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城鎮建設調查報告

時間:2023-02-14 08:05:49 調查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城鎮建設調查報告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那么一般報告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城鎮建設調查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城鎮建設調查報告

小城鎮建設調查報告1

  一、加快推進xx小城市建設的背景分析

  把xx作為我縣經濟社會副中心、東部區域中心來建設,充分發揮xx區位優勢,主動接受沿海大開發和鹽城大市區的輻射,拉動我縣包括岡東、岡西、草堰口等三個鎮在內的東部區域發展,形成我縣經濟發展的又一增長極。我們認為縣委提出這一戰略構想,主要基于以下三點考慮:

  一是從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角度來考慮。“十五”期間,我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近一倍,財政收入增長近兩倍,固定資產增長三倍,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在省市的位次進一步提升。“十一五”是我縣全面小康建設的決戰階段,又是為基本實現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的關鍵階段。而我縣地域狹小,資源貧乏,產業層次低,企業規模小,科技含量不高,總體競爭能力較弱,面臨著較大的發展壓力,要在新一輪競爭中始終保持領先優勢,必須創新思維,采取超常舉措,全力推進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我縣東部四鎮總面積313.4平方公里,占全縣27.2%;總人口19.3萬人,占全縣24%;而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5.5億元,財政收入5311萬元,規模以上主營業務收入9.8億元,工業用電量3164萬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了6.29億元,分別占全縣15.1%、6.1%、9.1%、7.2%、13.4%,從以上數據來看,東部四鎮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在全縣所占份額,與土地及人口資源占有量不相符,明顯偏低。因此,縣委經過充分考慮,認真分析東部四鎮發展現狀,結合實際,適時提出這一戰略,著力推進超常發展、跨越發展,全面拓展建湖經濟增長新空間。

  二是從策應沿海大開發戰略的角度來考慮。沿海開發是我省“十一五”生產力布局“四沿”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市的海岸線占全省的56%,擁有海岸線資源的地區只有響水、濱海、射陽、東臺和大豐五個縣(市)。隨著交通條件不斷改善,區位優勢日益顯現,具有巨大潛力的沿海開發被我市提上重要位置,目前,正按照省里“以工興港、以港興海、集約開發、保護生態”的總體要求,進行沿海發展戰略研究。我市考慮到區域開發的整體性和經濟發展的關聯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地區發展優勢,將市區和建湖、阜寧都納入規劃范圍,這為我縣、尤其是東部四鎮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我縣的東部地區處于射陽、阜寧、亭湖和建湖四縣(區)交界,大致以204國道為中軸線,東西各占一半;同時204國道與鹽淮、岡合公路三道交叉,將沿海、寧靖鹽、京滬、鹽淮等4條高速公路聯成一體;新長鐵路穿境而過;通榆河、串場河、黃沙港等航道通江達海,水陸交通十分便捷,是沿海地區向內陸輻射的重要連接點、重要中轉站和重要通道。我們可以更多地獲得省、市為加快沿海開發,在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提供的政策扶持;可以促進交通等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區位優勢將更加凸顯;可以帶動特經、林牧畜、旅游、物流等一批新興產業發展;可以為我縣化工企業實施搬遷、集聚發展提供良好的載體,緩解環保、用地等方面壓力;可以使我縣更快融入長三角經濟圈,接受上海輻射,引進大項目落戶。

  三是從融入鹽城大市區發展的角度來考慮。近年來,我市圍繞“一城三區(市直、鹽都、亭湖、市開發區)”率先發展、跨越發展和聯動發展的目標,積極實施建設百萬人口大城市的重大戰略,大市區正在成為全市跨越式發展的龍頭,對全市的輻射帶動能力顯著增強。我縣東部區域與市區相連,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xx鎮南部與亭湖的新興、永豐相接,集鎮距市中心僅20公里,素有建湖門戶、鹽阜咽喉之稱,是我縣接受大市區輻射、主動融入大市區發展的最前沿陣地。我縣加快推進xx小城市建設,可以促進以xx為中心的東部區域與市區形成互補、依存、協調和共進的關系。一是可以促進工業經濟快速擴張,加快xx工業園區建設,吸納大市區“退二進三”轉移項目和汽車零部件配套生產項目,錯位發展,形成企業集群、產業集聚、配套緊密的格局。二是可以加快xx城市建設步伐,規劃建設xx小城市時,重點將鎮區向南拓展延伸,縮短與大市時空距離,實現無縫連接;大力發展商貿、餐飲、旅游、休閑等公共服務業設施,新建配套完善、環境宜人、品味高雅的現代居民住宅小區,吸引大市區市民來居住消費;重點依托xx境內通榆河深水港池,規劃建設綜合物流中心,為大市區進出貨物提供倉儲、運輸、配載、集裝箱中轉等綜合性服務。三是可以帶動農業規模發展,發揮東部四鎮蔬菜、畜禽、糧食等生產優勢,大力發展高效農業、特色農業、觀光農業,為市區市民提供豐富的農副產品,努力把xx小城市建成融入大市區的配套產業基地、物流服務中心、綠色食品基地和生活休閑的后花園。

  二、東部區域四鎮的基本情況

  加快推進xx小城市建設,首先要認真分析xx發展的現狀,研究把它作為小城市來建設的比較優勢和制約因素,既要和自身發展相比較,又要思考東部其他三鎮如何發展,更要拓寬視野汲取周邊縣市(區)的重點中心鎮加快發展的經驗。

  1、xx鎮基本情況及分析

  xx鎮現轄15個行政村、8個居委會,總面積102平方公里,總人口8萬人。交通條件十分優越,公路、鐵路、水路在鎮區形成四通八達的水陸交通網絡。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南距鹽城機場20公里、新長鐵路鹽城站和寧靖鹽高速公路起點僅10公里,東距射陽港40公里。人文底蘊深厚,鎮區內曾有文廟、武廟、泰山廟等歷史古跡,

  惜遭日寇毀損;人才輩出,如英國牛津大學碩士王伯鈞、德國法學家博士陳宗浩、曾任省政協副主席的陳宗凡、臺灣大學校長的薛洪尤等。經濟建設快速發展,20xx年,xx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9億元,財政總收入2533萬元,規模以上主營業務收入6.6億元,工業用電量2181萬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2.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059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7.8%、58.3%、33.4%、47.3%、42.8%、7.8%。工業經濟占全鎮經濟總量的65%以上,現有各類企業100多家,初步形成紡織服裝、機械加工、食品化工、新型建材、農產品加工等支柱產業。美昌公司的山梨酸、山梨酸鉀產品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能力,該公司是江蘇最大的同類產品出口企業,年實現產值3億元,稅收超千萬元。紡織服裝產業形成一定特色,近年新上的海利達、龍成、海天等一批紡織業項目,與金順昌服飾、利達制衣等服裝加工項目,進一步壯大了主體經濟。機械加工具有一定產業基礎,企業眾多,門類齊全,有板材機械、礦山機械、油田機械、涂裝機械、液壓機械等,發展空間廣闊。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先后建成岡南大棚蔬菜、南莊苗禽炕孵等基地,興辦了恒祥食品廠、東昌牧業場等龍頭加工企業,成功注冊“范堤牌”商標,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獲得省級認定。服務業發展迅速,商貿大街縱橫交錯;xx招商場被評為江蘇省百強市場和全國農村大型市場,成為鄰近市縣重要商品集散地;蔬菜、苗禽、水產等專業市場十分繁榮;賓館、休閑、文化游樂等現代服務設施齊全。集鎮建設初具規模,建成區面積4.5平方公里,常駐人口4萬人。19xx年被確定為全國和江蘇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鎮,19xx年被省命名為新型小示范小城鎮,19xx年又被確定為全省30家重點中心鎮之一。社會事業較大進步,被評為省文化工作先進鎮、市先進單位,教育、體育、衛生、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基層黨校等工作多次獲得省市縣表彰。

  近幾年,xx鎮經過克難求進,拼搏爭先,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縱比有不小的進步,但由于所處的區位優勢沒有充分發揮出來,擁有的資源條件沒有充分利用起來,自我發展的潛力沒有充分挖掘出來,發展速度跟縣委、縣政府的要求相比,跟我縣西南各鎮相比慢了;跟縣外市內原有基礎差不多、甚至趕不上的一些中心鎮橫向比較,差距十分明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經濟增長速度相對不快。從自身進行比較,20xx年,xx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這兩項主要經濟指標分別比20xx年增長57.5%、50.1%。與東部地區其他三鎮進行比較,岡東、岡西、草堰口鎮地區生產總值20xx年比20xx年分別增長82.2%、75.4%、96.7%;財政收入20xx年比20xx年分別增長127.5%、152%、68.5%,增幅均快于xx。與縣外周邊及重點中心鎮比較,新興、益林、新坍、長蕩、富安、龍岡、大岡七鎮的地區生產總值20xx年比20xx年分別增長103.9%、65.9%、104.1%、131%、124.9%、152.5%、82%;新興、溝墩、益林、新坍、富安、龍岡、大岡七鎮的財政收入20xx年比20xx年分別增長73.3%、55.3%、77.9%、82.9%、60.5%、143.8%、68.9%,大多數鎮的'增幅遠遠超過xx。

  二是產業特色不夠明顯。工業上的紡織服裝、食品化工、機械加工等產業雖具有一定基礎,但總量規模不大,科技含量不高,市場競爭能力較弱,輻射帶動能力不強。農業上的蔬菜種植僅以岡南為主、苗禽炕孵仍處于一家一戶傳統作坊操作,特色優勢沒有形成。服務業仍以商貿、餐飲等傳統項目為主,生產性、新興服務業份額很小。益林的玻璃工藝品、富安的繭絲綢、大岡的制鞋機械、鹽東的紡織、三倉的西瓜等特色鮮明,壯大一方經濟。

  三是項目推進亮點不多。近年來,全鎮引進各類企業20多家,但所上項目規模都不大,有些項目分期實施,形象進度較慢,還沒有形成對經濟支撐作用。園區建設整體規劃水平不高,僅限于沿路排開,縱深不夠,特色不明顯,集聚功能還不強。

  四是集鎮建設管理不到位。19xx年,xx就被確定為全國和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鎮,然而建設步伐不快,到目前僅4.5平方公里,規劃起點不高,實施隨意性較大,特色不夠鮮明,經營城鎮的理念不夠超前,管理措施落實不力,環境不夠整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外形象。我們參觀學習的益林鎮總面積42.8平方公里,占xx的一半還不足,集鎮建成區面積6平方公里,超過xx1.5平方公里,總人口8.2萬人,其中流動人口2.4萬人,非農人口占總人口75%以上。該鎮堅持工業集聚區與小城鎮建設兩手抓,相互促進,優勢互補,走出一條既建區,又造城,工業化帶動城鎮化,城鎮化促進新型工業化的新路子,鎮內東鎮區、玻璃工藝、紡織工業、輕工食品、民營科技“一城四園”,既是經濟增長點又是城鎮亮麗點。同時結合新農村建設,把中心村建設大部分放在鎮郊村,已建成豪華別墅型的王樓中心村、經濟商住型的大東中心村、居民實用型的倪東中心村和鑫源、益北、倪東三個居民集中居住區,使中心村建設與小城鎮區建設形成眾星捧月新格局。該鎮現為國家級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全國重點鎮、全國創建文明鎮工作先進鎮、省市文明鎮。

  2、岡東、岡西、草堰口三鎮基本情況及分析。

  岡東、岡西、草堰口位于xx北部,呈半月環抱狀,鎮域面積分別為82.4、68.1、60.9平方公里,總人口都在3.7萬人左右。三鎮各項經濟指標都比較接近,20xx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分別為3.2、2.7、2.6億元,分別占全縣3.1%、2.7%、2.5%;財政總收入分別為853、867、1058萬元,分別約占全縣的1%、1%、1.2%;規模以上主營業務收入,岡西與草堰口都是1.2億元,岡西略低為0.9億元;工業用電量分別為304、244、435萬度,都占全縣的1%還不到;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都在1.2億元左右;農民人均純收入岡西與草堰口都在4700元左右,岡東4800元。三鎮的區位條件,草堰口鎮優勢明顯,南接xx,北連阜寧,204國道穿境而過,岡東與岡西集鎮都距204國道8公里左右,位置相對偏僻,從近幾年招商引資來看,草堰口鎮新上的項目多一些,發展后勁比岡東、岡西鎮強勁。三鎮的主導產業,農業方面十分相近,工業方面各有特色。工業上,岡東已培植了紡織服裝、機械加工、化工涂料、電線電纜等產業,天成液壓件公司榮獲“江蘇省明星企業”稱號,縣軋花廠、星宇、宇盛紡織公司等一批企業落戶境內。岡西鎮以土工器材產業為主,全鎮現有排水板生產企業20多家,塑料粒子加工、插板機生產施工等配套企業80多家,年產銷排水板3億米,全國市場占有率70%以上,年創稅收500多萬元,占全鎮工業稅收60%以上;近年還引進坤泰、龍華紡織、外貿箱包、機械鑄造等項目,主體經濟不斷壯大。草堰口鎮近幾年充分利用國道優勢,引進新上銀海氣紡、鑫業、鑫龍紡織、金龍發紙業等一批項目,紡織基礎初步形成;建筑業進一步鞏固,年均實現建安產值5億元。農業上,三個鎮都以優質糧棉種植為主,岡西與草堰口鎮草雞養殖業在縣內外較有影響,尤其岡西鎮年飼養草雞300萬只以上,市級龍頭企業方圓公司牽頭組建的“鹽阜”草雞協會被評為省級優秀農民合作組織。岡東鎮常年植棉30xx公頃,年產皮棉40xx噸左右,是我市產棉大鎮之一;蔬菜種植面積10xx公頃,年產辣根等各類蔬菜5萬多噸。三鎮的集鎮建設,都已形成一定規模,建成區面積都在2平方公里左右,基礎設施基本配套,環境不斷改善,集鎮人口逐年增加,服務業快速發展,比重明顯增加。

  綜合以上分析,我縣東部區域四鎮尤其是xx鎮在上一輪全市經濟大發展的過程中,與縣內外一些重點中心鎮相比,發展速度相對不快,岡東、岡西、草堰口三鎮由于過去經濟基礎比較薄弱,現在經濟總量仍偏小。縣委提出加快推進xx小城市建設,全力打造全縣經濟社會副中心、東部區域中心,拉動整個東部區域發展這一戰略,是十分及時必要的。東部四鎮更應積極主動搶抓機遇,全力以赴,同心協力,采取超常舉措,不斷加快自身發展,努力實現經濟社會事業大跨越。

小城鎮建設調查報告2

  一、基本情況

  近幾年來,我市十分重視小城鎮建設,通過科學規劃、突出重點、以點帶面、分類指導、整體推進措施,努力推進農村城鎮化,城鄉一體化,增強小城鎮內涵,提高小城鎮品位,塑造小城鎮特色,加快了構筑農村新型城鎮體系步伐。

  主要表現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加大了小城鎮建設工作力度。加快小城鎮建設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是調整我市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突破口”。為搞好小城鎮建設,市委、市府出臺了《關于加快城市化進程的意見》,確定了發展目標,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構筑起我市小城鎮建設的總體框架,即突出三個中心(昌城、枳溝、皇華),發展七個重點(呂標、賈悅、石橋子、朱解、相州、百尺河、辛興),以此輻射帶動全市城鎮化水平的全面提高。市里專門成立了小城鎮建設領導小組,吸收建委、土地、民政、公安、計委、財政、農業、金融等部門參加,具體負責小城鎮建設的協調指導工作,各鄉鎮也成立了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把小城鎮建設納入了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了對小城鎮建設的組織領導。林家村鎮通過第xx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作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小城鎮建設的決議,統一了全鎮上下的認識,增強了加快小城鎮建設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昌城鎮通過選樹“十大典型”現身說法,在全鎮形成了人人想城建、人人議城建、人人爭進鎮的良好局面。

  (二)注重編制規劃,促進了小城鎮建設健康有序發展。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是建設小城鎮、經營小城鎮、發展小城鎮的重要基礎。它既關系當前,更影響長遠。這個問題已越來越被各級領導所重視。近年來,各鄉鎮按照“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建設一盤棋”的原則,開始運籌新一輪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并建立起規劃設計統一評審制。昌城鎮聘請省市有關部門的專家,經實地考查論證,制定了“沿河拓展,順路延伸,依托優勢,重建五區”的小城鎮建設規劃,保證了規劃的科學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枳溝、昌城、皇華、相州等鄉鎮成立了小城鎮建設管理委員會,制定了小城鎮規劃建設管理辦法,認真實施“一書兩證”制度,使小城鎮規劃建設日趨規范。

  (三)因地制宜開拓了小城鎮建設的新路子。各鄉鎮緊緊圍繞市委、市府提出的'“加快小城鎮建設,推進農村城市化進程”的總體思路,結合本鎮特點,廣開門路,各唱各的“拿手戲”。突出體現在“四個結合”上:一是小城鎮建設與發展鄉鎮企業相結合。昌城鎮以鄉鎮企業為啟動點,引導鄉鎮企業向小城鎮集中,實行聯片發展,形成得利斯食品加工區、道口重工業區,既節省土地資源,又便于污染治理。二是小城鎮建設與發展市場相結合。枳溝、相州兩鄉鎮,牢牢抓住交通便利這一有利條件,充分發揮市場具有輻射力大,吸納力強,集散度高的特點,依靠市場帶動了小城鎮建設的發展。三是小城鎮建設與發展外向型經濟相結合。林家村鎮開發建成了占地200多畝的外商投資工業園區,吸引外資建成了兩處工藝品龍頭企業,年產值達5200萬元,在周圍帶起了一個三產開發區。四是小城鎮建設與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相結合。昌城鎮集聚60多家民辦和個體私營企業到鎮區經營,轉移農村勞動力1.5萬名,經濟總收入占全鎮的70%以上,壯大了小城鎮建設的規模,拉動了全鎮的經濟增長。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調查情況看,各鄉鎮在小城鎮建設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和經驗,但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如下:

  認識上有差距。突出表現在:有些地方還沒有把小城鎮建設擺到應有的戰略位置,廣大干部群眾對小城鎮建設在促進農村改革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認識不足。有的鄉鎮因缺資金對搞好小城鎮建設存有畏難情緒,缺少發展新思路,造成工作被動;個別鄉鎮關起門來搞建設,難以形成大開放、大發展的格局;有些地方存在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缺少長遠眼光,制約了小城鎮建設上檔次、上水平。

  規劃滯后。據調查,全市20處鄉鎮,已完成新一輪小城鎮總體規劃的鄉鎮有11處,占55%;總體規劃通過評審的只有5處鄉鎮,占25%;總體規劃經過鄉鎮人代會通過并報市政府批準的只有1處鄉鎮,占5%;全市20處鄉鎮都沒有編制詳細規劃。從上述情況看,一是規劃不健全。9處鄉鎮沒有完成新一輪總體規劃,有個別鄉鎮只是口頭規劃,致使小城鎮建設無章可循、無序發展。二是總體規劃缺乏連續性和權威性。大多數鄉鎮的總體規劃還沒有經鄉鎮人代會審查并報市政府審批,因此規劃不具有法律效力,造成建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三是沒有編制詳細規劃。導致小城鎮建設布局不規范,特色不突出,基礎設施不配套。

小城鎮建設調查報告3

  按照縣發改委下發的關于開展支持發展小城鎮專題調研提綱的要求,我鎮組織力量利用兩天時間對發展小城鎮、農民工向城鎮積聚情況進行了周密的調研,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城鎮建設現狀

  xx鎮位于xx縣西北部,兩市三縣交界,總面積59平方公里,人口3.5萬,轄58個行政村,是省級中心鎮、全市小城鎮建設試點鎮。

  (一)城鎮建設

  近年來我鎮將城鎮建設作為重頭戲來抓,堅持以規劃引領發展,不斷提升城鎮的承載和服務能力。在建設過程中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統一規劃圖紙,一條街道一種風格、一種情調。構筑起“三縱四橫”路網框架,建成區從0.3平方公里擴展到1.5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七街一城一市一園”的城鎮格局;同時對城鎮東、西、北三個出口進行改造,形成了“四季長青,三季有花”的景觀效果,明顯改善了城鎮面貌。在城鎮建設中,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先急后緩、突出重點,以人為本、實用為上”的原則,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民生工程建設。建設了建筑面積260平方米的為民服務大廳,實行一站式辦公,極大的方便了群眾辦事;投資280余萬元建設了xx鎮中心敬老院,五保老人實現了“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的供養目標;投資1635余萬元實施了村村通自來水工程,使全鎮居民都用上了優質自來水;投資200余萬元的xx汽車站竣工通車,方便了群眾的出行。同時,對xx中學、xx衛生院、仁和園、文體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進一步完善,城鎮公共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

  (二)城鎮管理

  城鎮發展三分靠建設,七分靠管理。為改變小城鎮“重建輕管”、“有硬件,無軟件”現象,我鎮注重管理方式、觀念、制度和機制創新,積極推進小城鎮管理由“鄉村管理型”向“城鎮管理型”轉變。制定出臺了《xx鎮小城鎮管理辦法》,與城鎮居民、經營業戶簽訂了門前“五包”協議,使城鎮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編發了小城鎮管理“三字經”,營造出了濃厚的輿論氛圍。成立了衛生保潔和綠化隊伍,籌資10萬余元購置了專業灑水車,實現了城區保潔的專業化和經常化。

  二、城鎮建設對農民工向城鎮聚集的作用

  我鎮把城鎮經濟作為發展重點,精心經營城鎮,大力聚集和培育產業,努力推動農民工就業。一是形成了服務“三農”的窗口。完善的設施、良好的環境,加快了人口集聚,目前城鎮人口達到8000多人;初步發展起來的商貿服務業、加工業,極大的方便了群眾的工作與生活;健全的民生設施、公共服務設施“輻射周邊”、“惠及百姓”。二是搭建起產業集聚的載體。我鎮形成了生資批發、建材批發、生豬購銷等市場。“全天候”商貿城的建成使用,為城鎮商業發展增添了活力,目前鎮區各類工商業戶發展到400多家,增加就業崗位1000余個。充分發揮鎮農民工創業園基礎設施基本完備的優勢,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積極引進具有比較優勢的勞動

  密集型企業,實現農村富余勞動力家門口就業。目前城鎮企業發展到22家,形成了金屬鑄造、足球加工、家具生產、服裝加工、毛衣針織、紡織等支柱產業,產業支撐更加有力。三是構建起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平臺。扶持創建了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充分發揮外出打工農民技術、資金、經驗豐富和有一定信息渠道的'優勢,廣泛開展就業創業宣傳,組織實施技術技能培訓,多層次、廣渠道、全方位提高返鄉農民工再就業本領,激發農民工創業熱情。目前我鎮農民工返鄉創辦企業6家,吸納農村勞動力500多人。四是建設城鎮居住新模式。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的基礎上今年在鎮政府駐地正式啟動了農民新社區建設項目。農民新社區根據城鎮聚集的需要,堅持“尊重民意、規模開發、集約用地、典型示范”的原則,規劃建設新型農民住宅84套,目前一期28套農民新居主體完工,道路、供排水、綠化、照明等基礎設施正在加緊建設。農民新社區建成后不僅可集聚人氣,更為農民改善居住環境提供了典型示范。

  三、關于支持小城鎮發展、推進農民工向城鎮積聚的體制政策建議

  (一)合理的宣傳引導。大中城市具有強大的的勞動力集聚效應,小城鎮發展上比較弱勢,政府在要正確合理引導,鼓勵農民工向城鎮轉移。一是思想引導。加強小城鎮的建設和發展的政策宣傳,營造小城鎮發展的良好氛圍。二是政策引導,不僅要放寬各種政策限制,還要結合實際出臺農民工返鄉創業、金融、土地等優惠政策,積極鼓勵農村勞動力就近向小城鎮轉移,在小城鎮就業甚至于安家落戶。三是信息引導。在城鄉之間搭建“勞務信息平臺”,通過建立健全勞務輸出體系,提供勞務信息,拓寬農民在小城鎮的就業領域。

  (二)加大投入。通過完善城鎮功能,豐富城鎮文化,搞活城鎮市場,進一步縮小城鎮與大中城市生活環境的上差距,吸引農民向小城鎮轉移。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水電路配套,通信快捷,功能齊全,設施完備,與周邊農村和大中城市交通便利;參考經濟適用房建設政策,鼓勵城鎮建設適宜農村、經濟節約、規劃合理的農民新社區,讓就近轉移的農民居者有其屋。二是加大招商引資投入。結合地方優勢,大力招商引資,因地制宜發展壯大有優勢、有特色、有市場前景的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以引進勞動密集型企業為抓手,實現農村富余勞動力家門口就業,促進農民增收,聚集城鎮人氣,壯大城鎮規模。

  (三)提供制度保障。應從解決農民工進城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在政策和制度層面上對小城鎮的發展進行必要支持和保障。同時,加快小城鎮經濟社會管理體制改革步伐,經濟由市場調節,社區向農民開放,城鄉統籌就業率先在小城鎮啟動,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為農民免除后顧之憂,為城鎮發展提供政策保障,促進農民與小城鎮的融合,推動小城建設更快更好的發展。

小城鎮建設調查報告4

  加快小城鎮建設,造就市區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新型城鎮體系,是推進我市城鎮化進程,帶動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措施,這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需要認真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最近,我們圍繞這個問題,先后到七處鄉鎮進行了調查研究。

  調查中,既看到了我市小城鎮建設快速發展的好形勢,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引發了一些思考。綜述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幾年來,我市十分重視小城鎮建設,通過科學規劃、突出重點、以點帶面、分類指導、整體推進措施,努力推進農村城鎮化,城鄉一體化,增強小城鎮內涵,提高小城鎮品位,塑造小城鎮特色,加快了構筑農村新型城鎮體系步伐。

  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一)加強組織領導,加大了小城鎮建設工作力度。加快小城鎮建設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是調整我市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突破口”。為搞好小城鎮建設,市委、市府出臺了《關于加快城市化進程的意見》,確定了發展目標,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構筑起我市小城鎮建設的總體框架,即突出三個中心(昌城、枳溝、皇華),發展七個重點(呂標、賈悅、石橋子、朱解、相州、百尺河、辛興),以此輻射帶動全市城鎮化水平的全面提高。市里專門成立了小城鎮建設領導小組,吸收建委、土地、民政、公安、計委、財政、農業、金融等部門參加,具體負責小城鎮建設的協調指導工作,各鄉鎮也成立了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把小城鎮建設納入了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了對小城鎮建設的組織領導。林家村鎮通過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作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小城鎮建設的決議,統一了全鎮上下的認識,增強了加快小城鎮建設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昌城鎮通過選樹“十大典型”現身說法,在全鎮形成了人人想城建、人人議城建、人人爭進鎮的良好局面。

  (二)注重編制規劃,促進了小城鎮建設健康有序發展。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是建設小城鎮、經營小城鎮、發展小城鎮的重要基礎。它既關系當前,更影響長遠。這個問題已越來越被各級領導所重視。近年來,各鄉鎮按照“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建設一盤棋”的原則,開始運籌新一輪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并建立起規劃設計統一評審制。昌城鎮聘請省市有關部門的專家,經實地考查論證,制定了“沿河拓展,順路延伸,依托優勢,重建五區”的小城鎮建設規劃,保證了規劃的科學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枳溝、昌城、皇華、相州等鄉鎮成立了小城鎮建設管理委員會,制定了小城鎮規劃建設管理辦法,認真實施“一書兩證”制度,使小城鎮規劃建設日趨規范。

  (三)因地制宜,開拓了小城鎮建設的新路子。各鄉鎮緊緊圍繞市委、市府提出的“加快小城鎮建設,推進農村城市化進程”的總體思路,結合本鎮特點,廣開門路,各唱各的“拿手戲”。突出體現在“四個結合”上:一是小城鎮建設與發展鄉鎮企業相結合。昌城鎮以鄉鎮企業為啟動點,引導鄉鎮企業向小城鎮集中,實行聯片發展,形成得利斯食品加工區、道口重工業區,既節省土地資源,又便于污染治理。二是小城鎮建設與發展市場相結合。枳溝、相州兩鄉鎮,牢牢抓住交通便利這一有利條件,充分發揮市場具有輻射力大,吸納力強,集散度高的特點,依靠市場帶動了小城鎮建設的發展。三是小城鎮建設與發展外向型經濟相結合。林家村鎮開發建成了占地200多畝的外商投資工業園區,吸引外資建成了兩處工藝品龍頭企業,年產值達5200萬元,在周圍帶起了一個三產開發區。四是小城鎮建設與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相結合。昌城鎮集聚60多家民辦和個體私營企業到鎮區經營,轉移農村勞動力1.5萬名,經濟總收入占全鎮的70%以上,壯大了小城鎮建設的規模,拉動了全鎮的經濟增長。

  (四)制定政策,促進了小城鎮建設上規模。在小城鎮建設過程中,各鄉鎮本著放水養魚、欲取先予的原則,結合實際制定了一些優惠政策,鼓勵引導二、三產業向小城鎮集中,加快了小城鎮的開發建設。相州鎮規定,對進鎮建房經商農民,免交鎮政府統籌費和村提留;對在小城鎮新上的工商項目,鎮里給予最優惠待遇等。這些優惠政策,激發了農民向小城鎮集中的積極性,促進了小城鎮建設的快速膨脹。

  (五)強化管理,營造了小城鎮發展的良好環境。在制定優惠政策的同時,小城鎮的.管理得到進一步加強,就“三個中心鎮”管理情況看,主要呈現三個特點:一是完善了管理制度。分別制定了小城鎮規劃建設管理辦法、環境衛生管理辦法等規范性文件,使小城鎮管理初步納入規范化軌道;二是加強了建設管理。本著合理布局,有序開發的原則,嚴格建設程序,從批地到設計、建筑、裝璜實行“一條龍”管理,高起點、高標準建設小城鎮。三是加強了環境治理。枳溝鎮組建了環衛所,負責整個鎮區街道的環境衛生,先后投資60余萬元,上了叉車、翻斗車,增設了50多個生活垃圾箱,改善了鎮區的環境衛生;各地還不斷加大對小城鎮的治安管理力度,為小城鎮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調查情況看,各鄉鎮在小城鎮建設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和經驗,但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四點:

  認識上有差距。突出表現在:有些地方還沒有把小城鎮建設擺到應有的戰略位置,廣大干部群眾對小城鎮建設在促進農村改革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認識不足。有的鄉鎮因缺資金對搞好小城鎮建設存有畏難情緒,缺少發展新思路,造成工作被動;個別鄉鎮關起門來搞建設,難以形成大開放、大發展的格局;有些地方存在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缺少長遠眼光,制約了小城鎮建設上檔次、上水平。

小城鎮建設調查報告5

  20xx年6月3日至6月9日,城鎮中心配合全國政協特邀視察團赴福建省就推進小城鎮建設、提高城鎮化質量進行了為期7天的視察調研,先后參觀考察了福州、莆田、泉州、漳州、廈門等地的10個省級重點小城鎮。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福建省小城鎮總體情況

  福建省現轄鄉鎮街道1104個,其中建制鎮609個,鄉(含民族鄉)320個,街道175個。20xx年底,福建全省常住人口3748萬,約20%的人口居住于在建制鎮。與同處東南沿海地區如浙江、江蘇、廣東的小城鎮相比,福建省的小城鎮有如下特點:

  1、總體經濟實力較弱。除了閩東南各大城市如廈門、漳州、泉州附近的小城鎮,福建省的絕大多數小城鎮都還屬于農業鎮,財政收入非常低,西部山區不少鄉鎮甚至屬于要飯財政。表1顯示了我們參觀考察的全省最強的10個重點鎮在20xx年的總體實力,財政收入過5億僅有4個。最強的角美鎮財政總收入也不到20億,而且面積還非常大,約163平方公里。

  表1:20xx年福建省10個省級重點鎮基本情況

  2、人口集聚能力不強。統計顯示,福建全省609個小城鎮中,有91%的小城鎮人口在2萬以下,48%的小城鎮人口少于5千人。表1顯示全省最強的10個鎮當中,有4個鎮的人口少于5萬,沒有一個鎮吸納的外來人口超過本地人口,而這在浙、蘇、粵一帶的經濟發達鎮卻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3、生態綠化環境較好。福建省的一大地貌特征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地、丘陵占陸域面積80%,森林覆蓋率63.1%,生態環境指數居全國前茅。從我們走訪的10個鎮來看,相比于其它東南沿海小城鎮,這些鎮的生態環境質量總體上都保持得很好。

  二、福建省推進小城鎮建設的主要做法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小城鎮建設。20xx年12月,為加快促進小城鎮健康有序發展,福建省經濟工作會議做出開展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工作總體部署。20xx年初,福建省委省政府制定出臺了《關于開展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的實施意見》,并先后從全省929個鄉鎮中篩選了43個綜合實力較強的'鎮作為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到目前為止,這項工作已經持續推進了3年,其主要做法如下:

  形成一套高效運行的工作機制。在省政府組建小城鎮建設辦公室,由省長親自負責,兩位副省長具體抓,目前小城鎮建設已成為福建省的重點工作之一,每年年初都會制定小城鎮改革發展的具體實施方案,明確當年小城鎮建設的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每半年召開一次現場會,總結經驗,發現問題,部署推進試點工作。同時,福建省還完善了組織領導、信息報送、檢查監督、考核評比和協調服務等制度。各區市也參照省級做法組建小城鎮建設推進領導工作小組,并確定了(20xx年的寒假)85個鎮開展市級綜合改革建設試點。

小城鎮建設調查報告6

  為貫徹落實貴州省委十一屆二次全會精神,抓好我市在全省100示范小城鎮中的12個省列省、市級示范小城鎮建設,推進全市12個示范小城鎮建設工作,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要求

  進一步完善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合理確定建設規模和發展定位。加快建設一批基礎設施項目、產業項目和民生項目,提升小城鎮綜合承載能力。注重特色發展,彰顯自然景觀、建筑風格、民族風情和文化品位特色,建設“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城鎮。堅持多元投入,整合各類資金,統籌推進小城鎮機構改革、戶籍制度改革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落實市直相關部門工作責任,推動12個省列省、市級示范小城鎮率先出形象、出效益。

  二、工作目標

  ——規劃工作目標。提升優化12個省列省、市級示范小城鎮總體規劃,完成12個省列省、市級示范小城鎮詳細規劃,合理確定建設內容和建設規模,統籌安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產業項目和民生項目。

  ——建設工作目標。重點完善示范小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立健全項目庫。實施8個省列市級示范小城鎮“8個1”工程。每個示范小城鎮建設或完善1個路網、1個標 準衛生院、1個社區服務中心、1個農貿市場、1個市民廣場或公園、啟動1個污水處理設施或垃圾處理設施、建設1個敬老院、建設1項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實施4個省級示范小城鎮“8+3”工程,即在“8個1”的基礎上,力爭建設1個體育場、1個產業園區、1個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具體工作安排見附表1)。鼓勵和引導有條件的`示范小城鎮建設城鎮綜合體。

  ——特色發展目標。按照“三小一特”的要求,打造“精致小鎮、美麗小鎮、富裕小鎮、特色小鎮”。4個省級示范小城鎮編制“三小一特”發展規劃,8個市級示范小城鎮根據自身發展情況適時編制。結合各示范小城鎮特點,打造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游則游的小城鎮。

  ——社會發展目標。社會生產總值比上年增加19%以上,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加35%以上,財政收入比上年增加20%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加19%以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加21%以上;12個示范小城鎮新增城鎮人口2-3千人,城鎮化率提升2個百分點左右。12個示范小城鎮完成政府投資1.3億元以上,拉動社會投資13億;12個示范小城鎮培育12個主導產業,創辦30個小微型企業,建設12個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建立健全12個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機構。

  ——綠色生態目標。4個省級示范小城鎮按國家綠色低碳重點小城鎮標準進行創建,8個市級示范小城鎮按省級綠色小城鎮要求進行創建。力爭茅臺鎮列入國家綠色低碳重點小城鎮名錄,培育2個省級綠色小城鎮。

  三、工作原則

  (一)規劃先行,特色發展。以規劃為龍頭,結合交通區位、自然資源、產業構成、歷史文化、民族風情等實際,實行分類指導和建設,著力提升示范小城鎮特色和品位。

  (二)項目推進,有序發展。以項目為抓手,強化基礎設施項目、產業項目、民生項目建設,提高城鎮綜合承載力,引導和推動農村更多人口向示范小城鎮有序轉移。

  (三)多元投入,統籌發展。以政府投入為引導,強化招商引資,吸納金融支持,通過多元化籌資,積極支持和推動示范小城鎮協調發展。

  四、重點任務

  20 年,按照“四定三集中”的原則,確保完成重點任務。即:定路線圖:優化規劃,完善設施,培育產業,強化管理;定工作量:完成政府投資1.3億元,拉動投資13億元;定時間表:第一季度重點完成規劃優化,第二季度重點抓重大項目確立,第三季度重點抓全面實施,第四季度重點抓督查考核;定責任人:市級聯席會議決策部署,市直相關部門對應落實,幫扶單位承擔“包干責任”,“一包到底”,市人民政府推進落實,縣、區(市)政府組織實施,示范鎮政府承擔第一責任;集中人力:建立聯席會議、部門對口幫扶、吸納專家智慧、依托基層力量;集中物力:爭取中央和省項目支持、市級和聯席會議成員單位項目傾斜、縣級政府整合項目統籌安排;集中財力:政府加大投入、幫扶單位專項資金、整合資金捆綁使用、金融優先支持、推進招商引資。

  (一) 完善政策體系和技術體系文件。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的指導和幫助下,研究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和指導性文件,為推進全市示范小城鎮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技術保障,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市12個省列省、市級示范小城鎮基本情況信息庫。

  (責任單位:各縣(市)政府和示范鎮政府,各幫扶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城鄉規劃局)

  (二)建立示范小城鎮工作臺帳,健全基礎數據信息庫。規范“一鎮一檔”制度,建立示范小城鎮規劃建設現狀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臺賬,動態收集完善相關文本、圖片、指標等資料,在12個省列省、市級示范小城鎮率先推行信息化管理,健全基礎數據信息庫,逐步在全市推開。

  (責任單位:各縣(市)政府和示范鎮政府,各幫扶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三)提升優化12個省列省、市級示范小城鎮規劃。結合示范小城鎮自身發展實際,按照“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的要求和“六型”小城鎮的特點,提升優化總體規劃,3月底前組織對總體規劃(含“四小”專章)進行審查,4月底篇二:臨沂市小城鎮建設發展情況匯報

小城鎮建設調查報告7

  按照市人大常委會主要領導同志關于“在全市科學發展、后發趕超、同步小康進程中,人大不能當旁觀者、要當參與者,不能當評論者、要當實踐者”的指示要求,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于20xx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組織專題調研組,就全市實施“5個100工程”中的三個省級示范小城鎮建設工程,深入到平壩縣夏云鎮、西秀區舊州鎮、普定縣白巖鎮進行了調研,并分別與平壩縣有關部門以及三個省級示范小城鎮的黨政領導班子和部分村(居)民代表進行了認真的座談,對小城鎮的建設情況進行了實地察看。調研中,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市委常委、市政府分管副市長陳好理召集9個市直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與調研組進行了座談,并針對調研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初步分析。

  一、我市省級示范小城鎮建設基本情況

  兩年多來,通過省、市、縣、鎮共同努力,我市納入省級的示范小城鎮建設取得了較快發展,規劃布局逐步規范合理,基礎設施建設步伐逐步加快,城鎮功能逐步配套,小城鎮的吸引力和輻射能力逐步增強。6月5日,我市3個省級示范小城鎮在參與全省“5個100工程”的考核排名中分別取得第二名(舊州鎮)、第五名(白巖鎮)、第六名(夏云鎮),專項資金競爭全部獲一等獎的好名次。可以說第一階段的工作具有起步較快,發展勢頭較好,競爭力較強,推進力度較大,階段工作成效明顯等特點。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強化政策、措施支持力度。20xx年10月,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小城鎮建設發展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先后出臺了《中共安順市委安順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小城鎮建設的實施意見》、《安順市市直部門(單位)對口幫扶支持小城鎮加快發展方案》、《安順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從政策指導、組織保障、工作措施等方面進行了安排部署,為全面推進我市示范小城鎮建設奠定了良好的組織基礎、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注重規劃編制,堅持規劃引領小城鎮科學、規范建設發展。近年來,三個省級示范鎮分別結合各自實際和發展特點,組織編制或修編了總體規劃,促進了小城鎮建設健康有序發展。

  (三)產城互動,項目支撐,小城鎮建設活力日漸顯現。各鎮立足提升鎮域經濟實力,從當地實際出發,堅持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農則農的原則,注重引進項目,培育特色產業,促進了小城鎮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如夏云鎮充分發揮廠場聚集,交通區位、工作基礎、起步較早等優勢,縣、鎮兩級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截止目前已簽約企業65家,投產14家,初步形成了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互動的良好發展態勢,城鎮化率達到42.5%。

  (四)突出重點,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小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能力。按照省級示范小城鎮建設的要求,各鎮認真抓好“8個1”、“8+3”工程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截止6月底,三個省級示范小城鎮已建成項目23個,完成投資71484萬元;在建項目9個,擬投資54244.8萬元,已完成投資16600萬元;建成保障性住房533套29074平方米,在建633套。隨著一大批基礎設施項目的相繼建成和投入使用,三個省級示范小城鎮的城鎮功能、承載能力、集聚能力、生態環境承受能力將得以進一步釋放,城鎮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將進一步增強。

  (五)注重土地收儲,為小城鎮建設奠定了發展空間。目前,夏云鎮已完成土地收儲5000余畝,白巖鎮完成土地收儲20xx余畝,舊州鎮也啟動了新一輪的項目建設用地收儲工作。

  (六)明確責任,強化管理,努力提升小城鎮建設品味。各鎮積極推行小城鎮精細化管理,分別成立了工業園區管理、市場管理、綠化管理、衛生保潔等隊伍,加強了對小城鎮衛生保潔、道路綠化等環境管理和建設工作。認真抓好城鎮和農村拆違控違工作,有效鞏固了小城鎮建設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二、制約小城鎮建設的困難和問題

  從調研情況看,我市三個省級示范小城鎮建設工作目標明確、措施得力、推進迅速,取得了初步成效,積累了一些好的成功經驗和做法,但在實際工作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制約因素和需要進一步加快研究解決的問題。

  (一)對加快示范小城鎮建設的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在調研中,各地普遍感到,在示范小城鎮的建設推進中存在著“兩頭熱、中間冷”的問題。在實際工作中,各地處于慢不得、快不了的“單打獨斗”的“尷尬”境地。一是少數領導干部和有關部門對小城鎮建設的重大意義認識不夠,在機遇面前缺乏緊迫感和責任感,有職責、無行動,積極作為、主動作為缺失,有的政府職能部門相互溝通、協調、配合不夠,沒有真正形成推進示范小城鎮建設的整體合力,在有關政策落實上行動遲緩,沒有充分發揮已有政策的應有作用;部分基層領導干部在小城鎮的開發建設、管理上也缺乏經營理念,對小城鎮規劃、建設、管理的科學理論、相關知識和先進經驗學習不夠;二是在3個省級示范小城鎮建設的發展定位上有局限,系統研究不足。由于省級示范小城鎮建設有硬性規定動作,加之認識還不盡統一,時間緊、難度大、困難多,客觀上存在著保階段任務完成,保在輪次考核中不出局等當前“利益”的維護,導致在如何充分發揮各自的潛在優勢,特色亮點的打造,既立足當前,更注重長遠的發展等方面思考不多、不深,重“造城”,“化地”不“化人”的傾向較突出,特別是對如何實現農業轉移人口逐步真正實現市民化這一城鎮化核心問題的認識、路徑、措施缺乏應有思考和探索;三是在指導三個省級示范小城鎮的過程中,不同程度存在著一般性要求、布置多,深入實際破解難題少的現狀,在認識上還沒有完全形成千斤重擔層層挑,齊心協力牽手跑的共識,特別是有的職能幫扶部門仍處于“休眠”狀態,沒有把推進省級示范小城鎮建設當成部門的事、重要的工作來認真對待,有文件沒對照,有要求沒落實,把主要精力過分集中在本部門的掛幫“點”上,對面上工作的指導不到位,在部門職能職責覆蓋上存在著重“點”、輕“面”的現象。此外,由于各鎮經濟發展水平還較低,相關政策的宣傳、動員面還不夠廣,加上小城鎮建設工作開展時間不長,廣大群眾還未切實感受到小城鎮建設的重要性,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參與小城鎮建設的氛圍還不濃厚。

  (二)規劃編制滯后,城鎮功能定位和特色不明顯。目前,三個省級示范小城鎮總體規劃基本編制完成,在規劃上的投入也不少,但由于小城鎮發展速度較快,加之形勢和環境處于較快的“動態”之中,導致原有的規劃與實際發展中的需要銜接不夠,規劃滯后和質量不高的問題仍不同程度存在。有的小城鎮規劃定位不準確、功能不明晰,個性彰顯不突出。

  (三)建設資金匱乏,融資能力弱,制約因素較突出。省級示范小城鎮建設的發展規模及要求對資金需求較大,但目前仍是政府部門投資占主導地位,籌資渠道單一,在政府投資不足的情況下,缺乏有效的吸引社會投資機制。部分鎮雖成立了投融資公司,但由于達不到金融機構的要求,沒有發揮應有的功能。能夠支持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的銀行中長期信貸資金很少,上級扶持小城鎮發展的專項資金規模較小,目前各示范鎮已爭取到的各類資金還遠遠不能滿足當前及今后的發展所需,特別是各類基礎設施建設和項目的前期工作經費缺口較大。白巖鎮甚至是由鎮黨政班子成員和部分干部通過五戶聯保的形式向銀行貸款來作為基礎設施建設和項目的前期工作經費,個中困境可想而知。

  (四)用地指標等要素保障不足、征地難度大與土地使用率低并存的矛盾制約了小城鎮的發展速度。一是用地指標未體現向示范小城鎮傾斜,用地指標與發展需要之間矛盾突出。如舊州鎮20xx年計劃建設用地600畝,但用地指標只有80畝,相差甚遠。二是補償標準與周邊市州補償標準不統一以及由于不同項目補償標準不一,存在同地不同價的情況。如夏云鎮征地補償每畝34020元,而相鄰清鎮市每畝補償47500元;白巖鎮同一地塊中緬石油管道與安順供水二期工程征地補償標準不統一,導致征地難度加大。三是失地農民就業安置和社會保障機制不健全以及有關政策落實不到位。如平壩縣被征地農民征地時年滿16周歲未年滿60周歲參加新農保或征地后農轉非人員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給予15年繳費補助(黔府發〔20xx〕26號、安府辦發〔20xx〕27號)政策未落實;平壩縣出臺的7%安置地政策落實不全面,當地群眾有顧慮。上述種種原因造成的征地難影響了小城鎮建設發展速度。

  (五)部分企業項目土地使用率低,企業土地占款比重大,資金周轉困難。如夏云工業園區部分企業土地使用率均達不到相關要求(固達線纜公司征地120.7畝,實際用地20畝;奇博勝機電公司征地50畝,實際用地8畝;雙木農機公司征地136.7畝,實際用地14畝),由于企業大量資金用于征地,經營生產受到影響,投產達產率也較低。據平壩縣發改局負責同志介紹,園區內的項目土地利用率平均僅為30%--40%左右,閑置現象嚴重。

  (六)小城鎮建設的相關配套政策尚不完善,已有的政策落實不到位。市委、市政府出臺的一系列優惠和扶持政策,未得到有效落實。如3個示范小城鎮建設市級補助資金除夏云鎮外,舊州、白巖兩鎮截止調研結束時均未到位,西秀區承諾配套的500萬經費也未到位;調研中,有的鄉鎮反映,在申報建設項目時,個別市直部門服務幫扶意識不到位,致使有的項目爭取落實困難。同時,所到鎮普遍反映,在推進示范小城鎮建設中,市直幫扶部門和聯席會議制度相關部門作用發揮不大。如幫扶三個鎮的市直部門均未安排人員到鎮幫扶,提供指導等。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基層干部積極性。調研中感覺他們在實際工作中確實面臨著一些困惑和無奈。

  (七)小城鎮建設的體制、機制、政策等有待完善。現有一些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相對滯后,難以適應當前小城鎮建設管理要求。鄉鎮政府是小城鎮建設的前沿指揮所,但在實踐中未研究賦予示范小城鎮先行先試的政策和空間,各鎮受傳統體制下人權、財權、事權的制約,調控能力弱,工作推進難度大,對小城鎮的發展總感到力不從心。從此次調研中我們感到,小城鎮“建設上缺錢、管理上缺人、執法上缺權”是普遍現象。

  (八)機構職能不健全,缺乏小城鎮建設管理機構和專門人員。由于鎮一級在已經結束的新一輪鄉鎮機構改革中,沒有設置村鎮建設管理機構,但從當前發展任務和要求來看,對規劃建設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量越來越大,專業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是既懂管理又懂規劃建設的專業人才更加缺乏,去年市里就下文要求建立的機構及人員編制至今尚未落實,導致“黨政替代”現象較為突出,已不適應加快推進小城鎮建設發展的需要。

  三、對進一步抓好我市省級示范小城鎮建設的建議

  小城鎮建設是解決“三農”問題,實現城鄉統籌的必然途徑,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重大戰略舉措。進一步抓好我市省級示范小城鎮建設,從市級層面要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對我市省級示范小城鎮建設要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明確功能定位,探索實現路徑,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推進省級示范小城鎮加速發展。要針對存在的問題梳理分類,對能立即解決的`要限時解決,對需要支持,經過努力才能辦到的要明確責任部門和辦理時限,對需要創造條件和一定時限才能辦到的要積極創造條件,盡快解決,切實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為此,特提出如下建議:

  (一)大力解放思想、深化認識、準確定位,確保我市三個省級示范鎮在全省的領跑位次。

  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把抓好省級示范小城鎮建設工作作為檢驗開展“解放思想,十破十立”活動成果的試金石。一是要深化三個省級示范小城鎮不僅是全省的示范小城鎮,更是全市的示范小城鎮的認識,樹立打造精品、極品的思想認識和發展定位,緊緊抓住省級示范小城鎮建設的歷史性機遇,擯棄“常規抓、抓常規”的工作模式,以“抓鐵留痕、踏石留印”的韌勁和狠勁,確保我市的三個省級示范小城鎮建設工作能在較短時間內取得明顯成效,力爭成為全國有影響、全省一流、全市的標桿。二是要進一步加大對建設發展小城鎮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宣傳的廣度和深度,充分調動提高廣大群眾建設小城鎮的積極性和參與度,發揮居民群眾在小城鎮建設過程中的主體作用,真正形成上下同心,職能部門給力,當地群眾廣泛參與、關心、支持小城鎮建設的良好氛圍。

  (二)要下決心統籌資源,集中力量,抓重點、抓亮點,打造典型。

  一是要集中力量抓。在現有領導小組基礎上,明確一名市級領導集中精力抓,并配備專職人員負責此項工作,加大協調、指導、研究的力度。二是要認真分析我市省級示范小城鎮工作在全省“5個100工程”中具有的優勢與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找準工作抓手,提高解決問題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三是要進一步強化部門職責,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集中力量辦大事,統籌各級各有關部門的資源,在項目、資金和其他發展要素上進一步向省級示范小城鎮傾斜,真正做到抓一點亮一點,抓一線亮一片,使三個省級示范小城鎮真正起到示范引領作用。四是要認真研究加快小城鎮建設的相關政策,找準政策賦予的發展空間,并大膽放權,激發創新發展的活力。五是要進一步完善“5個100”工程創先爭優激勵機制,鼓勵先進,鞭策后進,以此為導向掀起我市示范小城鎮建設你追我趕的工作熱潮。

  (三)大膽解放思想,深化探索,推動制度創新,從體制機制和政策上推動省級示范小城鎮加快發展。

  一是要用足用好國家和省支持小城鎮建設的相關政策,加大推進小城鎮建設加快發展的綜合配套改革力度,大膽進行制度創新,鼓勵、支持示范小城鎮在工作機制、土地利用、資金籌措、產業培育、公共服務、社會管理等方面進行先行先試,為探索小城鎮建設尋求一條具有安順特色的發展路徑。二是對現有小城鎮建設政策落實情況要進行梳理、評估和分類,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我市小城鎮建設方面的現有政策體系,并針對存在的突出問題和主要困難,盡快研究提出解決的措施和辦法,確保已出臺政策落實的嚴肅性和實效性。三是針對示范小城鎮建設發展遇到的一些突出問題,市級層面有必要出臺支持小城鎮加快發展的綜合配套文件,大力提升小城鎮加快發展的社會吸引力、聚集力和影響力。探索試行擴權強鎮政策,按照權責一致、依法下放的原則,賦予示范小城鎮更多的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對涉及小城鎮建設的各種審批程序,要轉變觀念,開辟綠色快速通道,進一步簡化辦事程序和審批流程,縮短審批時限,提高行政效率,為小城鎮建設創造寬松便捷的環境。四是改革戶籍制度,降低城鎮戶口遷移準入條件。實行常住地登記戶口原則,逐步建立以居住地劃分城鎮人口和農村人口,以職業劃分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的新型戶籍管理制度,從而建立起有利于農村人口向小城鎮流動的戶籍管理制度。五是在保護耕地和保障農民合法權益的前提下,探索制定宅基地換房等政策,鼓勵進城農民對土地承包權進行有償轉讓,土地向經營大戶集中,增強小城鎮對農民的吸引能力,引導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因地制宜解決農村轉移人口的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讓這部分農民今后的生產有著落,生活有保障。六是改革社會保障制度。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逐步將進城務工農民、失地農民納入城鎮居民社會保障體系,切實解決農民的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問題,為實現農民工有序轉變為城鎮居民創造條件。

  (四)培育產業,明確功能定位,壯大鎮域經濟,夯實小城鎮建設經濟基礎。

  一是各示范小城鎮要在認真總結分析自身資源優勢的基礎上,立足小城鎮現有的資源、交通、工農業狀況、市場現狀,以發揮資源優勢及區位優勢為出發點,進行準確的市場定位,或以產業特、或以文化風情特、或以區位特,在突出特色上下功夫,形成比較優勢,切實做好產業是城鎮化的前提和支撐這篇大文章。

  二是結合各示范小城鎮的不同定位和特點,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抓住沿海發達地區產業和資金轉移的機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有針對性地吸引各類資本到小城鎮投資創業。三是要培育小城鎮社會化服務產業,積極引導城市商貿、金融、物流等第三產業開拓農村市場,培育和建設一批具有一定規模和集散能力的農產品、小商品交易批發市場和綜合貿易市場,積極發展商品流通、信息、咨詢、交通運輸、餐飲、旅游等第三產業,為農村勞動力轉移創造條件,提供就業平臺,搭建起農村人口想進城、有活干、穩得下、能發展的城鎮化橋梁,推動城鎮化的快速健康發展。

  (五)突出特色,科學規劃,確保小城鎮建設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

  一是要立足現實,著眼長遠,堅持“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規劃。要在充分考慮當地經濟特點、地緣位置和風土人情的基礎上,制定出臺能夠突出地方民族特色的實施辦法,確保規劃在實施中的嚴肅性。二是小城鎮建設規劃要突出土地生態環境協調意識。要圍繞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保障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目標,堅持走集約、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六)實施土地配置機制創新,妥善解決小城鎮用地問題,確保小城鎮用地。

  一是要積極盤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切實防止和避免“重收儲、輕使用”的現象。二是探索適合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特點的流轉程序與實現形式,為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提供平臺。三是要依據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從區域經濟整體發展的土地需求出發認真考慮城鎮布局,嚴格科學控制小城鎮建設用地規模,最大限度控制各種建設用地浪費現象。

  (七)強化經營城鎮的理念,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快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步伐。

  要用好本地財政資金,用足上級扶持資金,用活民間資金,最大限度破解資金瓶頸,解決“錢從哪里來”問題。一是加大項目爭取力度。要結合小城鎮特色和優勢,充分運用有關優惠政策,想方設法爭取國家的扶持,積極向上級爭取用于小城鎮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的專款。二是組建小城鎮建設投資主體,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和項目滾動開發。土地依法依規出讓形成的收入,可以作為國有資本金投入或入股,吸引社會資金、外資參與組建投資主體多元化的小城鎮建設投資公司。具備條件的小城鎮建設投資公司,可利用增資擴股、股權轉讓等方式,吸引各種基金參與小城鎮的開發建設。三是引入市場機制加快小城鎮建設。以“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的原則,吸引更多投資者帶資金參與城鎮建設。要大膽嘗試和探索將城鎮當作資產來經營的理念,堅持市場化運作,不斷建立和完善“經營城鎮”的新機制。四是營運城鎮市政設施,實現滾動開發。把公共房產及道路、橋梁、公路燈桿等市政設施的使用權和經營權推向市場,能賣則賣,宜租則租,放開小城鎮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投資領域,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資渠道。

  (八)積極探索讓農民以土地入股等形式參與小城鎮開發建設的路徑。可參照外地成功的經驗,結合本地實際探索、試點。這樣既可解決失地農民今后的生活來源,又能使農民在融入小城鎮的開發建設過程中真正成為小城鎮的主人。

小城鎮建設調查報告8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鎮小鎮建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根據要求,通過收集資料和實地調查相結合,我們進行了詳細的小鎮建設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小城鎮建設概況。

  (6)調研范圍及小城鎮概況:

  1.小城鎮調查范圍:

  包括鎮規劃區內的x個小鎮,管轄x個行政村。

  2.人口和資源基礎資料:

  鎮區總面積x平方公里,鎮區建設面積x平方公里,耕地面積x萬畝,林地面積1畝。小鎮共有人口x人,其中農業人、工業人、建筑業人、交通運輸業人、商業服務業人員。

  3.能源使用情況:

  小城鎮鎮域共有沼氣池,年使用秸稈頓、煤氣頓。

  4.主要工業企業情況:

  小城鎮鎮域形成以紡織、米面加工、建筑建材、摩擦材料等為主導產業的工業企業合作家,員工總數人,年工業產值萬元,年利潤萬元。企業占地m2,建筑面積x平米,年用電量KW.H,年用水量噸,每年排廢水噸,廢渣噸。

  5.主要交通道路狀況:

  小城鎮鎮域主要交通道路x條,總長x千米,總面積x平方米。

  6.公共服務設施輔助情況:

  教育機構:分享幼兒園,分享幼兒園,分享幼兒園的小學,在校學生,初中,在校學生,高中,在校學生。

  文體科學技術:文化站,占地面積為平方米,建筑面積為平方米。

  醫療設施:醫院,可容納患者,共享床位x。

  商業金融:信用所的保險機構,投保人數。

  集貿設施:集貿市場,占地面積為平方米,建筑面積為平方米。

  7.生產值狀況:

  小鎮鎮域年內生產總值為:萬元,其中第一產業產值為:萬元,第二產業產值為:萬元,第三產業產值為:萬元。20xx年財政收入萬元,財政支出萬元。

  (2)小城鎮發展概況:

  目前,x町形成了以農業町、商貿町為主要發展對象的小鎮發展模式的發展概況如下

  x鎮小區規劃面積x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積x平方公里,人口x萬。

  xx是農業大城鎮,位于xx,土地肥沃,適合種植糧食、棉花、木耳等農副產品。在小城鎮的基礎設施輔助方面,xx路、xx路等城鎮主要道路的道路的修理黑色工作的國家安全飲用水工程,改造完成后,可以使個人行政村的萬人使用符合飲用標準的衛生水。目前,鎮區道路硬化率已達到x%以上,自來水普及率達到x%,排水管網覆蓋率達到x%以上。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一直以小城鎮建設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領導者,不斷加大小城鎮建設投資力度,完善城鎮綜合服務功能。

  二、我鎮小鎮建設存在的問題。

  1.計劃建設和實施有偏差

  1)x年市政府統一投入資金,市x修訂了各村的中心村規劃,但由于制定的規劃標準高,與村民考慮的便利性、便利性無法統一,村干部擅自表示態度時發生,規劃執行困難。2)規劃建設管理宣傳工作跟不上,執行不嚴格,村民建設意識淡薄。鎮上的農村不按計劃建設。

  建設的比較多,農村建設房屋高低參差不齊,立面效果差,建設品位較低。

  2.規劃建設管理體制不健全: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從20xx年1月實施以來,省、市一直沒有關于村鎮規劃管理方面的實施細則出臺,村鎮建設管理人員已退出了事業編制,企業化管理的服務中心沒有執法權限,福利待遇、養老保險等方面的切身利益難以保證得到長期解決,直接影響村鎮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3.基礎設施仍然是薄弱環節:

  小城鎮供水、排水、交通等基礎設施不完善,綠化覆蓋率低,部分道路高低不平,路況差。基礎設施配套費的停收,使可用的建設資金減少,配套設施建設速度緩慢,使小城鎮的`地位和作用沒有充分體現出來,吸納社會資本、人才的能力較弱,直接影響了小城鎮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4.財力匱乏制約小城鎮建設的發展:

  小城鎮建設是一項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的事業。而現行的財政體制使鎮政府的財政收入僅夠支付工作人員的工資,無力再搞建設。城鎮供水、排水、環衛、路燈、道路、綠化等基礎設施明顯滯后。

  5.配套扶植政策有限:

  小城鎮相關政策落實不到位,扶植配套政策不多,上級資金配套力量太弱。

  6.企業帶動效果不明顯:

  入鎮企業規模小、數量少,不能形成經濟帶動作用。企業入住鎮區是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改善當地基礎設施的有效方式。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幾乎沒有形成規模大企業,而且大部分是私營企業,融資方式匱乏,發展速度緩慢。

  三、小城鎮建設的幾點建議

  1.高起點編制小城鎮規劃:

  按照城鄉一體化進行規劃,拉大小城鎮骨架,提升小城鎮規劃建設檔次。城市空間擴展步伐的加快,使城鄉經濟聯系日益密切,促使城鄉一體化程度不斷加深。要真正實現城區與鎮區的城鄉一體化,就要把更大區域內的鎮區居民點、產業布局、基礎設施網絡同城市作為整體進行統一規劃和建設。

  2.提高小城鎮規劃建設的管理水平:

  一方面加強基層村鎮建設管理機構建設,完善鄉鎮級村鎮建設管理機構。另一方面加強對各級小城鎮建設干部的培訓,提高業務水平。同時建立完善監督機構,加強對村鎮建設管理人員的監督管理。

  3.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

  堅持走市場運作,多元投入的經營城鎮的道路。一是抓住國家重視小城鎮建設的機遇,積極向上爭取。二是把國有土地資產和公共基礎設施有償推向市場,實現土地收益最大化。三是爭取銀行貸款。四是引導新上企業向小城鎮相對集聚,擴大城鎮規模。

  4.配套相應扶植政策:

  城鄉一體化建設離不開政府觀念的轉變以及相應的引導、支持。政府要加大資金投入,并配套相應扶植小城鎮建設的優惠政策,鼓勵鎮街建設基礎設施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5.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是實現小城鎮城市化的物質基礎和保障。我鎮的小城鎮建設今后要在完善交通、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上下功夫,才能有效提高小城鎮招商引資的競爭力,發展區域經濟。

  6.走企業帶動戰略:

  企業的發展不但可以繁榮地方經濟的發展,還可以增加當地財政稅收,通過稅收可以改善基礎設施、提高居民收入等,從而帶動當地經濟的全面發展。所以,我們可以在發展企業,特別是發展當地企業上下功夫,壯大我們的經濟實體,帶動當地小城鎮的發展。

  總之,在小城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中,應該堅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注重實效,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為目標,充分運用市場機制,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完善小城鎮功能,把重點中心城鎮建設成為經濟繁榮、布局合理、設施配套、功能健全、環境整潔、具有較強輻射能力的農村區域性經濟文化中心。

小城鎮建設調查報告9

  發展小城鎮要以現有的縣城和有條件的建制鎮為基礎,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同發展鄉鎮企業和農村服務業結合起來。消除不利于城鎮化發展的體制和政策障礙,引導農村勞動力合理有序流動。近年來,我縣小城鎮建設迅速推進,如何在加快城鎮化進程中實現小城鎮建設與繁榮農村經濟“雙贏”?最近,我們帶著這一問題到××鎮進行了典型調查。

  ××鎮是××縣的一個邊遠鄉鎮,距縣城57公里,與重慶市××縣××鎮毗鄰。該鎮小城鎮建設自1995年起步,累計投資7000余萬元,征地200余畝,建房11.7萬平方米,改造舊房3.2萬平米,新建街道12條,硬化道路33600平方米,新增程控電話1500余門,水、電、氣、廣播電視、郵政通訊等設施逐步完善。20xx年全縣文明場鎮競賽考核評比中,該鎮以99.5分獲得第一名。原創:發展小城鎮,不僅改變了××的場鎮面貌,而且使××鎮成為周邊鄉鎮的商貿集散中心,場鎮呈現出人氣旺、商氣活、財氣濃的繁榮景象,極大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預計今年全鎮可完成農村經濟總收入3433萬元,同比增長11%,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9元,同比增加150元。該鎮的主要作法是:

  一、堅持“四高標準”,推動小城鎮快速發展和擴張

  ××鎮作為一個農業鎮,工業基礎薄弱,地理位置較為偏僻,要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就農業抓農業肯定不行,引進大企業的可能性也小,怎么辦?鎮黨委、政府經過思索,決定把小城鎮建設作為強鎮利民、尋求新的經濟支撐的第一要務來抓,作為農村經濟起飛的載體來抓。于是,“城建興鎮”戰略便成為鎮黨委、政府堅定不移的奮斗目標。在整個場鎮建設過程中,他們堅持以“四高”為標準,有力地推動了小城鎮建設的快速發展和擴張。

  一是高起點規劃。按照城鎮化建設的要求,對整個場鎮進行有重點、按步驟、分階段的規劃。突出規劃的科學性、綜合性、超前性、效益性和可行性。始終著眼發展,正確處理局部和整體、當前和長遠的關系,做到既保證階段目標的實現,又不改變規劃或降低標準。為了學有榜樣,趕有目標,鎮黨委、政府還組織有關人員外出到重慶、瀘州、宜賓等地參觀學習,為場鎮規劃布局提供超前的思維構想和有力的科學依據。

  二是高水平設計。先后邀請××市建筑學院、××市設計室等多家單位的專家和技術人員到現場設計,在立意上突出新、特、美、實用,對多種設計方案進行擇優選樣后再付諸實施。今年新建、改建竣工的8幢樓房,都注重了立面造型新穎美觀、濾布色調搭配適宜和諧、功能結構合理完善,改變了以往規劃設計中“一般化、一溜齊、一個樣”的現象。

  三是高投入建設。僅今年1-11月,全鎮共投入146萬元資金加快場鎮基礎設施建設,在綠化、亮化、美化、凈化上做文章。硬化場鎮道路4200平方米,修下水道1120米,新裝路燈65盞,新建花壇81個,新增綠化帶1440平方米,全面改造了水電、通訊、電視及排污系統;大力加快“四個一”工程建設進程,總投資55.7萬元修建的一個中心廣場、一個農貿市場、一個汽車站、一個垃圾處理場,預計明年初可以全部竣工。四是高標準把關。集體和私人的建筑工程,均發包給建設水平高、完成質量好、社會信譽佳、具有資質的建筑單位和能工巧匠修建。鎮黨委、政府組織國土、建設等有關單位現場監督,嚴格按照規定和要求進行施工,確保工程質量、安全和進度,并嚴格把好驗收關。

  二、立足“四個到位”,著力提升小城鎮質量和水平

  一是領導到位。鎮黨委、政府一班人充分認識到搞好小城鎮建設,壓濾機濾布對于加速商品流通、開發利用本地資源、調整農村經濟結構、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高度重視場鎮建設工作,牢固樹立起“抓場鎮建設就是抓經濟發展”的觀念,把場鎮建設和發展工業、農業擺到同等重要的戰略地位來抓。成立了小城鎮建設工作指揮部,由鎮黨委書記、鎮長親自掛帥擔任組長、副組長,建設、工商等鄉級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以政府名義統一進行征地、規劃、設計、建設。為進一步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又將各項工程和建設任務具體分解到每一位領導和政府工作人員,并與其工資、獎金掛鉤,逗硬獎懲。

  二是宣傳到位。鎮黨委、政府響亮地提出了“××鎮是我家,文明城鎮靠大家”,“創建文明場鎮就是抓經濟發展”等口號,號召全鎮人民齊心協力積極參與創造優美的場鎮環境;組織居民學習《城鎮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和文明常識,加強“三德”和“三個主義”教育,在全鎮廣大干部群眾中普遍形成了一種勤奮創業、愛鎮愛家,有利于加快場鎮建設的思想輿論氛圍,加深了人們對推進小城鎮建設重大意義的認識和理解。

  三是資金到位。加快小城鎮建設,關鍵在投入。鎮黨委、政府充分運用價值規律和市場機制,把場鎮作為商品來經營,按照“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誰管理”的原則,大力吸引外資投入參與小城鎮開發,因地制宜走“以地生財、以財建鎮、以鎮吸農、加速發展”的路子。由政府壟斷土地一級市場,統征統管,并著力建立場鎮資本的生成機制,以政策性投入和生產要素投入為主,選擇讓開發商能夠賺錢的項目,使無利變有利,資源變資金,讓土地在流動中升值。今年1-11月,新增建設面積2萬余平方米,總投資達625萬元,全部屬個人投資。今年城鎮建設收益約80萬元,除拿出20萬元用于合金會個人股金兌付之外,其余全部用于場鎮建設再投入。

  四是管理到位。鎮上成立了專門的場鎮管理辦公室,建立健全了考核管理制度,派出所、建設、工商、稅務等相關單位齊抓共管,整治環境衛生、經營秩序和交通秩序,效果突出。鎮上購置了垃圾車,聘請了保潔工,對垃圾實行定時清運,街道隨時保潔。對“亂擺、亂放、亂建、亂倒、亂停、亂貼”等現象進行堅決整治,實行“四歸”,即坐商歸店、行商歸市、車輛歸點、廣告歸欄。切實加強對各類市場的管理,打擊假冒偽劣,反對欺詐暴利,要求經營者明碼實價、亮證經營、誠實守信、公平競爭。在各行業中開展優質服務競賽活動,在居民中開展爭做文明鎮民活動,居民的思想素質、文明程度顯著提高,法律觀念、道德觀念明顯增強。形成了誠實守信、文明禮貌、和睦友善、尊老愛幼的良好社風。

  三、注重“四個結合”,促進農村經濟全面發展

  1、與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突出特色經濟。在小城鎮建設中,××鎮黨委、政府立足鎮域經濟特點,著重抓了農副產品的市場體系建設,確立了蔬菜、水果、竹木、畜禽四大支柱產業。各種輕工業產品和農副產品通過市場源源不斷銷往外地,特產“仁”字豆腐干更是遠銷重慶、達州等大中城市。隨著場鎮建設發展,基礎設施和功能的日益完善,××鎮還有意識地鼓勵和引導農村剩余勞動力到場鎮從事二、三產業。幾年來,全鎮就地安置剩余勞動力4000余人,小城鎮的發展為農民致富開啟了希望之門。村民周××搞養殖業,投資20余萬元養蛋雞1萬余只,年收入達15萬余元;朝陽村9、10社蔬菜種植形成規模產業,今年僅蔬菜一項,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就將增加13元。市場的吸收,利益的驅使,政策的`開放,使農民不再囿于有限的土地,滿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們紛紛告別以往傳統農業單一、低附加值的生產方式,進城入鎮,建房經商,自覺走上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之路。

  2、與鄉鎮企業發展相結合,堅持工業強鎮。隨著小城鎮建設的發展,鄉鎮企業逐步向場鎮集中,逐漸形成了一批規模大、實力強、效益好、支撐力強的骨干支柱企業。如矸磚廠一年可生產矸磚1200萬匹,原創:產值達108萬元,產品供不應求。該鎮農民與*縣業主合資70余萬元新建的頁巖磚廠,預計年產值可達196萬元。彩瓦廠系回引工程,由打工青年周*等回鄉創辦,今年可初創工商稅5萬元左右。

  3、與商貿流通相結合,繁榮場鎮經濟。小城鎮建設的良性發展,旺盛的人氣有效地剌激了商貿流通。××鎮不僅將周邊鄉鎮的農民群眾吸引了過來,連重慶的商人都云集趕來搞展銷會。鎮中心黃金地段的地價已攀升至每平方米3000元。以運輸、餐飲、服裝、文化娛樂為主的個體工商戶已發展到600余戶,全鎮第三產業從業人員達到3424人。

  4、與地方文化相結合,文經互促互進。場鎮的繁榮促進了文化的發展,針對富裕起來的農民對精神生活的更高需求,觀音鎮適時引導興建中心廣場等一批開放性的文化娛樂場所,積極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活動,使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較大程度提高。同時,活躍的場鎮文化集聚了旺盛的人氣,帶來了商貿流通的新發展。

小城鎮建設調查報告10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實施城鎮化戰略,提高城鎮化水平是優化城鄉結構、促進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的重大舉措,也是新世紀我國城鄉面臨的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xx鎮按照省、市、縣關于加快小城鎮建設的部署,著力加快了小城鎮建設步伐,在小城鎮建設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二、三產業得以快速發展,實現了鎮域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協調推進。

  一、小城鎮建設現狀

  xx小城鎮建設起步早,發展快,成效較大。1998年xx鎮承辦了全省精神文明現場會,同年被評為省級文明村鎮建設先進單位,列全區第十五位。1999年被評為全國文明村鎮建設先進單位,是全省百強鄉鎮之一。特別是近幾年,x鎮把小城鎮建設作為開拓農村市場、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切入點,堅持大觀念、大視角、大動作的原則,多元投入,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管理,小城鎮規模明顯擴大,功能不斷增強。

  1、突出了基礎設施建設。x鎮堅持立足長遠,夯實基礎,穩步發展的原則,采取向上爭取一些、自籌解決一些的辦法廣籌資金,全面改善了小城鎮交通、通訊、給排水等基礎設施。一是加強道路建設。結合中心路商貿飲食服務一條街建設,投資159萬元修建了1。5公里的白色路面,完成了主街兩側給排水等配套設施,安裝路燈40盞,鋪設人行道3公里,極大改善了交通條件;向上爭取政策性資金100萬元,新建了西環路1。64公里的白色路面,為減輕中心路的交通壓力和拓寬鎮內商業開發空間奠定了基礎。拓寬了東西兩條大街,整修巷道73條,鎮內道路全部實現了砂石化,徹底改變了過去車難行、人難走的狀況。二是加強給排水建設。全鎮投資60萬元,修筑地下排水管道1200多延長米;投資8。5萬元,鋪設自來水管線7。4萬延長米,入戶率達到100 %。三是加強通訊、有線電視設施建設。投資90萬元,新上了光纜程控電話,安裝電話3041門,入戶率達到60 %,方便了信息交流,活躍了鎮域經濟。此外還突出了主街兩側的樓房開發,引進外地開發商在中心路兩側開發商服用房4處,建筑面積7200平方米,總投資達470萬元。

  2、發展立足于專業性。利用xx鎮的地緣、物緣、人緣優勢,大力建設專業市場、專業村屯。一是完善了綜合市場的功能。按照“擴規模、上檔次、增功能”的原則,著力對已有的輕工市場、大牲畜交易市場、糧食批發市場進行改造。投資200萬元新建了半封閉式農貿綜合市場,市場內環境整潔,配套設施齊全,為農副產品流通創造了條件,使輻射功能大大增強。與此同時,不斷完善鎮村大集,年集市貿易成交額達2億元,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二是突出了特色專業市場的建設。為了盡快變大蒜、大牲畜等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財政優勢,我們著力在發展特色專業市場上作文章。全鎮共發展大牲畜交易市場、輕工市場、糧食批發市場等專業市場5處。其中,投資22萬元興建的占地1140平方米、全區最大、設施最全的半封閉式大牲畜交易市場,每集成交大牲畜都在1300頭(匹)以上,成交額在35萬元以上,吸引了山東、遼寧、吉林、內蒙古等地客商前來交易。在專業市場的帶動下,xx鎮的`畜牧業迅猛發展,全鎮大牲畜飼養量達到1100余頭(只),專門從事畜禽運輸的車輛就達50多臺。三是帶動了專業村屯的發展。全鎮已發展大蒜專業村屯10個,現有大蒜種植面積5000余畝,年產大蒜458萬斤,蒜苔115萬斤,僅此一項農民人均純增收700元。專業市場的發展也帶動了其它資源型產業發展。全鎮有草柳編加工廠2個,有xx等5個草柳編專業村,75 %以上村民都在從事草柳編加工,人均純增收4000元以上。

  3、建設突出牽動性。xx鎮是全縣水稻主產鄉鎮之一,年產水稻4。6萬噸。本著“集中連片、規模發展”的原則,1998年建起一處占地2萬平方米、可容納30多個業戶的精潔米加工小區,變粗加工為精深加工,創自己的品牌,提高糧食附加值。在兩個月時間內小區入戶就達25戶,建筑面積達2200平方米,固定資產投資260萬元,業戶擁有流動資金150萬元,日加工能力在3萬斤以上,年加工量10萬多噸,銷售收入可達4500萬元,每戶利潤都在7—15萬元以上,年創稅費15萬元,該小區輻射周邊3個市縣、10多個鄉鎮。對稻米加工小區我們制定了優惠政策,規定除稅金和工商管理費以外的費用一律免收,并在土地、城建等方面優先審批。鎮政府還拿出10萬元資金修建了小區內道路,小區的交通狀況明顯改善。今年,為適應市場需求,入區業戶又全部對設備進行了改造,更換成了能夠加工精潔米的新型設備,市場競爭能力大大增強。我們還以現有加工小區為依托,組建了xx精潔米加工集團,統一注冊品牌,統一銷售,并以這個集團為龍頭,將xxx等相鄰的水稻主產鄉鎮組織起來,根據市場需求進行加工銷售,從而擴大了規模,牽動了全縣水稻產業發展。在小區的帶動下,xx鎮加工業、養殖業、餐飲服務業、個體運輸業都呈蓬勃發展之勢,吸納了更多的富余人員,呈現了“一業興、百業旺”之勢。與此同時,積極引導農業戶、個體私營業戶向小城鎮集中,從擴大內需、增加消費上刺激個體私營經濟和第三產業發展。目前,全鎮個體工商戶已發展到310戶,實現稅金105萬元,占財政收入的35 %。

  4、規劃體現長遠性。規劃是建設的先導,搞好規劃至關重要。要加速村鎮建設必須以小城鎮為重點對鎮、村、屯進行科學統籌規劃,并把村鎮規劃納入全鎮總體規劃之中,形成有機結合、梯次推進的發展體系。為此,在規劃建設上,從適應經濟發展的大局出發,立足于村鎮建設與經濟發展互促共進、同步發展,著眼于歷史、現實、未來的有機結合,我們請縣建設局的專業技術人員精心設計,構劃了xx鎮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確立了建設梯次結構衛星集鎮發展體系的總體目標,并堅持以道路為框架,內部構建棋盤式網絡,三條環路貫通的小城鎮總體規劃,拉動鎮域經濟發展。按照小城鎮總體規劃的要求,結合農業現代化總體規劃,從大市場、大流通、產業化的角度出發,積極搞好產業規劃,加強了對主導產業、產業結構、勞動力結構的分析,確定了發展方向。并根據我鎮的自然資源優勢、地理位置、人文景觀,科學編制小城鎮規劃,力求基礎設施和教育、衛生、文化設施布局合理,實現綜合利用小城鎮的不同優勢,形成優勢互補的衛星城鎮體系,為加快重點小城鎮建設步伐奠定了基礎,提供了重要依據。

  在進行硬件建設的同時,還開展了集中整治市場、市容、交通秩序大會戰。使小城鎮的環境建設明顯改觀,較好地發揮了中心集鎮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快了鎮域經濟的發展步伐。小城鎮建設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2003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實現4961萬元,財政收入實現3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98元;人均住宅面積達到20平方米,鎮內電話入戶率達68 %,有線電視入率達86 %。

  二、存在問題

  幾年來,x鎮在小城鎮建設上確實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

  1、部分居民認識不高。沒有認識到小城鎮的發展能夠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沒有認識到小城鎮是第三產業和個體私營經濟及轉移剩余勞動力的載體,沒有認識到小城鎮是提高居民生產生活水平的必由之路。因此,少數居民在局部和整體利益處理上

  不能顧全大局。

  2、城鎮規劃起點較低。鎮內主街和次干道兩旁的居民住房雜亂無章,樣式和標準也是只看眼前,根本滿足不了長遠規劃的要求,嚴重制約著小城鎮建設遠景規劃的實施。

  3、基礎設施相對滯后。現在只有一條成型主街,其它街道沒有下水,有的街道還是砂石路面。

  4、公益建設十分薄弱。居民飲水質量差,沒有運動休閑場所,全鎮只有一個公廁。

  5、加工企業規模較小。全鎮能夠拉動經濟發展的只有一個大米加工小區,而加工的副產品又成為影響環境的因素,其它資源的深加工沒有得到解決。

  6、建設資金缺口較大。新形勢下,政府已無財力推進小城鎮建設,資金已成為制約城鎮發展的瓶頸問題,亟待解決。

  三、強化小城鎮建設的工作措施

  小城鎮建設是一項社會化系統工程,涉及資金、政策等諸多因素。為此,我們確立了今后一個時期小城鎮建設的指導思想、遵循的原則、措施和目標。

  指導思想:以帶動鎮域經濟實現跨躍式發展為中心,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以改善投資環境為主攻方向,以建設現代化小城鎮和生態化小城鎮為目標,精心設計,科學規劃,多元齊上,加快建設,力爭把上集鎮率先建成布局合理、設施完備、環境優雅、清新別致的文明鄉鎮。

  遵循的原則:一是堅持統籌規劃,突出重點,量力而行,分步實施的原則。二是堅持依靠群眾,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的原則。三是堅持政策引導,思想發動和行動調控多種機制一起上的原則。四是堅持按客觀規律辦事,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講求實效的原則。

  措施和目標:主要是搞好“五個突破”,

  ①以樓房開發為重點,在“形象工程”上搞突破。鎮內主街兩側要建標準化的樓房,達到50年不落后。力爭每年開發1萬平方米。各村隨著農房的改造,逐漸并屯,連片集中,建成標準一致的樣板街。

  ②以改善基礎設施為重點,在道路、給排水設施建設上搞突破。在今年完成西環路白色路面修建的情況下,跑省進京積極爭取資金,使東西二道街及村間公路相應地變成白色或黑色路面,解決鎮內三條街的臟水滿溝、垃圾滿道問題。增設凈水設備,解決居民吃水質量差的問題。

  ③以加工業為重點,在龍頭企業發展上搞突破。在強化大米加工小區牽動作用的基礎上,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解決水稻的副產品(稻草、稻殼)加工問題。另外,圍鎮形成專業的蔬菜帶;針對畜牧業和大蒜等特色產業,建成生產和加工基地,力爭年底前建成脫毒種蒜栽培室。

  ④以市場建設為重點,在交易秩序上搞突破。現在,雖有大米銷售、大牲畜交易、農貿綜合和輕工市場,但從經濟發展和業戶生產經營的情況看,還存在著實際和要求間的差距,導致交易秩序混亂,沒有形成規范化的集中市場。通過近期努力,規范市場,逐步完善,建成標準化市場。

  ⑤以部門協調配合為重點,在強化管理上搞突破。在充分發揮交通、工商、防疫、市場管理中心、土地、鄉建等部門作用的同時,加大市容管理工作力度,增加人員,提高人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增強責任感,把小城鎮建設和管理向專業化、程序化、正規化、法制化方向推進。

【小城鎮建設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淺談生態小城鎮的建設12-10

小城鎮建設的資金問題12-10

綠色小城鎮:中國小城鎮建設的新理念12-10

小城鎮建設實施方案02-07

論我國農村的小城鎮建設12-12

淺論小城鎮建設與城鄉繁榮12-10

文化建設是云南小城鎮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 --浙江與云南小城鎮文化建設比較12-13

新疆小城鎮建設的意義、問題與對策12-12

加快湖南小城鎮建設的戰略思考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