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農民工調查報告

時間:2023-04-30 11:05:19 調查報告 我要投稿

農民工調查報告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農民工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農民工調查報告

農民工調查報告1

  建筑行業農民工是中國農民工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農村發展、城市繁榮和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建筑行業農民工游走在農村和城市之問,夾在農民和工人之間,很難在市場經濟潮流中尋找自己的安身之處,生存現狀很少得到社會應有的關注,成為城市底層的邊緣人。關注建筑工人的生存狀況,改善其生活質量,規范勞動力用工市場,有助于實現勞動力的合理有序轉移、加快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

  一、數據來源和基本信息

  本文數據來源于對北京市建筑行業農民工生存現狀實地調查。采用問卷和直接深入建筑工地觀察和訪談的形式分別對北京市五大建筑工地的建筑工人生活現狀、工作情況、工作條件、業余文化生活、參與社會保障及對相關的法律法規的認知和工資收入分布等情況進行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240份,回收調查表228份,回收率為98%,其中有效問卷為210份,有效率為92%。調查對象主要來自四川、安徽、河南、山東四省,年齡跨度在18~60周歲之間,多為已婚男性,文化程度普遍較低。

  從上表可以看出:

  1、建筑業農民工從業人員年齡及性別結構分布

  調查數據顯示:建筑業農民工各年齡段從業人員數量呈典型的正態分布特征,年齡構成主要集中在31-50歲年齡段之間,其中41到50歲年齡段從業人數為最多,20歲以下的農民工出現增長。建筑業農民工已婚者居多,他們為家庭而打工的社會意愿表現明顯。建筑行業中性別失調最為嚴重,男性農民工約占95.9%以上,而女性農民工僅占4.1%。

  2、建筑業農民工受教育程度結構

  建筑業農民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直接決定了這一勞動群體的人口質量,而且人口質量要比人口數量更為重要。調查報告顯示:“在接受調查的210位農民工中,文盲3位,小學文化程度23位,初中文化程度占121位,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63位。分年齡組看,低年齡組中高學歷比例要明顯高于高年齡組,30歲以下各年齡組中,接受過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均在29%以上。

  二、建筑業農民工總體特征

  在調查的樣本中,建筑行業的農民工呈現以下幾大特征:

  1、弱勢群體

  弱勢性是建筑業農民工的最大特點,同時也是農民工的最大特點。建筑業農民工是當今中國社會最大的“弱勢群體”。數以千萬計的建筑業農民工已成為國家經濟運轉不可缺少的部分,但由于現實和歷史的原因,建筑業農民工長期因工傷事故無人管、工資被拖欠、生活條件惡劣而無處求助。

  2、流動性較大

  一項具體的工程項目竣工或者一項具體的工種工作結束,該建筑項目農民工的工作任務也將終止。為繼續尋找工作,可能要流向下一個城市,如此循環往復,處于不斷的流動之中,最終返鄉不再繼續打工。建筑業農民工明顯具有更強的流動性,由此帶來的問題是社會保險的轉移與接續問題,如果建筑業農民工在就業地加入的社會保險不能實現跨地域的轉移,會極大地影響建筑業農民工參保的積極性,并直接損害他們享受社會保障的權利。

  3、工資普遍低

  據調查目前農民工的月工資均比較低主要集中在20xx至4000 元之間,其中每月收入在20xx元下的占21%,20xx-3000元的占39% ,3000 至4000元的占20%,4000 元以上的占20%,建筑行業農民工的工資水平和城市的整體消費水平很不協調。

  4、教育培訓少

  調查結果顯示約有49%的建筑工人甚至包括一些技術工種沒有經過技術培訓。他們以前大多是建筑工地的普工,隨著在施工現場摸爬滾打漸漸的升為技工,但并沒有經過專業培訓。由于施工企業和施工班組的分離,施工企業不會對一個臨時合作的施工班組成員進行培訓,而鄉鎮小包工頭或者班組隊長也沒有能力對班組成員進行培訓。在安全方面,施工方往往是只有簡單的形式上的安全交底,建筑工人由于缺乏相應的培訓,不僅不能很好地完成施工任務,而且對建筑工人的人身安全也是一大隱患。

  5、職業風險高

  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和城市功能的多元化,城市建筑物的高度與建設難度也在不斷增加,特別是在大城市,摩天大樓和地下工程比比皆是,其建設難度亦成倍增加。工程項目建設難度的增加帶來了建筑業農民工職業風險的增大,最近幾年各地頻繁發生的建筑工程事故造成了建筑業農民工不小的傷亡。

  6、歸屬感差

  建筑業農民工現代文明意識不強,無論是交規意識、環衛意識還是養成科學、;罘绞降确矫媾c所倡導現代文明要求尚有較大差距。法律意識非常淡薄,不文明的行為頗多。生活上的差異、薪酬待遇上的不平等,使他們感到自己在“身份地位”上與“城市人”有較大的差別,歸屬感日益缺失,對城市文明的接受與融入也日漸下降.缺少為城市文明建設做貢獻的熱情。

  三、建筑業農民工生存現狀

  生存現狀指在日常生活和行為表現中呈現出來的情形,具體體現在生活質量、權益維護、社會保障、子女教育等四個方面的內容。

  1、生活質量

  調查結果顯示,建筑行業農民工生活質量呈現以下幾大特點:

 。1)工作時間超長

  建筑行業具有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長的特點,大部分工人每天工作近12個小時,并且很少有節假日。農民工一般每天5:00-6:00起床,沒有休息日,除午餐短暫時間外,晚上7:00之后才能休息,搶工期時間甚至要超時加班工作,每天高負荷工作,超長的工作時間和較大的工作強度使得工人一天勞動下來,精疲力竭、非常辛苦。 (2)居住環境惡劣

  調查顯示66.46%的建筑行業農民工認為居住環境一般,12.22%的工人認為居住環境差。通過實地調研,將近75%的建筑工人居住在建筑工地臨時建造的鐵皮房中,房內設施簡陋,缺乏基本的居住設施,有的施工住房里面還擺滿建筑材料和工具,住房附近更是垃圾成堆,氣味難聞。

  (3)伙食條件較差

  建筑行業農民工是在臨時搭建的食堂里面就餐,一日三餐單調且營養差,餐廳沒有桌子椅子,建筑工人都是蹲在地上吃飯。食堂內往往也是雜亂不堪,缺乏衛生措施,對就餐環境的滿意度較低,對飯菜質量和價格方面滿意度較低,平均飲食成本在每月200-300元,大多數工人一個星期左右會改善一次生活。

 。4)精神生活匱乏

  建筑行業農民工閑暇時間有限,業余生活比較單調,使得建筑業農民工的精神生活處于空白的狀態,企業組織的文化活動也相對較少,絕大多數建筑工人以睡覺、看電視或者看報紙等方式打發自己的閑暇時間,業余文化生活非常匱乏。

  2、權益維護

  調查結果顯示,建筑行業農民工權益維護呈現以下幾大特點:

 。1)工作強度太大

  建筑行業受季節和天氣變化的影響很大,冬季幾乎都要停工,而夏季就要趕工期,如果前期受天氣的影響耽誤了工期,后期就更是要大強度地加班以按期竣工。為了節約、成本,增加效益,要求農民工延長工作時間,提高工作強度;一些大型的建設工程項目,持續的時間較長甚至長達數年,為了搶工期和盡早竣工,要求農民工夜以繼日、加班加點、持續的高強度工作。

 。2)加班情況嚴重:除了不能施工的天氣,建筑工人一周要工作七天,一天工作將近十幾個小時,夏天有時工作時間將近13個小時,遠遠長于國家規定和勞動合同的規定。這表明了建筑工人的加班情況嚴重,而且調查中82%的建筑工人加班得不到相應的工資補償。面對高強度的勞動負荷,占11.43%的建筑工人感覺吃不消,長此以往,很多建筑工人隨著年齡增加會患上職業病。

 。3)工傷事故頻發

  農民工工作的顯著特征是勞動時間長、勞動強度大、危險性高。每天工作時間8 小時以內的僅占0.9%, 8 -10小時之間的達到3.1% ,10至12小時小時之間的達到30.0%. 12小時以上的分別占25.1%。許多用人單位缺乏對農民工進行基本的勞動保護和安全生產教育,也不提供安全保護措施即使有一些非常簡陋的防護措施,也起不到相應的防護作用,致使許多農民工致病致殘,甚致喪失勞動能力只好返回農村。

  (4)勞動合同不正規

  建筑行業農民工學歷普遍較低,對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了解較少,用工單位很少與勞動者簽定勞動合同,致使勞動者對簽訂勞動合同觀念淡。辉S多企業用工和勞動管理很不規范勞動合同簽約率低履約率更低,調查顯示與用人單位簽訂用工合同的農民工僅占28.0%,沒有簽訂的占了72.0%,有16.1% 的農民工居然不知道什么是勞動合同,即使在已簽約的勞動合同中也存在很多無效條款和霸王條款, 即使簽訂了勞動合同,仍有一部分建筑工人認為勞動合同的執行情況差,在施工現場工作中實際情況與合同不相符合,農民工權益受侵害情況嚴重。

  (5)無社保情況嚴重

  在社會保險方面,建筑行業農民工除了少數管理人員以外幾乎都參加了社會保險,養老保險繳納比例26.63%,失業保險繳納比例15.35%,工傷保險繳納比例32.54%,醫療保險繳納比例26.23%,甚至很多人不知道以上保險是否繳納,很少有人愿意自覺繳納社保費用,這些現象都體現了建筑工人自我保護意識淡薄。

  (6)工傷處理意識差

  建筑行業農民工對工傷處理情況滿意程度較差,在工傷處理過程中,醫療費用多由建筑工人自己承擔,企業往往找各種理由,拒絕履行自己的責任;導致了26.6%建筑工人對工傷的界定不清楚,只在特別嚴重時才申請補償。

  3、社會保障

  調查結果顯示,建筑行業農民工社會保障呈現以下幾大特點:

 。1)醫療狀況堪憂

  施工單位對工人的身體狀況并不是很重視,大部分的建筑行業農民工并沒有定期進行身體健康檢查。建筑行業的勞動強大較大、危險性較高,建筑工人對自身的安全狀況比較擔憂。高昂的城市醫藥費和相對較低的工資水平,讓他們很難得到正規醫院的治療,他們在生病時多選擇去藥店買藥進行治療,并且有部分建筑工人在生病時選擇能拖就拖。

 。2)社會保障較差

  由于外來務工人員隊伍規模龐大、身份特殊、地位尷尬、流動性強,導致他們在工作以及工作以外的諸多方而遭受著不平等的`待遇,進城務工人員幾乎游離于社會保障體系之外。一方面,農民工社保意識淡薄,社保認知程度低。許多農民工對社;菊呒捌溆嘘P規定了解得不多、不深、不全面,缺乏自我保護、自我維權意識,特別是在自己工作區域發生變化時主動維持、保留、接續社保關系的意識相對淡漠。另一方面,由于職業具有不穩定性和高度流動性特點,這種流動不但在同一城市內部,還在城市與城市之間、城市與農村之間進行跨地區流動,農民工的社會保障關系也必然跟著流動,也導致農民工社會保障關系的管理和轉移都很困難。

  4、子女教育

  調查結果顯示,建筑行業農民工子女教育呈現以下幾大特點:

  (1)子女失學率高

  目前,在全國各種不同類型的適齡兒童中,建筑行業農民工子女的失學和綴學問題依然較為嚴峻。根據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和中國兒童中心共同立項、財政部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資助的對北京、深圳、武漢、成都等九個大城市流動兒童教育情況的調查,全國進城的流動兒童有20xx萬人左右,由于城市學校對他們采取各種限制政策,流動兒童失學率仍然較高達9.3%,近半數的流動適齡兒童不能及時入學。

  其中,在北京流動人口子女中,小學階段入學率為90%,而初中階段僅為20%,有相當數量的農民工流動子女面臨就學困難或雖能就學但沒有教學質量保障的不利處境;超齡上學現象比較嚴重,13周歲和14周歲還在小學就讀的人數占相應年齡流動兒童的31%和10%;未能入學的兒童中“童工”現象突出,在失學的12到14周歲的流動兒童中,有60%的人已經開始工作。這一系列的數字無不讓人觸目驚心,同為中國兒女,本應享受公平的教育機會,而因為他們是農民工的子女,在起點上就失去了受教育的起跑時機。 (2)學校學習困難

  目前建筑行業農民工子女教育所面臨的種種問題。第一,公立學校。因為當地政府義務教育經費僅僅只夠維持當地區兒童入學,若再接收外來農民工子女,政府又不增加教育經費投資,公辦學校是難以維系其正常運行的。另外,不少民工子女學習基礎較差,素質較差,老師的教學難度大,學校怕拖了教學質量的后腿。因此為了自身的生存,公辦學校只好找出各種理由,拒招農民工子女。第二,正規民辦或私立學校。但是這類學校收費較高,需要學生家長有較高的穩定的收入,但是,大部分農民工的工資水平是無以支付這一高昂的費用,因此,總的來說進入這類學校學習的學生比例較低。第三,當地的民工子弟學校,打工子弟學校辦學條件確實令人堪憂,一是外部環境惡劣,打工子弟學校大多處于城市化的邊緣位置,并沒有作為當地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一部分,也沒有納入到城市公共服務和管理的范圍內。不是師資力量不好,就是天天面臨著資金問題。就是有幸就讀公立學校的民工子女,也身處被本地孩子歧視和取笑的尷尬處境。

 。3)教育狀況堪憂

  建筑行業農民工的學歷較低,普遍初中以下,有的甚至沒有接受過教育,并不能輔導自己的孩子.大部分父母儀是關心自己的工作對于孩子的學習狀況只是簡單了解,還苦于自己的受教育情況和公立學校昂貴的借讀費沒法給孩子更好的教育。他們有的將自己的孩子帶來城市上學,希望他們受到良好的教育,有的卻被留在老家中上學,因為城內的學校收費較高且要求頗多.這些孩子就成了留守兒童。并且,由于外來務工的工作的流動性大的原因導致孩子頻繁轉學使學習環境變換,不能使孩子安定學習,更有甚者由于外來務工子女感到沒有根基,沒有依靠,沒有自主,沒有目的,如空中的落葉,時常無所適從,缺乏基本的禮貌常識,自制力較弱,自主、自理能力差,生活中受委屈無處傾訴,逃學上網玩游戲等現象十分普遍,在網絡中尋求情感生活.其人格更容易成為攻擊性較強或偏執抑郁,普遍感到孤獨、失望、羨慕別人。

  四、改善措施

  從生活質量、權益維護、社會保障、子女教育四個方面對建筑行業農民工的生存現狀進行評價和分析,結果表明:建筑行業農民工的工資水平較低,對自己生存現狀滿意度評價普遍較低。在生活質量方面,居住和飲食條件較差,業余精神文化生活非常匱乏;在權益維護方面,工作時間較長、強度較大,用工單位很少與建筑工人簽訂勞動合同,在工傷處理中,醫療費用多由建筑行業農民工自己承擔;在社會保障方面,用工單位很少給農民工繳納社會保險金,農民工很難得到城市的社會救助,生病時,很難得到大醫院的正規治療。因此,應從以下三個方面采取措施:

  1、提高建筑行業農民工整體素質

  建筑行業農民工素質較低是制約建筑行業農民工就業的長期因素,從根本上看國家應該增加對人力資源開發的投入。農民工技能素質的高低決定著他們就業的穩定性和收入水平,職業技能培訓是提高農民工崗位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增強農民工就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通過建筑行業農民工的技能培訓和教育,整體提升建筑行業農民工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水平,讓建筑行業農民工和城市工人在平等的基礎上競爭,逐步做到建筑行業農民工和城市工人就業標準一致福利待遇工資待遇一樣。

  2、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長期以來建筑行業農民工工作和生活在城市的下層,很少享有社會保障成為社會的弱勢群體,國家應制定相關的政策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縮小城鄉差距,讓農民工逐步享受養老醫療失業生育和工傷五大保險,目前的當務之急是完善農民工的養老、工傷保險,確保其先享受到基本的社會保障,在此基礎上逐步探索失業醫療和生育保險,力爭做到同工同酬、同工同時、同工同保。

  社保相關部門應當組織人員采取各種切實有效的形式,深入建筑行業農民工密集的工地、社區、廠礦等進行社會保險知識和相關政策法規的宣傳教育工作,讓更多的農民工了解社會保險,參加社會保險。注重培訓教育,提高建筑行業農民工綜合素質.辦好民工學校。讓城市走進建筑行業農民工生活,讓他們融入和諧城市,要通過切實做好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管理和服務并重、營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來達到。通過法律援助中心等為民服務的單位,為建筑行業農民工提供法律咨詢和援助,解決他們的維權問題。工會要加大宣傳力度,對農民工的訴求,要給予滿腔熱情的幫助。地方各級政府必須采取措施,使建筑行業農民工能夠享受與本地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務,消除社會歧視現象。應在城市建立社會救助體制,應該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為核心的農民工社會救助制度,并通過職業福利和社區服務等方式建立建筑行業農民工的社會福利制度。遠期來看,還需要建立一個綜合的社會保障統一體系,通過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社會救濟和社會互助等的作用逐步消滅農民工這個特定歷史時期的稱謂,使建筑行業農民工作為社會勞動者和社會財富的創造者與其他社會成員公平地享受社會保障。

  3、加大對農村的基礎教育投入

  政府應在農村人力資本積累上進行更多的投入,使農村孩子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為下一代的人力資本積累奠定基礎,目前我國還有20% 左右的地區沒有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一些農村初中輟學現象十分嚴重,這部分孩子受教育有限,即使將來有遷徙自由,也很難在城市就業這將為以后的就業埋下更多的隱患。

  農民工子女是未來農村發展的主力軍,是未來新農村建設的新鮮血液,也是未來振興國家的主要力量。建立“就地入學”的管理機制,打破地域界限,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提供平等、寬松、優越的教育環境。學校教師要關愛外束務工人員子女。在學校教育中教師要做到公平教學,對本地生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一視同仁,使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在平等、和諧、民主的氛同哩快樂地學習成長。在努力改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環境的同時.要加大宦傳教育力度,引導廣大外來務工人員尤其是農民工依法送子女入學,切實維護子女接受教育的權利。

農民工調查報告2

  一、調查的目的和意義

  隨著時代的進步,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生活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便有一批批為了提高生活水平的農業戶口人員而進入城鎮務工,這個群體就是農民工,越來越多的農民工朋友走出家鄉,為夢想為生活在城市奮斗打拼,他們大多數在城市的基層成為城市的基層砥柱為城市的發展做著不可磨滅的貢獻,而科技的快速發展和新技術的不斷革新以及用人單位對農民工朋友的學歷、知識、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等方面的要求,促使農民工朋友要在生活工作中不斷的進步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升自己,才能在城市中高水平快節奏的生活,為了解廣大農民工朋友在工作中的學習需求,特此隨機對三名來自不同行業不同年齡的農民工朋友做了調查問卷,以便更好的了解他們的生活工作情況,實際工作能力的運用和發揮情況,針對他們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以及所需要的專業技能知識給予相應幫助和合理的解決方法,使農民工朋友們能夠快速提高自我,熟練掌握工作技巧并能達到專業水平,從而更快更好更輕松的適應城市生活。

  二、調查內容

 。ㄒ唬┱{查的對象和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圍繞“農民工學習需求”問題,調查了三名從農村來城里打工的青年。從中了解他們的學習需求。

  周麗絲,女,19,職高,群眾,未婚,家庭成員有3人,她在一個民營企業任職,月收入1500—20xx。周小姐很想學習農學,在獲得大專學歷后回家鄉支持當地農村的發展。本來學旅游的她在現實工作中并沒有什么優勢。她也考慮到通過短期培訓進行脫產學習服裝加工,這對于她繼續留在發達城市有一定的幫助。畢竟手工制造業也需要一批真正有手藝的人。王丹丹,女,23,初中,群眾,已婚。家庭成員4(有子)。丹丹姐是在大酒店工作的,原來學的也是計算機管理。因為自己的學歷低,所以成了她競爭的門檻。所以她現在最想取得一個本科學歷,主修經濟學,當一個財務方面的工作

  人員。另一方面,電大組織的短期餐飲服務培訓她也感興趣,可以先讓她在餐飲業好好干下去,尋找更好的機會去深造。江志強,男,23,大專,團員,未婚,家庭成員3人。他有些靦腆,但是計算機的水平不賴,學歷也還不錯。所以他想到廣播電視大學學習經濟學,當一名財務人員。如果不行的.話,他就去參加當地政府組織的短期培訓,學習數控技術,畢竟對于一個男士來說,數控這個職業也是不錯的。

  (二)學歷及收入狀況

  從農民工調查對象中受教育程度來看,其學歷主要集中在中專、高中、初中,比例為90%,最少的是大專,比例僅為10%。50%的農民工反映缺乏技術成為他們找工作的最大困難,35%的農民工反映學歷

  成為他們工作過程中的最大困難。從調查對象崗位看,主要崗位辦事員30%,技術工10%,普工為60%

 。ㄈ┺r民工是我國改革開放和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涌現的一支新型勞動大軍。他們戶籍仍在農村,主要從事非農產業,有的在農閑季節外出務工、亦工亦農,流動性強, 有的長期在城市就業,已成為產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量農民進城務工或在鄉鎮企業就業,對我國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為統籌城鄉發展,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改善農民工就業環境,引導農村富余勞動力合理有序轉移,推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農民工現有學歷一般都低于本科學歷。而且農民工的學歷與年齡成反比例。50歲以上一般為小學以下學歷;30歲—50歲一般為高中以下學歷;20歲—30歲為本科以下學歷。其學歷與同等城市人相比有很明顯的差異。

  三、農民工學習需求的現狀及分析

 。ㄒ唬⿲W習需求明確

  農民工生活在社會生活的底層,每個月只領到微薄的工資。而工資的花費除支付日常開支之外還存在著其它方面的費用。例如:郵寄回家鄉的親人生活費、子女的教育經費等。這樣的狀態下使農民工朋友更急切的想改變生存環境,那就是可以掙更多的錢,來改善自己的生活。

 。ǘ┺r民工參加學習障礙,勞動時間長

  “沒有時間”成為首位原因。因為現在大部分工廠上班時間名義上8小時制,但實際上班時間往往12小時左右,平常周六日也加班,幾

  乎很少有人能夠得到國家規定的每周休息兩天的,農民工的休息權益基本上沒有得到保障。但是農民工為了能有工作,就算很想學習技能、學習知識,也很難有時間去學習。

 。ㄈ┡嘤柕馁M用高

  因為參加培訓,出培訓費外,書本費、考試費、職業技能鑒定費等費用少則數百元,多則上千元,這讓農民工掙扎需不需要參加這些培訓。另外政府雖然明確提出農民工就業專項資金補貼,讓其使用在農民工職業培訓上,但由于使用范圍狹窄,審批卻很嚴格,往往資金很難到位。而造成農民工一面急需幫助,另一面資金卻又不到為的現象。

  四、調查建議

 。ㄒ唬┨峁└鼜V泛的學習機會

  充分認識農民工培訓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實行短期培訓與學歷教育相結合,培訓與技能鑒定相結合,培訓與就業指導相結合的方式,以市場需求為依歸,以轉移就業形式為引導,以職業技能培訓為重點。要逐步完善培訓服務體系,加大宣傳力度,把職業需求情況、技能要求等及時傳遞給農民工朋友,使他們了解參加培訓的重要性。要建立農民工培訓需求調查系統。對農民工朋友培訓需求進行分類,使之可以按其需求提供相應服務。

 。ǘ╆P于培訓內容要進一步豐富,科學的制定培訓項目,以長訓或短訓結合學歷教育的形式開展。培訓要加強成效結果宣布,在實際教育中切實提高培訓含金量。針對農民工朋友的資金不足的問題上,

  培訓中心可以推出相應的優惠制度,適當降低培訓的成本。

  (三)建立農民工學習團,創造良好的環境

  加強探索企業聯合建團,社區公寓建團、警團聯建或派設基層團組織聯系點等在農民工群眾建團的新模式,以多種渠道讓農民工加入到城市生活的行列。

  (四)只有在整合資源、多部門聯動的基礎上,才能為農民工自主學習創造良好的環境?梢猿浞掷矛F有閑置的中小學校舍,建設文化活動室和圖書閱覽室等公共設施豐富農民文化生活,成為構建學習型社會的重要陣地。

農民工調查報告3

  一、社會的調查目的

  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到城市或鄉鎮企業就業,這部分人稱之為“農民工”。目前農民工已成為我國產業大軍中的一支主要力量,但隨著科技的進步,各用人單位對農民工朋友的學歷、知識、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農民工因長期缺少學習,難以滿足崗位的要求。通過選擇合適農民工作為調查對象,了解其學習需求,從而探索電大開展為農民工服務的新途徑,使農民工朋友們能夠快速提高自我,熟練掌握工作技巧并能達到專業水平,從而更快更好更輕松的適應城市生活,為社會的發展作出貢獻。

  二、社會調查的過程

  (一)調查題目:

  (二)調查時間:

  (三)調查地點:xxxxx

  (四)調查方式:個人問卷調查

  (五)調查內容:本次調查圍繞“農民工學習需求”問題,調查了從農村來打工的青年。從中了解他們的學習需求。

  三、社會調查的結果

  (一)調查統計:接受調查的農民工男性60%,女性40%;年齡以青壯年為主;從受教育程度來看,文化水平集中在初中、中專,大專及以上學歷只占到10%;收入一般在1500到2500之間。

  (二)發現的問題:他們在都年富力強,但學歷相對較低,缺乏一技之長,就業的基本技能相對較低,月收入也不高,家庭負擔比較重,所以大多是希望能多掙點錢來改善家庭生活條件,改善子女就讀的條件,同時希望今后的生活更有保障,這一現狀在農民工當中非常普遍。

  (三)農民工參加學習障礙:

  1、勞動時間長

  “沒有時間”成為首位原因。因為現在大部分工廠上班時間名義上8小時制,但是實際上班時間往往12小時左右,平常周六周日也加班,幾乎很少有人能得到國家規定的每周2日休息日的,農民工的休息權益基本上沒有得到保障。但是農民工為了能有工作,就算很想學習技能、學習知識,也很難有時間去學習。

  2、培訓的費用高

  因為參加培訓,除培訓費外,書本費、考試費、職業技能鑒定費等費用少則數百元,多則上千元,這讓農民工掙扎需不需要參加這些培訓。另外國家政府雖然明確提出農民工就業專項資金補貼,讓其使用在農民工職業培訓上,但由于使用范圍狹窄,審批卻很嚴格,往往資金很難到位。而造成農民工一面繼續幫助,另一面資金卻又不到位的現象。

  3、制度有局限

  有一些短期培訓,像廚師、縫紉、車工、焊工這類專業,兩三月短暫培訓時間很難讓農民工得以純熟把握,而且由于教學的地點和教學道具的缺少導致農民工只有少量的操作經驗,所以農民工在學習后更加難以熟練,導致部分農民工不愿意參加此類培訓。另一方面有的培訓時間有過長,農民工也難以協調時間與工作時間。教育體制中對待農民工的培訓場所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中央撥款給地方政府關于農民工培訓學習的經費,只是把培訓費往下撥付,并沒有專人跟中調查培訓效果或考核培訓工作進展成效等。由于這一方面的監管不力,有的培訓學校就會存在學時不充足、學員自動流失、冒名頂替等異常的現象。更甚者,一些不負責任的培訓機構和人員會鉆政策的空子,挪用資金,搞假培訓,編造名冊,騙取國家的補助金以謀私利的情況產生。

  4、培訓觀念落后

  在部分地方對農民工工作培訓的重要性熟悉不夠。往往只落實在口號上,沒有實際的進行開展。而大多數農民工也沒有意識到培訓學習的重要性,主動參與就業培訓的'意識淡薄,對培訓工作不夠重視參加培訓的積極性不高。而另一方面農民工大多文化底子不高、學習起來費力,很多人就因為這樣經常沒有信心,從而半途而廢。

  四、社會調查的建議

  在科技高度發展的當今世界,沒有科技進步我國是很難立足于世界之林,而科技的進步是需要靠教育,需要通過教育來培養大批高科技人才和適應社會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而農民工是當前產業大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今后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對當前農民工的政策來分析,是非常令人擔憂的。

  很多農民工在現實生活中,采取一切機會去培訓,去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提升自己的就業技能和創業本領,但這僅只是一少部分,如果離開了社會的支持,政府的引導和政策扶持,大多數農民工是難以實現培訓和就業的,就我國目前的國力而言,無法一下子來解決農民工的問題,無法做到來支持每一個農民工去搞創業,搞科研,但我們可以整合社會資源為那些都為學習,需要技術的農民工提供優惠的條件和扶持政策,下面我想結合調查的情況和我國當前的實際,就如何加強農民工的學習和創業等方面提出以下觀點和看法:

  1、加大農村基礎教育的投入。教育強國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方針,但還不能落在口號上,而要落實到實際行動中,要增加教育和投入比例,特別是要加大農村基礎教育,改善現有的教育基礎設施,提高農村教育工作的政治待遇和經濟待遇,能讓教育人才安心在農村工作,從而讓農村的孩子受到良好的學習教育,有較好的素質,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長遠的解決農民工的問題。

  2、整合資源,充分利用職教資源加強農民工職業教育和培訓。我國現有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學校的1.5萬所,高等院校1100余所,這是一個非常豐富的教育資源和教育基地,我們只要整合資源,加以利用就是農民工繼續學習的非常好的載體。當前就是如何制定好政策,并給了一定的經費支持,引導這些職業技術學校加入學習農民工的教育和培訓中來,如在開設班級時,加強與用工單位的聯系,有針對性開設現實工作中需要的工種、課程,這樣既可以解決農民工的就業問題,又可解決用工單位缺人的問題,在資金支持方面可通過以政府投入的方式來解決,如職業技術學校每培訓1名農民工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這樣,可以大大提高職業技術學校多與農民工培訓的積極性。如果充分調動了職業技術學校的積極性,農民工的培訓和教育問題就會得到有效解決。

  3、教育資源實現重心下移,開設鄉鎮農業學校。我國的教育資源公布是及不均衡的,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和縣城,鄉鎮一級的教育資源非常匱乏,大多數鎮沒有開設農業學校,開設了的也沒有充分利用,成為一種擺設,只有把重心下移到基層,并真正組織利用好,才能將教育培訓做到位。特別是當前農村普遍存在中小學生生源減少,很多校舍被閑置,可以充分利用那些閑置的校舍資源,建立一種長效性的基層教育基地和培訓網絡。在城市,要以各街道為單位,成立農民工之家,利用社區大講堂等形式,讓農民工有活動和學習的場所和機會。

  4、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對進城務工的農民工,政府不但要以生活上給予關照,更要從政策的制定上給予其優惠政策,鼓勵其自主創業,變農民工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一是要落實其子女就讀的政策,國家三令五申要求實地妥善解決農民工的子女就讀的問題,各地也出臺了有關政策,但在現實生活中,在落實的過程中,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從而沒有使農民工從心里上融入到城市中來。二是創業的優惠政策。在城市中,為解決下崗職工的培訓問題,有關培訓單位每培訓1名下崗職工,可以享受國家一定的補助,在一些技能培訓方面,只是象征性的收點費,而農民工不能享受這一優惠政策,另外,下崗職工創業方面可享受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和小額擔保貸款,而農民工則不能享受,要充分調動農民工創業的積極性和參照下崗職工這方面的優惠政策。

  5、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在現有社會保障體系的前提下,加強對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研究力度,從而出臺相應的政策,特別是在對待進城務工人員的養老保險方面,要嚴格按政策落實,在各省份之間要建立一種有效的接轉程序,從而解決農民工的養老問題,讓農民工扎根在城市,安心的工作,安心為城市的發展做好服務?偠灾,要把加強農民工的教育作為我國現行教育的一個重點和難點來抓,通過解決這個問題來緩解或解決城鄉教育資源長期失衡的現象,教育要面向農民工,為其創造更多的教育培訓機會,教育要面向未來,使其成為提高農民工技能和素質的主渠道,成為提升全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農民工學習需求調查報告

農民工調查報告4

  為了解國際金融危機對黃石農民工就業帶來的影響,摸清全市失業返鄉農民工狀況,為市委、市政府及時掌握失業返鄉農民工情況,應對危機、化解矛盾、穩定就業,提供參考依據。自20xx年底開始,市統計局農調隊在全市7個縣(市、區),開展了農村勞動力外出從業情況月度監測調查,從監測調查情況來看:金融危機對我市農民工就業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由于各級政府刺激經濟和就業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臺,對農民工就業也產生了一定的積極作用,效果初步顯現。今年上半年我市外出農民工數量逐月增多,收入基本保持穩定。

  一、當前農民工外出從業情況

  控止20xx年6月底,xx市外出農民工總數為37.01萬人,占鄉村總人口的比重為25.9%,占鄉村勞動力的比重為51.47%。按外出從業地域分:縣內鄉外打工4.45萬人,占12.02%;省內縣外打工7.35萬人,占19.86%;省外打工25.21萬人,占68.12%。

  1、外出勞動力比上年減少。受金融危機影響,今年上半年我市農村外出勞動力有所下降。監測調查結果顯示,上半年,全市鄉村總人口為142.94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44%,鄉村實有勞動力 71.91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94%。上半年外出農民工37.01萬人,比上年同期減少2.29萬人,減少5.83%。按外出從業地點分:到東部打工人數為23.14萬人,減少1.03萬人,減少4.25%;到中部打工人數為12.04萬人,減少1.18萬人,減少8.95%;到西部打工人數為 1.83萬人,減少0.xx萬人,減少4.33%。

  2、一二產業減員是導致外出勞動力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從我市外出農民工從事的行業來看,今年上半年我市外出農民工減少主要受行業減員因素影響,由于全國外出農民工均呈不同程度的回流,使我市外出農民原在外從事第一產業打工的人員大幅度回流。上半年,我市農民工外出從事第一產業的人數為1.01萬人,同比減少1.29萬人,減少56.12%;從事第二產業的人數為23.93萬人,同比減少2.12萬人,減少8.12%;

  二、農民工外出呈逐月增加態勢

  為解決金融危機給農民工帶來的就業困難,市委、市政府及時出臺相關政策和配套措施,切實引導農民工返鄉就業或創業,加大了返鄉農民工的培訓力度,將農業部門的“陽光工程”、統戰部門的“溫暖工程”、扶貧部門的“雨露工程”、科技部門的“星火工程”、勞動部門的“技能就業計劃”統籌起來,采取“招標定點、政府采購”的形式,實行項目化運作。同時,積極組織定點培訓機構主動下鄉鎮、進社區,靈活設點辦班,對需要培訓的返鄉農民工進行專業技能、法律法規、政策知識和維權等方面培訓,為農民工再務工或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打下了良好基礎。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千方百計為返鄉農民工就近就地轉移務工提供崗位,主動加強與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勞務對接,爭取務工崗位,成效顯著。

  從農民工外出從業情況監測來看,我市農民工回流從20xx年9月份開始,到20xx年2月底達到最高峰,之后農民工外出呈逐月增加態勢。今年2月底,我市外出農民工人數為32.02萬人,比上年同期減少7.28萬人,減少18.53%;3月底,外出農民工35.42萬人,比2月底增加3.4萬人,增長10.62%;4月底,外出農民工35.83萬人,比3月底增加0.41萬人,增長1.16%;5月底,外出農民工36.58萬人,比4月底增加 0.75萬人,增長2.09%;6月底,外出農民工37.01萬人,比5月底增加0.43萬人,增長1.18%。預計今年后幾個月我市農民工外出人數還有增加的可能。

  三、返鄉滯留農民工再就業情況

  到6月底,我市因失業返鄉而滯留在家的農民工大約有2.29萬人,這一部分農民工在各級政府相繼出臺的一系列扶持返鄉農民工盡早實現就業創業的多項具體舉措幫助下,也基本實現不同程度的就業。從調查了解的情況來看,20xx年4季度以來,我市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著力改善農民工就業創業環境,xx縣對返鄉農民工做小生意一律不受注冊資本數額限制,申辦農民合作社實行零費制,還為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開辟了“綠色通道”。xx市積極鼓勵和引導外出勞務人員返鄉創業,在用工、小額貸款等方面提供優惠政策。到目前為此,全市自主創業800多人,帶動就業0.5萬人,占21.8%;約有0.72萬人在當地的工程中打零工,占31.4%;就地從事種植業、養殖業1.07萬人,占46.7%。

  四、我市農民工再就業存在的一些問題。

  1、缺乏有效的就業信息服務平臺。沒有與農村經濟發展相適應、與農民工相匹配的就業市場,很多文化水平不高、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的農民工就會盲目就業,甚至無法就業。從6月份的有關數據來看,近八成的農民工為自發外出打工,政府和中介組織不到10%,由此看出我市在關注本地或外地企業的用人情況,及時發布就業信息,有效地把剩余勞動力安置到位、輸送出去方面做的還不夠。

  2.外出務工人員技能素質與現實需求差距大。調查表明,近七成的勞動力沒有受到過專業培訓,且有的年齡偏大,文化偏低,外出后只能做些粗活、臟活、累活,而相對收入又很低。農民工參加培訓的積極性不高,其原因一是對技能培訓的認識不足;二是短期行為,急需掙錢;三是農民工對培訓的質量和培訓后就業的愿望不能有效得到滿足。

  3、農民工有創業愿望急需創業扶持。一些農民工反映通過多年的務工有了一部分資金積累,也認識到金融危機不是幾個月所能好轉的,他們總希望在家鄉特別是依靠土地有所發展,但從事種植業、養殖業,規模小了很難有盈利,大了資金又難以周轉。受項目和資金的雙層影響,其創業之路較為艱難,急需政府在政策、項目和資金方面給予扶持。

  五、做好農民工再就業工作的幾點建議:

  1.建立多種農民工務工信息平臺。

  目前農民工流動的組織化程度很低,大部分農民工外出是一種自發的行為,依靠的主要是自己的社會和親屬網絡,農民工外出務工的'盲目性,增加了農民工外出務工的成本。除了農民工個體利用社會網絡自發外出務工的模式外,勞務市場、經紀人制度、地方政府組織的勞務輸出模式均可以發揮中介的作用。因此,政府建立以市場導向為基礎的多元化務工信息交流平臺,將農民工組織起來,將來自企業和市場的就業信息,通過政府的渠道,與農民工實現信息共享,使其能夠應對市場變動的風險。既可以達到政府促進就業,避免農村剩余勞動力浪費,還可以利用市場信息引導農民工正確的自主擇業,有利于實現政府、農民工、企業等“多贏”的局面。

  2.發展有效的農民工培訓、輸出模式。

  目前,各地政府均把返鄉農民工的培訓作為重要舉措,投入了大量財力,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真正實現農民工擁有一技之長不是一次性培訓所能實現。因此,必須加強對現有農民工群體的職業培訓。一些職業培訓機構從實際出發,探索了一套“免費吃住、免費培訓”,“組織就業、有償輸出”,“長期跟蹤、監督保障”,“初級務工課程免費,高級創業課程自費”的有效培訓模式。這些培訓教育模式對于黃石來講是非常有借鑒意義的。

  3.發展壯大農村經濟,吸引農民工返鄉創業和讓更多的勞動力就地消化。一是要加快農村城鎮化建設。大力發展農村第二、三產業,積極培育農村市場,發展農村經濟,加大商業化、工業化的進程力度,不斷提高農村城鎮化水平,讓更多的剩余勞動力就地消化。二是走產業化的發展道路。引進先進技術和優良品種,大力發展市場空間大、消費需求廣的主導產業和特色農產品,優化生產要素,讓更多的農民工在商業經營活動、農產品購銷、種養殖等領域就業創業。三要發展龍頭企業。通過招商引資等方式讓更多的鄉鎮企業在農村發揮龍頭企業的作用,加快本地特色產業發展,帶動更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

農民工調查報告5

  一、環境保護調查的實際情況

  調查目標:環境污染情況

  調查時間:20xx.04.01

  調查對象:飯店、超市

  調查方式:問卷調查、資料查閱

  二、正文

  人們多有這樣的經歷:一大盒禮品,拆開一看,大部分是用泡沫塑料填充的;去商店買一支牙膏或一盒玩具,售貨員會用一個小塑料袋包裝;去快餐店吃快餐,服務員會遞給你一份用塑料盒裝的飯菜;去農貿市場,可以收集到一大堆塑料袋,蔬菜、水果、肉類、米面無一不用塑料袋裝給你,甚至買一頭蒜,也會用一只小塑料袋裝起來。塑料制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許多方便,而且價錢也便宜。但是,你可曾想過,它在為人們提供方便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一場“白色災難”。

  我們進行了多方面的調查研究,查閱各種資料,并進行分析總結。

  (一) 調查的主要過程

  1、我們在小吃街路旁的一個垃圾箱口統計了一下,半小時扔大大小小的包裝袋、快餐盒與塑料制品的次數:早上總共扔了210次;中午扔了105次;而晚上則扔了95次,這僅僅是一個垃圾箱,一天之內廢棄的塑料如此多,不難想象全國乃至整個地球上廢棄的塑料,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2、我們在小學學校門口的一家小快餐店里打聽到:“他們一天中能賣掉快餐250份左右,每份快餐至少需要塑料快餐盒2個,也就是一天至少用掉塑料快餐盒500個!

  3、我們去了新華書店,學校的圖書室查閱資料,但關于“白色污染”這方面的資料非常少,看來,我們得找另外的辦法。

  4、為了擺脫困難,在老師的幫助下,我們利用網絡進行研究。在網上我們尋找到了一片廣闊的空間,使我們對“白色污染”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這對我們撰寫論文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ǘ┦裁词恰鞍咨廴尽?(問題分析)

  “白色污染”已成為一個眾所周知的新型名詞。那么,到底什么是“白色污染”呢?“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發泡塑料飯盒,各種塑料袋,農用地膜等給環境造成的'污染!鞍咨廴尽蔽锏闹饕煞譃椋壕垡蚁(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樹脂(PS)。在這些污染物中,還加入了增塑劑,發泡劑,熱穩定劑,抗氧化劑等。

 。ㄈ┰斐伞鞍咨廴尽钡闹饕

  1、塑料垃圾沒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處置,垃圾沒有實行分類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許多企業對于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白色垃圾沒有科學地處理,放任自流。

  3、我國現有的法律沒有對塑料包裝廢棄物的處理,制定出過硬的相關法規。

 。ㄋ模鞍咨廴尽钡奈:Γ

  1、視覺危害:

  散落在環境中的塑料廢棄物對破壞了市容景觀。如散落在自然環境、街頭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飛舞或懸掛枝頭的超薄塑料袋,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

  2、潛在危害:

 。1)塑料地膜廢棄物在土壤中大面積殘留,長期積累,造成土壤板結,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

 。2)拋棄在陸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廢棄物,被動物當作食物吞食后,會導致動物死亡。

 。3)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廢棄物質量輕、體積大,很難處理。如果將它們填埋,會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難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裝的材料,這樣對人體的健康不利。

 。5)使臭氧層變薄。

  我們對“使臭氧層變薄”這一危害尤其感興趣。因為塑料廢棄物一般存在于地面,而臭氧層存在于天空中,兩者相隔那么遙遠,怎么會有關系呢?經過翻閱資料,查閱書籍并問了一些教師得出:白色污染經過太陽的發照射而把塑料中大量的毒物排入大氣層,大氣層上面是臭氧層,這樣使臭氧層的氣體逐漸變薄。我們大家都知道太陽是一種溫度可達到上萬度的天然發光和發熱的“大火球”。當鋼鐵還未靠進它幾千米,就已經化為氣體。這么高的溫度怎能不破壞地球?為了地球不受到大幅度破壞,臭氧層可真是立了大功了。當太陽輔射時,它便挺身而出,擋住了一次又一次的攻擊?捎捎凇鞍咨廴尽贝_實破壞了臭氧層,使它變薄,這將會是地球巨大的危機。

 。6)關于環境保護的心得體會

  行動起來治理“白色污染”。

  通過這次調查活動,我們了解到:隨著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為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使環境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對人類生存和發展已經構成了嚴重威脅。每當大風刮起時,空中就彌漫著黃色的粉塵,有時在空中還飛舞著白色塑料袋。使人們出門十分狼狽。因此,解決環境問題已成為刻不容緩的重大任務。改變這種狀況,光靠環衛工人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提高我們大家的環保意識。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不是一個人造成的,所以保護環境應該是全社會的行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

  同時,我們也懂得了:我們就是社會的主人,改善地球環境,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我們應該努力增強環保意識,節約資源。如果全球人人破壞,天天破壞,地球就會變成垃圾場;如果全球人人環保,天天環保,就能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讓我們攜起手行動起來,共同努力保護好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

  三、建議

  為此,我們建議從我們自己做起,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不亂扔垃圾及廢棄物,將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內。

 。2)我們學校早已經設置了“垃圾分類存放處”,我們就要積極參與和宣傳。

 。3)不要浪費,包括不浪費一張紙、一滴水、一分錢。

 。4)盡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積極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減少白色污染。

 。5)發現身邊有破壞環境的行為時,要及時進行阻止。

農民工調查報告6

  國家統計局29日發布《20xx年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稱,20xx年各行業農民工收入均保持增長,農民工人均月收入2864元,比上年增加255元,增長9.8%。同時,各行業農民工收入均保持增長,在東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人均月收入2966元,比上年增加273元,增長10.2%。

  根據抽樣調查結果,20xx年全國農民工總量為27395萬人,比上年增加501萬人,增長1.9%。其中,外出農民工16821萬人,比上年增加211萬人,增長1.3%;本地農民工10574萬人,增加290萬人,增長2.8%。

  值得關注的是,各行業農民工收入均保持增長。農民工人均月收入2864元,比上年增加255元,增長9.8%。分行業看,各行業農民工人均月收入均保持增長,增長較快的是制造業、建筑業與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同時,報告指出,在東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收入增長較快。在東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人均月收入2966元,比上年增加273元,增長10.2%;在中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人均月收入2761元,比上年增加227元,增長9%;在西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人均月收入2797元,比上年增加246元,增長9.6%。在東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人均月收入增速分別比在中西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高1.2和0.6個百分點。

  時下正值酷寒的嚴冬季節,當大多數市民呆在暖乎乎的被窩里時,而那些民工兄弟卻飽受嚴寒的在冰冷冷的工地上干工,境況類似這樣的年輕民工數不勝數。賓館的服務員,小區的保潔員、建筑工地的工人,理發師……這些在千千萬萬城市居民生尖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小人物”,大部分來自外地,干著絕大多數城市人不愿干的活。據調查表明,絕大部分的外來人口都是從事建筑、美發、保潔、收舊等行業,其中80%以上是35歲以下的青年人。他們從初中以上文化程度達55.7%,未婚青年占了61.5%,60%的人每月收入在500元以下。到達城市打工的37%的民工中,只有不到20%的人是通過職介所介紹找到工作的,大部分是通過親朋好友來到xx打工的。

  他們在城市中是怎樣生活的呢?

  在書上看到報導,跟5個老鄉租住在xx一帶的小李今年20歲,初中畢業后在家鄉學了點裁縫手藝,跟隨家鄉某私營老板來到xx做服裝。常常是每天干14個小時才拿15元錢,飯菜每天幾乎都一樣,小李干了一年實在覺得辛苦,就“跳槽”到了一家個體小飯店。這里跟服裝店差不多,也是早晨七八點鐘工作,晚上11點左右睡覺。不過,收入稍高點,每月能拿到600元,這樣,小李已經感到很滿足了。小李每月除了要寄300元給弟弟上學外,自己只有150元生活費,交了80元的房租后,可以自由花費的只有70元。因此,她很少買衣服。調查顯示,外來務工青年每天工作時間超過8小時的達75%,其中8%的人工作時間超過12小時。但他們中卻有76%的人工作時間超過12小時。但他們中卻有76%的人每月用在教育、文化、娛樂等方面的開支低于50元以下,來外地找工作期間身上帶夠一個月花費的僅占12.9%,一旦找不到工作,他們的生活就將陷入極困難境地。一旦有了工作,他們還要將收入的一大部分用來支持家里。

  外來務工青年的精神生活跟同齡的城市青年相比有較大差距,他們缺乏務工青年自己的文化和教育活動陣地。據我們了解到的務工青年一般把大部分時間用在工作上,其余的一般就是聚在一起聊天,打牌、看電視,他們一般不關心時事新聞。雖然很多人都想去看些文學、技能介紹等方面的書,但苦于沒錢或沒時間,只得去買些地攤上的書,或者干脆趁休息時間跑到書店看免費的書。

  民工中,絕大多數沒簽用工合同。一項調查中,當被問及“您希望組織對你提供哪些幫助”時,有30.1%的務工青年希望能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同時,據了解,外來務工青年中75%的人工作不穩定,56%的人未簽勞動合同,52%的人加班后沒勞動報酬。

  而且,務工青年法制觀念和知識也很薄弱。據調查顯示,絕大多數務工青年通常與用工單位口頭協商工資待遇,只有不到44%的人簽訂了用工合同。用工單位為他們繳納失業保險金和工傷醫療保險的寥寥無幾。當他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有33.2%的人感到孤立無助,只有13.3%的人想到去找工,青、婦、組織。

  由于工作不穩定,外來務工青年的子女上學也成了大問題,他們的孩子不得不打游擊,很多務工青年子女就讀的外來務工子弟學校,既無法跟城市學校相比,又無法跟他們家鄉的學校相比。

農民工調查報告7

  一、農民工規模

  (一)農民工總量繼續增加

  根據國家統計局抽樣調查結果,xx年全國農民工總量為27395萬人,比上年增加501萬人,增長1.9%。其中,外出農民工16821萬人,比上年增加211萬人,增長1.3%;本地農民工10574萬人,增加290萬人,增長2.8%。

  (二)農民工總量增速繼續回落

  xx年以來農民工總量增速持續回落(詳見下圖)。xx年、xx年、xx年和xx年農民工總量增速分別比上年回落1.0、0.5、1.5和0.5個百分點。xx年、xx年、xx年和xx年外出農民工人數增速分別比上年回落2.1、0.4、1.3和0.4個百分點。近三年本地農民工人數增速也在逐年回落,但增長速度快于外出農民工增長速度。

  (三)西部地區農民工數量增長快于其他地區

  按輸出地分,東部地區農民工10664萬人,比上年增加210萬人,增長2.0%,東部地區農民工占農民工總量的38.9%;中部地區農民工9446萬人,比上年增加111萬人,增長1.2%,中部地區農民工占農民工總量的34.5%;西部地區農民工7285萬人,比上年增加180萬人,增長2.5%,西部地區農民工占農民工總量的26.6%。西部地區農民工增長速度分別比東部、中部地區高出0.5和1.3個百分點。

  二、農民工基本特征

  (一)六成以上為男性農民工

  在全部農民工中,男性占67.0%,女性占33.0%。其中,外出農民工中男性占69.0%,女性占31.0%;本地農民工中男性占65.1%,女性占34.9%。

  (二)年輕農民工比重逐年下降

  分年齡段看,農民工以青壯年為主,16-20歲占3.5%,21-30歲占30.2%,31-40歲占22.8%,41-50歲占26.4%,50歲以上的農民工占17.1%。調查資料顯示,40歲以下農民工所占比重繼續下降,由xx年的65.9%下降到xx年的56.5%,農民工平均年齡也由35.5歲上升到38.3歲。

  (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比例增加

  高中及以上農民工占23.8%,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其中,外出農民工中高中及以上的占26%,比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本地農民工高中及以上的占21.4%,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

  (四)接受技能培訓的比例提高

  接受過技能培訓的農民工占34.8%,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其中,接受非農業職業技能培訓的占32%,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接受過農業技能培訓的占9.5%,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農業和非農業職業技能培訓都參加過的占6.8%,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分性別看,男性農民工接受過農業和非農業職業技能培訓的占36.4%,女性占31.4%。分年齡看,各年齡段農民工接受培訓比例均有提高。

  三、農民工流向分布

  (一)西部地區吸納能力繼續增強

  在全部農民工中,16425萬人在東部地區務工,比上年增加251萬人,增長1.6%;5793萬人在中部地區務工,比上年增加93萬人,增長1.6%;5105萬人在西部地區務工,比上年增加154萬人,增長3.1%。在西部地區務工農民工增速較快,主要由于就近就地轉移加快。與上年相比,西部地區本地農民工增長了4.1%。

  (二)跨省流動農民工比重有所提高

  外出農民工中,跨省流動農民工7867萬人,比上年增加129萬人,增長1.7%,占外出農民工總量的46.8%,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分區域看,東部地區外出農民工18.3%跨省流動,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中部地區外出農民工62.8%跨省流動,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西部地區外出農民工53.9%跨省流動,比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

  (三)流入地級以上城市的農民工比重繼續上升

  在外出農民工中,流入地級以上城市的農民工10885萬人,占64.7%,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其中,8.1%流入直轄市,比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22.4%流入省會城市,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34.2%流入地級市,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跨省流動農民工77%流入地級以上大城市,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省內流動農民工53.9%流入地級以上大城市,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

  四、農民工就業

  (一)農民工在第三產業從業的比重提高

  農民工在第二產業中從業的比重為56.6%,比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農民工在第三產業從業的比重為42.9%,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其中,從事批發和零售業的農民工比重為11.4%,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從事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的農民工比重為6.5%,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從事住宿和餐飲業的農民工比重為6.0%,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

  (二)中西部地區第三產業從業比重提高明顯

  中部地區從事第三產業的.比重提高,主要是從事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的農民工比重提高。其中,從事批發和零售業的農民工占13.2%,從事住宿和餐飲業的農民工占6.5%,分別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西部地區第三產業比重提高,主要是從事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的農民工比重提高。其中,從事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的農民工占8.7%,從事住宿和餐飲業的農民工占8.3%,分別比上年提高0.5和0.2個百分點。

  (三)自營方式就業的農民工比重提高

  xx年,受雇就業的農民工所占比重為83%,自營就業的農民工所占比重為17%,自營就業農民工比重較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

  五、農民工收入

  (一)各行業農民工收入均保持增長

  農民工人均月收入2864元,比上年增加255元,增長9.8%。分行業看,各行業農民工人均月收入均保持增長,增長較快的是制造業、建筑業與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二)在東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收入增長較快

  分地區看,在東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人均月收入2966元,比上年增加273元,增長10.2%;在中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人均月收入2761元,比上年增加227元,增長9%;在西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人均月收入2797元,比上年增加246元,增長9.6%。在東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人均月收入增速分別比在中西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高1.2和0.6個百分點。

  六、外出農民工消費和居住

  (一)農民工在外務工生活消費支出增長

  外出農民工月均生活消費支出人均944元,比上年增加52元,增長5.8%。外出農民工月均居住支出人均445元,比上年減少1.8%,居住支出占生活消費支出的比重為47.1%,比上年下降3.6個百分點。

  (二)工地工棚和生產經營場所居住的農民工比重下降

  外出農民工中,在單位宿舍居住的占28.3%,比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在工地工棚和生產經營場所居住的占17.2%,比上年下降0.5個百分點;租賃住房的占36.9%,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鄉外從業回家居住的農民工占13.3%,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在務工地自購房的農民工占1%,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自購房農民工比例提高,主要是在小城鎮自購住房的農民工增加。在自購房農民工中,在小城鎮購房的農民工占49.1%,比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

  (三)從雇主或單位得到住房補貼的農民工增加

  外出農民工中,從雇主或單位得到免費住宿的農民工所占比重為46.8%,比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從雇主或單位得到住房補貼的農民工所占比重為8.6%,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不提供住宿也沒有住房補貼的比重為44.6%,比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

  七、農民工權益保障

  (一)超時勞動和簽訂勞動合同情況變化不明顯

  外出農民工年從業時間平均為10個月,月從業時間平均為25.3天,日從業時間平均為8.8個小時,較上年變化不大。日從業時間超過8小時的農民工占40.8%,較上年略有下降,但周從業時間超過44小時的農民工占85.4%,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

  xx年與雇主或單位簽訂了勞動合同的農民工比重為38%,與上年基本一致。

  (二)被拖欠工資的農民工比重有所下降

  被拖欠工資的農民工所占比重為0.8%,比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分地區看,在東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被拖欠工資的比重為0.5%,比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其中東部地區本地農民工被拖欠工資比重下降0.7個百分點;在中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被拖欠工資的比重為1.2%,與上年持平;在西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被拖欠工資的比重為1.1%,比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

  從農民工比較集中的幾個行業看,建筑業仍是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多發地,批發和零售業農民工被拖欠工資的比重上升。建筑業農民工被拖欠工資的比重為1.4%,比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制造業農民工被拖欠工資的比重下降0.3個百分點,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下降0.4個百分點,住宿和餐飲業下降0.3個百分點。批發和零售業農民工被拖欠工資的比重比上年上升0.2個百分點。

  (三)工資拖欠額上升較多

  xx年,被拖欠工資的農民工人均被拖欠工資為9511元,比上年增加1392元,增長17.1%。其中,被拖欠工資的外出農民工人均被拖欠10613元,比上年增加1529元,增長16.8%;被拖欠工資的本地農民工人均被拖欠8148元,比上年增加1050元,增長14.8%。

  (四)參加“五險一金”的農民工比例提高

  農民工“五險一金”的參保率分別為:工傷保險26.2%、醫療保險17.6%、養老保險16.7%、失業保險10.5%、生育保險7.8%、住房公積金5.5%,比上年分別提高1.2、0.5、0.5、0.7、0.6和0.5個百分點。外出農民工和本地農民工“五險一金”的參保率均有提高。外出農民工在工傷、醫療、住房公積金方面的參保率高于本地農民工,在養老、失業和生育方面的參保率低于本地農民工。

  (五)東部地區參保率最好,中西部地區參保率提高較快

  分區域看,在東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五險一金”參保率分別為:工傷保險29.8%、醫療保險20.4%、養老保險20.0%、失業保險12.4%、生育保險9.1%、住房公積金6.0%,均好于中西部地區。但在中西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五險一金”的參保率提高較快。

  (六)制造業參保率最高,建筑業參保率最低

  分行業看,在農民工比較集中的幾個行業中,制造業農民工“五險一金”參保率分別為:工傷保險34.2%、醫療保險22.1%、養老保險21.4%、失業保險13.1%、生育保險9.3%、住房公積金5.3%,分別是參保率最低的建筑業農民工的:工傷保險2.3倍、醫療保險4.1倍、養老保險5.5倍、失業保險6.2倍、生育保險7.9倍、住房公積金5.9倍,從事不同行業農民工參保率差距明顯。

  附注:

  1.農民工監測調查簡介

  為準確反映全國農民工規模、流向、分布、就業、收支、生活和社會保障等情況,國家統計局xx年建立農民工監測調查制度,在農民工輸出地開展監測調查。調查范圍是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農村地域,在1527個調查縣(區)抽選了8930個村和23.5萬名農村勞動力作為調查樣本。采用入戶訪問調查的形式,按季度進行調查。

  2.主要指標解釋

  農民工:指戶籍仍在農村,在本地從事非農產業或外出從業6個月及以上的勞動者。

  本地農民工:指在戶籍所在鄉鎮地域以內從業的農民工。

  外出農民工:指在戶籍所在鄉鎮地域外從業的農民工。

  舉家外出:指農村勞動力及家人離開原居住地,到戶籍所在鄉鎮以外的區域居住。

  東部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海南11個省(市)。

  中部地區:包括山西、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省。

  西部地區:包括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12個省(自治區)。

農民工調查報告8

  貴單位于xx年8月4日轉來《關于做好項目農民工飲用水水質監測配合工作的函》,指出新聞在線以《雨淹工棚淹出大問題》為題,報道項目施工農民工引用的地下井水存在污染情況。我局于8月5日下午派出城區疾控中心、衛生監督所專業技術人員會同住建局相關人員前往龍域香醍項目施工工地進行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項目施工工地位于大道東側,工地管理人員及工人共有200余人,吃住均在工地周圍。工地接設有市政集中供水用于生活;工地旁自建有一口水井,抽水用于生產,該水井未設有過濾和消毒裝置,井水未進行過濾和消毒。

  二、事件發生經過

  項目工地的部分工人因天氣炎熱,未按要求在施工項目部安排的移動板房居住,而擅自到工地一處位于低洼地帶的爛尾樓上搭建工棚居住,并將該工地的生產用水接到居處用于生活和飲用。因使用的生產用水未經過過濾和消毒處理,水質較渾濁,無衛生保障,該居處工人也向施工項目部提出接入市政集中供水,但施工項目部因工人要求與管理制度不符而未同意接入市政集中供水到該住處。

  三、現場調查

  目前,項目工地工人統一居住在施工項目部安排的移動板房,生活使用市政集中供水,未使用自建水井供水,F場走訪中,部分工地工人稱其原住在低洼處搭建的工棚里,生活使用工地自建水井的生產用水,洗澡身上曾起小紅疙瘩,用來做飯,有的人吃了會拉肚子,但癥狀較輕微,目前已痊愈。

  通過現場走訪及對醫療機構的查詢,未發現該工地有因飲用污染的水引起的腹瀉病例。

  四、原因分析

  該工地部分工人違反施工項目部的規定,擅自到工地一處位于低洼地帶的.爛尾樓上搭建工棚居住,并將該工地自建水井抽取的生產用水接到居處用于生活和飲用。工人生活使用未經過過濾和消毒的生產用水是事件發生的主要原因。

  五、事件處理經過及采取的措施

  本次事件發生后,住建局、衛生監督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到現場調查處理。并采取以下幾點處理及防控措施:

  1.要求施工項目部加強對市政集中供水和自建水井供水的管理,區分生產和生活用水,按要求分管、分開使用,生產用水嚴禁用于生活使用。

  2.對施工項目管理人員及工人進行疾病防控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告誡其樹立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飲食衛生,使用經過過濾、消毒等處理的生活用水,避免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有發生因水引起的不適癥狀及時報告。

農民工調查報告9

  一、農民工規模

 。ㄒ唬┺r民工總量增加,增速繼續回落

  根據國家統計局抽樣調查結果,20xx年農民工總量為27747萬人,比上年增加352萬人,增長1.3%。20xx年以來農民工總量增速持續回落。20xx年、20xx年、20xx年和20xx年農民工總量增速分別比上年回落0.5、1.5、0.5和0.6個百分點。

  農民工總量及增速

 。ǘ┍镜剞r民工增長較快,占比提高

  從農民工構成看,本地農民工10863萬人,比上年增加289萬人,增長2.7%。外出農民工16884萬人,比上年增加63萬人,增長0.4%。本地農民工占農民工總量的39.2%,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

  表1農民工數量及構成



  單位:萬人、%




20xx年20xx年增減增長
農民工總量27747273953521.3
其中:外出農民工1688416821630.4
本地農民工10863105742892.7

 。ㄈ┲胁康貐^農民工數量增長快于其他地區

  從輸出地看,中部地區農民工9609萬人,比上年增加163萬人,增長1.7%,占農民工總量的34.6%;東部地區農民工10760萬人,比上年增加96萬人,增長0.9%,占農民工總量的38.8%;西部地區農民工7378萬人,比上年增加93萬人,增長1.3%,占農民工總量的26.6%。中部地區農民工增長速度分別比東部、西部地區高0.8和0.4個百分點。

  二、農民工基本特征

 。ㄒ唬┡赞r民工比例有所提高

  在全部農民工中,男性占66.4%,女性占33.6%。其中,外出農民工中男性占68.8%,女性占31.2%;本地農民工中男性占64.1%,女性占35.9%。農民工中女性比例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主要是由于本地農民工在農民工總量中占比提高,而本地農民工女性比例較高所致。

  (二)青壯年農民工比重繼續下降

  農民工仍以青壯年為主,但所占比重繼續下降,農民工平均年齡不斷提高。從平均年齡看,農民工平均年齡為38.6歲,比上年提高0.3歲。從年齡結構看,40歲以下農民工所占比重為55.2%,比上年下降1.3個百分點;50歲以上農民工所占比重為17.9%,比上年上升0.8個百分點。

  表2農民工年齡構成




  單位:%





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
16-20歲6.34.94.73.53.7
21-30歲32.731.930.830.229.2
31-40歲22.722.522.922.822.3
41-50歲24.025.626.426.426.9
50歲以上14.315.115.217.117.9

 。ㄈ┺r民工受教育水平不斷提高

  農民工中,未上過學的占1.1%,小學文化程度占14%,初中文化程度占59.7%,高中文化程度占16.9%,大專及以上占8.3%。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農民工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其中,外出農民工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7.9%,比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本地農民工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2.6%,提高1.2個百分點。

  表3農民工文化程度構成





  單位:%






農民工合計外出農民工本地農民工


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
未上過學1.11.10.90.81.61.4
小學14.814.011.510.918.117.1
初中60.359.761.660.558.958.9
高中16.516.916.717.216.216.6
大專及以上7.38.39.310.75.26.0

  三、農民工流向分布

 。ㄒ唬┰谥胁康貐^務工的農民工比例提高

  從輸入地看,在中部地區務工農民工5977萬人,比上年增加184萬人,增長3.2%,占農民工總量的21.5%,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在東部地區務工農民工16489萬人,比上年增加64萬人,增長0.4%,占農民工總量的59.4%,比上年下降0.5個百分點;在西部地區務工農民工5209萬人,比上年增加104萬人,增長2%,占農民工總量的18.8%,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

  (二)跨省流動農民工比上年減少

  外出農民工中,跨省流動農民工7745萬人,比上年減少122萬人,下降1.5%,占外出農民工總量的45.9%,比上年減少0.9個百分點。分區域看,東部地區外出農民工17.3%跨省流動,比上年下降1個百分點;中部地區外出農民工61.1%跨省流動,下降1.7個百分點;西部地區外出農民工53.5%跨省流動,下降0.4個百分點。

  表4 20xx年外出農民工地區分布及構成





按輸出地分外出農民工總量 (萬人)構成(%)



外出
外出



農民工跨省流動省內流動農民工跨省流動省內流動
合計1688477459139100.045.954.1
東部地區49448584086100.017.382.7
中部地區659240242568100.061.138.9
西部地區534828632485100.053.546.5

 。ㄈ┝魅氲丶壱陨铣鞘械霓r民工比重繼續上升

  在外出農民工中,流入地級以上城市的農民工11190萬人,占外出農民工總量的66.3%,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其中,8.6%流入直轄市,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22.6%流入省會城市,提高0.2個百分點;35.1%流入地級市,提高0.9個百分點?缡×鲃愚r民工80%流入地級以上大中城市,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省內流動農民工54.6%流入地級以上大中城市,提高0.7個百分點。

  表5 20xx年外出農民工流向地區分布及構成






合計直轄市省會 城市地級市小城鎮其他
外出農民工總量(萬人)16884146038115919562173
其中:跨省流動7745118817523258147373
省內鄉外流動913927220xx266041480
外出農民工構成(%)100.08.622.635.133.30.4
其中:跨省流動100.015.322.642.119.00.9
省內鄉外流動100.03.022.529.145.40.0

  四、農民工就業

 。ㄒ唬┰诘谌a業就業農民工比例提高

  農民工在第二產業中從業的比重為55.1%,比上年下降1.5個百分點。其中,從事制造業的農民工比重為31.1%,下降0.2個百分點;從事建筑業的農民工比重為21.1%,下降1.2個百分點。農民工在第三產業就業的比重為44.5%,比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其中,從事批發和零售業的農民工比重為11.9%,提高0.5個百分點;從事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的農民工比重為10.6%,提高0.4個百分點。

  表6農民工就業行業分布


  單位:%、百分點



20xx年20xx年增減
第一產業0.50.4-0.1
第二產業56.655.1-1.5
其中:制造業31.331.1-0.2
建筑業22.321.1-1.2
第三產業42.944.51.6
其中:批發和零售業11.411.90.5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6.56.4-0.1
住宿和餐飲業6.05.8-0.2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10.210.60.4

 。ǘ┰谥形鞑康貐^從事第三產業的農民工比重提高較快

  在中、西部地區從事第三產業的農民工比重提高,分別比上年提高1.9和3.1個百分點,主要是從事批發和零售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的`農民工比重提高。其中,在中部地區從事批發和零售業的農民工占13.9%,從事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的農民工占11.5%,分別比上年提高0.7和0.6個百分點;在西部地區從事批發和零售業的農民工占14.8%,從事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的農民工占12.9%,分別比上年提高1.7和1.1個百分點。

  表7分地區的農民工產業分布





  單位:%






在東部地區在中部地區在西部地區


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
第一產業0.40.40.40.30.80.7
第二產業61.260.252.550.747.144.1
第三產業38.439.447.149.052.155.2

  (三)本地農民工從事制造業比重上升,從事建筑業比重下降明顯

  本地農民工從事第二產業的比重為49.9%,比上年下降1.2個百分點。其中,從事制造業的占27.7%,提高0.2個百分點;從事建筑業的占19.4%,下降1.3個百分點。外出農民工從事第二產業的比重為60.2%,比上年下降1.6個百分點。其中,從事制造業的占34.4%,下降0.6個百分點;從事建筑業的占22.8%,下降0.9個百分點。

  (四)受雇就業的農民工所占比重上升

  受雇方式就業的農民工所占比重為83.4%,自營就業的農民工所占比重為16.6%,受雇就業農民工比重較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其中,本地農民工中受雇就業的比重為72.8%,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外出農民工中受雇就業的比重為94.1%,提高0.2個百分點。

  五、農民工收入

 。ㄒ唬┺r民工月均收入增速有所放緩

  農民工人均月收入3072元,比上年增加208元,增長7.2%,增速比上年回落2.6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建筑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農民工月均收入增速分別比上年回落6.7、4.4、2.2和4.1個百分點。

  表8分行業農民工人均月收入及增幅


  單位:元、%



20xx年20xx年增長率
合計28643072 7.2
制造業283229704.9
建筑業329235086.6
批發和零售業255427166.4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330135537.7
住宿和餐飲業256627236.2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253226866.1

 。ǘ┰跂|部地區的農民工收入保持較快增長

  分地區看,在東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月均收入3213元,比上年增加247元,增長8.3%;在中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月均收入2918元,比上年增加157元,增長5.7%;在西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月均收入2964元,比上年增加167元,增長6%。在東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月均收入增速分別比在中、西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高2.6和2.4個百分點。

 。ㄈ┩獬鰟展まr民工收入增速高于本地農民工

  外出務工農民工月均收入3359元,比上年增加251元,增長8.1%;本地務工農民工月均收入2781元,比上年增加175元,增長6.7%。外出務工農民工月均收入比本地務工農民工高578元,增速比本地務工農民工高1.4個百分點。

  六、外出農民工消費和居住

  (一)外出農民工生活消費支出增速加快

  外出農民工月均生活消費支出人均1012元,比上年增加68元,增長7.2%,比上年加快1.4個百分點。其中,居住支出人均475元,比上年增加30元 ,增長6.7%;居住支出占生活消費支出的比重為46.9%,比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分區域看,在東部和西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生活消費支出增長快于中部地區,且在東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居住支出增長最快。

  表9外出農民工在不同地區務工月均生活消費和居住支出






生活消費支出 (元/人)其中:居住支出 (元/人)居住支出占比 (%)


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
合計944101244547547.146.9
東部地區954102844748046.846.7
中部地區86191141442548.046.7
西部地區957102544946946.945.8

  (二)在地級以上城市務工生活消費支出增長較快

  分城市類型看,外出農民工在直轄市和省會城市務工的月均生活消費支出人均為1106元,比上年增長8.4%;在地級市務工的月均生活消費支出人均1043元,增長7.7%;在小城鎮務工的月均生活消費支出人均為892元,增長4.5%。在地級以上城市務工的外來農民工居住支出占生活消費支出比重與上年基本持平,在小城鎮務工的外來農民工居住支出占生活消費支出的比重比上年下降0.6個百分點。

  表10外出農民工在不同城市類型務工月均生活消費和居住支出






生活消費支出 (元/人)其中:居住支出 (元/人)居住支出占比 (%)


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
合計944101244547547.146.9
直轄市和省會城市1020110648952847.947.8
地級市968104342045243.443.4
小城鎮85389243044450.449.8

 。ㄈ┆毩⒆夥、購房、早出晚歸農民工比重上升

  外出農民工中,在單位宿舍居住的占28.7%,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在工地工棚居住的占11.1%,下降0.6個百分點;在生產經營場所居住的占4.8%,下降0.7個百分點;與他人合租的占18.1%,下降0.3個百分點;獨立租賃居住的占18.9%,提高0.4個百分點;鄉外從業回家居住的占14%,提高0.7個百分點;在務工地自購住房的農民工比例為1.3%,提高0.3個百分點。

  (四)得到雇主(或單位)提供免費宿舍或住房補貼的農民工減少

  外出農民工中,從雇主或單位得到免費住宿的農民工所占比重為46.1%,比上年下降0.7個百分點;從雇主或單位得到住房補貼的農民工所占比重為7.9%,下降0.7個百分點;不提供住宿也沒有住房補貼的比重為46%,提高1.4個百分點。

  七、農民工權益保障

 。ㄒ唬┏瑫r勞動情況有所改善

  外出農民工年從業時間平均為10.1個月,比上年增加0.1個月。外出農民工月從業時間平均為25.2天,日從業時間平均為8.7個小時,均較上年略有下降。日從業時間超過8小時的農民工占39.1%,周從業時間超過44小時的農民工占85%,分別比上年下降1.7和0.4個百分點。

  表11外出農民工從業時間和強度


20xx年20xx年
全年外出從業時間(月)10.010.1
平均每月工作時間(天)25.325.2
平均每天工作時間(小時)8.88.7
日工作超過8小時的比重(%)40.839.1
周工作超過44小時的比重(%)85.485.0

  (二)簽訂勞動合同的農民工比重下降

  20xx年與雇主或單位簽訂了勞動合同的農民工比重為36.2%,比上年下降1.8個百分點。其中,外出農民工和本地農民工與雇主或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比重分別為39.7%和31.7%,分別比上年下降1.7和1.6個百分點。農民工簽訂一年以下短期勞動合同的情況有所改善,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

  表12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情況



  單位:%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一年以下勞動合同一年及以上勞動合同沒有 勞動合同
20xx年農民工合計13.73.121.262.0
其中:外出農民工14.63.723.158.6
   本地農民工12.52.318.566.7
20xx年農民工合計12.93.419.963.8
其中:外出農民工13.64.022.160.3
   本地農民工12.02.517.168.3

  (三)被拖欠工資的農民工比重提高

  被拖欠工資的農民工所占比重為1%,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分地區看,在東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被拖欠工資的比重為0.8%,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在中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被拖欠工資的比重為1.5%,提高0.3個百分點;在西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被拖欠工資的比重為1.3%,提高0.2個百分點。

  20xx年建筑業農民工被拖欠工資的比重為2%,較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高于其他農民工集中的行業。制造業農民工被拖欠工資的比重為0.8%,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農民工被拖欠工資的比重為0.7%,提高0.2個百分點。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農民工被拖欠工資的比重均為0.3%,與上年持平。其他行業農民工被拖欠工資的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表13分行業農民工被拖欠工資的比重


  單位:%、百分點



20xx年20xx年增減
合計0.81.00.2
制造業0.60.80.2
建筑業1.42.00.6
批發和零售業0.30.30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0.50.70.2
住宿和餐飲業0.30.30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0.30.30

  (四)人均被拖欠工資有所上升

  20xx年,被拖欠工資的農民工人均被拖欠工資為9788元,比上年增加277元,增長2.9%。其中,被拖欠工資的外出農民工人均被拖欠工資為10692元,比上年增加79元,增長0.7%;被拖欠工資的本地農民工人均被拖欠工資為8667元,比上年增加519元,增長6.4%。

農民工調查報告10

  一、調查時間:

  20xx年x月。

  二、調查方式:

  采訪調查

  三、調查對象:

  城市農民工

  為了解x市農民工就業狀況、工資收入情況、工資被拖欠情況、下一步的就業打算以及希望政府幫助解決的主要問題,日前,徐州民調中心與徐州調查隊聯合開展了農民工就業、收入情況等快速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56.2%的農民工對自己的收入感到滿意,77.1%的農民工每月能按時領取工資,農民工收入主要用于“日常生活開銷”和“子女教育”;50.4%的農民工認為自己的`工作“基本符合”期望,60.0%的農民工將“繼續外出打工”,15.4%選擇“在家創業”。

  年齡在18至50歲間

  半成以上為高中或以上

  據市民調中心相關人士介紹,此次快速調查,調查對象為全市五縣(市)及銅山、賈汪兩區在本地企業和尚未外出打工的農民工,共計240人。被訪農民工年齡集中在18-50歲之間。

  240位被訪農民工中,18-x0歲占x8.x%,x1-50歲占48.x%。男性占85.0%,女性占15.0%。半數以上的農民工學歷為高中、中專。52.5%的農民工文化程度為高中、中專,2x.x%為初中,xx.x%為大專及以上學歷,10.9%為小學及以下。

  多數以短期零工為主

  長三角為首選打工地

  調查顯示,被調查民工以短期零工為主。57.1%的被訪農民工為“短期零工”,x0.0%為“長期合同工”,10.0%為“自主經營”,另有2.9%目前“失業”。在所從事的工種上以技術工人為主。6x.9%的農民工從事包括建筑工、木瓦工、泥水工、電工、修理工、縫紉工、廚師、駕駛員等在內的簡單技術工種,15.9%為工廠工人,xx.x%為各類服務人員,另有6.9%為管理人員和辦事員。

  調查顯示,長三角地區為首選打工地。40.4%的農民工選擇長三角地區為打工地,x5.4%選擇徐州本地作為自己的打工地,11.7%選擇中西部地區,選擇珠三角地區、京津地區等地的比例均不高于x.0%。

  收入多集中在1至5萬

  拖欠工資現象依然存在

  調查顯示,農民工年收入大多集中在1-5萬元。50.8%的農民工年收入為1-x萬元;24.6%為x-5萬元;1萬元以下占15.4%,其中不足5000元的農民工比例為2.9%;9.2%的農民工年收入超過5萬元,其中7.5%為5-8萬元,1.7%在8萬元以上。

  調查顯示,農民工收入主要用于“日常生活開銷”。79.6%的農民工收入用于“日常生活開銷”,x9.2%用于“子女教育”,25.0%用于“人情往來”,17.1%用于“房租”,12.5%用于“贍養老人”,7.5%用于“醫療保健”,6.x%用于“儲蓄”,2.9%用于“娛樂支出”,僅有0.8%分別用于“技能培訓”和“投資”,x.8%用于其他方面。

  調查中,農民工工資被拖欠現象仍然存在。77.1%的農民工每月能按時領取工資,有22.9%的農民工工資會被拖欠,其中6.x%的農民工表示“經常被拖欠工資,嚴重影響了平時生活”。

  希望能有節假日休息

  創業時能有政策支持

  在對20xx年的外出打工的期盼中,調查顯示,選擇外出打工的農民工,最期盼政府能“督促老板及時發工資,按月結”、“也能有節假日,能休息,能簽訂勞動合同,希望有養老保障”、能“辦理五險一金”。

  調查顯示,選擇在家創業的農民工,最期盼政府能在“資金方面給予支持,特別是在貸款方面提供方便”,同時能在“政策上給予支持”。選擇在家種地的農民工,最期盼政府能“幫忙討回以前被拖欠的工資”,同時希望“醫療保險報銷多一點”、“孩子上學不能亂收費,管理好肥料農藥價格、質量”等。

農民工調查報告11

  據農民工年度監測調查資料顯示,20**年我市700個農村居民調查戶中,全部家庭人口2313人,其中農民工[1]920人,占家庭人口的比重為39.8%,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平均每戶擁有農民工1.31人。我市農民工呈現出男性多于女性、已婚多于未婚、31-50歲年齡者多、初中文化程度者多、未參加過技能培訓者多等基本群體特征;本地就業者多、制造業從業者多、生產或運輸設備操作者多等分布特征;從業時間增加、收入顯著提高、男女收入差距縮小等就業特征。

  一、我市農民工基本情況

  1、男多女少

  從性別看,男性占68.3%,女性占31.7%。男女比例為2.15:1,比XX年的2.23:1有所降低,男多女少的趨勢沒有改變,但近年來呈現出男性務工比重逐年上升趨勢。

  2、八成以上已婚

  從婚姻狀況看,已婚人員占85.7%,其中男性和女性的已婚率分別為85.0%和87.0%;未婚人員占12.9%,其中男性和女性的未婚率分別為13.1%和12.7%;離異或喪偶的人員占1.4%,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3、近六成農民工年齡在31-50歲

  調查結果顯示,XX年我市農民工的平均年齡為41.3歲,其中男性為42.3歲,女性為39.0歲。

  從年齡構成看,30周歲及以下的占20.6%,比上年降低1.8個百分點;31-40周歲的占23.7%,比上年降低1.4個百分點;41-50周歲的占34.2%,比上年增加2.3個百分點;50周歲以上的占21.5%,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31-50周歲的接近六成,是農村居民家庭中非農就業的主體。

  4、文化程度以初中為主

  從文化程度看,小學及以下占13.8%、初中占67.6%、高中及以上占18.6%。我市農民工文化程度仍以初中為主。

  從年齡看,年輕人群文化程度相對更高,30周歲及以下年齡組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1.8%,比30周歲以上年齡組高16.6個百分點。

  從性別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女性占21.5%,男性占17.2%,女性比男性高4.3個百分點。農村女性勞動力要付出更多努力,擁有更高學歷才能勝過男性,在競爭中獲得從業機會。

  5、參加過技能培訓的農民工不足兩成

  調查結果顯示,XX年我市接受過技能培訓的農民工占17.9%。其中只接受過農業技術培訓的占24.2%;只接受過非農職業技能培訓的占62.4%;同時接受過農業技術和非農職業技能培訓的占13.4%。

  從性別看,男性接受過培訓的比例為19.4%,明顯高于女性的14.7%。

  從文化程度看,文化程度越高,接受過培訓的比重越高。小學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以上接受過培訓的農民工分別占14.2%、17.5%和22.2%。尤其是參加過非農職業技能培訓,小學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以上接受過的比重分別占9.4%、13.0%和18.7%,顯著高于參加過農業技術培訓的比重5.5%、7.7%和4.1%。

  二、我市農民工就業分布狀況

  1、近九成以本地就業為主

  由于我市社會經濟發展程度高,為勞動力就業提供了大量崗位,一直以來都是外地農民工務工的流入地。對我市農村勞動力來說,基本上無需外出就可實現充分就業。調查顯示,在鄉內從業的占88.9%,是我市農民工最主要的從業地區;在鄉外縣內、縣外市內及國內其他省市從業的農民工分別占5.8%、3.8%和1.5%。

  從年齡和婚姻狀況看,30歲以上農民工更傾向于在鄉內從業,比重比30歲及以下的農民工高19.4個百分點;已婚人員選擇在鄉內從業的比例比未婚人員高23.0個百分點。

  2、五成農民工從事制造業

  從產業結構看,從事第一產業的占0.1%;從事第二產業的占60.0%,比上年增加1.6個百分點;從事第三產業的'占39.9%,比上年減少1.6個百分點。

  從行業分布看,超過五成農民工從事制造業,占51.3%,是吸納農民工就業最多的行業;其次是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占17.8%;再次是批發零售業和建筑業各占8.0%;隨后是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占7.4%。五個行業一共吸納了92.5%的農民工,比上年增加2.8個百分點。

  3、近四成農民工從事生產、運輸設備操作等工作

  從職業分布看,經營類、管理類、技術類的從事人員比重較低。從事生產、運輸設備操作等工作的人員比重最高,占39.8%;服務業人員占13.5%;個體經營人員占8.3%;專業技術人員占7.3%;辦事人員及有關人員占4.3%;商業人員占2.0%;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占1.2%;私營企業主占0.6%;農林牧漁水利業生產人員占0.1%;從事其他工作種類的人員占22.9%。

  三、我市農民工的就業時間和收入狀況

  1、平均從業時間略增

  XX年我市農民工人均從業時間為10.9個月,比上年增加0.1個月,其中本地務工、本地非農自營、本地非農務工和外出從業時間分別為0.5個月、1.4個月、7.9個月和1.1個月。調查顯示,有26.1%的農民在從事非農活動的同時兼顧自家的農業生產,務工務農兩不誤。

  2、非農收入顯著提高

  調查結果顯示,XX年我市農民工月均非農收入為2535元,比上年增長18.0%,其中月均收入在600元及以下的占1.8%;601-800元的占2.6%;801-1200元的占9.5%;1201-1600元的占14.5%;1601-2400元的占30.4%,2400元以上的占41.2%。月均收入在1600元以上的農民工占到了71.6%,比上年增加了14.4個百分點,呈現出收入大幅增長,低收入者比重減少的趨勢。

  3、男女農民工收入差距略有縮小

  從性別看,XX年我市男性農民工月均收入2774元,女性農民工月均收入1993元。男女收入比是1.39:1,比上年的1.55:1有所降低。

  4、不同年齡組的農民工,收入愈高增速越低

  從年齡組看,41-50周歲年齡組農民工月均收入最高,為2823元;其次是31-40周歲年齡組,為2662元;排在第三位的是50周歲以上年齡組,為2224元;最低的是30周歲及以下年齡組,為2205元。70后、80后是月均收入最高的人群,他們從業多年,擁有較多的工作經驗,且年富力強,收入水平最高。

  從收入漲幅看,漲幅最快的是30周歲及以下年齡組,增長25.6%;其次是50周歲以上年齡組,增長17.2%;第三是31-40周歲年齡組,增長16.4%;第四是31-40周歲年齡組,增長14.9%。增長幅度的高低正好與絕對收入的高低相反,收入越高增幅越小,呈現出差距縮小的趨勢。

  5、初中文化程度的農民工月均收入最高

  從文化程度看,小學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農民工月均收入分別為2215元、2616元和2472元,比上年分別增長了26.2%、15.5%和20.4%,初中文化程度的農民工收入最高,增速最小。

  6、本地非農務工收入最低

  從就業方式看,本地非農務工、本地非農自營和外出從業的農民工月均收入分別為2155元、4667元和2600元,比上年分別增長了18.1%、14.9%和16.9%,本地非農務工農民工收入最低,自營農民工收入增幅最小。

  7、交通運輸業收入最高,批發零售業增速最快

  從農民工從事的五大行業看,收入水平由高到低分別是交通運輸業、批發零售業、建筑業、制造業和居民服務業,月均收入水平分別為3313元、3241元、2798元、2434元和20xx元。收入增速由高到低分別是批發零售業、居民服務業、制造業、交通運輸業和建筑業,分別為29.7%、21.7%、16.7%、7.1%和6.5%。

農民工調查報告12

  20xx年中共十七大的最重要命題之一就是“堅持以人為本,關注民生問題”。而在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新時期,農民工問題依然是民生問題中應給予關注的問題之一。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80年代后農民工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正大量地流入城市。他們正值人生的黃金階段,他們奮斗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為了“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而”奮斗著,我們理應對他們給予更多的關注,及時解決他們的困難,這樣才有利于創造和諧社會。

  一、 新生代農民工的特征

  (一)比較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

  生于80年代的新生代農民工,生活在改革開放的大環境下,并且他們的家庭多數響應了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號召,因此他們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盡管戶口本上他們仍然是農民身份,但其中相當多的人從來沒有接觸過農業生產勞動,缺少艱苦鍛煉的機會,屬于“從校門到校門”的一代。同時,標榜“80后”青年人的特征——“自我”、“物質化”、“無責任感”、“生存能力弱”等都同樣適用于他們。他們在城鎮尋求職業時往往高不成低不就,在某些方面缺乏新產業工人階層的志氣。

  (二)無務農經驗,對家鄉的鄉土認同在減弱

  據統計,89.4%的新生代農民工基本不會農活或只會一點點。他們中雖然絕大多數人都是出生在農民之家,戶籍在農村,但卻很少接觸農業生產活動,甚至有的隨同父母在城鎮長大。在自身農民身份的認同中,也覺得自己外出務工經商,已經脫離了農民身份。他們對家鄉的鄉土認同更多的是包含著對親人的感情,對農業活動則缺乏感情和興趣。

  (三)平均受教育程度較高,維權意識較強

  生于80年代,正好是中國九年義務教育和法制建設步入正軌的年代,新生代農民工絕大多數都具有至少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甚至有些接受過中;蚋呒碱愓n程訓練。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的《中國新生代農民工發展狀態及代際對比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稱“在調查中發現有97%的農民工表示愿意繼續學習,其中最想了解的依次是專業技能知識(69.7%)、法律知識(54.7%)和文化知識(47.8%)。這種需要在不同的年齡段會有細微的差別。知識可以改變命運這種觀點在新生代農民工中得到最廣泛的認同。

  (四)外出動機多為尋求個人發展

  與父輩農民工外出以求生存為主的動機不同,新生代農民工在考慮賺錢的同時,更把外出作為尋求自我發展和追求城市生活作為主要的目標。根據統計結果顯示:新生代農民工以“出來賺錢”為主要目的的只占18.2%,而選擇“剛畢業,出來鍛煉自己”,“學一門技術”和“在家沒有意思”的人占到了71.4%。與此成鮮明對比的是,60年代的農民工有76.2%的人選擇了“出來賺錢”,70年代出生的則有34.9%,可以看出新生代農民工對自身有了比父輩更深更高的認識,融洽的工作氛圍、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良好的工作條件已經成為他們找工作時最為關注的問題。

  二、 新生代農民工的生活就業現狀和問題

  (一)工作情況

  據調查顯示,我國工資報酬最低的五個行業是農林牧副漁業、批發、零售貿易服務業、采掘業、建筑業和制造業,這些行業的工資都低于平均工資水平。而新生代農民工卻在這五個行業的就業比例中占82.5%?梢娦律r民工所從事的主要是體力型和低技能高替代性的工作,工作層次比較低,穩定性較差,發展機會很少。調查顯示:新生代農民工平均每天工作10.2小時,甚至有些人工作時間經常延長到24小時。而在穩定性方面,有53%的人工作不穩定,其中有26.4%的人工作很不穩定。

  (二)生活狀況

  由于很多用人單位不能為進城務工的新生代農民工提供比較正式的宿舍,從而使得很多新生代農民工不得不自己解決住房問題。他們大多選擇了租房和搭工棚。而事實上租房費在他們僅有的微薄收入中占據了一大部分,因此住房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調查顯示,只有30.2%的人表示對自己的居住條件比較滿意。

  在生活消費方面,調查顯示,總共有89.4%的'新生代農民工認為自己在城市的飲食條件太差,在少得可憐的休息日里,越來越多的新生代農民工開始走入網吧、舞廳、公園等公共活動場所,嘗試著融入繁華的城市。

  (三)身份歸屬狀況

  與父輩農民工不同,新生代農民工的“城市夢”更加執著。他們積極地認同所在城市,參加當地社會組織的集體活動,漸漸適應并習慣當地的社會生活和環境,希望能在城市扎根發展。骯臟、隨地吐痰、偷盜、不禮貌、不文明等,似乎理所當然地加在新生代農民工身上。而歷史形成的“城里人”和“鄉下人”之分,使新生代農民工在城市里時常遭受城里人的白眼和歧視。一旦一個地方發生了刑事犯罪,人們也總是首先將懷疑的目光指向進入城市的農村人。這讓新生代農民工感到自卑和對“城市夢”的茫然,將自己與城市隔離開來,蜷縮在城市的邊緣地帶。

  三、 促進新生代農民工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一)改革城鄉分割的就業制度

  戶籍制度所帶來的“先城后鄉”的不平等待遇讓新生代農民工進入市場時處于劣勢地位,同等條件下只能從事比較臟、亂、差的工作,即使同工也不同薪。農村一方面由于經濟比較落后,政府沒有辦法提供更多的和合適的教育培訓;另一方面,由于信息的不對稱,政府或新生代農民工個人,都難以預計進城后的情況。為此,需要深化改革以戶籍制度為核心的一系列體制和政策,例如城市養老、醫療、住房、教育等,打破城市公平就業的不平衡性,有效提高農民工素質培養。

  (二)建立系統的培訓機制

  一方面,對于新生代農民工個人來說,在城市的工作生活使他慢慢發現自己的教育需求,但由于戶籍制度的影響,卻難以享受當地的教育服務。另一方面,新生代農民工的工資本來就很微薄,除去被克扣、拖欠部分和日常消費之外,很難再拿錢用于教育和培訓,盡管其接受教育培訓的欲望非常強烈,但其具有實際支付能力的教育需求是十分有限的。政府可以籌集資金,依托民辦高校、職校技校,針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實際情況采取分批輪訓方式。推動政府購買或企業委托培訓等,為新生代農民工提供免費或優惠的培訓服務。

  (三)創造良好的自主創業環境

  絕大多數新生代農民工懷著執著的“城市夢”來到城市打工,大都不愿意甚至不可能再回到農村務農。但是,創業所需要的資金、技術、項目以及良好的法制環境卻成了創業的重要障礙。因此,相關部門可爭取銀行機構和農村信用社機構的支持,對新生代農民工施行專項貸款,進行小額信貸,以資助的性質、貸款的形式給予新生代農民工資金支持。

  (四)轉變企業的管理方式

  隨著時代發展,農民工主體的變換,企業的管理方式也應與時俱進。對待老一代農民工的那種胡蘿卜加大棒式的管理方式已經不再適用于新生代農民工,因為新生代農民工不再是以“出來賺錢”為主要目的,據調查,80后農民工的職業流動率最高,達到平均每人每年工作換0.45次。其中,近一半人是因為“生活、生產環境不適合”,以及“閑暇時間不足”而跳槽。這種頻繁的人員流動很容易打亂企業的生產管理與生產計劃。除了加強對他們進行職業培訓之外,還要積極引導他們腳踏實地、認真刻苦地鉆研業務,才能使新生代農民工在企業里找到歸屬感,真正踏實努力工作。

農民工調查報告13

  近年來,大量的農民工進入城市,為城市注入了活力,為社會付出了廉價的勞動力和創造了大量的財富,然而在陌生的大城市中仍然處于“邊緣”狀態,他們干的是工人的活,卻還是農民的身份,他們經常受人歧視,很難融入城市生活,在城市里的生活狀態不容樂觀。我借著暑假的空閑時間對農民工的生存狀況進行了深入調查,進一步了解農民工在城市中如何生存。

  目前,已有大量農民工進入城市,他們干的是城市人不愿干的最臟、最重、最險的活,他們為社會奉獻了自己的青春。他們的工作,他們的生活,他們的權益在很多地方仍然讓人堪憂,他們的生活現狀牽動大多數人的心。現在將此次實踐活動調查的結果報道如下:

  一、大量農民積極入城。

  據收集到的資料顯示,大多數農民工外出務工經商主要是為了增加收入,其次是增長見識,提高技能等。據走訪句容市后白鎮水北村農民工老家后統計,整個村已有七成青壯年外出務工經商,其原因大多是:水北村地處丘陵地帶,經濟條件較差,僅僅靠務農的收入十分微薄,子女上學費用昂貴,農用費用支出大,很難支撐家里的所有開支。再加上農村事務繁瑣,大多是體力活,家中除了靠賣糧食獲取大部分收入外就是飼養家禽,獲得經濟收入的途徑很少,所以多數人選擇放棄務農,進入城市。這樣一來家里只剩下年老體邁的人,所以目前已有不少土地荒蕪。

  二、農民工收入問題。

  據國家統計局的調查數據顯示,盡管國家對農民減少了各項收費,減輕了農民負擔,但是大多農民依舊選取外出務工經商,生活狀況依然十分辛苦。據了解農民工進城務工經商的.月平均收入約為xx元,一半以上的農民月收入在xx元以下,只有一成超過xx元,男性農民工月平均收入約為xx元,女性農民工月平均收入約為xx元,農民工收入普遍沒有城市居民高,他們從事的多是技術含量低,工資水平低的職業,他們的收入水平沒有隨我國經濟的發展而明顯提高,究其原因:

  其一,自身素質和能力使其大多在報酬較低的產業部門就業,如制造業,居民服務業,建筑業等所需技術含量低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由于農民工受技術限制,工資水平偏低。

  其二,社會不太健全的制度使得農民工就業受到不公平待遇,從而阻礙個工資水平的提高。

  三、農民工權益問題。

  農民工工作時間普遍較長:進城農民工每周平均工作6。3天,平均每天工作至少xx小時,xx%的每周工作xx天。究其原因主要是某些私營、個體業主追求高產量,高效益,而工人也為了掙更多錢主動拖長工作時間。他們工作之余的主要娛樂方式僅為看電視,睡覺等,幾乎沒有其他的娛樂活動。然而農民工不僅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文化財富的創造者和文化財富的創造者。農民工的文化權益應該得到全社會的關注。政府應該積極營造一個適合農民工消費的文化娛樂環境。

  近些年,在社會各界的關注下,全國農民工的報酬總體上大有改善,但是少數企業仍然存在克扣或拖欠農民工報酬的現象,近四成農民工未和企業簽訂任何勞動合同或協議,有一半農民工拿不到加班補貼,一半以上得不到工傷補償,80%的不能帶薪休假,90%沒有享受住房補貼或住房公積金。80%的女農民工無法享受帶薪休產假,農民工不清楚也不能依法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更有些農民工只要有活干,有錢掙就行了,簽不簽合同在他們看來關 部分人認為:要改變農民工弱勢地位,改善其生存環境,最根本是要改變城鄉二元結構,打破城鄉戶籍限制,讓農民工與城市人享受一樣的就業、醫療、衛生、教育等公共衛生服務待遇。

  四、農民工的居住問題。

  大量農民工進城,住房問題成了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大多數農民工居住在簡陋的宿舍里,30℅在集體宿舍里,21℅的農民工居住在缺乏廚衛設施的房間里,8%在工作地點,7%居住在臨時搭建的工棚里,13%在城市里沒有住處。只能往返在城郊之間。實地調查中發現近40%的農民工長期居住在工棚或集體宿舍,這些地方既狹窄又擁擠,室內東西又臟又亂,除了日常生活用品外,沒有其他娛樂用品。近年來由于城區拓展、改造,市區一般樓房的租金逐年升高,再加上其他水、電、暖氣費用,成本就更是升高了,所以大多農民工都住在城鄉結合處,有的幾家或全家住在20㎡不到的房間里,生活空間狹小,環境極差,交通不便,安全沒有保障。

  既然工地居住條件如此艱苦,再加上他們長期在外務工,為何不由鄉里人轉變為城里人呢?據深入調查,要實現這種轉變有兩大必不可少的條件:

 、僭诔鞘欣镉蟹定的職業和工作。

  ②在城市里有固定的住所。

  從目前的情況看來,正在城里務工的億萬農民工都希望實現這種轉變,然而實現這種轉變并不容易。眾所周知。,由于戶籍、崗位和技能等制約,進城農民從事的多是最臟、最重、最險、最累的活,勞動條件差,勞動時間長,勞動報酬低,解決住房問題比城里人更加困難。我們可以看見農民工條件的惡劣既有他們經濟收入低的原因,也有相當多政策不到位和資金不足的政府力不從心的原因。因而,農民工居住問題只能靠市場手段:靠租房或購房來解決。

  五、農民工子女受教育問題。

  據了解農民工子女受教育的問題也是一個很讓他們頭疼的問題。在調查過程中還發現:有近四成農民家庭的孩子成為留守兒童,他們在鄉村小學上學,平時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由于家里老人缺乏科學知識,缺乏法律知識以及教育現代孩子的正確方法,這對孩子們的成長都非常不利,很多留守兒童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孤僻,不能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和法律意識,有部分人甚至走上犯法的道路。然而被接入城市的農民工子女在城市里上學一年需繳納學費近兩千元,在家庭總收入中占比重較大,另外許多孩子上學還需繳納一定的借讀費,無形中又增加了農民工的負擔。

  六、農民工給社會的巨大考驗。

  大量農民工進入城市給城市交通、社會治安、計劃生育等帶來嚴峻的考驗和巨大的沖擊。在調查過程中我強烈感覺到:加強農民工的管理固然是不可或缺的,但更重要的是教育農民工,讓其懂法,從而增強他們自我保護的意識,加強對自身權益特別是人身方面的保護。由于農民大多數來源于經濟欠發達的山區或邊遠地區,他們不懂國家現行交通法規,更沒有遵守法律的意識。如:騎摩托車不戴頭盔,亂闖紅綠燈,車輛亂停亂放,行人跨越欄桿的事時有發生,結果農民工常常成為生活中受害的對象。

  農民工進入城市是不可逆轉的洪流,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政府只能采取措施對他們近一步培訓,規范,建設更利于他們生存的環境,使其盡快在城市里落腳,讓他們與城市居民和諧共處才能為社會創造更多的物質和精神文明財富,才能更好地描繪未來城市的藍圖。

  讓我們一起來關注農民工這個重要而可愛的群體吧!

農民工調查報告14

  走訪留守兒童——關于農民工留守兒童心理情況的調查。

  摘要:

  在我們周圍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的父母為了生計外出打工,用勤勞和智慧獲取家庭收入,為經濟和社會穩定作出了貢獻。但作為子女的他們卻留在了農村家里,與父母相伴的時間微乎其微,成為兒童中的一個特殊群體——留守兒童。所謂“留守兒童”即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自己留在農村生活的16歲以下(包括16歲)的孩子們,他們一般與父母親其中一方或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甚至其他親戚朋友一起生活。

  正文:

  留守兒童問題是近年來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民走入城市,留守兒童群體的隊伍也在不斷壯大,頻頻引起社會各界側目,讓人們覺得應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和呵護!

  據資料顯示留守的少年兒童正處在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他們無法獲得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成長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關注和教育,極易產生認識、價值上的偏離和個性、心理發展的異常,一些人甚至會因此走上犯罪道路。

  為此,應學校號召,為了正確認識國情、深入了解社會、提高自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借暑假機會進行社會實踐,由于家住農村,外出務工的農民較多,本著學校要求的“就近原則”,他們留守在家的子女自然而然地成為我此次社會實踐的對象。經過幾天時間的構思、收集整理資料、制定調查問卷等等一系列準備工作后,帶著一份好奇和幾許期待踏上了漫長的家訪之路,在有關村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村民們的熱情幫助和極力配合下,我走訪了我村共28個組(據村委介紹我村除去統征人口目前總共28個組)的社員,對符合條件的目前未外出的留守兒童(因為有幾位家長已帶著孩子外出,家中空無一人)的心理情況進行了調查,共收集到50份有效調查問卷(附后),并獲得了一系列數據和一些情況。

  根據數據顯示:截至調查日期,有8位孩子的父親外出務工、4位孩子的母親外出務工、39位孩子的父母雙雙外出務工(其中包括父母離異者)。這些留守在家的孩子大多由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顧,并且大多數都是在嬰幼兒期或者還屬學齡前兒童時都已離開父母溫暖的懷抱,跟隨年邁的老人一起生活。另外雖然有部分幸運的孩子是由自己的父親或母親親自照顧,但是由于不能同時擁有父母雙重的愛,心中難免不舒坦,再加上外出的家長在外打工所持續的時間不等,短的至少已有半年左右的時間,最長的已有長達16年之久。家訪過程中,我還了解到部分家長由于心系賺錢,已持續有好幾年不曾回家探望家中的兒女。讓原本就渴望他們關愛的孩子們一次次的化希望與盼望為失望,一次次的由興奮與激動變為深感無助,一次次的覺得他們的父母已然不再愛他們、已然將他們深深遺忘。讓那幼小的心靈倍受打擊,留下無言的傷痛,并且傷痛在無形中擴散,擴散得肆無忌憚!再看到同齡伙伴可以無憂無慮地同時擁有父母親雙重的關愛,可以時刻承歡父母膝下,那早就傷痕累累的小小心靈難免會發生不同程度的扭曲。通常通過不同的方式表現出來,比如有的孩子日常行為粗暴蠻橫、臟話連篇、易于發怒、脾氣多而暴躁、易沖動、怒則打人摔東西;有的孩子故意與家長逆反或者經常沉默寡言、不合群、膽小,敷衍了事、馬馬虎虎;有的孩子由于渴望更多的關愛,喜歡借故向別人撒嬌,以期獲得更多的關注;有的孩子由于年齡太小就離開父母或不得不與其中一方分離,誤以為是他們不愛自己,于是在家中就一味的對家長撒謊,借故索要更多的物質和金錢、鋪張浪費,或者貪玩厭學、學習成績一度較差以此來報復那離他們而去的父母……孩子們的表現千奇百怪、不勝枚舉,無不以自己的方式向社會、向父母控訴著自己孤獨無助和對父母雙重呵護的渴望!

  也許你會認為他們的表現很令人心寒,辜負了父母殷切的希望,但換個角度試想:他們有這些表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何原因造成了他們的叛逆呢?是缺失了父母的雙重的愛,是社會對他們的關心不夠,是命運對他們不公,導致他們淪為受人“歧視”的農村留守兒童,導致他們從小就遠離父母的教育和憐愛。

  據此次家訪了解,父母長期在外務工的家庭,留守在農村家里的不是年老體弱的老者,就是文化水平很低無法擔負起管理教育孩子責任婦孺。不少老人溺愛孩子,親友疏于管理,婦孺不懂言傳身教,身心正值成長關鍵時期的孩子們卻缺乏良好的受教育氛圍,長期處于無人管束的狀態。這類孩子在生活、學習中出現上述那些表現也是必然的,他們不合群的孤僻性格正是缺乏關愛、自尊受損的最有力的表現,他們的“小皇帝”、“小公主”脾氣是老人一味溺愛的最好見證。這一切不都是因為缺少了適當的教育以及監護人對孩子適時管理所造成的嗎?

  留守兒童在生活、學業、人格等方面出現的不同程度的問題顯示了他們的基本權利和要求得不到滿足。這不僅涉及到農民工的切身利益,更嚴重的影響到我國下一代的健康成長,直接制約著我國農村人口素質的提高和現代化進程,尤其不利于社會穩定和公正、和諧社會的實現,亟需社會共同的關注才能全面控制、逐步解決。

  由于我曾經也是一名留守兒童,對于他們的心情我相當理解。記得當時迫于生計,在我五歲那年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把我留給年邁的爺爺照顧。爸爸媽媽在家時,我寫作業遇到了難題,可以問他們,然而他們離開后,作業上遇到問題問爺爺,他根本不懂,我只好空著,等到第二天到校問老師,雖然老師不厭其煩地給我講,雖然老師很關心我,但是在生活上我還是遇到了很多困難,比如衣服經常是分不出顏色———臟兮兮的,不是我太調皮不愛干凈,而是爺爺忙于農活根本就無暇顧及我的生活,而自己又太小,沒有能力自己洗;感情上,也是無所依靠,時常因為別人的幾句嘲笑而在夜里暗自抽泣。那時的我多么希望父母能在身邊啊,就算沒有肉吃、沒有新衣,我也很滿足很快樂……如今走訪過這么多孩子,經過和他們聊天發覺他們此時的心情和我當初的相差無幾,而他們的父母為了“錢途”毅然選擇背井離鄉、毅然選擇將他們“拋棄”在家鄉,給予他們的就只有每月按時寄回的零用錢和偶爾的一次回家探視。試問如果每個孩子的家長都如此,那我們的下一代還有希望嗎?我國的明天將如何呢?社會的穩定、公正、和諧還真的指日可待么?

  面對“祖國花朵”的上述一系列情況,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是否應該為他們做點什么呢?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可以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走訪他們的監護人,帶給他們適用、孩子易于接受的教育方式;我們可以走訪他們就讀的學校,給予他們一定的關懷,帶給他們一些書本、文具等物品,也帶給他們知識、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更帶給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未來的憧憬,激勵他們不斷進取、努力奮斗,同時也把他們的堅強與微笑帶回我們的校園;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具有一份社會社會責任感,對那些留守在農村的兒童的成長多一份關心,努力保護好中國的“脈搏”以促進華夏民族的不斷發展!

  通過此次暑期社會實踐走訪了這些留守兒童及其“代理家長”,感覺自己的肩上多了一份責任,暗自告訴自己:一定要好好學習,決不讓自己的子代成為留守兒童,同時也為回報社會對我們留守兒童的關愛之情!

  在此,我衷心地感謝村的相關領導人的支持與指導,感謝全村廣大社員的熱情幫助與積極配合,祝愿您們生活愉悅、合家歡樂!

農民工調查報告15

  一、返鄉農民工基本情況

  ××是個農業大縣,農業人口占了全縣總人口的78。13%,隨著新農村建設和城市建設速度的不斷加快,大批農民工涌向城市尋找致富的機會,許多農民為了致富到外地務工。據統計,我縣外出務工總人數約12。25萬人,主要分布在廣東、浙江、福建、北京、陜西、上海及本省省會南昌。主要從事建筑、服裝加工、電子加工、制鞋、玩具加工及住宿餐飲業等行業。

  去年下半年爆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已對我國的經濟產生了深刻影響,尤其是沿海經濟較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的步伐放緩,導致大量農民工返鄉,我縣部分鄉鎮也出現了農民工返鄉的現象,據不完全統計,我縣現有返鄉農民工2萬余人。主要返鄉原因:一是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返鄉,我縣大多數農民工主要集中在沿海發達地區打工,而這一地區的勞動密集型和外向型企業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大,國外訂單減少,企業生產下降,用工需求減少,造成我縣部分農民工返鄉留駐,尤以北部的三里、梅莊、三陽集、鐘陵等鄉鎮較為突出;二是一些特殊人員,如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沒有一技之長,就業難度相對較大,不想再外出奔波務工的,有合適崗位在本地務工賺錢的;三是受優惠政策的鼓舞自愿回家創業的,有一部分農民工在外奔波多年,積聚了一定資金,也掌握了一些技能,不愿再在外面打工,想回家開創一番事業,自愿回家創業。

  二、存在的問題

  農民工返鄉雖未形成“返鄉潮”,但金融危機造成的沖擊不可小覷,一方面國際金融危機尚未見底,經濟形勢有進一步惡化的可能;另一方面,金融危機的加劇可能出現更多的農民工返鄉,勢必給社會穩定帶來很大壓力。

  一是給我縣本就嚴峻的就業形勢造成更大壓力。據有關部門預計20xx年將出現大學生畢業高峰;返鄉農民工求職高峰;破產、停產企業失業裁員高峰等三峰疊加的局面,我縣南邊幾個鄉鎮擁有的多家中小企業,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經濟疲軟,產品滯銷,資金周轉困難,企業用工減少,據統計目前已減少用工465人,給原本就嚴峻的就業形勢帶來更大壓力。

  二是給農民增收造成較大困難。我縣北部鄉鎮的大部分農民,家庭收入主要來源靠外出務工,許多青壯年勞力長年在外務工,返鄉農民工如果沒有了工作,收入就將明顯減少,給原本就很緊張的生活帶來更大困難。

  三是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經濟領域的問題很自然會反映到社會領域中來,經濟不景氣,失去工作,生活來源減少,自然給社會穩定造成影響。特別是年輕一代農民工,在城里生活了多年,大多不屑于父輩們的任勞任怨,在外務工又形成了高消費的習慣,回到農村,收入驟然減少甚至沒有,而消費習慣一時卻難以改變,少數人員就可能挺而走險,從事違法犯罪活動,勢必影響社會穩定。

  三、對策措施及建議

  農民工問題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社會政治問題,必須認真對待。要解決根本問題就要最大限度地為返鄉農民工創造就業機會,使其經濟收入不出現大的滑坡,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從而從根本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一是深入調研,掌握動態。深入村組、深入農戶,大力開展“大走訪”活動,全面摸底調查,掌握返鄉農民工數量、年齡、性別、技能特點和家庭狀況、就業意愿、培訓要求、心態變化、利益訴求及返鄉后的生產生活等基本情況,建立健全返鄉農民工監測預警機制,加強動態監控和分析。

  二是強化培訓,提升技能。整合人力資源開發、勞動就業、教育、扶貧等培訓資源,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地加強對返鄉農民工的教育培訓,免費開展返鄉農民工技能培訓,重點圍繞當前返鄉農民工轉崗就業需要開展新技能培訓,提高培訓針對性、實用性和實效性,讓農民工掌握更多的農業實用科技知識,幫助返鄉農民工變“暫時失業”為“調整充電”,提升其就業創業技能,增強其發展后勁。

  三是加強宣傳,合理引導。通過普法宣傳教育工作等有效途徑,做好農民工返鄉后的思想引導和心理疏導,積極引導他們學法、守法、用法,依法反映合理訴求,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及時宣傳中央及省、市出臺的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如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等。把我縣對接南昌打造現代制造業重要基地和區域商貿中心,對接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搞好環軍山湖生態經濟圈建設等發展××經濟的構想、措施大力宣傳到位,鼓勵大家發展特色產業,鼓勵返鄉農民工從事二三產業,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流通服務業、農村休閑觀光等,拓展增收空間。

  四是多管齊下,促進就業。一方面積極探索“求職、培訓、就業、維權”四位一體的勞務“直通車”輸出模式,促進勞務輸出;另一方面鼓勵和支持本縣企業吸納返鄉農民工就業,在縣內基礎設施等項目建設中,盡量滿足返鄉農民工就業,力爭讓返鄉農民工“回縣不回鄉”,盡快在家門口 再就業,同時在創業場地、稅收優惠、金融信貸、創業培訓、創業服務等方面制定相關優惠政策,積極鼓勵、支持返鄉農民工自主創業。

  五是改進服務,維護權益。開辟返鄉農民工勞動爭議仲裁“綠色通道”,快立、快調、快審、快結,及時處理重大勞務糾紛和集體勞動爭議,妥善解決農民工工資兌付等問題。對生產生活確有困難的返鄉人員,采取切實有效措施,通過扶貧開發,社會救助等渠道,確保返鄉農民工有房住、有地種、有衣穿、有飯吃、有病能就醫、子女能入學。

  六是認真做好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采取有力措施,保障農民工的正常生產生活,確保社會穩定和經濟平穩發展。政法部門要加大對電力、電信、廣播電視“三電”保護,嚴厲打擊破壞“三電”設施的`違法犯罪,特別要嚴厲打擊偷盜變壓器的犯罪分子。對農村治安亂點要進行重點集中整治,及時鏟除各種橫行鄉里的流氓惡勢力,解決“兩搶一盜”、打架斗毆、聚眾等影響農村穩定的嚴重治安問題。加強對留守青少年兒童的教育和管理,盡可能減少外出農民工的后顧之憂。要針對農村出現銷售假種子、假農藥、假化肥、假獸藥等坑農、害農犯罪和集資詐騙等犯罪活動,開展農村打假護農的專項斗爭,使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以保穩定、構和諧、促發展為目標任務,注重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同步協調發展的和諧平安創建,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和有機組成部分。和諧平安創建不僅能夠通過創造安定良好的治安環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環境直接作用和服務于人民群眾,包括返鄉農民工,而且能夠通過解決農村在治安穩定、社會管理、救助保障、民主法制以及民風教化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為新農村建設打下堅實基礎,創造有利條件,提供強力保障,最大限度地實現好、發展好、維護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農民工返鄉對我縣經濟發展既是挑戰又是機遇,只要我們引導解決得好,返鄉農民工將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發展等方面提供強有力的人力資源保障,從而推進新農村建設,促進我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農民工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農民工基本狀況調查報告09-01

農民工生存現狀調查報告12-24

農民工生存現狀調查報告02-28

農民工學習需求調查報告02-01

農民工法律意識調查報告11-17

農民工學習需求調查報告03-21

農民工生存現狀調查報告[優]09-17

農民工生存現狀調查報告8篇02-28

關于農民工的社會調查報告11-20

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調查報告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