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實施方案(通用11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效開展,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方案,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后所制定的書面計劃。那么問題來了,方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實施方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實施方案 篇1
為有效解決如期實現xx目標,奮力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努力把xx鎮xx村建成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麗幸福新xx,特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工作重中之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打好綠色能源牌、綠色食品牌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三張牌”,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二、目標任務
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分兩個階段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戰略安排,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是:到20xx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農業供給體系質量明顯提高,全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農民增收渠道進一步拓寬,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續縮小;現行標準下x戶x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全村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扎實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初步建立,對人才吸引力逐步增強;全村生態環境明顯好轉,農業生態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以黨組織為核心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加強,鄉村治理體系進一步完善;黨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機制進一步健全。
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農業結構得到根本性改善,農民就業質量顯著提高,相對貧困進一步緩解,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更加完善;鄉風文明達到新高度,鄉村治理體系更加完善;全村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宜居鄉村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三、基本原則
(一)堅持黨管農村工作。堅持和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健全黨管農村工作領導體制機制,確保黨在農村工作中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把實現鄉村振興作為全黨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動,做到認識統一、步調一致,選優配強村組干部,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在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短板。
(三)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切實發揮農民在鄉村振興中的主體作用,調動村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維護農民群眾根本利益、促進農民共同富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促進農民持續增收,不斷提升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堅持鄉村全面振興。準確把握鄉村振興的科學內涵,統籌謀劃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注重協同性、關聯性,整體部署,協調推進。
(五)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推動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落實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嚴守生態保護紅線,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
(七)堅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立足xx村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人文景觀和品牌形象,科學把握村組的差異性和社會發展走勢變化,注重規劃先行、突出重點、分類施策。按照“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要求,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義,久久為功,扎實推進。
四、主要建設內容
(一)實施產業轉型升級行動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我們必須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和全要素生產率,加快實現由農業大村向農業強村轉變。
1.實施質量興農戰略。深入推進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調整優化農業生產力布局,積極發展旱作高效立體農業,推動農業由增產導向轉為提質導向,大力推進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科技園。按照逐年推進的方式,到20xx年末,全村共種植核桃x畝,建成優質泡核桃基地x畝(在25度以上陡坡地、溝坎、房前屋后等適宜地塊建設優質泡核桃基地x畝,每畝按3—5株種植留養管護),扶持發展核桃加工小微企業6個以上;種植茶葉x畝,建成標準茶園基地3000畝(在xx路沿線實施茶葉優良品種改良x畝;在打靶場片區實施古茶園留養x畝),扶持發展茶葉加工小微企業x個以上,建成xx村茶莊園1個、xx自然村茶村莊1個;積極打造“四個x畝”林果園建設,在xx自然村片區種植甜櫻桃x畝(按照每畝x株的標準種植,每株x元),在xx自然村片區種植楊梅x畝(按照每畝x株的標準種植,每株x元),在xx自然村片區種植山李子x畝(按照每畝4株的標準種植,每株x元);在xx自然村片區種植紅李子x畝(按照每畝x株的標準種植,每株x元)。
2.加快觀光農業發展。立足xx村屬城郊結合部和xx高速路xx二級路、xx公路穿境而過的區位優勢,以及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條件。積極發展鄉村共享經濟、創意農業、特色文化產業。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在生態茶園和“四個x畝”林果園等地實施步道建設x公里,建設田園休閑景觀亭x個,建設一批設施完備、功能多樣的休閑觀光園區和康養基地,力爭將xx村打造成“天下茶尊、滇紅xx”的“后花園”。在全村范圍內扶持x戶以上集餐飲、觀光、體驗為一體的農家樂,切實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3.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打造農產品銷售公共服務平臺,支持供銷、郵政及各類企業把服務網點延伸到村組,做好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深入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加快推進農村流通現代化。扶持有條件的小農戶發展生態農業、設施農業、體驗農業、定制農業,提高產品檔次和附加值,拓展增收空間。同時,要成立x個以上花卉專業合作社,積極扶持發展以茶花、桂花為主要品種的庭院經濟x多戶;成立x個以上“四個x畝”林果園專業合作社,真正做到家家有產業、戶戶有收入。
4.盤活農村土地經營權。全面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穩步提升耕地質量,引導村(組)集體經濟合作社適度規模有序流轉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村(組)土地股份合作社。加快村集體資產產權制度改革。加大以“三權三證”為重點的農村產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
(二)實施人居環境提升行動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良好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推動鄉村自然資本加快增值,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統一。
1.全面開展村莊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深入實施“七改三清”人居環境提升行動。升級改造進村主干道x公里,實施村組道路硬化建設x公里,實現村組道路100%硬化。架設農村人畜安全飲水工程管道x公里,建設蓄水池x個x立方米,進一步改善x多戶x多人的安全飲水問題。實施農村電網(低壓線路)升級改造x公里,安裝變壓器x臺,有效改善全村生產生活用電問題。在村組道路實施增花補綠,建設氧化塘(污水處理池)x個,新安裝太陽能路燈x盞,建設公共廁所x個,建設垃圾收集池x個。做好村莊戶用廁所改造,規范村莊露天糞坑、簡易茅廁。持續開展“兩違”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治理農業面源污染,實施化肥農藥污染綜合治理工程,實現農藥化肥施用量零增長、減量化;改進畜禽飼養方式,引導農民單獨建“面樓”、畜廄等附屬用房進行集中養殖;推進農作物秸稈和畜禽糞便綜合利用,建成病死動物收集和無害化處理體系。
2.統籌山水林田草系統治理。把山水林田草作為一個生命共同體,進行統一保護、統一修復。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工程。全面推行以“河長制”為主的“六長制”工作。落實好天然林保護制度,把所有天然林都納入保護范圍。擴大退耕還林還草、退牧還草,建立成果鞏固長效機制。繼續實施生態公益林和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
3.實施綜合服務區建設。我們要搶抓xx公路和xx高速公路建設的有利機遇,對xx河xx段部分河道實施河流改道,科學合理規劃部分棄土場,通過河流改道規劃出的可用地塊和棄土場進行統一規劃設計利用,進一步完善功能設施配套,建設一個集倉儲物流、餐飲服務、批發零售和苗圃花卉為一體的綜合功能服務區。
4.全面改善群眾住房條件。針對xx村x戶“四類重點對象”和其他危房戶,按照“一戶一方案”的方式,拆除無保留價值的危房,對其實施拆除重建;對需要保留的舊民房在加固的基礎上,對墻體、框架門窗進行科學合理的加固修繕。
(三)實施繁榮興盛農村文化行動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必須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農民精神風貌,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
1.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持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三管齊下,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鞏固提升好“國家級文明村”、“省級文明村”和“xx省生態文明教育基地”等創建成果,通過實施“道德講堂”建設,認真開展“十星級文明戶”、“優秀十星戶”和好媳婦、好兒女、好公婆等評選表彰活動;實施“道德廣場”建設,建立“善行義舉四德榜”,深入挖掘農村傳統道德教育資源,廣泛開展深入宣傳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的典型事跡,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建立道德激勵約束機制,引導農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提高,實現家庭和睦、鄰里和諧、干群融洽。鞏固好“信用村”創建成果,推進誠信建設,強化農民的社會責任意識、規則意識、集體意識、主人翁意識。
2.傳承發展農村優秀傳統文化。在保護傳承的基礎上,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賦予時代內涵、豐富表現形式。建設xx村集茶文化、益智等多功能的非物質文化活動傳習所1個,切實保護好優秀文化遺產。組建xx村山歌隊、合唱隊和打歌隊等三支文化宣傳隊,組建一支老年門球隊。鼓勵文藝工作者不斷推出反映農民生產生活尤其是鄉村振興實踐的優秀文藝作品,充分展示新時代農村農民的精神面貌。提倡人人遵紀守法,強化村規民約約束力。
3.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按照有標準、有網絡、有內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揮縣級公共文化機構輻射作用,統籌整合資源,建設集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村民小組活動場所、兒童之家等功能為一體的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實現村級公共文化服務全覆蓋。4.實施村寨文化氛圍營造工程。緊緊圍繞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以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為主題,開展村寨文化氛圍營造工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脫貧攻堅、基層黨組織建設、村務黨務公開、村規民約、移風易俗、法治宣傳等為主要內容。培養村民自覺遵守文明公約的意識,遏制大操大辦、人情攀比等陳規陋習。加強無神論宣傳教育,豐富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抵制封建迷信活動。
(四)實施構建鄉村治理新體系行動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必須把夯實基層基礎作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和諧有序。
1.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全面貫徹踐行“頭頂理想、腳踩泥巴、心中有民、手上有招,團結干、創新干、拼命干”的臨滄作風,充分發揮村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建立和完善以黨總支為核心的自治組織體系。在原有5個村民小組活動場所的基礎上,為更好的服務于廣大黨員群眾,新建村民小組活動場所7個,在各村民小組活動場所積極開展“黨的光輝照邊疆、邊疆人民心向黨”等教育實踐活動,并通過群眾會、火塘會、板凳會、田壩會等形式把政策宣講送到田間地頭,把黨的好聲音送到群眾心里,引導群眾樹立自強、誠信、感恩意識。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嚴厲整治惠農補貼、集體資產管理、土地征收等領域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積極引導群眾組建村務理事會,加強村紅白理事會、老年協會等社會組織建設。
2.加強法治保障能力建設。堅持法治為本,樹立依法治理理念,強化法律在維護農民權益、規范市場運行、農業支持保護、生態環境治理、化解農村社會矛盾等方面的權威地位。提升運用好xx村為“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和“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創建成果,深入開展法律進村入戶普法活動,提高農民法治素養,引導廣大農民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進一步增強村組干部法治觀念、法治意識,提高依法辦事能力。充分發揮村治安調解組織第一道防線作用,大力推進農村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建設“平安xx”。
3.深入實施“五富”工程建設。組織領富,發揮好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脫貧攻堅等工作為抓手,建強基層組織,帶領群眾致富;黨員帶富,發揮好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注重把致富能手、科技示范戶、返鄉人士和退伍軍人培養發展成黨員;干部幫富,干群齊心協力抓發展。以“掛包幫、轉走訪”工作為抓手,深入開展遍訪農戶、體察民情等回訪活動,形成團結協作,聚力發展的良好局面;生態促富,加快推進“森林xx”建設。突出生態文明建設,探索產業轉型升級新路子,真正實現生態建設與農民致富協調發展;產業致富,脫貧摘帽奔小康。認真種好、管好茶樹、核桃樹和經濟林果樹等,為群眾持續增收奠定堅實基礎。
(五)實施農村民生保障行動鄉村振興,生活富裕是根本。要堅持人人盡責、人人享有,按照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的要求,圍繞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把鄉村建設成為幸福美麗新家園。
1.優先發展教育事業。高度重視發展農村義務教育,進一步改善xx辦學條件和環境,持續實施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積極發展xx村學前教育。確保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
2.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農民增收。加大就業創業培訓力度,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養,培養造就新時期農村創業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促進農民工多渠道轉移就業,提高就業質量,增加務工收入。實施鄉村就業創業促進行動,培育一批家庭工場、手工作坊、鄉村車間,實現鄉村經濟多元化。扶持小微企業12戶以上(核桃和茶葉初加工小龍頭企業各6戶),助推全村核桃、茶葉產業有序良性發展。
3.落實好農村社會保障政策。開展好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大病保險制度,做好農民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確保全村符合條件人員100%參保、參合。依托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基層服務陣地,創新多元化照料服務模式,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年人以及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加強和改善農村殘疾人服務。強化農村公共衛生工作,開展和規范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積極推進“健康xx”建設。
4.決勝精準脫貧攻堅戰。堅持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放在首位,切實做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與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的有機銜接,瞄準貧困人口精準幫扶,采取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精細的工作,確保現行標準下x戶x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致富。全面改善全村生產生活條件,確保基本公共服務主要指標均衡發展。對廣大群眾特別是貧困戶加大教育培訓力度,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提升貧困群眾發展生產和務工經商的基本技能,實現可持續穩固脫貧,引導貧困群眾克服等靠要思想,逐步消除精神貧困。促進形成自強自立、爭先脫貧致富的精神風貌。
五、保障機制
(一)強化組織領導。成立以縣委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xx鎮xx村鄉村振興戰略行動領導小組,對xx村鄉村振興建設工作實行統一領導,指導xx鎮、xx村開展鄉村振興示范點創建工作。xx鎮要對應成立xx村試點村創建領導小組,做好上下銜接、統籌協調,具體負責抓好xx村鄉村振興戰略各項工作落實。
(二)注重部門協調聯動。縣級各部門要按照部門職能,主動推進xx村鄉村振興示范點建設各項工作。組織、宣傳、政法、農辦、黨校、發改、財政、住建、國土、環保、交通、農業、林業、水務、生物產業、教育、衛計、民政、人社、民宗、文體廣電旅游、婦聯、團委等部門要積極支持示范點建設,確保示范點建設取得實效。
(三)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各司其職、各記其功”的原則,加大財政資金整合力度,整合各部門項目資金約x多萬元,集中力量打造精品。通過村企結對、部門聯村喝招商引資等形式,建立多方籌資、共建共享的投入機制,吸引社會資金參與鄉村振興計劃。
(四)健全完善長效管護機制。堅持建管并重,切實建立農村公共設施的長效管護機制。采取村有村管等方式,加強村莊衛生保潔、設施維護和綠化養護等工作,積極探索社會化經營模式,對村容衛生日常保潔和公共基礎設施進行日常維護。
(五)加強宣傳動員工作。切實加大輿論引導力度,充分發揮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主流媒體的作用,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宣傳活動,激發人民群眾主體作用,營造全縣上下全面支持、積極投入建設美麗宜居幸福新鄉村的局面,宣傳部門要認真總結宣傳先進典型,精心組稿向上級主流新聞媒體報送,形成可復制成熟經驗,在全縣推廣,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深入開展。
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實施方案 篇2
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扎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實施意見》(X市發〔20xx〕X號)和《關于開展結對幫扶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實施方案》(X市辦發〔20xx〕X號)文件要求,結合農業產業發展實際,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
X州是農業大市,貧困村大多地處丘陵山區,發展農業產業是推進精準扶貧的重要途徑。農業產業扶貧立足貧困村、貧困戶的資源稟賦和生產條件,堅持因地制宜,尊重農民意愿,充分發揮農戶主體作用,通過3—5年的努力,進一步培植壯大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使70%的貧困村加快培育發展能帶動貧困戶脫貧、具有自身特色的農業產業,基本形成“一村一品”格局;支持貧困戶參與農業產業發展,使70%的有產業發展愿望、有一定發展能力的貧困戶實現增收脫貧。
二、產業選擇
(一)產業選擇的原則
1、堅持主導與特色相結合。圍繞所在縣域、鄉域已形成的優勢主導產業,確定產業發展重點。也可以根據自身產業發展基儲資源稟賦條件,選擇發展前景好、綜合效益高的特色產業。
2、堅持長效與短平相結合。既注重培育投資少、見效快的產業項目,又要兼顧發展果樹、茶葉等周期較長、長期受益的產業。
3、堅持種養與經銷相結合。在引導貧困戶擴大種養規模、發展種養業的同時,因地因戶制宜,支持有條件的家庭從事發展農產品流通、加工、電商等產業。
(二)產業發展的重點
1、高效經作產業。按照適銷對路、品種優良的原則,引導貧困村合理確定主栽品種,大力發展蔬菜、茶葉、白蓮、煙葉等特色經作種植,臍橙、油茶產業扶貧專項方案另發,培植壯大一批產業專業村。支持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發展適度連片規模種植,推進農業產業標準化基地建設。鼓勵大戶帶動、加入專業合作社等途徑,扶持貧困戶直接發展高效經作產業。
2、優勢畜禽產業。按照可養區、限養區、禁養區“三區”規劃,確定產業發展布局,重點發展牛羊、家禽、生豬等優勢畜禽產業。發揮各類農業企業引領帶動作用,采用“公司+農戶”、封閉式委托養殖等模式,扶持貧困戶從事一定規模的生豬養殖。鼓勵推廣生豬土法低成本養殖技術,扶持貧困戶養殖黑豬、藏香豬等特色生豬品種。引導有條件的貧困村、貧困戶發展肉牛、山羊產業,注重扶持一些貧困戶適度擴大黃母牛養殖。通過大戶或專業合作社,帶動貧困戶發展家禽養殖。
3、特色水產產業。大力發展青魚、草魚、鰱魚、鳙魚等常規水產養殖,積極發展鰻魚、鱘魚、生態甲魚、刺鲃、斑點叉尾鮰、棘胸蛙、泥鰍等特色水產養殖。對水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好的貧困村,積極推進水產生態健康養殖,發展家庭漁常充分發揮X南氣候、生態、水質等優勢,培育種苗繁育大戶,吸納帶動貧困戶參與水產苗種養殖。
4、休閑觀光農業。引導有條件的貧困村、貧困戶挖掘民俗風情、自然風光,積極創辦農家樂、QQ農嘗美麗田園等休閑農業業態。鼓勵城區附近、郊區、景區周邊的貧困村、貧困戶建設優質蔬菜等配套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發展農事體驗園、采摘垂釣園。引導貧困戶開發地方特色旅游商品生產,實現游購娛吃住行多環節獲利增收。
5、農產品流通業。引導有能力的貧困戶直接從事農產品經銷、電子商務和種養相關配套產業。支持農業生產和流通企業發展訂單農業,通過農超對接、農校對接、農批對接等產銷銜接模式,推動與種養基地、貧困戶形成穩固的購銷關系。
6、農業品產地加工業。引導貧困戶發展分級分類等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實現優質優價。鼓勵農民合作社、種養大戶、農業企業發展規模農產品的烘干、儲藏、包裝,引導發展精深加工,實現多層次轉化增值。
7、高效林業產業。引導有條件的貧困村新造速生豐產林、短輪伐期用材林、珍貴樹種以及毛竹豐產林。積極培育林下經濟,重點發展林果、林茶、林糧、林藥、林菌等林下種植,林禽、林馴繁、林蜂等林下養殖利用林地面積。大力發展花卉苗木產業,主要種植桂花、紅豆杉、羅漢松、梅花、茶花等。充分利用豐富的森林資源,發展生態旅游;實施低質低效林改造,提升森林質量;實施水源涵養林、鄉村生態風景林、長珠防林等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加強生態公益林管護,改善生態環境。
(三)幫助選準產業
1、所在鄉鎮黨委政府、結對幫扶單位及工作隊深入調查研究,根據貧困家庭人口、資源、技能、意愿,幫助選擇好能夠帶動覆蓋多數貧困戶的主導產業,于6月底前制定出農業產業發展方案,明確具體產業以及產業布局、規模、重點項目、年度計劃措施等。
2、結對幫扶單位、駐村工作隊和結對干部幫助有勞動能力、有發展產業意愿的貧困戶選準產業項目;引導沒有勞動能力、沒有產業發展意愿的貧困戶,在依法自愿的基礎上,將土地承包經營權直接流轉、入社托管、作價入股,參與產業發展,從中獲得收益。
三、政策措施
(一)扶持政策
1、扶持貧困村、貧困戶發展農業產業。對開發擴大蔬菜、茶葉等基地,具有一定種養規模,輻射帶動貧困戶較多的貧困村,傾斜安排項目資金用于改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條件。根據貧困戶發展產業的類型、規模等,在貸款、貼息、種苗補助、綜合獎補等方面給予一定的資金扶助。
2、鼓勵貧困農戶依法采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及入股等方式流轉承包地。支持貧困農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形式與其他農戶組建合作社,按規定分紅。在貧困農戶自愿的基礎上,鼓勵流入方優先流轉貧困農戶的土地。對流轉其它農戶土地的貧困戶和對流轉貧困農戶土地的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嘗種養大戶等,符合補助標準的,在享受流轉一般農戶土地補助的同時,增加50元/畝的補助。
3、鼓勵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嘗種養大戶、龍頭企業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幫助實現就業。對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的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嘗種養大戶可優先享受“財政惠農信貸通”政策。對帶動貧困戶20戶以上的市級以上龍頭企業,在符合項目申報條件的前提下優先安排,并且按貸款金額3%的標準給予貼息,貼息額最高不超過50萬元,省級龍頭企業優先推薦申報省農業產業化項目;對新獲得中國馳名商標、江西省著名商標(江西名牌產品)的,一次性分別給予10萬元和5萬元的獎勵;對市級龍頭企業,在同等條件下優先申報省級龍頭企業。對帶動輻射貧困戶發展產業的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嘗種養大戶、龍頭企業,在用地、用電、用水、稅收等方面給予相關優惠政策;對獲得“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的,享受相關補助政策。
4、積極鼓勵貧困農戶以各種生產要素參與各種經營主體發展產業。鼓勵貧困農戶以土地、林地、產業發展資金入股農業企業。鼓勵貧困農戶組建、加入各種農民合作社。鼓勵有條件的貧困戶創辦家庭農(林)常鼓勵貧困戶與其它農戶合作,實行聯戶經營。引導支持貧困農戶到農(林)企業就業。鼓勵貧困農戶與企業合作發展產業。
5、在符合相關條件的基礎上,按照資金渠道不變、用途不變的原則,將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等市級以上涉農項目優先向貧困村、貧困戶安排。
(二)扶持措施
1、加強農業技術培訓。以生產型、經營型、技能服務型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為重點,分類別開展“聯合”、“訂單”、“定向”培訓。加強扶貧技術服務隊伍建設,建立畜禽、漁業、水稻、經作、觀光農業等市、縣級產業專家庫。創新技術服務方式,采勸科技特派團”、“特派員制度”、“結隊幫扶”等形式推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機具。
2、做好市場信息服務。分層次建立貧困村農民專業合作社、種養殖大戶手機信息或QQ群服務平臺,及時、精準推送農時農事、價格行情、農產品市場信息等,優先為貧困戶在X州三農網發布農產品供求信息。積極牽線搭橋,引導推動貧困村參與農展會、網上銷售、農超對接等各類平臺,多種形式促進產銷對接。
3、構建利益鏈接機制。扶持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嘗種養專業戶,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通過適合的經營主體使特色產業最大限度地覆蓋貧困村和貧困戶,鼓勵工商資本進入產前、產后環節,把農村生產領域更多地留給貧困戶。讓農戶通過加入專業合作社或依托產業化龍頭企業,分享產業發展紅利,形成購銷關系穩固、利益聯結緊密的聯結機制。
4、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大力推進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培育農技推廣社會化服務組織,提高農業科技服務水平。探索對貧困村、貧困戶技術幫扶的新模式,依托傳統的公益性農技推廣機構,借助社會性技術服務組織開展產前、產中、產后“全產業鏈”技術幫扶。
四、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扶貧領導小組要充分發揮作用,切實加強工作指導和統籌協調。進一步細化工作措施,強化工作調度,積極協調農業產業扶貧工作中的重大事宜,研究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確保農業產業扶貧工作有序有效推進。
(二)抓好政策落實。市扶貧領導小組制訂產業扶貧的具體扶助政策和產業資金管理辦法,嚴格程序,規范操作,確保政策實施公開公正,堅決杜絕弄虛作假,嚴禁挪用、套用資金。市、縣有關部門積極向上爭取資金項目。
(三)營造濃厚氛圍。加強宣傳發動,利用標語、廣播電視、報刊雜志和網絡媒體等多種手段進行全面、廣泛的宣傳。及時總結好的經驗和做法,加強經驗交流,總結、宣傳一批典型,營造齊力抓好農業產業扶貧工作的濃厚氛圍。
(四)強化績效考核。縣、鄉兩級分別將農業產業扶貧納入對鄉、村扶貧工作考評內容;把結對幫扶單位、駐村工作隊、結對幫扶干部幫扶貧困村、貧困戶發展農業產業情況納入精準扶貧的工作內容,推動農業產業扶貧工作深入扎實開展。
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實施方案 篇3
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扶貧作為“五個一批”脫貧攻堅重要舉措之一,帶動全市7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增收,改善了貧困地區生態環境,為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作出了積極貢獻。為貫徹落實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鞏固拓展生態脫貧成果,促進鄉村振興,特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共同富裕方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將鞏固拓展生態脫貧成果放在突出位置,以深化新一輪林長制改革為動力,全力打造林長制改革示范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推動革命老區綠色振興、趕超發展,為新階段現代化幸福×建設和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生態支撐。
在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后的過渡期內,繼續保持現有幫扶政策、資金支持、幫扶力量總體穩定,加強生態保護修復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生態產業提質增效,實現鞏固拓展生態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到2025年,生態脫貧成果鞏固拓展,脫貧人口通過參與生態保護、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和發展生態產業,收入水平逐步提高,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優質生態產品供給能力明顯增強,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滿足能力不斷提升。到2035年,脫貧地區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生態產業發展水平顯著提升,生態美、百姓富“雙贏”局面基本實現。
二、主要原則
(一)堅持合理調整、平穩過渡。過渡期內在鞏固拓展生態脫貧成果上下功夫、想更多辦法、給予更多后續幫扶支持,適度向鄉村振興持續攻堅區傾斜。在生態補償、國土綠化、生態產業等幫扶政策保持總體穩定的基礎上,分類梳理現有幫扶政策并進行優化調整,逐步推進生態扶貧政策向穩定政策轉變,增強生態脫貧穩定性。
(二)堅持幫扶不變、鞏固提升。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繼續開展駐村幫扶、定點幫扶,保持原有幫扶責任人、幫扶聯系人不脫鉤,重點幫扶農村低收入人口,加大科技幫扶,提升基層一線工作能力,鞏固“兩不愁三保障”成果。因地制宜發展脫貧地區生態產業,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升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密切利益聯結機制,拓展脫貧群眾增收空間。
(三)堅持落地落實、常態長效。堅持抓落實、快速響應的工作機制,將各項幫扶舉措及時落到實處。創新體制機制,充分調動脫貧人口的積極性,強化全過程監管,確保鞏固生態脫貧成果各項舉措見實效、可持續、利長遠,推動脫貧地區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三、主要任務
(一)保持脫貧人ロ穩定就業
1.加強生態護林員管理。對全市現有×名生態護林員,過渡期內保持政策穩定,按季度精準更新生態護林員基本信息,完善生態護林員選聘管理制度,明確管護責任、管護邊界,不斷健全生態護林員考核獎懲激勵機制。做好生態護林員隊伍服務培訓等工作,為生態護林員配備巡護裝備、購買保險,加大對生態護林員服務保障水平。
2.建立多元化管護機制。支持森林資源管護任務重、原非貧困縣區,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社會參與等方式開展生態管護,設立護林公益性崗位,吸納農村低收入人口就近就地參與生態管護和管理服務。
3.推廣以工代賑方式。在營造林、森林保護與修復及油茶、薄殼山核桃、儲備林基地建設等領域中生產作用道路、貯存設施、灌溉基礎設施和管護用房等配套和附屬工程建設與維護,因災損毀營造林附屬配套工程復建等,采取以工代賑方式因地制宜實施一批項目,帶動更多脫貧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就業增收。
(二)支持農村特色林業發展壯大
1.推進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爭取市政府出臺關于推進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支持油茶豐產示范基地、加工和品牌建設,將油茶產業打造成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和“兩山”轉換通道示范產業。
2.加大竹資源開發和培育力度。按照“主攻二產、促進一產、拓展三產”的總體思路,努力打造毛竹板材加工產業,實現上下游企業的合理分工,延伸竹產業鏈條。爭取農發、林業科技推廣和中央財政森林撫育補助等項目資金,支持現代林業示范區、筍用林和筍材兩用林、竹山集材林道、竹加工制造業、竹文化旅游業產業發展。
3.積極發展林下經濟。爭取中央省財政專項資金,支持林下經濟及森林旅游康養產業發展。打造林下經濟精品產業,提高林下經濟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發展林下石斛、天麻、黃精、西洋參等林下生態平衡種植。依托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地質公園等森林景區和大別山風景道、×茶谷、九十里山水畫廊等森林旅游目的地,大力發展森林旅游康養產業。
4.培育壯大新型林業經營主體。推廣“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組織+農戶”的林業產業發展模式,引導林農以土地、勞動力、技術等入股林業經營主體,實行“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的利潤分配方式,維護林農利益,帶動林農增收致富。
(三)加快脫貧地區生態優勢轉化
1.做好用地保障服務。規范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審核審批程序,引導集約節約使用林地,優先保障脫貧地區基礎設施、公共事業和民生、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用地需要。
2.推進森林資源合理利用。開展公益林布局優化調整試點,爭取提高公益林生態補償標準,試點開展公益林補償抵押貸款。科學實施森林經營,推動國有林場可持續發展。
3.提升優質生態產品供給能力。探索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探索林業碳匯工作,以保護為前提,在自然保護地控制區內劃定適當區域開展生態教育、自然體驗、生態旅游等活動,構建高品質、多樣化的生態產品體系。
(四)促進脫貧地區生態宜居
1.繼續開展送苗下鄉活動。支持脫貧地區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鼓勵脫貧人口房前屋后零星造林,因地制宜開展庭院綠化、四旁綠化、鄉村公園建設,推進城鄉綠化美化融合發展。
2.持續推進國土綠化。實施淮河、江淮運河生態廊道建設和“四旁四邊四創”國土綠化提升行動,將低產低效林改造、林相改造、生態修復、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等重要項目資金繼續向脫貧地區傾斜。
3.促進美麗鄉村建設。繼續開展省級森林城鎮、森林村莊創建活動,改善當地生態環境,拓寬群眾的生存空間,打造具有鄉村特色的綠化景觀帶。
(五)加強脫貧地區科技和人才幫扶
1.完善幫扶機制。加強與北京林業大學、安徽農業大學、亞林所等科研院校交流合作,開展協同創新,促進成果轉化,著重培養油茶、薄殼山核桃等基層緊缺型林業產業人才。延續脫貧攻堅期間科技特派員、122科技服務、一周一技等科技活動,建立健全引導林業人才服務鄉村振興長效機制。
2.加強宣傳引導。加大對林業科技型企業政策扶持力度。鼓勵、支持和引導林業企業增加科技投入,通過科技下鄉、新聞報道、成果展示等多種渠道和形式,對林業科技重點工作和實用技術進行廣泛宣傳。
3.大力培養專業人才。加大對鄉土專家等基層人才的政策扶持和培訓力度,健全全市林業專業技術人才專家庫,著力構建以本土人才培育和外部人才引入雙輪驅動的鄉村人力資本積累體系。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區林業局要把鞏固拓展生態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擺在重要位置,納入“十四五”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要貫徹落實各級黨委政府決策部署,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聚焦重點任務,建立鞏固拓展生態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領導機制,強化工作舉措,并做好駐村幫扶、定點幫扶工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二)加強銜接保障。各縣區林業局要聚焦支持鞏固拓展生態脫貧成果和鄉村振興,統籌安排林業項目資金,在脫貧地區大力發展林業生態產業,加快項目實施進度,加強生態扶貧項目資產管理和監督,逐步提高用于林業產業發展的投入比例。要持續做好金融服務保障,加大對優勢特色林業信貸和保險支持力度,繼續推廣林權抵押貸款和“五綠興林貸”,積極開發特色經濟林險種,增強脫貧人口發展能力,確保生態脫貧成果。
(三)加強宣傳推廣。各縣區林業局要及時總結提煉鞏固拓展生態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的典型案例、經驗做法、先進模范,形成一批可復制可借鑒的典型經驗、模式做法,并通過多渠道廣泛宣傳生態脫貧成果。要大力傳承和弘揚脫貧攻堅精神,引導群眾積極投身林業生態建設和產業發展,推動實現我市鞏固拓展生態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走在前、當表率、做示范。
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實施方案 篇4
為進一步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根據市委組織部《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工程實施方案》文件精神,現就我縣20xx年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工程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
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以加強黨的建設為引領,通過保障選派幫扶干部辦公經費,健全常態化駐村工作機制。探索開展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考核激勵試點,提升待遇保障水平,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筑牢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戰斗堡壘。
二、實施內容
(一)保障選派幫扶干部工作經費。向鄉村振興重點村等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按規定落實選派幫扶干部辦公經費。工作隊按照《xx縣選派幫扶干部辦公經費資金管理辦法》在鄉鎮財政所報賬,主要用于辦公用品購置、報刊訂閱、公務郵寄,以及統一組織或經批準的會議培訓、外出考察差旅費等。
(二)提升村級組織建設保障水平。進一步落實和完善村干部綜合考核工作體系,積極穩妥開展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考核激勵試點。
三、資金籌措及撥付
工作隊辦公經費由省、市、縣按x:x:x的比例分級承擔。省、市財政將及時下達資金到縣,由縣財政局足額籌措,根據資金使用要求,按時足額撥付到位。
四、審核備案
建立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工程審核備案機制。各鄉鎮要進一步明確工作目標,細化工作任務,明確實施內容等,制定《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工程實施方案》,并報縣委組織部、縣財政局、縣扶貧開發局備案。同時,要指導督促工作隊制定經費使用計劃,并報鄉鎮備案。
五、資金監管
鄉鎮組織、財政部門要落實資金監管主體責任,建立健全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工程經費監管機制,加強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工程經費管理。鄉鎮要定期向縣選派協調辦報告資金使用情況。
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實施方案 篇5
為了做好招商引資工作,確保全年招商引資工作任務順利完成,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牢牢把握發展第一要務,堅持在認真搞好審計業務工作的同時,把招商引資作為加快發展的第一要務,解放思想,強化措施,完善機制,優化環境,切實提高招商引資的質量和水平,確保全年招商引資任務完成,為推動我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貢獻。
二、目標任務及完成時限
全年完成招商引資到位資金xx萬元以上,趕明年xx月底完成。
三、項目意向
貼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我縣產業規劃,重點在房地產開發、第三產業發展方面開展招商。
四、工作措施
(一)強化發展意識,營造招商氛圍。充分認識招商引資是加快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基礎性、戰略性工作,落實全面招商的工作要求,把招商引資作為全局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全體干部要樹立全民招商的思想,用心搜集、尋求招商信息,宣傳優惠政策,千方百計鼓勵、吸引投資者來我縣投資興業,努力營造良好的招商氛圍。
(二)豐富招商方式,健全招商網絡。要用心利用親友招商、網絡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招商的同時,用心探索代理招商的方式。充分利用和聯系彬縣藉在外人才資源優勢,主動加強與沿海地區商會、科研院校的聯系和溝通,搜集和掌握招商引資信息。及時成立招商小分隊,主動出擊,外出招商。
(三)成立工作機構,落實工作職責。實施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成立以局長為組長的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招商引資工作在局黨組的統一領導下開展,實行主要領導全面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全局上下共同抓,各負其責,職責到人。各股室要高度重視,切實增強招商引資的職責感和緊迫感,用心參與支持招商引資工作,挖掘發揮每位干部的人脈關系,用心開展招商引資,確保招商引資任務的全面完成。
(四)落實優惠政策,重獎招商功臣。按照《x縣招商引資考核獎懲辦法》,制定以下優惠獎勵政策。
1、凡局干部職工完成招商引資到位資金的一次性獎勵x萬元;對未完成任務的,按照到位資金狀況,適當給予獎勵。
2、凡需出外招商的,局里帶給交通工具,每月增加xx元的通訊費。
3、外出招商期間工資、津貼照發,按規定報銷旅差費,并優先享受年度帶薪休假。
4、招商引資沒有成果的,差旅費只報銷xx%。
5、對招商引資工作成績突出的,作為評選先進、組織推薦的優先人選。
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實施方案 篇6
為加快推進旅游產業發展,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優質服務為前提,以加強行業管理為基礎,以建設大旅游為著眼點,以旅游宣傳、旅游招商為突破口,努力實現我市旅游產業全面、健康、快速、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
二、工作目標
XX年,全市各景區(點)接待游客總數105萬人次,旅游業總收入實現12.24億元、直接收入實現2.31億元、拉動相關產業收入實現9.93億元,總創稅6813萬元、直接創稅1848萬元、拉動相關產業創稅4965萬元。
三、推進措施
(一)修編旅游規劃,確定產業布局。緊緊圍繞“中國雪都·多彩尚志”這一定位,突出“銀、綠、紅、土、墨、金”六色旅游格局和“一心、一線、八大景區”框架,準確定位市嘗定位主題、定位形象,高標準完成全市旅游總體規劃修編及旅游產品布局、景區規劃設計等控詳規劃,搞好旅游目的地的策劃和運作。
(二)加大引資力度,全力打造“兩園”。一是打造帽兒山生態旅游產業園區。擬建50—100棟產權式旅游度假酒店;修建3000—4000平方米的帽兒山生態旅游度假區游客接待中心;修建XX0平方米停車場2處;建設帽兒山生態旅游度假區醫療救護中心1處;建環保旅游公廁5—10個;對帽兒山生態旅游度假區進行全面環境整治,連通各景區之間道路,并且進行硬化,全力打造“冰城后花園”和四季特色游的北方名鎮。二是打造趙尚志紀念園。項目計劃4月開工建設,10月正式對外接待游客。成立尚志公園管理處,具體履行對公園的管理、開發、招商、經營、維護等工作。
(三)挖掘節慶文化,努力辦好“兩節”。結合哈爾濱打造“冰城夏都”活動,辦好第二屆中國雪都·尚志滑雪節、第二屆亞布力森林音樂節兩個節慶活動。
(四)加強旅游市場監管,提高服務質量。堅持從行業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入手,建立健全標準體系,強化服務質量監督。加大旅游市場綜合執法力度,規范執法程序,促進旅游市場持續良性發展。加強從業人員培訓,提升旅游行業的整體水平。
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實施方案 篇7
大田壩鄉民福新村聚居點位于大田壩鄉民福村七組境內,是大田壩鄉唯一一個“4.20”蘆山地震集中安置點。該聚居點由民福村2—8組,47戶161名村民村民組成。該聚居點在建設時嚴格按照新農村建設規劃建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較為完善。為了鞏固提升地震災后重建成果,以讓農民住進新房子、過上好日子為核心取向,以依托產業建新村、建好新村興產業為基本原則,以連片、整體、全面推進為總體要求,因地制宜地確定災后民福新村聚居點產業發展目標、實施戰略和空間布局,使民福新村聚居點呈現“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景象。助力脫貧攻堅工作,結合聚居點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建設背景
大田壩鄉民福新村聚居點地理位置優越,距蘭家山農業公園直線距離3.5公里,同時處于縣上果蔬產業、林竹產業、茶產業的交匯地帶,產業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民福新村聚居點產業建設要做到將產業重建與新村聚居點建設、特色農業、農旅結合“無縫對接”實現農民生活有改善、農村面貌換新顏,農業發展大提升,努力讓受災群眾“不僅住上好房子,還要過上好日子”。
二、科學謀劃、合理布局
(1)產業發展、規劃先行。民福新村聚居點在前期在規劃建設上,充分考慮到以后產業發展布局,前期基礎設施建設統籌考慮新村功能和農旅結合功能,基礎設施投入大,路網建設布局合理。
(2)托蘭家山農業公園建設在民福二組建設100畝綠色蔬菜采摘園。讓到蘭家山公園游玩的游客能有地方體驗田園農業游,以大田農業為重點,開發欣賞田園風光、觀看農業生產活動、品嘗和購置綠色食品、學習農業技術知識等旅游活動,達到了解和體驗農業的目的。緊密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要求,統籌考慮新村功能和旅游功能,主動融入農村旅游發展需要,增強產品競爭力、改善鄉村旅游氛圍、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感。
(3)以縣上茶產業鏈打造為契機,通過“公司+農戶”、農戶“土地入股”等方式種好、管理好現有茶園,總體提高區域內茶園管理水平,努力提高單位產值,充分發揮已有茶園的產能。在民福村1、7、8組連片發展優質茶標準化茶園500畝。讓聚居點居民能就近實現務工,使聚居點少一些“留守兒童”、“留守婦女”和“空巢老人”讓標準的“70后”、“80后”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零花錢”。
(4)夯實前期產業結構發展成果,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帶動作用。2014年民福村1組建成年出欄10萬只雞的標準化養雞場—光宏養雞場,今年民福村8組總投入1500萬元年出欄生豬1萬頭的現代化養豬場—民福養豬場也將建成投產。我鄉將深挖潛力,充分發揮大項目在技術、資金方面的優勢,加強對龍頭企業的服務力度,最大限度發揮項目帶動作用。
三、完善措施、保障有力
(1)災后重建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按照“三個時間節點”和“三個一批”的重建要求,把新村聚居點產業發展納入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全面加強組織領導。以鄉長任大春為組長、分管農業和民福村聯系村領導為副組長、民福村駐村第一書記、村五職、新村聚居自主管理委員會成員為成員的民福新村聚居點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強化工作領導小組的主體責任,明確分工職責,強化責任管理,形成“政府搭臺、群眾唱戲、各盡其責、各司其職”的發展氛圍,做到思想不松懈、工作不松勁、目標不動搖,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為切實抓好新村聚居點產業發展工作,建立“領導直接聯線(片)、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新機制。派駐駐村農技員,負責產業重建日常技術指導工作,并協調與縣農業局專家技術團聯系,開展形式多樣化的農業科技推廣工作,為項目規劃、實施提供科技支撐,及時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技術難題。加強技術培訓,舉辦專題講座、現場培訓等多形式的技術培訓和交流活動,加強技術培訓,關鍵技術實行現場示范,提升新村聚居點農民科學種植水平,使農業科技成果入戶率、到位率、覆蓋率等得到不斷提高。
(3)按照新村聚居點產業發展重建任務安排,層層落實目標任務和工作責任。建立完善新村聚居點產業發展工作獎懲激勵機制,定期不定期對工作推動開展情況進行考評,對工作得力、項目推進情況好、成績突出的予以表揚;對工作推動不力的嚴格依照相關規定嚴肅追究責任,并將考評結果納入年終綜合目標考核。
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實施方案 篇8
根據市“十二五”農民增收幅度從年均15%調整至27%以上的指示精神,為加快推進清鎮農村經濟發展,進一步強化農民增收措施,建立促進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確保實現到年我市農民人均增收達到1.6萬元的目標,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誠信農民建設為抓手,以農民增收為核心,按照“農業發展、農村穩定、農民增收”的總體要求,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動力,以產業為支撐,大力實施工業化引領、產業化提升、城鎮化帶動戰略,全面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深化農村各項改革,落實惠農各項政策,逐步形成以農業產業、勞務經濟、二三產業收入為主導,財產性、轉移性收入為補充的多元化農民持續增收新格局,使農民人均純收入持續、快速、穩定增長。
二、基本原則
(一)重點突出、全面推進的原則。各鄉(鎮、街道)在整合資源、全面推進轄區農民持續快速增收的同時,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帶動、全面提升的思路,重點選擇轄區內的3-5個村作為農民增收示范村,在政策、資金、項目等方面予以傾斜扶持。
(二)堅持統籌城鄉、以城帶鄉、互動發展原則。以城鄉一體化為目標,統籌勞動力就業、基礎設施建設、新農村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形成以城帶鄉、農工互動的發展格局,實現城鄉統籌協調可持續發展。
(三)堅持優化發展環境、深化農村改革原則。以土地經營權流轉、林權制度改革、投融資體制創新及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為重點,優化配置資源,聚集生產要素,建立和完善強農惠農長效機制,繼續深化誠信農民體系建設,不斷優化農村發展環境,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社會和諧。
(四)堅持結構調整、產業支撐原則。圍繞“煙、菜、果、茶、藥、苗、雞、豬、牛”九大生態產業,大力實施“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發展戰略,在高速公路沿線實施退糧(糧食作物)進經(經濟作物)戰略,加快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加大引進、培育種植、養殖、加工、物流等農業龍頭企業的力度,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延伸產業鏈條,夯實產業基礎。
(五)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分類指導的原則。要突出肉雞、蔬菜、奶牛、生豬等優勢產業,在公路沿線、豐水壩區、低熱河谷、沿湖沿河等生產條件有別的地方,分類指導,合理布局,突出重點,凸顯特色,全方位、大面積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六)堅持科技興農原則。堅持以科技為第一生產力,加大現代科技推廣和農民科技培訓力度,培育新型農民,提高科技對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貢獻率。
(七)既要“錢袋子”也要“米袋子”,堅持穩定糧食生產促農增收的原則。全力抓好15萬畝糧食增產工程和1萬畝高產創建工程,實現糧食持續增產,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快速、穩定增長。
三、組織領導
為加強對全市農民增收工作的領導,成立清鎮市農民增收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如下: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市農業局,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全市農民增收目標管理日常事務;市財政局柯葒,市統計局孫正林,市農業局農經站為辦公室工作員。市直各部門、各鄉(鎮、街道)要成立專門的農民增收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實行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將責任分解到站辦所、到人,明確一名專職農民增收資料員,負責匯總上報資料信息工作。
四、工作目標
(一)確保目標。確保全市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964元,在年5463.5元的基礎上增加1500.5元,同比上年增長27.4%;
(二)奮斗目標。力爭實現年我市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160元,同比上年增長31%,同比上年人均增收1690元,為年人均增收達到1.6萬元打下堅實基礎。
(三)努力方向。一是全力推進“三化同步”,著力提高農民工資性收入。為此,必須加強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提高農民就業機會、創業能力和工資待遇,使農民工資性收入同比年的2381.72元增加1000元以上,同比上年增長41.97%,工資性收入達到3400元以上,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例達到49%以上,力爭所占比率超過50%。二是做到應統盡統,著力提高農民二、三產收入和財產性收入、轉移性收入水平。
五、工作重點
(一)以“三化同步”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切實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
按照今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的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三化同步”推動農村發展的精神,緊緊抓住我省“兩加一推”戰略的實施,企業開工足、用工量增、務工收入上漲的有利時期,大力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確保今年轉移輸出農村勞動力4萬人,實現勞務收入7億元,農民人均新增工資性收入同比年的2381.72元增加1000元以上,同比增長41.89%。
一要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加強輸出市場建設。要多渠道、多途徑開辟輸出新市場,進一步鞏固沿海勞務市場,拓展中部、華北市場,大力開發西部和西南輸出基地,有組織、有計劃、大規模抓好農村勞動力轉移輸出,著力提高全市農村勞動力有序輸出水平。二要大力發展以市場為導向的訂單、定向培訓。針對不同行業、工種、崗位要求,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確保培訓一批、輸出一批,力爭全年培訓農民工5萬人次以上。三要加強勞務開發工作機構建設。各鄉(鎮、街道)要按省、市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進一步強化勞務開發工作機構職能,配齊配強人員,落實工作經費,確保勞務開發工作機構統籌協調有力、工作措施有力、工作抓手有力。要加強鄉鎮勞務開發工作機構和農民工服務站所建設,建立健全“上下對接、三級聯動、覆蓋全市”的勞務開發工作體系、信息網絡體系。
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實施方案 篇9
為全面了解掌握我縣糖蔗產業發展現狀和面臨的主要困難,科學制定2014/2015年榨季甘蔗砍運、種植實施方案和激勵政策,并為我縣糖蔗產業的持續穩定發展提出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全面實現我縣“1560”工程糖蔗產業增量提質目標。經縣糖蔗發展指揮部研究,決定成立全縣糖蔗產業發展專題調研工作組,工作組分別到縣內各鄉鎮和縣外進行調研,為了使調研工作順利開展并有成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調研時間
從20xx年8月26日開始至9月15日結束。
二、調研內容
(一)目前我縣糖蔗產業發展現狀和面臨的主要問題。
(二)鄉鎮村各級領導對20xx/20xx年榨季縣糖蔗發展指揮部制定的政策意見和建議及蔗農對所推廣糖蔗種植技術措施有什么看法和要求。
(三)實地了解各鄉鎮適宜發展糖料蔗的地點和適合“四化”(經營規模化、種植良種化、生產機械化、水利現代化)建設的地點和面積。
(四)各鄉鎮對糖廠的砍運服務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五)縣外主要到周邊縣市調研甘蔗砍運收購點的設立,甘蔗種植一次性施肥技術、甘蔗良種、甘蔗“四化”基地建設試點成功經驗和成立砍甘蔗專業隊的勞力市場等內容。
三、對象和方法
(一)調研對象:有關鄉(鎮)領導、甘蔗站長、村委干部、甘蔗種植大戶、蔗管員和部分蔗農代表等。
(二)調研方法:召開座談會、深入村屯走訪詢問、個別談心、實地考察、問卷調查等方式進行。
(三)縣外調研擬到甘蔗砍運和種植工作做得較好的和勞動力市場豐富的縣市進行考察。
四、調研工作分組、分工
(一)縣內調研分為四個小組,分別對全縣12個蔗區鄉鎮開展調研工作。
(二)縣外調研組:
五、調研工作要求
(一)講究調研工作方法。調研組要深入蔗區,廣泛發動蔗農參與調研,嚴格按照調研內容要求開展工作,全面準確掌握全縣糖蔗產業發展情況。
(二)各調研組要安排好記錄員,收集整理各種調研數據材料,撰寫調研報告。
(三)這次調研所涉及的鄉(鎮)要搞好配合工作,積極參與調研,認真組織本鄉鎮蔗區的調查對象參加調研工作。
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實施方案 篇10
為加快推進木制品產業發展,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鉛筆、套娃、地板和集成材為骨干項目,引導企業整合資源,分工協作,優勢互補,加快培育一批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帶動作用大的優勢企業,提高精深加工能力,開發高檔終端產品,提升產業檔次和市場競爭力,努力打造全省重要的木材精深加工產業基地。
二、工作目標。
20xx年,全市木材加工企業達xx戶,其中新增規模企業xx家;完成工業總產值xx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xx%;實現利潤xx億元,占工業企業利潤的xx%;實現稅收xx億元,占規模企業稅收的xx%;實現出口額xx萬美元,占全市出口額的50%。
三、推進措施。
(一)深入搞好調研,把握產業動態。
組織人員深入全市木材加工企業進行調研,重點了解企業的基本情況、經營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及時制定和調整適應我市木材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強對木制品行業生產、營銷、效益等方面的經濟運行態勢監控,客觀及時地提出木制品行業的經濟運行分析。
(二)鼓勵科技創新,延伸產業鏈條。
鼓勵和支持企業加大科技創新和新產品開發力度,開發高檔終端產品,提升產業檔次和市場競爭力。重點推進茂林筆業利用邊角料生產細木工板、豐葉木制品公司利用廢料生產貼面家具部件、元寶山鉛筆公司的廢報紙卷鉛筆、富強木業成品家具、云騰木業成品木窗、珍珠山木業成品木門等項目。積極協調上級部門,對在技術創新上取得成果的企業,在專項資金上給予重點支持。扶持木材企業延伸和拓寬產業鏈條,加快形成木制品產業與包裝、輔料、運輸等相關產業相互補充、互利共贏的發展格局。
(三)加強園區建設,打造產業集群。
積極推進“林木生產加工基地”建設,在已建設的“元寶鎮木制品生產加工基地”、“葦河鎮木材生產加工基地”和“一面坡套娃生產基地”的基礎上,本著集約化管理和資源綜合利用的原則,重點研究建立木材加工產業園區,整合具有一定規模,有定型產品和品牌產品的企業進區入園,促進資源綜合利用,實現集約化經營,解決資源不足、用地不足的問題,控制企業外流。
(四)擴大內引外聯,培育地方品牌。
積極組織木制品企業參加各種經貿洽談會、招商推介會,利用現有的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引進資金、引進技術,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產品質量,實現以規模和技術提高效益的發展之路。鼓勵企業通過產品展銷、展示會議推廣企業和產品形象,努力打造區域品牌、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重點打造“元寶”、“心羽”、“北斗星”等鉛筆品牌,“福美佳”實木門,“愛麗絲”兒童鋼琴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產品名牌。
(五)實施成長工程,培育規模企業。
建立木材企業項目庫,認真貫徹落實黑政發文件精神,對列入項目庫的成長型中小企業在資金、政策給與傾斜。在現有的木材加工企業中培肓中型企業(銷售額3000萬元以上)3家以上,并逐步將其培育成億元企業。重點推進遠東木業、宏遠木業、宏泰木業、元寶山筆業提檔升級,使企業年銷售收入達3000萬元以上,其中,遠東木業、宏泰木業銷售收入達5000萬元以上。
(六)優化服務水平,營造發展氛圍。
大力宣傳優秀企業及企業家典型,充分發揮其示范引導作用。積極幫助企業突破融資瓶頸,加強與各商業銀行、擔保公司的聯系,定期召開銀企對接會,為企業創造融資機會。引導企業加強管理,規范企業財務制度,理清土地使用性質,為企業融資打好基礎。探索推進企業聯保制度,組織引導規模企業或有影響力經營者牽頭成立木制品加工行業協會,并發揮其在企業籌資融資、市場和產品開發、信息服務、管理咨詢、人才引進和培訓等方面作用。加強與勞動部門合作,搞好企業急需技能人才培訓。督促企業為職工繳納四險,提高職工待遇,控制技術工人流失。
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實施方案 篇11
為加快推進乳品產業發展,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集約化、市場化”的發展方向,通過政策扶持、企業帶動和項目拉動,實現量的增長和質的提高,努力打造全省重要乳制品生產加工基地。
二、工作目標
20xx年,全市奶牛存欄在20xx年的基礎上增加1萬頭;全年鮮奶產量達到 3.5萬噸,日供蒙牛鮮奶100噸;蒙牛(尚志)有限公司鮮奶加工能力達到26萬噸,日均處理鮮奶700噸。
三、推進措施
(一)繼續抓好小區、牧場建設。一是抓好尚志現代牧場和育龍牛業有限公司兩個萬頭牧場建設。推進尚志現代牧場盡快完成配套設施建設和奶牛引進,6月末前完成第二批3000頭奶牛入欄。育龍牧場在現有2200頭奶牛存欄的基礎上再增加1000頭。二是繼續抓好現有奶牛小區基礎設施改造和配套設施建設。年底前,已啟動的小區(牧場)全部完成改造工程,使其全部達到標準。三是采取有力措施全部裝滿裝嚴現有奶牛小區,增加存欄5000頭。
(二)制定落實好產業發展優惠政策。一是積極向上爭取資金。重點爭取國家、省和哈市扶持乳品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落實好國家政策。二是制定優惠政策。市政府在原有政策的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并符合我市實際的優惠政策扶持產業發展。各鄉鎮也要結合本鄉鎮實際,制定出臺相應的優惠政策。繼續實行奶價補貼政策。
(三)抓好鮮奶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一是強化源頭監管。加大投入品和奶站的專項整治力度,嚴厲打擊參雜使假行為,確保鮮奶質量安全。二是完善生鮮乳質量第三方監測體系。申請辦理檢測資質,配齊檢測設備,全面開展鮮奶第三方檢測,保證鮮奶質量,切實維護奶農利益。
(四)提高管理和經營水平。一是抓好技術培訓。積極推廣先進的生產技術,引導奶牛戶轉變觀念,提高飼養管理水平。二是抓好良種繁育。鼓勵養殖戶對現有奶牛采取優質凍精配種,提高奶牛生產性能,淘汰劣質奶牛。三是抓好疫病防控。對奶牛口蹄疫實行強制免疫,對奶牛布魯氏菌病和結核病實行全面檢疫,采取得力措施控制疫病發生。
(五)健全社會服務和保障體系。一是提供優質服務。畜牧部門要在奶牛小區規劃建設、品種引進、疫病防治、飼養技術等各個環節提供全程的服務。二是探索建立市場化合作組織。引導、扶持成立規范的奶牛專業合作社,解決資金籌措、飼料供應、飼養技術等問題。協調好奶農和乳品加工企業的利益關系,確保養殖戶的切身利益。
(六)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一是加大領導力度。全市各級領導干部要把乳品產業作為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擺上突出位置,納入重要日程,各鄉鎮黨政一把手要親自抓,負總責。相關部門要密切配合,為乳品產業發展創造寬松環境。二是加大推進力度。加大招商引牛工作力度,切實解決好乳品產業發展中的瓶頸問題。三是加大考核力度。繼續把乳品產業發展目標納入全市目標考核體系,對小區建設、存欄量、產奶量等目標進行量化,實行目標管理,并簽訂責任狀。年末對各鄉鎮任務指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兌現獎懲。
【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發展農村特色產業實施方案(精選13篇)10-25
農村產業振興實施方案(精選5篇)05-20
農村產業種植實施方案(精選8篇)10-20
加快油茶產業發展實施方案(精選6篇)07-28
特色主導產業發展項目實施方案10-23
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實施方案(通用9篇)10-22
產業發展調研方案11-08
產教融合實施方案09-04
產業發展方案(精選12篇)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