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調查報告(精選16篇)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報告的適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寫好報告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家庭調查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家庭調查報告 1
為掌握單親特困母親家庭生存狀況,連云港市新浦區婦聯通過發放調查問卷、入戶實地調查、召開座談會等方式對單親貧困母親生存狀況進行了調研走訪,主要是針對30—59歲年齡段的單親貧困母親(這個年齡段的人數在該市單親母親總人數中比重較大。由于無丈夫,子女又基本處于未成年人階段,家庭負擔重,生活相對而言更加困難,因而更具典型性)。情況如下:
一、基本情況
1、經濟收入低。在被調查的單親貧困母親中,家庭人均月收入在300元以下的占到90%,甚至有的單親家庭人均月收入還不足300元。她們都沒有固定工作,也沒有固定收入,主要靠種地、親戚朋友資助、打點兒零工和低保來維持生活,非常貧困,生活消費水平遠遠低于當地平均消費水平
2、文化程度低。在被調查的人群中,小學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0.5%,初中文化程度的占16.5%,高中文化程度的占9%,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為4%,90%左右的單親貧困母親受教育程度偏低,文化素質和能力水平非常低。
3、健康水平低。由于被調查的是單親貧困母親中的中年女性,長期的艱苦勞作和生活壓力,使她們均患有各類不同的疾病。較為集中的是心臟病、腰腿風濕疼痛、婦科病、貧血和高血壓等病癥。患重癥和身體殘疾不能勞動的占83%,有其他慢性疾病的占17%。由于不能定期體檢,甚至有的人怕檢查出毛病從未檢查過身體,因此很多時候一般都是疾病發作了才檢查出毛病來。有病不醫,亂抓藥亂吃藥的現象普遍存在,健康狀況令人擔憂。
4、社會關注低。在走訪中,我們發現,有18.5%的單親家庭曾經得到過民政部門、街道、婦聯和鄉鎮政府的救助,但這種救助方式只是單一的一般救助,沒有作為單親貧困母親的特殊身份得到額外的救助,民政部門也沒有專門對這一弱勢群體進行專門的扶持。90%以上的單親貧困母親希望社會上對她們進行關愛和援助。但從目前的情況看,這一特殊弱勢群體沒有引起社會上的高度重視。
二、主要原因
1、收入來源匱乏。單親母親貧困的主要原因是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渠道。家庭拖累,外出務工難。在我市農村,年齡偏大喪偶的女性大部分都選擇在婆家生活,存在照顧孩子和老人,同時還要顧及家務和農活等問題,子女一般都沒有穩定的具體工作,由于家庭的拖累,許多單親母親無法外出打工,缺少創收的渠道。文化水平低,缺少技能,就業難。在市區,單親貧困母親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多數沒有一技之長,又由于有些年齡偏大,造成多數用人單位不愿招用她們。因此多數人難以找到固定的工作。除此之外,由于缺少資金,沒有創業致富渠道,大多數想從事生產發展和開發創業的單親母親,也由于自身條件受約束,得不到資金和技術的扶持和幫助,無法起步,望"業"興嘆。
2、缺乏生活保障。
一是怕生病,有病不敢醫。雖然大部分單親貧困母親參加了醫保,但報銷比例較低。如果生病住院既擔心家務活沒人干,又擔心孩子無人照看,不到萬不得已,很多人都忍耐不去看病。
二是怕出現意外,有事錢難借。在調研中,有45%的單親家庭孩子還在上學,學費支出比例很大。雖然九年制義務教育免除了學雜費,但書本費、校服費、補課費和食宿費等必須的費用支出占家庭支出的一半以上,讓許多單親家庭犯難。在走訪中,有70%的單親貧困家庭常年負債累累,生活、心理上的雙重壓力使單親母親變得脾氣暴躁和自卑。
3、缺少感情交流,文化娛樂活動單調。由于單親貧困家庭支出有限,基本沒有文化娛樂活動空間,在城市,參加社區組織的文化生活的比例不足10%。另外的因素,單親母親心理孤獨,性格獨特,再婚非常難。她們離婚或喪偶后都希望再婚,可是由于婚姻破裂的打擊或者害怕孩子以后受到委屈、家庭負擔重及找不到合適的愿意共同養家的人等原因,許多人難以再婚。另外單親母親有時擔心周圍的人對自己有異樣的看法,生活上、感情上很多難題找不到信賴的人傾訴和幫助,沒有交流和排解的途徑,導致她們彷徨和困惑。
4、缺少家庭教育。單親家庭對孩子的性格影響很大。在調查中,有的孩子因為缺乏父愛,形成孤僻、懦弱的性格。另外,對孩子學習成績影響較大。由于單親母親普遍對孩子期望值過高,給孩子造成一定的負荷壓力。調查發現,80%左右的單親家庭的孩子學習成績并不理想。單親家庭對孩子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響。由于單親母親對孩子感情溝通少,或是用溺愛來代替父愛,在孩子的成長空間里,大多數形成了孤僻、冷漠、自私、怯懦或獨立的性格,因為性格上的偏執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的幸福。這一特殊弱勢群體沒有引起社會上的高度重視。
三、建議與對策
1、加強就業扶持,增加經濟收入,從根本改善單親困難母親生活狀況。增強造血功能,增加經濟收入是幫助單親特困母親擺脫貧困的根本之策。因此,建議針對單親特困母親的文化偏低、年齡偏大、技能單一的實際情況,開展針對單親特困家庭"量身打造"的專項幫扶活動:
一是開辦專場指導培訓。對單親特困母親開展就業技能、就業理念、就業規劃的專場指導培訓,幫助單親特困母親改變就業觀,提高就業技能。
二是舉辦專場招聘會。有選擇地組織保險、家政、網店等門檻底、就業方式靈活的行業幫助單親特困母親實現就業。
三是開辦專場職技班。聯系各類職業技術學校,為對單親特困家庭的子女提供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幫助單親特困家庭盡快"自食其力"。
四是進行專項政策性就業扶持。政府購買公益性崗位,要向單親特困母親進行傾斜;社區的.便民服務項目和靈活就業崗位,也應照顧安排單親特困母親。
2、整合社會資源,拓展救助體系,解決單親特困母親后顧之憂。目前,我們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夠健全,不能有效覆蓋全體社會成員,一些弱勢群體還缺乏制度性的社會支持。在這種特殊的社會轉型時期,更要加大對單親特困母親的關心和扶持。
一是健全社會保障體系。落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應補盡補"。同時應不斷完善補助機制,進一步擴大受益面。另外,針對單親特困母親普遍存在的住房困難、生活困難等問題,在廉租房的申請承租、低保和新農保的發放、元旦春節慰問等應給予政策性傾斜,可適當建立專項慰問經費或在慰問經費中予以明確適當份額。
二是建立醫療救助體系。建議在完善"全民醫保"的基礎上,為單親特困母親建立醫療救助體系。首先是由政府出資,指定婦幼保健機構對單親特困母親進行每兩年一次的體檢;其次是整合公立和民營醫療機構的資源和力量,為單親特困家庭提供大病救助。
三是建立單親特困母親子女就學幫扶體系。首先要鞏固并不斷建立健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兒童就學的補貼政策,對單親貧困求學的孩子給予有關費用的減免,并努力擴大受益面;其次對考取高中、大學的單親特困家庭子女建立長效幫扶機制,幫助其順利完成學業。
3、弘揚社會新風,營造幫扶氛圍,為單親特困母親排憂解難。各級婦聯組織要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的良好社會風尚,廣泛動員社會各界深入持久地開展為單親特困母親送溫暖活動。
一是調查了解單親特困母親家庭面臨的困境,通過宣傳媒介讓社會了解她們的生存狀況、主要需求,使社會熱心人士和相關部門有的放矢開展援助。
二是宣傳單親特困母親自強不息的典型事跡,鼓勵單親特困母親家庭提高生活信心和能力。
三是在城鄉社區服務中增加對單親家庭的服務。
關愛單親貧困母親是一項事關社會和諧、社會發展的民心工作,單靠個體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政府的關心和支持,需要有關職能部門及社會各界的幫助和扶持,只有發動全社會的共同參與,才能讓每一個單親貧困母親從根本上改變生存狀況,實現共享共建。
家庭調查報告 2
【學校基本情況】
xx 第三小學,是位于城鄉結合部的一所大型寄宿制小學,學生xx 余名,學校現有寄宿學生xx 余名。除少數周圍小區的居民子女外,大多數屬于留守兒童、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學生來源復雜,家長素質參差不齊。且大多數家庭有讓學生接受良好教育的美好愿望,希望通過接受高質量的學校教育改變家庭及學生個人的現狀,追求學生更加美好的未來。
【調查的目的意義】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既是搖籃教育,也是終身教育。同時,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教育不再是一個孤立的、封閉的社會活動,而是開放的、全方位的、多方合力共同作用的。
為了充分了解我校學生的家庭教育情況,幫助學校指定合理的家校溝通措施,充分了解到家長及學生需求,向家長傳授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協助家長破解家庭教育難題,促進良性互動的家校關系構建,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渭南市首批認定的家庭教育專家仵艷紅老師在學校德育處的配合下,對我校部分的學生的家庭教育狀況進行了抽樣調查。
【調查過程】
一、學生的抽樣選取情況。
2、進城務工人員子女10名;
3、特殊家庭(孤兒、單親、殘疾)子女10名;
4、公寓寄宿生10名;
5、父母在縣城行政事業單位工作的學生10名。
同時,全校220名教師有30名參與了教師問卷的調查,其中包括班主任10名,科任教師10名,保育教師10名。
二、問卷試題設計情況
本次調查設計問卷3份,分別為家長問卷、學生問卷、教師問卷,每份問卷共15道題目,題目類型分別為選擇題5道,判斷題5道,填空題4道,簡答題1道;題目內容涉及學生家庭狀況、家長對子女的期望值、家庭教育方法、學生的心理需求、家長對待教師聯系的態度、教師家校溝通的目的和方法等。
三、調查開展情況
本次調查共發放試卷630份,收回574份,其中有效答卷568份,缺失試卷56份,包括學生試卷23份,家長試卷33份,教師試卷全部收回。缺失試卷主要為長輩代管的學生和部分年齡較大的祖父母及文化程度較低的父母。
從受訪調查的300名家長來看,有效的261份答卷中,對家庭教育存在溺愛型的有64戶,占25%;放任型的107戶,占41%;教育措施乏力型的56戶占22%;封閉型的16戶,占6%;注重方法的18戶,占7%。
從參與調查的300名學生來看,有效的277份答卷中,對家校溝通期望值較高的27人,占10%;期望值一般的169人,占61%;無所謂的36人,占13%;完全拒絕的45人,占16%。在學生對家長教育方法滿意度調查中,非常滿意的16人,占6%;比較滿意的42人,占15%;一般的97人,占35%;認為方法不當的90人,占33%;極度不滿的3人,占1%;無法評價的29人,占10%。
30名參與調查的教師中,答卷全部收回并有效,其中認為家校溝通必要的27人,占90%;認為家長配合不力的18人,占60%;認為能力不足并措施乏力的12人,占40%;認為溝通游刃有余、得心應手的4人,占13%。
【調查結論】
1、大多數家庭有讓學生接受良好教育的美好愿望,希望通過接受高質量的學校教育改變家庭及學生個人的現狀。
2、由于文化及傳統觀念的`影響,大部分家長都認為:教育是學校單方面的工作,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屬于并行但互不干擾的兩條直線,因而影響了學生的成長。
3、部分家長,教育理念陳舊落后,教育孩子方法簡單粗暴,缺乏長期持久的教育目標和方案。
4、個別家長,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將錯誤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教授給孩子。
5、大部分教師能夠充分認識到有效的家校溝通的必要性,但相當一部分教師缺乏正確的溝通措施和方法,影響學校育人的效果。
6、相當部分教師思想認識不到位,不能正視自己的不足,把溝通協作失敗的原因完全歸結于家長。
【反饋建議】
1、成立學校“家庭教育及家校配合方法”研究小組,選擇一部分優秀教師,針對本校實際,參與專項課題研究,探索家校溝通合作的有效策略。
2、開展“家庭教育大講堂”活動,遴選部分優秀教師和家長擔任講師,傳授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子方法,幫助家長形成科學育人的觀念和方式。
3、挖掘校本資源,充分發揮學校“心靈驛站”、留守兒童關愛室的作用,協助家長破解家庭教育難題,關愛學生心理健康成長。
4、以學校德育處為龍頭,組建學校及班級家委會并有效展開相關活動,鼓勵家委會成員積極參與學校重大事項的決策,建設幾個家校合作的品牌班級,緩解家校矛盾,促進學校教育工作的和諧穩定發展。
5、聘請校外專家及本校優秀教師,開展教師家校溝通合作專項培訓活動,幫助教師提高思想認識,掌握有效的家校合作溝通辦法。
6、定期舉辦家長會或“家長開放日”活動,促進家長對學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7、發揮優秀學生家長作用,組建“家長志愿者服務隊”,形成育人合力。
家庭調查報告 3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道德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家庭道德狀況如何,不僅關系到家庭內部的和睦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而且關系到社會良好風俗習慣的形成和國家的安定團結。《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就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既是搖籃教育,也是終生教育。因此,家長的道德修養、教育方法以及家庭教育的環境,都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具大的影響。
一、現代家庭道德教育存在的誤區。
1、重智育,輕德育。一項調查表明:12—17歲孩子的家庭教育中“重智育,輕德育”的思想觀念相當突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往往把“智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他們看來,只要學習成績好,其他方面就好,深信“分數代表一切”。在這種教育觀念指導下,家長對子女的學習提出嚴格甚至茍刻的要求,至于子女有什么興趣、愛好和能力卻看不到,當行為習慣、心理健康、思想道德等方面出現問題時卻視而不見或不以為然,疏于引導、矯正,錯過德育時機。
研究近年突出的青少年犯罪問題,不難發現與其家庭教育中忽視德育的誤區密切相關。家長在子女少兒時期過于溺愛、袒護子女,管束松散,放任自流,必然導致子女日后自私、任性、孤傲的性格特征,為青少年時期的走上犯罪之路埋下禍根。
2、重學校,輕自身。隨著新課程改革深入推進,教師的作用被提升到一個新的'認識高度,但相當數量的家長未能客觀地看待孩子教育的社會系統功能,未能正確地評估學校教師的作用與能力,過分依賴學校,過分期望教師,這種教育觀念無疑是片面的,與農村學校教育現狀產生矛盾。
誠然,學校承擔著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素質發展的責任,但不應看作學校承擔教育學生的全部責任。有些家長把教育子女的全部責任推給學校,推給教師,忽視自己言傳身教的作用,使家庭德育流于形式。
3、重體罰,輕說教。這種“棍棒教育”的家庭教育現象在農村普遍存在。當子女犯錯誤時,農村家長往往不分青紅皂白,采取掘單而粗暴的體罰方式,訓斥一頓,棒打一通,全然不顧子女感受。當然,農村家長有時也進行說服教育,但缺少耐心、細致的態度,未能在思想根源上去解決問題。
刻育心理學規律揭示:經常受到懲罰的學生,其心理健康狀況較差,自尊心、自信心十分脆弱,學習成績因而進步緩慢。農村家長“重體罰,輕說教”的家庭教育方法嚴重影響子女的健康成長。倘若家長發現子女問題后,能民主平等地與子女溝通,擺事實,講道理,進行耐心、細致的說服教育,給予溫暖的關懷和照顧,那么子女就不會朝著惡性的方向發展。
4、重物質,輕精神。在教育子女的方法上,有些家庭還存在著重視物質給予與滿足、忽略精神需求與激勵的誤區。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不惜投入大量金錢,滿足子女衣、食、玩各方面的物質需求,借此鼓勵子女積極求學,或者送子女參加數學、英語、奧賽等智育培訓。鮮見有學生家長陪同子女逛書店買德育書籍、參觀烈士陵園等具有深刻德育意義的活動。
實際上,對子女教育舍得物質及在智育上的投入是必要的,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首先需要的是學會做人,促進孩子健康全面發展,這從教育心理學角度看才是高層次的教育投入。有的學生盡管家境貧窮,但是奮發圖強,刻苦學習,注重全面發展,成績優異,思想上積極進取;因為他們從父母那里汲取到精神上無形的鼓勵和滿足,內心充滿親情動力。
二、現代家庭道德教育采取的策略。
1、更新觀念。在指導思想上,要從單純依靠學校轉變為與學校、社會配合;在培養目標上,要從養老防老、光宗耀祖,轉變為為國家培養各個領域的多層次的建設人才;在教育模式上,要從封閉轉向開放,支持孩子廣泛利用現代信息渠道接受知識,擴大視野,成為有創造志向、創造意志、創造才能的人;在教育態度上,從自由放任轉為自覺地系統地正確地教育孩子;在教育方法上,要從嬌慣溺愛或粗暴、包辦代替轉變為嚴愛結合、疏導,讓孩子學習生活自理等等。
2、以身作則。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道德品質的形成會產生重要而深刻的影響。因此,作為家長,首先應當通過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文化和心理素質。家長只有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才能更好地教育、培養子女。早在春秋時期古人就提出“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治其家;欲治其家者,先修其身”的主張,所以,家長要努力做孩子的學習榜樣。一方面,家長要通過繼續學習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和文明修養;另一方面,要嚴于律己,始終保持良好形象,從日常生活入手,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須做到,做到言行一致,舉止文明,勤勞奉獻,寬以待人,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良好品德和行為的形成。
3、說理導行。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一樣,必須堅持正面疏導,耐心說服。必須把說理教育與訓練行為結合起來,也就是講練結合。只有這樣,才能使孩子不僅會說,而且會做。成為真正既有知識,又有才能;既有高尚思想,又有良好品德行為的人。為此,家長必須在堅持正面疏導、耐心說服的同時,制訂一些切實可行的家規,在提出時講清道理,使之自覺實行,并且經常檢查督促,進行反復訓練,以養成良好習慣。孩子有了缺點和錯誤,固然要批評教育,但重要的是耐心開導,幫助分析原因,指出努力方向,啟發他們自覺改正。有不少家長習慣封建式管制,孩子動輒得咎,不是訓斥窮罵,就是動手體罰,既不講道理,更無明確家規。孩子當然不知如何去做,更談不上什么道德行為訓練。這樣的家長當然不可能真正地把孩子教好。
4、教育合力。教育要形成合力,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應該是互動合作、協調一致的關系,首先家庭內部的教育力量要講相互配合、“教育一致”原則,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其次要主動、經常地與學校聯系。經常校訪,進一步了解孩子在校的思想動態、學習態度、生活狀況,了解孩子的個性特點,協調與教師的關系,加深與教師的感情,要在教育觀念和方法上與教師達成共識,取得共同教育的效果,走出家庭教育的誤區。
總之,家庭德育在孩子一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教育功能。教育好下一代是歷史賦予我們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我們家長應該竭力為孩子營造溫馨的心靈港灣,要不斷提高家庭德育水平,用科學的方法武裝自己,使自己真正成為孩子的楷模、良師、益友。
家庭調查報告 4
對于生活在農村的一半中國人來說,城市,理應能讓生活更美好。遷入城市,仍然是一個值得幾代人為之努力奮斗的“中國夢”。我國城鎮化率目前已經超過50%,但不容忽視的是,這其中包括長期處于“半城市化”狀態的農民工群體,而這一群體向市民化邁進的過程,仍處于滯后于城鎮化發展的狀態。 僅半數農民工家庭希望落戶城鎮
在對農民工落戶城鎮意愿進行調查中發現,42.9%的被訪者對“落戶城鎮意愿”問題表示“說不準”“不清楚”,而明確表達了希望落戶城鎮的農民工家庭所占比例僅為50.5%,另有6.6%的農村家庭明確表示“不會到任何城鎮落戶”。
農民工“農轉非”的進度遠低于群眾意愿,并存在部分違背農民意愿的“被轉非”現象。調查顯示,85%的在外務工人員仍沒轉為城鎮戶口。而在已經轉為城鎮戶口的15%的受訪者中,存在一定的強制現象。
承擔調查的民情觀察員在海南省某村調查時了解到,由于所在農場規劃和管理的要求,這一村莊中大部分人的戶口都轉成了城鎮戶口,但在訪談中,幾乎每戶人家都表示不愿意轉成城鎮戶口。
一旦決定舉家遷出農村,在本縣的縣城生活成為不少農民工家庭的發展愿景。反映在本次調查中,農民
工家庭對落戶城鎮類型的意愿最高的是縣城(42.9%),其次是50萬以上人口設區市(較大城市)(41.7%)、50萬以下人口設區市(較小城市)(31.6%)和鄉鎮(28.3%)。
“轉非”三大焦慮:怕吃虧、高成本、難融入
農民工群體對落戶城鎮有哪些擔憂?本次調查顯示,對“置換”城鎮戶口的政策,現實操作方式與農民工群體的愿望存在較大落差。
調查顯示,對“愿意以何種方式落戶”這一問題上,選擇“無條件落戶,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林地經營權、集體收益分配權均保持不變”的占了受訪者的四成以上;選擇“以土地換社保”占了受訪者的兩成以上;選擇“補齊三年社會保障的`”的比例只占到了受訪者的10%左右。這說明,對于用農村戶口換得城鎮戶口的條件,大部分農民還是希望保持承包地等權利。
事實上,農民對城鎮化必然帶來的“農轉非”,一直有隱憂。20xx年11月,在半月談社情民意調查中心開展的“我心中的城鎮化”全國問卷調查中,有關城鎮化過程中農民利益的變動現狀,受訪的民眾也表現出了一定程度的猜測和不確定性。
50.2%的被訪者認為城鎮化進程中的農民“成為市民只是有了身份,可是目前社會保障過低,缺乏就業培訓,新市民能不能在城市過得好很難說”。更有31.6%的被訪者表示,“農民吃虧了,他們被迫放棄土地保障進了城,可又沒有在城市發展的能力,可能成為城市貧民”。
城鎮生活的高成本、難以融入的現實,阻滯了農村家庭向城鎮遷徙的步伐。在本次調查走訪的農民工當中,有超過五成的人是在城鎮租房居住,三成農民工居無定所,只有不到兩成的農民工是自購住房。
在社保方面,有超過四成(45.19%)的農民工在務工城鎮未參加任何社保。在教育方面,農民工隨遷子女中有兩成不能進入務工城市的公立學校就讀。 “接不住”的落戶政策
事實上,為給農民工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務,一些旨在放寬落戶限制的政策已經出臺。然而,半月談社情民意調查中心組織的民情調查員在云南省調查完后總結道:“在目前政策已經放寬的情況下,選擇轉戶口的農民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多,根本原因在于農民工很難在城市立足。就業問題是首要問題,沒有就業什么都是空談;其次,住房也是很大阻礙,城市房價高、房租貴,不是一般的農戶可以接受的;再次,農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這也造成了城市生活的諸多不便。”
對于農民家庭對“農轉非”的謹慎、猶疑,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部長徐小青在接受本調查中心專訪時表示,在目前的政策和社會環境下,出現這一現象完全可以理解。
雖然農民工申請落戶的政策在許多地方已經放開,但由于打工族達到“有穩定職業且工作滿三年”要求并不容易,而在不斷高漲的房價、房租面前,“有合法穩定住所”無疑也是一道門檻,因此一些政策在現實生活中的可操作性并不強。更有少數地方推行的落戶條件在很大程度上違背了農民的真實意愿,農民進城的愿望自然不高。
家庭調查報告 5
起因
我有一個水電充足的家,在電視上看到我國西南省市用水困難,人民為了水付出了很多代價,我才懂得了水是命生命之源,節約用水用電大家做起。我家明明可以用四個月的水卻只用了三個月,以往每月電費只交200元左右,卻多支出了65元,因此我展開了家庭用水用電的調查。
調查
每天放學回家我用記事本把電表和水表讀數就記了下來,一個星期過后發現每天的用電量、用水量都不一樣,同樣過一天,有時用電相差2-3度。用水相差0.1-0.2噸。
分析
家庭用水用電的情況:
1 我家有電視機、電冰箱、熱水器、空調、抽油煙機、電腦、消毒柜、電燈等電器,大部分電器每天使用時間差不多,我記錄的這個時期空調沒有開,但電視、電腦每天開的.時間差別比較大,有時候開的時間長,有時開得少。
2 我有時一寫完作業就玩電腦,有時寫完作業下去打球或是玩滑車去了,電腦就沒有開。
3 還有一些時候是弟弟看電視,我上網找資料或玩游戲,所以電腦和電視一起開著。
4 我還發現早晨洗臉洗牙不關水龍頭、放長流水洗菜、洗碗,媽媽洗完菜以后沒能及時關水等而造成水流失過多。
5 可能是因為想玩就把水槍裝滿水(接水過程中漏掉的水很多)互相射擊或想吹泡泡而造成水流失過多。
結論
1 一部分小孩對水是生命的意思不太理解而造成到處玩水造成浪費。
2 一部分小孩非常喜歡玩電腦,不知道電腦很費電更不管要交多少電費。
3 還有一些小孩因為爸爸、媽媽在外地打工,因為爺爺、奶奶管不住他們玩水或睡覺還要開燈,所以浪費了水和電。
4 通過大家注意,每天我們可以節約不少水電又不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影響,養成節約用水用電的好習慣。
建議
1 給自己做一個用水用電的計劃表,比如:這一周只用85度電和只用4.5噸水。
2 做一個記錄本,每周記一次電表水表讀數,看這一周用水用電有沒有超過計劃。如果這一周用水用電超過計劃的話,下一周內仔細看看還有哪些地方可以做到節水省電。計劃的用水用電使用不完的話,就要減少以后每周的用水用電計劃。
3 晚上睡覺不開燈,人離開房間時立即關好電燈。
4 如果我們家人人都注意節約一點,會省下不少水和電。
家庭調查報告 6
調查目標:
弄清我國農村居民的收入以及影響其收入的因素。
調查時間:
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調查方式:
詢問周圍鄰居,在鎮中心發放調查問卷。
調查過程:
首先,我在家中通過父母了解了自己家里的收入情況,然后,通過走訪周邊,詢問鄰居,得到了一些數據,最后在鎮中心發放調查問卷以及讓人填好回收。
調查結果:
我家有五口人,爸媽的學歷均是初中,我和妹妹大學在讀,弟弟高中在讀,家里主要靠父親和母親在外打工,年收入十萬左右,人均兩萬。父親和母親從事的職業都是比較辛苦但收入不高的。走訪結果:鄰居a:家里有6口人,兩個老人兩個小孩還有兩個壯年勞動力,除一人大學學歷外,其余人的學歷均不超過初中,年收入6萬左右,人均一萬,主要靠男主人開拖拉機以及種田所得。鄰居b:家中四口人,除一人學歷本科學歷外,其余均是初中及以下學歷。男女主人一起在外打工,進的工廠,男的做模具,女的做紡織。家中無人種田。年收入十萬左右,人均2.5萬。鄰居c:家中四口人,全部初中及以下學歷,但男主人是包工頭,女主人做鞋子,兒子在證券公司做事,女兒是一名售貨員。四個人都工作,年收入25萬左右,人均5萬。鄰居d:家中三口人,一人本科,兩人高中。家中經營一個鞋店,年收入20萬左右,兩人工作。人均6.7萬。
問卷結果:
受教育程度:平均每二十人中有一個大學生,每一百人中有一個研究生,每10人一個職專。并且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收入更高。家中有人在政府機關任職的家庭收入更高,家中有做生意的收入更高,家中有承包農田的收入更高,家中有外出承包工程的收入更高。主要人群是從事農業或者外出打工人員,或者一部分打工,一部分在家種田這樣的混合家庭。人均收入2萬左右。
調查分析: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我發現制約農村居民提高其家庭收入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的家庭收入明顯高于受教育程度低的家庭。尤其是家中有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已經從事工作的家庭更加高。整體來看,基本上成正比的關系。
2.兒童和老人問題:很多家庭,之所以沒有外出打工而在家務農,主要是因為他們有老人和孩子的牽絆,這個問題在那些有幾個小孩和老人的家庭體現的更為明顯。家中老人和小孩需要照顧不能獨立生活。帶著孩子出去打工,孩子的教育也是個問題。帶著老人出去,一怕水土不服,二又要承擔更多的房租。而在家務農收入卻很低,這嚴重制約了他們提高收入。勞動力禁錮在農村,這是一個很大的原因。
3.農業的科技問題: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國家經過很多年的發展,農業,以及農業的各個方面都有所改善,農業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但是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而且由于電視廣告對轉基因的不安全的宣傳導致我國農村轉基因作物的種植率普遍很低,這在南方地區體現的尤其明顯。另外,由于化肥施用過度,導致土壤板結,土壤受損,農業進一步增產難以實現,沒有增產沒有價格提高,農民怎么會增收。而且散家散戶的經營方式難以保證農產品的質量,質量參差不齊,怎么對外統一銷售?增產了也賣不出去。
4.政府政策問題:人們普遍反映,尤其是那些經營著小生意的商戶。遇到要擴張或者資金緊張,急需錢的時候,融資貸款特別地困難。當他們有困難的時候,政府在政策上提供的優惠很少。這導致很多人無法經營下去,或者無法擴大生產。而在另一方面,等到他們掙錢了,政府的手又伸的很長,管這管那,這里違規,那里違法。動不動就是罰款。他們沒有辦法囤積資金來自己面對困難。這嚴重打擊了農民創業的積極性,而其實一個人創業,可以帶動很人就業,顯然,政策需要給予農民更多優惠,鼓勵創業。
5.腐敗問題:在農村,山高皇帝遠,一些小小的村官便為所欲為了,官帽,成了他們牟利的工具,其實很多人說國家這些年對農民挺照顧的,有扶貧資金,抗旱資金,水利建設資金。這都是幫農民增收的好方法,可是一些貪官把這些資金據為己有,中飽私囊。低保變成了官員家屬的零用錢,嚴重影響了農業的發展。對農民增收起了很大的副作用。
6.職業培訓問題:這個問題我深有體會,在農村,人們對于大學生和職專生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去讀職專的往往是成績不好的學生,又不想出去打工,或者是因為太小。另外也是因為一些縣辦的職專的教學質量實在太差了,農民不相信。但大家也都反映說沒有一技之長,在外打工找不到好點的工作,只能干力氣活。
而我國,尤其是東部沿海地區,嚴重缺乏技術人才。本來很多農村人能通過好的培訓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的,但卻沒有。毫無疑問,職業培訓問題也亟需解決。
7.農民的身體素質問題:在以往,我們的印象是,只要是農村的,身體肯定棒。但通過這次調查,我發現好多貧困家庭之所以貧困是因為家長壯年勞動力已經死了或者不能從事體力勞動了。沒有了他們的收入,不貧困都不正常。這主要是因為在農村,酗酒抽煙嚼檳郎的男人特別的多。而且我們湖南人吃的口味又比較重,他們飯后又總是坐著賭博。各種心腦血管疾病就出現了,輕則需要養病,不能工作,重則癱瘓或者死亡。身體素質問題不知不覺中也成了制約農民增收的大問題。
8.交通設施問題:這是個老問題,不過說實話,以我所見,依我所聞,農村今日的交通與往日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大宗貨物的運出就很難,我們那里有一個石膏礦,由于交通不便,產量一直保持在較低的水平。而當地有很多農民在此礦工作,此礦的發展與他們收入的增加息息相關。在農村,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我們的客運做的已經很不錯了,但農民把農產品或者礦產品賣出去需要很大一筆運輸費用。如果路再修的到位點,這筆錢就可以省了。農民自然增收了。
建議:
1.受教育程度問題:科學技術永遠是第一生產力,教育要被進一步重視,受教育程度高,往往從事的職業工作比較輕松,待遇也比較好。現在農村開始盛行讀書無用論,這則是我們大學生以及學校本身應該思考的問題。農民是很實在的,要讓他們心甘情愿地投資教育,那就要讓他們看到實實在在的效果。讓他們看到受教育帶來的好處。
2.職業培訓問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去看低職專,政府要加大職專的宣傳力度。現在的藍翔以及新東方廚師培訓學校就很不錯。國家要大力支持職專的發展,畢竟,農村能走大學這條路的人不多。更多的人如果想要一份好的工作,參加職業培訓是個正確的選擇。
3.政策扶持及腐敗問題:首先,無商不活,而且農村的私營業主往往也是農村的收入較高的群體,應當給予他們更多的`幫助,小微企業在貸款方面尤其要給予優惠。讓農村創業的人越來越多,也就讓更多的人富了起來,同時也帶動了農村的就業。另外對他們不要過多的干涉,只要在法律和道德范圍內的事,都不應該去管。
4.留守兒童和老人問題:要想讓農民沒有后顧之憂,放心進城務工,第一要解決農民工小孩在城市的教育問題。第二要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在農村開設福利院。只有把老人和孩子的問題安置好。農民放心進城打工,收入必然比在家務農要高很多。最后要讓農民的收入得到保障,屢屢發生的拖欠農民工工資的事讓農民不愿進城,不想忙活一年,什么也沒拿到。
5.農村科技問題:繼續加大對農民購置農用機械的補貼力度,在宣傳上,對于安全的轉基因食品,媒體要作正面的宣傳,要大力的推廣。產量高了,自然會增收。當然也要完善農產品價格保護機制。畢竟,谷賤傷農。在不適合種植糧食作物的地方,推廣有地方特色的經濟作物的種植。
6.農民的身體素質問題:好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大力宣傳正確的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作息習慣。對農民進行安全教育,在農村,意外死亡的事故很多,但其實很多完全可以避免的。讓農民意識到安全健康的重要性以及不這樣做的后果。健全醫療保健制度,讓農民即便是生了大病也不至于因為怕花錢而不去治療。
7.交通問題:要致富,先修路!這句話永遠要堅持下去,尤其是對于交通不發達的農村。
感想:
最后,通過這個暑假的調查,我覺得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讓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我們農村的各種情況。尤其是家家戶戶的收入情況,更為重要的是,我從與他們的交流中得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獲,比如他們對于家人的擔心以及對于怎樣增收的看法。讓我感受到了他們的智慧。也讓我有機會仔細思考如何去發展我們農村。如何提高農民的收入。也意識到這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絕不是只做好某一方面就可以了的問題。我們農村的發展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我祝愿我們的農村越來越繁榮,也希望作為農民子弟的我,將來能為農村事業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附:深入思考后,加上我的所見所聞,我發現包產到戶,就是一家一戶地從事農業生產已經很局限了,單純的一家人的一畝三分地,養活不了農民,更無法說好的生活了,我們湖南種植兩季,假設每家三畝,每畝產一千斤,就是三千斤,兩季一共六千斤,大概一元一斤左右,就是六千。除去成本兩千(化肥,種子,農藥,播種收割的機械費用)剩四千左右。顯然,很低。那么解決的辦法只能是成立農莊。一個人經營很多畝田地。而其余的人外出打工。這樣大家的收入都會增加。
家庭調查報告 7
摘要:
中國有句古話,“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就受窮”,簡明扼要地說明了生活要懂得理財的道理。日常生活中所進行的理財活動往往缺少系統的規劃性,隨意性較大,而就在這個過程中,財富積累已經受到了損失。因此,更多地了解一些理財知識,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十分重要。本文通過闡述家庭理財的含義,家庭理財的五種主要方式來分析家庭理財。
關鍵詞:
家庭;理財方式;投資渠道
一、 家庭理財的含義
家庭理財規劃的整體來看,它包含三個層面的內容:首先是設定家庭理財目標;其次是掌握現時收支及資產債務狀況;最后是如何利用投資渠道來增加家庭財富。從概念上講,家庭理財就是利用企業理財和金融得方法對家庭經濟(主要指家庭收入和支出)進行計劃和管理,增強家庭經濟實力,提高抗風險能力,增大家庭效用。從廣義的角度來 講,合理的家庭理財也會節省社會資源,提高社會福利,促進社會的穩定發展。從技術的角度講,家庭理財就是利用開源節流的原則,增加收入,節省支出,用最合理的'方式來達到一個家庭所希望達到的經濟目標。這樣的目標小到增添家電設備,外出旅游,大到買車、購屋、儲備子女的教育經費,直至安排退休后的晚年生活等等。
二、 家庭理財的方式
家庭理財方式歸納起來大致有兩大類:保障型和投資型。常見的主要有儲蓄、債券、股票、基金、房地產、外匯、古董、字畫、保險、彩票、錢幣、郵票、黃金、珠寶14種。其中,古董和字畫具有豐厚的增值內涵,但需要豐富的專業知識和鑒賞能力,非一般人能操作;郵票在家庭收藏中較為普遍,但作為一種投資,見效并不十分明顯,更適合個人的愛好收藏;外匯,其運作受國際金融形勢影響,有很大的不可預測性,風險性較大;彩票,近乎賭博,只能作為生活的一種調味劑。因此,最為常見的家庭理財方式還是集中在銀行儲蓄、債券、房地產、保險、股票基金這五種工具的運用上。
(一) 銀行儲蓄
儲蓄是大部分人傳統的理財方式,從理財的角度講,儲蓄宜以短期為主,重在存取方便,而又享受利息;長期儲蓄,依現有銀行利息,考慮通貨膨脹和利息稅等因素,錢存得越久,貶值的風險就越大。怎樣合理儲蓄呢?銀行中有一種稱為短期滾存的方法,即每個月固定存一張一年期的存單,12個月就有12張存單;一年后每個月都有一張存單到期,既保證固定利率,又可滿足家庭靈活開支,如果存單到期不用可繼續滾存,這樣不但享受比活期高的利率,還可擁有及時調整投資方向的余地。
(二) 債券
目前債券主要分為國債券、企業債券和金融債券。國債券分為憑證式國債債券和記賬式國債債券。前者不可上市流通,可提前兌取,但需要支付一定手續費,特別是一年內提前支取,還不計息,因此存在一定的風險性;后者可以上市流通轉讓。國債利息比銀行利息略高,風險性小,也不交利息稅,因此較受百姓歡迎,但不易買到。企業債券是由企業為籌措資金而發行的債券,收益率可能比同期國債高,但風險性也較大,有到期不能償還的風險,購買宜選擇信譽等級AA級以上的大企業。金融債券是由金融機構發行的債券,一般不針對個人。
(三) 股票基金
基金會——高風險也可能高回報。投資占家庭總收入比重10%左右為宜。炒股炒基金之前最好積累一些股票和財經方面的經驗,建議選擇業績優秀的股票,基金,并且多股組合,基金投資可以選擇定期定投基金,從而來分散風險。按照巴菲特理論,5年-10年的投資應該賺大于賠,因此要做好長期投資的打算并保持良好的心態。
(四) 貸款買房
用明天的錢來圓今天的夢,已漸成時尚,貸款買房尤為突出。買房或者為了自己居住,或者想通過房價升溫轉手獲得差益,不論哪種,都屬于家庭中較大的一項財務開支。投資住房應考慮地段、質量,售價及付款方式、環境、物業管理和戶型朝向等因素。同時還要關注房產交易的稅賦政策。
(五) 保險
保險可分為保障型保險和投資型保險兩種。前者重在保障,后者除此之外,還擁有投資功能。投資保險與銀行儲蓄、債券、股票基金相比最大的區別在于,前者是依靠機構、專家進行投資而后者依靠個人單獨的力量。機構理財比個人理財不僅在于它擁有一支高素質的理財專家隊伍,在投資渠道上更廣泛。如國債券,機構擁有發行一級國債的權利,而個人只能在二級市場上進行投資;銀行機構可通過大額協議存款獲得比個人儲蓄更高的利率;投資機構集眾人之錢而成巨額資金規模,投資風險更低;信息機構獲得信息的渠道比個人要豐富和及時。因此,投資保險不僅保值,還可能獲得豐厚的紅利回報,獲得增值。
比較以上幾種理財方式,打個簡單的比方:銀行儲蓄是家庭理財的后衛,可用于應急支出;債券可以稱得上是中場,可進可守;股票,基金和房產就是先鋒,會帶來財富的迅速增加。而保險則是強有力的守門員,這個守門員在風險管理和家庭理財規劃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三、 投資理財應考慮的因素
一般來說,我們選擇投資理財方式的時候,一方面要綜合考慮國家宏觀經濟形式;另一方面要考慮自身微觀經濟狀況等因素,根據不同人生階段的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理財規劃。具體可參考以下幾個原則。
動靜結合原則:即要使理財產品的靈活性和家庭開支計劃相匹配,流動性與穩定性完美相結合。
長短兼顧原則:即選擇投資理財產品,在產品期限上要有長有短,長期性與短期性同時兼顧。
高低搭配原則:即分散風險(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面),高風險與低風險有機搭配。
適合為上原則:即理財無定式,并非所有投資方式適用于所有人,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四、 結語
金錢不是萬能的,而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能的。家庭生活需要金錢,提升生活品質需要金錢,因此,每個家庭須樹立正確的投資理財意識,要確保家庭經濟收支平衡,努力增加收入,還須善用錢財。
家庭調查報告 8
一、導言:
1、調查的目的: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環境,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師。親情的紐帶,使家庭教育具有著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幫助孩子走向成功;反之,必然使孩子滑向反面。因此,父母應該盡好教育子女的責任與義務,當好孩子的首任老師。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之間不能割裂開來,缺少那一個環節,都會對孩子產生不良的影響。因此,我想通過調查,研究有關家庭教育的一些問題,以便更有針對性指導家庭教育,使我們的下一代健康成長。
2、調查的對象:
此次調查的對象為長江委幼兒園的孩子,共發放情況調查表250份,回收有效問卷227份。調查對象中,離婚、喪偶、再婚及其他家庭占。被調查的家庭成員中,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有固定工作的約占,從事個體經營、及工人的約占。
3、調查的方法:
采取問卷調查。
家長問卷形式問答為主,在關于對幼兒園教育有的意見建議方面,采用開放式征詢。
二、調查結果分析:
(一)家庭的一般情況:
1、從家庭的經濟收入來看:
由于我園是委屬機關幼兒園,家長的家庭收入比較穩定。以接受調查的227個核心家庭為例,家庭月每人平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者占其總數的;在1000~3000元之間的占其總數的;另外,許多孩子的家庭中還有老人資助。
望子成龍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日后能出人頭地。他們都非常重視其子女的教育,穩定的經濟收入為家長開展家教提供了一定的物質基礎。
2、從家長的學歷及職業來看:
父母親的文化水平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家庭教育的思想與方法。而父母親的學歷層次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水平的高低狀況。調查表明,我園幼兒父母親的學歷情況是:父母親是博士的約占總數的;父母親是大本文化以上學歷的約占其總數;父母親是大專以下文化學歷的約占其總數。
父母親的職業概況也是家庭環境的一個基本要素。結果表明,父母親是工人或個體勞動者的比例約占其學生父母親總數的';其次是一般職員,是其父母親總數的;而機關干部及企業管理人員占。這個比例大致同上述父母親的學歷層次一致,說明了父母親的學歷同其職業相對應。
由于家長一般都在本市范圍內上班,不用花費很多上下班的時間,且有的孩子以單獨居住和同父母居住為主,因此說:家長是有能力、有時間進行家庭教育的。
(二)家庭教育觀念:
從現狀調查中我們發現:
目前絕大多數家長對子女的學業期望值很高,“望子成龍”,希望孩子盡快成才仍然是當今家庭教育的主旋律。調查結果顯示,希望子女將來做學有專長的知識分子的占xx%,“當國家公務員”的占xx%,“參軍或當警察”的占xx%,“聽其自然”的占xx%。
以家庭智力投資為例,盡管有的家庭經濟收入并不十分富裕,但是對于智力投資并沒有手軟。調查表明,約左右的家庭每月為孩子進行有意識的智力投資500元以上,每月300~500元的占xx%,每月200~300元的占xx%,這些數字表明,家長們為了孩子的家庭教育,已經在盡自己的可能。家庭智力投資的主要內容是利用雙休日對孩子進行輔導的各類興趣班(包括舞蹈、圍棋、英語及繪畫和樂器類)、還有購置書籍磁帶,以及家庭電腦等等。
在家長對子女的學業期望上,絕大多數家長表示,管好孩子學習,是家庭教育的第一位職責,至于其他教育則是其次。這些家長認為,只有孩子好好學習,將來考上大學,才能獲得一定的社會地位和利益。
在家庭教育內容上,的家長只重視智力教育,他們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子女的學習上,而只有的家長認為應重視孩子的良好個性的培養,的家長認為應重視孩子的法制教育,也只有的家長平時能注意與孩子一起玩。有的家長溺愛孩子,把孩子當成小皇帝、小公主,孩子在家里的自我服務性勞動是被動的,有的家務勞動是被動的。
調查中發現,在家庭教育類型中,的家長認為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是“表揚鼓勵、耐心說理”。在這些家庭中,家長雖然懂得教育子女的方法,但卻有的家長認為當孩子犯了錯誤的有效方法是“打一頓、全家人不理他、罰站、關在家里不許出去”等。這說明,有半數多的家長教育孩子的理論水平與實際操作不成正比。
此外,雖有99%的家長重視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但是他們的表現卻是:每天即使有一段相當長的業余時間,但把它?在孩子身上的很少,或者即使在一起也沒有多加引導,家長平時大部分業余時間都用在了做家務、看電視報刊、參加文體娛樂等活動上,占95%,對孩子采取放任自流的態度。
(三)母親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角色:
我們已經知道,絕大多數的家長都十分重視對自己孩子的教育。然而,調查情況表明,在家庭中經常管教孩子的是孩子的媽媽,約占其家庭總數的,其次才是孩子的爸爸,約占。這可能與父母親的工作和生活特點以及孩子的年齡有著直接的關系。由于生活的關系,孩子在家里與媽媽的關系較為親密。調查表明,有的孩子樂意接受母親的教育,有的孩子樂于接受父親的教育。且,參加家長會或學校要求家長參加的活動,也都是母親是主要參加者。這都說明家庭教育孩子目前主要還是依托于孩子的母親。作為孩子母親的教育方法和思想,更大程度影響了孩子的品質,決定了家庭教育的質量。但是應該清楚的是,在現代社會的家庭教育中,父親的作用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父親對孩子的性別角色、性格的形成、智慧的培養、能力的形成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響。
(四)家庭環境是教育的基礎
在緊張忙碌的節奏中,豐富活躍家庭業余文化生活,是提高家庭現代生活質量的必然要求,也是傳播文明理念的有效途徑。俗話說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說明了環境對人影響的作用不可忽視,這種影響包含了與教育相促進和相矛盾兩方面,對兒童的身心發展有時可能是有利的、積極的,有時可能是不良的、消極的。所以,父母要努力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為孩子健康成長提供的基本保證。
由上面的結果分析表明:現階段的家庭教育中,家長只重視孩子知識技能的獲得而忽視孩子能力的培養,還有一部分家長主動參與教育的意識薄弱,覺得我交了錢,你們是老師,這孩子我管不了,全交給老師了,處于被動的狀態。
由此可見,加強家園聯系,提高認識,增強家長主動參與的意識,贏得家長的配合,對于把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結合起來,提高育人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結論和建議:
(一)家長要更新教育觀念:
正確的教育觀,是每個家長具有全面而長遠的素質教育意識,特別注意孩子的品德和能力的培養。很多家庭充分認識到品德和能力的培養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然而,一旦當它與孩子的學業發生矛盾時,這個重心又發生了位移。
調查表明,每個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盡快成才,但是這種成才觀念經常帶有一定的片面性。在許多家長看來,人才就是掌握高深學問的專家學者,從而忽視了在各行各業中數以億計的有道德、有一技之長的勞動者。
許多家庭對孩子的智力投資,還是忽視精神軟件方面。一些家長舍得給孩子買鋼琴和電腦,但卻不愿花錢學習教育的方法和思想,以加強對孩子的素質教育。因為,家長必須先懂得教育孩子的基本原理,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質,才能教育好孩子。
如:要學習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目前呈上升趨勢的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原因,許多是家長采取簡單粗暴的教育方法,致使孩子失去對家庭的信任感,流落社會,造成失足。因此,家長應通過學習,參加培訓,了解少年兒童心理發育特點和教育規律,與孩子建立平等、和諧、民主的家庭關系,努力與孩子一起成長。
(二)家長尤其是母親要不斷充電:
周末、假日,街頭經常能看到望子成龍的父母們不辭勞苦地伴送孩子去參加各種輔導班,使孩子們能夠從校園之外多渠道獲取知識,助他們一臂之力。但是,有的家長整天督促孩子,自己卻不讀書不看報;有的家長一邊要求孩子努力學習,不斷進步,自己卻安于現狀,不思進取,沒有想到自己也需要進修、充電。家庭教育是一種生活教育,是寓教育于家庭日常生活之中的。孩子的模仿力、可塑性極強,父母是孩子首先學習的對象。父母生活的態度、思想觀念和文化素質時刻影響著孩子,孩子的言行舉止真實地反映父母教養子女的態度,“孩子是父母的鏡子”。這是通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而實現的。事實上,家長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不僅要在為人處事方面給予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學無止境的漫長道路上照樣有為孩子傳道、授業、解惑的義務,而且這種教育遠比課堂教育來得重要。
家長自身不斷加壓充電是十分必要的。作為家長,學習的過程是再社會化的過程,是自我充實、完善的過程,是溝通、影響、感染孩子的過程。作為孩子,在家長的學習推動下,更加倍于自身的學習。母親對家庭、對子女的影響尤為重要,但作為母親在認識上往往只關注孩子的成長,忽視母親自身的需要和發展,把孩子作為生活的全部或生命的延續,從而造成自身的發展和興趣愛好受到制約,情感體驗遭忽視,視野變狹窄。調查情況表明,在家庭中經常管教孩子的是孩子的母親,且,孩子在家里與母親的關系較為親密,孩子樂意接受母親的教育,因此,母親要不斷學習,充實自己,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三)給孩子成長的空間:
著名的教育家蒙特梭利認為兒童存在著余生俱來的“內在生命力”,這種生命力是積極的,不斷發展的,具有無窮的力量。而教育的任務是激發和促進兒童的“內在潛力”的發展。兒童不是承認進行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泥和臘,教師和父母必須認真研究,觀察兒童,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所以請給孩子自己成長的空間,讓他們自然的發展。
(四)加強家園之間的溝通:
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要揚長補短,整體互補:
1、幼兒園教育要通過家訪、家長聯系本、親子活動等方式充分和家長聯系。
2、針對家教存在的問題,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家長委員會”等方式,集中指導家教方法,促進家長轉變教育觀念;學校舉辦一些親子活動,如:體育節、藝術節中的家長與孩子同臺表演等。
4、家長應是兒童的第一任心理輔導老師,要密切關注孩子心理的任何細微變化,從孩子實際出發,因材施教,因勢利導,教育才真正有利于孩子的成長,否則只會事倍功半。
家庭調查報告 9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狀況是目前全社會關注的一大問題。為了全面了解我校留守兒童家庭生活、教育、安全等狀況,推進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工作,我校采取問卷調查、走訪座談等形式,對我校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現狀進行了摸底、調查。
一、基本情況
隨著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留守兒童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群體,在特殊時期這一群體的生存和權益保護狀況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
1、我校現有留守兒童153名。調查顯示,有98 %的屬父母外出務工,31.4%的一個星期左右與孩子聯系一次,36.6%的半個月或一個月與孩子聯系一次,和孩子見面的多為半年以上一次,有的甚至幾年不回家。由于父母常年在外,長期和孩子分離,對孩子缺少關愛,缺乏交流溝通,導致親情缺失,監護不力,致使一些留守兒童軟弱無助,自卑封閉,逆反心理嚴重。
2、留守兒童家庭生活環境情況。在留守兒童中,一是父母雙方外出務工的占23.79%,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撫養的占9.6%;由叔、伯、姨、朋友撫養的占4%;父母一方外出務工的占76.21%,其中95%是父親外出務工,母親在家操持家務,撫養孩子。二是在留守兒童父母中,40%的每1-3個月回家一次,45%的半年回家一次,15%的一年以上回家一次。三是務工情況,30%的在本市打工,30%的在省內打工,40%的在省外打工。四是在與父母聯系方式上,97%的電話聯系,很少寫信聯系。
3、留守兒童學習情況。從調查情況看,留守兒童學習成績多數處于中下游,成績優秀的較少。學齡留守兒童中,學習優秀占15.7%;學習良好,占18.3%;學習成績一般,占60.1%;學習成績較差占5.9%。其中,有62.7%的留守兒童在學習上遇到困難需要輔導時首選的是老師,單獨選擇監護人或哥哥姐姐輔導的僅占37.3%。
4、留守兒童心理情況。從調查看,大多數孩子性格內心、孤僻、倔強、與人交往少。在不開心時,都會出現一些"想早點長大獨立","想讓父母安慰自己","覺得沒有人關心自己","覺得別人看不起自己或自己不如別人"超長的想法;有些還甚至想離家出走,多為男孩。可以看出,留守兒童渴望父母的關懷與社會的關注,希望多與父母進行心靈的溝通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視、孤獨無助、悲觀寂寞。
5、家庭教育情況。在調查中發現,留守兒童監護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小學文化程度及文盲的'占到60%。監護人教育孩子的知識來源于自己摸索的占49.5%,從長輩那里學來的占33%。近30%的監護人很少或從不主動與孩子聊天,關心最多的是孩子的學習,其次是生活情況,過問孩子情緒問題的只占13%。
二、存在問題
兒童時期是人生中受教育、長身體、培養健康心理的關鍵時期,他們不但要接受學校的教育,還要接受社會的關愛,更要沐浴在父母親情的家庭教育之中。尤其是農村留守兒童最需要父母關愛,遠離了父母,由其他人代為監護,使這些兒童的受教育狀況、健康成長受到了較大的影響。
1、隔代教育力不從心。從調查情況看,留守兒童家庭隔代教育占多半以上,由于祖輩與孫輩年齡相差一般都在50歲左右,且祖輩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數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觀念與孫輩有很大差距,難以與孩子交流溝通。有的忙于農活維持生活,無時間監護孩子;有的體弱多病無能力監護孩子;有的同時照看幾個孫輩無精力監護孩子。因缺乏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往往只滿足孩子物質、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導,甚至嬌生慣養、放任自流,使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加重家庭負擔,危害社會。
2、家庭學校溝通不夠。由于留守兒童的監護人,尤其是祖輩監護人,很少甚至從不主動與孩子的老師聯系或參加家長會,缺乏與學校的溝通,也不過問孩子在學校的行為及學習情況,加之學校老師缺少對孩子的家訪,有的孩子抓住這個空檔,在學校欺騙老師,在家里又蒙騙監護人,雙方無法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不能實現有效對接。使留守兒童的思想品德和學習得不到發展而走向消極的一面。
3、家庭教育工作不到位。由于父母在外打工,部分留守兒童農活、家務活增多,學習缺乏父母的督促指導,主動性、自覺性不高。95%的留守兒童因父母不在身邊產生各方面的壓力,如開家長會沒有父母參加,和同學發生爭執得不到父母的引導,有時還受其他同學的輕視和欺負,這些壓力的產生致使留守兒童心理變異,逆反心理增強。在學校違反紀律,和同學產生摩擦,在老師眼里成了班里的問題生;加上有相當一部分留守兒童監護人尤其是祖輩監護人,不注重學習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留守兒童在家不聽臨時監護人的教育和管理,生活自由散漫,加上臨時監護人大多是隔代老人,對孩子溺愛放縱的現象,進一步助長他們任性、易沖動、以自我為中心等極端性格。
三、工作策略
1、加大家庭教育支持力度,優化留守兒童學習成長環境。根據園區內外來務工人員多,留守兒童多的特點,學校高度重視留守兒童工作,把做好留守兒童教育工作作為學校為推動新農村建設,為開發區社會、經濟建設作貢獻的有效措施,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留守兒童監護網絡。對無人照看和學習、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兒童到學校寄宿讀書,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彌補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缺失,近期將利用市局支持資金對學生食堂、宿舍進行改造,為寄宿留守兒童(外來務工子弟)創造更加優美的成長環境。
2、切實執行規定政策,確保外來農民工子女就近入學。對外來無務工子女學校盡力接收其入學,并按學區內學生對待,一視同仁收費,平等對待每個學生,努力為留守兒童接受同等教育創造條件。
3、加強溝通交流,形成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合力。建立健全學校、家庭、社會教育互動網絡,對所有留守兒童(外來學生)逐個建立學習、生活檔案,摸清留守兒童的家庭地址,保持和留守兒童父母定時(不定時)聯系,定期召開留守學生及其監護人座談會,加強與留守兒童父母或監護人的交流與溝通,及時通報學生在校學習表現情況,讓監護人及時了解留守兒童在校情況,并及時向學校反映回家后的思想狀況和行為習慣,使學校和監護人能有效的加強對留守兒童的教育。
4、學校認真履行職責,充分發揮學校在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學校以工會牽頭,組成以黨支部、團隊、班級等組織為主的關愛留守兒童、外來務工子弟成長的組織網絡,協調、維護、教育和服務留守兒童關愛工作,大力開展關愛留守兒童行動,協調有關部門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入學、困難學生補助等實際問題,不斷優化留守兒童生存、保護和發展的環境。著力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工作開展的研究,認真履行指導推進家庭教育工作的職責,大力發展家長學校等家教服務網絡,改進教學方法,創新活動載體,開展多種形式的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宣傳實踐活動,引導留守兒童外出務工父母和監護人改變觀念,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和方法,真正承擔起教養孩子的責任和義務,使社會真正和諧。
家庭調查報告 10
“農業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我國農民數量眾多,有3.28億農民直接從事農業生產。但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不高,嚴重制約了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農業戰略性結構調整的進程。農村科技培訓是推廣農業科技的重要手段。針對這一現實情況,南通大學商學院“紅T恤”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對農村家庭參加技術培訓的意愿進行了問卷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農村85%的主要勞動力文化程度處于初中或初中以下水平,80%的農村家庭沒有參加過農業類培訓,75%的農村家庭有成員參加過非農業類技術培訓。據了解,大多數家庭有意愿在近期內參加非農業類技術培訓,但費用普遍控制在500到1000元內,培訓時間也控制在1到2個月。家庭參加培訓人員主要是戶主及其子女。絕大多數農民是通過干部上門了解到技術培訓項的目的的,廣播宣傳是另一個重要的途徑。
通過調查總結,我們得知農村家庭參加技術培訓的態度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農村主要勞動力對科技興農的意識不強。現在農民對種植養殖方面的常規技術有了一定的掌握應用,但對農業高新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認識不足,大多數人安于現狀,沒有進一步提高技術與認識的意識。
二、農民文化程度不高,對高新農業科技的接受能力、運用能力差,影響了學科技、用科技的積極性。這是技術培訓面臨的最大問題。
三、農村家庭對于技術培訓長遠利益的.認識不夠明確。很多農民不舍得眼前時間和經費的投資,不能認識到技術提高對長期利益的重要性。
四、農村科技培訓缺少資金支持。開展農村科技培訓是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促進農業技術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重要舉措。農村科技培訓工作是一項社會工程,具有政府行為。提高廣大農民的科技水平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心支持。但這項工作在市場條件下運作,沒有穩定的資金投入支持,也只能因陋就簡地開展,農業科技培訓工作也就浮于表面,很難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
五、當前農村科技培訓工作組織不得力,缺少科技推廣人員,科技培訓工作沒有專人具體管理。鄉鎮農業科技培訓絕大多數是通過干部上門以及廣播宣傳,部分村干部不能把培訓內容及時傳達給農民,影響到科技培訓的推廣。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覺得應做出相應的對策來提高農村科技培訓教育程度,具體如下:
一、深入農村加強調研,了解農民對科技的需求;理清思路,找準當前農村科技培訓工作的切入點。隨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進程的加快及我國加入世貿組織,農民的市場意識、效益觀念、競爭意識需要進一步增強,對農業科技的需求發生著重大改變,傳統的耕作方式、產品質量意識等已不適應這一歷史性轉變的要求。要搞好農村科技工作,首要的問題是要搞清農民科技文化的總體水平、開展科技培訓的難點和熱點,根據農民需求和農業生產的特點統籌安排。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收到良好的培訓效果。
二、農民文化素質偏低,科技意識不強,直接導致農民對農業新技術認識不足,接受、運用新技術能力差,從而影響了農業的發展,束縛了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所以,從各方面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也是提高科技培訓教育的重要內容。各項科普活動、送技術、送知識等活動需要積極開展。
三、提高農村科技培訓工作組織力度,加強鄉村干部的文化、科學素養以及責任意識。培養、發展科技推廣人員,建立健全科技培訓工作的具體管理體制。切實組織、宣傳好科技培訓,讓農民認識到科技培訓的重要性,參加農村培訓的必要性。
四、在加強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的同時,還要積極宣傳科學精神、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進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有力地推動了“以崇尚科學,崇尚文明,反對封建迷信,反陋習”為主要內容的精神文明建設,以精神文明建設推動物質文明建設。
五、社會、政府應加大農村科技培訓的資金的投入,促使科技培訓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培養出新型的農村科技型人才,不僅要“輸血”更是要“造血”。政府的資金與政策支持是開展好技術培訓的重要保障,必不可少,馬虎不得。
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是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任務,通過開展農村科技培訓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是完成這一歷史任務的重要手段。開展農村科技培訓也是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農村科技培訓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任務,不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更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更是責無旁貸,任重而道遠。
家庭調查報告 11
在xx區的城鄉低保家庭里面,存有這樣一類群體,他們年齡在49歲以上,疾病或意外卻讓他們遭遇獨子夭折的厄運,在經歷了“老來喪子”,已失去再生育能力,只能獨自承擔養老壓力和精神的空虛。他們都曾不惜犧牲個人利益,為國家計生事業做出貢獻,而今卻面臨老無所依的困境。xx區民政局一直對這一群體深感同情和關注,今年6月上旬,該局深入社區、村組入戶走訪,對低保失獨家庭生活狀況進行了調查了解。
現將相關情況整理如下:
一、低保失獨家庭生存現狀
表面上看,沒有孩子是失獨家庭和普通家庭的唯一不同,但實際上,失獨引發了一種連鎖反應:失去獨生子女后,孩子的母親通常已經過了生育年齡,只能放棄再生育;夫妻之間產生矛盾,家庭瓦解;為了逃避有關孩子的一切鄰里家常,一些失獨父母切斷與親朋好友的聯絡,找到一個陌生的地方茍活;無配偶的主要投靠親友或獨自居住,有的甚至連進養老院、上手術臺,都找不到兒女為自己簽字經過調查摸底,我區城市低保家庭里共有19戶失獨家庭,其生活質量低下,其家庭現狀可以歸納為四類: 第二類是因重病重殘喪失勞動能力,養老堪憂的家庭。此類型家庭有2戶,以xx街道xx社區的xx為代表,此人今年64歲,智力三級殘,患有嚴重胃病,無生活自理能力,其丈夫陳群巖,70歲,患有嚴重的哮喘、心肺病,其獨生女兒xx智力一級殘,于20xx年元月死亡,目前兩老僅靠低保金艱難度日。
他們的共同點是,因病因殘等原因基本沒有勞動能力,獨生子女的去世使他們不僅失去了生命的傳承,更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最基本的贍養保障。 第三類是中晚年喪子,因悲痛陰影相互埋怨、喪失生育能力而感情破裂離婚,晚年越發孤寂和貧困的家庭,此類家庭我區共有11戶,占到了總數的58%,以xx街道xx社區的xx為代表,此人今年54歲,女,19xx年5歲的兒子xx溺水而死,因為響應計劃生育號召而實行一胎結扎手術的她因不能再生育,其丈夫與其離婚,現孤身一人無依無靠,身體多病,喪失勞動力,僅靠低保度日。 第四類就是夫妻在獨生子女去世后,相依為命艱難生活的低保家庭。此類家庭我區共有4戶,以xx鄉xx社區的xx為代表,兩口子現在打點零工,力所能及地解決自己的生計和養老問題,不想過多地給政府增添麻煩。
二、低保失獨家庭面臨的實際生活困難及期望
1、失去子女且不可能再擁有子女的精神打擊,是失獨家庭永遠難以愈合的傷痛,也是令他們對生活失去信心,內心極度空虛的根源。
失獨家庭的產生是計劃生育政策必然產生的結果,當初積極配合政府工作帶頭執行計生政策,而今遭遇痛失子女后,不再年輕的她們再無機會彌補,甚至慘遭拋棄,孤獨終老。可不可能再要一個孩子?愿望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作為第一批響應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人,他們中大多數人幾乎與共和國同齡。很多人在失去獨生子女之時,已經錯過了生育年齡。按照人口學的理論,女性在49歲以前,都還有生育的可能。但打擊太大,身體垮了,無法生育。可以領養嗎?對于領養一個孩子,失獨者大多數人并不接受,有人覺得自己已經無力再將一個孩子養大成人,“我們都要老了,要人照顧了,誰來照顧他?”有人擔心養子女將來對自己不好,也有人害怕厄運會再次降臨到孩子身上,“我們已經傷痕累累了,再有一丁點的打擊,我們就要倒下了。”失去了孩子,情感上何去何從?通過調查走訪,他們內心都渴望希望政府部門能夠把失獨家庭組織起來,定期組織座談會,開展集體活動,營造精神家園。
2、日益衰老的身體、日益增多的疾病、日益喪失的勞動力讓低保失獨家庭缺乏由子女來作為保障的安全感。
經調查,失獨群中流傳一句話:“不怕老,不怕死,就怕病。”“我生病了怎么辦?”“我怎么養老?”這是擺在他們面前最迫切的一個問題。盡管很多家中都還有后輩,如侄子女、外甥子女、姨生子女等等,但他們畢竟不是法定義務上的監護人,也沒有贍養的義務,愿不愿意照顧失獨老人,情況都各不相同。
就算將來有養老院肯收都不愿意去,去養老院的老人,很多都是有子有孫的,逢年過節不是被子女接回家,就是有兒孫來探望,他們只能孤零零地看著別人高興,自己傷心掉眼淚;醫療問題,也在困擾著這群漸漸老去的失獨者,沒有了子女的經濟支援,一旦大病來臨,僅靠低保救濟金,恐怕難以應付醫保報銷外的剩余部分。因此,他們渴望一家特殊的養老院,在這個養老院里,都是他們這種“同命人”,互相沒有隔閡,有了三病兩痛,也能相互關懷,相互照應。
三、關愛低保失獨家庭的建議
失獨家庭為國家基本國策做出了貢獻,他們的老年生活應該得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心。
我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關愛失獨家庭。
1、打造平臺,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營造人人尊重失獨家庭的社會氛圍。
貧困失獨者心理往往會變的脆弱和敏感,常常選擇自我封閉,不愿再接觸社會,這讓他們精神上痛苦不堪。我們建議
一是建立失獨家庭老年人養老院,讓有同樣遭遇的老年人生活在一起,消除彼此的芥蒂。這樣既能解決老年人的養老問題,又可以讓他們彼此慰藉,減輕或者消除失獨之后造成的心理和精神問題;
二是建議政府、各種民間組織努力營造尊重失獨者的社會氛圍,引導他們參加各類社區文體活動和公益活動,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強他們的歸屬感;
三是建議鄉鎮、街道、成立專為這一群體維權的維權機構,保障這一群體的合法權益和人格尊嚴。
2、成立志愿者服務隊關愛低保失獨家庭。
貧困失獨家庭在生活中往往會面臨諸多正常家庭無法想象的困難,也這是這一群體心靈脆弱的主要原因。建議政府部門要聯合社會公眾成立一支志愿者服務隊伍,政府應預算部分經費保障志愿者的報酬。服務失獨者家庭的志愿者中應有適量的心理輔導人員,志愿者除了為低保失獨家庭做義工、獻愛心外,在失獨者主動要求或愿意接受的情況下,還應對失獨者進行適當的心理輔導,盡可能幫其緩解精神抑郁、疏導心理障礙、解開自閉心結,招募適量的專業心理輔導人員加入到志愿者活動中。
3、出臺政策,加大低保失獨家庭養老幫扶力度。
對于低保失獨家庭,低保金以及低保配套救助對日益喪失勞動能力的低保失獨人員來說遠不足以彌補、保障他們晚年無子女依靠贍養的生活無憂,建議政府要從征收超生家庭的社會撫養費中明確一定比例用于為失獨家庭購買足額養老保險、意外傷害和大病醫療保險等,讓這一群體生存養老都有保障。
同時社會保障部門和醫療機構要對這一群體的困難救助和惠民政策優先給予照顧。建議出臺養老優惠政策。將年滿60周歲、日常生活需要介助或介護的失獨老人,納入政府養老援助對象。選擇居家養老的,每月可獲得政府定點養老服務中心提供的上門服務。選擇機構養老的,每月可獲得介助介護補貼。援助標準根據市政府相關文件精神相應調整和提高。
四、我局對城鄉低保失獨家庭的救助探索
根據為期一個月的調查走訪情況,我局細心研究,積極探索,以保障失獨困難家庭對象在生活、醫療、養老等方面的基本權益為目標,根據中國共產黨常德市委、常德市人民政府《關于推行計劃生育特別扶助家庭關愛行動的意見》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區符合特別扶助對象的年齡界限要求,于今年6月25日出臺了《關于印發〈xx區失獨困難家庭社會救助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率先在全市推行了貧困失獨家庭救助。
1、救助對象范圍:
對同時具備以下條件的失獨困難家庭實施社會救助:女方必須年滿49周歲(離異、喪偶的男方年齡也必須年滿49周歲),且為xx區常住戶口的;其獨生子女未婚因病或意外死亡或獨生子女已婚未生育因病和意外死亡的;夫妻雙方未再生育和未收養子女或夫妻離異后未再婚的;家庭經濟狀況符合xx區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
2、救助標準:
凡符合失獨困難家庭條件的,可以享受下列相應的社會救助:城市失獨困難家庭生活救助按照城市三無人員的生活救助標準給予救助;農村失獨困難家庭生活救助按照農村五保分散供養對象的供養標準給予救助;失獨困難家庭的醫療救助,按照《xx區城鄉困難家庭醫療救助實施辦法》,享受與城市三無人員、農村五保分散供養對象同等標準的醫療救助。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失獨困難家庭的相關社會救助:家庭經濟收入狀況明顯好轉,且高于xx區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夫妻雙方離異后,再婚的一方;戶籍遷移出xx區的;因酗酒、賭博、吸毒等原因導致家庭貧困,通過教育仍不改正的;勞教和服刑期人員;享受失獨困難家庭生活救助的對象已死亡的;其他社會救助文件明確規定取消的。
低保失獨家庭是在實行計劃生育的背景下產生的,這些家庭為“國策”作出了貢獻,這些家庭需要全社會的理解、全社會的關心,通過我們社會救助部門的努力探索,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踐行好這份特殊的關愛,希望能讓他們不再孤獨,生活得更踏實、更有尊嚴。
家庭調查報告 12
調查時間:
調查地點:xx市
調查內容:關于80后婚姻家庭現狀的調查
調查方式:抽樣調查
近年來,作為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女的主體,“80后”逐步步入婚姻,他們的婚姻家庭問題越來越引起社會關注。近日,市婦聯聯合市政協社法委婦女組發布《蘇州市“80后”婚姻家庭狀況調研與對策建議》報告,以抽樣調查的方式,對蘇州市“80后”開展大規模抽樣調查,分析和掌握蘇州市“80后”的婚姻家庭現狀。
該調查綜合利用問卷調查,市婦聯婚姻家庭信訪案件抽樣調查,以及法院調解、判決離婚案件抽樣調查等三個不同渠道,對“80后”家庭狀況、婚姻狀況、婚姻家庭沖突及危機的原因等方面進行調查摸底、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80后婚姻家庭建設對策和建議。
“80后”結婚成本較高,房子是結婚的重要條件
結婚成本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包括彩禮、婚慶和度蜜月的結婚花費;二是購買及裝修住房。調查結果顯示,“80后”的平均年收入在3萬元至5萬元,但結婚花費在5萬至10萬元的人最多,占33.80%,其次是3萬至5萬元的,占21.99%。2009年蘇州市城鎮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6萬元。因此,與蘇州市的人均收入和“80后”的人均收入相比而言,“80后”的結婚花費較高。
調查結果還顯示,53.08%的“80后”婚前一年半已經購買住房;24.37%的“80后”婚后二年內購買住房;僅有22.55%的“80后”尚未購買住房,這其中只有10.02%租房居住,而其他的12.53%則有老宅或宅基地等居住。
晚婚成80后普遍選擇“閃婚”比例不到2成
調查顯示,“80后”從戀愛到結婚花費1至2年時間的人最多,占43.84%;其次,有30.82%的人從戀愛到結婚花費3至5年;戀愛3個月和1年就結婚的占1.37%和14.16%。因此,“閃婚”并非“80后”婚姻的主流,絕大部分“80后”對婚姻的選擇還是比較慎重的。
隨著高等教育普及,就業年齡推后,結婚成本提高,結婚年齡一再推遲。調查結果顯示,“80后”平均初婚年齡為24.82歲,其中男性平均初婚年齡25.03歲,女性平均初婚年齡24.28歲。
“80后”的婚姻危機提前,“七年之癢”變為“三年之痛”。
從調查結果來看,“80后”出現婚姻危機時的平均結婚年限為3年。其中,30.82%的婚姻危機出現婚后1年左右,這表明“閃離”的確是“80后”婚姻家庭危機中大量存在的現象。
80后婚姻家庭沖突三大原因:子女教育、家務分工、性格不和。
首先“80后”不放心“隔代教育”,子女的教育往往由夫妻自己來承擔,但是夫妻之間就子女教育各有自己的理念,在達成一致上存在一定的困難,并由此帶來家庭沖突和婚姻風險。
其次是因為“家務分配不公平”問題,占25.63%。“80后”,尤其是獨生子女不喜歡做家務,新婚夫婦往往因為家務問題導致家庭沖突,甚至離婚。
“性格不和”占22.65%,即“80后”夫妻在分享興趣愛好和共同參與社會活動方面存在一些不足,而他們的個性又較強,這容易陷入總是認為自己是對的,而對方是錯的,并由此導致家庭沖突。
“80后”婚姻家庭沖突的四大困擾:住房、姻親關系、子女撫養、家庭財務。
大部分“80后”家庭都要在婚前或婚后2年內購買住房,而目前的高房價給“80后”的婚姻家庭帶來很大的壓力。
姻親關系問題,是個傳統的婚姻家庭問題。“80后”剛剛進入婚姻家庭生活,大部分仍會和父母一起幾年,這給個性較強的“80后”在處理家庭關系時增加了一份挑戰。
子女撫養。絕大部分“80后”家庭都是雙職工家庭,這使得他們尤其是女性面臨工作和照料孩子的'沖突和雙重壓力。進而,子女照料問題成為家庭沖突的一個來源。
家庭財務問題,“80后”經濟相對獨立,往往是夫妻共同管理家務收支,這需要雙方在財務決策上為達成一致而進行較多的協商和磨合。
“80后”婚姻家庭產生危機的三大原因:家庭暴力、婚外情、同居關系。
家庭暴力是“80后”婚姻破裂的第一殺手。50%的婚姻家庭問題信訪案件中,來訪者遭受家庭暴力,其中絕大部分是身體暴力。調查結果顯示,報告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性中,30%是高中文化水平,31.25%是大學及以上文化水平。此外,30%以上出現家庭暴力的婚姻在來訪中提出離婚或進行離婚咨詢,而大部分人仍選擇停留在目前的婚姻關系中。
婚外情是“80后”產生婚姻危機的主要原因。從問題婚姻家庭信訪和離婚案件調查顯現,24%的婚姻家庭問題信訪案件中,來訪者遭受婚外情給家庭帶來的困擾。
此外,婚外情問題往往還會和家庭暴力以及遺棄問題交織在一起。調查結果顯示,一些女性在發現配偶有婚外情后遭受身體虐待,甚至遭受脅迫離婚。一些女性則發現配偶斷絕對家庭的經濟支持,使得女性和孩子的生活變得困窘,而不得不向婦聯尋求權益保護。
同居關系對“80后”女性弱勢群體危害極大。調查結果顯示,90%的同居信訪者是由于懷孕或生育后被男方遺棄。這表明,在同居關系中,有10%的案件男方是已婚的并沒有考慮他們的未來。
在同居信訪案件中,70%的女性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30%的女性無業,絕大部分女性都來自較低的社會階層,女性對同居男方存在經濟依賴問題。同居造成懷孕或生育后被遺棄和女性社會階層低交織在一起,這部分被遺棄的女性和孩子給未來婚姻家庭生活帶來危機。
家庭調查報告 13
一、調查背景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用水量逐年增加,水資源的節約與利用成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為了深入了解家庭用水的實際情況,提高居民的節水意識,本次調查旨在對家庭用水情況進行全面的調查和分析。
二、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采用了問卷調查和實地觀察相結合的方式。通過設計問卷,向不同年齡段、不同居住區域的居民發放,并收集他們的用水習慣、用水量等數據。同時,對部分家庭進行了實地觀察,記錄他們的`用水行為和節水措施。
三、調查結果
家庭用水習慣
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家庭在用水時存在浪費現象。例如,洗澡時長時間放水、刷牙時不關閉水龍頭等。此外,一些家庭在使用洗衣機、洗碗機等電器時,也沒有注意節約用水。
家庭用水量
根據調查數據,家庭用水量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居住人數、住房面積、用水設施等。一般來說,三口之家的月用水量在10-15噸左右,而五口之家則可能達到20噸以上。此外,一些高檔小區和別墅區的家庭用水量普遍較高。
節水措施
雖然大部分家庭存在浪費水的現象,但也有一部分家庭采取了節水措施。例如,安裝節水型水龍頭、使用節水型洗衣機、收集雨水用于沖廁等。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家庭用水量。
四、問題與建議
問題
(1)部分家庭缺乏節水意識,用水浪費現象嚴重。
(2)一些家庭對節水知識了解不足,不知道如何采取節水措施。
(3)部分地區的供水設施老化,存在漏水現象。
建議
(1)加強節水宣傳教育,提高居民的節水意識。可以通過媒體宣傳、社區活動等方式,向居民普及節水知識,讓他們了解水資源的珍貴性和節約用水的重要性。
(2)推廣節水技術和產品。政府可以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居民購買節水型電器和用水設施,如節水型洗衣機、節水型馬桶等。
(3)加強供水設施的維護和管理。相關部門應定期對供水設施進行檢查和維修,及時發現并處理漏水等問題,確保供水設施的正常運行。
(4)建立用水監測系統。通過安裝智能水表等設備,對家庭用水量進行實時監測和數據分析,幫助居民了解自己的用水情況,從而采取更加有效的節水措施。
五、結論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家庭用水浪費現象較為嚴重,但同時也存在一部分家庭采取了節水措施。為了提高居民的節水意識,減少用水浪費,我們需要加強宣傳教育、推廣節水技術和產品、加強供水設施的維護和管理以及建立用水監測系統等方面的工作。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保護水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
家庭調查報告 14
調查目的:
要想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就必須全面了解學生。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家庭的教育環境和家庭的變化對學生的心理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家庭出身差異、成長環境差異、教育經歷差異是造成學生個性差異的最主要的因素。我們從家長職業類型、文化水平、家庭結構、經濟條件等客觀因素,以及家長的教育期望、教育態度及教育方式等主觀性的家庭因素諸多方面探求對學生學習成績與個性發展等方面影響的差異性,它有助于學生家長認識到家庭背景對孩子的影響并發揮其積極影響,將有助于做教師的我們認識其內在關系,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教學工作,有助于孩子們健康成長。調查對象:
此次調查在本校各年級中各抽取部分學生作為直接調查樣本。本次調查共發出問卷60份,調查結束時,回收有效問卷59份,有效回收率為。
調查內容:
分為家庭自然情況和家庭教育情況兩大指標,其中家庭自然情況主要反映學生家長的文化水平、就業狀況、婚姻狀況、家庭結構、家庭成員關系等家庭教育環境;家庭教育情況主要調查家長的教育觀念、親子關系、溝通交流方式、日常教育方法、孩子的學習情況和自我管理能力、家長自身素質的提升和家庭教育需求等,整個調查問卷共11道題。
調查方式:
(一)制“調查問卷”。
(二)以班會課及課間下發指導學生問卷。
(三)以課間聊天形式進行與學生聊天式的訪談。
(四)統計、歸類、分析。
調查結果分析及分析:
㈠家庭的一般情況。
1.從家庭結構來看:
的學生生活在父母為原配婚姻的家庭,的孩子經常與父母住在一起,核心家庭占主導地位;只有xx的孩子平時主要與父母和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住在一起,三代同堂家庭已大大減少;平時直接由父母承擔孩子教育工作的占,且直接由母親承擔孩子教育工作的比例高于父親;由隔代親人教育孩子的也占一定比例
2.從家庭人口情況來看:
獨生子女家庭的約占總數的82%;非獨生子女的占18%。
3.從家長的學歷及職業來看:
父母親的文化水平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家庭教育的思想與方法。而父母親的學歷層次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水平的高低狀況。調查表明,父母親是大專文化以上學歷的約占其總數%;父母親是高中文化學歷的約占其總數24%。父母親是初中以下文化學歷的約占其總數23%。
父母親的職業也是督促孩子完成的一個基本要素。結果表明,父母親有固定工作的是比例約占其學生父母親總數的88.88%;無固定工作的是其父母親總數的5.55%;這個比例大致同上述父母親的學歷層次一致,說明了父母親的學歷同其職業相對應。㈡、家長輔導學生學習情況。
1、從作業完成情況來看:
認真完成作業的學生約占總數的30.54%;基本能完成作業的學生約占總數的39.55;不完成作業的學生約占總數的29.55%。
2、從父母督促情況來看:
父母經常檢查孩子作業的約占總數的%;有時檢查孩子作業的約占總數的%;從來沒有檢查孩子作業的約占總數的%。在檢查孩子作業當中媽媽檢查的有%。
3、從家長指導孩子完成作業的方式來看:
一直輔導孩子做完作業的占xx%,孩子獨立完成的占xx%,孩子有問題才輔導的占xx%。
4、從家長是否額外布置作業來看:
家長除家庭作業外額外布置的占xx%。
5、從孩子每天課外閱讀情況來看:
每天讀xx1小時以上的占.%,半小時的占%,根本不讀的有%
㈢、家庭教育觀念
1.從家長關注學生各方面發展來看:
家長普遍認為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的家長更關注孩子的身心發展,但對學生人際交往和行為習慣關注度不夠,這兩項僅占。
2、家長對子女學業期待來看:
目前絕大多數家長對子女的學業期望值很高,“望子成龍”,希望孩子盡快成才仍然是當今家庭教育的主旋律。在家長對子女的學業期望上,絕大多數家長表示,管好孩子學習,是家庭教育的第一位職責,至于其他教育則是其次。這些家長認為,只有孩子好好學習,將來考上大學,才能獲得一定的社會地位和利益。
3、從家長對家庭教育重視程度來看:
雖有90%的家長重視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但是他們的表現卻是:每天即使有一段相當長的業余時間,但把它用在孩子身上的很少,或者即使在一起也沒有多加引導,家長平時大部分業余時間都用在了做家務、看電視報刊等娛樂等活動上,占62%,對孩子采取放任自流的態度。
調查結論:
學生家庭背景、家長教育方式、教育觀念與學生學習成績、個性形成、習慣養成有較大的關系。由此可見,家庭環境為學生個體的發展提供了多種可能,包括機遇、條件和對象。學生生活在不同家庭背景的小環境中,這些環境提供的條件并不相同,對學生的發展的意義也不相同,因而不同家庭背景中學生的發展有很大的'區別。但學生對環境的作用也不是消極的,處在同一小環境中的學生,其發展水
平也不會完全相同的。學生對環境持積極態度,就會挖掘環境中有利于自己發展的因素,克服消極的阻力,從而擴大發展的天地。所以教育者(教師、父母)不僅要注意為受教育者(學生)的發展提供較有利的條件,更要培養受教育者認識、利用和超越家庭背景的意識和能力。
家庭環境對個體的發展的影響有積極和消極的影響之分。在同一環境中,各種環境因素作用的方向、力量的大小是不同的。對于教師來說,要分析、綜合利用環境因素的積極作用,抵制消極影響是極其重要的和困難的工作。教師需要研究如何既保持家庭背景的有利條件,又積極加強與社會的聯系,充分利用社會的有利教育力量,共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家庭調查報告 15
一、調查背景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兒童成長的重要保證,這次調查,采取聽匯報、發問卷等形式。調查范圍主要在小學的三、四、五年級部分學生和家長中進行。共發出調查問卷390份,收回有效卷371份(其中學生問卷195份,家長問卷176份)。學生和家長對問卷內容進行了逐項填寫。
二、調查目的
目前,農村中很多家庭已相對地富了起來,家長們也能意識到知識的重要性,但他們只是一味地把孩子送家教班、特長班……把教育責任全權“委派”給老師,自己不注重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有的家長對家庭教育的知識一無所知或一知半解,甚至違背小學生成長的客觀規律,急于求成,拔苗助長。為了提高家長對家庭教育重要意義的認識,同時引起教育部門、教育工作者對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視,以便采取各種辦法,協調好校內外各種教育力量,使學生受到全面的教育,健康快樂地成長。
三、調查步驟
這次調查,主要使用問卷調查法。對學生專項調查的要點是:
1、你覺得父母對你的哪方面最關心?
2、你覺得爸爸媽媽和自己是平等的嗎?
3、你覺得爸爸媽媽說的話都是對的嗎?
4、你在家里幫爸爸媽媽做家務嗎?....
通過回收調查表,談話紀錄,綜合起來分析,探求共性原因,完成。
四、調查對象
1、家長的職業:農民占57.5%;干部和工人占38.8%;個體戶占3.7%,工人中大部分是在從事臨時建筑工,屬農工兼顧,均居住農村。
2、家長文化程度:大專以上占6.3%;中專文化占12.1%;初中占66%;小學文化占15.6%。家長的文化大部分是小學和初中,其中一部分未讀初中。
3、家庭經濟收入:來自農業和農親找工收入較低的占83.8%;收入較好的只占2.5%;經濟困難的占12.5%;特別困難的占1.2%。
4、家庭組成情況:原婚的占91.2%;再婚的占2.5%;單親家庭占6.3%。
5、家庭學習環境:參加問卷調查的家長,平時看書看報的占17.5%;指導孩子學習的約占23.75%。農村家庭沒有良好的學習氛圍,能給孩子提供單獨的學習場所、有桌椅、燈具、必須的學習用品及圖書資料,并能在平時購買少量的課外書籍等占25%左右。
這些并非全是家庭經濟所限,大部分還是家長的認識和觀念問題。
五、調查結果
由本次調查的情況來看,當前農村小學生家庭教育還存在很多誤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溺愛。在本次調查中,家長“溺愛”孩子成為家庭教育的最大誤區,有50%的家長認為愛孩子就是滿足孩子的需要,對孩子有求必應。他們為子女提供最好的生活條件,從情感上他們愿意為孩子奉獻一切。現今很大一部分家長在自己成長過程中,都曾承受過物質上的匱乏,他們今天不想再讓自己的子女遭受自己童年的困境。于是“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率先在每個家庭中得到充分的體現。這些家長實質上并不懂得愛孩子,他們不知道愛孩子不僅僅是奉獻和滿足,更重要的是要教給孩子學習的方法和生存的能力,忽視了父母永遠是“教育者”這一角色,忽視了他們對孩子應有的教導職責。這種家庭出來的孩子,在課堂上無法理解“簡樸”和“珍惜”的含義,無法理解“家貧出孝子、執绔出富家”的千年古訓。將來走入社會,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面對困難挑戰自我的能力將會受到嚴重挫傷。
二是粗暴。很多父母都將自己擺在家庭的絕對權威地位。孩子一不小心弄壞了家里的一件小東西,家長會大發雷霆;一次考試失誤,家長會毫不留情,痛罵斥責;如果在外闖了禍,那可更不得了,一頓臭罵自然少不了,拳腳相加也會接踵而至。從調查中顯示,有30%的家長都會憑借自己的家長“權威”,過分干涉孩子的生活,如不準到同學家去玩等。在許多家長眼中,孩子永遠都只是自己的附屬品,他們不愿意或不善于讓孩子取得和自己平等地位,不懂得尊重孩子的權利和人格。許多孩子由于家長的粗暴無知,有的放棄了心愛的體育活動而埋頭于書山題海,被迫“一心只讀圣賢書”;有的很愛好畫畫,卻被家長逼著告別了自己的興趣……這些家長把嚴格要求理解為不斷地批評、訓斥和逼迫孩子。這不能不說是家長的過錯。為此,國家總督學柳斌曾痛心疾首地指出:孩子為了觀察蚯蚓而換來家長一巴掌,我覺得這一巴掌可能就打掉了一個未來的科學家。
三是放任。社會在進步,教育在發展,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學生自主發展的洪流中,部分家長片面地認為:自主發展就是讓孩子自己發展、隨意發展,他們認為“樹大自然直”,往往對孩子的品行、愛好、興趣以及社會交流不聞不問,缺乏必要的輔導和教育。有的是因為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太高,孩子無法達到父母的要求,父母感到十分失望,從而喪失了對孩子的信心,于是索性就放任自然,隨他去了。
四是望子成龍。這種類型的家長往往對孩子期望度過高,要求過嚴。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得好:教育孩子莫做人上人,莫做人外人,要做人中人。做人中人,就是要在平凡的生活中體驗人生的價值,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如果有太多太多的孩子只想當科學家、董事長、總經理、博士……那么,可以想像,他們美好的夢想在現實面前將會形成怎樣的一種落差。
五是嚴他寬己。從調查中顯示,有80%的家長對孩子要求嚴格,對自己要求放松,不能以身作則,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從來做不到。許多家長一邊給孩子講“粒粒皆辛苦”,一邊卻隨手扔掉不合口味的食品;一邊給孩子講“孔融讓梨”,一邊卻爭先恐后地擠車搶座;一邊教孩子尊重父母,一邊自己卻不盡贍養父母的職責和義務;一邊給孩子講“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大道理,一邊自己卻從不摸書本,經常沉溺于撲克麻將桌上;一邊告誡孩子要好好聽老師的話,一邊卻又背后對老師評頭論足,甚至破口漫罵……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學習、生活懶散,多半沒有上進心和求知欲望。六是重智輕能。作為一個社會人,既要懂得知識,也要掌握技能。授人以魚,僅夠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身得益。從本次調查中得知,至少有80%的家長認為:孩子只要搞好學習就行了。他們往往忽視了對孩子能力的培養。長此以往,孩子的生活技能、學習技能、思考問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組織協調能力、交際能力等少得可憐。這樣的孩子步入社會后,很難有大的發展。
六、對策
要提高家長對家庭教育的認知水平,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能力,是全社會的事,其中與教育部門聯系尤為密切。教育部門、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教書育人,還要承擔起協調校內外教育力量的重任。當前可著重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開辦家長學校,定時定人辦好家長培訓班,讓家長接受當前的先進教育意識、教育動態,這是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徑。二是學校開設家長接待日,每月定時專門接待來訪家長,與家長們在某些教育問題上進行交流、溝通,達成共識。三是教師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家訪,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以及在家的表現,與家長在教育學生上達成一致,從而因材施教。四是設“家長聯系卡”,定期或不定期地送到家長手中,并請家長反饋信息,使學校與家庭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好學生,為祖國培養全能型的`一代新人。
在剛剛過去的一年,廣州居民每月到底花了多少錢?這些錢主要花在了哪些地方?市民是都對廣州未來經濟發展充滿信心?昨日,廣州市消委會發布《xx年度廣州市居民消費信心與消費環境調查報告》。xx年廣州消費者信心指數為61.62,比上年提高了5.5249分,處于中間值略偏上。廣州家庭平均支出額為5398.4元,教育仍是去年最大一筆支出項。值得注意的是,18.2%的受訪者認為目前適合老百姓購買商品房,為近五年來比例最高的一年。
作為佐證居民消費信心的項目,認為目前適合老百姓購買商品房的受訪者占18.2%,為近五年來比例最高的一年,比上年的比例10.2%高了8個百分點,說明xx年在政府實施一系列房價穩定政策初見成效。
如果有閑錢,你會優先用來做什么?選擇投資的比例明顯高于上年,選擇儲蓄的也接近三成。而選擇消費的明顯較少。說明目前的經濟環境下,消費者或者寧可選擇適合的投資(或許是為了抵御通脹),或者選擇儲蓄以備不時之需,選擇用在消費上的不多。
值得注意的是,與去年相比,儲蓄和消費的比例均有所下降,而且儲蓄的比例下降比較大。相反,在投資的比例則增加不少,這說明過去一年,整個市場環境還是比較有利于消費者進行投資的。
社會保障與福利制度的改革對居民的消費信心和意愿產生了影響。在xx年居民的最大消費支出項目中,子女教育費用雖然有所下降,但仍然占支出的首位(18.8%);家庭為預防生病而儲蓄的占67.7%,比上年的63.9%高了3.8個百分點,這對其他領域的消費擠出效應明顯。
xx年的廣州經濟穩步發展、同時亟待實現經濟的轉型升級。這一特點也影響了人們的消費心理、預期及行為。廣州市居民的消費信心呈現出中間值偏上的特點,不悲觀,但仍然不是非常樂觀。
消費環境會對居民的消費信心、消費意愿和消費選擇產生影響,與消費者生活密切相關就是日用品(包括食品)。調查顯示,76.6%的受訪者都認為這一年(xx年)來,與生活密切相關的主要日用品價格總的來說都上升了,顯示老百姓仍然感受到通脹的壓力。
家庭消費支出是一個敏感話題,但廣州家庭對這一問題并不回避。據廣州市消委會調查統計顯示,xx年下半年廣州家庭月平均支出額(不包括住房按揭)為5398.4元,比xx年的4638.93元高出759.47元,5年來持續上升。市消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這說明這一年來通貨膨脹還在持續,物價在升高,但與xx年相比,xx年的變化不算大。
對于xx年家庭計劃最大的消費支出方面,具體項目中占最大比例的還是教育支出,占21.3%,但比上年的24.9%低3.6個百分點,顯示子女教育上的消費仍然占據許多廣州家庭消費預算中的大頭,但有下降的趨勢。緊隨其后的是旅游、家具和住房的消費支出。其中旅游的比重比上年增加了6.5個百分點。
如果說青年人是八九點鐘的太陽,那么孩子無疑是天邊的那第一抹朝霞,只有當朝霞綻放出其最絢爛的畫面,一個艷陽高照的麗日晴天才會蓬蓬勃勃而生機盎然。 3月14日,由順德區婦聯組織制作的《順德區居村家庭教育現狀調查報告》正式發布,這份旨在關注兒童成長、探討居村家庭教育的調查報告,是順德區婦聯在全區8個鎮多場“歡樂村居行”現場活動中進行居村家庭教育現場調查研究,以問卷和訪談兩種形式進行資料搜集與整理,并接觸全區城鄉家長171位,重點探討當前順德區居村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并研究相應的對策,對進一步做好順德家庭教育工作、推動全區農村家庭教育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區婦聯的相關人士在當天的記者見面會上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盡管此次的主題調查在順德尚屬首次,但區婦聯及區家庭教育研究會都付出了大量的勞動,無論是從調查的嚴謹性還是受訪對象的代表性,此次調查都有著相當的重視與認真的態度。從調查分析中所得出的結論與問題點,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順德居村家庭教育中值得注意的重點和難點。
報告解讀:四大誤區成居村家庭教育“攔路虎”
調查發現,就當前居村家長對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各式各樣,但基本集中在以下四方面。相關人士認為,正確面對家庭教育中的誤區才有可能將家庭教育工作建設得更為理性化和現實化。
突圍爆點:三大建言修補居村家庭教育缺口
針對調查總結出來的四大普遍存在的誤區,區婦聯、區家庭教育研究會人員在經過大量調研及收集相關專家建議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提出了三項可行方案,以彌補因家長原因造成的居村家庭教育的種種不足。
家庭調查報告 16
一、調查背景與目的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水資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為了深入了解城市居民家庭的節水意識和實踐情況,提出有效的'節水對策,特開展本次節水調查報告。
二、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采用問卷調查與隨機訪談相結合的方式,覆蓋了不同年齡段、職業背景及收入水平的城市居民家庭,共發放問卷500份,回收有效問卷480份。
三、調查結果
節水意識:調查顯示,約70%的居民家庭認識到節水的重要性,但僅有50%的家庭表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采取節水措施。
節水實踐:
日常用水習慣:刷牙、洗臉時未關閉水龍頭的現象普遍存在,占受訪家庭的65%。
節水器具使用:約40%的家庭已安裝節水型馬桶或淋浴頭,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廢水再利用:僅有約15%的家庭有收集雨水或廢水再利用的習慣,如澆花、沖廁所等。
節水知識了解程度:多數家庭對基本的節水技巧有所了解,如短時間洗澡、合理控制洗衣用水量等,但對于更深入的節水知識和技術了解不足。
四、問題分析與建議
問題分析:節水意識與實際行動之間存在差距,部分家庭缺乏具體的節水措施和方法;節水器具普及率不高,廢水再利用意識薄弱。
建議:
加強節水宣傳教育,通過媒體、社區等多種渠道普及節水知識,提高居民節水意識。
政府應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居民購買和使用節水器具,并給予一定補貼。
推廣廢水再利用技術,引導居民建立節水型生活方式,如設置雨水收集系統、利用洗菜水澆花等。
加強學校節水教育,從小培養孩子的節水意識和習慣。
【家庭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家庭調查報告01-09
家庭調查報告05-24
家庭用水調查報告05-22
家庭用水調查報告01-24
家庭建設調查報告04-16
家庭情況調查報告10-18
家庭消費調查報告案例10-13
家庭用電情況調查報告10-30
家庭作業調查報告12-12
家庭暴力調查報告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