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市中學教育現狀調查報告

時間:2023-10-25 07:34:38 調查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市中學教育現狀調查報告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報告十分的重要,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市中學教育現狀調查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市中學教育現狀調查報告

市中學教育現狀調查報告1

  教育問題歷來是一個沉重的話題。教育事業是歷朝歷代興國安邦的大業,它關系著一個國家的發展大計,關系著一個民族的興衰存亡。

  基礎教育是教育的核心部分,是塑造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及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綜合素質的關鍵。而中學教育又是構成基礎教育的核心部分。作為個體,它承擔著一個青少年成長期最基本的文化知識和道德觀念及人生素養的培養;而作為整體,它則承擔著一代代國家新生力量的科技水平和社會公德及國民素質的塑造。

  為了更全面、科學地了解中學教育的現狀,外在假期間通過走訪和查閱資料,對##市的中學教育情況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發現本市的中學教育在建國后歷經不斷改革,不斷發展,既有顯著的成就,又有存在的問題。現就中學教育現狀作如下分析:

  一、中學教育投資規模擴大,布局趨向合理

  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市的中學教育有了很大的發展,根本上改變了舊中國基礎教育落后的狀況。************逐年加大對文教衛生廣電事業的投資力度,2004年全市為發展文教衛生廣電事業的財政支出為111060萬元,占財政總支出的23%,其中有相當部分是用來發展中學教育的。在學校的興建方面,建國后也有了飛躍的發展。到2004年止,全市已建成普通中學270多所,其中完全中學27所,高級中學7所,初級中學220多所,九年一貫制中學21所。基本上滿足了本市人民接受中學教育的需求。

  中學教育布局也日趨合理。幾十年來,黨和************努力改變舊中國學校分布極不合理的狀況,采取措施,大力發展鄉村教育。到目前,全市12個縣區出吳堡外,都有一定數量的普通中學,各個人口眾多的鄉鎮大都建有初級中學,在交通樞紐和經濟活躍的鄉鎮還建有完全中學,而每個縣城都有完全中學1到4所。榆陽區,橫山,府谷,神木還建有高級中學5所。從而使學校的布局和城鄉人口分布相適應。

  二、中學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城鄉差距拉大

  中學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均勻,在調查中隨處可見。首先從國家財政支出的分配上,教育經費的增長幅度遠低于財政收入的增長。本市2005年財政收入計劃增長30.7%,總支出增長36.6%,而文教衛生廣電支出的增長額只有29.7%,其中用于教育經費的飲很少。其次在各部門之間,那些如************,電力,交通等有資源支配權利的部門,在辦公室和職工住房、待遇、福利等方面都遠遠優于學校。

  中學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勻還表現在城鄉差距上。城市人口的教育需求被優先滿足,農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資源則非常有限。城里中學有漂亮的教學大樓,花園式的休閑校園,完善的體育設施和教學設備。富裕的學校校長出門還有高檔的公車。而在農村中學,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中現象:籃球場是黃泥地,足球場是一片荒田,實驗室的門上結滿了蜘蛛網,室內的器材更是十分陳舊。如此的環境,鄉村中學的學生怎能得到良好的前面教育。這種城鄉差距嚴重阻礙了中學教育的發展。

  三、中學教育收費逐年上升,家長難承重擔

  建國初的中國中學教育是一種國家補貼式教育。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中學教育事業逐步走向市場化、產業化,幾乎成了一中自費教育。以本市2004年城市普通中學收費標準為例,初中學費75元/學期,借讀費500/元學期,課本作業本費140元,代辦費95元。高中學費350元/學期,借讀費800元/學期,擇校費8000元,課本作業本費150元,代辦費80元。此外還有個別地方和學校收什么所謂的贊助費,建校費等。而補,課費,考試費,資料費則是每一所中學必收的一筆費用。

  教育收費的逐年上升,直接加重了家長的負擔,特別是農民家長的負擔。在中國二元經濟體制長期存在的情況下,農民家庭普遍是收入微薄而子女又多。大筆的中學教育收費就成了農民家庭的主要消費,且力不從心。如果一個家有兩個孩子上中學,就可以花去一個農民或工人家庭一年的收入。如果再多一個或幾個,這個家庭就難以再承受。這直接促成了低收入家庭輟學率居高不下的狀況。教育收費高的.問題,不僅影響低收入家庭孩子接受教育,而且使他們對新知識的接收及民主與法治的貫徹實行造成障礙。

  四、中學教育師資隊伍壯大,素質有待提高

  新中國成立50年來,本市的中學教師隊伍有了很大的發展,教師隊伍的數量不斷提高。全市有教職工近14000人,僅榆陽區就有2203名,其中初中中專任教率達79.5%,高中達93%。這些人中涌現出大量的省市級教學能手,特級教師,在教學和科研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同時,我市已形成同中學教育事業發展相適應,包括培養新教師和培訓在職教師兩大類的師范教育體系,努力提高師資水平和壯大師資隊伍。

  近年來師資水平雖然有了不斷的提高,但整體素質上還是有些偏低,既表現在知識的積累上,有表現在師德的修養上。本市的中學教師特別是初中教師,整體上存在和學歷不高,專業技能偏低的問題。而且各縣區普遍缺少美術、音樂等方面的專業教師。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一支教師對的素質水平,直接影響著祖國的幾代人。所以必須大力發展師資隊伍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

  五、中學教育課改步伐緩慢,教學考模式化

  中國中學教育課程改革的口號叫得很響,但課程改革的步伐總是蹣跚不前。中學教育其實一直遵循一種模式,在學習上表現為一種被動性接受和強迫性記憶。典型的形式就是老師在講臺上拼命地講課本內容,學生在下面拼命地抄本書筆記。“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現實工作中演變為一個萬能公式,如果你不符合公式的要求,就必定是差生。她不要求張揚個性,更不贊成渡船過河,因為獨木橋是教育公式的唯一解。所以老師用教鞭規范學生,學生用分數應付老師。這就是所謂的“傳道受業解惑矣。

  隨著高考試卷標準化的不斷加強,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及考試越來越趨向標準化、模式化。高考的電腦閱卷使試卷變得機械化、呆板化、程式化。90年代初,作文閱卷也走上了標準化,評卷標準化體現在按某種模式來進行閱卷,即開頭、中間部分、結尾“三段論”模式。有人戲稱其為“三股文”,其慘狀可想而知。高考的“標準化、統一化”,呆滯了中學教育改革的南轅北轍,形成僵化的、模式化、程式化的教育和學習,磨滅了教師和學生們的豐富想象力和創造力。

  在十多天的調查研究中,我越來越認識到如何開發和培養學生的新能力,已應成為我國當前教育改革的一個重大問題。

  創新教育要求把學生看作具有創新潛能的創新主體。教育的結果,不僅是學生對人類已有思想文化成果的接受,更重要的是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以及創新個性傾向的形成,亦即創新能力得到開發,發展。創新教育的過程不是學生消極被動地被改造,而是充分發揮其主動性,使教育過程成為學生不斷認識、追求、探索、發現和自我完善的過程,亦即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獨立思考、自我發展的能動過程。

  在中學大力實施創新教育,我們必須從教育思想,教育制度,課程模式,教學方法上進行改革,努力做到以下方面:

  1、實施中學創新教育,必須改革保守的教育觀念

  我們要以實施創新教育為突破口,實現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教育環境。特別是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形成新的教育觀、學生觀、學習觀、人才觀,在教育思想上來一次徹底的革新,使全民族樹立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2、實施中學創新教育,必須改革現行的課程結構

  課程改革要趨向教科書多樣性,多元化,課程結構合理性。大力推行必修課、選修課、活動課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還學生一片自由創造發揮才能的天地。教師要樹立較強的課程意識,改變過去那種“重教學,輕課程”的現象,從而推進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3、實施中學創新教育,必須改革陳舊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從整體上要真正構建“三主”教學模式,即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發展為主線。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能動性、創造性。教師要積極改變自己的教風,拋棄自我權威中心意識,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探索欲,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4、實施中學創新教育,必須改革一貫的教育體制

  改革教育體制,首先是完善考試制度,招生制度,特別是高考制度和模式,使高考和招生制度朝著真正有利于選拔品學兼優,有創新才能的優秀學生的方向轉變,建立創新激勵機制。其次要形成以促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教育評價機制,以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教育環境。

  5、實施中學創新教育,必須營造濃厚的創新氛圍。

  全社會提倡創新精神,營造濃厚的社會環境和氛圍。鼓勵人人創新,形成有利于創新的家庭教育環境。注意培養學生觀察的敏捷性和思維的獨立性,注意引導孩子提出問題,并自己去解決問題。鼓勵其動手能力,培養孩子創新意識的形成。

  總之,在中學里大力提倡和推行創新教育是促進教育質量提高的重要途徑和條件,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是迎接21世紀知識經濟挑戰的需求,是培養大批世界性一流創新型人才和科學家的需求,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素質及至整個中華民族素質的需要。

市中學教育現狀調查報告2

  一、調查目的

  xx市xxx語文教師工作室開展《優化山區初中語文教師課堂言語構建高效生命課堂策略研究》課題研究已成功立項,為了深入了解山區初中語文教學情況,工作室在20xx年11月份設計了《初中學生語文學習調查問卷》和《初中語文教師調查問卷》,并發放給連南民族初級中學和所有鄉鎮初中學生代表與語文教師,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初中學生學習語文和語文教師教學的情況,掌握第一手材料,以便更好地開展本課題的研究。

  二、調查對象

  本次問卷調查的對象是XX縣部分初中學生和初中語文教師。

  三、基本情況

  《初中學生語文學習調查問卷》共發放300份(其中縣城學生發放160份,鄉鎮學生發放140份),回收XX份(縣城學生回收155份,鄉鎮學生回收102份),回收率XX.6%(縣城XX%,鄉鎮72.9%),縣城學生共提出了135條建議,鄉鎮學生提出了62條建議;《初中語文教師調查問卷》共發放XX份,回收54份,回收率為XX%,語文教師共提出了32條建議。

  四、結果分析

  從調查問卷中,我瞄納出以下結果:

  (一)學生方面

  1.學生對學習語文感興趣。問卷調查中有20.4%的學生對學習語文“有濃厚的興趣”或“有些興趣”。

  2.“幽默風趣”成為學生比較喜歡的課堂語言。問卷調查中,20.6%的學生認為最喜歡的語文教師應當是“幽默風趣”,57.6%的學生最希望語文教師擁有“幽默風趣型”的.教學語言風格。

  3.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影響語文課堂。問卷調查中,77.8%的學生認為語文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對語文課堂“影響很”或“有些影響”。

  4.“教師在講授中提問交流”成為學生最喜歡的語文教學形式。問卷調查中,76.3%的學生最喜歡的語文教學形式是“教師在講授中提問交流”。

  5.語文教師應當多些研究“導入”“總結”等課堂語言。問卷調查中,40.1%的學生最喜歡語文教師“導入語言”,其次是“總結語言”,占24.5%,再次為“評價語言”,占19.8%。

  (二)語文教師方面

  1.“語言生動”成為學生喜歡語文課的主要原因。問卷調查中,40.1%的語文教師認為學生喜歡語文課的主要原因是“講得生動,語言富有吸引力。”

  2.語文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影響語文課堂教學。問卷調查中,23.3%的語文教師認為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對語文課堂教學“影響很”。

  3.語文教師語言表達能力有待有意識地訓練和提高。問卷調查中,66.6%的語文教師“偶爾”或“沒有”經常有意識地訓練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29.6%的語文教師最希望提高“教學語言表達能力”。

  4.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有待提高。問卷調查中,語文教師認為課堂效果“非常好”的僅為1.8%,“一般”的占26.8%。

  5.開展本課題研究對語文教學有促進作用。問卷調查中,96.3%的語文教師認為,工作室開展《優化山區初中語文教師課堂言語構建高效生命課堂策略研究》課題研究,對語文教學“有較作用”或“有些作用”。

  五、調查總結

  通過問卷調查,我們比較全面地了解了連南縣初中語文教學情況,掌握了第一手資料,達到預定目標,為工作室開展《優化山區初中語文教師課堂言語構建高效生命課堂策略研究》課題研究作了鋪墊,從問卷調查中我們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1.語文教師語言表達能力對語文課堂影響很,語文教師應當經常有意識地訓練和提高教學語言表達能力,形成學生喜歡的教學語言風格。

  2.學生喜歡“提問交流”的語文教學形式,語文教師應當在導入語言、評價語言、總結語言等方面下功夫,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3.工作室結合實際開展《優化山區初中語文教師課堂言語構建高效生命課堂策略研究》課題研究,可以促進語文教學,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當然,本次問卷調查存在問卷調查不夠廣泛,不夠深入,回收率較低等問題,今后工作室會繼續開展更全面更深入的調查研究,為開展《優化山區初中語文教師課堂言語構建高效生命課堂策略研究》課題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撐。

市中學教育現狀調查報告3

  課堂無疑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充分發揮課堂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已是當前教育中不可回避的一個重要問題。但農村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如何呢?

  一、語文課堂教學現狀

  根據調查者的知識水準、教學水平、教學經驗和對教學觀點及教學風格的粗淺認識,適用直觀判斷的方法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對所調查的課致分類如下:

  1、就課堂內教與學雙邊活動的情況的直觀映而言:教師講課的時間在3540分鐘的占總調查課時的80.4%;學生活動時間在1015分鐘的占26%,當堂練習正確率達85%以上的占12.3%;學生發言在58人的占49.4%;學生發言在10人次以上的占21%。如果將其歸結為課堂的教學模式而言,演講型的課占總調查課時的25%,演講、對話型的課占40%,純對話型的課占14.3%,混合型的課占10.3%,其它10%。

  2、就一般課堂教學綜合評估的四因素(內容講解、教學方法、教師素質、教學效果)評價分類而言:內容講解好的占18.1%,一般的占60.3%,差的占21.3%;好的課時占22.4%一般的占53.3%,差的占24.3%;教學方法好的教師占22.4%,一般的占48.2%,差的占29.7%;好的課時占22.8%,一般的占44.1%,差的占33.1%;教學效果好的教師占18.7%,一般的占60.3%,差的占21%;好的課時占21.4%,一般的占54.2%,差的占24.2%。

  3、就教師提供給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機會的角度而言:語文課堂教學存在“三多三少”。即:全班統一學習的機會多,學生個人立學習的機會少;接受學習的機會多,表達學習的機會少;水平高的學生主動參與機會多,水平低的學生主動參與機會少。通過對學生的問卷分析,就語文課而言:有20%左右的學生能有機會參與分析課文全過程,有48%左右的學生只能部分地參與分析全篇課文,還有32%左右的學生長期得不到立分析課文的機會。在對學生問及“你班語數課的上課狀況是怎樣的?”選答“教師講,學生聽或記筆記”狀況的學生占52%;選答“教師主講,學生多數能夠參與答問”狀況的學生占39%;選答“教師主講,學生多數能參與課堂小組討論”狀況的學生占9%。

  4、就課堂教學縱向程序的每一環節,每一步驟中教師和學生相互聯系的方式而言:教師一般面向全體學生提問,幾個思維較快的學生隨口口答,只要有一人說對了,教師便重復一遍,接著便在黑板上寫出答案。如果學生回答不上,教師就自問自答的占總調查課時的80%。

  5、就教師教學的終極目的而言:教學生學會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師占84%,教學生學會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同步培養學生立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師占12%,傳授知識,培養自學能力,培養集體合作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的教師占7%。

  6、就學生是否愿意主動參與教學而言:愿意積極參與教學的學生占77.4%,不愿意積極參與教學的學生占22.6%。

  二、語文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上述幾方面的調查情況表明:農村中學近76%的教師課堂教學水平不高,教學效果令人擔憂,較難適應現今素質教育的要求。造成初、高中教學尤其是學生學習思維,學習方法的脫節,導致學生高中段學習潛力不足或不能正常發揮,致使中學教育質量較難提升。造成此種現狀的原因很多,單就課堂所映的現象而言,分析如下:

  1、課堂教學容量不合理。有的教學密度太,課堂節奏太快,學生接受不了,甚至不知所云;有的教學容量不當,從初一起就一味地“瞄準”中考,盲目加深度、難度,甚至無限“拓寬”知識,超過學科教學綱的要求。

  2、部分教師的惰性心理導致教學方法陳舊。由于這些教師缺乏進取精神對教改的新成果抱輕視態度而不學習教學效果顯著的優秀教師的教學法,不管教材的變化,不顧問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愿望和學習需要,或照書所講,一板一眼生怕學生少了什么似的“滿堂灌”,學生不感興趣,聽不進去或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不去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激發他們發現問題,探索新知識的潛能,致使課堂紀律亂,學生厭學。

  3、教學方法單一粗暴,忽略了學生的情感,個別的教師對學生動輒訓斥、挖苦、諷刺、甚至體罰。

  4、不能正確對待不同層次的學生的看法。隨意中斷學生的發言,對學生缺乏及時的鼓勵,造成師生之間的情感障礙,使學生對老師產生一種畏懼感而不是敬重感,使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學生的人格的得不到尊重,個性得不到張揚,思維得不到發展。

  5、課堂上教師對待學生缺乏公平。偏愛優生,討厭差生是較為普遍的現象,教師抽問,中上等生回答占多數,公開課中的抽問,更與差生無緣。

  6、缺乏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的姿態。

  7、批評學生時,不注意方式方法,不尊重學生的自我價值。部分教師嚴守“師道尊嚴”,課堂上只要求學生守紀,認真聽講,不許“亂說亂動”。把量的精力花在指責學生“上課講話”“不動腦筋”等上,浪費了教學時間,割裂了知識傳授的完整性,造成了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僵化,嚴重者導致教師自己也無法上課。

  三、幾點對策

  1、切實提高語文教師的素質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教師的素質直接作用于課堂教學,直接饋于教學質量。而教師素質的提高,又存在著一系列的誤區。

  ①教師的素質狀況就是一種學歷層次。

  ②教師的素質狀況就是一種授課能力。

  ③教師的素質狀況就是教師的.解題思路。

  ④教師的素質狀況就是將現代媒體應用于課堂的能力。

  ⑤教師的素質狀況就是教師自身對特長的鉆研。

  ⑥教師的素質狀況就是良好品德的形成。

  ⑦教師的素質狀況就是博覽、博學。

  ⑧教師的素質狀況就是學生的考分情況。

  ⑨教師的素質狀況就是著書立說的能力。

  以上這些教師素質自我提高的誤區,對“傳道、受業解惑”不能說沒有好處。但提高教師素質必須要注意其全面性、滲透性;必須要注意其深度、廣度以及教師自身對學生的影響,而不能顧此及彼。因此,再切實提高教師素質方面,最重要的是其綜合素質、創新素質。為此,對在崗教師,上級主管部門應根據各層次,各年齡段,各學科教師的實際情況加強其教材、教法、教學組織、教學技能等的定期測試,并逐漸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獎懲逗硬的制度,促使其教師具有較強的“綱意識”“教材意識”“好課意識”“因材施教意識”等現代教育教學觀念,而不是流于一種形式,更不是流于一種內容。

  2、改進語文課堂管理的辦法

  ①端正對學生的態度,重視學生的主體參與。學生的主體參與是一切教育都必須經過的一個環節,不管怎么樣的教育,只要它視學生發展為己任,就必須提倡學生的主體參與,尊重學生的求學權力,尊重學生健康的個性發展,體現師生平等原則,用理性感化學生,增進情感交流。

  ②有創造性組織課堂的能力,改變原有的教學觀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的策略千百萬化,它也必須通過學的策略體現效果。因此,必須從學生角度考慮學生發展的教學策略,根據素質教育的價值取向,使學生逐步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健體。既重視知識的“工具”功能,又重視知識的“精神”功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發展。

  ③分層次要求,讓學生全面參與,做好“角色”定位。

  ④制定一套有效管理課堂教學的方法,使課堂教學納入真正的制度化,量化管理。

  3、抓好學段銜接

  注意教學方法、學習思維的銜接。正圈理好知識銜接。這兩者中,其教法、思維的銜接又最為重要。為此,應膽現有的中小學領導的管理制度,實行一定程度的垂直管理制度。

  4、增強教師的吸引力

  ①教師必須以身作則,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為人師表。

  ②教師要有淵博的學識和較強的教學能力,對學生有知識上的征服力。

  ③教師要有良好的品格,樹立“人和”的教育觀點,對學生產生有益的人格影響。

市中學教育現狀調查報告4

  教育問題歷來是一個沉重的話題。教育事業是歷朝歷代興國安邦的業,它關系著一個國家的發展計,關系著一個民族的興衰存亡。

  基礎教育是教育的核心部分,是塑造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及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綜合素質的關鍵。而中學教育又使成基礎教育的核心部分。作為個體,它承擔著一個青少年成長期最基本的文化知識和道德觀念及人生素養的培養;而作為整體,它則承擔著一代代國家新生力量的科技水平和社會公德及國民素質的塑造。

  為了更全面、科學地了解中學教育的現狀,外在假期間通過走和查閱資料,對xx市的中學教育情況進行了量的調查,發現本市的中學教育在建國后歷經不斷,不斷發展,既有顯著的成就,又有存在的問題。現就中學教育現狀作如下分析:

  一、中學教育投資規模擴,布局趨向合理

  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市的中學教育有了很的發展,根本上改變了舊中國基礎教育落后的狀況。政府逐年加對文教衛生廣電事業的投資力度,XX年全市為發展文教衛生廣電事業的財政支出為111060萬元,占財政總支出的23%,其中有相當部分是用來發展中學教育的`。在學校的興建方面,建國后也有了飛躍的發展。到XX年止,全市已建成普通中學270多所,其中完全中學27所,高級中學7所,初級中學220多所,九年一貫制中學21所。基本上滿足了本市人民接受中學教育的需求。

  中學教育布局也日趨合理。幾十年來,黨和政府努力改變舊中國學校分布極不合理的狀況,采取措施,力發展鄉村教育。到目前,全市12個縣區出吳堡外,都有一定數量的普通中學,各個人口眾多的鄉鎮都建有初級中學,在交通樞紐和經濟活躍的鄉鎮還建有完全中學,而每個縣城都有完全中學1到4所。榆陽區,橫山,府谷,神木還建有高級中學5所。從而使學校的布局和城鄉人口分布相適應。

  二、中學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城鄉差距拉

  中學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均勻,在調查中隨處可見。首先從國家財政支出的分配上,教育經費的增長幅度遠低于財政收入的增長。本市XX年財政收入計劃增長30.7%,總支出增長36.6%,而文教衛生廣電支出的增長額只有29.7%,其中用于教育經費的飲很少。其次在各部門之間,那些如政府,電力,交通等有資源支配權利的部門,在辦公室和職工住房、待遇、福利等方面都遠遠優于學校。

  中學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勻還表現在城鄉差距上。城市人口的教育需求被優先滿足,農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資源則非常有限。城里中學有漂亮的教學樓,花園式的休閑校園,完善的體育設施和教學設備。富裕的學校校長出門還有高檔的公車。而在農村中學,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中現象:籃球場是黃泥地,足球場是一片荒田,實驗室的門上結滿了蜘蛛網,室內的器材更是十分陳舊。如此的環境,鄉村中學的學生怎能得到良好的前面教育。這種城鄉差距嚴重阻礙了中學教育的發展。

  三、中學教育收費逐年上升,家長難承重擔

  建國初的中國中學教育是一種國家補貼式教育。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中學教育事業逐步走向市場化、產業化,幾乎成了一中自費教育。以本市XX年城市普通中學收費標準為例,初中學費75元/學期,借讀費500/元學期,課本作業本費140元,代辦費95元。高中學費350元/學期,借讀費800元/學期,擇校費8000元,課本作業本費150元,代辦費80元。此外還有個別地方和學校收什么所謂的贊助費,建校費等。而加課費,考試費,資料費則是每一所中學必收的一筆費用。

  教育收費的逐年上升,直接加重了家長的負擔,特別是農民家長的負擔。在中國二元經濟體制長期存在的情況下,農民家庭普遍是收入微薄而子女又多。筆的中學教育收費就成了農民家庭的主要消費,且力不從心。如果一個家有兩個孩子上中學,就可以花去一個農民或工人家庭一年的收入。如果再多一個或幾個,這個家庭就難以再承受。這直接促成了低收入家庭輟學率居高不下的狀況。教育收費高的問題,不僅影響低收入家庭孩子接受教育,而且使他們對新知識的接收及與法治的貫徹實行造成障礙。

  四、中學教育師資隊伍壯,素質有待提高

  新中國成立50年來,本市的中學教師隊伍有了很的發展,教師隊伍的數量不斷提高。全市有教職工近14000人,僅榆陽區就有2203名,其中初中中專任教率達79.5%,高中達93%。這些人中涌現出量的省市級教學能手,特級教師,在教學和科研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同時,我市已形成同中學教育事業發展相適應,包括培養新教師和培訓在職教師兩類的師范教育體系,努力提高師資水平和壯師資隊伍。

  近年來師資水平雖然有了不斷的提高,但整體素質上還是有些偏低,既表現在知識的積累上,有表現在師德的修養上。本市的中學教師特別是初中教師,整體上存在和學歷不高,專業技能偏低的問題。而且各縣區普遍缺少美術、音樂等方面的專業教師。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一支教師對的素質水平,直接影響著祖國的幾代人。所以必須力發展師資隊伍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

  五、中學教育課改步伐緩慢,教學考模式化

  中國中學教育課程的口號叫得很響,但課程的步伐總是蹣跚不前。中學教育其實一直遵循一種模式,在學習上表現為一種被動性接受和強迫性記憶。典型的形式就是老師在講臺上拼命地講課本內容,學生在下面拼命地抄本書筆記。“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現實工作中演變為一個萬能公式,如果你不符合公式的要求,就必定是差生。她不要求張揚個性,更不贊成渡船過河,因為木橋是教育公式的唯一解。所以老師用教鞭規范學生,學生用分數應趕師。這就是所謂的“傳道受業解惑矣

  隨著高考試卷標準化的不斷加強,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及考試越來越趨向標準化、模式化。高考的電腦閱卷使試卷變得機械化、

  呆板化、程式化。90年代初,作文閱卷也走上了標準化,評卷標準化體現在按某種模式來進行閱卷,即開頭、中間部分、結尾“三段論”模式。有人戲稱其為“三股文”,其慘狀可想而知。高考的“標準化、統一化”,呆滯了中學教育的南轅北轍,形成僵化的、模式化、程式化的教育和學習,磨滅了教師和學生們的豐富想象力和創造力。

  在十多天的調查研究中,我越來越認識到如何開發和培養學生的新能力,已應成為我國當前教育的一個重問題。

  創新教育要求把學生看作具有創新潛能的創新主體。教育的結果,不僅是學生對人類已有思想文化成果的接受,更重要的是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以及創新個性傾向的形成,亦即創新能力得到開發,發展。創新教育的過程不是學生消極被動地被改造,而是充分發揮其主動性,使教育過程成為學生不斷認識、追求、探索、發現和自我完善的過程,亦即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立思考、自我發展的能動過程。

【市中學教育現狀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城市中學教育現狀調查報告范文09-16

淄博市中學武術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12-10

農村小學教育現狀調查報告04-20

農村教育現狀的調查報告09-28

農村教育現狀調查報告07-17

農村教育現狀調查報告06-28

農村小學教育現狀調查報告07-23

初中教育現狀調查報告112-12

杭州市鄉鎮中學體育師資現狀與研究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