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線上線下銜接方案(精選15篇)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那么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線上線下銜接方案(精選1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數學線上線下銜接方案 篇1
為了進一步鞏固線上教學的有效性,切實做好復學后線上線下教學的銜接工作,確保數學教學質量穩步提升,特制定了以下實施方案。
一、做好學情診斷,基于學情備課
認真梳理學生線上學習上線情況、學習狀態及作業完成情況,了解學生前段時間線上學習相關內容的掌握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
結合學情,抓好課前備課,認真研究教材,把握每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課堂上注重教學方法的有效性,努力讓不同的學生都能夠學有所獲。
對線上教學講過的知識進行回顧復習,不放過任何一個知識點,加強學生對線上所學知識的復習鞏固,縮小學生之間的差距,為后續教學工作的展開打好基礎。
二、基于教學目標和學生學情,對章節知識點進行檢測
以測試的方式了解學生在線上教學階段對每一課每一個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準確梳理線上教學過程中學生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找出學困生存在的個性問題,列出學生共性和個性問題清單,在檢測中發現學生存在的疑點和思維的盲點,對學情再判斷,結合學情,積極思考對策,以便進行針對性輔導。
三、基于學生線上學習情況,開展補償教學
結合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清單,進行適當的補償教學。
主要安排以下幾種課型:查漏補缺課,新授課,專題復習課和綜合復習課。
具體安排如下:
1.問題清單,摸清底細
教師先形成線上教學內容的完成清單和作業清單,找出學生的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列出學生共性和個性問題清單。
2.查漏補缺,各個突破
結合學情,確定課型,進行集體補學,集中突破共性問題,對于學生存在的`個性問題,開展個體補學,各個突破,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同時,針對個別個性化問題,鼓勵學生可以回看線上教學視頻自主復習、反復復習,爭取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3.不等人幫學分組,發揮傳幫帶作用
根據學生數學程度不同進行分組,每個組都有優、中、差三類學生,確定小組長,組內成員依據個人能力可以幫一個或多個同學,組長進行監督并提醒組員按時完成每天的任務,充分利用尖子生的帶動作用,讓每個人都找到自己的價值。
4.分層輔導,注重實效
根據線上學習效果檢測情況,確定班級數學尖子生、中等生和學困生,具體到人。
(1)對于尖子生,加強培優,注重思路方法的指導,適當進行拔高;
建立尖子生信息檔案,及時進行追蹤,培養尖子生的合作競爭意識,創設相對寬松的學習環境,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自學能力,放手讓尖子生自主學習。
(2)對于中等生,多關注他們的學習狀態,通過專題訓練,提高他們的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力求實現由中等生到尖子生的轉化。
(3)對于學困生,制定一對一幫扶措施,先找到個體原因再選擇合理的輔導方式,對于問題比較突出的學生,輔導時講求策略,如幫助他們制定階段目標和學習計劃,端正學習態度等;
此外,對學困生多鼓勵,提高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消除學生在線上教學活動中因未掌握知識而產生的消極心理,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
5.分層作業,規范書寫
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狀況,給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對于學習程度比較薄弱的學生,給他們留一些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基礎性作業,檢驗他們對當堂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對于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留一些綜合運用或拓展能力方面的作業,檢查他們對知識的靈活運用和綜合運用情況。
要求作業要書寫工整,解題規范,杜絕抄襲現象,使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
6. 真正落實日日清
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任務,實行切實有效的評價體系,督促他們當天的任務當天完成。
四、加強學生的習慣養成教育
對于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教育,采取多種措施,消除學生在家學習不規律的學習習慣,規范學生的數學學習行為,使學生真正愛學數學、會學數學。
小學數學線上線下銜接方案 篇2
在受疫情影響延期開學期間,我校在繼續抓好“停課不停學”線上教學管理的同時,提前謀劃,將做好線上教學與復學后線下教學無縫銜接擺在工作首位。
一、指導思想
明確“開局就是決戰”的總思路,讓教學工作在復學后的第一天便有序地展開。明確要求教師除了在延期開學期間開展好線上教學,還要認真制定復學后的教學工作計劃,備好課、編寫好教案、優化好課件,為復學后高效地投入教學工作做好準備。同時協同學校加強班級管理,特別是做好臨近復學時間段學生的“收心”工作,學生嚴格按照正常復學后的作息時間開展好學習,加強家校溝通,共同教育,促進學生行為習慣逐漸規范。
二、成立組織
組 長:
副組長:
組 員:各班班主任及科任教師
三、明確各自職責,做好銜接工作
⒈校長主抓教學的銜接工作。開學之初跟老師坐下來交流下一步的工作應該怎樣做,好的方面記錄下來形成材料,以便開學能夠順利的實施。
2.各位班主任與學生之間做好溝通。教師利用網絡提前3天告知學生開學的時間,讓學生做好開學的心理準備,對于在網上學習的`知識進行梳理,作業的完成情況進行檢查、督促,爭取開學的教學工作能夠按時有序的開展。
3.各位班主任與科任教師之間溝通好,能很好地把自己的在網絡教學中所欠缺的部分進行合理的`補充,把知識點落到實處。
4.各班班主任利用班隊會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使他們能夠收回在家的狀態,盡快的進入到學習狀態中來。
5.學校利用國旗下講話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輔導教育,是他們知道疫情的危險性,教育學生掌握規避風險的方法,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讓他們安下心來學習。
總之,通過大家的努力,一定會把教學工作有條不紊的開展起來的,爭取本學期能取得好的成績。
小學數學線上線下銜接方案 篇3
為做好復學后的線下教學與線上教學的有效銜接,進一步鞏固線上教學成果,確保完成本學期教學任務,努力做好線上線下教學銜接工作,特制訂本方案:
一、根據線上教學的內容,調整后期教學計劃,與網課做好銜接。在復課前,教務處組織老師相互交流研討,制定后期教學計劃,初步完成后期教學內容的梳理,明確教師分工,督促教師認真備課。學校教導處根據線上所授的內容,調整教學計劃,重新制定教學進度,保障線上教學和復課后的教學內容不斷檔。
二、整合網上授課內容,改變一貫的按步就班的教學方式,對網上已學內容進行鞏固提升。
對于線上教學與新課進行連貫性教學,在新課之前,安排一定時間進行線上知識點的復習梳理,查漏補缺,夯實基礎,讓學生在知識學習鏈上實現無縫銜接。
三、開學后教學內容既要面向全體也要考慮個體,線上學習的效果,不同學生效果各異,針對不同學生進行個性化的線下輔導銜接。
復課后對學生的線上學習成效進行摸底,目的.是檢查學生線上學習的狀態和效果,了解學生學習的薄弱或疏漏環節,以最快速度激發起學生線下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個性化問題,鼓勵學生通過自主復習、反復練習、教師個別指導、檢測等方法,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在老師與同學的幫助下逐步解決。
四、特殊時期,線下教學也要轉變原有的教學方式,教師要關注當前疫情發展的情況,盡最大限度做到關注每位學生的學習和健康,教育教學要充滿人文關懷和心理輔導。
當前開學改變了學生往日固定的生物鐘和學習習慣,當前,教師亟待改變教學方式,充分挖掘本次疫情的課程資源,讓學生盡快把放飛的心收回來、把散漫的態度集中起來,以飽滿的精神狀態進入學校課堂學習。
小學數學線上線下銜接方案 篇4
根據近期學校疫情防范需要,為不影響教學進度,按照“停課不停學”的原則,扎實開展停課不停學的工作,特制訂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利用互聯網思維,通過網絡、通訊等途徑與家長和學生保持聯系,提出學習建議,建設網絡課堂,開展網絡教學,組織教師認真研究、合理調整教學方式,靈活安排學習內容,指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保證教學效果有效、優質。
二、準備工作
在接到教育局停課通知后,學校組織班主任,科任教師開會部署“停課不停學”工作事宜。
班主任:通過QQ群、微信群及手機短信等給家長們發停課通知,告訴家長學生停課后,學校采取的教學管理方式是“停課不停學”,至于可能耽誤的課,復學后學校會采取補救辦法。反復向學生叮囑、強調在家自學的注意事項、安全事宜、以及師生溝通的方式和方法等,建議學生防護須知,叮囑孩子們在家多喝水,課間注意休息,多食蔬菜水果和清肺食物,讓學生們在家學得安心家長放心、教師舒心。
任科教師:
1)制定分層個性化課表,除語數英等“主課外,同時安排音體美等課程。
2)設計好學習內容,教師輔導內容和學生作業,在線給學生留作業、批改作業,在線督促學生學習,定期推送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的學習信息資源學習方法指導、拓展學習資料、閱讀材料),班主任和任課教師與家長、學生保持聯系,按照學校提供的作息時間督促與陪伴學生自主學習,認真記錄與學生交流的情況。每天通過微信群、QQ群指導、督促學生學習,有效保證孩子們在家中自主學習的質量。
3)錄制微課視頻,對學生進行網絡教學和直播答疑,或發講課視頻,或通過視頻上課。(做好日常微課的收集與整理)對于沒有安排錄制直播課的科目,老師根據各自的學科特點和教學內容,置相應的閱讀、寫作、觀看教學片、寫觀后感、查閱資料等多種方式的作業學生在家自主學習的內容,以學練玩結合、讀寫做結合,想方設法讓孩子們在停課期間學有所獲。
三、堅守崗位
服務學生
處室:各負其責,層層把控,落實到位,向全體教職工明確工作要求,依據學校整體要求,組織、落實好各項工作。
教師:以在線答疑、微課等形式進行師生互動,切實做到關注每一位學生,指導學生在家自主學習。(日常習慣養成很重要:每位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閱讀本學科文本的習慣,注重學習方法培養,注重自我管理,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班主任老師們隨時關注班級學生的學習、鍛煉、休息的情況,引導孩子們在家中合理作息、用心做事。
每位任課教師要抽查班級5名學生在家自主學習情況,予以監督指導學生要嚴格按照作息與課表自覺學習,認真完成學科教師布置的書面作業,通過照片匯報,教師收到后除指導、點評學生作業質量,同時還隨時提示學生讀書寫字的正確姿勢,在家長的幫助下,讓孩子在家中也能嚴格要求自己。
語文老師:提供課外閱讀篇目,與學生交流讀書感受。
數學教師:通過電話,微信為學生答疑解難。
英語教師:與學生進行英語口語交流,收聽學生上傳的朗讀課文的音頻,進行反饋指導,鼓勵學生讀得更好。
各學科教師設計各具特色的作業,與學生們進行互動交流。
體育:與學生通過微信進行互動,開展有趣的鍛煉比賽;
美術:在班級群中曬出自己的繪畫作品。
音樂:將自己學習的歌曲高聲唱起來。
科學:手工作業
家務勞動:讓學生自己統籌時間,自主創意實踐,多讀書,并幫助家長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為父母長輩沏一杯茶、做一頓早餐、洗一次衣服、備一頓晚餐、打掃一次衛生等任務中任選“一個行動”。本次勞動視作學生參加綜合實踐活動。所有任課教師將班級學生合理分配,指導學生學習,或視頻監管學生,講課視頻,或通過視頻上課,努力使學業指導達到全覆蓋,讓每個學生覺得自己雖然在家上課,但老師一直就陪伴在身邊,在這特殊的日子里,擁有不一樣的課堂,采別樣的'收獲。搞好家訪工作:班主任協助教導處做好,教師家訪事宜,具體按照學生居住區域(紅柳花,金百合,金胡楊,芙蓉花等),按照教師居住區域做好合理分配,可以在某區域,某時段集中家紡,重點學生家訪,
四、具體實施建議
總體思路:每天上午網絡授課、學生作業、教師批改。每天下午開展網絡研討。
(一)第一套方案:借助QQ,微信網絡平臺開展網絡教學
1、撰寫絡教學計劃
每天按照課表開展課時設置:語文2節、數學2節、英語1節。各任課教師撰寫“網絡教學計劃”,要求具體到每天每一節的教學內容、重難點設計。學計劃上傳到群空間。
2、上課。
每天上午以微課的形式開展網絡授課,教師按照《網絡教學計劃》提前錄制相應節數微課,以附件的形式上傳到群空間。微課上傳每天上午11:00前完成。利用家校通、校訊通或家校聯系群,組織學生下載微課資源進行自學。
3、學生作業。每天上午教師設計word格式學生作業,并以附件形式上傳到群空間。作業設計上傳每天上午9:00前完成。同時組織學生在微課學習后下載作業完成作業。然后學生將作業給教師檢查。學生作業每天不少于2篇。(根據學生年齡特點適當調整)
4、作業批改。以跟帖的形式進行學生作業批改。每天下午任課教師依次查看學生作業日志,并以跟帖的形式對學生作業進行指導、評價
5、網絡研討。每天下午3點到5點。各班借助群,結合學生作業完成情況進行網絡研討,解疑釋難。要求各班語數英責任教師自由結合,合格分配各自的時間段。網絡研討中,需將網絡研討的過程全部錄制并保存。
(二)第二套方案:借助“網絡郵箱”,第一套方案不能正常開展時立即啟動第二套方案)
各班申請建立自己班級公共郵箱,將郵箱號通知到全體學生、家長。然后教師將自己的微課、作業設計發到公共郵箱,供學生自學。學生作業完成后再發回公共郵箱,教師查看批改。借助“群”進行網絡研討方式不變。
五、保障措施
1、教導處每天上午12點前檢查班級群,落實教學情況并進行通報反饋。
2、教導處加入各班群,每天下午6點通報反饋各班網絡研討情況。
3、各班動員學生每天把自己在家自學的過程,拍若干照片發到各班家校聯系群(QQ群或微信群)。各班責任教師自行下載,然后上傳到自己的人人通個人空間相冊。相冊命名方式日學生網絡自學”,三天共需三個相冊。每天下午6點前,信息處通報反饋各責任教師相冊建立情況。
4、所有通報將發布在教師工作群
5、對于不能正常履行“停課不停學“職責的教師,學校進行誡勉談話,情節嚴重的通報批評。
小學數學線上線下銜接方案 篇5
為進一步完善落實“停課不停學”工作,做好返校復課準備,貫徹湖北省教育廳“人人都跟上,一個都不少”的教學要求,現制定我校線上線下教學工作方案如下:
一、成立線上線下教學銜接工作專班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各班班主任和科任教師
二、工作重點:
1、召開教師動員會,為復學后的教學做好各類準備工作。
2、開學后做好開學第一課,督促學生按要求佩戴口罩,保持清潔衛生、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做好自身防護。加強班級管理,利用班隊會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加強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養成,讓學生盡快從居家學習轉換到正常的校園學習狀態,以最佳狀態學習知識。每天落實學生晨、午檢,做好缺課學生及缺課原因的登記、統計和追蹤工作。
3、老師在返校前,除了在延期開學期間開展好線上教學,還要認真制定復學后的教學計劃,備好課、優化好課件,為復學后高效地投入教學工作做好準備。對于在網上學習的知識進行梳理,作業的完成情況進行檢查、督促,爭取開學的教學工作能夠按時有序的開展。
4、開學后,進行線上學習效果檢測活動,通過聽說讀寫等分組互動辦法,評選出變現優異的學生,對學生提出的一些問題,精心備課,幫助學生找出自己學習的薄弱或疏漏環節,引導學生規劃后期的學習任務,克服學習上的困難。
5、科任教師要準確了解未參與線上學習的.學生情況,并制定切實可行的補學方案,準確了解線上學習不佳的學生情況,采取適當的補學措施。
我校將嚴格執行各級教育主管部門開學工作銜接部署,集本校大家力量,把教學工作有條不紊的開展起來,高質量的完成本學期教學任務。
小學數學線上線下銜接方案 篇6
一、活動目的
為進一步落實《數學新課程標準》,提高學生學科能力,檢測學生數學計算學習情況,極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使學生“準確、快速、科學、靈活”地進行計算。結合縣教研室要求。決定舉行我校五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比賽活動。通過這種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鞏固學生的基本計算方法,加強學生對計算的熟練程度,進一步提高學生計算的速度和正確率,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更好的培養學生平時作業時細心計算的習慣,使我校的學生計算能力有進一步的提高。具具體事項安排如下:
二、主辦:
小學數學組
三、比賽時間和地點:
20xx年4月23日(周四)上午在學校相應班級教室舉行。
四、參加單位:
五年級全體學生。
五、活動流程:
各班先自行組織預選,然后根據成績每班選出10名學生參加學校統一組織的比賽。
六、獎勵辦法:
本次比賽是以班級為單位,每個班級按總分評出一等獎一名,二等獎兩名,三等獎四名,學校將給與獎勵證書和一定的獎品;年級組滿分學生將獲得“小小神算手”稱號證書。
七、比賽辦法:
⑴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開展競賽時各班同時進行。⑵本次競賽的時間為40分鐘。
八、命題形式:
口算題:80道(每小題0.5分)筆算題:20道(每小題3分)
九、比賽時以廣播口令為準。
十、監考老師:
王菊英、萬渝燕
小學數學線上線下銜接方案 篇7
一、指導思想
數學是我校的薄弱學科,為提高我校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和競爭意識。我校數學教研組決定在xx年12月底舉行數學競賽活動。
二、活動目的
通過數學競賽,鍛煉部分優秀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歸納推理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探索實踐的創新能力,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數學知識面,使學生在競賽中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成功喜悅,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通過競賽啟動大多數學生的競爭意識,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本次活動將檢查我校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一些情況,為今后的數學教學改進收集一些參考依據。
三、參賽對象:
一至六年級學生
四、競賽時間和地點
1、競賽時間:xx年12月
2、競賽地點:學校操場
五、競賽形式:
筆試。
六、競賽標準
根據卷面分數評出各類獎項。
七、獎項設置
為了揭發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為下期舉辦競賽活動打下基礎,本次設獎按年級評選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若干名,及進步獎。
八、活動教師安排。
小學數學線上線下銜接方案 篇8
一、活動目的
為進一步落實《數學新課程標準》,提高學生學科能力,檢測學生數學計算學習情況,極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使學生“準確、快速、科學、靈活”地進行計算。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鞏固學生的基本計算方法,提高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更好的培養學生平時作業時細心計算的習慣。結合我校學生實際情況,決定舉行學生的.計算能力比賽活動。
二、比賽時間和地點:
第十四周周四(12月3日)下午1:30在一樓多功能報告廳舉行。
三、參加人員:
以班為單位,1—6年級每班選4名學生參加。
四、比賽內容:
各年級本學期已學過的簡單計算題,形式可以是口算、筆算、脫式計算、解方程。
五、比賽辦法:
各年級分年級組統一印發試卷,統一進行比賽,考試時間一至六年級統一為十五分鐘,當天未參與者,取消比賽資格。比賽結束后由下面的老師統一批改。
監考、改卷老師:
一年級:xxx
二年級:xxx
三年級:xxx
四年級:xxx
五年級:xxx
六年級:xxx
六、獎勵辦法:
本次比賽是以年級為單位,每個年級按總分評出一等獎二名,二等獎兩名,三等獎四名,學生頒發榮譽證書,相應的指導老師頒發指導證書。
小學數學線上線下銜接方案 篇9
一、指導思想
口算是數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也是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技能。口算能力的高低,對學生基本的運算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口算能力的訓練,有助于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綜合的思維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為了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特開展此次口算比賽活動。
二、比賽目的:
通過本次活動的組織、練習和實施,激發學生口算的興趣,同時提高學生的口算、估算能力,使學生具有必要的'、扎實的口算基本功,從而落實課標所提出的“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的要求。從另一個側面展現學生的風采,對提高全體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計算速度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三、比賽內容:
一年級出2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二年級出100以內的口算與計算相結合,加減法口算和豎式計算。有余數的除法計算和口算。
四、實施辦法和時間安排
1、參賽對象:
一、二年級學生。
2、時間安排:
一、二年級第十四周各班教師隨堂考試。
3、比賽地點:
本班教室
4、完卷時間:
一節課(40分鐘)
5、命題老師:
一年級:于玲玉二年級:徐丹
6、獎項:
各班級從高分到低分評出一、二、三等獎。采取分班級提取名次(其中第一名為一等獎,共1名,第二名為二等獎,共2名,第三為三等獎,共3名。
小學數學線上線下銜接方案 篇10
一、 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在數學教學活動中,“錯誤”往往是教師在教學中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反映在各方面,出現違反教學結論或數學方法的現象。數學錯題是我們在教學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如學生看錯題目,畫錯圖形,抄錯數據,遺漏單位,失落答案等,這都是我們教師最棘手的問題。原因究竟何在?首先可能是教師傳授知識的方法與學生認知的矛盾,作業要求不規范等;其次是因為學生粗心或聽課不認真,對知識理解不透徹,學得不扎實;最后或許是做題步驟不規范,審題失誤等。歸根結底:一方面是說明學生缺乏找錯、記錯、認錯、辯錯和改錯的主動性和能力;另一方面很大原因是我們老師缺乏對學生在該知識點上有可能會產生的各種思維誤區的預見性,不能把問題消滅在課堂上,而且不夠重視錯例的反思、歸納和整理,教師學生都沒有把錯題當成一種有效的學習資源,認真對待理開發利用。最終導致學生一錯再錯的現象,遠遠高于不會做而錯的現象。
短板理論者認為:一個木桶無論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決于其中最低的那塊木板,這個定律被稱作木桶原理或短板理論,一只水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決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塊木塊,而恰恰取決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塊。最薄弱的地方是提升價值最大的地方,小說《明天戰爭》中主人公常說的那句話“問題解決了多少、戰斗力就能提高多少。”
在教學中,作為教師,我們要允許學生出現錯誤,要將錯誤收集起來,對錯誤進行分析研究,及時的作出相應的'判斷,設計有效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正確和錯誤中不斷的進行反思、辨析,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學習習慣,減少錯誤的產生。因此我覺得教師、學生都應重視數學作業常見錯題分析研究。探索學生數學常見錯題出現的各種原因,從而有效幫助學生改正錯誤,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教師的后續的教學起到提前預知學生錯誤的作用,有利于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
基于上述原因,我們決定嘗試開展“小學生數學作業常見錯例分析研究”這一課題。根據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特點,通過師生共同記錄錯例、分析探索錯例,對錯例進行反思和整理,從而有效的避開錯誤“陷阱”,顯著提高防錯能力和解題的準確率,最終尋求一條減輕學生學習數學負擔,提高學習效率的方法與策略。希望通過對學生出錯的現狀、原因及不良影響的分析和研究,把錯題當成一種學習的資源高效率地開發利用學生的錯題資源。探索出一套適應學生學習、操作性較強的實踐方案,減少學生作業的出錯率,學習和老師的教學都是大有裨益的,從而有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 課題名稱的界定和解讀
小學生數學作業常見的錯例分析研究是小學數學教師針對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日常課堂練習,課堂作業,家庭作業,各種測試試卷中的習題中,出現的、常見的并具有普遍代表性的錯例展開的,為尋求錯例出現原因和解決策略而進行的系統性的分析與研究。“常見錯例”指學生作業出現頻率較高,是新課標所要求的重點考察的、學生又易錯、易混淆的問題。而不是偏題、怪題,只有通過對這類錯題的分析研究,培養學生找錯、記錯、認錯、辯錯和改錯的主動性和能力;教師把這類常見錯題作為輔導學生的典型例題展開講練,讓學生感悟、積累、提高。
我們在今后的課題研究中,從學生和教師兩方面入手,對于學生的錯誤,分析出錯原因,針對出錯源尋找正確的解決方法探索出一套適應學生學習、操作性較強的實踐方案,減少學生作業的出錯率,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我們教師也要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研究自己教學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完善我們的教學。
小學生數學作業常見的錯例分析研究是小學數學教師針對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日常課堂練習,課堂作業,家庭作業,各種測試試卷中的習題中,出現的、常見的并具有普遍代表性的錯例展開的,為尋求錯例出現原因和解決策略而進行的系統性的分析與研究。“常見錯例”指學生作業出現頻率較高,是新課標所要求的重點考察的、學生又易錯、易混淆的問題。而不是偏題、怪題,只有通過對這類錯題的分析研究,培養學生找錯、記錯、認錯、辯錯和改錯的主動性和能力;教師把這類常見錯題作為輔導學生的典型例題展開講練,讓學生感悟、積累、提高。
三、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舉措
本課題研究周期為一年(20xx年10月——20xx年9月)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xx年9月至20xx年11月):成立課題研究小組,明確分工,學習小課題研究的相關知識,查閱相關文獻,搜集各方面資料,討論完成課題研究的實施方案,啟動課題研究。
第二階段:具體實施階段(20xx年12月——20xx年6月)
1.嘗試實驗階段(20xx年12月——20xx年2月)
(1)搜集資料,擬定課題研究的提綱,并組織力量進行論證;
(2)根據課題研究方案制定課題具體實施計劃;
(3)全體課題小組成員分頭行動,從學生的作業、課堂練習和平時檢測等方面著手,找出學生常見的、有代表性的錯題收集到一起進行整理、分類。
2.反思調整階段(20xx年3月——20xx年5月)
(1)回顧反思第一階段的實驗結果,及時調整研究內容與策略;
(2)分析交流。小組成員召開座談會,論述自己的研究結果,發表自己的看法。
(3)開展第二輪課堂教學活動,深入探討小學數學作業中動態生成資源的利用策略;
(4)以教學札記、案例、論文等形式進行總結,形成階段性成果;
3、實驗完善階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
(1)實驗研究。結合課堂教學,研究規律,提出學生數學錯誤資源化的教學策略,撰寫專題論文。
(2)將研究成果進行交流、討論,總結完善課題,將實驗成果推廣到全校各年級數學教學中。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20xx年7月——20xx年9月)
(1)對本課題的研究,進行全面的總結與評價,搜集、整理、匯總本課題的典型個案分析以及學生的學習體會。
(2)對各種課題研究材料進行整理分析,形成本課題的研究報告,提出鑒定申請,請有關專家對課題進行成果論證,做好結題工作。
四、課題成果的預期和呈現
課題的成果預期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論文對這些問題進一步闡述,提出有效的策略
2、結題報告公布研究成果
課題成果的呈現:《小學生數學作業常見錯例分析研究》結題報告。
小學數學線上線下銜接方案 篇11
教學目標:
1、經歷以米、厘米為單位正確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體驗1米到底有多長,并會估計物體的長度。
2、體會米的含義,知道厘米、米之間的關系。
3、在活動中體驗測量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具準備:新鉛筆、米尺、數學課本、文具盒、1米多長的繩子。
一、創設情境
1、師生利用課前共同準備的直尺、三角板、等工具測量小組中各物品的.長度。
2、指導學生同桌合作,用不同的測量工具測量繩子的長度。
學生在測量的過程中會隨機比較、選擇用哪些測量工具比較合適。(主要是直尺或米尺)
3、用米尺測量課桌的長度。
二、體驗探究
1、認識米,、知道1米有多長。
2、讓學生以組為單位,直觀體驗1米有多長。
3、學生在觀察、交流過程中認識米與厘米之間的關系。
歸納:100厘米=1米 1米=100厘米 1m=100cm
4、讓學生聯系身邊的事物,找出幾種長度是1米的物品。
三、實踐應用
1、1米大約等于幾枝鉛筆的長度?
2、學生自主量一量教室中比較大的物體的長度(或高度)。教師要與學生共同完成測量活動。
3、出示書中5頁練習題。
4、課外小作業:讓學生回家測量家中物體的長度。
讓學生自己操作既符合兒童的心理需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以為后面的測量做好鋪墊,培養學生發散思維。
讓學生充分發揮自主性,通過動手操作親自感知,從實踐中總結出“量比較長的物體或距離,通常用‘米’做單位”。
對1米多長的繩子的測量以及1米20厘米的書寫既是對用米做單位的再次體驗,又為后面的練習做好了鋪墊。
讓學生以一把米尺為準,直觀體驗1米有多長。
這種徒手做動作既使學生感興趣,樂于參與的活動,又是讓學生再次體驗,從而建立1米有多長的空間觀念。
小學數學線上線下銜接方案 篇12
一、概述
小學數學一年級蘇教版《數學》一年級上冊84、85頁一課時 · 認識時針、分針、整時、大約幾時 · 認識鐘表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初步認識鐘面,會看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
2、過程與方法:發展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成按時作息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發展初步的數學應用意識。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本單元在學生掌握20以內數的基礎上,聯系日常生活的需要認識鐘表面上的整時和接近整時。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時間既熟悉又陌生。有些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認識鐘表的經驗,但他們認時間、看鐘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體的;也有些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時間觀念差,對鐘表的知識感到陌生。這就需要在老師的引導下,提升、概括科學地認識鐘表的方法,同時,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教育,培養學生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設計理念:設計本課時力求把新的教學理念融入課堂教學之中,整堂課都以學生自主探究和活動為主,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親自體驗,認識鐘表。擬在本課教學中體現以下幾點:
(一)知識呈現生活化:“數學的生活化,讓學生學習現實的數學”是新課程理念之一。新知從生活中自然導出,使學生初步感知“數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使數學課堂回歸兒童的生活世界。
(二)學生學習自主化: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認識鐘表面、認識整時刻、判斷大約幾時等,都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在充分的動口、動手、動腦的探索過程中自主獲得。
(三)學習過程活動化:新課程以學生主體活動為主要方式,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恰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豐富多彩的活動情境,激起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與欲望,使學生總能處于一種新奇、興奮、快樂的活動氛圍中,親自實踐,大膽探索。
五、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教學準備:課件,鐘面模型等。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師:猜猜它是誰?
教師通過猜謎語,激發了學生強烈的興奮感,營造了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氣氛。 2、課件出示一些漂亮的鐘,教師提問:你們喜歡它們嗎?為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揭示課題:是啊,鐘表不僅外型漂亮,還可以告訴我們時間,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鐘表的知識。
(二)動手操作,交流,探究知識
1、認識鐘表
設計這一環節時,我注重給學生提供觀察與思考,發現與表達的空間,注重給學生提供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的機會,我這樣設計的目的是激發學生自主參與的意識,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先讓學生觀察鐘面,看看鐘面上有些什么,然后小組交流
學生匯報觀察結果,教師板書:時針 分針 12個數
2、教學整時
這一環節在教學形式上應重視學生的獨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機結合,因此在課堂中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探究、去發現、去再創造,使每個學生都有一塊屬于自己的思維拓展空間。
出示3時的鐘面,讓學生說說表示的是是什么時刻?你是怎么知道的?
再出示1時、4時、6時的鐘面,讓學生說說是什么時刻,然后再提問:1時、4時、6時的鐘面上,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分針都指著什么數?你能用一句話說說看整時的方法嗎?
小組討論看整時的方法,通過討論發現學生個性化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連一連:學生口頭回答鐘面時間,鞏固看整時的方法
說一說:將整時融入小明一天的作息時間里,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將鐘表知識與實際生活自然地結合起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教學大約幾時
出示7時、7時不到和剛過7時三個鐘面 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三個鐘面的時間
小結:一個是7時不到,一個是剛過7時,我們把它們都叫做大約7時 師追問:這兩個都是大約7時,有什么不同呢? 生:一個是7時未到,一個是剛過7時 說一說:讓學生說出鐘面上大約是幾時 (三)鞏固練習
1.畫一畫:先讓學生通過觀察判斷出缺少的是時針還是分針,再借助直尺畫出鐘面上缺少的'針,這里還要提醒學生注意畫時針和分針的區別。
2.掌握用上午、下午這些詞語表示時間
這一環節通過讓學生發現、思考、討論有挑戰性的問題,了解時針每天要在鐘面上走兩
圈,所以一天要走兩個10時,拓展了學生的視野,使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出示兩幅表示10時的圖,讓學生觀察,看能提出什么問題?通過觀察學生發現兩個都是10時,但不一樣,一個是上午10時,一個是晚上10時。
提問:一天有幾個8時,幾個9時?
3.撥一撥:學生在鐘面上撥出自己起床和睡覺的時間,然后同桌的同學說一說,要求說完整。教學這一環節時,教師順勢教育學生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時間,養成按時起床按時睡覺的好習慣。
4.說一說:讓學生說說自己的一天是怎樣安排的?
根據兒童的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特點,如幾時起床,幾時睡覺,豐富了學生對時間的感性認識,使學生 充分感受時間就在身邊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學生對時間的觀念,聯系了學生生活實際,突出了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四、全課小結。
教學內容與
教師的活動
媒體的運用
學生的活動
教師進行邏輯選擇
七、教學評價設計
本節課利用多媒體組織教學,有效突出了重點,分解了難點;多媒體介入了學生感興趣的鐘面,激起了學生說的欲望。課堂效果顯示學生能較靈活地運用自己小結出的方法進行練習。課后反饋反映出學生通過語言項目的學習,對認識鐘表已經基本理解,包括認識整時和大約幾時大多數學生掌握良好,由練習反饋也可知。
八、幫助和總結
教師的作用就在于引導學生如何更有效地學習新知,盡可能將學生的學習效率最優化;同時教師還需創設有利于學生學習的環境,如借助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交流、比較、總結,從而更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新知。
小學數學線上線下銜接方案 篇13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探究連減計算方法的全過程,掌握100以內連減的計算方法。
2、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數學價值。
【教學重點】
掌握100以內連減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算式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要求學生獨立計算后抽學生口述出計算的過程。
師:這些題是我們在一年級上期時就已經學過的20以內的連加、連減,今天我們要在這個基礎上,用上我們前面學習退位減法的知識學習新的連加連減。
板書課題:連減
二、新課教學
師:同學們已經會算連加的算式了,根據這個,你又能列出怎樣的'算式?
引導學生列出算式:50-30-14。
師:這是一個什么算式?
學生:連減算式。
師:這個連減算式和我們以前學的連減算式比有什么不同?
引導學生說出:以前學的連減算式是20以內的,50-30-14是100以內的連減,并且需要退位。
師:根據我們前面的學習經驗,你能試著計算這道連減算式嗎?
師:放手讓學生試著計算,師巡視觀察,發現不同的算法,對有困難的學生盡量指導學生用豎式進行計算。
學生:嘗試計算后匯報: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整理板書連減的算法,主要引導學生列出的兩種豎式計算:
學生:列出豎式后請學生分別說一說計算的過程。
師:在做這道題時哪個地方最容易做錯?能給其他的同學提個醒嗎?
師:在做連加連減的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引導學生回答:在連加連減的計算過程中依然要注意進位和退位的問題。
三、鞏固練習
師:同學們已經會做連加連減的算式了,下面讓我們來練習一下,課本上的練習題。
四、全課小結
師:同學們,在今天這節課上,你都學會了些什么?有哪些收獲?學生回答略。
小學數學線上線下銜接方案 篇14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使學生加深對10以內數的認識,熟練地計算10以內的加法減法,1.6.15 整理和復習|人教課標。
2.通過復習,使學生更進一步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8頁和第79頁
教具、學具準備
小鹿頭飾、信卡、補充算式的減法表、課件、實物投影。
教學設計
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請小朋友想一想:我們本單元學過了哪些數學知識?今天這節課我們要把學過的這些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比一比哪個小朋友學得好。
[開課直奔主題,節省時間。激發學生參與意識。]
聯系實際,創設情境
1.猜一猜。
出示第78頁第1題主題圖。
師:小朋友們看,圖上畫了些什么?
生:有三個小朋友坐電梯。
師:他們分別說些什么?你能不能根據他們的談話內容,猜一猜小男孩住在幾層?小女孩呢?
生:小男孩住6層,小女孩住8層。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充分體驗到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時時用數學,培養了學生應用知識解決身邊實際問題的能力。]
2.聯系生活,說一說你的家住在哪道街?幾號樓?幾單元?幾層?學生踴躍發言,介紹自己的住址。
鞏固練習,發散思維
師:我們已經學過10以內數的組成,你都知道哪些數的組成?
同桌兩人共同表演,用拍手或對口令的形式告訴給大家,好不好?
學生活動,上臺展示。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出10以內各數的組成。
[同桌合作,用身體語言表演,復習舊知,學生興趣很高,學習氣氛濃厚。]
自行探究,找出規律
師:咱們來做“小小郵遞員”的游戲,好嗎?
生:好!
請一生扮演郵遞員小鹿(頭戴頭飾,肩背郵包)。今天,小鹿送的信可真多呀!這些信的信封上寫著10以內的加法算式,如果你能算出得數是幾,就送到黑板上的幾號信箱。
[利用學生熟悉而且感興趣的游戲形式讓同學們幫助小鹿送信,激發了全體同學的興趣,使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通過送信,達到了復習舊知的目的。]
學生拿到信卡,認真計算后紛紛到黑板上送信。
師:小朋友們看,黑板上的信都是10以內的加法算式,這些算式排列在一起,你們有什么感覺?
生:感覺沒有順序,有些亂。
師:怎么排列比較好?
生:按一定的順序。
(根據學生的匯報,重新排列。)
師:這是小朋友們自己整理出的10以內數的加法表,仔細觀察,說一說,豎看、橫看、斜看,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師:根據算式的特點和規律,你想想用什么辦法能很快記住它?
[擴展學生思維,引導學生進一步觀察思考,找出規律,小學數學教案《1.6.15 整理和復習|人教課標》。]
小組合作,實踐操作
在屏幕上出示如下減法表。
[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嘗試操作,探索方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讓學生廣泛參與,為各層次學生創設充分展示、表述自己見解的機會,體驗成功的快樂。]
師:表中寫出一些減法算式,還有一些減法算式沒有寫出來。大家仔細觀察這個表,看它是怎樣排列的,然后按表中確定的排列順序把其余的減法算式寫出來。學生分組邊討論邊完成填表的任務。
師:請大家根據剛才填寫算式的過程,看看表里的減法算式是怎樣排列的。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自己發現了哪些排列規律。順著表上某一行算式的順序,讓學生很快說出這些算式的得數。
[鞏固所學方法并提高口算準確率和速度。]
教師任意指定一些算式讓學生很快說出得數。
學生分組活動:一個學生任意說出一個加法算式的得數,另外的學生很快說出相應的兩個減法算式和得數。
應用拓展,解決問題
師:智慧爺爺也來參加我們的做題比賽了,它給我們帶來了兩道題。(課件演示:出示第79頁第5題)誰能解答出這兩道題,誰就能得到智慧爺爺的禮物。你想得到這些禮物嗎?
生:想!
師:好,開動腦筋,加油。
生:動作表示。
學生先講圖意,再說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生:7+3=10
生:7-2=5
[潛心設計“智慧爺爺帶來的問題”等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游戲,學生興趣盎然。通過找一找、畫一畫、說一說,使學生手、眼、口、腦得到充分的.發揮,培養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全課總結
小朋友們,真了不起,幫智慧爺爺解決了難題,我相信,你們不僅能學好數學,還能用好數學,解決好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教學設計說明
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既是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一種重要形式。這節課安排的內容,是學生入學以來第一次系統整理和復習數學知識。為了使學生在頭腦里對已學過的相關內容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我在教學中精心設計了多種形式的練習,切實提高復習課的教學效率。
在對10以內數的認識的整理和復習時,結合教材第78頁的第1、2題,引導學生全面復習10以內數的認識,并讓學生結合實際說一說自己家住在幾號樓幾單元幾號,使學生實實在在地體會到生活中的數學,切實感受數學與自己生活的密切聯系,使他們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身邊的事物。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整理“10以內的加法表”時,我注意創設情境,讓同學們幫助小鹿送信,激發了全體同學的興趣,使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學生們積極思維,認真計算,通過送信達到了復習舊知的目的。接著,再引導學生觀察算式的排列順序,讓學生自己說出應該怎樣排列,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掌握整理算式的方法,養成良好的整理復習的習慣,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最后,在整理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觀察思考,找出規律,想想怎樣才能記住它。學生的思維再次被調動起來,并在此處得以升華。
整理減法表時,先向學生出示不完整的減法表,只在表中填出一些具有提示性作用的算式,其余的放手由學生自己去整理、填寫,讓學生直接參與到減法算式排列的過程中去,并說出自己的排列規律。這樣學生對所發現的規律會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總之,在教學中,我潛心設計了“小小郵遞員”、“擊手掌”、“對口令”、“智慧爺爺帶來的問題”等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游戲,學生興趣盎然,情不自禁地互相交流,爭先發言,展示自己的計算結果。讓學生動手、動腦,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達到了整理復習的目的,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感受應用數學的樂趣。
整理和復習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對知識進行系統整理,建立網絡化、系統化的知識結構。教師把枯燥的教學內容融入游戲之中,“猜一猜”、“拍拍手”、“扮演小小郵遞員”等,使數學知識變為鮮活的富有生命的小精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進一步認識數學知識。
自主探索、合作學習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師在減法表的復習中讓學生先觀察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并與同伴進行交流,把表補充完整。這節課注意引導學生展開討論,提出問題。小組合作尋找問題答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本節課重視掌握基礎知識,落實教學目標。在課改中,既體現了改革的思想和新教法,又繼承了我們過去在教學實踐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學生達到課程標準所規定的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中采用多種練習形式,使不同層面的學生達到熟練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的教學目標。老師注意知識間的相互聯系,引導學生通過“橫看、豎看、斜看,你發現了什么規律?”的方式找出規律,使學生腦子里初步建立起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為以后的整理和復習打下基礎。
執 教:河南省開封市開封縣街小學 程永春
指導教師:河南省開封市教育局教研室 劉玉珠 王瑞玲
評 析:河南省開封市開封縣街小學 王瑞玲
1.6.15 整理和復習|人教課標
小學數學線上線下銜接方案 篇1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根據簡單的統計表求平均數。
2、讓學生體會平均數在統計學上的作用。
3、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
重點、難點:
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和求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出示兩個籃球隊的身高統計表,讓學生根據統計表說一說誰最高,誰最矮。
2、如果兩個籃球隊進行身高比較,你認為哪個隊隊員身高高些?
王強是歡樂隊中最高的隊員,我們能不能根據這個信息就下結論歡樂隊總體身高比開心隊高嗎?為什么?
3、討論:怎樣比較兩支球隊的整體身高情況。
二、引導學生探究新知(引導學生探索用平均數的方法比較)
1、合作學習
讓學生自己進行平均數計算。
2、提問:142厘米表示什么?它是指歡樂隊某個隊員的身高嗎?
3、144厘米表示什么?它是指開心隊某個隊員的身高嗎?
4、你能告訴我們兩個隊的總體身高比較情況嗎?
雖然歡樂隊中的王強是兩個隊中最高的,但歡樂隊的總體身高情況不如開心隊,體會平均數是反映一組數據總體情況的.一個很好的統計量。
說一說我們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也需要運用“平均數”知識來解決問題?
師:看到你們這么勤奮好學,又學得那么有水平。老師今天也特別高興,我相信你們以后會發現和自學到更多的數學知識。其實“平均數“的知識還有很多,在生活實際中應用也很廣,你們回憶得起來嗎?
對我們上課的評分,也可以來比較,哪一周課堂得分高、哪一周課堂得分低?我們也可以進行比較。
三、鞏固練習:
課本練習十一。
四、全課小結。
第五課時 練習十一練習題
一、練習內容:第44頁至第45頁的練習。
二、練習要求:運用本單元所學過的知識靈活運用到練習中,不明白的可以互相討論。
三、練習題:
第一題,是一道實踐活動題,要讓學生在進行實際調查的基礎上,再估算平均身高和平均體重。每個小組計算完了以后,再在小組間對比一下,并和第39頁中國10歲兒童身高、體重的正常進行比較,看看能發現什么信息。
第二題,先讓學生根據圖中的溫度記錄理解什么是最高溫度,什么是最低溫度,再把統計表補充完整,最后計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溫度和一周最低溫度。
學生了解最高溫度、最低溫度、一周平均最高溫度、平均最低溫度等概念后,再讓學生實際記錄本地一周的氣溫情況,再計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溫度和平均最低溫度。學生記錄氣溫的方式可以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獲得信息。
第3題,也是一道實踐活動題,通過收集、整理數據、計算平均等過程,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統計能力。
第4題,讓學生根據甲乙兩種餅干第一季度的銷量統計圖,先比較他們第一季度月平均銷量的多少,然后分析一下乙種餅干銷量越來越大的原因,讓學生初步體會統計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挖掘數據背后隱藏的現實原因。第三小題是開放題,讓學生根據統計圖進一步發現信息,如學生會發現兩種餅干二月份的銷量是相同的,但甲種餅干的銷量逐月下降,乙種餅干的銷量逐月上升,也可以預測一下兩種下個季度的銷售情況。
第5題,讓學生明確,王叔叔走的路程分為4段,一共騎了3天,而所求的是平均每天騎的路程,所以除數應是3而不是4。
【小學數學線上線下銜接方案】相關文章:
線下線上教學銜接方案08-30
線上線下銜接方案范文(精選5篇)07-10
線上線下教學銜接方案通用08-16
線上轉線下銜接方案(通用8篇)10-07
線上線下教學銜接方案(精選5篇)07-05
線上線下教學銜接方案范文(精選28篇)10-20
班主任線上線下銜接方案(通用10篇)10-04
學校線上線下課程銜接方案(通用11篇)09-09
二年級數學線上線下教學銜接方案05-04