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教學調查報告(通用15篇)
想要知道一些情況或事件時,我們需要調查清楚情況,最后基于取得的調查材料匯成調查報告。但是調查報告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調查報告(通用15篇),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調查報告 篇1
安康市第三次當代會提出了全面實施‘雙高雙普’,加大教育強縣創建力度,如期完成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五年內全市高中階段全面實施免費教育,高中階段入學率達到全省水平,通過教育的大發展讓更多的安康兒女在更廣闊的空間成就事業的教育發展新藍圖。實施雙高雙普的關鍵在普及高中教育。高中階段教育是學生個性形成、自主發展的關鍵時期,又是承接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橋梁和紐帶,對提高國民素質和培養創新人才具有特殊意義。縣域高中教育質量、發展水平直接影響到一個縣的教育發展水平和教育影響力,也影響到人才成長和縣域人力資源的形成,更影響到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競爭力。隨著社會經濟文化與教育整體的發展,我縣高中
階段教育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為更多的青少年提供了義務教育后的受教育機會,但是,由于多種原因,從橫向比較,我縣高中教育(包括職業高中教育)已經落后于兄弟縣區,為此,我們必須盡快警醒,及早動手,積極有效的解決高中教育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基本現狀
1、普通高中。我縣有普通高中學校2所,其中,嵐皋中學為單設高級中學,屬省級標準化高中,省級文明單位;民主中學是完全中學,屬市級農村示范學校,省級文明單位;均為全日制全民所有全額撥款事業單位。2011年秋季普通高中在校學生3120人,其中嵐皋中學2727人,民主中學393人,比2010年增長222人。2011年每萬人口中有普通高中在校生162.59人。全縣普通高中教學班42個,班均74人(國家標準不超過56人),其中嵐皋中學35個教學班,班均78人,民主中學7個教學班,班均56人。
普通高中校園占地面積106畝(70659平方米),生均校園面積22.6平方米(國家標準30平方米以上)。現有校舍面積29800平方米,生均9.55平方米(國家標準12平方米以上,不含教工宿舍)。普通高中學校有圖書42953冊,生均13.7冊(國家標準生均50冊);儀器設備總值268萬元。
普通高中現有教職工183人,專任教師163人,其中研究生學歷4人,占高中專人教師總數的2.2%,第一學歷具有本科學歷60人,占高中教師總數的32.8%,專科學歷8人,占高中教師總數的4.3%。全縣普通高中師生比為1:17,其中:嵐皋中學為1:20;民主中學為1:12。
2、職業高中
嵐皋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現為省級重點職業學校,省級文明校園。學校占地面積7.8畝(5199平方米),生均4.99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10270平方米,生均9.86平方米。教學班24個,學生1041人。現有在編教職工39人,教職工有本科學歷20人,專科學歷10人,中專及高中學歷9人,專任教師本科學歷占教職工本科學歷總人數的76%。目前,學校開設有計算機應用、機械加工技術、電子技術應用、美發與形象設計、旅游服務與管理、農村經濟綜合管理和畜禽生產與疾病防治等專業,其中機械加工技術為省級示范專業,電子技術應用為省級精品專業,美發與形象設計、旅游服務與管理為學校特色專業。
二、取得的主要成績
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縣高中教育工作得到了長足發展,取得諸多成績。
1、普通高中。一是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嵐皋中學順利實施整體搬遷之后,多方籌集資金、完善后續工程建設,在2011年完成了嵐皋中學投資近920萬元,建筑面積8100平方米的公寓樓建設,學校自籌資金80余萬元完成了公寓樓內部設施建設,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購置了床架床板等宿舍生活設施,為1600多名寄宿生解決了住宿難的問題。民主中學爭取到了中央救災建設項目,新教學樓已經于7月順利動工,計劃投資320萬元,建筑面積2086平方米,設計15個教學班,能有效緩解初中部的教室緊缺問題。二是教育質量不斷提高。十一五期間,累計高考上二本線人數1127人,上三本線人數2282人,上專科線以上3748人,為全縣更多的有志青年圓了大學夢。2011年高考,我縣報考人數為930人,其中文理科826人,體育藝術類104人。達一本分數線為112人;達二本線以上352人,上線率為37.9%;三本以上為626人,上線率為67.3%;專科以上817人,上線率為87.8%。二本上線人數比去年凈29人,增長率為9.6%。民主中學在師資十分緊缺、優質生源短缺的困難情況下,完成文理科二本上線5人,體育藝術13人,達省二本線總人數18人的較好成績。三是內部管理進一步加強。普通高中結合316工程學校發展水平評價,積極加強內部管理、狠抓內涵發展,制定了辦學章程、修定和完善了校徽、校歌、校訓等反映學校發展內涵文化的具體標識。建立健全了各項管理制度,實施規范管理。加強了實驗室、美術室、音樂室、舞蹈室、計算機室、科技活動室、通用教室、多媒體教室和體育場的建設,充分發揮了這些部室的教育教學功能和素質教育功能。四是素質教育全面推進。我縣普通高中實施新課程改革之后,全面推行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全面發展。嵐皋中學成功召開了第16屆(新校區首屆)運動會,同時為全縣2011年秋季中小學生運動會的順利召開給予了人力物力的多項支持。民主中學堅持開展校園文化藝術節、堅持建設長廊文化、部室文化、餐飲文化和宿舍文化,讓廣大學生處處受到良好文化的熏陶,同時積極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不僅為高一級學校培養了眾多的'藝術人才,也被評為嵐皋縣校園文化建設特色學校。2011年,高考體育藝術類達省二本線48人,占全縣二本上線總人數的16%,為更多的特長生創造了發展空間。
2、職業高中。我縣職業教育,堅持面向三農,面向縣域經濟發展,面向就業市場,積極服務社會,服務家長,服務學生的辦學指導思想,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發展。一是統籌整合職業教育資源取得了新突破。2011年,通過整合縣域內職業教育資源,成立了縣職業教育中心,創造了良好的職業教育環境,奠定了辦好職業教育的基礎。二是創新辦學模式走聯合辦學之路取得了新發展。在辦好傳統優勢專業的同時,進一步加大了東西部聯合辦學的力度,先后與泉州雙喜科技學校、徐州機電工程學校、蘇州相城中等專業學校、湖北省十堰市衛校等學校簽訂了聯合辦學協議,增開新設了現代酒店管理、高級護理、服裝設計與工藝、汽車維修與駕駛、采礦專業(工程測量和通風安全方向)等市場緊俏的專業,用以吸引更多的初中畢業生選擇職業教育。三是全面落實黨的惠民政策取得了新成績。針對我縣2010年7.18洪災給部分學生家庭造成的經濟困難,縣職教中心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用足用活了涉農專業免學費和困難學生資助等優惠政策,確保每一名學生進得來、學得好、能就業,在認真落實國家政策的同時,學校還自籌資金減免、資助困難學生270人,落實減免資助資金22萬元,堅定了家庭困難學生求學的信心。四是職業技能培訓有了新覆蓋。為全面完成市局今年下達給我縣的人人技能工程培訓任務,縣職教中心,想方設法通過多種途徑,把未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及社會青年組織起來,認真進行了教育教學培訓,制定了培訓計劃與管理制度、措施,對每期學員實行登記造冊,建立臺帳,還結合我縣主導產業建設,特別是旅游產業發展的需要,今年我縣教育系統共培訓10期,分別進行了鉗焊加工、計算機、美容美發、機電維修、烹飪技術、嵐皋魔芋宴、嵐皋土菜、旅游服務、畜禽養殖等項目培訓,共培訓1038人,培訓合格率達98%,就業安置1038人,就業率100%,超額完成了市局下達的300人的短期技能培訓任務。五是領辦學前教育有了新發展。自籌資金100多萬元,組建了縣第二幼兒園。同時還開辦了幼兒師范專業,一邊上文化課,一邊進行實地培訓,走出了一條教學實訓一體化的新路子。
教學調查報告 篇2
我被分到衡陽市外國語學校初二(372)班進行教育實習,實習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英語專業課的教育實習,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兩個方面。在這期間我積極地努力地工作,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同時,虛心的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實習期間,我也對我校做了一次深入的教育調查工作,針對中學的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
這次調查的主要方法是發放問卷,調查的目的是通過調查研究,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有所了解,為準確地把握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調查的過程十分辛苦,為了得到學生的真實想法,全面、詳細地獲取材料,我頗費了一番心思,我不僅只限于我實習所帶班級的調查,而且還跨班級、年級調查,為了更好的了解到學生的心理狀況,最終的調查結果如表附一。
1.中學生厭學現狀分析
厭學是“學生對學校的學習生活失去興趣,產生厭倦情 緒,持冷漠態度等心理態度及其在行動中的不良表現方式”,在中學學校教育中比較普遍。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通過對學生學習與發展的調查 發現,因“喜歡學習”上學的初中生僅占 10.5%, 充分說明厭學在中學教育中的普遍性和嚴重性,其帶來的相關社會問題,令家長茫然、教師憂慮、教育界關注,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學生厭學主要表現是:注意力分散,上課不認真聽講,思維遲緩,提不起精 神和情緒消極,作業拖拉,敷衍了事,伴隨著學習效率降低,作業錯誤率上升, 學習成績差等后果。根據學生的種種表現,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心理診斷,學生 厭學是典型的心理疲倦反應, 即是由于持續努力和精神緊張或長時間從事單調的 工作引起的不適和厭倦狀態。一般認為,引起心理疲倦的因素有三個:一是精神 緊張程度過高;二是長時間從事單調的工作;三是思想沖突、挫折、憂慮、懼怕 等情緒的反應。厭學心理產生與發展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和成績,甚至會危害 他們的身心健康。
2.中學生厭學的成因分析
2.1外在原因
2.1.1學習的時間周期較長。
學習是種內化過程, 不僅需要很大的心智努力, 而且需要較長的時間。根據《教育法》的規定,適令兒童的基礎教育需要九年的 時間, 如果升入高等院校需要更長的時間。 我們知道, 無論從事什么性質的工作, 干的時間長了都或多或少地會產生厭倦情緒,何況至少要九年的持續學習呢?
2.1.2學習負擔重,內容繁瑣、教學方法的呆板。
現在,提高升學率更是各個學習的第一要務,這關系學校的生存與發展。然而,一些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采取“填鴨式”教育方式,使學生身心負擔過重,精神高度緊張。大量的作業,大量的聯系使學生岳發感覺是極其枯燥無味的,從而產生厭學情緒。
學生的學習動機依賴于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來激發,但實事求是地講,學校采用的各科教材,無論怎樣 精心設計安排,其趣味性也無法與其他傳遞知識的媒介相比。再者,教師、學生 及知識構成的傳遞系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周而復始地按照一成不變的模式 運轉著, 很少發生變化, 使學生對學習缺乏新鮮感, 久而久之便會造成厭學心理。
2.1.3學生心理壓力太重。
現代中學生承受的心理壓力太重,無論是望子成 龍的家長,還是受片面追求升學率驅使的教師,都對學生的學習抓得特別緊。學 生從社會、學校和家庭中接受最多的信息是好好學習,認真讀書,將來考上一所 好學校。特別是家長教子心切,往往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又毫無心理學知識。 所以,總是無休止地埋怨、挑剔,使孩子產生無論怎樣努力也無法使家長滿意的 挫折感。這樣,學生心理產生太大壓力,必然造成厭學心理。
2.1.4 缺乏必要的輔導和關心。
有些家長在平時從事繁重的工作,回家又要 忙于家務很是辛苦,他們很少過問孩子的學習,很少了解孩子的思想,認為只要 將孩子的`吃、穿照顧好就行了。孩子學習上無人輔導,思想上又無人關心,天長 日久,孩子怕苦怕累,遇
到困難繞道走,失去依賴就寸步難行。
2.1.5 教師原因。
常話說親其師信其道,反過來也有厭其師而倦其道。教育 方法落后,課堂氣氛沉悶,師生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其 次學生因為對老師的反感而討厭上老師的課,極力回避與老師的接觸,最終發展 到對某一科目的厭學。有些則是過分的看中分數,使學生感到厭煩。還有的是因為教師素質低下。教師是學生第一線的教育者,是影響中學生學習態度的最關鍵因素。教師往往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略學生其他方面的素質,對學生能力的錯誤評價使學生不滿。更有的老師,公然歧視所謂的“差生”,僅僅因為低他們的成績不好而全盤否定,見了他們更是表現出不屑與輕視,一旦這些差生做錯什么就嚴加懲罰,大打出手,仿佛遇見仇敵一般。“差生是由老師一手造成的”。低素質的教師使學生對其產生逆反心理,明知自己做得不對還是要做,為的就是“整老師”,“你想辦法整我,我就想辦法整你!”
2.2內在原因
2.2.1缺乏正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動機。
學生沒有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沒 有明確的學習動機,不知道為什么而學習,該怎樣去學,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盲目 性。學習成績差的學生還會受到來自家長和同學的壓力、責怪和鄙視,同時又不 知道怎樣與教師密切配合和交流。導致自信心降低,遇到困難時就產生逃避的想 法。
2.2.2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學生由于沒有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導致學業成績不良,造成精神苦悶,覺得難以學習下去,產生厭學的心理。因此 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從"學會"走向"會學"極重要。
2.2.3學生本身的智力因素是導致厭學心理產生的內在原因。
厭學學生中一 部分學生的智力水平往往不是很高,表現在觀察力、想象力、記憶力、思維力、 理解能力、創造能力都不會太高。
2.2.4人際交往問題。
青少年更渴望尋求同齡人的接納、陪伴和友誼,傾向 于從同伴那里看到自己,否則學生會覺得孤單無助,自尊心受到打擊,就開始討 厭學習。他不是真的討厭學習,只是不喜歡學校環境。從而對學校生活產生了恐 懼,開始逃避上學最終也會產生厭學的心理。
3.解決方式
3.1 轉變教育觀念,樹立全面發展的人才觀。
社會、學校及家庭,為從根 本上減輕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做出了積極的努力。九年義務教育化學教學大綱 和教材都適當降低了要求,減少了教學難度,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使學生從 過重的學習負擔中解脫出來,有充裕的時間去從事自己喜歡干的事,參加有利于 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個性發展的實踐活動,使學生有張有弛,勞逸結合,保持旺盛 的精力,情緒飽滿地投入學習生活。
3.2 充分重視和加強實驗教學。
突出實驗教學,不但要做好每一個演示實 驗,而且要組織好每一個分組實驗。當上實驗課時學生的積極性都是很高的,說 明學生喜歡實踐活動。要盡量通過活動課組織學生參觀訪問、看錄像等,開拓學 生視野,提高興趣,調動積極性,克服厭學情緒。
3.3 改革課堂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改革課堂教學方法,提高課 堂教學效率,向 45 分鐘要質量。課堂教學的消化、吸收率高就等于減輕了學生 的課業負擔。這樣就杜絕了厭學情緒的產生。
3.4 寓教于樂,把文化知識的學習同愉快的情緒相結合。
父母或教師應從 青少年身心的發展特點上掌握孩子最喜歡哪些事情, 然后把學習文化知識同引起 學生愉快情緒的活動結合起來,每當學生努力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時,就放手讓 孩子自由選擇去做自己喜歡干的事。長此以往,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最終建立 起穩定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變厭學為好學。總之,要面對學生或多或少存在 著的厭學情緒,不斷發現各種克服此現象的有效途徑與方法,從而使學生生動活 潑、自覺主動地完成學業,以提高教育質量。
3.5 輔導學生提高學習能力,營造學習環境。
教學過程中,教師心中時時 要裝著厭學學生,為其營造一個能廣泛參與學習的機會,備課時要了解厭學學生 的知識結構,學習過程中做到五優先,即優先提問,優先答問,優先演算,優先 批改,優先輔導。四經常,即經常考察,經常指導,經常鼓勵,經常強化。很多 厭學的學生一般都是由于學習跟不上,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責怪以及同 學們的輕視。索性破罐子破摔,經常逃學,在外“鬼混”。因此,老師要及時想 辦法,盡量創造環境,教師要用愛這把鑰匙開啟僵化的心靈,要愛得真,愛得持 久, 多關心了解, 讓厭學學生在實踐中培養興趣, 品嘗到學習的成功感和趣味感, 并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
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進而樹立信心、堅定信念,徹底 矯治厭學的心理障礙。學生學習提高了,他們才會變得自信起來,那么學習的興 趣自然而然就會產生。
3.6 老師要注意批評的尺度,成功時讓孩子感到成功的喜悅。
中學生的承 受能力遠不如成年人,但作為成年人的老師,在批評學生時,就要注意場合和尺 度,以激勵為主,少用批評、責怪為妙。對學生學習上的任何進步都要及時給予 肯定和表揚,讓孩子們嘗到成功的喜悅,這能克服學生的厭學心理。 綜上所述,當前中學生厭學心理的成因是錯綜復雜的,解決厭學心理問題的 途徑也是多種多樣,相互滲透的, 需要我們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合理選擇或綜合運 用,需要學生自身的努力,學校,家庭,社會相互配合,多管齊下,才能達到最佳效 果。
總之,中學生“厭學”,除學生自身的思想和文化素質較差外,也與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學校的教育管理和家庭教育都有很大的關系。因此,我們必須有針對性地加強和改進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幫助這些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同時,注意因勢力導,因材施教,齊抓共管,從嚴治校,那么,中學生的“厭學”現象就一定能夠得到有效的扼止。
教學調查報告 篇3
一、調查概況
20xx年x月xx日至x月xx日,我很榮幸的有機會在鎮江市南門小學過我一個多月的實習生涯。我這一個多月的實習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作為一名語文教師的教育實習,二是作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實習。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我積極認真地工作,虛心向辦公室里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取得不錯的成績。同時,我還利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做一番的調查,這個調查是針對語文這門課在當今時代的教學情況的。通過調查研究,我對當下語文教學的狀況有初步的解,為深化教學改革,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客觀依據。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從語文教師的自身、教學等方面探究現今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
2、從學生的角度探究現今小學語文的發展現狀。
3、從學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現今語文教學該往何處去。
(二)調查方法抽樣調查:以我實習的三年級語文教師為主要調查對象,調查對象為我的指導老師王燕老師、年級主任張俊妹老師、三年級二班班主任黃麗萍老師以及兩位新老師:仲菲老師和孫琴老師。
三、調查結果
1、從語文教師的自身、教學等方面探究現今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首先,從小學語文教師的自身方面談一談語文教學的狀況。經過一個多月的相處,我發現三年級的語文教師的文化水平都是大專。經過從教導處解的信息,在這所小學中擁有大專文憑的老師占多數,只有少數教師擁有本科文憑。這證明小學語文教師普遍文憑不高。另外,有些人的普通話不算很標準。這些狀況比較讓人憂心。其次,從現今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方面來看語文教學的狀況。在教學方法方面,三年級的語文老師基本都采用問答法、講授法,少數有經驗的老教師會采用自學輔導法、情境教學法以更好地達到效果。
在采用教學設備方面,經調查發現,現在的語文課堂教學,大多數老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還是原始的:老師講學生聽,他們很少使用多媒體、掃描儀等先進的手段。導致這種現象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這種教學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減少師生互動的機會。以使用多媒體教學為例,上課時學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學生再看書本。
學生多愛看一些圖畫,對圖畫的記憶倒很清楚,但卻忽略圖畫旁邊的文字。這種教學方法還使得老師變得懶惰起來,大部分老師在上多媒體課時很少板書,一些老師一節課下來,根本就沒在黑板上寫一個字,學生也就不作筆記。他們認為小學的主要任務還是在認字識字一塊,利用多媒體等先進設備,無形之中就降低寫字的重要性,而很多學生的自覺意識不高,基本是老師寫他們也寫,老師不動他們也不會動,為提高學習效率只能舍棄先進的設備,轉向老舊的方法。事實也證明采用老舊的方法是正確的,它符合教學的實際情況。
2、從學生的角度探究現今小學語文的發展現狀我實習的年級是三年級,學生都在十歲左右,這個年紀的學生心智很不成熟。經過一個多月的觀察,我發現不僅男生好動,女生也不容易安靜下來,上課開小差、做小動作的學生比比皆是,而三年級是個特殊的時間段,語文這門學科從這個年級開始,才真正發揮它的作用,從這里他們上語文課的任務不僅僅是識字,更重要的是要開始學習如何使用語言,如果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是根本掌握不語文的知識的,這非常讓三年級的語文老師頭痛。所以上課時,吸引學生注意、維護課堂秩序就成每個三年級語文教師的重頭戲,他們努力以富于激情的聲音、高低起伏的`腔調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以游走于課堂每個角落的眼神、恰如其分的懲罰維持著課堂的秩序。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都努力讓每一個學生愛上語文,他們使盡手段、用盡方法,就是要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語文學習上來。
在實習期間,我曾帶領實習班級的學生去多媒體教室上過三次課。通過這幾次課,我發現小學生對現代化的教學手法還是比較喜歡的,很感興趣,可是他們自律意識比較差,到新鮮的地方就東張西望、交頭接耳,導致課堂紀律難以維持,另外由于學校資源問題,多媒體教室又是科學實驗室,實驗器材設備比較多,學生好奇心太強,盡管老師千強調、萬強調,還是有個別學生會去拿、去碰。正因為這樣,這所小學的語文老師都不愿意帶著學生使用先進設備。
小學生年紀比較小,所以知識面比較狹窄,上他們的課就不能海闊天空地、一股腦兒地將語文老師所有知道的、關于課文的東西都灌輸給他們,要考慮到他們的接受能力。如果語文老師不管不顧這些,那就有可能使學生失去上語文課的興趣,甚至討厭起語文課來。實習期間,我教的第一篇課文就是《做一片美的葉子》,這篇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每一片葉子都做著相同的工作——把陽光變成生命的乳汁奉獻給大樹。”這里需要給他們拓展一下關于光合作用的含義,但是又不能講的太過深入,不然的話不僅語文課不像語文課,而且學生也理解不。于是,我用我自己的語言比較淺層次的講述一下基本過程,只要求他們明白葉子做的工作是光合作用便成。
在學習壓力方面,我是在小學實習的,調查的對象都是小學生,教育局明文規定他們的在校學習時間不能超過六個小時,回家作業不能超過一個小時。因為回家作業的總時間不能超過一個小時,所以劃給語文的時間就更少,所以我認為他們的負擔還是很輕的。不過我不是他們,不能為他們立言,為此我專門進行解。據我深入學生之中解到的,大多數學生對回家作業的量還是很滿意的,也能夠及時完成,只有少部分學生因為種種原因,遲交或不寫作業。可是他們普遍都認為在校的課堂作業太多,導致他們沒時間玩耍。
我解到硬筆習字冊是他們課后必須要完成的,大多數時候還要完成大練習冊和補充習題的訂正,有時候還需要在校完成作文的底稿或謄寫。針對這種情況,我特地去問幾位老師,老師們告訴我其實他們并不想這樣,但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一是由于教育局給的回家作業時間太少,導致很多既定任務無法完成;二是學生本身回家作業存在很多這樣那樣的問題,只能利用課后時間讓他們訂正返工;三是學生的升學還是要靠他們自己的成績,放松作業這塊,有可能導致很嚴重的后果,學生家長也不能理解,這在前幾屆有過這樣的前車之鑒。
3、從學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現今語文教學該往何處去。
小學生的認知發展的一般特點:小學生的感知覺已經逐漸完善,他們的方位知覺、空間知覺和時間知覺在教育的影響下不斷發展,觀察事物更加細致有序。小學生的記憶能力也迅速發展,從以機械識記為主逐漸發展到以意義識記為主,從以具體形象識記為主到詞的抽象記憶能力逐漸增長,從不會使用記憶策略到主動運用策略幫助自己識記。小學生的言語也有很大發展,能夠比較熟練地掌握和運用口頭言語,在教育的影響下,逐漸掌握書面言語,學會寫字、閱讀和寫作。小學生思維的基本特征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過渡為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小學低年級兒童形象思維所占的成分較多,而高年級兒童抽象思維的成分較多。
小學語文教學要把握學生的認知發展,找出適合本階段學生的學習方法。注重學生在思維方面的發展,引導他們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重視學生在言語上的發展,適時給與引導,讓他們獲得更好的發展。適時把握學生在識記能力上的發展,讓他們多記多背,為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小學生的社會性發展的一般特點:入學以后,他們的社會關系發生重要變化,與老師和同學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長,在與老師和同學的相處中,他們逐漸學會與人相處、與人合作及競爭的一些基本技能技巧。師生關系及同伴關系對他們的學校適應有重要影響。這種關系的質量既影響到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對班級、學校的歸屬感,也影響到學生情緒、情感的發展。小學階段也是個體自我概念逐漸形成的一個重要時期,他們的學業成敗、社會技能的掌握程度,來自教師及同伴的社會支持,對其形成自信或自卑的個性品質有很大的影響。
小學語文教學要注重學生在個性品質上的塑造,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正確的思想認識。注重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的表現,適時給予他們指導,鼓勵他們融入集體,關心他人。
小學生的道德認識能力也逐漸發展起來,從只注意行為的后果,逐步過渡到比較全面地考慮動機和結果。由于認知能力的發展特別是觀點采擇能力的發展,他們越來越能從他人角度看問題,道德情感體驗日益深刻。
我認為,在現今條件下改善語文教學現狀必須先從制度改革抓起,小學生減負不能光看回家作業量,最重要的是要關注教育局的既定作業量。其次要提升教師團隊的學歷水平和專業素質,要培養一批關愛學生的老師。最后就是,要從學生的心理出發,制定適合他們的課程,讓他們在身心愉悅中增長知識、獲得做人的學問。
教學調查報告 篇4
據化材學院的安排,臨汾七中實習領導小組自xx年對我校xx級教育實習工作做了調查了解。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概況
實習領導組到實習學校----臨汾七中的xx級教育實習情況進行調研,通過聽實習生講課與實習學校領導、指導教師進行座談及征求實習生意見等形式,了解了有關教育實習的基本情況。
1.在七中實習的xx級學生共有16人。
2.在此期間聽了化材學院在高一實習幾位同學的講課,寫出教學實習調查表16份,實習成績大都是優,良。基本上如實反映了實習生的實際教學水平。
3.臨汾七中的校領導對這次實習工作非常重視,由專人負責接待安排,保證了這次實習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指導教師對實習生的意見和建議
1.七中指導教師普遍認為xx級實習生實習素質多數好于往屆。主要表現在:虛心學習,工作認真,遵守紀律,對自己要求嚴格,能按照指導教師要求做好各項工作。
2.多數學生熱情積極參予教學工作,認真寫教案,認真備課,認真批改作業,上課時態度也很認真,知識面較廣,個別實習生教學質量高,效果好,受到中學生的歡迎,實習生還積極參加所屬教研室的`教學活動,從中吸取老教師的教學經驗、體會。
3.師大實習生普遍生活樸素,謙虛謹慎,講課儀表端莊,能深入班級與中學生打成一片,既提高了實習生社會工作能力,又減輕了任課教師的負擔。至于輔導自習、批改作業、監考等教學輔助工作,更是個個爭先去做。學校領導普遍感到滿意。
4.有的指導教師反映:實習時間太短,應增加實習時間,時間太短許多知識掌握不了,效果也就差了。他們建議實習最好分兩段:第一階段見習,讓實習生多聽多看;第二階段實習,讓學生多參與教學,這樣效果自然會更好指導教師認為,應多培養“一專多能”型的教師,才能適應中學生之需要。
5.少數實習生普通話不過關,地方方言太重,有的板書不規范,字跡太了草,說明“三字一話”的訓練還要認真抓緊抓好。
三、實習生自己的情況
實習生談了前段時間的收獲、體會,也提出了一些改進教育實習工作的意見、建議。
1.所在學校對實習生都很關心,指派專任教師指導他們的教學實習工作和班主任實習工作,而且要求很嚴格。試講、教案等指導教師都嚴格把關,不達標不通過,體現了高度的責任心,同學們深受感動,從中也學到了老教師們的治學之道。
2.經過指導教師的辛勤培養,精心指導,多數同學克服了最初的膽怯心理,積極承擔輔導或講課任務,勇敢地邁出了第一步。感到很有收獲,初步嘗到了甜頭,為今后走上工作崗位,適應未來的教學環境打下了初步基礎。
3.實習生反映:在大學所學知識,包括教學方式方法等與中學實際脫節現象較普遍,教學內容不能銜接,教學方法不盡相同,因此一開始感到很吃力,對現在中學生的學習狀況包括心理狀態、學習方法等均不了解,增加了實習工作的難度,建議我校今后應加強對中學實際情況的研究(包括教材內容的取舍,教學方法的選用,中學生思想狀態,心理狀況的調查等)做到“有的放矢”,“對癥下藥”,這樣才會取得好的效果。
4.有的學生反映,教學實踐活動太少,因為學校對他們不放心,不敢將講主課的任務交給他們,只在最后一周講兩三次課,沒有更多機會展現自己的才能。
5.少數實習生反映:大學所學計算機、化學等實踐性知識太少,動手能力差,適應不了中學“多而雜”,“全能型”人才的需要,希望在這方面能多學些知識,以適應客觀需求。
教學調查報告 篇5
加強實踐教學是中醫藥高素質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和21世紀對高素質中醫藥專業人才的基本要求,如何不斷提高實踐教學水平,直接影響到高等中醫藥教育的未來。為此,我們向本校針推專業本科生,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就實踐教學問題展開調查,并將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研究。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調查對象與方法
表1顯示,認為實踐操作較適用于技能教學(86人,87.8%);認為實踐操作較適用于臨床課教 學(83人,84.7%)。
表3顯示,大部分(86人,87.8%)認為臨床實習 崗前培訓有必要。
表4顯示,認為臨床實習中遇到的最大困難為理論知識不扎實(52人,53.2%),其次為臨床辯證思維能力差(25人,25.5%)。
表5顯示,認為較適用于實習教學的教學方式為臨床案例(83人,84.7%)。
2 討論
3.1 強化教學環節,培養基本技能
目前中醫以技能為主的課程及臨床課程,尤其是一些操作技巧、檢查手法、臨床實例、解剖部位等,很難用語言表達清楚,單純用講授法教學不利于學生理解領會,不便于記憶,不能激發學習興趣。調查表明,針對技能教學運用實踐操作為主的教學方式,可以很快的使學生將書本上的間接經驗轉化為自己的直接經驗,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為臨床實習乃至以后的.臨床工作打好基礎。
臨床課程的教學,案例教學法作用也不容忽視,它不僅有助于學生汲取診療經驗,更重要的是能培養學生的臨床辨證思維能力,強化正確辨證方法,從而將理性認識轉化為感性認識,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究精神很有幫助。技能培養是實踐教學的重要內容,其基本技能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即獲得較扎實基礎,而不應在實習過程中完成。調查表明,適當減少理論教學時間,增加實踐教學時間,能使學生得到更多的技能訓練機會,提高實踐教學效果。目前,教學中技能性課程理論和實踐教學時數比例約為3:1~4:1,顯然不能滿足技能教學的要求,應進一步調整。調查表明,改革技能課考試辦法,摒棄以往的以筆試問答為主的考核方式,采用以臨床實際操作或實驗操作為主、筆試為輔的考核方法,可以提高對技能學習的重視程度。而技能課考試中筆答試卷和技能考核較合適的分數比例為1:1。
3.2 加強臨床實習,提高臨證辨析診療能力
學生進入畢業實習前,缺乏對醫院的了解,臨診思維、動手操作能力差,進入新的角色遲緩。針對這種情況,在課程結束后,可安排短期的臨床基本操作訓練和中醫臨診技巧訓練,以強化學生的臨床基本技能,并加強 學生醫德醫風及各項規章制度的教育,使學生在正式實習前,對臨床工作能有大概印象和充分的心理準備。調查表明大部分學生認為實習前進行崗前培訓是必要的,但目前僅有部分專業開展,需要進一步推廣。針對臨床實習時進行出科考試必要性的調查,認為必要和沒有必要的大體相同,但根據實際情況分析,部分學生對考試的恐懼心理使他們作出了否定的選擇。實行出科考試制度,可以達到促進實習積極性目的,但在實施過程中,應注意考核方式的靈活性并避免流于形式。針對臨床實習中所遇到困難的調查,感到理論知識不扎實的比例較大,這說明,實踐不能脫離理論的指導,要求我們加強基本理論的教學,同時在教學中注意理論與臨床實際的結合。另一個困難是臨床辯證思維能力差,這是每一個剛接觸臨床的學生必然要面對的問題,也只有通過不斷臨床經驗的積累才能逐漸提高,因此我們要提高學生對臨床實習的重要性認識,促進實習的積極性。關于實習教學所適用教學方式的調查顯示,多數認為臨床案例教學效果良好,生動直觀,易于理解,通過病例討論提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是實習帶教中值得提倡的教學法。而實踐操作可以面對真正的患者,進行真正的治療,體驗并逐漸提高療效,對技能水平的提高有極大地促進。專題講座可以就臨床適用經驗、突出問題、新型療法等有針對性的進行,突出實踐性和實用性,使學生獲得第一手材料。
教學調查報告 篇6
高中階段教育擔負著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和為高等教育輸送優秀后備人才的雙重任務,也是衡量一個地方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標志。按照全縣第一批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要求,我和教育部門相關負責一起就高中階段教育發展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研,通過實地查看、征求意見、座談討論等形式,進一步了解了我縣高中教育的基本現狀,弄清了存在的一些實際問題,也初步尋求到了解決問題的一些辦法和建議。
一、基本情況
㈠高中學校基本現狀
我縣現有高中階段學校3所(即縣一中、二中和縣職教中心),共有75個教學班,其中普通高中教學班54個。有學生4634名(縣一中1399人、二中1584人、縣職教中心1651人),在職教職工294人(一中113人、二中126人、職中55人),其中專任教師225人,行政、教輔、工勤等人員69人。專任教師中,中學高級教師占25%,合格學歷教師比例為84.5%,平均年齡38.2歲。普通高中教學骨干105人,占專任教師的52.5%。普高缺乏生物、歷史、地理、體育等學科骨干教師;職業教育的數控、物理、電工電子、茶藝專業教師緊缺。
普通高中學校生均校園面積25㎡、校舍面積10.4㎡,其中生均實驗室面積1.5㎡(縣一中為生均0.8㎡,省標為生均≥1.8㎡);生均圖書7冊(省標為生均40冊),計算機與學生比例為1:16(興山縣高中學生計算機比例為1:8)。近四年,我縣高考專本科錄取率分別為72.7%、66.62%、48.36%、47.47%,呈逐年下降趨勢。
㈡我縣未來十年學生狀況
據至年我縣學生情況統計分析,我縣今年一年級學生總數為1195人,二年級1222人,三年級1280人,四年級1376人,五年級1601人,六年級1727人,七年級1734人,八年級2116人,九年級1899人。通過這個數字,可以清楚地看到,九年內,我縣學生的.最高峰在明年,超過XX人,往后的幾年將會呈持續、急速下降趨勢,尤其是在2017年,全縣高一新生不足1200人(還不包括六年之內正常轉出人數),按照普職招生1:1的嚴格要求,每年高中招生也就只有600人左右。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幾年來,國家對教育的投入不斷增長,特別是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義務教育都在不同時段、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扶持和優先保障,但普通高中教育卻很遺憾地出現了投入增長“空白”,呈現顯而易見的政策“斷層”和“盲點”。像五峰這種貧困少數民族邊遠山區,由于縣級財政自給率極低,離開了上級財政投入體系的支撐,單靠微薄的本級財政,對高中階段的教育投入就顯得相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五峰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其主要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㈠基礎設施薄弱。學校硬件設施建設相對落后,“軟環境”亦不夠優化。主要是教師辦公條件簡陋、教學功能用房缺乏、教學儀器裝備不達標,校園文化氛圍不濃、教科研水平不高。
㈡教育債務沉重。目前,兩所高中總債務達到1133萬元,其中縣一中負債487萬元,縣二中負債646萬元。由于債務沉重,高中階段教育長期負重運行,發展后勁明顯不足。
㈢高考質量堪憂。近幾年來,我縣高考專本科錄取率呈逐年下降趨勢,年僅達到47.47%。教育質量令人堪憂,學生家長對五峰教育失去信心,不惜花高昂學費紛紛將學生轉至外縣。
㈣師資隊伍缺乏。一是有限的師資分散配置,整體水平不高,后發劣勢明顯,缺乏專業對口(如高中生物、歷史、地理、體育等學科)的骨干教師;二是優秀教師外流嚴重,教育人才引進難;三是由于教師數量不足,平時維持正常教學已屬不易,謀劃發展更是力不從心,導致教師培訓提高不夠,加之受優質生源外流、高考質量下滑影響,教師信心受挫,主觀能動性發揮不夠。
三、產生問題的原因
㈠投入嚴重不足。由于縣級財力有限,同時在三所高中學校平行投入只能是“蜻蜓點水”,導致三所高中目前的硬件設施都相對落后,成為全市唯一沒有實現高中達標的縣,教育發展已遠遠不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教育要求。
教學調查報告 篇7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意義及理論依據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班級合唱教學是音樂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然而,農村學校藝術教育一直以來不被重視,班級合唱教學現狀總是不盡人意:很多班級唱歌會出現“喊歌”的現象;多數班級只知齊唱不懂合唱;有些班級在唱合唱歌曲時唱著唱著就會變成一個聲部;有些學生則捂著耳朵大聲喊唱,企圖壓倒另一個聲部。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學生的音樂基礎差,歌唱水平、合唱能力和習慣等方面參齊不齊;其次,學生缺乏對于聲部和諧的感性體驗和合唱的成功經驗,因而興趣不高;再次,現行的小學音樂教材中有許多合唱歌曲,題材廣泛,風格迥異,其中有不少流傳久遠的優秀的兒童合唱歌曲,但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這些寶貴的教學資源卻沒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往往以農村孩子音樂基礎差為由,回避合唱教學,只教孩子唱一個聲部。長期以來,便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使教師和學生對班級合唱產生畏難情緒,最終導致失敗。讓合唱走進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大家用同一種聲音表現同一個內容、同一種感情,可以培養學生在集體中的合作精神和能力,促進學生的聲音和心靈均衡和諧地發展。用甜美的歌聲歌唱生活,用真摯的感情溫暖人心,合唱可以顯示出一代人的文化素質和精神面貌,也可以反映出一個國家的國民教育水平,對整個國民素質的提高有重大作用。因此,提出了本課題的研究。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和加強合唱教學,使學生感受多聲部音樂豐富的表現力,盡早建立與他人合作演出的經驗,培養群體意識及協作、合作能力,使他們在歌唱表現中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美的熏陶。”根據新課標的要求,音樂教師應該重視合唱教學,堅守“音樂課”這塊空地,普及合唱藝術,從而讓學生在合唱教學中感受音樂的魅力,培養學生的群體意識、合作能力等,對此我以班級為單位結合新課程標準的思想理念,根據學校學生的特點在教學中開展了合唱教學的研究。
以班級為單位的童聲合唱教學實踐,正是基于新課程理念,充分利用集體歌詠、合作學習和表演實踐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群體協調能力和寬容理解、共同參與的集體主義意識和相互尊重合作的精神。在潛移默化中建立起對親人、他人、人類,以及一切美好事物的摯愛之情。申請本課題的研究就是針對教學班孩子們的聲音條件、樂感,兼顧他們的興趣愛好,把科學的發聲方法和歌唱技巧、技能的訓練隱藏于課堂情感教學與情景教學之中,采用快樂地、易學易練的方法、合理地利用時間,通過長期的堅持不懈引領孩子們一步步進入合唱的殿堂。
二、課題研究的現狀分析及解決問題
(一)簡要分析目前國內外研究狀況
合唱是一個團隊集體創作音樂的藝術形式,她以她特有的生產過程在藝術創作的同時也錘煉著唱歌的人群,因此世界各國都將合唱訓練視作培養社會高級人才的重要科目。日本整合了歐州的經驗從上世紀70年代至今,全面開始了全國自6歲到大學以合唱為主的音樂課堂教學。經過30多年的堅持,日本的課堂音樂教學從演唱故鄉的老歌到演唱世界名曲,形成了具有日本自己特色的合唱教學體系,培養了一批批具有愛國熱忱和創造精神的優秀人才。
(二)本課題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低年級開始,著重抓好節奏、音準、正確的發聲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歌唱習慣,唱好齊唱,為學習合唱打好基礎;中年級開始進行合唱的基本訓練,由二部輪唱過渡到二部合唱;高年級加強進行聲音控制力訓練,逐步提高合唱要求。本課題的研究起于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學于掌握科學的歌唱技能技巧,呈示和諧、統一、均衡、生動富感情的合唱,著力于審美情感和能力的形成。
(三)課題研究的現實意義與理論價值。
合唱教學能培養學生有較好的音樂感受和審美能力,對學生的智力發展、養成集體主義觀念、團結合作、互相尊重、文明高尚的情操等方面有著獨特的實踐意義和理論價值。
1、合唱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的一個重要教學內容。它是小學生非常感興趣的一種音樂表現形式。對于培養學生的文化素質、健康素質、心理素質、審美素質、思想素質都有著積極的作用。組織良好的合唱教學,能幫助學生掌握一個正確的歌唱方法,通過有情感的歌唱,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合唱藝術的魅力,從而喜歡音樂,提高對音樂的鑒賞能力,培養正確的音準與節奏感,同時激發振奮他們的樂觀精神,豐富其形象思維能力。
2、在合唱教學中要讓學生明白,一個好的合唱演員就是一個好的獨唱演員,而一個好的獨唱演員不一定就是一個好的合唱演員,缺乏了組織紀律性和協調性,是不會有好的效果的。在合唱中,發出異樣的聲音會破壞合唱的整體性。從而教育學生做人也要和同伴和睦相處,融入集體。
3、為校合唱隊培養人才和后備力量,建設學校校本課程的特色。
4、用教學實踐支撐教學理念,逐步提升班級合唱的品質,豐富拓展童聲合唱這一領域,為理論的發展和教學體系的建設奠定基礎。
三、課題的研究目標和研究內容
(一)課題研究目標
1、通過本課題研究,促進學生愛好音樂,與音樂交朋友,終身享受音樂。
2、通過本課題研究,培養學生良好的演唱習慣,促進合唱的.普及和發展。
3、學習合唱知識和合唱技能,能夠自信地、和諧地,富有表現力地歌唱。提高音樂審美情趣,分享合唱樂趣,全面發展音樂素養,品嘗成功的喜悅。
4、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和聲王國里接受熏陶,樹立進取樂觀的生活態度,在不斷的協調、磨合當中,形成良好的合作習慣和團隊精神,促進學生健康和諧的發展。
5、積極開展合唱活動,打造合唱特色,建設學校藝術文化。
(二)課題研究內容
本課題的研究起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歌唱習慣,學習掌握科學
的歌唱技能技巧,呈示和諧、統一、均衡、生動富有感情的合唱,
著力于審美情感和能力的形成。
合唱藝術是歌唱的藝術,聲音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對于未受過正規訓練的孩子來說,要集體的聲音和諧統一,融為一體,就必須經過科學的訓練,使每個隊員都能用一致的方法來演唱,以達到“融合”的境界。在童聲訓練中,首先應該要求音色的自然與優美,讓聲音有“漂流感”,讓聲音流動起來,輕細、明亮是童聲的特色;這樣,既保持童聲輕柔的音色又能使聲音統一、和諧。在低年級,著重抓好節奏、音準和正確的發聲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歌唱習慣,唱好齊唱,為學習合唱打好基礎;中年級開始進行合唱的基本訓練,由二部輪唱過渡到二部合唱;高年級加強進行聲音控制力訓練,逐步提高合唱要求,能演唱童聲合唱作品。
四、研究的方法
(一)觀察法
課題研究過程中有目的,有計劃地運用觀察法,觀察被研究對象,明確觀察的重點,客觀地了解被研究對象的合唱興趣,通過對現象的分析,找出偏差。
(二)調查法
運用問卷、訪談、測試等方式,系統地了解我校師生對于合唱歌曲教學開展的現狀及他們的需求等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課題研究工作。
(三)行動研究法
結合師生實際開展本實驗研究活動,根據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有效策略開展的實踐成果,不斷交流與反思,以實踐彌補理論與經驗的不足,定期對學生的接受情況進行及時反饋,及時調整,并做好記錄。
(四)文獻研究法
學習和研究小學音樂教材教法、新課程標準、兒童心理學、以及關于合唱方面的專業書籍、論文等,以充實課題研究人員的理論知識和提高其課題研究能力。
(五)經驗總結法
定期總結自身音樂教學研究過程中的體會與收獲,形成經驗材料。
五、研究過程
(一)營造合唱環境,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合唱觀念
充分利用距離學生最近的優勢、利用校園里的多種教育媒體,充分展示合唱藝術的魅力,并滲透到孩子們的校園內外的生活中,讓孩子們盡情地感受藝術、欣賞藝術、尊重藝術。
1、利用校園廣播站,每天播放合唱歌曲和合唱知識,時間可長可短,內容可以一月一換,也可間插在其他主題內容之中。讓孩子們對合唱歌曲耳熟能詳、隨口而唱。
2、積極組建校園師生合唱隊,加強訓練和多種形式的演出活動,吸引廣大師生參與,并面向全校師生開辦合唱知識講座,擴大影響,形成良好的藝術學習氛圍。
3、開辟校園板報、宣傳欄、學生手抄報等專欄介紹合唱知識、合唱歌曲,也可結合主題班隊會組織音樂知識競賽等。
4、音樂教師在布置校外作業時,可以把合唱歌曲的學習和收集作為一項內容來完成,如利用電視和網絡,一周收集一條自己喜歡的合唱團的演出信息或者周圍的音樂活動情況,一小組一月學會唱一首合唱歌曲等。
(二)從“師生合作”入手,為學生的演唱搭建橋梁。
合唱可以是生生之間的合作,也可以是師生之間的合作。在教唱二聲部合唱曲時,可以先由老師奏或唱第二聲部,與擔任第一聲部的學生合作,以后讓學第二聲部的學生先輕唱,再逐漸放開聲音跟自己一起唱。當感覺到第二聲部的學生較有把握后,自己的奏或唱隨機地大聲變為小聲,完整地變為要在某些音“攙扶”一下,待達到“火候”時,再讓學生兩個聲部合起來,這樣就“水到渠成”了。必要時候,教師可以反過來輔助第一聲部,使之能順利地與二聲部合作。在與低段學生合作時,創設情鏡,采用分角色合作演唱也特別能激起學生興趣。如第二冊《兩只老虎》中第一次出現了輪唱的形式,演唱時老師和學生分別扮演大老虎和小老虎,大老虎先唱,唱得稍響,小老虎后唱,唱得稍輕,要求學生邊唱邊聽老師演唱的聲部,合作較好后可變換角色演唱。又如演唱《閃爍的小星星》時,可分別扮演星星媽媽和小星星進行輪唱,媽媽帶著小星星回家了,在音量、速度上可做變化。如果可能,還可以在不同的調性上演唱,讓學生聽出老師的歌比自己高還是低,并用手勢來表示。這樣,學生的和聲聽覺回越來越敏銳,在聽覺提高的同時,和聲的表現也會增強。
(三)從“做歌曲”入手,創造性使用教材。
合唱是一項群體性的活動,它既需要合作者有較好的團結意識和合作意識,更需要合唱者對音準、節奏有較好的感知和表現能力。而這種意識和能力則需要較長時間的培養和磨煉,而且是在具體的演唱實踐中才能逐漸形成。從教材選曲看,二年級開始出現了輪唱,三年級的聆聽曲目中出現了合唱曲,但分量不多。而從四年級開始則出現了大量的合唱曲,有些歌曲難度偏大,不適合學生實際。課改中指出教材是對話的文本,是“活性因子”,教師可以對教材進行補充、延伸、拓展和重組。因此,在班級合唱教學中,從“做歌曲”入手,充分挖掘歌曲合唱素材并進行二度創作、改編對培養學生的合唱合作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教學調查報告 篇8
20**年10月10日—11月4日,我很榮幸的有機會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景福小學度過了我一個月的實習生涯。我的實習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作為一名英語教師的教育實習,二是作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實習。在這一個月的時間里,我積極認真地工作,虛心向辦公室里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同時,我還利用這一個月的時間做了一番的調查,通過調查研究,我對當下英語教學的狀況有了初步的了解。
英語教育中,如何根據其自身特點有效地組織教學,一直是英語教育研究的重點。組成教學系統的基本要素是學生、教師與課程、客觀世界(特指英語語言),如何把三者有機結合起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教學成敗的關鍵。所以,實習期間我就如何調動學生主動性、積極性這一問題展開了調查,調查對象是我任課的景福小學三年三班的學生。
通過調查我發現,喜歡上英語課的和不喜歡的比例基本持平,中間部分比例很小,呈兩極分化態勢。說明學生對待英語課的態度觀點鮮明,它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學生們喜歡英語課的原因主要有:認為英語課很重要,是新世紀的需要;當前就業的通行證;喜歡接觸新事物。不喜歡英語課的原因,按教師和學生自身因素從兩方面分析:
(一)老師因素:現今教學傳授知識的手段是“灌"。并沒有帶動學生去感受英語,教會其學習方法。教學步驟公式化,課堂上講得多,讓學生參與的少,致使學生被動接受,思維不活躍。
(二)學生自身因素:本身英語基礎不好。學得越多,越聽不懂、記不住,喪失信心,從而對老師及其所教內容產生恐懼厭煩心理。我實習的年級是三年級,學生都在十歲左右,這個年紀的學生心智很不成熟。經過觀察,我發現不僅男生好動,女生也不容易安靜下來,可是如果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是根本掌握不了知識的,這非常讓老師頭痛。所以上課時,吸引學生注意、維護課堂秩序就成了每個教師的重頭戲,我想從學生方面說,這可能是因為小學生年齡還小,和英語的接觸還不深,這門課對他們來說還是一門很新鮮的學科。當然這種現象和小學英語教師的教學也是分不開的,每一位小學英語教師都應該努力讓每一個學生愛上英語,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英語學習上來。
由此可見,興趣是學習一切知識的初始原動力。在興趣帶動下,可以有克服一切困難的勇氣;如果喪失了興趣,不僅會成為學習的阻力,還會造成心理壓力,影響今后發展。所以,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是搞好課堂教學的關鍵和調動其積極主動性的基本條件。
老師應以教材為中心,適當穿插課外知識和口語練習,例如介紹外國風情知識、典故。這適應了中學生好奇求新心理。在訓練口語和聽力時,可以用簡單單詞串起來講一些小故事、小幽默,組織學生自己用英語表演小品、小話劇,為學生培養發散思維能力提供機會。在趣味和娛樂中學習,才能使學生盡快接受所學知識,達到最佳教學效果。另外,針對程度稍差和心理上膽怯、內向、怕羞的學生,應說服學生克服膽怯心理,找回自信。多輔導幫助、委婉糾正其錯誤,先鼓勵回答較簡單的問題,建立起自信心,再逐漸提高問題難度,從而敢于主動發言,參與活動。還有,教師課堂用語應簡短,指示明確,語言風趣,表情生動,這樣可以減輕學生心理壓力,以免造成緊張氣氛。還要注意發掘表現積極、外向的學生,使其有發揮機會,從而帶動全班同學,形成主動、積極的氣氛。小學生是很單純的,正因為這樣,當一個稱職的老師就必須學會在適當的時機夸獎他們,盡量用表揚來鞭策他們進步。教師應該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主動參與學習,而不是被動地受教,這樣才能提高他們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
培養英語交際能力是學習的最主要目的。因為語言是交際的工具,學習語言是為了互相溝通、了解,就是為了交際。針對這一點,老師在授課時多講些實用的東西,包括見面、生活、家庭、師生間的日常用語,多搞些這方面的仿真練習,既拓寬了學生知識面,又提高了參與意識。按需供應,也是教師課堂教學應致力的方向。這樣才能調動受教育者的積極性主動性,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師生關系的好壞對教學效果有直接影響。不少同學認為“喜歡老師就會喜歡他的課”。教者為師,學者為生,在教學中必然形成師生關系。師生關系好了,距離拉近了,學生上課自然會尊重老師的言行,就會為課堂學習提供一個快樂的積極主動的氛圍。由此可見教與學并不只在課堂短短的四十分鐘和不大的教室內發生作用,它遠遠超出了這一范圍,涉及課下的方方面面諸多因素,教師的人格魅力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就說明,在抓好業務工作的同時,一定要加強自身修養,保持良好的心態。這樣才能樹立威信,從而帶動教學。
針對這個問題有以下措施:以誠相待,對學生象朋友,不擺架子,有時開開玩笑,給學生們以親切感;利用課間、空余時間深入學生之間,與其多交流、多溝通,主動接觸,增進了解,聽取教學意見、建議,及時改進教學方法;清楚每位學生的學習程度、層次,因材施教。而且不僅要在學習方面,還要在生活、處事諸方面給以指導、幫助,即記熟每個學生的姓名;提問時面帶微笑,設身處地理解體驗學生學習英語的喜、怒、哀、樂,或找回做學生時的感覺。
上課傳授新知識,讓學生學得更好,不應是一節課得全部。激發他們對學習的熱情和感受學習的快樂,是更加重要的方面。因此,課堂上老師必須具有一種教學激情和自信,才能感染你的學生。為他們提供寬松的而自由的思考環境,讓所有喜歡說話的孩子們都有機會和同學分享自己的發現成果,但是這樣一來,課堂秩序怎么控制呢?這就得益于一些課堂紀律管理口令。響亮拍三下手,學生們馬上有反應:一面雙臂做端坐姿勢做好,一面說:快坐好!從而提醒沒有留意到老師指令的學生。諸如此類的口令,形成學生們的一種共識,這些教學手段在課堂控制中作用非常大。此外還要充分借助現代先進的.教學資源,作好小學英語教學工作。從多層次多方面去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對于班主任的工作我特意請教了我所在班級的班主任吳老師,她的秘訣是:給班干部樹立威信,讓他們協助班主任管理班級,當然這些班干部是要接受全班的監督的,一旦有人彈劾,情況證實后就必須接受批評和必要的懲罰。對于表現好的孩子,也有機會上來當兩天的實習班干部,和原先的班干部一起管理紀律等等。班主任的工作很多,其中學生們的安全是班主任工作的重點,尤其低年級學生,他們活潑好動,容易受傷。在我實習的期間適逢校園藝術節與期中考試,我從旁協助班主任老師的工作,積極給予意見,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讓我很為他們感到很驕傲。
回顧這一個月,在校領導、老師及帶隊教師的支持和指導下,我的教育實習工作了得了比較圓滿的成功。我在不斷的向前輩老師們學習他們的教學經驗和班主任工作的管理方法,從中體會到教師的喜悅和煩惱,體會到我未來工作的快樂,也有了新的追求。
教學調查報告 篇9
調研時間:10月22日--28日
調研形式:校長及教務處分管領導邀請中層以上干部、骨干教師參與調研。
調研項目:課堂教學情況、學生學習常規、作業設計與批改、備課與課堂教學的相關性。
調研結果:總計聽課24節。
課堂教學情況:
(1)老師們課前準備充分,能認真研讀教材,設計出有各自特色的教案。在教案共享的情況下,大多數老師能對別人的教案作一定的修改。有的老師還認真制作了多媒體課件。
(2)教學中能夠緊扣教材,抓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適當進行拓展性思維訓練。
(3)老師們上課的內容與備課的情況基本相符,體現了備課的有效性。
(4)老師們大都能從教學目標和學生發展需要出發,設置各種類型的基礎考核題和能力訓練題。
學生學習常規:
(1)課堂聽課效率和發言質量,班級之間差異比較大。三(5)班課堂氣氛較濃,學生學習積極性高。三(1)、三(2)班有部分學生不能積極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學習效率較低,個別學生聽課習慣較差,自律能力不夠。
(2)教師對課堂節奏的調控,新老教師之間的'差異比較大,老教師能夠全面兼顧,注意對學習困難學生的有效指導,根據教學設計調控好課堂節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督促不自覺地學生改正學習習慣,青年教師更多的是關注自己的教學任務能否完成。
(3)骨干教師和中老年教師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課堂上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有效地參與各項學習活動。
作業情況:教師們根據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設計課堂與課后練習。練習批改及時。
備課:大部分教師都能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對教案進行修改,有課后反思與改進措施,課后預設練習有針對性。備課與上課基本相符。
存在問題:
1、個別教師沒有按照教案進行授課,復習課沒有教案。
2、教學時對教學時間與節奏的掌控上存在一定的問題,學生發言面不廣,課堂稍顯沉悶,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3、不能很好地把握發展目標的設置和達成,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基礎目標的達成。
4、作業設計的形式不夠豐富,分層練習體現不夠,學生的作業雷同的多,缺少創新。
5、部分教師要注意課堂用語的規范性訓練,教學語言要符合三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水平。
改進意見:
1、要認真研究教材教法,提高課堂教學預設的質量,抓住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通過各種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參與面。
2、要加強課堂紀律的調控和課堂教學常規的訓練。要端正部分整堂課都在開小差學生的學習態度,對不良學習行為及早加以干預。訓練學生在課堂中學會傾聽別人的發言的習慣和準確表達自己意見的方法。
3、要注意掌控教學的時間與節奏。防止由于時間安排不當而影響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4、要加強練習設計有效性的研究,實施分層練習和分層指導,關注學困生在課堂活動與課后練習上的表現,及時指導。
5、技藝類學科教師要抓住學科基本技能和應知應會內容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6、要通過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減少不帶學習工具學生的數量。提高技藝類學科的課堂教學效率,盡可能要求學生當堂完成作業或作品,不留回家作業。
教學調查報告 篇10
目前,我國正在調整、改革課程體系和更新教學內容的機制,英語教材的改編更注重了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培養學生運用語言能力,因此,新教學大綱增加了一定的詞匯,交際用語、語法、泛聽、泛讀等。教學內容的增多,必定給教師和學生帶來一定的困難,特別是象我們這樣的鄉、鎮中學更為明顯,作為一個教師,應如何面對這些困難,幫助學生學好英語,提高教學質量?我想談談我的一點看法。
為了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為21世紀培養更多的有用人才適應社會發展。
近幾年來學習英語已經成為社會的熱潮,人們越來越重視英語的學習,似乎已把學習英語認為是孩子成材的必須選擇,他們不惜一切代價去學習英語,而他們的最終目的卻是拿到大學英語四六級證書,在畢業以后能夠找到自己機合適的工作,從而為衣食住行不在煩惱。在他們的眼力證書的重要性遠遠大于自己真正的實力。
高中時的學生們是為了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而刻苦學習英語,尋求的僅僅是分數上的自我安慰,而英語對他們來說實際上仍然是那么的遙遠,作為當代的大學生,已經學習了近七八年的英語,卻不能講出一口流利的口語,這是不足為怪的。他們學習英語的方法早已經為他們現在的自己的啞巴英語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他們學習英語從來都是默默無聞的,強行背記語法,做對沒一道題是真正的目的。而卻忽視了口語的練習。
看到別人說英語的時候,羨慕不已。認為自己不是那塊材料,進而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從此一蹶不振。有的還很有信心,花費巨額去報什么英語四六級培訓班,雅思班,傾聽專家講座等等。最終還是徒勞。就哈爾濱市的各所高校來說吧,每年報英語等級的人很多,但過去的人很少,而且過者完全靠自己能力的也不占多數,買題,買答案,作弊等不良行為經常出現。
利用這個假期我報了李陽瘋狂英語培訓班,感覺受益匪淺。才真正的發現英語是說出來的,并不是做大量的題才能提高你的口語的,在哈爾濱鴻博外國語學校我真正找到了學習英語的激情,在哈爾濱鴻博外國語學校寒假里的十二天,對英語的學習又有了新的認識,學好一樣東西是不難的,這不僅需要堅強的毅力,同時合理的方法更始是不可缺少的。探討英語學習,為了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為21世紀培養更多的有用人才,適應新會的發展,英語這門學科尤其重要,但學生又很難學好它,因此,我從本地的實際情況、存在的問題,提高幾點探討性建議,幫助作為學生的我們學好英語。
一、要讓學生提高學習認識,培養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二、要讓學生樹立學英語的信心;
三、輔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要讓學生端正學習態度。
作為當代英語教師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認識讀呢?
一、初三時兩極分化的現象相當嚴重。為了培養學生學外語的興趣,教師必須做到:第一,讓學生明確外語的重要性,從而培養學生的遠大志向,幫助他們形成明確而強烈的學習動機。第二,教師必須采用啟發式教學,直觀教學,打破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把英語和要表達的事物直接聯系,讓學生直接理解,直接記憶,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因此,教師課堂氣氛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興趣。一堂生動而有趣的課,可使得學生興趣濃厚,注重力集中,并容易接受、記憶。反之,一堂枯糟無味的課,會使學生興趣低落,達不到預定的效果,因此,學生的興趣與教師的課堂是密不可分的。第二,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可以說,教師是學生的偶像,教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一般來說,一個學生如果喜歡你這個老師,他(她)就很有可能會喜歡你所教的這門課。如果你天天罵他們,懲罰他們,而不從正確教育,不鼓勵他們,不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這樣會導致學生厭煩這個老師,厭煩你的這門功課,從而大大地削減了他們的積極性。一個具有高度責任感,高超的教學技巧,熱愛學生的教師往往能贏得學生的尊重和喜愛,而融洽的師生關系又能進一步激發和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二、培養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濃厚的興趣可培養學生的求知欲,激發起他們強大的學習動力,促使他們頑強拼搏、努力學習,初一學生剛開始學英語時,興趣很高,但穩定性較差,一遇到困難就容易喪失興趣。比如,初中學生隨著年級的升高,課程難度的增大,內容的增多,有的同學逐漸感到學英語吃力,學習英語的興趣逐漸消失,從而導致部分學生失去繼續學習的動力,產生厭學的傾向,甚至有的同學放棄學英語,因此,到了初要真實地寫,初學時可仿寫,模似寫。另外,還要養成按時完成作業,勤用工具書,科學利用時間等好習慣。
三、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英語教學中,我們經常遇到這種現象,學生到了高中以后,還要老師反復領讀單詞,并要老師逐句把課文譯成漢語,不少學生只會認讀課文,而對課文難易程度相當的閱讀材料,則看不懂或閱讀速度很慢,很多學生可以背不少句型和語法規則,但在說和寫英語時卻錯誤百出,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在于我們教師沒有在日常教學中注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尤其是獨立學習和解決問題的習慣。要想學習好,必須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課前主動預習,上課專心聽講,勤于動腦,善于思考,認真作筆記,大膽提問,積極回答問題,課后主動復習,善于歸納和總結,碰到問題要先動腦思考,然后使用工具書,要不恥下問。學單詞要知其音,明其形,懂其義,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文。要多聽、多說、多讀、多寫,說時要膽大皮厚,不怕出錯,不怕恥笑;讀時要大聲朗讀并注意語音語調;寫時要真實地寫,初學時可仿寫,模似寫。另外,還要養成按時完成作業,勤用工具書,科學利用時間等好習慣。
四、讓學生樹立學英語的信心
要想學好外語,除了有濃厚的興趣外,還得有堅強的決心和高度的自信心。學者須先立志,無志則不能學。學生一旦有了自信心,他們就能克服困難,滿懷熱情投入到學生中去。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與學生成功的學熬。
五、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
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學英語也一樣,應勤學苦練,持之以恒,從不間斷,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特別是英語更要靠日積月累地堅持學習,靠勤、靠細心、靠堅持,最后,我們必須記住愛迪生所說的:成功的秘密x y z(x代表勤奮學習,Y代表良好的學習方法,z代表立即行動起來),我們所有的學生也應立即行動起來,別說空話,用良好的學習方法,去動力學習吧!
達到了以上的學習要求,我想一個全新的自己將會展現在你的面前。從當代的很多成功人士中,我們可以看到,瘋狂英語的創始人----李陽,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僅僅用了四個月挑戰了自我,現在風靡全球。
六、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教學活動是師生間的雙邊活動。因此,我們在備課時,不僅要考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更要考慮學生的需求、愛好等心理,也就是說,不僅要考慮教師怎樣教,同時要考慮學生怎樣學,如何接受,在課堂上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適時變換課堂角色,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并盡可能多的為學生創造獨立思考的機會,讓他們跟著我們的啟發走。比如,在教某一語法時,教師可通過設計背景,使學生在試圖理解新語言現象過程中去悟出語言規律,給學生一次思考的機會,我認為,教師交給學生的應當是一把打開金庫的金鑰匙,而不是金山、銀山。
同學們努力吧!英語不是問題,成功永遠屬于你。
教師的課堂教學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方法正確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習方法不正確,不僅費時、費力,并收不到應有的效果,而且還會使學生喪失信心,甚至放棄學習。
教學調查報告 篇11
20**年8月24日至9月11日,筆者在隴南市武都區兩水中學實習。實習期間,筆者對兩水中學的素質教育實施情況進行了比較深入的思考與研究,并以初三級學生為例采用訪談調查、查閱相關資料等方法對學校進行了分析與調查,現將有關現狀、問題及相應的改善措施總結如下:
一、素質教育實施現狀的調查分析:
兩水中學是鄉鎮中學,大部分學生來自農村,所以從學生角度來調查來看素質教育實施的成果,看對學生素質的提高是否真的起到作用。調查顯示,初三級的學生99.5%都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各式各樣課外活動,有體育、藝術、競賽等,但是只有4.55%的學生認為自身素質確實得到了很大提高,22.73%的學生認為有一定提高,而超過一半54.55%的學生認為收獲不大,18.18%的學生認為自己對學校組織的活動興趣不大,從中得不到提高。素質教育還包括全面提高每個學生思想品德素質、道德素質。經過調查發現,45.45%的學生并不認為自身的道德思想素質有提高,甚至有18.18%的學生認為與上一輩相比,思想道德素質有所降低。筆者了解到,有些教師認為現在的初三學生缺乏遠大理想,缺乏吃苦精神、缺乏甚至根本沒有信仰。過去說為祖國學習、為人民服務,而現在由于社會經濟的轉軌,越來越多的中學生把學習與自己的命運聯系起來。
二、素質教育實施過程中的制約因素:
素質教育既是一個理論問題,又是一個實踐問題,但歸根到底是一個實踐問題。所以兩水中學的素質教育的實施是受許多因素制約的,綜合起來,主要有幾個方面:
一是教育觀念。素質教育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是凸現學生主體性的教育,是充分開發學生潛能的教育。但現實中,農村家長們的觀念常常是"讀書--考大學--當官"的思想,所以把傳授知識與提高素質、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面向全體與因材施教、考試與素質、智育與其他方面的教育分割開來。錯誤的觀念不轉變,素質教育就不可能走上正途。
二是教師隊伍。素質教育不只是對學生的要求,它首先是對教師的要求。實施素質教育,關鍵在教師。一個素質不高、缺乏創新意識的教師不可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創造性人才,而教師狀況的根本改變卻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的。
三是課程建設。且不說課程的內容改革是個難題,單就課程的形式而言,要實現由教師的'"教材"向學生的"學材"轉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四是考試制度。中考作為選拔初中學生能否到高中學習的一種比較公正的手段是不能取消的,只要考試存在,應該就具有合理性。問題的關鍵是什么樣的考試能把學生真正的素質考出來,減少偶然性和片面性,這又是一個難題。
五是教育評價。評價是檢驗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但屬于情感和價值觀念方面的內容能否評價出來?用什么方法來評價?誰來評價,是社會還是學校?如果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評價手段,素質教育的尷尬局面就很難改變。
三、針對以上問題及制約因素在可采取以下措施:
素質教育是以培養能力、發展個性為目的的基礎教育,是要通過努力使學生學得"自由",學得"主動",促進他們主動發展,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造能力,以保證他們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發展。通過本次調查筆者認為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進而全面提高素質教育的質量,應注意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強化責任感教育力度,道德理論知識教育與道德責任行為教育的結合。
重視道德責任行為教育就是要在道德認識的基礎上,把整個社會倡導的道德規范內化為主體的道德義務,并自覺履行這些義務。可以通過教學、共青團、課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班會、班主任工作等多種活動形式來開展教育。
第二、強化責任感教育力度,應注重養成教育。
責行是責任感的外化,是責任感的最終歸縮。養成教育必須從小事做起,從點滴開始,如互助學習活動、參加家務勞動等。學校可建立家務勞動制度,根據學生不同情況,要求學生承擔相應的家務勞動,家長給予具體安排落實,學校定期的監督和檢查,并在校園里定期開展家務勞動競賽和表演活動,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家庭責任感,逐步具有集體、社會責任感。
第三、建立素質教育運行機制,調整和規范教育行為。
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哪些提倡做,哪些反對做,哪些禁止做,都要有章可循。修改完善中小學校的教育評估制度。切實通過評估,引導、調控和激勵基礎教育行為,保證素質教育的健康發展。完善師生互評制度,賦予學生實在的評價權利。獎懲制度要面向全體并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此外要改善辦學條件,搞好學校建設。
第四、突出素質教育的關鍵環節,深化課程教學改革。
學校必須按照教學計劃的要求開設課程,堅決制止那些只重視開設應考學科,忽視甚至放棄那些不參加考試的課程的應試教育現象。要深化教學改革,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讓學生得到生動活潑的發展。素質教育必須承認城市和農村、發達地區和貧窮落后山區存在的差異,在課程方面要體現出這種差異,使不同的地區有較大的選擇彈性。同時,學校還可以開設活動課程和選修課程,以適應不同學生主動發展的需要。
第五、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面實施素質教育,對教師的素質提出許多新的要求。教師必須加強師德修養,敬業愛崗,關心、尊重和一視同仁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教師必須樹立素質教育思想;教師必須有比較淵博的知識和比較廣泛的興趣愛好,能對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提供幫助;教師必須努力鉆研和掌握心理學、教育學知識,能夠熟練地掌握和運用現代教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在提高教師素質的同時,必須尊重和關心教師,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和待遇,改善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充分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教學調查報告 篇12
對某種教育現象調查后,對其結果整理成的文字材料,就是教育調查報告。其作用是就某一科研課題搜集材料、羅列現象,在整理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經過分析、歸納綜合,揭示出事物的本質,探索事物內部聯系及其規律,找出解決總問題的方法和途徑。調查報告一般都包括總提、主體、結論這三個“老三段”的基本格局。調查報告結構有以下幾個組成部分:
(1)題目。應以簡練、概括、明確的語句反映所要調查的對象、領域、方向等問題。題目應能概括全篇,引人注目。
(2)導言。(亦即引言、總提、序言、前言)。簡短扼要地說明調查的目的、意義、任務、時間、地點、對象、范圍等。要注意將調查的目的性、針對性和必要*交待清楚,使讀者了解概況,初步掌握報告主旨,引起關注;調查方法要詳細說明,要寫明是普通調查還是非普通調查(重點調查、典型調查、抽樣調查),是隨機取樣、機械取樣、還是分層取樣,調查方式是開調查會、還是訪問或問卷……,以使人相信調查的科學性和真實性,體現調查報告的價值。
(3)主體。這是調查報告的正文部分。這部分要把調查來的'大量材料、經過分析整理,歸納出若干項目,條分縷細地敘述,做到數據確鑿,事例典型、材料可靠、觀點明確。數據如能用圖示的形式表示,可以增加說服力,一目了然。
寫作安排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詳略得當。大致有如下幾種寫法:①按調查順序逐點來寫;②按被調查單位的人和事的產生,發展的變化的過程來寫,以體現其規律性;③將兩種事物加以對比,以顯示其是非、優劣,找出其差異性;④按內容的特點分門別類逐一敘述。這種安排較為常見。最后,要寫清楚調查的結果。
(4)討論或建議。依據正文的科學分析,可以對結果作理論上的進一步闡述,深入地討論一些問題,亮出自己的觀點,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5)結論。利用邏輯推理、歸納出結論。即交待調查研究了什么問題、獲得了什么結果,說明了什么問題。
(6)列出參考資料。即在寫調查研究報告過程中,參考、引用了哪些資料(篇目名稱、作者、出版單位、日期),目的在于對所寫報告負責,并對讀者提出信息,也是表示尊重資料作者的勞動。
教學調查報告 篇13
本學期的9月17日——10月15日我們一行5人先后進入二小、無定河小學、河南學校、高級中學進行課堂教學視導。10月24日——11月8日參加全旗教學能手大賽的課堂教學和說課活動。11月26日——11月28日聽全旗新教師轉正定級課。三次共聽課74節。通過聽課發現了我旗教師的一些優點與不足,現進行總結和提升,通過總結與提升以期能找到推動并促進我旗課堂教學進一步發展的策略與辦法。
一、課堂教學中的優點
1、老師們的教學組織形式更加靈活。能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知識、探索解決問題方法,在游戲中體驗學習的樂趣。比如,一小的楊靖艷老師教學有余數除法時組織學生動手擺感受有余數除法的意義,引導學生向更高一層的抽象思維,二小的王麗萍老師的課堂教學,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放手,理念新、學生主體地位突出,學生發言時、思維活躍。康鐵梅老師的有余數除法教學,以老木匠與小木匠的故事導入,充滿童趣,讓操作性活動有序展開。在游戲中體驗了數學學習的樂趣。
2、學生學習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新課程所倡導的認真聽講、積極思考、自主學習、主動探索、合作交流學習方式,為學生的發展創設了更廣闊的空間。課堂上教師能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符合學生學習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開展學習活動,用已有的知識基礎、生活經驗主動探索問題的解決方法。教師給學生的時間、空間,獨立學習的機會明顯比以前增多,學生學得主動,學得有趣且有效,滿堂灌的現象基本不存在,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學習的主人。陳文慧老師的《對印版畫》通過游戲在兩幅畫中找不同(大同小異)調起學生的味口,再讓學生探究大同小異的兩幅畫的制作步驟,然后由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創作對印版畫。情境生動、貼近學生。
3、師生角色的變化,帶來了課堂教學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教師不再是一個知識的傳授者,而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課堂上學生敢于指出老師的錯誤,老師也能誠懇的接受并改正。如二小劉錦蘭老師教學有余數除法時課件出現了錯誤地方,學生指出后老師誠懇接受并表揚了學生,課堂氣氛非常和諧。
4、對學生的學習評價從重結果向重過程發展。教師十分注重對學生獲取知識與方法的過程設計,重視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教師及時給予鼓勵。課堂上,不僅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還有學生對學生的評價,通過評價不斷反思修正自己的想法,在獲取新知識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習的能力。河南學校王正英老師的《分數混合運算》注重方法的指導,采用小組爭優、個人爭星(智慧花、創意星、笑臉)的激勵辦法,發揮評價的激勵與導向作用:讓學生在經歷反復混合運算的方法的過程中,達成預定的教學目標。教風樸實、扎實。讓好多學生板演,給學生留出了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時間與空間,對算理的揭示也很到位。
5、教師都能充分利用多媒體,通過精美實用的課件演示增強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和趣味性。增大了課堂教學的密度。很多老師們的課件是自制的。這說明,老師們認識到現代技術手段在教學中的作用。
二、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課標》學習還需加強,加強對十個核心概念的理解。教師學科專業化成長有待于關注,教學能力有待于提高。從理念認識的層面也好,從實踐操作的層面也好,教師自身專業化成長亟待關注。課堂駕馭能力,學科知識掌握的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這種差異同校明顯,校際間明顯。教師作為一個成長的個體是需要不斷地學習,這樣才能滿足工作教學的需要。
2、教材編排體系、編排意圖有待于深入地研究。
讀懂教材,是教學的基本保證。教師要仔細揣摩教材,理解編者意圖,要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教材。調研中我們感覺老師們對教材吃得不夠透,教學目標的把握,教學重點難點的確立,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一部分教師有待于提高,尤其是學習內容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承載的數學信息,學生的思考達不到深刻。另外,新教材一改傳統教材的知識呈現方式,新知識并非都以集中形式出現,分散出現的不少。很多教師對教材的使用與創新之間關系還需進一步思考、認識與理清。
3、情境的理解與創設有待于提高認識。
情境教學被教師們所鐘愛。許多數學課堂因為創設了生動有趣的情境,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原本枯燥的數學課也變得生動、富有吸引力了。然而也有部分教師對情境教學的認識和理解出現偏差,表現在:情境與數學內容關聯不大,僅限于激發學生的興趣,有的情境含有數學思考,但老師們對于它的'使用不當,挖掘不夠深刻。缺少對情境中數學信息的提取與分析。
4、評價。聽課過程中發現,有幾位老師的課堂教學評價及時,但,激勵作用不足。重結果,忽略了過程性、發展性評價。對發展性的評價的理解有所欠缺。發展性評價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的評價體系,它的功能是促進和激勵學生的發展,提高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必須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個學生,要在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體現尊重與愛護的前提下進行評價,同時還應該關注學生個體的處境和需要,注重發展和變化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多用激勵、鞭策的語言,少用簡單、結論性的語言。對優秀的學生,除了激勵之外,更主要的是幫助他們找出不足之處,客觀地認識自我,掃清前進路上的障礙,更上一層樓。對學習和表現不是很好的學生的評價,應該更加慎重,教師必須用誠懇、信任的態度幫助他們查找、分析原因,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法和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的目標。
5、作業。教師都能及時、認真批改。還可有所創新與突破,教給學生科學的作業方法;比如:可讓學生準備一本“錯題簿”,將錯題原原本本的抄下來,把錯誤的地方標注,然后在錯題下面,按正確的方法再做一遍,最后分析錯誤的原因。這樣堅持一段時間后,就會產生很好的效果,類似的錯誤就不會再發生。也可嘗試學生編題,互評、互批等。開放性作業與評語、校本教研特色、文化建設等,我們與發達地區還存在差距,需進一步努力。
6、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培養需要加強。用多樣的形式表達自己的理解,語言是數學思維活動體現的重要的一部分。語言是思維活動的外顯,如何讓學生把思考表達清楚?教師的重視與培養是關鍵。
三、下一步發展的思考與建議
1、教師的自覺認識與自覺行動很重要。教師應該有成長自我的認識,加強讀書學習。教師本身的這種自覺的認識與行動,是需要被認可。當領導的,做我們教研員的都要給老師們以積極的關注與鼓舞。
2、用好校本教研這塊的陣地,加強集體備課。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是現在,乃至今后教學研究的一個主要陣地。要發揮好它的作用,關鍵是各校領導要加強認識,帶領學校的老師們注重具體操作層面內容的研究和專業引領,扎扎實實地去研究。
3、專題研究,扎實實驗
課改的基本理念已經深入老師們的心中,進一步把課改的實驗進行優化。比如:統計與概率部分的教學,空間與圖形部分有效地經歷過程性學習,包括概念性教學的突破,計算教學有待于進一步探討,等等,從內容到方法,從形式到有效性,從教師到學生,從理念到操作,我們要上下結合,齊心共進,扎實實驗。
4、加強骨干教師的帶動作用
重視骨干教師的引領作用,讓普通老師快速成長起來。
5、開展各種形式的教研活動,促進教師的成長。
教學調查報告 篇14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教學必須靠高效課堂來要質量,向科研要質量。但這一理念要內化成為教師實際教學行為,卻還需要不斷的探索和研究。目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種種現象,成為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直接或間接原因。
1、處理教材缺乏靈活性。
教材是“課標”理念的載體,是課堂教學的依托,是重要的課程資源;但決不是唯一資源。教師可以而且應該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校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環境,靈活處理教材。有些內容是可以而且是應該重新組織教學資源的。所以課前教師要鉆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真正意圖,課堂上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2、合作學習有形無實。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教學方式要多樣化。“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這里所說的是重要方式,而不是唯一方式。目前有一種怪現象:只要有人聽課或是公開課,教者就不管三七二十一都要用上合作學習的方法,不管教學內容是否合適,也不管學生的實際情況如何。而且合作學習大都是淺層次、低水平的操作,動輒搞小組討論。有些問題本可以馬上由學生回答的,也要進行較長時間的討論。似乎沒有討論就缺少一個程序。
有些分組學習是幾個同學圍在一起嘰嘰喳喳亂叫一陣,給人以表面的積極討論問題的假象,看上去熱熱鬧鬧,沒有實際效果。不僅如此,而且還會助長不良風氣的形成,影響學習效果,造成新的兩極分化。
3、課堂教學評價過于關注認知領域,評價語言貧乏枯燥。
教學評價時,老師們往往只關注學生對數學知識掌握得怎么樣了,會做幾道題目。而學生們的思維過程,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其它面的能力;還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老師們則往往不太在意。此外,評價方法單一,評價語言貧乏。教師的表揚不要隨意和漫不經心;要發自內心的,要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他的答問已引起老師的興趣。這種表揚要能讓學生感受到一種成就感。否定學生的結論,則要讓其明白錯誤的原因,使
其體面地坐下。教師的評價語言要因人而異,因問題的難易使用不同的評價語言。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評價的目的。
4、只見老師講課,不見學生動腦
課堂教學本是師生互動的過程,有意義的接受式學習是必要的;但更應該體現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我們要關注每個學生是否在動口、動手,動腦;還要關注每個學生在說些什么,做些什么;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
5、只管結果,不問過程。
這是一種普遍現象,大多教師在教學中過多地滿足于學生能得出某一個結論或會做幾道題目這個層面上,而對于學生解決這一問題的過程中的思維方法則漠不關心,有些學生雖然結果是錯的,可他的思維過程則與眾不同,很有創意,對此教師則視而不見。似乎也不在意。
6、課堂提問缺乏深度
課堂提問有開放性,所提之問題要具有思考性,有思考的價值,不是隨口可答的,要經過一定的思考才能作答的;那些不用思考、隨口可答的問題盡量少提,最好不提。這樣,對老師的要求就高了,備課時不作認真思考是做不到這一點的。有些是需要在課堂上隨機應變。教師需一定的臨場應變能力。
7、 分層教學落實不到位,習題設計沒有梯度,致使好學生吃不飽,浪費了寶貴時間,而落后學生又跟不上,喪失積極性。
課堂容量較小,由于對教材和學生缺乏認真研究,內容設計較少,又沒設計上足量的練習題,致使課堂容量小,課堂后半部分師生無事干。
教法不靈活,教學形式單一,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整堂課都在講解、分析、提問,牽著學生走,學生思考的時間少,活動的時間少,體驗不到成功的愉快,不能夠主動學習。
電教手段效果不好,作用代替小黑板,動變內容少,起不到突破難點、直觀思維的作用。
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我們要追求高效課堂。 那么,怎樣的課堂才算高效呢
什么是高效課,簡單地說,我們所探求的高效課堂就是指效率高、效果好、對學生的終身發展有益的課堂教學,是以最小的教學和學習投入獲得最大學習效益的課堂。
具有下列基本特征:
1、高效課堂教學是高效率的教學。即所用時間與完成任務量成正比,教師要在限定時間內讓盡量多的學生學會、掌握盡量多的知識。
2、高效課堂教學是高效益的教學。高效課堂教學注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讓學生真正從中獲益,能將知識和能力延伸遷移,會學、善學、樂學,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基。
3、高效課堂教學應包括“高效地教”和“高效地學”兩部分。教師在進行“高效地教”的同時,一定要注意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的引導,指導學生激情愉悅“高效地學”。只有兩者緊密三、如何做到高效愉悅教學
要真正做到高效愉悅教學,必須從“教”和“學”兩方面下功夫,并且貴在堅持,常抓不懈。結合我校“課堂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我認為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
1、向教法改革要高效
新課程理念倡導“分類要求、分別指導、分層推進”的教學策略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和鼓勵者。教學中要盡可能地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準備好充足的學習材料,為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提供廣闊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自主的活動中積極主動地探索學習。
教師設計的教學方法應多樣化,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也應很多。不同的教學方法適合不同的知識內容,一節課可以設計多樣的教學活動,提供給學生實踐、實驗、討論、辯論、思考等機會,特別是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和進行思維活動的機會,要鼓勵學生親歷活動,參與實踐,獲得對知識的理解。
2、向組織教學要高效
組織教學包括課前與課中兩方面。課前組織教學包括:提前兩分鐘到教室門前或教室內站好,一是組織學生到教室坐好,并安排學生做好課前準備,二是自己心中默默整理一下講課思路,這樣,師生都做好課前準備,進入教與學角色速度自然就快了,效率就高了。而在課中組織教學上,也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教學內容、環節的合理設計,二是學生學習秩序的管理與學習積極性的調動,這些都會影響教學是否高效。
3、向基礎教學要高效
教學中要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講解,要注意基本方法和基本思路的點撥,要注意調動學生的`基本生活經驗和活動感悟,只有夯實基礎,一步一個臺階,才能提高學習效率,提高學生的能力。
4、向學生自我管理要高效
課堂教學中如何體現學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學校積極性,除了改進教學方法外,發揮學生的自我管理水平更為重要,這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小群體管理是實現學生自我管理的好方法。我校實施的小群體管理,能促使小群體內好中差學生兵教兵,兵強兵,達到共同進步,充分調動每一位同學的積極性。
5、向教師魅力要高效
教師獨特的個人魅力和高超的業務水平是優質高效教學的關鍵。教師教學生學習,自己首先要善于學習,要有不斷成長的渴望,不但向書本學習,更要向他人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增強教學技能,提高駕馭課堂能力,提升教學藝術水平。同時,教師要不斷加強師德修養和人文修養,不斷完善自己完美的做人品格,公正的做事品格,以及堅強的意志品格,用自己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7、向情感管理要高效
古語說:“親其師,信其道”。這充分說明了師生關系對教學效果的重要性。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高效教學的基礎,是師生溝通的橋梁,是知識傳承和創新的保證。因此,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師生觀,注重與學生溝通,加強情感交流,讓學生認同你、親近你,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交互合作學習,才能實現高效教學。
8、向集體智慧要高效
新課程理念在倡導學生合作學習的同時,也要求教師合作探究,發揮集體智慧的作用。集體備課作為教師合作研討的一種有效形式,對于發揮教師團隊合作精神,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大家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再根據自己的教學習慣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一些必要的整理加工,變成自己的教案.可提高教學效率。
發揮集體智慧的另一個重要途徑是每個人都是班級的主人,都要對班級負責,每個人都有管理班級的義務。所有的科任老師形成一個班教導組,擰成一股繩,為班級管理獻計獻策,讓班級有一個良好的學風。班級學風正,自然能提高課堂效率。
9、向精選、分層設計練習要高效
教師要認真鉆研課程標準和教材,精心篩選課內外作業,設計一些與當堂所講內容相關的典型題讓學生練習,這樣既避免了習題的機械重復,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又起到了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效果,并且還能突出重點,保證了知識向能力的轉化。另外,學生有差異,統一布置作業,會出現“優秀生吃不飽,學困生吃不了”的現象,因此,作業要分層布置,以便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層次的提高。
總之,高效課堂的實現必須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的發展,再嵌入老師豐富的專業知識,精湛的理論水平,科學的教學方法,崇高的道德修養,才能更好的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教學調查報告 篇15
幼兒教育是為一個人終身的學習和發展做準備的教育,是為人的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的教育,而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的關鍵在于教師是否有良好的教育素質和創新能力,也就是說教師對教育目標、教育內容及組織方式與策略及教育環境的認識不僅影響幼兒園教育實踐,同時也隱含著教師的教育觀、兒童觀。
一、調查對象:牡丹江市林管局幼兒園全園教師
二、調查方法:談話法
三、調查步驟:
1、根據中央教科所幼教室編寫的“對世紀幼兒教師繼續教育叢書《幼兒教育──自我評價手冊》”擬定測查的題目。
2、分別以林幼教師對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組織方式與策略、教育環境等的認識水平進行個別測查,同時,對園內教師19xx年以來論文情況和參加評好課情況進行統計,為創新教育研究提供依據。
四、調查結果:
1、我園教師對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組織形式和策略、教育環境等的認識較差;
2、青年教師和中青年教師進行創新教育研究前的認識水平總體來說是均衡的。經統計檢驗,天顯著性差異;
3、從19xx年以來我園教師文章的發表情況和評好課獲獎情況看出教師的科研水平和教研能力不夠理想,有待提高。
五、分析與討論:
2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和25歲以上中青年教師在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的認識上存在一定的差異,百分比分別為54。6%和46。6%,2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比25歲以上的教師回答問題的正確率高出8%。我們認為,這一結果說明青年教師雖然年輕,但她們思想領域比中青年教師寬,敢于開拓,有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創新意識較強,而年齡較大的教師雖然兢兢業業,但常常以經驗來開展工作,比較保守,因此,在認識上和青年教師存在一定的差距。
結果還顯示,我園教師在回答“當幼兒的興趣、關注點與你想要進行的活動發生沖突時,你的做法是什么?”這題時,正確率達85。5%。說明我園教師通過“適應我國國情,提高幼兒素質”的實驗和近幾年的教育改革,能認識到:兒童是主動的學習者,是我們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兒童的人格和基本需要應得到應有的.尊重和滿足。
六、建議:
1、根據林幼教師對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組織方式和策略、教育環境的認識較差的實際情況,首先要在教師中樹立創新觀念;樹立以人的生存發展為本的全局性的多樣性教育觀;樹立起尊重、賞識、喚起幼兒主體意識、發揮幼兒主體精神變“學會”為“會學”的良好教育觀念。教師要認識到兒童是人,是發展著的、能動的主體;是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師要尊重和滿足幼兒的需要,要看到幼兒獨特的認識特點,看到幼兒之間的個體差異。要把兒童看做主動的學習者,允許他們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從周圍環境中選擇學習的內容。其次,要為幼兒營造創新的環境。要促進主客體的相互作用,就要為幼兒提供環境、材料,引發幼兒主動探索,使幼兒在與物體的相互作用中獲得有價值的經驗。教師要清楚地認識到,環境的創新是為了孩子的發展,孩子們需要的是活的環境,而不是擺設。要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運用各種感官、多種方式與環境發生積極的交互作用。教師要給幼兒提供豐富多樣的、物化教育目標和內容的材料。材料的提供方式應易于激發幼兒的探究活動,使幼兒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中獲得對事物的認識。從而發現事物間的關系。
2、正確處理好“創新”與“繼承”的關系。根據我園青年教師和中青年教師對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的認識有一定差異的測查結果,我們認為,雖然青年教師在某些認識上成績高于中青年教師,但不管是青年教師還中青年教師都要正確地處理好“創新”與“繼承”的關系。另一方面,必須對教學內容及組織策略進行改革,活化教育過程。這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中青年教師在積累經驗的同時要敢于創新,要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這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根本保證。
【教學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09-29
語文教學調查報告11-08
英語教學調查報告12-14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范文12-24
課堂教學調查報告04-26
閱讀教學調查報告11-30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范文09-27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15篇11-24
教學現狀的調查報告(精選22篇)12-01
小學英語教學調查報告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