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學習計劃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的工作同時也在不斷更新迭代中,是時候寫一份詳細的計劃了。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考學習計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部分、基礎(24分)
一、積累和應用。(24分)
1.古詩文默寫。(10分)
注意:①長期背誦,不要掉以輕心。(利用形聲字、潮汕音、相同偏旁去理解記憶)
②不寫錯別字(同音字,相似字) 考試中要回頭及時檢查。
2.字詞積累。(4個詞語,4分)
注意:①復習內容:課文的讀一讀,寫一寫和中考復習資料中的字詞練習。
②考試大都為常見字、或者相同偏旁,不建議刻意大量去記去背。
3.詞語應用。(3分,選擇題)
①成語運用。要求掌握中學生常見成語。(考慮褒貶性;成語適應的語境;曲解成語的意思)
②詞語選擇。(近義詞之間最大的不同來自于不同的字,注意理解分析、比較)
4.病句。(3選擇題分)
(☆考試選擇題比以往增多,要求一定要盡量全部拿下。)
要求:①看清題目(要選擇病句還是正確的句子.)
②解題技巧(一招制勝,逐個排除,能判斷病句類型)
③常見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不合邏輯,結構混亂,肯否不定等。
5.仿寫句子(4分)
(1)仿寫。
注意:①按照要求,句式、修辭、結構等方面入手,一般用對照或同類來構思。
②要檢查仿寫的句子是否通順,要注意上下文之間的銜接。
(2)給詞語寫句子。(☆主題+用詞+關聯詞+修辭+字數。弄清楚題目有多少要求)
注意:①挑選容易、同類、合適主題的詞語。
②開頭就切入主題,盡量使用常見修辭,再用上關聯詞或詞語。
③要求寫一段話時,不能少于三句,否則會扣分。
(3)口語交際或材料分析題。
注意:①語境,也即場合,說話要得體。
②是否得寫稱呼、問候語、結尾的祝福語。
★注意:文字材料:要讀懂材料,掌握每個材料的主要信息,根據材料聯系實際。
表格材料:透過表格提供的數據,進行縱比橫比,發現數據背后的問題。
圖畫材料:注意圖的標題,以及注釋說明的文字,感知圖畫內容。
第二部分、閱讀(46分)
一、課內文言文閱讀(10分,共三道,3+4+3其中一道選擇題)
★1.要求:中考篇章,篇篇過關。(☆字、詞、句、理解、感悟)
課內文言文閱讀以八年級下冊為重點。
重點推薦篇目:《★醉翁亭記》《陋室銘》《湖心亭看雪》
2.課堂上老師復習的重點課文,以及文言文練習。
注意:①要多去翻一翻,看一看,讀一讀,記一記,背一背。
3.字詞和文言文句子的翻譯.
注意:①課文下的注釋。(☆重點是: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通假字,有完整翻譯的句子)。
②句子翻譯一定要對號入座,重點詞一定要翻譯出來。
4.選擇題考查課文理解。(要復習文章的主旨,重點語句的理解或者翻看課堂筆記)
5、還要注意的是:☆選擇題錯誤的一項大都是較為細微的錯誤,這一點應該引起注意,務必仔細認真。可以按照復習資料,請看每個錯誤的選項錯在了什么地方。
(二)課外文言文閱讀。(9分,3+2+4共三道,其中一道選擇題)
1、考查字詞,從課內延伸到課外。(選擇題3分)
(A根據文言文掌握的字詞解釋。B根據上下文的意思去確定詞語的解釋。)
2、掌握斷句(劃分節奏)的方法。
①依據平時的朗讀習慣。 ②根據句子的意思。
③參考一些特殊的位置:主語后,“而”字前,“者”字后等。發語詞:如、夫、若夫等在句首;語氣詞:嗎、也、乎等在句末。 ④根據主語的改變。
⑤根據文章語言的句式特點(規律):例如是否有對偶,是否有相同的句式(字數一樣)
3、結合文章,評價文章的某種現象或者某個人物。結合現實,發表自己的對文字觀點的看法或對文章的啟發。
(三)實用類文本閱讀。(10分,共三道3+3+4,其中兩道選擇題)
1、答題技巧要牢記:
(1)粗細閱讀 (2)看分答題(3)據線答題(4)分點答題(5)規范答題
(☆補充:如有聯系實際回答的要求,發表看法時記得結合生活例子)
2、組織答案要嚴密:
(1)原文摘抄(2)聯系上下 (3)概括總結
3、任何題目都要讀懂題目要求,因為題目中有可能泄露答題范圍等一些信息。
4、兩道選擇題一般考察與原文對比的。(6分)
(☆注意:快速瀏覽課文,了解大概文意。做選擇題時要回到原文對比選項,經過分析,選出正確答案。)
5、議論文知識介紹:
(1)論點的確定:標題 開頭 結尾 概括。
(2)論證方法:①舉例論證: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②道理論證: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們公認的定理公式等來證明論點。(使論證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論證:用人們熟知的事物作比喻來證明論點。(使論證生動形象、淺顯易懂。)
④對比論證:拿正反兩方面的論點或論據作對比,在對比中證明論點。(是突出強調。)
⑤引用論證:“道理論證”的一種,引用名家名言等作為論據,引經據典地分析問題、說明道理的論證方法。引用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話是誰說的,或交代其出處,一種是暗引,即不交代所引的話是誰說的或出處。(引用論證比較復雜,這與具體的引用材料有關,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權威數據、名人佚事、笑話趣聞等各種情況,其作用要具體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權威數據,可以增強論證的說服力和權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聞趣事,可以增強論證的趣味性,吸引讀者下讀。)
6、說明文知識介紹:
1、說明方法:
①舉例子②分類別③作比較④作詮釋⑤打比方
⑥摹狀貌⑦下定義⑧列數字⑨列圖表⑩作引用
(☆引用說明在文章開頭,還起到引出說明對象的作用。)
2、說明順序:時間、空間、邏輯
3、說明語言:表示(限制、估計……)+意思解說+這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科學性、準確性、嚴密性。
(四)文學類文本閱讀。(17分,共四道,沒有選擇題)
1、考查詞語或者句子賞析。
(要看有沒有使用修辭或者使用了什么描寫方法,再回答表達效果)
2、語文閱讀基礎知識。
修辭手法:比喻 擬人 夸張 排比 對偶 反復 設問 反問。
表達方式:記敘、議論、說明、抒情、描寫。
表現手法:起興、聯想、烘托、抑揚、照應、象征、對照、由實入虛、虛實結合、運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諷今、化動為靜、動靜結合、以小見大、開門見山。
記敘順序:順敘 倒敘 插敘。
第一段作用: 內容: 開篇點題,激發興趣,設置懸念
結構: 總領全文,引出下文
最后一段作用:內容: 點明中心,升華主題,畫龍點睛
結構: 總結全文,照應開頭,首尾呼應
寫法特點:托物言志 埋下伏筆 欲揚先抑 借景抒情 象征手法 對比襯托
描寫方法:正面描寫 側面描寫 (人物: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外貌)
常見的角度有:形、聲、色、態、味。“形”、“色”是視覺角度;“聲”是聽覺角度;“態”分為動態和靜態;“味”是觸覺角度。
記敘線索及作用?
線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時間(5)地點(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貫穿全文的脈絡,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機地連在一起,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清晰。
為文章擬標題。(如何擬題)
找文章的線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
環境的種類及作用?
A自然環境: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人物活動的空間,襯托人物的心情。
B社會環境:交代事件發生的社會背景、時代特征,襯托人物性格、感情,推動小說或故事情節發展。
C物體描寫:是貫穿小說情節的線索;連接小說中人物感情的紐帶;還有它的象征含義;寄托或飽含著怎樣的感情。(如:某種特定的花)
記敘文中議論的作用?引發讀者思考,點明人物或事件的意義,突出中心,升華主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記敘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發作者真摯深沉的情感,引發讀者的感情共鳴,使文章具有強大的感染力。
第三部分、作文(50分)
1)構思新穎(盡量避用第一立意)
2)主題突出
3)明確文體(記敘為主)
4)寫好開頭a、開門見山 b、設置懸念 c、名言詩歌 d、先聲奪人 e、由物導入 f、抒情導入……
5)收尾有力a、首尾呼應 b、議論升華c 、巧用省略d、自然結尾
注意事項:
①讀懂導讀對文章寫作的啟發。(導讀對文章其實往往隱含寫作限制)
②不忘標題在第一行以及正中,盡量有用話題當標題。
③不要大量引用材料中的內容。不忘保持卷面整潔,不亂涂亂改。
④標點符號要注意不一逗到底,使用好其他標點符號,如感嘆號,省略號等。
⑤第一段不要超過6行。整篇行文不要少于3段。
⑥注意真情實感,注意材料的選擇,才可以打動人心。
⑦語言流暢,注意使用上常見修辭,用上優美的詞句。
⑧引用詩句,化用歌詞,語句幽默,展現文采。
(附:中考考場可以酌情加分的項目:1、立意深刻。2、構思獨特。3、語言優美。4、富有個性。)
第四部分、附加題(10分)
一、推薦名著閱讀。(10分,共三道2+4+4,沒有選擇題)
1、題在段內,答在段外。
(所以這不是一篇簡單的閱讀,而是必須對整本著作有一定的了解,才可以回答選文后的題目。)
2、題目考查:一道名著簡介,兩道大題。
1)作品名稱、作者、大概的故事情節、主要人物。
要求:A.了解名著的基本內容,根據要求可以簡述關鍵事件。
B.欣賞名著人物形象和藝術特色。
C.闡述個人閱讀體驗,發表對作品的看法
(☆能根據一些情節,結合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掌握作品的藝術特色)
2)我們手頭上的復習名著,一定要讀透。
3、重點推薦:(★重點留意中國名著)
★《駱駝祥子》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對比閱讀,為什么祥子與保爾都歷經磨難,一個成為英雄,一個卻墮落下去呢?值得探討。
卷面不整潔,考后定擔心。
做完不檢查,失分定不少。
題目不看清,遺撼定終生。
要注意:細節決定成敗!
【中考學習計劃】相關文章:
歷史中考備考計劃01-02
學習與計劃04-27
中考備考復習計劃02-12
期中考試學習總結04-26
高效學習計劃06-09
制定學習計劃05-27
學生學習計劃11-19
學期學習計劃12-31
假期學習計劃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