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中小學教育現狀調查報告

時間:2024-08-26 16:19:38 雪桃 調查報告 我要投稿

中小學教育現狀調查報告范文(通用15篇)

  想要了解一些情況或事件時,我們通常要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一般會把調查結果匯集成一份調查報告。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么寫一份好的調查報告,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小學教育現狀調查報告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小學教育現狀調查報告范文(通用15篇)

  中小學教育現狀調查報告 1

  (一)學校基本現狀

  三角小學于20xx年由東溝小學,小堡小學合并在一起,學校總占地面積8000多平米,建筑占地面積800多平米。20xx年中心校為學校將木窗換為鋁合金窗,辦公用品均是由中心校統一購置。學校共設有1個微機室,沒有實驗室和圖書室,學校操場設有籃球架和乒乓球臺。20xx年學校購置了電腦,共22臺,3~6年級可以上微機課,課上2人使用一臺電腦。全校共6個班級,6個年級,分別為學前班、1、3、4、5、6年級,由于xx年沒有招來一年級學生,導致沒有二年級。因為現在學生人少,所以學校每兩年招一次生。學生共105人,以前學生有200多人,每個班級至少30人,但后來越來越少,到鎮里去上學的孩子越來越多。

  (二)在校教師情況

  學校有老師12人,2個領導,6個班主任,班主任主要教語文和數學。全校只有一名英語老師,負責3、4、5、6年級的教學,是特意給三角小學派來的,來到三角小學已經有4、5年了。學校無專業音體美、思想品德、自然老師,都是一個老師教多個科目。在缺少老師時,學校會在村里尋求高中學生作為代課老師。老師大部分住在牌樓鎮中,每天上下班有專門的車接送。教師年齡在36~50多歲之間,最長教齡長達30年,最短教齡為16年。工資2600~2700元∕月,過節時沒有待遇,今年只有降溫補貼100元。學校會逐年評選優秀教師,但評出的優秀教師都會被調走,老師的安排是輪流調換,調走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為工作需要,有的是根據個人原因。老師在同一所小學最多呆6年,很少有機會參加外出培訓。三角小學里有一位劉老師,是6年前調來的,教學認真負責,經常給孩子家長打電話反映情況,劉老師實行一幫一原則,一好帶一壞。

  (三)學校教育管理方面

  每學期開一次家長會,但家長來的人數很少,其中老人占很大比例。因為老師家住在牌樓鎮上,來回不方便,平常教師不常與家長溝通。學校每學期考一次試,試卷由鎮上統一印發。每學期評選百分之三十的的三好學生,百分之十五的優秀少先隊員。每學期期末老師都會進行家訪,針對對象是學困學生和貧困學生,每次5~10個學生。學校采取硬式教育,考試之后不排榜。

  (四)老師分析學生情況

  1、老師們認為,孩子好壞不能根據考試成績來評價,因為孩子成績起伏不定,有可能同一科目,上次考試成績與這次考試成績相差太遠。而且孩子有自己的特長,有可能英語不好,數學卻很好,這些都不能用來比較孩子的好壞。

  2、現在上學書本都不要錢,每年只需要拿些卷紙錢,所以因為家里貧困而退學的原因極低,孩子不愛學習的主要的原因就是認為學習累,吃不了苦,越是家庭條件好的越不愛學習。孩子學習氛圍差,害怕問老師題。

  3、還有一種是父母把孩子留給爺爺奶奶,他們根本不管孩子學習,也管不了。現在的孩子越來越貪玩,也越來越難管,爺爺奶奶很多也會溺愛孩子,隨著孩子來。因此,孩子玩起來更加無所忌憚,很多都因為貪玩而荒廢了學業。

  4、老師們普遍認為,學生家長認識不到孩子學習的重要性,采取放羊式教育,家長以為把孩子送到學校就是對孩子的教育了,對孩子的學習也是不管不問。一位老師說,農村家長與鎮里家長重視程度相差太多,鎮里家長重視程度占80%~90%,而村里重視程度不到10%(老師自己認為數據,不一定準確)。

  中小學教育現狀調查報告 2

  我在農村進行了“農村中小學教育問題”調研。本次調研以小學和初中的農村教師、學生、家長為主要對象,調研的四個部分分別是:教學問題、教師問題、學生問題、家長問題。其中以教師問題和學生問題為重點。

  一、調研的目的、意義以及調研方法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的普遍推行,農村中小學的教育問題更加明顯地暴露出來了。對此老師抱怨、學生抱怨、家長抱怨。為了找到問題的實質,把握問題的關鍵,從而向有關部門、有關人士發出呼吁,我進行了“農村中小學教育問題”調研。本次調研以走訪調研及問卷座談的形式為主,走訪了八個中小學,調研了小學生25人,初中生34人,老師及校長19人。通過調研,了解了農村教師、學生和家長對教育的看法及其總體教育狀況,并對中國農村教育的發展方向和模式做了進一步的思考。

  二、調研的基本情況

  1、教學問題

  在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已無法滿足絕大多數家長和學生對教育的要求,他們要求上高中、上大學。有62.5%的家長希望孩子拿到大學以上學歷。在回答升高中的原因時,64.18%的學生選擇是因為他們自己喜歡讀書,而選擇是家長要求的僅為3.49%。看來,事實上相當多的學生和家長已經認識到了受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們是渴望知識的,農村也是需要人才和技術的。但是從調研情況看,農村中小學教育存在著很多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公共教育經費短缺,導致辦學條件和辦學效益差。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對素質教育不夠重視,教學設施簡陋,教師隊伍教法相對陳舊嚴重影響著素質教育的實施。

  (2)師資隊伍不穩定,總體素質不高。

  (3)思想觀念落后,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調研中沒有一個孩子表示將來會回到自己的家鄉。

  (4)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脫離農村實際,人才培養與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不相適應。

  2、教師問題

  調研發現,相當大數量的.教師對生活表示不滿意(51.8%)和比較不滿意(7.8%),感到壓力很大。我總結了一下,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一)不合理的農村教育編制導致農村教師的工作量很大。

  (二)盡管近些年來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積極推進實施著新課程改革,但誰都清楚高考制度不改革,老百姓認可的還是能真正改變孩子命運的考試分數,升學率也就關乎學校生存。面對動輒“下崗”“走人”的內部管理體制,老師們為了保住“飯碗”,感覺壓力很大。

  (三)最近幾年教育部門出于維護學生權益考慮,對老師限制很多,比如不準打罵學生,不準開除學生等。然而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學生個性越來越強,紀律越來越差,暴力傾向突出,打架斗毆時有發生,談戀愛的越來越多,教師對學生的組織與管理難度也越來越大。同時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學校和社會越來越關注學生在諸如被敲詐、勒索、恐嚇等人身、精神方面被傷害的問題,這使得老師們經常“提心吊膽”“如履薄冰”。

  另外我發現,還有幾個關于教師較為集中的問題是:

  (一)農村教師水平遠遠低于城區教師水平。雖說教師整體學歷在提高,但大部分的學歷是通過函授和自考取得的,正規的全日制本科大學生回來的還是比較少。反而外調城鎮的幾乎全是骨干教師,以致走訪的幾所中學幾乎都沒有高級教師。

  (二)隨著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不斷深入,農村教師隊伍的結構已由原來的公辦、民辦、代課教師變成了全部是公辦教師,但是音樂、美術,微機等教師嚴重不足。

  3、學生問題

  學生自主學習的現狀與思考

  在調研學生的學習態度或學習主動性方面,大部分學生都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但學生的學習目標大部分是家長、老師壓出來的,成績認可高,重視分數的達80%。在所學課程中,選擇英語最薄弱的學生比例最高,占了47.67%。然而對于“你想如何提高”這一問,我原先設計了“自己復習鞏固”,“請家教”,“參加培訓班”和“其他”四個選項,結果有56.3%的同學選了其他,詢問后發現學生們想到的更多方式包括家長指導,向同學、老師請教等等。調研表明,46.1%的農村學生在平時能努力學習,并持之以恒,但也有34.5%的農村學生平時學習沒有規律,主要靠在考前加班學習來應付考試。

  通過和學生們接觸,結合自己的經歷,我覺得制約農村學生學習進步的主要因素是農村中小學生學習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需要不斷督促才能認真學習。學生們將學習效果不理想主要歸因于學習方法有待改進,但由于59.3%的農村學生一般都要承擔部分家務勞動,難以保證他們擁有充足的學習時間。此外,農村基礎教育條件較差、學習資源匱乏、教師的教育思想觀念落后等問題也嚴重制約著農村學生的學習。

  4、家長問題

  在回答“你覺得所在地區教育狀況如何”的問題時,75.36%的家長選擇“一般”,5.8%的家長認為“較差”。可以看出,很多家長對當地教育狀況并不滿意。如欒卸村,擁有生產康必得的集團公司,當地農民收入較高,但由于很多家長不滿足于當地教育,就將孩子送往城里上學。

  當問及“您對孩子在校表現情況了解程度”時,只有17.5%的家長表示很了解,而選擇“基本不知道”的占20%。然而在回答“對孩子學習上關心程度”時,卻有58.75%的家長表示很關心。這其中似乎存在著矛盾,即對孩子在校表現基本不知道又何以說對孩子學習很關心呢?對此我詢問了部分家長,原來很多家長認為對孩子學習成績的關心即是對孩子學習關心的全部表現。

  對家長問題的一些思考:

  (1)家長沒有家教意識。絕大多數家長認為教育就是在學校讀書,學生有問題就是學校教育的問題,把自身置之于外。

  (2)家長沒有教育能力。絕大部分家長最多只是初中水平,而且又不是從事教育職業,就是他們重視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當有限的。

  (3)家庭影響大于學校。家長們希望孩子們能考出去“將來出息會大一點”,“將來不再去忙土地”。但也許是條件、思想上的多種因素,調研卻發現沒有一個家長有超前教育的想法。

  三、解決農村教育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結合調研情況以及自己的思考,我認為,要解決農村教育問題,應主要抓以下幾點:

  改善教師待遇,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解決“教師行為滯后”問題。

  發展經濟學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國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學習方法簡單和學習內容貧乏是與大多數教師能力差和缺乏主動性密切相關的,他們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工資,沒有興趣,也沒有機會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們的農村初中教育基本上就屬于這種情況。解決“教師行為滯后”問題的有效辦法:一是提高教師的工資水平,為他們提供接受繼續教育和進行終身學習的經濟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保證教師考核的公開性、公正性、科學性,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三是提高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的質量,改變當前繼續教育中的形式主義和低效局面。

  在普通教育中滲透職業教育,使農村初中生成長為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的復合型人才。

  我們可以嘗試在農村初中進行初中后職業教育——學期職業培訓或“3+1”制的培訓。但是從調研情況看,在我們當地,學生家長及教師對此卻不以為然。原因還是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結合不緊密,就業渠道不暢。調研中一位校長說到,他曾經去青島考察過,青島的職業教育培養培訓的都是緊缺人才,畢業后都能找到工作,職業教育很受歡迎。因此實行職業教育應以就業為導向、符合農村的條件,只有這樣,才能促進農村經濟、文化的發展。

  解構封閉傳統體制,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積極支持社會力量興辦教育機構。

  私立學校應該是一種補充、激活農村教育的最好形式。然而,在我們當地農村,私立學校幾乎沒有。最終使我們的教育成為獨家經營,始終處于“老大”地位,傳統、封閉、死守教條,以致病入膏肓,不可救藥。因此應大力支持和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以切實擴大高中的辦學規模,解決農村初中升高中的瓶頸問題,緩解升學的巨大壓力。

  中國70%的人口在農村,農村(含縣鎮)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高達1.6億。然而農村中小學教育的現狀并不理想,反而面臨著諸多問題與困難。在沙河農村,雖然絕大多數家庭通過各種途徑尚能承受孩子接受教育的支出,但仍然有少數孩子因家庭貧困,未圓上高中、考大學的夢想。現代社會倡導人們關注弱勢群體,這些因經濟困難而輟學的孩子們應該得到社會更多的關心和幫助,助他們圓自己的讀書夢想!我呼吁各級教育部門和社會各界都應意識到發展農村教育的迫切性,給予農村教育更多的支持,把更多優秀的教師吸引到農村中小學去,提高農村學校的辦學質量,促進農村教育和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中小學教育現狀調查報告 3

  根據市電化教育館《關于開展教育信息化發展現狀摸底調查的通知》精神和市電教館的要求,對我校電化教育情況進行了認真調查統計,現將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一、發展現狀

  我校現有22個教學班(含三個學前班),在校學生1521人,學生網絡環境下可用計算機45臺,在校學生與學生網絡環境下可用計算機的比(生機比)為33.8%。我校共有教職工69人,教師在網絡環境下可用計算機17臺。我校有網絡多媒體教室2個,使用統一規定的教材進行信息技術教學。建立了學校辦公平臺和學校網站,具有了本校的教學資源庫。多年來,積累了大量的錄像帶、錄音帶、電子圖書、VCD、DVD、CAI課件等多種媒體教學資源。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育信息化建設重視不夠,地方政府對教育信息化建設工作重視不夠,對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缺乏組織領導,教育信息化建設缺乏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專人負責、專人領導,教育信息化建設相對滯后。

  (二)經費投入嚴重不足。教育信息化建設需要足夠的資金作保證,造成與先進地區相比差距較大。

  (三)信息教育資源應用不足。課程整合不足,對現有的教學資源應用不足。例如,現在要求統一紙質備課,導致大量的網絡資源,學校信息教育資源不能很好的應用。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強投入。要調動社會各方面積極性參與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建設,加大力度,增加投入是搞好教育信息化的物質保證。

  (二)加大力度,提高教育信息化認識水平和管理水平。促進教育信息化的應用提高人們對教育信息化的高度認識,把教育信息化建設認識提高到是建設教育現代化的必然,教育工作者從思想上高度重視教育信息化建設。

  (三)加大管理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學校領導對教育信息化的重視,認真學習落實中央國務院的指示精神,落實省關于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加強各級學校信息化的建設和管理。根據上級要求制定各項措施積極推動教育信息化建設和應用,制定嚴格的標準來統一規范教育信息化行為,要加大規范管理,檢查評比的力度。

  (四)建立完善的評價系統,成立學校信息化教育評價小組。統一標準,規范管理,將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程度和信息化發展水平作為重要指標納入教師綜合考評之中,以評促建。

  四、下一步發展目標

  (一)加強教師的信息應用技術的`培訓。只有全體教師擁有了駕馭信息技術的能力,才能讓信息技術更高的輔助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二)加強信息教育投入,特別是加強教師用機的投入。目前我校教師機數量較少,配置較低。加強教師機的投入,是信息教育的保證。

  (三)加強資源建設,整合教育資源,實現資源共享。要合理配置資源,最大限度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加快信息技術與各類課程的整合,創造條件,逐步實現多媒體教學進入課堂,引進工具型、平臺型、資料型和素材型的教育教學軟件,充實豐富我校教育資源。

  中小學教育現狀調查報告 4

  城頭鎮中心小學是江蘇省首批實驗小學和全國首批寫字實驗學校,省書法特色學校,蟬聯三屆省模范小學,連云港市藝術教育窗口學校,連云港市管理規范示范校、連云港市農村小學藝術課程基地,學校少年宮被中央文明委、財政部確定為40萬公益彩票基金資助學校。

  近二十年來,經過全體師生矢志不渝的努力和探索,秉承“立美育人”之校訓,提出“小學六年影響一生,藝術特長受益終身”的教育思想,依托“藝術教育”這一鮮明的辦學特色,不斷賦予其豐富的時代內涵,逐步確立了城頭小學以寫字特色為龍頭的藝術教育品牌學校,逐漸形成了以文化育人、環境育人、藝術育人、寫字育人的辦學模式。現將我校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創建情況匯報如下:

  一、矢志不渝,以先進理念引領藝術教育

  回顧城頭小學近二十年特色學校建設的過程不能發現其“立足特色項目——發展學校特色——建設特色學校”的軌跡。1998年8月16日,時任江蘇省教委副主任的周德藩同志蒞臨城頭中心小學,在觀看了學生的現場書寫后,充分肯定了我校在書寫育人路上取得的可喜成績,欣然題字“立美育人”。“立美育人”,既是對我校前期工作的總結與肯定,又為我校新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也更堅定了我們以書法教育為突破口,大力開展藝術教育的信心和決心。從那一年開始,學校便以書法教學為突破口,大力開展以書法特色為龍頭的`藝術教育探索和實踐,提出的“端端正正寫字,堂堂正正做人”、“提筆就是練字時”、“練字先練姿”等寫字教育理念和做法,至今仍閃耀著智慧的光芒。

  基于讓學生發現美、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這一追求,歷任校長都始終把藝術教育作為學校發展的頭等大事來抓,把藝術教育當做校長一把手工程來抓,成立特色建設領導小組,在全縣率先成立了體衛藝辦公室,專人負責。為了使學校藝術特色教育工作落實到位,我們制訂和完善了藝術教育教學規章制度,科學制定學校藝術教育特色教育發展規劃、確定各年級藝術教育課程目標,穩扎穩打,步步為營,確保藝術教育整體水平的提高。即使在應試教育興盛的那幾年,我們也一直堅持不懈地在藝術教育這片天地中默默耕耘。

  二、豐富內涵,以特色項目亮化藝術教育

  近年來,我校以“小學六年影響一生,藝術特長受益終身”為宗旨,充分整合多個優勢項目和社團活動這個載體,達到“人無我有”和“人有我優”,將學校的藝術教育與辦學品位提升有機融合,積極實施體育藝術“2+1”項目,特色建設、社團、鄉村學校少年宮、市藝術課程基地建設四位一體,整合發展。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藝術家,最美的藝術來自天真的童心。”在學校藝術教育蓬勃發展的態勢下,20xx年起,學校學生社團相繼組建并不斷完善。幾年來,經過不斷的摸索與創新,學校形成由“班級社團”、“年級社團”、“校級社團”組成的三級社團體系,實現了學生特長發展的層次性、遞進性。特別是藝術門類的社團活動,得到學校大部分學生的青睞,學生在每周的社團活動中感受藝術、實踐藝術、理解藝術。在一次次多彩的社團活動中,學生的審美能力、藝術實踐能力得到了提升。精彩紛呈的社團活動從根本上增強了我校藝術教育特色發展的“厚度”,賦予學校特色建設新的動力,起到了極大的助推作用。社團活動特色化,特色建設校本化。學校以社團為基礎,立足藝術課程開發,推進藝術教育特色發展。學校開設了“書藝”、“篆刻”、“數棋”、“剪紙”、“音樂舞蹈”、“花泥畫”、“國畫”、“抖空竹”等藝術社團,組織編寫了系列校本實驗教材,為推進特色建設校本化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缺少藝術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學校在不斷擦亮書法教育特色品牌的同時,經過不斷地探索,形成了以“立美”為核心,寫字特色鮮明,音樂、舞蹈、國畫、篆刻、棋類等藝術門類齊頭并進的特色建設格局。篆刻社團被評為市十佳優秀社團,合唱、國畫、炫彩花泥、數棋社團被評為縣優秀社團、縣十佳社團,其他十余個社團均在各級各類比賽、展演中獲獎。以書法教學為突破口,從優勢項目到學校特色,城頭小學無疑走上了一條成功之路。

  三、加大投入,以優美環境烘托藝術教育

  學校努力建設以“立美”為核心的校園文化,學校教學樓都以“美”字命名,溢美樓、尚美樓、集美樓、新建4000余平方米的綜合教學樓命名為立美樓。使校園文化與特色內涵相得益彰。綠樹掩映,小橋流水,亭臺立波,流光溢彩,再加上一幅幅精美的學生藝術作品,營造了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同時也生動反映了深厚的校園文化積淀。

  學校規劃和構建了“一苑、一樓、一廳、一館、一墻、一園、一廣場”七個一工程。“一苑”就是“琴書苑”,位于學校西南一隅,這里花紅柳綠,紅瓦白墻,仿古建筑飛檐翹角,洗硯池荷花蕩漾,散發著濃郁的藝術風韻。連同這里的三口學生音樂教室、一口舞蹈房,可謂雨過琴書潤,風來翰墨香。“一樓”指的是溢美樓,集中作為藝術活動、社團活動、少年宮活動、藝術課程基地等專業特色活動室。全樓24口教室,為學生提供了豐盛的`“藝術自助餐”,設有師生書法練字室、篆刻室、國畫室、花泥制作室、剪紙室、數棋室等等,每個室同時以指導老師的名字命名為“某某工作室”,以增強其使命感和責任感,可謂室室精彩。“一廳”是一座能容納近千人的演播大廳。這是我校師生展現藝術風彩,錄制節目的地方。一次次難忘的演出,連同這座大廳一同烙在了孩子們的記憶里。“一館”就是藝術教育成果展館,陳列著師生的優秀作品、師生藝術活動圖文簡介、城頭小學的發展和榮譽、優秀校友介紹等。在這里記錄著學校光榮的昨天,激勵著大家立足今天,創造更加輝煌的明天。“一墻”指的是供學生習字、繪畫展示的“書法墻”和“繪畫壁”,它氣勢宏大,長達百余米,這是孩子們最愛的場所。他們可以拿起毛筆盡情在瓷磚墻上揮毫潑墨,可誰又能說出這個墻壁能寫出多少書法家、畫家呢?“一園”即“立美園”,是我校的植物園,學生的勞動實踐基地,這里的苗木都由學校的師生共同種植和管理,“立美園”匾牌的題字也是我校書藝社團11歲學生車東方親筆書寫。學校還新建了一個“立美廣場”,為學生打造了展示才藝的大舞臺,“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是每個城小孩子的藝術信念。

  學校精心設計了藝術長廊、文化櫥窗、書法美術作品展室、樓梯樓道常規教育宣傳欄;制作了各種標志、標語、名人名言等展示標牌。做到了讓每一面墻壁都說話,讓每一個校園景點都啟智。挖掘校園文化作為課程資源的價值,引領孩子在藝術氛圍中發現美、感受美和創造美,我們不懈地努力著。將學校的藝術教育與辦學品位提升有機融合,以藝育德,以藝增智,以藝練才,贏得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贊譽。

  中小學教育現狀調查報告 5

  1、書法課程開設的背景

  國家教委先后頒布了:《關于加強九年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寫字教學的通知》和《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寫字教學指導綱要》的文件,進一步提升了書法教育在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性。而在我們地區不少學生正面臨著提筆忘字的現象,中小學生們的漢字書寫水平令人擔憂。寫錯別字、寫不規范漢字等現象屢見不鮮,常言道:字如其人,字寫得好的人,往往能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對于學生而言,現在學生在考試中必須筆答,就拿考試作文來說,很地區都有卷面分數,字寫得好,明顯占優勢。現在這么好的物質條件,這樣的“書寫危機”再不能出現了。

  從學校的角度來說,書法課程開設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文化科學知識、審美情趣和身心素質,提升學生的綜合應用與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重在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審美能力,同時優化學生實際的書寫水平。書法習字訓練,還能將語文課程教學中的寫字教學結合起來。

  2、學校書法課程的設置和安排

  根據書法活動的學科特點,學校開展書法教學課外活動,全面鋪開硬筆書法的學習,安排美術教師授課,系統地給學生傳授硬筆書法基礎知識和技能。借以提高學生的漢字書寫水平;初二以上的年級和高中,由語文老師安排,進行必要的硬筆書法練習,對愿意參加毛筆書法的學生進行傳統書法訓練。

  學校還專門提供場地資金,設置了“德藝軒”書法教室,規范書法教學設備,配備適合書法訓練專用的課桌和文房四寶,由我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青年教師魯永光坐鎮,全天向生開放,保證書法課專業化教學的開展。針對書法課程目前沒有統一教材的狀況,根據學生需要編寫教材、練習紙,保證書法教學、訓練內容的系統性、科學性和實用性。

  3、師生書法學習的收獲和轉變

  學生書法學習的的檢驗除了參與每隔一年的全市學生藝術節大型書法比賽外,班級、年級比賽每學期一次。經過展覽比賽等活動,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取得的成績也得到家長、老師和同學的夸獎,學生也可以因為自己的書法特長而自豪。原來是老師、家長鼓勵著來學,現在是學生主動來練習書法,這樣一來每個班級都有自己的書法作品懸掛,也豐富了校園文化的氛圍。

  教師書法學習的的檢驗是板書和教案兩大塊,教師參與書法教育,不是為了當書法家,而是一種面向全體學生的最基礎的.教育。對教師素質的培養和工作習慣的養成,提高了教師本學科的教學魅力。在每月展示的優秀教案中,從內容到書寫佳作不斷增加。在一年一度的教師基本功大賽中優秀板書好戲連臺。

  隨著電腦的普及,曾經作為學生啟蒙教育重要內容的書法學習不能漸漸遠去。許多語文老師都有這樣一個感覺:字寫得好的學生學習成績都不錯。所以,學習書法可以增強了學習者自信心,能提高個體的專研精神。那個人不愿意有豐富學識?做一個博古通今的人,那就讓我們從學習書法開始吧!

  中小學教育現狀調查報告 6

  一、調查的目的、意義以及調查方法

  全面推行新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于是出現了很多問題。本次調查采用采訪法。通過采訪,了解了農村教師、學生和家長對教育的看法及其總體教育狀況。

  二、調查的基本情況

  1、教學問題

  在我們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已無法滿足絕大多數家長和學生對教育的要求,他們要求上高中、上大學。有71%的家長希望孩子拿到大學以上學歷。在回答升高中的原因時,68%的學生選擇是因為他們自己喜歡讀書,而選擇是家長要求的僅為6.4%。由此看來,教育已經受到了家長和學生的普遍重視。孩子們是渴望擁有知識的,知識可以讓他們開拓視野,知識可以讓他們進一步的高升,知識可以讓他們增長見識。當然,農村也是需要人才和技術的。沒有技術,人才也是普通大眾中的一員;沒有人才,技術只能等待有人來駕駑。從調查情況來看,農村小學教育存在著很多問題:教育經費短缺,以至于辦學條件和辦學效益差,教學設施簡陋,教師隊伍教法相對陳舊,嚴重影響著素質教育的實施;思想觀念落后,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調查發現很多學生愿意留在家鄉建設家鄉,為家鄉人們過上幸福生活而盡自己的一份力量;教學內容有些脫離農村實際,人才培養與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不相適應。

  2、教師問題

  在農村,教師的工作量很大,一些老師很不滿;盡管近些年來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積極推進實施著新課程改革。尤其是小學從三年級開英語課,但很多小學校里英語老師數量太少,導致老師工作量太大,出現了“一人多課”的`現象。一些老師竟教全校學生的英語,可見工作量之大!由此導致教師不能安心工作。

  農村現有教師隊伍中存在許多無心從教的現象,其表現形式主要有:

  1)跳槽:包括徹底調離教育系統或由村級學校向縣、鄉級學校轉移。跳槽教師多為農村中的佼佼者,這部分人員的離去無疑會降低師資隊伍的總體水平。

  2)厭教:部分學校常規工作管理落實不利,教師敬業精神缺乏、工作倦怠、責任心淡化,不愿鉆研教材,對任何形式的教研活動絲毫不感興趣。近年來各級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為了引進和穩定人才普遍重視了提高教師待遇,卻往往放松了對教師的思想教育工作,對于不良傾向不大膽批評,造成教師為人師表意識淡薄、見異思遷,。

  另外,農村教師水平遠遠低于城區教師水平。雖說教師整體學歷在提高,但正規的全日制本科大學生回來的還是比較少,很多骨干教師不愿意呆在農村,調至鄉鎮或縣一級教育機構,這是因為農村的教學條件比較差;隨著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不斷深入,農村教師隊伍的結構已由原來的公辦、民辦、代課教師變成了全部是公辦教師,但是音樂、美術,微機等教師嚴重不足。

  近年來各級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為了引進和穩定人才普遍重視了提高教師待遇,卻往往放松了對教師的思想教育工作,對于不良傾向不大膽批評,造成教師為人師表意識淡薄、見異思遷。

  3、學生問題

  通過和學生們的接觸,結合自己的經歷,我覺得制約農村小學生學習進步的主要因素是農村小學生學習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需要不斷督促才能認真學習。這方面的原因不能排除心理發展的因素,小學生的學習是無意識的,缺乏主動性,需要家長及其老師的監督指導才行。據調查,76%的農村學生一般都要承擔部分家務勞動,這就難以保證他們擁有充足的學習時間。此外,農村基礎教育條件較差、學習資源匱乏等問題也嚴重制約著農村學生的學習。就學生資源而言,學生基本上出了課本教材沒有課外書可供閱讀,學校里也因自身經濟、書目價格太高等原因無法大量購進閱讀書目供學生閱讀,這就導致閱讀視野很窄,

  4、家庭問題

  在西部農村,父母為了維持家庭這種開支,相當一部分父母外出打工,將孩子留給爺爺奶奶照看。由于隔代的關系,爺爺奶奶們大都很寵孫子孫女,對他們溺愛有加,這對孩子的成長,性格的形成都極為不利。在采訪過程中發現,較為普遍的現象是現在的孩子大都很調皮,爺爺奶奶根本管不住他們,任他們由著性子來,一位有一個6歲小孫子的老人說:“沒辦法,爸爸媽媽沒在家,我們根本管不住他。”

  還有大多數家長沒有家教意識,他們認為教育就是在學校讀書,學生有問題就是學校教育的問題,把自身置之于外;家長沒有教育能力,絕大部分家長最多只是初中水平,而且又不是從事教育職業,就是他們重視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當有限的;家庭影響大于學校,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出去,不要像他們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一人三曲的在地里刨食吃。

  三、解決農村小學教育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據調查的情況,當地政府拿出的有限資金來辦鄉村教育,是不能滿足廣大農村青少年對教育的需求的,而且有的貧困地區由于財政吃緊還會挪用教育經費。為改變農村教育現狀,我們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加大農村教育資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變農村教育資源不足的狀況。首先要把教育經費的挪用作為重點抓,把有限的教育資源用到實處。迅速成立一個調查小組,查清鄉村小學、中學的負債狀況以及教師的工資問題,對因負債建校舍的,要通過財政撥款支付,使學校能較好地運轉;其次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資。放寬私人投資辦學,來補充政府投資教育的不足,建立一個機制對農村教育投資監督。

  第二,教育管理權限下放學校,增加學校的決策權,并向學校提供良好的辦學環境;對農村教師問題要切實做好改變教師的素質,加大師資力量并進行良好的培訓,提高師資水平,建立良好的師資隊伍,對不合格的民辦教師給予辭退,招收有大專學歷的畢業生回鄉任教,同時對教師的福利等問題要根據實際給予改善。

  第三,是加大農村教育資源分配,當地政府應該把農村教育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在分配資源時著重加大農村教育的經費,為農村教育提供土地資源和其它的設備。

  靖遠農村小學教育的發展前景:充實義務教育,鞏固“兩基”成果,提高質量,在保持兩基現有成果的基礎上,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全面提高辦學水平,形成完善的義務教育體系和制度,普及義務教育的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達到9年;發展學前教育。重視兒童早期教育,重點發展學前教育,使絕大部分鄉村兒童都能接受多種形式的學前教育,為小學階段的學習做好準備。

  中小學教育現狀調查報告 7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約占總人口的70%,農村小學教育的發展對整個現代化建設事業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把教育放到了一個非常突出的位置,報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

  解決農村發展重要之本在于改善農村的基礎教育。據我所知,現在的農村教育的投入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的發展取得顯著成就。但是,農村的基礎教育面臨的挑戰依然十分嚴峻。

  為了更好地了解農村小學教育的現狀,我在假期、對我所在鄉鎮的農村小學教育發展情況進行了走訪調查。或許有些以點帶面,但從調查的結果來看,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現狀不容樂觀。為了進一步了解情況,我還上網了解了一下全國的總體形勢。本篇論文的`主要目的是:分析造成農村基礎教育現狀的原因,并探討解決方法。

  一、農村小學教育狀況概述

  客觀地講,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農村教育事業有了很大發展。尤其在基礎教育方面,根據教育部門提供的數,近十多年來,全國90%以上人口所在地區基本上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了青壯年文盲,農村教育的結構調整和管理體制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政府對農村教育的投入也有了明顯增加和政府把農村教育擺在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戰略地位,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加快發展農村教育,努力縮小城鄉、區域教育差距。

  但是在當地,農村小學普遍資金投入不足,教舍簡陋、設施缺乏。學校周轉的資金少。農村小學與城鎮小學存在明顯的差距。

  二、農村教育師資力量薄弱

  由于地區相對偏遠和農村小學教師工資較低,使得當地學校的師資力量十分薄弱。農村學校老、中、青教師比例嚴重失調;教師隊伍后繼乏人的顯現相當嚴重。

  三、農村信息相對閉塞,重男輕女的封建意識比較嚴重

  這些落后思想都制約了農村的發展。重男輕女等封建、迷信觀念讓農村小學教育“讀書無用”、“性別歧視”等怪現象盛行。在農村小學教育中,進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瓦解那些不良習慣、不良風氣、讓農民從思想上重視教育,消除重男輕女思想等任務相當繁重,改變中國幾千年的傳統觀念任重而道遠。

  四、農村小學的現代化信息建設為零

  在我所走訪的幾所農村小學里,沒有一所學校有一節信息課(這里的原因多多),使得學生無法曉知外界的事情。而有的學校只有一臺電腦,但是還是空閑地放在那里,不能有效得利用。這樣以來就嚴重地制約了我國現代化信息建設的步伐。從而加大了城鄉教育水平的差距,也就抑制了農村的發展,使得新農村的建設更加艱巨。

  五、農村小學教育為適應發展采取的一系列針對性措施:

  1、對農村教育資金的大筆投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一步改善農村中小學衛生和生活條件,建設和諧、生態校園,教育部、財政部、農業部決定在部分省份“新農村衛生新校園建設工程”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工程”試點。這是一件好事。我希望當地有關部門結實地搞好農村基礎教育。加大投入,使得農村小學的教育更好地發展。

  2、提高農村教師隊伍的素質和水平。是發展農村教育的頭等大事。我建議采取措施:

  一是開展“送教下鄉”“支邊”等活動,達到城鄉教師間的互相交流。

  二是多培養農村骨干教師,開展農村教師“名師工程”,調動農村教師工作熱情,用先進典型帶動一大片。

  三是加強農村教師培訓工作。“新教材培訓” 、“專家講座”、“名師講座”等。鼓勵教師根據自身特點積極參與一些教師團體,如“青年教師協會”、“作家協會”、“書法協會”等。

  四是辭退一些不合格的民辦教師,引進一批大學生到鄉村小學支教。五是學校內部把教改科研活動真正搞起來,做到“人人參與,人人有自己的課題”。六是督促農村學校認真完成各項教育教學任務,杜絕那些應付檢查的作假手段和形式主義。

  農村是整個社會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農村基礎教育水平的低下是導致人口整體素質低下的重要原因。影響農村基礎教育質量的因素很多,我們全社會要積極地響應黨中央、國務院的號召,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礎教育做一點自己的貢獻只要我們肯付出一點點愛心,我想我們的國家將會發展強大。社會主義的建設需要高素質的人才,也只有加強我國的基礎教育的投入和建設,才能更好地去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中小學教育現狀調查報告 8

  我已經進行了“農村中小學教育問題及現狀研究。本次調查主要針對農村中小學教師、學生和家長。

  調查的四個部分是:教學問題、教師問題、學生問題和家長問題。

  其中,教師問題和學生問題是重點。

  一、研究的目的、意義和研究方法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的廣泛實施,農村中小學教育問題暴露得更加明顯。老師抱怨,學生抱怨,家長抱怨。為了找出問題的本質,抓住問題的關鍵,從而向有關部門和人員申訴,我進行了“農村中小學教育問題及現狀研究。本次調查主要采用訪談和問卷的形式。走訪了8所中小學,調查了25名小學生、34名初中生、19名教師和校長。通過調查研究,了解農村教師、學生和家長對教育的看法及其整體教育狀況,進一步思考我國農村教育的發展方向和模式。

  二、研究的基本情況

  1、教學問題

  在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已經不能滿足絕大多數家長和學生的教育要求,他們要求上高中和大學。62.5%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大專以上學歷。在回答上升原因時,64.18%的學生選擇是因為喜歡閱讀,只有3.49%的學生選擇父母要求的。似乎,事實上,相當多的學生和家長已經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渴望知識,農村也需要人才和技術。然而,從調查來看,農村中小學教育存在諸多問題,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公共教育經費不足導致辦學條件和效益不佳。教育主管領導對素質教育重視不夠,教學設施差,教師教學方法相對陳舊,嚴重影響素質教育的實施。

  (2)師資力量不穩定,整體素質不高。

  (3)意識形態落后,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調查中沒有一個孩子表示他們將來會回到家鄉。

  (4)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脫離農村實際,人才培養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

  2、教師問題

  發現大量教師對自己的生活不滿意(51.8%)和相對不滿意(7.8%),感到壓力很大。我總結了以下原因:

  (1)農村教育編制不合理導致農村教師工作量大。

  (2)盡管近年來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積極推進新課程改革的實施,但大家都知道高考制度不改革,普通人認可的考試成績真的能改變孩子的命運,升學率也關系到學校的存亡。面對頻繁“下崗”“走開”內部管理制度,教師為了保持“飯碗”,感覺壓力很大。

  (3)近年來,教育署為了保障學生的權益,對教師施加了很多限制,例如不準打罵學生或開除學生。但受社會環境影響,學生個性越來越強,紀律性越來越差,暴力傾向突出,打架斗毆時有發生,談戀愛的人越來越多,老師組織管理學生的難度越來越大。與此同時,在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下,學校和社會越來越重視學生的人身和精神傷害,如敲詐勒索、恐嚇等,這使得教師經常“提心吊膽。“踩在薄冰上”。

  此外,我發現教師集中存在幾個問題:

  (1)農村教師的水平遠低于城市教師。雖然教師整體學歷在提高,但大部分是通過函授和自學獲得的,正規全日制本科學生還是比較少的。相反,調到城鎮的老師幾乎都是骨干教師,以至于走訪的中學幾乎沒有一所有高級教師。

  (2)隨著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的不斷深入,農村教師結構由原來的公辦、民辦、代課教師轉變為全部公辦教師,但音樂、美術、微機等教師嚴重不足。

  3、學生問題

  學生自主學習的.現狀與思考

  在調查學生學習態度或學習主動性方面,大部分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但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目標受到家長和老師的壓力,成績得到高度認可,80%注重分數。在所學課程中,選擇英語最弱的學生比例最高,占47.67%。然而,對于“您想如何改進”這個問題,本來是我設計的“回顧并鞏固自己”,“請輔導”,“參加培訓班”和 other其他”四個選項,結果56.3%的學生選擇了其他。經過調查,他們發現學生們想到了更多的方法,包括父母的指導,征求同學和老師的意見,等等。調查顯示,46.1%的農村學生在和平時期能夠努力學習并持之以恒,但也有34.5%的農村學生在和平時期學習不規律,主要依靠考前加班來應付考試。

  通過與學生的接觸,結合自己的經歷,我認為制約農村學生學習進步的主要因素是農村中小學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需要不斷的監督才能認真學習。學生們把學習成績差主要歸因于需要改進他們的學習方法。然而,由于59.3%的農村學生通常必須承擔部分家務,很難確保他們有足夠的學習時間。此外,農村基礎教育條件差、學習資源缺乏、教師教育理念落后也嚴重制約了農村學生的學習。

  4、父母問題

  在答案“你認為你所在地區的教育狀況如何?75.36%的父母選擇“General ”,5.8%的家長認為“差”。可見很多家長對當地的教育狀況并不滿意。比如欒謝村就有一家生產康碧德的集團公司,當地農民收入更高。然而,由于許多父母對當地的教育不滿意,他們把孩子送到城里上學。

  當被問到“你對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了解多少?當時只有17.5%的家長表示了解,選擇“基本不知道”占20%。然而,在答案“關注孩子的學習”然而,58.75%的家長對此表示了極大的關注。這里面好像有一個矛盾,就是我基本不知道孩子在學校的表現,那我為什么要關心孩子的學習呢?這個我問過一些家長。原來很多家長認為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就是關心孩子學習的全部表現。

  關于父母問題的一些思考;

  (1)父母沒有家庭教育意識。絕大多數家長認為教育就是在學校學習,學生的問題就是學校教育的問題,所以把自己置身事外。

  (2)父母沒有教育能力。大部分家長最多只有初中水平,不從事教育,或者重視家庭教育,能力相當有限。

  (3)家庭的影響大于學校。父母希望他們的孩子能通過考試。未來,承諾會更大”,“未來不再忙于土地。但是,可能是多種因素,比如條件,思想。然而,調查發現,沒有一個家長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想法。

  三、解決農村教育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根據調查和我自己的思考,我認為要解決農村教育問題,我們應該主要關注以下幾點:

  1、改善教師待遇,改革教育系統人事制度,創造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解決問題“教師行為落后”問題

  發展經濟學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國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學習方法簡單,學習內容貧乏,與大多數教師能力差,缺乏主動性密切相關。他們往往拿不到應有的工資,沒有興趣,沒有機會更新知識,提高教學水平”。

  我們農村初中教育基本都是這樣。求解“教師行為落后”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是:

  一是提高教師工資水平,為教師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提供經濟保障;

  二是改革教育系統人事制度,保證教師考核的公開、公正、科學,營造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

  三是提高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的質量,改變繼續教育的形式主義和低效。

  2、在普通教育中滲透職業教育,使農村初中生成長為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的復合型人才

  我們可以嘗試在農村初中開展初中后職業教育——術語職業培訓或“3+1 ”;訓練系統。但是,據調查,在我們當地,學生家長和老師都不這么認為。原因是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結合不緊密,就業渠道不暢。調查中有校長說自己去過青島,青島的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比較緊缺,畢業后可以找工作,所以職業教育很受歡迎。因此,職業教育的實施應以就業為導向,符合農村條件。只有這樣,才能促進農村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3、解構封閉的傳統體制,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積極支持社會力量興辦教育機構

  私立學校應該是補充和激活農村教育的最佳形式。然而,在我們當地的農村,私立學校很少。最終,我們的教育成了一項獨家業務,永遠都在“Boss ”地位、傳統、封閉、固守教條,以至于無法治愈。因此,應大力支持和促進民辦教育的健康發展,從而有效擴大高中辦學規模,解決農村初中推廣中的瓶頸問題,緩解升學的巨大壓力。

  中國70%的人口在農村,農村(包括縣、鎮)義務教育在校生高達1.6億人。然而,農村中小學教育的現狀并不理想,而是面臨著許多問題和困難。

  在沙河農村,雖然絕大多數家庭仍然可以通過各種渠道支付孩子的教育費用,但仍有少數孩子因為家庭貧困而未能實現上高中、上大學的夢想。現代社會提倡人們關注弱勢群體,而這些因為經濟困難而輟學的孩子,更應該得到社會的關心和幫助,幫助他們實現讀書夢想!

  我呼吁各級教育部門和社會各界認識到發展農村教育的緊迫性,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優秀教師到農村中小學任教,提高農村辦學質量,促進農村教育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中小學教育現狀調查報告 9

  一、前言

  小學升入中學后學生生活發生明顯變化。首先,環境變了:同學結構重新組合,原來的位置發生變化,優秀的同學更多了;與教師關系有了變化,中學接觸教師也更多,班主任的管理和照顧不像小學那樣周到。這就要求小學培養的學生具有學習自覺性、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良好的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其次,學習任務和特點有了很大變化:課程的深度、廣度、難度,知識的密度有很大增加,老師教學中比較“開放”,這就要求學生具有刻苦學習的精神、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較強的心理承受力。第三,小學與中學的管理不同:中學開展活動常由學生負責,教師只作引導;中學自由支配的時間更多。這就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自理能力,有對行為進行自我抉擇并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的能力。

  二、調查研究

  1、目前中小學教育銜接上存在的主要問題。

  要幫助孩子平穩地完成從小學到中學的過渡,亟待解決的問題涉及四個維度:

  (1)道德水平和行為習慣;

  (2)心理承受能力;

  (3)人際關系;

  (4)創新精神。

  如果這些方面的問題能夠得以解決,最終就能培養出具有良好適應力的學生,從而實現小學與中學教育的良好接軌。

  2、解決問題的主要途徑是心理健康教育。

  從理論上,要解決上述的問題,實質上就是要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道德水準、獨立自主的個性、完善的社會適應性、交往的合作性,塑造學生具有完善的人格、富有勇于創新的精神,這些都是基本的心理素質。從實踐看,中學老師評價比較好的4所小學的經驗總結中也反映出,抓心理健康教育能對幫助小學生盡快更好地適應中學生活,打下良好基礎。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1、進行教育思想大討論。

  把心理健康教育當作一件大事來抓,必須使教師的學生觀、教育觀發生變化。進行教育思想的大討論,是改變教師的學生觀和教育觀的有效途徑。例如通過培養學生創造精神的討論,使教師認識到教育中一個要求、一個標準、一條出路,嚴重束縛了孩子個性的發展兒童的天性和潛能在我們統一的規則下將會一點點被扼殺,所以培養學生創造精神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教育思想討論,使教師進一步認識到要尊重學生人格,注重個體差異,愛護與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將自己的角色由“權威者”、“塑造者”轉變成“協助者”、“服務者”。

  2、進行教法改革。

  教法改革的核心是教學生“學會生存”、“學會關心”、“學會學習”和“學會創造”。“學會生存”是要求學生具備與瞬息萬變的世界相適應的知識和能力,小學階段要讓學生學會安排自己的學習、活動和生活。

  3、教育過程中弘揚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選擇性和創造性。

  教育過程中注重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使學生由消極被動地學習到積極主動地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通過開展自由的課堂討論,讓學生各抒己見,什么想法都不受約束,使許多求新求異的火花得以在順暢的思維中迸發出來;發揚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讓每個學生在各項學校、班級組織的活動中都做“主角”,不做旁觀者:舉行一些“學生自主”的活動,由學生自主確定活動主題,設計活動方案,主持活動內容和進行活動評價;開展“假如我是班主任”、“假如我是中隊長”、“今天我是一日小班長”的主題演講,群策群力制定班級管理目標;通過“一事一議”、“課間怎樣與同學友好相處”等主題討論,進行自我教育,認識自己,悅納自己,欣賞自己的長處,改正不足,學習心平氣和地接納別人的意見,克制自負、自傲、自卑、自責等不良的'情緒和反應;設置學生自己負責的“圖書角”、“生物角”、“作業展”等,發揮和發展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創造性。

  4、加強小組活動,促進學生交往。

  加強小組活動,以小組活動來組織教學:預習、朗讀、研討、質疑、評價。還可以實行小組長“自主承擔、輪換負責”制,按學科或“職能”各設一名小組長,如數學組長、語文組長、預習組長、討論組長、朗讀組長、分析例題組長、實驗操作組長等等,并定期輪換,這樣每個學生都能表現自我,都能受到學習管理的訓練。

  5、創造成功的心理體驗。

  成功的體驗會給孩子自信。教師要珍惜和接納孩子的每一次努力、每一點成功,引導學生去領略無處不在的成功喜悅。如在大眾面前順利地作了三分鐘的發言,球賽結束前三秒鐘仍作了最好的發揮,考試因審慎而多得了幾分,等等。對于每一個學生,既要求他們有遠大的抱負和追求,又必須讓他們按自己的實際水平和能力,一步一個臺階地去接近。幫助學生設定一些通過努力有把握成功的短期目標,讓學生付出努力后能看到自己的成果。如過去對學生期望過高,就作適當調整。經過奮斗獲得勝利能幫助學生恢復自尊與自信,去爭取更大的勝利。

  6、開展心理輔導活動。

  心理輔導活動多種多樣。如:設立心理輔導站,由專職心理輔導員、班主任擔任輔導員,耐心聽取同學的內心傾訴,熱心幫助解答問題建立“咨詢信箱”,開通“熱線廣播”,讓同學把自己的心理問題寫出來投進信箱,心理輔導員以專門回信的方式和同學交流談心,解決他們的心理憂慮,開辟心理健康教育專欄、開設心理輔導課、舉辦心理講座,介紹有關的心理知識和解決生活中小矛盾;進行考前心理疏導,漫談如何公平競爭、如何正確認識自我價值、如何正確對待挫折、如何克服煩惱、控制憤怒、消除嫉妒,介紹交往的準則、人際溝通的方式和技巧,指導同學們以健康的心態去學習和生活,等等。

  中小學教育現狀調查報告 10

  教育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黨和政府對我國教十分重視,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大力扶持教育。我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是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我國總人口的80%。所以農村的發展對現代化的建設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農村的發展要取決于農村教育,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農村的教育決定著中國的未來。現在基礎教育工程已被列入國家重中之重;素質教育已經被推入教育改革前列。隨著近幾年的教育改革,農村的教育又是怎樣呢?看一下我的調查報告:

  我就是從農村出來的,看到現在的教育狀況,跟我那時候相比,確實發生了太大的變化,但是一些客觀問題仍然存在。現在來說農村中小學的整體面貌已發生了巨大變化。首先在校園建筑上,由原來的的土坯和磚混合的房子,改建為瓦房,寬敞明亮,為學生提供了更優良的學習環境;在教學硬件設施上,也有原來的長桌子板凳到現在的全新桌椅,一些文體器材,教學儀器也相應完善。但是現在的農村中小學教育仍存在許多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校規模小,硬件設施落后

  盡管目前中小學在校園建設和硬件設施配備上已有了很大改善,但與城市比差距仍然很大。由于農村教育經費有限,很多需求無法的到滿足。老師和同學們無法使用多媒體設備。

  二、師資力量不足,質量不高

  農村學校的老師大多是民辦的教師,他們的學歷通常也是初中到高中的水平,而且沒有經過正規的師范教育。由于沒有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在對現代的學生教育方面,由于能力有限而造成阻礙。所以就使少年兒童接受知識的領域變得越來越狹窄。

  三、素質教育難以進行

  農村教育,一直是應試教育,受大的環境制約和影響。通常老師都把學生考高分作為評判自己教學成果的評判標準。其他音樂美術等課程雖然開設,但學習效果難以保障,學生的身心難以得到全面的發展,知識面狹窄。在教育的過程中,老師忽視關注學生的心理素質和綜合能力的培養,造成學生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

  四、學生人數減少

  這幾年,農村學生流失嚴重,有的班級只有十來個學生,而且年齡偏小。這主要是農村人口的自然出生率下降;同時,每年有大量鄉村學齡兒童被父母帶進城里,還有一些農村家庭吧孩子送進了城鎮條件相對較好的學校,所以導致農村學校的在校生人數急劇減少。

  以上這些都是現在農村中小學教育中比較突出的問題。

  通過這次調查就以上四個問題進行分析,就此,我提出以下的解決建議:

  (一)保證教育經費,改善辦學條件

  每年國家在教育事業上的投入都相當可觀,但不難得知,這些資金中絕大多數被用在了城市重點學校的建設上,農村學校少之又少。所以為改變這種現象,各級教育部門應該成立專門機構,對資金的流向、用途進行專門監督管理,堅決杜絕發放過程中的克扣、偏流現象,確保經費合理分配。同時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并且政策盡可能向薄弱、偏遠的農村中小學地區傾斜。定額、定時、定量地通過銀行將鄉村教育的經費劃撥給鄉鎮學校,這樣可避免教育經費在多個中間環節的截留現象,又可保證鄉村教育經費的穩定性、均等性、可靠性。同時,購置必需的教育儀器設備和圖書資料,使村辦中小學辦學條件、管理水平、教育教學質量有明顯提高。只有這樣,農村的教育事業才會有資金的保障,才會慢慢發展起來!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老師應該盡力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在最少的考試訓練下發揮學生的最大潛力。學校要開展形式多樣的德育課程,恢復音體美課程,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不至于成為“書呆子”。讓學生的包袱減輕,老師的壓力減小,這樣才能更好的完成教與學的工作,為以后素質教育的實施鋪平道路。

  只有教師隊伍強大了,學校的教學水平才能提高,農村的教育狀況才能改善。上級教育部門應統籌下級教師分配情況,對需要老師的學校及時補充,而且要確保他們在學校任職的時限,不能中途轉校。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應注重教師培訓的經常性,創造條件和機會使農村中小學教師能夠參加繼續教育。通過學習和培訓,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上不斷有所完善,從而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另一方面,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技能和教育責任感,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不斷改進教學方法。

  (三)開展素質教育,全面發展學生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可以使學生認識到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系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并自發地抵觸以考試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方式。保證音樂美術體育等課程的課時,重視課外活動的開展,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同時,也要注重提高農村教育管理者的素質教育管理水平。打破學校之間的嚴格界限,實行跨校兼課,體、音、美教師到不同學校授課,讓校校有歌聲、校校有球聲、校校有繪畫。激勵優秀教師到薄弱學校任教。

  (四)解決生源問題

  對于學生流失輟學嚴重的問題,學校必須改善自身的教學環境和教育成果,以好的成績讓學生家長信服。同時學校加強宣傳力度,對自己進行全方面的宣傳,和其他學校對比,講清利弊,使那些盲目擇校的家長們有更清楚的認識。對家庭條件差的學生,校方應盡力呼吁社會力量去幫助他們,老師應經常到學生家中走訪,對留守兒童、隔代撫養所產生的問題應進行相應的心理輔導,打消學生家長因缺錢讓孩子輟學的念頭。只有學校提高自身的實力,才能保住生源,使農村中小學更加健康發展!

  本次調查的體會和感悟

  基礎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今天的學生到了將來就是建設現代化的中堅力量。抓好義務教育,尤其是農村義務教育刻不容緩!

  感謝學校給了我一個了解農村中小學教育狀況機會,感謝家鄉中小學校的配合,我對家鄉農村中小學教育狀況有了一個深層次的了解,農村教育狀況不容樂觀,必須抓緊解決資金問題和提高教師隊伍的水平,這樣,其他問題才會迎刃而解,農村教育才會走上素質教育之路。

  中小學教育現狀調查報告 11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競爭的加劇,社會發展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眾所周知,基礎教育是教育事業的奠基工程,也是人生的奠基階段。基礎教育要迎接時代的挑戰,為國家和社會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就必須實施素質教育。從基礎教育面臨的形勢來看,現在可以說是建國以來經濟發展最快、政治形勢最好的一個時期,應該看到我國的基礎教育所面臨的不僅僅是挑戰,更面臨著改革與發展的大好時機,一個有利于實施素質教育的大環境正在逐步形成,我們要抓住機遇,開拓進取,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當然,推進素質教育要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區應該采取不同的措施。那么,忻州市近年來實施素質教育的情況如何?本文將在調查的基礎上,分析其現狀及原因,并對素質教育的實施提出自己的建議。

  一、素質教育的內涵

  素質教育的概念,在我國產生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1985年《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指出:“教育體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國民素質,多出人才,出好人才。”這可能是提出素質教育概念的來源。然而,“素質教育”一詞正式提出最早則是見諸于《上海教育(中學版)》1988年第11期刊載的言實《素質教育是初中教育的新目標》一文。此文是針對上海改變初中薄弱學校,全面提高初中畢業生素質而寫的一篇論述。從此,“素質教育”一詞頻繁使用。然而,時至今日,有關素質教育的界定,可謂眾說紛紜。其中最具權威、運用最多的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的表述,即“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筆者將從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比較中,來界定素質教育的內涵。

  素質教育的第一要義是面向全體學生。實施素質教育首先要有普及意識,淡化選拔意識。而“應試教育”面向的是升學有望的少數學生,是“英才教育”。

  素質教育的第二要義,就是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而“應試教育”往往著眼于學生智育方面的發展,卻削弱了德育、體育、美育等方面的發展,是一種不完全的畸形教育。素質教育的第三要義,是讓學生主動發展。只有讓學生主動發展,人才規格才會有多樣性,才能符合經濟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的多層次需求。而“應試教育”則是學生機械被動地學習,死摳書本,脫離實際的教育。

  素質教育的第四要義,是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生活、學會健體、學會創造和學會審美的開放教育。而“應試教育”是把學生選拔出來送入高一級學校作為學校教育的唯一目標,把課堂和書本作為教學的唯一途徑。

  通過以上的比較,我們對素質教育下一個簡單的定義:素質教育是讓每個受教育者都能積極主動地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使他們不僅學會求知,更重要的是學會做人,學會生活的開放式教育。

  二、忻州市小學素質教育的現狀

  素質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在我國已推行二十多年,其觀念已被人們普遍接受。但是近年來不少地方的現實情況與素質教育背道而馳,有人形象地說是轟轟烈烈講“素質”,扎扎實實干“應試”,應試教育愈演愈烈,學生負擔有增無減。應試教育在家長和學生思想當中還有很大的影響。比如:學校不抓應試了,不重視成績了,不再排名次了,一些家長和學生反而感到沒底了,沒有動力了。他們認為面對激烈的升學競爭和就業競爭,只有讓孩子們上了重點小學、重點初中、重點高中、重點大學,才能有好的工作,好的未來。總之,素質教育推行這些年來,“兩張皮”的特點越來越顯著。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忻州市小學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也進行著艱難的探索。素質教育理念在該地已被社會各界所接受,在實施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但由于受到社會、歷史、經濟、地域等因素的影響,素質教育的實施還存在許多突出的問題和困難。筆者以忻府區實施素質教育的具體狀況來窺視忻州市近年來落實素質教育的情況。忻府區隸屬忻州市,是忻州市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轄3個街道、6個鎮、11個鄉,總面積1954平方千米,總人口52萬人(2004年),其中城區人口萬左右。該區現有小學335所,1464個班,其中城區公立小學19所,民辦小學6所。以2006年為例,城區小學生入學人數32103人。可見,該地絕大多數小學在鄉村,同時城區小學入學人數和學校數量極不相稱。為了了解該地近年來素質教育的實施情況,和進一步完善素質教育,筆者采用問卷和訪談相結合的方式調查了忻府區辦學條件較好和師資力量較為雄厚的三所小學,即七一路小學、長征路小學和實驗小學。本次調查發放問卷140份,其中學生問卷100份,教師和家長問卷各20份;收回有效問卷,學生問卷89份,家長問卷17份,教師問卷19份,有效回收率為學生89%,家長85%,教師95%。

  (一)目前取得的初步成績

  1、學校師資力量較為雄厚。坐落在忻州市七一路氣象巷的七一路小學,在校教職工120人,專任教師109人,其中小學高級教師49人。教師學歷大專以上占88%。擁有國家級模范教師1人,山西省特級教師1人,省級模范教師3人,省級教學能手5人,省學科帶頭人2人,省級骨干教師5人,省級優秀班主任11人,市級教學能手12人。實驗小學在校教職工190多人,其中大專以上占77%(本科學歷占27%,大專學歷占50%,)。長征路小學在校教職工180多人,其中大專以上占55%。雖然學歷不等于能力,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些情況。從調查數字可以看出,該地小學教師學歷較高,學校師資力量雄厚。

  2、多數教師具有終身學習的理念。信息化時代,教師不再是知識的絕對擁有者,希望依賴已有的知識來應付學生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了。本次調查顯示,87%的教師都具有終身學習的理念,他們通過自考、函授、電大等形式付諸實踐。此外,學校領導也十分重視教師的繼續教育。在調查中,實驗小學的教導主任詳細說明了他們學校的教師學習情況。每學期都要舉行青年教師講課比賽,教師教學經驗交流會、出差培訓、定期在職培訓等。可見,終身學習理念受到教師和學校領導的普遍重視。

  3、學生學習動機廣泛,學習興趣濃厚。應試教育以學生的考試升學為要義,從而在課程設計、教學計劃的實施等方面不顧學生的學習興趣,壓抑學生的個性發展。而素質教育則重視教育的人本性,提倡尊重學生的學習興趣。調查顯示,學習動機是為“社會作貢獻”的小學生占75.9%,“報答父母”的.占41.4%,“考大學”的僅占6.9%。可見,該地小學生有著廣泛的學習動機,而且多數人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考大學不再是他們學習的唯一目標。

  (二)存在的突出問題

  1、學生學習負擔太重。推行素質教育后,學生的學習負擔如何呢?是減輕了還是加重了?這是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對于家庭作業的負擔問題,從對小學生周末進行活動的調查中發現。周末小學生將大部分時間主要用于做作業的為100%,其中周末進行補課(包括學校補、家里補、校外補)的為 48%。對學生每天看幾個小時電視的調查結果表明,小學生看電視平均每天在1小時以下(包含沒有看電視的學生)占問卷的比例為53%,其中完全沒有看電視的占28%。25%的小學生沒有看電視是因為作業太多,38%是因為父母不允許。由此可見,該地小學生的生活每天基本上是圍繞學習展開,課外活動的機會很少。

  2、班容量過大,因材施教難以實施。調查顯示:七一路小學是市教育局直屬六年制六軌小學。學校現有2654名在籍學生(一年級440人,二年級431人,三年級479人,四年級(五制)413人,四年級(六制)373人,五年級518人),設30個教學班,平均班容量為89人,最大班容量為106人。實驗小學在校人數3038,現有班級30個,平均班容量為100人。長征路小學在校人數3000人,現有36個班,平均班容量為83人。在調查中還發現,畢業班(五、六年級)班容量普遍超過100人。這樣不僅加重了教師的工作量,而且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不利于因材施教。

  3、評價機制不完善。“評價是指人們對某一事物做出的價值判斷。教育是人類的一種有目的的社會實踐活動,自然離不開評價。”長期以來,由于“應試教育”思想在人們頭腦中根深蒂固,升學率和高分數成為衡量學校、教師、學生優劣和好壞的唯一標準。長期形成的一整套“應試教育”運行機制,嚴重阻礙了素質教育的順利推行。在調查中發現:考試分數和升學率,雖然不是評價學生、評價教師、評價學校的唯一標準,但卻深受人們重視。該地在小學生學業成績評定中采用百分制,這無疑是加重學生心理負擔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百分制劃分太細,可比性太強,一分之差可見高低,增加了小學生的心理壓力。在調查過程中,有一名四年級的學生,平均98分,竟排在20多名的位置,給孩子自尊心造成很大挫傷,家長也為之不安。其實,小學階段,學生年齡還小,所學知識也較淺,身心正在不斷發展,是需要全面打基礎的時期。所以,對小學生來說,百分制貌似準確,其實并不科學。由于考試分數作怪,小學生心理緊張,時常處于焦慮、壓抑的狀態,孩子純真的心理、活潑的天性受到影響。其次是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由于以考試和分數為杠桿,學校教育強化了智育,輕視了德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以四年級的課程安排為例來說,一周上35節課,文化課21節,占60%;德育課1節,占2.9%;體育課2節,占5.8%;美術課2節,占5.8%;勞動課缺乏。而許多情況下德育、美術等課被看成是副課,常常被領導甚至教師忽視,要么教師不上,要么被主課語數所擠占,這偏離了教育方針,違背了教育規律,造成學生綜合素質下降。

  4、師生關系不和諧。在教育活動中,教育質量的好壞,關鍵在于教師。教師素質表現在教育活動的方方面面,如教學水平、師生關系、管理班級的藝術等。而學生對老師的態度則很大程度地影響著教師的教育效果。該地教師從整體上說,素質是比較高的,也比較熱愛教育事業,但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在本次調查中,學生大多數的意見集中在對老師的看法方面,集中在處理與學生的關系上。認為教師不應該偏心,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教師不應該太嚴厲,要對學生友善;要經常和學生交流、溝通;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等。這說明和諧的師生關系是該地教學過程中所缺乏的。

  5、家庭教育中存在許多突出問題。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環境。家庭教育是在父母和子女共同生活中,通過雙方的語言交流和情感交流進行的,孩子對父母有特殊的信賴。家庭教育作為起始教育,對每個人的成長都有著重要的影響。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該地家庭教育雖然出現了可喜的變化,但仍然存在著不少與素質教育不相適應的問題。在調查中發現,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過分溺愛。愛自己的子女是父母的天性,但愛的過分了,就會適得其反,達不到愛子的目的,而是害子。今天,我國新生一代,大多是獨生子女,被父母溺愛的比比皆是。在家長調查問卷中,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平時你會讓孩子做家務嗎?”結果87%的家長持否定態度。理由是孩子作業太多,沒有時間或是沒有什么家務可以讓孩子做,認為他們的重要任務是學習。可見,父母對孩子傾注過分的愛,包辦代替,而不注重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導致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差,社會適應能力弱。

  (2)缺乏有效溝通。由于意識到早期教育的重要,家長們不惜花費大量的財力、物力來滿足孩子們的多方面要求,有的甚至節衣縮食也在所不惜。但同時由于家長們忙于工作或個人娛樂而無暇照顧孩子,使孩子們長時間缺乏親子接觸和父母的關懷。調查中發現,目前,忻州市的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大致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A、溝通人數少。調查結果顯示,對于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煩惱等問題,85.7%的孩子不會與父母交流,理由大多是父母會曲解他們的意思。

  B、溝通時間短。父母忙于工作,很少抽時間與孩子溝通。

  C、溝通效果差。在訪談中了解到一些家長的無奈,他們很想與孩子溝通,可由于自身素質不高,有時會感到力不從心。

  (3)家庭教育的方法簡單、陳舊,與素質教育的要求不相適應。調查中發現:有的家長實行棍棒教育;

  有的家長實行金錢教育;有的家長搞專制教育;有的家長整天喝酒、打牌、搓麻將,使孩子缺乏安靜的學習環境等。可見,家庭教育存在的一些問題和誤區,嚴重影響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影響兒童的身心發展和健康成長。

  三、忻州市小學素質教育存在問題的原因

  影響該地素質教育實施的因素很多,筆者試圖從歷史、現實兩大方面來探討和分析。

  (一)從歷史因素分析

  1、重人文、輕自然。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文明古國。在我國的傳統文化模式中,“主要是人文的東西,而缺乏自然的東西。

  人們以模仿過去或他人的經驗來生存。”這種傳統文化直接影響著我國的教育發展。忻州市小學作為我國教育系統的一部分,毋庸置疑也受這種傳統文化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1)重視德育和智育,輕視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形成以德育為中心的一種不完全教育。

  (2)重視間接經驗的學習,輕視學生直接經驗的獲得,從而導致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不強。

  2、重考試、輕素質。在傳統教育中,我們不難發現,無論是古代的科舉制度,還是近現代的教育制度,基本上都是應試教育的模式。比如科舉制度最重要的歷史價值在于區分優劣、劃分等級、評價好壞,為封建社會選拔合格人才。科舉制度沿襲了數千年,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許多問題也因此沉積下來。新中國成立后,大學、中小學教育迅速發展,考試成為教育發展狀況的重要評價體系。在這種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下,忻州市學校教育也是圍繞考試而展開,缺少甚至忽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素質的提高。當地人們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十分重視考試,強調分數,把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考試成績好,似乎就意味著一切都好。事實上,考試成績好,并不意味著素質就高。

  毋庸置疑,該地的教育至今仍然延續著這種傳統方式,幾乎每個孩子都得考試;幾乎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在為升學考試做著緊張的努力;幾乎所有的教育都成了學生參加考試的工具,考試成了學生學習的唯一目標。于是學校考什么教師就教什么,學生也就機械地接受什么。在許多學校,課程表上雖然有體育、音樂、美術等課程,但那都是應付上級檢查,或即使真正上了,也缺乏專業的老師;教師成了教學機器,課堂上滿堂灌,對“主課”的知識點講了又講,生怕有半點疏忽;學生成了學習機器,教師教什么就學什么,沒有一點學習的自主性。總之,我國的傳統教育和傳統文化長期以來對現代教育還有著深刻的影響。

  (二)從現實因素分析

  1、經濟落后,教育投資少。不可否認,建國以來,尤其是近十幾年來,隨著國家和各級政府對教育的高度重視,忻州市的教育事業無論是規模還是質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由于該市經濟發展較為緩慢,發展水平較低,導致其教育投資一直嚴重不足。而素質教育的實施,必須有一定的物質條件作保證。如教師的培訓,校本課程的建設,教學設備的購置,校園環境的建設等,都離不開資金的投入。可見,經濟落后,教育投資不足直接影響素質教育的實施效果。

  在調查中發現,由于該市經濟落后,優質教學資源有限,政府只能把有限的財力集中投入到幾所學校,從而導致學校之間發展不平衡,結果導致非重點學校資金投入不足,難以發展,而重點學校投入相對較多,生源廣,甚至人滿為患。如調查中的三所小學(實驗、七一路、長征路小學),班容量普遍較大,這樣很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教育的均衡發展。

  2、考試制度和課程體制不合理。

  (1)考試內容和考試形式單一。調查發現:該地學校主要采用筆試的形式來考查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顯然,這種做法不利于學生動手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等的培養,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

  (2)課時分配不合理。調查發現,在課程安排上, 文化課占總課時的60%,而在國外卻只占到38%。在國外雖然也有考試課和非考試課之分,但沒有主課與副課之說,在課時安排上更沒有區別對待。目前我國有些地方已經開始向國外學習、開始逐步反思這個問題,甚至有的地方開始在實踐中嘗試,積累了不少經驗。但忻州市教育界乃至整個社會仍然沒有認識到這種變革的必要性,課時安排仍然停留在過去傳統的做法上,只是側重于學生智育的培養,把德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則擺在相對薄弱的地位,造成學生實踐能力和心理素質相對較差的結果。此外,該地目前一節課均為45分鐘。而國外如英國的課時分配卻沒有統一的規定,它是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科的特點來靈活分配課時的。目前,我國一些經濟發達的地區也開始嘗試這種改革,即靈活設置課時,而忻州市在這方面卻尚未覺醒。

  3、思想觀念落后。改革開放以來,該市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從總體上看,還是沒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人才觀。在調查中發現,現在人們主要還是依據“升學率”和“分數”來評價學校和學生。這是素質教育難以推行的思想障礙。

  四、推動忻州市小學素質教育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筆者結合實際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能為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提供參考,為進一步推進和完善小學素質教育做一點貢獻。我認為要確實推動素質教育需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切實減輕小學生課業負擔

  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是長期以來困擾我國基礎教育的頑癥,是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十分關注的問題。近年來,全社會做出了很大努力,在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為使本地區減負工作達到預期的理想目標,筆者建議:

  1、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部分作業能在課堂上及時完成。

  2、布置家庭作業可以因人而異。

  3、家庭作業盡量要少而精。

  4、家長可以適當取舍家庭作業,同時要及時與老師溝通。

  5、改變傳統的家庭作業的內容,布置貼近生活的家庭作業。使孩子們懂得學以致用,增強做作業的興趣。

  6、改革傳統的課時分配模式。要根據孩子的注意力和學科特征分配學時,可以嘗試設置“長短課”或增加實踐課程。

  7、做好家長的工作,使他們不要給孩子隨意布置額外的作業。總之,只要學生課業負擔減輕了,他們才能有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時間。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多次論述過這個問題,他指出“自由支配時間對于全面發展和形成他們的智力、審美的興趣和需要是必不可少的”

  (二)順利推進小班化

  小班化教學已成為世界教育的一個發展趨勢。“所謂‘小班化’教學是指班級規模較小,人數在15——30人之間。究其‘實質’,則是以‘個性化教育’為特點的現代教育理念。”從各國小班化教學實踐及我國部分省市的實際情況來看,小班化教學有利于學生個性的培養,有利于素質教育的實施。但在調查中發現,該地小學班容量普遍較大,這不僅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而且也嚴重影響了因材施教。當地許多家長、教師和有關領導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但如何有效控制班容量來實施小班化教學卻一直困擾著人們。針對這種情況,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大力發展經濟,加大教育投入,尤其是對師資力量薄弱學校的投入。在調查中了解到,有的學校門庭若市,有的則門可羅雀。究其原因主要是學校之間發展不平衡和優質教育資源有限。因此,當地政府應下大力氣縮小好學校與薄弱學校之間的差距,從投入、師資、領導干部力量配備等方面向薄弱學校傾斜,尤其是要通過建立校際之間的校長和教師的交流或輪換制度,以迅速提高薄弱學校的教學質量。

  2、鼓勵和支持多元化辦學。調查發現,該地小學以政府辦學為主體,這不僅加重了政府的辦學負擔,同時也造成有的學校辦學經費不足,不能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對教育多樣化需求。所以,該地政府應該積極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辦學,使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共同發展。

  3、改變人們的擇校觀念。當今家庭大多是獨生子女,家長都很重視子女的教育,所以都想讓其讀重點學校,結果導致重點學校人滿為患。為此筆者建議,家長在為孩子擇校時,不要人云亦云,而要根據孩子的綜合情況來選擇適合他們的學校。

  (三)建立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科學的評價機制

  長期以來,社會評價學生就是看分數,差一分就會給學生造成很大的壓力,這很不科學。評價學生應按照全面發展的要求,看學生是否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得到了發展,看學生是否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了生動活潑的發展。現在全國許多地方的小學,如上海、北京、煙臺、汨羅等地,進行了評價改革實驗,取消百分制,實行等級加評語,淡化分數;還有的探索“素質學分制”,用正面、積極和充滿情感的語言給學生寫評語,激勵學生努力向上。這些舉措在當地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成效顯著。這些措施無疑值得借鑒。此外,筆者還建議:忻州市學校應實行考試制度改革。以“知識+能力”為內容,采取“口試+筆試”的形式來全面考查學生,同時對平時表現好的學生可以試用免試制度,改變過去那種單一的考試制度,只有這樣的評價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四)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是一種特殊的社會關系。師生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教育工作的效果,甚至成為教育成敗的關鍵。“現代教育思想告訴我們:師生關系健康、和諧,學生才會接受教育,才有可能培養成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在調查中發現,該地的師生關系仍然停留在師道尊嚴的舊模式中,教師和學生之間沒有人格、心理上的真正平等,所以教師應該擺脫師道尊嚴和教師角色的影響,把學生看作有獨立思想的個體,以心理學為基礎,以人文精神為核心,尊重學生個體,在人格完全平等的層面上來與學生交流和溝通。

  (五)改善家庭教育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求進一步改善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首先,家長要轉變觀念,破除長期應試教育形成的舊觀念,樹立素質教育的新觀念。其次,家長要善于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增強家庭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潛移默化中對孩子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家長要樹立終身教育、繼續教育的理念。再次,家長應增強自身的責任感,切實承擔起教育子女的職責。最后,家長要學習、采用適應素質教育的新方法,建立良好的育人環境,父母要把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人格來看待,培養孩子的多種興趣。“優秀學生的家長很重視孩子好奇心,鼓勵和支持孩子做感興趣的事情,并且讓孩子多見世面”。家長要在與孩子平等相處和相互理解中給孩子上好素質教育第一課。為此,該地政府可以組織教育專題講座、開辦各種輔導班等。比如,可以利用忻州師院實力雄厚的師資來開辦家長學校等。

  總之,該市素質教育已經被社會各界所接受,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理性選擇,但在實踐中還存在許多的問題和困難,仍然需要繼續努力。當然素質教育的實施,決不是單純教育系統本身的事,也不可能由教育系統本身單獨完成,而是涉及全社會的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學校、家庭共同支持;素質教育的實施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長期不懈地努力。我相信:只有全社會長期不懈地努力,才會讓小學生們有時間到書本和課堂以外的世界去觀察、去實踐、去體驗,還他們以色彩、歡樂、聰慧和靈氣,讓他們真正享受到教育所帶來的成長的樂趣,在充滿陽光的環境里健康地成長!

  中小學教育現狀調查報告 12

  一、調查概況

  我于20xx年5月3日對我的家鄉河北省灤縣一所重點初中“灤縣第五中學”學生的素質教育現狀問題做了一次調查報告,通過為期兩天的調查,我對我家鄉中學生素質問題有了一次深入的了解,并且準確掌握了學生的心理動態,對學校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提供了客觀依據,對加強教育體制,增強學生的素質有借鑒意義。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當前中學生的學習態度及方法

  2、當前中學生的言談舉止

  3、當前中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4、當前中學生的心理狀況

  (二)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以一個班為單位,內容涵蓋學習方法、理想、學習的自主性、創新性等一系列素質教育問題。問卷調查在灤縣第五中學進行,共分發問卷200份,收到有效問卷199份,可以作為參考依據。

  三、調查結果

  通過對灤縣第五中學二百名學生的調查分析及與老師的交流與討論,對現代城鎮中學的學生素質問題有了一次深入的了解,并且也從中發現了一些弊端,有助于學校及老師尋找糾偏措施,更好的完善教育體制。

  (一)中學生的學習態度

  通過調查發現,此中學學生有極大一部分屬于好學愛學的,比例接近百分之七十五,他們認為良好的教育有助于他們將來的發展,并且自己能夠克服一些外在壓力,投入學習;有百分之十五的學生認為學習對他們來說無所謂,接受教育與否對他們影響不大(此類學生大多是有錢有勢人家的孩子);還有接近百分之十的學生認為學習是一件既枯燥又乏味的事,他們基本上不會把精力放在學習上并且有厭學棄學的傾向。值得一提的是,一般學生厭學是因為老師的授課方法不適應或者因為對某一科不感興趣造成的。

  (二)中學生的學習方法

  通過調查分析,發現現代中學生對學習方法的重視率不高,大約百分之六十的學生認為自己沒有學習方法,只是想起什么就是什么,不會刻意地追求學習方法的問題,也不曾重視過,當然對于老師提供的學習方法也不屑一顧;有百分之二十的同學認為自己有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是通過長時間的訓練堅持下來的;百分之五的學生是采取老師提供的學習方法,自己沒有創新;更有百分之十五的學生對學習方法沒有概念。調查表明,教師講課枯燥是造成學生聽講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因素,占整體的35%。由于教師講課的水平普遍不高,不能引起學生足夠的興趣,所以調動不了學習的積極性。

  (三)中學生的言談舉止

  學生在什么時候做什么事,什么年齡穿什么衣服并且有什么樣的打份,人不可脫離了年齡階段,也不可脫離了環境隨便地去做自己認可的事。中學生應該做的就要做好,不應該做的事一定不要做。如中學生在學校中讀書,就要把書讀好,聽老師的`教導,參加學校和班級組織的活動。不能做的事一定不要做,做了會受到傷害,有時青少年時做的事受到傷害是一輩子會受到影響的。如不能吸煙、不能喝酒、不能上網吧上吧等,還有一些如中學生談戀愛、帶管制刀具到學校、參加不法分子的非法活動等。通過調查發現,本學校學生學生有百分之八十的學生會意識到自己的言談舉止代表學校及個人的形象,會在某些方面加以克制自己的不良行為舉止,而恰恰相反,大約百分之二十的學生不會在衣著打扮,與老師見面問好等一系列小事上下功夫,他們認為那是不酷不帥的具體表現,這種差異讓我們反思,盲目的追求酷又是一種社會現狀。一個人的言談舉止就像一張明信片,自己的名字緊緊簽在上面,這也是一種素質問題。

  (四)中學生的人生觀

  問卷反饋的情況說明,高中學生對自己的家庭關系非常關注,大多數高中學生對于家庭氣氛和父母關系還是比較滿意的,與父母的交流也是有效的,在回答“你的家庭和睦程度”這一問題時,分別有36%的學生和39%的學生回答“非常和睦”和“和睦”,兩者比例占到總調查人數的75%左右,并且男生和女生回答家庭和睦的都占到了73%以上,回答“不和睦”和“很不和睦”的只占3%和1%,其中女生認為不和睦的比例高于男生。這說明,高中學生無論男女對家庭的和睦程度都是重視的。在與同學的關系反饋卷上,調查表明,在與人交往合作方面,有62.1%的學生愿意“積極參與”;但也有30.7%的學生持“無所謂”的態度。面對需要幫助的陌生人,69.8%的學生態度謹慎,需要“看情況再說”;3%的學生認為“與己無關”;4.1%的學生“怕惹麻煩”;只有21.1%的學生愿意提供熱情幫助。這表明高中學生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識,但對于陌生人,還缺乏扶危濟困的美德。在與老師的交往過程中,能夠把自己心里話說給老師的學生僅占25%,而72.2%的學生沒有說心里話的老師。這說明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政治、文化等社會環境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這使得現在中學生的獨立意識明顯增強,學生觀發生了明顯改變。

  (五)中學生的價值觀

  中學生希望自己有一個什么樣的人生,這關系到他們學習的方向。這次調查中發現,現代中學生的人生目標還是快樂積極的。“身體健康”被排在第一位,“事業有成”位居第二、“真誠友誼”、“婚姻美滿”等詞語的排位也比較靠前,這說明中學生希望自己未來生活美好。同時“世界和平”、“社會穩定”等詞語也被大多數學生選擇到了,說明現代中學生有很強的政治意識,同時希望自己有一個寬松的生存環境。在調查中,“奉獻社會”、“服務他人”等詞語的排位比較靠后。這也說明現在的中學生在“眾星捧月”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產生了比較多的個人主義思想。要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就要付出努力,那么當代的中學生如何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呢?這次調查發現“拼搏進取”、“百折不撓”、“勇于競爭”、“敢冒風險”等詞語排在前幾名,說明中學生已經認識到當今社會競爭的大環境,有信心參與這種競爭,表現是積極的,但是,在中學生的選擇中,“投機取巧”、“不擇手段”等詞語竟然被排在中間位置,同學們對這種行為并不反感。這也說明一部分中學生的人生手段出現了偏差,是非常值得警惕的跡象,是社會上一些不良的現象影響到了同學們的思想。

  (六)中學生的心理狀況

  調查顯示,當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農村的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于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初中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初中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系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四、調查體會

  通過對灤縣第五中學學生的調查分析及相關研究,我總結了幾點觀于加強中學生素質教育問題的方法策略,對于學生自己:

  1、培養學生了解自我,悅納自我的能力;

  2、培養良好的學習適應能力;

  3、養成理想的人際交往習慣;

  4、促進人格的健全發展。

  對于老師等一些指引者:

  1、心育工作應面向全體學生;

  2、工作應尊重人的尊嚴和價值;

  3、要注重并多加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

  中小學教育現狀調查報告 13

  調查時間:

  20xx.7.25

  調查地點:

  淮北市杜集區朔里鎮小學

  本次調查以小學的農村教師、學生、家長為主要對象,調查的四個部分分別是:教學問題、教師問題、學生問題、家長問題。其中以教師問題和學生問題為重點。基本環節如下:

  一、調查的目的、意義以及調查方法

  全面推行新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于是出現了很多問題。老師不愿意改變他們已有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本次調查采用采訪法。通過采訪,了解了農村教師、學生和家長對教育的看法及其總體教育狀況。

  1.教學問題

  在我們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已無法滿足絕大多數家長和學生對教育的要求,他們要求上高中、上大學。有62.5%的家長希望孩子拿到大學以上學歷。在回答升高中的原因時,64.18%的學生選擇是他們自己喜歡讀書,而選擇是家長要求的僅為3.49%。由此看來,教育已經受到了家長和學生的普遍重視。孩子們是渴望擁有知識的,知識可以讓他們開拓視野,知識可以讓他們進一步的高升,知識可以讓他們增長見識。當然,農村也是需要人才和技術的。沒有技術,人才也是普通大眾中的一員;沒有人才,技術只能等待有人來駕駑。從調查情況來看,農村小學教育存在著很多問題:教育經費短缺,以至于辦學條件和辦學效益差,教學設施簡陋,教師隊伍教法相對陳舊,嚴重影響著素質教育的實施;思想觀念落后,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調查發現沒有一個孩子表示將來會回到自己的家鄉廟臺來;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脫離農村實際,人才培養與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不相適應。

  2.教師問題

  在農村,教師的工作量很大,一些老師很不滿;盡管近些年來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積極推進實施著新課程改革,但是,當地老百姓認可的還是能真正改變孩子命運的考試分數,升學率也就關乎學校的生存問題,最近幾年教育部門出于維護學生權益考慮,對老師限制很多,比如不準打罵學生,不準變相體罰學生,不準開除學生等。然而受社會這個大環境的影響,學生個性越來越強,但是紀律越來越差,暴力傾向突出,打架斗毆時有發生,教師對學生的組織與管理難度也越來越大。于是,老師感到有很大的壓力。同時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學校和社會越來越關注學生在諸如被敲詐、勒索、恐嚇等人身、精神方面被傷害的問題,這使得老師們經常提心吊膽。農村現有教師隊伍中存在許多無心從教的`現象,其表現形式主要有:

  (1)跳槽:包括徹底調離教育系統或由村級學校向區、鎮級學校轉移。跳槽教師多為農村中的佼佼者,這部分人員的離去無疑會降低師資隊伍的總體水平。

  (2)厭教:部分學校常規工作管理落實不利,教師敬業精神缺乏、工作倦怠、責任心淡化,不愿鉆研教材,對任何形式的教研活動絲毫不感興趣。近年來各級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為了引進和穩定人才普遍重視了提高教師待遇,卻往往放松了對教師的思想教育工作,對于不良傾向不大膽批評,造成教師為人師表意識淡薄、見異思遷。

  另外,農村教師水平遠遠低于城區教師水平。雖說教師整體學歷在提高,但大部分的學歷是通過函授和自考取得的,正規的全日制本科大學生回來的還是比較少,反而外調城鎮的幾乎全是骨干教師,他們不愿意呆在農村,是農村的教學條件比較差;隨著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不斷深入,農村教師隊伍的結構已由原來的公辦、民辦、代課教師變成了全部是公辦教師,但是音樂、美術,微機等教師嚴重不足。就我們學校來說吧,幾乎沒有一個老師懂音樂,叫他們如何給學生傳授這方面的知識呢?懂計算機的人更是沒有;老師的年齡老齡化,學校中差不多都是臨近退休的老師。

  3.學生問題

  通過和學生們的接觸,結合自己的經歷,我覺得制約農村小學生學習進步的主要因素是農村小學生學習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需要不斷督促才能認真學習。這方面的原因不能排除心理發展的因素,小學生的學習是無意識的,缺乏主動性,需要家長及其老師的監督指導才行。學生們將學習效果不理想主要歸因于學習方法有待改進,老師教的不好,歸于外界,沒有考慮自身的因素。60%的農村學生一般都要承擔部分家務勞動,這就難以保證他們擁有充足的學習時間。此外,農村基礎教育條件較差、學習資源匱乏、教師的教育思想觀念落后等問題也嚴重制約著農村學生的學習。

  4.家長問題

  在農村,家長一般考慮的是學生的學習成績,能不能考上大學?對學生課外知識的了解極大的限制,大多數家長認為課外讀物是閑書,廢書,看那些書只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對學生的考試沒有好處。還有大多數家長沒有家教意識,他們認為教育就是在學校讀書,學生有問題就是學校教育的問題,把自身置之于外;家長沒有教育能力,絕大部分家長最多只是初中水平,而且又不是從事教育職業,就是他們重視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當有限的;家庭影響大于學校,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出去,不要像他們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一人三曲的在地里刨食吃。但這些也許是條件、思想上的多種因素的影響吧。

  二、解決農村小學教育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結合調查情況以及自己的想法,我認為,要解決農村教育問題,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改善教師待遇,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營造一個合理的、高效的競爭環境,解決“教師行為滯后”問題。解決“教師行為滯后”問題的有效辦法:提高教師的工資,為他們提供接受繼續教育和進行終身學習的經濟保障;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保證教師考核的公開性、公正性、科學性,營造一個合理的、高效的競爭環境;提高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的質量,改變當前繼續教育中的形式主義和低效局面。

  第二、解除封閉傳統體制,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改革學校管理機制和教育教學方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第三、加強教育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不斷充實教師隊伍數量。吸引更多的具有專業知識的高學歷高素質的教師,比如現在正在進行的特設崗位的教師到偏遠地區支教。

  目前,農村希望小學普遍存在經費不足問題,國家撥款只能滿足維修校舍和購買必需的辦公用品的基本需求,許多村不僅沒錢添置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就連維持正常教學運轉所需資金都缺乏。資金不足導致了硬件設備的匱乏,大部分村級小學存在用地狹窄,教室破舊,沒有體育、音樂、美術教學設施,教師宿舍緊缺,廁所條件簡陋等問題。大部分學校仍然是黃泥地,下雨后到處都是泥漿,學生活動和上廁所都很不安全。

  農村小學師資匱乏的問題也相當嚴重,特別是30—50歲的中年骨干教師和音樂、體育、美術、英語學科專業教師極度緊缺。目前大多數鄉村小學以20—30歲的年輕老師和50歲以上的老教師為教學主力軍,但年輕教師經驗不足,老教師知識結構老化與現代教學理念脫節,兩者難以適應現代化的教學要求。

  此外,缺少專業的音體美教師,大部分學校采取“復合型”的教學,即由一位教師同時擔任幾門課程教學,但一名教師將5門以上的課程全部以高質量教授是基本不可能的,且大部分老師只擅長語文或數學教學,學校的音體美課程形同虛設,教學質量大打折扣。既便如此,鄉村小學還要面對優質師資的流失問題。目前農村學校的條件和待遇都無法留住優秀的教師,好老師都會爭取調到縣級以上的學校任教,越優秀的教師從村校流失的可能性越大。

  學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問題也不容忽視。調查發現,大部分學校沒有條件開設學前班,因而使得該校學生的學前教育處于真空狀態,為以后的教學造成了很大困難,最終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素質的提高。而且當前農村外出務工人員達到80—90%,“留守兒童”多由爺爺奶奶照顧,他們都沒有能力給予孩子學習上的輔導,對孩子也比較溺愛,無法與學校教育相互協調,為兒童營造一個良好的受教育環境,這給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

  朔里農村小學教育的發展前景:充實義務教育。鞏固“兩基”成果,提高質量,在保持兩基現有成果的基礎上,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全面提高辦學水平,形成完善的義務教育體系和制度,普及義務教育的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達到9年;發展學前教育。重視兒童早期教育,重點發展學前教育,使絕大部分鄉村兒童都能接受多種形式的學前教育,為小學階段的學習做好準備。

  中小學教育現狀調查報告 14

  教育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有著不可動搖的重要地位,黨的“十七大”報告也提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重點提高農村教師素質。”而小學階段是培養良好的習慣和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黃金時期,因此打好小學教育的基礎,對今后中學、大學的學習將起到極大的作用。那么農村小學的教育現狀又是如何呢,今年10月份我對黃嶠鄉幾所小學進行了調查,了解目前農村小學教育教學的現狀。

  黃嶠鄉各小學的整體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首先是在校舍上,由原來簡陋的土坯房子改建為磚瓦房,有的甚至建起了樓房,寬敞明亮,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優良的學習環境。其次是教學的硬件設施上,一改過去破舊的拼湊起來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圖書、文體器材、各種教學儀器也有相應的配備。第三是在學校的師資隊伍有所壯大。但是,我認為目前黃嶠鄉的小學教育仍存在許多弊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硬件設施落后

  盡管目前在校舍及硬件設施配備上雖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與城市小學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相比一些沿海地區,我們的差距就更大了。尤其是在體、音、美和計算機教育設施上,教育設施不完備,甚至根本沒有。

  調查結果:

  對學校的基礎設施滿意嗎?

  滿意40.5% 較滿意45.5% 不滿意14%

  學校的基礎設施是否夠用?

  夠用48% 基本夠用50% 不夠用2%

  學校是否有多媒體教學設施?

  有30% 沒有70%

  體音美教學設備是否夠用?

  充足22.5% 不充足70.5% 無7%

  二.師資力量薄弱

  在調查中發現黃嶠鄉各小學的師資力量薄弱,有的教師甚至一人帶幾門課,教師積極性不高,責任心不強。調查情況如下: 你的認課教師是否大學畢業?

  是36% 不是30.5% 不清楚28.5%

  你喜歡老師的課嗎?

  很喜歡49.5% 一般48.5% 不喜歡1%

  你的老師負責任嗎?

  負責任45.5% 一般38% 不負責任16.5%

  你們老師是一個人帶多門課嗎?

  基本上是15% 個別70% 一人一門課25%

  三、素質教育實施過程中的制約因素:

  素質教育既是一個理論問題,又是一個實踐問題,但歸根到底是一個實踐問題。所以黃嶠鄉幾所小學的素質教育的實施是受許多因素制約的,綜合起來,主要有幾個方面:

  一是教育觀念。素質教育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是凸現學生主體性的教育,是充分開發學生潛能的教育。但現實中,農村家長們的觀念常常是"讀書--考大學--當官"的思想,所以把傳授知識與提高素質、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面向全體與因材施教、考試與素質、智育與其他方面的教育分割開來。錯誤的觀念不轉變,素質教育就不可能走上正途。

  二是教師隊伍。素質教育不只是對學生的要求,它首先是對教師的要求。實施素質教育,關鍵在教師。一個素質不高、缺乏創新意識的教師不可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創造性人才,而教師狀況的根本改變卻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的。

  三是課程建設。且不說課程的內容改革是個難題,單就課程的形式而言,要實現由教師的"教材"向學生的"學材"轉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四是教育評價。評價是檢驗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但屬于情感和價值觀念方面的內容能否評價出來?用什么方法來評價?誰來評價,是社會還是學校?如果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評價手段,素質教育的尷尬局面就很難改變。

  四、村級小學減少造成學生上學不便

  黃嶠鄉的一些村級小學,由于教學條件差,教學設備落后等因素,以及越來越多的家長外出打工,隨之把孩子也送到教學質量較好的城鎮學校就讀,加之計劃生育工作到位,因此生源逐年減少,許多學校

  合并成一所,合村并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集中教育資源,節省教育開支,實際上合校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它涉及到學生上學路途遙遠,傷害部分村民感情等問題。但目前農村小學不提供住宿,這就造成了部分家比較遠的學生上學的不便,小學生年齡小,每天來回跑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學生的人身安全也難以得到保障。

  五、城鄉差距越來越大

  在教學水平上農村小學是無法與城鎮小學相提并論的,而且差距越來越大,歸結原因大致有5點:

  1、硬件方面,即教學設備簡陋,無法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

  2、軟件方面即師資力量薄弱,農村各方面條件都差,年輕的畢業生大都不愿到農村任教,教師平均年齡較大,知識結構相對陳舊,工作也缺乏年輕人的激情與活力。

  3、家長素質較低,督促孩子讀書的意識淡薄,有的甚至是抱著讓小孩呆在學校省得他在身邊鬧或四外亂跑的想法把孩子送進學校的。

  4、孩子天性愛玩,在缺乏適當的外部壓力的.情況下,不會自發地產生學習的興趣。

  5、現在社會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大專院校的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現象很普遍,而這時許多同齡的打工者已能基本維持自己的生活了,許多農民就會認為“讀書無用”、“多培養一個大學生,就多出一個貧困戶”,這種認識和環境的存在,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會慢慢減弱。

  綜上所述,當前農村由于各地經濟發展的不均衡,農村教育的發展舉步維艱,令人難以樂觀。農村小學教育占了義務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須高度重視它所存在的弊端。基礎教育不扎實,教育的發展也就只能成為一句空洞的口號。其問題的解決也是實現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經途徑。否則,就相當于丟掉了小學階段的大多數,丟掉了整個基礎教育的基礎,也就談不上什么全民素質教育了。因此,農村教育必須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更不應該成為被社會遺忘的角落。“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真正要做到何其難也!只有采取措施徹底改變農村孩子接受條件最差的學校教育的現狀,加強和牢固基礎教育鏈條上的薄弱環節,是農村小學走出困境,為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推動農村教育的發展。

  中小學教育現狀調查報告 15

  教育改革的春風已吹遍中國大地,基礎教育工程已經被列入國家教育的重中之重,新一輪課程改革已付諸實施。發展要講究科學,社會要講求和諧。在科學發展觀日益深入教育領域的今天,看看當前農村小學的教育現狀,我利用節假日對我鎮農村小學進行社會實踐調查,進一步了解目前農村小學教育的現狀。

  存在的問題

  農村小學的整體面貌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首先是在校舍上,由原來簡陋的土坯房子改建為磚瓦房,寬敞明亮,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優良的學習環境。其次是教學的硬件設施上,一改過去破舊的拼湊起來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圖書、文體器材、各種教學儀器也有相應的配備。再而是師資隊伍有所壯大。但是,我認為目前農村的小學教育仍存在許多弊端。

  一、學校規模小,硬件設施落后

  盡管目前農村小學在校舍及硬件設施配備上雖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與城市小學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由于教育經費有限,很多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新溪鎮14所小學只有三所有用電腦室,7所擁有電教室,圖書館的書籍數量少且陳舊,只有二所小學達標。體育器材也很貧乏,很多設備僅僅是擺設,壞了也經常缺乏資金買新的。

  二、教師的業務水平不高,工作負擔重

  在村小學中,年紀偏大的教師較多,這些教師教學經驗豐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學質量存在很大問題。由于鄉村信息相對閉塞,與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小學教師的教育觀念滯后,教育教學能力下降。采用“一塊黑板一張嘴,兩只粉筆書一本”的傳統方法來完成教學任務的教師仍為數不少。而學生的“學法”仍是“聽、寫、讀、背、考”的五階段式。這種原始落后的教學方式,不但不能適應當代教學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師生負擔,消耗了他們大量時間和精力,取得的卻是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多數農村家長對子女教育實際重視不夠,使農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現象嚴重。把本應由家庭、家長共同承擔的教育責任全推給教師和學校,要求教師在學習上、生活上給予這些學生更多關心和照顧,這無疑加重了教師的負擔,間接地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素質教育難以實行,課程改革舉步維艱

  農村教育,一直籠罩在應試教育的陰影里。受大的環境制約和影響,教師們都把學生考高分作為自己的唯一目標,學校也用學生的成績作為衡量教師教學水平的唯一依據。音樂體育美術等課程雖然開設,但實則難以得到保證,學生的身心難以得到全面的發展,知識面狹窄,觀念滯后。

  綜上所述,當前農村的小學教育情況實在是不容樂觀,農村小學教育占了義務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須高度重視其所存在的弊端。

  解決問題的辦法

  基礎教育不扎實,教育的發展也就只能成為一句空洞的口號。其問題的解決也是實現教育公平、均衡、科學的必然途徑。否則,就相當于丟掉了小學階段的大多數,丟掉了整個基礎教育的基礎,也就談不上什么全民素質教育了。因此,必須及時采取得當的措施,徹底改變農村學校教學條件差的現狀,加強基礎教育的薄弱環節;教育部門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把教師的繼續教育工作落到實處,杜絕教師培訓走過場。使農村小學走出困境,為農村教育打下扎實的基礎,讓農村教育得到良性發展。

  一、改善農村小學辦學條件

  改善農村小學的.教育條件、物質條件,必需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并且政策盡可能向農村地區傾斜,向薄弱、偏遠的農村中小學地區傾斜。沒有相應的教學條件,教學儀器、圖書資料乃至校舍,提高質量只能是一名空話。現階段上級財政撥付的免費教育資金只能夠維持學校的一般性開支,不足以改造小學的危房,購置必需的教學儀器設備和圖書資料,只有切實提高村辦小學的辦學條件、管理水平、教育教學質量才能得到相應提高。

  二、加強農村小學師資隊伍建設

  提高鄉村教師的地位和待遇,保證村小師資隊伍穩定和擴充。各級政府要切實貫徹好教師工資的有關政策,想辦法改善農村小學教師的工作條件和生活待遇。因為“教師只有在具有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個人素質、職業前景和工作動力的情況下,才能滿足人們對他們的期望。”在提高農村小學教師的整體素質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應注重教師培訓的經常性,創造條件和機會使農村小學教師能夠參加繼續教育。通過學習和培訓,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上不斷有所完善,從而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另方面,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技能和教育責任感,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不斷改進教學方法。

  三、更新教育觀念,開展形式多樣的素質教育活動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系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并自發地抵觸以考試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方式。保證音樂美術體育等課程的課時,重視課外活動的開展,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同時,也要注重提高農村教育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這次走訪,使我受益匪淺,看到了鄉村發展欣欣向榮的大好局面,同時,也了解到了鄉村小學教育的真正現狀。農村義務教育是我國教育工作的重點,而農村的小學教育更是重中之重。重視農村小學教育,改善農村小學教育現狀,是農村義務教育能否順利發展的重要基礎,只有加強農村小學教育的力度,才能逐步提高農村教育的質量。“路漫漫其修遠兮”,農村小學教育需要國家和政府更高的重視和不斷的探索,更需要全民支持。

【中小學教育現狀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中小學教育現狀調查報告(通用5篇)10-27

農村中小學教育現狀調查報告范文(精選5篇)10-28

世界私立中小學教育的發展與現狀04-30

農村小學教育現狀調查報告04-20

農村小學教育現狀調查報告01-26

農村教育現狀調查報告07-17

農村教育現狀的調查報告09-28

市中學教育現狀調查報告10-25

初中教育現狀調查報告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