,他們對自己有自信,并對自己的未來有高期望和高要求。同時,當代大學生相對比較穩重,比較多的`人希望在比較繁榮的大環境下,在相對穩定的大企業下謀求職位。并沒有很多的人選擇大膽的自主創業,或者去一些前景不是十分確定的環境中謀求發展。也就是說對于絕大多數大學生來說,培養一個良好的就業素質,對于其應聘企業,以及將來在企業中工作,都是非常必要的。
既然大部分的受訪大學生都將面臨擇業而非創業的問題,而擇業又是跟所學專業及興趣有關的,我們的調查中也包含了這方面的內容。通過調查,我們發現,當今大學生在擇業時可能會比較靈活。有75%的受訪者在將來擇業時將會依據具體情況進行變動,可能不會選擇與自己所學對口的職業。事實上,受訪者中僅有13.9%的人將會堅定地選擇與自己專業完全對口的職業。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受訪大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的滿意程度并不高,對自己專業滿意的人不超過半數,僅41.7%。同時,有41.7%的人對自己的專業感到一般。有16.6%的人對自己所選擇的專業感到不滿。但是,我們也可看到,大部分人還是認為在校學習的專業課程在未來工作中是重要或很重要的,占到總數的57.3%。這就有一些矛盾。很多人對自己的專業不是那么滿意,我們認為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學到精通的程度并非容易。然而又有大部分的同學會覺得專業課程是重要的。這也體現了現在大學生對于自己應該著重培養何種能力有所迷惑。我們還統計了受訪者對未來的規劃情況。我們共設了三個選項,其中選擇對未來只有大致方向的人占了一半,另有33.3%的受訪者表示比較迷茫,沒有規劃。只有少部分受訪大學生明確表示對自己的將來有詳盡的規劃,占到16.7%。 人際交往能力雖然重要,但其地位被遠遠高估,人際交往能力往往體現在與客戶溝通以及團隊合作的過程中,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團隊的潤滑劑,但是其重要性遠不及之前兩點,IT企業的話只要不與領導起沖突,有專業能力的人往往能比較容易的獲得與同事間良好的關系。
另一個被遠遠高估的則是創新能力,即使在創業企業中,創新能力也不是首要地位的,對于企業來說,一套創新的解決方案遠不如一套存在多年,雖然有缺陷但是成熟,實用的解決方案,現成的解決方案大多數時候都是最優的,這點與學術界恰好相反。最好的例子便是NASA,NASA使用的計算機技術相對阿波羅登月時期幾乎沒有改變,使用的語言都是古老的語言,因為在企業中,穩定、易維護、健壯、可擴展性都比效率重要,只有在效率成為成本的瓶頸時才需要創新的解決方案來優化。但這并不是說不需要學習新的技術,在激烈的競爭中有時冒險嘗試新的技術能帶來巨大的收益,如何取舍只能視情況而定。
對比兩邊對同樣問題的回答,可見大學生依然無法擺脫象牙塔的熏陶,對將來工作的艱辛沒有充分的準備。另一方面,社會宣傳的能力如創新能力,往往在企業中反而不受重視,也使學生對自己的定位產生了偏差,這些都是我們所需要注意的。
就業調查報告8
內容摘要:
畢業大學生逐年增多,面對各種畢業就業壓力,大學生的心理狀況如何,擇業方向又會有怎樣的變化。眾所周知,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力度的逐步加大和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原有的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所形成的“統包統分”,“包當干部”的高校畢業生就業體制逐漸被“雙向選擇,競爭上崗,擇優錄取”的新的就業制度所取代。同時,面對著國家大規模的高校擴招政策和每年龐大的高校求職大軍,各高校畢業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就業心理壓力,在求職擇業過程中表現出了種種消極心態。作為大三的學生,一年后就要面對這些問題,對大學生畢業就業心理進行調查,有利于幫助我們緩解壓力。解決問題。
關鍵詞:
大學生畢業就業心理壓力
調查目的:
通過對大學生畢業就業心理進行調查,分析影響大學生畢業就業心理的主要因素,并深入研究產生這些因素的主要原因,從而找到緩解這些心理壓力的方法。
調查結果:
(一)調查對象:目前在校大學生,特別是即將畢業的在校大學生。調查他們的學業水平。擇業要求及其它考慮因素。
(二)調查的基本情況:這次調查主要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進行調查,調查的內容包括:學生的性別。學歷。專業。所在年級。就業水平。就業還是創業。工資水平要求。工作地點。工作是否與專業相關。是否繼續深造。就業方式。家庭因素。是否擔心找不到工作。缺乏的能力。調查問卷收集方式主要以網絡收集為主。資料收集時間為一個月。后續工作包括:數據統計,數據分析,主要因素歸集,調查造成因素的原因,總結所分析的內容,收集各種解決心理問題的建議,總結收集到的解決方法和建議。
(三)調查數據分析:
1、接受調查的大學生男女比例:男同學占46.2%,女同學占53.8%。說明調查的學生當中女同學比較多,但男女比例相差不大,接近一比一,有利于后續數據分析的準確性。
2、接受調查的'大學生的學歷:本科生占73.8%,專科生占26.2%,調查的學生當中本科生較多,而我們目前所讀的是本科,此數據說明后續數據的分析比較接近我們的狀況。
3、接受調查的大學生所在的年級:大一占10.8%,大二占33.8%,大三占41.3%,大四占12。3%,其中大三的學生較多,其觀點比較接近我們大部分人目前的觀點,說明后續數據有可取性。
4、接受調查的大學生所讀專業:外語占6.2%,電子占9.2%,化藥占6.2%,計算機占7。7%,會計占10.8%,金融占9.2%,其它專業占50.8%,說明調查的大學生中所讀的專業種類繁多。
5、接受調查的大學生中選擇畢業后就業的占83.1%,選擇畢業后創業的占16.9%,說明大部分大學生選擇就業,但仍有一部分大學生選擇創業。選擇就業的大學生大多都因為創業有一定風險且需要資金而選擇就業,選擇創業的大學生則大多都有資金支持且愿意接受創業的風險并相信創業能帶來就業機會而選擇創業。
6、接受調查的大學生中選擇畢業后就業的占83.1%,選擇考研的占7.7%,選擇出國留學的占9.2%,說明大部分大學生都選擇畢業后就業。另外一部分選擇考研的學生,大部分都覺得讀完研究生后找工作會比較容易,且愿意多讀幾年書;一部分選擇出國留學的學生,則大部分家里比較富裕,有足夠的資金供其出國留學,且普遍認為出國留學歸國后會比較容易找到好的工作。
7、接受調查的大學生中,選擇畢業后留在畢業城市工作的占61.5%,選擇畢業后回家鄉城市工作的占38.5%,說明大部分同學都打算留在畢業城市工作,原因包括:覺得在畢業城市找工作較容易,在畢業城市工作比較有發展潛力,家鄉城市較落后等,更有部分人認為沒有一番作為就回家鄉很沒出息。
8、接受調查的大學生對工資水平要求:1000——xx元的占26.2%,——3000元的占41.5%,3000——4000元的占9.2%,4000——5000元的占9.2%,5000元以上的占13.8%。說明大部分學生都認為——3000元比較適合,主要原因有:剛畢業,工作經驗不足;認為不能勝任很高收入的職位;工資太低的會覺得自己跟沒讀過大學的人待遇一樣等。大部分學生都會選擇比較保守,但又不會太低,足夠解決日常用度的工資水平。
就業調查報告9
一、摘要
此次寒假社會實踐是在離濟南大學不遠的環宇城中進行的,我在環宇城的b1層馬蘭拉面館里成為了一名服務員,在為期一個月的實踐中,我充分鍛煉了自己的才干,增長了很多見識,自己的惰性也得到了消除,在與前來的顧客應對面的交流中,我的人際交流潛力得到了提高,性格素質和各方面的潛力也得到了直接有效的鍛煉和培養,這一個月的職業生活豐富了我的人生閱歷,獲得了寶貴的知識和經驗,加深了對社會的了解,并收獲了不少領域的心得和體會。
二、正文
步入大學殿堂之時,同時也是我度過了將近20個春秋之時,成為一名大學生,不能“日出三竿而起,日落西山而息”地無所作為,同時這二十年來我并不像其他同齡人一樣有過或長或短的社會經歷,我從來沒有真正自己獨立地去賺過第一桶金,沒有真正體驗過社會生活,以往的寒暑假都是在家學習,或者報輔導班,那時候學習是生活的全部,此刻已經大學了,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合理規劃自己的人生,大學的寒假時間是十分充裕,大學的第一個寒假不能再無所收獲的虛度,再加上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鼓勵,我決定要度過一個真正有好處并且充實的假期。
我的求職過程并不像其他人一樣難,我算是比較幸運的了,我這份工作甚至沒有經過面試就能夠順利的入職了,我透過一位學姐的介紹順利的進入了馬蘭拉面館,可能只是一名短期工吧,所以公司并沒有太多的要求,辦理完包括健康證,工卡等一系列入場手續后我便開始了自己的第一個職業過程,服務員這份工作并不是一個很艱難的工作,主要是給顧客介紹一下菜單,給他們一些合理的推薦,他們點餐后負責給他們送過去,及時收一下餐具的工作。
這是一份與我所學的化學化工專業沒有多大聯系的工作,雖然得不到在專業上的很好的鍛煉,但是對于我這個毫無工作經驗,初出茅廬的大一學生來說,一天工作9小時,60元一天的工資已經是滿意的了,加上這是一個十分不錯的賺錢和學習鍛煉的好機會,所以我并沒有放下,決心做下去,起初工作并不忙,只因為我是一個新手,對工作環境和資料并不熟悉,所以一開始就有點自顧不暇,弄得一塌糊涂,值得慶幸的是,馬蘭前臺的主管是一個性格隨和的姐姐,她總是耐心教導我:慢慢來,不是很難的,你這么聰明,肯定一學就會。
在她的悉心教導下,我慢慢成長,很快一切就緒,步入了正規。
雖然工作不是很難,但需要一份認真,比如我們店里的拉面有很多口味,在為顧客介紹的時候要充分思考狀況。
有的顧客帶孩子去,有點顧客不要香菜,有的顧客不吃青蒜等,所以要給顧客說清楚哪幾種拉面是麻辣口味的,哪幾種是清湯口味的,放不放香菜和青蒜等,讓顧客根據自己喜好和狀況選取,到達顧客的滿意。
進入馬蘭拉面館,我也了解了馬蘭的起源,更喜歡上了一種花—馬蘭花,她象征著勤勞勇敢之花,更深刻明白了拉面拉面的制成、加工等一系列的.過程。
在與顧客應對面的直接交流過程中,我也鍛煉了自己。
在店里每一天應對的各式各樣顧客,不管在什么狀況下,我始終要做到一名服務員就應做到的事,在交談中要有禮貌,盡量滿足顧客的各種各樣的需求。
由于我們工作時都是站立的,我平時沒有站習慣,所以腳還不適應這種長久的站立,漸漸的腳底開始生疼起泡,還脫了皮。
雖然不是說入骨的疼,但我覺得也很難承受,總盼著早點下班,早點結束這種煎熬的日子,但是為了心中那份永不服輸的信念,我堅持下來了,我戰勝了自我,也鍛煉了吃苦耐勞的潛力,培養了自己的堅忍不拔的意志。
在馬蘭拉面館里,我也結識了一些同事,了解到她們大多數來自外省,學歷大部分是初中,我還詢問了她們沒有繼續讀下去的原因,有的是因為沒有考上高中,有的是因為家里供不起,她們有幾個年齡也是和我相仿,十六歲就來到這座城市打工,從她們的言語中我感覺到了她們對讀書的向往,這讓我覺得更要認真珍惜這個能夠獲得更多知識的機會,但我也從她們身上學到了天道酬勤的道理,盡管她們學歷不高,但是她們也要靠自己的雙手掙錢養活自己和家人,真的讓人感動。
第一次參加社會實踐,我明白,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勢,是培養鍛煉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養性,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的有效途徑,透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有助于我們在校大學生更新觀念,吸收新的思想與知識,從中領悟很多東西,而且社會實踐加深了我與社會各階層人的感情,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實踐中開拓了視野。
三、結束語
無論什么事,只有親身的體驗過才會有真實的感受,才能對這件事有深刻的認識,“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是我真實的寫照,以后我會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體驗不同的生活,不斷提高自己的社會實踐潛力,成為一個全方位人才。
就業調查報告10
一、調查概況
此次調查問卷主要對畢業生的擇業價值取向、薪酬標準、就業地點、專業滿意度、擇業情緒、就業服務等問題進行調查。調查采取隨機抽樣形式,管理類的文科學生,也有技術應用類的理工科學生。本次調查共發出問卷100份,實際回收的有效問卷78份,有效率為78%,其中男生占34.6%,女生占65.4%。由于在抽樣調查中,充分思考了樣本的代表性和性別比例的協調性,因此此次調查較為客觀地反映了當前20xx屆畢業生擇業心態。為方便學生答題,問卷均采用選取題形式,分為單選和多選。為了讓我們的調查問卷更真實有效,所以我們在人員學歷的選取上針對不同學歷的人都選了30%左右的人。在我們的調查中有70%人是來自農村,剩下30%是來自城市和縣鎮。
二、調查結果及其分析
1、關于就業形勢與自身就業前景評價
關于目前社會的就業形勢,91%調查者認為形勢嚴峻,就業比較難,分別有3.8%調查者認為形勢正常和不了解,而認為形勢較好,就業容易的有1.3%。可見,絕大多數畢業生對當前的就業形勢的嚴峻性已有了必須的認識。
在對自身就業前景評價方面,多數畢業生則顯得較為自信。調查證明,對就業前景持一般態度的調查者占56.4%,20.5%畢業生對自身就業前景比較樂觀有信心,14.1%調查者表示不樂觀,而9%調查者則表示不明白。對此的解釋可能有兩種,一是畢業生已在擇業前做好了不太充分的準備,加之金融危機的到來,加大了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二是畢業生尚未進入求職面試的高峰期,對求職的艱辛認識不夠。隨著求職面試的高峰期的逐漸到來,迷茫的同學的比例還會上升。這就需要就業工作者深入了解他們的困惑所在,有針對性地加強就業指導,以使他們及時調整好心態。
2、關于升學和工作的選取
在升學和工作的選取上,79.5%調查者選取工作,11.5%人選取升學,而2.6%調查者選取考公務員,還有7.7%調查者選取了回家創業。可見,在嚴峻的就業形勢面前,很多同學想在國家的優惠政策下,自主創業,減少就業的壓力,鍛煉自己的潛力。這些人是需要大力扶持的。
3、關于就業的影響
在就業決策時,有39.8%調查者受父母的影響比較大,有3.8%調查者表示會受老師的影響,還有5.1%調查者比較相信自己的朋友,自己做決定,不受他人影響的調查者占51.3%。可見,此刻的畢業生在做選取時還是比較慎重的。
4、關于就業地點的選取
調查證明,66.7%調查者選取就業地點時,格外青睞大城市和沿海發達地區。這主要是因為大城市比較重視人才,工作和生活條件好,經濟收入高,發展機會多,并且理解新信息快,因而具有較強的吸引力。盡管大學生擇業首選大城市和沿海發達地區有必須的合理性,但擇業地點過于集中,勢必導致人才的閑置與浪費,同時也增加了就業的難度。10.3的調查者喜歡到國外和內地的盛會城市去工作。而對于西部邊遠地區和農村地區,經濟不發達地區,有23%畢業生將其作為首選。盡管國家出臺了很多鼓勵畢業生到西部和福建省欠發達地區的基層就業和參加志愿服務的優惠政策,但畢業生的用心性仍顯不足。這表現出大學畢業生擇業的功利性和短視,他們不愿承擔艱苦的工作,奉獻意識與鍛煉意識不強。學校就應透過各種形式加強對大學生的奉獻意識的培養,對畢業生的擇業中的功利和短視心態要適時加以引導。
5、關于薪酬標準
在求職者最為關心的薪酬問題上,畢業生的期望值一般。12.8%調查者的月薪期望值在800元以下,其中21.8%調查者的月薪集中在800--1200元這一檔上,35.9%調查者選取1200--xx元之間,月薪在3000元以上的占20.5%;有17.9%人的月薪期望值在3000元以上。這證明,大學畢業生期望自己早點從父母的經濟依附中解脫出來,實現經濟上的獨立,并渴望獲得舒適的生活條件,因此期望能獲得較高的薪酬。
6、關于對口與心中的期望值
據調查,12.8%調查者認為會理解,并準備跳槽,23.1%人會努力適應工作,61.5%調查者工作時或工作后會思考繼續深造。2.6%調查者還沒思考好。看來,興趣與期望值對于工作的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專業如果不對口絕大多數的調查者會在此刻的崗位上工作。64.1的調查者會愿意從事此刻的工作,只有9%調查者表示不愿意,19.2%調查者會先在本專業干,再思考轉行這些人對自己的工作的選取是留意而慎重的,個人興趣和專業在選取工作時是占十分大的比重的。7.7%調查者認為無所謂。
7、求職信息
在就業比較緊張的狀況下,很大一部分調查者會認證思考自己今后的就業。其中66.7%認真思考過,26.9%調查者偶爾會想想這類人可能還沒體會到就業的艱辛,有5.1%調查者很少再思考,還有1.3%調查者想到時候再思考。
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50%調查者期望得到更多的公司的介紹和招聘信息,15.6%調查者期望得到更多的有關薪資及福利的信息,19.2%調查者期望得到更多的關于面試和演示的技巧介紹,說明學生在這方面的經驗還不是很多,需要加強鍛煉。有5.1%調查者期望了解更多的公司員工的現身說法。借此了解公司的用人機制和管理方法,做到心中有底。
8、關于就業目的
此次調查證明,有大約80%以上的調查者就業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生計的需要只有17.5%少數調查者是為了自己的興趣愛好,為了得到社會的認可和為社會做貢獻。剩下的2.5%調查者認為就業是為了奠定建立家庭的基礎。可見,在經濟危機的時候人們還是迫以生計的。這也說明啊學生就業觀念的不端正,需要老師的大力指導。
9、關于最關心的問題
無論在什么時候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都會面臨各種怎樣和企業的雙向選取。調查者在這方面的選取還是很明確的。有53.8%調查者預計在擇業過程中遇到的最主要的問題是可能專業不對口或專業面太窄這給學生就業造成了很大的困惑。2.6%調查者預計戶口難解決,24.4%調查者預計是缺乏社會關系7.7%調查者預計信息嚴重不足不能很好的去加以選取,11.5%調查者預計是其他的原因在擇業過程中的阻力最大。沒調查者選取性別歧視說明大家還是比較相信潛力的。
而用人單位最關心的是求職者的潛力包括所學的專業潛力、所畢業的學校、社會經驗以及潛力,占總調查的`87.1%,技能、特長、品德只占到了10%比重,剩下的2.9%調查者認為用人單位最關心求職者的性別。
當前畢業生在擇業過程中的主要問題是人才市場供大于求,屬于買方市場、畢業生的思想不夠端正,期望值過高,擇業過于挑剔社會上一些憑關系,走后門的現象比較嚴重占總人數的78.6%,認為學校、政府、用人單位及學生之間的溝通較少了解不夠的占11.3%,認為學校的就業指導薄弱、高校的人才培養規格和質量難以滿足社會的需求、畢業生的不貼合政策規定擇業行為比較多的調查者占10.1%。
結尾:
這是一個求職大軍遭遇失業恐懼的時代,是一個追逐挑戰又渴望成功的時代。求職擇業對當代大學生來說既是難得的機遇,又是嚴峻的挑戰。我校大學畢業生的職業價值觀呈現出多元化、復雜化的傾向,擇業意向表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征。他們追求自我發展,強調自我價值的實現,重視經濟利益。畢業生中出現的盲目樂觀、奉獻意識與艱苦奮斗精神缺乏、誠信缺失等心態,不僅僅會影響到畢業生眼下的擇業,同時還會進一步影響到以后的成長與職業發展。針對以上出現的不良擇業心態,本人的推薦是:
一、大學生畢業后不能僅僅只有就業意識,因為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會在必須程度上飽和,此刻尤為嚴重。因此我們要樹立創業意識而不能把眼光僅僅限于就業。
二、要踏踏實實地做事,一步一個腳印,要有靈通的就業信息和強硬個人素質。專業很重要,但要不斷地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有人說好關系是泥飯碗,會碎的;文憑是鐵飯碗,會銹的;而只有潛力才是金飯碗,走到哪里都會閃閃發亮。在當今社會,只有有潛力的人,才不會被時代所淘汰,只有有潛力的人,成長的舞臺才會無禁區。
三、要搞好人際關系,廣交益友。朋友多了不是壞事。一個人在外難免會遇到挫折,此時朋友的幫忙對你來說很重要。
四、在選取職業時,要從實際出發,準確把握人才市場的供需信息。人才招聘會每周都在辦,人才市場天天都(專業調查報告經典范文)開放,準確掌握人才市場的供求信息,對于當代大學生擇業尤為重要。當今社會是信息時代,誰能及時有效地獲取信息,誰能從實際出發,準確審視就業形勢,誰就能早日步入理想的職業崗位,為祖國,為人民奉獻知識和才華。
五、要敢于應對挫折,不放下,不服輸,要敢闖!總之大學生對所學專業只是能說了解,要真正讀至碩士才能夠說自己學了這個專業。大學生要鍛煉各方面潛力,不僅僅要學習書本方面的有字之書,還要去生活中讀那本無字之書,這樣我們農大學子才會有完美的未來。
就業調查報告11
一、調查報告說明
本調查報告分為兩個大部分:一部分是調查當前用人單位以及社會對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要求及應該掌握的技能技術(由于本人是學生、故從權威網站中找到這部分的調查資料直接借用,具體內容詳見附表一)。另一部分是針對內蒙古地區呼和浩特市內各高校學生之間的調查。其中調查主要內容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對電子商務的認識;第二部分是獲得電子商務的途徑(具體調查報告內容見附表二)。
調查的目的就是找到電子商務就業需要的條件和當代大學生尤其是電子商務專業的同學們從企業用人的角度出發,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更好的培養自己各項技能技術和職業素養,為以后就業打好基礎。
二、調查的相關事項
(一) 調查時間:20xx年9月1日——20xx年9月15日
(二) 調查地點:呼和浩特市區內
(三) 調查范圍:呼和浩特市區內各高等學校在校學生
(四) 調查方法:問卷式
三、調查報告內容概況
(一)市場對電子商務人才的要求
作為新興的營銷模式,市場對電子商務從業人員的需求可謂供求失衡。調查結果顯示企業對電子商務中的網站策劃/編輯人員的需求達到21.43%,對于網站設計/開發的人員需求占到28.57%,而網站美工人員和網絡營銷人員的要求也分別達到14.29%和42.86%,對于網站運營人才的要求更是高達42.86%。窺一斑而見全豹,企業對電子商務從業者的需求還頗高的。但是,在高需求下各企業對從業人員技術要求也是不低的。數據顯示,市場要求的電子商務人員在各種要求中掌握或是能夠運用在線客服的占78.57%,網絡營銷為64.29%,市場營銷50.0%,網店策劃是42.86%,就連文案處理也有21.43%的人要求,項目管理、客戶關系管理辦公自動化分別占14.29%, 28.57%,28.57%。這些好不包括在線采購、信息化管理、電話營銷、網絡安全等內容。可以說企業在求賢如渴的同時也是尋找那些德才兼備的。
(二)本地區高校大學生對電子商務的認識及現況
在對呼和浩特市區內的各高校的在校大學生的調查過程中發現有76.79%的學生對電子商務的概念有一定了解。數據顯示,能知道電子商務的一般流程有48.21%的同學基本能知道、35.71%的表示不能、另有16.07%同學表示能。而對你知道什么是EDI嗎?33.93%的人知道一點、48.21%的同學表示不知道、知道的人只占17.86%。至于在課余時間能否主動閱讀關于電子商務的論文、著作或具體報刊的調查中經常只有7.14%、偶爾的卻有60.71%、那些不看電子商務論文或雜志的也占到了32.14%。
這些數據從一個面上反映了喜憂參半的結果。喜的是:在校大學生對電子商務還是了解的,這為以后電子商務更好的發展奠定了知識基礎和后備力量。憂的是:電子商務要想更快、更好的發展,可謂路漫漫兮其修遠。
四、調查報告的分析
通過調查得到的這些數據我們不難看出大學生們對電子商務表現了較大的關注,這說明,大學生們對電子商務都十分感興趣,而且切身的體會了一把電子商務熱。在調查中盡管主動了解或訂閱電子商務的同學比較少,但還是有一部人在通過閱讀課外資料或參加展覽了解電子商務,有目的地學習電子商務知識。但是,他們缺少系統全面的學習。尤其是對涉及到電子商務專業方面知識的欠缺和不足。不恭敬的說,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當代大學生雖然能夠認識到電子商務但要想達到用人單位的要求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的。
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了市場中企業對電子商務的依賴和其人才的求賢若渴。可以說電子商務就業前景是十分廣闊的。知識經濟下的市場對電子商務崗位總的來說是供不應求。但我們還應看到企業對電子商務專業的要求并不是僅限于做做網頁、規劃一下網站、更多的是多方面技術、技能、綜合指標的全面要求。比如說在綜合素質方面要求電子商務人:
(1)掌握現代經濟。現代商務。現代管理知識,懂經濟,會管理,善商務。
(2)具有信息科學知識,掌握計算機及其網絡技術,能運用IT技術進行嚴謹的定量分析及其基礎上的定性分析來解決經濟、商務、 管理中的實際問題。
(3)有較高的英語水平,能用英語作為書面語口頭上的工作語言來處理商務。這是經濟全球化與商務國際化的電子商務必然要求。
(4)把握電子商務需要的現代商務與現代管理基礎、現代商務與現代管理基礎的IT需求和電子商務實施與運行的思路、方法與策略,初步具備電子商務系統實施咨詢的.能力。
(5)初步掌握電子商務軟件開發技術,初步具備電子商務系統分析、組件選擇、連接、測試、運行、維護等二次開發能力。
這些要求無疑是對電子商務從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調查預測
通過調查和對有關文獻的研究不難發現,電子商務已成為21世紀貿易主要手段。有關調查指出:“隨著全球電子商務高速增長,我國電子商務也急劇發展,使得電子商務人才嚴重短缺。我國登記在冊的電子商務企業已達到1000多萬家,其中大中型企業就有10萬多家,初步估計,未來我國
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每年約20萬人,而我國目前包括高校和各類培訓機構每年輸出的人才數量不到10萬人。人才總量不足已成為制約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這些畢業生在進入人才市場時本應搶手”。
由此看出,電子商務就業前景是廣闊的,但是我們還應該看到,企業對電子商務人的技術要求和綜合評定,也是非常苛刻的,就拿對電子商務人員技能方面來說電子商務從業者必須:
1、熟練進行計算機操作,能夠進行網絡操作系統和常用軟件的安裝與使用,熟悉辦公軟件操作;
2、掌握網絡技術,能夠熟練地利用INTERNET獲取資料和信息并進行信息處理;
3、具有計算機軟硬件配置、網絡操作系統等基礎知識,能夠進行網頁制作及電子商務網站的建立、發布、維護和管理;
4、了解電子商務交易系統的功能和業務流程,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術,能夠進行網上交易、網下服務以及電子商務系統的安全維護,具有電子商務人員應具備的綜合職業能力;
5、熟練進行POS操作,能夠進行MIS管理,熟練進行商場、網站的各種數據資料的收集、處理工作。
盡管說企業對以及市場對電子商務專業從業者有各種各樣的要求但是只要我們掌握學校開設的各種專業技能,從用人單位用人需求出發,硬硬實施的掌握一些技術技能和商務的知識,就不難找不到自己合適的崗位。
總之,在經濟知識一體化、世界經濟一體化、全球化的今天。信息技術正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經濟貿易領域。電子商務作為計算機應用技術與現代經濟貿易活動結合的產物,已經成為人類跨入知識經濟新紀元的重要標志之一。電子商務盡管電子商務在基礎設施、技術知識、人才培養、政策法規以及網上支付等一系列問題上有不足之處仍然需完善改進,但作為一個新興專業,以快捷、迅速、自由和交換的低成本為特點,注定其將代替傳統的商務活動,成為社會的商業發展的主要手段和途徑。因此電子商務專業的就業前景還是很廣闊的,只要我們抓住機遇,掌握所學技能做到理論與技能實踐相結合,做到精一、懂二、會三型的人,必然會找到合適自己的工作崗位。
就業調查報告12
一、農民工總體規模
(一)農民工數量繼續增長,總量達25278萬人
據抽樣調查結果推算,20xx年全國農民工總量達到25278萬人,比上年增加1055萬人,增長4.4%。其中,外出農民工15863萬人,增加528萬人,增長3.4%。住戶中外出農民工12584萬人,比上年增加320萬人,增長2.6%;舉家外出農民工3279萬人,增加208萬人,增長6.8%。本地農民工9415萬人,增加527萬人,增長5.9%。
(二)中西部地區農民工人數增長快于東部地區
從輸出地看,東部地區農民工10790萬人,比上年增加323萬人,增長3.1%,東部地區農民工占農民工總量的42.7%;中部地區農民工7942萬人,比上年增加323萬人,增長4.2%,中部地區農民工占農民工總量的31.4%;西部地區農民工6546萬人,比上年增加409萬人,增長6.7%,西部地區農民工占農民工總量的25.9%。
二、農民工流向及就業地域分布
(一)在中西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增長較快,中西部地區對農民工的吸納能力進一步增強
從農民工的就業地區來看,20xx年在東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16537萬人,比上年增加324萬人,增長2.0%,占農民工總量的65.4%,比上年降低1.5個百分點;
在中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4438萬人,比上年增加334萬人,增長8.1%,占農民工總量的17.6%,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在西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4215萬人,比上年增加370萬人,增長9.6%,占農民工總量的16.7%,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分省看,就業地區主要分布在廣東、浙江、江蘇、山東等省,這4個省吸納的農民工占到全國農民工總數的近一半。
(二)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務工的農民工比重繼續下降
在長三角地區務工的農民工為5828萬人,比上年增加18萬人,增長0.3%,在珠三角地區務工的農民工為5072萬人,比上年增加7.4萬人,增長0.1%,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務工的農民工增加數量和增幅均明顯低于上年水平。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務工的農民工分別占全國農民工的23.1%和20.1%,分別比上年下降0.9和0.8個百分點。隨著中西部地區的快速發展,東中西部地區農民工工資水平趨同,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對農民工的就業吸引力在逐步下降。
(三)跨省外出的農民工數量減少,農民工以跨省外出為主的格局改變
在外出農民工中,在省內務工的農民工8390萬人,比上年增加772萬人,增長10.1%,占外出農民工總量的52.9%;在省外務工的農民工7473萬人,比上年減少244萬人,下降3.2%,占外出農民工總量的47.1%。在省內務工的比重比上年上升3.2個百分點。20xx年,去省外務工人數減少,改變了多年來跨省外出農民工比重大于省內務工比重的格局。
(四)外出農民工仍主要流向地級以上大中城市
從外出農民工就業的地點看,在直轄市務工的占10.3%,在省會城市務工的占20.5%,在地級市務工的占33.9%,在地級以上大中城市務工的農民工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
三、農民工性別、年齡和受教育狀況
(一)農民工以男性為主,年長農民工比重逐年增加
分性別看,男性農民工占65.9%,女性占34.1%;分年齡段看,農民工以青壯年為主,16-20歲占6.3%,21-30歲占32.7%,31-40歲占22.7%,41-50歲占24.0%,50歲以上的農民工占14.3%。調查資料顯示,40歲以上農民工所占比重逐年上升,由20xx年的30.0%上升到20xx年的38.3%,三年中農民工平均年齡也由34歲上升到36歲。
盡管每年農村新增勞動力主要會加入到農民工的行列中,但農民工年齡結構的變化,也說明農民工的“無限供給”狀況在改變。
(二)年齡和家庭對農民工的空間流動有很大的影響
農民工中已婚者占73.4%,其中,本地農民工已婚者占90.2%,遠高于外出農民工已婚者58.2%的比例,這主要是由于本地農民工平均年齡高出外出農民工12歲,本地農民工中40歲以上的占60.4%,而外出農民工40歲以上僅占18.2%。這反映了已婚、年紀較大的農民工更傾向于就近就地轉移,大齡農民工不僅外出缺少競爭力,而且需要照顧家庭,這使得他們的外出積極性減弱。
(三)農民工以初中文化程度為主,青年農民工和外出農民工文化程度相對較高
在農民工中,文盲占1.5%,小學文化程度占14.4%,初中文化程度占61.1%,高中文化程度占13.2%,中專及以上文化程度占9.8%。外出農民工和年輕農民工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分別占88.4%和93.8%。
外出農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明顯高于本地農民工,青年農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最高,也是最具潛力的農民工群體。
(四)沒有參加過任何技能培訓的農民工占多數,青年農民工更傾向參加非農職業技能培訓
在農民工中,接受過農業技術培訓的占10.5%,接受過非農職業技能培訓的占26.2%,既沒有參加農業技術培訓也沒有參加非農職業技能培訓的農民工占68.8%。
青年農民工接受非農職業技能培訓的比例要高于年長的農民工;與此相反,年長的農民工接受農業技術培訓的比例要高于青年農民工,年齡層次越低,接受農業技術培訓的比例也越低,這說明青年農民工正逐漸喪失從事農業生產的技能。
四、農民工就業情況
(一)農民工從業仍以制造業、建筑業和服務業為主,從事建筑業的比重明顯提高
在農民工中,從事制造業的比重最大,占36.0%,其次是建筑業占17.7%,服務業占12.2%,批發零售業占10.1%,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占6.6%,住宿餐飲業占5.3%。從近幾年調查數據看,變化較明顯的是建筑業,農民工從事建筑業的比重在逐年遞增,從20xx年的13.8%上升到17.7%,從事制造業的比重則趨于下降。
(二)在東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以制造業為主,但比重下降
從農民工的從業地區看,在東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以從事制造業為主,占44.8%,比上年下降1.4個百分點,中、西部地區制造業比重分別為23.0%和15.4%,比上年上升0.6和0.4個百分點。隨著我國產業結構升級、勞動密集產業從東部向中西部轉移,農民工在不同地區就業結構將繼續發生變化。
(三)受雇人員的增長快于自營人員的增長,自營比重下降
在外出農民工中,受雇人員占94.8%,自營人員占5.2%;在本地農民工中,受雇人員占71.9%,自營人員占28.1%。自營人員主要從事批發零售業,占39.2%;其次是從事交通運輸業倉儲和郵政業,占17.8%。近幾年,外出農民工和本地農民工中自營人員所占比重均呈下降趨勢,20xx年,本地受雇人員和外出受雇人員分別比上年增長9.4%和4.4%,本地自營和外出自營分別比上年減少2.1%和11.8%。
(四)農民工就業穩定性隨年齡增長逐步提高
在外出農民工中,初次外出的平均年齡為26.7歲。從事現職的平均時間為2.7年,從事現職累計不滿1年的占22.7%,1-2年的占43.1%,3-5年的占20.9%,5年以上的占13.3%。從不同年齡組來看,16-20歲年齡組中從事現職5年以上的占1.3%,21-30歲的占7.6%,31-40歲的占22.3%,41-50歲的占24.5%。
50歲以上的占21.9%,說明隨著年齡的增長,就業的穩定性也提高。從從事的工作種類看,企業管理人員、個體經營人員、專業技術人員現職累計時間在5年以上的比重要明顯高于服務業人員和生產、運輸設備操作人員.
就業調查報告13
當今社會,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尤其是近幾年,伴隨著20xx年全球性經濟危機的到來,當代大學生所要面對的將是更加嚴峻的就業形勢的挑戰。等待當代在校大學生的也將是更高的能力要求和自身能力不足之間的矛盾、自身擇業要求過高同用人單位之間的矛盾……面對這些矛盾,在校大學生們對自己的就業傾向有自己的看法、觀點。對此,我們在我校進行了一次針對大學生就業傾向的問卷調查,主要包括大學生對自己專業的了解程度、擇業觀、就業信心、對自主創造的看法等,進而幫助我們深入了解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傾向社會經濟發展
一、摘要
通過對我校同學的問卷調查,我們了解到了一些大學生就業傾向方面的相關數據。從問卷結果分析可看出:同學們都非常關注自己的就業前景;76%的同學都充滿自信,認為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解決自己的問題;55%和28.5%的同學所期望的初始月薪都在1500—2500元或2500—3500元;63.89%的同學認為大學生就業難的最主要原因是“個人能力不足”針對問卷所反應的問題,我們的建議是:大學生應增加就業信心、努力學習知識、增強自身能力、多關注和了解相關信息、學校更要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指導
二、調查情況
1、本次調查所使用的方法是隨機抽樣和問卷調查相結合,實發問卷105份,有效問卷99份(其中女生46份、男生53份;調查對象為本科學生97份、專科學生2份;文史類學生89份、理工科學生10份;大二學生63份、大三學生36份)。
2、我們的調查程序是:20xx年11月10日至12日開始進行提綱、計劃和問卷設計以及一些前期的準備工作;11月15日至11月20日進行問卷調查;11月22日至25日進行問卷統計、數據分析并撰寫調查報告。
三、調查結果和數據分析
我們通過調查得到,對自己所學專業滿意的占24%,比較滿意的占63%,不是很滿意的占10%,不滿意的占2%,無所謂的占1%;職業與專業一定對口的占4%,專業對口,但不強求的占63%,專業并不重要,只要找到工作的占11%,無所謂的占20%,要看工資的占1%;就業渠道方面自己找的占70%,家里幫忙找的占5%,靠學校找的占12%,朋友介紹的占5%;月薪800-1500元的占7%,1500-2500元的占54%,2500-3500元的占28%,3500元的占9%;工作類型挖掘自我潛力的工作占37%,普通穩定的工作占26%,有挑戰性的工作占16%,舒適安逸的工作占14%,其他占2%;就業單位意向為國家機關單位的占30%,事業單位的占10%,科研設計單位的占2%,國有單位的占9%,民營或私營單位8%,中外合資企業,無所謂3%,沒有特別要求的占21%,其他占3%;畢業后職業選擇的地理上39%選擇了沿海發達地區,21.3%選擇了中部中小城市,8.6%選擇會去西部地區,5.1%選擇了去農村,26%的選擇了去上海等大城市;對于小城鎮及鄉鎮單位就業樂于接受的占26%,實在沒有其他機會可以接受的占37%,一般26%,堅決不接受的占1%,無所謂的占8%;就業難主要原因是自身素質不過硬的占46%,就業崗位少的占12%,專業學歷限制的占8%,其他的占6%。
同學們在選擇職業的標準有:穩定性,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能,經濟收入與福利,工作福利,單位前景,職位前景,深造機會,為社會作貢獻,工作地點;在求職中需要了解單位的信息的有:資金和規模介紹,主要業務和發展前景,用人標準和聘用條件,薪酬和福利,人才培訓情況,職位信息,單位文化和管理體制;害怕在求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有:個人能力不足,求職方法技巧欠缺,缺乏社會關系,用人單位選拔不公。
對于14問“請談談你對提高公共管理類大學畢業生就業率的一些建議?”的回答主要是:針對自身要在各方面增強自己的能力、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給自己一個有效的定位、放低要求、從小處做起;學校方面應多針對學生的能力方面進行訓練——加強就業指導、提供更多的實踐平臺、做好學生與就業單位的聯系工作。
四、調查結論
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當前經濟雖然回升向好的基礎進一部鞏固,但經濟增長的內動力不足從而造成在大學畢業生人數迅猛增長及金融危機等嚴峻挑戰下,我國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擴大內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應繼續顯現,但財政金融領域潛在風險增加,使得大學生的就業觀念有所改變,不再是以前陳舊的擇業觀念,就業期望逐漸降低。先就業后擇業也開始成為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的主要觀念;企業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和競爭力不斷提高,我國大學生就業選擇較以往有了更多的選擇;然而由于我國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矛盾凸顯期,就業形勢仍然嚴峻,大學生找工作都已以穩定為首要;而如果沒能順利就業,選擇繼續攻讀的可能性最高。
總的來說,我國當前社會經濟發展具有“兩面”或“雙面”的特點,即有利條件和突出矛盾同時并存,表明前進的道路并不平坦,決不能把經濟回升向好的趨勢等同于經濟運行的根本好轉。
(二)調查建議:
1.大學生自身,大學生應該樹立風險觀念和競爭意識,確立合理的職業期望。“先就業后擇業”,在職業的實踐中逐步地去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做到:把握良好的求職心態;腳踏實地,降低過高的期望值;轉變就業觀念;認清就業形勢,轉變就業觀念;消除“眼高手低”的思想,樹立正確的.就業觀;調整自己過高的、不切實際的想法,到艱苦的地方去創業;認清自身的素質和條件,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尋找與自身條件相適應的、適合于自己的用人單位;提高自身的能力,在校期間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如學校安排的社會實踐、社團活動,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招聘會,也可以在不影響自己學業的前提下去找一份兼職,增強自身的社會實踐能力。
2.學校方面,學校要切實做好學生的就業工作,盡量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就業傾向,完善就業指導體系。通過向大學生提供就業信息并根據這些信息接受職業指導,幫助他們進行有效的職業決策。建立一支專業化的就業指導隊伍,為畢業生提供就業信息服務和就業幫助。如:建立職業指導機構,為學生提供充分的信息與指導服務;開設職業指導課程,列入學校教育課程內容和教學計劃;實施在校學生的就業指導與實習政策等。
高校要加快教學改革,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完善就業指導工作。激勵當代青年大學生到基層、到艱苦環境中去受教育、做貢獻。
3.政府方面,出臺優惠政策,積極鼓勵大學生到基層及經濟欠發達地區就業,定期組織好人才招聘會。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如果畢業生選擇自主創業,三年內減免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免收畢業生存放檔案的費用等)。
五、調查方案:
調查目的:通過調查我校同學的就業傾向的一些相關問題,了解我校畢業生的就業期望,自身素質的評價,以及對就業形勢的看法,深度挖掘對其產生影響的各種主客觀因素。從而為當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發展作一個新的描述,幫助大學生盡快認識自我,增強自信心。為同學們在今后的求職就業過程中提供參考,以及為大學生提供就業指導的部門提供一定的借鑒。進而深入了解我過社會經濟的發展速度、狀況。
調查對象:四川理工學院在校大學生
調查地點:四川理工學院匯北校區、匯南校區、營盤校區
調查方式:隨機抽樣調查問卷調查
調查時間:20xx年11月15日至11月20日
六、附件
大學生就業傾向調查問卷
性別____學歷____所學專業年級____
1.您對自己所學的專業滿意程度為______
A.很滿意B.一般C.不是很滿意D.不滿意E.無所謂
2.您關注您專業的就業前景嗎?_______
A.特別關注B.偶爾關注C.一般D.不是很關注E.完全不關注
3.您希望獲得的職位與您的專業對口嗎?_______
A.一定對口B.專業對口,但不一定強求C.專業并不重要,只要找到工作就行
D.無所謂,關鍵是發揮自己的才能,有很好的發展前景E要看工資
4.您對個人就業渠道的選擇是_______
A.自己找B.家里幫著找C.依靠學校推薦D.自主創業E.朋友介紹
5.您期望的初始月薪是()
A.800-1500元B.1500-2500元C.2500-3500元D.3500元以上
6.您會選擇哪種類型的工作()
A.挖掘自我潛力的工作B.普遍穩定的工作C.有挑戰性的工作
D.舒適安逸的工作E.其它
7.您的就業單位意向為()
A.國家機關業單位B.事業單位C.科研設計單位D.國有企業
E.民營或私營企業F.中外合資企業G.無所謂,沒特別要求H.其他
8.你畢業后選擇的職業地理上的要求是
A.沿海發達地區B.中部中小城市C.西部地區D.到農村E.上海、香港類大城市
9.你選擇職業的標準是________(可多選)
A.穩定性B.能發揮自己的才能C.經濟收入與福利D.工作樂趣
E.工作環境F.單位前景G.職位前景H.深造機會I.為社會做貢獻
J.工作地點K.其他
10.在求職過程中,你迫切需要了解單位的信息是_______(可多選)
A.資金和規模介紹B.主要業務和發展前景C.用人標準和聘用條件
D薪酬和福利E.人才培訓情況F.職位信息G.單位文化和管理體制
11.如求職較為困難,您對去小城鎮及鄉鎮單位就業這種情況能否接受?_____
A.樂于接受B.實在沒有其他機會時可以接受C.一般
D.堅決不接受E.無所謂
12.你最害怕在求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是______(可多選)
A.個人能力不足B學校就業指導不夠(包括就業信息不足)C.求職方法技巧欠缺
D.缺乏工作經驗E.缺乏社會關系F.用人單位選拔不公正G.其他
13.你認為大學生就業難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
A.自身素質不過硬B.就業崗位少C.學校就業指導不好D.專業學歷限制E.其他
14.請談談你對提高公共管理類大學畢業生就業率的一些建議?
感謝你在百忙之中抽出寶貴的時間參與我們的調查,謝謝配合。并祝你事事順心,學業有成!
關于從《當代大學生就業傾向》看社會經濟的發展的調查報告
學生:
專業:
班級:
四川理工學院法學院
二0xx年十一月
就業調查報告14
一、實踐過程:
首先,我們來到宣傳臺,認真閱讀了展示牌上的環保知識宣傳,了解了關于泰興市污染治理及成果。緊接著,我們通過瀏覽網頁,了解了污水處理情況和流程,展望了泰興市未來發展規劃和積極構建全社會關注環保的人文環境、綠色環境。
二、分析:什么是“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已成為一個眾所周知的新型名詞。那么,到底什么是“白色污染|呢?
“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發泡塑料飯盒,各種塑料袋,農用地膜等給環境造成的污染。“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樹脂(ps)。在這些污染物中,還加入了增塑劑,發泡劑,熱穩定劑,抗氧化劑等。
三、分析造成污染的原因
1、塑料垃圾沒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處置,垃圾沒有實行分類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許多企業對于生 產過程中產生的白色垃圾沒有科學地處理,放任自流。
3、我國現有的法律沒有對塑料包裝廢棄物的處理,制定出過硬的'相關法規。
4、盡管在創建省級文明衛生城鎮的口號下,我們的縣城變得整潔得多,但是總的來講,人們的環保意識比較淡薄,濫用和隨意亂倒塑料制品現象相當普遍。
四、分析白色污染的危害
(一)視覺危害:
散落在環境中的塑料廢棄物對破壞了市容景觀。如散落在自然環境、街頭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飛舞或懸掛枝頭的超薄塑料袋,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
(二)潛在危害:
1、塑料地膜廢棄物在土壤中大面積殘留,長期積累,造成土壤板結,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
2、拋棄在陸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廢棄物,被動物當作食物吞食后,會導致動物死亡。
3、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廢棄物質量輕、體積大,很難處理。如果將它們填埋,會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難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裝的材料,這樣對人體的健康不利。
5、使臭氧層變薄。 白色污染經過太陽光照射而把塑料中大量的毒物排入大氣層,大氣層上面是臭氧層,這樣使臭氧層的氣體逐漸變薄。
五、治理白色污染
通過這次環保知識宣傳社會實踐,我了解到:隨著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為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使環境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對人類生存和發展已經構成了嚴重威脅。每當大風刮起,空中就彌漫著黃色的粉塵,有時在空中還飛舞著白色塑料袋,使人們出門十分狼狽。然而,解決環境問題已成為刻不容緩的重大任務。
我們泰興市,雖然每天都有很多名環衛工人日日夜夜與“白色污染”作著斗爭。但是,改變這種狀況,光靠環衛工人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提高我們大家的環保意識。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不是一個人造成的,保護環境應該是全社會的行為。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
同時,我也懂得了:我們就是社會的主人,改善地球環境,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我們應該努力增強環保意識,節約資源。如果全球人人破壞,天天破壞,地球就會變成垃圾場;如果全球人人環保,天天環保,就能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
讓我們攜起手行動起來,共同努力保護好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在此,我建議我們應從自身做起,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要時刻做到:
1、不亂扔垃圾及廢棄物,將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內;
2、我們學校早已經設置了“垃圾分類存放處” ,我們就要積極參與和宣傳;
3、不要浪費,包括不浪費一張紙、一滴水、一分錢;
4、盡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積極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減少白色污染;
5、發現身邊有破壞環境的行為時。
就業調查報告15
XX年2月25日至3月20日,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利用近一個月的時間,專門抽調人員成立調查組,依托全區人力資源保障服務平臺,對全區企業用工需求和未就業人員進行摸底調查,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為掌握全區就業第一手資料,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先后走訪調查企業585家,召開專題座談會6次,發放調查問卷及宣傳材料1萬余份,關于就業基本情況調查報告。對未就業人員的基本情況逐一進行登記,并以此為基礎建立臺帳,錄入電子信息平臺,構建“企業用工需求庫”、“就業人員信息庫”和“就業組織人事管理信息庫”,為用工企業與求職人員的有效對接架起橋梁。
(一)企業用工需求情況。
在調查走訪的585家企業中,可提供就業崗位8545個。其中,民營企業377家,提供就業崗位6125個;國企83家,提供崗位1125個;三資企業27家,提供就業崗位285個;個體企業98家,提供崗位1010個。從這次調查情況看,民營、個體企業為吸納就業人員的主體。從提供的崗位看,服務類崗位人才需求居首,市場營銷類崗位人才需求第二。其中,餐飲服務類3311個;管理類3205個;機械操作類20xx個。從文化程度和年齡要求來看,大部分企業需要高中以上學歷,50%以上要求年齡在35歲以下(詳見表1)。
(二)未就業人員情況。
這次摸底調查共登記未就業人員13309人。其中,男5904人,占未就業人員的44.4%;女7405人,占未就業人員的55.6%。從求職者學歷構成來看,大專以上學歷1248人,占未就業人員的9.4%;高中、中專5260人,占未就業人員的39.5%;初中以下6801人,占未就業人員的51.06%。從求職者年齡結構來看,35歲以上為求職者主力,占求職人數50%以上,其中,16-34歲占44.3%,35-44歲占24.8%,45歲以上占30.9%。從人員類別看,高校畢業生489人;失地農民11177人;就業轉失業1643人,失地農民是這次求職者的主要群體。(詳見表2)。
二、問題和分析
當前就業工作正處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經濟在由數量擴張型增長向質量效益型增長的轉變過程中,對就業的影響也呈現出復雜性和不穩定性。必須根據時代的要求,客觀全面分析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為正確決策和開展工作提供可靠依據。
(一)部分企業出現招工難現象。在這次調查過程中,許多企業普遍反映存在“招工難”的問題,特別是服務行業更為突出。造成部分企業“招工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社會層面分析。“招工難”反映出我區經濟向好發展,特別是西部新城建設,企業用工需求增加。從企業層面分析,“招工難”反映部分企業在用工理念上存在著偏差,企業用工存在短期行為、薪酬偏低和員工權利得不到保障等問題,造成勞動關系緊張,必然導致“招工難”。從政府層面分析,政府在加強信息引導、解決企業招聘與勞動者求職信息不對稱問題,加強職業培訓、解決企業要求與勞動者素質不匹配問題,加強環境建設、解決企業規范用工與勞動者體面就業問題等需進一步研究解決辦法。
(二)就業質量偏低。近年來,我區通過認真貫徹落實就業政策,積極開發崗位等措施,保持就業形勢的穩定。但從這次調查來看,全區新增就業人員中,靈活就業人員占到50%以上。據統計,在區職介中心代繳養老保險的近4萬人,已經成為一種主要的就業形勢。為穩定就業,政府雖然采取給予社保補貼和崗位補貼的就業援助,但靈活就業人員、年內失業人員就業兩次以上的比例仍在30%左右,由于這種就業方式抗風險能力較弱,容易形成新的社會不穩定因素。
(三)城市化進程加快帶來新的困難群體。全區未就業人員中,失地農民占到一半以上。即便是在目前實現就業的人中,靈活就業比例也高達60%。被征地農民從心理到技能都難以應對市場競爭的挑戰,對政府救濟依賴性強,缺乏就業的主動性,調查報告《關于就業基本情況調查報告》。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這部分人的數量還會增多,對就業形勢的影響不容忽視。
(四)群體性就業矛盾凸現。高校畢業生、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失地農民是我區就業服務的重點人群,圍繞促進三大群體就業,我們通過相關政策進行重點幫扶,但隨著幫扶工作的深入,幫扶難度越來越大,當前救助的城鎮就業困難人員5000多人,隨著年齡的增加,就業的難度也越來越大。高校畢業生就業更為特殊,該群體就業問題被社會各個領域所關注。今年我區預計畢業生1500多人需要安置,雖然政府采取購買崗位的措施,但就業安置壓力仍然很大。
(五)勞動力文化素質偏低。本次調查的13309名未就業人員中,初中以下的6801人,大專以上的只有1241人,僅占9.5%,總體文化水平明顯偏低。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經濟方式的轉變,特別是西部新城建設的加快,社會各方面對勞動力素質要求越來越高。目前,外資企業、民營企業招工,對求職者的.文化要求較高,基本上都招聘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輕人。而從這次調查中可以看出,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占50%以上,年齡超過40歲的也占到50%以上,很明顯,目前失業人員的文化素質不能適應招工的要求,造成有人無崗和有崗無人兩種情況同時存在。
(六)就業意識淡薄。本地勞動力就業難,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改變不就業觀念,他們對工資要求、工作性質、工作內容、工作環境、工作時間等都有著自身的主觀愿望,挑肥揀瘦。這與外地人員“低報酬,肯吃苦”的優勢形成鮮明對比。
三、對策與建議
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作為政府調配人力資源的職能部門,為企業服務,滿足他們的用工需求,為勞動者服務,解決他們的就業難題,既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落實十八大精神的具體體現。針對這次調查工作所反映出的問題,經過認真分析研究,建議探討實施相關措施:
(一)服務企業穩定就業。企業是全區經濟發展的脊梁,企業發展壯大是實現“三三xx”發展戰略的強大引擎,也是解決就業的根本。要牢固樹立服務企業就是服務發展大局的理念,把服務好企業作為優化全區經濟發展環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正把駐區企業當作我們同甘共苦、攜手共進的親密朋友,千方百計為企業謀發展。要加大對企業的扶持力度,用足、用好各項就業政策。要加強調查研究,掌握人才需求,實施重點人才引進工程,建立健全企業后備人才制度。積極開展勞動用工指導服務活動,與駐區企業建立直接聯系,在一線解決企業實際問題,建立企業用工信息溝通機制,及時解企業用工需求,提供相關信息和服務。
(二)項目超前運作安置就業。借西部新城建設的有利時機,充分發揮大項目帶動就業的主渠道作用。在項目落地的同時與企業溝通協調,將就業與項目建設統籌考慮。探索項目建設就業影響跟蹤服務機制。從招商引資環節開始提前介入,對項目進行就業評估,把就業崗位增加和人力資源配置結合起來,在項目實施方案中必須明確增加就業的數量;在項目開工建設時,同步啟動對從業者的技能培訓。同時搞好招聘登記、職業指導、勞動合同簽訂、社會保險關系接轉等全程服務工作。
(三)政策扶持推動就業。充分發揮各項政策在促進就業中的作用,探索建立援助就業困難群體的長效機制。重點做好困難家庭及高校畢業生、失地農民、就業困難人員的幫扶工作。把符合條件的“4050”困難人員全部納入社保補貼體系。通過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開展公益性崗位安置,確保高校畢業生、困難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同時,鼓勵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失地農民等有創業愿望的各類群體自主創業,對符合條件的創業人員提供5-10萬元的貼息小額擔保貸款,充分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
(四)技能培訓提升就業。要按照專業設計與本地產業相銜接,培訓內容與求職者需求相銜接,開設專業與用人單位需求相銜接的原則,引導培訓機構改革培訓課程,豐富培訓方式。組織開展訂單培訓、定向培訓、定崗培訓,不斷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勞動者就業素質和就業質量。大力開展創業培訓,推動創業帶動就業。
(五)優化服務保障就業。充分發揮政府在促進就業中的橋梁紐帶作用。準確掌握人力資源市場供求狀況,及時維護“就業信息庫”,為勞動者和企業搭建有效對接平臺,實現“數據集中、信息共享、一點登錄、全區查詢”,促進人才供給和企業需求的有效對接。進一步完善區、街道、社區三級聯網業務信息平臺。充分利用區人力資源保障網,建立由區職業介紹中心、人力資源保障服務中心、社區經辦人員組成的qq群,從而進一步提高就業信息的利用率和就業崗位的對接率。通過組織專場招聘會,供需對接見面會等方式,為企業和求職者無縫對接提供全天侯服務。同時,將企業招工信息編印成冊,在企業招聘會和街道人力資源保障中心免費發放,向求職者提供用工信息。開展向企業“三送”(送政策、送信息、送項目)服務活動,切實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
【就業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青年就業調查報告04-17
就業狀況的調查報告06-10
2022年就業調查報告03-30
文秘就業情況調查報告11-18
畢業就業形勢調查報告02-23
關于就業形勢的調查報告11-05
就業市場調查報告05-01
就業指導調查報告10-28
學生就業心態調查報告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